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综述

贾先文

(湖南文理学院经管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对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缘由及作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对策、乡村治理与农村

公共服务社区化、基层政府组织建设与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供给模式;国内文献;研究综述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1)10-06187-03Literature Review on Communitization of China Rural Public Service

JIA Xian-wen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hangde ,Hunan 415000)Abstract The paper combs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supply mode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reviews and then makes a brief comments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causes ,functions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public services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governance and communitization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 -root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communitization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and so on.Key words Rural public service ;Communitization ;Supply mode ;Domestic Literature ;Literature review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宗族研究》

(10CSH038);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

宗族研究》

(09YBB301);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问题研究》(BSQD1018)。

作者简介贾先文(1972-),男,湖南常德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农业

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

E-mail :jiax6688@126.com 。收稿日期2011-01-11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相关研究不多,尤其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还在摸索之中,相关研究还有待加强。笔者首先梳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然后过渡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相关研究,以期引起学者们对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视。1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相关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实际上是研究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体制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问题。因此,有必要首先简单梳理一下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相关研究。1.1

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模式相关研究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

的角度对农村公共服务政府供给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学者认为政府应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如张军、何寒熙(1996)认为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作用很大

[1]

。吴丽芬(2006)提出政府应加大农村公共财政

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供给,合理配置政府用于农村的公共资源

[2]

。部分学者认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供给机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陶勇(2006)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政府供给不是根据农村的需求,而是政府根据其利益和政绩提供的

[3]

,因而必须改变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和供给机制。徐强、王耘(2006)等认为政府财力有限、供给无力,为此,应合理确定公共财政对农村的优先顺序,把有限的政府财力运用到农村急需的公共服务之中[4]

1.2

公共服务市场供给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针对政府供

给与配置资源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研究者认为市场化对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较大。林万龙(2003)认为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结构

[5]

。薛元、李春芳(2007)针对制约农村公共服

务的主要障碍,

认为应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克服农村公共服务的障碍,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6]

。焦少飞(2006)认为通过集体行动中强势个人介入,

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小集团公共产品供给能力[7]

。王廷惠

(2006)提出公共服务通过产权制度、组织和技术等手段发

挥作用,促进私人有效供给[8]

1.3

包括社区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相关研究

多学者根据政府与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由社会组织、社会团体、社区等提供服务的其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包括社区在内的多元化或混合供给机制。如程又中、陈伟东(2006)在研究国外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上,

提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区农民分别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3种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9]

。陈朋(2006)认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原因在于

制度外供给模式,摆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重点是发挥政府、市场、社区和第三种力量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合力作用

[10]

。温俊萍(2009)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模

式,提出公共服务社区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模式,作用巨大,强调建立“政府、民间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11]

。贾先文(2010)认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指在政

府的支持下,以农村居民需求为中心,以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合作为核心,以农村社区为载体和平台,以农村社区组织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就近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目标,利用社区机制,通过社区整合、配置公共资源,对农村公共服务进行决策、生产、监督、评估的一种供给模式[12]

2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背景相关研究

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其背景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研究了社会转型、社会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公共服务社区化。迟福林(2008)认为随着福利制度、企业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及住房制度的改革,有关个人与家庭的诸多利益从原单位剥离出来,许多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服务越来越多地需要在社区内得到解决

[13]

。因此,要搞好社区

定位,发挥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化作用。田华(2005)认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化是中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社区功能和结构变化、公民民主意识以及政府积极推进社区建设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4]

。卢爱国(2008)认为中国公共管理社区化

是在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的推动下实现的,前者是指政企分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Sci.2011,39(10):6187-6189责任编辑朱淼责任校对卢瑶

离和政府内部权利关系的变迁,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打下了基础;后者是指政府与社区分权改革使各种社会问题向社区沉淀,使社区成为社会问题的仓储域,推动了公共管理社区化[15]。金一虹(2005)认为转型社会,社区作为新的社会救助主体,可以构筑运行机制消除贫困[16]。钱红(2005)研究认为要改变我国目前公共服务社区化中的行政化倾向、市场化倾向,必须实行公共服务社区化[17]。

部分学者专门针对农村研究了社会转型、社会问题的出现需要农村公共服务实行社区化,提出在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供需存在矛盾的情况下,社区作为一种非政府的民间力量,提供公共服务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社区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用巨大[18]。

3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机制相关研究

学者们提出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杨团(2006)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忽视了原制度中孕育着的以社区为本、预防为本的中国传统经验,提出只有以社区为主,将社会提供作为社区提供的支持系统才能使基本卫生服务得到提高[19]。杨团(2002)等还认为社区组织是政府与社区居民的中介,社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政府无力或不能提供的、是市场不能或不愿提供的服务[20]。乌东峰(2003)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只能在社会的运行中起到部分作用,而在公共物品的积累、使用和公平效益的相互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受限,因而需要社区机制来进行调节[21]。王国平(2004)以环境保护社区化为例进行研究,认为可通过农村社区机制,调动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环境保护成为居民与社会的共同事业[22]。赵丙奇(2002)认为应挖掘社区潜力,发挥社区在供给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利用社区社会资本弥补政府对公共产品投入的不足[23]。

很多研究者从社区建设等角度研究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实现。甘信奎(2007)认为应通过农村社区建设与自治机制建设,以社区服务取代行政管理[24]。程又中、陈伟东(2006)等诸多学者介绍国外的状况后,提出村民通过社区合作、建立自治组织、各类群体协会等各类草根组织等来实现公共服务的自我管理与服务,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9]。张晓萍(2008)认为农村社区是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可依托农村社区力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功能,满足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25]。4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对策相关研究

4.1从财政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社区化对策如胡鞍钢、魏星(2007)等认为应建立农村乡镇或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地区间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通过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数量、质量和可及性标准等,引导不同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朝着均等化的方向发展[26]。钱红(2005)提出应在公共服务社区供给中建立社区公共财政体制[17]。

4.2从权利改进方面研究公共服务社区化对策杨团(2007)以农村社区卫生为例,提出了应重新确认社区公权力,改革农村基层社区的权力结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将农村社区卫生的规划者与生产者分离,提高服务的供给效率[27]。温俊萍(2009)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作为公共服务的新模式,决策权和执行权相互分离、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其特征,强调赋予消费者参与权利[11]。戴星冀,吴绍中,朱冰玲(1999)认为应给予居民选择权,居委会可以根据多数居民的选择,决定社区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方式[28]。黎炳盛(2001)提出应该重构农村社区权力体系,实行村民自治组织与村党组织的整合,共同治理农村,提供服务[29]。

4.3从社区需求表达方面研究公共服务社区化对策20世纪叶兴庆(1997)[30]、张军(1998)[31]等提出须通过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以利于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改善供给。徐丽敏(2007)从社区慈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社区的“自下而上”决策与社区居民的参与进行慈善资源的募集、分配和整合,有利于充分调动社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慈善资源,鼓励社区居民捐赠,增加服务供给[32]。

5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我国关于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继续深化,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时期,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1)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实践早于西方,且早期的社区化服务带有自然性和内生性,因为我国农村社区“聚族而居”,自古就是以宗族为核心为社区提供服务,农村社区和宗族意识比较浓。但是,我国针对社区和社区化服务的后期研究不足。

(2)国外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某些研究成果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我国学者在研究公共服务社区化时,往往借助国外的某些理论和实践,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参与意识的差异,忽视国情照搬国外的理论与实践将会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因此,我国学者应根据农村经济、民主、文化特质来实现公共服务社区化。

(3)许多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散布在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多元化供给研究中,对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专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多元化供给的研究文献非常多,且很多研究是跨学科的,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方面展开,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专题研究较少。

(4)我国目前已有的一些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成果,多以城市为主,农村研究相对较少。社区起源于农村,但目前有关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城市社区的研究,主要是社会转型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相对要多于农村。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才刚起步,很多研究是借鉴国外农村社区化或我国城市社区化的研究成果而展开的。

(5)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原因,但没有结合我国农村现状,提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具体运作机制、模式。目前,我国学者针对国内现状,对实行公共服务社区化进行了某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行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原因分析和部分简单对策的提出,没有提出公共服务社区化的运作机制、运作模式,更没有针对中国农村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等状况,提出相应的社区化运作机制和模式,没有论证农村社区及其居民如何对公共服务进行决策、生产、监督、评估,或者参与这些活动流程。研究的范围多以公共服务的某一方面为主,如农村环保、医疗、社会保障等的社

8816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

区化,缺乏对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

(6)在对公共服务社区化的理解上存在着偏差。一些学者认为公共服务社区化供给就是农村社区居民自己出资、自己提供公共服务,其实并非如此。相反,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过少,农民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实现工业化、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欠账太多,为此,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农民视经济状况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过程中,要用好国家和社会投入的资源,通过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搞好公共服务的决策、生产、监督工作,优化资源利用,使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与结构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

(5):50-57.

[2]吴丽芬.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财政对策[J].决策与信息,2006(5):47-49.

[3]陶勇.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理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3): 209-211.

[4]徐强,王耘.浅议农村公共产品财政投资机制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6(3):118-120.

[5]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薛元,李春芳.关于我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7(17):17-19.

[7]焦少飞.农村强势成员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财经科学,2006(6):95-101.

[8]王廷惠.外部性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兼论政府角色定位[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1):14-19.

[9]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7.

[10]陈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制度设计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6(10):19-25.

[11]温俊萍.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社区化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9-92.[12]贾先文,黄正泉.两极失范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J].现代经济探讨,2010(2):61-65.

[13]迟福林.改革发展新时期的基本公共服务[M]//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生之路—惠及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4]田华.社区公共服务:政府社会管理的新载体[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78-80.

[15]卢爱国.公共管理社区化: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8

(6):118-123.

[16]金一虹.社区:消除城市贫困的实践和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5

(11):89-94.

[17]钱红.论公共服务的社区化———以昆明市盘龙区劝学社区为例[J].行政论坛,2005(2):21-24.

[18]史传林.村落社区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与内在逻辑[J].社会科学家,2008(8):115-117.

[19]杨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第三条道路[J].浙江学刊,2006(1): 37-47.

[20]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乌东峰.市场配置与农村社区机制调节[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215-218.

[22]王国平.环境保护与中国农村社区机制的选择[J].求索2004(4):7-11.

[23]赵丙奇.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价格月刊,2002(8):44-46.

[24]甘信奎.中国当代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条件及路径选择[J].理论学刊,2007(1):57-59.

[25]张晓萍.新农村建设社区化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8):33-37.

[26]胡鞍钢,魏星.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7(5):3-9.

[27]杨团.医改的第三条道路[J].中国医疗前沿,2007(7):37-41.

[28]戴星冀,吴绍中,朱冰玲.市容环境长效管理的社区机制研究[J].学术季刊,1999(3):124-133.

[29]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J].开放时代,2001(3):72-80.

[30]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J].经济研究,1997(6):57-62.

[31]张军,蒋维.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1998(1):36-44.

[32]徐丽敏.关于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前沿,2007

(1):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201-204.

(上接第6186页)

点,制定不同的施肥措施。同时,应大力推广农机节能减排技术。农机化技术直接关系到节肥、节药、节水、节种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要加快研发农机节能减排新产品,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管理水平。

3.2因地制宜选择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低碳农业发展应改变农业传统耕作、经营模式,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要求,实施节肥、节电、节油、节柴(节煤)等节约型的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作制度创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新型高效农作模式。结合河北省农业生产特点,可加快发展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种养废弃物再利用模式、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改良生态环境,培肥耕地地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3.3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与法律法规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河北省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分阶段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应着重制定河北省低碳农业近期规划目标,即到十二五期末(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又要制定到2020年(全国全面小康目标年)的中长期规划目标。规划应明确各个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措施,尤其要明确相关扶持措施。同时,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做到发展低碳农业有法可依。3.4建立健全低碳农业发展机制投入机制应以财政投入为主导,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低碳农业,形成全社会参与低碳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要鼓励农民建立与低碳农业发展有关的经济合作社,并积极予以扶持。对与低碳农业发展有关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也要积极予以扶持。要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让农民及时得到必需的技术指导。要积极培育低碳农业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农户,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12-13.

[2]蔡林海.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林而达.气候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9816

39卷10期贾先文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研究综述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学生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号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课题背景 (2) (二)研究目的 (2) (三)研究方法 (2) (四)文件综述 (2)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 (4) (一)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 (4) (二)、目标的一致性 (6)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6) (一)、收入差距加大,给国家稳定带来隐患 (6) (二)、种植收益低,给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6) 三、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7)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 (一)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8) (二)开发自然资源 (8) (三)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9) (四)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9) (五)做好扶贫工作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专业班级: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2012级1班 指导教师:韩春花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城镇化发展城乡壁垒

前言 (一)课题背景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我国二元结构阻碍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来的战略要求,其目标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北省也响应号召,积极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并且取得了巨大进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城乡一体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中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西方列强侵占之时,尽管催生出了诸如上海、广州等畸形繁荣的近代大都市,但城市生活方式却未能传播到乡村,城市精神始终未能在中国大地萌发滋长。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因为在此之后,城市才大规模地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观点比较折中:从城市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的过程。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城市化是从近代开始的,因此,城市学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重点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市化。 (二)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经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国,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何打破城乡壁垒、消灭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在体制上和实践上取得突破、统筹发展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20世纪80年代国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研究城乡一体化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许多文献都对城乡差距及城市化与城乡差距的相关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本文是对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的论述,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评述,指出中国目前城乡一体化的程度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和展望。并且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展开对城乡统筹和城镇化区域发展的研究 (四)文件综述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陈有进 一、农业现代化的确立 1、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2、现代化具体量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提议,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250美元)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十六大报告再次明确。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他指出,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国家领导人对江苏的嘱托。2003年江泽民同志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与江苏代表一起共商国是。他嘱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苏有条件搞得更快一些。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江苏一定会拓展新优势,再创新业绩,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和到江苏 视察工作时,希望江苏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经过艰苦奋斗,努力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5、江苏“两个率先”决定。2003年7月23日,江苏省委召开十届五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决定》,确立了本世纪初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 6、农业现代化的确立。十七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时刻,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 方向,并强调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2008年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指出,我省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推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19-06-19T11:10:38.2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作者:黄升华[导读]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 身份证号:45242119810623XXXX 摘要:城乡一体化土地管理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打破目前农业用地和工商业用地之间的界限,便于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管理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导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城乡规划逐渐被提上日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持续加剧,使得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范围不断扩展。而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拥有的除劳动力之外的有效“致富”资产,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土地不仅为城镇发展提供布局与建设的空间,而且是融资的重要工具,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的体现。国外经验表明: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政府充分控制和分配土地收益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障城乡规划成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城乡规划中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呈多元化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第一,农村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集体土地向城市用地转换的合法途径,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是城市化、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集体所有制化的土地作为城市用地的重要补充,保证了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对土地急剧增长的需求;第二,对土地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配套开发以及城市土地的综合管理利用。对城市土地以拍卖的方式卖给房地产商,以招标的方式将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分配到有能力的单位,从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1.2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土地征用方面:土地价格在土地征用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征用是国家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有偿征用农民土地的方式。在我国,征用农民土地后给农民较少的经济补偿,土地征用费占土地出让价格的比重很低,土地的收益分配混乱,加之政府对土地补偿费的截留,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此外,市价和土地征用价格的巨大反差,土地在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类型经济组织之间的不规范流转大量存在,这种自发性的流转由于没有纳入统一的土地市场,带来诸多问题。如用地权不清晰、产生由价格和产权问题而发生的争端、土地资源的滥用等;其次,利用招标拍卖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分配利用。土地竞拍的价格一般较高,尤其是房地产商为了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在高价得到土地使用权后,对土地进行配套建设开发,造成房屋价格上涨、炒房现象严重。 1.3 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和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队伍中往往都是些新手,真正具备土地管理专业技术的人才很少,综合素质并不高。现实工作中要实现土地的科学管理,在这一队伍中必须要保证高素质高质量的人员才行,这是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必要保障。 2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土地开发管理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前提。土地开发整理要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结合起来,与增加农民的收入结合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土地开发整理的指导思想、管理政策与规划设计上,要从增加和建造高质量耕地与农用地出发,立足干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业规模经营,服务提高农业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土地开发整理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2.2 土地开发规划应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土地开发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水利工程规划、林业规划、小流域治理规划结合起来。实行生态型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必须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使其融合于现有农地与社区景观中,构成和谐的统一整体,做到既增加耕地,又不破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资源、环境三者有机地统一。 2.3 土地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要体现公益性和有偿性。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政府投资外,必须拓宽渠道。从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建立高效的、市场化的筹资机制。从投资主体多元化看,筹资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效益问题。各种经济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理,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整理的后续产业有非常好的效益和非常高的回报,因此,土地开发整理中社会性投资必须体现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整理体现政府行为的性质,兼顾市场选择,要从中找到政府行为和市场选择的结合点。政府的目的是增地,企业的目的是增效,个人的目的是增收,尽管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样,但都以土地为对象,这就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的结合点。要围绕这个结合点,建立良性机制,政府投资体现公益性,企业、个人投资体现有偿性。 2.4 尽快建立土地管理专业技术队伍的资质准入制度。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业务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当前土地开发整理专业技术队伍多为新手,素质不高,而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城乡―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3.1 坚持耕地的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动态平衡原则。对于基本农田实行缴纳基本农田补划费,落实基本农田的补划任务,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c4708412.html, 国内外村镇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方方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5期 [摘要]村镇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首先对村镇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影响因素与机理、村镇问题诊断与对策四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村镇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内容,为村镇转型发展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村镇;类型;模式;诊断;综述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村域与镇域发展是新农村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节点。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镇域是我国最基础的行政管理层级,与农村联系最为密切,为农村提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随着城乡交流日益密切,乡村与城市之间界定日趋模糊,城乡在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陆学艺首次提出了村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村域经济概况、演变背景,归纳了村域经济特征与运行机制;随后,经其他学者不断完善,形成了村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一般认为,村域经济以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地域范围为单元,以村域经济结构为基础,以村域经济主体行为为动力,具备相对独立的经济与社会功能。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备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较强辐射力,是连结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重要节点,与村域经济一脉相承,互为支撑,具备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相对割裂了村域与镇域之间的联系,本研究将镇域及与其关联的村域统称为村镇,从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村镇建设与村镇体系、村镇发展机理、村镇问题诊断四方面,梳理村镇的空间关联、城乡要素流动及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相关研究成果,为探析不同类型村镇转型发展规律,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1 乡村地域类型与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地域类型差异显著。学者们从各自研究视角出发,基于不同的标准,分别以县域、镇域、村域为单元划分了乡村或区域地域类型,为本研究开展村镇地域类型划分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标准包括:(1)根据主导产业进行划分。例如,乔家君依据村域主导产业将河南省村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工农综合发展型、服务业主导型、城中村等五种类型;王景新将村域经济类型划分为现代农业型、传统农业型、现代工业型、专业市场型、旅游型等五种经济类型。(2)根据发展水平进行划分。例如,王景新依据村集体年均可分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将长江三角洲地区村域划分为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四种类型。(3)构建复合指数进行划分。例如,Cloke

(完整word版)宁夏枸杞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路升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甘肃兰州,730070) 引言 宁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工种植枸杞的发源地,明朝时已经开始大量进行人工栽培,清朝黄恩锡的《竹枝词》中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金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岁早丰。”的诗句。素有“世界枸杞在中国,中国枸杞在宁夏,宁夏枸杞在中宁”之说,即宁夏中宁是世界枸杞的正宗产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枸杞文化底蕴。同时,宁夏地处平原,又有黄河水灌溉,再加上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适中,降水稀少,很适合枸杞的种植,农户经过多年的种植已掌握了丰富的枸杞种植技术,并且培育出了许多优良的品种。2003年宁夏枸杞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因此,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竞争也十分激烈[1]。 一、宁夏枸杞产业发展的现状 苟金萍提到: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枸杞产业的发展,使宁夏枸杞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由1 996年的0.1 7万公顷扩大到2007年的3.3万公顷。选育出“宁杞1号”、“宁杞2号”、菜用枸杞“宁杞菜1号”等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银北灌区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实现了构杞品种优良化、种植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目标,增强了产品出口竞争力[2]。 沈滨、刘大伟在《宁夏枸杞加工业产业集群研究》中也提到宁夏枸杞的一些现状:宁夏中宁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了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截至2007年底,宁夏共拥有各类从事构杞干果、酒、药、汁、粉、糖、茶、饮料以及保健品等产品的加工和贸易企业130多家,形成了宁夏红、杞浓、圣杞乐、早康等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0多家;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39万bm2,枸杞产量70000吨,产量占全国枸杞产量的65%,枸杞加工企业产值约21亿元;有枸杞酒、枸杞籽油、果汁、叶茶等10大类50多种产品,加工转化率近20%;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3]。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开题报告资料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1.1选题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略进行探讨, 以期缩小城乡人力资 源开发 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实现,为城乡一体化研究提供 一种新的思路。 1.2选题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圆满完成,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所 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的各项 生产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靠人去完成。因此,以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为研 究对象,在了解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以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提出促 进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战 略,该论题的选择为研究城乡关系的协调和城乡一 体化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有利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缩小城乡差 距,顺利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这也是本文选题意义之 所在。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通过查阅大量的书刊杂志、理论著作、文献资料及学术论文,目前直接以城乡 人力资 源开发一体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章很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3.1国外城乡一体化研究情况 (1) 理论方面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倡导的是一种社 会 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 认 为农村居民也可以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结合可以营造适合人类生活的社会形 态。正如他在序言中说到:“城市和乡村都各自有其优点和相应缺点,而城市一乡 村则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刘易斯(WALeW1S)经济结构二元论: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由于传 统农业 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可以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资本积累的方 式,使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劳动力,此时工农业趋向均衡发展,城乡差别逐步消失。 论文题目 城乡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战略研究 学生姓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曾翔 经济学 邓长飞 12640236 2班 副教授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食品供应链风险分析与防范研究文献综述 1前言 食品供应链,是指从农产品生产资料商、农户或农产品企业、加工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的自上而下的供需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动态形式加盟供应链的企业增多,食品供应链的结构也日趋冗长、复杂,这种复杂性加剧了食品供应链的整体风险。受制于食品易腐变质的自然属性,在日益复杂多变的供应链环境下,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风险事件频繁发生。如何识别食品供应链上潜伏的各种风险,科学地评估风险,有效地做好风险控制,是每个食品安全管理者和相关研究者面临的技术难题。近年来,随着疯牛病、口蹄疫和转基因食品的出现,人们逐步认识到食品质量安全的跟踪离不开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供应链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管理运作方式。 本文对文献的综述针对国内外食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现状及我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与分析,清晰展示出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食品供应链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2理论概述 2.1 食品供应链风险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接构。供应链管理涵盖了从供货商的供货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其目的是使整个供应链所产生的价值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整体效率最大化。由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可知,食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环节和组织组成,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2]。包括食品原材料、半成品的供货商、食品加工企业、食供货商、食品储藏配送企业、食品零售商或者餐馆,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行为主体损失以及这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指出有两个因素识别与判定,一是风险造成的损失,二是产生损失的概率。食品供应链风险是人们最敏感的风险之一。由于食品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它环节,整个食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环——用户生命与健康。因此,食品供应链风险是食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造成食品供应链质量崩溃、运营障碍和用户抱怨等造成主体道德、名誉、经济等损失的可能性。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摘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又一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差距 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对二元结构的研究多以发展中国家为蓝本,对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意义。这些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和二元结构理论等。 著名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是最早分析二元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在1954年出版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在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社会里,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低收入的劳动力,所以劳动力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而只支付在农业部门维持生存所需的工资,这就促使农业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完全吸收、农村工资和城市工资趋向一致、城乡差别逐步消失、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为止。 G.拉尼斯和J.费(G.Ranis and J.Fei)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对Lewis模型进行了补充,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工业部门扩张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刘易斯—拉尼斯—费(Lewis-Ranis-Fei)”模型。拉尼斯和费在《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又进一步把城乡协调发展过程分为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经济和成熟经济三个阶段,强调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率,保持农业和工业的均衡发展。但是,“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与城市失业率持续并存的现象。 恩格斯是最早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的人。1847 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得到全面的发展。”恩格斯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两个标志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他还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城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国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科教融合、独具特色的新型高等学校。国科大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 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 目前,国科大形成了由京内4个校区、京外5个教育基地和分布全 国的117个研究所组成的“大学校”。迄今,国科大已经培养出了9.97万 名毕业研究生,其中博士4.71万名。 国科大拥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和一流的科研实践条件为研究生培养 提供了宏大的科研实践平台;拥有浓厚的育人文化氛围。继承发扬中国 科学院“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传统精神,践行“唯真、求是、协力、 创新”的院风,国科大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 力,更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担当 的社会责任感。国科大通过课程教学、学者报告、科研实践、社会实践、 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国科大依托中科院广阔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俄罗斯科学院、美国科学院以及众多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近年来与丹麦科教部及全国8所高校联合创建了“中丹学院”。 面向未来,国科大将秉持“科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国家”的办学理念,践行“博学笃志,格物明德”的校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不懈奋斗。 培养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坐落在历史名城长沙。主要研究领域和 方向:区域农业格局与生态系统过程、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系统调控、作物耐 逆境分子生态机理及品种选育、流域环境健康控制理论与技术、农业功能微生 物作用机理与调控五个研究方向。 现有职工218人,其中研究员25名、副研究员45名,拥有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工程硕士点,有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0名。每年自主招收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26名。设有三个研究中心,拥有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中心,设有四个野外台站,其中3个为国家重点台站,3个CERN站。近年来,研究所正朝着区域特色鲜明且有国际影响的农业研究机构行列迈进。201 届研究生就业推荐表 姓名: 培养单位: 学位: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制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上) 2012年08月06日09:56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第3期作者:曾艳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2 摘要:广州城市化的推进对都市型现代农业提出了要求。广州都市农业发展 较早,发展程度较高,开始从城郊型农业逐步转变为集约化、市场化、产业化、 高科技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广州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既有内部优势,也面临 着大好机遇,但内部劣势及外部威胁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因素。为实现广州都市 型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标准化建设、农 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品牌及物流体系建设、投融资机制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关键词: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SWOT分析,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广州市社科联2010年项目“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10SKLY07)。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在都市高度发展以后,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农业,依托现代市场体系,实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是对都市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现了都市需要农业、农业依托都市,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理念,是广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保障了广州居民菜篮子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了减缓了物价波动。十一·五期间,广州蔬菜、水产、家禽的总量实现自给,肉、蛋、奶的自给率都达到30%。第二,都市型现代农业支撑了广州的绿色生态体系,在广州建设以花城、绿地、水城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第三,都市休闲农业为广州居民提供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的好去处,调节了居民生活。 随着广州“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广州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导致对农业、农村的破坏,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都市型现代农业契合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广州市委、市政府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使广州农业以“高质、高产、高效”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为主体,逐步由城郊型农业向集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新科技现代农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 1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研究》怎么样,是什么级别的

《农业现代化研究》 期刊名称: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 所属分类: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农业科技农业综合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地方:湖南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0-0275 国内刊号:43-1132/S 邮发代号:42-46 创刊时间:1980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6-9个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简介 《农业现代化研究》于1980年7月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 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农业科技综合性学术刊物,科学出版 社出版。主要刊登农业基础科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 新性和前瞻性、宏观综合性和微观专业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研究简报和文献综述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主要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关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及其协调发展问题,反映最新农业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期刊按主管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省级、国家级、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CSSCI、CSCD, 双核心期刊等,投稿扣1422682932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农业现代化研究》办刊宗旨是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战略、方针、道路;以及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关科学技术、经济、生态、社会各方面及其 协调发展问题。它是国内唯一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内容,以自然科学为主,兼融人文社 会科学为特色的学术性、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注重以宏观和综合为主,宏观战略与微

浅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浅谈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文献综述: 1、《铭记农民对工业化进程的巨大贡献》:新中国的60年间,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始终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让我们铭记中国农民的贡献: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农业收入一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0%,正是依靠农业“乳汁”的哺育,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国家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建立了为工业提供积累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这期间尽管有种种波澜曲折,但除3年困难时期外,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稳定,各类农产品产量有小幅增长,农民收入也不断增加。为了尽快建立国家工业体系,加快工业化进程,我国长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特别是针对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通过压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业和农民那里获取了巨额的积累。 2、《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现代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历一次巨大社会变革,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转换。农业的现代化即从传统农业向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的转化,无疑是这场社会变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引发的圈地运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一次征服. 3、《浅议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4、《三农问题的成因:政府作用的零度空间》:来审视我国的“三农”问题,可以发现造成这种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市场,农村衰败是“市场失灵”的外化形式。但问题在于,我们之所以意愿支付昂贵的成本让政府来管理,或者说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就在于要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失灵进行“接盘”,由此形成“两只手”的分工合作,最终使每个人都能够过上一种体面和尊严的生活。但是我国政府却没有对市场在农民经济生活中的失灵空间进行有效的“接盘”,从而形成了政府作用的零度空间甚至负向空间,由此才导致了中国农民不仅要忍受市场的失灵,还得忍受政府的缺失。这是中国三农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一、“三农”到底是不是问题?

自动化办公系统运行情况报告

OA系统运行情况调查 一、OA概述 在OA刚刚出现的时候,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确是OA的主要用户,OA还没有进入企业。所以人们认为OA并不能解决企业管理层关心和控制企业运营过程中关键业务过程的作用,也没有帮助员工有效的辅助到他们的日常办公。但是伴随着OA 的逐步发展,企业成为OA应用的广泛对象,OA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收发文系统或行政办公系统,OA发生了质的变化。它需要结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人员,成为他们的个性化的办公系统才有生命力。对于管理层来说,办公审批(不仅指公文,更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审批)以及员工输入的数据汇总为不同权限的报表就是他们的办公系统。对于其他部门来说,他们除日常行政办公支持外,更需要他们的日常的业务流程的审批(如采购流程,合同审批,出差,借款,资金的审批),这些资源与信息的协同运作,才能构建适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应用的协同办公OA产品。 二、系统上线 总裁办在2010年9月份展开了集团OA系统的上线准备工作,完成了包括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网络机房的选址、人员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各功能模块的应用设定、邮件系统配置及切换、OA系统运行测试等主要工作,集团OA办公系统在2010年9月底正式上线运行,总裁办并在系统上线后及时安排了在总部和项目公司的操作培训,方便集团员工及时熟悉及使用OA系统。 集团OA系统上线使用后,总体运行情况稳定,未出现过严重的问题或故障。 三、OA系统的使用意义 1.建立集团信息发布平台:在集团内部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 所,例如:公告、论坛、规章制度、新闻,促使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

在集团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 2.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工作申请及审批流程的使用,解决多岗位、多部门 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单位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各种申请、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各单位及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3.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手工办公模式下,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 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 4.辅助办公:像图书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 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5.协同办公:就是要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随着 集团的业务发展及考虑到新的地区公司的地域分布,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成为很迫切的一种需求。通过协同办公使相关信息能够获得有效的整合,提高集团总部领导层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随着集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将从单纯的电子文档审批和信息发布转变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透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实现管理的提升、业务的改善,促进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发展。 四、已上线的OA功能应用 1.工作流程: 1.1上线流程数:共57个,其中公文类1个,人资类34个,行政类11个, 运营类1个,信息类4个,系统流程6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综述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法早在解放初期就已经出现,20世纪80年代刚刚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时,中央的文件里就曾多次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当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尚未成熟,新农村建设的构想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但是众多学者还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模式探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有过一些研究。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在此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讨论达到了一个高峰,可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全国上下刮起了一阵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旋风”,社会各界包括各种媒体、各行各业、各个部门等都开始把目光聚焦于此。 由于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第一次提出,因此,在中央重提新农村建设之后,学术界便开始结合历史和现状对此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展开了讨论,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农村建设涵盖的内容,还剖析了新农村建设较之过去的“新”之所在。中央文件中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五个方面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行了概括,从而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温铁军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而不是单纯强调经济发展;郑新立认为新农村建设既包括农村生产力发展,也包括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既包括农村的经济基础,也包括农村的上层建筑,涵盖了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李国祥认为既包括物质和精神文明,也包括农村政治发展;马晓河认为既包括路电水气等生活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农田、水利、科技等农业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也包括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可以概括为五新: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风貌;陈锡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宏伟目标,包括产业、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村庄环境的整治,农民文明程度的提高,村一级组织的加强。由此可见,众多学者都给予了新农村建设以高度的关注,并对新农村建设给予了非常高的期待。 那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又存在哪些阻碍呢?一般认为,新农村建关系设的障碍根源在于制度,而制度障碍集中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不可理的主要表现在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等方面,陆学艺认为,因为这些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当然,长期以来制度上的弊病留下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考验,例如:县乡财政问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乡村债务问题、农村治理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村人才缺失问题等。郝继明更是指出,理论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错误理解或一知半解,实践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无动于衷或急于求成,农民方面的社会宣传不够和群众基础不厚,也是当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阻力。 在这样的阻力面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进行了七年有余,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模式也有了一些经验。下面就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四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 经济建设部分

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_三农_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收稿日期:2003—08—04;修回日期:2003—10—08基金项目:上海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科技兴农研究”(编号2000—07—03—4)。 作者简介:俞菊生(1955—),男,上海人,博士后,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都市农业、市场农业、宏观农业发展战略。 第24卷第6期农业现代化研究 V o l.24 No.6 2003年11月 RESEA RCH OF AG RICU L T U RA L M O DERN IZA T ION No v.2003 文章编号:1000—0275(2003)06—0401—05 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俞菊生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 201106) 摘 要:本研究采取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国内外先进农业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研究以建设世界级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郊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上海郊区科技兴农的思路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关键词: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 291.3;S —01 文献标识码:A Problem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y of Internationalized Metropolis Shanghai 's Suburbs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YU Ju sheng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 d T echnical Information Res earch Ins titute,Shanghai Academy of Agr icultur al Scien ces ,Shangh ai 201106,Chin a)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 mbining macr o r esearch w ith micr o r esearch as w ell as theor etic r esearch w ith practical resear ch ,t he pro blems relating to ag riculture ,co untr yside and peasant in the suburbs o f Shang hai and taking co nst ructio n of w or ld lev el city as tar get ar e studied based o n co mparing dev elo pm ent path o f a dv anced a-gr icult ur e a t ho me and abro ad.T he countermeasur es in t hinking of pr ospering agr icultur e by science and techno log y and ta king the lead in r ealizing ag r icultur e modernization of Shang hai suburbs in new situatio ns ar e presented .Key words :inter natio nlized met ro po lis;Shanghai Subur bs;pr oblems o f ag riculture ,country side and peasant ;ag ricul-ture mo der nizatio n 上海郊区的“农村、农业、农民”(简称“三农”)问题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集中表现为“粮食”问题,此时,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重点放在提高粮食产量上,以求达到解决温饱的问题;o当粮食问题基本解决,甚至出现局部性或结构性粮食过剩时,“三农”问题则集中表现为“农业”问题,即矛盾上升到了因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开发和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化等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 O ,上海将通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到国际市场上去争取更多定单,面临这一新局面,上海的“三农”问题今后将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民的增收问题,二是农产品的价格问题。综上所述各不同时期的特点,也符合一些先进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普遍规律[1] 。 在面临新的形势下,研究上海的“三农”问题,对完善国际化特大型城市郊区的功能,进一步推进上海郊区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课题调 研,提出一些解决国际大都市郊区“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推进现代化步伐的对策,供抉择参考。 1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和重视常规技术组装集成凸现的创新,是上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和服务全国的时代要求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并以组装集成已有知识和常规技术为基础。根据上海的特点和优势,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信息农业技术、生态环境技术三方面的高新技术,同时应积极组装集成现有常规技术,以振兴上海的都市型现代农业。1.1 生物农业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