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二章(含答案)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二章(含答案)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二章(含答案)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二章(含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具有时代意义、与时俱进的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适用于党报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专业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学习领导人的语录

2.1842 年马克思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最能体现以下哪一项?(D )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实践的紧密结合

B.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进步的、发展的科学

C.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理解

D.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论述充满生动而智慧的阐释

3.下列哪句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理念?(B )

A.报纸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B.报纸要处理好与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在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

C.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D.报纸的新闻报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

4.“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是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C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毛泽东对《解放日报》改版的思路是什么?C( )

A.走基层

B.贴近生活

C.联系群众

D.改文风

6.下列新闻实践活动和所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对应的是哪一项?( D)

A.《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出访俄罗斯的新闻——舆论引导

B. 《新京报》发布社论“救援志愿者,别盲目去灾区”——党性原则

C.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节目——媒体要成为思想团结的中心

D.新华社推广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7.2009 年10 月9 日,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以下哪项重要论述?( B)

A.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B.遵循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8.下列选项中,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是哪一位?( A)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9.既贯穿于毛泽东整个的新闻宣传思想之中,又成为指导党报宣传工作的基本路线的观点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

A.全党办报

B.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C.为人民服务

D.党性原则

10.“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来的?(D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刘少奇

D.江泽民

11.胡锦涛提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什么?(B )

A.服务群众

B.以人为本

C.面向基层

D.深入实际

12.下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与新闻理论对应有误的是哪一项?( C)

A.“用时间消灭空间”——新闻时效

B.“有机的报刊运动”——新闻真实

C.“根据事实描述事实”——新闻价值

D.“一般的公正”——新闻客观

13.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具体把握和贯彻党报的群众路线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A)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坚持“三贴近”原则

C.拓展群众参与渠道

D.怀有群众意识

14.列宁要求党的报刊(D )

A.多谈些军事,少谈些文化

B.少谈些军事,多谈些经济

C.多谈些政治,少谈些文化

D.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15.邓小平对新时期党报的基本任务阐释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C)

A.促进安定有序,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

B.促进团结统一,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

C.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

D.促进统一有序,增强人民的社会主义意识

16.以下新闻标题中,舆论导向没有问题的是哪一项?(B )

A.电焊火星引燃建筑材料,初中生抄起灭火器冲上前

B.开学首日,上海中小学生再收“减负大礼包”

C.历时两年精雕细刻汇聚国内风景名胜,一根象牙浓缩“九州欢腾”

D.厌世男制造东直门爆炸案受审,得知弃婴身份后想报复社会

17.以下对新闻价值各个要素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哪个?(D )

A.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B.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C.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D.越具有娱乐色彩或煽情内容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18.以下记者或媒体的行为,不符合“走转改”精神的是哪一项?(C )

A.选择某偏远地区的乡村小学,长期蹲点进行采访

B.将演播室搬到街道社区中,与居民互动完成节目录制

C.深入基层和当地通讯员谈话,从中获得新闻稿件半成品

D.使用平实、大白话进行报道

19.习近平2009 年3 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对待媒体的方式是:(A )

A.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

B.要管好媒体

C.要善于引导媒体

D.要对媒体公开透明

20.以下哪项措施无助于党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D)

A.拓展更多的发行渠道,努力做到进报亭、进家庭

B.重视对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报道的组织与策划

C.将领导讲话和机关文件改造成新闻稿,以节约写作时间

D.在头版头条位置,安排有关普通群众的新闻报道

21.“用时间消灭空间”使“抢新闻”成为常态的原因是什么?( D)

A.征服空间距离,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扩张方式

B.速度已成为新闻业竞争的唯一焦点

C.信息在空间运动的时间越短,所跨越的空间距离越大

D.信息传播的时间缩小,有助于克服空间上的障碍

22.关于书报检查制度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A.书报检查是一种政府垄断了的理性批评

B.书报检查是一种愚民政策,阻碍社会、民族、个人的精神发展

C.书报检查造成一种虚假的人为安定

D.在法律程序上,书报检查使得原告、辩护人、法官三位一体于书报检查官身上

23.2011 年,拥有168 年历史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门”事件被迫宣布停刊。该事件主要侵犯了公众的哪一项权利?( A)

A.隐私权

B.知情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24.以下对于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大跃进时期媒体放卫星主要在于体制性失实

B.媒体造假事件出现缘于媒体追求政治或经济利益的动机

C.采编环节的不畅通也有可能会导致新闻失实

D.新闻失实的出现与记者自身的职业素养关系并不大

25.首次直接提出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的观点,来自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

A.《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B.《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C.《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D.《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6.下列做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新闻真实的理念?(C )

A.竭力寻找事实真相,不策划、制造事实或推动事实的发展

B.呈现并核实事实的细节,但这些细节不能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C.对于复杂事件的报道,以观点统领事实,搜集符合观点的实际素材

D.明确交代消息来源,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再现当事人的陈述或观点

27.下列有关新闻真实的表述中,哪一项不正确?(A )

A.新闻真实在复杂事件中可以通过一篇报道实现,只要记者掌握素材和证据

B.新闻真实不等于社会真实,因此媒体只能是窗口而非镜子

C.新闻真实不等于哲学真实,更不等于文学真实

D.新闻真实与新闻时效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28. 现代新闻出版自由政策的理念,始于下列哪篇新闻学文献?(D )

A.《论言论自由》

B.《论新闻表达自由》

C.《论自由》

D.《论出版自由》

29.新闻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中,对隐匿权的保护,主要指对以下哪一主体的保护?( C)

A.对记者自身的保护

B.对报道对象的保护

C.对消息来源的保护

D.对媒体组织的保护

30. 以下关于改进新闻报道文风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C)

A.要避免机械呆板、不知所云、大而无当的口号式标题

B.要力求篇幅简短精炼,使新闻报道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C.要使用具有冲击力的词语,让报道本身更抓读者眼球

D.要避免使用同质化语言和套路,谨防千篇一律

31.以下对媒体舆论监督职能的表述中,哪一项表述不恰当?(B )

A.我国“舆论监督”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B.网络舆论监督只是网民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并未产生实效

C.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D.舆论监督与人民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密切相关

32.下面有关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D)

A.马克思所说的报刊“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是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

B.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新闻客观都是新闻传播规律的一种

C.新闻传播规律本身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

D.新闻传播规律可以根据人的意志改变或者创造

(二)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对新闻与宣传差别的描述?(ABD )

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B.新闻重新意,宣传重反复

C.新闻重策划,宣传重导向

D.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2. 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所包含的要素有哪些?( ABCD)

A.群众路线

B.媒体职能

C.党报理论

D.新闻真实

3.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论述中?( ABC)

A.出版工作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

B.政治家办报

C.强调报刊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D.新闻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

4.下列领导人及其观点之间对应关系无误的选项有哪些?(ABCD )

A.邓小平——传媒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B.江泽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C.胡锦涛——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

D.习近平——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5.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强调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以下哪些要求决定是否报道?(ABD)

A.新闻价值

B.工作需要

C.宣传任务

D.社会效果

6.下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哪些没有做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则与工作方法的统一?( ACD)

A.追寻事件真相时主要运用网络和电话等便捷式采访

B.结合新闻价值、工作需要和社会效果安排报纸的头版头条

C.带着主题去采访,应付交差了事

D.把原有的栏目改头换面,打上“走基层”的栏花

7.党报的党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要点?(ABCD )

A.党报党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B.党报党刊应是党的工作机构,应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应当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

C.党报党刊应成为党的事业

D.只有真正按照党性原则工作的报刊才是真正的党的报刊

8.在新闻工作中实现群众路线的方法有哪些?( ABCD)

A.为人民群众服务

B.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并开发群众资源

C.怀有群众意识,尊重并了解群众

D.让群众成为新闻的主角,使用群众喜爱的新闻语言

9.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有哪些?(BCD )

A.书信和电话

B.互联网

C.手机等移动媒体

D.微博平台

10.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来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有哪些?( ABCD)

A.坚持党性原则

B.坚持以人为本

C.不断改革创新

D.加强人才建设

11.关于新闻价值这一理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BCD)

A.新闻事实的选取应当以新闻从业者的主观好恶为基础

B.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

C.许多新闻事实被报道,并非只具备了一种新闻价值的要素,而是往往具备了多个要素

D.新闻价值的高低大小并非绝对,尤其是多个事实的对比中,新闻价值显示出不同的层次

12.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现前提是什么?( ABCD )

A.铁路、蒸汽汽船等的发现与应用

B.电报等技术的出现

C.物质生产以交流价值为基本

D.交通运输手段对生产来说变得重要

13.马克思所说“用时间消灭空间”带来的新情形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ABCD)

A.空间距离在交往中不再具有抉择性意义

B.使经济交换本身发生重要转变

C.大大刺激了精神交往的成长

D.用时间消灭空间呈现着一种无限成长的趋向

14.“有机的报刊运动”是马克思对报刊报道新闻特点的概括,其观点成立的原因有哪些?(ABC )

A.历史的真实存在于事物前后的连续(联系)与统一整体之中

B.人的智能不能查验得出各种现象的纷繁情形

C.新闻真实的获得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可能苛求一次性完成

D.有机运动是媒介技术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无奈现实

15.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主要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BCD)

A.落实“全党集体办报”的方针

B.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C.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

D.秉承“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原则

16.“三贴近”继承了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说“走转改”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ABD)

A.因为“走转改”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要求

B.因为“走转改”指明了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有效途径

C.因为“走转改”践行了舆论引导和宣传艺术结合的方针

D.因为“走转改”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

17.在传统媒体对待网络民意或网络舆情的以下做法中,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ABC)

A.进行热点问题的网络调查,了解网民观点

B.集纳网民的言论和意见,作为报道素材

C.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评论,回应网民问题

D.关闭媒体微博页面的留言板,以防信息过载

18.根据谣言传播公式的内容,以下传媒的做法中能够有效阻击谣言传播的有哪些?( AB)

A.及时发布真实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

B.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公众对谣言的辨识力

C.对谣言危害进行定性,视情况等待时机进行回击

D.报道其他内容,转移社会对谣言的注意力

19.以下强调“按传播规律办事”要求的文章或文件有哪些?( BC)

A.《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

B.《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2003 年中央文件)

C.《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2 年中央文件)

D.《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宁)

20. 以下有关“走转改”活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有哪些?(AD )

A.“走转改”只是运动式的一阵风,估计成效不大

B.“走转改”需要记者不断抓活鱼,捕捉基层的新鲜新闻素材

C.“走转改”要求记者从内心深处转变态度,不能再高高在上

D.“走转改”是一次基层宣传部门向中央媒体宣传的好机会

21.下列表现中,反映了新闻领域“形式主义”问题的选项有哪些?( ABC)

A.电视时政报道以各类会议为主,用长时段进行播报

B.新闻头版的版面严格按照报道对象的职务高低顺序进行编排

C.新闻报道的谋篇布局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讨论

D.热衷于使用形容词,直接进行评价而缺少白描

22.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中有关改进新闻报道的要求,以下建议中值得媒体采纳的有哪些?(ABCD )

A.中央级媒体应当走在传媒业前列,带头执行规定要求

B.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文件,便于更好的落实

C.借助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改进原先传统媒体的新闻文风

D.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观念,自觉摆脱行政化思维

23.新闻报道方法的单一和简单化是我们现在新闻工作遭到公众批评的方面之一。胡锦涛指出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进行改善?(ACD )

A.善于用事实说话

B.增强宣传的引导力

C.提高新闻的感召力

D.注重改进文风

24.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的“舆论监督是报刊的职责或使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BD )

A.报道揭露坏人坏事

B.监督社会状况

C.监督娱乐明星

D.监督公权力和政府官员

25.马克思对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阐述集中体现在下列哪些著作中?( AC)

A.《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B.《反杜林论》

C.《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D.《1848 年至1850 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26. 恩格斯对新闻出版自由提出的缺一不可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ABD)

A.发表意见前不必得到许可

B.发表的途径通畅

C.发表的意见是正确的意见

D.发表的是自己的意见而不是言不由衷

27.下列关于现代报刊与隐私权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哪些?( ABC)

A.报刊不能揭露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和活动等

B.如果个人活动对社会造成祸害,则其涉及公共利益的活动可以成为报刊的报道对象

C.当处于公开的政治、社会活动之中,个人活动就不属于个人私事

D.公众人物即使是在私人场合活动,报刊也可以对此进行报道

28.下列做法中,符合新闻客观的理念的选项有哪些?(ABCD )

A.报道中要做到将事实与观点分离

B.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或倾向的词汇

C.不使用片面的消息来源

D 给予受批评者答辩的机会,做到形式上的客观

29. 下面做法符合马克思所提的“一般的公正”原则的有哪些?(BC )

A.某报纸发表了批评一作者的文章后,该作者的反驳文章被这家报纸拒绝

B.呈现事件所涉各方的事实和观点

C.报纸给予某事件争议双方发言和答辩的机会

D.某地方报纸多刊登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

30.以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论述中,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BCD )

A.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历代领导人的讲话当中

B.毛泽东曾提出过“全党办报”、“政治家办报”、“群众办报”等重要观点

C.创立时期马恩的思想中既包括新闻的基本理念,也包括了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D.当下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次创新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的思想。(×)

2.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4.2011 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倡导新闻行业开展“三贴近”活动。(×)

5.新闻媒体要想改善“信息泡沫化”的状况,需要将党性原则和新闻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

6.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有出现交叉或重合的情况。(√)

7.在人物通讯报道中,媒体为了突出某个典型人物,允许存在着人为拔高的宣传做法。(×)

8.宣传不一定要有实在的信息内容,宣传注重的是形式,为了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 宣传是传播者反复宣扬某些理念和思想,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10.邓小平提出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根底论”中,把“群众观点根底”列为了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的“五个根底”之一。(×)

11.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时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12.普通百姓应该成为新闻的主角。(√)

13.党的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因此信息量成为传统媒体可以凭以竞争和生存的法宝。(×)

14.媒体对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应恪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特殊情况下可以忽视社会责任。(×)

15.新闻报道不能以观点统领事实,不能为了观点而剪裁事实。(√)

16.“三贴近”的要求为媒体找准新闻源头指示了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17. 《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

18.“走转改”活动中的“走基层”的要求,就是让记者以领导干部的姿态到基层参观和访问。(×)

19.“走转改”活动中的“转作风”的要求,就是让记者和采访对象做朋友,以平视眼光报道。(√)

20.“走转改”活动中的“改文风”的要求,就是让报道的语言变得更加文学化和艺术化。(×)

21.马克思提出要以“有机的报刊运动”意在达到接近、揭示事实真相这个最终目标,而无关具体的真实。(×)

22.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以接近真相为目标的持续过程。(√)

23.“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客观报道的一种操作方式。(√)

24.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25.马克思的“一般的公正”原则是指报刊报道新的事实或争论双方的观点时,应保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姿态。(√)

26.对于有明确立场的报刊来说,“一般的公正”是一种束缚。(×)

27.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性质的认定结合在一起的。(√)

28.在阶级斗争尖锐对立、一个阶级剥夺另一阶级利益的历史条件下,不存在新闻自由。(×)

2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新闻法,专门规定新闻传播中的一系列报道活动。(×)

30.马克思认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

31.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说“没有绝对的自由”。但恩格斯说新闻出版“享有绝对的出版自由”,恩格斯用这种绝对的词语是为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政治意义。(×)

3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法治化观点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

33.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媒体,而非人民。(×)

34.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

2015年10月自考新闻摄影(00659)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 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的摄影方法是 A.银版摄影法 B. 卡罗摄影法 C.日光摄影法 D.火棉胶摄影法 2.在绘画暗箱基础上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人是 A.戈公振 B.李少穆 C.邹伯奇 D.王小亭 3.“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让·鲁什 B.莱尼·里芬斯塔尔 C.约恩斯·巴瑞利斯 D.弗雷德里克·怀不斯曼 4.“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的理论源头是 A.“还原现实”理论 B.“电影眼睛”理论 C.“认知电影”理论 D.“摄影影像本体”理论 5.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A.王小亭 B.戈公振 C.李少穆 D.邵飘萍 6.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是 A.《良友》 B.《人民画报》 C.《神州日报》 D.《晋察冀画报》7.电视新闻摄影的第一属性是 A.真实性 B.艺术性 C.现场性 D.客观性 8.1958年,标志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的事件是 A.天津电视台开播 B. 北京电视台开播 C.上海电视台开播 D.中央电视台开播 9.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下列不属于兰大电视网的电视机构是A.CBS B.NBC C.CNN D.ABC 10.消息类电视新闻中短消息一般时长在 A.1分钟以下 B.2分钟以下 C.3分钟以下 D.4分钟以下 11.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是 A.画面质量 B.新闻时效 C.新闻价值 D.影响价值 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作品的是 A。《水俣》 B.《乡村医生》 C.《西班牙村庄》 D.《苦难的眼睛》13.专门抓拍政治人物肖像,开启新闻摄影抓拍先河的摄影师是

最新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最新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

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全国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659《新闻摄影》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相机上的AF是表示 A.自动曝光 B.自动补光 C.自动聚焦 D.自动取景 2.下列选项中,3倍光学变焦镜头是 A.Fl6mml:3.5 B.Fl6—35mml:2.8 C.F24—120mml:2.8—4 D.F70—210raml:3.5—5.6 3.F300mml:5.6是一款 A.超广角镜头 B.标准变焦镜头 C.中焦变焦镜头 D.长焦定焦镜头 4.下列哪一项是指数码相机的传感器? A.JPEG B.CCD C.XD D.TIFF 5.白炽灯的色温是 A.3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7000K左右 D.9000K左右 6.光线色温越高,光线越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7.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在“白炽灯”,在户外阳光下拍摄的画面色彩会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8.适合逆光拍摄的题材是 A.团体合影 B.肖像剪影 C.新闻人物 D.新闻群像 9.新闻摄影特写画面的特点是 A.有趣的、有人情味 B.新闻性、有人情味 C.新闻性、主题突出 D.有细节、有新闻性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突发性新闻的属性? A.偶然性 B.突然性 C.计划性 D.未知性 11.非事件性新闻拍摄的价值在于 A.真实性 B.现场效果 C.艺术创作 D.深层次问题 12.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2年 13.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大型电视片是 A.中英合拍 B.中美合拍 C.中法合拍 D.中日合拍 14.布列松l932年拍摄的“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品是 A.《夜总会》 B.《发现的路》 C.《积水的路面》 D.《快乐的儿童们》 15.罗米埃尔兄弟早期电影的代表作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命运》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原上的姑娘们》 16.被世界公认的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是 A.《南北战争》 B.《死亡的山谷》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伦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B)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2.西方新闻伦理规范的根本原则是什么?(D) A.社会责任原则 B.为人民服务原则 C.新闻专业原则 D.新闻自由原则 3.世界各国新闻伦理规范中,最普遍的原则是什么?(C) A.客观、平衡原则 B.社会责任原则 C.真实原则 D.为公众服务原则 4.哪一选项不属于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特性? (D) A.核心服务对象的公共性 B.较强的政治伦理色彩 C.社会示范的强烈性 D.较强的商业性 5.为何对党和政府监督是我国新闻记者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 下列哪条解释不正确?(B) A.有助党和政府“照镜子” B.记者是“无冕之王”,是“第四权力方” C.新闻媒体的耳目功能,要求记者将各种信息都传递给党和政府 D.防止党和政府被党和政府内少数不良分子和集团所“被代表” 6.2009 年修订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共七条准则,哪 一准则被摆在第一位?(C) A.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B.遵纪守法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7.下列哪一选项不应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主要调解方式?(C) A.通过评价、教育、示范、激励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新闻工作者的职 业行为 B.通过唤起新闻工作者的知耻心、敬业精神等方式,促使他们自觉遵 守职业道德规范 C.通过法规、政策等方式强制约束新闻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D.通过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方式 8.客观是新闻记者所应遵守的职业伦理规范,下列哪条不属于新闻客 观的评价标准?(D) A.是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 B.是否将事实与观点严格分开,避免主观倾向

2020年10月全国新闻摄影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场面照片,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其作者是( ) A.史特尔茨纳 B.奥斯卡·巴纳克 C.乔治·伊斯曼 D.罗杰·芬顿 2.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 A.王小亭 B.魏守忠 C.高仑 D.李少穆 3.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 ) A.60×60mm B.60×45mm C.24×36mm D.60×90mm 4.中国近代科学家邹伯奇曾于1844年自制一部“摄影器”,还写了摄影书籍,其名为( ) A.《摄影之器记》 B.《感光物质》 C.《增广摄影良友》 D.《摄影史记》 5.摄影术被公认的诞生年代是( ) A.1826年 B.1842年 C.1839年 D.1901年 6.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曝光量( ) A.1/4级 B.1/2级 C.1级 D.12 1级 7.平均测光式相机在哪种情况下,曝光较正确? A.背景亮度强 B.背景亮度弱 C.主体顺光照射 D.主体侧光照射 8.世界上第一部眼控五点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其型号是( ) A.F5 B.F601 C.E0S1N D.E0S5 9.135相机使用50mm 标准镜头,通常能持稳的快门速度为( ) A.601秒 B.30 1秒

2 C.151秒 D.8 1秒 10.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侧光的表现效果? A.有利于立体感、空间感表现 B.有利于景物清晰轮廓表现 C.有利于影调反差表现 D.有利于增强对色彩的表现 11.通常多灯闪光摄影,主、副光灯的亮度差应控制在( ) A.1∶1 B.1∶2~1∶4 C.1∶6 D.1∶8 12.指出以下不属于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 ) A.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B.道德品质问题 C.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 D.深入采访,总体把握 13.由于新闻摄影的独特作用,其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 ) A.抗日战争之后 B.解放战争之后 C.第一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4.1886年,签订的保护著作权国际性法律是( ) A.《世界版权公约》 B.《著作权法》 C.《伯尔尼公约》 D.《雅尔塔公约》 15.在动体摄影时,镜头的焦距越长其快门速度就要( ) A.调快 B.调慢 C.无所谓 D.视情况而定 16.景深与焦深之间的关系为( ) A.景深大、焦深大 B.景深大、焦深小 C.景深小、焦深大 D.景深与焦深没有关系 17.中性灰滤光镜的作用是( ) A.加强画面色彩 B.减弱画面色彩 C.只起减光作用 D.用于黑白摄影 18.绿与蓝原色混合产生的补色是( ) A.黄 B.品红 C.青 D.红 19.在新闻摄影取景中,既要表现好主体又要兼顾环境,应采用( ) A.俯角度拍摄 B.中景的景别 C.对比的形式 D.光影的造型 20.彩色胶片C-41冲洗工艺的彩显温度是( ) A.20°C B.25°C C.32.8°C D.37.8°C 21.最常用的黑白相纸显影配方是( )

高考压缩语句——新闻(题型全,方法精)

新闻类语段压缩专题讲练 【教学目标】 1、明确压缩新闻类语段的几种考查类型。 2、掌握压缩新闻类语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语段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2、掌握新闻压缩类型及解题方法 了解与新闻有关语言运用题的考查题型: A一句话新闻 B拟写标题 C拟写导语 D新闻点评 以上都是属于新闻语段的压缩题型,从它们的解题技巧来看有相似之处,那么我们今天就重点解决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二、回顾新闻的结构及要素 新闻是就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有针对性、真实性、实效性的特点。 1、新闻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包括经过、结果) 2、新闻的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如: 浙江科普节学术节金秋举行--------------------------------------------------标题 本报杭州9月3日讯(记者肖国强)首届中国浙江科普节、中国浙江学术节将 分别于9月下旬和10月举行。届时,将有海内外著名科学家、万名科技人员和百导语 万群众参与数百项活动。这是记者今天上午从省政府新闻办获得的消息。 省科协创办“两节”,是在新世纪发展科协事业,推进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探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国科协和我省科技

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科普节将于9月20日至28日举行,主题是“科普、文明、小康”。科普节 面向大众、全省联动,开展十万农民进修农业新技术、百场万人科技报告会等500 主体 余项科普活动。 学术节将于10月9日至16日举行,以“开放、合作、发展”为主题。学术 节上,将举办一批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及海峡两岸交流的学术会议和全省性系 列学术研讨活动。 据悉,中国浙江科普节、中国浙江学术节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结尾 三、分类解析及解题方法 1、拟写新闻标题 (1)方法引导: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一般说来标题较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公式:标题=人物(对象)+ 事件 例题:给下面一段新闻拟写一句话标题: 在河北省机关文件查阅中心,记者以公民身份阅读了近两年河北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21份“红头文件”。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开通半个月来,前来查阅文件和电话咨询的群众络绎不绝。 据悉,开放的“红头文件”中,既有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民政优抚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政令法规,又有监督政府行政执法的政策。这些“红头文件”包括:河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河北省地方性法规,河北省政府通过的政府令,省政府个部门制发的与本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关的政策性、公益性、服务性文件等。公民可凭身份证、工作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进行查阅。 据了解,河北省政府建立文件查阅中心,把“红头文件”向社会开放是政务公开的进步。 【分析】(1) 通观全文抓住中心 (2) 利用新闻结构特点 新闻消息一般分三个部分:导语、主体、结语。开头一段是导语,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中间是新闻的主体,详细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对导语的丰富和扩展。最后是结语,对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进行阐发,起补充延伸作用。给新闻拟标题,主要应看导语,适当参考主体部分,而结语可以用来验证。推敲语言重视表达。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D019·00659(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科学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2.“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 A.达盖尔 B.依思曼 C.塔尔博特 D.尼埃普斯 3.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拍摄的内容是 A.伦敦雾霾 B.法国尼斯 C.纽约大教堂

D.汉堡大火废城 4.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使命》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地上的姑娘们》 5.1927年,蔡斯·依康公司推出Ermanox相机的最大亮点是 A.高速快门 B.大光圈镜头 C.明亮取景器 D.相机操作方便 6.专题摄影报道诞生于 A.《时代》杂志 B.《良友》画报 C.《生活》杂志 D.《时尚》画报 7.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l962年 8.1978年,美国波拉公司研制的SX-70超声波照相机是 A.电子成像 B.机械成像 C.数码成像 D.一步成像 9.1979年,佳能公司推出的AF35M照相机首次采用 A.自动曝光 B.自动对焦 C.自动测光 D.自动闪光 10.上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的原因是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C) A.1 个 B.2 个 C.3 个 D.5 个 26.以下的新闻语言表述中,哪个选项不合适?(A) A.他做这工作很称职 B.原告律师说证人撒了谎 C.他坠楼身亡,验尸官认定是自杀 D.节目如下 27.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什么样的语言?(B)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专题训练一题组一新闻类压缩

训练一压缩语段 题组一新闻类压缩 练前提醒

1.概括消息要点技巧:(1)找新闻的导语或中心句;(2)围绕新闻六要素组合关键词。第一步,提取新闻的主体及事件,按照“谁发生了何事”写出基本结构。(“谁”不要狭隘地理解为“人”,地区、事物、行为方式等都可以作为主体。)第二步,突出独特性、新闻性。在找出基本要素的前提下,着重突出新闻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如“首次”“排名第一”等,以及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地点。(3)若是几段,则抓主要内容,抓共同点。 2.拟写一句话新闻技巧:通常采用陈述句式,概括起来就是“何人(何物)在何时何地干了何事,结果如何(怎样)”,人物和事件构成主谓句。注意:“一句话”尽可能是单句,必要情况下可以是复句,但不能是句群。 3.拟写新闻标题技巧:(1)必备因素:主体+事件,往往不需要时间、地点。(2)一般为短句,有时为比较对称的两个短句(或对偶句)。(3)必须简洁、确切、醒目,既要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有时可运用比喻、借代、引用等修辞手法。 1.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届时将搭载“嫦娥五号试验器”,执行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验证试验的发射任务。为确保“嫦娥五号试验器”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整体上火箭“身体长高、翅膀变长”,芯级火箭增高1.5米,两个助推器加长0.8米。长征三号丙改二型火箭同时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和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以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实现了“实时问诊”和“宽带传输”。 答: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为我国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资产阶级价值观与无产阶级价值观之间常常出现对抗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新闻报道行为中往往具有浓厚的 A 宗教色彩B.政治色彩 C.人权自由D.言论自由 3.出于不同的——,在报道同一新闻题材时,人们必然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事实来加以报道。 A.报道动机B.出发点 C.报道心理D.报道性质 4.希望工程新闻摄影的作者是 久徐永辉B.解海龙 C.唐师曾D.杨绍明 5.新闻摄影的主要方法是 久偷拍B.摆拍 C.抢拍D.现场抓拍 6.新闻摄影记者应严格遵守法律,尽量避免

A.不负责任B.新闻侵权 C.剽窃他人作品D.不实事求是’ 7.要想利用好新闻摄影来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摄影记者应首先 A.加强理论修养B.加强法律修养 C.加强知识修养D.加强技术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甘于奉献的精神原则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吃苦耐劳的工作原则D.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E.集体主义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A.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B.坚持新闻真理性原则C.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D.坚持事实客观性原则E.坚持立场、角度正确原则. 3.新闻摄影拍摄的方法有 A 抓拍B.仰拍 C.偷拍 D 摆拍 E.俯拍 4.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是 A 报纸 B 杂志 C.广播 D 电视

E.网络 E.《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6.新闻摄影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A.诽谤B.侮辱 C.诬告陷害D.人身攻击 E.侵犯著作权 三、名词解释 1.新闻道德 2.舆论监督 3.名誉权 4.肖像权 5.隐私权 四、简答题 1.简述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常面临6Q3S⑩。2.简述新闻摄影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3. 简述新闻摄影传播的法律规范 4. 简述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及传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5.简述摄影审查的内容及审查方式。 6. 图片编辑在对新闻摄影作品把关时,从道德角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如何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摄影记者? 2.试述新闻摄影寻求法律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高考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题型与答题技巧

高考新闻类文本阅读考点题型与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 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

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辩叙述方式: 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挖中心主旨: 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和F层级的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 析表现手法: 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新闻摄影期末考试题

●新闻摄影的三大特征: ●、新闻性。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取向。要做到:重视重大题材;多拍独家新闻;敢于攻难度大的题材;注重时效性。 ●、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基本要求:①所拍摄的是真人真事;也就是说应做到事实真实。②所拍摄的人物、事物、瞬间形象都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反映基本面貌和特点,也就是说应做到总体的真实。防止“用真实的材料写出失实的报道”。③应尽可能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出的典型瞬间形象,从而保证新闻形象的自然和真实。④文字说明应准确而真实,不能含糊,更不能随意编造。不能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形象性。新闻摄影形象性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指新闻照片要用形象说话。主要特点是表现新闻形象的典型瞬间。要有形象冲击力——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震憾人心的效果。 ●“世界新闻摄影荷兰基金会”的发起人: 基斯·谢勒、布拉姆·威斯曼、本范·米伦登克。 ●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是比鸥鸟、史特尔茨纳的《汉堡大火废墟》 ●为什么要用镜头来拍摄而不直接利用针孔成像的原理直接记录景物影像呢 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摄影感光需要一定量的光线.针孔的大小,直接影响通光量的多少.要想获得能满足摄影曝光需要的光线,针孔就得大,而针孔大时,所成的影像就会变虚,从而无法获得景物的清晰影像;可针孔小时,又无法获得充足光线.这是无法解决的一个矛盾.只有用镜头才可以有效控制. 第二,照相机镜头利用了光的折射的原理,把镜头制成具有凸透镜效果的能够聚光的光学透镜,通过聚光,从而获取摄影感光所需要的光线的量.也就是说,高级相机的镜头可会聚光线,控制纳光量,改善成像质量. 第三,照相机镜头能使得景物影像汇聚于焦点平面,形成清晰影像. 所以,镜头代替了针孔成像. ●图片新闻,是以照片为主辅之以以简明的文字说明来报道最新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摄影体裁。(图片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率直,其文字说明的写作简短、直接、具体。)图片新闻的特点首先是具有新闻时效、新闻价值、形象性,其次,视觉冲击力强和时效性要求特别强。突发性事件与预期时间这类事件性新闻最适合用图片新闻这一体裁来报

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三章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B)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 有好下场!”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 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我现在 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摄影常识及技巧(摄影选修课试题附答案)

课程名称:实用摄影与作品欣赏教师:杨晓利 学生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 每空2 分共30 分) : 1 、“线条”是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之一,线条的作用:()、 ()、()、()。 2 、色彩中含灰的量越大,色饱和度就越()。 3 、能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的滤光器是()。 4 、能够使拍摄的影像产生适度的虚化效果的滤光器是()。 5 、前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 它的作用是( ) 、 ()、()、()。 6 、逆光是由()方向投射来的照明光线。 7 、顺光是由()摄向被摄体的照明光线。 8 、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感光,被称为()技术。 9 、“框式构图”是利用()美化画面的构图形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追随摄影 2、新闻摄影 3、景深 4、感光度 三、课堂面试(每题 2 分共50 分) (将“题号”和“答案”写在考券背后)

课程名称:实用摄影与作品欣赏教师:杨晓利学生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每空 2 分共30 分): 1 、“线条”是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之一,线条的作用:(引导视线)、(增强透视)、(完整构图)、(图案形式)。 2 、色彩中含灰的量越大,色饱和度就越(低)。 3 、能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的滤光器是(偏光镜)。 4 、能够使拍摄的影像产生适度的虚化效果的滤光器:(柔光镜)。 5 、前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它的作用是(引导视线)、(陪衬主体)、(充实画面)、(表达空间)。 6 、逆光是由(由照相机相对)方向投射来的照明光线。 7 、顺光是由(拍摄者方向)摄向被摄体的照明光线。 8 、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感光,被称为(多次曝光)技术。 9 、“框式构图”是利用(框式前景)美化画面的构图形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20 分): 1、追随摄影: 在快门开启的瞬间,摄影镜头随物体运动方向移动。运 动物体始终落在胶片的一个位置上,造成清晰影像,而静止的背景形像则变成模糊的影像。 2、新闻摄影: 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进行新闻报导的宣传形式。要求 迅速及时地真实再现社会事件、生活现状、及有代表性的人物 活动。 3、景深: 景物清晰的范围. 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大小、焦距长短、 距离远近。 4、感光度: 表示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的数值。

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的方法(附练习与参考答案)

高考“新闻类语段压缩”的方法 (附练习与参考答案) “压缩语段”,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 “压缩语段”常见的考查形式主要有: (1)新闻类压缩(含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标题、拟写导语等); (2)概括内容型压缩; (3)提取关键词; (4)下定义。 2020新高考山东、海南卷及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都考查了此考点;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海南卷及2019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也都考查了此考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新闻类压缩主要包括拟写新闻标题、新闻导语、一句话新闻以及概括新闻消息等。 新闻类语段压缩考如何得高分。我觉得不妨做如下考虑:认识新闻结构,死盯新闻导语,按照字数限制,留住主要信息,整合完整答案,表达简洁流畅。 下面介绍中学生必备的新闻知识: (1)新闻: 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2)新闻的标题: 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 (3)新闻的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4)新闻的主体: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5)新闻的背景: 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6)新闻的结构: 为“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倒三角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上面重要,下面次要。导语在前面,最重要。新闻背景在后面,相对导语,是次要内容。 导语部分在倒金字塔的顶端,是新闻的最重要内容,包含许多关键信息。压缩时这一部分内容必须要慎重对待,有很多内容可以大胆照录。 照录时,抓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关键要素。 (导语就是送分给我们,不要傻傻的不要哦。) 三步拆解概括压缩题 近年来,语段压缩题在高考试题中频现,考查方式相对稳定,语料内容基本上均为新闻语段,变化较少。研读题干,明确考查方向,明确关系,确立层级,提升获取、分析、整合和表达的能力是破解语段压缩题的关键。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套试题的第21题均为新闻报道类语段压缩题,全国I 卷内容为“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举行,全国Ⅱ卷内容为国家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部署安排,全国Ⅲ卷内容为央企助力湖北疫后重振发展。与2019年高考试题相比,语料类型大致不变,分值也基本稳定,难度并不大。但是,想要得高分并非易事,考生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料上,而忽略了题干提出的信息,要想答好此类题,需要认真研读题干要求。 1、研读题干要求,明确标准,有的放矢 以2020年高考全国I卷第21题题干为例: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探究,比如“保留关键信息”,对一则新闻报道而言,导语毫无悬念应该算作是关键信息,而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常常具体而琐碎,主体中的信息该如何取舍呢?大体上说,一则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应该一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摄影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彩色放大校色时,如果样片偏黄,应该加()。 A、黄滤色片 B、品红滤色片 C、蓝滤色片 D、青滤色片 2、以下哪一种配方对景物阴暗部位层次有很好的表现,显出的底片银粒极细,影像柔和,可以提高胶片的感光度,是良好的增感显影液()。 A、D-23 B、D-76 C、D-96 D、PQ-FGF 3、曝光量不够的底片不能正确记录景物暗的部位的影纹,() A、整个底片银盐堆积较薄,透明性太强。 B、整个底片银盐堆积较多,透明性效果差。 C、用这样的底片印出的照片,景物中明亮的部分没有反差,层次差。 D、用这样的底片印出的照片,只有原景物中的阴暗部位才有影纹。 4、决定超焦距的因素是()。 A、景深 B、镜头焦距和光圈口径 C、拍摄距离和景深 D、景物大小 5、下列哪种测光表适宜用来测量亮度较均匀的景物()。 A、反射光式测光表 B、入射式测光表 C、光点度数测光表 D、漫射式测光表 6、下列感光片中,哪个洗出的底片反差最小,银粒最粗()。 A、100度 B、200度 C、400度 D、800度 7、注重表现景物的局部和细节,从细微处揭示事物特征的景别是()。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8、黑白感光片中的中速片是()。 A、ISO25/15° B、ISO800/30° C、ISO100/21° D、ISO400/27° 9、如欲表现太阳光芒四射的效果,则应采用()。 A、小光圈

B、大光圈 C、长焦距 D、超焦距 10、下列药品配制黑白显影液时,哪种显影速度最快()。 A、对苯二酚 B、米吐尔 C、菲尼酮 D、依伦 11、由测光感应器把取景器中的画面分为若干区域,分别测得每个区域的光线情况,并对每个区域内的光比,反差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各个区域的光线情况,选择适当的曝光值()。 A、重点测光式 B、中央重点测光式 C、矩形测光式 D、平均测光式 12、下列国产黑白相纸()型号反差最弱。 A、4号 B、3号 C、2号 D、1号 13、拍摄雪天的人物,应以()为曝光依据。 A、人物面部受光情况 B、雪中阴影部分亮度 C、雪中明亮部分亮度 D、天空的亮度 14、下列常被用做配制停显液的化学药品是()。 A、无水亚硫酸钠 B、醋酸钠 C、冰醋酸 D、结晶亚硫酸钠 15、拍摄雪景时,整个景物亮度过大,可采用()来降低亮度。 A、色盲镜 B、天光镜 C、偏振镜 D、光芒镜 二、填空(每题1分,共15分) 1、照相机焦平面快门位于平面位置。(空2字) 2、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空2字) 3、是指拍摄者所处的位置,也是受众的位置。(空3字) 4、彩色暗房用作为安全灯。(空4字) 5、感光度是指感光片对光线的程度。(空2字) 6、波拉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片。(空4字) 7、的变化能引起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变化,从而形成各种景别的摄影画面。(空4字) 8、扩印机是根据来校色的。(空3字) 9、黑白显影液中抑制剂的作用是防止显影过程中产生现象。(空2字)

1月全国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大众传播活动可以分为视觉传播、听觉传播和_______________传播三种形式。 2.摄影术诞生于______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国。 3.在第31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杨绍明拍摄的_______________获得了新闻人物系列照片的三等奖,实现了中国新闻摄影记者参加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零的突破。 4.从感色性能上分,黑白感光片有_______________、分色片、_______________三种。5.正确的曝光方法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来控制曝光量。 6.滤光镜的因数主要决定于滤光镜本身的颜色和_______________。 7.用延长显影时间来提高胶片感光度的方法,有一个极限,一般显影时间的延长不得超过原时间的_______________倍。 8.新闻摄影采访的特殊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新闻摄影采访是_______________的采访。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北平最后的一瞥》的作者是()。 A.布列松B.王小亭 C.吴印咸D.芬顿 2.每相邻两级光圈系数之间的关系是()倍的关系。 A.一B.二 C.2D.1/2 3.配制黑白显影液时,水温应在()℃左右。 A.52 B.20 C.10 D.100 4.不能单独报道新闻的新闻摄影体裁是()。 A.图片新闻B.专题性摄影报道 C.特写摄影报道D.插图照片 5.根据选择的光圈值给出快门值的自动曝光方式称为()。 A.光圈优先式B.快门优先式 C.程序自动式D.双优先式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1842年5月5日,()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 A.达盖尔B.尼普斯 1

2017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2017高考语文新闻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一、新闻类文本阅读常见考点如下: 1.理解语句含义题 2.筛选整合信息题 3.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 4.导语的作用题 5.背景的作用题 6.结语的作用题 7.文本结构安排题(顺序、倒叙、补叙、日记体) 8.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 9.分析语言特色题 10.分析新闻的文体特征题 11.探究新闻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12.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文本封闭性和半开放型) 二、新闻文体的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解读新闻文本的方法 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理行文线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