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利益集团理论

中国存在利益集团吗

中国存在利益集团吗 国政二班杜青山学号2009140563 中国是否存在利益集团,这是广泛争议的话题。但是我个人以为中国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利益集团。中国的“利益集团”仅仅是政府与经济组织(集团)的利益联盟。 何为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 中国市场经济还没有成熟发展,公民社会还处于发育阶段。这反映在社会阶层结构上,就是:1、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工人、农民、一般服务人员占人口的大多数。这些人的文化修养、思想开放度不够,收入较低,生活负担较重。相当多的工人进入市场后,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对国家、单位的依赖性还较大。农民的民主意思和自主意识更差,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对权力的依赖性更大,其表现就是向大腕、官员等寻求保护,这与农村市场经济发育缓慢,农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自足自济的地位密切相关。2、中等收入阶层尚未充分发育,只占社会人口的少数,而且不够成熟。一般来说,处于中等收入阶层中的人们文化修养相对较高,思想较开放,对现有体制认同感较强,能够包容多元化的社会,政治参与意识也较强。因此可以说,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是公民社会迅速发育的一个基本条件。目前中国中等收入阶层人口还较少,而且还不是很成熟。他们,特别是他们中的中老年,思想文化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也没有摆脱对权力的依赖,没有足够的自主和参与意识。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社会的民主要求和权利愿望还没有在一定规模上形成,还不可能有公民行使自主权利的积极行动和组织自觉。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完善从而公民社会的发育不成熟,社会自主性不高,社会组织自觉不足,因而中国公民社会就难以自主地对社会发展的过程与方向施加应有的影响。 社会必须在现实的基础上形成权力配置的相对平衡。当公民社会尚未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时,权力依赖必将是比较广泛存在的事实。于是,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就不能不受政府的制约,经济社会秩序和发展方向就不能不由政府主导。而在利益驱动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下,地方政府和资本集团的联盟就会成为难以避免的现象。 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利益诉求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益联盟。应该说现阶段中国社会组织利益诉求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与资本集团的利益联盟。因为资本集团通过与地方政府的联盟,使其拥有了影响地方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从而使其他社会组织(集团)的利益诉求难以进入政府决策过程。 利益联盟产生的背景。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其背景,利益联盟现象亦不例外。应该说,利益联盟现象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时代变迁和权力运作背景的。在过去十几年的"放权让利" 改革过程中,"放权"是沿着两条不同的路线进行的,一条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放权,另一条是政府向企业和社会的放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放权主要是国家向地方、向企业和社会下放经济权。放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利益格局的调整必定创造出自由利益空间。这就吸引了各个利益群体对这种自由利益空间的参与性竞争,吸引了各个方面对改革的积极介入,从而使改革获得了比较高的参与动力。改革初期,农村的放权改革基本上是沿着第二条放权路线进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及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使国家对农村经济生活的卷裹变得不那么严密。乡镇企业在这种环境中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这种情况下,获得较大自主权的地方政府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却发生了重新粘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愈来愈多地卷入乡镇企业的市场经营活动之中。而在城市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偏差,不仅普遍存在地方政府与经济活动的重新粘合,而且还出现了"放权过程中截流现象",即本来是向企业和社会下放的权力被地方政府截流了。这导致了地方政府权力的膨胀,使重新粘合现象更趋严重。 这里,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没有(一时也不可能)对它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关系作全面规范。这就使日益扩大的地方政府权力在许多方面缺乏有效控制。由于要集中力量快速发展生产力(这在指导思想上并不错),国家在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上强调经济建设成就而相对忽视社会生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利益集团理论研究综述 徐加根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内容摘要:对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本文主要侧重于从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两个角度对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并且阐述了中国的学者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具有丰富的学术研究资源的有利条件下,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的利益集团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制度变革。 关键字:利益集团理论 多元主义 政治学 经济学 关于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可以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如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本文侧重于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进行梳理。因为政治学和经济学对利益集团的理论研究比较完整和系统,法学和社会学比较侧重对与公平正义有关的社会利益、与社会结构有关的社会阶层的研究,直接针对利益集团的研究并不多见,且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 一、政治学角度的利益集团理论 政治学研究的是在制度均衡状态下的利益集团,假定政府的角色是在利益集团之间寻找平衡。在美国,利益集团的发展较早,并迅速发展成熟,因此关于利益集团的政治理论内容丰富。这些理论反映了理论家们对利益集团政治的不同看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政治生活的现实。 1、早期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詹姆斯·麦迪逊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早在美国制定宪法的时候,他就认识到派别或利益集团的存在,给政府带来了“不稳定和不公平的影响”。他以个人的利益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得出利益集团的活动是“美国政治发展之动力”的结论。他认为美国是建立在利益集团基础上的社会,政策的制定是利益集团竞争的结果,多数利益集团可能会在获得权力后损害少数利益集团的权利。 利益 集 团 理 论 利益集团 政治学理论 利益集团 经济学理论 1、早期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2、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3、精英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4、多元精英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5、后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 1、古典经济学关于利益集团的观点 2.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利益集团3. 政府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 4、政治企业家理论 5、新制度经济学的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

施雪华:西方利益集团政治的产生、特征与缺陷 原题:论西方现代利益集团政治的产生动因、基本特征和主 要缺陷 作者:施雪华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第1期 本站发布时间:2010-3-26 9:39:53 阅读量:913次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抽屉 Twitter Facebook 摘要: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不仅社会利益集团组织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府和政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西方现代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参与的空间。现代集团政治出现了政治活动范围大为扩展,通过政党政治来进行利益表达,从多元政治走向中

庸政治或保守政治,使政治更趋制度化、规则化等基本特征。然而,现代集团政治也有加剧政党政治“衰败”、使多元政治走向寡头政治、跨国性集团政治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 影响越来越大等主要缺陷。 关键词:西方;利益集团政治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 (2010) 01-0078-06 作者简介:施雪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 “利益集团政治”(Politics of Interest Groups)是指在一个政治体系中由法律法规规范的社会利益集团为维护自己的特定利益而对政治过程施加各种政治压力,以期影响政府决策取向及内容的行为和过程。换句话说,利益集团政治是社会利益集团作用于政治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形式。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益集团政治”具有下列基本内涵:一是利益集团政治的主体是社会中的各种利益集团。广义上讲的利益集团包括政党,而这里所说的利益集团是狭义上的,指除政党之外的具有自己特定利益取向的社会组织或团体。〔1〕二是利益集团介入政治过程而形成利益集团政治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影响政府政策,维护各个

制度变迁财政视角

制度变迁财政视角 学以致用,经济理论的最大用处是进行经济解释。从现实的观察开始,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其用于对现实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研究 的基本路径。本文运用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政府行为的理论,在一 个制度变迁的框架内考察了公共政策的变化。并用来解释中国五十多 年来的政策变迁,特别是对近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周期中政策变化的解 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这些研究已经引起了经济学界广泛的兴趣。国内外学者更多地从制度 变迁的成因、路径、成本收益等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对未来进 行了积极的预测。经济学是对现实的解释,致力于中国经济学建设的 学人不应放弃对这一史无前例变革的探索。运用一种新的方法,一种 新的视角,在不同的视角下透视体制变迁的现实,则是一种贡献①。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樊纲(1995)、张军(1994)、程虹(2001)、杨小凯(2004)等分别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阐述,并得出 了令人关注的结论。对重大的变革,人们的认识总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1929-1933年大危机过去了七十多年,经济学界对其成因的看法依然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中国五十多年的演化,特别是二十多年的 改革,我们尚处于山中,因此不识改革真面目则是常态。给摸着石头 过河的中国改革以尽可能多层面的理论解释是经济学的任务。多视角 的研究可以提升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 政府财政压力的水准是很难量化的,因此我们运用的是广义的财政概念,它不仅包括政府预算中经常账户的执行情况,还包括债务、铸币税、产权等所有能够引发公共收支变动的过程。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就 是财政平衡到财政崩溃的过程,在委托代理的框架内,当委托人难以 承受代理人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价格时,便会终止代理关系。结果是财 政崩溃,政府失败。在我们对中国近六十年制度变迁和公共政策演化 的解释过程中,出于谨慎的原则,我们仅仅考虑财政压力的大小,不 进行质的区分。下面的分析,也仅仅一个学者从经济学视角的学术思考。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跨文化视角下沉默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出发,首先对沉默语的共同语用功能进行了总结。其次,以中美文化为例,指出沉默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最后分析了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该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沉默,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提高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 一、引言 沉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虽然有着共同的表达形式,但是,处于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沉默持有的态度和理解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失误。为了保证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的顺利,本篇论文总结了沉默的语用功能,深入的对比了中美在沉默语上的表现差异,分析了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沉默的内涵 沉默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属于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一种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沉默泛指一切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所谓非言语交际行为涉及对输出者或接收者来说具有潜在信息价值的一切非言语因素,包括面部表情、穿着打扮、身体的接触、手势、身势、眼神、和讲话人之间的距离等(李杰群2002:271)。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在讲话或交谈中不作出有声的表示,而作出无声的反应或停顿(毕继万2001:46)。本篇论文中主要从沉默的狭义方面进行讨论。 三、沉默的语用功能 1.表露社会文化特征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行为一样,都可以通过某种交际方式来标识或体现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职业、地位和年龄。比如:在东亚文化体系中,以中国文化为例。年幼者在长辈面前应少言多听,而不应在年长者和地位高的人面前夸夸其谈。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有序”和“讷于言,而敏于行”文化理念。 2.传达心理语言 在交际过程中运用沉默语以表达交际者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当交际者在不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贸然问及一位美国女孩的年龄及婚姻状况时,对方在回答之前会出于尴尬和惊讶的沉默一会。表现出了交际者此时紧张和惊讶的心理状态。 四、中美文化中的沉默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解读中国利益集团 时间: 20XX-11-04 栏目: 调研报告

承认中国也有利益集团,这本身即是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曾经,这个口号振奋了无数人。为什么联合?除了有共同的理想,还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联合起来才有力量。这是社会利益集团出现的基础。很长一段时间里,代表“局部”、“狭隘”和“个人”利益的利益集团得不到承认,也不被允许存在和发展。xx远华走私案使人们从梦中醒来,利益集团并不遥远,它的存在并不会因为“不承认”受到影响。事实上,人们的表述中早已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出现似乎总是伴随着贬义。中共十六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力倡“平衡”,在调整利益再分配中坚持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其间就包含着平衡和调控利益集团。在这种情况下,对“利益集团”才有了严肃意义上的解读。中国有哪些利益集团20XX年7月,为声援支持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高校教授、研究生、大学生代表、医生代表等组织了“原告声援团”。20XX年11月4日,“声援团”还与中国原告团、日本律师辩护团、原告证人、全国各地原告一道,在浙江义乌市崇山村举行“细菌战诉讼二审声援大会”,继续推动细菌战诉讼工作。研究者认为,“声援团”是常说的黑社会组织、帮会、走私集团、地下传销组织等非法利益集团之外的另一种利益集团。事实上,人们往往忽视

了合法的利益集团,比如常见的村民自治委员会、居委会、经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社团以及民间自发产生的公民自助 组织、兴趣组织等。中国社会正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程浩认为,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原有的社会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逐步形成,并分化组合成特定的“利益集团”,并不同程度地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程浩所说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个体户、自由职业人员、受聘受雇人员等不同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甚至还包括驻大陆台商的利益群体和“买办”者利益阶层。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公民利益意识的觉醒和维权意识的加强,特别是“集团意识”的形成,以及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益集团的产生,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和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做出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现有社会利益集团,大多没有完备的组织形态,也没有固定的组织架构,只是松散地、自发地、临时性地“结伙”,以协同行动,表达其特定的利益诉求。部分有规范组织形式的利益集团,多以社团、协会、商会、联合体(会)、委员会等形态存在;也有的以帮派、行会等形态存在。西方社会利益集团一般具有自发性、对抗性特征,且强调均衡和相互制约。相较而言,中国的利益集团

第八讲:利益集团

第八讲: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政治 (一)利益集团的类型;(二)利益集团的模型;(三)利益集团政治运作的模式 二、结论 一、利益集团政治 某种程度上就像政党一样,现代社会中的利益集团是政府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主要桥梁之一。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认为,利益集团与政党都是议会民主下的产物,其代表的是一个现代社会中社会分歧复杂化的现状。如果说政党只是通过建立对自己支持的联盟和努力扩大号召以赢得选举作为自己的目的,那么,利益集团则是按照其所代表的民众的期望,从而清晰和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 利益集团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很难加以准确地说出。早在1787年,英国就已经存在了以反对贩卖奴隶为目的的“废奴协会”(Abolition Society);而1839年英国出现的“反谷类法联盟”(Anti-Corn Law League)则被认为是向政府施压的利益团体活动的先师;到了托克维尔于1830年访问美国的时候,在他的《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显示,利益团体实际上已经成为美国政治中强有力的工具;其后比较著名的是1866年法国成立的女权社

(Society for W omen’s Righ ts),其目的是推动全球妇女普遍选举权为目标;到了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与成熟,大量有关农民和商业利益的利益团体相继出现。不过,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团体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压力政治与抗议政治浪潮下,其某种程度上是政党政治衰落的结果,以及现代社会中社会运动已经越来越被视为动员和代表机制一部分的原因。(一)利益集团的类型: 一般人们将利益集团分为社群型集团(communal groups)、制度型集团(institional groups)以及社团型集团(associational groups)三个类型。 1、社群型集团:所谓社群型集团指的是集团的成员是基于一种身份的特征,而不是经过筛选的程序,其被框在社会传统脉络之中。这主要指的是一些家庭、部落、世袭的社会阶级以及族群集团。此类集团一般根植于共享共同的文化遗产、传统的情感联系与忠诚之上。据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类型的利益集团经常是政治事务上的主角。例如在非洲,长久以来,族群、部落与血缘一直是利益表达的最重要的基础。不过在许多发达国家,这种集团也大量存在,例如,遍布西方的天主教团体的势力还有继续增强的趋势。 2、制度型集团:制度型集团被认为是政府机制的一部分,其试图在政府内部透过政府的力量发挥其影响力。例如,政府内部的官僚体系以及国家军队就是制度型集团的最明显的例子。不过,

利益集团博弈的制度框定_基于立法职业化视角

利益集团博弈的制度框定——基于立法职业化视角 姚志奋1,王保民2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710049) 一、引言 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主流经济形态,其本质是一种分工协调机制。社会分工必然引起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为维护和促进各自利益,多元化利益主体便以多元化形式结成了利益集团,并易产生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利益集团是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小的、农村型的不发达国家的人民可以通过地域代表性来反映他们的要求。但是,对一个庞大的现代工业国家来说,仅仅依靠地域代表性就不足反映各不相同的、涉及范围广泛的各种利益了”[1]。中国利益集团的产生一方面是政府自上而下简政放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自生演进的结果,可大致分为政府衍生型和社会自生型两类。前者包括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国有垄断企业、人民团体、官办行业协会等;后者包括民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基于兴趣和公共利益形成的协会等。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利益集团形成后必然要谋求参与立法,因为立法的实质是分配和调节利益关系。由于中国立法的行政主导性,中国利益集团的立法参与是非均衡的。这种非均衡性是如何体现的,有何弊端,应如何抑制?笔者认为,《决定》所提出的“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一战略决策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利益集团的非均衡立法参与及危害 现代社会公权力由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构成的。在中国,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党政机关的行政权处于独尊地位。正是立法的行政主导性导致政府衍生型利益集团在立法参与中居于强势地位,社会自生型利益集团居于弱势地位。这种非均衡的立法参与体现如下: (一)立法参与制度的非均衡性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活动中也是具有自身利益的理性经济人,其利益不仅包括公共利益,也包括部门利益。这些部门利益又通过立法参与制度的非均衡性得以固化。这些非均衡的制度具体表现在立法提案、立法起草和立法参与的法定途径上。 就立法提案而言,全国人大立法中的有权提案主体包括: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但现实中,主席团、代表团、代表联名的提案权基本是虚置的,因为主席团和代表团都是非常设机构,而人大代表一般是兼职的,绝大多数不具备提案所需条件,尤其是起草议案的能力,加之代表人数众多、会期较短,代表联名提案极少。此外,《立法法》还对代表团或代表联名的提案设置了较严格的审查程序,即或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因此,进入人大审议和表决程序的主要是政府部门的提案。在行政立法中,政府部门更占据着提案的绝对主导地位。根据《立法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应当向国务院报请 收稿日期:2014-06-13 作者简介:1.姚志奋,男,河南驻马店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2.王保民,男,陕西周至人,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word格式 精校版)

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1 彭涛、魏建2 以诺思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成功地重新阐释了经济史中重大事件的经济逻辑,在收获关注和成功的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因为诺思将制度变迁最终归结为人口和相对价格变动等外生因素,这不仅使其理论存在不周延之处,而且严重削弱了理论解释力。 制度变迁的内生化处理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度分析范式。内生化理论的核心特征是坚持制度变迁是社会整体演进的结果,其中的任何因素及其变化都是内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制度变迁,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其中任何因素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 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golu)、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和阿夫纳·格雷夫(Avner Greif)是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性学者,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将制度变迁的动力进行内生化处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理论范式。总体上来看,阿西莫格鲁的分析较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分析更为狭窄一些,他主要侧重于讨论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之间的互动,突出强调政治权力的分配对经济制度的变迁起着决定作用。青木昌彦与格雷夫则倾向于建立一个统一、庞大的制度分析框架,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制度变迁及其相互关系。其中,格雷夫的分析更为一般化,因为青木昌彦将政治领域中制度均衡直接视为外生参数而不予以讨论。 研究视角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制度要素所涉及的不同层级(或者领域)、对制度变迁产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这使三个分析范式的内生化程度存在差异。同时,他们在处理制度变迁的内生化过程中遇到难题时采取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特色。内生化程度是制度变迁内生分析范式的理论主线,因此我们对三者的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找出契合点和不同点,以进一步明晰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方向。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对三种前沿范式进行整体评述;第二部分从研究视角、分析方法、制度变迁传导机制、多重均衡问题的处理等方面比较三者的异同;第三部分阐述制度变迁内生化理论的发展方向。 1《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 2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博士生;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杨芳 () 摘要:近年来,在世界范围的社会实践的推动下,在学者们对制度变迁理论的贡献下,制度变迁理论获得了较大发展,并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分析变化了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人口结构、产权、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如何向人们提供新的获利机会,从而提供变革旧制度、创造新制度的动机,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或节约某些交易成本,人们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当环境改变时,才会又发生对新制度的“需求”与“供给”。 关键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的含义及其动力 对制度变迁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来论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否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在生产关系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变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的某个环节,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此,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替代的制度变迁,属于社会革命性质的制度变迁,而变革生产关系中的某个环节所引致的制度变迁,属于社会改革性质的制度变迁。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制度变迁,包含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意义。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把制度变迁的意义等同于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的理解。V W拉坦(1978)认为,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是“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的变化;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是相互关系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但这一系列变化须以成本—收益的法则加以权衡而决定其发生的可能,当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收益小于其成本,这些变化就会被终止。诺斯在诠释制度变迁的主要方式时更加表达这一含义,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行为,这一获利行为可以通过政府引入法律、政策和命令的强制性方式进行,也可以由个人或团体为追求获利机会自发性或自愿合作方式倡导和组织。一言以蔽之,制度变迁的动力来自于行为人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的追求。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寻找制度变迁的动力,而诺斯从个体追求潜在利益寻找制度变迁的动力。 制度变迁路径的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分析 制度选择存在“路径依赖” 诺斯指出,人们在进行制度选择时存在“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事物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是因为,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诺斯认为,在“路径依赖”的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们对利益的考虑。对组织来说,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现存路径有着强烈的要求,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哪怕新的体制更有效率。而对个人来说,一旦做出某种选择后,就会不断投入各种资源。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无法摆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 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的翻译 3 论《双城记》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4 从语用学角度对英语课堂中委婉语的使用探究 5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 6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7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8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9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与重生 1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2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3 An Analysis of Space in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14 A Study of Chinglish as Found in Students’ Writings 15 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 16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17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18 Problems Occu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hinese Learning English and Its Possible Solution 19 “土生子”叛逆精神探源 20 萨拉的性格魅力 21 论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及其翻译策略—以《高级英语》第二册为例 22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23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24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5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26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27 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 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28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 2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0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 31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32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33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34 好莱坞电影中中国人形象变迁的意识形态分析 35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36 浅谈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37 The Admiration of Great Gatsby 38 从美国新闻理念的发展看例外主义的嬗变 39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40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41 从《嘉莉妹妹》看本性与理性的斗争 42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利益集团理论视野下的公共利益 在社会世俗化、理性化不断推进,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从多元主义、法团主义的利益集团理论出发来诠释公共利益是理解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可行视角。面对我国利益团体发展的独特状况,需要学界发展出新的理论来予以解释。 标签:利益集团;公共利益;多元主义;法团主义 在社会利益格局日趋分化的今天,利益集团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已成为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利益集团对现代民主政治究竟会带来什么影响?公共利益是否会沦为利益集团间“谁的利益”之争?如何确立私利与公益间的有机联结?认真的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能够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实践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公共利益与利益集团 公共利益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但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依然充满了歧见。黛博拉·斯通甚至认为“在什么是公共利益的问题上,永远不能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公共利益犹如一个空盒每个人都可以往其中注入自身的理解。”〔1〕 什么是“公共”?公共利益是多数人的利益、所有人的利益、公共机构的利益,还是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今天作为规范的范畴,公共利益依然是“可以用于政治事务的最高道德标准”。〔2〕另一方面,在社会世俗化、理性化不断推进,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人们对公共利益的理解从抽象的道德原则向具体个体的共同福利转变已无可避免。那么离开了道德诠释,公共利益究竟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公共利益与个体福利如何有效地关联?探讨个体权利、团体利益如何经过民主的程序上升为谋求社会整体福利的公共利益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在公共利益几乎被所有政治性利益团体作为其诉求正当化工具的今天,对利益集团扮演角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认为“利益集团是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组织,它们自身并不图谋组织政府。”〔3〕一般而言,利益集团具备以下基本要素:首先,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与价值认同;其次,成员有组织地进行活动;最后,成员为共同的利益介入政治过程。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多元性、动态性使得政府已无法单独治理,政府与社会的许多组织形成了互动、依赖的政策网络。自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国家”角色的研究日益重视,对利益团体的认定有越来越广泛的趋势,利益团体的理论也发展出不少新的研究路径,例如铁三角理论、地下政府及网络分析模型等。但较传统的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模型多倾向于做静态的描述,缺乏对权力如何分配、动态的权力如何互动的有力分析,对于国家机关在决策情境中扮演的角色也缺乏明确的解释。因此本文仍沿袭传统的多元主义与法团主义理论对利益集团进行分析,探讨它们持何种个人的私利与公共利益相互关联、转换的观点。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文影视字幕翻译 发表时间:2019-07-19T11:35:40.80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刘宇宋燕杨明[导读] 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 刘宇宋燕杨明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 【摘要】影视是人们了解一个国家文化风俗的重要途径,而影视字幕翻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好的字幕翻译能够有效地传达地方的文化特色内涵,增强影片的感染力,能让观看者不仅能够学到语言方面的知识,更能够深入地了解另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本文以跨文化为视角,以几个经典影片中的对白为例,探讨了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以期对影视字幕翻译有所借鉴。【关键词】跨文化;英文影视字幕;翻译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03-02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受到英语学习者的重视。影视作品作为一些文学作品于公众的一种方式,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比较直观、便捷的手段,可以增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一部优秀的影视剧必定反映其所处的国家传统文化,同时剧情中社会背景也是其国家大社会背景的缩影。影视字幕的翻译人员只有解决因文化冲突造成的差异才能带给观众更好的英文影视作品,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带给人们更好的艺术享受。因此,影视字幕翻译不能单从语言表面上进行意思的转换,而要重新构建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为了确保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我们应注重在影视翻译中采取合理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性对英文电影翻译的影响 语言必须以文化为主要的载体,有地方文化熏陶的语言才能具有地方特色,才有灵魂,离开了文化载体的语言不能称其为语言,而是文字组合,不具有独特性,因此影视字幕翻译工作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应涉及到不同文化领域的交流和输入。 人们的文化意识普遍较强,认识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虽然世界各国不同地域的文化输出和植入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途径越来越多样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速化,但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英文影视字幕翻译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冲突的解决。 例如,在很多英文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数秒数的时候,主人公都会说“one mississippi, two mississippi, three mississippi...”。如果不熟悉西方文化的话,可能会以为密西西比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涵义,翻译成:“一个密西西比,两个密西西比,三个密西西比...”,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其实,这里的密西西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和密西西比河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西方数秒数时的一个习惯,并且说完这个单词,差不多正好是一秒,时间上比较合适。因此,按照我们汉语的数秒的方式,翻译为1001,1002,1003......没有必要加上这个地名。 二、英文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的具体方法 (一)直译 直译就是把英文影视剧中的源语直接按照英文的意思照搬到目的语当中,不改变源语的意思,让目的语观众充分领略源语中呈现的文化风俗。 例1:He was so embarrassed that his cheeks turned completely red.他害羞的满脸通红。电影《怦然心动》中的一句话展现了小男孩面对小女孩时的害羞的状态,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差不多的意思,所以直接按原文翻译就可以呈现源语想表达的意思。 (二)意译 由于存在着文化差异,有的源语和目的语虽然表达的相同的意思,所使用的语言却大相径庭,并且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俚语,习语。这时候,就需要译者采用功能对等的词或者句子来翻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例2:From that day on, we were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were like peas and carrots. 从那天起,我和詹妮就经常在一起,我们就像“糖粘豆”一样。 《阿甘正传》中的词组 “peas and carrots” 向我们展示了源语国家的这一日常习惯,就是经常把青豆和胡萝卜配在一起吃,表示的意思就是汉语的形影不离,“糖粘豆”。如果翻译成“胡萝卜和青豆”,中国观众就不能理解了。 例3: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 you know. I was below average.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我当时篮球就处于平均水平之下。 这句话来自于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当时父亲和儿子在打篮球,连续投篮几次都不成功,心情很沮丧,父亲就对儿子说了这样的话。“That’s kind of the way it works.”如果直接翻译成“事情就是这样的”,就不能很好地诠释父亲想表达的意思。这里用中文的谚语“有其父必有其子”,非常完美地阐释了父亲想表达的意思。 (三)诠释 有时候源语和目的语的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如果直接翻译,目的语观众就会完全不明白源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时,就需要在翻译时加上一些词来阐释源语中的文化意图。 例4: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 Forrest.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拿到什么口味的。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这一句阿甘妈妈对他说的话,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但是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句的内涵,还需要更多的了解西方文化。在欧美国家,人们去别人家拜访时,经常带一盒巧克力作小礼物,而这种成盒的巧克力一般都是多种口味混合的,但是看表面不能看出里面是什么口味,只有吃到嘴里才知道。在电影中,阿甘的命运可以说是非常曲折,并且有很多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用一盒巧克力来比喻生活的说法非常形象。在译文中加上“口味”二字进行诠释,就能让目的语观众更好地了解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风俗。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ea326329.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