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师之魂,高山仰止--《会计口述历史》有感

大师之魂,高山仰止--《会计口述历史》有感

大师之魂,高山仰止

——读《会计口述历史》有感

历史告诉未来,未来验证历史。拜读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老师组织编著的《会计口述历史》后,合书感叹不平凡的职业从来由不平凡的人去做,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一样做得出彩夺目。

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口述历史里都是口述者用最平实的语言来回顾自己的经历,平凡的语句里绽放着伟大的人格和不朽的品质,细小方显卓越,小节可见一斑。读书期间作为会计专业的一介学子,自然对于裘宗舜、葛家澍先生有所耳闻,大名鼎鼎的教授;而对于全书之中,其他大家的名讳,我犹如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皆没听过。从一个败落的地主家庭走出来的裘宗舜,进入会计领域完全出于偶然。但是,他的勤奋、认真、天性秉直、思维活跃,注定了他必然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深耕细织,功成名就。1958年,裘宗舜老先生终于走上了江西财大的三尺讲台,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一生为人师表,他对我们年轻一辈的会计学生寄于厚望,希望我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信息科学和技术,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科学谨慎,严肃认真是我拜读此书后的最大感受。“人无信不立”,一如余盛钧老先生所述:“就会计工作本身来讲,会计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工作。一个数字、一个时间都需要非常真实。品德要真实,素质要真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掺假,这是信用问题。”低调谦逊,一如葛家澍老先生对自己的总结:“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对自己评价,叫做名不符实。当然从健在的老一辈的会计学者来说,我是比较老的,跟我同辈的现在都先后凋零了。实际上,我感到我也没有做什么工作。”面对晚辈,92岁高寿的葛家澍老先生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尽管他并不以自己取得的成就为傲,但是,会计学界仍然把“大师”、“泰斗”等称号送给他,而且,少有人对这样的称号提出异议。

实事求是,追寻真理是会计人应有的职业素养。上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发表了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文章。这在苏联被认为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苏联会计界开始了社会主义会计对象与方法问题的大讨论。这对于建国初“学习苏联老大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联的会计理论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各大高校都改用苏联的会计教材。当时,葛家澍正在教授会计原理课。他对于苏联关于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主义财产)”的提法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提法太抽象,太大,没有描述出会计的整个环境。葛家澍和他的同事们,包括余绪缨、黄道标等,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先把会计对象搞清楚,然后在此基础上,编一本跟苏联不完全相同的会计原理教材。为此,他们举办了“新会计研究会”。研究会的第一个成果是一篇试论社会主义会计核算的对象的文章。这篇文章几经修改,最后把会计核算的对象定位为“资金运动”。

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犹如席玉聚老先生谈到对青年学生的期望。他对如今功利主义思想太严重,因此席玉聚老先生提出建议“一个学校一定要抓教学,要抓政治思想工作,要办大学,必须要从教育质量抓起,提高教学水平,修身就是要培养品质”,方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十岁至五十岁,一个人最宝贵的青壮年时代就在这种日子中消磨殆尽,没有书,承载生命能量的只有汗水,很难想象在那些日子里,人们寄托精神的又是什么呢?谈及此处时,这位老先生显得很乐观,“我这个劳动锻炼还是非常过关的。”常老回忆说:“当时聘请的师资在厦大来讲,也是属于一流的”。尽管常老并没有多谈当时办学困难,但常老是如何

为这项事业鞠躬尽瘁的。人生百年,跨越时间的长廊,回首之间已然风云变幻,风起云涌中那些记忆在依稀仿佛间,又再一次的沉浮于眼前。大概在常勋的人生旅程中,多半都是服从安排,重返教育是服从安排,专业选择也是服从安排,创办事务所、创建华厦学院都是服从安排,只是在这种被动服从之下,他却主动把创新的火花赋予到每项事业当中,在多项会计事业上开历史之先河,不惜余力的为会计、审计事业的发展奠基。

甘于奉献,不为名利是会计人不改的风范。会计陈安怀,一介布衣,不忘初心。1988年,陈安怀退休,退休以后的陈安怀先是出任长沙九三科技职业学校第一任校长,招收会计及建筑专业学生。一学期后,因兴趣所致,他转而从事了一项年轻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新”工作。80年代末的时候,电脑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远没有普及,会计电算化更是被视为“高不可攀”的领域。回顾自己将近百年的人生,虽然历经战乱和时代更迭,走过了从西南到东北几乎整个华夏大地,陈安怀却显得十分平静,“开始学会计,是为了谋生。我这个人不爱当官,没有什么领导才能,对于人情世故也是懒得应付。唯独对读书写书,教书育人还算一个兴趣,但也成不了马寅初、潘序伦那样的泰斗。自己对工作一直是很勤奋的,并以尽可能多做点有益于人民的事、始终不做坏事来自勉。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做到了这点。自认为已经对得起人民和自己的良心了。”

《会计口述历史》一书写就了共和国经济方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位位泰山北斗经历的苦难辉煌造就了不可磨灭的事业,激励着后来会计人继续艰苦奋斗,再获佳绩。让后辈人记得路从哪里来,要从哪里走,我们也一定会牢记初心,砥砺前行,为新时代会计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2020《会计口述历史》读后感

回望来路,瞻望未来 ——《会计口述历史》读后有感 近日,有幸阅读了《会计口述历史》。翻开书本,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项目邀请到的47位口述人都是会计业界的泰斗、大师、领路人、开拓者,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会计口述历史》一书,让我们从13个故事中,基本概述出新中国成立前至今的会计发展历史,“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会计发展历史也是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缩影,是一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更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会计前辈们拨开迷雾,为我们开拓了一条理论与实践均丰盈的道路,展现了时代下的会计面貌和家国情怀,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伟大都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回味。47位口述人,10位已经在名字上加了方框,这些记录终将成为绝唱,成为历史,成为时代印记,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书中,陈安怀先生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我总觉得,一辈子能为人民干点工作,做点好事,不要做坏事,就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后代子孙。我一直以这个原则来警醒自己。”,席玉聚先生寄语年轻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余盛钧先生坚持“人无信不立”,常勋先生期望晚辈“好好工作,报效祖国”,张同辉先生提出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等。这些朴实无华却又意义深刻的话语让人充满感动又充满感悟。一辈子匆匆而过,是该碌碌无为还是应该努力拼搏,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呢,我想前辈们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时代不断变迁,会计人面临的机遇挑战、形势任务不断更新变化,但一代代会计人的初心和使命却始终未变,从前辈走过的路中汲取奋斗的力量,我们应切实扛起使命担当,争做新时代财经会计事业的奋斗者。 瞻望未来的会计变革,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只有拥有相关数字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职业发展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机会。2019年4月,人社部正式确认了数字化管理师这一新职业信息,其中,数字化会计师是数字化管理师的重要组织部分,指使用数字化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进行企业或组织的财会、税务、审计、内控等架构搭建、相关财务运营流程维护、工作流协同、财会大数据决策分析、上下游

大师之魂,高山仰止--《会计口述历史》有感

大师之魂,高山仰止 ——读《会计口述历史》有感 历史告诉未来,未来验证历史。拜读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老师组织编著的《会计口述历史》后,合书感叹不平凡的职业从来由不平凡的人去做,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一样做得出彩夺目。 这本书总体而言,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口述历史里都是口述者用最平实的语言来回顾自己的经历,平凡的语句里绽放着伟大的人格和不朽的品质,细小方显卓越,小节可见一斑。读书期间作为会计专业的一介学子,自然对于裘宗舜、葛家澍先生有所耳闻,大名鼎鼎的教授;而对于全书之中,其他大家的名讳,我犹如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皆没听过。从一个败落的地主家庭走出来的裘宗舜,进入会计领域完全出于偶然。但是,他的勤奋、认真、天性秉直、思维活跃,注定了他必然在自己选定的事业中深耕细织,功成名就。1958年,裘宗舜老先生终于走上了江西财大的三尺讲台,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一生为人师表,他对我们年轻一辈的会计学生寄于厚望,希望我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信息科学和技术,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科学谨慎,严肃认真是我拜读此书后的最大感受。“人无信不立”,一如余盛钧老先生所述:“就会计工作本身来讲,会计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工作。一个数字、一个时间都需要非常真实。品德要真实,素质要真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掺假,这是信用问题。”低调谦逊,一如葛家澍老先生对自己的总结:“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我对自己评价,叫做名不符实。当然从健在的老一辈的会计学者来说,我是比较老的,跟我同辈的现在都先后凋零了。实际上,我感到我也没有做什么工作。”面对晚辈,92岁高寿的葛家澍老先生这样谦虚地评价自己。尽管他并不以自己取得的成就为傲,但是,会计学界仍然把“大师”、“泰斗”等称号送给他,而且,少有人对这样的称号提出异议。 实事求是,追寻真理是会计人应有的职业素养。上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发表了关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文章。这在苏联被认为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苏联会计界开始了社会主义会计对象与方法问题的大讨论。这对于建国初“学习苏联老大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联的会计理论成为当时会计学界的主流,各大高校都改用苏联的会计教材。当时,葛家澍正在教授会计原理课。他对于苏联关于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及其社会主义财产)”的提法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提法太抽象,太大,没有描述出会计的整个环境。葛家澍和他的同事们,包括余绪缨、黄道标等,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先把会计对象搞清楚,然后在此基础上,编一本跟苏联不完全相同的会计原理教材。为此,他们举办了“新会计研究会”。研究会的第一个成果是一篇试论社会主义会计核算的对象的文章。这篇文章几经修改,最后把会计核算的对象定位为“资金运动”。 诚以修身,信以立业犹如席玉聚老先生谈到对青年学生的期望。他对如今功利主义思想太严重,因此席玉聚老先生提出建议“一个学校一定要抓教学,要抓政治思想工作,要办大学,必须要从教育质量抓起,提高教学水平,修身就是要培养品质”,方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十岁至五十岁,一个人最宝贵的青壮年时代就在这种日子中消磨殆尽,没有书,承载生命能量的只有汗水,很难想象在那些日子里,人们寄托精神的又是什么呢?谈及此处时,这位老先生显得很乐观,“我这个劳动锻炼还是非常过关的。”常老回忆说:“当时聘请的师资在厦大来讲,也是属于一流的”。尽管常老并没有多谈当时办学困难,但常老是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