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第一篇: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一、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并与其它各育相辅相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甚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二、学科教学与德育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古已有之,真正从理论上提出来始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提出教学的教育性概念,实质上就是现在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杜威曾指出,如果把学科“看作是使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那么,任何一门学科就具有三种不同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训练的价值和文化修养的价值。“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训练只有在它代表把知识反映到个人自己的能力中去、使他将能力服务于社会目的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如果文化修养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而不是外表光泽或人为的装饰,就要代表知识和训练的生动的联合,它标志着个人的人生观的社会化。”因此,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

朱小蔓教授在谈到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时还指出: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培养和增进师生对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的敏感和景仰;可以激发师生教和学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统一;可以对学科素材所负载的道德教育价值加深理解和形成认同。其次,学科学习奠定人的知识论及其方法基础。最后,学科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

为这其中既有个体生命能量的投入、积极情绪的感受、自我尊严的确认,又有群体交往中的合作与分享、奖励与惩罚、信守与承诺、纪律约束与意志磨练等。

所以说,在中小学阶段,除了直接通过德育课程来传授一定的道德知识外,把道德内涵的教授和尊重学生的理性能力和自主意识有效的结合起来,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

当然,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德育,受学科性质与特点的制约。它运用于正常的学科教学之中,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数学学科教学与德育

1、就数学课程来说,一方面,数学的具体知识和能力要求可通过教材得以体现,是显性的;另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信心和毅力的培养,科学态度、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的培养等教学目标不易被具体的数学知识所表示,是隐性的。而这些隐性的教学目标则恰恰会对学生产生长期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方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现行数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巧妙渗透,就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高尚品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要的。

2、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客观性,它是精确的,严密的,纯粹的,科学的,因此它是“真”的代表;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理性精神,堆积着对真理执着追求的态度,且包容万物,它是一种高级趣味的体现,是自身修养和精神的体现,因此它是“善”的,苏格拉底甚至强调,学习数学是“为了灵魂本身去学”;数学文化毫无疑问还是美的,而且它以其精炼、准确、简洁、井然有序、协调统一与神秘、巧妙、奇异并重赢得了古往今来无以数计的人的赞美和垂青。数学思想大师罗

素就曾这样毫不掩饰地说过:“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而真、善、美正是德育所追求的境界,因此,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可行的。

四、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研究现状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目前,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提法大家已经相当熟悉,针对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也很多,但目前关于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研究都停留在宏观方面,如其意义、其必要性、其主要方面等,而没说究竟“怎么”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在数学教学的哪些内容“落实”哪些德育目标,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根本就没有落实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标。

一方面,尽管教师的备课笔记上都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或类似的德育目标一栏,但往往教师也不是很清楚他的那节课蕴含着哪些德育契机,这使得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由于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属于数学学科的隐性价值,所以现在往往出现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指明本节课的德育目标就很生硬甚至空洞,如果不指明又感觉不明显甚至感觉不到的尴尬局面。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在“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德育,在什么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德育”方面给一线教师一些细致的、可操作的、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和教学资料。

五、研究成果之《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大纲及细则》(节选)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

么是“做数学”。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德育要点: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3.经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4.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点、线、面等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在学习中注意两点:①多与现实生活联系,⑵多动手制作实践或画图。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物体,认识基本的几何体——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2.公元前3世纪中叶,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问一位数学家:有没有不学习《几何原本》,即可掌握几何学的捷径。数学家断言回答:“学习数学和学习一切科学一样,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学习数学,人人都得独立思考,就像种庄稼一样,不耕耘是不会有收获的。在这一方面,国王和普通老百姓是一样的。”这位数学家就是《几何原本》的作者、古希腊大名鼎鼎的欧几里得。欧几里得(Euclid)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氏几何学的开创者。在欧几里得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学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当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和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大多数是片断、零碎的知识,公理与公理之问、证明与证明之间并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性,更不要说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和说明。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林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增多,把这些几何学知识

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成为一整套可以自圆其说、前后贯通的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成为科学进步的大势所趋。欧几里得通过早期对柏拉图数学思想,尤其是几何学理论系统而周详的研究,已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何学理论的发展趋势。他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工作。为了完成这一重任,欧几里得不辞辛苦,长途跋涉,从爱琴海边的雅典古城,来到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新埠——亚历山大城,为的就是在这座新兴的,但文化蕴藏丰富的异域城市实现自己的初衷。在此地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一边收集以往的数学专著和手稿,向有关学者请教,一边试着著书立说,阐明自己对几何学的理解,哪怕是尚肤浅的理解。经过欧几里得忘我的劳动,终于在公元前300年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几经易稿而最终定形的《几何原本》一书。这是一部传世之作,几何学正是有了它,不仅第一次实现了系统化、条理化,而且又孕育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欧几里得几何学,简称“欧氏几何学”。后人尊称他为“几何学之父”,以铭记他在数堂中的卓越贡献。

§1.2展开和折叠德育要点:

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充分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初步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及制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中立体图形的美,并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维与方法。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以播放《变形金刚》视频引课,创设生动、引人入胜的情境,再演示折叠式床上笔记本电脑桌、可折叠收纳箱、折叠式按摩床、折叠雨伞架、折叠自行车、折叠汽车、折叠房屋、商品包装箱和便携纸袋的展开图等,让学生一下子进入本课的主题。

2.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

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成了造型艺术、建筑美学的基础。雪花的对称性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晶体(如冰糖)的表面对称极为精巧,并由此内含着深刻的物理性质。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群中,小到衣物装饰,大到房屋建筑、路面铺设,几乎处处都有美丽的对称性装饰,古代皇宫中壁画的边饰等无不含有极为壮丽的对称美,以至亡国之君李煜在身受软禁之际,还深情怀恋昔日的“雕阑玉砌仍犹在”。

§1.3截一个几何体德育要点: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组动手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以学生在“做中学”为主线,分小组切截正方体的萝卜,鼓励学生从切截活动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几何体在切截过程中的变化,在面和体的转换中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另一方面,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于他人合作,学会有计划地实施自己的方案。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课前多媒体展示画面:(1)如何求拦水大坝的横断面面积?(2)横断面是怎样得到的呢?

2.小结时多媒体演示:医学上发明CT的视频文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应用。§1.4 从不同方向看德育要点: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

实现各项德育目标的方法、手段:学生分组讨论,动手操作,师

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合理应用,使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发表各种不同意见。实现各项德育目标所需资料:

1、喜欢看刑侦片的同学可能知道,罪犯投入监狱时要从正面,左侧和右侧分别照照片,你知道为什么吗?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屏幕投影庐山彩照)多美的山,多美的诗!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第二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最终版)

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论证报告

一、研究的意义

1、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本着德育为首的法则,不断充实素质教育理论,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研究实践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使之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人生理想。

3、通过研究实践有利于形成良好校风,并形成传统。

4、通过研究能够培养锻炼教师队伍,形成“以法治校”、“以法育人”的良好氛围。

5、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面对新的形式。

二、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教育途径,丰富德育教育理论,使德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努力探求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方法、切入点、创新德育教育形

式,使德育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现状研究,主要是调查研究各学科教学中是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渗透德育因素,存在哪些具体问题,以便针对性的制定出切实可靠的思想教育目标和任务,从而落实到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中。

2、对策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2)建立课堂德育渗透体系和实施网络,形成全员参与、全方面、完整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结构和氛围。(3)完善各学科每章节德育教学的渗透点及内容。

(4)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提高学科德育渗透的实效性。(5)依托教育科研,强化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涉及学风、教风、校园文化、各项活动、环境等)

(二)研究方法

1、加强组织建设

本课题组共有40名教师组成,其中中高级教师占有绝大部分,人员素质比较高,具有较多的研究能力,为了便于开展研究,本课题组根据学科分布,由各学科组长承担各自学科的研究任务。

2、努力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

一个课题能否成功开展活动,并取得预定成果,与课题组成员素质有十分紧密的关系,是一个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我们课题组把加强培训,提高全体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科研素质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一是学习各学科新课标中有关学生德育方面的要求,学习《教育学》、《学生心理学》相关内容;二是选择相关的权威刊物为培训教材;三是在可能情况下请有关专家指导;四是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及外市县学校的经验等,从而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

3、强调过程管理

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探讨活动,做到目标明确,活动具体,总结及时。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所有资

料由课题组领导小组整理归档,课题组负责人认真组织好每次活动,不仅参与研究的全过程,而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

四、课题研究的条件(可行性)

1、课题组主要成员研究能力

本课题组负责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十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曾多次参加课题研究,多项课题已结题具备课题研究能力,协调能力强。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均有班主任工作经历,且成绩优异。

2、完成课题的保障

制定计划,分步实施,课题成员具备科学的实践态度、刻苦钻研、改革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接受专家指导,通过逐步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实验过程的整理,强化实验过程的监控,坚持定期召开实验总结会、理论研究会,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资料准备

前期资料准备主要是相关文件、书籍、音像制品、刊物等走理论之路;中期主要通过对学科教学德育渗透进行研究,走实践之路;后期对整个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征集出版、交流。

4、研究手段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法、教学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价法等研究方法。

5、科研经费保障

开展研究所需经费学校将全力支持。经费使用在主管领导的审查下开支,本着节约、高效、合理、科学的使用原则。

五、研究成果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课题,结合课题组的组成情况和我校的客观实际,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案例分析、教案、论文、教学反思等。每个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撰稿,争取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以优异成绩结题。

六、研究计划进度

(一)准备阶段(2011.4——2011.7)

确定实验成员、实验目标、操作人员分工、培训实验人员、落实任务和措施、收集资料。

(二)实验阶段(2011.8——2013.10)

实施各计划的具体操作,举行交流研讨会,定期总结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三)总结阶段()

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册、收集典型材料,完成实验报告,接受评审鉴定。

东丰县二龙中学

课题组

2011年4月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东丰县二龙山乡中学

第三篇: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8-01

社会主义德育涵盖比较广,大家的提法也不尽一致,概括起来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等几个大的方面,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直觉地或间接地,有形地或无形地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在进行着某种德育

工作。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同时,教学中渗透德育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容易做到扎实有效。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的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做到水乳交融,不要硬灌,勉强,否则,便会顾此失彼,达不到预期的综合效果。

一、德育渗透的途径

1、课堂讲授中渗透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方法,各科教学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索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如地理讲水资源每年流量占世界第六位,水能居世界首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讲我国经流量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且时间、空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仅开7%,而西方国家已开发40%以上,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落后和发展的潜力,激发改革奋进,建设现代化祖国的责任感,使教学闪现出教材固有的思想火花,发挥育人的整体效益。

2、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中渗透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如语文课在选取阅读练习的文章,给作文的材料、试题素材时,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或片断,使学生在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

3、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渗透

如有计划的开展“政治小论文评奖活动”“热爱家乡”演讲比赛,自办小报选展,书画展,学科知识竞赛等多样的学科活动。并组织学生装调查家乡在改革的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

科任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语言熏陶法

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有声及无声语言的作用,透过教材内容的外壳,进行情的迁移,情的默化,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现行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因素,广阔的德育天地,如语文、地理教材中展示的西湖的明艳、泰岱的雄浑、天山的绮丽,山峡的雄壮,数理教材中蕴含的正数与负数、正电与负电、化合与分解等对立统一观点,以及简练、齐整、和谐、对称的科学与形式美,所有这些,如果我们运用绘声绘色、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

2、讲授分析法

讲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德育目标的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人情人理的分析,来渗透思想品行教育。如对《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通过对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行为和内心活动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严守纪律,勇于献身方面的教育。

3、解疑答难法

中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他们愿意思考,脑子里有不少问号。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摸准他们的“疑点、难点、热点”,用数字,用事实,给他们答疑解难,就能帮他们解开思想疙瘩,提高思想认识。如政治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问题。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比,如何看,如果教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地客观地分析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发展与差别,就会帮助学生

较好地解开这个“扣儿”,使他们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

4、兴趣教学法

根据学生爱好,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如《草原》一课,运用扫热情,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大草原雄浑,绮丽的自然景色。教学时,如果运用语言自先介绍一下大草原的旖旎景色,或运用幻灯、录像、图画,直观地展示大草原的绮丽风光,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渗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5、榜样启迪法

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选择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以及现实生活中好人好事为榜样,分析他们高尚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向英雄模范学习。如数理化教学中,每讲到一个公式定理的概念时,可以简单介绍这些公式,定理的发明人的事迹,启迪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而献身。

总之,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是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而学科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又为完成学科知识、智能教育提供了内在的动力和思想合格证。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同他们学识、智能、意志、情感、品质的培养,必须将同步发展,这样才能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第四篇: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东汤九年一贯制学校:黄海

1、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400多

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2、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在讲授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引言课时,针对学生不重视这类问题的通病,向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事实:早在公元前两千年,我国的治水英雄—大禹,为了解决在治水中的地势测量问题,就巧妙地利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了不少治水工程的难题,这种方法要早于西方三角术的研究达两千年之多。通过这个故事,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积极性。在以后讲授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时,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只有最终同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给学生针对性地布置了一些实习作业,如自己制作测角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测量大雁塔的高度;或者建议学生到农村、工厂、建筑工地参观学习,了解数学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总之,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

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对称、秩序、统一等方面。比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它的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它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你们个人就象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就好比一个圆,集体的形象与荣誉与你们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的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会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也就得不到集体的温暖。这样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4、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比如我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它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说来,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也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在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能动因素是后天因素,那就说明个人在社会上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后天努力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告诫学生,在初中这个人生观发展的十字路口,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长大成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双曲线、有的是折线等,启发学生,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如同函数图象一样,有时平坦,有时崎岖;有时高潮跌起,有时低潮绵延,应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5、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如角的推广、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炼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重要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进行这一课题实践时必须注意方法上文道结合,做到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万物。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东汤九年一贯制学校

黄海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

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万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

第 1 页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像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

健康的成长

第 2 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5篇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5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如何在教好书的同时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版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几何的一些知识》、《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我国古代有关三角的一些研究》、《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阅读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它国家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它国家四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二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十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二、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在于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在讲授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应用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大全五篇) 第一篇: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一、德育 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之中,并与其它各育相辅相成,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它在中小学教育中居重要地位,甚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 二、学科教学与德育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古已有之,真正从理论上提出来始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提出教学的教育性概念,实质上就是现在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杜威曾指出,如果把学科“看作是使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那么,任何一门学科就具有三种不同的价值:知识的价值、训练的价值和文化修养的价值。“知识只有在提出被置于社会生活背景中的材料的明确形象和概念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训练只有在它代表把知识反映到个人自己的能力中去、使他将能力服务于社会目的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的。如果文化修养要成为名符其实的有教育性而不是外表光泽或人为的装饰,就要代表知识和训练的生动的联合,它标志着个人的人生观的社会化。”因此,真正有教育意义的学科教学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价值。 朱小蔓教授在谈到学科教学的德育价值时还指出:首先,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容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形式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的发掘,可以培养和增进师生对其中的人文道德价值的敏感和景仰;可以激发师生教和学的兴趣和情感投入,在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知情统一;可以对学科素材所负载的道德教育价值加深理解和形成认同。其次,学科学习奠定人的知识论及其方法基础。最后,学科学习的过程无时无处不是学习道德的过程,因

四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大全五篇]

四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大全五篇]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四年级数学渗透德育总结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 德育情景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注意与本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关,而不要东拉西扯,故弄玄虚,用来哗众取宠。如教学中呈现珍稀动物的音像资料等,把数学知识和德育巧妙结合起来,在合作学习等数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也应关注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的培养。 二、充分挖掘素材 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海边游泳”,等数学问题渗透着环保意识,是鲜活的德育素材,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积极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教材的例题与习题里蕴涵着思想教育因素,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把这些因素挖掘出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教学“时分组成的角”,渗透科学地安排时间,准确地把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德育教学的渗透,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学生的心理。创设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滴水试验”时,设置分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合作统筹意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学习数学要一丝不苟,在数学训练中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3篇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的渗透论文篇一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要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充分挖掘德育材料,注意德育工作的全面性。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 德育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而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学校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必须各科协作。学科德育是素质教学的重要一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学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施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1)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客观规律的反应。(2)数学本身具有结论确定的特点,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教学。(3)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继承基础知识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4)数学课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之一,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基础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入手。 (1)要更新育人观念,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5篇)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5篇) 初中数学德育渗透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主题教育为重点,特色教育为亮点,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为突破口,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育人为本的德育环境。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德育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校团委书记具体负责,班主任是本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为:校长室——校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强化行政、教师、学生值日意识,加强日常巡检,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发现德育管理各条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使每个细节都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落实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德育管理水平。继续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德育的课程意识,注重德育的渗透,不断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效性。严格教师的值勤制度,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按上级规定严格执行师德考核制度。 3、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校本培训工作。开好每月班主任工作例会,推广优秀班主任的成功经验。班主任要对每周的班级工作预先作好安排,分解、落实学校各月份的教育要点,要认真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着力在班会课时间为学生安排系列养成教育内容,提升学生行为习惯的文明度。 4、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开展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风度和气质;开展劳动服务教育,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快乐,学会珍惜劳动成果;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变得阳光、快乐、自信、通情达理。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加大班主任选拔培养的力度,建立健全班主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课程计划,上好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共5篇)

数学德育课例设计(共5篇) 第一篇:数学德育课例设计 数学学科德育课例设计 圆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数学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形成数学能力与数学品质的基础学科,更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依据《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关于数学学科的实施建议要求,本节教学将从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和爱国主义这几方面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教学设计 (一)引出课题,明确目标:同学们,小学我们已经简单地认识了圆,(课件出示车轮、方向盘、光盘、圆形零件),知道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你能利用直角尺检查某些工件是否是半圆形?用一张三角形的纸片,你能裁出一个尽可能大的圆吗?(课件出示课本章前图)相信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会很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板书:第五章圆)先来学习第一节圆(板书:第一节圆) 设计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出课题,同时提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课件展示) 1、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车轮能否做成正方形或矩形? 2、如图5-1,A,B是车轮边缘上的任意两点,点O是车轮的轴心,点A,O这间的距离与点B,O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的形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设计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三)、圆的定义 1、学生观察:在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描出的封闭曲线是什么图形?(课件演示)从而得到圆的定义,并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让学生回答圆心、半径,教师强调这是画圆的两要素,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 2、拿出学生提前准备的圆,在上面任取三点A,B,C,观察这三点到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学生总结,得到圆的另一定义:圆还可以看成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其中定点就是圆心,定长就是半径,教师介绍圆的表示方法。 3、教师介绍圆的历史知识(课件小视频),进一步理解圆的定义。 其实,我们祖先对圆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在其所著的《墨经》一书中就曾明确指出:“圆,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只有一个圆心,由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圆象征着圆满、团圆、和谐,相传,英国的亚瑟王采用圆桌宴请骑士,就是因为圆形桌子不易区分上、下席,所以每位骑士都是贵宾,极大的增强了圆桌骑士的凝聚力。我们同学们也要好好学习圆的有关知识,让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生活中。 设计目的:通过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了解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同时,运用传说故事,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4、那同学们再来思考刚才的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吗? 设计目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习惯,培养理性精神。 5、介绍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两个等圆能够重合。(课件展示) (四)、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教师引导:我们知道圆上的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反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结题报告

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结题报告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育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渗透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本结题报告旨在总结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经验和成果,为进一步推进德育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和人文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德育渗透的方法和策略。

四、数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 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思想,如正与负、加与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3. 逻辑思维训练:数学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通过数学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和逻辑性。 4. 创新精神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实施策略与案例分析 1.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西周时期的数学家商高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特例,表明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发现了勾股定理的特例。

2.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解概率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如天气预报、彩票中奖等,让学生感受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三角形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例如,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 教师榜样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榜样。 六、成果与反思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学生的德育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次,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最后,学校德育教育氛围更加浓厚。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识,探索更多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提要: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但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挖掘教材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结合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成为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德育因素德育渗透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说明,做为一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恩格斯指出:“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的世界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知识。”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性。再说数学教材具有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内在的思想性,表现出科学和思想性的统一。所以寓德于数学教育之中是完全可能的。如何在小 德 一、与教材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是通过人的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他们经验有限,那么生活中的形象越鲜明思想影响就越强烈。”因

此,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 1、挖掘教材德育因素,自然地渗透。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例如教学例题“搜集矿泉水瓶,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192个,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125个。两个年级一共收集矿泉水瓶多少个?”我就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做到爱护校园内外、公共场所的卫生,积极参加收集白色污染活动。有的同学还懂得了自己过去对绿化祖国、环境保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的还检讨了自己乱仍垃圾的不良行为,纷纷表示要做一个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在教《百分数》时,我向学生介绍中国人民用占世界耕地面积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而且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从而进行国情教育。同时我又向学生介绍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森林覆盖率仅13%左右,而且近几年来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有1333多万公顷耕地被风沙吞噬变成不毛之地,这对可耕地面积已经严重紧张的我国来说,情况不容乐观。通过举例说明,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更透彻,而且产生了一股爱国热情,纷纷表示为保护地球母亲,为人类千秋万代的生存和发展,决心奉献出一颗赤诚的心。 2、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景,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与策略研究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与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结合学科特点,寓德与数学教学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德育认识、挖掘德育素材、利用课堂资源、运用教学活动四个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渗透、德育素材、课堂资源 “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①这句话来自于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之一,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还要结合学科特点,寓德与数学教学之中。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数学与其他基础学科一样,越来越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德育素材,通过精心设计,把德育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与熏陶。 可是,当前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还有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上忽视德育渗透 数学的学科特点有别于语文等学科,比较注重逻辑推理与实际应用。这种特点往往使得数学教师认为数学与德育的联系并不密切,德育是语文、品德与社会等文科类课程的事。实际上,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看重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种主观上的忽视使得德育在数学中的渗透往往是无意识的。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都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德育进行了很好的渗透,但许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 2.渗透内容偏失,渗透手段单一 德育内容比较广泛。在数学学科上要:“根据数学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能力和精神,而忽视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在渗透德育时,一般也采用讲解口述的接收式方法。单一的渗透手段会使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3.忽视课堂资源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是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数或者寻找贴近生活的德育资源。这种做法很好地结合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非常有效的渗透途径。可是实际上,我认为正在进行的数学教学就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资源。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课堂的氛围活动都深刻影响着学生。而这往往遭到教师的忽视与遗忘。 根据以上的一些德育渗透的不足,我认为要提高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德育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德育的日益重视,许多教育教学期刊、杂志,教育著

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研究

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研究 引言: 德育和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培养学 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本文将围 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一、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德育的目标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素养和公民意识的人。 将德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提升其道德修养。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可以设计为小组合作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帮助 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小组内每个人的 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理解。教师可 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压力和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数学 课堂也是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的机会,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和机会,让每 个学生都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 五、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数学历史 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社会发展的 重要性,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和对科学精神的追求。 六、课堂评价注重德育成果的评估 德育的渗透需要有相应的评估机制,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和道德修养的评估,对德 育成果进行客观评价。教师也应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鼓励,以激发他们更好地发展德育 素养。 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被大力 的推广,人们和教育专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小学数学而言,教学 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数学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观念,并且掌握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 的教学技能。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现状,进而提出具体的 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新课程改革标准是教材编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实践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是 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学科,应当推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不但要获取数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培 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重视数学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在数学教学中,以智育德、 以德促智,使数学课程的智育价值和德育价值协调统一、相得益彰,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科德育渗透现状 (一)教师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 想要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首先需要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和认识数学学科德育 的内涵,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注重 对学生优秀品质和爱国思想的培养,认为数学学科德育包含爱国主义、做事认真、合作精神以及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但是忽视了对 科学精神、数学思想和审美的重视。由此可以得出,教师对学科德育的内涵缺乏 全面的认识,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大全五篇]

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大全五篇] 第一篇: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八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当前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八年级数学教科书为内容,对八年级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发展,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品德高尚的,基础知识合格的初中学生。 二、德育目标 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新一代公民为目标,通过八年级年级的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基本做法 (1)以启发式教学为手段,弄清各章节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弄通弄懂,并能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计算有关题,推导有关题,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返过来作用于实践。认识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八年级数学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按一定的程度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格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3)通过全等形、正方形、棱形、勾股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以及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论证、阐述 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用数学中的概念原理、思想方法辩明数学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勾股定理的教学,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以及勾股定理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励学生为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渗透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十分重要,教师唯有注重协 调课堂教学时间,积极创建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从点滴教学间 言传身教,举办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或科普历史等,进而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 一、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 “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理念,更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不管何时,德育都被放置在教育的中心地位。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德育在我国教育中备受关注。而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其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上升的。现代教育应将德育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因为 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德育质量的好坏决定社会建设人才的素质。作为一名教 育工作者,无论何时都应该把德育放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位置,促进学生的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完成德育的终极目标——立德树人,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 代要求的学生,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应试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成绩和应 试考试能力,但是过度强调学生成绩,会让教师甚至是学生忽略品德水平的提升。道德对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的,学校的教育是更希望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数学教师,仅仅依靠数学的数字是无法对学生的道德成长造成影响的,所以要在数学学 科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有方向地进行拓展。 (二)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形式 单一的数学课堂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提高学生基础的认知能力,如认识钟表、学会测量、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虽然是基础知识教学,但是数学中

[数学教学,德育]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态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初中德育目标是:逐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数学教学与德育是相互交叉的,数学教学不仅具有德育功能,而且具有明确的德育内容,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把德育教育贯穿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的职责。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 1.利用数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理想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杨辉三角》、《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教材后,告诉学生,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1100多年,杨辉三角的发现先于其他国家400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1000多年,我国古代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从中体会到了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可引导他们立志成为名人或向名人靠近,树立心中的目标。 2.利用数学美培养学生正确的集体观念 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包含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的特征表现在和谐美、对称美、秩序美、统一美等方面。如圆是平面图形中最完美的图形,它的完美不仅在于完全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而且在于体现着一种伟大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规律(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一个和美的大家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遵循集体的纪律。由此我启迪学生每个人就像圆上一个个孤立的点,你们所处的班集体乃至于整个社会好比一个圆,集体形象与荣誉与你们努力是分不开的,若个人不遵守集体纪律,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就像不在圆上的点一样游离于集体之外,得不到集体的温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集体主义教育自然渗透到学生心田。 3.利用平面直角系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数学中存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我注意挖掘这方面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如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划定点位置的工具,把几何中研究的基本对象点与代数中研究的基本对象数联系起来,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对应关系,将一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由它的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确定下来。由此加以引申,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也有一些无形的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像平面内的点一样,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般来说,个人的定位参数概括起来有两个,即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这两个因素中确定定位高低、好坏的唯一

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教育

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教育 第一篇: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教育 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就其核心而言,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外,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进行德育的必要途径,那么数学课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 一、要重视发挥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努力促进学科知识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寓德育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虽然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如我在讲授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雄伟的天安门照片,刚看到照片时,学生会心一笑,注意力集中到照片上。我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天安门建筑的特征,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图片感受到我国古代建筑的雄伟壮丽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从而不但燃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使他们受到了心灵的教育。 二、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德育教育。要求学生做到学习上自我检查,行为上自我修养,活动上自我组织,纪律上自我约束,生活上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又可以有目的的培养他们从事德育工作的技能和本领。现在,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父母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 案例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经历的具有多种意义的典型事件陈述。它是对人们经历的故事的有意截取。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 教学思路说明: 《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出现在北师大版三年级艺术(上册)《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中,与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国画作品《铜墙铁壁》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组成了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瑰丽乐章。 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今天,中华民族在走向富强之路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挑战与危机!《国歌》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国歌》,对学生来说,听得多,也唱得比较多。但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着的特有的深刻含义,所以在演唱时,往往只有动嘴在哼唱,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因此,我选择了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教学、点评、赏析,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习惯性错误与不严谨的缺陷。在新课程艺术学科的精神指导下,我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个重要的人文主题,我采用了如下五个篇章: 《国歌》奥运篇自豪、 《国歌》战争篇庄严、

《国歌》识唱篇能行、 《国歌》成就篇激情、 《国歌》歌舞篇祝愿 这一艺术体验的过程将《国歌》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演唱意义在学生面前拉开生动的帷幕。通过现代电化多媒体展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荣获世界冠军的奥运健儿热泪盈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予以深刻的揭示,并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对《国歌》的演唱、点评、赏析,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习惯性错误与不严谨缺陷,引导学生深刻领略乐曲的感召力。并能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情感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词、作曲者的故事,教育学生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培养学生分析主题音乐形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 3、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加强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多面小国旗。 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的必要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的必要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的必要性论文(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及渗透的必要性论文篇1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的要求,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当前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常常被忽视,以至于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模式单一、不重视教学过程等问题。为了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可从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数学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并对提升教学效果大有裨益。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因此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实际需求为主,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德育教育,以发挥其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 (一) 学生参与程度较低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程度能够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若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则能够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但由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相互分离,并且教学的传统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学生参与程度降低,课堂效率低下。 (二) 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的灵活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是将课堂教学固定在教室中进行,导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