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

+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Ca(OH)

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

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

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

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

8、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9、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10、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1、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12、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A.取固体 B.称固体

C.量取水 D.写标签

13、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

2B.H

2

O

2

C.H

2

CO

3

D.H

2

O

14、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

3

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1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2

Na O

16、在M+N→盐+水的反应中,M和N不可能是

A.HCl和NaOH B.CO

2和Ca(OH)

2

C.H

2SO

4

和Fe

2

O

3

D.AgNO

3

和BaCl

2

1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8、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9、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用于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序号);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要收集干燥的CO

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

2

从装置G的

___________(填“m”或“n”)端导入,试剂X是___________。

(3)已知NO难溶于水,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NO

2

,从A-F中

选择实验室制取NO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H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

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

2

目的是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_______,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改进后维续实验,将收集的氧气直接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统的。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该装置与E装置组合来收集氧气,检验其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在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4)常温常压下,氨气(NH

3

小,极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领域。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填序号,下同),则

,气体应从____(填该气体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若用装置F收集NH

3

“a”或“b”)端导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选“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___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________,再添加药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____处理,设计了如图F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2、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_____(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_____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_____(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_____ (答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结束

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 mL),注射器活塞从10 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_____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 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__g;

(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制成“叶脉书签”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__________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C

3、C

4、B

5、C

6、D

7、D

8、B

9、C

10、B

11、C

12、D

13、A

14、C

15、B

16、D

17、D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酒精灯长颈漏斗 BD

2

2222

2H O2

O

H

n

O+O

M

m 浓硫酸

F 防止CO

2

溶于水没有

2、长颈漏斗集气瓶高锰酸钾 2H

2O

2

MnO

2

2H

2

O+O

2

↑集气瓶口有气

11 / 11

泡向外冒出 B CaCO 3+2HCI==CaCl 2 +H 2O 十CO 2↑ 浓硫酸(或浓H 2SO 4溶液)

3、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

2422

Δ

KMnO K MnO MnO O ++)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C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

2222

H O H MnO O+O )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证明集满 AC A C a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酒精灯 锥形瓶 2KClO 3

2KCl+3O 2↑ 移出导管 熄灭酒精灯

B C (或E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H 2O 2=2H 2O+O 2↑ 灼烧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 AD 或AE

2、A 汞 化学 B 铜粉量过少 2254P+5O 2P O 点燃

2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 质量=3.2g+4.8g-4.4g=3.6g ; (2)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

=2C +4D 2x 4183.2A +3B 2g

3.6g

⨯ 2x 3.2g

=418 3.6g

⨯ 解得x=32。 2、(1)10.6;(2)4%;(3)12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3、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4、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5、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6、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 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7、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 C.F 2——2个氟原子D.2SO 3 ——3个二氧化硫分子 8、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2、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B.氩、金C.铅、铂D.氦、汞 3、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 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5、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 1 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 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 2 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7、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 B.牙膏(pH≈9) C.肥皂(pH≈10 ) D.米醋(pH≈3) 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9、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10、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 +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在Ca(OH) 2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 2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 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4 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6、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有利于寻找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与所探究的条件(蒸馏水经煮沸并迅速冷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和乙:水B.乙和丙:空气 C.甲和丙:空气 D.甲和丁:水7、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交叉关系 B.糖类与淀粉属于并列关系 C.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合成材料与塑料属于包含关系 8、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9、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10、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全面)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C 60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 60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 +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4、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 A.SO 2B.SO 3 C.H 2 SO 3 D.H 2 SO 4 5、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6、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7、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D.稀有气体 8、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9、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ē]、氘[dāo]、氚[chuā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氕、氘、氚三种原子核外均只有一个电子 B.一个氘原子的质量约为一个氕原子质量的2倍 C.氕、氘、氚三种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D.化学式为HD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 2、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 4、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NO 3 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的化学式为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Ag与O 2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5、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 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6、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8、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 4.、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7、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 2时刻,O 2 开始产生 C.t 1时刻,KMnO 4 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8、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 2CO 3 和H 2 B.Na 2 O和O 2 C.NaOH和O 2 D.Na 2 CO 3 和O 2 9、向ZnSO4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10、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 .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 .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 .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3、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 ,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5N -是一种单质 B .一个5N -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一个5N -中共有36个质子 D .一个5N -中共有36个电子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 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金刚石、石墨、C 60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7、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B.花生油 C.面粉D.冰块 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9、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 4═FeSO 4 +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10、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 2SO 4 溶液反应生成BaSO 4 沉淀 D.能与CO 2 反应生成水 1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1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审定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 B.8 C.14 D.20 2、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A.B.C.D.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4、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食醋B.花生油C.食盐D.白酒 5、“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7、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 B.Fe C.Al D.O 9、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0、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正确的说法是()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 2 C.生成CaCl 2 的质量为11.1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 2和CaCO 3 11、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 2CO 3 和H 2 B.Na 2 O和O 2 C.NaOH和O 2 D.Na 2 CO 3 和O 2 12、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2、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5、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 2B.NO 2 C.NH 3D.SO 2 6、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2 Na O 8、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 B.b>a>c C.a>c>b D.b>c>a 9、“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下列做法违背该理念的是() A.多植树造林 B.开发绿色能源C.焚烧废旧塑料 D.减少煤的燃烧10、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11..、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 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A.H 2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2 3、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4、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只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 NH4NO3固体,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 5、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7、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8、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 2B.CO 2 C.N 2 D.Ne 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 2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 2 ——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3、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 2时刻,O 2 开始产生 C.t 1时刻,KMnO 4 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4、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5、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 2 与粉尘排放 6、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 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 适宜的pH范围5.0~ 6.0 5.0~ 6.5 6.0~ 7.0 8.0~ 8.7 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 7、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 2 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 8、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9、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10、某同学为研究动物呼吸作用,用下图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A4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A4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纯净物3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纯净物中含有C 、H 元素,不含O 元素 B .该反应中2O 和2CO 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2O 和2H O 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 2 B .手于生产氮肥的N 2 C .用于医疗急救的O 2 D .用于飞艇的He 4、市场上有些不法分子用外表酷似黄金的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销售,以牟取暴利,下列做法不能鉴别其真伪的是( ) A .测量密度 B .加入稀盐酸 C .在酒精灯上加热 D .观察颜色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7、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8、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A.K+、OH﹣、H+B.K+、OH﹣、C0 3 2﹣ C.Ba2+、OH﹣、NO 3 ﹣D.OH﹣、K+、Ba2+ 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代表氧气 B.t 2时刻,O 2 开始产生 C.t 1时刻,KMnO 4 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2、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3、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5、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 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 2H B.三个氮原子: 3N C.一个镁离子: 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 2 Na O 7、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8、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 3 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9、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 2B.NaCl C.HClO D.KClO 3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11、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2、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灼烧一定时间,测得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8.8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则反应放出CO2的质量为() A.1.1g B.2.2 C.4.4g D.5g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通用】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 2 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 2 含量 2、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 4改为CuCl 2 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4、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H 4+、Na+、NO 3 -、CO 3 2-B.NO 3 -、Cu2+、SO 4 2-、OH- C.Mg2+、K+、SO 42-、Cl-D.Ca2+、Na+、HCO 3 -、Cl- 6、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7、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质量检测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A.23% B.36% C.46% D.54% 3、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 与粉尘排放 2 4、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5、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A.单质B.元素C.原子D.分子 6、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A.B. C.D. 8、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 9、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Mg B.Fe 2O 3 C.CO 2 D.NaOH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错误的是() A.Z一定是化合物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1:2 C.若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D.若ag X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 11、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12、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真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真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2、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3、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 A.23% B.36% C.46% D.54% 4、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 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丁中x=8 D.乙表示阴离子 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 2C.H D.2O 2 6、“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a 2O B.NaCl C.NaH D.NaClO 3 7、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8、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M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稀盐酸B.MgSO 4 溶液Fe Cu C.Mg FeSO 4溶液Cu D.MgSO 4 溶液 Fe Cu(NO 3 ) 2 溶液 10、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 2B.H 2 O 2 、H 2 O、O 2 C.KOH、K 2CO 3 、KNO 3 D.Fe 2 O 3 、FeCl 3 、Fe(OH) 3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 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 12、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 3 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 4、AgNO 3 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 4 溶液中 13、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标准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2、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5、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