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

附录 A

(资料性)

远程充放电系统典型接线图

A.1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1。

标引序号说明:

1—蓄电池、充电机与直流母线联络单元; 2—1ZK; 3—母联联络单元;

4—充放电回路; 5—2ZK; 6—3ZK; 7—4ZK; 8—5ZK;

9—双向换流器; 10—整流器; 11—#1蓄电池组; 12—#2蓄电池组;

13—交流配电单元。

图A.1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

离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可参考以下配置:1ZK、2ZK、3ZK、4ZK、5ZK、双向换流器。

图A.1中开关均采用直流断路器(带电控)。断路器(带电控)1ZK为母联联络开关;断路器(带电控)2ZK、3ZK与保险丝串联,起隔离蓄电池组的作用;断路器(带电控)4ZK、5ZK为2组蓄电池充放电切换开关。

正常运行时,模块1合上,模块3、模块4断开。当需要对1#蓄电池组充放电时,合上模块3,断开I段母线的模块1,合上模块4的4ZK。此时1#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断开连接,随后启动双向换流器,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将蓄电池电能逆变为交流电后接入到站用交流电源系统。

放电完成后,由双向换流器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后对#1蓄电池组充电。充电完成后,系统自动先断开模块4的4ZK,然后合上I段母线的模块1,最后断开模块3,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A.2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2。

标引序号说明:

1—手动母联联络开关1ZK; 2—母线连络单元; 3—双向DC/DC模块;

4—蓄电池、充电机与直流母线联络单元; 5—2ZK; 6—D1; 7—D2;

8—3ZK; 9—充放电回路; 10—4ZK; 11—5ZK; 12—双向换流器;

13—交流配电单元; 14—#1蓄电池组; 15—#2蓄电池组; 15—整流器。

图A.2 在线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

在线式放电系统可参考以下配置:1ZK、双向DC/DC装置、2ZK、3ZK、4ZK、5ZK、单向导通器件D1和D2、双向换流器。

在启动放电祖业前,需要先将2ZK或3ZK断开,断开蓄电池组与直流母线之间的充电回路,蓄电池组通过D1和D2保持对直流母线的供电能力。闭合4ZK或5ZK将蓄电池组接入双向换流器,形成充放电回路,双向换流器启动并网放电。蓄电池组以设定的放电电流值恒流放电,此时双向DC/DC装置处于备用状态。当启动放电的直流电源系统因交流失电或充电机故障导致直流母线电压低于设定判据时,双向DC/DC装置启动,为直流电源系统供电;当达到放电终止条件时,双向换流器自动停止放电,启动对蓄电池组的充电程序,直至达到充电终止条件时自动停止充电,并断开4ZK和5ZK,闭合2ZK或3ZK,恢复直流点烟系统正常运行。

A.3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见图A.3。

13

标引序号说明:

1—母联联络单元; 2—可控直流接触器1ZK; 3—双路电压比较器;

4—逆变器放电设备; 5—2ZK; 6—3ZK; 7—调压装置;

8—调压硅堆; 9—电控开关; 10—手动旁路开关;

11—交流配电单元; 12—#1蓄电池组; 13—#2蓄电池组; 14—整流器。

图A.3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接线图

一体式远程充放电系统可参考以下配置:调压装置、母联保护装置、逆变器放电设备,1ZK、2ZK、3ZK。

启动充放电前,通过调压装置将充电机调整为充电状态,检查蓄电池状态正常时,调低充电机输出电压,蓄电池组进入放电状态,由蓄电池组向直流负载放电。自动检测蓄电池组状态正常的条件下,控制充电机输出电流为零,即不充不放状态。将蓄电池组通过2ZK或3ZK接入逆变器放电设备,启动逆变器放电设备放电。放电结束后,停止逆变器放电设备,通过调压装置控制充电机进入充电状态。充电完成后,通过调压装置将充电机电压调到正常浮充电压状态,完成整个核容充放电控制过程。

正常情况下,母联保护装置的可控直流接触器与手动母联为并联的双重结构,处于常开状态。如果在放电过程中放电蓄电池组所在的母线失压,母联联络回路的双路电压比较器自动触发可控直流接触器闭合,二段母线接入,回复直流电源系统正常运行。

附录 B

(资料性)

远程自动核容报告附录

远程自动核容报告,可参考表1。

表1 蓄电池放电报告单

双向DC/DC装置技术要求

C.1 采用双向DC/DC装置作为母线联络开关,任一段直流母线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启动该开关,设定阈值宜为额定母线电压的90%~95%。装置响应过程中输出电压不低于额定母线电压的90%,以保障直流母线对负载的连续供电。输出功率配置应大于直流负载的最大输出功率。

C.2 双向DC/DC装置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具有相应的保护动作,并发出告警信息,停止输出电压,恢复原工作状态:

a)输入电压超过直流电压上限值时;

b)输入电压低于直流电压下限值时;

c)输出过压时;

d)输出欠压时,可不具有保护动作,应提出相应的告警信息,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解除报警。

C.3 过温保护

双向DC/DC装置应在设备温度超过温度限值时停止输出,并发出告警信息。

C.4 过载保护

双向DC/DC装置在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值的150%或短路时,应关机,并发出相应的告警信息。

双向换流器技术要求

D.1 双向换流器的连接要求

双向换流器的交流端口与0.4kV交流接入点应通过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

D.2 双向换流器的切除

应在智能充放电装置端切除双向换流器,不宜从并网端切除。

D.3 并网电能质量要求

D.3.1 并网运行时,双向换流器注入电网的电流谐波应满足GB/T 30427中规定的6.2.2并网电流谐波的要求。

D.3.2 双向换流器的效率应满足DL/T1074-2019中5.20.1.2中规定的IVN的效率的要求。

D.3.3 双向换流器输出的功率因数应满足GB/T 30427规定的6.2.3功率因数的要求。

D.3.4 双向换流器额定功率并网运行时,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应不超过其输出电流额定值的0.5%或5mA,取二者中的较大值。

D.3.5 三相交流输出的双向换流器,引起接入电网的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应符合GB/T 15543(所有部分)中的规定。

D.3.6 双向换流器应具有放电最低保护电压设置,直流端口输入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应自动停止逆变放电。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22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 安全技术措施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cheme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storage battery in DC system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13年04月07日--2013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

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

主接线图

V V GN6-10T/200LZZJB6-10Q 160/10A SN10-10I/630GN6-10T/200G G -1A (F )-07电缆进线 YJL22-10000-3×95LZZJB6-10Q 160/10A GN6-10T/200RN2-10/0.5JDZ-10G G -1A (J )-04 GN6-10T/200 JDZJ-10 GN6-10T/200RN2-10/0.5FS4-10G G -1A (F )-54 N o .101 N o .102Y 0Y 0 LMZJ1-0.52500/5A HD13-3000/30 HD13-3000/30DW15-2500S9-1250/10S9-1250/10 LMZJ1-0.52500/5A HD13-3000/30HD13-3000/30 DW15-2500HNF-50HD13-3000/30G DW15-2500 PGL-2-06A GN6-10T/200 GN6-10T/200 G G -1A (F )-07 LZZJB6-10Q 160/10A SN10-10I/630 GGJ1-01 GN6-10T/200LMZJ1-0.52500/5A RN2-10/0.5BWF10.5-100-1 BWF10.5-100-1 BWF10.5-40-1 P G L -2-06A 400A 1500A 400A 200A 200A 100A 100A 1500A 400A D Z X 10-400 400A D Z X 10-1250D Z X 10-400 D Z X 10-200 D Z X 10-200 D Z X 10-100 D Z X 10-100 D Z X 10-1250D Z X 10-400D Z X 10-400 400/51250/5300/5200/5200/560/5 60/5 1250/5300/5 400/5 LMY-3(40×4) YJL22-10000-3×95 LMY-3(100×8) BV-380-4×185 B V -3×150 B V -3×185 B V -3×185B V -3×150 B V -3×150 B V -3×150 B V -3×150 B V -3×150 B V -3×150 (备用) (备用)B V -3×150开关柜编号开关柜型号设备组编号计算电流/A PGL2-30 PGL2-30 PGL2-25 PGL2-25PGL2-26PGL2-26N o .103N o .104 N o .105同N o .104 N o .201 No.202 NO.204NO.205NO.206NO.207NO.208NO.209123456789 101112 线路去向#1#3#5#6#7#8#10#2备用 #4#91001.2 238.9 113.8 116.9 22.8 9.1 1083.1 -- 227.5 397.1 384.3 备用 --

千伏变电站直流蓄电池技术规范

110kV变电工程 220V直流蓄电池专用技术规范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设计联系人: 联系电话: 1 招标设备需求一览表 2 供货范围 2.2 本工程所需其他配件。 2.2.1蓄电池间的接线板及相应连接配件。 2.2.2蓄电池辅助设备。 2.2.3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3 其他技术条款 直流系统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 蓄电池与蓄电池之间间距≥15mm,层间≥150mm。 4 使用说明 本专用技术规范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kV变电所220V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通用技术规范(2007版)构成完整的设备技术规范书。

湖南省电力公司 110kV变电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通用技术规范书(2007版)

目录 1.总则 2.技术要求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环境条件 安装地点 基本技术条件 技术性能要求 3.设备规范 4.供货范围(详见专用条款) 5. 技术服务 项目管理 技术文件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6. 买方工作 7. 工作安排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9. 质量保证和试验 质量保证 试验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制造厂提供的各种曲线或蓄电池容量选择表附录B: 卖方应填写的蓄电池技术数据表

1. 总则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kV变电所蓄电池的招标订货,它提出了蓄电池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投标商资格 投标商应至少设计、制造、集成、调试20套及以上类似本标书提出的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连续成功的商业运行业绩(投标商应出具工程业绩表)。 投标商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在国内外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成功投运一年以上的经验。投标商提供的产品应通过省(部)级以上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并随投标书提供电力部门运行情况报告。 投标商提供的产品应通过部级以上检测中心的检验报告、型式试验报告。 投标商提供ISO9000资格认证书。 投标时,以上资料和报告必须在技术文件中提供。 2.技术要求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 IEC896-2 《固定型铅酸蓄电池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厦门双极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

研究背景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柔性直流系统由于谐波畸变小且开关损耗低,是高电压大容量直流输电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世界X围内基于MMC的柔性直流工程发展迅猛;国内已有5项MMC工程投运,同时还有多项高压乃至特高压MMC工程处于规划之中,并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大区域电网互联的重要手段。与交流输变电工程不同,柔性直流工程需要根据送受端交流系统条件、输电距离、投资和占地等条件开展定制化的系统设计。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ID:AEPS-1977) ±320kV/1000MWXX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XX工程)是世界X围内第一个采用双极接线的柔性直流工程,也是额定直流电压和输送容量均达到世界之最的柔性直流工程,两端换流站鸟瞰示意图如图1所示。与以往对称单极柔性直流工程相比,首次采用的双极接线和大传输容量对工程的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双极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的系统设计展开研究,研究结论在XX工程得到成功应用,验证了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的正确性。 (a) 彭厝换流站 (b) 湖边换流站 图1 XX工程换流站鸟瞰示意图 1 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当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工程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存在如下问题: 1)与同容量双极柔性系统相比,可靠性较低。 2)换流单元采用三台单相双绕组变压器,导致变压器容量大,运输困难。 3)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考虑到上述因素,XX工程采用双极带金属回线的主接线,主接线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双极柔性直流换流站接线示意图 根据主接线设计特点和转换开关配置方案,XX工程存在以下3种运行方式: 方式1:双极带金属回线单端接地运行(见图3(a))。其中,接地点仅起钳制电位的作用,不提供直流电流通路。双极不平衡电流通过金属回线返回。 方式2:单极带金属回线单端接地运行(见图3(b))。接地点的作用同方式1,且单极极线电流通过金属回线返回。 方式3:双极不带金属回线双端接地运行(见图3(c))。双极不平衡电流通过大地回路返回。该方式为运行方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方式,且必须保证直流系统处于双极对称状态。

DLT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D L T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 规程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 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包括蓄电池、充电装置、微机监控器)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适用于电力系统各部门直流电源的运行和维护。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DL/T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3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除按引用标准GB/及GB/中的规定外,再增补以下名词术语: 初充电 新的蓄电池在交付使用前,为完全达到荷电状态所进行的第一次充电。初充电的工作程序应参照制造厂家说明书进行。 恒流充电 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均衡充电 为补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不均现象,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内而进行的充电。 恒流限压充电 先以恒流方式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充电装置自动转换为限压充电,至到充电完毕。 浮充电 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始终并接着蓄电池和负载,以恒压充电方式工作。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在承担经常性负荷的同时向蓄电池补充充电,以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使蓄电池组以满容量的状态处于备用。补充充电 蓄电池在存放中,由于自放电,容量逐渐减少,甚至于损坏,按厂家说明书,需定期进行的充电。 恒流放电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值始终保持恒定不变,直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为止。 容量试验(蓄电池) 新安装的蓄电池组,按规定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将蓄电池充满容量后,按规定的恒 定电流进行放电,当其中一个蓄电池放至终止电压时为止,按以下公式进行容量计算: C=Ift(Ah)

变电站直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毕业论文

变电站直流系统分析与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1) 3第一节变电站直流电源技术分析 (3) 第二节蓄电池技术分析 (5) 第二章确定直流系统的接线和工作电压 (9) 第一节直流系统的接线 (9) 第二节确定系统工作电压 (14) 第三章计算与选择 (16) 第一节计算并选择蓄电池容量 (16) 第二节直流充电模块的选择 (22) 第三节 UPS不停电电源的选择 (24) 第四节通信电源的分析与设计 (26) 第五节直流系统中各自动开关额定容量的选择 (28) 第四章结论 (31) 结束语 (32) 参考文献 (33)

前言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使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并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从而对电力控制系统的关键设备控制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信号装置,事故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一般采取直流电源,所以直流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 在变电站中广泛采用的直流控制电源是由蓄电池组和充电装置等设备构成,是一种在正常和事故状态下都能保持可靠供电的直流不停电电源系统。交流控制电源通常是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通信电源是由模块化的通信专用DC-DC变换器,它是从站直流控制电源系统的蓄电池组取得直流电,经高频变换输出满足通信设备要求的48V控制电源。 从90年代开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直流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近年来直流系统的技术和设备发展迅速,阀控铅酸蓄电池、智能型高频开关充电装置等,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性能优越等特点,促进了直流系统的发展。 然而,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直流电源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选型不

DLT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 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包括蓄电池、充电装置、微机监控器)运行与维护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适用于电力系统各部门直流电源的运行和维护。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蓄电池名词术语 GB/ 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DL/T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3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除按引用标准GB/及GB/中的规定外,再增补以下名词术语:初充电 新的蓄电池在交付使用前,为完全达到荷电状态所进行的第一次充电。初充电的工作程序应参照制造厂家说明书进行。 恒流充电 充电电流在充电电压范围内,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均衡充电

为补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压不均现象,使其恢复到规定的范围内而进行的充电。 恒流限压充电 先以恒流方式进行充电,当蓄电池组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充电装置自动转换为限压充电,至到充电完毕。 浮充电 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始终并接着蓄电池和负载,以恒压充电方式工作。正常运行时充电装置在承担经常性负荷的同时向蓄电池补充充电,以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使蓄电池组以满容量的状态处于备用。 补充充电 蓄电池在存放中,由于自放电,容量逐渐减少,甚至于损坏,按厂家说明书,需定期进行的充电。 恒流放电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电流值始终保持恒定不变,直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为止。 容量试验(蓄电池) 新安装的蓄电池组,按规定的恒定电流进行充电,将蓄电池充满容量后,按规定的恒 定电流进行放电,当其中一个蓄电池放至终止电压时为止,按以下公式进行容量计算: C=Ift(Ah) 式中C -蓄电池组容量,Ah;

2002版电力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

中国建设报/2006年/6月/19日/第006版 建设市场 2002版电力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白忠敏郭西平陈萍杨珂张先俊 立项背景与主题思想 直流电源系统用于发电厂、变电所正常工况下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测量仪表和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电源以及事故状态下事故保安设施的保安电源。上世纪90年代以前,直流系统长期处于设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系统可靠性差的被动局面,特别是直流系统设计、计算的技术水平低,方案比较、设备选型不能合理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从而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事故状态下的安全可靠性。 为加快电力建设速度,提高设计质量,在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下,我院成立了“电力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课题小组,承担本项目的开发任务,课题目的是实现直流系统设计计算机化,做到直流设计正确、快捷、高效、经济。 该项目的指导思想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设计、计算、制图正确、快捷,设备选型先进、合理、经济,设计方案优化,设备布置合理,而且作到各设计阶段方案设计、电气计算、互提资料和图纸绘制等工作统一协调,提供满足要求的工程计算书和可供选择的多种设计方案,从而加快设计进度,有效提高设计效率。 编制过程 本项目从1999年3月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需求调研,广泛听取电力设计部门意见和要求,于2000年10月完成了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同时,为配合典型设计绘图和直流系统设备选型计算,开发了《直流系统设计软件》。并于2000年9月21日通过了中国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对我院直流系统设计软件的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软件数学模型正确,结构合理,计算结果正确,一体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商业化特点,在电力设计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可以在工程设计中推广应用。希望进一步完善功能,扩大应用范围。 之后,根据鉴定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对直流软件进行修改、完善,并充实、增加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内容。2002年初在西南院、山西院、河南院对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和直流软件同时试用,根据使用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2002年6月和10月召开的专家会议上再一次对典型设计讨论、评议。根据专家意见对典型设计作最后修订、完善,形成典型设计的最终版本《2002版直流系统典型设计》,于2003年7月完成全部系统编制、开发,经审查批准,正式出版发行。 主要内容和应用1、典型设计的主要内容 2002版电力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直流系统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采用安全可靠、简单清晰的接线方案,技术先进、品种齐全、灵活快捷。包括7类原则接线方案,21种设备配置方案,适用于220伏、110伏、48伏电压等级的各种容量系列的发电工程和各种电压等级的变、配电工程。 按照不同的接线方案,派生出相应的电源屏屏面布置图、充电装置屏屏面布置图、馈线屏屏面布置图、单元接线图以及相关的端子排图等。 典型设计共分直流系统接线、直流电源进线柜、直流馈线柜、直流充电整流柜、蓄电池屏(架)、直流辅助接线、变电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发电工程直流系统典型设计、典型设计参考资料九个分册。 2)典型设计查询系统

直流系统及蓄电池浅谈

直流系统及蓄电池浅谈 点击次数:98 发布时间:2011-4-18 摘要:本文对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直流系统的配置及监控等方面做了分析说明,并对于蓄电池的维护题目进行了相应阐述。 直流系统为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控制系统、信号系统、自动装置、UPS和事故照明等提供电源。随着直流系统中阀控铅酸蓄电池、智能型高频开关充电装置等附属设备的技术性能日益优越,安全可靠性进步,促进了直流系统技术和设备的迅速发展。我分公司范围内的直流系统主要应用于变电所直流电源及UPS电源,此两种电源工作状况对于公司内的电气安全生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有效措施及维护手段保证特种电源的稳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关键题目。 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源部分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它的作用是:正常时为变电站内的断路器提供合闸直流电源;当厂、站用电中断的情况下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断路器跳闸与合闸、发电厂直流电动机拖动的厂用机械提供工作直流电源。它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UPS不中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以逆变器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恒压恒频的电源设备,是通讯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等不得断电的系统不可缺少的外围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在外界中断供电的情况下,UPS电源会自动切换,确保计算机、关键阀门、控制系统等设备正常工作不中断,以免重要数据的丢失及硬件的损坏,同时保证关键阀门及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工作。由此可以看出,这两种电源的直流部分是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大家也越来越关注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并且探讨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手段,力求电源的可靠运行。现就使用维护方面的几点感悟做一简析。 一、直流系统的配置 1.变电站的直流电源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应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接线简单、清楚,但可靠性与灵活性差;单母线分段接线可靠性较高,任一段母线出现故障或需要检验都不影响直流系统供电,建议变电站广泛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直流电源系统设计规范标准

直流电源系统设计规 版本号:V1.0 (试行版) 拟制: 审核: 批准: 通合电子

目录 第一部分电气设计规 (4) 1. 目的 (4) 2. 围 (4) 3. 规性引用文件 (4) 4. 术语 (4) 5. 系统接线相关规定 (6) 5.1 直流电源 (6) 5.2 系统电压 (6) 5.3 蓄电池组 (6) 5.4 充电装置 (7) 5.5 接线方式 (8) 5.6 网络设计 (8) 6. 直流负荷的分类与统计 (9) 6.1 直流负荷分类 (9) 6.2 直流负荷统计 (9) 7. 保护和监控相关规定 (12) 7.1 保护 (12) 7.2 测量 (12) 7.3 信号 (13) 7.4 自动化要求 (13) 8. 直流电源系统的设计与选型 (14) 8.1 蓄电池组 (14) 8.2 充电装置 (15) 8.3 电线电缆 (18) 8.4 蓄电池试验放电装置 (22)

8.5 直流断路器 (22) 8.6 熔断器 (22) 8.7 刀开关 (23) 8.8 降压装置 (23) 8.9 直流柜体 (23) 8.10 蓄电池组出口回路设计 (24) 8.11 其他设计规定 (25) 9. 电气图纸设计标准 (27) 9.1 设计容 (27) 9.1.1 封面设计 (27) 9.1.2 图纸目录设计 (27) 9.1.3 屏面布置图设计 (28) 9.1.4 系统原理图设计 (28) 9.1.5 材料清单设计 (28) 9.1.6 接线图设计 (29) 9.1.7 端子图设计 (29) 9.1.8 电池连接图设计 (29) 9.1.9 标题栏的填写 (29) 9.1.10 其他要求 (29) 9.2 图纸的更改 (30) 10. 产品图号命名规则 (30) 10.1 文件夹命名规则 (30) 10.2 材料清单和电气图纸命名规则 (30) 10.3 CAD图号命名规则 (30) 10.4 型号名称命名规则 (30) 11. 材料清单的标准格式 (31)

直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大全

直流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大全 直流系统概述 变电站为什么要采用直流系统,与交流系统相比有哪些优势? 1. 电压稳定好,不受电网运行方式和电网故障的影响,单极接地仍可运行。 2. 单套直流系统一般有二路交流输入(自动切换),另有一套蓄电池组,相当于有三个电源供电,供电可靠高。 3. 直流继电器由于无电磁振动、没有交流阻抗,损耗小,可小型化,便于集成。 4. 如用交流电源,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电压会因短路而降低,使二次控制电压也降低,严重时会因电压低而使断路器跳不开! 直流电源系统的作用 1. 直流系统是给信号及远动设备、保护及自动装置、事故照明、断路器(开关)分合闸操作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设备。直流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电源,在外部交流电中断的情况下,由蓄电池组继续提供直流电源,保障系统设备正常运行。 2. 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极为重要,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决定性条件之一。 3. 在系统发生故障,站用电中断的情况下,如果直流电源系统不能可靠地为工作设备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将会产生不可估计的损失。 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

直流系统包括:交流输入、充电装置、蓄电池组、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装置、绝缘监测装置等)、放电装置(可选)、母线调压装置(可选)、馈线屏等单元组成。 直流系统结构框图及常用术语 蓄电池组 用电气方式连接起来的两个或多个单体蓄电池。

蓄电池 能将所获得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并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 种电化学装置。 充电模块 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的一种换流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正常负荷供电及蓄电池的均/浮充功能。 合闸母线 直流电源屏内供断路器操作机构等动力负荷的直流母线。 控制母线 直流电源屏内供保护及自动控制装置、控制信号回路等的直流母线。 合闸母线与控制母线的区别是什么? 控制母线提供持续的,较小负荷的直流电源;而合闸母线提供瞬时较大的电源,平时无负荷电流。在合闸时电流较大,会造成母线电压的短时下降。 控母电压一般为220V,合母电压稍高一些,一般为240V。 直流馈线 直流馈线屏至直流小母线和直流分电屏的直流电源电缆。 监控模块 直流系统的充电模块统一受控于一台中央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系统的“四遥”功能,这样的系统称为监控模块。 常用术语: 1. 直流标称电压: 是指直流系统中受电设备的直流额定电压。有48 V、110V、220V三个电压等级。 2. 直流额定电压: 是指供电设备的直流额定电压,一般指母线电压。50V、115V、230V 三个电压等级。 3. 直流额定电流: 是指供充电装置输出的直流额定电流。5A、10A、15A、20A、30A、40A、50A、80A、100A、160A、200A、250A、315A、400A。

电力系统主接线

第1章前言 1.1电气主接线系统设计的意义 电气主接线主要指发电厂、变电所及电力系统中传送电能的通路, 这些通路中有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线路等设备。它们的连接方式, 对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检修方便以及经济合理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反映出电厂的整个供电系统全貌和其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元件型号规格和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是初步设计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将来电气值班运行人员进行各种操作的重要依据。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否合理, 将直接影响到电厂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和今后的安全及可靠运行,同时也是做好发电厂电气设计的关键。同时,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也是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功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器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发电厂而言,电气主接线已经成为电气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关系着电能的安全输送,关系着居民用电的可靠保障和自身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合理的设计能够有效节省基建投资,方便以后的操作和检修,减少机组因电气原因造成停机等。本文依托某2×30MW公用热电厂进行设计主接线,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目的。 1.2厂用电系统设计的意义 厂用电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厂用电系统的任何故障都会影响正常生产,严重的会直接造成停产。火力发电厂有大量的辅机设备,大部分辅机

均由电动机拖动,厂用电量巨大,一般热电厂的厂用电率为8%~10%甚至更高,且对电源的可靠性要求高,一般情况不允许突然中断。 厂用电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不仅与发电厂的运行操作、维护检修和设备质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用电接线设计是否正确、合理,厂用电的电压等级和厂用电源的引接方式是否合适,备用电源与工作电源切换是否灵活可靠等。由此可见,厂用电系统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它的确定就代表着电厂基本轮廓的确定,基本组成设备的确定,投资成本的确定,因此合理的厂用电接线,适当的电压等级,对于保证机组的安全连续满发、降低厂用电率、方便操作和维护、节约投资、缩短建设工期、控制造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学习关于电气主接线和厂用电接线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1.3.2 根据各设计规范选择各主要设备、导体的型式,并了解校核方法。 1.3.3 通过设计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为以后运用于实践中打好基础。 第2章电气主接线设计要求及方案确定 2.1电气主接线设计的要求 发电厂的主接线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在设计时不仅要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外,其经济性、合理性、可靠性等都直接关系到以后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所以,对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几点:

最新电气主接线讲义演示教学

第五章电气主接线讲义 第一节电气主接线概述 一、电气主系统与电气主接线图 (一)电气主接线 电气主接线是由多种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的汇聚和分配电能的电路,也称电气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二)电气主接线图 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将各电气设备,按连接顺序排列,详细表示电气设备的组成和连接关系的接线图,称为电气主接线图。 电气主接线图一般画成单线图。 二、电气主接线中的电气设备和主接线方式 (一)电气主接线中的电气设备 电气主接线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包括: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接地装置以及各种无功补偿装置等。(二)主接线方式 常用的主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内桥接线、外桥接线、一台半断路器接线、单元接线、和角形接线等。 三、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正确与否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

定和调度的灵活性,以及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及控制方式的拟定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在选择电气主接线时,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的质量; 2. 具有一定的运行灵活性; 3. 操作应尽可能简单、方便; 4. 应具有扩建的可能性; 5. 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第二节电气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一、单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的优点 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有利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二)单母线接线的主要缺点 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检修时,连接在母线上的所有回路都将停止工作;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上发生短路故障,装设母差保护时,所有断路器都将自动断开,造成全部停电;检修任一电源或出线断路器时,该回路必须停电。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出线回路数增多时,可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将母线分段,成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所示。根据电源的数目和功率,母线可分为2~3段。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二○○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引用标准 1 第三章设备验收 1 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5 第五章蓄电池的运行及维护 6 第六章充电装置的运行及维护 10 第七章微机监控装置的运行及维护 11 第八章直流系统巡视检查项目 11 第九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12 第十章技术培训要求 14 第十一章设备技术管理 15 第十二章备品备件管理 16 第十三章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更新改造和报废 16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管理,促进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串补站、通信站)直流系统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依据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直流电源系统设备验收、运行维护、巡视检查、缺陷及异常处理、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属单位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T 13337.1-1991 固定型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GB 50172-1992 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电源系统检修规范》 第三章设备验收 第七条交接验收 当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应进行投运前的交接验收试验。所有试项目应达到技术要求后才能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正常后,运行单位方可签字接收。交接验收试验及要求如下: (一)绝缘监测及信号报警试验 1. 直流电源装置在空载运行时,其额定电压为220V的系统,用25kΩ电阻;额定电压为110V的系统,用7kΩ电阻;额定电压为48V的系统,用1.7kΩ电阻。分别使直流母线正极或负极接地,应正确发出声光报警。 2. 直流母线电压低于或高于整定值时,应发出低压或过压信号及声光报警。 3. 充电装置的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110%时,应具有限流保护功能。 4. 装有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的直流电源系统,应能监测和显示其支路的绝缘状态,各支路发生接地时,应能正确显示和报警。 (二)耐压及绝缘试验 1. 在作耐压试验之前,应将电子仪表、自动装置从直流母线上脱离开,用工频2kV,对直流母线及各支路进行耐压1min试验,应不闪络、不击穿。 2. 直流电源装置的直流母线及各支路,用10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 (三)蓄电池组容量试验

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和要求

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和要求 1.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电气接线必须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应分别按各类负荷的重要性程度安排相应可靠程度的接线方式。保证电气接线可靠性可以用多种措施来实现。 (2)灵活性电气系统接线应能适应各式各样可能运行方式的要求。并可以保证能将符合质量要求的电能送给用户。 (3)安全性电力网接线必须保证在任何可能的运行方式下及检修方式下运行人员的安全性与设备的安全性。 (4)经济性其中包括最少的投资与最低的年运行费。 (5)应具有发展与扩建的方便性在设计接线方时要考虑到5~10年的发展远景,要求在设备容量、安装空间以及接线形式上,为5~10年的最终容量留有余地。 2.单母线接线 (1)单母不分段 每条引入线和引出线的电路中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电源的引入与引出是通过一根母线连接的。 单母线不分段接线适用于用户对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二、三级负荷用户。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是由电源的数量和负荷计算、电网的结构来决定的。 单母线分段接线可以分段运行,也可以并列运行。 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分段的单母线接线,适用于由双回路供电的、允许短时停电的具有二级负荷的用户。 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可靠性提高。如果有后备措施,一般可以对一级负荷供电。 3)带旁路母线的单母线接线 当引出线断路器检修时,用旁路母线断路器代替引出线断路器,给用户继续供电。旁路断路器一般只能代替一台出线断路器工作,旁路母线一般不能同时连接两条及两条以上回路,否则当其中任一回路故障时,会使旁路断路器跳闸。断开多条回路。通常35kV的系统出线8回以上、 110kV系统出线6回以上,220kV系统出线4回以上,才考虑加设旁路母线。 (4)单母线分段带旁路 在正常运行时,系统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旁路母线不带电。如果正常运行的 某回路断路器需退出运行进行检修,闭合旁路断路器,使旁路母线带电,合上欲检修回路旁路隔离开关,则该线路断路器可退出运行,进行检修。 这种旁路母线可接至任一段母线,在容量较少的中小型发电厂和 35~110kV变电所中获得广泛应用。 3.双母线接线 (1)双母线接线 一组作为工作母线,另一组作为备用母线,在两组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简称为母联断路器)进行连接。把双母线系统形成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即正常运行时,使两条母线都投入工作,母联断路器及其两侧隔离开关闭合,全部进出线均匀分配两条母线。这种运行方式可以有效缩小母线故障时的停电范围。 双母线接线主要优点有: 1)检修任一组母线时,不会中断供电。 2)检修任一回路的母线隔离开关时,只需断开该回路,其它回路倒换至另一组母线继续运行。 3)工作母线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可将全部回路换接至备用母线,迅速恢复供电。 4)任一回路断路器检修时,可用母联断路器代替其工作。 5)方便试验。需要对某回路做试验时,只需把此回路单独切换至备用母线即可。 (2)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在双母线接线方式中,为使线路在出线断路器检修时不中断供电,可采用带旁路接线。

直流系统蓄电池放电方案

直流系统蓄电池放电方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直流系统蓄电池性能考核 试验方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罗永东、李建平、刘耀雄、郝松、罗 明 周锐

一、直流系统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充、放电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考核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工作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具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人员准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作票办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试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放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充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恢复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安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自动化 设计题目: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分院院长: 教研室主任: 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参数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已知参数为: P N=555K W,U N=750V,I N=760A,n N=375r/min,电动势系数Ce=,电枢回路总电阻R=0.14Ω,允许电流过载倍数λ=1.5,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Ks=75,电磁时间常数Tl=0.031s,机电时间常数Tm=0.112s电流反馈时间常数Toi=0.002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on=0.02s。且调节器输入输出电压U*nm=U*in=U*cm=10V,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KΩ。 2.设计内容 1)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 2)建立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数学模型。 3)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对系统进行动态校正,确定ASR 调节器与ACR调节器的结构形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

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4) 利用MATLAB 进行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分析,并研究参数变化时对直流电动机动态性能的影响。 3.设计要求: 1)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地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具有较宽地转速调速范围(10D ≥),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 2)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2S ≤)。 3)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δn ≤10%,电流超调量5%i δ<,动态 最大转速降810%n ?≤~,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 1s t s ≤。 4)系统在5%负载以上变化的运行范围内电流连续。 5)主电路采用三项全控桥。 4.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要求在课程设计答辩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 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系统各环节选型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调节器的工程设计 Simulink 仿真 B 、系统调试过程介绍,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等; C 、课程设计总结。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的意见、建议等; D 、设计中参考文献列表; E 、报告使用B5纸打印,全文不少于2000字。 5. 参考资料 [1] 朱仁初,万伯任.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 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陈伯时.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M],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6月. [4] 孔凡才.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M ].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85.

直流系统技术监督规定(蓄电池部份)

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蓄电池部分) 二○○五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引用标准 (1) 第三章 设计选型 (2) 第四章 设备监造 (2) 第五章 设备安装及投产验收 (3) 第六章 运行监督项目、手段及要求 (3) 第七章 检修监督项目、手段及标准 (4) 第八章 技改督项目、手段及要求 (5) 第九章 技术监督分析评估 (5) 第十章 技术监督告警制度 (6) 第十一章 技术资料档案 (7) 第十二章 检查与考核 (7) 附录A 技术监督异常情况告警通知单................................ .. (8) 附录:编制说明 (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直流电源系统的技术监督工作,进一步拓宽技术监督工作的范围,延伸技术监督工作的内涵,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技术监督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是依据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定明确了直流电源系统设备选型、订货、监造、出厂验收、现场安装和验收、运行、检修、技改和资料管理等全过程技术监督内容。对设备的缺陷管理、状态检测和评估以及分析、告警和整改等过程监督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所属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串补站的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工作。通信、自动化等专业所使用的专用直流电源设备的技术监督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六条 以下为本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T 13337.1-1991 固定型防酸隔爆式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 5120—2000 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 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 国家电网公司 《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 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设备检修规范 第三章设计选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