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框架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框架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框架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框架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框架

word版整理

word版整理

word版整理

word版整理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汇编

版本:2012年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XXXX年X月X日发布XXX年X月X日实施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令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经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现予发布,自XXXX年X月X日起实施。

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均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结合公司实际编制。是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规范性文件,是公司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准则,公司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公司总经理:

XXXX年X月X日

目录

1. 安全生产机构与职责管理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

QB 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XX XXXX—XXXX

代替QG/GC 0030-2012

安全生产机构与职责管理标准

(安全生产责任制)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攀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2021年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2021年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 的完善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es identifying hazards, preparing plans, rectifying hidden dangers, and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s.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完善 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一个新途径。如何完善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各企业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 1企业建立安全标准体系的一般要件 1.1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首先应成立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如: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履约办公室和综治办公室等,并制定各自相应的职责,负责开展各项具体安全工作。 1.2建立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如以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等标准为基础,建立并实施整合型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各类支持性文件,从管理体系和制度上,实现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 1.3建立规范的安全培训制度 首先,应严格落实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从公司级、部门级到班组级的培训应开展到位。同时,应针对企业内的不同工种制定相应的培训教材,并从企业员工中培养一批师资力量。同时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安全管理领域各方面的专家,到企业,对员工进行专项讲座、培训,以提升员工职业安全素养、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知识。 2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经过对部分企业安全标准化建立情况的调研,大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并突出了对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保护,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精神。但

完整word版,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依据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文件编号:QM01--2018 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2018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

总目录0批准令 0.1发布令 0.2任命书 1范围 2引用标准和术语 2.1引用标准 2.2通用术语和定义 2.3专用术语 3概况 3.1公司概况 3.2手册管理 4 公司的背景 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 产品和服务放行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总则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 持续改进 11 附录: 附录1:生产工艺流程图

0 批准令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定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等要求,经领导层决策,发布本《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从规定之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8年1月12日 0.2任命书 为了更好贯彻执行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同志为本组织的管理代表。 管理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过程、风险等得到识别、分析、确认、控制;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绩效及其改进,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互利供方关系、持续改进、过程方法、询证决策、领导作用、全员参与;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f)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总经理: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文版

ISO标准——IEC 27001: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与使用指南 Reference number ISO/IEC 27001:2005(E)

0简介 0.1总则 本国际标准的目的是提供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的模型。采用ISMS应是一个组织的战略决定。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业务需求和目标、安全需求、应用的过程及组织的规模、结构的影响。上述因素和他们的支持系统预计会随事件而变化。希望根据组织的需要去扩充ISMS的实施,如,简单的环境是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 本国际标准可以用于内部、外部评估其符合性。 0.2过程方法 本国际标准鼓励采用过程的方法建立、实施、运作、监控、评审、维护和改进一个组织的ISMS的有效性。 一个组织必须识别和管理许多活动使其有效地运行。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了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过程体系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管理,可以称之这“过程的方法”。 在本国际标准中,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方法鼓励用户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 a)了解组织信息安全需求和建立信息安 全策略和目标的需求; b)在组织的整体业务风险框架下,通过 实施及运作控制措施管理组织的信息 安全风险; c)监控和评审ISMS的执行和有效性; d)基于客观测量的持续改进。 本国际标准采用了“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模型去构架全部ISMS流程。图1显示ISMS如何输入相关方的信息安全需求和期望,经过必要的处理,产生满足需求和期望的产品信息安全输出,图1阐明与条款4、5、6、7、8相关。 采用PDCA模型将影响OECD《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治理》(2002)中陈述的原则,0 Introduction 0.1 General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has been prepared to provide a model for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operating, monitoring, reviewing,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SMS). The adoption of an ISMS should be a strategic decision for an organizati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organization’s ISMS is influenced by their needs and objectives, security requirements, the processes employed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se and their supporting systems are expected to change over time. It is expected that an ISMS implementation will be sca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organization, e.g. a simple situation requires a simple ISMS solution.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an be used in order to assess conformance by interes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parties. 0.2 Process approach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s a process approach for establishing, implementing, operating, monitoring, reviewing,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an organization's ISMS. An organization needs to identify and manage many activities in order to function effectively. Any activity using resources and managed in order to enab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puts into output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 process. Often the output from one process directly forms the input to the next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of process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ogether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actions of these processes, and their management, can be referred to as a “process approach”. The process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presented in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ncourages its user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 understanding an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need to establish policy and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b) implementing and operating controls to manage an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s in the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s overall business risks; c) monitoring and reviewing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SMS; and d) continual improvement based on objective measurement. Thi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adopts the "Plan-Do-Check-Act" (PDCA) model, which is applied to structure all ISMS processes. Figure 1 illustrates how an ISMS takes as inpu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interested parties and through the necessary actions and processes produces information security outcomes that meets those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Figure 1 also illustrates the links in the processes presented in Clauses 4, 5, 6, 7 and 8. The adoption of the PDCA model will also reflect the principles as set out in the

安全标准化体系和EHS安全体系的区别是什么

一、安全标准化体系和EHS安全体系的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联系?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持续改进并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的一种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的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它也采用了国际通用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闭环管理模式。国家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必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明确了达标期限。企业安全生产所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必须遵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了不同的行业标准及考评办法和评分细则,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企业,规定了不同的达标等级和达标的时期。如工矿商贸、机械行业、氯碱行业、合成氨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等。 EHS管理体系是环境管理体系(EMS)和EHS管理体系(OHSMS)两体系的整合。EHS是环境Environment、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的缩写。EHS管理体系是为管理EHS风险服务的,体系只是EHS管理必须的一部分。 二者的区别 1、安全质量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而建立EHS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各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要求的重要体现。 EHS管理体系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它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体系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体系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职业病及其损失的目标。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EHS管理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2、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EHS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标准,根据各行业不同,它分为不同部分,如机械行业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危险化学品行业分为12个A级要素和55个B级要素,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EHS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3、安全质量标准化有起点要求,而EHS管理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安全质量标准化适用于各类企业,分别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也就是说,考核分不到规定的分值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质量等级。 EHS管理体系用于所有行业,旨在使用一个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绩效,它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企业是事故低发单位,还是事故高发、频发单位,都可以建立体系。 二者的联系 1、都是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建立EHS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精心整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目录 1、质量目标 2、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框架图) 3 1,2 1

2、技术、质量交底要层层落实,建立由公司专职质量员、项目部负责人和班组质量员参加的施工质量管理网,明确各自责任,齐心协力抓好本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或工程开工前,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向班组长和施工员交清技术要点、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施工员负责现场贯彻和指导。 3、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职责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职责,职责明确,责任到位,便于管理。 1.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的完成,并督促项目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1.2、项目总工(质量经理)的质量职责: 项目总工作为项目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 经理。 1.3 1.4 受公司委派,项目质量总监及质检人员对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1.5、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 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及质

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只有在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程在管理 3 3.1 首先,以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交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

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安全治理体系规程 前言 依照建设部建标[1996]522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城乡建设环境爱护部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要紧技术内容是:①总则;②一般规定;③动力与电气装置;④起重吊装机械;⑤土石方机械;⑥水平和垂直运输机械;⑦桩工及水工机械;⑧混凝土机械;⑨钢筋加工机械;⑩装修机械;⑾钣金和管工机械;⑿铆焊设备。 修订的要紧技术内容是:①删去少先式起重机、屋面起重机、蒸汽打桩机及滚筒式混凝土搅拌机等淘汰机械的内容;删去木工机械、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械、变压器、碎石机等不属于建筑机械的内容;②增

加了挖掘装载机、静力压桩机、混凝土搅拌站、潜孔钻机、转盘钻机、全套管钻机、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机、混凝土切割机等新机械的内容; ③补足起重机械、土石方机械、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装修机械、钣金和管工机械等机械的品种、使用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④增加大中型机械的液压传动内容,逐步做到以液压传动为主、机械传动为辅助;⑤机械的型号、安装、拆卸、顶升、锚固及运输以及电气方面术语与现行国家标准取得一致;⑥增加机械维护保养方面作业内容;⑦建筑机械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与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协调一致。 本规程由建设部建筑安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治理,授权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是: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东路573号。邮政编码:730050) 本规程参编单位是:湖北省工业建筑工程总公司 四川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江苏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陕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山西省建筑工程总公司 本规程要紧起草人是:钞票风朱学敏成诗言陆裕基金开愚安世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a* ILIMOOH 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项目 时间:2015年12月

信息化建设引言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程中,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 重。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以及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信息安全领域知识和意识,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我国中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步入普及阶段,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不容缓。 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各种软硬件,保证信息安全体系同工作的高效、有序和经济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在信息安全事故生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信息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更重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预防和避免大多数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就是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并维持该水平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由 新的威胁不断出现,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企业能做到的 就是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信息安全状态,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围之内,获得企业现有条件下和资源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安全。 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结合 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模型,用以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践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管 理能力。 IS0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建立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搭建必须按照适当的程序来进行(如下

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参考

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目录及编号 序号大类属性小类属性文件/台帐名称分类编号版本代码 1 法律、法规和标 准 制度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 其他要求识别和获取管理 制度 WHAB-04-A-02 2012-A 文件/台帐 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清单 WHAB-01-B-01 2012-A 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文本 数据库 WHAB-01-B-02 2012-A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它要求执行情况符 合性评价报告 WHAB-01-B-03 2012-A 记录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 其他要求清单定期更新记 录 WHAB-01-C-01 2012-A 文件发放记录WHAB-01-C-02 2012-A 法规安全培训记录WHAB-01-C-03 2012-A 法规安全宣传记录WHAB-01-C-04 2012-A 2 机构和职责 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WHAB-04-A-01 2012-A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WHAB-04-A-04 2012-A 领导干部带班制度WHAB-04-A-55 2012-A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WHAB-04-A-58 2012-A 文件/台帐 关于发布安全生产方针、 目标的通知 WHAB-02-B-01 2012-A 发布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 标的文件 WHAB-02-B-02 2012-A 公司年度安全工作计划WHAB-02-B-03 2012-A 公司各级组织的年度安全 工作计划 WHAB-02-B-04 2012-A 各级组织安全目标责任书WHAB-02-B-05 2012-A 化工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 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表 WHAB-02-B-06 2012-A 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WHAB-02-B-07 2012-A 安全文化建设方案WHAB-02-B-08 2012-A 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文件WHAB-02-B-09 2012-A 关于标准化资源配备的通 知 WHAB-02-B-10 2012-A 安委会、安全部、安全员 设置文件 WHAB-02-B-11 2012-A 公司行政机构设置图WHAB-02-B-12 2012-A 安全管理网络WHAB-02-B-13 2012-A 关于设置治安保卫部和配 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的通 知 WHAB-02-B-14 2012-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一、概述 为了实现质量的管理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和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的控制,必须形成件,通过形成件的程序,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不断加以改正。 质量管理体系件应包括: )本标准所要求的程序件; b)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运作得到控制所要求的件。 这些质量管理体系件的详细程度由组织的规模和类型、过程的复杂程度和相互作用、员工的能力等因素而决定。并且,形成件的程序和其他件可采用任何的媒体形式或类型,如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样件,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 质量管理体系的件要编制形成件的程序的目的是: 1)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件是适宜的; 2)件得到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并再次得到批准; 3)识别件的现行修订状态; 4)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件; 5)确保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6)确保外来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7)防止作废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件时,对这些件加以适当的标识。 二、质量管理体系件 一、形成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在制定质量方针的过程中,应考虑质量方针的内容及质量方针的实施,并且制定质量方针要有长远的观点,应是组织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中长期的方向。

在质量方针的内容上: 1)质量方针是组织经营方针的一部分,因此,质量方针应与组织的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相协调。 2)应从产品质量要求及使顾客满意角度出发作出承诺。 3)应承诺作出持续改进。改进涉及到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 4)应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相对应,且便于质量目标逐层展开及分解。 对质量方针要大力宣传,使管理、执行、验证和作业等各层次都能理解及贯彻,并应不断地对其进行评审。 2质量目标 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是最高管理者的职责。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并在根据质量方针规定的框架内展开。 1)设定质量目标的原则:在目标设定时,应考虑市场当前的情况及未来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状况,因此,设定质量目标的原则是: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使顾客满意。 2)质量目标的内容:包括对产品的要求及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资源、件、过程和活动等内容。质量目标还应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3)质量目标的分解:质量目标应分解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职能部门及各层次,在展开时要密切注意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以保证实现总的质量目标。 4)对质量目标的要求: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必须明确。因此,作业层次上的质量目标应尽可能定量,以便于通过检验、计算等测量方法确定其量值,才能与设定的值进行比较。 二、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指“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件“,即用件的形成规定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手册由于组织的规模和复杂程序不一样,因而在其详略程序和编排格式方面可以是不同的。 A质量手册应包括如下内容 1)明确质量管理的围。该围应包含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所要求的内容。

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 1、安全生产责任制 2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23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27 4、生产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31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34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48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52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57 9、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58 10、事故管理制度 62 11、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 67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71 13、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77 14、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78 15、防火与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80 16、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82 17、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84 18、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85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企业的各

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必须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负责。 第三条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有岗必有责。企业的每个职工都必须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的各车间、机关及相关部门。 第二章厂领导安全职责 第一条厂长安全职责 1、厂长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严格执行国家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制度,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接受安全培训考核。 4、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签发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亲自主持并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和隐患治理计划,切实保证对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5、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6、负责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奖惩。 7、主持召开安委会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最新最完整ISO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北京奥赛旗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XXX LTD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QM-01 版本: A 修改码: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09月05日发布 2017年09月05日实施 说明: 1.该套文件适用于ISO9001:2015以及各大欧美质量验厂,包括SQP,沃尔玛FCCA,家乐福,KMART,TARGET,利丰,COSTCO,TESCO,家得宝等客户的质量验厂。 2.前24个程序ISO9001:2015专用。 3.后26个程序为客户质量验厂的补充,不列入 ISO9001:2015的程序。 4.主要方便ISO9001:2015改版用,能省点辅导费; 以及应付客户验厂使用。搬砖的请绕道。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 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 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 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 件换版,发布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 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 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 贯彻执行。从2017年XX月XX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7年XX月XX日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项目 编写人员:黄世荣 编写日期:2015年12月7日 项目缩写: 文档版本:V1.0 修改记录: 时间:2015年12月

一、信息化建设引言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消极影响。一方面:信息化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发展,与此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以及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信息安全领域知识和意识,导致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已经步入普及阶段,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通过制定和实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保证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效实施,从整体上统筹安排各种软硬件,保证信息安全体系协同工作的高效、有序和经济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在信息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信息安全事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更重要的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够预防和避免大多数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信息安全管理就是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采取措施将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并维持该水平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新的威胁不断出现,信息安全管理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企业能做到的就是要不断改进自身的信息安全状态,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获得企业现有条件下和资源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安全。 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结合ISO/IEC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一个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模型,用以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安全实践并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 二、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建立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搭建必须按照适当的程序来进行(如下图所示)。首先,各个组织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来搭建适合自身业务发展和信息安全需求的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并在正常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具体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1.doc

如何建立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1 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 1 准备阶段 1.1 领导决策,统一思想 企业最高管理者(或任命副职、总工程师为安全标准化管理者代表,以下简称管代),按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见《规范》4.2原则)。 [4.2 原则 4.2.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 4.2.2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应当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4.2.3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4.2.4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2 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1)领导小组 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最高领导组织,组长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担任,副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企业各行政、职能、生产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中至少有1人接受过安全标准化培训(推荐参加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江苏省化学品登记中心组织的安全标准化培训,以下同),负责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臵、进度、分工,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2)工作小组 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是企业安全标准化推进组织,组长由管代担任,成员应覆盖各部门,成员中至少有1~3人接受过安全标准化培训,应具有体系管理能力,具有风险评估能力,会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具有一定的文档管理经验。主要负责安全标准化实施(见《规范》4.3实施)。 [4.3 实施 4.3.1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6个阶段。 4.3.2 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4.3.3 策划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

2019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2019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目的 对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 3.3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3.4 技术部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和对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 3.5 各部门资料员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4 过程展开与控制 4.1 文件的分类、保存及编号 本公司文件由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所有过程控制的文件)、技术文件及公司级管理性文件组成。 4.1.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1.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 质量手册(含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 程序文件 c. 确保过程有效控制所需的其他质量文件:包括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 的质量计划、外来图样或技术标准、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工艺规程、 作业指导书、检验实验规程等。 d.质量记录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4.1.1.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保存 a.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技术部备案保存; b.其它质量文件由各相关部门保存、使用。 4.1.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与识别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形式为: 审核批准日期 -1-编制部门: 技术部文件名称编号: 版次: 版本号: 编制人:

第 2 页共 6 页文件管理程序日期: **/XX/YY-AB **—本公司代码 XX—部门代号 YY—文件类别 AB—顺序号 4.1.1.4 具体参照本公司《文件编码规则》进行编号和识别。 4.1.2.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的分类、保存及编号等具体参照《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细则》执行。 4.1.3.公司级管理性文件 公司级管理性文件,如各种行政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号为:年号+月份+顺序号, 如:2010-04-01。 4.1.4 外来文件 专业技术标准、图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标准、部分外来的管理性文件,包括 政策、法规文件等。 4.2 文件的编写 4.2.1 《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其它职能部门配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本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c.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程序或对其引用;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相互作用的表述。 4.2.2 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由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小组编写, 其内容 根据有关部门工作内容确定,但必须充分体现IATF 16949:2016中有关质量要求。 4.2.3 其他质量文件由各主管部门先提出编制申请,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进行编写, 其内容须完全符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中指出的相关文件或表式(包括技术文件) 规定。 4.2.4 公司级其他管理性文件的编写可根据文件的具体要求由公司办决定。 4.3 文件的批准 .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相关文件发布前,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对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进行评审后由授权人审批。 审核批准日期 -2- 编制部门: 技术部文件名称编号: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制度 总则 依据《网络信息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规范公司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确保公司的系统运行安全、网络运行安全以及客户信息、项目信息的保护,特制订本制度。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信息、安全与重要岗位的管理。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1,公司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就是信息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重大事件,落实方针政策与制定总体策略等。职责主要包括: (1)根据国家与行业有关信息安全的策略、法律与法规,批准公司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管理规范与技术标准; (2)监督、督导公司整体信息安全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3)制订相关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信息、网络的应急管理的制度; 3,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信息安全工作组、应急处理工作组,作为日常工作执行机构。 4,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公司科技部门领导担任,各部门负责人自动成为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信息安全工作组 1,信息安全工作组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信息安全

2,信息安全工作组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贯彻执行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决议,协调与规范公司信息安全工作; (二)、根据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具体安排、落实; (三)、组织对重大的信息安全工作制度与技术操作策略进行审查,拟定信息安全总体策略规划,并监督执行; (四)、负责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与有关单位的信息安全工作,参与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规划,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 (五)、组织信息安全工作检查,分析信息安全总体状况,提出分析报告与安全风险的防范对策; (六)、负责接收各单位的紧急信息安全事件报告,组织进行时间调查,分析原因、涉及范围,并评估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提出信息安全时间防范措施; (七)、及时向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与上级有关部门、单位报告信息安全时间。 (八)、跟踪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组织信息安全知识的培训与宣传工作。 (九)、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授权开展的其她信息安全工作。 应急处理工作组 1,应急处理工作组组长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信息安全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要点(新版)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要点 (新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18

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要点(新版) 一、法人签署文件 1、关于印发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与安全承诺书的通知 (1)公司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2)公司安全生产承诺书 1、公司最高管理者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不断完善、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坚持安全优先原则,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设备,并制定有效的应急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4、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提供安全可靠的设施设备,提

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5、维护工作场所工业卫生,为员工及作业人员的健康及安全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6、定期公布职业安全健康业绩,通过公众监督,使工厂的安全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2、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 --与车间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3、关于任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通知 一、安全生产管理代表: 主要职责:在法人不在公司期间,代替法人履行相关安全生产职责。 二、安全部部长: 主要职责:负责公司的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种类安全培训教育、各类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 三、员工代表: 主要职责: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参与安全问题调查,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