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 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系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及碲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为主要组成的无机材料的泛称。

分类 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 了解胶凝材料及其分类

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

胶凝材料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和非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一般为粉末状固体,在使用时用水或水溶液搅拌成浆体。

? 了解硅酸盐的基本理论

硅酸盐指的是硅、氧与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 熟悉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密度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V----密度ρ

材料的表观体积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表观密度ρ0

材料的堆积体积V0,: 在堆集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堆积密度ρ0′

? 2孔隙率: 00(1)100%(1)100%V P V ρρ

=-?=-?

? 空隙率:000

0(1)100%(1)100%V P V ρρ''=-?=-?'

? 与水有关的性质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润湿角---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与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润湿角θ<90? 时,为亲水性材料;θ>90? 时,为憎水性材料:钢材、玻璃、塑料、沥青

2、吸水性与吸湿性

吸湿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用W h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100?-=g g

s h m m m W ?????----------););%g m g m W g

s h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材料的含水率(吸水性是指材料与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用两种表示方式

质量吸水率

%100?-=g g

b m m m m W ?????----------););%g m g m W g b m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的质量(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

%100)

(0?-=V m m W W g b v ρ ?????----------3

30/0.1);%cm g cm V W W v 水的密度,常温下取的体积(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材料的体积吸水率(ρ 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是材料的软化系数g b

f f k 压极限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的抗压极限强度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工程。用于一般受潮较

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0.75 。

4、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

以试件在冻融后的质量损失、外形变化或强度降低不超过一定限度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来表示,或称为抗冻等级。材料的抗冻等级可分为F 15、F 25、F 50、F 100、F 200等,

5、抗渗性

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水渗透的性能。

抗渗等级是指用标准方法进行透水试验时,材料标准试件在透水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

三、与热有关的性质

导热性:用导热系数 λ 表示

热容量: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

应选用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的材料作为保温隔热材料

四、力学性质

1、材料的强度

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的计算式如下:

A

P f m ax = 抗弯强度用下式计算:

2m ax 23bh L

P f f = 2m ax bh L

P f f =

? 普通混凝土的分类

按体积密度分

重混凝土 ρ0>2800kg/m3。

普通混凝土 ρ0= 2000~2800kg/m3。

轻混凝土 ρ0<2000kg/m3。

按胶凝材料分

水泥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等。

按用途分

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与技术要求

组成材料与结构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2.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

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

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

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缝。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

? 混凝土外加剂及应用

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

(1)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按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减水剂、泵送剂、保水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外加剂。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隔离剂、养护剂等。

(2)常用混凝土外加剂

1)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减水剂的经济技术效果

①在保证混凝土混合物和易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量,降低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②在保持混凝土强度(水灰比不变)和坍落度不变的条件下,可节约水泥用量。

③在保持水灰比与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大大提高混凝土混合物的流动性,从而方便施工。

2)早强剂 能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3 )引气剂与引气减水剂 引气剂是指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引入的微小气泡(直径为20~1000μm)在拌合物中均匀分布,明显地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和抗渗性),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

4) 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 缓凝剂是指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5) 防冻剂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得出“基准配合比”;

经过强度检验(如有抗渗、抗冻等其他性能要求,应当进行相应的检验),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的“试验室配合比”(也叫设计配合比);

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试验室配合比进行调整,求出“施工配合比”

(1)确定配制强度(f cu,o )

σ645.10+=k cu cu f f ,,

f 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W/C)

ce

b a 0cu ce a

c w f f f m m ??+?ααα,= 式中: αa、αb——回归系数;应根据工程所用的水泥、集料,通过试验由建立的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取碎石混凝土 αa=0.46,αb=0.07;卵石混凝土αa=0.48,αb=0.33。

fce ——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 (4)计算水泥用量m c

(5)确定砂率βs (6)计算砂、石子用量m s0、m g0

(7)计算初步配合比

?

水泥水化:硅酸盐水泥拌合水后,四种主要熟料矿物与水反应。分述如下: ①硅酸三钙水化

硅酸三钙在常温下的水化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C-S-H 凝胶)和氢氧化钙。 3CaO ·SiO2+nH2O=xCaO ·SiO2·yH2O+(3-x)Ca(OH)2

②硅酸二钙的水化

β-C2S 的水化与C3S 相似,只不过水化速度慢而已。 2CaO ·SiO2+nH2O=xCaO ·SiO2·yH2O+(2-x)Ca(OH)2

所形成的水化硅酸钙在C/S 和形貌方面与C3S 水化生成的都无大区别,故也称为C-S-H 凝胶。但CH 生成量比C3S 的少,结晶却粗大些。

③铝酸三钙的水化

铝酸三钙的水化迅速,放热快,其水化产物组成和结构受液相CaO 浓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大,先生成介稳状态的水化铝酸钙,最终转化为水石榴石(C3AH6)。

在有石膏的情况下,C 3A 水化的最终产物与起石膏掺入量有关。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简称钙矾石,常用AFt 表示。若石膏在C3A 完全水化前耗尽,则钙矾石与C3A 作用转化为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④铁相固溶体的水化 :水泥熟料中铁相固溶体可用C4AF 作为代表。它的水化速率比C3A 略慢,水化热较低,即使单独水化也不会引起快凝。其水化反应及其产物与C3A 很相似。

一、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1、胶结料及掺加料

水泥,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在水泥砂浆中掺入部分石灰膏、粘土膏或粉煤灰等,改善砂浆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称水泥混合砂浆。消石灰粉不得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2、 细集料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为M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3、对外加剂的要求

一般应使用无机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砂浆用水的要求与混凝土的要求相同。

? 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质

1、砂浆的流动性(稠度)

指标是沉入度,它是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其单位为mm 。工程中对砂浆稠度选择的依据是砌体类型和施工气候条件。 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有:砂浆的用水量、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集料的粒形和级配、外加剂的性质和掺量、拌和的均匀程度等。

2、砂浆的保水性

用砂浆分层度仪测定,以分层度(mm )表示。分层度过大,表示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砌筑砂浆分层度不应大于 30mm 。分层度过小,容易发生干缩裂缝,故通常砂浆分层度不宜小于10mm 。

3、凝结时间

建筑砂浆凝结时间,以贯入阻力达到0.5MPa 为评定依据。水泥砂浆不宜超过8h ,水泥混合砂浆不宜超过10h ,加入外加剂后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4、强度与强度等级

标准试件尺寸为70.7mm 立方体试件一组6块,标养至 28d,测定其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划分为 M20、M15、M7.5、M5.0、M2.5等六个强度等级。

?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96)

(1)砌筑砂浆配制强度(f m ,0)的确定 f m ,0=f 2 + 0.645σ砌筑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

1

122--=∑=n f n f n i i σ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Qc (kg /m3

)

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

ce m c Af B f Q )(,-=01000

当水泥砂浆中的计算用量不足200 kg/m 3时,应按200 kg/m 3采用。

(3) 按水泥用量计算掺加料用量

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QD =QA一Q c

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宜在300~350㎏之间。

(4) 确定砂用量Q s(kg/m3)Q s= 1×ρ0干

ρ0干——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

(5) 确定用水量Q w(kg/m3)

经验,一般混合砂浆约为:260~300 kg/m3,水泥砂浆约为270~330 kg/m3。(6) 试配与调整

?加气混凝土性能

加气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轻质性,保温,抗压,保温,耐火,吸声,耐久,抗渗,易加工,

灰沙砖:是以粉煤灰或其他矿渣或灰沙为原料,添加石灰,石膏以及骨料,经胚料制备、压制成型、高效蒸汽养护等工艺制成。轻质、保温、隔音、隔热、结构科学、吸水率达、抗渗性能强、密实度大、抗冻、耐腐蚀。

中职专业基础学习知识建筑学习材料试卷试题.docx

实用标准文案 土建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建筑材料自测题 1.普通混凝土标准试件经28d 标准养护后测得抗压强度为22.6MPa,同时又测得同批混凝土水饱和后的抗压强度为21.5MPa,干燥状态测得抗压强度为24.5 MPa ,该混凝土的软化系数为_____。 A 0.96 B 0.92 C 0.13 D 0.88 2.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_____渗透的性质。 A水B潮气C压力水D饱和水 3.有一块砖重2625g,其含水率为5%,该湿砖所含水量为_____。 A 131.25 B 129.76 C 130.34 D 125 4.材料的耐水性指材料_____而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A在水作用下B在压力水作用下 C 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D长期在湿气作用下 5.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ρ0' ,则存在下列关系_____。 Aρ >ρ 0>ρ 0'Bρ0>ρ >ρ0'Cρ 0'>ρ 0>ρ 6.材料吸水后,将使材料的_____提高。 A耐久性B强度及导热系数C密度D表观密度和导热系数 7.通常材料的软化系数为_____时,可以认为是耐水的材料。 A >0.95 B >0.85 C >0.75 8.材质相同的A, B 材料,已知表观密度ρ0A>ρ 0B,则 A 材料的保温效果比 B 材料 _____。 A好B差C差不多 9. ____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玻璃 10.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_____。 A CaSO4.2H2O B CaSO4 C CaSO4.1/2H2O D Ca(OH)2 11.为了加速水玻璃的硬化,应加入_____作促硬剂。 A NaOH B NaF C Na2SiF6 D Ca(OH)2 12.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_____。 A C3A B C3S C C4AF D石膏 13.为了调节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常掺入适量的_____。 A石灰B石膏C粉煤灰 D MgO 14.用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硬化,宜选用_____水泥。 A硅酸盐B高铝C矿渣D低热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自考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骨料的坚固性:指骨料在自然风化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 力。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 易于产生流动、易于运输、易于充满混凝土模板的性质。 4.徐变:是指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而产生的塑性变 形。 5.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碳酸 钙和水的过程。 6.钢材的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7.高分子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原子数较多,由许多低分子化合物经 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聚合而成的物质,简称高聚或聚合物。 8.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表示沥青在大气因素的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9.沥青胶的柔韧性:表示沥青胶在一定温度下抵抗变形断裂的性能。 10.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指木材中的含水与所处环境的湿度平衡时的含水率。 11.孔隙率:是指材料中所有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12.软水侵蚀:指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时,其中一些水化物将依照溶解度的 大小,依次逐渐被溶解的过程。 13.冲击韧性:是指冲击荷载作用下钢材抵抗破坏的能力。 14.沥青的老化:是指沥青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组分中的低分子量的油分要逐

步转化为分子量稍高一些的树脂,树脂又逐步转化为分子量更高的沥青质,使沥青塑性降低、黏性增大,逐步变脆开裂的过程。 15.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间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总体积的 百分比。 16.混凝土的化学收缩: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产物的体积小于 反应物的体积,导致混凝土在硬化时产生的收缩。 17.塑料:是指以树脂为基本材料,加入适量的填料和添加剂后而制得的制品。 18.沥青的闪点:也称闪火点,沥青加热时挥发的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规定 的条件下与火燃接触,初次产生蓝色闪火的温度。 19.泛霜:是砖在使用过程中的一种盐析现象。 20.脆性材料:是指具有在外力作用下没有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便发生突然破坏 性质的材料。 21.木材的纤维饱和点:木材细胞壁中充满吸附水,而细胞腔及细胞间隙中无自 由水时的饱和率。 22.体积吸水率:是指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体 积的百分比。 23.冷加工强化:将钢材在常温下进行冷拉、冷拔或冷轧,使之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提高屈服强度的过程。 24.砂率:是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表示混凝土中砂、石的组 合或配合程度。 25.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体积密度的比值。 26.水泥的初凝时间:是指自水泥加水拌和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概述

建筑及规划基础知识 一.建筑识图基础知识?房屋是供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场所,与人们关系密切。将一幢拟建房屋的内外形状和大小,以及各部分的结构、构造、装饰、设备等内容,按照有关规范规定,用正投影方法,详细准确地画出的图样,称为“房屋建筑图”。它是用以指导施工的一套图纸,所以又称为施工图。? (一).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根据其专业内容或作用不同,一般包括:?1.图纸目录:包括每张图纸的名称、内容、图纸编号等,表明该工程施工图由哪几个专业的图纸及哪些图纸所组成,以便查找。 2.设计总说明:主要说明工程的概况和总的要求。内容一般应包括:设计依据(如设计规模、建筑面积以及有关的地质、气象资料等);施工要求(如施工技术、材料、要求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或有特殊要求的做法说明)等。以上各项内容,对于简单的工程,也可分别在各专业图纸上写成文字说明。 3.建筑施工图:包括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表示建筑物的内部布置情况,外部形状,以及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 4.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情况,构件类型,尺寸大小及构造做法等。? 5.设备施工图:包括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设备的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和详图。表示上、下水及暖气管线布置,卫生设备及通风设备等的布置,电气线路的走向和安装要求等。 (二)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 为了保证制图质量、提高效率、表达统一和便于识读,我国制订了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简称“标准”),其中几项主要的规定和常用的表示方法如下:

1.定位轴线?在施工图中通常将房屋的基础、墙、柱和梁等承重构件的轴线画出,并进行编号,以便施工时位纺线和查阅图纸,这些轴线称为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采用细点画线表示。轴线编号的画圆用细实线,在画圈内写上编号。在平面上水平方向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向右依次编写。垂直方向的编号,用大写英文字母自下而上顺次编写,英文字中I、O及Z三个字母不得作轴线编号,以免与数字1、0及2混淆。对于一些与主要承重构件相联系的次要构件,它的定位轴线一般作为附加轴线,编号可用分数表示。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 2.标高?在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上,经常用标高符号表示编号。? 某一部位的高度。各种图纸上所用标高符号,以细实线绘制。标高数值以米为单位(不标单位),一般标注至小数后三位数(总平面图中为二位数)。 标高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绝对标高:我国把青岛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定为绝对标高的零点,其他各地标高都以它作为基准,在总平面图中的室外地面标高中常采用绝对标高。?相对标高:除了总平面图外,一般都采用相对标高,即把首层室内主要地面标高定为相对标高的零点,并在建筑工程的总说明中说明相对标高和绝对标高的关系。如室外地面标高-0.45表示室外地面比室内首层地面低0.45米。?3.尺寸线 施工图中均应注明详细的尺寸。尺寸标注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起止点和尺寸数字所组成。根据《标准》规定,除了标高及总平面图上的尺寸以米为单位外,其余一律以毫米为单位。为了使图面清晰,尺寸数字后一般不必注写单位。 在图形外面的尺寸界线是用细实线画出的,一般应与被标注长度垂直,但在图形里面的尺寸界线以图形的轮廓线和中线来代替。尺寸线必须用细实线画出,而不能用其他线代替;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尺寸线的起止点用45度的中粗短线表示,短线方向应以所注数字的左下角向右上角倾斜。尺寸数字应标注在水平尺寸线上方(垂直尺寸线的左方)中部。?二.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一)建筑材料的分类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复习大纲 一、填空 1、建筑材料是用于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所有物质的总 _ 2、材料的孔隙率与密实度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材料的同一性质。 3、石灰浆体在空气中逐渐硬化并产生一定的强度来完成石灰的硬化。 4、砂浆宝在砂浆中主要起到分散水泥,使水泥与砂浆分布均匀从而达到不沉淀、不沁水。 5、水泥是一种粉末状的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6、国家标准《砌筑水泥》要有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保水率及强度的要求。 7、混凝土按胶凝材料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 8、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碱-骨料作用。 9、砌筑砂浆的和易性通常从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综合评定。 10、非烧结砖常用的有蒸压灰沙浆、蒸压养粉煤灰砖、炉渣砖等。 11、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金属及其合金。 12、钢材的锈蚀主要是因为环境湿度、侵蚀性介质数量、钢材材质及表面状况。 13、石油沥青的组成是由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而成。 14、评价沥青质量的主要指标是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15、木材的物理性中自由水是存在于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它影响木 材的表面密度、保存性、抗腐蚀性及燃烧性。 16、木材的防腐防虫措施主要采用干燥、涂料覆盖、化学处理三种来做处理。 17、建筑装饰塑料制品有塑料门窗、塑料地板、塑料壁纸、塑料装饰板材。 18石渣类砂浆饰面主要有水刷石、干粘石、斩假石、水磨石四种。 19、 多彩内墙涂料按其介质可分为:水包油型、油包水型、油包油型及水包_____ 型。 20、绝热材料的类型分为:多孔型、纤维型、反射型三种。 21、复合管材中钢塑复合管和铝塑复合管最常用。 22、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是指材料内固体物质所占的体积,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体积。 23、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 _ 24、根据石膏热处理过程不同可得半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的系列变体。 25、建筑石膏按其细度、凝结时间及强度指标分为三个等级。 26、混合材料按其性能和作用分为填充性混合材料和活性混合材料两类。 27、水泥的运输应注意防水和防潮。 28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及粗、细骨料按一定的比例配合、拌制为混合料,

建筑材料学习心得体会

.. ;. 建筑材料学习心得 建筑材料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为学习建筑施工技术和建筑施工管理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 要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在听多媒体课程之前,应先认真阅读该课程的教科书,把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作上标记;带着疑问去听课。听完多媒体教学课程后,应在当天进行学习和总结。 注重“三基”,多练、多思考。学好建筑材料的标准是:准确领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熟练正确运用其分析和解决相应知识范围及涉及到的实际问题。首先,应对已学的一些基础课程进行复习、归纳和总结;其次,每一次学习新内容之前,借助本课程推荐的教材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不断巩固学过的知识,要充分利用本课程提供的各种相关资料,如课后作业、思考问题、常见问题等帮助学习,还要根据各章划分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不同层次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要对一个事物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从而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化为正确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结合自己学习的进度,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基础上,多做题、多训练、多思考,通过做题去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去巩固所学知识。 充分利用网络学院构建的学习平台。对于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要及时的通过交流园地和邮件,向辅导老师提出,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给你作出详细的回答。要多上交流园地,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体会,老师也会每天在交流园地上,根据学习进度进行辅导。

装修建材材料知识

第五节地面材料知识 一、地板类: 1、实木地板 实木地板是木材经烘干,加工后形成的地面装饰材料。它具有花纹自然,脚感舒适,使用安全的特点, 是卧室、客厅、书房等地面装修的理想材料。实木的装饰风格返朴归真,质感自然,在森林覆盖率下降 ,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实木地板更显珍贵。 目前中国市场上销售较快的有香脂木豆、重蚁木、孪叶苏木、紫心苏木、印茄、柚木、木荚豆、玉蕊木 、甘巴豆等。甘巴豆、印茄物美价廉,适合一般家庭;孪叶苏木、木荚豆、膜瓣豆等属于中档价位树种 ;香脂木豆、重蚁木、掌心苏木、虎木、柚木等属高档树种。 实木地板厚度一般18mm,常见规格有90*900、125*900,在铺装上有直接铺帖和龙骨铺 帖两种,直接铺 帖要求实木地板在制作上将榫口设计为虎口榫,这样安装后才不易松动。 实木地板是半成品,“三分地板七分装”,铺设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地板的后期使用状况,与其他类型 木地板相比,实木地板对售后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尤其严格,所以,消费者除注重地板本身质量外, 还要看其售后服务如何。另外,实木地板还存在名不符“实”的问题。名不符“实”的实木地板名称可 以归纳为两类情况:一类是虚拟名称,即在木材科学的名称上没有的,由商家自己定上名字,如黄金木 、富贵木、象牙木等,实际上在木材名称的国家标准中是查不到的。还有一类是张冠李戴,以次充好。 即把木材颜色进行加工,或是拿相近、相似的木材来顶替高档木材,将名贵木材的名字硬戴在非名贵木 材的“头上”。 选实木地板就是追求其真实、自然的感觉,不能过于注重漆膜硬度,否则就南辕北辙了。实木地板与强 化木地板不同,实木地板可以多次修复刷漆。另外,实木地板产生的响声不一定是地板本身发出的,也 可能是木龙骨含水率过高变形后发出的。实木地板虽然环保,但易变形和被虫蛀,须经常打理。选实木 地板主要看是含水率和漆膜硬度,实木地板的平均含水率最好控制在12%左右,过干和过

保险基础知识-总结的很详细

保险基础知识 第一节保险概述 一、简述保险的含义及分类。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保险是以契约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 保险属于经济范畴,它所揭示的是保险的属性,是保险的本质性的东西。 从本质上讲,保险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表现在:(1)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商品交换关系;(2)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关系。 从经济角度来看,保险是一种损失分摊方法,以多数单位和个人缴纳保费建立保险基金,使少数成员的损失由全体被保险人分担。 从法律意义上说,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即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被保险人以缴纳保费获取保

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赔偿,保险人则有收受保费的权利和提供赔偿的义务。

由此可见,保险乃是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统一。 根据保险标的不同,保险可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后,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从广义上讲,财产保险是指除人身保险外的其他一切险种,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实偿性保险。 社会保险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 丧失劳动能力而没有甚或来源是给与物质帮助、维护即本身获得各种制度的总称。我国《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与社会保险相对应,商业保险通过订立保险合同、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商业保险关系是由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合同关系

建筑材料基本知识范本

目录 第一章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2) 第一节材料的组成与结构2? 第二节材料的物理性质?2 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4? 第二章石材4? 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5? 第一节石膏5? 第二节石灰6? 第四章水泥 ...................................................................................................................................... 7第一节硅酸盐水泥 (7) 第二节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9? 第五章混凝土 (11) 第一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12第二节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2) 第三节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质?14 第四节普通混凝土结构和性质16? 第六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9) 第七节混凝土外加剂23? 第八节轻混凝土 (24) 第六章建筑砂浆24? 第一节砂浆的技术性质....................................................................................................... 24 第二节砌筑砂浆?25 第七章烧结制品和熔融制品26? 第八章建筑砂浆 ...................................................................................................................... 27 第一节砌筑砂浆27? 第二节抹面砂浆............................................................................................................... 32第三节装饰砂浆.. (33) 第九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知识34?

建筑材料学知识点.

绪论 1.、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1具备设计的强度等级 和结构稳定w性2建筑物的适用性3建筑物的耐久 性这三者总称建筑物的可靠性。 2. 度量建筑物可靠性的数值指标叫做建筑物的可靠度。其定义为:建筑物在规定的期间内(分析时的时间参数,也称设计基准期),在规定的条件下(指设计建筑物时所确定的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适用的条件及环境条件,而不受人为过失影响),具有预订功能的概率。 3 从环境改善角度出发,具有环境改善功能的材 料、高效率利用和低耗能材料、全寿命环境协调 性和零排放的制备技术的材料,都属于环境协调 性材料。 4 这种环境协调性材料的基本特征是;无毒无 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 坏;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可再生循 环利用,且容易回收;能做到高的使用率。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1 材料密度:νρm = 表观密度:a a v m =ρ 体积密度:00v m ,=ρ 堆积密度:通常所指的堆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和气干状态下的,称为气干堆积密度。, p v m =ρ 紧密密度:对于散粒体材料按规定方法填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紧密密度。 空隙率;散粒材料的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数。 2 化学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含量的百分数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元是矿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链节。 3 硅氧骨架形式结构分别为: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和架装结构。 4 建筑材料的宏观结构按空隙尺寸可分为; (1)致密结构(2)空隙结构(3)多孔结构

5 当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外力解除时变形能完全消失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若还存在永久变形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6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破坏时不产生塑性变形,即使产生其数量很小,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材料在破坏前就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种性质叫延性。 材料的韧性是以材料在冲击或震动载荷作用破坏时所需要的能量表示,相当于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变轴所围成的面积。 7 材料的力学破坏本质上是由于原子间或分子间的结合键受拉力作用发生断裂所造成的。断裂的形式是脆裂或产生晶界面滑移。 8 耐久性:所谓材料的耐久性,是在使用条件下,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于规定使用期限内不破坏, 也不失去原有性能的性质。 亲水性:材料遇水后其表面能降低,则水在材料表面易于扩展,这种与水的亲和性称为亲水性。憎水性;当材料与水接触时不和水亲合,这种性质称为憎水性。

基础知识-建筑材料

基础知识-建筑材料 (总分:9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98,分数:98.00) 1.下列关于生石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A) 生石灰暴露于空气中时,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变为熟石灰 B.(B) 生石灰中不熟化的部分越多,质量越次 C.(C) 钙质石灰凝固较慢,镁质石灰凝固较快√ D.(D) 生石灰不能直接加水拌制砂浆 解析: 2.含水率为5%的中砂2200g,其中含水( )g。 (分数:1.00) A.(A) 110 B.(B) 105 √ C.(C) 116 D.(D) 180 解析: 3.在建设工程中大量使用钢捌Q235-BF,这种钢材( )。 (分数:1.00) A.(A) 屈服点235MPa,半镇静钢 B.(B) 屈服点235MPa,B级沸腾钢√ C.(C) 屈服点235MPa,B级镇静钢 D.(D) 屈服点235MPa,半镇静沸腾钢 解析: 4.用石灰浆罩墙面时,为避免收缩开裂,其正确的调制方法是掺入( )。 (分数:1.00) A.(A) 适量盐 B.(B) 适量纤维材料√ C.(C) 适量石膏 D.(D) 适量白水泥 解析: 5.试配混凝土时,选用砂率为30%,经计算其骨料总重量为1800kg,则砂用量为( )。 (分数:1.00) A.(A) 415kg B.(B) 540kg √ C.(C) 1260kg D.(D) 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解析: 6.某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混凝土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300kg;砂600kg;石子1200kg;水150kg,该工程所用砂含水率为3%,石含水率为1%,则其施工配合比为( )。 (分数:1.00) A.(A) 水泥300kg;砂600kg;石1200kg;水150kg B.(B) 水泥300kg;砂618kg;石1212kg;水150kg C.(C) 水泥270kg;砂618kg;石1212kg;水150kg D.(D) 水泥300kg;砂618Kg;石1212kg;水120kg √ 解析:

教材,建筑材料与检测复习资料,必考内容全整理!

▲建筑材料可分为狭义建筑材料和广义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可细分为许多小类 ▲按使用功能分类可分为承重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及建筑功能材料三大类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重要物质基础 ▲未来的建筑材料发展有着以下的发展趋势 1在材料性能方面,要求轻质、高强、多功能和耐久 2在产品形式方面,要求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 3在生产工艺方面,要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造和淘汰陈旧设备和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4在资源利用方面,既要研制和开发新材料,又要充分利用工农业废料和地方材料5在经济效益方面,要降低材料消耗和能源消耗,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材料又称生态建筑材料或无公害建筑材料 ▲我国根据技术标准的发布单位与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或部)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P=M/V P(密度g/cm3)M(干燥环境下的质量g) V(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堆积密度P(kg/cm3) ▲当空气湿度大且温度较低时,材料含水率就大,反之则小 ▲材料的导热系数: 1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通常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晶体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非晶体材料。 2材料的孔隙率、孔隙构造特征 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导热系数愈小。

▲脆性和韧性 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普通混凝土、砂浆等 韧性,低碳钢、低合金钢、木材、钢筋混凝土等都属于韧性材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硅酸三钙45~60% 硅酸二钙15~30% 铝酸三钙(放热量最大)6~15% 铁铝酸四钙6~8% ▲硅酸三钙是决定水泥前度的主要矿物;硅酸二钙是保证水泥后期强度的主要矿物。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品种和组分 水泥品种 1硅酸盐水泥(P·I . P·II) 2普通硅酸盐水泥(P·O) 3矿渣硅酸盐水泥(P·S·A . P·S·B)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 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 6复合硅酸盐水泥(P·C)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600min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当水泥浆体在硬化后体积发生不均匀变化时,会导致膨胀开裂、翘曲等现象,称为体积安定性不良 ▲体积安定性及其检测

土建工程基础 知识点总结

. 根据材料的1.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 墙体材料和功能材料大体上可分为结构材料,根据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的部位或使用功能,三类。与质量有关的物理性质:实际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材料的密实度与空2. 。隙率(密实率,孔隙率)与水有关的物理性质:3. 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表示:材料所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其大小用含水率W b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称为材料的含水率。用软化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耐水性:材料在长期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表示:系数K 以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材料在外力4.(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强度, 产生的变形不因外力的消除而消失的性质称为塑形 5.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可随外力的消除而完全消失的性质称弹性 无明显的变形特征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脆性 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吸收较多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致被破坏的性能称韧性。 6.影响材料长期使用的破坏因素复杂多样,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等。 7.水泥按其用途和性能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类。 水泥强度是评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8.混凝土通常是由胶凝材料、粗、细骨料、水以及其他材料,按适当比例搅拌配制并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 9.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的选用原则:质量相同的石子,粒径越大,总表面积越小,越节约水泥,故尽量选用大粒径石子。 10.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以下三方面的性质: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 11.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1)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或早强型水泥。 (2)采用低水胶比的干硬性混凝土。 (3)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混凝土 (4)掺加混凝土外加剂(早强剂、减水剂)、掺合料(如硅粉、优质粉煤灰、超细磨矿渣等)。(5)采用机械搅拌和振捣。 12建筑砂浆按用途分为砌筑砂浆、抹面砂浆(如装饰砂浆、普通抹面砂浆、防水砂浆等)及特种砂浆(如绝热砂浆、耐酸砂浆等)。 13.建筑砂浆按胶结材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 14.砂浆的和易性: . .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

?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硫系化合物(包括硫化物、硒化物及碲化物)和硅酸盐、钛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含氧酸盐为主要组成的无机材料的泛称。 分类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特种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了解胶凝材料及其分类 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他物料,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 胶凝材料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又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和非水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一般为粉末状固体,在使用时用水或水溶液搅拌成浆体。 ?了解硅酸盐的基本理论 硅酸盐指的是硅、氧及其它化学元素(主要是铝、铁、钙、镁、钾、钠等)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它在地壳中分布极广,是构成多数岩石(如花岗岩)和土壤的主要成分. ?熟悉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密度 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V----密度ρ 材料的表观体积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表观密度ρ0

材料的堆积体积V0,:在堆集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堆积密度ρ0′ ? 2孔隙率:00(1)100%(1)100%V P V ρρ=-?=-? ? 空隙率:0 00 0(1)100%(1)100%V P V ρρ''=-?=-?' ? 及水有关的性质 1. 材料的亲水性及憎水性 润湿角---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交点处,沿水滴表面的切线及水和固体接触面所成的夹角。润湿角θ<90?时,为亲水性材料;θ>90?时,为憎水性材料:钢材、玻璃、塑料、沥青 2、吸水性及吸湿性 吸湿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占其干质量的百分率,用W h 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 %g m g m W g s h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材料在含水状态下的质)材料的含水率(吸水性是指材料及水接触吸收水分的性质,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 率表示,吸水率用两种表示方式 质量吸水率 ?????----------);); %g m g m W g b m 量(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的质量(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材料的质量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 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 %100) (0?-=V m m W W g b v ρ?????----------330/0.1);%cm g cm V W W v 水的密度,常温下取的体积(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材料的体积吸水率(ρ 耐水性 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是材料

房建工程基础知识点大全

房建工程基础知识点大全 第一节、建筑物的分类 一、建筑物的用途分类及特点 1、民用建筑:供人们生活、居住、从事各种文化福利活动的房屋。按其用途不同, (1 (2 2 1 2、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梁、柱、楼板、基础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作。梁、楼板、柱、基础组成一个承重的框架,因此也称框架结构。墙只起围护作用,用砖砌筑。此结构用于高层或大跨度房屋建筑中。 4、钢结构:建筑物的梁、柱、屋架等承重构件用钢材制作,墙体用砖或其他材料制成。此结构多用于大型工业建筑。

三、按建筑结构承重方式分类 1、承重墙结构 它的传力途径是:屋盖的重量由屋架(或梁柱)承担,屋架支撑在承重墙上,楼层的重量由组成楼盖的梁、板支撑在承重墙上。因此,屋盖、楼层的荷载均由承重墙承担;墙下有基础,基础下为地基,全部荷载由墙、基础传到地基上。 2 3 ,4 1 2、多层:2层以上,8层以下 3、中高层:8层以上,16层以下 4、高层:16层以上,24层以下 5、超高层:24层以上 第二节房屋构造概述

一、建筑材料知识 主要建筑材料包括水泥、钢筋、木材、普通混凝土、黏土砖等。 1、水泥 (1)常见水泥的种类: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种 (2)325、 425、 (3 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沙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标准稠度是做水泥的安定性和凝结时间时,国家标准规定的稠度。 2、钢筋 (1)建筑钢筋的种类:钢筋是钢锭经热轧而成,故又称热轧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最大的钢材品种。

按外形可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按钢种可分为: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 按强度可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其中Ⅰ级钢筋为低碳钢钢筋,Ⅱ、Ⅲ、Ⅳ级为低合金钢钢筋。 (2 3 (1 (2 红松:材质较软,纹理顺直,不易翘曲、开裂,树脂多,耐腐朽,易加工,主要用 鱼鳞云杉:又名白松。材质轻、纹理直、结构细、易干燥、加工,主要用于制作门 马尾松:材质中硬,纹理直斜不匀,结构中至粗,不耐腐,松脂气味浓,在水中很

建筑单位材料员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内部资料)

*********************公司 材料员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二零一二年八月 目录 前言 第一讲建筑材料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1、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任务 3、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要求 4、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领域 5. 建筑工程材料员的工作程序 第二节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 1、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概述 2、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内容 3、当前建设工程现场常见建材质量不合格行为 4、生产销售领域常见的违规行为介绍 第三节建筑工程材料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6、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第四节材料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一)公司物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1、公司总部物资设备公司主要工作 2、公司总部物资设备公司经理的岗位职责 3、公司总部物资部管理责任师的岗位职责 4、公司物资部计划统计责任师的岗位职责 5、公司物资部材料供应责任师的岗位职责 (二)项目物资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1、物资部经理岗位职责及任职标准 2、材料员岗位职责

3、统计核算员岗位职责及任职标准4.现场管理员岗位职责及任职标准5.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及任职标准第五节建设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第一讲建筑材料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一、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不同工程项目、不同工艺阶段,对材料要求各不相同,材料本身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材料费是工程中的重要开支,在工程造价中,一般要占建筑工程总成本的60%以上,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对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材料费用,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二、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任务 建筑企业材料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本着“管物资必须全面管供、管用、管节约和管回收、修旧利费”的原则,把好供、管、用三个主要环节,以最低的材料成本,按质、按量、及时、配套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材料,并监督和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具体任务 1、提高计划管理质量,保证材料供应 提高计划管理质量,首先要提高核算工程用料的正确性。计划是组织指导材料业务活动的重要环节,是组织货源和供应工程用料的依据。无论是需用计划,还是材料平衡分配计划,都要以单位工程(大的工程可用分部工程)进行编制。但是,往往因设计变更,施工条件的化,打破了原定的材料供应计划。为此,材料计划工作需要与设计、建设单位和施工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重大设计变更,大量材料代用,材料的价差和量差等重要问题,应与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好。同时材料供应员要有应变的工作水平,才能保证工程需要。 2、提高供应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进度 材料供应与管理包括采购、运输及仓库管理业务,这是配套供应的先决条件。由于建筑工程产品的规格、式样多,每项工程都是按照工程的特定要求设计和施工的,对材料各有不同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受设计的制约,而在材料流通过程中受生产和运输条件的制约.价格上受地区预算价格的制约。因此材料部门要主动与施工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交流情况,互相配合,才能提高供应管理水平,适应施工要求。对特殊材料要采取专料专用控制,以确保工程进度 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坚持定额用料 建筑工程产品体积大,生产周期长.用料数量多,运董大,而且施工现场一般比较狭小,储存材料困难.在施工高峰期间土建、安装交叉作业,材料储存地点与供、需、运、管之间矛盾突出,容易造成材浪费。因此,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材料管理责任制度材料员要参加现场施工平面总图关于材料布置的规划工作。在组织管方面要认真发动群众.坚持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施工队(组)的管理网,这是材料使用管理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定额供料,严格领退手续,达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克服浪费,节约有奖 4、严格经济核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建筑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必须立足于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有关资料,一般工程的直接费占工程造价的77.05%,其中材料费为66.83%、机械费为4.7 9%、人工费为5.52%.说明材料费占主要地位。材料供应管理中各业务活动.要全面实行经济核算责任制度。由于材料供应方面的经济效益较为直观、可比,目前在不同程度上已重视材料价格差异的经济效益.但仍忽视材料的使用管理.甚至以材料价差盈余掩盖企业管理的不足,这不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应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土木工程材料》重要知识点 关注各章习题: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 一、材料基本性质 (1)基本概念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下的质量; 2.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实体及开口孔隙、闭口孔隙)的质量,俗称容重; 3.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实体及闭口孔隙体积)材料的干质量,也称视密度; 4.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体积以及颗粒间孔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 5.孔隙率:材料中的孔隙体积占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6.空隙率: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颗粒固体物质间空隙体积(开口孔隙与间隙之和)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7.强度:指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8.比强度:指材料强度与表观密度之比,材料比强度越大,越轻质高强; 9.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10.塑性:指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1.韧性:指在冲击或震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够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 12.脆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 13.硬度: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14.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5.亲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亲水性; 16.憎水性:当湿润角>90°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这种性质称为材料的憎水性;

土建资料员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土建资料员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土建资料员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一:施工现场管理与资料收集 一:前言:----现场施工管理的慨念 现场施工管理的组成: 施工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 1:施工准备2:施工阶段3:竣工验收 (一):施工准备: 1:技木准备 承包合同,工程予算、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 2:现场准备 三通一平、工程定位放线及复核、施工许可证申报、质监申报、临时占用道路申报、现场文明施工围蔽、临施建造、材料、机具组织进场。 3:组织准备 组织劳动力进场, ( 1):确定施工及各工作工序,搭接次序。 ( 2):组织分段平衡流水,交义作业计划。 ( 3);组织新进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及考核。 (二):施工阶段: 1:质量控制 贯沏施工组织设计、制度措施、监督执行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贯沏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切实执行质量检查和质量验收,做好工序交接捡查验收,隐

蔽工程检查验收,防渗漏试水检查验收,变更工程签证,控制材料进场质量,加强施工复核,组织工程质量定期及不定期的质量检查。 2:安全控制 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五个安全因素﹙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其中包括:施工作业安排、用电与防火安全,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措施,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学习。 3: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工期及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编制施工进度作业计划,及时检查计划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协调土建与专业施工的协作配合。 4:成本控制 及时做好经济签证,贯沏降低成本措施,优化进度计划,优化劳动力,严格控制材料进场数量及质量,材料发放实行限额领料,加强施工放线复核,做到事前控制质量,减少事后返工损失,掌握经济索赔技巧,及签证索赔,减少经济损失。 5: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场容管理 6:现场料具管理 包括:生产工具﹙做好发放与回收﹚、现场材料﹙施工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加标色﹚,周转料﹙分类堆放﹚。 ( 三):竣工验收阶段 1:技术资料整理组编 包括:施工日志、变更工程、施工验收及检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质量检查验收记录,资料应及时记录及时签证,及时积累,及时整理。﹙技术资料是甲方用

电大《建筑材料(A)》上机考试题库

电大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建筑材料A》期末上机考试题库(综合完整版) 知识点1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建筑材料是指组成建筑物或构筑物各部分实体的材材料(√) 2.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墓础。(√) 3.建筑设计理论不断进步和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建筑材料的发展无关。(×) 4.在我国,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仅占到总投资的10~20%。(×) 5.建筑材料的正确、节约、合理地运用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和投资。(√) 6.建筑材料种类繁多,随着材料科学和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 (√) 7.按其使用功能可将建筑材料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两类。(×) 8.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选用有关的标准主要有产品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两类。(√) 9.按其在建筑物中的所处部位,可将建筑材料分为基础、主体、屋面、地面等材料。(√) 知识点2 选择题 1.下列各种材料的构造属于纤维状的是(D) A.玻璃 B.钢材 C.混凝体 D.木材 2.下列材料的构造属于层状构造的是(D) A.玻璃 B.钢材 C.混凝体 D.胶合板 3.材料在宏观可见层次上的组成形象称为(A) A.构造 B.结构 C.孔隙 D.密度 4.木材、玻璃纤维、矿棉的构造都是(D) A.致密状构造 B.多孔状构造 C.颗粒状构造 D.纤维状构造 5钢材、玻璃、铝合金的构造都是(A) A.致密状构造 B.多孔状构造 C.颗粒状构造 D.纤维状构造 6.孔隙按其连通性可以分为(A) 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B.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微孔 C.连通孔、粗大孔、毛细孔 D.连通孔、毛细孔、封闭孔

7.孔隙按其直径的大小可分为(B) A.连通孔、封闭孔、半连通孔 B.粗大孔、毛细孔、极细徽孔 C.连通孔、粗大孔、毛细孔 D.连通孔、毛细孔、封翅孔 8.材料的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A) A.孔隙率 B.空隙率 C.填充率 D.密实度 9.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称为(B) A.孔隙率 B.空隙率 C.填充率 D.密实度 知识点3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团组成形状各异的现象。(√) 2.材料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指分子团组成形式相同,但元素组成各异的现象。(×) 3.材料的徽观结构主要是指材料在原子、离子、分子层次上的组成形式。(√) 4.晶体的徽观结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徽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有确定的几何位置关系。(√) 5.玻璃体徽观结构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排列呈无序浑沌状态。(√) 6.胶体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徽观结构形式,通常是由极细微的固体颗粒均匀分布在液体中所形成。(√) 7.胶体的徽观结构特点是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排列有确定的几何位置关系。(×) 8.晶体是建筑材料中常见的一种徽观结构形式.通常是由极细微的固体颗粒均匀分布在液体中所形成。(×) 9.胶体与晶体、玻璃体最大的不同点是可呈分散相和网状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分别称为溶胶和凝胶。(√) 知识点4 选择题 1.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满的程度称为(D)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 2.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最称为(C)。 A.密度 B.表观密度 C.堆积密度 D.密实度 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