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基于协商民主理论公民利益表达机制构建

1.协商民主理论意义、作用

2.公民公民利益表达机制问题

3.协商民主理论指导下的公民利益表达机制构建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人们常常用社会新阶层来概括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实质上,这种新阶层也是一种分化的不同利益集团。新阶层不断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主体的群体意识逐渐形成,其活动能量逐渐增加,参入公共事务的热情日益高涨;同时,改革的深入发展,利益分化的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利益分配格局,一部分阶层由于不能分享到改革成果而产生相对被剥夺感,进而对改革中的其他获利阶层以及执政党产生不满甚至敌对情绪。社会中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给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扭转,而且还会继续拉大,这将推动和激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这一阶段利益主体日益多元,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需求必然推动政治需求的日益高涨,政治参与、政治渗透成为必然趋势。如果执政党对不同阶层加速增长的经济需求和政治需求引导不当,不同阶层经济和政治需求没有表达机会或者机会不平等,都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不稳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一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风险高发期”。

目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诉求渠道不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有代表选民表达意愿的权利;政治协商制度中的政协委员代表不同阶层利益参政、议政。除了这两条渠道外,其他途径或者缺乏法律保障,或者难有实际效果。二是诉求作用较弱。工会、妇联、共青团,各种学会、协会应该代表各自群体利益,在利益诉求中发挥独特作用,但它们目前主要是起到了一种沟通信息和反映情况的“桥梁”作用,作为特殊利益集团代表表达利益诉求的强度、力度均不够。三是诉求机会不平等。不同群体占有社会资源的差异,造成利益表达机会的不均等。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竞争和资源重组给强势群体带来更多的机遇。强势群体占有其他群体不能比拟的社会资源,因而赢得更多的利益表达空间,其利益表达渠道呈扩张的趋势,由此挤压了其他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社会强势群体不仅具有同政府官员直接对话的路径,而且可以通过各类自己组织或参与的民间组织反映自己的特殊利益诉求。强势群体中的某些人甚至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社会资源,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表达机会。与强势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狭窄,影响社会舆论和话语权的能力低,社会中很难听到他们有组织的声音。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已经无法回避。没有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他们的利益要求无法正常表达,他们的声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声音有可能以另外一种非程序化、规范化的形式出现,导致社会秩序的进一步失衡。四是诉求制度缺失。关于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的法律法规极不完善,相关的具体制度也严重缺失,甚至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容易“走过场”、“一阵风”。五是诉求意识不强。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极大地压抑了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积极性,而人民群众缺乏热情又反过来滋长了某些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家长制”作风和“包办主义”,似乎自己想当然就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在长期实践中,很多人尤其是不少领导者对此问题作了简单的理解,形成了一些片面的思维逻辑:政府代表人民群

众利益,相信政府就行了,不必有其他代表,其他人也不能代表群众,只有政府是唯一能够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这就否认了个人或其他集团诉求特殊利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这种政府包办不同利益群体利益的表达,必将产生“引火烧身”的弊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社会利益冲突主要并不表现为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直接冲突,往往表现为利益受损的群体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主要是政府包揽群众利益表达的结果。如果政府总是以社会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即第三者的身份来调节不同利益冲突,使之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社会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不会直接指向政府。因此,政府应该构建一种环境,促使各个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自己表达利益,鼓励他们组织起来与强势群体进行利益博弈。在此过程中,政府从中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博弈达到某种平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转变观念,使政府从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包办人民群众利益表达,转变为鼓励并支持人民群众自己表达意愿。

承认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和他们的利益诉求的合理、合法性,政府就应该在完善利益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协调好社会各群体的利益关系,这也就是协商民主。

2006年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了协商民主是我国重要的民主形式之一。认真研究和探讨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利益分化、文化多元的复杂社会,社会和谐需要人们真诚地交流和沟通。协商民主是由和谐的理想转化为和谐政治生活的现实途径之一。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共意见,往往是对重大事项做出决定的基本依据,用协商来解决人民利益矛盾和冲突、协调行为,已成为当代民主社会的共识。

根据已有的协商民主经验,现代社会中的协商民主呈现如下基本特征与趋势:第一,协商民主的程序是现代民主规范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协商民主的程序设计出发,在公共利益的框架下,通过有效的协调体制与协商过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共赢。第二,协商民主的基本主体是政党或利益集团。政党或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中的协商,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制度或惯例。人民群众则通过参加政党或社会团体,以团体的形式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与协商。第三,协商民主以多方协商作为决策的基本形式。协商民主中各种组织的协商权利,一般由法律明确保障,协商的过程是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意见,形成共识的过程。通过制度化协商所取得的一致意见作为政府决策的基础。第四,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各种组织的活动由其代表或政治精英来完成。政党、利益集团都是复合型政治主体,是由若干人与一定的机构组成的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是各组织之间的互动过程,也是社会组织与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过程。第五,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政治的运作,其领域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协商。

现代民主中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展示了当代社会政治领域的新动向、新信息,为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协商民主的发展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现代民主形式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协商民主体现了从政治协商向双向互动

的民主协商的发展,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各方面代表人士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重要事务以及群众生活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协商,以求取得共识,使各方面利益不断协调。协商民主实现良性互动,有助“合作”、“协商”、“监督”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从基本政治制度到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体现着多层次、多方面的政治关系。从国家形态的民主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实现的政治制度基础。在政治运行机制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民主协商和多数表决相结合,体现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关系。从人民群众形态的民主看,基层民主与社会自治制度是协商政治生活展开的重要社会基础,体现了人民群众权利的行使和人权的保障。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正是这种内在联系,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协商民主的政治机制,这些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我国的基本政治结构相适应,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协商民主以服务于公共利益为宗旨,在行为方式上以协商为主导,政府对人民群众的要求作出及时、有效和负责的回应;协商民主以国家与社会互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利为甚础,通过稳定的、决策能力和行政能力强的责任政府与大市场来有效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它以新的政治文明,寻求并保持社会秩序、民主和社会公正之间的平衡,更有效地治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协商民主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建立起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协商民主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各种协会等社会群众团体在政治参与中的组织作用,积极支持中介组织、第三部门、自愿者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把它们培育成为党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缓冲区间,以拓宽决策层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激发非政府部门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协商民主的大背景下,政府的任务不是去阻止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不是去阻止人民群众用各种渠道表达利益,而应帮助他们组织起来表达利益,并为他们提供更多、更通畅的表达利益的渠道。

协商民主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为基本特点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方向,民主的发展要求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具备了契合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优势和特点,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反映了现代化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理念即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保障人民民主的充分实现。

--------------------

一、协商民主理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作用

1.协商民主推进政治结构分化,提升政治主体能力。

政治结构的分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就是分化。在分化中角色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专门化或自主化,出现了新型的专门角色,出现了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1 ] ( P81) 这实际上表达了两种意思:一是出现新的政治角色,二是政治主体能力提升。新的结构必然承担新的功能,通过权力边界的划分确定新的政治关系,通过政治过程的再造增强政治系统的能力,这才能促进政治发展。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着眼于提升民主实现的程度,不但有利于承担或涉及协商职能的专门组织、

公民团体出现,更有利于重构政治关系,强化政治主体能力。特别是在后发展国家,在直接选举进展缓慢、政府供给能力不足的条件下,国家的合法性就越与协商相联系。

协商民主主张公民平等参与,就公共事务理性交流、争辩、协商,最终形成符合公民意志的决策。"当每个人参加政治交流,组织利益集团,参加投票或交纳捐税时,他就从非政治角色转变为政治角色。"[2 ] ( P6) 在我国,协商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先发于竞争性选举的形成,产生了制度层面的"政治协商会议"机构。主要承担党派、界别组织间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协商功能的政协组织,虽然不具备直接决策的权力,但是作为一个稳定的决策前"协商"机构,还是在结构上长期存在并发挥功能的。在基层,协商作为一种民主形式促使政治交流不断增多,公民角色被拓展到选举以外。浙江温岭就引入了"民主恳谈会"这样的制度,成为决策之前一种民意集中机构。[3 ] 类似的经验还有"一事一议制度",把涉及村里的重大事情(主要是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 ,先由村"两委"会集体讨论,确定议题或提出初步意见后,再交给村民代表进行"一事一议",由村民代表讨论决定,这些措施都弥补了"村民自治= 村民选举"的缺陷,村内协商独立成为新的民主结构,村民也从"选举动员"型身份扩展为"协商参与型"身份,并从偶然身份向常规身份转变,村民的公民角色常态化了。同时,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突破时空限制,通过网络表达民意,逐渐形成影响决策的"虚拟组织",通过网络成为参加政治交流的"网络公民",这些都形成了新的公民角色和结构。长远来看,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重视,特别是网络民意结合政治权力转化为现实政策的成功案例,也必将鼓励网络公共领域和公民角色继续存在和发挥作用。总而言之,基层和网络推行协商与对话的实践,将抽象的"协商"转化为现实的"机构"、"组织"和"公民角色",各种力量被整合进政治系统的同时,政治输入结构分化不断合法化。

2.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再造政治运行过程。

在阿尔蒙德看来,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 2 ] ( P16) 协商民主一改原来"谋权"的政治过程,转向"谋事"、"谋公意",促进政治过程的"三化"变革:一是伴随政治文化世俗化而来的公民参与扩大化,二是伴随政治结构分化而来的政治系统重心下移化,三是伴随政治社会化而来的政治交流双向化。

协商民主能够扩大公民参与。"无论是初期的民主政治,抑或是转型期的民主政治,还是成熟的民主政治,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就是公民参与"。[4 ] ( P10 - 11) 协商民主的特点就是通过公民参与,形成解决问题的决策,这个过程与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过程是共谋共生的。功能-结构主义视野中的政治发展是政治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协商民主本身就是公民与公民、公民与政府等组织间的交流协商,公民参与是一个必要条件,它促使公民参与合法化、现实化,扩大了公民通过自身改变环境的机会",公民参与的经历促使他们具备了以后继续从事公民参与的良好心态",[5 ] ( P45) 从逻辑上看,协商民主扩大公民参与,公民参与加快政治文化世俗化,反之亦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协商民主推动政治重心下移。当代中国建设人民民主的社会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从国家政治生活的层面,民主也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在社会的基础的条件下,民主政治就变成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独角戏了。二是从社会参与层面,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在大多数情况下,民主建设被局限在国家政治生活领域;在少数情况下,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弥补社会参与的不足。[6 ] 换言之,当代中国的政治重心还在政治体制以内。理论上统一在一起的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在实践上经常处于分离状态",[7 ] 协商民主充当了衔接二者之间的桥梁,与自由主义理论关注政治产出(社会福利) 不同,协商民主关注政治输入(公民参与) ,合法性被视为公共协商的结果。[8 ] 协商民主"敢把皇帝拉下马",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往寻常百姓家",在纵向上将国家政治民主链条向下延伸,在横向上扩大了社会民主关涉的领域,加固和扩展了民主政治的社会底座,促使政治系统从权力中心主义张目下视,重视来自社会基层的主张,提高了利益表达的分量。

协商民主促进政治交流双向化。政治交流是一种基本的体系功能,它会对政治文化政治结构的维持与改变产生许多结果。[2 ] 协商民主是一种双向交流和多方互动的政治过程,公民透过协商参与意见表达,民意集中,形成基于公民参与的社会化;政府透过协商进行意见综合,重心下移,形成精英人物与公民互动的社会化。从政治过程来看,协商民主促进政治交流从单向走向双向,实践过程中的社会化有利于这种趋势继续保持和延续。首先,公民通过协商进入政治体制,使得民主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形态。其次,协商民主促进公民与政治系统的信息交流,促使政府将协商视为掌握信息和提供服务的渠道,也促使公民理解政府立场。协商民主促使政治主体直接面对面交流,实现双向交流。再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各种社会政治力量之间建立起良性的政治互动关系,才能避免出现政治失序状态,避免民主政治发展进程被打断,出现政治衰败状态。[9 ] 3.协商民主提升公共政策理性,推动政治关系和谐。

协商民主提升公共政策理性。在中国,公共政策是否合民意的判定大多是基于事后的满意度和效力,缺乏事前的民意调研和民意基础。政策的合法性来源于事后的"政策收买"而非事前的"意见综合",这显然是不理性的,因为它一方面忽视了公民平等参与集体决策的权利,又否定了公民影响政治过程的能力。此外,在这个承认个人偏好和个人利益的社会里,没有协商的决策过程和政策产品,往往被政策专家打着尊重个性的旗号给扭曲了,因为"社会政策的个人主义天生是双重标准的,它可能被用来控制个人以便使他们遵从由专家和政策制订者确定的原则",[10 ] 决策被按照少数人的意志随意处置和操纵,只为部分人服务,个人偏好被他人代理了,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被圈定了。而协商民主却"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过程和活动",[11 ]"要求公民们通过阐述政策受众可能接受的理由来证明政策有理",[12 ] ( P52)"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对话,形成共识或找到最大的共同点即共同利益,做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13 ] 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具有超越个体自我利益与局限的优势","打破专家等对知识的垄断,将技术置于民主控制之下",[14 ] 把私利提升为公利,形成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结果。

协商民主推动政治关系和谐。政治是许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15 ] ( P24) 因为其在价值分配中处于权威地位,政治价值如何取舍、利益如何分配、关系怎样平衡,都对政治关系的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改革日益深入,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阶层结构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阶层分化所产生的深层次矛盾开始暴露出来,阶层自我意识增强",虽然"团结合作是主流",但是"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矛盾并存,后者居主导地位","利益不协调是阶层矛盾的主要内容"。[16 ] ( P21 - 22)"和谐社会的政治关系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前者是民主原则,后者是人权原则",[7 ]"这些都要求政治体系为之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提供更多的化解渠道。

协商民主有利于畅通民众政治参与渠道,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缓冲不同利益群体要求"。

[17 ] 协商民主在理论上尊重少数"基于集体的理性反思结果,这种反思是通过在政治上平等参与尊重所有公民道德和实践关怀的政策确定活动而完成的",[ 18 ] 能够充分考虑少数族群和边缘群体。[14 ]正如罗尔斯所言:"所有的社会基本的善---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及自尊的基础---都应被平等的分配,除非对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不利者",[19 ] 协商民主的决策形式,不存在特殊成员或组织的利益具有凌驾于其他参与主体利益之上的优先性,[ 20 ] 少数族群的利益不再被投票式决策排出,反而在协商中被彰显、被重视、被保护,使得经济利益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分配,在尊重弱势阶层的基础上,将"社会的经济福利、安全、自由"等政策结果倾斜性地向他们分配,缩小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经济差距,能够增加政治关系和谐的因素。

公司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工作制度

XXXXXXXXX有限公司 公司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拓宽企业民主管理渠道,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及时解决职工后顾之忧,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根据上级有关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企业工会作为沟通协商机制的办事机构,负责职工诉求收集、会前与行政沟通、协商会议筹备、协商会议确定事项办理情况的督导,以及协商事项办理结果的测评、反馈等工作。 第三条为确保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的日常工作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原则,成立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企业行政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应由工会、企业行政部门和部分职工代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应设在工会,办公室主任由工会主席兼任。 第四条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的主要协商议题内容 (一)涉及职工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相关问题,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二)职工对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 (三)企业行政认为有必要向工会、职工通报说明的企业有关情况; (四)其他需要协商沟通解决的事项。 第五条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的组织工作流程 (一)征集协商议题。工会要畅通职工群众的诉求渠道,通过深入职工开展调研,主动与职工谈心交心,并通过职工意见箱、电话热线、微信公众号、

工会QQ 群、微信群聊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详细登记、认真梳理,形成初步协商议题。对初步确定的议题,一般或个别议题由工会协调行政部门直接办理;较大或重大议题由工会事先与行政做好沟通,共同研究,最终确定协商议题,予以解决。 (二)确定协商人员。工会负责人、行政相关负责人、职工代表参加会议。同时,根据协商议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三)召开协商会议。协商会议由工会负责人主持,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重大特殊事项应随时协商。工会代表职工提出协商事项,参会各方就协商事项进行协商讨论。会议要对各协商事项的解决措施、解决时限、承办部门( 单位) 及具体人员等予以明确。协商会议形成会议纪要。 (四)工会督导办理。工会对协商事项的办理情况加以督导。协商事项的具体承办部门应在事项办结后3日内将具体情况书面反馈给工会。工会应在收到反馈意见3日内,通过面谈、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将事项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告知诉求提出者。无法解决或短时期内难以解决的诉求,应向该诉求提出者做出合理解释说明。 (五)开展满意度测评。事项办结后,工会应及时在诉求提出者、参加协商会议的职工代表和相关职工中开展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采用网络反馈、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让职工群众直接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由督办人签字备案,并及时向具体承办部门、人员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反馈。 (六)建立工作台账。工会负责将将职工诉求原始材料、沟通情况和协商会议记录、诉求办理工作进展情况、职工满意度测评情况等资料收集整理,建立工作台账。

员工诉求表达渠道

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建议如下: 一、健全职工民主监督制度。要求单位和工会及时成立职工民主理财小组,规定单位所有开支,必须经职工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方可报销,确保财务开支公开透明,彻底杜绝了因少数单位干部决策失当而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二、强化监督,确保实效性。为便于职工群众监督,在群众诉求办公室设立了监督岗,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职工群众对诉求处理结果的反馈意见,加强了对工委处理诉求情况的监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工会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考核。 三、设置“职工诉求信箱”。开通劳动争议调解、职工互助保障和心理咨询三条热线;发挥工会委员联系工会代表、工会代表联系职工群众作用,集中座谈、定期走访、实地调研;开展每季度一次的“五常”座谈会,邀请职工代表参加; 四、发挥职代会作用和实行厂务公开制度。按时召开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广大职工直接参与实施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 五、建立完善职工信访、热线工作联系制度。实现职工利益诉求代理社会化。为应对职工合理诉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有效衔接的职工信访联系制度和职工热线联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建设,强化了职工信访、热线工作在职工诉求表达与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六、健全三级网络,畅通职工利益诉求代理和解决渠道。为畅通和拓宽职工合理诉求的表达和解决渠道,按照“分级负责、基层为主”

的原则,工资保险等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受理职工合理诉求事项,切实承担代理职责,精心调处代理案件,较好地调处解决了职工合理诉求事项。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少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却发挥不了实际作用,不能及时了解职工的意愿和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的纠纷,甚至导致职工采取过激行为。 二是职工对诉求表达的相关制度缺乏信任,现有的相关制度措施难以满足职工利益诉求表达的实际需求。 三是工会系统还需在规范和可行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虽然各基层工会组织组建相关组织机构,但未能真正发挥太大的作用。

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向着多元化方向转变,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的不平衡性日益加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都能有充分表达和有效反映的渠道,从而促进各方面利益统筹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处理。当前,我们通过开展“深化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题活动,采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各村社区调查、信访接待等方式对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了解了我国最大弱势群体—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现状,并就改善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一、当前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们党十分重视农民利益及其表达,也初步建立了农民利益表达的相关机制,但由于历史传统、制度缺陷等多种因素,农民利益表达的原有制度设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民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其合理的利益诉求得不到保证。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 首先作为农民利益表达的代言人--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是有限的。村民委员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积极参与本村事务的管理的利益诉求,但由于其对乡镇政

府严重依赖,常常会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由,对农民利益表达活动进行干涉,特别是农民利益在受到政府机关和社会其他强势群体侵犯的时候,显得无能为力。 其次是人大和信访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利益诉求和民意表达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一些人大代表没有充分履职,收集民情民意,只是将代表当做一种荣誉和政治待遇,并未能真正代表民意。 2、绝大多数农民在诉求利益时很少向人大代表反映。 3、人大代表中农民代表的不足制约了农民利益表达。 4、信访制度不能有效承载农民利益表达的需要。对于农民的上访,只要不发生特别突出的事件,中央及省市信访部门大都做些原则性的答复或批转到县乡政府处理。地方政府多对上访者采取拦截、收买、威胁、甚至强制遣送、高压迫害等方式,造成了底层民众对基层信访机构的不信任,下层利益诉求无从上达。而在事实上,群众上访的解决率也较低。 (二)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增多,非法的利益表达行为不断衍生 由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农民利益表达缺少相应的组织载体,直接衍生出大量的非制度化甚至是非法的利益表达行为。诸如自焚抗议、上访闹事、围堵领导、阻断交通等“群体性事件”,这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和法律意识淡薄不无关系,但是从根本上看,处于弱势的农民之所以甘愿冒着巨大风险进行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和抗争,主要还是由于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和政治参与机制不畅和失效引起的。 (三)农民利益表达缺少相应的组织依托

员工诉求管理办法4.doc

员工诉求管理办法4 1、目的 1.1确保员工的投诉有合理的申诉和处理渠道。 1.2公平、快速的处理员工对公司或个人的投诉。 2、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部门与各岗位员工 3、权责 3.1行政部负责员工申诉信息的收集、传递与调查结果管理归口工作;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员工诉求的评判与最终裁定。 4、操作程序: 4.1有下列条件可以通过申诉寻求公平对待; 4.1.1在工作中受到同事间的人格侮辱或肢体侵犯; 4.1.2对个人所得感到疑问; 4.1.3对现行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未被采纳; 4.1.4觉得管理者对自己有不公平的行为或举止。 4.2员工诉求的方式

4.2.1需书面形式陈述(须有签名)投递总经理信箱; 4.2.2可书面形式陈述(须有签名),直接交至总经理办公室; 4.2.3书面形式陈述(须有签名),交至自认为可以得到公平对待的管理人员。 4.3受理员工诉求 4.3.1员工诉求由行政部在一周内完成受理、调查及反馈工作。 4.3.2如果当事人对诉求的回复或解决不满意,可以在随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涉及的问题和事 实书面反映到总经理办公室,寻求更深层的诉求,总经理办公室的裁定结果为最终结果。 4.3.2任何形式的员工投诉,必须在接受诉求日起一个星期内,将调查结果或最终裁定反馈到诉 求员工的当事人,并确定诉求人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4.4所有员工投诉均由行政部负责造册登记,适时提取相应的管理数据或管理依据,以利公司管理 进一步得到完善。 4.5 所有诉求均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进而处理。 4.6凡经查属实,所诉求为散播谣言、捏造事实、搬弄是非

者,公司有权对诉求当事人进行调岗、降职或辞退的处置。 5、附件 无

关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的调研报告

关于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的调研报告 (高陵信访局接访台胡瑾) 近年来,高陵县不断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进京、赴省、到市“零上访”的工作目标,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活动为抓手,不断畅通信访渠道,狠抓信访案件办理,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具体的信访工作实际中,尤其是在诉求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避重就轻,信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群众在反映诉求时,往往出现隐瞒部分事实的现象,造成信访工作人员的答复同群众的诉求无法准确对应。群众在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时,常极力隐瞒个人过失而夸大他人的错误,对于信访问题的解决造成影响同,甚至在群众与信访工作人员之间产生新的个人矛盾,更不利于信访工作的开展。自此出现群众不相信政府,公务人员有苦难言的结果。 (二)转嫁矛盾,合理诉求得不到合法表达。 要求合理,表达更要合法;没有合法的形式,再合理的诉求也会变成公害。合法表达,是利益诉求不能超越法律的界线。在合法的界线里,任何形式的利益诉求都值得提倡,都会受到保障。 无论动机多么单纯,无论诉求多么合理,如果采取了错误的手段,结果自然也是错的。曾有外地农民工为讨薪围堵机关单位大门,影响了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以及公共秩序,更有个别不理

智的工人在撕拉过程中受伤,甚至打伤他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站在工人的立场,他们的对立面只是资方,堵门只是为了增强社会关注,博取更多的支持。但是堵门堵路造成了更多人的不便,产生打架事件便把矛盾转嫁到个人身上,不但事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合理在一瞬间就变成了无理。 (三)盲目走访,越级访、非访区闹访频发。 “利己”的诉求动机可以理解,但“损人”的表达方式不能纵容。我县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各种利益主体相互碰撞,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很正常。如果大家都采取极端的诉求手段,今天你来堵路,明天我要上街,那么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越来越严重。 越级访、闹访的发生总源自个别激进者挑头、煽动,盲目认为“事情闹大了”才会很快解决。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的是建设者,从来都不需要破坏者。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冲突,而是指人们能够包容妥协,在“合而不同”的基础上实现“利利相生”。不合理的诉求表达将“不同”推向极致,扼杀“合作”的空间,“小矛盾”可能激化成“大矛盾”,不仅增加解决问题的社会成本,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契约精神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石。 (四)对破坏信访秩序的行为缺乏必要的规范。 在合法的界线里,任何形式的利益诉求都值得提倡,都会受到保障。正如足球场上有四条边线,球出界必须吹哨叫停,否则游戏无法继续。合法表达就是利益诉求不能超越法律的界线。公

以群众利益有效表达和回应为重点

以群众利益有效表达和回应为重点 建立多元化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 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及时发现并从源头上主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结合成都经济社会建设实际情况,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社会矛盾问题?如何去化解它?昨日,来自省社科院的专家、市委政法委“大调办”的负责人、基层街道、社区的代表们,围绕我市制定出台的《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建设实施纲要》进行了热烈讨论。 《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建设实施纲要》 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建成并不断完善以科学精细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精准高效的信息处理、风险发布平台为依托,以群众利益有效表达和回应为重点,政府、社会、公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建好基层社会管理体系。 纲要摘要: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提高重大事项公众的参与度,增强论证的专业性,提高听证代表的公信力,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

健全民意表达和回应机制: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拓宽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整合优化政府部门服务热线资源,实现“一个号码找政府”的便捷服务,确保公众对热线接通率、回复率、问题办结率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健全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 建立社会预警机制:统一规范建设社区、乡镇、县逐级联动、及时处置的信息收集分析和风险发布平台,形成多元参与的矛盾疏导化解机制;对重大决策、事项和工程严格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和引导处置;巩固和深化信访逐级负责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 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以统筹整合安防队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综合维稳体系为重点,以加强街道、社区、楼宇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为抓手,以健全完善区(市)县综合法律服务大厅、乡镇司法所、村(社区)基层法律服务站为依托,建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抓好非政府组织管理。 加强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流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和“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做好“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来源”的流动人员管理工作;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衔接机制,加强安置基地建设,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

职工诉求中心制度

辽源市第四中学职工诉求中心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强化辽源市第四中学的人文关怀和教职工权益保障,规范职工诉求工作,及时有效的解决教职工困难,促进队伍稳定,和谐发展,结 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诉求人是指我单位所有教职工。 第三条教职工诉求工作坚持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辽源市第四中学设立职工诉求中心,负责职工诉求的受理、确认、转办、跟踪、督办、反馈、满意度调查、定期汇报等各项工作。 第五条辽源市第四中学职工诉求中心受理的诉求事项,要在学校职工诉求中心的工作范围之内。 第二章工作机构 第六条本校职工诉求中心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本单位各处室相关人员及各年组长担任。 职工诉求中心办公室设在工会,由工会负责职工诉求中心的日常工作, 负责及时反馈职工思想动态及需要学校帮助解决的问题。 职工诉求事项实行分级负责制,本级解决不了的职工诉求或应该由上 一级组织解决的职工诉求可逐级报送。 第三章申请与接待 第七条职工诉求申请可通过诉求办公室面对面谈话、电话诉求和转达诉求等方式提出。 本级解决不了或应由上一级解决的职工诉求,由工会汇集后于报送到 职工诉求中心,对于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的职工重大诉求要即时报送。 第八条职工申请诉求,要如实向诉求中心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或反映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诉求中心在收到职工诉求申请后,于3个工作日内进行核查确认,紧

急或对个人、学校造成重大影响的事项当即确认。 第十条诉求中心按照合法、合规、合理的原则,对确认后的职工诉求予以受理并及时告知诉求人。 第十一条辽源市第四中学职工诉求中心办公室设在学校工会。 第十二条诉求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要坚持六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心倾听、一份耐心、一句贴心话)工作标准, 遵守如下规定: 1、文明接待,尊重诉求人的人格,不刁难和歧视诉求人; 2、按照诉求工作程序处理诉求事项,不扣压诉求材料,不置之不理, 敷衍塞责,推诿拖延; 3、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徇私舞弊,不接受诉求人请客送礼, 不收受贿赂; 4、遵守保密规则,不扩散诉求人的隐私和要求保密的其他内容; 5、对诉求人相关诉求事项办理结果的查询,应当如实答复,不得拒 绝; 6、健全诉求档案,妥善保管诉求材料,不得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 毁。 第十三条诉求工作人员在处理诉求事项时,与诉求人或者诉求事项有直接关系的,应当回避。 诉求工作人员的回避,由诉求中心负责人决定;诉求工作机构负责 人的回避,由学校领导班子决定。 第四章受理与办理 第十四条受理和办理教职工诉求事项,遵循议事原则,统一受理、集中议事,责任归口、跟踪督办、受理反馈、定期汇报的工作机制运行。 第十五条职工诉求中心受理范围: 1、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3、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按职责处理的有关事宜; 4、对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的咨询; 5、对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政行为等方面的 意见和建议; 6、学校有关事项的办理或审批程序,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各项 制度等的咨询;

公司内部员工岗位责任制度

公司内部员工岗位职责 为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明确各岗位的职、权、责、利关系,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权限和责任,建立合理高效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杜绝人浮于事、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和无人负责的现象,培养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付其责、各展其能的现代企业风尚,体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团队精神,建立奖罚透明、升降有据的自由、公平的竞争机制,制定本责任制。 一、人事部专员职责 管辖区域:人力资源招聘及管理 1.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制定招聘方案,包括招聘职位的类别、人数、要求等; 2.根据公司变动及时记录人员配置信息,员工档案的分类规范管理; 3.负责公司网络招聘、现场招聘的具体事项; 4.应聘人员的接待及解说,收到简历的管理和归放; 5.员工入职和离职的办理及归档; 6.内部员工每月考勤的记录; 7.协助其他部门完成人事工作; 二、月嫂招聘专员职责 管辖区域:专职月嫂招聘 1.根据市场调查做出专属的招聘培训方案; 2.不定期走访市场,了解同行业的变动以及价格、规模等; 3.对应聘人员做好接待解答,了解对方心里诉求并做好记录; 4.将了解到的咨询第一时间向领导传达,并参照本公司提出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协商解决完善; 5.与人事专员对接,对培训人员的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6.对已报名培训人员的跟踪了解,留意培训期间的不足与漏洞并汇报; 7.对以上岗人员工作情况的跟进,并与雇主进行沟通了解情况; 三、酒店部经理职责 管辖区域:部门内所有工作及分管部门人员的管理 1.加强自身对本职工作的知识了解和实际操作,根据每天的工作情况和任务部署工作; 2.学习和交流,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3.审批员工调休、调班申请,做好记录并及时安排补位; 4.监督和落实部门工作的执行情况,检查各岗位员工的规范操作,保证客房部的整体服务质量; 5.主动与合作方沟通,保持与对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我方员工的工作情况,对合作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领导协商解决; 6.与下属分管工作人员积极沟通,了解各项工作的进度及状况; 7.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服务技巧、技能。加强员工对酒店客房服务知识,并及时了解员工心理诉求; 8.定期召开部门会议,对各分管部门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 9.整理员工入职离职申请及考勤记录并交由人事部管理; 10.学会处理突发事件及投诉,处理不当的或处理不了的应及时上报;

关于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分析与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电力企业深化“两个”转变,推动科学发展主题的不断深化,以及“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设,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因岗位、职位、经济收入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探索职工民主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本文主要对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中,在维护职工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物质文化利益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怎样参与协调劳动关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的。 了解工会在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之中的影响作用,研究拓宽工会工作的新领域、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工运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创新价值。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公民利益表达的实践经验,发现目前工会工作在诉求表达机制方面还有不足,结合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并探索在公司内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在我国的现状 第一,职工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我国的发展。目前普遍采用的听证会、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制度是利益诉求表达的制度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完善有序的信访工作,也起到了化解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我国公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尚未健全,还存在着利益诉求多元化与诉求渠道不畅的矛盾。 第二,当前职工群众诉求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九个方面,分别是订立劳动合同、健全劳动保障,及时兑现工资、确保生活必需,工资正常增长、工作家庭兼顾,加强劳动保护、减轻职业危害,期待公平正义、实现同工同酬,正常休息休假、保障身心健康,要求学习培训、渴望晋升发展,单位人性管理、个人体面劳动,一定的话语权、应有的知情权。 职工诉求表达的渠道主要有:1、工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渠道,基层、地方工会在内的各级工会组织应是职工诉求表达的主渠道。2、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渠道,包括单位的相关中层机构、专门机构和职工所在的具体部门。3、企事业单位的制度性渠道,主要是职代会、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度、劳动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委员会)制度、劳资对话制度等。4、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女职工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其过程也是表达渠道。5、厂务、事务公开,企事业职工合理化建议中也可表达职工诉求。 第三,工会在畅通职工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存在的问题分析。1、部分职工对工会的职责不了解,对工会职责回答不完全正确,甚至有些人不知道工会是做什么的。2、个别工会不能真正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员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工会不能积极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不能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能经常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不能及时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等等问题。3、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群众利益时,工会工作不够大胆。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它民主管理制度,工会不能积极纠正、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决定的事项,工会未督促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办理。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未依法要求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事业单位处分职工,工会认为

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57762953.html, 畅通职工诉求渠道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作者:房春雷 来源:《企业文化》2018年第32期 摘要:畅通职工诉求渠道方式和途径,一是有效发挥主渠道作用,二是推行职工诉求代理制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完善配套的机制办法。 关键词:诉求渠道;诉求代理;网络平台 一、畅通职工诉求渠道的重要意义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必然选择。深化政务公开、通达社情民意、及时发布公共信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是作为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建设和谐文化、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沟通机制,拓宽沟通渠道,疏导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 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一中医学上的理论同样深刻揭示了有效沟通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在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当前,当某些阶层、群体及个体的利益诉求不能实现时,一些失落、怀疑、嫉妒、怨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如果不能及时沟通和化解,就会越积越重,演化为不稳定因素。沟通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贯通的体现,也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当前企业之间经济效益差距悬殊,职工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突出,必须把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帮助职工实现利益诉求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才嫩避免职工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无处表达,或表达了长期得不到有效回应,以至矛盾积累最终酿成冲突和对抗。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职工群众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等都要小于管理者,相应的他考虑问题所受的束缚也小;职工在企业中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就不同;而且作为最基层的劳动者,他对职工群众真实需要的信息占有量要远大于管理层。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有利于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以及被掩盖的问题,使管理者对由于变化而产生的各种未知经营事项拥有多角度审视和发散性的思维,在多元化考虑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科学的决策。所以,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营造宽松的管理民主化氛围,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管理的风险。 二、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现状 目前,各级组织都各自围绕表达渠道和维护职工权益,相应成立了维权组织,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且上下相互衔接的制度办法。但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与表达机制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员工诉求表达渠道

员工诉求表达渠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建议如下: 一、健全职工民主监督制度。要求单位和工会及时成立职工民主理财小组,规定单位所有开支,必须经职工民主理财小组审核方可报销,确保财务开支公开透明,彻底杜绝了因少数单位干部决策失当而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二、强化监督,确保实效性。为便于职工群众监督,在群众诉求办公室设立了监督岗,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职工群众对诉求处理结果的反馈意见,加强了对工委处理诉求情况的监督。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对工会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考核。 三、设置“职工诉求信箱”。开通劳动争议调解、职工互助保障和心理咨询三条热线;发挥工会委员联系工会代表、工会代表联系职工群众作用,集中座谈、定期走访、实地调研;开展每季度一次的“五常”座谈会,邀请职工代表参加; 四、发挥职代会作用和实行厂务公开制度。按时召开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广大职工直接参与实施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 五、建立完善职工信访、热线工作联系制度。实现职工利益诉求代理社会化。为应对职工合理诉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新形势,有效衔接的职工信访联系制度和职工热线联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会社会化维权机制建设,强化了职工信访、热线工作在职工诉求表达与解决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六、健全三级网络,畅通职工利益诉求代理和解决渠道。为畅通和拓宽职工合理诉求的表达和解决渠道,按照“分级负责、基层

为主”的原则,工资保险等职工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积极受理职工合理诉求事项,切实承担代理职责,精心调处代理案件,较好地调处解决了职工合理诉求事项。 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少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却发挥不了实际作用,不能及时了解职工的意愿和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的纠纷,甚至导致职工采取过激行为。 二是职工对诉求表达的相关制度缺乏信任,现有的相关制度措施难以满足职工利益诉求表达的实际需求。 三是工会系统还需在规范和可行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虽然各基层工会组织组建相关组织机构,但未能真正发挥太大的作用。

公司职工诉求管理制度

朗坤房产职工诉求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人文关怀和职工权益保障,规范职工诉求工作,及时有效的解决职工困难,促进职工队伍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结合分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职工诉求工作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发展的原则。 二、职工诉求办公室设在综合办,主任支部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工会副主席担任,成员由本单位工会委员及项目部工会小组长担任。 三、诉求人是指公司所有职工。 四、职工诉求申请可通过诉求主任、副主任邮箱、面对面谈话、电话诉求和转达诉求等方式提出。 五、职工申请诉求,要如实向诉求办公室提交有关材料,反映真实情况,并对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或反映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六、公司按照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原则,对确认后的职工诉求予以受理并及时告知诉求人。 七、职工诉求事项实行分级负责制,本级解决不了的职工诉求或应该由上一级组织解决的职工诉求可逐级报送。 八、诉求办公室在收到职工诉求申请后,于3个工作日内进

行核查确认,紧急或对个人、单位造成重大影响的事项当即确认。 九、对于特殊诉求事项,涉及到社会其他层面、其他单位或历史遗留问题无法解决或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的诉求,要详细向诉求人做好说明及解释工作。 十、诉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接待工作中,要坚持“六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心倾听、一份耐心、一句贴心话)工作标准。遵守如下规定: 1、文明接待,尊重诉求人的人格,不刁难和歧视诉求人; 2、按照诉求工作程序处理诉求事项,不扣压诉求材料,不置之不理,敷衍塞责,推诿拖延; 3、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徇私舞弊,不接受诉求人请客送礼,不收受贿赂; 4、遵守保密规则,不扩散诉求人的隐私和要求保密的其他内容; 5、对诉求人相关诉求事项办理结果的查询,应当如实答复,不得拒绝; 十一、健全诉求档案,妥善保管诉求材料,不得丢失、隐匿或者擅自销毁。 十二、职工诉求中心受理范围: 1、对工程建设事业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2、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分析与研究之欧阳学文创作

关于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的分析 与研究 欧阳学文 一、研究背景 随着电力企业深化“两个”转变,推动科学发展主题的不断深化,以及“三集五大”体系的全面建设,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因岗位、职位、经济收入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代表企业职工利益的工会组织,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探索职工民主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本文主要对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中,在维护职工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和物质文化利益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怎样参与协调

劳动关系、调节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的。 了解工会在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之中的影响作用,研究拓宽工会工作的新领域、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工运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创新价值。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公民利益表达的实践经验,发现目前工会工作在诉求表达机制方面还有不足,结合甘肃张掖供电公司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并探索在公司内部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在我国的现状 第一,职工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我国的发展。目前普遍采用的听证会、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制度是利益诉求表达的制度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完善有序的信访工作,也起到了化解利益矛盾的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我国公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尚未健全,还存在着利益诉求多元化与诉求渠道不畅的矛盾。 第二,当前职工群众诉求的主要内容与形式。职工群众利益诉求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九个方面,分别是订立劳动合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还不是很到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还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民的利益很难得到真正的满足。农民需要一个制度化的机构表达自己的意见,谋求自身的权益。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民的维权组织,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利益表达功能,才能构建新时期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不仅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而且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现状;功能;构建途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186-03 一、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农民的利益表达即农民为维护自身利益而以各种方式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执行等权威性价值分配过程的行为。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指为保证农民有序、理性和合法进行利益表达而设置的各种外在和内在的制度性规范、组织和程序。①保障和实现农民自主、自由和充分的利益表达不仅是解决利益失衡的重要手段,更是弥合社会断裂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索新时期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20年来的改革,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也不断的变迁,改革前单一化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利益格局向多元化发展而且各群体的利益差距逐步拉大,产生严重的利益失衡问题。农民这一利益群体在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远离政治的核心,走向边缘化。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利益表达的愿望得不到实现,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得不到协调,这些原因都会使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严重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要维护农民的利益与权益,体现社会的公正性,就要构建一个通畅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加强上下沟通,实现农村的稳定发展,更好的实现共同富裕。 二、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利益表达的意识缺乏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期,农民不断遭受各种各样的利益侵犯。广大的农民群众非常有必要进行利益表达。但是,事实上,我国农民缺乏足够的利益表达意识。 农民深受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强调遵从、依顺,“良民”、“顺民”、“臣民”的社会意识非常强烈,官本位思想更是根深蒂固,缺乏现代性的公民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这种文化背景对当代农民仍具影响力,使农民个性在潜移默化中被抹杀。农民习惯了逆来顺受,而且,即使是有农民为了自己的利益挺身而出,但是由于部分基层政府的低效率和无作为,农民的利益问题往往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这样长期以来,便会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利益表达意识,而变为不愿意进行利益表达。再加上,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政治素质更是不高,这也影响了农民利益表达意识的觉醒。 (二)农民利益表达方式不正当 农民通过正常的形式和渠道,其正当要求却得不到满足,因此,合理的行为往往通过不合理合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许多农民认为只有通过越级上访等方式才会真正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在这样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农民大多通过非制度化的甚至是非法的方式进行利益表达。非制度化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越级上访、行贿、暴力打击干部和群体性事件等。这些不正当的利益表达方式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主化进程,而且也使农民的利益表达误入歧途,转移了人们关注问题的视线,使利益表达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些不正当的利益表达方式的存在,根本原因是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不能从正常渠道有效地维护自己的

2018-2019-关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调研报告-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调研报告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的重要举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的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在市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伊犁州党委常委、市书记赵永龙强调:“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社 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我市新 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深入了解我市在群众利益诉求方面工作运行情况,今年5-7月,市人大 常委会组织部分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成立调研组,重点就“一府两院”、职 能部门、街道、基层自治组织改进作风,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基层一线化解 社会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 工作,将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作为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改善民 生的重要举措,着力将化解矛盾的过程转化为凝聚民心的过程,将利益调整的 过程转化为改善民生的过程,不断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全 力推进“法治奎屯” 建设。 2xxx-2xxx年,全市信访工作呈现“三下降、一好转”态势,即信访总量 下降、集体上访下降和进京非正常上访下降,信访秩序持续好转。2xxx年以来,我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11起,调处成功3839起,调成率达到98.2%,2xxx年,我市荣获“五五”普法全国宣传教育先进市和自治区信访工作先进集 体荣誉称号。 目前,我市群众诉求渠道除传统信访,街道、居委会和司法所人民调解, 职能部门行政调解、劳动仲裁,司法调解与法律诉讼途径外,主要有行政服务 中心平台,奎广效能行风热线、“12319”城建服务、12348法律服务与12315 消费者维权,效能投诉等服务平台与热线;领导干部定期接访、约访和下访活动,各部门、街道、社区专题接访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初步构建起了结 构合理、功能齐全、互动有序的群众诉求渠道体系,逐步实现了接访、交办、

群众的利益诉求

群众的利益诉求 湖北“石首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甘肃陇南“11·17”事件……在信访问题由来已久且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去年以来直至近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或由于先进入信访渠道未受重视,或直接跨过信访,产生了较大负面作用。这类事件的频发,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信访处置的尴尬,直戳了信访处置的“痛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利益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的信访事件开始增多。纵观一些典型信访案例直至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特定群体“代言人”缺位,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是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破除体制性梗阻,是当务之急。这对信访部门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信访群众缺乏“爱民之心”,有的只是“戒心”,甚至是抵触心理。群众渴盼解决的利益诉求受漠视,被置之不理。 之所以发生群众利益诉求不受重视的情况,一方面,一些地方长期把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当作“唯一要务”,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把群众中特定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当成了“杂音”,民意、民怨难以入脑、上心。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一些基层政府和干部有“唯上”的压力,却没有“尊下”的动力,只要事情不“闹大闹炸”,就难以认真倾听和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还会出现对上访人群采取拉扯、推搡、驱赶等“高压”现象。由于与上访人发生这种“身体接触”的多是公安民警,警力介入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或不可预测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在面对信访人群时,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严格依法办事,不出格,已显得尤为重要。 在破除群众利益诉求的体制性梗阻、构建民意表达机制上,只要有决心、有气魄,办法总会有的。个别地方目前已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除此之外,领导干部如何锤炼素质、提高执政为民的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建立服务型政府,树立起服务意识,不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过程,尤其需要各种相关的、配套的制度建设。(范春生)

校工会教职工利益诉求工作制度(精)

教职工利益诉求工作制度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加强部门管理,维护学校稳定,更好地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将教职工利益诉求机制制度化、规范化,校工会特制定教职工利益诉求制度如下。 一、建立教职工利益诉求机制的总体要求 1、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强化基层民主管理意识,让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平等机会; 2、以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为宗旨,以解决诉求人合理要求及满意为目标,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映、解决教职工诉求,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努力维护和发展学校安定团结的局面,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3、确保基层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及时了解、处理教职工反映的问题,引导教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预防和及时化解矛盾。 4、落实教职工的决策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完善监督制度,不断拓展教职工的民主监督渠道,搭建教职工参政议政的平台。从制度上落实教职工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让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得到充分表达。 二、畅通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1、通过部门工会组织的联系,搭建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保证教职工利益诉求渠道畅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和了解社情民意。 2、各部门工会委员要认真做好教职工来信、来访的接收、接待、登记和反馈工作。 3、开通校工会主席电子信箱、电话,通过接收教职工电子邮件、

电话的诉求,及时收集和了解社情民意。 三、对各类教职工诉求的处理及反馈 1、认真反映和解决教职工诉求,坚持属于工会能解决的范畴要认真及时解决; 属于需向学校或职能部门反映解决的问题,要配合党政领导,做好同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使教职工合理诉求尽快得到满意解决。 2、各部门工会干部接到教职工诉求后,及时做好沟通工作,并及时向校工会反映,研究解决办法、处理意见,协同相关部门妥善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诉求者回馈意见,做好解释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3、建立《教职工利益诉求登记》制度,认真做好各类教职工利益诉求全过程的记录,包括:诉求内容、研究处理意见、解决办法、反馈情况等。 4、受理教职工诉求,原则上要在10日之内对诉求人做出答复。 5、受理接待诉求程序:接待诉求——填写反映教职工诉求登记表——工会委员或工会小组组长向校工会转交——校工会研究处理意见——呈送学校或有关部门——学校或职能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反馈到校工会主席——传达工会委员或工会小组组长到部门工会——工会委员或工会小组组长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答复诉求人——诉求人签署意见——留存备查。 6、对上级工会组织转来的教职工诉求事项,在处理完毕后,要及时答复上级工会组织。 7、诉求采取实名制。一般不受理匿名诉求。 天津市卓群中学工会 2012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