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新闻记者培训完整600练习题及答案

2013新闻记者培训完整600练习题及答案

2013新闻记者培训完整600练习题及答案
2013新闻记者培训完整600练习题及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B.生活小康

C.全面小康

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

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

A.2015 年

B.2020 年

C.2030 年

D.2040 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A.二

B.三

C.四

D.五

7.党的十八大把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A)

A.人民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

C.和平发展

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B)

A.土地改革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改革开放政策

D.和平发展政策

12.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A.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D.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

A.改革开放

B.优化经济结构

C.提升国民生产总值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A)

A.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球华人

16.胡锦涛同志在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这一范畴。(C)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C.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

D.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

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实现途径。(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行动指南。(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根本保障。(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20.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A)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2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主线,是关

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C)

A.改革开放

B.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生态文明建设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B)

A.深化所有制改革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

D.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

训,强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无产阶级专政

D.权力制衡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D)

A.党的领导

B.理论学习

C.典型示范

D.制度建设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C)

A.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B.吸收国外文化成果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6.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把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

A.思想道德建设

B.继承传统文化

C.借鉴国外文化

D.发展文化事业

27.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A.文化体制改革

B.文化事业发展

C.文化产业进步

D.激发传统文化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D)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

A.互利共赢

B.互利互惠

C.和平发展

D.大国崛起

30.新闻记者要把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A)

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宣传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C.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

D.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二)多选题

1.1992 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无产阶级专政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呈现出哪些特征?(CD)

A.西方化

B.同质化

C.跨越式

D.后发赶超

3.当前,我们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的哪几步?

(AB)

A.第一步战略目标

B.第二步战略目标

C.第三步战略目标

D.以上全部

4.党的十八大要求,到2020 年,哪些方面实现比2010 年翻一番?

(AC)

A.国内生产总值

B.对外贸易总额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D.固定资产投资

5.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

包括。(ABCDE)

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B.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E.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包

括。(ABCDE)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E.生态文明建设

7.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其中,

“一条主线”指。(AB)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C.加强党的经济指导能力建设

D.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8.党的十八大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ABCD)

A.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B.胡锦涛同志作了大会政治报告

C.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9.党的十八大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ABC)

A.发展中国

B.发展社会主义

C.发展马克思主义

D.发展中国道路

10.党的十八大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号召,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几种

意识。(ABCD)

A.忧患意识

B.创新意识

C.宗旨意识

D.使命意识

11.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

现。(ABC)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12.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所谓中国精神

包括。(AB)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法治精神

D.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传统精神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包括。(ABCD)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4.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这。(ABCD)

A.符合唯物史观的要求

B.契合社会主义的本质

C.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心问题

15.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ABCD)

A.历史的创造者

B.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

D.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16.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的基本内涵。(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BC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了几大问题?(AB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ABD)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成果,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有关的认识。(ACD)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革命性战争规律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2.党的十八大郑重地把科学发展观同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BCD)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3.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十年来我国新的历史性变化作了高度概括。(ABC)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C.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D.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制度改革、所有制改革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是。(A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上启下的十年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进一步彰显的十年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十年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勃勃生机的十年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几大重点任务。(ABCDE)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E.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6.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

应。(ABCD)

A.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

B.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C.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D.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27.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

促进同步发展。(ABCD)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28.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其着力点是。(ABC)

A.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C.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D.更加注重发挥德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几

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A.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D.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30.以下哪些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是正确的?(ABC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3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内容?(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2.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CD)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理智、节制、公平、正义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3.党的十八大报告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

化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重点任务?(ABCD)

A.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B.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C.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D.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判断题

1.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2.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3.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4.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6.当前,我们正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稳步迈进。(X)

7.党的十八大立足新世纪、新阶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为“五位一体”。(√)

8.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针。(√)

10.党的十八大回顾和总结了过去十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的奋

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X)

1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X)

12.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还明确提出了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13.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14.2013 年3 月17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阐述。(√)

15.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

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16.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揭示了社

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7.历史经验表明,思想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18.党的十八大修改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民普遍受益。(√)

20.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再需要发展爱国统一

战线,应完全依靠党的领导。(X)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坚持和发展。(√)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

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

24.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

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5.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不能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X)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

27.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我们胜利完成“十五”规划,顺利实施

“十一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X)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中,一切权力属于中国共产党。(X)

29.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

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

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30.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

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3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效率至上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X)

3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础。(√)

33.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社会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在改善民生

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3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

略任务。(√)

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当今世界并不安宁,和平发展面对严峻挑

战。(√)

36.事实证明,我国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讲原则、讲道

理、有底线。(√)

37.新闻记者认识国情、立足国情,首要的便是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

下哪一项?(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B)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B)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 年10 月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

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B)

A.服务群众

B.以人为本

C.面向基层

D.深入实际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C)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B.“有机的报刊运动”——新闻真实

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D.“一般的公正”——新闻客观

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

求是什么?(A)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坚持“三贴近”原则

C.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怀有群众意识

1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

A.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多谈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

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

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C)

A.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B.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D.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B)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D)

A.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9.习近平2009 年3 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A)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要善于引导媒体

D.要对媒体公开透明

20.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C)

A.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亭、进家庭

B.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D)

A.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扩张方式

B.速度已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

C.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

检查官身上

23.2011 年,拥有168 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

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利?(A)

A.隐私权

B.知情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24.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

闻学文献?(B)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C)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B.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新闻真实不等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28.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A.《论言论自由》

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C)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

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30.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C)

A.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B.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要避免使用同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

3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D.舆论监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32.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D)

A.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B.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C.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C.新闻重策划,宣传重导向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ABCD)

A.群众路线

B.媒体职能

C.党报理论

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ABC)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D.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

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

律办事

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

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

报道?(ABD)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要

C.宣传任务

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

与工作方法的统一?(ACD)

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B.结合新闻价值、工作需要和社会效果安排报纸的头版头条

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

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

的领导和监督

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

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ABCD)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

A.书信和电话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媒体

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ABCD)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

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BCD)

A.新闻事实的选取应当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好恶为基础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

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

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ABCD)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ABCD)

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

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D.有机运动是媒介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无奈现实

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

方面进行创新?(BCD)

A.落实“全党集体办报”的方针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

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ABD)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C.因为“走转改”践行了舆论引导和宣传艺术结合的方针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

有哪些?(ABC)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D.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

传播的有哪些?(AB)

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C.对谣言危害进行定性,视情况等待时机进行回击

D.报道其他内容,转移社会对谣言的注意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BC)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 年

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 年中央文件)

D.《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20.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B.“走转改”需要记者不断抓活鱼,捕捉基层的新鲜新闻素材

C.“走转改”要求记者从内心深处转变态度,不能再高高在上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ABC)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D.热衷于使用形容词,直接进行评价而缺少白描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

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

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

A.善于用事实说话

B.增强宣传的引导力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

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A.报道揭露坏人坏事

B.监督社会状况

C.监督娱乐明星

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AC)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B.《反杜林论》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D.《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6.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通畅

C.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意见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ABC)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

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D.公众人物即使是在私人场合活动,报刊也可以对此进行报道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 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

A.某报纸发表了批评一作者的文章后,该作者的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

拒绝

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D.某地方报纸多刊登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

法有哪些?(BCD)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讲话当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

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

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X)

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4.2011 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

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X)

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

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X)

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

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

拔高的宣传做法。(X)

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

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

底”列为了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X)

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

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X)

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

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

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X)

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X)

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

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

的源泉。(√)

17.《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

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X)

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

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X)

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

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

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

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X)

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

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X)

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

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25.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

的观点时,应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

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公正”是一种束缚。(X)

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

一起的。(√)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

不存在新闻自由。(X)

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

系列报道活动。(X)

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

报检查制度。(√)

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

“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强调新闻

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X)

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X)

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

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

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新闻记者考试《新闻法规》练习题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 A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B )。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B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C )。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C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A )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 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甲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露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C.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C )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 B )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D ) A.只能在a B.只能在a或b C.可以在a或b或c D.可以在a或b或c或d 12.某媒体刊发了本媒体记者张某采写的对某公民不利的报道。某公民欲状告该媒体。公民可以起诉?( B ) 13.A.只能是媒体 B.可以是媒体或记者张某 C.只能是记者张某 D.必须是媒体和记者张某 13.某网民在其博客中发文章披露称20年前被医院宣布为因肺病去世的某演员其实是因身患艾滋病而病故。博文中除称该演员当年症状类似艾滋病发作,且有圈内传说该演员曾经吸毒外,此外再没有就此提出充足证据。此文随后被众多网站转载,反响激烈。演员父母、兄妹和妻子对该网民、转载的网站提起名誉权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某演员已去世20年,并不具有名誉权,所以法院应该驳回起诉 B.就算起诉,也只有该演员的父母和妻子有起诉资格,其兄妹不具有起诉资格 C.就算起诉,也应该以隐私权起诉,不应该以名誉权起诉 D.法院应该受理此起诉 14.某女大学生为某摄影师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摄影师将大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 (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 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 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1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A) A.社会和谐 B.生活小康 C.全面小康 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A) 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B) A.2015 年 B.2020 年 C.2030 年 D.2040 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C)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 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D) A.二B.三C.四D.五 7.党的十八大把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B)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A) A.人民B.工人阶级C.中国共产党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现代化C.和平发展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B)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B) A.土地改革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改革开放政策 D.和平发展政策 12.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A.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C.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D.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改革开放B.优化经济结构C.提升国民生产总值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A)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A)A.广大人民群众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全球华人 16.胡锦涛同志在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C) A.党的十六大 B.党的十七大 C.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大会 D.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 1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实现途径。(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行动指南。(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根本保障。(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20.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A)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 2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C) A.改革开放 B.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生态文明建设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B)A.深化所有制改革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D.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无产阶级专政 D.权力制衡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D) A.党的领导 B.理论学习 C.典型示范 D.制度建设

【2019年整理】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精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B 邸报) 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邵飘萍)。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C、史沫特莱)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B\C\D)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A\B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B\C)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C )写的(A )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B )在(C )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A ),副刊是(C ) A、瞿秋白 B、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B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 )(C )( D)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A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 三、简答题 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 B.2 个 C.3 个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新闻培训材料

新闻培训材料 一、新闻体裁 大致分类: 1、新闻报道: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 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 3、副刊体裁: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1、消息 概念: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结构: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五要素) 2、通讯 概念: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分类:人物通讯、工作通讯、事件通讯、文艺通讯等。 3、新闻评论 概念: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4、深度报道 概念: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形式,着重揭示why和how两个新闻要素。 二、新闻结构 1、标题 (1)类型 引题:交代背景及原因,说明意义和内容,一般一行,文字简短。 主题:概括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通常一行。 子题:补充主题的不足,内容较多,有需要可做成多行副题。 插题:穿插在文中的小标题,对文中某一段落进行概括。

(2)要求:表述准确,体现新闻价值。高度概括。传达实在信息。尽量活泼灵活。2、导语 (1)常用写作方法: 直接法:叙述式、总结式、评述式。 延缓法:描写法、问答法、感叹法、引用法、对比法。 (2)注意:简洁、抓重点、言之有物、避免和标题简单重复。 3、主体 4、新闻背景 (1)分类:历史地理背景、人物背景、知识背景等。 (2)位置:导语、主体、结尾 三、实用技巧 1、新闻跳笔 概念: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较大的跳跃和分裂。 方法:分散材料、简化段落、变化角度。 2、过渡方式 “换言之”:官方消息称、据目击者描述、记者感到 四、两大主要校园新闻类型 1、会议新闻 (1)结构:导语、重要领导发言、主办方目的、各代表发言、总结、补充(据悉……)(2)“政治立场”:内容提升——思想、育人 (3)打磨语言:凝练 (4)顺序:抓核心,明主次 2、活动新闻 (1)内容丰富,增大信息量,可从多角度进行叙述。 (2)增加部分人物采访(不要写成问答式) (3)深入,抓亮点。 五、关于外发 1、明确各媒体的风格,总结不同新闻类型 2、时刻关注身边新闻点 3、勤练笔 4、多联系

新闻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1.广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写作)和(新闻评论写作),狭义上新闻写作包括(新闻报道方面的各种体裁的写作)。 2.新闻写作的研究对象包括新闻报道作品以及这类作品的(写作原理)、(写作规律)、(写作技巧)以及相关知识。 3.新闻文体的功能有传递信息(娱乐大众)、(舆论引导),以及(传播知识)和(监督社会)。 4.新闻事业的功能有(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5.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有(信息性)、(知识性)、(可读性)、(时效性)以及(针对性)等。 6.新闻报道的基本写作程序有(发现)、(采集)、(制作)以及(传播)四个阶段。 7.新闻语言要求新闻记者做到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要有(时代感),而(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 8.新闻导语的类型有(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以及(橱窗式导语)四种类型。 9.新闻背景的两个层面有(宏观)以及(狭义)。 10.通讯选材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围绕主题选材)以及(选材忌重复)。1.简要谈谈新闻写作有哪些重要性。 (1)新闻写作是新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3)新闻写作是衡量记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条件。 2.简要谈谈采写人物通讯因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人物通讯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在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要写好人物通讯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通过写事迹,表彰先进人物的思想。人物通讯应以人物为中心,而且一般是一个先进人物为主,笔墨务必集中。人物通讯写人,不应该就事论事,而要“见物、见人、又见思想”。使之写的形神皆备,以“形”传“神”。 (2)抓细节,抓特点。人们对一篇人物通讯的一些事迹、概貌、数字常常看到后可能忘掉,但动人的细节、情节,却往往难以忘怀。因为细节是人物描写中的点睛之笔。另外,要注意表现人物有特色的事迹,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并选用新的角度,才能把人物写的富有新意。(3)写先进人物要处理好俩个关系:一是先进人物和党的领导关系。二是先进人物与广大群众的关系。 3.简要叙述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政治修养。 表现在俩方面:一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二是强烈的正义感。 (2)知识修养。 新闻写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需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所以一个记者处了拥有新闻专业教育背景之外,还要对社会科学以及各种与新闻工作有关的知识有一定的知晓,才能较好地驾驭新闻写作。 (3)思想修养。 加强自己的思维修养,即不断提高自己辨识与表现新闻价值的思维能力。 4.简要谈谈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2)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 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 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 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六

新闻记者培训2013练习题(六)防止虚假新闻(一)单选题 1 . ___ 是新闻的生命。(C) A. 市场性B .奇异性C .真实性D .趣味性 2?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的_______ 原则。(B) A .趣味性 B .真实性C.时效性D .接近性 3虚假新闻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与 _____ 不符的报道。(D)A ?受众需求B.广告主的需求 C ?媒体的需求 D ?客观事实 4 ?大众传媒公信力是指公众与大众传媒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大众传媒赢得____ 信任的能力。(D) A ?新闻界 B ?企业C.广告公司 D ?公众 5 .媒体的公信力建立在 _____ 的基础之上。(B) A?新闻数量B?新闻真实性 C ?新闻时效性D?新闻趣味性 6 .在宏观层面上,虚假失实新闻损害了 _____ 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D) A .新闻从业人员B.广告公司C .广告主D .新闻业 7 .记者通过___ 来让公众认知。(A) A ?新闻报道B.个人魅力C ?所在媒体D ?行业状况 8 .虚假失实新闻是对社会公众的损害。(B) A ?名誉权B.知情权C ?隐私权D ?肖像权 9 ?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的关系。(B)A?此消彼长B?相互促进(促退)C ?相悖 D ?没有关系 10. “纸箱馅包子”的案例属于_____ 层面的虚假新闻。(D) A ?新闻知识 B ?新闻采写 C ?新闻编辑 D ?新闻伦理 17?新闻单位要坚持采编、经营分开制度,保持新闻采编活动的_____ 。(C) A. 全面性 B .活力性 C .独立性 D .趣味性 18. __ 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来源,调查新闻事件的基本 权利和保障。(B) A. 申诉权 B .采访权C.批评权D.出版权 19?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新闻从业者必须_____ 。(B) A. 与广告主及时沟通 B .加强对新闻的核实 C.服从媒体机构的利益 D .迎合受众的喜好 20.假新闻一旦发生,新闻单位要_______ o (D) A. 沉默应对B .拒不承认 C.推脱责任D .积极面对,化解危机 (二)多选题 1虚假新闻可以从_____ 角度来理解。(ACD ) A. 新闻观 B.同行竞争 C.新闻伦理 D .新闻采编 2 .虚假新闻和失实报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于________ o (ABC ) A. 全部与部分的虚假关系 B.岀发点有一定差异 C. 都对社会有危害性,但失实报道更有隐蔽性 D. 虚假新闻就是失实报道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时期的虚假新闻出现的新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BCD ) A. 虚假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 B. 虚假新闻开始入侵严肃新闻领域及传统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 C. 报网联动为虚假失实新闻提供了新渠道以及虚假失实新闻题材呈现跨国性特点 D. 虚假新闻信息来源日趋社会化及其传播途径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化 11 . ___ 是媒体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________ B) A ?设备方面的投入 B ?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C .不断调整的战略规划 D .高额的经济利益 12. __ 是新闻真实与否的第一把关人。(A) A .记者B.编辑C.广告主D .受众4. 虚假新闻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BC ) A. 损害了整个新闻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B. 损害了新闻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信任关系 C. 损害了受众对新闻记者的信任 D ?虚假失实报道对媒介公信力的影响不大 13. 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处理及时性和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从业人员减少虚假报道亟须解决的问题。(A) A .真实性 B .趣味性C.显著性D .接近性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___________________ 和消费化。(D) A. 理性化B .深刻化C .严肃化 D .产品化 15 .在进行选题把关时,新闻从业者应根据______ 进行取舍。(D)A .个人好恶 B .媒体利益 C ?广告主利益 D ?新闻价值 5. 虚假失实新闻会产生哪些社会负面影响?(ABD ) A. 对报道对象的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的侵犯 B. 误导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C. 虚假失实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D. 影响正常的社会信息交流秩序 6. 虚假失实新闻会对国家产生哪些负面影响?(ABC )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新闻采访与写作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写出真正的新闻报道主要依靠 A.交际能力 B.词汇丰富 C.深入采访 D.浮光掠影 2.以摄像为主要采制手段的是 A.电视记者 B.广播记者 C.文字记者 D.摄影记者 3.重要社论《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发表于 A.延安《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文汇报》 D.重庆《新华日报》 4.为体现事件性新闻的时效性宜采用 A.综合报道 B.深度报道 C.调查报道 D.连续报道 5.以一个明确的新闻主题为核心,表现若干新闻事件的有关情况的是 A.非事件性新闻 B.事件性新闻 C.预知性新闻 D.目击式新闻

6.一个客观事物变动的事实或一个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可能产生负面或不确定的社会传播效果,则应当采写成 A.内参 B.素材 C.文献 D.简报 7.要让一篇新闻报道真正“活”起?,就要十分注重运用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8.对新闻事件现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及时捕捉、快速加工和处理的直播方式是 A.互动式直播 B.重点记录式直播 C.完全记录式直播 D.夹叙夹议式直播 9.某记者卧底传销组织进行调查,所采用的?访方式是 A.精确新闻采访 B.易地式采访 C.暗访 D.巡回式?访 10.新闻记者通过感官和思维对新闻事实或事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敏锐感知的能力是 A.新闻表现力 B.新闻创造力 C.新闻发现力 D.新闻策划力 11.记者对某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运用的前瞻性思维是 A.逆向思维 B.发散思维 C.侧向思维 D.延伸思维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新闻编辑记者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A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C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B A、政治敏感 B、新闻敏感 C、新闻价值 D、新闻线索 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D A、生产力 B、经济基础 C、政权机关 D、意识形态 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D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A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D、坚持政治家办报 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B A、监测环境 B、社会调节 C、社会控制 D、社会制衡 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A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C A、17 B、38 C、43 D、63 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C A、正面宣传 B、鼓动性宣传 C、片面性宣传 D、指导性宣传 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 A、徐宝璜 B、邵飘萍 C、黄远生 D、邹韬奋 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D A、事实为政治服务 B、本质真实 C、现象真实 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 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A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 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 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 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 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A A、《热血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解放日报》 15. 【】1947年在解放区发起反“客里空”运动的报纸是。D A、《解放日报》 B、《人民日报》 C、《群众日报》 D、《晋绥日报》 16. 【】新闻机构最主要的活动内容是。D A、进行政治宣传 B、服务社会生活 C、提供文化娱乐 D、传播新闻信息 17. 【】新华通讯社是。B

新闻写作培训讲义

新闻写作培训 一、什么是新闻(新闻的定义) 1. 新闻的定义。 a. 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 b.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且有价值的; c. 新闻必实)须是对事件(事的“报道”。 2. 新闻六要素=5W 1H。 既然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对“5W”事件What、时间When、人物Who、地点Where、原因Why和“1H”How怎么样,如何/结果)的报道。5W 1H也称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原来我们上学时的教科书里只有新闻五要素,即5W。 a(新闻报道不是重复历史(旧闻) 过去的已知已发生的事实不是新闻,新闻是新近(近期)发生的未知事实,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如:比如3月份发生在车间的新闻,你4月份才去写,或者别人都知道了,你再写,就没有新闻报道的价值了。所以说,新闻必须要及时。 b(新闻稿件不是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都是大家常见的,比如散文、诗歌、小说、剧本。文学作品讲究修饰、形容,甚至虚构、夸大;但新闻重真实、明晰(尽量少用形容词、心理描写、合理想像,多用动词)。新闻通讯是饭、文学作品是酒。

C(新闻不是公文 公文引经典,重重复,有倾向;新闻引“今典”,重差异,求平衡。新闻有新闻的结构、公文有公文的格式。 3. 新闻语言的应用和表述。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a.客观。 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b.确切。 比如,“近300人”比“几百人”,“300多米”比“几百厘米”要精确。 c.简练。 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尽量避免。本来就是一个简讯不要写成消息,本来是一个消息不要写成通讯。 d.朴实通俗。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稿件中有设备、工艺的特殊专用词,即使你写错了,我们编辑也看不出来,所以要求通讯员要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注释。 另外,在新闻语言表述中,还应该把握“两多两少”,即:“多用中性词,少用修饰语;多用陈述词,少用褒贬词”。 同时,新闻写作必须用第三者身份进行客观描述,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发表感叹。我们经常看到许多通讯员经常用“我院、我校、我专业”等进行表述,这说明我们没有把自己当成通讯员,应该改为“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

2016新闻记者证600道考试题-附标准答案

四、《新闻法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35 B.38 C.41 D.47 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A.肖像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 3.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经济收入 4.公民或法人应受社会与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是()。 A.评价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形象权 5.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_____。()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 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名誉权主要表现为_____。()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7.大学女同学甲和乙是同宿舍好友,后甲参加某选秀节目,引发舆论关注。乙未经同意将甲数张生活照片刊登在乙的新浪博客中,其中有几张甲的照片敞胸漏背显得不雅,丙媒体在刊发甲的相关新闻报道时未经甲乙同意,使用了其中数张照片,注明”照片来自乙博客“。丙报道刊出后,引发了一些网民对甲的贬损评价。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B.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丙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丙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8.张三和李四是大学同学,张三对李四不满,写了一份丑化李四的短文发布在其在某网站开设的微博上。李四发现后联系某网站要求删除该微博,某网站不予理会,致使李四遭受的损害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张三承担全部责任 B.某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D.张三和某网站承担按份责任 9.甲到乙医院做隆鼻手术效果很好。乙为了宣传,分别在美容前后对甲的鼻子进行拍照(仅见鼻子和嘴部),未经甲同意将照片发布到丙网站的广告中,介绍该照片时使用甲的真实姓名。丙网站在收到甲的异议后立即作了删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B.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应承担按份赔偿责任 C.乙医院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乙医院和丙网站侵犯了甲的姓名权和肖像权,但丙网站可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10.甲乙之间有矛盾,乙为发泄对甲的不满,将甲的头像PS为纹格青灰底色,导致甲看起来比较阴森恐怖,然后发布在网络上。乙的行为_____。() A.是合法行为 B.侵犯了甲的名誉权 C.侵犯了甲的肖像权 D.侵犯了甲照片的财产权 11.a地某报刊登了本报记者甲采写的对公民乙不利的报道。乙欲状告报社。乙户籍在b 地、常住在c地,暂住在d地。乙可以在下列哪些地方起诉?()

2013新闻记者培训完整600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包括以下哪一项?( A ) A.社会和谐 B.生活小康 C.全面小康 D.四个现代化. 2.党的十三大提出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A ) A.“三步走”发展战略 B.“四步走"发展战略 C.“五步走"发展战略 D.“全面小康”发展战略 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B ) A.2015年 B.2020年 C.2030年 D.2040年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C ) A.“三位一体" B.“四位一体” C.“五位一体”D.“六位一体" 5.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二的历史地位,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D) A.二 B.三 C.四 D.五 7.党的十八大把——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B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深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D.完善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 8.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的梦。(A ) A.人民 B.工人阶级 C.中国共产党 D.全球华人 9.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道路。(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 C.和平发展D.改革开放, 1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谓中国力量,就是——。( B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C.工人阶级团结的力量 D.全球华人合作的力量 1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 B ) A.土地改革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改革开放政策,D.和平发展政策 1 2.以——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A.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B.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C.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D.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 ) A.改革开放 B.优化经济结构 C.提升国民生产总值 D.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A ) 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A ) A.广大人民群众 B.工人阶级 C.无产阶级 D.全球华人 1 6·胡锦涛同志在——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范畴。(C ) A.党的十六大 B O党的十七大 C.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D.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 1 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实现途径。(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 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行动指南。(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1 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是根本保障。(C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 O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20.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A ) ‘ A.两次 B.三次 C.四次 D.五次 2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C ) A.改革开放 B.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生态文明建设 2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B ) A.深化所有制改革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激发民营企业的创造活力 D.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2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 ) 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无产阶级专政 D.权力制衡 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D ) A.党的领导 B.理论学习 C.典型示范 D啸IJ 度建设 25.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C ) A.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B.吸收国外文化成果 C.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D.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26.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必须把——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A ) A.思想道德建设 B.继承传统文化 C.借鉴国外文化 D.发展文化事业 27.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 A.文化体制改革 B.文化事业发展 C.文化产业进步 D.激发传统文化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D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_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9.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道路,坚定奉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记者证考试《新闻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二) 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 【C】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人的好奇心 B、人的耳目喉舌 C、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D、人类交流新情况的意愿 2. 【C】“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 B、李大钊 C、陆定一 D、范长江 3. 【B】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4. 【A】新闻事业最主要的功能是。 A、传递新闻信息 B、引导社会舆论 C、提供文化娱乐 D、刊播商业广告 5. 【A】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A、时代华纳 B、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6. 【D】我国对外宣传工作要坚持的方针不包括。 A、以正面宣传为主 B、以事实为主 C、以我为主 D、以迎合对象国受众为主 7. 【C】“政治家办报”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明确提出的。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江泽民 8. 【D】中央电视台目前开办了套电视节目。

A、12 B、13 C、14 D、15 9. 【A 】在我国,“有偿新闻”的含义,指的是。 A、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B、新闻机构向作者付的稿酬 C、记者向采访对象、消息来源支付的材料费 D、报社向通讯社付的新闻稿费 10. 【B】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 A、《开元杂报》 B、《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万国公报》 11. 【C】新闻是“易碎品”,因此新闻记者报道新闻要讲究。 A、有抢有压 B、有闻必录 C、争取时效 D、用事实说话 12. 【A】提出报纸具有“耳目喉舌”作用,可以“去塞求通”的资产阶级报人是。 A、梁启超 B、徐宝璜 C、邵飘萍 D、史量才 13. 【A】延安时期发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的是。 A、陆定一 B、邓拓 C、胡乔木 D、范长江 14. 【D】西方资产阶级报业进入“自由主义”阶段后,报业资本家把报纸主要看作的工具。 A、维护公众利益 B、充当政府喉舌 C、提供娱乐 D、赚钱赢利 15. 【C 】著名记者范长江出版的第一部通讯文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