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评李鸿章的外交思想论文

我评李鸿章的外交思想论文

关键词:以夷制夷 和局 自强

摘要:


1870年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接手清朝外交。

此时,从国际形势上看,列强用军事外交强行与清廷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进入国际大家庭,就付出了丧失主权的代价,这就注定了她在新世界里被强食、被宰割的境地。从国内看,清政府经过一场历时14年的内战,国力消耗殆尽,原有的制兵彻底垮掉,新兴的军事力量还在建立,国家积贫积弱。在如此严酷的情势下,腐败的清朝统治者竟毫无警觉,战争的硝烟还没散尽,条约的墨迹还没晒干,就在“同治中兴”的狂喜中做起了太平天国的美梦,说半部《论语》即可退敌,反对任何新生事物。

与他们相反,作为中兴功臣的李鸿章却清醒地、深刻地认识到“欧洲各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合地球东西南北九万里之遥,胥集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在这样的变局面前,中国人无从参照历史,更不能叩问祖先,所以也不能盲目地把列强看成“夷人”,把他们的侵略看成“犯顺”。任何无视现实的强硬作法,都可能带来更加不幸的结局,因此他极不赞同不顾实力的盲目战争。他对两次鸦片战争中的主战人物很不以为然:“既穷今世始末,林、僧二公(林则徐、僧格林沁),逞一时之愤,几毁全局,谋国者可不深长思耶?”在他看来,“百战百胜不若不战而胜,尤为驭外良谟”,即使有实力也不能轻易言战,更何况中国在变局面前面临的是陌生的敌人!

许多评价李鸿章的人都感叹他的负责精神和忍受攻击诽谤的耐力;假如不是这样,他的和局外交思想也许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不会有艰苦的实施过程。当时的中国顽固守旧势力极其猖獗,任何违反祖宗成法的举动都要受到攻击,何况李鸿章要和洋人言和,更免不了成为攻击的靶子。可他却以大局为重,把这一切置之度外,明确表示:“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沉胥耶?”当有人讥讽他喜谈洋务时,他说“鄙人喜谈洋务,以致冒险负谤,……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喜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在这里,李鸿章不仅具有众睡独醒的超群意识,而且还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使命感。他指责那些不顾实际、空喊战伐的言官,在这个时候“去报仇雪耻,决一死战,则大磺芒硝,一剂立毙”,其结果必然是使国家蒙受更多更大的屈辱。他一再表示,“身握疆符,身忧国计,所不敢出此也。”事实上清末哪一次对外战争不是以弱抗

强,战败赔款让利,又哪一次不是李鸿章这样的人出来收拾残局呢?所以李鸿章说:“鄙人不敢轻言战伐,非为津沽自全计,乃为大局安危计。”从实力上看,李鸿章是中国最有资格言战的人,但他恰恰又是危机感最强的人。评价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决不能忽视他这种勇于负责、敢于任事的精神。这是他不顾众怨,坚持实行和局外交的内在因素,在当时的环境里,并不是每一个有识者都敢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任凭顽固派诽谤攻击的。特别是外交领域,同洋人谈和,更不是一般人所能担当的。因此,我们总结李鸿章的一生,不管他有多少失误,他在历史上的燃烧作用还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和局,对中国而言是制订和承认条约,并严格遵守;争取和局,是在遵守条约的基础上,通过外交手段避免卷入战争。在当时,和局是不平等的,取得和局需要付出代价;人们正是据此认定李鸿章争取和局的思想就是卖国思想的。然而,评价历史人物和事物,必须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进行才是。那时中国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就连不平等的和局也不是现成的,还需要在利害不同的侵略者之间周旋,小心翼翼地利用他们的矛盾,以避免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李鸿章自己对和局的理解是,“明是和局,必阴为备战,庶和可速成而经久”,其备战一层即蕴含了积极争取的意义。事实上,李鸿章几十年的外交,折冲樽俎,历尽艰辛,甚至到了“真堪痛哭”的地步,就足以证明李鸿章为争取和局付出的努力。如果争取和局就是卖国,就是恭手让利于列强,他就不必靠备战来求和局了。另外,李鸿章不断用军事作外交的声援,也说明和局来之不易,如在日本侵台事件和中法战争中,都曾调兵遣将,以武力声势作为谈判时讨价还价的资本。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和局是有代价的,但战争代价更大,李鸿章选择了和局。和局也不是消极等待就有的,不想被拉下河去,难道不需付出反抗的力量吗?所以我们应当承认李鸿章争取和局不完全是被动的、消极的,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李鸿章的思想中,和局——自强——御侮是三位一体的,争取和局仅仅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一个前题。在一般意义上,国与国的关系,和平是永久性的,战争只能是一时的以国力为赌注的冒险。就当时的中国来说经不起连绵的战争。这不仅因为她同西方在物质实力上的差距,还因为她将因此失去学习西方、力求自强的机会。所以李鸿章说:“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若守旧不变,日以消弱,和一国又增一敌矣。”过去都认为李鸿章这里说的“和戎”是对外

投降,“变法”是镇压农民起义。实际上,李鸿章在此说明了“和局”与自强的关系。如果只求和局。不同时变法自强,摆脱弱者的地位,“和一国又增一敌”,还得再付出“和”的代价。相反,假如“中国诚能以其闲暇,选将练兵,通商裕饷,造船简器,内外同心,切实经理,何尝不可争雄于各国?”为此他一再强调“外交之道与自强之谋相为表里”。在他看来,和局与自强紧密相关,如果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又切实改除旧弊,学习西法,中国就能反弱为强,就能与各国争雄于世界。能自强,中国就会有明天,不能自强就永远洗涮不了今日的耻辱。为了维护这个大目标,他不惜付出和局的代价。“今以抚恤代兵费,未免稍损国体,渐长寇志,或谓起兵端,无论胜负,沿江沿海縻费奚啻数千万?以此区区收回番地,再留其有余,陆续筹备海防,忍小愤而图远略,抑当事诸公之用心欤!往不可谏,来犹可追,愿我君臣上下,从此卧薪尝胆,力求自强之策!”这里,李鸿章进一步明确了他倡导和局的目的是自强,而且所谓“忍小愤而图远略”,即有退一步进两步的寓意:和局是退了一步,自强御侮则是进了两步。如果我们刻意强调和局付出的代价,必然会忽略他这一思想的积极成份,从而能得出相反的结论。事实上,被强行推入近代的中国,面临的正是能不能跟上时代大潮的选择,而不是一战一役的得失。李鸿章把自强作为中国的出路,刚好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当李鸿章把和局与自强联系在一起时,说明他的外交思想已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李鸿章因为种种原因(包括他自身的局限)没能实现他的外交思想,并以失败结束了他的一生,后人即将卖国、误国的帽子送给了他。可是,不知人们可曾想过:把整个社会的成败担在李鸿章一人肩上,这本身不就可悲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