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料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料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料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料

模具生产制造企业信息化

杜代鹏

企业信息化是将生产过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事务处理等过程通过信息系统加工生成新的信息源,提供给各级人员,使他们掌控各种动态信息,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决策,合理配置资源,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管理是通过数据平台建设和信息数据收集整理,把营销、技术、采购、生产、品质、财务、经营等各个模块的数据集成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决策、提高效率、降低库存和损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实施最终带给企业的效益是巨大的。珠三角地区某大型家电企业自1996年起产销量以年均40%以上速度增长,到2004年年产值超过300亿元。该公司1996年前曾面临产品研发周期长、费用高、品种单一等系列问题,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求,他们随之建立了全流程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CDA/CAM/CAE,实现了销售额每年递增30%—40%、新品销售额占70%以上的高增长。

大规模生产,品种多、数量大,随后两年该公司遭遇了高增长下的大量库存积压、物料短缺、无法及时交货等严重挑战。这一挑战促使该公司建立起大规模制造管理系统ERP,建立了企业的信息门户,以企业网络为中心,无缝集成内部办公管理、技术管理和主要业务系统,为员工提供一体化、灵活高效的信息处理和办公平台,并在门户基础上实现广义办公自动化和协同办公,消除企业内部各类信息孤岛,摆脱时空和地域限制实现管理制度、技术文件网络审批,非生产一线文件无纸化,而且还与供应商建立了采购物料信息交流系统,缓解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最终实现了产供销信息共享,月平均库存下降60%,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世纪前后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粗放型的营销模式随之被精细化营销策略所取代,该公司大规模营销管理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实现了网上订单实时审批处理,实时掌控各地分公司销售、库存状况,做到实时按需配货,实时组织规模生产,此后该公司所有产品均进入市场前三位,部分产品销量全球第一。

该公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投入。1994-1995年由于开发部门CAD系统和财务电算化等工作需要,他们开始建设部门局域网,实施结构化布线。1996年后,为了实施ERP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该公司全面规划建设整个企业的内部光纤网,实现整个工业园区的网络互联互通。1998年后随着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了更好地支持异地营销分公司,他们租用中国电信的专线组建企业广域网,将各分公司网络接入公司总部。2000年后因Internet技术迅猛发展,该公司应用系统开始采用WEB-CENTRIC技术架构,完成了互联网专线接入。到现在该公司的网络已成为一个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构成的典型大型企业网络,覆盖集团、各事业部办公楼和厂房,以及全国近70多个商务代表处或办事处,网络节点近5000个,骨干网络节点和关键主机近500个。

以上案例说明:企业信息化包括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的变革,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升级改造两方面。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变革适应新的环境要求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升级改造是保障。企业信息化建

设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企业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员工理念信息化,企业决策和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以及设计、加工等技术应用信息化……等的深刻变革。同时企业信息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实现还包括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检讨改进、二次开发等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正因为企业信息化管理会触及到企业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组织行为,要求对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刻变革,还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和目标,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团队。还必须进行广泛动员,使所有部门和员工深刻认识、理解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让大家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过程。只有这样,企业信息化建设才具有成功的坚实基础,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

大规模批量生产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不乏成功的案例,但单件生产的模具行业相对而言,企业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身处从模具制造大国向模具制造强国转变进程中的广大模具企业,已逐步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模具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一方面由于模具企业信息化的软件开发升级滞后,包括一些国际知名大牌的ERP系统供应商也没有一个适合模具企业信息化的成熟的解决方案,他们用于批量生产的现成的ERP软件系统很难满足模具企业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模具生产制造无法体现规模效益,模具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赢利能力较低,多数企业无法长期投入大量资源支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软件硬件升级换代。即使已经导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模具企业,他们中间很大一部分也只仅仅将信息化管理系统用于物料采购和仓库管理等日常事务处理,远没有将模具报价评估、项目计划控制、生产排产、进度过程监控、质量异常处理等复杂的业务和制造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计划控制、生产排产、进度跟踪等仍采用手工作业方式完成,一旦模具项目较多时,就陷入现场混乱、加工塞车、交期延误、客户不满的局面。

针对模具企业信息化的特殊需求,深圳市伟博思技术有限公司聚集了一批有丰富模具生产制造经验的资深人士和软件开发工程师,经过十多年潜心钻研和不断改进、完善,提供了一个适应模具生产制造特点的成熟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该公司开发的《I-M3模具企业管理系统》先后为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深圳创纬电子集团、忠信制模(东莞)公司、深圳市银宝山新模具有限公司、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TCL集团模具厂、深圳华益盛模具有限公司、誉铭实业(深圳)公司、宁波车灯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鑫达模具有限公司、六丰模具(昆山)有关公司、黄岩星泰模具有限公司、优集(中国)公司(UGS )……等上百家模具企业建立了适合各自特点的模具生产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统。

《I-M3模具企业管理系统》界面清晰,整体感强。系统一启动,屏幕上首先展现出水平排列的主菜单,并弹出一个反映信息管理系统整体结构的框架图,随后通过主菜单或整体框架图选择需要进入的功能模块即可进行各种作业。提纲挈领,总揽全局,不会让人产生身陷迷宫,盲人摸象的尴尬(见图1)。

中国南方电网 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附件: Q/ 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制度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 错误!未指定书签。1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3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信息化项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一类信息化项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二类信息化项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初步验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竣工验收........................................................ 错误!未指定书签。4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公司信息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公司财务部......................................................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项目建设单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5管理内容与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管理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项目库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项目可研........................................................ 错误!未指定书签。 5.4项目立项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5投资计划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6项目预算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7项目实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5.8项目验收........................................................ 错误!未指定书签。 5.9项目后评估......................................................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0项目管理考核.................................................. 错误!未指定书签。6附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中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 经研究表明,电力企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却相对不足。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2500个,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接近100%,各网省电力公司本部局域网覆盖本部机关业务工作达90%以上。 2、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电力软件、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2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此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供电营销客户服务系统的要求,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进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批供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初步建立起来。 4、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各级分子公司积极开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指标查询系统,开发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电力负荷管理、营销管理、燃料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电网实时信息等应用系统为主要功能的网络化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环境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各发电集团公司也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重新规划企业信息化发展蓝图,借助信息化改造和推动电力工业现代化。各公司在“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分步实施”方针指导下,建立数字化办公环境、企业综合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等,为公司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但是,总体来看,管理信息化滞后于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5、信息化机构建设尚需进一步健全在我国电力企业中,信息部门曾一度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信息部门在电力公司没有一个专门机构配置,没有规范的建制和岗位,而是将信息部门附属在生技部下,或者作为企业的三产部门,有的作为设在科技部下的一个科室,有的设在总经理工作部门下,还有的仅设一个“信息化专责”人员。这是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特征。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来推进和企业各个部门的配合。在当前企业信息化发展形势下,这种状况势必不能适应信息化对人才、机构的要求。 6、信息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信息化重点电力信息网络已经深入到电力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电力生产的各个层面,电力生产与管理对其依赖性日益增大。因此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也更加提高,信息安全已纳入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规范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并从安全政策到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实施了电力安全计划的研究和试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电力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作者) (单位)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型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企业的管理创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大型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创新业务整合流程再造 1、引言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的战略选择,是引领和改造传统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企业不断应用这些新技术,深入开发和运用信息资源于管理实践过程。一般认为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市场做出迅速的反应,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由于每个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所以面临的管理症结也会有所不同,在信息化方面的期望和需求自然也会不尽相同。一般地,企业信息化会经过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基础管理阶段、ERP(企业资源计划)阶段和电子商务协作阶段。在基础管理阶段,企业可解决一些局部但非常关键的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基本资源体系的信息化,建立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在ERP阶段,企业通过集成的业务处理系统,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在电子商务协作阶段,企业将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值。 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内电力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急剧扩大,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表现出从企业到区域、到行业、乃至到整个电力产业链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势头。2008年以来,国内电力行业全面亏损,经济的冬天给电力企业业务拓展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这个时期,探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创新对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管理 发表时间:2018-03-13T16:38:08.1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史海丽张博文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电力的需求量也在同步提高,电力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在面对激烈的电力竞争市场时,必须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电力的需求量也在同步提高,电力企业的规模持续扩大,因此在面对激烈的电力竞争市场时,必须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内部管理措施,才能够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保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下,在电力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并且为自身赢得发展机会。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网络;现代网络技术 现阶段,电力企业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加强电力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满足国民对电力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实践对策,从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建设完善的电力信息网络以及整合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等方面形成科学系统的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在降低电力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1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国家大部分电力企业为了满足整体运营的需求,在不同的部门内分别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平台,但是不同部门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造成资源在传递过程中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效率没有得到提升,网络信息化平台的根本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发挥,甚至部分部门的信息平台被迫成为了“信息孤岛”。其次,少部分电力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人员对自身的信息职责不明确,信息管理人才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直接导致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较差。不仅如此,虽然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平台得到了建设,但是仍有大部分电力企业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全面的了解,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购买设施上,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也会因为基础建设不够完善,让企业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成效。最后,网络信息存在着安全隐患。电力企业的安全风险问题主要体现以以下三大层面:(1)电力企业缺乏合理的网络信息结构,主要将之分成内网以及外网,网络间存在物理隔离,并且结构缺陷问题也较为突出,如交换机就存在配置不科学的问题,不少企业都将一台二层交换机作为核心交换机,如此一来,网络用户都将拥有同等地位,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2)互联网开放风险电力企业都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建立网络信息系统的,因互联网自身具有开放的特色,用户可借助于互联网来访问企业内网资源,尽管能够提升企业的信誉度以及影响力,但不经意间,也会构成安全威胁。(3)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网络系统极易遭受病毒的安全威胁,另外,电子邮件的使用极易将网络病毒带入网络系统,进而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并使得相关数据信息被不法人员窃取。 2电力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对策 2.1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建设 经过长期完善与实践,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横跨多个省份的联合电网,迈普谋生电网渐渐建立了水电辅助、火电主导型的生产管理方式,其输电线路以及线路网架分别为550kV、220kV,并采用分层结构方式构成了电网系统。该电力企业已建立了技术上更为领先的电力调度系统,并与银行间建立了优良的合作关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渐渐深入,也提升了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度,进而使电力企业网络信息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应当依照国家相应法律规定,建立更加科学的电力调度安防体系,进而让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规避电力事故的出现。具体方案为控制用户权限,在路由器IP地址层面上,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功能等。在实践中,该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2.1.1科学合理规划 在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时,企业应当优先做好规划工作,参照实际情况,进行全盘考虑,以系统化的视角进行规划。不少企业都是借助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来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活动,不妨参照下国外的通行标准。 2.1.2合理规划安全域 电力企业的自身特色决定着它会采用物理隔离的内外网,在内网的层面上,应对安全域进行合理规划,并参照实际情况,将之分成一般以及重点防范区域。其中,后者作为电力企业的内部核心,只有较高级别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普通用户不能直接访问。另外,凡是涉及到应用系统以及OA系统等与核心数据相关的数据操作,都应在安全域内进行。 2.1.3加强安全管理 针对电力企业进行网络以及信息安全管理,应当改善相应制度,将企业网络信息视作系统工程,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1)将例行安全审计工作落实到位。普通的信息系统都具备防止入侵功能,一旦遭受病毒攻击抑或有不法人员侵入,就会发出警报,这种功能主要得益于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深远影响的审计功能。为此,应当将安全审计工作落实到位,给系统的日常运行带来助推作用,特别是审计数据,务必为数据的可靠性、全面性提供有力保障。(2)建立认证系统。作为保护系统网络信息安全所采用的一项核心技术,认证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限定用户的访问权限,避免不法人员入侵系统。(3)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干部应当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并联系具体情况,完善制度,将相应责任制贯彻执行到位,确立安全事故紧急预案,确保系统能够安全运行。 2.2深度整合电力企业信息系统 想要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要对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进行深度的整合和管理,强化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资源管理和共享能力,丰富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功能,改变传统的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之间建立连接,将全新的网络信息化建设理念和信息化进行应用到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从根本上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数据共享,推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阶段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信息平台中缺乏具体可依的标准,而资源缺失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比如,某电力公司建立了电力信息一体化平台,平台中包括管理中心、监控中心和会议中心等多种内容,相关成员登录平台后,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及时掌握企业的最新动向,内部信息共享程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信息化建设,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更是形成了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让企业的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了全面的使用。

电力企业信息化资料

电力企业信息化概述 一、信息化 1、信息化是什么 信息化的概念:根据最新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自动化与信息化:自动化解决的问题–如何控制对象的执行 自动化是对对象的控制,自动化是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解决的问题–如何决策 2信息化的基础 首先,各种创新的感应科技开始被嵌入各种物体和设施中,从而令物质世界被极大程度的数据化。 第二,随着网络的高度发达,人、数据和各种事物都将以不同方式联入网络。 第三,先进的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则可以对这些堆积如山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将生硬的数据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洞察,并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行动决策。 3信息化 自动搜集信息,并把繁杂的信息利用起来进行处理,归纳和合并,最后得出结论或决策的过程 信息化程度的指标:信息设备占用系统价值的比重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的作用 电力企业信息化 电力企业信息化:指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是电力企业的生产、调度、设计、计划、基建等环节应用信息技术全过程的统称,是电力企业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是电力企业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树立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 电力企业信息化实现的障碍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在于企业管理者和信息技术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1)先进的自控系统VS滞后的管理系统 电力信息化包括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两部分 电力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根源在于电力行业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2)复杂的系统VS空白的标准 电力信息化标准的空白也是管理信息系统滞后的重要原因 3)虚火的市场VS无序的竞争 标准的缺失不仅导致电力企业之间难以信息共享,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信息化市场竞争的无序;电荒又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发电企业对信息化的注意力 4)繁重的任务VS软弱的组织 目前电力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却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既懂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负责与实施 5)规划的缺失VS系统的分裂

【信息化-精编】电力行业集团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集团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电力行业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1电力行业背景 1.1电力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通过电力市场改革,电力行业正在进行“厂网分离、打破垄断、竞价上网”的体制革新,形成以两大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为主的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国家成立电力监管委员会,实现电力宏观调控管理,进行信息指导和行业监管,推进区域电力市场的建立。 现阶段电力经营模式由纵深高度集成的垄断管理模式转变成为发电竞争管理模式,建立电网运行调度与市场交易一体化的“1+N”模式。发电(集团)企业参与市场价格竞争,形成计划电价和上网电价相结合的竞争机制;电力行业根据对网络资产的使用情况,实现网络定价的竞争机制。 在发电竞争模式下,输电和配电系统中实现集中经营,但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发电(集团)企业将所发的电卖给电网运营管理机构,电网运营管理机构再将电用户。电网运营管理机构既要负责电能的交易和管理,又要负责电网的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整个电网的运行中枢。 随着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中国电力市场将是向零售竞争模式方向发展,形成发电、输电、配电和用户相互分离,各自成为独立、平等的经济法人,从而形成生产者的竞价上网和消费者对电力商品的有差异购买。

1.2电力行业集团企业管理分析 一、资源分散 电力行业受国家行政区域划分,资源分布和企业战略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下属企业地域分布广泛,企业分布具有英武的资产分散型集团企业特征。 二、管理模式多元化 电力行业集团企业下属公司众多,但受其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地位和影响不同,集团公司对其采取的管理控制力度和管理范围也不尽相同。 三、可优化资源集中在财务资源 电力行业作为典型的资产资金密集型集团企业,其可优化和配置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是财务资源,加强对财务资源的优化和配置能取得明显的效益。 2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关键点 随着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从过去偏重于安全和结果性指标的考核,转变为安全和效益、结果性指标的考核和过程性指标考核并举。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应向“整合企业资源,发挥整体效益”的一体化、集成性信息系统建设转变。 电力行业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点主要是: 一、财务管理的集成化 财务管理集成化是指:集团公司和下级单位的信息流通。 财务管理集成化表现形式:财务集中核算、资金统一(监控)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战略资本管理。 财务管理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计划、控制和指导作用,统一的核算流程与标准,资金临近管理减少资金沉淀、加快资金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固定资产管理优化,优化、控制生产成本。

电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电力行业企业信息化分析与介绍

电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电力行业企业信息化分析与介绍当国家电力公司宣布电力体制改革的确定方案,设立了国 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并重组、设立了五家发电公司, 这标志着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国家电力此举改革主 旨是实现"厂网分离、竞价上网",在电力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电力成为真正的商品。电力行业必须建立规范的现 代企业制度,减员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反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综 合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电力生产特点。 当电力行业引入新的竞争机制--竞价上网之后,这种机制对于信息能否及时、快速地传达到所需位臵的要求更为迫 切。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从管理机构到开发商都在积极准备 着,而中国要想尽快转变经营机制,就需要从体制到技术等 多方面进行努力。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供电企业,长期以来有 着"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倾向,使电力营销一直处于较低 的水平,而且导致了在营销的过程中一些电能的无端浪费。 而实现电力业务的信息化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捷径。 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是电力工业 在信息技术的驱动下由传统工业向高度集约化、高度知识 化、高度技术化工业转变的过程。电力工业信息化的核心是 电力工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内容是各级电力企业信 息化的实现,包括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 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用电营销的管理水平,才能

让电力行业更有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 电力改革,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了价值链模式,最 终要求企业改革自身的管理来应对各种变化。以信息技术提 高管理运营效率的利器--企业信息化,其根本基础是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也必须适应这种管理与运营的变化。因此,电 力改革最终也会影响到电力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调研 分析,赛迪顾问认为: 1. 改革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影响 在电力改革以前,国家电力系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 是为了提升整个国家电力系统整体效益,并把对整体效益的 追求放在第一位。就下属各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就 不一定明确而实际上是不尽相同的。在改革以后,电网企业 与发电企业目标明确,市场竞争导致各自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更加清晰,就是强化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因此,电 力改革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影响就是对信息化目标的 影响。 2. 改革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的影响 在电力改革以前,企业管理模式以计划经济的生产为中 心,企业之间竞争比较少。电力改革以后,引入竞争,企业 必须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与运营模式方向转变,相应电力 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出发点也必须作出调整,以满 足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与运营模式的需要。 3. 改革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影响 随着电力行业的改革深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措施 发表时间:2017-09-01T10:20:52.84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作者:王影李寰宇耿芳 [导读]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创新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因而在电力行业中各个企业的档案建设也采用了信息化形式,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使用信息化形式既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提高,又可以针对电力企业的监管条例起到了关键作用。 (国网郑州供电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创新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因而在电力行业中各个企业的档案建设也采用了信息化形式,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使用信息化形式既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提高,又可以针对电力企业的监管条例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么此篇文章就针对目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与研究,同时针对当前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目前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发展,我们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各个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非常关注,同时将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已经做为了现阶段各个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以后工作的关键,是目前社会创新进步的首要工作,所以,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同样关键,我们必须特别关注[1]。 1、建设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的作用 在目前我们国家电力企业档案就是针对企业工作中每项业务产生的材料数字以及文字进行完整的记录。以上档案的记录即包括了一些电力企业中有关数据资源以及电力内容。也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全部过程,鼓舞着每一代电力企业的接班人。所以,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一往无前。档案信息化建设将会是电力企业在同业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针对电力企业的不断创新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电力企业的档案包括很多重要内容,接触的知识范围相对广泛,内容各式各样,有文字信息、数字数据资源以及图表知识等等,这就给相关的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多困难。 在最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蓬勃进步,把网络科学技术运用在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能够把档案自身的数据资源以及相关内容表格都完整的记录下来,有利于档案数据的保存、传送与企业之间共同参考。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益,能够进一步统一实施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能够减少电力企业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的成本。那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期,在我国部分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就已经把互联网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建设中,创建了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由此获得了很多市场数据资源,为企业创新进步贡献了力量。由此,有助于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那么为了更好的建设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目前电力企业中最关键的工作任务。 2、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资源效率比较低 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定的信息网络规模,这样才能够将信息数据资源可以共同运用,在现阶段我们国家部分相关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都不能共享,同时各个企业之间数据信息的重复率比较高,所以在正常的工作环节中就会有无用功情况发生,因此需要针对数据信息平台进行更好的创建。 2.2数据信息人员没有有效的传递信息,缺少共享平台 在信息资源建设环节中,相关负责人员彼此之间要有很好的共享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在现阶段我们国家实施信息资源创建的环节中,缺少一个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空间,所以想要数据信息实现共享就有诸多问题,上诉因素也是导致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比较慢的原因之一。 2.3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监督管理信息建设工作 在此工作进行研究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信息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以及调节,如此才可以进一步为了电力企业领导人员供应符合实践的计划方案,因而,在现阶段管理者在实施此项工作时期,没有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所以就导致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环节中不能供应给领导者与实践相符的相关依据[4]。 3、建设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合理有效措施 3.1进一步创建电力企业规章制度 目前,随着我们国家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电力企业各种材料比较复杂,各种档案五花八门,同时数据量比较多,这种状况就针对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严格。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按照企业经营体系性能的不断改变而制定出相关符合电力企业实践管理的规章制度,深度审查现在已经实施的各项管理条例。其中管理体制是一种约束意识,用来制约管理人们正常行为。由此,拟定符合企业实践工作的相关条例。这样可以进一步为了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服务,更好的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比方说:使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分工明确,同时融入工作业绩审核,实施工作责任推求原因体制,尤其是关键档案的整理以及传递问题都因该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因此,这种情况既可以激发电力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同时提高了电力企业员工的责任心。 3.2为电力企业培养专业型人才 电力企业档案信息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资源管理技巧就会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所以,想要更好的实施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就一定要培养同时引入相对专业的管理工作人员,是目前电力企业实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特别关注重视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针对正在实行的档案信息建设人员实施专业培训,使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逐渐提高,从而让管理人员都具备实时应付社会市场变动与适应电力企业创新进步的实力;因此,只有相对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才可以把数据资源转化为实践生产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利益[3]。 4、电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行重点 4.1企业档案要实现数字化、标准化管理 根据我们国家电网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构造建设企业统一化的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平台,可以合理针对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保存实行数字化管理以及传送,针对现阶段数据信息实施统一建设,能够在电力企业经营内部构建出规范一体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同时可以长期存

电力企业信息化资料

电力企业信息化资料

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一、现状:生产控制自动化的先进性与管理信息化的滞后性并存 赛迪顾问研究表明,电力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却相对不足。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如下: 1、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电力行业相比其他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较为领先。目前,电力系统的计算机装备水平已大大提高,中小型机、微型计算机装备级别不断更新提高,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数量增加较快。到2003年底,各类规模局域网超过2500个,各电力公司本部主要岗位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比率接近100%,各网省电力公司本部局域网覆盖本部机关业务工作达90%以上。 2、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成熟厂站自动化历来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大部分水电厂、火力发电机组及变电站配备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当一部分水电厂在进行改造后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发电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对于电网企业,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方向。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各种系统,如SCADA、AGC、以及EMS等系统已建成,省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立了SCADA系统,电网的三级调度100%实现了自动化。我国电厂、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原国家电力公司在2002年提出改革传统供电营销管理模式,实施电力营销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改造。各省公司供电局响应这种要求,普遍建立了用电管理信息系统,地(市)级供电企业基本实现了业务受理的计算机化。此外,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建立供电营销客户服务系统的要求,各地供电部门积极进行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一批供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初步建立起来。 4、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逐渐推进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各级分子公司积极开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工作。管理信息系统(MIS)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指标查询系统,开发了计划统计管理、人事劳资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更多资料请访问.(.....)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展示专题 H3C电力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信息系统中的关键业务数据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资产。不过,由于人为的误操作、软件缺陷、硬件故障、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自然灾难等诸多因素,均有可能带来数据的丢失,从而给整个电力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对关键的业务数据进行备份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作为电力企业应对数据灾难的有效手段,容灾备份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电力企业应用系统和重要数据越来越多的今天,能量管理系统、电量计量、电力市场系统、水调系统、调度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统、用电营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PKI系统等,这些数据大多分布在内部系统的多台服务器上,容灾备份不仅工作量大,并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的灵丹妙药。 不过,考虑到灾难发生的突然性,电力企业所选用的灾难备份和恢复系统,必须具有简单、快速的易操作性,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处理故障,恢复系统的运行,并在故障消除后,将系统运行恢复原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直以来,人们都在积极探寻有效的数据存储与保护解决之道。

数据管理的漫长探索 在传统电力IT系统中,主机系统既负责数据的计算,也在通过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手段对数据进行逻辑和物理层面的管理。然而,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FreeBSD/SCO UNIX/AIX/Solaris/HP-UX/IRIX等)多达近十种,文件系统格式(FAT/NTFS/EXT2/EXT3/JFS/UFS/VxFS/HFS等)也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标准和各种版本拥挤在用户的系统环境中,使数据被分割成杂乱分散的“数据孤岛” (data island),无法在系统间自由流动,自然也就谈不上设备的充分利用和资源共享。 有鉴于此,从9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寻找存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法,希望通过提高存储自身的数据管理能力,独立于主机系统之外,以网络方式连接主机和存储系统,以设备资源透明的方式为计算提供数据服务,从而将数据管理的职能从标准混乱、应用负荷沉重的主机中分离出来。从1997年FC协议的标准公布开始,以SAN(存储域网)的建设为代表,IT行业开始了计算与存储分离的探索。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数据管理的内涵远远超出原先的预想。在完成了简单的RAID管理、存储硬件设备管理的功能后,数据快照、远程复制、NAS文件共享服务、法规遵从等各种数据应用需求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数据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存储,也从此摆脱了简单的设备角色,获得了以提供数据管理为目的的独立系统地位,并开始在整个IT系统中扮演基础架构的角色。 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性能、容量这些比较明显易见的存储系统要求,并不是对一个独立存储系统的全部要求,甚至不是主要要求。要达到存储系统独立的数据管理目标,对存储系统的特性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按照重要性排列分别是: 1、可靠性 Availability 数据集中到存储系统中,必然对系统设备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建立数据备份、容灾系统进行配合,提高数据安全性。 2、可扩展性 Scalability 网络时代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数据的高速膨胀,对独立于计算系统之外的存储系统,必然提出高可扩展性的要求。这种扩展性并非是简单的容量扩展,同时还必须包括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交换带宽和数据管理功能的扩展。 3、兼容性 Compatibility 虽然存储系统已分离于计算系统之外,但今天主机系统对数据的使用方式,仍旧以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为主要手段。存储系统要适应各种主机系统的数据I/O要求,就必须能够兼容各种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各种传统数据管理手段。 4、可管理性 Management 支持各种主流的管理协议和管理架构,能够与网络、计算等各种设备统一管理和集中管理,能够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实现方便统一的设备和数据管理功能。 5、性能 Performance 能够根据不同应用类型要求,提供带宽、IOPS(IO Per Second,每秒IO操作数)、OPS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并发操作数)、ORT(Overall Response Time,总响应时间)等不同指标侧重点的性能服务。高端系统还应能够对系统性能进行动态的扩展和调整。 6、功能 Function 各种数据迁移、数据分发、数据版本管理、数据复制、在线扩容等数据管理功能。 在过去8年以FC协议为主的SAN存储系统建设中,人们逐渐发现,FC协议虽然基本解决了传输速度和扩大容量的问题,却难以完全承担起存储系统独立化的重任,表现在以下几

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审视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我们发现还存在以下函待解决的问题: 1.1规划缺失导致信息化缺乏系统性。我国电力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部门为了满足业务需要而进行了一系列信息系统建设,到目前为止,这些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数量众多。由于这些系统都是在未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下建成的,各系统之间缺乏联系,信息不同共享,业务不能协同开展,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1.2电力行业信息化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目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尚未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电力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信息编码、技术标准、规范也不统一。这就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无处不在、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严重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标准体系的缺乏影响了企业内部、上下级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与交互。 1.3信息化组织建设滞后不利于信息化的推进。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扩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涉及到业务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信息化需求从个别业务部门的需要扩展到整个企业的需要,大多数企业现行的信息化部门设置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由于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所以需要既懂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负责与实施。 1.4企业信息系统孤立存在不能发挥整合效益。目前电力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处于相互分离状态,彼此不能有效结合,不能实现管控一体化,数据信息不能集成共享,不利于实现企业的综合管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分析 2.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电力产业核心业务技术水平。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点,历来受到极大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水平总体应用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调度日志管理系统、电量远传及调度运行技术支持系统、DTS(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操作票管理系统等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特别是国内开发的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EMS系统应用水平普遍提高,近年来,对SCADA系统设备进行更新,有效提升了系统设备的安全性,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有效保证。 2.2加强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建设。近几年,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建设的重点主要是表现在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这就要求加强电力信息网络身份认证、防病毒和防攻击的安全系统硬件和软件建设。把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实行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表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更大程度上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3电力营销系统是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系统。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客户服务与电力营销工作。本着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在建立以“95598”为呼号的用电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基础上,建立了省、市、地、县级供电所四级电力营销实时系统,实现无纸化营销管理,并与银行联网电费结算。这些信息化举措均能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客户服务水平,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2.4整合系统,推进信息化向深度发展。为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强化信息系统资源共享,克服信息孤岛和孤立系统给电力企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障碍,电力企业近几年的重点工作是整合现有的应用系统,用新的建设理念和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改造和数据共享,不断推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电力行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信息化分析报告 [日期:2010-01-29] 来源:电力软件网作者:未知[字体:] 2009年对电力行业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金融危机、“十一五”项目验收、智能电网对电力企业来说都蕴涵着挑战和机遇。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逐渐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对电力行业来讲,最主要的表现为电力的需求在下降。2009年上半年电力需求和2008年同期相比减少了约3%,再加上煤电联动对电力企业不利的因素,2009年上半年电力企业效益有所下降,直到下半年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 “十一五”项目进入收官阶段,电力行业IT投资规模增长探底回升。 按照电力行业“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多数项目将在2009年底初步完成。2009年电力行业一些大型的IT项目开始进入验收阶段,而另一些项目则加快步伐进入了实施的关键期。计世资讯(CC W Research)《2010年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电力行业的I T投资规模与2008年相比增长速度放缓,相比之下,电网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发电企业。而2010年电力行业信息化投资的增速将探底回升。 图表2010年电力行业IT投资规模预测(单位:亿元) 2009年国家电网“SG186工程”已接近尾声,国家电网“SG186工程”验收是2009年电力行业的一件大事,国家电网下属的上海华东公司率先通过验收。经过SG186工程的实施,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整体形象持续提升,信息化已实现由部门级向企业集团级的跨越发展,实现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体化企业集团级的信息系统已成为公司日常运转的必要辅助和有力支撑,有力促进了公司“四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公司和电网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深化集团化运作提供了有力手段。 智能电网对电力产业升级影响深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对电力的需求也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如果一味扩展电网规模而不解决传统电网中存在的电力流失大,用电难以动态调控等问题,电网系统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公布了“智能电网计划”,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四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