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7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6年12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月29日,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扩规模的前提与重要动力。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研究、编制与发布的。

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概述,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意义,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艺术品产业管理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支撑体系分析,对策与建议,结束语等十个部分。报告全文十余万字。

报告反映,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概括地讲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型:(1)书法艺术品产业;(2)美术艺术品产业;(3)工艺艺术品产业;(4)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5)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6)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7)艺术品服务产业;(8)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9)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根据现有条件,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相关情况可以参见2015年度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结构图。

报告显示,中国艺术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五个趋势:(A)一是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发展迅速;(B)二是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C)三是在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结构中,美术艺术品产业及工艺艺术品产业是主导,超过了整个中国艺

术品产业规模的60%以上;艺术品服务产业、以版权为中心的艺术衍生品产业,目前虽然所占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其成长发展的速度最为迅速;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产业、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的规模也在迅速提升,成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发展板块;(D)四是中国艺术品产业生态正在形成。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品产业是当前文化产业与文化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比重日益上升,在推动文化新经济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朝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方向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指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要重点抓好四个战略重点:一是构建基于互联网机制及其平台架构作用的传播交流机制,为艺术品消费大众化的进程打开窗口,也为艺术普及及进行社会美育开拓一条重要路径;二是推进以资源的整合、挖掘与价值发现、价值实现为主线的文化资源的资产化、产权化、金融化及证券化的进程;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新业态发展。产业链的完善与全球化整合,就是依托产业链的重塑,在全球化的平台上配置与整合资源;四是突出“市场+互联网”融合机制,基于新的科技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体验、产品与工艺,新的交易形式,新的产业路径及新的产业形态,艺术品及其产业可以说是未来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新科技融合发展的领域。

报告最后还提出了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并面对的一些问题。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四是____________。报告提出,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研究中的问题,更是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突破,也一定是中国艺术品产业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据西沐介绍,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将把《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的研发、编制与发布,纳入到文化产业智库的常态化研究与管理工作中,强化协同合作,不断完善,每年持续推出质量更高、影响更大的研究报告。

1、为这篇新闻稿拟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中显示的结构图,为使其更加客观、精确和完整,还需添加_______要素。(2分)

3、请说明结构图在文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第(4)段(A)(B)(C)(D)项中哪两项能从上面“2015年度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结构图”中推断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第(6)段四个空格处依次应该排列的项是()(3分)

(1)如何建构面向产业未来发展人才培育体系,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基础

(2)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与规划研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顶层设计

(3)如何有效利用产业机制,实现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发展

(4)如何实现艺术品产业资源的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

A、 2 1 4 3

B、 2 4 3 1

C、 4 3 2 1

D、 1 2 3 4

6.请根据以下要求写一篇新闻简讯。(1)题为“纪念文学巨匠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2)新闻内容自行设计,不要出现本人真实信息;(3)字数控制在100字以内。(答题中标题不用写。)(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7分)

行客

赣州龙南客家的关西新围是我头回见到的“围屋”,它有着偏居一隅,自成一统的巍峨,以及蜜蜂营巢般的严谨――看过从天空俯拍的圆型围屋图片,正如一个巨形蜂巢!“其方、圆式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形制,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建筑往往是通向历史与文化深处的路径,每块砖,每根梁椽,都暗藏着社会与历史形态的密

码。

在这样的建筑中,安居着客家人。

秦汉以来,几乎每次王朝更迭的背后都有大批迁徙的身影。两晋至唐宋时期的战乱饥荒,更造成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五次大南迁!他们扶老携幼,挥泪作别故土,避居于南方的荒野陵谷,由此有了中国迁徙文化中浓重的一笔――客家文化。

从一些客家人身上,似乎可反映这个民系身上的特点:勤勉,倔犟,有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拗劲,同时还有着未雨绸缪的精明与安危意识。血脉是性情的策源地,被强大基因辖制的性格分子,无论怎样飞溅四溢,最终,仍会呈现出源流的特征。

这座关西围屋,主人是当地名绅徐名钧。清嘉庆三年他开始找名匠建筑此围,历时二十九年峻工,是赣南现存五百多座客家围屋中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一处。整体结构像个巨大的“回”字,中间的“口”字部位是围屋的祠堂,也是围屋的精神核心所在,以其为中轴线,遵照礼制依次分布着不同等级的厅堂,由天井、连廊和夹道串联,体现着莫大向心力。

整座围屋充满强烈的家族意识,散发着森严、自洽的气息。进来参观的人,即使踩着最轻的脚步,都有几分像贸然的闯入者。

客家人,这群因大迁徙而啸聚一处的中原族裔,何以在南迁过程中,生出了一呼百应的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质文化?行走于围屋之内,这种发问无处不在。

五代十国以降,中原文明屡遭来自北方游牧部落的侵袭,加之宫廷朝政倾轧,动辄殃及池鱼,大批中原失势的贵族和流民自此踏上南迁之旅,无形中,他们担负起赓续文化的重任(至今,中原古音的客家山歌仍在老辈口中吟哦),中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而这文化也在离乡背井之后才愈铭心亲切――此时的故乡已虚化为一种惟借助于文化符号、民俗礼仪才可复现的集体记忆。

中原客所引入的儒家文化显示了其强大的异类教化和秩序构建力。在儒家纲常架构起来的社会当中,合作与秩序替代了对抗与机会主义,尤其是在个体力量尚不足以对抗各种动荡的年代,儒家力倡的以族系血脉和宗法伦理为主旨的文化显示出其强大实用性!

围屋,即是这一文化的充分彰显。

“安居”一直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核心表征,安居才可“人和、意顺、神畅、福至”。“途中”意味流离失所,意味未知凶险。北宋《云笈七签》曰:“譬於器中安物,物假器而居之,畏器之破坏,物乃不得安居。”——这和人与屋的关系一样,人是物,屋为器。器不安,物何置?对辞别故乡,辗转上路的中原客来说,迁徙中的漂泊之感更加剧了他们对安居之所的向往。一旦有能力起屋,那将是迁徙中对安顿之梦的践行!坚固,齐备,世代居于其中,外坚内和,尽享天伦。

到了明清时期,中原客们使大约五百座围屋在赣南大地拔地而起!青砖筑起的厚围墙,围墙上建有可射击的炮楼。围墙之内是自成一统的家族,在琐碎日常生活外,亦完成着宗教、议事与附骥励志等功能。

这些维系着同宗血脉的客家围屋,首尾相连,自成一体,在每座围屋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供奉着祖先的宗祠。敬祖穆宗本是儒家宗法的基本要义,在必须借助团队力量才可生存的年代,这种建构在血缘关系之上的群居乃是一种关系最为稳定的组合!

对每一座围屋,“家族”是建筑灵魂所在,带有牢不可破的宿命与天成意味。围屋的每间屋子朝向中轴线上的宗祠――围屋的建筑形式加强着成员们凝聚力。

在“聚族于斯”的氛围里,“家族观念”烙印一般,成为成员们的精神自觉。

时代变化,“聚族于斯”不再是呕心沥血的宗法理想,相反,成员们四散天下,去国他乡才彰显家族的活跃与能量。

“客”具有中国文化中的怅惘身份!“客”在中国古诗词中是个出现率颇高的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更是定格了“客”在中国文化中的怅惘身份!

“客家人”,在这称谓中贯穿着命途的坎壈(lǎn)之感,即使境遇通畅,这个“客”字总显得有些“生活在别处”。而围屋便是变“客”为“主”的践行!一座围屋即是一户客家人的堡垒,一处精神的框架,一根心魂永系的地平线。甚至在建材中也渗透着“客家人”未雨绸缪的安危意识:围屋的内壁常以糯米或薯粉掺入,不仅增加墙体黏性,饥馑之年还可充饥。此外,围内还设有储粮暗井,灭火装置,有些围内的井中养活鱼数条,防人投毒……

这些严防死守的安全设施之外,亦有怡情遣心的庭园戏台,可供吹笛引鹤,比如徐老四的关西新围内。戏台今已萧然,但可遥想当年围内如何在乱世风云里另有一番桃源之逸。这世代安居的梦想业已消散!在关西新围及其他围屋中,现居的只有寥落老者,前现代乡村的价值、故土信念和生活方式,与城市板块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乡村人口向城市大面积漂移,城市飞速扩张,田园次第荒芜……

当年,宋朝在登记户籍时为与“土著”区分,将客家先民登记为“客藉”,后衍变为客家。而今,迁徙已成最普遍的人类生态,从乡村出走,从县城出走,从二三线城市出走,从此岸向彼岸出走,去往GDP的更高处!在当代的巨幅地图上,布满错综频繁的流动与迁徙……

对一个城邦而言,客与主已然混淆,谁为客,谁又为主?到处是摩肩接踵的行客,“我族”的概念渐消遁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形式里。

离开围屋,时近黄昏,夕阳为这排建筑留下浓重廓影。白发老妪立于槛边,她身后的围屋宏大,幽深,依稀折射出朗朗家训及隐蕴笛声。

7、文中引用了一些文化历史史料,试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8、“‘我族’的概念渐消遁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形式里”这句话中,“我族”指:

__________“自我”指:__________。(2分)

9、请对最后一段进行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0、为什么说文中的“围屋”已成为一个文化的符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1、文中的“客”已不仅仅局限于“客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加以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默写。(6分)

12、(1)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景物抒发通达的宇宙观、人生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已。(《诗经·蒹葭》)

(6)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13-15题。(8分)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宋)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1)。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2),刚道(3)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1)白头翁:指老船夫。(2)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3)刚道:“硬说”的意思。

13、“一叶”在词中指________________(1分)

14、请选词中一典故,分析其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请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7分)

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时固不易得.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於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於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於堂上,重帷而见其衣若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

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武王事.之( ) (2)夙.

夜不懈( ) (3)乡.之耕( ) (4)非忘其父之雠.

也(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 客以.

闻伍子胥 B 、圣人之.于事 乡之.

耕 C 、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 D 、搏其手而.与之坐 退而.

耕于野七年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子胥乃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举伍子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 )(2分)

A.极力铺陈

B.平实畅达

C.对比鲜明

D.纵横捭阖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5分)

论文偶记(节选)

刘大櫆(清)

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有奇在丘壑者。有奇在气者,有奇在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扬子《太玄》、《法言》,昌黎④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识处,便是奇气。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又曰:“物相杂,故曰文。”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子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枝蔓软弱,少古人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21、引用“虎变文炳,豹变文蔚”,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下列句子编成四组,都属于正面阐述作者创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1)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

(2)物相杂,故曰文。

(3)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

(4)故文者,变之谓也。

(5)《左氏》情韵并美,文采照耀。

(6)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

A.(1)(3)(5)(6)

B.(1)(3)(4)(6)

C.(2)(3)(4)(6)

D.(1)(2)(5)(6)

23.文章是怎样说明实词和虚词的辩证关系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4.第(7)段强调诵读要(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分)

25.根据“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也。”选择其中一例加以简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作文(70分)

26.作文(70分)

从古到今,“物”始终是个话题。

管子曰“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苏轼言“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主要意思是,君子可以将心意寄托于物,而不可把心意留滞于物。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杨浦区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发布(2分)(必须要答出“发布”,否则扣一分;报告名称引用必须标注出2015年或者是“首份”)

2.数据(2分)(百分比、百分比数据、比例、数字、数值)

3.更直观、更清晰地展现了(2015年)(年份不出现不扣分)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各大类型的规模分布情况,也为下面的分析结论作了铺垫。(3分)(答出直观、清晰1分,能正确概括展现的内容1分,

结构上的作用1分、自行设计的活动2分,文理不通全扣,基本合理1分,有较高的思维品质2分)

4.C、D(2分)

5.B(3分)

6.(评分标准:要素3分;内容2分)(命题理念:模仿第一段的写作格局进行表述。要素含时间、地点(如答网络也可)、报道人或记者某某)

(二)

7.说明了客家文化的来历(客家人的由来、形成过程,客家文化的重要性、客家文化的特点),丰富了“围屋”的内涵,使文章更富有历史的厚重感(文化内涵)。(3分)(概括性阐述或者选取某几处实例进行分析都可以,举例要求能说出作用1分,举例相匹配2分,答出效果。只写一方面的作用的话给2分)

8.“我族”:传统的宗法族群文化(能够扣住对于家族的归属认同、如族系血脉、家族伦理等关键信息组织答案即可);“自我”:现代社会的个体存在方式(扣住个体、自我张扬这些关键信息组织,两个答案中的传统、现代的时间概念可以忽略)(2分)

9.运用了描写的手法(环境描写、景物描写、以景结情、寓情于景都可以,若答虚实结合、联想的话扣分),渲染了浓郁的怀旧气氛,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黄昏”、“夕阳”、“浓重廓影”和“老妪”等词描摹了一幅落寞的画面;而“宏大”、“幽深”、“郎朗家训”和“隐蕴笛声”中体现出作者对以“围屋”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留恋和面对它们渐渐消失的惆怅(感伤)之情。(4分)(手法1分,结合文本概述景物特点1分,文本主旨1分,情感1分)

10.“围屋”代表了客家以族系血脉和宗法伦理的文化精髓;“围屋文化”已渐近消亡,但其已载入史册。(4分)(围屋代表的家族观念、宗法理想、家族观念2分,围屋的命运前景1分)

11.文章由“客家”写起,随文章的展开,其内涵丰富,其外延扩大,提升了文章的立意。“客”已泛化,成为一切离乡背井,又延承着文化血脉的行者的代名词。(4分)(同意后面如果有基本的分析1分,答出客漂泊、坎坷、出走、迁徙、流动、离乡背井这一类的内涵1分,答到迁徙成为人们的共性普遍命运给2分,效果答出内涵丰富或者提升了文章的立意1分)

(三)

12.(6分)

(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何时倚虚幌

(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蒹葭采采

(6)江月何年初照人

(四)

13.小船(1分)(答到船即可)

14.典故“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或“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结合语境,写出该典故如何使表达的思想情感更含蓄,并能扩大文本的内涵等特点。(3分)(运用了醉翁或者宋玉的典故1分,对典故内容进行分析1分,效果含蓄委婉1分)

15.虚实相间:“实”为“快哉亭”周围的景致;“虚”为回忆中的“平山堂”迷蒙的景色。其中的“绣”、“枕”、“没”字用得颇有韵味,表达了诗人在“快哉亭”前的欣喜(爽朗、愉悦、快活)之情,也为

下文剧情的跌宕起伏作了铺垫。(4分)(手法1分,虚实相间,或者回忆都可以,虚实分别是怎样的内容1分,情感1分,结构上的作用1分;答寓情于景(1分)也可以,回答的时候需要答出景物和情感的特点(2分),并且和下阕的景物关联,说清楚结构上的作用(1分)。)

(五)

16.侍奉;早;先前;同“仇”(4分)

17.D(3分)

18.伍子胥于是就礼贤贤能之士(下翻译出动词,意思基本正确),选练士卒。六年后,吴国在柏举大败楚国(介后),追击楚国的败军(北解释为败军)于千里之远。楚昭王逃亡到随,吴军于是攻占了郢都(补出省略的主语)。伍子胥亲自用箭射楚王宫(补出省略的主语),鞭打楚平王的坟墓三百次(正确翻译出鞭打楚平王坟墓事件)。(5分)(错一个倒扣一分,扣完为止)

19.成功是需要等待时机的。(3分)(能够引用第一句或者最后三个字都给分,在此基础上概括也可以)

20.B(2分)A(1分)

(六)

21.用虎和豹的毛色随季节而变化出美丽的色彩,形象生动地比喻文章唯“变”,才是珍贵的为文之道。(2分)(形象生动或比喻1分,作用答到作文要变1分)

22.B(3分)

23.作者肯定虚词的作用:虚词用得充分,能够精神情态完全显现出来;而古人用实词,倒也另显出古朴厚重和简洁。故合理运用两者各有其利,反之则过犹不及。(3分)(虚词的作用1分,诗词的作用1分,考虑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一不可1分)

答题示例:文章必备了虚词而有神态,因实词而具有厚重之气,应当是两者兼备,不可偏于一方,才能做到情韵并美,文采照耀。(3分)

24.①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得古人之神气,模仿古人说话的样子、神气)(2分)②诵读之烂熟(1分)(3分)

25.(《庄子·秋水》:“物以明理”;《史记·廉蔺列传》、《鸿门宴》《李将军列传》:“事以寓情”。)(4分)

秋水:通过寓言阐明哲理;史记:在历史事件和人物中孕育褒贬之情。

答题示例:1、《史记》事以寓情,如《李将军列传》之中,通过大将军李广曲解误作叛国之例,运用含蓄克制的笔法,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于李将军为人的赞扬和其砸去偶遇的不平,寄托他深刻地情感。(4分)

2、《史记》之文体现了“事以寓情”太史公以其凝练成文的笔触记叙了《鸿门宴》各个人物项羽、刘邦、张良的特点。以一场暗流汹涌的宴会来表达了对于前人为人处世的智慧的敬佩赞美以及客观公正的评价,以史事来寄托对历史的敬畏之情。(3分)

26.作文(略)

杨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6年12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通讯员郑远)9月29日,2016中国艺术品产业创新暨艺术品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出品、西沐主笔的《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5]》。据悉,这是我国首份关于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艺术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的发展业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型及上台阶、扩规模的前提与重要动力。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相关的前沿理论与实践前沿为中国艺术品产业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支撑与引导,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探索,《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研究、编制与发布的。 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分为概述,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与意义,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阶段、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中国艺术品产业管理分析,中国艺术品产业支撑体系分析,对策与建议,结束语等十个部分。报告全文十余万字。 报告反映,中国艺术品产业的体系构成,概括地讲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大的类型:(1)书法艺术品产业;(2)美术艺术品产业;(3)工艺艺术品产业;(4)民间(非遗)艺术品产业;(5)古董杂项艺术品产业;(6)以版权为中心的衍生艺术品产业;(7)艺术品服务产业;(8)艺术品产业的支撑体系;(9)艺术品产业的生态体系。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与辐射层。根据现有条件,研究报告仅对中国艺术品产业的核心层进行了相应的规模分析,据统计估算,2015年中国艺术品产业规模为8020亿元。相关情况可以参见2015年度中国艺术品产业的规模结构图。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英语三模试卷 二.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最恰当的答案)(共20 分) 26.(1分)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 is pronounced as /t?:m/?()A.turn B.term C.team D.time 27.(1分)One day Gloria wants to play football for her country in the World Cup.() A.a B.an C.the D./ 28.(1分)A military lover bought a tank on the Internet.He opened it and found much inside.() A.gun B.gold C.coin D.body 29.(1分)Dad and mum are very strict us about table manners.()A.from B.by C.with D.for 30.(1分)Of all the thins they saw,the ghost town was .()A.good B.better C.best D.the best 31.(1分)Bike﹣sharing is convenient and I don't need to buy a bike for .() A.I B.my C.mine D.myself 32.(1分)Shanghai Tower has opened its sightseeing deck the 118th floor to the public recently.() A.in B.for C.on D.at 33.(1分)This hand cream smells .What's it called?()A.lovely B.heavily C.rarely D.happily 34.(1分)We had a clear view of the castle from our room.There was blocking our view.() 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35.(1分)Unless the weather ,we will have to cancel the game.()A.improves B.improved C.is improving D.will improve 36.(1分)﹣I'm really sorry,Dad,but I think I've broken the tap. ﹣Let me see…Oh,never mind.I easily fix that.()

2017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2017年静安区一模试卷

静安区2016学年一模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年11月14日,本世纪最大的“超级月亮”出现在天空,此时月亮看上去 比平时大14%,能正确反映该日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图是() 2.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 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中国也决心登陆火星,并准备在2020年前开始登陆这一红色星球的行动。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巨行星 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 C.属于河外星系 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3.在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4.太阳直射点从地球的北半球移向南半球之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6.2010年8月1日中国丹霞地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貌是陆地上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形态,红色砂砾岩具有层理,应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7.下列有关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1届杨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杨浦区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20年12月 2.按要求选择。(5分) (1)杜老师善用古诗句评价学生的作文。一位学生的习作堆砌材料、事例冗长,杜老师的评语选用哪一句最合适?()(2分) A. 室雅何需大,花香不在多。 B.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C. 玉经雕琢方成器,字要丰腴句要安。 D.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宇宙间万事万物乃是一个无限联系的网络整体,,。因此,,。 ①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万有一体相通”现象 ②这就表明我们对当前的有限事物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③科学如果能把未显现的无限事物与已显现的有限事物综合为一个整体 ④任何一个当前显现出来的感性事物,都以其背后隐藏的其他事物为来源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宋时磊 ①在人工智能时代,小说创作者、读者和批评者或将彻底改变。能够建立崭新文学艺术形式的,不再仅仅是人类,而是能够从事文学创作的机器人,或者是人机合一的创作体。2016年日本古屋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所创作的小说《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参加“新星一奖”比赛,能够通过初审;2018年作家陈楸帆刊登在《小说界》的作品《出神状态》,有两段是人工智能模仿其写作风格的成果。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最为复杂的小说创作领域。在文学发展史上,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下一阶段,或将会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的新时代。 ②我们想问的是人机主义、人工智能本位主义时代降临之时,人类文学是否存在?从人工智能最先引起震荡的围棋界观之,谷歌公布“阿尔法狗”源代码后,出现了强悍的围棋人工智能,人类顶尖的围棋高手在人工智能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但人工智能并没有把人类驱逐出围棋界,而是引发了一场围棋革命,棋手依靠人工智能给出的胜率推算棋路,颠覆自身的思维定式,人类的棋艺有了实质性提升。以此类推,人工智能文学的最终成熟,将会引起人类文学的一场颠覆式变革。 ③也许有人会反驳,围棋人工智能尚是弱人工智能,同样,当前的人工智能文学作品,无论是偶然灵光乍现的金句,还是拙劣粗糙甚至是粗鄙的句意组合,都是基于人类已有的文学成果与范式,采用特定程序和算法不断学习和优化的结果。还有一些作品实际上是借助提取和优化语料库的辅助写作工具完成,甚至不过是一些基于语义分析的统计曲线和可视化呈现而已。 ④是的,我们必须承认现有人工智能文学的有限、幼稚乃至荒唐可笑。庄子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两百年前的人们仍在研究应有怎样的翅膀,才能飞上天空;两百年后,如果有人再绑上一对翅膀,那不再是试验,而是以身犯险。在未来,也许就是一两百年的时光,强人工智能或许已成为现实,它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的复刻版,甚至可以把人类的能力和智力集成在一起,具有超出一般人的非凡洞见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从事小说创作不再有争议,就像我们今日对飞机习以为常一样。更进一步言之,那时人工智能创作的不再是小说、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而是一种全新的、与新的文明阶段相适应的文学形式和内容。 ⑤我始终相信,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不会带来文学的式微与消逝。文学是以0/1为基础逻辑的硅基文明中最为温暖的风景,它可以有效弥合碳基文明和硅基文明的差异,呈现出生命存在的鲜活力量。文学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应坚持一定的伦理准则。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伦理,不是指那些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基因,如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而是文学作品对人与人、人与机、机与机等之间道德关系的调适和相应的准则。在前人工智能时代,屈原、曹雪芹、但丁、莎士比亚、歌德、托尔斯泰等伟大的作家丰富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用文学语言创造和贡献了一批意象和典型形象,开掘了人类精神的深度和意蕴,人工智能文学首先要坚持的伦理。第二,人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上海静安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木炭燃烧 C.玻璃破碎 D.动物呼吸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和导热性 B.熔点和沸点 C.颜色和状态 D.可燃性和助燃性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4.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5.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绿色火焰 B.铁丝:耀眼的白光 C.镁带:淡蓝色火焰 D.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氧气用作燃料 7.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8. 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 mg B. 铜CU C. 氦 He D. 铝AL 9.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 10.某说明书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11.五氧化二磷(P2O5)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5 C.+2 D.+5 12.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蒸馏水 C、氢气 D 石灰水

2018上海杨浦高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7.12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_____________》) (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5分) (1)当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趣的表现。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 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 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 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 陈建华 ①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这种表述近乎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可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 .....”的本质。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 ②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体温,也就够了。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③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的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乏善可陈甚至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④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3] ⑤“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崇尚科学放之四海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4] ⑥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静安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静安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英语2018.1 Part 1 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6分) 1. 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5. _______ 6. 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 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Surprised. B. Confused. C. Disappointed. D. Worried. 8.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underground. D. By bike. 9. A. In 1995. B. In 1997. C. In 1998. D. In 2001. 10. A. A cat. B. A bird. C. A rabbit. D. A dog. 11. A. A reporter. B. A policeman. C. A manager. D. A captain. 12. A. Play computer games. B. Chat online. C. Climb the mountains. D. Go travelling. 13. A. He agrees with Cherry. B. He never does any housework. C. Everyone should do housework. D. Housework is only for parents. 14. A. The problem was probably caused by a storm. B. The man’s work ca n be done without the power. C. The problem can’t be solved in a very short time. D. The electric company is now working on the problem.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判断下列句子是 否符合你听到的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6分)

【解析】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调研 语文学科试卷 积累应用 1. 按要求填空 (1)不应有恨,______?(苏轼《______·明月几时有》) (2)荀子在《劝学》中提倡学习贵在坚持,即使天资再好,也不能一蹴而就:_____,____。(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天姥山夜间猛兽震憾人心的吼声:_____,_____。【答案】 (1). 何事长向别时圆 (2). 水调歌头 (3). 骐骥一跃 (4). 不能十步 (5). 熊咆龙吟殷岩泉 (6). 栗深林兮惊层巅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各项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能看见校门一边站着一位同学,迎接师生们入校。 B.她是传奇人物,她是脱口秀女王,她的故事讲不完。 C.暑假期间,两个师范大学的女生自愿前往贵族苗寨担任指导教师。 D.局里刚到一批保密材料,为保证材料安全,他只能在机要室阅读。 (2)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哪句诗描绘此时景物最合适 A.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B.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C.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D.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答案】(1)D (2)C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帝、数据和故事(有删改) (1)关于“大数据”的名言:“除了上帝 ....,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2)在这句话中,大数据俨然成了一个新的“上帝”,人容易在如此理解里被大数据所管控,不时地失去自我主体位置,最终导致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迷惘与失误。 (3)通俗理解,“大数据”即是“大量”的数据。它解决了以往小部分数据时,必须由局部去推测整体的困难。如在大海航行时,航行者发现冰山一角,以往必须借助某种“算法”,去推测冰山的大小;在冰山“大数据”可得到时,整个冰山便容易把握,航行者不需要任何“算法”去推测。而且,如果数据可以“大”到无所不包的“全量”时,人类就能够大大地提高趋利避害的准确性。试想,当你一眼就看清全部冰山,你自然就能够准确地安全航行。可见,大数据特别是“全量”的数据具有直观、结构清晰的特点,人类通过它,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整体、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毫无疑问,大数据是人类一种功能强大的工具。 (4)“功能强大”常常是被人们夸大的基础,而夸大的最高境界就是将被夸者置于神龛之上。当大数据经拥戴走向登峰造极时,它作为人的工具的特性便急剧弱化;相应地,它被赋予了某种超越工具的特性,大有替代人作为主体的部分作用。收集数据也好,分析数据也罢,特别是使用数据,本来都是人作为数据的主宰者所为。然而,大数据的神化,让这一切转化成了人在数据之下的被动适应—收集的数据越“大”,事物的直观性、整体性就越强,发展的趋势似乎就越容易把握,问题的解决办法似乎就越明了,数据自身的主体功能似乎就越发突出,人对数据的使用就越容易被数据对人的指挥所替代;而数据的指挥越是强势,人就越容易屈从于数据的管控,这又会刺激起人们更多地去收集“更大”的数据,进而叠加性地加固数据对人的指挥。在这样的格局之下,人退居于次位。 (5)这不是一种逻辑演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大数据”的人们,已经有了“宁可相信数据,也不相信人”的初步理念。例如,一些公司招聘新员工时,完全依赖于各种类型的考试成绩单和就读学校、学历、学位等组成的“大数据”,“准”比尔·盖茨、乔布斯类人士,肯定进入不了选择范围。在法律界,用“大数据”来分析人的犯罪倾向,并预测犯罪行为,提前给予监控,这实际上是对未来的犯罪可能而非实际犯罪行为进行惩罚,显然有损于人的尊严;犯罪学上有“犯罪性”和“犯罪”的区分,前者只是犯罪心理倾向,大量存在于人们之中,并非只有犯罪的人才有,即使用“大数据”分析某人的犯罪性,也不能认定犯罪行为一定发生。过于绝对地依赖和笃信数据,不仅在具体事项里会出差错,重要的,是人的主体性被侵犯,不论他们是招聘者还是被招聘者,也不论他们是“犯罪”的怀疑者还是被怀疑者。

2017届杨浦区初三三模

2017届杨浦区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卷(2017.05)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最爱湖东行不足,。《钱塘湖春行》 2. ,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 3.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久之,,。《狼》 (二)阅读下列古诗,完成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本诗中的“割”生动传神地写出了 。(2分) 7.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以设问统领全诗,以苍翠的青色突出泰山的绵延不尽。 B.第三、四句近观泰山,传神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形象。 C.第五、六句以归鸟暗示时间已晚,表达诗人对泰山神往热爱之情。 D.最后两句表达诗人期盼登山之情,似写登山,实为表明胸中之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的作者为时期的思想家。(2分) 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曾益其所不能。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首先论证造就人才的条件,接着论证国家存亡的道理,最后自然得出结论,水到渠成。 B. 本文认为人要有所作为,既要经受客观艰苦环境的考验,也要在主观精神意志上经受磨练。 C.本文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佑君主的贤士,不警惕敌国外患,常常会遭到灭亡。 D.本文运用排比设喻,且句式灵活,给行文增添了气势,语言犀利,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后赵王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②武乡:今陕西榆社。石勒出身武乡,年轻时为雇农。③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故友。④襄国:今河北邢台。石勒建国都于此。⑤沤麻池:浸泡麻茎的池塘,麻茎在加工前必须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召武乡耆旧诣襄国诣()(2)引阳臂曰引() 12.下列对“因拜参军都尉”一句理解正确的是一项是() A.众人因此参拜李阳为参军都尉。 B.石勒于是任命李阳为参军都尉。 C.李阳于是拜见了参军府的都尉。 D.参军都尉因此参拜了壮士李阳。 13.请简述李阳“独不敢来”的原因。(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4.下列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石勒唯贤是举 B.石勒感恩图报 C.石勒不计前嫌 D.石勒兼容天下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20分) 围棋 吴德铎 ①围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晋张华《博物志》:?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教之。?究竟是?尧?还是?舜?,张华自己都弄不清楚,可见他的说法未必可靠。何况还有人以为《博物志》是一部后人伪托的书。 ②讲究吐属的朋友,不喜欢说?下棋?,以为这说法太俗气,他们喜欢用文雅的?对弈?。其实?奕?是围棋的古称,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奕,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奕。《孟子》还告诉我们:?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看来这位高手未必真的名?奕?,而是名以技传,他善?奕?,名?弈秋?,他的真实姓名被淹没了。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上海静安区高中三年级一模英语试题(卷)与答案

静安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英语试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4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12页。所有答题必 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号和。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hospital D. In a laboratory 2. A. A clerk B. A banker C. An operator D. A salesman 3. A.5:00 B. 5:15 C. 5:30 D. 5:45 4. A. She lost her way. B. She lost her keys. C. She lost her car. D. She lost her handbag. 5. A. The woman would understand if she did Mary’s job. B. The woman should do the typing for Mary. C. The woman should work as hard as Mary. D. The woman isn’t a skillful typist. 6. A. He gets nervous very easily. B. He hasn’t prepared his speech well. C. He is an awful speaker. D. He is an inexperienced speaker. 7. A. The apple pie tastes very nice. B. His mother likes the apple pie very much. C. The apple pie can’t match his D. His mother can’t make apple pies. brother’s.

上海市2017杨浦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杨浦区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5 分) (1) __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临窗 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 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子(或友人)的思念。 ( 4 )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3分) A.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 3- -8 8 题。( 16 分)

(1)目前国内网络微电影由于生存形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纪实微电 影、剧情微电影、广告微电影和实验微电影。无论是哪种类型,网络微电影这一当下互联网时 代的“影像小品文” ,是除网络外无法通过其他媒体或以其他方式体验的艺术,是一种新的艺 术样式,是艺术发展尤其是影像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2)中国古典艺术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成果。从表面上,看网络微电影与中国古典艺 术相距甚远,两者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网络微电影既然被称之为艺术,就包含 在艺术体系之中,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有必要接受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艺术因素,并将之内 化于自身的创作美学。 (3)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艺术发展中,绝句因其简洁的篇幅、巧妙的审美思维、高效的 情感表达,一直深受诗人们的宠爱。凡诗人者,无不工绝句,这一现象甚至有些像当今的“人 人都是艺术家” 的网络微电影。绝句的创作秉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特点, 于方寸间见意象、以有限中表无限,一般结尾意味无穷却又能合情合理。绝句以四句为体,正应了 叙事的“起承转合” ,于时空转换中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如柳宗元在《江雪》中 所叙:“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面两句“千山” “万径”描述环境,类似于影视视听语言中的“大全景”的运用。于第三句镜头推进。由“孤舟”的 全景至“蓑笠翁”的中景人物描写,最后聚焦到特写——“独钓”这一具体动作上,最后一句 “独钓寒江雪”表达出钓鱼翁的孤寂,虽无声却意味深长。由此可以看出,绝句通常在构思上 将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将事物的远近、大小、情思的刚柔、虚实相 互融合,体现的是一种“阴阳相成”的创作美学。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 ?贝尔曾说艺术是“有意 味的形式”。反观网络微电影所呈现的以视觉消费为主的创作目的,着实难以实现具 有思辨目的的深度审美。除此之外,绝句因其体裁特点与微电影的创作美学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也可以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选题资源。 (4)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有一种主张笔墨凝练、形象赋予意趣、创作随性率真的即兴绘画 形式——小品画。小品画通常突出神情,其艺术效果强调形简而神生、笔简而意赅。 _________,小品画造型特点通常不会囿于写实,对形象的处理多用变形、抽象的艺术加工 手段,以实现高度概括的目的。网络微电影其叙事强调概括,其视听强调凝练,________ 往往忽视概括和凝练以外神情意趣的追求。_________小品画对神情意趣的追求,这一独特 的绘画形式才能走入千家万户。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闲情逸致也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遍审 美心理。 (5)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微电影的创作应考虑用户的接受习惯,应注重视听语言的高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