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决策和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南昌市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基本成型期,也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一江两岸”走向“跨江临湖、揽山入城”的重要关口。随着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实施,南昌市各项改革将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和改善机遇。“十三五”时期,我市环保工作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建设南昌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推进民生改善,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南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认真回顾和总结了我市“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十三五”期间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我市“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为2016至2020年。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二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示范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逐步得到落实,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1、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2015年,地表水水质良好,重要河段水质稳定改善,赣江、抚河南昌段14个地表水断面均达到功能要求,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比“十一五”末期提高7.10%,全市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鄱阳湖南昌水域水质保持稳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015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15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6.30%,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37.68%,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较“十一五”末期下降21.88%;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总体质量略有上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1]为70.72,生态环境质量为良;辐射环境质量良好,环境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范围内。

2、污染物减排完成阶段性任务

“十二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累计分别下降7.2%、11.0%、11.0%和16.0%。分别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的111.38%、100.77%、100.20%和125.13%,四项污染物减排均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减排监测体系考核结果为:国控企业污染物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99.94%,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布率99.50%,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布率100%,均达到国家75%、80%和95%的要求。

3、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全面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雾霾防控,全国首创每周一次对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进行电脑摇号随机抽检,城市工地扬尘控制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锅炉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开展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工作;饮用水源地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完成城北、红角洲、下正街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制定《军山湖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瑶湖水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开展军山湖、瑶湖污染专项整治,军山湖水质已达到III类水质要求,瑶湖部分指标达到III~IV类水质要求;大力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建成进贤县文港电镀集控区;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着力推进饮用水安全、生活污染等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开展土壤环境监测与修复,确定布设100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点位。

4、生态建设成果丰硕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省级生态县区3个、省级生态乡(镇)36个、省级生态村53个、市级生态村586个。

5、能力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基础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市局及9县(区)环保局办公环境全部得到改善,7个县(区)环境监测站通过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已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2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5个,对47家企业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设立三个环保分局、机构和编制逐年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建立市、县、乡(镇)三级环保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主要环境问题

“十二五”环保规划实施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减少,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但我市环境状况仍形势严峻。

1、环境空气

“十二五”期间,我市虽大力提倡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利用,城市生活基本普及了天然气,但能源结构长期以来以煤为主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煤烟型污染仍居首位。同时,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筑施工频繁,渣土运输管理不到位,扬尘污染加重,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强了复合型污染态势。我市全年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次之,环境空气质量仍未达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

河流仍存在局部污染。赣江滁槎断面水质仍不够稳定,抚河新联断面水质仍有超标现象,乌沙河、清丰山溪、莲塘河等小支流沿岸污染情况复杂,部分河段水质超标。鄱阳湖南昌水域氮、磷浓度较高,由于湖区面积大,涉及行政区域、管理部门多,上游水系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瑶湖、艾溪湖、青山湖、黄家湖等市内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氮、磷、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指标超标,富营养化普遍。

备用水源规划建设滞后,城市饮用水源存在一定风险。长期以来,我市城市饮用水源地均位于赣江南昌段的城市河段,水源地单一且分布密集。目前,我市规划备用水源地有幸福水库和赣抚平原西总干渠,但由于项目建设滞后,一旦赣江上游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我市饮用水源将面临安全风险。

3、土壤环境

我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80%的测点为清洁(无污染),其余测点有轻微污染(重金属类无机污染),且污染物超标程度较低,极个别点位(测点总数的0.9%)为中度污染,超标项有镉、汞、铬、镍

4、生态环境保护

“十二五”以来,我市城镇化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较“十一五”末增加了70平方公里,用地矛盾凸现,耕地与水域面积有所缩减,同时农村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存在较大压力。

5、环保能力建设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国家对环境管理的要求越加严格,同时对环保管理者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及环保系统的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审批权限和监管职责的不断下放,基层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而人员、设备等软硬件的配备还相对薄弱,日益繁重的环保工作与薄弱的基层环保能力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环保工作的瓶颈之一。

(三)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打造核心增长极成型的关键期,是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将集聚区域发展资源,获得更大的开发红利和区域合作红利,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增长动力将发生深刻变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1、存在挑战

赣江新区的正式批复、国家“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有利于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也将利用此契机拓宽思路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更多的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南昌龙头昂起,带动江西省的整体崛起。然而,加快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保护好生态环境对南昌市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2、面临机遇

(1)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中央、国务院就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重在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规范各类试点示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2)江西省列入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首批选择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江西省、福建省和贵州省

作为试验区。江西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提高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均具有重要意义。

(3)南昌市不断落实生态发展目标

南昌市把生态发展作为城市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积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机制的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推行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建设等工作。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联动协同,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不断丰富“生活品质之城”内涵,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建成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

(二)基本原则

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多污染源综合治理,加大“治水”、“治气”、“治土”力度,优化布局,强化源头控制,严格环境准入,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制度创新、严格监管。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它一系列新修订的环保法律法规实施为契机,强化法治,建立“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污染源、排放过程和环境介质依法统一监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实施赔偿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依靠法律和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分类指导,分级管控。实施环境功能的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管理,严格遵循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区域分类指导;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实施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环境保

护分级控制管理,着重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

信息公开、社会共治。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落实。引导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环境治理和环境监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激励与约束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落实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三)主要目标

结合国家、江西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江西省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实施方案相关要求,并综合考虑我市环境保护现阶段的特点和“十三五”期间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为总体目标,与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相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总体要求相适应,具体如下。

1、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全面落实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空气质量继续改善,优良天数继续提高,污染天气继续减少;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环境辐射水平维持天然本底范围。

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全面完成江西省下达给我市的减排控制目标。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重金属污染排放强度控制在国家及江西省下达的指标内。全面落实国家、江西省推行的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

3、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化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健全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环境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区域联防联控水平;加强重点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调查评估,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严格涉重金属行业环保准入;加大环境安全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控,防范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加强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确保废放射源得到妥善处置。

4、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制度

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国家、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按照主体功能定位、

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落实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奖惩制度。

(四)规划指标

表1-2 南昌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

类型

序号

指标

2015年现状

2020年目标

累计1

指标属性

水环境质量

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

保持稳定

约束性

2

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2(%)66.673

88.89

约束性

3

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0

保持稳定

约束性

4

黑臭水体比例(%)

基本消除

预期性

5

地下水质量极差比例4(%)—

45.5左右

预期性

大气环境质量

6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6.3

按国家下达指标要求

约束性

7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5

约束性

8

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保持稳定

约束性

9

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12

约束性

土壤环境质量

10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按国家下达指标要求

约束性

11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90

约束性

生态状况

12

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70.72

保持稳定

预期性

13

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比例

100%

预期性

14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

按照国家批准的范围

预期性

污染控制

15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8.375

按江西省下达要求

约束性

16

氨氮排放量减少(%)

0.965

按江西省下达要求

约束性

17

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065

按江西省下达要求

18

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4.605

按江西省下达要求

约束性

19

总磷排放量减少(%)

按照国家控制要求

预期性

备注:

1.为五年累计下降(减少)数。

2.《南昌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确定的省级考核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地表水国家考核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目标,按其确定的目标执行。

3.全市国家及省级考核断面包括:潦河河口、昌邑、滁槎、大港、生米、塔城、新联、周坊及鄱阳湖南昌市湖区共9个断面。

4.《南昌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附表3中确定的11个点位。

5.市区2015年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43μg/m3。

6.为2015年的排放总量,单位为万吨。

三、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南昌市将立足优越的生态本底条件,实施“清水、护山、守地、划线”战略,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定位全面落实,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更加科学,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强化区域生态功能保护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根据《江西省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中划定的南昌市生态保护红线,制定南昌市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为生态保护红线的长效管控提供制度保障。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南昌市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库,完善覆盖南昌市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市县功能区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根据划定的生态红线,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分类引导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进程,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为抓手,加强东部鄱阳湖-青岚湖、西部梅岭-梦山-西山两大生态屏障保护,依托梅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鄱阳湖和昌东(青岚湖)国家公园建设,形成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东湖西山、山湖辉映”的总体生态发展架构。深入推进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严格控制赣江三角洲地区开发。加大对水质良好或生态脆弱湖泊以及生态敏感区、脆弱区的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严格区域环境准入,根据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保护和管理要求,严格落实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标准。开展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区域开发规划、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及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环节中,依法评估开发建设活动对区域主要生态功能的影响。完善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关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限批制度。

2、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监管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是保护国家生物战略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的宣传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效益和作用,宣传国家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宣传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科普知识,宣传保护自然保护区的

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开展保护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活动,以提高全民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对自然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法,强化监管,认真解决自然保护区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自然保护区建设好、管理好、保护好。

坚决整治各种违法开发建设活动。依据相关法规,对检查发现的违法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专项整治。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进行开矿、开垦、挖沙、采石等活动,对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违法开展的房地产、旅游开发等活动,要立即予以关停或关闭,限期拆除,并实施生态恢复。对于实验区内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或使用,并恢复原状。在保障原有居民生存权的条件下,保护区内原有居民的自用房建设应符合土地管理相关法律规定和自然保护区分区管理相关规定,新建、改建房应沿用当地传统居民风格,不应对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对于开发活动造成重大生态破坏的,暂停审批项目所在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加强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准入审查,建设项目选址(线)应尽可能避让自然保护区,确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无法避让的,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前须征得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同意,并接受监督。对经批准同意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位。保护区管理机构要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跟踪,开展生态监测,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和报告。

3、加强对湖泊河流生态建设和修复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根据湖泊流域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管控,避免土地资源无序开发、城镇粗放蔓延和产业不合理布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使人口适当向周边区域聚集,形成湖泊流域良好的空间结构,保持湖泊流域完整的生态系统。

保障湖泊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了恢复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必须对河道进行清洁水源补给,以对河道基流污水进行稀释、扩散,提供或改善河道内及周边范围内生物生存条件,促进在河道流域范围内逐渐恢复或形成健康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兼顾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目标,制定与防洪、用水安全相适应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维持合理的湖泊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

实施湖泊河流保护和生态修复。湖泊河流汇集的污染实施生态拦截与净化,消减入河、湖污染负荷,在确保防洪防涝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生态修复技术,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增加入河、湖的滞留时间;对湖泊河流点源进行强制拆除和截污,完善区域污水管网,使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流域水源涵养区实施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工程,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前提下实施重点防护林等工程,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从源头上提供清洁充足的水源。优先保护湖滨生态敏感区,实施生态修复,包括水生植物修复、退渔还湖、不合理占用湖滨湿地和河流岸线清理等综合治理工程,逐步恢复湖泊河流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