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脏在酸碱平衡中的作用意义:

人体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这种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人体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和少量的碱性物质。

酸性物质主要有两大类:碳酸(挥发性酸)和固定酸(非挥发性酸)。糖、脂类、蛋白质氧化分解产生的硫酸、磷酸、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称为固定酸。固定酸主要由蛋白质生成,体内生成固定酸的数量和食物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固定酸必须被中和并由肾脏排出,否则,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正常情况下,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不会引起血液pH值的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体内有一系列的调节机制,即:①体液中的缓冲系统。②呼吸系统。③肾脏。肾脏的调节作用缓慢,但能完整地调节血液pH值。这是肾脏的重要功能之一。机体产生的固定酸,每天约为40~60毫摩尔氢离子,它们可以通过肾小管泌氢作用自尿中排出。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细胞都可以泌氢。肾小管在排出酸性尿时,通过氢离子——钠离子交换,生成新的碳酸氢根离子,从而使在体液缓冲系统和呼吸系统调节机制中损失的碳酸氢根离子得到补充。同时,血浆氢离子浓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均可刺激呼吸中枢,加强呼吸运动,使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浆碳酸浓度下降。由于碳酸氢根离子的补充和碳酸的减少,使血浆中碳酸氢根离子与碳酸的比值不因对固定酸的缓冲而发生明显改变,使血浆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样,肾脏通过对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和生成新的碳酸氢盐,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此外肾脏的泌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功能受动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血钾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形成,主要与呼吸运动和肾脏活动有关,其中肾脏起着更大的作用。脏通过对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和生成新的碳酸氢盐,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此外肾脏的泌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重吸收功能受动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血钾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原发性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形成,主要与呼吸运动和肾脏活动有关,其中肾脏起着更大的作用。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尿液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的,其中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起到关键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路径有跨细胞路径和旁细胞

路径,其吸收方式主要是主动重吸收和
被动重吸收。 像Na+和cl- 等电解质 是在近端肾小管开始重吸收的以主动吸收方式进行,而水则是靠渗透作用重吸收的。 当机体体液充足的时候,毛细血管内的渗透压比较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于水的重吸收作用不强,产生的原尿增加,随后形成尿液排出。而当机体体液不足时,管内胶体渗透压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于水的重吸收明显加强,形成的原尿也相对较少,表现为少尿。





肾脏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为:

(1) 泌H’换Na十(H+ -Na+交换)。

(2)泌K+换Na+ (K+ -Na+交换)。

H+ -Na+交换与K+ -Na+交换有竞争作用,如酸中毒时H+ -Na+交换占优势,K+ -Na+交换受抑制,因此酸中毒常伴高血钾症。

(3)泌NH3换Na+(NH4 -Na+交换)。

( 4)排出过多的碱:如代谢性碱中毒时,血浆中过多的NaHCO3从尿排出。可见血浆中NaHCO3含量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临床上测定血浆CO2结合力可协助诊断酸中毒或碱中毒。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钠离子、钾离子、碳酸氢钠等,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肾脏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生成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前列腺素、激肽等,又为机体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和肾外激素的靶器官。肾脏的这些功能,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


肾脏的结构
肾脏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

在肾纵切面可以看到,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

肾皮质新鲜时呈淡红色,由一百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 和肾小管所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成为肾柱。

肾髓质新鲜时呈红褐色,为10-20个锥体所构成。肾锥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

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肾有7~8个肾小盏,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孟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团,称为肾小球,肾小球是个血管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

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


肾小管汇成集合管。若干集合管汇合成乳头管,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

肾筋膜分前后两层,包绕肾和肾上腺。由于肾筋膜在肾的下方开放,当出现肾周围的脂肪减少等情况使肾的支持力下降时,肾的移动度增大,容易向下移动,形成肾下垂或游走肾。又由于肾筋膜下端的开放,可向下通入直肠后隙,临床上可经直肠后隙注入空气,行腹膜后充气造影,以显示肾等器官的变化。







肾脏的功能
一、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

二、通过尿的生成,维持水的平衡(是肾脏的主要功能)

三、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脏对体内的各种离子(电解质)具有调节作用。像钠离子(Na+)的调节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钾离子(K+)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照排;对氯离子(Cl-)是伴随Na+的吸收排泄,H+、氨(NH3)的分泌过程来完成。另外肾脏还调节磷(P3-)、钙(Ca2+)、镁(Mg2+)等离子的平衡。这些电解质平衡对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很重要。另外肾脏对体内酸碱平衡也起调节作用,肾脏能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的比例,当任何一种物质在血液中增多时,肾脏就会把增多的部分排出去。同时肾脏还能制造氨和马尿酸,以保持和调节酸碱平衡。很多肾脏病人出现酸中毒,就是因为肾脏失去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产生的。我们不妨把肾脏调节体内水分,保持内环境(电解质、渗透压、酸碱度)稳定的功能称作“调节器”或“稳压器”。

四、调节血压

五、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促进原始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利用,加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髓网织红细胞释放到血中。贫血的程度与肾衰程度成正比,其血、尿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均降低,而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纠正肾性贫血。

六、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肾脏转变为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