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建筑防火篇的基础,所以这一张章节需要牢固的掌握。

考试大纲简介:

根据消防技术标准规范,运用相关消防技术,辨识、判断不同建筑材料和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物构件的耐火极限以及不同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组织研究和制定建筑结构防火的措施。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它由组成建筑物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确定。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措施之一。

建筑等级划分,耐火等级划分,防火间距的概念

防火间距的概念 防火间距是一座建(构)筑物起火后火灾不至于蔓延到相邻建(构)筑物的空间间隔。 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间相邻外墙最近的水平距离; 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最近距离; 建(构)筑物突出的封闭阳台应从其最突出部分算起; 建(构)筑物外墙有突出的燃烧体构件,从突出部分的外边缘算起。 设置防火间距的目的 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间蔓延;为人员疏散提供场地;为为消防扑救提供场地;物资疏散提供场地;减轻火灾对相邻建筑的影响;合理利用和节约土地资源。 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共四级,其中一级防火性最好,四级最低,耐火等级不同,其防火间距也不同,三四级建筑等级的建筑可通过提高耐火等级的办法减小防火间距 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①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按建筑构件的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具体判定条件如下: ◇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丧失隔火作用 ②构件的燃烧性能 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 ◇不燃烧体:即用不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天然石材。◇燃烧体:即用可燃或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如木材等。◇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不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如沥青混凝土构件。 现行GBJ 16-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见[建筑的耐火等级]表所示。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划分基准和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使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即使发生了火灾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损失,通常用耐火等级来表示建筑物所具有的耐火性。 一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是由一两个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是由组成建筑物的所有构件的耐火性决定的,即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我国现行规范选择楼板作为确定耐火极限等级的基准,因为对建筑物来说楼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构件。在制定分级标准时首先确定各耐火等级建筑物中楼板的耐火极限,然后将其它建筑构件与楼板相比较,在建筑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比楼板重要的,可适当提高其耐火极限要求,否则反之。根据我国国情,并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四级最低。各耐火等级的建筑物除规定了建筑构件最低耐火极限外,对其燃烧性能也有具体要求,因为具有相同耐火极限的构件若其燃烧性能不同,其在火灾中的情况是不同的。 二、建筑物耐火等级的选定条件 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主要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性能,从而实现安全与经济的统一。

2024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

2024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 2024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思维导图 随着社会对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注册消防工程师在保障公共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2024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考试内容,并为大家提供一份思维导图,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准备。 一、考试简介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的权威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主要考察应试者在消防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该考试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11月中下旬进行。 二、考试内容 1、消防基础知识:包括火灾学原理、消防法律法规、建筑防火等。 2、消防给排水系统:考察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及故障排除等。 3、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考察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运行及维护等。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涉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原理、设计、安装及维护等。

5、气体灭火系统:涉及气体灭火系统的种类、原理、设计及使用等。 6、灭火器及消防器材:考察灭火器的种类、原理、使用及维护等。 7、火灾应急预案:考察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及实施等。 8、实践操作技能:包括消防设施的实物操作、故障排除及消防演练等。 三、思维导图 为了更好地帮助你学习和准备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份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以考试内容为基础,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 1、消防基础知识 a. 火灾学原理 b. 消防法律法规 c. 建筑防火 2、消防给排水系统 a. 设计 b. 安装 c. 维护 d. 故障排除 3、通风、空调和防排烟系统 a. 设计 b. 运行 c. 维护 d. 故障排除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 原理 b. 设计 c. 安装 d. 维护 5、气体灭火系统 a. 种类 b. 原理 c. 设计 d. 使用 6、灭火器及消防器材 a. 种类 b. 原理 c. 使用 d. 维护

《注册消防师》技术实务历年真题及解析03--第二篇 第三章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技术实务】 【2015-1-22】某16层民用建筑,一至三层为商场,每层建筑面积为3000m²;四至十六层为单元式住宅,每层建筑面积为1200m²;建筑首层室内地坪标高为±0.000m,室外地坪高为-0.300m,商场平层面面层标高为14.60m,住宅平屋面面层标高为49.70m,女儿墙顶部标高为50.90m。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8)规定的建筑分类,该建筑的类别应确定为()。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C.一类高层住宅建筑 D.二类高层住宅建筑 答案:B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2021版教材P99,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附录A.0.1-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所以该建筑的高度为50m;根据5.1.1,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全酷建筑和其他多功能组合的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但多功能组合建筑中不包含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建造的情况,故该建筑为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2015-1-25】某建筑高度为98.90m的大楼,使用功能为办公、宾馆、商业和娱乐。一至四层的裙房设有营业厅和办公室。地下一层夜总会疏散走道两侧和尽端设有5个卡拉0K小包间,营业厅的2个疏散门需要通过疏散走道至疏散楼梯间。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下列建筑内疏散走道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A.办公区域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1.50h B.宾馆区域疏散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耐火极限为0.30h C.夜总会疏散走道尽端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D.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答案:C 知识点:《消防安全技术实务》2021版教材P99,119,169,170,首先通过建筑高度和使用功能判定该建筑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表5.1.2,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l.OOh,吊顶不应小于0.25h,由于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2.00h,且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耐火极限为0.30h,AB选项正确;根据表5.5.17,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走道尽头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不应大于9m,设置自喷后的距离为9×l.25=11.25m,C选项正确;根据5.5.17-4,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不应大于10m,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即12.5m,D选项中走道长度为15m,不符合要求,D选项错误。

注册消防工程师建筑分类详解

注册消防工程师建筑分类详解 一、按使用性质分类 1、民用建筑 1)、住宅建筑(包括商业服务网点):主要功能为人们提供住宿非营业性质的建筑注意事项:商业服务网点必须要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者首层及二层,每个分割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小型超市等小型营业性建筑。 关键点:a、商业服务网点必须在首层或首层及二层。如果首层为住户,二层为商业网点,那么该建筑就变为公用建筑而非住宅建筑,也就是说商业网点必须设置在首层或一层及二层都是商业网点,否则就改变该建筑的使用性质 b、各商业网点的建筑面积不得大于300m2。如果有任何一个网点的建筑 面积大于这个数值,那么该建筑就变为公共建筑而非住宅建筑 举例:一个18层的楼层,在三楼设置了一个营业性质的商业网点,那么该建筑就是公共建筑而不是民用建筑。 再举例:某人在首层买了两个店铺做理发店,一个店铺150m2,一个店铺151 m2,两个建筑中间有分隔,那么该建筑还是住宅建筑,因为每个分隔单元都小于300 m2,故此没有改变使用性质。有一天他想把两个店铺打通做一个店铺开一个理发店,那么该理发店建筑面积就成了301 m2,超出了300m2,所以就改变了使用性质,该建筑成为了公共建筑。 2)、公共建筑:除住宅建筑以外的民用建筑 3)、民用建筑分类

注意事项:商业服务网点必须要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者首层及二层,每个分割

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小型超市等小型营业性建筑。 关键点:a、一类公共建筑里的第二条中的条款是“或”的关系,也就是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是一类公共建筑 b、医疗建筑和医院不同,医疗建筑是指保健中心、康复中心等的以疗养 为主的建筑 c、重要公共建筑包括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礼堂、电影院等人员密集 且发生火灾后人员损伤较大、财产损失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建筑 d、3-5项中的建筑如果按照建筑高度分类必须是高层建筑 e、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功能组合建筑,指 的只是这5种用途或2种用途以上的组合(如办公+商店) 2、工业建筑:主要为厂房和仓库 注意事项:厂房和仓库分别为生产产品和储存产品的地方 举例:一个公司有生产车间、中间品滞留车间、成品库、单身宿舍、办公楼、会议室等,生产车间及中间品滞留车间和成品库那就属于工业建筑,单身宿舍属于住宅建筑,办公楼及会议室属于公共建筑,大的方向分的话,单身宿舍、办公楼、会议室都属于民用建筑 2、农业建筑:如粮仓、水塔等 二、按照建筑结构分类

消防工程师建筑防火知识点总结

消防工程师建筑防火知识点总结 消防工程师建筑防火知识点总结 一、建筑物的耐火的等级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二类三四类。 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 3、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米。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4、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5、1)建筑高度超过32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2)内走廊超过20米。并设有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3)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4)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置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 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 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 8、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1000m2。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 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6-9米 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11、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 12、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置两个安全出口。 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是根据建筑物用途、结构形式、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建筑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建筑的功能要求、提供安全保障,并为消防、用电、水源、排水等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一、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一般按照用途、结构形式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建筑分类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等。 1. 住宅建筑:主要用于居住的建筑,包括独立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等。根据耐火等级的要求,住宅建筑通常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进行建造。 2. 商业建筑:主要用于商业活动的建筑,包括商场、超市、百货公司等。商业建筑的消防要求较高,一般需要设置适当的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 3. 办公建筑:主要用于办公的建筑,包括办公楼、写字楼等。办公建筑的消防要求一般较低,但也需要满足一定的防火要求。 4. 工业建筑:主要用于生产、加工等工业活动的建筑,包括工厂、车间等。工业建筑的消防要求较高,需要考虑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灾扩散的风险。

5. 公共建筑: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的建筑,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消防要求较高,需要满足大量人员聚集和 疏散的需求。 6. 特殊建筑:特殊用途的建筑,包括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改建建筑等。特殊建筑的消防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满足更高的耐 火等级和防火要求。 二、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构件、结构体系在一定条件下抵抗 火灾侵蚀的能力。耐火等级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F级:不耐火 2. REI级:耐火性能等级分为E (耐火50分钟)、EW (耐火30分钟同时具有保温效果)、EI (耐火15分钟,并具有隔热效果) 3. A级:非承重部位的基本防火要求 4. B级:承重构件的基本防火要求 5. C级:常见建筑物防火要求 6. D级:要求火灾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不同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和火灾危 险性,选择合适的耐火等级,确保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 足够的安全保障。 三、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的关系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建筑按照其用途 和功能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耐火等级和防火措施。

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必知重点: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必知重点: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xx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进行中,在备考过程中,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为帮助各位考生节省备考时间,提高备考效率,今天整理总结了xx一消备考必知重点: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的相关知识点。 一、建筑高度的计算 1.屋面面层的类型(坡屋面、平屋面、多种屋面)。 2.屋面面层高度的表达方式(标高、室内设计地面至其高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其高度)。 3.对于所有民用建筑,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4.住宅建筑,以下三种情况可不计入建筑高度: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不大于1.5m的部分;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 二、建筑分类 1.建筑性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2.高层医疗建筑、高层重要公共建筑、独立建造的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藏书超过100万册的高层图书馆和书库、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高层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高层建筑应划分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电信建筑、邮政建筑、财贸金融建筑应划分为一类

高层公共建筑。 4.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不含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建造的情况)应划分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5.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按公共建筑确定。 6.建筑高度分类的临界点,住宅:54m、27m;公共建筑:50m、24m。 三、耐火等级 1.民用建筑 1)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 2)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除木结构建筑外,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2.工业建筑 1)甲、乙类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情况。 2)丙类液体厂房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情况。 3)燃煤锅炉房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情况。 4)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5)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防火要求对建筑进行分类,并对建筑进行耐火性能评定的一种方法。 一、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是按照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结构形式进行分类的,常见的建筑分类有以下几种: 1. 住宅建筑:包括住宅楼、别墅、宿舍楼等,主要用于居住。 2. 商业建筑:包括商场、写字楼、酒店等,主要用于商业经营活动。 3. 工业建筑:包括工厂、仓库、车间等,主要用于生产和储存。 4. 文化建筑: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主要用于文化艺术活动。 5. 教育建筑:包括学校、幼儿园等,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6. 医疗建筑:包括医院、诊所等,主要用于医疗保健活动。 7. 体育建筑:包括体育场馆、健身房等,主要用于体育锻炼活动。 8. 桥梁与隧道: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隧道等,主要用于交通运输。

9. 农业建筑:包括农棚、养殖场等,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 二、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是指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抵抗火势传播和火焰侵入的能力。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材料性能,耐火等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A级:具有防火墙或围护结构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火势传播。 2. B级:具有耐火墙或防火分区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控制火势,并确保人员疏散安全。 3. C级:具有一定防火功能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抗火势和烟气的侵入。 4. D级: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一定的疏散时间和逃生通道。 5. E级:具有基本防火性能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疏散条件。 6. F级:没有特殊防火要求的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一定的安全逃生条件。 耐火等级的评定主要依据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的防火性能来确定。常见的建筑材料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木结构等,这些材料的防火性能和建筑的耐火等级密切相关。 三、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的关系

2018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讲义 第二篇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一)

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第一节建筑分类 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建筑高度的计算: 1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 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 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 否则,应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该建筑的建筑高度。

5 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 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6 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 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部分,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应按建筑的自然层数计算,下列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 1 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2 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3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民用建筑分类

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对于重要公共建筑,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难以定量规定。 一般包括党政机关办公楼,人员密集的大型公共建筑或集会场所,较大规模的中小学校教学楼、宿舍楼,重要的通信、调度和指挥建筑,广播电视建筑,医院等以及城市集中供水设施、主要的电力设施等涉及城市或区域生命线的支持性建筑或工程。

专题汇总: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消防工程师】

专题汇总: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 一、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根据火灾危险性和防火要求民用建筑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应符合规范有关公共建筑的规定。 二、平面布置 1.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2.人防工程内设置有旅店、病房、员工宿舍时,不得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并应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且疏散楼梯不得与其他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共用。 3.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4.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三、防火分隔 1.除居住建筑中套内的厨房外,宿舍、公寓建筑中的公共厨房和其他建筑内的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

2.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应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并应在燃气或燃油管道上设置与自动灭火装置联动的自动切断装置。 3.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并宜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4.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四、安全疏散 1.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2.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餐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新版图集对该条文的解释有更新,分为室

一级消防工程师第二篇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2022年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其次篇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本节的学问点比拟集中,但需要大量的时间记忆表格,一般规定和特别调整。第一节建筑分类一、建筑分类 〔一〕按使用性质分类按使用T生质划分,建筑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简称农夫工〕 1.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 按建筑构造形式和建筑材料构成可分为木构造、砖木构造、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构造(砖混构造)、钢筋混凝土构造、钢构造、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构造(钢混构造)等。 二,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1.建筑高度的计算方法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 )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局]度。

(3 )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的最大值。 (4 )对于台阶式地坪,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同时满足: 1、有防火墙分隔 2、各自有符合标准规定的安全出口 3、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穿式或终点式消防车通道可分别确定各自的建筑高度。否那么,建筑高度按其 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5 )局部突出屋顶的噫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关心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 / 4时,不需计入建筑高度。 (6 )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 的自行车库、贮存室、放开空间,室内 处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 的局部,不计入建筑 高度。 2.建筑层数计算方法建筑层数按建筑的自然层数确定。建筑层数检查时,需要留意,以下状况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1)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L5m 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2 )建筑底部设置的室内高度不超过2.2m 的自行车库、贮存室、放开空间; (3 )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 其次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二、建筑材 GB8624 口(□一□. 口 口) 烟气毒性等级(tO 、tl 、t2) 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dO 、dl 、d2) 产姻特性等级(si 、s2. s3) 燃烧性能等级(A2、B 、C 、D ) 燃烧性能等级(A 、B|、B 3)

2021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耐火等级和建筑构件调整

2021一级消防工程师考点:耐火等级和 建筑构件调整 耐火等级 01、厂房 不应低于二级(高层、甲/乙类、丙类+液体、丁类+有火花/明火/赤热表面、特殊/贵重、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锅炉房) 1)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 3)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不应低于三级(单/多层+丙类、多层+丁/戊类、建面≤300+独立+甲乙类+单层、≤500+单层+丙类液体、≤1000+单层+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燃煤+总蒸发量≤4t/h锅炉房) 1)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三级。 2)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4)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02、仓库 二级(高架、高层、甲类、多层+乙类、多层+储存可燃液体+丙类,粮食筒仓) 1)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三级(单层+乙类、单层+丙类、多层+储存可燃固体+丙类、多层+丁/戊类、粮食平房仓) 1)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火性有重要影响。下面将对建筑分类和耐火 等级进行详细解释。 一、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是指按照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高度等特征对建筑物 进行分类。在我国,建筑物的分类按照国家颁布的《建筑法》和 《建筑设计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分类。 根据用途分类: 1、居住建筑:主要用于人们居住和生活,如住宅楼、公寓楼、 别墅等。 2、教育建筑:主要用于教育、培训和研究等,如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 3、文化建筑:主要用于文艺演出、展览和娱乐等,如剧院、博 物馆、图书馆、游乐场等。 4、商业建筑:主要用作商业和服务业,如商场、酒店、银行、 餐厅等。 5、办公建筑:主要用于工作、商务和管理方面,如写字楼、办 公楼等。 6、工业建筑:主要用于生产和加工制造,如工厂、车间等。 根据结构分类:

1、框架结构:主要由钢、混凝土、木材等材料制成,具有自由空间和大跨度等特点,如高层建筑、大型厂房等。 2、墙体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砖块、石板等材料构成,墙体承担了大部分结构荷载,如住宅楼、别墅等。 3、框架-墙体结构:主要由框架和墙体结构组合,具有框架结构的自由空间和大跨度,又具有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如多层公寓、酒店等。 根据高度分类: 1、低层建筑:建筑高度低于18米,主要为住宅、商业、办公等一般建筑。 2、中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在18-100米之间,主要为公寓、酒店、办公等中等高度建筑。 3、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主要为高层商业、办公和住宅建筑等。 二、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是指建筑物在火灾中的承受能力,是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耐火性能的要求。根据我国颁布的《建筑设计规范》等规范,耐火等级主要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一级耐火:指建筑火灾时可在2小时内保持完整并防止火势扩散的建筑构件,如混凝土墙、混凝土楼板、石棉板等。 2、二级耐火:指建筑火灾时可在1.5小时内保持完整并防止火势扩散的建筑构件,如红砖墙、钢筋混凝土构件等。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 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

3.0.3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3.0.4 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0.5 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 3.0.6 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 的不燃烧体。 3.0.7 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m2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 3.0.8 建筑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0.8.1 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

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 3.0.8.2 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 3.0.8.3 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3.0.9 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3.0.1 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 本条是根据各种高层民用建筑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易程度等将高层民用建筑分为两类,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针对不同高层建筑类别在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给水、防烟排烟等方面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达到既保障各种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又能节约投资的目的。 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从消防的角度将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大、疏散和扑救难度大的高层民用建筑定为一类。这类高层建筑有的同时具备上述几方面的因素,有的则具有较为突出的一二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医院病房楼不计高度皆划为一类,这是根据病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的特点来决定的。 在实践过程中,普遍感到原规范不分面积大小,一律将高度大于24m的商业楼、展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等划分成一类,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造这些高层民用建筑,其建筑高度虽超过24m,但每层建筑面积却不大,加上经济条件所限,就难以行得通。因此,在这次修改中,作了适当的调整。在原规范中,有些高层民用建筑未予明确,例如:电力调度楼、综合楼、商住楼、防灾指挥调度楼等,有的高层民用建筑已经制定了行业等级标准,在这次修改中作了补充。已有行业标准的(如广播电视建筑等),参照其标准进行了协调纳入分类中来,以利本规范的统一要求。例如中央级、省级、计划单列市级广播电视楼,网局级、省级、计划单列市级电力调度楼等划为一类,余下的为二类等。 本条使用了“高级旅馆”,“高级住宅”,“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楼”,中央级、省级、计划单列市级“邮政楼”、“广播电视楼”、“防灾指挥调度楼”,以及“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综合楼”、“商住楼”等名词,主要是与有关规范协调,以利贯彻执行。对本条未列出的高层建筑,可参照本条划分类别的基本标准确定其相应类别。 原条文规定的“每层建筑面积”在执行过程中不明确,为便于理解和执行,将“每层建筑面积”改为“24m 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相应规定值时,该建筑即划分为一类高层建筑。 3.0.2 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补充。 对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和各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作了规定。 这次修改仍将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两级。主要是根据原规范十几年的实践和执行情况,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需要和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现实情况,并参照现行的国家标准《建规》和当前以及将来国内外发展的现实状况确定的。 一、据对北京、上海、大连、广州、南京、成都、福州、厦门、武汉、深圳等市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建成和正在设计、施工的高层民用建筑,1980年以前,其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或称为三大常规结构体系。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居多;高层公共建筑则采用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居多;而旅馆(包括宾馆、饭店、酒店等)采用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三者兼而有之。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建筑功能、高度和层数等要求均在不断提高以及抗震设计的要求,三大常规结构体系难以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更高要求,从而以结构整体性更好、空间受力为特征的简体结构体系为主体结构的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如圆筒体、矩形简体、筒中筒

消防工程师防火专题:耐火等级及其适用性

框架梳理: 考点一:基本概念 1、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不燃:A;难燃:B1;可燃:B2;易燃:B3 助记:不难可易A3B 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等级: A、B1 、B2 3、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4、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因素 材料本身的属性 构配件的结构特性 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 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材料的老化性能 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考点二:通过构件特性判断工业建筑耐火等级 1、安全区域分隔构件(一二级相同,三级减0.5) 1)防火墙3h 2)楼梯间、前室和电梯井的墙:2h 3)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1h 助记:安全降级321 2、承重构件(二三级减0.5h) 1)柱、承重墙:3h 2)梁:2h 3)楼板、屋顶【加油站顶棚为钢结构时≥0.25h】楼梯:1.5h 3、非承重构件 1)非承重外墙及房间隔墙:0.75h/0.5/0.5 2)吊顶:0.25/0.25/0.15 4、关于燃烧性能 1)一级全A 2)二级仅吊顶可为B1,其余全为A级 3)三级仅非承重构件和屋顶可为B1 ,其余全为A级 分类记忆法: 按功能将构件分为三类,以一级建筑为基础,结合降级规律,可以较简单地进行记忆

特殊情况: 1、防火墙 提高至4h: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 2、柱 降0.5h:一二级单层 3、楼板 降至0.75h:二级多层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 4、屋顶 降一级:一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 5、隔墙 提高0.25h:二级厂房、仓库采用难燃墙体 6、非承重外墙 一二级0.25/0.25: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其他建筑采用不燃性墙体时 一、二级0.5/0.5:除甲、乙类仓库和高层仓库外,其他建筑改难燃性墙体时 不限:≤四层的一二级地上丁戊类厂房、仓库 7、吊顶 不限:二级建筑采用A级材料的 考点三:通过构件特性判断民用建筑耐火等级(2.1)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点: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考点: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 9月10日 ]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是确定消防安全要求的基础,主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的难度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建筑采取不同的防火措施,达到既保障建筑的消防安全,又能节约投资的目的。建筑耐火等级的选择和确定,是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与建筑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大小、建筑的设计层数等紧密联系,必须与建筑分类相适应。 一、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的方式有许多种,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工业建筑包括单层、多层和高层的厂房和仓库,其中,火灾危险性类别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民用建筑包括单层、多层和高层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高层民用建筑的类别分为一类和二类。防火检查中,主要通过对建筑物的高度、层数、火灾危险性、使用性质等进行检查,核实建筑分类(工业建筑含火灾危险性分类)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 1.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是界定建筑是否为高层的依据,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检查时,需要注意: (1)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2)建筑屋面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建筑高度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屋面面层的高度。 (3)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形式的屋面时,建筑高度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对于台阶式地坪,当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且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时,可分别确定各自的建筑高度。否则,建筑高度按其中建筑高度最大者确定。 (5)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 时,不需计入建筑高度。 (6)对于住宅建筑,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 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 的部分,不计入建筑高度。 2.建筑层数 建筑层数按建筑的自然层数确定。建筑层数检查时,需要注意: (1)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 者,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2)当住宅建筑或设置有其他功能空间的住宅建筑中有1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先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入建筑层数。 3.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23: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23: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2018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已经开始预习阶段,有不少新考生加入了新一轮的消防工程师备考,优路教育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建筑防火: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知识点,主要讲述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和材料的燃烧性能的相关知识。重点在于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耐火等级等相关内容。难点在于高层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对耐火等级的要求。 重点: 1、建筑分类按使用性质分类按建筑结构分类按建筑高度分类 2、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3、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4、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 建筑一词,既表示建筑工程的建筑活动,同时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 建筑也是一个通称,通常将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社会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影剧院等; 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 按使用性质 按其使用性质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1)民用建筑:

(2)工业建筑:工业建筑是指工业生产性建筑,如主要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厂房等。工业建筑按照使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加工、生产类厂房和仓储类库房两大类。厂房和仓库又按其生产或储存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3)农业建筑:是指农副产业生产建筑,主要有暖棚、牲畜饲养场、蚕房、烤烟房、粮仓等。 按建筑结构

(1)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是木材。 (2)砖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用砖石和木材做成。如砖(石)砌墙体、木楼板、木屋盖的建筑。 (3)砖混结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 (4)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做柱、梁、楼板及屋顶等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砖或其他轻质材料做墙体等围护构件。如装配式大板、大模板、滑模等工业化方法建造的建筑,钢筋混凝土的高层、大跨、大空间结构的建筑。 (5)钢结构: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如全部用钢柱、钢屋架建造的厂房。 (6)钢混结构:屋顶采用钢结构,其他主要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钢筋混凝土梁、柱,钢屋架组成的骨架结构厂房。 (7)其他结构:如生土建筑、塑料建筑、充气塑料建筑等。 按建筑高度分 (1)单层、多层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2)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类 表2-3-2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 1、不燃性 用不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不燃烧材料是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