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制力与自控力研究

自制力与自控力研究

自制力与自控力研究
自制力与自控力研究

自制力与自控力研究

关于自制力刍议

周小李

[ 摘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自制力是对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自制力是通过道德的力量将社会控制内化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看, 自制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理性调控。

[ 关键词] 自制力;心理结构及机制;社会控制;自我选择

自制力通常被认为是人的一种意志品质, 大都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已经有伦理学者提出“时年道德”的概念, 不仅把自制力问题的研究从社会心理学引向社会伦理学, 而且使这种研究扩展到人生的不同时期。社会的年轮差异, 使人的自制力具有的不同内涵和特征, 从而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于“自制力”这一范畴的理解, 它的普适性是不言而喻的。仅凭每一个人的生活经验, 不讲其社会角色定位, 不讲年龄的长幼、不讲其知识的素质, 都存在一个对自身“自制力”的调控问题。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了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你自己”。换个说法, 也就是人如何把握和调控自身的自制力。自制力的调控, 是同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相对于青年而言, 他们并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就是说他们还难以科学理性地把握人同自然、人同社会、人同自身的相互关系。有的学者论证, 认识自己、认识自身的控制力, 相对于认识和控制自然和社会更难。因此, 对于青少年自制力的培养自然是首选, 是一种对青年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前的启蒙教育。

笔者认为, 探讨自制力问题不仅是基于对青少年意志品质培养的心理学任务, 它同样是一切人需要终其一生进行“修炼”的重要课题。其普适性必

然会拓展其理论平台, 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

究, 需要作出哲学的、道德的、心理的科学论证。

一、自制力的心理机制

自制力最原始最直接的自我控制是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情感。情感是人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 作为心理状态活动的情感, 是需要主体与对他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在他头脑中反映的。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感的发展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自制力是对自我的心理控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控制”主要是指对自身情绪的调整和限制, 是从内部的主观和认知方面进行控制的。按照控制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类:生理控制、药物控制和心理控制。而自制力主要是人们坚强的意志对情绪的控制, 是自控而非他控。他控是自控的条件, 他控是指命令性和强制性的, 但他控最终要依靠和通过自控才能实现。

心理学主要研究自制力的心理机制, 研究人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包括性格、气质、心理过程活动的特点。这些元素综合主导情感活动, 形成自制力的动力, 其中个性特征是由个性心理结构决定的。个性或性格不等同于人格, 是一种并不带有道德性的概念, 即对人的性格不能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对个性性格的形成, 既有生理的原因, 更有社会和家庭环境的深远影响。人的性格特征有其神经系统和气质的生理基础。气质决定于血液体液匀称比例的状况而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凡属多血质的人所表现的性格大都是外倾性, 主动性和可塑性强, 且对外界的反应灵敏。胆汁质所表现的性格多为生硬刻板、可塑性不足。黏液质的人性格则表现出对事物缺乏主动性, 比较内向。具有抑郁质的人的性格, 则表现为更缺乏主动性, 又刻板内倾, 是属于不够开朗难于敞开心扉与人接近的一种。这只是人的性格的自然状态, 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们取决于自制力的调适, 特别是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也会改变人的性格, 上述只是形成自制力的心理机制的生理基础, 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改造, 人的机体和精神面貌也会在实践中不断进化和优化。但是, 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或个人生活发生剧变, 甚至挫折, 人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和维持体内平衡状态的破坏, 由血质不同所形成的气质可能会发生完全相反的变化。这说明任何人的自制力不单单是一种心理过程, 更是一种社会养成和自制力的嬗变过程。其中社会的变动, 个人的生活环境, 文化素质的高低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仅从人的生理的条件来论证和讨论人的自制力的形成是难以准确把握的。自制力的培养也就需要从自身生理、心理的认知, 并联系社会系统的其他要素的相关性加以分析。

那么, 自制力的心理学论证是否就没有普遍可循的规律呢? 否! 堪称精神分析学派范式的心理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奥地利的弗洛伊德大师, 他的实验和研究成果, 在心理学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获得世人的认同。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人类心理的分析开启了潜意识的机制, 他从人类本性研究出发, 论证了人决不仅是有理性的动物。他认为人的性格、人格所有结构都起源于生物本能, 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称为求生本能, 与此有关的精神能量统称为“利比多”(Libido)。在我看来, 弗洛伊德所称的“利比多”就是在说明:任何人内在都有一种“精神原动力”。就是人的生理的心理的本能和欲望, 是人的行为的“马达”。有趣的是,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发动机总带有油门和刹车, 而刹车我们就可以定义为人的自制力。在生物学、人类学的分析源头, 它是非理性的, 有类动物, 正如刚出生的

人整个心理是由原始纯正地道的本能能量组成, 而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在这种状态中, 自制力与“利比多”是相伴而生的, 自制力表现的是各动物性的趋利避害, 而“利比多”在此表现为人的心理构成的最原始的“本我”状态。“本我”要求的是立即满足个体的需要, 而且据说它是由快乐原则控制的。“本我”还可以被认为是生理需要的认知表象, 是由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造成的。通过“本我”的概念, 弗洛伊德逐步把握了身心问题, 提出了生理和心理现象是彼此联系的观点。心理提出了愿望满足, 并非真正地满足肉体的需要, 为了使真正的满足成为可能, 人的心理结构的另外部分必须发展, 这个结构就是“自我”。“自我”形成后, 是企图把“本我”的意象与现实中的事物相对应。“自我”是受现实原则控制并为“本我”服务的。因为“本我”不能区分意象和外界现实

的差异。而“自我”的存在是为了使个人与能真正满足他或她需要的经验发生联系, 能意识到“本我”的意象和外部的现实,“自我”就操纵着有意识和潜意识心理。在此, 自制力就是超乎“本我”的生理需要, 以其心理的结构去调适或履行现实测定, 去寻找现实中合适的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对象, 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自我)寻求对需要的直接满足(本我)。“本我”的心理结构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的心理结构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利比多”是由非理性向人类理性的迁动过程, 而人的自制力也在提升。人的心理结构随着生理的和心理的历练, 还存在着第三种结构, 即人格道德的维护者———“超我”。它是由道德原则控制的, 儿童是基于家庭的价值观的传授和被儿童内化的良知所驱动, 成人是对理想道德和自我完善的追求。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 所以, 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 从而使“自我”的职能就变得复杂起来, 即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 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犯“超我”的价值观。于是压抑和焦虑产生了。精神需要宣泄,“自我”和“超我”对冲动的抑制就是反精神宣泄,“利比多”和自制力是在需求和抑制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

科学遵循简单性原则, 各门学科学派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往往是相通的、互补的。笔者想到:弗洛伊德是心理学的翘楚, 而马斯洛似乎是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弗氏的理论作了佐证。马斯洛提出了社会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这样一种递进上升过程。这种需求递进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利比多”的张力, 也是人的自制力的升华。人的一生, 面临许多考验:诸如:成功与失败、顺境与困顿、富有与贫穷、清廉与腐败、洁身自持与食色淫秽等。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强势与发生崩溃, 会迫使人们的行为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 甚至是一念之差的艰难选择。自制力无论对于普通百姓还是达官显贵, 以及任何时年阶段的人们, 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的健康成长和人生历练, 自制力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成败在此一举, 是对自身自制力状况的严重考验。自制力问题的心理学论证, 着重研究人们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规律, 同时也需要研究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不同的心理特征以及自制力控制的目标和途径。特别是后者, 迄今为止, 论者乏善可陈, 这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对此不作延伸论证。

二、自制力是社会学题中应有之义

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因此, 自制力的自我控制的研究还必须从社会学的角度, 作出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控制的研究。

人类要有秩序地生活, 正常地进行生产和经济活动, 就要在自我控制的同时, 接受各种社会规范的约束。实行社会控制, 那么个人自制力的控制与社会控制的关系怎样?

什么是社会控制? 在社会学家看来, 社会必须控制人的动物本性, 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 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 就是社会控制。任何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 因而他的言行又总是受到旁人的注视和监督的, 这种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 就是社会控制的相互性。人类在原始群居生活中, 国家尚未产生, 其公共联系, 纪律以

及劳动规则全靠习惯和传统力量来维持, 靠享有威信或受尊敬的人来维持。氏族内部发生了纠纷和争端,“一切问题, 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 在大多数情况下, 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1](P92-93)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 产生了阶级, 国家建立起来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它要维持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 就要建立一种“秩序”, 把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合法化、制度化, 使阶级冲突得到缓和, 并力求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范围之内。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 人生而有欲, 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 则不能不争, 争则乱, 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 故制礼义以分之。这说明, 社会秩序、社会稳定是与社会控制紧密相连的。只不过这种社会控制带有压迫性、强制性。人们通常把风俗习

惯、道德、法律、宗教、艺术以及各种社会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体现国家权力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称为社会控制的工具。社会控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且是变化和发展的。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即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在此基础上人们行为的差别及人们对社会控制认识的深化程度所决定的。

社会控制形式, 都是从个人的外部, 要求人们应该怎么行为不应该怎么行为, 应该怎么做人, 不应该怎么做人的形式。总的来说都是外在的社会控制。社会控制还有另一种形式, 叫作内在控制, 即自我控制, 它是通过个人的自制力的调整而实现的。社会控制作用于自我控制, 主要途径是社会教化, 通过社会化的教育过程, 更多的不是通过法律, 而是道德自律, 把社会控制内化为自我控制。社会强制控制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而道德自律却建立起人们“自觉”意识。孔子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2](P12)这是关于法律和道德对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所起的不同作用, 也说明道德规范, 比较法律更能起到内心的自我控制作用。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任何个人行为都无可避免地要纳入社会行为之中。一方面来自社会结构、社会力量、社会道德评价和社会意识的制约, 同时也反作用并影响于社会生活, 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平衡、和谐而不走向对抗。人们的自制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自制力本身就蕴含着人们的法律意识、也体现着人的道德意识。这两方面为人的“行为轨道”的确定和实施起着审核作用。法律告诉人们只能做什么, 道德自律告诉人们该做什么。自制力推动人们在行为方式、行为目的上做出选择。如果可使自制力处于自觉而不仅仅出于被动受控状态之中, 道德选择应该是自制力的首选。非不为也, 是不能也, 是法律对自制力的限制和警示; 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 则是道德自觉的一种选择。选择是由选择的客观处境和主观能力作为条件而存在的。客观的“能够”和主观的“应该”, 决定着为其选择所负责任的“度”。只考虑“能够”而否定了“应该”, 这种选择是“无原则的力量”;只考虑“应该”而否定了“能够”, 则是“无力量的原则”。自制力既是能动性中的重要方面, 又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成果。因此, 提高自制力, 就要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其中主要是指对自我的社会属性的认识, 对自我的社会地位、社会归属、社会本质、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 以及自我的意识、道德面貌能力和价值的认识。认识愈深刻, 自制力就愈强。有了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才会产生对自我实行正确调节的自制力。自我是在对自身的认识和解剖中不断完善的, 自觉性就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高的。只有成为自觉的人, 才会成为具有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的

人, 这就是自制力与精神文明的联系。

三、自制力的世界观导向

正如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自制力的心理学机制, 由人们的心理状态的分析去培养和把握人们的心理品质, 而自制力的社会学论证则是要联系到社会控制与自我控制的相关性, 实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 面对集体、群体以及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去定位自身“身份”和“角色”, 使之成为社会期望决定人体行为的一种机制, 使个人自制力的形成, 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最后, 我们逐步要作出自制力的哲学论证, 因为哲学是人类理性把握世界的最高方式。心理学、社会学总是以一定哲学世界观为指导。自制力的哲学定义, 我们可以概括为:自制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理性调控, 它和制他力相反相成, 是自觉能动性中正反相关, 内外相联的两种趋向。人的能动性是由双向制动结构组成的活动整体, 包括改造客体的能动力量的两种力向。前者表现为追求的外向制动, 后者表现为审已的内向控制。外向的能动性必须通过自制力的审定和控制, 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动作。

自制力不过是自觉能动的内在调控力量, 通常人们在哲学层面上对能动性的理解主要是分为认识能动性和实践能动性。就认识能动性而言, 自制

力是调控自我意识, 是对能动的感性追求的理性创造, 是使能动性成为“自觉”的成分, 是使人由潜在的认识主体变为现实的认识主体的关节点。自制力就是能动性中的自觉调控力。就实践能动性而言, 人们的自制力的性质和作用是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自身自制力的活动方式。在我们对自制力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初步论证后, 就会发现自制力是一种分层结构, 它是由心理的本能的盲动状态走向自觉的过程。不同的人其自制力发挥的状况, 决定于其自制力停留在那个层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治党治国之本, 也是修身齐家之所在, 它会给人们的自制力以理论的指导, 同时也给人以实践的智慧, 教人以“做人之道”。哲学在本质上也倾向于伦理, 可以说道德中无哲学, 人不能修其身;哲学中无伦理, 人不能修其善。伦理学理论的深刻, 必赖其哲学反思的正确; 而道德的完善, 必赖其世界观的优良。培养和造就真善美相统一的共产主义的新人, 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熏陶。从而也使得人们对自制力的调控从必然走向自由。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

李琳杨之毛孙丹娟

[摘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缺失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活没有规律、注意力不能集中、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疏远、道德责任感缺失。大学生自控力培养的途径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明确上网需求和上网目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网络信息监管五个方面。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自控力培养大学生

自控力又称自我控制力,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功能,也是自我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控力是个体自觉按照预定目标,对自我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施加的管理和控制,使其表现符合自我的期望和要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控能力是个体对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自控能力是个体将社会道德的外在监督作用内化为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看,自控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理性调控。[2]自控力是个体通过采取各种策略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调节和管控的一种能力。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校园“三风”的建设,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缺失的表现(一)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变得没有规律特殊的网络环境,让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随时随地和陌生人交友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这对于刚刚离开父母监管的大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在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后,本该休息的大学生在入睡前随手翻看手机,在没有注意时间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便错过了黄金睡眠时间,他们长期晚睡早起甚至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规律因此受到影响,其自控力也会逐渐降低。

(二)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

网络让大学生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甚至是在街上都可以拿出手机打发时间。这导致他们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回寝室时不愿与同学交流。对于邮箱控、微信控、微博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停地刷新微博、微信,关注他人的更新或留言。这些让大学生养成了不会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会与人交往、对身边发生的事不关心等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让大学生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

(三)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疏远移动

互联网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沉溺于网络中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另一方面,对于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自己的各项活动。移动互联网的独特性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让大学生的生活渐渐与现实脱轨,对移动互联网的心理依赖也让大学生的自控力逐步减退。

(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越来越低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往往让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难以抵挡这种诱惑。虽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完善,自控力较中小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律意识的缺乏,让他们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这些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缺失,思想和行为失去控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网络的监管不力以及网络使用的匿名性,让部分大学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在网络上随意地攻击他人、诋毁他人,或者发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失范,让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淡漠,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培养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移动互联网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大学生群体是新生事物的最先接触者、移动媒体使用的主力军。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便捷性,让意志力缺乏、不能自控的大学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等。对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正能量,让移动互联网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教育途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为高校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题。通过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和团体辅导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自控力,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多方面取得成功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的调节者。认知心理学家把个体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看成是进行自我调节的基础,并且非常重视认知在控制自己情绪中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控制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自我控制力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帮助他们在多方面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等。将自我控制力培养的策略应用到大学生日常网络行为中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与自我管控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

首先,要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受教育者变为自我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开展自行组织的与使用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或者校园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了解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了解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明确自己的上网目标

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经常被各种信息所吸引,这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同时,很多大学生也禁不住网络的诱惑。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让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上网目标,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上网任务,保证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不被耽误。

(三)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适时对大学生进行自控力训练

结合校园内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控制水平。如在个体咨询过程中,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些网络行为自我控制的方式方法;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控力训练,以达到提升意志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增强任务的难度,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指导。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减少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

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娱乐、交友、学习交流等的需求,并能够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的满足感在现实的大学活动中同样能得以实现。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行为,能够不断地减少其对网络的依赖,同时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中去。

(五)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

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净化舆论环境,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让学生在健康的信息环境下学习和交流。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主要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应选择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利的信息。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外部的监管,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行约束,辨别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只有充分发挥内、外两方面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健康成长。

青年人如何增强自制力

高原王文佳

[摘要]自制力是人类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的强弱,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和文明水平。青年人增强自制力就要遇事多想后果,善于节制欲望,必须学会忍耐,尽量避开刺激,及时转移注意力。

[关键词]青年人自制力忍耐

自制力是人类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制力就好比人的欲望和行为的闸门,它的开启、关闭和控制则标志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和文明水平。自制力强的人能够正确地控制种种欲望,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情,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自制力弱的人感情用事,任性放纵,往往做出伤害自己、危害别人和社会的事情。美国成功的交际学家、著名的成人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只有能保持内心平静,懂得自我控制的人,才能真正学会生存的法则。那么,青年人如何增强自制力呢?在全面加强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遇事多想后果

每当要办什么事的时候,就要仔细想一想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血来潮和盲目蛮干。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青年人头脑无法一贯地理智行事,做事情容易冲动,不计后果。这种冲动情绪就像头脑中的噪音一样,使人失去理智,丧失对其行为后果的责任感,从而不再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违反和破坏社会准则的过激行为大大增加。如有的青年人好吵架,只图一时痛快,其后果往往造成同志之间的不和,甚至酿成大祸。俗话说:“泥菩萨也有三分土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但绝不能被脾气性格所左右,由着性子胡来。遇事要冷静地想一想,切忌一时冲动,干出愚蠢的事来。要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让情感守“纪律”。

二、善于节制欲望

人生充满着欲望,欲望总是要使人们去“干点什么”“弄点什么”,可理智又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于是欲望和理智构成了灵魂深处的永恒冲突。要平息这种冲突,就必须截止欲望。要把握住欲望的度,要增强理智感,划清是非界限,弄清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可以得到,什么不可以得到,从而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把握住欲望的分寸,什么事情该干到什么程度就干到什么程度,既不要过,又不要不及。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志士因自觉节制自己而功勋卓著、名垂青史,被人交口称颂;也有多少达官显贵因放纵自己欲望骄奢淫逸而身败名裂。他们的做人之道、为官之道,他们的成败经历、感悟之言,无疑都是一面面镜子、一声声警钟,对于今人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时代背景虽然不同了,可是道理是相通的,示范意义是深刻的。如果青年人能经常看看他们的言行及其相应的后果,对照一下自己,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就会警钟长鸣,使自己变得冷静起来、理智起来。一旦深刻领会自我节制的意义,节制自己就会成为自觉的行动。

三、必须学会忍让

对人的胸怀有这样一个精彩的比喻:世界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胸怀。对于原则问题当然不能忍让,而是要在斗争中求团结。但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就要提倡忍让。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经常闹得人际关系紧张,就是由于心胸不够宽阔,没有忍让性。有人认为忍让是“懦弱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认为忍让是“没有骨气”,还有人认为忍让“必然招致受人欺辱”,这些认识都是曲解了忍让的本质。其实,忍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可贵风格,忍让的本质是能够运用社会道德原则、合理和正确驾驭情绪,从而使矛盾得到正确解决的一种能力,忍让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中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行动,从而达到缓解和化解矛盾的目的。所以,青年人自觉培养忍让精神,这对于加强团结和友谊,对于正确处理同事、家庭、邻里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忍让与“懦弱”“没有骨气”“受人欺辱”完全是两回事。忍耐的进一步升华,实际上还是一种谦虚礼让、严于律己、宽心待人的高贵品德。如果遇到窝火的事能够想三想、忍三忍、让三让,从而三思而后行,这就是青年人成熟的标志。

四、尽量避开刺激

客观环境往往能够激发和点燃人的欲望之火,要使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就要有意识地避开或减少外界刺激。如对那些黄色书刊、黄色录像以及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网吧等,就不能有好奇心,更不能轻易涉入。再如酒是一种刺激物,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在自己控制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端起酒杯,更不要逞强。饮酒过量会造成酒精中毒,使人丧失理智而失去控制,导致伤身、失德、违法等问题的发生。

五、及时转移注意力

人在冲动时,往往在大脑皮层中出现强烈的兴奋点,以致造成“意识短路”现象,而且这种有害的兴奋会进一步扩散开来,影响理智。为此,在“怒发”尚未“冲冠”之际,要善理智地转移兴奋点,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消极情绪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上去。比如,强制自己不干这件事,而去干别的事情。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劝告那些容易冲动、喜欢争吵的人:在发火之前,应把舌头在嘴里转十个圈。及时转移注意力还要躲开一触即发的“触媒”,比如引起不快的环境、争吵对象等等。冲动情绪发生的特点在于短暂,待气头过后,再解决矛盾,往往能够心平气和。熟话说:“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

家校会教案如何培养孩子自控力

寻找成长密码 —中职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机械制造部赵涛云 一、活动背景 自控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能力,它能带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的身体健康、心智水平、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等,无不受到自控力的影响。缺乏自控力,比如:随心所欲地花钱、肆无忌惮地发脾气、毫无时间观念、饮食不规律、情绪不稳定……常常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提高自控力对人们来说 刻不容缓。而拥有强大的自控力,就等于拥有了一种能让你坚持目标、贯彻始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神奇力量。很大程度上,自控力能够决定我们事业的 成败,也能够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好坏。可以说,对人们成功影响最大的,就 是人的自控力以及人的智力。智力一般来说很难自我突破,而自控力却可以通 过锻炼而得到增强。虽然过度使用这种意志力,大脑也会产生疲劳,但只要遵 循科学系统的训练机制,就像我们的肌肉一样,自控能力就会逐渐得以完善和 增强。当自控力非常强大,甚至成为我们本性的一部分,与我们的天赋、才学、能力完美结合时,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够获得巨大成功,生活也会从此更加精 彩! 对于我们中职学生,自控力主要表现在玩手机、上网无节制。是目前学校 老师和家长最为烦恼和头痛的一件大事。说的直接一点就是自控能力差,学生 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二、活动目的 1、让家长了解孩子玩手机、上网的危害有哪些? 2、帮助家长了解、分析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 3、帮助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三、活动过程

根据DCCI(中国互联网第三方研究机构数据平台)《2017年中国青少年移 动网络安全蓝皮书》中显示,已经有83.5%的家长为青少年配备了智能手机,82.7%的青少年将智能手机选择为自己最常用的上网工具,QQ、陌陌等社交平台占据他们上网的大部分时间。而手机游戏,作为诱惑孩子天性的产品,自然 就成为填充青少年日常碎片化时间的主要“玩具”。 下面我们就看看学生上网、玩手机有多大的危害?做父母的怎么办?可以 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一)上网、玩手机的危害 案例展示: (案例一) 2017-09-17晚:杭州市 滨江区一高档住宅江南 明月小区西区发生一起 悲剧,一名15岁的初 三女孩从19楼坠下死 亡,矛盾的导火索就是 手机。 女孩坠亡后,她的 一些家属也赶到了现场。据了解,女孩坠楼的原因可能和手机有关,当晚女孩在使用手机时被家人发现,家人随后不许女孩再玩,双方发生了一些争执。争执过后,女孩一时想不开就跳下了楼,“她的脾气太急了。”一位女孩的亲属评论。

延迟满足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延迟满足—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延迟满足—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20世纪70年代,在Walter Mischel的策划组织下,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基地内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的话,那么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的话,就能吃到两颗。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讲故事……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20分钟后再吃软糖,是“延迟者”。 后来,研究人员在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对他们的家长及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数学和语文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 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个体有效地自我调节和成功适应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指一种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实验说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因此,延迟满足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 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家长总是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家长对于孩子这种有求必应的行为却剥夺了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机会。 延迟满足——吃玩学 如何在生活中用延迟满足来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尝试。 吃 孩子要吃,爸爸妈妈不要一概接受或拒绝孩子,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比如,在保证孩子三餐吃饱的前提下,让孩子完成一个“任务”后,再吃零食。“任务”可以是等待,也可以是学一个小本领,或者是听妈妈讲一个故事,只要是能够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延迟”方式都是可取的。 玩 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不要让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也可以运用“延迟满足”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又比如孩子想买一个新玩具,爸爸妈妈可以建议等到节日或他生日时再买给他;在和孩子一起玩竞赛游戏的时候,不要每次都让孩子赢 ,让他先输再赢的方法也能让孩子获得延迟满足。这样,孩子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时候或正式比赛时,就不会经受不起挫折或因失败而失去信心了。 学 孩子在学习新本领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不会做或一下子学不会的时候。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延迟满足。首先,孩子碰到不会做的事时,爸爸妈妈不要立即帮助孩子,而是在一旁仔细

2.0-2岁婴幼儿自控力训练

0-2岁婴幼儿自控力训练 陈会昌说明:由于我们的研究并未涉及0-2岁婴幼儿,所以今天发布的内容主要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结合我个人的观察编辑而成的。为了让博友便于查找及博友保存资料的连续性,仍采用我们的研究成果编号。 0-2岁婴儿和学步儿的自我控制,分情绪自控和行为自控两方面。 一、婴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无论婴幼儿还是成人,控制情绪都是困难的,婴幼儿尤其困难。因为根据行为遗传学的研究,情绪受遗传基因的影响,在人的各种心理成分中是最大的。1岁半以前,婴儿的情绪基本由皮层下自主神经系统掌管,皮层的作用很小。 举例:6个月婴儿饿了,大哭,这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5岁男孩和同伴发生矛盾而哭,老师说:“男孩子不哭啊!”男孩就不哭了,这是大脑皮层的作用。 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对于成年人来说,人格中的“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的遗传解释率高达80%左右。就是说,即使成年人要控制情绪,也是一个难题。 特别需要指出:孩子的遗传基因一半来自爸爸,一半来自妈妈。所以从遗传角度,孩子的天性,父母负全责!如果1岁以内的婴儿爱哭闹、爱打人或胆子非常小,爸爸妈妈跟着大声训斥,这无异于制造“冤假错案”,因为孩子完全无辜!

总结各方研究资料,儿童的情绪自我控制,1岁以内只能有自我调节的“萌芽”出现,1-2岁发展缓慢,2-3岁发展较快,真正的发展在幼儿园中班以后(4-5岁)。 五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只有一些有限的情绪调节能力。在过于紧张时,他们会离开不愉快的刺激,咧嘴和吮吸,但他们仍然难以忍受。此时他们急需大人的安慰:把痛苦的婴儿举到肩上,抱起来摇晃,温柔地讲话,帮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国外研究表明:前额叶的快速发育逐渐增强了婴儿对刺激的耐受力,2~4个月时,成人通过面对面游戏和对物体的注意来培养婴儿的这种能力。在亲子互动中,父母应调整行为节奏,使孩子既不过于快乐,也不会痛苦。这些做法会提高婴儿对刺激的耐受力。4个月时,转移注意的能力可以帮助儿童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离开不愉快刺激的婴儿会较少感到痛苦。1周岁时,婴儿的爬和走的能力使他们能接近或离开各种情境,这对调节情绪也有帮助。 研究表明:父母善于“阅读”孩子的情绪线索并做出疼爱反应,孩子就较少烦恼,容易抚慰,探索环境的兴趣更强。如果父母等到孩子大发脾气才去抚慰,会强化孩子的痛苦,使之快速增强。如果父母不善于调节婴儿的压力体验,孩子的脑结构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就不能正常发育,导致儿童容易焦虑、冲动,调节情绪的能力减弱。 研究表明:父母应该教婴儿学习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情感。从几个月开始,父母就鼓励婴儿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父母可通过较多地模

自制力训练方法

[转帖]自制力训练方法 [转帖]自制力训练方法 自制力训练方法 问:我的意志力差,干事总坚持不下去,请问怎样训练自己? 答:在各项心理训练中,自制力(意志力)的训练应放在首位。 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坚持的意志——这不仅是想干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自制,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抑制个冲动和激情,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把握自己。一个开始就决心不求上进的青年是没有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欲望。问题在于,相当一部经不住各种诱惑,在进取中纷纷落伍了:有的是不能抵御不良诱惑而误入歧途;有的是不能抑制低级欲望的冲动而渐趋堕落;有的是在狂怒中失去理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心协力致过火的行为从而犯罪。确实,生活中不少错事、蠢事,部分是在感情冲动、失去自制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己具备顽强的自制能力,使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能处理智的有效控制和支配下,我们就可以少犯许多错误,从而也就可以更好地积极进取。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培养自制能力呢? (1)明确人生目标 明确了一生朝哪个方向走,决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控制自己,使言行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排斥同目标相对立的各种诱惑;反之,连人生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在诱惑面前,就不会有坚强的自制力。自制力的动力源泉之一,就是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考虑问题。。有些诱或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它能充分展示表面的、暂时的利益。一个意志顽强的人,应当不为这种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所诱惑,而应该经常牢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目标,这样,就会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动力——自制力。 (2)坚持执行计划 培养自制力,还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完成既定的计划安排当然,为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在作出决定时要三思而后行。但一旦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作出计划,就要坚定不移地付诸实施,为能轻易改变和放弃。如果半途而疲,就会严重地削弱自制力。 【自我心理训练语】 我的计划已制订, 执行计划靠行动, 决不动摇, 一步一步向前走, 我定能成功! …… (3)决不迁就自己 一旦意识到某件事或行为是不对的,不管它是多么强烈地诱惑我们,对我们有多大的吸引力,都要坚决克制,决不作半点让步和迁就。培养自制力,要有毫不含糊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4)从小事做起 人的自制力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件小事中培养和锻炼起来的。对做任

第10项修炼 训练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力

第10项修炼训练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力 无论在咨询处还是在临床实践中,人们问的最多的也许就是纪律问题。我们没有一天不会听到家长、老师或儿童保育者在向专家询问,什么是约束孩子的最好办法。如果请一些专职的儿童保育工作者,让他们表达一下对纪律的看法,我们肯定会听到许多很不一样的说法。 令人好笑和困惑的是,家长与我们一样,都接受着来自精神健康专家们各种各样的建议。比如,有位母亲为了4岁儿子的性格缺陷,几乎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论述纪律的书。她还参加过许多家庭教育讲座,其中就有我们主办的。她在我们主办的讲座上痛苦地说:“一想到要对付我那个儿子,我就会发疯。有个专家告诉我,如果孩子想出去,就借用体育比赛的暂停办法,把孩子锁在房里。另一个专家说这办法荒唐。有的书上说,只要家长不失去控制,可以揍孩子的屁股。但也有的书上说,棍棒教育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有人认为,应该和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为什么有些事情对他们不合适,但也有人说,在孩子眼里,讲道理就是向孩子示弱。你们说的办法是换位思考,但如果你太为他们着想,难道不会被孩子利用吗?你们看,我该对这孩子怎么办啊!” 与会的家长全都笑着点头赞同她的说法。有许多人都想谈谈自己在这个问题上遇到的苦恼。有位父亲还特别指出,这还给他们的夫妻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说:“妻子说她给两个儿子定规矩,我却不支持她,可我觉得她定的规矩太苛刻。每次讨论该给孩子定什么样的规矩合适,我们总是说不到一块去。” 他妻子就坐在他旁边,这时接嘴道:“在我丈夫看来,孩子就应该生活在充满了温馨的家庭里,家长没必要给孩子定规矩。孩子全都让他给宠坏了。” 丈夫打断了她的话,说:“在父母的呵斥声中,他们什么都学不到。” 妻子回敬说:“我只在他们失控或对大人不尊敬时才呵斥他们。如果你对他们严厉点,多给我一些支持,我看他们表现会好得多。” 等这对夫妻停止了争辩,我们问他们,这是不是他们家里常有的一幕。做丈夫的笑着回答说:“就算是吧,要是在家里争,每次争到这儿,要么提高了嗓门,要么就气恼地出去,结果是什么问题都没解决。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们还是相当克制的。”他妻子笑着表示赞同。 听众哈哈大笑。但是,正如随后几位家长所说,无论理论还是实践,纪律本身在家里产生不了幽默感,而是紧张和困惑。 本章主要从弹性的角度深入探讨纪律问题。假如我们的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孩子的弹

控制力训练方法

控制力训练方法(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意志力训练方法 一、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自己,回忆你的决定 理论:控制意志力最先要做的就是记录和分析 训练方法: 请至少选一天,把你做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你做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记录你的决定,还有助于减少在注意力分散时做决定,同时增强你的意志力。 结论:坚持一周后,利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是怎样屈服于冲动的:只需看看自己能否及早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什么样的想法、感受和情况最容易让你有冲动,想些什么或暗示什么最容易让你放弃冲动。 二、冥想是最简单的提升自控力的方式:5分钟训练大脑冥想 研究发现3小时后,注意力和自控力就能提高,11小时后能观察到大脑的变 化。另一项研究发现,持续8周的日常冥想训练可以提升自我意识。 专心呼吸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冥想技巧,它不但能训练大脑,还能增强意志力。它能减轻你的压力,指导大脑处理内在的干扰(比如冲动、担忧、欲望)和外在的诱惑(比如声音、画面、气味)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思维训练能帮人戒烟、减肥、戒毒、保持清醒。无论你“要做”和“不要”的是什么,这种5分钟冥想都有助于你增强意志力。 冥想的具体操作方法: 1.原地不动,安静做好。 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或盘腿坐在垫子上。背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冥想时一定不能烦躁,这是自控力的基本保证。如果你想挠痒的话,可以调整一下胳膊的位置,腿交叉或伸直,看自己是否有冲动但能克制。简单的静坐对于意志力的冥想训练至关重要。你将学会,不再屈服于大脑和身体产生的冲动。 2.注意你的呼吸。 闭上眼睛。要是怕睡着,你可以盯着某处看,比如盯着一面白墙,但不要看家庭购物频道。注意你的呼吸。吸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吸”,呼气时在脑海中默念“呼”。当你发现自己有点走神的时候,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这种反复的注意力训练,能让前额皮质开启高速模式,让大脑中处理压力和冲动的区域更加稳定。 3.感受呼吸,弄清自己是怎么走神的。

7项自制力训练

7项自制力训练 第一项学会倒计时 1.为自己确定一项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的工作。 2.找一个带有秒表的时钟。 3.做好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 4.静下心来。 5.马上动手。 6.开始工作。 7.好了,时间到。 8.不断重复,直至养成习惯。 第二项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1.从你的MP3或者电脑上选一段音乐,时间大概是3分钟。 2.拿出一张狭长的纸条或者是一只笔,放在自己的面前。 3.打开音乐。 4.音乐声响起的时候,你开始在纸上画出曲线,音乐声高的时候,你的曲线就接近上边,音乐声低的时候,你的曲线就接近下边。 可以逐渐加强音乐的长度,有助于帮助注意力的形成。 第三项强迫自己养成一种习惯 培养一个新习惯的方法通常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1.新鲜感。 2.感到吃力。 3.坚持期。 4.麻木期。 5.养成期。 第四项把所有因为拖拉而导致的问题列成表格 第五项每天列出任务清单,学会给自己打分 第六项学会模仿别人 第七项学会假设 1.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2.如果我明天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3.如果我请人帮我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4.我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做这件事? 5.谁最擅长做这样的工作? 6.我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7.在我的团队中,谁最擅长做这项工作? 问:我的意志力差,干事总坚持不下去,请问怎样训练自己? 答:在各项心理训练中,自制力(意志力)的训练应放在首位。 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坚持的意志——这不仅是想干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自制,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抑制个冲动和激情,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把握自己。一个开始就决心不求上进的青年是没有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强烈的上进心和进取欲望。问题在于,相当一部经不住各种诱惑,在进取中纷纷落伍了:有的是不能抵御不良诱惑而误入歧途;有的是不能抑制低级欲望的冲动而渐趋堕落;有的是在狂怒中失去理智,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心协力致过火的行为从而犯罪。确实,生活中不少错事、蠢事,部分是在感情冲动、失去自制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我们能够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自己具备顽强的自制能力,使人们的言谈举止都能处理智的有效控制和支配下,我们就可以少犯许多错误,从而也就可以更好地积极进取。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培养自制能力呢? (1)明确人生目标 明确了一生朝哪个方向走,决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控制自己,使言行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排斥同目标相对立的各种诱惑;反之,连人生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在诱惑面前,就不会有坚强的自制力。自制力的动力源泉之一,就是从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上去考虑问题。有些诱或之所以有诱惑力,就是因为它能充分展示表面的、暂时的利益。一个意志顽强的人,应当不为这种表面的、暂时的利益所诱惑,而应该经常牢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目标,这样,就会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动力——自制力。 (2)坚持执行计划 培养自制力,还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完成既定的计划安排当然,为保证计划

自控力读后感

自控力读后感(一) 《自控力》是我2013年阅读的第6本心理学书籍,有了以前的积累,阅读明显加快,两个整天就看完了。从内容上看,和《情商》、《瞬变》有些重叠和交叉,这也是加快阅读的因素。其核心思想还是说明理性人和本能人之间的影响和控制关系,当然有些说法和建议不错,可以参考和借鉴。 冥想是什么?百度里没有,但前面有几本书均有提到,有点神秘,在本书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冥想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而是设法集中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但不是也不能睡觉。能帮助你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能释放压力,象瑜伽。 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储方式,疲惫就是因为细胞无法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获得能量。但是,疲惫不是一种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感觉和情绪,大部分人,疲惫后还能工作。自控力和肌肉一样,用得太多会疲惫,但可以通过训练,越过疲惫期并提高。 应激反应会让本能获得能量,这些能量不会经过大脑,恐惧、害怕、自豪、羞愧等情感比讨论长期成本与收益的理性更能迅速直接的影响我们的选择,生理上这些情绪不是来自用作逻辑分析的前额皮层。而理性人思维则要求面对诱惑和其他应激反应时,要三思而后行,注意呼吸并稳定情绪,能量经过理性大脑思考后做出决策。 低血糖的人在病态发作时,出于本能会发疯似得冲动行事。 道德许可—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他们没有罪恶感,纵容自己是应得的奖励,并以此为傲。 当遇到困难(如减肥、戒烟、或持续锻炼)却想逃避或拖延不做时,不要问自己“是今天做还是明天做”,而是问自己“我是不是能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恶果”。 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机会时,他就释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手机、互联网和其他社交媒体可能是无意中激活了我们的奖励系统,但电脑和电子游戏的设计者是有意识的控制了人们的奖励系统。对于意志力不够坚定的人来说,游戏和毒品一样令人上瘾,严重的话,会患上了强迫症。刺激多巴胺分泌的神经营销学提示:在赌场里,充满了几乎全裸的广告女郎、随便迟到饱的自助餐以及暗示着胜利的灯光和嗡嗡声。 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最没有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镜像神经元的任务就是注意观察其他人在想什么,感觉如何,在做什么。镜像神经元分布在整个大脑中,帮助我们理解其他人所有的经历。有三种情况下,我们的社会脑会出现意志力失效,一是无意识的模仿,二是传染情绪,三是看到别人屈服于诱惑时,我们也可能受到诱惑。

《自控力》五分钟让你了解本书精华(1)

这本书的作者是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她是斯坦福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和讲师,也是“科学助人”这一新领域的领先专家。她曾获得斯坦福大学的最高教学荣誉奖。《自控力》这本书的内容就取自于她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意志力科学”这门课程。 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讲述这本书的重点内容,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意志力,然后再了解有哪些因素会削弱意志力,最后,再看看如何提高意志力。 第一部分 我们来看第一个要点,什么是意志力?在介绍之前,我们干脆先来个总结,意志力绝不是纯粹的主观态度,它与大脑和身体紧密相关,可以概括为三分天下,两虎相争,一个指标。三二一,我就按照这个顺序来介绍。 先来说意志力的“三分天下”。 讲一个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病人,他的名字叫做盖奇。1848年9月13号,一根钢筋刺穿了盖奇的左脸,然后穿过他的大脑前额叶飞了出去。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但不幸的是,他从此变了一个人。 以前的他性格温和,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力,很受人喜欢。但是现在的他脾气暴躁,缺乏耐心,脏话连篇,热衷于制定计划,却从来没有实施过。换句话说,盖奇自控力完全消失了,就好像他脑袋里用来控制冲动的刹车失灵了一样,现在他变成了一头横冲直撞的怪兽。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盖奇丧失了意志力,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呢?可能你已经猜到了,这肯定与被钢筋损坏的大脑有关。 的确,那根钢筋损害的不是别的大脑区域,而是前额叶。前额叶在哪呢?它在大脑前部,相当于我们额头的位置。前额叶被称为人类大脑的“脑中脑”,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它有多厉害了。 因为它管理着其他脑区呢,其他脑区先是从身体和环境那里接收信号,自动生成各种冲动,然后跑到前额叶那里报告说,大王,这里有沙发,要不要躺,这里有美食,好想吃啊,微博又有大新闻了,怎么能不看呢,衣服又在打折,不买就亏。 但喊得再热闹也没用,前额叶通常都会冷面拒绝,它会让我们静一静,想一想将来,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盖奇的前额叶受到了伤害,就像是原来坐镇拿主意的大王生病了,盖奇就变成了即时行乐,冲动的盖奇。 之所以会举盖奇这个例子,其实就是要说明,意志力并不是像我们日常理解的那样,是一种美德,或者是一种态度,意志力和我们的大脑前额叶有关,前额叶出了问题,钢铁般的意志也会立马消失。 所以,这样看来,前额叶简直就是意志力的化身。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介绍说,从意志

自控力-读书笔记

前言 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 10周: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尝试这些策略,并进行反思 第一章什么是意志力?为什么意志力至关重要? 1.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没准会说,我真正想要的是巧克力蛋糕,是再喝一杯酒,是好好休个假。但当你面对诱惑和拖延症时,你得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变得苗条、升职加薪、不要欠债、家庭美满、远离监狱。 自控力越高的人活的越幸福 维持婚姻的秘诀就在于学会闭嘴 2.意志力第一法则:认识你自己 心理学家知道,大部分人作决定的时候就像开了自动挡,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作决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这样做的后果。 如果你想有更强的自控力,就得有更多的自我意识 3.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 如果成年人坚持每天玩25分钟记忆力游戏,大脑里控制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区域就会连接地更紧密。 神经学家发现,如果你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冥想,还会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

意志力实验1:请至少选一天,把你作的决定都记下来。在这一天结束的时候,回想你做的决定,分析哪些有利于你实现目标,哪些会消磨你的意志。坚持记录你的决定,还有助于减少在注意力分散时做决定,同时增强你的意志力。(用一分钟做一个决定,而不是1秒之内决定) 利用一周的时间观察一下,你究竟怎样屈服于冲动的。什么样的想法、感受、目标最容易让你冲动,想什么或暗示什么最容易让你放弃冲动。(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时候,容易一玩就停不下来;完成了一些目标后,想得到补偿,一玩就停不下来;已经浪费了半天,破罐破摔也无所谓,明天再好好学习吧放弃冲动:父母辛苦攒钱供我留学、变得优秀才会有跟多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想成为什么事情都做得很好的那种人、想变得聪明、想成为读过很多书的那种人、想成为视野很开阔的那种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终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甚至我还有没有明天都不好说,那个时候就什么都做不了了,所以要珍惜现在拥有的时间) 神经学家发现,如果你经常让大脑冥想,它不仅会变得擅长想象,还会提升你的自控力,提升你的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一段时间后,你的大脑就会变成调试良好的意志力机器。在你的前额皮质和影响自我意识的区域里,大脑灰质都会增多。 意志力实验2:冥想(每天睡觉之前冥想10分钟) 1.原地不动,安静坐好 2.注意你的呼吸

(完整word版)《刻意练习》的7个原则

《刻意练习》的7个原则 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我们您的掌上国际教育助手文丨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春节假期带孩子间隙,读完了《刻意练习》这本书。有人称它为“最科学精进的个人管理/学习方法”。可能褒奖的成分多了一些,不过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又所谓“行胜于言”,那些用刻意练习理论,去马上开始一项事务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收获也一定会超出预期。刻意练习不是为练习而练习想了解刻意练习,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前提——刻意练习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不是为了单纯证明自己的恒心和毅力的。用《刻意练习》作者的话说,它有着定义明确的特定的小目标,是希望“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这句话给我启发蛮大的。首先,让我想起少年商学院获英国爱丁堡公爵奖官方授权前,我们去接受培训,Evan说最后的徒步训练,要走很远,但不是为了徒步而徒步,而是要带着目的和目标,譬如测量地形地质或pm2.5等。这一点给我印象挺深的。无论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天才始于勤奋”等理念,还是后来市面流行的“1万小时理论”等等都没把目标前置,于是容易事倍功半。书写得不错,不过略有啰嗦,结构上有些混乱。譬如前面讲了“有目的的练习的4个特点”,后面又讲“刻意练习不只是有目的的

练习”以及“刻意练习的特点”,这两部分完全是说的一个话题。可以合并的。这本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理念和方法篇,可以称之为智商篇,第二部分是情商篇。之所以这样分,是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一年的刻意练习,必须是智商和情商都非常高。智商对应的是技巧、方法、效率和效果等,情商对应的是情绪管理、适应力、心性和格局的延展力等。我来提炼一下,总结为《刻意练习》的七个原则吧。里面有我的一些理解。不当之处大家雅正。1、首先要摒弃偏见。“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少数一些人才能在特定的领域中获得成功,只有那些逻辑思维清晰和擅长数学的人才能进入数学领域;只有那些有运动细胞的人才能进入体育领域。这种想法,使得人们以此为借口,不去追求他们原本可能真正喜欢做、也许还很擅长的事情。”这一点差点被我漏掉。或者说放在非重要的位置。后来我觉得发在七个原则的第一条,因为如果刻意练习完完全全变成一种技能的训练,其实格局就小了。就像我上面说的,什么叫心性的变化?摒弃偏见,或者说建立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从来没有摸过吉他,就不能做吉他的刻意练习了吗?非也。2、一定要有明确的、特定的小目标。“每天都练琴”,这不是目标。“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一支曲子”,这个是;“每周末打一次高尔夫球”,这不是目标,“将差点降至

多动症儿童的自制力训练

多动症儿童的自制力训练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是治疗多动症儿童的一种方法,训练的内容如下。 (1)帮助儿童认识多动症问题的性质。 (2)帮助儿童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从事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 (3)实施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4)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5)为显示自控能力进行自我强化。 具体步骤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帮助儿童认识多动症的性质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方法。 (1)向儿童讲解儿童多动症的性质、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 (2)使儿童认识到多动症对他们日常活动和具体事例的危害。 (3)使儿童树立信心,相信多动症是可以矫治的,并鼓励他们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 (4)向儿童介绍自控能力训练的基本要点。 第二阶段增强儿童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 (1)在训练时可用以下方法: ①把作业按难易程度,分别进行训练。 ③逐渐增加作业练习的难度。 ④按儿童个别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 ④提供系统的复习资料。 (2)在家庭和学校里,可用以下方法: ①帮助父母和老师提出与儿童能力相适应的要求,并使这些要求得到成功。 ②鼓励父母和老师对那些取得成绩的儿童实行奖励。 (3)教会儿童进行作业的一般方法: ①明确了解作业的要求。 ②估计自己的相应知识。 ③思考解决问题的一切可能。 ④评价解决问题的效果。 ⑤仔细检查作业。 (4)鼓励独自解决问题,克服消极的东西: ①把儿童看成是解决问题的"主人"。 ②避免对训练者的过分依赖。

③反对刻板的、模仿性的教育方法,鼓励儿童的创造性,如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教导的内容。 ④对正当的行为要加以鼓励,并实行物质奖励。 ⑤帮助儿童区别是由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还是由于真正对问题不理解引起的错误。 (5)提醒儿童克服影响他们解决问题的行为和态度: ①对儿童的注意力减退或不良行为,提醒他们引起注意。 ②提醒儿童,不要过多的说话。 ③提醒儿童要深入情况或问题中去进行探讨。 ④不要用降低要求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成就。 第三阶段教会解决特殊问题的方法。 (1)增强注意力集中的方法: ①利用电视、电影技术来提高儿童注意力。 ②突出问题的重点加以注意。 ③对影响注意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克服。 ④仔细听取主要的信息资料。 (2)直接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和提供有关技巧: ①教会儿童养成静坐思考问题的习惯,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②为儿童提供专用场所,保管有关资料和用品,便于儿童应用。 ③准备专用笔记本,以记录课堂上布置的作业。 ④准备专用记事本,记录有关事情或作业。每日把作业本、书籍、衣服等必须用品收拾好,以便次日取出来使用。 (3)帮助儿童提高觉醒水平的方法: ①工作中保持觉醒状态。 ②教育儿童命令自己保持激励或镇静状态。 ③建议在集中精力工作期间,进行有益的休息。 ④儿童可用兴奋法来对抗疲倦。 (4)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特别教育方法: ①用反复练习的方法和帮助记忆的方法。 ②特别学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如"分数"的加法、文章的书写等)。

《自控力》读书分享演讲稿

《自控力》读书分享演讲稿 今天在读书分享之前,我们做个小小的心理测试,请大伙儿按照自己的真实的第一想法作答。有三道题。 A.今天立马获得500元 B.今天什么也没有,改日获得1000元 A.今天立马获得500元 B.今天什么也没有,一年后获得1000元 A.一年后获得500元 B.二年后获得1000元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大多数人的答案是BAB,也有少数AAA.但最理性的答案是BBB.也算是说,等待奖励的时刻越长,奖励对你来说价值越低。别说一年,哪怕很小的延迟就能大幅落低你感知到的价值。经济学家称之为"延迟折扣".而我们为我们别理性的挑选会寻不少借口,行为经济学家称之为"有限理性。"心理学上这则是个自控力测试——我们是否能经受等待,反抗诱惑。 我们并别是唯一受别了等待的人,曾有一具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心理学家告诉一群小朋友,他们能够立刻吃糖,或多等5分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糖果。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明知多等5分钟就能得到更多糖,但反抗别住诱惑,很快吃完手中的糖。 研究更显示,那些能反抗诱惑多等待五分钟的孩子,长大后的学业表现、社会成就更好。好消息是,不管是孩子依然成人,我们都能够经过改变认知及行为训练来提高控力,如今我就跟大伙儿一起分享一本书斯坦福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 何为自控力?书中说的是一种意志力,如何操纵我们的注意力、情绪与欲望。改变旧适应,有三种意志力挑战,"我要做""我别要""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譬如我曾经的一具"我要做"挑战算是阅读此书,我明明知道这是本好书,大伙儿能够看我的购买记录,我是去年2月份买的,却拖到今年才看完,可见我看这本书之前自控力别如何高。那么看完这本书后效果怎么呢?我购买此书时,这本书只花了我10块钞票,却在读完后当月帮我省了将近一半的信用卡购物账单,即显著提高了我对买买买的自控力,真正物超所值。 因此书腰上写着"十周就能改变",别仅是广告说说而已,是能切切实实帮助我们改变,提高自控力。如何办到的呢? "提升自控力的最有效途径在于,弄清自己怎么失控,为何失控。"以购物为例,各位在购物里有没有如此的体验,在我们走进商场或者打开购物站之前,我们本来只想买一件,却买回来后一堆别需要或别喜欢的东西。什么原因我们会失去操纵呢?这要从我们头脑中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说起,不少人认为多巴胺是给人带来欢乐的物质,但实质,它本身别产生欢乐,只带给人"渴望"的感受,欢乐的答应,即我做了这事可能就会欢乐。缺少它,人就抑郁了,对人一辈子失去兴趣。多巴胺太多,就精神分裂,所谓精神患者快乐多。它也容易让人对一些事物成瘾,譬如什么原因我们在手机上刷朋友圈明明很无聊了,却还停别下来,因为多巴胺告诉你"多刷刷看吧,说别定有有味的或实用的信息。"日子中络游戏成瘾,吃货吃东西停别下来,基本上多巴胺在作怪。 商家推波助澜,利用"神经营销学"以各种手段刺激我们多巴胺的分泌。如气味营销人员会专门散播食物的香气,零食广告会别知别觉引诱你去寻点吃的,广告上赏心悦目的帅哥美女基本上为了刺激多巴胺。用"促销"、"比原价落低了多少"、"限时"来引诱想省钞票的人们的多巴胺大量分泌。那个社会,还别停地用各种营销手段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研究表明注意力差也会引发自控力差),消耗我们的意志力,人们会感受越来越难以操纵自己。还生生造出个双十一的"狂欢"节日,各种打折诱惑广告诱惑从众诱惑,人们别去购物对别起商家似的。

自控力分享读书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自控力分享读书心得 自从读了《自控力》这本书之后,我们可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乐于助人的热情、努力进取的行为,这一切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影响身边的人,感染身边的人,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自控力分享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自控力分享读书心得篇1 周末,趁着没下雨,跑去超市采购一番。本来就是简单的几样日用品,但各色促销和新奇的诱惑还是让我超预算回家了。这是个大多数人非常容易出现的状况,我们原本只是奔着个5块钱的面包进了超市,但结果,我们可能花了150元买了一堆似乎有用的东西返回。这种消费冲动,就需要通过事先的计划加以控制,即计划在先,严格执行,自我控制冲动消费的情绪。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的能力,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正确控制。广义的自控力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控制感,它决定你能否支配自己的成功,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际关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这段来自白文婷编著的《自控力》名词解释,让我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情绪与行为之关系,而自控力可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1/ 23

这本书共分为14个章节。 第一章,重点阐明何为自控力,及其要义重点。特别提及,没有自控,世界和人就乱套了。指出,在社会道理方面,我们给予自己最严厉的控制我们可以控制不了自己减肥,但我们必须守住法律的底线,不去进行攻击性的行为(在自我权益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这也应该是自控力的主旨。近段时间,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报道:某人因情绪激动,无缘由的情况下对公交司机大打出手,危及行车安全;某人为图自己舒适,竟罔顾飞行安全,在飞机候机待飞状态下,打开逃生通道,造成飞机航班取消。这样的情绪难于控制,已经到危机他人安全、侵害他人利益的地步,真是乱套了。 第二章,重点是拥有强大自控力的前提条件,意志力。书中提到,现代人自认最缺乏的品质就是意志力。而想拥有它,必须是自发的,而且源于一个人的进取心。说白了,一个人对目标实现的强烈渴望,演变成自我的信念,调控好自身的节奏,不懈向前。请注意,节奏二字。作为自我控制力的强大精神支柱,意志力,犹如电量需要合理修正,不断补充。因此,在这个自控力行进的路上,我们因自控良好所获得的成功、赞许、荣誉都是我们良性能源的补充,使我们更坚定信念,勇敢前行。 第三、四、五章节,重点探讨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绪对自控力的诸多影响。情绪,既是个人性格使然,也是环境因素的产物。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人就可以情绪暴躁;而有的人即使面临个人荣辱,仍可泰然处之。这就是

自控力

自控力 什么是自控力 自控力,即自我控制。指对一个人自身的冲动,感情,欲望施加的控制。我感觉这个定义还是很狭义的,我要谈的自控力是指对自己的周围事件、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控制感。你能否支配自己成功或者失败,你能否支配你的人际关系,你能否支配你的人生走向。这样来讲,好像和自信倒有些类似了,但应该属于不同的概念。其实心理学中与控制感的研究很多,维纳的归因理论中的一个维度就是可控性,而且可控性可以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在抑郁的无望感归因理论里,也有一个维度就是可控性,抑郁者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全局的、不可控的因素造成的。所以综合看来,我们的很多负性情绪都与控制感有着一定的关系。 为什要有自控力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 没有自控力,就没有好的习惯. 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好的人生. 最易干成大事的是那些能掌控自己的人, 缺乏自控力却在妄谈成功,就像盲人在谈论颜色. 如何拥有自控力 控制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时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时候。所以用理性的目标似乎不能解决感性的问题。 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所以只能改善。

首先不要有压迫自己的感觉,试着在生活中找一些自己做起来感觉舒服的事,比如放纵,偶尔的放纵,然后再为自己制订一些小计划,难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完成,完成不了,再找找原因,找一本心理历程的笔记本记起来,在迷茫的时候看看会帮助你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例:就拿减肥来说,一般胖子总是食欲旺盛。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控制自己,然而人总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这时如果觉得自己心情已经不好了,还要限制这限制那,感觉更不爽,于是就敞开肚皮大吃一顿。这样减肥计划又中断了。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吃完了继续。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就可以做得好。所以在感性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意识到后果,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应该是解决自控能力差的一个方法。如果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忌讳找找心理医生,或找亲密的朋友聊聊,加强体育锻炼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如果你喜欢用理性(意识),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如果你喜欢用感性(潜意识),可以使用NAC,催眠等。 方法: ①认识恶习,它会让你受益 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袁荣亲心理咨询师说:?无论你现在怎样痛恨坏习惯,它一定会让你受益。??认识坏习惯的这一特点,是改变它的第一步。??某一方式让你在过去得到了很多的好处,现在自己会无意识地去运用它。??这是一种特殊的‘刻舟求剑’。? ②接受恶习:它必然对应着一种?次人格? 恶习的对立面是自控。自控的表面意思是?自己控制自己?,发誓改

心智训练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心智训练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婴幼儿期是宝宝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宝宝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培养自控能力是促进宝宝成材的关键举措,尤其是对坏脾气的宝宝和多动的宝宝,及早培养自控能力更显得重要。 妈妈要有自己的意识 妈妈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的白控能力,这种“有意识”并不需要特别的设备,而是需要妈妈融入到宝宝的运动认识世界中,从而很自然地引导宝宝观察和体验,宝宝的自控能力就随之提高了,认知能力也得到发展了,这样的运动就称之为运动性心智训练。 生活中充满了这样的“运动性心智训练”机会,你也能充当“训练师”角色哦。 设计心智训练内容 将身体运动与动手动脑联合起来,每天固定开始时间(建议用闹钟提示),在进行运动性心智训练时,妈妈与宝宝一起专心进行。 运动内容爬行或蹦跳等运动,去找目标物品。 运动准备妈妈事先设计好目标物品,种类不定,安全而轻便(可以用实物或画),让宝宝自由编故事内容,并且讲出来,比如钓鱼目标物品。也可以根据宝宝喜欢的玩具内容设计各种情景的目标物品内容。 第1~2天小朋友(男女、大、小多个)、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竿,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

第3~4天全家人、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竿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 第5~6天猫、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竿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 第7~8天鸡、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竿、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 第9~10天鸭、各种不同的鱼、山、树(多棵)、钓鱼竿、水荷叶(多片)、水、泥、浮萍、水草,支撑杆(1把)等。 实施步骤 1寻找目标运动开始时,引导宝宝到不同地方找到目标物品,并不断鼓励他找更多的目标物品。如果宝宝一直兴趣很高,就继续进行;当宝宝没有继续寻找目标物品的欲望,就停止,这时,妈妈记录下宝宝实施运动的时间。 2组合目标物品妈妈引导宝宝观察所拿到的目标物品,根据不同的种类,组合成一个画面。2岁内的宝宝,可以帮助他做,边做边讲故事;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引导他针对画面中的内容编故事,开始时你先起个头,让他接着尽情发挥,并记录下他讲述的故事内容。同时引导他回忆,每天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妈妈再记录宝宝组合目标物品的实施的时间。训练后的效果 每天锻炼了身体。 宝宝在找目标物品时,是在完成指定的任务;

21天自控力训练营课程

《21天自控力训练营:每天10分钟,让你成功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课程介绍 准备篇:3种方式,调节身心,帮你找到自控目标 第1课:自控第一步:如何用WOOP找到自控动机,让自控事半功倍? ◇实战打卡day1:用WOOP梳理自控力目标 第2课:自控的目标:三招找到动力目标,让自控带你飞 ◇实战打卡day2:从核心价值观入手,让自己自觉 第3课:自控的生理基础:如何给自己创造良好的身心状态,远离失控?◇实战打卡day3:创造条件,让自己远离失控 战略篇:6条自控正确认知,剖解你的自控误区 第4课:自控的平衡点:如何既让自己长期受益,又短期过得爽? ◇实战打卡day4:选择一个“锦囊”,坚持7天试试吧 第5课:自控的源泉:如何内外并施,结束拖延? ◇实战打卡day5:今天试试对内“允许”自我,对外控制行动吧 第6课:如何拓宽自控带宽,增加自控力? ◇实战打卡day6:为自己创造一点余闲,开脑洞做做白日梦 第7课:时间观:如何看待时间是自控力的底层逻辑? ◇实战打卡day7: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吧 第8课:成长性思维:当自控力策略失效时,怎么办? ◇实战打卡day8:为自己制定一份犯错计划,写下你的感悟 第9课:走中道:其实有时候放弃自控,也是自控的有效策略 ◇实战打卡day9:今天尝试放弃自控2小时吧,看看有什么事情发生 实战篇:7种提升自控的方法,让你掌握正确的自控技巧 第10课:记录:弄清自己如何失控,跳出失控的漩涡 ◇实战打卡day10:选择一天,记录你的决定 第11课:情绪:多原谅自己,坏情绪最容易损耗自控力 ◇实战打卡day11:记录拓宽心量的完全清单 第12课:习惯:如何养成好习惯,自控力损耗越来越少? ◇实战打卡day12:确立一个微习惯,坚持7天 第13课:压力:如何和压力做朋友,化压力为动力? ◇实战打卡day13:写下压力带给你的好处及体验 第14课:运动:5分钟“绿色锻炼清单”,自控力的良药 ◇实战打卡day14:尝试五分钟的“绿色锻炼” 第15课:睡眠:如何睡出自控力? ◇实战打卡day15:早起倒逼早睡 第16课:群体:自控力会“传染”,选择好环境事半功倍 ◇实战打卡day16:尝试写下三个榜样及他们的硬技能 持续进阶篇:6招持续进阶,强化你的自控力 第17课:自控的核心:诱惑太多,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怎么办? ◇实战打卡day17:让自己尝试记录”注意力分发清单”吧 第18课:自控的关键:如何聚焦,将有限的自控力用在刀刃上? ◇实战打卡day18:让自己聚焦边际效应更高的事 第19课:冥想快速入门:有关冥想,你需要了解那些内容? ◇实战打卡day19:尝试两分钟内慢慢呼吸,或者深呼吸三次,感受呼吸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