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解读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解读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解读
杭州湾大桥设计说明解读

说明

1. 设计范围

本册图纸为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图第二卷《北航道桥》第一册《总体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剖面、平面、桥型总体布置、主要构件一般构造、施工流程及主要工程材料数量。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桥梁景观、桥涵标及桥面系未包括在本册内。

2. 设计依据

?《杭州湾大桥工程设计第一合同段合同书》(合同编号:HT-SJ-2001-01)。

?杭州湾大桥初步设计文件及其补充文件。

?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313号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初步设计的批复。

?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甬嘉桥指[2003]42号文。

?杭州湾跨海大桥有关专题研究成果。

3. 设计规范

3.1 设计遵守的主要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199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1989 )。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198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19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1985)。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1986)。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1998)。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030—2002)。

3.2 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

?《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

?《桥梁用结构钢》( GB/T 714—2000 )。

?《低合金结构钢》(GB 1591—94)。

?《港口工程混凝土设计规范》(JTJ 267—98)。

?《港口工程桩基工程规范》(JTJ 254—98)。

?《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 268—96)。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 269—96)。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

?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抗风设计基准及说明》(1976年参照标准)。

⑴《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3 报批稿)。

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 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3]313号文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批复意见,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最大纵坡:2.8%。

?桥面横坡:2%。

?设计洪水频率:1/300。

?结构设计基准期: 100年。

?抗风设计标准:运营阶段设计重现期100年,V10(1/100)=39m/s;施工阶段设计重现期30年,V10(1/30)=34.8m/s。

?通航标准:通航净高按设计最高通航水位5.19m(1985国家高程基准)起算,主通航孔按3.5万吨级海轮标准及建设深水港条件设计,主通航孔通航净宽325m,净高47m;边通航孔按1000吨级海轮标准设计,边通航孔通航净宽110m,净高28m。

⑴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⑵船舶撞击力

船舶撞击力表表1

其它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5 水文、地质

5.1 水文

?潮汐特征

杭州湾属强潮河口,潮汐类型为不规则半日浅海潮,并有明显的日潮不等现象。北航道桥潮汐特征值可根据附近乍浦水文站长期验潮资料以及2000年9月和1999年5~6月桥区短期验潮资料进行分析,成果详见表2(潮位基准面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潮汐特征值表2

?设计水位

设计年极值高水位表3

设计年极值低水位(m) 表4

设计高、低水位表5 ?设计流速

桥位各水文测点涨、落潮垂线平均最大流速 单位(m/s ) 表6

f e ?设计波要素

设计波要素 表7

?桥墩冲刷计算

注:由于理论计算的冲刷值比试验值略小,设计值偏安全地以桥墩局部冲刷模型试验结果控制。

5.2 工程地质

北航道桥工程区段为K52+069.000~K52+977.000。

桥位区段表层为亚砂土,厚度为1.3~6.6m。其下由上至下分布土层如下:

②1层亚砂土:饱和,软塑,厚度3.50~8.85m。

③层淤泥质亚粘土:饱和,流塑,局部软塑,厚度1.60~11.50m。

④1层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局部软塑,厚度3.40~9.40m。

④2层粘土:饱和,软塑,厚度6.35m。

⑤1层粘性土:以亚粘土为主,局部为粘土,饱和,软塑,土质较均匀,厚度

0.80~10.10m。

⑤2层亚砂土:饱和,软塑~硬塑,微具层理,厚度1.30~11.60m。

⑤3层亚粘土:饱和,硬塑,厚度2.80~13.10m。

⑤3

透层亚砂土、粉砂:饱和,亚砂土软塑,粉砂中密,局部为亚粘土,厚度

1.50~13.70m。

⑥层亚粘土:饱和,硬塑,局部软塑,厚度2.60~6.15m。

⑦1层亚砂土:饱和,硬塑或密实,厚度4.90~25.40m。

⑦1

夹层亚粘土:饱和,软塑,厚度5.10~12.50m。

⑧11层亚粘土:饱和,软塑,局部硬塑,厚度3.20~6.10m。

⑧21层亚粘土、粘土:饱和,软塑,厚度6.10~10.45m。

⑧22层粘土、亚粘土:饱和,软塑,厚度2.40~15.80m。

层亚砂土、粉砂:饱和,硬塑或密实,厚度1.60~7.90m。

⑨层中细砂:饱和,密实,厚度4.00~15.95m。

⑩层粘性土:饱和,硬塑,厚度5.20~16.40m。

层粉细砂:饱和,密实,厚度4.30~7.80m。

○11层粉细砂:饱和,密实,厚度1.30~16.00m。

○11

层亚粘土:饱和,硬塑,厚度3.50~12.20m。

○12层亚粘土:饱和,硬塑,厚度0.90~4.70m。

○13层中细砂:饱和,密实,厚度7.40~10.80m。

⑩层硬塑的粘性土、○11层灰黄色密实粉细砂、○11

夹层硬塑亚粘土,层位分布稳定。

均是理想的桩基持力层。各层土的力学性能参数见表11。

北航道桥各土层力学性能参数表表11

5.3 水文地质

桥位区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埋深条件可分

为潜水、微承压水及承压水。

潜水:主要分布于海底表层,含水介质为亚砂土。

微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埋深30m左右的土层中,含水介质为亚砂土、粉砂。

第一层承压水:埋深50m左右,含水介质为亚砂土、粉细砂。

第二层承压水:埋深80m左右,含水介质为中粗砂。

根据海水及浅层地下水分析结果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海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

6 主要材料及性能

6.1 普通钢筋

采用Ⅰ级钢筋(公称直径小于12mm)和Ⅱ级或Ⅲ级钢筋(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2mm)三种,Ⅰ级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的有关规定,Ⅱ级、Ⅲ级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499—98)的有关规定。Ⅰ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R g=240MPa,抗压设计强度R y=240MPa,标准强度R g b=240MPa,弹性模量E g=2.1×105MPa。Ⅱ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R g=340MPa,抗压设计强度R y=340MPa,标准强度R g b=340MPa,弹性模量E g=2.0×105MPa。Ⅲ级钢筋抗拉设计强度R g=380MPa,抗压设计强度R y=380MPa,标准强度R g b=380MPa,弹性模量

E g=2.0×105MPa。

6.2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D 3042-1997)和《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技术规范专用条款》的规定

6.3 普通钢材

采用Q235-A、Q345-C、D和Q390-D,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T1591—94)的有关规定,Q235-A屈服强度为235MPa,抗拉强度375MPa,弹性模量E g=2.1×105MPa;Q345-C屈服强度为345MPa,抗拉强度470MPa,弹性模量E g=2.1×105MPa;Q390-D屈服强度为390MPa,抗拉强度490MPa,弹性模量

E g=2.1×105MPa。

6.4 螺栓

高强度螺栓应符合GB 1228-91的要求,螺母应符合GB 1229-91的要求,垫圈应符合GB 1230—91的要求。普通螺栓的材料应符合GB 700—88或GB 3077—88的要求。6.5 耳板材料

耳板材料采用高强度结构钢,其各项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2、表13的要求。

销接连接件采用ZG35CrMo,性能指标应符合YB/T 036.3-92的要求;销轴材料采用40Cr,性能指标应符合GB 3077-88的要求。

耳板销孔衬套材料采用SF-1(钢背-塑料三层复合轴承材料),主要物理机械性能应满足表14的要求。

6.6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结合焊接工艺,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进行选择,保证焊缝性能不低于母材,工艺简单,焊接变形小,所选焊条、焊剂、焊丝均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

CO2气体保护焊的气体纯度应大于99.5% 。

6.7 斜拉索钢丝、锚具及斜拉索防护材料

斜拉索采用直径为7mm 的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丝,应符合GB5223-85及表15要求。 冷铸锚锚杯及螺母采用40Cr ,坯件为锻件,符合GB 3077-88要求。 斜拉索用高强钢丝技术要求 表15

斜拉索外包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应符合表16、表17的技术要求。

内层黑色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技术要求 表16

6.8 混凝土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础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承台封底混凝土采用C20水下混凝土,墩身采用C40混凝土,索塔采用C50混凝土,其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部部颁标准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按海工防腐混凝土配置,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料避免采用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的材料。

6.9 预应力钢绞线

索塔横梁预应力采用15-22钢绞线,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环向预应力采用15-12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技术标准应符合ASTM A416-98、270级的规定,公称直径为15.24mm,标准强度为1860MPa,计算弹性模量为1.95×105MPa,锚具采用15-22、15-12型,包括锚垫板、锚头、夹片和螺旋筋等均采用相应的配套产品,其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材料应严格检验并符合有关标准。

6.10 钢筋连接器

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方式接长,其中桩基钢筋笼接长采用钢筋冷挤压套筒或镦粗直螺纹套筒;承台、墩身、索塔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等级为Ⅱ级,其技术标准应符合JGJ 107-2003和JGJ 108-96的有关规定。

6.11 钢筋焊网

防裂钢筋网采用直径为5mm间距为10×10cm的带肋钢筋焊网,产品应符合YB/T 076-1995的有关规定。

7 设计要点

7.1 过渡墩墩身及基础设计

B8、B13号墩为过渡墩,承台采用水流适应性强的圆形分离式承台,B8号墩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2.0m,B13号墩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3.0m,B8、B13号墩承台直径均为13.0m,厚度为4.0m,每个承台下设4根直径为2.5m,护筒直径为2.8m的钻孔灌注桩,每个过渡墩下共设8根钻孔灌注桩,B8号基础桩长为95m,B13号基础桩长为96m,B8、B13号墩基桩底标高为-97m;桩底进入⑨土层平均深度分别为6m和12m。为了增强下部构造的景观效果,墩身采用矩形圆倒角断面分离式薄壁墩,墩身上部尺寸为6.25m(横桥向)×5.88m(顺桥向),下部尺寸为6.25m(横桥向)×4.0m(顺桥向),B8号墩高为45.535m(主桥侧)、45.169m(引桥侧);B13号墩高为44.535m (主桥侧)、44.169m(引桥侧);墩身除上部6m段顺桥向呈曲线变化,余均为直线变化。

为确保承台及墩身的耐久性,在承台中及墩身浪溅区(标高+10.2m以下)使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并根据试验使用钢筋阻锈剂。

7.2 辅助墩墩身及基础设计

B9、B12号墩为辅助墩,均考虑船撞力的作用。承台采用水流适应性强的圆形分离式承台,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4.0m,承台直径均为17.0m,厚度为4.0m,每个承台下设7根直径为2.5m,护筒直径为2.8m的钻孔灌注桩,每个辅助墩下共设14根钻孔灌注桩,B9、B12号基础平均桩长分别为85m、90m,桩底标高分别为-85m、-90m;桩底分别进入⑧、⑨土层平均深度为11m和1.3m。为了增强下部构造的景观效果,墩身采用矩形圆倒角断面分离式薄壁墩,墩身尺寸为6.25m(横桥向)×4.0m(顺桥向),B9、B12号墩高均为45.502m;墩身由上至下均为直线变化。

为确保承台及墩身的耐久性,在承台中及墩身浪溅区(标高+10.2m以下)使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并根据试验使用钢筋阻锈剂。

7.3 索塔墩基础设计

B10、B11号墩基础为主塔基础,根据受力需要,一个基础下设26根直径为2.8m、护筒直径为3.1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平均桩长为125m,桩底标高为-125.8m,桩底进入○11土层深度平均为3.0m。承台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台为48.5×23.7×6m 的六边形圆倒角整体式承台,承台顶面标高为5.2m,底面标高为-0.8m;同时为使塔柱底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承台,改善索塔根部受力,承台上部设置塔座,塔座为圆端台,其上部尺寸为33.5×15m,下部尺寸为38.5×20m,厚2.5m。

7.4 索塔设计

采用钻石型空间索塔。塔柱底面高程为7.700m,塔顶高程为186.500m,索塔总高度为178.800m。索塔包括塔柱、横梁以及索塔附属设施(索塔区临时支座、索塔内爬梯、电梯、防雷系统、景观照明、航空障碍灯等预埋件)。

索塔的整体造型以及各部分的断面形式既考虑了受力要求,又考虑了景观的要求,同时尽可能方便施工。通过空间及平面分析计算,在动、静载作用下,索塔结构满足受力及稳定性要求。

下、中塔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为加预应力的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塔柱设计

下塔柱从塔柱底至中、下塔柱转折点的高度为40.225m,中塔柱从中、下塔柱转折点至中、上塔柱转折点(塔柱交汇点,标高143.425m)的高度为95.5m,上塔柱从中、上塔柱转折点至塔冠底的高度为38.075m。下塔柱横桥向外侧面的斜率为1/3.888,内侧面的斜率为1/3.258;中塔柱横桥向外侧面的斜率为1/5.9,内侧面的斜率为1/6.289;上塔柱下部为直线变化段,斜率同中塔柱,上塔柱上部为曲线变化段,横桥向外侧面曲线半径为100m,内侧面曲线半径为150m,上塔柱中间为斜拉索钢锚箱,钢锚箱横桥向宽2.5m,顺桥向宽6.0m,高34.475m;索塔顺桥向的斜率为1/93.946。为增加索塔景观效果,索塔顶部设置塔冠,高5.0m,竖直设置。

塔冠、塔柱采用空心薄壁断面:塔冠横桥向尺寸为3.5m,顺桥向尺寸为6.0m,壁厚0.5m;上塔柱断面尺寸由6.0m×6.5m向下渐变至6.811m(顺桥向)×15.317m(横桥向),壁厚为1.2m(顺桥向)和0.8m(横桥向);中塔柱断面尺寸由6.811 m(顺桥向)×4.472m(横桥向)向下渐变至8.844m(顺桥向)×5.5m(横桥向),壁厚为0.8m;下塔柱断面尺寸由8.844m(顺桥向)×5.5m(横桥向)向下渐变至9.7m(顺桥向)×7.5m(横桥向),壁厚为1.0m。由于塔柱受力较为复杂,塔柱在下横梁处设计成实心段,在横梁处、人洞及塔柱交汇处等受力较大的区段设置加厚段,塔底设置8m实心段。塔柱横桥向外侧壁设置Φ160×6.2mm的PVC管作为通风管;下塔柱Φ160×6.2mm 的PVC通风管兼作为通水管。斜拉索通过钢锚箱锚固于上塔柱上。为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和增强混凝土塔柱与钢锚箱连接,在上塔柱斜拉索锚固区内配置了15-12环向预应力钢束,预应力管道采用Φ91×15mm的塑料波纹管、真空压浆工艺。由于环向预应力钢束曲率半径很小,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弯曲钢束沿径向设置防劈钢筋。塔柱竖向配置Φ32的束筋和单筋,水平配置Φ16的箍筋和Φ12钢筋。塔柱钢筋外加设一层直径为5mm间距为10×10cm的带肋钢筋焊网,以增强混凝土表面抗裂性能。为保证索塔结构的耐久性,下塔柱+10.2m标高以下以及塔座、承台钢筋均采用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措施。

塔柱中的劲性骨架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方案及刚度要求设置,并经设计、监理确认。本图按每立方混凝土35公斤钢材估算用钢量。

?钢锚箱设计

钢锚箱为斜拉索锚固结构,设置于上塔柱中间,其断面尺寸为6.0m(顺桥向)×2.5m (横桥向),共分为14节,每节高度因索距、斜拉索角度和为保证顺桥向拉索锚固点等高而不同,最小节段高1.85m,最大节段高4.2m,为了控制吊装重量,除钢锚箱沿横桥向等分为两半外,钢锚箱顺桥向壁板上下缘不与混凝土接触的区域适当挖空。为改善钢锚箱的受力和减小变形,钢锚箱顺桥向每节段中间沿竖向设置加劲板。钢锚箱总高度为33.975m。钢锚箱为箱形结构,其构件主要有:壁板、支承板、中间加劲板、支承加劲板(竖向加劲板、端封板和中部加劲板)、锚垫板、锚板、环向预应力钢束管、工作平台和钢锚箱支承钢框架。其中顺桥向侧壁板、支承板、锚垫板和支承板端封板厚为40mm,横桥向侧壁板、顺桥向中间加劲板厚为30mm,支承板竖向加劲板厚为36mm,和中部加劲板厚为20mm,锚板厚为80mm,工作平台钢板厚为10mm。锚箱壁板与混凝土连接构件主要为剪力钉,剪力钉规格为Φ22×200mm,其标准间距为100(水平方向)×120 mm(垂直方向)。钢锚箱底部通过预埋支承钢框架与其下部混凝土实施可靠连接。第一节钢锚箱与支承钢框架以及每节钢锚箱的两半间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钢锚箱各板件元和钢锚箱横桥向壁板以及顺桥向壁板与混凝土接触的区域采用焊接连接。钢锚箱钢材采用Q390-D。钢锚箱防腐方案见表18。

钢锚箱防腐方案表18

表面处理必须达到GB8923标准Sa2.5级要求。

?横梁设计

根据受力需要,索塔设置一道箱形断面横梁。横梁长度为36.69m,断面尺寸为8.5m(宽度)×7.0m(高度),腹板及顶、底板厚为0.8m,其内设有三道0.7m厚的隔板。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横梁共设置了42束15-22预应力钢束。为满足塔柱与横梁间受力要求,横梁的纵向钢筋均锚固于塔柱内,预应力钢束锚固于塔柱的外侧,采用塑料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为避免预应力锚具布置切断塔柱钢筋、劲性骨架及景观需要,本设计采用深埋锚工艺。

7.5 上部结构设计

?主梁梁段划分

斜拉桥主梁受力复杂,安装难度大,根据受力情况、运输设备、起重能力、桥位自然条件及架设工期等因素,并考虑到安装起吊能力,全桥钢箱梁划分为九类(A~I)67个梁段进行架设安装。A梁段48个,梁段长15m,最大吊装重量约2584kN,B 梁段4个,梁段长15m,吊装重量约2647kN, C梁段4个,梁段长8.75m,吊装重量约1664kN,D梁段2个,梁段长6.5m,吊装重量约1938kN,E梁段2个,为次边跨合拢段,理论梁段长7.5m,其最终长度需视合拢时具体情况确定,吊装重量约1362kN, F梁段2个,梁段长8.75m,吊装重量约2042kN, G梁段2个,梁段长13.75m,吊装重量约2548kN,H梁段2个,梁段长7.15m,吊装重量约1627kN,I 梁段1个,为中跨合拢段,其最终长度需视合拢时具体情况确定,最大吊装重量约842kN。

?钢箱梁的竖曲线通过主梁顶、底板张口大小不同来实现。

?钢箱梁分节段在工厂制造,驳船运输至桥位,现场吊装、焊接成桥。钢箱梁采用桥面吊机四点平衡起吊,至安装位置后利用临时匹配件与已有梁段临时连接,精确定位后完成顶板U肋高强螺栓施拧,并完成除顶板U肋外的全截面焊接,第一次张拉该梁段斜拉索,吊机前移,吊装下一梁段,第二次张拉斜拉索。

?主梁自塔处向两边悬臂拼装,最大双悬臂长达到147m,在架设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钢箱梁是由桥面顶板、底板、边纵腹板、中纵腹板、横隔板、耳板、风嘴等组成的单箱五室薄壁结构。桥面顶板为正交异性板,根据面板受力不同采用不同板厚,横桥向除20mm厚板与其相接板(14mm板厚)上缘齐平外,其它板件均为板下缘齐平;顺桥向板件下缘齐平;底板顺桥向不同板厚相接保证上缘齐平;边纵腹板是箱体中最直接承受传递斜拉索索力的构件,应重点保证板件及焊缝质量;桥面吊机支撑在中纵腹板与横隔板相交处,桥面吊机设计时应注意与之匹配,并根据吊机的形式确定后,应对前支点的局部加强设计,以免桥面板局部出现压屈现象;横隔板主要提供横桥向刚度,以防畸变变形,同时为正交异性板提供支撑。横隔板竖向由三块板组成,上、下连接板分别与顶、底板单元一同组装以保证加工过程中板的刚度,对接式横隔板整体性好,受力好,用于受力较大处(在竖向支座和临时固结处),搭接式横隔板虽易于装配,但其整体性、受力等较对接式横隔板差,用于受力较小的地方;风嘴为抗风需要所设,不参与箱体受力,风嘴面板、上下斜板由外挂于边纵腹板的小隔板支撑,风嘴下斜板与钢箱梁斜腹板不焊接,通过环氧树脂嵌缝。

?斜拉索为主梁的直接支撑体系,主梁所承受的恒载、活载均要通过斜拉索传至桥塔,为保证斜拉索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耐久性,本桥斜拉索设计选用工厂生产的挤包双层PE护层的扭绞型成品拉索。根据受力大小,本桥斜拉索共分六类,钢丝根数分别为109、139、151、163、187、199丝。最大索长248.180m(B14号索,型号为7-199),重14.916吨,斜拉索制造商应制定完备的工艺细则,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加强质量管理,保证成品质量。

?斜拉索在钢箱梁上的锚固采用耳板销接连接方式,该部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桥的成败,因此应重点保证该结构的质量。所有耳板构件应作Z向超声波探伤,使用时应使钢板的轧制方向与主要受力方向一致。锚固耳板与钢箱梁边纵腹板结合面的摩擦系数必须大于0.45。

?销接连接件为铸件,应全部进行二级探伤。在进行精加工之前,先通过喷砂检查,若发现严重缺陷应报废处理。连接件表面清洁度必须达到Sa3.0级,除销孔外均喷铝处理。

?腹板上螺栓孔用密封胶密封,耳板外用密封垫圈密封,以防水汽侵入钢箱梁内部。

?为确保在正常运营情况下B8、B9、B12、B13号墩处支座不出现拉力,在B8(B13)、B9(B12)号墩附近分别在11m、21.25m范围的钢箱梁内采用混凝土预制

块压重,为便于人工搬运,混凝土预制块按一层铺于钢板焊成的格框内,以便预制压重块处的抽湿和检修。

⑴钢箱梁主要采用桥面吊机吊装,钢箱梁吊装采用四个吊点,吊点可用来调整梁段斜率。桥面吊机在箱梁上的支撑点均应在中纵腹板与横隔板的交点上,即横桥向两支点的间距应为17m,顺桥向前后支点的应为间距15m。

8 施工要点

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4)实施。

8.1 桩基施工

?首先搭设施工平台,安装钢护筒定位架,并插打钢护筒。

?钻孔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为加快施工进度,建议采用性能可靠的大直径钻机。由于地质条件较差,为避免发生塌孔、缩孔现象,应采用高性能优质泥浆进行钻孔护壁,并建议采用淡水泥浆。

?成孔后进行清孔,孔底沉淀物厚度不大于20cm。成孔后应及时吊放钢筋笼,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防止长时间浸泡塌孔、泥浆沉淀而降低地基承载力。

?钻孔桩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0cm,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不大于桩长的1/150,钢护筒倾斜度不大于1/200。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钻探资料不一致,应按实际地质情况调整桩长。对全部桩基采用超声波检验法进行桩基质量检验,对检测结果有疑问,则须作“钻孔取芯”检查。

?群桩基础在承台底面处的群桩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

?根据试桩结果确定桩底压浆技术参数及压浆管路设置。

8.2 承台(塔座)施工

承台采用钢套箱施工。

?首先在岸上或驳船上制作钢套箱,船运至施工现场,拆除承台处影响吊箱安装的施工工作平台和钢管桩。

?在钢护筒上安装吊杆支撑牛腿和吊杆,利用浮吊吊装钢套箱,下放钢套箱。

?钢套箱下沉至设计标高。

?利用低潮位焊接封底混凝土内护筒壁抗剪牛腿,堵漏,浇注封底混凝土。

?钢套箱内抽水,拆除影响承台施工的钢套箱内支撑,切除钢护筒、破桩头,绑扎承台钢筋、设置温控设施和墩身、塔座、塔柱预埋钢筋、检测设备等预埋件,浇注承台(塔座)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降低水化热和气温等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并保证外观质量。

以上施工方案为建议方案,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钢套箱的施工方案。

8.3 墩身施工

?利用整体钢模板施工墩身。

?桥墩、支座垫石位置和高程控制要求准确,垫石顶表面必须保持平整,按图纸及生产厂方的要求,在浇筑墩顶混凝土时准确预埋支座地脚螺栓。建议在支座垫石施工前实测墩顶标高并根据实测标高调整垫石高度,支座垫石宜在支座安装前再安排浇筑完成。

?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同时墩身各截面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

?墩身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支座垫石钢筋及支座预埋件。

?施工过程中,墩身各部位不宜埋设任何用于施工的受力构件,如确需埋设,必须进行受力计算,预埋钢件不得与结构钢筋相连,施工完成后及时拆除,以确保墩身的受力安全和外观质量。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降低水化热以及气温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墩身构件产生裂缝,并保证外观质量。

?墩身施工时,应随时观测墩身的变形,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墩身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8.4 索塔施工

?索塔除起步段外采用爬升模板逐段连续施工,施工模板应保证足够的刚度,并严禁采用对拉螺杆固定模板,确保塔柱混凝土外观质量和耐久性;每段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宜控制在4~6m以内,且每次衔接面的处理应力求整齐、清洁。

?严格控制塔柱倾斜度、高程及各断面尺寸,要求单塔柱倾斜度的误差不大于塔高的H/3000(H为塔高),轴线偏位允许偏差±10mm,断面尺寸允许偏差±20mm,塔顶高程允许偏差±10mm,斜拉索锚固点高程允许偏差±10mm,斜拉索锚具轴线允许偏差±5mm。为消除索塔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塔柱、钢锚箱弹性变形的影响,索塔应设置预抬量,斜拉索锚固点设计理论计算预抬量为2.0cm,施工时应动态监控该数值,以确保斜拉索在塔上锚固位置的准确。

?塔柱内竖向主筋的接长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接头等级为Ⅱ级,其技术标准应符合JGJ 107-2003和JGJ 108-96的有关规定。

?塔柱、横梁采用C50混凝土,在施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试验,以保证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及缓凝、早强等性能。索塔实心段和塔壁加厚处应采取降低水化热措施,注意保温和养生,防止因水化热过高而使塔柱开裂。应尽量缩短塔柱起步段混凝土与承台混凝土之间的龄期差。

?索塔各部分的混凝土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并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厂的石料、砂料,外加剂也应采用同一产品,以求保持结构外观色调一致。同时索塔塔柱不宜使用粉煤灰,若采用粉煤灰,则掺量不得超过5%,并采取相应确保混凝土养生的措施。

?下塔柱施工时,应设置水平拉杆,避免因施工荷载和塔柱自重引起过大的横向水平位移。

?中塔柱施工时必须每隔15m左右设置一道水平横撑。水平横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与塔柱固结,待斜拉索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塔柱施工时应考虑到塔柱的变形,因此,应采取相应施工措施确保塔柱受力、变形和塔柱几何尺寸及外形符合设计要求。

?塔柱施工时,应注意预埋人行爬梯、排水系统、防雷系统、景观照明、航空障碍灯、塔内照明、电力管线孔、交通监控器、防撞设施等各种预埋件及预埋钢筋;塔冠处隔板表面应进行抹面处理,以利排水。

?各种施工用的预埋件在索塔施工完毕后均应割除磨平并满足索塔整体景观的要求。

?横梁采用支撑在承台上的落地支架立模,分两次浇筑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前,应对第一层混凝土与第二层混凝土结合面凿毛并清洗干净。

⑴为了避免预应力张拉端槽口开得过大而切断塔柱的竖向钢筋,采用深埋锚工艺即锚垫板栓接一段套筒,锚垫板应按套筒设计要求对螺栓孔进行攻丝,套筒外缘距塔柱外侧表面为5cm,施工塔柱时预先用泡沫塑料封堵套筒,严禁施工时混凝土进入套筒内。预应力张拉时应使用特制的工具式过渡板在塔柱外壁进行张拉。

⑵在横梁混凝土强度达到8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后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竖向从横梁中间向横梁上下两侧对称张拉,对于横梁顶底板的预应力从中间向两侧对称张拉。竖向从腹板中部向上、下缘对称张拉,两侧腹板同一高度预应力钢束也应对称张拉,对于顶底板的预应力应从中间向左、右两侧对称张拉,底板两侧同一高度预应力钢束应对称张拉。

⑶预应力钢束均为两端张拉,一次张拉完成。横梁预应力钢束采用15-22钢绞线,上塔柱环向预应力采用15-12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横梁预应力张拉步骤为:0→初应力→4297kN→持荷5分钟→4297kN锚固;上塔柱环向预应力张拉步骤为:0→初应力→2343.6kN→持荷5分钟→2343.6kN锚固。预应力钢束张拉采用张拉吨位与引伸量双控,以引伸量为主,引伸量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应控制在6%以内。断丝率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要求。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钢束工作长度一律用砂轮切割机切割,留下的锚头以外钢束长度应不小于3cm,也不得大于5cm,封锚混凝土应抹平,以满足索塔整体景观要求。

⑷穿钢束前应采用压缩空气清除管道杂质。张拉后24小时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并掺入适量的钢筋阻锈剂,其施工工艺结合索塔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成果确定。

⑸钢锚箱加工精度要求:焊口角度容许±5°,焊口面高±2mm,焊口间隙±2mm,

焊口错位<2mm。所有要求熔透焊的贴角焊缝,原则都应熔透,制造过程中,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焊接变形小和焊缝收缩小的焊接工艺,建议所有手工焊缝采用纯度大于99.5%的CO2气体保护焊。所有坡口焊接的坡口形式及尺寸均应依照GB 985-88或GB 986-88的要求处理,为保证焊缝质量,应做必要的可焊性试验。

⑹为保证节段拼装定位精度,钢锚箱加工单位在整体预拼装时,应根据钢锚箱设计几何线形和安装精度要求,测定接触点的荷载,尽可能消除偏载。钢锚箱钢锚箱节段制造精度要求表19。

钢锚箱节段制造尺寸允许偏差表19

⑼钢锚箱施工步骤:分块吊装钢锚箱→组装节段→根据爬模每次浇筑混凝土的高度拼接钢锚箱节段→焊接钢锚箱节段间焊缝→检查合格后,方可绑扎钢筋,浇筑索塔混凝土。

⑽横梁施工时,应注意预埋横梁栏杆、人洞门、排水系统、电力管线孔、装饰块等各种预埋件及预埋钢筋。竖向支座、限位支座垫块和阻尼装置预埋件应在索塔施工时预埋,在索塔全部施工完成后再浇筑支座垫块,保证竖向支座顶面标高准确无误。

8.5 上部结构施工

上部结构施工主要是指主梁及斜拉索安装

?塔处零号块(C、D梁段)及B1、Z1号索梁段(B梁段)安装

主塔中横梁施工完成后,拼装零号块安装所需施工支架,上平板运梁车,设梁段高程调节装置。在高水位时利用驳船浮运梁段到位,再利用浮吊吊装D梁段(零号

块)及塔处竖向支座、纵向阻尼限位装置、横向抗风支座至支架上,利用运梁平车运输调整D梁段到设计位置,用高程调节装置调整D梁段的高程,安装D梁段竖向支座、纵向阻尼限位装置、横向抗风支座等,完成D梁段与塔横梁临时固结,同样方法安装调整两侧C梁段至设计位置,与D梁段先临时连接,再完成全截面栓焊连接。拼装中跨侧桥面吊机,利用浮吊将B梁段吊置钢套箱的平台上,此时浮吊不松钩,然后利用桥面吊机吊装B梁段,待桥面吊机起吊后,松开浮吊的吊钩。桥面吊机将B梁段吊至设计位置,并调整B梁段的高程,然后完成与中跨C梁段栓焊连接。第一次张拉中跨Z1号斜拉索后,中跨侧桥面吊机前移,为安装边跨侧桥面吊机腾出空间。拼装边跨侧桥面吊机,同中跨方法一样吊装焊接边跨侧B梁段。第一次张拉边跨B1号索后,边跨桥面吊机前移,中跨桥面吊机后移就位,准备吊B2、Z2号索梁段。拆除施工支架对钢箱梁的约束。

?A梁段及斜拉索安装

驳船浮运梁段到位,中、边跨桥面吊机同时对称吊装梁段至设计标高,与前一梁段临时连接,在合适的温度区间,调整梁段高程、斜率及与前一梁段间缝宽至设计值,精确定位,进行全截面栓焊连接,第一次张拉该梁段斜拉索,向前移动吊机,起吊下一梁段,第二次张拉斜拉索。

按此方法以图《主梁及斜拉索施工流程(一)~(三)》中给出的顺序安装N(S)B2~N(S)B9、B2~B9、N(S)Z2~N(S)Z9、Z2~Z9斜拉索及箱梁,直至次边跨(160m跨)合拢;重复前述标准施工工序至边跨(70m跨)、中跨跨中合拢。

?过渡墩(B8、B13)、辅助墩(B9、B12)墩顶梁段(N04、S04、NB10、SB10梁段)安装

墩顶设置滑轨及高程调节装置,墩顶梁段及此处竖向支座在高水位时浮运到墩旁,用浮吊吊装梁段至墩顶,安装竖向支座、横向抗风支座及横向阻尼限位装置,同时向背塔侧预偏一定距离。

?次边跨(160m跨)、边跨(70m跨)合拢

次边跨合拢前,在一稳定的温度时段多次测量次边跨合拢缝长度,换算至设计合拢温度15~25℃时长度,根据此长度对次边跨合拢段(NBH1、SBH1梁段)二次下料。在辅助墩(B9、B12)墩顶梁段向背塔侧预偏40cm后,从运梁驳船上吊装次边跨合拢梁段(NBH1、SBH1梁段)到设计标高,与前一梁段临时连接,墩顶梁段(NB10、SB10梁段)回退、调整,与NBH1(SBH1)梁段临时连接,精确调整NBH1(SBH1)与前一梁段间缝宽,进行栓焊连接;精确调整、焊接NBH1、NB10(SBH1、SB10)梁段间接缝,完成次边跨合拢。

在过渡墩(B8、B13)墩顶梁段向背塔侧预偏40cm后,从运梁驳船上吊装边跨合拢梁段(NBH2、SBH2梁段)到设计标高,与前一梁段临时连接,墩顶梁段(N04、S04梁段)回退、调整,与NBH2(SBH2)梁段临时连接,精确调整NBH2(SBH2)与前一梁段间缝宽,进行栓焊连接;精确调整、焊接NBH2、N04(SBH2、S04)梁段间接缝,完成边跨合拢。

?主跨合拢

主跨跨中合拢前,在一稳定的温度时段多次测量合拢缝长度,换算至设计合拢温度15~25℃时长度,根据此长度对合拢段I梁段二次下料,驳船运输到位,在一较低的温度区间利用两边的桥面吊机同时吊装I段至设计位置,完成临时连接,待温度达到设计合拢温度时,精确调整焊缝缝宽,完成全截面焊接。拆除塔处临时支座。

?钢箱梁梁段间连接

钢箱梁梁段工地连接采用栓焊连接,梁段吊至设计位置后,与前一梁段临时连接,在一合适的温度时段,精确调整焊缝间隙,调平板件错边,间段焊接定位马板,根据工艺规程先顶板U肋栓接,再焊接其余周边板横向环缝,进行无损探伤,合格后焊接纵向加劲肋嵌补段,检验合格后,对焊缝进行必要的打磨处理,即完成梁段工地连接。钢箱梁的竖曲线及预拱度均通过调整主梁顶、底板张口大小来实现。

?本桥采用四点提升吊装梁段的方法,为避免各吊点吊重和起吊速度不均匀,应慢速启动卷扬机,使各起重钢索逐渐受力,经反复调整,使其受力均匀,以保持提升过程中梁段平稳。在梁段即将吊离驳船时,应防止由于梁段位置偏移而产生的横摆,为此每个梁段吊装前应用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准确标定架设梁段的位置并进行吊具定位试验。通过定位调整后,才能进行梁段起吊。

?梁段吊装应避开大风期进行,以确保架设钢箱梁的安全。

?梁段架设时梁段标高的确定应在温度稳定、风速较小的时段进行,并要考虑温度的影响,标高到位后,应迅速将临时匹配件连接起来,然后进行接缝施焊工作。要求所有焊缝质量、高强螺栓施拧检查合格后,方可第一次张拉斜拉索,张拉到位后,方可放松吊机。

?制定工地横向环焊缝的焊接工艺时,应能保证容许的焊缝间隙可在一定范围调整,以通过调整焊缝间隙消除部分制造、安装误差。

⑴主梁安装过程中的临时压重应遵照施工控制所提出的位置及工序要求进行布置、拆除,在钢箱梁横桥向应尽量对称,布于横隔板处或纵腹板处。

⑵施工控制的原则以标高和斜拉索力双控。各施工控制节段的标高误差不宜大于±20mm,横向两根斜拉索处相对误差不宜大于5mm。各施工控制节段的斜拉索力误差不宜大于张拉值的±2.5%,横向两根斜拉索处相对误差不宜大于2%。

⑶所有张拉斜拉索用千斤顶必须配备相应的测力传感器,以控制千斤顶的张拉力。正常情况下,每张拉四对斜拉索,应对测力传感器标定一次,以确保测力的准确性。

⑷在北航道桥钢箱梁内部安装八台除湿机,在人洞安装密封门及电缆孔密封盖等,使钢箱梁内部成为密封空间,通过除湿机工作,使钢箱梁内湿度小于50%。除湿机及其底座板,必须在梁段吊装前预置于钢箱梁内。

⑸钢箱梁节段拼装焊接完成后,接头部分应按要求钢构件防腐涂装方案进行防护(喷砂除锈后表面清洁度不小于Sa3.0级)。

⑹主桥在过渡墩B8、B13与高墩区引桥交界处各设一道伸缩量为1120mm的大型伸缩缝,以适应钢箱梁的伸缩及转动变位。安装时可根据需要在端横隔板上焊接牛腿及有关构件,并应避免与引桥连续箱梁结构尺寸发生冲突。

9 科学研究与试验

?索塔C50号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试验。

?索塔C50号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参数的测定:包括不同龄期的收缩和徐变系数、强度、容重及弹性模量等,以作为预应力计算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索塔C50号高性能混凝土的泵送工艺试验。

?索塔施工变形控制与观测。

塔柱施工时,应随时观测塔柱的变形,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证塔柱的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索塔混凝土试验参数对索塔压缩变形进行分析计算,并设置相应的预抬量,斜拉索锚固点设计理论计算预抬量为2.0cm,施工时应动态监控该数值,以确保斜拉索在塔上锚固位置的准确。

?锚固耳板为关系桥梁安全的重要构件之一,对耳板与钢箱梁边纵腹板相互接触面进行喷砂处理,表面清洁度达到Sa3.0级,然后采用电弧喷铝防腐。由于国内有关该结构设计规范还不完善,为保证该部分结构安全,做到万无一失,应在钢箱梁正式制造前,安排钢箱梁锚固耳板销接连接试验验证。钢箱梁顶板U肋采用栓接形式,应安排钢箱梁栓焊结合模型试验验证,以确定钢箱梁栓焊连接处构造及施工工艺。

10 其它

?索塔各部的钢筋接长及上、中横梁预埋钢筋外露长度应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同一个断面内接头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钢筋连接严禁采用锥螺纹套筒。

?索塔各部的施工缝均应进行凿毛、除油、清洗处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下塔柱预埋钢筋伸入承台中心线高程2.2m以下50cm(主要考虑:承台分层浇注,第一层浇注高度为2.5m,然后绑扎承台中间层及以上钢筋,预埋下塔柱钢筋,再浇注第二层3.5m承台混凝土);埋入区段横向水平钢筋进行优化。

?索塔各部外露面均应保证无蜂窝、麻面、收缩裂缝,索塔各部混凝土颜色应保持一致性,表面应光洁无油污,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施工期间,应与气象部门建立动态预报预警系统,不得在大风及大雨天气施工,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3年第3号令《港口大型机械防阵风防台风管理规定》,为防范海风突然袭击,要求施工单位常年配备一定能力的大型拖舶应急,以确保大桥建设安全顺利。

?混凝土均由水上搅拌船供应,泵送浇筑。

?本册图纸高程系统均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

?塔柱施工起重设备采用固定附着式塔吊,施工电梯采用双笼斜爬电梯。

?施工期间应对各种钢构件预埋件进行连续可靠的防护。

?工程数量表中包括索塔景观照明检修平台预埋件工程数量(景观照明检修平台预埋件防腐方案同钢锚箱防腐方案)。

⑴避雷接地装置设计详见相关分册图纸。

⑵温控水管进出口处不得采用金属管,以免留下结构钢筋和钢材的腐蚀通道,同时应在适当时机对管道压浆封闭。

⑶塔柱施工时应考虑横梁施加预应力对塔柱几何线形的影响,同时应考虑横梁施工支承结构对横梁施加预应力的影响。

⑷桥面处和塔冠横桥向两侧索塔竖向人洞门采用船用风雨单扇特制钢质门,其规格为180×80cm,技术要求执行GB/T 3477-1996标准。

⑸索塔+10.2m标高以下结构采用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方案,设计图纸由芬兰圣维可公司提供后,汇入相关图册。

⑹其它未尽事宜,请参见《杭州湾跨海大桥专用施工技术规范》、《杭州湾跨海大桥专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相关分册施工图。

杭州湾跨海大桥总结报告

杭州湾跨海大桥 调 查 总 结 报 告 调查组:茅以升班第8组 2011年11月11日

杭州湾跨海大桥调查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小组负责的是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3年11月14日开工,2007年6月26日贯通,启用日期是2008年5月1日。现在我们向各位老师和工作组作简要汇报: 1.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总投资约107亿元,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北、南两个通航孔。北通航孔桥为主跨448m的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通航孔桥为单塔单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大桥两岸连接线工程总长84.4公里,投资52.1亿元。其中北连接线29.1公里,投资额17.8亿元;南岸接线55.3公里,投资额34.3亿元。大桥和两岸连接线总投资约140亿元,实际建设工期43个月。 资金来源:2001年9月成立项目公司,大桥建设投资额为118亿,资本金为38.5亿元。其中,宁波方占90%股份,嘉兴方占10%

股份。公司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投资方分别是:宁波市交通投资开发公司45%;杭州宋城集团有限公司17.3%;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12.83%;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9.26%;慈溪兴桥投资有限公司7.41%;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5%;余姚市杭州湾大桥投资有限公司3.7%;嘉兴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0%。本项目商请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等四家银行贷款70亿元。 建设单位: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 质监单位::交通部质监总站。 设计单位:参与设计的单位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测设计院和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3家单位。 监理单位:厦门市路桥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工程监理部等9家单位。 施工单位:中国中铁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主力军,下属的中铁二局、中铁四局和中铁大桥局三家单位承担了大部分工程的施工。 2.建筑结构设计概况 大桥的结构为双塔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设期限5年。建成后,宁波杭州湾大桥将成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桥。 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米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5万吨级轮船;南航道桥为主跨318米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为3000吨级轮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求一般为40~50年,有的要求上百年。而现实中,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在15~20年就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甚至不足五年就开始修复。此方面的花费是惊人的,已经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基本措施和补充措施。基本措施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仔细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在使用中保持低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锈蚀。 ①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本身性能,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许多措施中最经济合理的。 (1)结构采用耐久性设计。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质量。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②补充措施是指:环境侵蚀作用特别严重时,或设计、施工不当,单靠上述基本措施还不能保护混凝土结构必要的耐久性时,需要另外增加的其他防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耐腐蚀钢筋。 (2)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3)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4)电化学保护

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 频繁地干温交替会加剧钢筋锈蚀,所以在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时,应昼限制混凝土表面、接缝和密封处积水,加强排水,尽量减少受潮和溅湿的表面积。 由于环境侵蚀介质在构件棱角或突出部分可以同时从多方面侵入混凝土,而凹入部分易积存侵蚀介质、应力异常,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构件选型应力戒单薄、复杂和多棱角。预计腐蚀破坏严重的构件应便于检测、维护和更换。 2、控制裂缝 不可控制的裂缝包括混凝土塑性收缩、沉降或过载造成的裂缝,常为较宽的裂缝,应针对成因采取措施预防开裂,即使难以预料也应加以引导,使其发生于次要部位或便于处理的位置。 可控制裂缝是靠传统的结构设计知识,按结构几何尺寸与荷载可以合理预防和控制的裂缝。 七、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较高的抗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简介与分析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 王亚洲 10244025 工程管理

摘要 本文从要求的各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新鲜的,也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在受力分析方面的介绍有所匮乏,主要关注的是它的影响以及特点方面,分析跨海大桥的建筑工艺,结合课上所学的诸多因素去分析大桥。总之,从这篇论文里,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整体面貌,以及它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 跨海距离;经济圈;工程难点;成就 正文 该项工程的概况及其成就 总的评价: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杭州湾大桥建筑上所克服的难点,以及设计上所做出的突破在中国建筑史上是浓墨重笔的。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中国人自主设计施工的标志性建筑,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牢记。这也是其为何而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 数字特征:杭州湾跨海大桥缩短了 宁波至上海间的陆路距离120公里,是 国道主干线——同三线跨越杭州湾的便 捷通道。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 计,设计时速100公里/h,设计使用年

限100年,总投资约140亿元。2003年11月14日开工,经过43个月的工程建设,2007年6月26日全桥贯通,计划于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桥面铺装,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晚11时58分正式通车。2008奥运火炬传递中穿越了杭州湾跨海大桥。这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一大创举,令国人心潮振奋。大桥设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桥为主跨448m的钻石型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5000吨;南航道桥为主跨318m的A型单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通航标准3000吨。除南、北航道桥外其余引桥采用30~80m不等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大桥共需要钢材76.7万吨,水泥129.1万吨,石油沥青1.16万吨,木材1.91万立方米,混凝土240万立方米,各类桩基7000余根,为国内特大型桥梁之最。南滩涂5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预制,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的工艺,开创了国内外重型梁运架的新纪录。水中区引桥70米*16米箱梁采用整孔制、运、架一体化方案,单片梁重达2180吨,为国内第一。水中区引桥打入钢管桩直径1.5-1.6米,桩长约80米,总数超过4000根,其钢管桩工程规模全国建桥史上第一。 大桥所获得的成就:这个由我国自行投资、自行设计、自行管理、自行建造的特大型国家基础建设项目的一组组天文数字背后,是一条条艰难的创新之路。 1.投融资体制创新——民营资本首度进入“国字号”工程。 2.科技创新——9大自主核心技术,诸多“中国创造”跃然海上 3.管理创新——36公里长海工地“数据化”一目了然。如此庞大的施工现 场,靠人力无法完成施工管理,指挥部决定创出一条信息化、数字化管 理之路。 4.杭州湾跨海大桥“智能”灯光照明既美观又节能 5.世界十二大奇迹桥梁之一 6.获2010—2011年度建筑工程“鲁班奖”,以及“詹天佑”奖。 随着时间的推进,杭州湾大桥将发挥它各方面的公用,也将被更多的人熟知。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亲身去体会一下杭州湾大桥的气魄,相信那必然是很令人难忘的事情。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2)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31—32页 设计意图:比较数的大小是数的认识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确定数的大小的依据则主要是数的意义、组成和顺序,因此比较数的大小的策略应该是多样的。教材的安排,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再提高组织交流以及不同情形的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注重合作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 2.经历比较l0O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感,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遇事冷静、乐于助人、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主动观察比较,掌握适合自己的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探讨两位数比大小的不同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个人说说,教师在黑板上写上学生说的这些数字。)小朋友们真棒,说了这么多不一样的数字,那你们知道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复习数的读写方法,激发原有的知识、技能及思考积极性,同时

提出新的问题,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有目的的学习。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多媒体出示例题图片,教师讲述故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滩上露出了美丽的贝壳。一会儿,小松鼠、大白兔都捡了一篮贝壳。小松鼠数了数说:“我捡了38个贝壳。”大白兔数了数说:“我捡了46个。”小松鼠说:“我捡得多。”大白兔说:“我捡得多。”到底谁捡得多呢?你能给他们当一下裁判吗?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谁捡得多呢?为什么?请你把想法告诉你的同桌。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说得对的小朋友。 (方法不限,如数的顺序、四十几与三十几比较等,只要方法对,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设计意图:对于“哪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凭借生活经验做出正确判断,因此这里重点是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样比、怎样想的。判断46与38的大小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对两位数大小是直观认识,二是两位数的排列顺序,三是对两位数组成特点的认识。 4、引导:比较两个小动物谁捡得多,也就是比较38与46的大小。(板书:46○38)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多种方法。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符号表示,谁来写一写? 5、指名板书后读一读。 6、试一试(出示计数器) (1)看着计数器把数写出来。(53、56;100、98) (2)这两组数我们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学生在书上完成) (3)启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小结学生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逐步建立抽象的比较数的大小的观念。 7.提问:现在我们已经小结出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现在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刚上课时几个小朋友说的这几个100以内的数,谁大谁小呢?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411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 理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跨海大桥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桥梁建设的地域逐步向近海拓展,海上特大型桥梁工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海上大桥施工工程量大,涉及施工建设单位多,海上施工面临着自然环境恶劣、气候多变、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设备较多、交通不便和人员活动范围有限等诸多不利因素。笔者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项目为背景,介绍了工程项目在海上施工时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杭州湾跨海大桥起于杭州湾北侧海盐县境内的何家头,经乍浦港以西约6公里的郑家埭入海,跨越杭州湾北航道和南航道,经南岸滩涂上跨十塘海堤

后,经九塘、八塘到达桥的止点,是同江—三亚沿海大通道跨越杭州湾的最便捷的通道。 减小海上风险的措施 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杭州湾中部,各种灾害性天气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龙卷风、雾和雷暴。对施工影响的的水文条件主要有:潮汐、风浪和冲刷。为增加有效工作时间和最大限度减小海上施工风险,施工单位针对上述不利条件应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正常施工。 1、防台风措施 浙江是每年台风的高发之地,在这里施工,为确保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施工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方案,统一了指导思想和组织机构:全体职工团结一心,确保项目部在大桥施工中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项目部成立防台领导小组,负责每年的防台工作。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Guide to Durabilit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Structures 2004年1月

前言 鉴于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对我国当前大规模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的咨询项目,旨在联络国内专家,就我国土木和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政策方面的建议。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最为突出,而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在许多方面又不能保证工程的耐久性需要,所以项目组决定联系各方专家,组织成立编审组,着手编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人员使用。与此同时,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和科技司也委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就建筑物耐久性与使用年限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就是依托上述项目和课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编审完成的。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非常复杂,许多方面还认识不清,而且耐久性问题又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指南这样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能更便于设计、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使用。《指南》的初稿、讨论稿和送审稿曾分别在2001年、2002年两次学术会议上和在会后广泛征求过意见并经多次修改。由于时间和认识上的限制,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定期补充。 2003年6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报请国家建设部组织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指南送审稿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获得通过;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研究认定,本指南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标准。 本指南将每年做局部修订补充,并发布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116134915.html,)。 对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将意见和建议寄: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实验室(邮编100084,电子信箱Jiegou@https://www.doczj.com/doc/e116134915.html,)转有关编写人。 指南编审组 2003年

小学数学_【智慧广场】组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智慧广场——组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制五年级下册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较复杂的“组合”问题,经历组合规律的探究过程,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的、全面地思考问题,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课件出示:两人握手画面) 谈话: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三人握手画面) 谈话:三人见面,每两人要握一次手,一共需要握几次手?(学生发言)

(课件出示:四人,五人画面)导入课题。 谈话:如果我们全班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呢? 学生自由发言。 谈话:到底有多少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组合问题。(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导入情景窗问题。 【设计意图】新课之初,教师通过谈话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良好的品德教育,又结合具体的学校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探索新知,建构认知 (一)初步探究,合作交流。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多少种组队方案可以选择呢? 学生独立探讨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将学生所说的组队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预设: 生1:我认为可以有六种组队方案:小丽和小军、小杰和小军、小丽和小杰、小阳和小丽、小杰和小阳、小军和小阳,把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一、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5年修订版说明 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https://www.doczj.com/doc/e116134915.html, 2005年9月 二、 《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 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 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 类别 名称 Ⅰ Ⅱ Ⅲ Ⅳ Ⅴ Ⅴ1Ⅴ2Ⅴ3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 反复冻融引起混凝土冻蚀的环境 海水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近海或海洋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环境 其他化学物质引起混凝土腐蚀的环境: 土中和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 大气污染环境 盐结晶环境 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 起钢筋的严重锈蚀。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 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 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 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表3.1.2 环境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作用程度的定性描述 A B 可忽略 轻度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115页“找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课教学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明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的可漂亮了,他想请大家一起到他家参观一下,大家愿意去吗?(课件出示客厅全景图)客厅中的哪些物品是按规律排列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窗帘、沙发套、彩灯等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很漂亮。 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并为新课做准备。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我们接着到他家的厨房再看一看,出示墙面和地面图。 这是他家的墙面和地面铺的瓷砖,仔细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 (1).墙面每一行都有四种图形,分别是圆形、菱形、五角星、三角形。只是位置不一样。教师引导观察。 (2).每一列也是四种图形,位置不同。 (3).斜着看图形都一样的。(课件适时的闪动)那么他们的排列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出示第一行,它是怎样变成第二行的呢?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汇报:到前边演示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重要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造价较低,且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耐久性的结构形式,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然而,从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至今的150年间,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提前失效,达不到预定的服役年限。这其中有的是由于结构设计的抗力不足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使用荷载的不利变化造成的,但更多的是由于结构的耐久性不足导致的。特别是沿海及近海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海洋环境对混凝土的腐蚀,尤其是钢筋的锈蚀而造成结构的早期损坏,丧失了结构的耐久性能,已成为实际工程中的重要问题。早期损坏的结构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进行维修补强,甚至造成停工停产的巨大经济损失。耐久性失效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失效的最主要原因。 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病害而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并且耐久性问题越来越严重。结构耐久性造成的损失大大超过了人们的估计。国外学者曾用“五倍定律”形象地描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即设计阶段对钢筋防护方面节省1美元,那么就意味着:发现钢筋锈蚀时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5美元;混凝土表面顺筋开裂时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25美元;严重破坏时采取措施将追加维修费125美元。 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一方面能对已有的建筑结构物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定和剩余寿命预测,以选择对其正确的处理方法;另一方面可对新建项目进行耐久性设计,揭示影响结构寿命的内部与外部因素,从而提高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因此,它既有服务于服役结构的现实意义,又有指导待建结构进行耐久性设计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丰富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度理论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正因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问题如此重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均越来越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众多的研究者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展开了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而材料层面的成果尤为显著。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框架,如图1-1所示。本章将着重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中成熟的相关研究成果。 图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框架 ?????????????????????????????????????????????????耐久性评估耐久性设计结构层次构件承载力的变化粘结性能衰退模型混凝土锈胀开裂模型构件层次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冻融破坏氯盐腐蚀混凝土碳化材料层次工业环境土壤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环境层次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稻田里的故事》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眼下正值农村秋收冬种的季节,丰收的稻田给人们带来了喜悦,无情的雨雪让万物生长面临着危机。每年的这段时间农民们总要经历下雨的磨难,今年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连续的阴雨和秋雪给农民收割稻子带来了困难,人们在着急、在担心。 童话《稻田里的故事》就是我依据前段时间我们这里出现的奇怪的天气情况而设计的,秋天下雪和连绵的阴雨使成熟的水稻处于困境中,农民们无法收割,恶劣的天气可能会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这一自然现状,我自编童话《稻田里的故事》,主要讲述了稻子娃娃和妈妈在雨雪中坚持站立,和兄弟们一起抗雨雪的感人故事,想借稻子和妈妈一起抗雨雪的故事表达人们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从而引发孩子一起来为农业收种艰苦而想办法,培养幼儿面对困难不畏惧和关爱别人的高尚思想情操,丰富幼儿的农业科技知识,体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设法寻找解决农业生产的最佳途径和方法,科学家也许就在这里出现了。 整个故事渗透了三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在实施中可灵活运用。故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丰收的场景,表述丰收的喜悦,稻子的长势良好,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水稻的生长需要太阳光的照射,需要雨露的滋润,让孩子理解丰收得来的不容易。涉及科学领域的知识。“水稻妈妈穿上了绿衣裳”寓意着绿色生命的成长。 第二部分是两个种田汉的一段对话。其中道出了农业现代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便利。本来我想省去这一段,因为这个故事比较长,而且是拟人化的童话故事,感觉加在里面不够协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的话我觉得还是加在里面好,故事留有结尾,意在激发幼儿大胆地去想,培养幼儿想象创造力,这一段可以为接下来的艺术活动起到铺垫作用。而且整个故事情节比较简单,里面的内容孩子还是容易理解的。 第三部分描写水稻面临恶劣天气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以及一家人相互关爱团结的情景,通过对话来抒发感情。这里有稻子娃娃和妈妈的两次抗雨雪的经过。第一次描写天气变化给稻子带来的变化,妈妈给小稻子们鼓励,是稻子妈妈的坚强让小稻子们变得坚强,其中蕴含着一家人的相互关爱和母爱的伟大。 @_@我是分割线@_@ 第二次写了小稻子们为抗雨想办法,表现小稻子们只有坚持总能胜利的决心。这里可以实施社会领域的思想教育。现代的孩子由于家人过分宠爱,柔弱娇作的比较多,很多孩子耐挫能力不够强,通过此教育对培养幼儿遇到困难不畏惧的顽强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 故事留有结尾,我想让孩子来为故事叙说结尾,这一方面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允许幼儿幻想,现在全球气温普遍升高,天气反复无常,如果我们这里真的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该如何面对?或许孩子的想法更多,从而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潜意识,诱发科学灵感,说不定科学家就在这里诞生了。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艺术活动做铺垫。 整个故事对话比较多,可以设计成语言活动,让幼儿学说角色对话,说出不同的语气,用不同表情来表现不同时段故事人物的神态,为故事人物勾画形态。但是文中的句式没有统一,优美的词语描写也不多,觉得上成语言活动在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Unit 2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表达“频率”。Section A通过“谈论做运动的频率”,通过听力、对话练习、小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询问及表达有关频率的内容(做运动的频率,日常活动的频率,学习的频率等);Section B通过讨论饮食及其它生活方式,通过听力、阅读、做调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如何用频度副词综合表达信息;Self Check部分通过填空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词汇,通过开放式的写作帮助学生巩固对频度副词的掌握。 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表达频率”。 重点词汇: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how often, once, twice, three times a week, every day, milk, junk food, health, unhealthy, habit 重点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 二、教学建议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例如调查学生日常活动的频率,如运动、吃蔬菜、看电视、看电影、听歌、读小说、上网等的频率,与学生探讨做某件事情什么样的频率最合适等。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等方式开拓学生思路,帮助学生记忆。如 vegetables 三、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学生生活设计活动,使学生在谈论自己生活的过程中掌握频度副词的用法及其它知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 1. 掌握如何恰当地使用频率副词及短语: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小学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 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 核心素养点:推理能力、抽象思维、模型思维。 学科素养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 德育渗透点:感受数学学习的严谨,了解古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是“利用特定单位测量的过程中遇到不能用整数数据表示时就产生了小数”,从“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开始,准确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绳子的长度,学生理解,但如果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学生在理解方面还是有困难的。因此,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产生的意义。

张奠宙教授说过,“小数的本质在于‘位置计数法’的拓展,而不在十分之几的表述。小数是将个、十、百、千等不断扩大的位置计数方式,朝着另一个方向(‘不断缩小’的位置计数方式)加以延伸,即增加了十分位、百分位等新位置,使之成为更为完善的一种位置计数制度。”因此,本节课以十进制作纽带,从已有的整数拓展到小数,紧紧抓住整数与小数的连接点,让学生感受结构化的数学。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3.学情分析 学生一年级学习人民币时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进而又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了小数,这些都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而且学生已经完整地学习了自然数的知识、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能够迁移到理解小数的意义上。搜集各个版本的“小数地意义和性质”的教材,关注点都在与十进分数联系的建构上。学生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画一画的方法解释小数的意义,知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0.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0.01……为后续学习三位小数及计数单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思考、探究中理解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直观图形理解小数的意义。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笔记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笔记

目录(Contents) 第一章概论(Introduction) (3) 第一节教材的定义(The definition of materials) (3) 第二节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The role of materials in ELT) (4) 第三节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发展( New trends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 (5) 第二章教学大纲与教材(Syllabuses and materials) (5) 第一节教学大纲的定义(Definitions of syllabus) (6) 第三节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Components of syllabuses) (7) 第四节教学大纲的种类(Types of syllabuses) (7) 第五节语法教学大纲(Grammatical syllabuses) (8) 第三章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10) 第四章优秀教材的特点(Feature of good materials) (12) 第五章关于教材编写的研究课题(Research issues on materials development) (14) 第一节教材中语言材料的选择问题(Issues on th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textbooks) (14) 第二节语言学习规律与教材编写(Language learning rules and materials development) (15) 第三节语言知识的呈现(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materials) (16) 第四节教材编写与语法教学(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grammar teaching) (16) 第五节教材编写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Materials development and learner autonomy) (17) 第六章语料库与教材编写(Language corpora in materials development) (17) 第一节计算机语库(Computer-based language corpora) (18) 第二节语料库的功能(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corpora) (18) 第三节如何使用语料库(How to use language corpora) (18) 第七章教材评价(Materials evaluation) (18)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实用标准文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钓鱼的启示》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 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生活的启示”。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讲述34 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时发生的事,使“我”从中获得了终生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文中重点句直接点明文章 主旨,叙述过程中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清晰地交代 了事情的发展过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反映人 物的内心世界,教学中应抓住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的理 解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能够抓住重 点词语理解文章内容,能够较为准确的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 进行分析理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 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新词,理清了文章思路。但是本文中 重点句和较难理解的句子很多,特别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 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 很难弄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进 行理解。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重 点对学生进行了深入文本的对话设计,希望学生在训练中, 阅读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文档大全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能联系上下 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 时根据本校制定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进行深入 的探究,争取使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 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 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我”从鲈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 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难点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浅谈杭州湾跨海大桥 摘要:本文从桥梁工程入手,概述了桥梁工程对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具体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施工、影响、特点等诸多方面。总的来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是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它的影响也是可观的。 关键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经济圈;工程难点;桥梁施工;技术分析;成就;技术创新 1.杭州湾大桥对两岸经济的影响及建设的必要性 杭州湾特殊的喇叭口地形,在带给大家壮丽的钱江潮的同时,也给了杭州湾两岸甚至整个浙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的劣势尤其导致了较差的通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杭州湾两岸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浙江是以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的通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应运而生。杭州湾位于我国改革开放最具活力、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重大的战略意义。 1.1 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杭州、绍兴、台州、舟山、温州等地的发展,并对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它对于促进沪苏浙整个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合和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发挥以上海为龙头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浙江省的综合竞争力。大桥的建设,将大大缩短浙东南沿海与上海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浙江省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以更优越的地理优势,融入国际大都市经济圈。 1.3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大桥建设将进一步密切嘉兴、宁波、绍兴、台州等城市的联系,促进浙江省杭州湾城市连绵带和沿海对外开放扇面的形成,从而将这一区域提升为以上海为龙头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群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4 作为我国沿海大通道中的第一座跨海大桥,突破了杭州湾的瓶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耐久性设计指南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2004年1月

前言 鉴于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对我国当前大规模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的咨询项目,旨在联络国内专家,就我国土木和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政策方面的建议。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最为突出,而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在许多方面又不能保证工程的耐久性需要,所以项目组决定联系各方专家,组织成立编审组,着手编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人员使用。与此同时,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和科技司也委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就建筑物耐久性与使用年限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就是依托上述项目和课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编审完成的。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非常复杂,许多方面还认识不清,而且耐久性问题又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指南这样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能更便于设计、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使用。《指南》的初稿、讨论稿和送审稿曾分别在2001年、2002年两次学术会议上和在会后广泛征求过意见并经多次修改。由于时间和认识上的限制,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定期补充。 对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将意见和建议寄: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实验室(邮编100084,电子信箱Jiegou@https://www.doczj.com/doc/e116134915.html,)转有关编写人。 指南编审组 2003年 指南编审组成员

(汉语拼音为序) 巴恒静包琦玮陈肇元*陈蔚凡邱小坛冯乃谦傅智干伟忠郝挺宇洪定海洪乃丰黄士元蒋莼秋金伟良李金玉廉慧珍*林宝玉林志伸刘西拉罗琳吕志涛马孝轩潘德强钱稼茹覃维祖王庆霖吴学敏徐有邻岳庆瑞袁勇赵国藩周君亮 *编审组联系人 指南起草人: 第1、2、3、5章陈肇元;第4、6章廉慧珍、陈肇元;第7章洪乃丰; 附录A1 覃维祖;附录A2 冯乃谦、巴恒静;附录B1 干伟忠;附录B2 路新瀛。 为起草指南第4、5章提供条文初稿的尚有黄士元、冯乃谦、王庆霖、林宝玉、吕志涛、林志伸。 全文由陈肇元、廉慧珍根据汇总意见及建议增补、修改定稿。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4~66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 教材第64页的例题安排了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抽象出三个角的基本图形,让学生初步体会角的基本特征;第二层次,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初步明确构成角的基本要素;第三层次,让学生基于已经形成的对角的初步认识,进一步巩固对角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在随后的“试一试”中,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明确角的各部分名称。第65页的例题,教材借助钟面上由时针和分针组成的大小不同的角,渗透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决定的,使学生初步掌握直观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随后还安排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对新知加以巩固和拓展。 设计思路: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在例题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构建角的概念,为进一步认识其他的几何图形打好基础。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学生的直观思维,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