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学设计c试题

光学设计c试题

光学设计c试题
光学设计c试题

光学设计c试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光学系统设计(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光线与光轴所确定的平面叫做 ( B )。

A.弧矢平面

B.子午平面

C.焦平面

D.像平面

2.共轴球面系统中,轴上点像差有 ( C )。

A.球差和彗差

B.球差和倍率色差

C.球差和位置色差

D. 彗差和倍率色差

3.通常情况下观察像差时,除0视场和边缘视场外,还应注意的一个视场为 ( A )。

A.0.707视场

B. 0.5视场

C. 0.3视场

D. 0.85视场

4.F光边缘光球差与C光边缘光球差之差也等于 ( A ) 。

A.边缘光和近轴光色差之差

B. 边缘光和近轴光球差之差

C.F光和C光近轴光球差之差

D. F光和C光近轴光色差之差

5.望远镜的放大率是指 ( D )。

A.垂轴放大率

B.轴向放大率

C.角放大率

D.视觉放大率

6.下面各像差中能在像面上产生彩色弥散斑的像差有( D )。

A.球差

B.场曲

C.畸变

D.倍率色差

7.不会影响成像清晰度的像差是 ( C )。

A.二级光谱

B.彗差

C.畸变

D.像散

8.下列光学系统中属于大视场小孔径的光学系统是 ( C )。

A.显微物镜

B.望远物镜

C.目镜

D. 照相物镜

9.正弦差属于小视场的 ( B )。

A.球差

B. 彗差

C. 畸变

D. 色差

10.初级子午彗差和初级弧矢彗差之间的比值为 ( A )。

A.3:1

B.4:1

C.5:1

D.2:1

11.下列光学元件中,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产生场曲的是 ( B )。

A.厚凸透镜

B.平行平板

C.球面反射镜

D.不晕透镜

12.下面光学元件中不产生色差的是 ( A )。

A. 球面反射镜

B. 薄凸透镜

C. 薄场镜

D. 薄双胶合物镜

13.薄双胶合物镜置于球面反射镜球心,光阑与球心重合,则系统彗差最小可以为

( D )。

A. 0.4

B. 0.25

C. 0.1

D. 0

14.场景置于系统中,除产生场曲外,还可产生 ( D )。

A.球差

B.彗差

C.像散

D.畸变

15.厚透镜的场曲公式为 ( C )。 A. )r 1r 1(1-n n J S 212

IV -= B. )r 1r 1(n 1n J S 122IV --= C. )r 1r 1(n 1n J S 212IV --= D. )r 1r 1(1-n n J S 1

22IV -= 16.波像差就是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之间的 ( A )。

A.光程差

B.几何像差

C.离焦量

D.距离差

17.在进行目镜光学系统设计时,应 ( B )。

A.正追光线

B.倒追光线

C.从中间向两侧进行光线追迹

D. 从两侧向中间进行光线追迹

18.显微镜常采用的一种照明方式是,将光源通过聚光镜成像在物平面上,称之为

( D )。

A.反射式照明

B.透射式照明

C.克勒照明

D.临界照明

19.下列软件中不属于光学设计软件的是 ( C )。

A. ZEMAX 软件

B.OSLO 软件

C. Lensview 软件

D.CODE V 软件 20.低倍显微物镜的光阑位置 ( A )。

A. 与物镜重合

B. 与目镜重合

C. 与中间像面重合

D. 位于物镜后方焦平面处

二、填空题(本大题14小题。每空1分,共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单个折射球面的三对无球差点位置是 球心处 、 顶点处 、 齐明处 。

22.在表示畸变时,通常采用相对畸变,其表达公式为

23.一双胶合薄透镜组,若0C I =,则=II C 0 。

24.七种初级像差中,仅与孔径光阑大小有关的单色像差是球差 。 25.一双胶合透镜光焦度为正,在透镜组中的正透镜采用 冕牌 玻璃,透镜组中的

负透镜采用 火石 玻璃。

26.密接薄双胶合系统,为消除色差,两透镜光焦度应分别满足公式

27.一同心弯月镜在空气中,其前后节点在其两面的公共球心处,其前后主点在其 两面的公共球心处 。

28.对于玻璃等折射材料,除折射率的参数外,还有一重要参数为阿贝常数 ,其公式为

29.若光阑与相接触薄透镜系统重合时,可消除的单色像差为 畸变 。

30.球差在像面上的体现形式是 圆 形的。

31.在球差的级数展开形式中,常数项的值为 0 。

32.复消色物镜是指在透镜的m 707h .0位置处,将 二级光谱 校正为0。

33.对F光和C光校正了色差后,相对于D光的二级光谱公式为。

34.在ZEMAX光学设计软件中,描述焦距的操作数为EFFL。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35.像差:实际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和近轴区所成的像之间的差异称为像差

36.子午场曲:某一视场的子午像点相对于高斯像面的距离称为子午像面弯曲,简称子午场曲

37.二级光谱:如果光学系统已对两种色光校正了位置色差,这两种色光的公共像点相对于第三种色光的像点位置仍有差异,该差异称为二级光谱

38. 色球差:F光的球差和C光的球差之差,称为色球差,该差值也等于边缘光和近轴光色差之差

39.渐晕:轴外点成像光束的宽度较轴上点成像光束的宽度要小,造成像平面边缘部分照度要比像平面中心部分照度低的现象,称为渐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

40.一物体的峰-谷比(peak to valley)是

.0,问是否满足Rayleigh条件?

23

答:满足Rayleigh条件,因为根据Rayleigh判断,实际波面和参考波面之间的最大波像差(峰谷比)不超过0.25?时,此波面可看作是无缺陷的成像质量较好

41.在七种几何像差中,仅与孔径有关的像差有哪些?仅与视场有关的像差有哪些?与视场和孔径都有关系的又有哪些?

答:仅与孔径有关的像差有:球差、位置色差;仅与视场有关的像差有:像散、场曲、畸变、倍率色差;与视场和孔径都有关系的有:彗差

42.一物体置于折射球面的球心处,其像在哪?放大倍率多少?若物在球面顶点,其像又在何位置?放大倍率多少?

答:像分别在球心处和顶点处,放大倍率分别为 1/n 和1

43. 什么是焦深,若像面向前或向后离焦半倍焦深,引起的波像差多大?

答:(1)实际像点无论在高斯像点之前或之后

范围内,波像差都不会超过1/4 波长,

所以把 定义为焦深,即

??

(2)引起的波像差为λ/4。 44. 近视眼应佩戴何种透镜加以矫正?为什么?

答: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经过水晶体后发散,重新汇聚到视网膜上

45. 在对称式光学系统中,当1-=β时,哪几种初级像差可以得到自动校正?其它初级像差有何特性?

答:垂轴像差:彗差、畸变、倍率色差均为0。

轴向像差:球差、像散、场曲、位置色差均为半部系统相应像差的两倍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分)

46.设计一齐明透镜,第一面曲率半径95m m r 1-=,物点位于第一面曲率中心处,第二球面满足启明条件,若该透镜厚度5mm d =,折射率5.1n =,该透镜位于空气中,求

(1)该透镜第二面的曲率半径;

(2)该启明透镜的垂轴放大率。

解:(1)根据题意得,物点发出光线经第一面后按直线传播,相对于第二面,其物距l 2=-

95-5=-100mm

根据齐明条件l 2=(n 2+n 2*)r 2/ n 2

可得:r 2=60mm

(2)l 2*=(n 2+n 2`)r 2/ n 2*=2.5/1*(-60)=-150mm

由垂轴放大率公式得β1=1/1.5、β2=2.25

故β=β1β2=1.5

47.一个光学系统,已知其只包含初级和二级球差,更高级的球差可忽略不计。已知该系统的边光

球差为0='m

L δ,0.707带光球差为015.00707-='L δ,求: 1)分别求出0.5和0.85带光线的球差;

2)写出边缘光的初级和高级球差。

初中光学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 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 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 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图1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图2 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图3 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 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 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 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图4 图5 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11、图6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图6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3、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 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14、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 现了“日全食”现象,图7中表示日 全食对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 图中的A是,B是。 这是由于形成的。图7 15、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km。 16、如图8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似乎被分 成了三段,这是光的现象。 17、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的夹角是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 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图8 19、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像高是 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10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m/s,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0 图11 20、图11为光从玻璃斜射人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 度。 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8分,每小题2分) 23、平面镜反射光的方向如图14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 大小。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15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5、如图16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 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图14 图15 图16 26、如图17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上海电力学院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课题代码132601904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时间 2011 /2012学年第 2学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会使用ZEMAX 软件,了解并掌握使用该软件绘制光路原理图和光路优化的方法。 2、同时学会使用该软件设计、绘制以及添加各种元器件的基本技巧、基本 方法和步骤。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请建立一个以“学号+姓名”为文件名建立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所有文 件,报告中的截图采用“学号+姓名”为名。 (2) 绘制光学系统图;绘制优化前后的像差曲线图。 (3) 熟悉ZEMAX 软件光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4) 熟悉各种像差产生的原因 (5) 能够在软件中察看7种像差的大小 (6) 完成设计内容,提交设计报告,通过答辩。 三、设计内容与过程: mm f 180'=,?=82ω,6/1'/=f D ,mm D 30=∴ 083.012 118015'1',152 ====== f h u mm D h 58.124tan 180tan ''+=?+=+=ωf y 04.158.12083.01'''=??==y u n J ' 'u in Si -=∴2 ()083.02'?-=L δ2()106088005.0?=-?-5 ''u n Sic -=2()083.0'-=?FC L 21088.6001.0?=?-6 1088.6p 15?=?== n p Si -5 0=Sii ()15=Sic 2Ci 1088.6?=-6 1058.4?=p -6 0=W 1005.3?=Ci -8 108?=∞p -5 0=∞W 105.5?=Ci -6 ()1 .085.00+?-=∞W P P 2 00842 .0-=

应用光学设计

双筒棱镜望远镜设计,采用普罗I 型棱镜转像,系统要求为: 1、望远镜的放大率Γ=6倍; 2、物镜的相对孔径D/f ′=1:4(D 为入瞳直径,D =30mm ); 3、望远镜的视场角2ω=8°; 4、仪器总长度在110mm 左右,视场边缘允许50%的渐晕; 5、棱镜最后一面到分划板的距离>=14mm ,棱镜采用K9玻璃,两棱镜间隔为2~5mm 。 6、lz ′>8~10mm 一、物镜的外形尺寸计算及选型 已知τ =× 6,物镜D /'1f =1/4, D =30mm, K =50%, 2w =8。. 1、 求 '1f ,'2f . '1f =4×D =120mm ,τ =- '1f /'2f =6,'2f =20mm 2、' D (出瞳直径) 'D = D τ =5mm. 3、 视场半径' y (视场半径) 'y ='1f ×' 1tan( w )='1f ×1tan( w )=8.3912 4、 目镜视场2' w τ= ' 11tan( w )tan( w ) 2'w =45.522。 5、 目镜的放大率目τ

目τ=250/'2f =250/20=×12.5 6、 棱镜的通光口径 h=7.5 1h 'y (分划板) 取a =15 则有 ( '1f -a)/ '1f =(1h -h)/( 'y -1h ) 1h =8.2798 棱镜的通光口径 棱镜D =21h =16.5596 展开的长度 d =2 棱镜D =33.1192 加压圈,取d =34.6 用9K 玻璃,n =1.5163 ,_ d =d/n=22.8(等效空气平板厚度) C= 1=56.4 棱镜不拦轴上点的光的条件:('1f -_ c ) /' 1f =1h /(D/2) _c =53.8 C>=_ c 7、 目镜的口径D 目=[( '1f +'2f )tan(w)+ D 出瞳/4] =[(120+20)*tan 4。 +5/4] 8、 正视图

测控仪器设计__总复习题和考试题

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库 一、填空题 1.仪器误差的来源有原理误差、制造误差和运行误差。 2、动态偏移误差和动态重复性误差在时域表征动态测量仪器的瞬态和稳态响应精度,,分别代表了动态仪器响应的和。 3.表征测量结果稳定地接近真值的程度的是正确度 4.测控仪器的设计六大原则是阿贝原则、变形最小原则、测量链最短原则、坐标系基准统一原则、精度匹配原则、经济原则。 5.温度的变化可能引起电器参数的改变及仪器特性的改变,引起温度灵敏度飘 移和温度零点飘移。 6.在设计中,采用包括补偿调整、校正环节等技术措施,则往往能在提高仪器精度和改善仪器性能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7.造型设计中常用的几何形状的尺寸比例:黄金比例、均方根比例、和中间值比例。 8.标准量的细分方法有光学机械细分法、光电细分法。 9、仪器中的支承件包括基座、立柱、机柜、机箱等。它起着联接和支承仪器的机、光、电等各部分零件和部件的作用,其结构特点结构尺寸较大,结构比较复杂。 10、导轨是稳定和灵活传递直线运动的部件,起着确保运动精度及部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作用。其由运动导轨(动导轨)和支承导轨(静导轨)组成。 11、导轨种类很多,按照导轨面之间的摩擦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导轨、滚动导轨、静压导轨、弹性摩擦导轨。 12、在微位移机构中,微工作台的驱动方法有步进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测速电动机。 13、测控仪器中的光电系统的组成 14、光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中的核心技术的设计问题。 15、直接检测系统:相干检测系统: 16、在光电系统设计时,针对所设计的光电系统的特点,遵守一些重要的设计原则。 17、光电系统的核心是光学变换与光电变换,因而光电系统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匹配包括、。匹配的核心是如何正常选择光电检测器件。 18、照明的种类、、、。 19. 光电系统中的光学部分与电子部分的匹配十分重要,这些匹配包括光谱匹配、、。 二、简答 1、名词术语解释:灵敏度与鉴别力;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估读误差与读数误差;分度值与分辨力 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数。极限示值界限内的一组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1-40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4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 棱镜和材料: 施密特屋脊棱镜(k = 3.04) 材料:k9 目镜:2-35 N0.2 10 倍炮对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5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2mm; 棱镜和材料: 靴型屋屋脊棱镜(k = 2.98),材料:k9 目镜:2-35 N0.3 10 倍潜望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5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5 mm;潜望高:300 mm 棱镜和材料: 普罗11型棱镜(k = 3.0),材料:k9 目镜:2-35 N0.4 10 倍潜望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75 ,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45 mm;潜望高:300 mm 棱镜和材料: 五角屋脊棱镜(k = 4.233),材料:K9 目镜:2-35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 棱镜和材料: D1J-450屋脊棱镜(k = 3.552),材料:Bak7 目镜:2-35 N0.6 10 倍观察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 棱镜和材料: D1J-600屋脊棱镜(k = 2.646),材料:k9 目镜:2-35 N0.7 10 倍观察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64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10 mm; 棱镜和材料: D1J-800屋脊棱镜(k = 1.96),材料:Bak7 目镜:2-35 N0.8 10 倍双目望远镜: 视场:; 出瞳直径:d = 5mm ; 镜目距:p = 25mm 分辨率:; 渐晕系数:k = 0.54 棱镜出射面与分划板距离:a = 28 mm; 棱镜和材料: 普罗1型棱镜(k = 4),材料:k9 目镜:2-35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终)

第一类题目:双目望远镜 要求: 1)双镜筒之间可以调节距离,调节范围56~72mm 2)右眼目镜可以调节视度,调节距离 1000 52 e f x ' ±= 3)透镜间空气间隔公差05.0±mm 4)透镜装调光轴偏心5'(角分) 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别汉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2) 普罗I 型棱镜 (参考工程光学郁道银P47) 1、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 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 2-25 2、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 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 2-28

3、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72=ω;出瞳直径:d=4,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 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K9;目镜: 2-25 4、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 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 2-28 5、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 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别汉屋脊棱镜;材料:BAK7; 目镜:2-25

(完整word版)光学设计cad试题(五)

光学系统设计(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于密接双薄透镜系统,要消除二级光谱,两透镜介质应满足 ( )。 A.相对色散相同,阿贝常数相差较小 B.相对色散相同,阿贝常数相差较大 C.相对色散相差较大,阿贝常数相同 D.相对色散相差较小,阿贝常数相同 2.对于球面反射镜,其初级球差表达公式为 ( )。 A.?δ2h 81 L =' B. ?δ2h 81 L -=' C. ?δ2h 41L =' D. ?δ2h 41 L -=' 3.下列光学系统中属于大视场大孔径的光学系统是 ( )。 A.显微物镜 B.望远物镜 C.目镜 D. 照相物镜 4.场曲之差称为 ( )。 A.球差 B. 彗差 C. 像散 D. 色差 5.初级球差与视场无关,与孔径的平方成 (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倒数关系 D.相反数关系 6.下面各像差中能在像面上产生彩色弥散斑的像差有( )。 A.球差 B.场曲 C.畸变 D.倍率色差 7.不会影响成像清晰度的像差是 ( )。 A.二级光谱 B.彗差 C.畸变 D.像散 8.下列光学系统中属于大视场小孔径的光学系统是 ( )。 A.显微物镜 B.望远物镜 C.目镜 D. 照相物镜 9.正弦差属于小视场的 ( )。 A.球差 B. 彗差 C. 畸变 D. 色差 10.初级子午彗差和初级弧矢彗差之间的比值为 ( )。 A.3:1 B.4:1 C.5:1 D.2:1 11.光阑与相接触的薄透镜重合时,能够自动校正 ( )。 A.畸变 B.场曲 C.球差 D.二级光谱 12.在子午像差特性曲线中,坐标中心为z B ',如0B '位于该点左侧,则畸变值为 ( )。 A.正值 B.负值 C.零 D.无法判断 13.厚透镜之所以在校正场曲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是因为 ( )。 A.通过改变厚度保持场曲为零 B.通过两面曲率调节保持光焦度不变 C.通过改变厚度保持光焦度不变 D.通过两面曲率调节保持场曲为0 14.正畸变又称 ( )。 A.桶形畸变 B.锥形畸变 C.枕形畸变 D.梯形畸变 15.按照瑞利判断,显微镜的分辨率公式为 ( )。 A.NA 5.0λσ= B. NA 61.0λσ= C.D 014''=? D. D 012' '=? 16.与弧矢平面相互垂直的平面叫作 ( )。 A.子午平面 B.高斯像面 C.离焦平面 D.主平面 17.下列软件中,如今较为常用的光学设计软件是 ( )。 A.abr 软件 B.OPD88软件 C.ZEMAX 软件 D.AutoCAD 软件 18.光学传递函数的横坐标是 ( )。 A.波长数 B.线对数/毫米 C.传递函数值 D.长度单位 19.星点法检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缺陷是 ( )。 A.不方便进行,步骤复杂 B.属主观检验方法,不能量化 C.属客观检测方法,但精度低 D.计算复杂,应用不便 20.波像差就是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之间的 ( )。 A.光程差 B.几何像差 C.离焦量 D.距离差 二、填空题(本大题11小题。每空1分,共20 分)

应用光学习题解答

一、填空题 1、光学系统中物和像具有共轭关系的原因是 。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3、 光学系统的三种放大率是 、 、 ,当物像空间的介质的折射率给定后,对于一对给定的共轭面,可提出 种放大率的要求。 4、 理想光学系统中,与像方焦点共轭的物点是 。 5、物镜和目镜焦距分别为mm f 2'=物和mm f 25'=目的显微镜,光学筒长△= 4mm ,则该显微镜的视放大率为 ,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 ,目镜的视放大率为 。 6、 某物点发出的光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对应的最后出射光束是会聚同心光束,则该物点所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 7、人眼的调节包含 调节和 调节。 8、复杂光学系统中设置场镜的目的是 。 9、要使公共垂面内的光线方向改变60度,则双平面镜夹角应为 30 度。 10、近轴条件下,折射率为1.4的厚为14mm 的平行玻璃板,其等效空气层厚

度为10 mm。 11、设计反射棱镜时,应使其展开后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平行,目的是 保持系统的共轴性。 12、有效地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途径是提高数值孔径和减小波长。 13、近轴情况下,在空气中看到水中鱼的表观深度要比实际深度小。 一、填空题 1、光路是可逆的 2、光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I0,其中,sinI0=n2/n1。 3、垂轴放大率;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一 4、轴上无穷远的物点 5、-20;-2;10 6、实 7、视度瞳孔 8、在不影响系统光学特性的的情况下改变成像光束的位置,使后面系统的通光口径不致过大。 9、30 10、10 11、 12、 13、小 二、简答题 1、什么是共轴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物空间、像空间?

应用光学实验报告

(操作性实验)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 实验题目:薄透镜焦距测量和光学系统基点测量 指导教师: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调节光学系统共轴。 2.掌握薄透镜焦距的常用测定方法。 3.研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4.学习测定光具组基点和焦距的方法 二、仪器用具 1、光源(包括LED,毛玻璃等) 2、干板架 3、目标板 4、待测透镜(Φ50.0,f75.0mm) 5、反射镜 6、二维调节透镜/反射镜支架 7、白屏 8、节点器(含两Φ40透镜,f 200和f 350) 三、基本原理

1.自准直法测焦距 如下图所示,若物体AB 正好处在透镜L 的前焦面处,那么物体上各点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变成不同方向的平行光,经透镜后方的反射镜M 把平行光反射回来,反射光经过透镜后,成一倒立的与原物大小相同的实象B A '',像B A ''位于原物平面处。即成像于该透镜的前焦面上。此时物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f ,它的大小可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出来。 图1.2 自准直法测会聚透镜焦距原理图 2. 二次成像法测焦距 由透镜两次成像求焦距方法如下: 图1.3 透镜两次成像原理图 当物体与白屏的距离f l 4>时,保持其相对位置不变,则会聚透镜置于物体与白屏之间,可以找到两个位置,在白屏上都能看到清晰的像.如上图所示,透镜两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绝对值为d ,运用物像的共扼对称性质,容易证明: l d l f 42 2-=' 上式表明:只要测出d 和l ,就可以算出f '.由于是通过透镜两次成像而求得的f ',这种方法称为二次成像法或贝塞尔法.这种方法中不须考虑透镜本身的厚度,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焦距一般较为准确. 3.主面和主点 若将物体垂直于系统的光轴,放置在第一主点H 处,则必成一个与物体同样 L M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例子(学生)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 一.题目:8倍观察镜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全视场: 2ω=7°; 出瞳直径: d=5mm ; 镜目距: p=20mm ; 鉴别率:α=''6; 渐晕系数: k=0.55;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a=10mm ; 棱镜:别汉屋脊棱镜,材料为K10; 目镜:2-28。 三.设计过程 (一)目镜的计算 1.目镜的视场角 ?=?????? ?? = = Γ1451.52'25.3tan 'tan 8tan 'tan ωωωω 2.由于目镜存在负畸变(3%~5%),所以目镜的实际视场角为: ?=?=+=7524.5405.11451.52%51'22')(实际ω ω 3.目镜的选型:目镜2-28如下图所示:

相应的系统参数为:mm f 216.20'=;?=57'2ω;mm S f 49.4'=;mm d 5= 其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 4.目镜倒置 目镜倒置后的结构参数如下表所示:

5.手动追迹光线,求出倒置后的S f’ 用l 表进行目镜近轴光的追迹,如下表所示: 通过光线追迹得到S f’=18.276mm 6.计算出瞳距p ’ 望远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由于孔径光阑是物镜框,则孔径光阑经目镜所成的像为出瞳,则 Γ + =?Γ=-?-=-??? ???=-=-='2''2'' 2''1'22'' 1')'()'('''f S p f S p f S p f f f xx S p x f x f f f f mm p 803.208216 .202760.18'=+= 求得的出瞳距mm p 803.20'=与设计要求mm p 20'=较接近,因此选择的目镜满足要求。 (二)物镜的计算 1.物镜焦距 mm f f f f e o e o 728.161216.208'''' =?=?Γ=?=Γ

光学设计cad试题五

光学系统设计(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于密接双薄透镜系统,要消除二级光谱,两透镜介质应满足 ( )。 A 、相对色散相同,阿贝常数相差较小 B 、相对色散相同,阿贝常数相差较大 C 、相对色散相差较大,阿贝常数相同 D 、相对色散相差较小,阿贝常数相同 2.对于球面反射镜,其初级球差表达公式为 ( )。 A 、?δ2h 81L =' B 、 ?δ2h 81L -=' C 、 ?δ2h 41L =' D 、 ?δ2h 4 1L -=' 3.下列光学系统中属于大视场大孔径的光学系统就是 ( )。 A 、显微物镜 B 、望远物镜 C 、目镜 D 、 照相物镜 4.场曲之差称为 ( )。 A 、球差 B 、 彗差 C 、 像散 D 、 色差 5.初级球差与视场无关,与孔径的平方成 (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倒数关系 D 、相反数关系 6.下面各像差中能在像面上产生彩色弥散斑的像差有( )。 A 、球差 B 、场曲 C 、畸变 D 、倍率色差 7.不会影响成像清晰度的像差就是 ( )。 A 、二级光谱 B 、彗差 C 、畸变 D 、像散 8.下列光学系统中属于大视场小孔径的光学系统就是 ( )。 A 、显微物镜 B 、望远物镜 C 、目镜 D 、 照相物镜 9.正弦差属于小视场的 ( )。 A 、球差 B 、 彗差 C 、 畸变 D 、 色差 10.初级子午彗差与初级弧矢彗差之间的比值为 ( )。 A 、3:1 B 、4:1 C 、5:1 D 、2:1 11.光阑与相接触的薄透镜重合时,能够自动校正 ( )。 A 、畸变 B 、场曲 C 、球差 D 、二级光谱 12.在子午像差特性曲线中,坐标中心为z B ',如0B '位于该点左侧,则畸变值为 (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无法判断 13.厚透镜之所以在校正场曲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应用,就是因为 ( )。 A 、通过改变厚度保持场曲为零 B 、通过两面曲率调节保持光焦度不变 C 、通过改变厚度保持光焦度不变 D 、通过两面曲率调节保持场曲为0 14.正畸变又称 ( )。 A 、桶形畸变 B 、锥形畸变 C 、枕形畸变 D 、梯形畸变 15.按照瑞利判断,显微镜的分辨率公式为 ( )。 A 、NA 5.0λσ= B 、 NA 61.0λσ= C 、 D 014''=? D 、 D 012''=? 16.与弧矢平面相互垂直的平面叫作 ( )。 A 、子午平面 B 、高斯像面 C 、离焦平面 D 、主平面 17.下列软件中,如今较为常用的光学设计软件就是 ( )。 A 、abr 软件 B 、OPD88软件 C 、ZEMAX 软件 D 、AutoCAD 软件 18.光学传递函数的横坐标就是 ( )。 A 、波长数 B 、线对数/毫米 C 、传递函数值 D 、长度单位 19.星点法检验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缺陷就是 ( )。 A 、不方便进行,步骤复杂 B 、属主观检验方法,不能量化 C 、属客观检测方法,但精度低 D 、计算复杂,应用不便 20.波像差就就是实际波面与理想波面之间的 ( )。 A 、光程差 B 、几何像差 C 、离焦量 D 、距离差

典型光学系统试验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实验姓名:韩希 学部:信息学部系:信息工程专业:光电 学号:3110104741 指导教师:蒋凌颖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应用光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典型光学系统实验 实验类型: 同组学生姓名: 蒋宇超、陈晓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深入理解显微镜系统、望远镜系统光学特性及基本公式; 掌握显微镜系统、望远镜系统光学特性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望远镜特性的测定 测定望远镜的入瞳直径D 、出瞳直径D ’和出瞳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测定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Γ;测定望远镜的物方视场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像方视场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测定望远镜的最小分辨角φ。 对于望远镜系统来说,任意位置物体的放大率是常数,此值由物镜焦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目镜焦距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确定,其视觉放大率可表示为 (2) 显微镜视场及显微物镜放大率的测定 显微物镜的放大率是指横向放大率 式中 y ——标准玻璃刻尺上一对刻线的距离(物)(格值0.01mm ); y ′——由测微目镜所刻得的像高。 (3)显微物镜数值孔径的测定 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n 为物方介质的折射率,u 为物方半孔径角。若在空气中n=1,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数值孔径通常用数值孔径计来测定,数值孔径计的结构如图5示,其主要元件是一块不太厚的玻璃半圆柱体,沿直径方向的侧面是与上表面成45度角的斜面,从侧面入射的光线在斜面上全反射,上表面上有两组刻度沿圆周排列。其外圈刻度为数值孔径(即角度的正弦值), 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 姓名: 韩希 学号: 3110104741 日期:2013年6月15日 地点:紫金港东四605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 声学与光学 附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测试题: 声学与光学(附答案) 一、选择题 1、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A B C D 2、图4中画的是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他的眼睛( ) A.是远视眼。 B.是近视眼。 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 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 3、这张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仅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4、一种手电筒上所有的聚光小电珠如图2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成的凸透镜,灯丝(可看作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它出射时,出射光束(图中实线所示)比无此透镜时的光束(图中虚线所示)要窄,即它可减小光束的发散,有聚光功能。在这种小电珠中,灯丝应位于( ) A.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B.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焦点处。 D.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5、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B.凹镜 C.凹透镜D.凸透镜 6、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绿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8、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题目

第一组、第三组:双目望远镜 要求: 1)双镜筒之间可以调节距离,调节范围56~72mm 2)右眼目镜可以调节视度,调节距离 1000 52 e f x ' ±= 3)透镜间空气间隔公差05.0±mm 4)透镜装调光轴偏心5'(角分) 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普罗I 型棱镜 (参考工程光学郁道银P47) 第一组设计一个10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4.0,镜目距:5.1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8=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5 第三组设计一个8倍的双目望远镜 全视场: 0 7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55.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3.26=a ;棱镜:普罗I 型棱镜;材料:BAK7;目镜:2-28

第二组、第五组、第七组:观察镜 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目镜2-25 焦距597.15='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4) 棱镜参考: 阿贝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2) 列曼屋脊棱镜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90)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二组 全视场: 0 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五组 全视场: 05.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阿贝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设计一个8倍的观察镜第七组 全视场: 05.62=ω;出瞳直径:d=5,镜目距:20=p ;分辨率:"6=α;渐晕系数:61.0=k ;棱镜的出射面与分划板之间的距离:15=a ;棱镜:列曼屋脊棱镜;材料: K9;目镜:2-28 第四组、第六组:炮对镜 棱镜参考: 目镜2-28, 焦距216.20='e f mm (参考光学仪器设计手册P295)

课程名称现代光学设计方法-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课程名称:现代光学设计方法 一、课程编码:0400013 课内学时:32学分:2 二、适用专业:仪器科学与技术各专业,光学工程专业,物理电子学专业 三、先修课程: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学测量,光学工艺等。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 1、了解现代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了解几何像差、垂轴像差、波像差、点列图、包围圆能量、光学传递函数等常用像质评价指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用Zemax软件中相应功能的使用方法; 2、了解光学自动设计的原理,了解适应法和阻尼最小二乘法两种自动优化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用Zemax软件中自动优化功能的使用方法; 3、了解公差分析与计算的原理,掌握常用光学系统公差分析与计算的方法,掌握用Zemax软件中公差分析计算功能的使用方法; 4、学习经典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变焦距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用Zemax 软件中相应功能设计光学系统的方法; 5、学习空间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非球面光学系统等现代典型光学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五、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材料自学与课堂讨论,穿插设计实例分析。 六、教学主要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 1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4学时 1.1光学系统的坐标系统、结构参数和特性参数 1.2检测阶段的像质评价指标——星点检验 1.3检测阶段的像质评价指标——分辨率测量 1.4几何像差的定义及其计算 1.5垂轴像差的概念及其计算 1.6几何像差计算程序ABR的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 1.7几何像差及垂轴像差的图形输出 1.8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1.9光学传递函数 1.10点列图 1.11包围圆能量 2光学自动设计方法4学时 2.1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 2.2光学自动设计的全局优化 2.3适应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 2.4典型光学设计软件介绍 3公差分析与计算4学时 3.1公差设计中的评价函数 3.2光学公差的概率关系 3.3公差设计中的随机模拟检验

应用光学-北京理工大学

《应用光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应用光学 学分:4 学时:64 (其中实验学时:8)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 一、目的与任务 应用光学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主要是要让学生学习几何光学、典型光学仪器原理、光度学等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学习近轴光学、光度学、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学习典型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设计光电仪器的初步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56学时)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4学时) 1.光波和光线 2.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3.折射率和光速 4.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5.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 6.理想像和理想光学系统 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14学时) 1.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2.符号规则 3.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4.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实际意义 5.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 6.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 7.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 8.用作图法求光学系统的理想像 9.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 10.光学系统的放大率

11.物像空间不变式 12.物方焦距和像方焦距的关系 13.节平面和节点 14.无限物体理想像高的计算公式 15.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16.理想光学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17.单透镜的主面和焦点位置的计算公式 第三章:眼睛的目视光学系统(7学时) 1.人眼的光学特性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4.眼睛的缺陷和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5.空间深度感觉和双眼立体视觉 6.双眼观察仪器 第四章:平面镜棱镜系统(9学时) 1.平面镜棱镜系统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 2.平面镜的成像性质 3.平面镜的旋转及其应用 4.棱镜和棱镜的展开 5.屋脊面和屋脊棱镜 6.平行玻璃板的成像性质和棱镜的外形尺寸计算 7.确定平面镜棱镜系统成像方向的方法 8.共轴球面系统和平面镜棱镜系统的组合 第五章: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5学时) 1.光阑及其作用 2.望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3.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和远心光路 4.场镜的特性及其应用 5.空间物体成像的清晰深度——景深 第六章: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础(10学时) 1.立体角的意义和它在光度学中的应用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15倍双目望远镜

应用光学课程设计报告 ———15倍双目望远镜 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光电工程学院 2016年01月04日

一、望远镜系统的原理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3) 三、光学元件尺寸计算及数据处理总结 (4) (一)、目镜的计算 (4) (二)、物镜的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计算 (7) (三)、计算分划板 (7) (四)、计算棱镜 (8) (五)、像差计算 (9) (六)、建立数据文件 (15)

一、望远镜系统的原理 亥普勒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如下图1所示: 图 1 图中可见亥普勒望远镜是由正光焦度的物镜与正光焦度的目镜构成,与显微镜不同的是望远镜的光学间隔为0,平行光入射平行光射出。其系统的视觉放大倍率为: '//D D f f e o -=''-=Γ 式中,0f '为物镜的焦距;e f '为目镜的焦距;D 为入瞳直径;'D 为出瞳直径。在此成像过程中,有一个实像面位于分划面上,可以实现相应的瞄准或测量。 由于亥普勒望远镜成倒像不利于观察,故而需在系统中加入一个由透镜或棱镜构成的转像系统。军用望远镜的转像系统多是用两个互相垂直放置的 180-II D 棱镜(即保罗棱镜)组成。 伽利略望远镜是由正光焦度的物镜和负光焦度的目镜组成,其视觉放大率大于1,形成的是正立的像,无需加转像系统,也无法安装分划板,应用较少。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根据已知的一些技术要求,进行外型尺寸计算; 1)目镜的选取及计算; 2)物镜的结构型式及外型尺寸计算; 3)分划板的外型尺寸计算; 4)棱镜的类型选取及外型尺寸计算; 2、像差计算 1)求取棱镜的初级像差; 2)求取物镜的初级像差; 3)根据物镜的像差求出双胶合物镜的结构参数。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工程光学课程设计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专业班级:测控12-1 学生姓名:张佳文 学号:20120461 指导教师:李静

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务处制2014 年 2 月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物镜设计方案 . (1) 3物镜设计与相关参数 (2) 3.1物镜的数值孔径 (2) 3.2物镜的分辨率 (3) 3.3物镜的放大倍数 (4) 3.4物镜的鉴别能力 (4) 3.5设计要求参数确定 (4) 4 显微镜物镜光学系统仿真过程 (5) 4.1选择初始结构并设置参数 (5) 4.2自动优化 (5) 4.3物镜的光线像差(R AY A BERRATION)分析 (6) 4.4物镜的波像均方差(OPD)分析 (7) 4.5物镜的光学传递函数(MTF)分析 (8) 4.6物镜的几何点列图(Stop Diagrams)分析 (10) 4.7仿真参数分析 (11) 5心得体会 (11) 6参考文献 (12)

1摘要 ZEMAX是Focus Software 公司推出的一个综合性光学设计软件。这一软件集成了包括光学系统建模、光线追迹计算、像差分析、优化、公差分析等诸多功能,并通过直观的用户界面,为光学系统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设计工具。十几年来,研发人员对软件不断开发和完善,每年都对软件进行更新,赋予ZEMAX更为强大的功能,因而被广泛用在透镜设计、照明、激光束传播、光纤和其他光学技术领域中。 ZEMAX采用序列和非序列两种模式模拟折射、反射、衍射的光线追迹。序列光线追迹主要用于传统的成像系统设计,如照相系统、望远系统、显微系统等。这一模式下,ZEMAX 以面作为对象来构建一个光学系统模型,每一表面的位置由它相对于前一表面的坐标来确定。光线从物平面开始,按照表面的先后顺序进行追迹,追迹速度很快。许多复杂的棱镜系统、照明系统、微反射镜、导光管、非成像系统或复杂形状的物体则需采用非序列模式来进行系统建模。这种模式下,ZEMAX以物体作为对象,光线按照物理规则,沿着自然可实现的路径进行追迹,可按任意顺序入射到任意一组物体上,也可以重复入射到同一物体上,直到被物体拦截。与序列模式相比,非序列光线追迹能够对光线传播进行更为细节的分析。但此模式下,由于分析的光线多,计算速度较慢。 ZEMAX 是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它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分析、公差以及报表整合在一起。ZEMAX 不只是透镜设计软件而已,更是全功能的光学设计分析软件,具有直观、功能强大、灵活、快速、容易使用等优点,与其它软件不同的是ZEMAX 的CAD 转文件程序都是双向的,如IGES 、STEP 、SAT 等格式都可转入及转出。而且ZEMAX可仿真Sequential 和Non-Sequential 的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 ZEMAX光学设计程序是一个完整的光学设计软件,是将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概念,优化,分析,公差以及报表集成在一起的一套综合性的光学设计仿真软件。包括光学设计需要的所有功能,可以在实践中对所有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分析,并具有容差能力,所有这些强大的功能都直观的呈现于用户光学设计程界面中。而且工作界面简单,快捷,很方便的就能找到我们想哟实现的功能,ZEMAX功能强大,速度快,灵活方便,是一个很好的综合性程序。ZEMAX能够模拟连续和非连续成像系统及非成像系统。 2物镜设计方案 消色差物镜(Achromatic)是较常见的一种物镜,由若干组曲面半径不同的一正一负胶合透镜组成,只能矫正光谱线中红光和蓝光的轴向色差。同时校正了轴上点球差和近轴点慧差,这种物镜不能消除二级光谱,只校正黄、绿波区的球差、色差,未消除剩余色差和其他波区的球差、色差,并且像场弯曲仍很大,也就是说,只能得到视场中间范围清晰的像。使用时宜以黄绿光作照明光源,或在光程中插入黄绿色滤光片。此类物镜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常和福根目镜、校正目镜配合使用,被广泛地应用在中、低倍显微镜上。在黑白照相时,可采用绿色滤色片减少残余的轴向色差,获得对比度好的相片。消色差通常由两个分离的双胶组合透镜组成,这类物镜也称为里斯特物镜,它的倍率一般在6×至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