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庸--致中于和(下)

中庸--致中于和(下)

中庸--致中于和(下)
中庸--致中于和(下)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中庸思想贯彻到 教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周仕民 “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人们通常只从封建道德卫道士的角度曲解“中庸”,以致于忽略了它积极的价值。其实,“中庸”的核心思想并非中立、平庸、保守、妥协,而是“中和”。何谓“中和”?“中”者,中而有节,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即适度;“和”者,和而有度,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和谐。一言以蔽之,中庸思想实则要求分析处理问题时要适度而和谐。《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作为在各个领域都能广泛运用的“至道”,中庸思想对推动“问题式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求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与“预设—生成”的中和。 随着“问题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过犹不及”的现象愈加“丰富”。对于这些并不陌生的现象,我们除了要在实践中寻求知行合一,还应该从其它的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学会从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里汲取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中庸思想,将有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动态平衡,推进问题式教学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将中庸思想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呢? 一、领悟核心理念,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十分鲜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实现“主导—主体”的中和。此处的“中”要求不能走向主导或主体的极端;此处的“和”强调师生情感共鸣、平等互重。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中”可达“和”,“和”可致“中”。 回顾“问题式教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1.有中无和。虽然教师设计了调动学生主体性的问题,可学生刚“蠢蠢欲动”就立刻“接管”,学生只好“有口难开”,学生的主体性无从谈起。试问,缺少情感沟通的知识又怎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共振、情感的共鸣呢?2.有和无中。教师过于追求“活”、“动”,学生情绪高昂,然而该讲的没讲、该学的不懂,学生的热情在知识的高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宋代理学家把《中庸》、《大学》抽出来,与《论语》、《盂子》合在一起,作为《四书》,成为宋以后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所谓“中庸”,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观点。 1、教育作用--"率性"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意思是说,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尽且发展自己的本性。郑玄解释: "诚","天性也。。朱熹解释:"真实无妄之谓诚。。所以说,诚即是善,即是天成道德。《中庸》又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意思是说,上天所命与或赐予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则叫做教,这就是说,"修道"即是教育,教育的作用叫"率性",循顺着先天的善性发展,尽且发挥内心的先天的善端,把天赋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体现出来。这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与孟子的教育作用思想是一致的。 2、教育过程--"学、问、思、辩、行" 孔子讲过学与思、学与行的关系。荀子讲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中庸》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步骤系统地讲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就是广泛地学习政治、道德伦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审问之",即对博学中的内容,以"诚"为标准,审慎地间其真伪是非; "慎思之,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谨慎地思考,并注意反省自己; "明辨之",明辩了存在的问题,知道了努力的方向;"笃行之",使观念和行为统一,切实地实行,最终形成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概念、观点。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念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 《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具体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

中庸思想及其对中庸感悟

中庸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

《中庸》教案教学提纲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2015.3.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管理。此《中庸》之性不等同于《孟子》之性。“天命之谓性”是指天命也属于人性;“率性之谓道”是说要自我管理而不是放纵本性;“修道之谓教”是说改善自我的仁道就是儒教(聂文涛谈《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着《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

《中庸》教案34287

第一章 教学目标 1、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板书课题,简述“中”“和”的本意。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借助注音与解释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朗读: 1、检查注音:指导读好“位焉”“育焉”这两个词。 2、检查注释:结合注释理解中(zhong):符合。节:节度法度。致:达到 3、检查课文朗读:指明读课文,正音,随机表扬。 4、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理解没有注释的词语,学生汇报词语及所在句子的意思。 5、、齐读课文。 三、朗诵背诵 过渡语:读书越读越有滋味,比较古文与现代文不同读法,古文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读到入情还会摇头晃脑,体会古人读文的感受。 (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齐读、男女合作读、赛读) (二)学生填空式背诵。

四、理解意思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五、列举事例 “中”“和”所遵循的原则。 六、诵读传唱 第二章 教学目标: 1、熟读《中庸》第二章《天生我才必有用》,大致了解其内容,并背诵。 2、准确理解相关重点词的意思。 3、能从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教师出示《中庸》第二章 1、老师领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正确停顿。 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 4、试着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自己想读的句子,师生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6、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

中庸的主要内容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大学》的主要内容 下面再看八条要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达到“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标,《大学》提出的措施和方法就是“八条要目”。《大学》经文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就是明辨事物,穷究事理。“格”,是推究、穷究的意思。“致知”,就是获取知识,充实自己。“致”,招致、获取。 “诚意”,意念诚实,不搞虚假。“正心”,端正心意,不生邪念。

论语教学思想及中庸练习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礼记·学记》) (1)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与《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题目。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这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2)请结合第二段文字,说说你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1)孟子认为“孔子不做过头的事情”,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上述文字简要回答。 (2)请对孔子提出的“乡原,德之贼也”这一观点作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1)从材料中看,曾子每日反省自我,希望达到的标准与孔子“______________”的择友标准相似。(请引用 《论语》中的原句回答)

孔子的中庸理论

周涛(2010012103)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生工1001 孔子的中庸理论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庸”的含义 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见于《论语》。而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并兼有原始哲学意蕴的“中”字,春秋以前则已有之。《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主要是殷周时期中和观念的伸展。《尚书·盘庚》:“汝兮数念以相从,设中于乃心!”意即:把自己的心放得中正,你们应跟我一样想法!《酒浩》则云:“不推日: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白介用逸。”意即:你如能经常反省,力行中正之德,那么你将能保住权位,得到饮食醉饱。“中”都指某种道德观念。“中”作为一种原始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里。“中以为志也,jI’气“中以一观天下”12}等等,“中”指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统一。总之,“中”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用来表述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孔子在殷周时期“中”的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庸”字,“中”“庸”之融合,使中和观念哲理化了。这是孔子对殷周时期浑沌朦胧的中和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庸,但何谓“中庸”,他并未作具体解释。后代注释中庸者颇多,说法也各异,其中郑玄、朱熹、程颐等人的解释较为贴切,影响也较大。一般说来,历史上对“中庸”有三种释义:第一释“庸”为用。《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郑玄在解释《中庸》篇目时把这一意思说得更为明白:“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因此,“中庸”就是用中,指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释“庸”为常。《礼记·中庸》中“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即此意。宋儒程颐据此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l31中庸即用中为常道。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用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必须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加以遵守。第三释“庸”为平常。朱熹注《中庸》曾多次指出这一点。他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本何晏注《论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庸意即中和可常行。所谓可常行是指“用中”是一种绝对的通用方法,用它可以随时随地度衡一切。 二、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 孔子的思想休系是庞杂的,但“中庸”思想是贯穿其天道观、人性论、伦理道德论、政治论、知行论的一根轴线,是孔子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孔子中庸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孔子生活在阶级对抗十分尖锐的春秋时代,社会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中。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出于政治需要,要维护旧的奴隶制,但面对现实又不能不承认社会的某些变化,这些表现在思想上,孔子必然要求变中求不变,借此维护口趋没落的西周奴隶主统治。“中庸之道”正是这种矛盾在他思想上的反映。应当说,孔子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矛盾并且也勇于承认矛盾。不过,对待矛盾的态度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他与先秦其他派别不一样。道家对矛盾采取自然无为,退却避让的消极态度,强调矛盾对立的相对性,主张无条件转化。法家果取积极有为的态,强调矛盾对立的绝对性,主张强凌弱,大制他变,通过残酷的现实斗争解决矛盾。孔子不然,度小主张保持矛盾的统一、平衡,保

中庸精读2020尔雅答案

----------------------------------------------------------------------------------------------------------------------------- “四书”的形成(一) 1 【单选题】着作( )是一部论述了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专着。答案:《中庸》 A、《周易》 B、《史记》 C、《诗经》 D、《中庸》 2 【单选题】中国古代思想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答案:孔子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3 【单选题】以下中国古代着作中不涉及教育理论的是()。答案:《战国策》 A、《中庸》 B、《战国策》 C、《孟子》 D、《论语》 4 【单选题】()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答案:《诗经》 A、《尚书》 B、《中庸》 C、《礼记》 D、《诗经》 5 【多选题】以下属于“四书五经”中“五经”的是( )。BC

B、《尚书》 C、《礼记》 D、《天人三策》 6 【判断题】《礼记》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论述了先儒之道。X “四书”的形成(二) 1 【单选题】法国小说家( )一生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并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答案:巴尔扎克 A、雨果 B、莫泊桑 C、巴尔扎克 D、西蒙 2 【多选题】朱熹认为( )两篇文本可以突显、贯通儒家思想的基本脉络。AD A、《大学》 B、《论语》 C、《春秋》 D、《中庸》 3 【判断题】朱熹引用《中庸》是因为它体现了先秦儒家与先王之道的贯通与碰撞,体现了子思子与传统思想的融通。答案:正确 《中庸》与四书 1 【单选题】从义理的深度上讲,( )是高明的,其核心命题是性与天道。答案:《中庸》 A、《公羊传》 B、《中庸》 C、《左传》

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2009学年教学论文 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作者:金勇勇 时间:2009年2月5日

教育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一种中国古代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切不可走极端,否则只会是适得其反;同时,它的产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人类历史上曾产生了四大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的三大文明已在历史的浪潮中逝去……只有中华文明一代代传承至今,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良的中国人一直都坚守着中庸之道,以此作为自己思想和行动的指南。”这一点从人们对孔子思想的信奉中就能够看出来……时至今日,人们思想的发展与处理问题时产生的思维逻辑也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当然,这些也在现代教育中突出地显现出来。 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思想的提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的中庸思想尤为突出。文章将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课堂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三个不同方面谈谈其中蕴涵的中庸之道。 人们的思想总是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最终在两个极端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达到了中庸。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往往就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找到一个适当的位子,一种恰当的方式。对待学生如果一味严厉,会让学生害怕老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反之,对学生管理太松,与学生走得过近,则会使教师的威严形象受损,再想严厉起来就困难了。一个

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初为人师,就先要对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而探索,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去管理学生。他们总是在“和”与“严”两个极端去寻找合适的位子,寻找与学生交流的合适距离;当两者达到平衡的时候,就能实现我们理想的结果——不厉而威,这两者缺一则不可。 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也需遵循中庸。如上课时,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走神,就马上训斥;学生当时会听课,但经常训斥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如果一味的迁就,上课又没有效果。因此,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让学生走一点神,违反一点纪律;结果,只好让自己累一点吧……学生能学到知识就行了。如果过度的放纵,还是不行。因为教室过于嘈杂,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还会隐藏“安全隐患”。其实呀,中庸也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任何事物都是如此,太过于极端就会走入另一个极端……这又回到了文章开头谈到的“中庸”的含义。 而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坚持这几个方面的中庸:一、观念上的中庸。父母对孩子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能管的太僵太死。而是要掌握科学的、先进的理念、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正确处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二、行为要求上的中庸。父母在对孩子的行为上,既不能让孩子我行我素,也不能对孩子的管理事无巨细。父母对孩子的管束上既要发挥孩子的天性,保持孩子的创造力;同时又应该对一些原则性的行为及时约束、疏通、引导。三、教育方法上的中庸。父母在运用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上,都不要不信,也不要深信不疑。在教育

《中庸》节选 精品教案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 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 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 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 1 / 9

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 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 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四、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一说,庸,常,“中庸”即中和可常行的意思。(课文注解)以上为抽象的中庸概念,试举例阐述:如古人为父母守丧以三年为期,“贤者不得过, 不肖者不得不及”。即超过三年之期,或不足三年,皆为不妥,三年就是“丧之中庸”;又 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够,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头,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当好处,始称为“中”,这就是中庸之道。 板书:中庸①不偏不易②中和常行 五、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板书设计】 第1段文字:第一章(纲领) 第2段文字:第二章(知人) 第3段文字:第三章(正心) 第4段文字:第四章(正心) 第5.6.7段文字:第二十章(治国) 2 / 9

《中庸》教育思想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是论述个人修行的一篇哲理性极强的论文。首先,它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中庸》一开头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继承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思想。意思是说,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应和发扬这种本性称作“道”,修明和推广这个道,就称做“教”。也就是说,教育即修道,而教育的作用则在于“率性”,尽量把天赋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体现出来。其实本无什么天命,所谓天命,都是统治者及其御用学者杜撰出来的,用以震慑和愚弄民众,所以这种教育本质论既是神秘主义的,又是专制主义的。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的过程,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步骤。“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详尽设问置疑,“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谨慎思考,“明辨”即通过慎思而明辨真伪是非,“笃行”即将明辨的结论付诸切实的实行。这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学习和修身方法,包括了学、问、思、辨、行等几个主要环节。

《中庸》教案

《中庸节选》教案 项城一高——史明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理解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讨论、交流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 文言知识、中庸之道的内容原则。 教学难点: 文中重要哲学概念的理解。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说起“中庸”,人们往往把它和好好先生、折中主义者联系起来,认为中庸是骑墙主义、调和主义。如在评价某人的观点时,喜用“此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加以评述;又如中国人的信仰态度,讲究“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等,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庸”!久之,中庸被赋之以贬义的色彩。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二、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前483-前402)的著作,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孔鲤,字伯鱼,早卒;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便是其中的一派。子思学于曾子,孟子学于子思,所以后世也把子思、孟子学派称作“思孟学派”,并尊称子思为“述圣”,孟子为“亚圣”。 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三、《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四、初步了解“中庸”的概念: 1、展示中庸概念,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其含义: 孔子曾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那么,何谓中庸呢一般理解为: ①“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 ②中庸,儒家的处世原则,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庸,用,“中

儒家思想中庸

儒家思想——中庸 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的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感到很惭愧,不过还好这学期我们的选修课中有一门是中国传统文化,老师主要是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两方面给我们进行讲解,通过这次课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个人对儒家思想比较感兴趣,我就谈一谈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 儒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 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

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孔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有启发和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为“中庸”,中庸之道是最高超的道德智慧,是极其高明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智慧的精神特质。它既以一系列博大精深的道德范畴为表征,如“道”、“仁”、“德”等,又表现在人们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之中,表现为适恰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态度和境界。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思想。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中庸的道德智慧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道德智慧体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是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能领悟出与自己的适度关系,并能恰如其分地在态度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意识和能力。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