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4学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4学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4学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4学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直都是农民的眼睛。你要到农村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不管大人小孩他们的眼睛都瞪着你。他们的眼睛希望从你那边得到解决他们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眼睛告诉你,他们也是跟我们一样,都是希望能够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是一直激励着不断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一个很主要的力量和源泉。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观宏瞩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超越一时,超越一域,实现农村改革和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突出中国所能走出的中国自己的道路。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1.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3),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目标,其主要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的模式;当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后,到1959年就又被概括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可以说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认识。这同当时西方封锁我国,我们只能“一边倒”、学习和参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那时,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体农庄,是中国努力追求的方向。(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一大片,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全方位)

20世纪60年代,我们逐步了解、研究了美国、日本以及法国、荷兰、比利时等西方国家的农业在战后“确有很大发展”的事实,同时,也更多地知道了苏联的农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周恩来还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实现“四化”: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可说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第二阶段,它比第一阶段的视野宽了,不再把苏联模式当做农业现代化惟一的追求目标,也开始重视和借鉴西方农业现代化的好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就进入到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仅要依靠机械、通用技术,更要依靠科学,依靠生物工程、尖端技术;把农业的根本出路,从在于机械化,提升到了在于科学,在于生物工程、尖端技术。第二个重点,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关于如何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领导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2.我国农业现代化时间进程总设计

预期历时“百年”。按照邓小平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总设计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表,是在21世纪的中叶,即从新中国建1949年算起,经历的时间大体上是一百年。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安排充分,时间打够,是邓小平重视历史经验的结果。

我国预计时间中,按农业现代化说,可以分为两段:现代化的启动阶段(不包括启蒙、酝酿阶段);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阶段。启动阶段,是指农业经济社会基础的变革,即从封建主义的经济社会基础变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基础。实施阶段,是指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温饱;小康;现代化。温饱(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提前翻番,全国基本实现了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这一小康目标到2000年也基本实现)——在实现小康,增强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国力的基础上再推进的,2050年实现现代化。

西方习惯把“现代化”称为“工业化”。工业化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或称产业革命),至今已历时200多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但就联合国现有190多个成员国来说,完成工业化或现代化的国家还不足30个(如加上新兴工业化国家,则不足40个)。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同工业现代化的完成,总的说是相互依托、相互结合的;不过,一般的国家,其农业现代化要稍晚于工业的现代化。

那么,这些国家完成农业现代化所经历的时间有多长呢?以西方七国集团为例,包括它们进行农业经济社会基础变革的启动阶段的时间在内,其农业现代化所用的时间,大约是:英国200年左右(40年代),法国180年左右(70年代),德国180年左右(80年代),意大利180年左右(80年代),美国150年左右(40年代),日本120年左右(60年代),加拿大120年左右(60年代)。

不过,尽管举世公认这些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但是它们其中没有一个国家自己宣称已经完成了农业的现代化。这表明,农业现代化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动态性的目标,其内容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的。

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实现农业现代化后,紧接着又于1950年前后提出了“农业科学化”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又经历了约50年的时间。其农业科学化的内容开始是“绿色革命”,遗传育种、杂交;60年代推出农业科学化目标,实施科教兴农,形成了以科教为基础的、新的农业科技教育、研究和推广的一整套体系,迅速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70至80年代农业科学化又发展到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即从生物防治、生物制种到转基因技术、农业信息网络;90年代发展到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航天遥感技术相结合的“精确农业”。现在,美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当然,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科学化也并非十全十美,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从美国可资借鉴之处是很多的。积极大量地引进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正是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优势。我们应当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3.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释义

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实践上讲,这条道路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渐进式”——“三步走”战略。温饱(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提前翻番,全国基本实现了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这一小康目标到2000年也基本实现)——在实现小康,增强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国力的基础上再推进的。这说明,农业现代化是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依存、协同前进的。现在,党中央对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已作出新的决定,即把50年左右实现现代化的这一大步,规划为新的“小三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2020年再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步,2020年到2050年前后,再比2020年翻两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农业以及整个国家的四个现代化。这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是个充实、丰富和新发展。“小三步”战略具有历史意义。

二是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不变。中国通过农村改革,在80年代初期,建立起“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一条是不搞土地私有,一条是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这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至今坚持实行了27年(83-2010),经受了考验和检验,并且一步一步地得到稳定、完善和发展。

【到1982年底,选择实行包产、包干到户的队达到90%,基本上覆盖了全国。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中,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正式概称为“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10月,中央正式决定重新建立乡政府(即废除了人民公社)】。

三是依靠科技,发展先进生产力。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中,逐步认识到并认真依靠了科技的伟力。实践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为改革开放的中国走上腾飞之路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从全国总体上讲,也是持续进步,实际上也是在不断上新台阶的。

四是搞活、开放——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导的农业。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已经加强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引进来”、“走出去”以及跨国经营、到国外办企业等外向型农业经济,有很大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将更加开放,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农业将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更广阔天地中,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大环境中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可知: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二)未来40年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十大问题

一粮食安全问题。我国人均占有粮食只有385公斤,属于世界较低水平,粮食产量波动性大,区域性调整仍在艰难地进行。2009年与1998年相比,东部沿海地区6个省市粮食平均减产幅度40%(其中,北京-57%,浙江-49%,上海-48%,广东和福建-34%,天津-30%),减产2000万吨。粮食安全如何与工业化、城市化共同推进,如何与全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相结合,提高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国家战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土地保持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关

首先看中国土地与人口关系。最令中国人自豪的一句话叫做:中国人以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这里的两个比例数字直接说明了中国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中国土地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13亿人口以及将来增加的人口能够生存的目标,这就是中国国情所要求的一种保障。为此,在1996年中央提出保护18亿亩耕地的红线,这是根据我们国家的人口和将来粮食生产的情况确定的一个目标。

所谓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这样推算的,“人均粮食370公斤是一个生命得保障线,达到这个水平,就能基本满足食品消费的需要。中国目前粮食平均亩产320公斤左右,按此推算,人均所需耕

地至少为1.15亩;由此,要确保目前及人口高峰期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18亿亩耕地是底线。” (资料来源:央视《国情备忘录》)中国人口数量现实要求粮食总产量与人口的增长同步变化,这是个基本规律。这同样是中国基本国情所要求的,粮食的增长必然要求耕地面积的扩大或单产数量的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中国要扩大耕地面积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只有从提高单产数量上做出极大地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农业经济政策历来非常强调加强农业投入、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农业设备和粮种基因转化的原因。

其次看中国耕地质量。根据国土资源部于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因素综合调查与评定,优、高、中、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呈现以下基本特征:其一是总体偏低。我国耕地平均等别为9.80等,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 6.09%。其二是集中性。我国耕地分布集中特征显著,沿燕山、太行山、大巴山(即我国地貌的第二阶梯前沿)以东地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耕地。根据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结果测算并确定了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域,这些地区耕地约10亿亩,其中6亿亩可灌溉。其三是复合性。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漳州市耕地3007365.6亩(300多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57%,高于全省平均11.66%的水平,人均耕地0.69 亩,与全省平均值相当,人均占有量不高。

耕地中灌溉水田2185999.7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2.68%;望天田62747.8亩,占2. 08%;水浇地11310.1亩,占0.37%;旱地708475.1亩,占23.55%;菜地38832.9亩,占1. 29%。与福建平均水平比较,本市灌溉水田、旱地、菜地所占比例较高,望天田和水浇地比例较低。

全市耕地主要集中在低丘、台地以及盆谷、平原上,主要分布在漳浦、龙海、平和、南靖、诏安等县(市),合计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72.06%。

第三看中国耕地的土壤质量。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耕地的水土流失。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水土流失(30%),盐渍化﹢沼泽化(18%)、沙化的耕地(5%),共计占53%。比如按现在的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将有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专家们的结论是:一分天灾,九分人祸。这“人祸”就是:滥垦、滥牧、滥樵、滥挖、滥利用水资源。由于“五滥”,土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逐步扩大。中国耕地面临的污染。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渣、废气都不可避免地产生,而最终承受这一切的,是负载万物的土地。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已经影响到耕地质量、食品安全甚至人的身体健康。

第四,看中国耕地与城市化的矛盾,当前中国在工业化整体推进过程中面临着工业化与国土资源之间的很大的矛盾,具体体现在:一是城市不断地扩大;二是工厂不断地增加;三是开发区和工业园不断地增多;四是农业人口不断地涌入到城市,这就必然造成挤占目前很少的耕地,进一步加大了耕地减少的趋势。我们将会看到这样一些数字:

一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快速,中国公布的城市化发展目标是:到2050年,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将迎来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工业化高峰。未来的2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会净增约3亿人,平均每年有1000万到1300万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资料来源:央视《国情备忘录》)。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城市的扩大,严重威胁耕地的生存。

二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在145个城市所做的调查,中国大中型城市中70%的新建筑是在原可耕地上建成的,在西部一些地区,这一比例则高达80.9%。在最近的11年间,中国由于城市化共丧失了6.4%的可耕地。(资料来源:央视《国情备忘录》)

对全国644个城市的统计表明,我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达到了133平方米,大大高于国际水平。城市里各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也比较低;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总量数倍于城镇建设用地,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的潜力巨大;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同样非常大。

所以讲中国土地资源的国情并不是地大物博的概念,而是地少人多的概念,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土地建设工厂,农业人口的转移需要大量的土地建设城市,而13亿人口要保证18亿亩耕地的底线,这就是眼下我们的实际状况。必须高度重视土地保持和可持续利用

三农业的立地条件问题。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是要长期重视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修复、改善与新的建设,为充分发挥与良种良苗生物学特性相适应创造必要的环境保障条件。同时,要创新投资机制,大力支持和扶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为保障农业生产高效运行提供现代化的营运手段。在市场经济走向更为完善的今天,更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市场体系网络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和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为农产品顺畅流通和高效交易提供通道和平台。

四现代农业要素有效供给问题。我国走的是一条劳动密集和以土地产出率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近年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变。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迅速加快和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化肥、农膜、水电、机械、信息等现代工业要素投入农业显著增加。一方面农业园区化建设迅速加快,另一方面小规模分散化的露天农业开始向大棚式工厂化方向转变,虽然比例还不高,但用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的进程明显加快。为推进进一步发展,除持续增加要素供给外,必须加大农村综合改革力度,激励农民使用这些现代要素的积极性,使农民在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上获得这些农业现代要素投入品,进而有效地加速传统农业改造进程,建立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装备体系。

五科技进步问题。据2008年世界银行报告,我国农业公共研发支出(农业R&D)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43%,不仅远低于日本的3.62%和美国的2.65%,也低于马来西亚的1.65%和马里的1.02%等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2009年的51%,但我国仍有超过50%的地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几近瘫痪,目前仍未建立有效率的全国统一的农技推广体系。

六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的组织化问题。要根据农产品和农业主要环节的不同情况,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

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七农业农村融资制度问题。一家一户的小农优势正在丧失,国内工商资本和外资已迅速渗入农业,农民在商业化和专业化条件下,开始应用工业化手段实行农业联合生产、合作经营、组织营销、共同获利。对此,不仅需要继续加强过去行之有效的财政补贴支持和转移支付,增加农民收入,为迎接资本农业的到来,必须改革和创立全新的农村金融支持,在扩大农业保险基础上全面实行农业风险化解机制,在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上进行农业保险制度,同时在引导农业企业化生产和合作化经营基础上,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逐步建立与农业转型升级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基层财政与金融支持制度,为劳动密集农业向资本密集农业成功转型提供基础性、集约化的资金支持。

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保障制度问题。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在达到人均5000美元购买力后对提高生活质量要求十分迫切,并将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快速转变,要求农业为国民提供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这不仅提出了农业要按标准化生产,同时也要求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全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食品链流通过程中,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要能及时地找到不安全环节并实施问题产品的快捷召回,同时也要能迅速地界定产品质量影响并确定责任主体,这就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和相应保障制度。不管是食品链的全程监管,还是质量安全可追溯,都必须重视农业生产的源头建设,各级政府在这两个体系中都担负着重要责任。

九农业多功能性问题。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中,除继续重视和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功能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商品生产功能。农业多功能性决定的农业非商品产出具有联合生产、外部经济性和公共产品三个方面特性,我国已经开始从农业传统产品功能向为满足社会多种需求而提供以服务为主的农业新型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农业政策目标应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消除贫困和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功能,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着眼于农业的长远效益和社会稳定作用。(讲泉州都市农业、数字农业的提案)

十农业的国际“话语权”问题。我国不仅是农业大国,同时也应是农业强国。近年来我国扩大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迅速融入世界农产品贸易体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两旺,但问题依然不少。需要重视农产品生产经营成本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这是提高农产品甚至整个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还要注意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对进口农产品严密关注,建立国内农产品市场监督、预测、分析和影响评价机制。开拓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除强调按照标准化生产和严格质量安全水平外,还要加强农业国际贸易市场监督,统筹开展对外农业合作,培育农业跨国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和标准制定,争取更多更大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和竞争的“话语权”,为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贸易秩序尽一个大国之力。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在20世纪40-7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借助两次科技革命和一次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依靠先

进的科学技术,依仗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实现的由传统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其表现形式是全方位的,即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装备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良种化和管理科学化,建立了高效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70年代以后,世界农业现代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现代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及这些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加快了农业科技革命的进程,在这种向更高层次的农业现代化转变中,科学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部分发达国家(地区)已进入数字农业发展阶段:

首先,科学技术研究转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的发展。这极大地拓展了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生产的领域和范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程度。

其次,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转向采用高科技技术武装农业机械,使高技术密集型的农用机械进入生产领域。如在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等农用机械上安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采用农用智能机器人收获农产品,使用农用飞机进行施肥、施药等。

第三,农业化学化转向使用农业生物制品,借助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工制品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兽药、生物性生长调节剂等生物制品,以不断扩大对化学肥料、农药等化工制品的替代,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

第四,作物和畜禽品种向更优质、高产、高抗逆性、广泛适应性方向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突破了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物种界限,改变了常规育种技术只能利用有限种内杂交的作法,大大地拓宽了生物界种质优势利用的范围,导致大批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的诞生。

第五,农田水利化,注重利用新型材料和节水设备,加强对输水灌溉工程、灌溉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在大力发展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滴灌、喷微灌、渗灌等灌溉技术的基础上,配以电脑自动化设备,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

第六,农业生产设施化、工厂化,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人工创造动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和条件,进行高度集约化经营。如英国的无上栽培技术,打破了必须依靠土壤种植作物的传统种植方式;日本研制的遥感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将分散的温室群同计算机控制中心联结,实行温室群体自动化管理;荷兰的全自动化养牛工厂、养鸡场,全部生产环节均由计算机控制的机械装置自动完成。

第七,管理和运行机制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生产过程专业化、生产管理企业化、生产服务社会化水平。

第八,农民文化素质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现代化和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农民思想观念,使农民既具有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能,又具备经营现代农业、驾驭市场农业的能力。

(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先后以现代机械替代手工劳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

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经营和管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与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三种主要发展模式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有三种主要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化、机械化、高技术化模式,以日本、以色列等国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以及以法国、荷兰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

一个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由该国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水平决定。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这条规律,世界上劳均土地在30hm2以上的国家,基本上走的是机械技术型道路;劳均土地在3~30hm2之间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道路;而劳均土地不足3hm2的国家,多数走的是生物技术型道路。

2.政府的推动至关重要

纵观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发展,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美国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减少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以弥补市场调节功能的不足。政府通过休耕计划、农作物保障计划等来稳定和保护农业;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保护农民的正当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政府每隔5年就出台一个“农业法案”计划,美国农业科技研究局据此制定6年农业科技发展计划,与农业法案相衔接;通过国家税收、补贴、价格干预、信贷管理以及产量定额分配等手段,对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内部资源配置保持有效调节。

日本分散的小农经济能迅速纳入现代化的轨道,主要是依靠日本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日本在迅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过由于过分剥夺而导致农业萎缩的情况,但均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分别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实行了对农业的反哺政策从而使农业迅速强大起来。

法国的土地政策有利于土地集中,促成了法国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机械化政策激发农户使用先进农机具的热情,使得农田耕作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在较短时期内取得巨大提高;专业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劳动的分工协作,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又便于管理和机械化的推广;财政、金融和外贸政策的倾向性,极大地鼓励了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诱导了社会资金向农业投资;健全的农业科技和推广体系的建立,为法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也给法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作用

综观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高度重视民间组织的力量,许多国家都鼓励农民组织起来,提高自我服务水平,以期能够节约交易费用,降低成本和市场竞争的风险,增加获利的机会。

美国农业合作社在其整个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内为其社员提供物资与资金、组织经营管理等,对外输出劳务和销售农副产品等。因此,农业合作社不仅直接成为土地和市场联

系的纽带,而且成为一种能够避免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的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完全由农民自发联办,没有任何官方色彩,主要活跃在流通及农产品初加工、储运和销售环节,把分散的农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增强了农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日本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全盘合作化的土地节约模式,由农业协同组织联合分散农户形成劳动集约经营。农协在日本政府财力物力支持下,通过其遍及全国的机构和广泛的业务活动,同农户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系,起到在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上使小农户同大市场对接的作用,在有效阻止商业资本对农民的盘剥、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农协并非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它除了完成经济职能外,还兼有帮助政府贯彻农业政策、代表农民向政府施加压力的双重职责,在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政府农业资金投人力度强。

政府通过增加投人、发放补贴、干预经济,发展加工业方式,多渠道拓宽和增加农业资金要素投人。农民收入的63%来自政府的补贴,日本政府对农业每年补贴的总额高达4万亿日元以上。

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减少农业现代化压力。

③强化政策支持、法律保护。

日本通过农业保护政策(如财政补贴、金融扶持、价格支持、灾害保险和进口壁垒等)和全面的法律形式的政府千预政策(如农业基本法、专门法)支持农业发展。

日本对进口农产品以提高关税或加征国内批发价的方式来保持国内农产品售价的平稳。

以大米为例,日本市场上的大米平均价格相当于国际市场平均价的8倍。进口大米总量只占日本市场的5%左右。而且多数用于饲养业和食品加工业,但进口关税却高达490%。政府以竞标方式把进口额度批给出价最高的进口商,既控制总量,又提高价格。进口米投放市场时,政府有时还要加征国内批发价。如此这般,进口大米的价格优势丧失殆尽,而质量高、口感好的日本大米就能长期占据日本人的餐桌。

法国的合作社产生于19世纪中叶,随后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建立了3100个农业信贷合作社,7200个供应和销售合作社,1400个服务合作社。合作社一般按行业划分,农户可同时加入几个合作社。双方每年签订一次合约,农民只专心生产,其他的事项全交给合作社去办理。年终结算时,扣除风险基金和发展储备金,其余的按入社资金和按农产品收购量分给社员。如果发生亏损,社员也要按对应的份额承担风险。为了鼓励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可免交33.3%的公司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农户基本上都成了合作社社员,农业合作社占据了农产品市场绝大多数的份额,生产资料和饲料基本上由供销合作社销售,90%以上的农业贷款业务,由信贷合作社提供。

4.促进农业专业化一体化

美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农业生产在地域上专业化,农民按照批发商的订购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

加工商根据批发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交由批发市场组织销售,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

法国政府在推行农场经营规模化、生产方式机械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导本国农业走上了专业化和一体化道路。其农业专业化有三种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传统习俗和技术水平,对全国农业分布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到20世纪70年代,法国半数以上农场搞起了专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效益,使法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中等工资水平。

荷兰耕地不足,农业企业大多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荷兰温室农业无论是蔬菜还是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同时,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使企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

5.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三位一体”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由州农学院同时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使三者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二是每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三是推广经费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充足,它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两大系统,二者互相补充,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日本确定了优先水利化、化学化而后机械化的方针,并把生物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施肥方法的改进、土壤的改良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推进日本农业的技术改造上,采取了适应小规模经营的小型化、灵巧化的发展方针,先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经过研究、改进,制成适合本国使用的农业机械。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农业全面现代化的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积极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良种、农机、施肥等农业技术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法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农业行业组织和工业企业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共同参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全国形成了农机、农药、化肥、良种和先进农艺的立体推广网络。1949-1968年间,法国农民自发组织了1300多个“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学习新的农业技术。此外,国家还设立了“全国农业进步基金”,成立了“全国农业推广和进步理事会”及各省的委员会,1959年还颁布了《农业推广宪章》。

6.留给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的选择,既不能走美国大规模土地经营的道路,也不具备日本高额补贴的条件,但我们可充分利用当前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造传统农业,避免发达国家早期忽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所走的弯路,通过推广先进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现代农业。因此,在能实行规模经营的地方,可以通过有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来集中土地,推行机械化生产;经济发展较落后、地形较复杂的地方,可以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通过拓宽农业发展的深度、广度,实行产业化生产来发展农业。就地形复杂、经济发展落后的贵州等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应当发挥劳动力

资源优势,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走劳动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农业道路,在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加快农民技能培训上下工夫。

发展中国现代农业,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必要的保护,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组织管理和支持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目前,中国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率为财政支出的2%~3%,大大低于对世界贸易组织8%的承诺,为此,必须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农业立法进程,保障农业发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政策目标、预算额度、操作程序、部门分工、法律责任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投资风险。

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应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改革目前农业科研与推广相脱节的体制和机制,使农科教紧密结合,保证农业有充足的技术储备。

三、摆脱路径依赖,创新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坚持“纵向一体”原则,打造“专业品牌化”新模式

根据“放眼全球”和“资源优化”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纵向一体”原则。首先必须组织力量开展国土综合整治的普查和科学规划工作,然后根据国土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和广义农业(包括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乳业、渔业、果蔬业等等)的专业细分,针对各种区域特点,科学规划全国各种专业化农业企业的分布格局,最后,在全国通盘科学规划指导之下,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创建各种专业化农业企业集团。

按照科学规划、专业分类组织起纵向一体化中型农业企业集团,这有利于农业企业集团在本专业范围内做精、做细、做大、做强。这里必须强调“品牌”和“精准”。品牌是科技和市场信息的聚合物,纵向一体的重心是推行品牌战略,也就是将自己的专业品牌(产品和商标)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并将这一认识和行为提升为企业经营战略。精准不仅是精细,而且还是准确。也就是说,必须根据国土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和地域专业分类精细确定专业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准确选定主打目标,并且根据地域资源优势与观光休闲、绿色生态、物流服务和医疗保健等相关主题灵活结合,拓展创新品牌。

(二)坚持“横向一体”原则,打造“多元协同化”新模式

根据“资源优化”和“两手协同”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横向一体”原则。政府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启动投资,创建多元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模式,高起点地精心配置资源要素,将同一专业的科研、农业、教育、加工工业、物流和销售的企业和机构重组成为一个横向一体、多元协同、产业链完整的新型农业企业,减少了产品从农业向加工业和销售业行业转移的中间环节,提高农业经营效率,节约经济运营成本,同时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形成金融优势。新模式多元协同机制表现在其内部基本结构的协同性:科研、教育、金融“三

大引擎”为动力,驱动着商贸业、物流业、深加工工业和绿色农业“四大车轮”。新模式在地域上横跨省区和城乡,在行业上横跨科教农工商,在劳动分工上横跨脑体,其发展将大大促进三大差别逐渐缩少,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坚持“耕者有其股”,“藏富于农”原则,打造“产权股份化”新模式

根据“远谋万世”、“两手协同”和“顺应民心”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藏富于农(普通农民)”原则。新模式必须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企业。在创建之初,由国家投资创建专业化的具有农业生产、深加工业、物流商贸业和科技开发多元产业的大农业企业集团。此时国家(有限期地)作为集团的控股股东,目的在于为农民搭建新的合作创业平台——大力吸收作为农村民间小资本的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地面物和自有资金入股,成为新模式股东。让“耕者有其田”转变为“耕者有其股”——农户通过持股方式依然享有土地的资本收益;同时实现“耕者有其职”——农民将成为新型农业企业的职工。

广大农民作为大企业的股东和职工,将获得企业投资者和劳动者双重收益,从而与城市人一起共同享受包括农、工、商、物流、金融、科技、教育在内的现代社会最新成果,家庭经济收入水平逐渐接近或达到城市中产阶层水平。国家可以通过这一新模式藏富于普通农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能有效消除相对贫困现象,避免出现泰国近几年那样的贫富对立和社会分裂的风险。

新模式实行产权股份化,这是在立足于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创新发展出来的一种“农业产权股份制”新模式。这是顺应农民合作致富意愿的必然趋势,也将是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上的一次实质性进展,或将成为农村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四)坚持“金融兴农”原则,打造“融资市场化”新模式

根据“放眼全球”、“远谋万世”和“资源优化”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金融兴农”原则。资金要素是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因此必须制定扶植政策以强化金融业和证券市场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促进作用,并保持其作为资源活水的重要地位。

中国证券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这将为新模式上市融资提供了宽阔的平台。经过多年培育,证券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涉农上市公司,它们将为新一轮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丰富的依托性资源。

政府可鼓励新模式并购或控股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涉农上市公司,也鼓励在其自身条件成熟时给予优先上市,或将其优质资产(专业子公司)分拆出来成为新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上市。实行这些“金融兴农”政策是国家直接运用资本市场来推动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起步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模式实现融资市场化。

多年来,人人都说“三农”至关重要,但是这个“至关重要”的“三农”中的数亿农民却与金融市场几乎是长期保持“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试想一想,个体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各种农民协会可能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吗?为什么?还是体制问题嘛。因此,中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就必须以“金融兴农”为重要原则。国家如果能够实行“金融兴农”政策,则必将从此结束农业资金要素相对紧缺的被动局面,从此结束数亿农民与金融市场基本隔绝的历史,给农村经济带来突破性增长的历史性机遇。如果从更长远去看,“金融兴农”原则对于帮助中国农民日后能以

开拓者的姿态走出国门投资开发国际农业,对于培育中国的农业跨国公司,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五)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打造“农民主体化”新模式

根据“远谋万世”、“资源优化”和“顺应民心”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公平正义”原则,摒弃龙头公司带动模式中存在的涉农大资本与广大农户小资本之间经营利润分配上极大悬殊的缺陷。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就是要让涉农大资本给农户小资本的联合体让路,以保障数以亿计的农户投资农业创业致富的优先权。必须明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不能是涉农大资本,而必须是广大农户,绝对不能让亿万农民成为抬轿迎接涉农大资本进驻农村的轿夫。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大资本间接投资农业,例如由政府建立农村发展基金,通过融资或国债等等形式,广泛汇集民间资本以及各种保险基金,为政府启动“农业新模式计划”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就是要为广大农民在社会竞争中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基本立足点,让亿万农户以自然人身份投资加盟新模式成为股东,通过持有新模式股份而破天荒地享受到与农业相融合的工业、商贸、物流和金融投资所带来的多元财富,以期早日共同步入小康社会。

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就是要让个体农民加入新模式成为有尊严的新一代农业产业工人。新模式股东和农业产业工人将成为新一轮农业改革的创业主体力量,也将成为今后中国开展农业国际合作、拓展农业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

这一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变革同时也是一场农村社会改革。经过这场社会改革,传统的乡村宗族社会在农民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将让位于新企业职工群体的影响力,农民将从此摆脱乡村宗族社会的纠缠和制约,放松地自主地融入现代社会。新模式职工依法履行企业章程和职工守则规定的义务,依法享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从人的个性解放的角度看,只有具备独立自主的经济生活的基本条件,农民才能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进而具有自主意识的公民,才能够真正融入现代社会。从社会改革的角度看,这样一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大变革将重新整合乡村社会,重新塑造农村的社会关系、公共道德和文化,给农村社会带来新的巨大的进步。

(六)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打造“生产社会化”新模式

根据“放眼全球”、“兼收并蓄”和“顺应民心”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效率优先”原则。

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就是要以全新的模式来突破乡镇行政机构管理农业所造成的区域局限性,让农民不离乡土却能够摆脱个体小生产状态,使目前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以集中在新模式中进行专业化、规模化、高度组织化和多元协作整体化的社会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实现农村种植业与现代大工业和大市场接轨,为推动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坚持贯彻效率优先原则,就是要在新模式基层微观管理层面坚持借鉴和创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责权利管理模式,强化基层生产效率机制。

坚持贯彻效率优先原则,就是要提高新模式科技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效率,以其专业产品的科技

含量和品牌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形成强劲国际竞争力。

坚持贯彻效率优先原则,就是要以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企业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新模式进入成熟期后,其专业覆盖地域可以横跨多个省市,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成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适度垄断地位,具有进一步开拓国际农业合作经营的实力。

(七)坚持“科技引领”原则,打造“科技龙头化”新模式

根据“放眼全球”、“结构调整”和“绿色抗灾”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科技引领”原则,把科学技术内置和融化到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农业科技研究、技术推广和开发管理战略研究在大农业经营发展中的引擎地位。

坚持贯彻科技引领原则,新模式在初创时期就必须吸收农业科研院所入股成为新模式科技主干力量,由农科院所派出机构负责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指导工作;同时,新模式与科技、经济、管理的科研院所长期挂钩,双方通过开展研究成果的转让、技术入股与合作研究,以多种形式增进农业科学(包括农业经济管理科学)研究与新模式之间的信息互动和密切配合,形成生态环境与市场需求对科研的信息刺激作用、科研对大农业生产的引擎拉动作用。

在新模式里,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必须始终围绕着“绿色”和“抗灾”两大目标来进行。从未来发展的视角看,新模式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通过科技的引领作用,把农业变成一个绿色抗灾的产业,只有这样,新模式才能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长期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农业安全和粮食安全才有坚实的保障。

(八)坚持“教育立基”原则,打造“教育内置化”新模式

根据“远谋万世”、“资源优化”和“顺应民心”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教育立基”原则——必须把对农业产业工人的教育功能内置于农业经营体制之中去,坚持把“以人为本,教育立基”作为衡量体制机制创新成败的基本指标之一。

农民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专项技术培训)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但现有的各种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却不可能顾及这个问题。新模式必须把教育培训内置和融化到产业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把包括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素质、现代公民素质和企业经管素质在内的人的素质教育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模式必须具有充分的条件和资源对农民(也即新模式股东和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和培训,与包括高等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农业和农民的优质教育资源,把教育培训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经济增长与人的素质两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在新模式中,所有来自农户的职工或股东都必须接受新模式教育中心的文化技术培训并达到一定等级标准,在参加新模式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实现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长期能够像城市人那样终身有机会接受现代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农民具有一定的素质资本来自由选择职业,自主参与社会化产业劳动和分享投资企业的经济收益,分享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和现代化社会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双重富裕,从而真正融入现代公民社会,这将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社会条件。

(九)坚持“法人治理”原则,打造“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根据“兼收并蓄”和“两手协同”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法人治理”原则,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并且根据中国农民特点实现制度创新,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治理制度。

在实施国家退出机制之后,新模式就成为农户股东自治的民营经济实体。因此,新模式必须自始至终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而努力——让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各自有明确的职责,权力合理配置,利益分配公平,具备有效的长期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提高新模式运作效率。

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作为公司财产托管人拥有重大决策及对以CEO为首的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和报酬决定权。CEO向公司董事会负责,在新模式内部拥有最终的执行权。监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对公司财务和董事、CEO进行监督。

(十)坚持“法治护农”原则,打造“防腐制度化”新模式

根据“远谋万世”和“两手协同”的战略理念,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贯彻“法治护农”原则,以健全完备的民主管理和法制手段维护新模式的健康发展。重点在于建立防腐反腐机制,以防止新模式内部管理层出现贪污腐败行为对新模式造成危害。

必须形成配套的民主管理机制,建立公司年度预算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以及董事长和CEO定期地面向全体股东和职工代表的质询制度。

国家还必须成立专门防止和查处新模式农业企业集团经营活动中的贪腐现象的检察机构,强化新模式防腐反腐机制。

农民股东将在企业防腐制度建设中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实现公民人格的独立和个人意愿的自主表达,提高自主参与现代社会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

四、未来40年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1949年至2010年60多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农民工进城、取消农业税、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若干重要发展阶段。中国农业和中国农民为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奉献。由于有了中国农民的参与和贡献,中国成为了最成功的社会主义试验田、世界工厂、世界最大债权国、全球经济发动机。

2010年至2050年,未来50年中,中国经济是否可以象改革开放30年来一样,继续保持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增长的极限”在何时到来?将是我们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未知世界”,“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已经过去。无论是资本主义典范的“美国帝国金融资本主义模式”,还是中国5000年封建主义典范的“东方儒家帝国封建主义模式”,都已经无法为我们的未来提供历史意义上的借鉴。如果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能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条道路、一种模式的话,我认为这将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未来40年的战略创新和实践,而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下面就中国农业未来40年发展路径的选择,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围绕公平小康和环境安全目标,远谋万世稳定,实现稳定发展的可持续化如何远谋万世呢?首先要对当前社会发展基本矛盾以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重心有一个正确和明晰的判断和把握。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对当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利益重心在于物质文化的需求。而今,30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已逐渐转变为“人民对公平小康和环境安全的追求与社会分配结构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构趋于失衡之间的矛盾”。社会分配结构失衡威胁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天人共生结构失衡威胁到人民生存环境安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重心也正在从“小康需求”单一重心向“公平小康+环境安全”复合重心转移。坚持“公平小康”就是坚持“藏富于普通农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环境安全”就是坚持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抗灾农业。这才是惠及万世稳定之远谋。

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主要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组织农户发展生产,目前已被各级政府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选模式加以大力扶持和推广。这一模式大大降低了农户小生产的盲目性,也有利于良种良法的推广与应用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确在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的弊端正在日益凸显——从表面上看龙头企业有利于组织大批农户发展生产,但在客观上却是把农民束缚在从事提供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狭隘范围内,广大农民得不到这一行业的平均利润,而重点从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则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合法获取农产品增值链条上的绝大部分利润。因此说,这种模式是藏富于少数的涉农大资本,而不是藏富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还还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一模式把农业和农民“终身许配”给涉农大资本,而占人口大多数的作为农村民间小资本的广大农户却只能充当轿夫抬花轿,那就必然持续拉大社会收入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经济鸿沟。

前些年农业部门曾有做过跟踪调查发现,在某市的超市里,一斤西红柿售价为100分钱,其中,种植西红柿的农民只能获得5分钱收入,而包装运输部门收入为45分钱,市场销售部门收入为50分钱。这虽属个例,但它能大体表明生产原材料的农民与专事“加工+贸易销售”的龙头企业之间收益分配的悬殊。从长远看,如果农户永远只能依靠生产原材料获取收入,那就是社会致富机会的极大不公。长此以往,广大农民只能是生长在大树树荫下被动接受“喷灌”来维持年景的一片茵茵小草,永远长不成自主蓬勃的森林。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是温顺的羔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事实已经证明,龙头公司带动模式不利于调整社会分配结构,不可能承担起进一步推动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重任。采用这一模式乃是权宜之计而非长远之计,一时之谋并非万世之谋。

显然,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可持续化,当前迫切需要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合作体制新模式的支持。启动府财政专项投资,实施万倾良田连片整治,农户携地入股,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农场。这种新模式让亿万农民破天荒地变成大农业企业集团的股东和职工,获得投资者和劳动者双重收益,破天荒地共同享受到包括农、工、商、物流、科技、金融在内的现代经济社会的各种最新成果,破天荒地共同接受现代教育,成为合格农企股东、合格农企职工和合格现代公民,

由此而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双重富裕,以期早日共同进入小康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藏富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而不是藏富于少数涉农大资本,才能够避免造成分配悬殊导致社会矛盾逐渐加深给未来埋下贫富对立的动乱祸根。

(二)应对农业竞争的国际化背景,选择大农业发展路径

不谋全球者不足谋一域。决策者应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看清中国农业正面临着复杂纷呈的多种挑战和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格局,选择大农业发展路径来给予有效应对。

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当前农村的另一种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以其小规模灵活性和因地制宜的多样性显示出与乡土农业相适应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个体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势单力薄的不足,有利于保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相对稳定。但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步太迟,规模和实力太弱,市场竞争环境太复杂,其先天弱势和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已经大举进驻农业领域的大资本相比,好比小舢板面对万吨巨轮,根本就没有平等谈判的条件,想做大做强力不从心,缺乏发展的自主空间和自由度,只有充当涉农大资本的附庸和掮客的份儿。

其二,依靠其自身力量无法突破先天的发展瓶颈——资金、科技等生产要素和劳动者素质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其经济活动能力也只能局限于生产原材料或粗加工包装的原始领域,很难延伸其农业产业链进入到现代化食品加工业和国际贸易业。

其三,以其先天孱弱的实力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一旦遭遇不测则血本无归、一蹶不振,因此社会贫富差距只会逐步拉大。

其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管理也相对落后,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大农业生产,无法形成农业内在的防灾抗灾能力,也无法与国际跨国农业大公司展开竞争。

发展小规模家庭经营,引导分散农户自发创办农民合作组织,这些做法本是借鉴日韩模式——依靠“农户+合作”模式来逐渐完成从单一农户向农户合作组织的转变。学者黄宗智就断定:“中国农业的未来不在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场,而是在于资本-劳动双密集化的小规模畜-禽-鱼饲养和菜-果种植家庭农场”。(黄宗智:2009)

然而,诸如此类的思路都过分注重日韩邻国的经验而忘记了中国自家的国情特点,有邯郸学步之嫌。说的是燕国寿陵小子跑到邯郸学习行走的步式,结果不但未能学到优雅的邯郸步式,反倒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步式,只好爬着回家去。这一故事告诫今人,切不可步邯郸学步之后尘。

从表面上看,中国农村与日韩一样拥有深厚的小农经济基础,但更深入一层看却应该注意到,中国是个东方大国,仅仅一个松辽平原的总面积就与日本国土面积相差无几,更是韩国的3.5倍;一个昆仑山脉的总面积就是日本国土面积的1.5倍,更是韩国的5.5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国自有大国的品格,中国经济体所具有的工农二元互动发展的特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与由国家主导的高效地配置要素资源的调控机制并存的特点,都是与日韩相当不同的特殊长项,这些特点是中国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现实基础和重要依据。

在国家战略决策上不可以简单地效仿小国经验,对于这些小国在农业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以做为区域局部和短期策略上的借鉴,但不足以之为全盘抄袭的长期战略摹本。让大国战略套用小国的经验无异于给巨人小鞋穿,给中国发展长期留下一块“农业短板”。

如今的天下已经不再是“四海之内”的小天下,小规模农业固然小康小富,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天下时代,这种美好愿望却是不现实的。其一,只要看看外资以“斩首”式的策略收购控制国内农产品及食品龙头企业,就可了解外资介入中国农业的新特点。2003年初,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3家国际知名投资公司向蒙牛注资2.16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乳业首次获得的海外风险投资。2005年12月,全球乳品巨头新西兰Fonterra集团宣布将投资8.64亿元人民币,以获得行业排名第四的三鹿乳业集团43%的股份。2006年5月,双汇集团将以20.1亿的价格被美国高盛集团控股的香港罗特克斯公司全部收购,美国高盛集团实际上间接持有了双汇发展60.72%的股权。2006年7月,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投资集团、荷兰发展银行以及香港惠理基金以2.225亿美元,买下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35%的股权。2007年3月,达能以娃哈哈公司违反协议为名,提出以40亿元的低价收购娃哈哈旗下所有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家庭农场这样的小农经济体根本无力与国际涉农大资本抗衡。其二,由于生物科技的发达,前沿技术和专有知识产权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地位,小农经济体根本无法承担起综合性国际竞争的重担。

采用农民合作组织模式,或者小规模家庭农场,以及其它各种小农经济体模式,都是只见一社一村而不思中国农业的全球竞争力和长期抗灾能力。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继续走下去,那么,中国农业将持续做不强、长不大。

中国农业中国农业则必须坚持“志在全球”大思路——中国农业要有大出息,提升抗灾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其一实现中国农业“纵横一体化”。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布莱尔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的概念,这里“水平一体化”是指大规模的生产营销组织形式,“垂直一体化”是指专业化的生产营销组织形式,而在这“纵横一体化”当中就蕴藏着提高效率的最大机会,至少有16个问题是农村基层合作社没有能力独自令人满意地加以解决的:1)质量控制;2)生产的标准化;3)调整生产以适应消费;4)稳定生产;5)控制消费以适应生产;6)控制产品向市场的流动;7)产品的分发;8)监测;9)分级;10)销售;11)金融;12)买卖政策;13)消除竞争性的废料;14)改善企业实践;15)利用副产品;16)科学研究。其二立志向世界拓展无形疆土,走全球农业合作发展的道路。不管方兴未艾的城市化进程如何发展,农村人口在相当长时期内总是占中国总体人口的大多数,人口多而人均资源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长期挑战。而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是人口少而人均资源多,正好可与中国互补。两种国家完全可以在互信互补、互利互惠的共同宗旨之下合作发展国际化现代农业。因此,当前中国在思考农业改革问题时,必须着眼于以具有强大扩张潜力的体制为依托,以国际投资合作为平台,以期在发展本国农业经济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为若干年后出现中国的农业跨国公司做好准备。

(三)绿色抗灾,着眼于应对气候变暖的长效机制化

目前,极端气候现象频频出现,旱、涝、风、雪等灾害的破坏力也在升级,海平面上升和土地

沙漠化导致耕地锐减,世界粮食供求平衡或将在未来10年左右最终被打破。世界性粮食危机和淡水危机正在一步步逼近人类,中国粮食安全也正在经受着来自生态环境恶化的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在严重旱灾袭来之时,中国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全国18.26亿亩耕地半数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即使是已建成的8.67亿亩可灌溉耕地也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利用率也只有46%。这些事关亿万农民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设施,当前包括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在内的任何小农经济体模式都不具备有效抗御自然灾害的基本功能。显然政府必须尽快做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规划,着手进行农地综合整治科学规划。二是机制,着手设计、试验和创建一种新的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必须能够适应国土综合整治科学规划的需要,在农业综合整治、防灾抗灾和生态维护方面具有统筹全局、长期规划、集中治理的长效机制;必须形成内在的经济驱动力,以及调动大集体的力量实力优势;必须具备先进管理素质和研究开发实力;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推广和快速更新的高效率网络,大力发展生物基因储存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节水和无土工厂化生产技术、生物新能源生产技术和人居环境生态综合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农业摆脱前路堪忧的困境。

(四)顺应民心,风雨兼程,借助合作化载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共和国成立之初,一场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把集中于地主手里的土地分散到个体农户手里,土地从“合”(集中)到“分”(分散)。互助组、合作社乃至人民公社运动则让土地以新的方式从“分”到“合”。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又一次从“合”到“分”, 今天一直自发活跃在农村中的农民合作组织,开始了新一轮从“分”到“合”的尝试。农民想方设法联合起来所期望得到的是怎样一种合作经营体制呢?显然,农民所期望的合作经营体制必须满足以下诸方面的需求:1)统一标准和产品;2)廉价农用物资;3)农产品加工;4)技术;5)信贷;6)销售;7)合作;8)管理。实质上,在这些具体需求的背后,是农民通过某种高效率经营机制来改变自己所处的分散小农不利地位的热切期望。在此重要关头,国家必须把握时机,实现从部分先富到共同富裕的坚定承诺,给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的的广大农民提供一条有国家风雨同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合作化、通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政府应该比农民站得更高,从高起点出发,扶持广大农民携起手来,共同创建大规模产业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从而为农村自发合作潮流打开一条更合理、更有前途的通道。如果政府能够把握好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坚定不移地与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站在一起,果断出手,扶助广大农户小资本的大联合体,共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以顺应合作致富之民心。

(五)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培源,培育大农业新产业化

在推动农村改革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理念,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努力实现大农业新产业化。

第一,引导政府投资转向大农业,形成一波由现代农业带动的新一波产业化浪潮。通过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促使政府投资转向从过去多年来所侧重的基础设施投资方向转向投资由现代农业带动的大农业,再创国民经济连续稳定增长的奇迹。

第二,通过一部分工业、商业、科教和服务业与农业之间的重组与合作,构建完整农业产业链。完整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是现代生物、环境、化工、材料和智能等前沿科技与大农业的紧密结合,是

新一波科技创新浪潮,它将形成大农业产业重组带来的非线性效益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活力,彻底改变传统农业产能单一的原始状态,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并为此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就业工程。

第三,撬动农村庞大的内需市场,实现投资和劳动双重致富。农村庞大的内需市场是长期为中国建立内生增长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10-20年内给亿万农民带来投资和劳动双重致富的机会,农村家庭经济收入获得空前增长,甚至直追中小城市居民的平均财富水平。

(六)资源优化,把握好硬资源与软资源的关系,着眼于资源配置的系统化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项是农业资源要素不足不全,这是当前农业通向现代化之路的主要障碍之一。这里说的资源除了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和设施等硬资源之外,还有经营体制机制、覆盖完整产业链的经营权、赢利模式、管理文化观念,以及各种资源的配置结构等软资源。从战略上考虑,无形的软资源是更为重要的资源,应予以充分重视的。

纵观历史与未来,中国工农业经济发展的进程大致可分为前50年(1949-1999)“以农保工”和后50年(2000-2049)“以工哺农”(或者“以工促农”)两个阶段。在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底子几乎是一张白纸,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积累,亿万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节衣缩食数十年,默默无声地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构筑起一条通向工业化的铁轨路基。是中国农民近乎悲壮的奉献支持着国家工业化列车隆隆向前。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共和国的经济政策转向“以工哺农”,各种财政补贴、扶贫资金、免征农业税、教育普及和医疗养老等政策相继出台,乃至于最近直接投资于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维修和建设。

但是,在今天希望单纯依靠财政补贴来扶持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是不现实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因为加入WTO之后中国对农业的补贴率是受到限制的。然而,这种限制恰恰促使中国必须尽快改变过去重视硬资源的“输血式反哺”而轻视“造血式反哺”软资源的习惯。软资源哺育是一种体制机制新模式,它通过社会资源的重新调配,为大农业注入专业配套的工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业等重要资源,形成现代大农业的完整产业链;融现代科技、教育、先进管理体制等软资源于一体,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大农业生产格局。再也不能让农民年年指望着自己种的西红柿能卖得出去,而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既能种植西红柿,又能提取茄红素,还能把茄红素堂堂皇皇地摆到上海第一医药的柜台上,以每瓶数百元的价格卖给那些酷爱美容的女人和防癌抗癌的老人。因此,让土地、资本、科技、劳动、教育、管理等资源要素得到高效结合,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期待,那么,新中国前50年“以农保工”与后50年“以工哺农”的发展战略就能够获得工农业相互扶持,双双走向繁荣的“大满贯”。

软资源“机制哺农”,必须与教育资源要素的配置相结合,充分考虑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亿万农民的素质教育,以期大面积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之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力和融入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素质。只有“以人为本,教育立基”的农业体制机制,才能抓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软资源“机制哺农”还要与“农业新模式计划”相协同。目前的“城镇化浪潮”是提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业新模式计划”是提倡城市工业产能向大农业转移,提倡各种农业资

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创新了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形成了企业带农、惠农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理念 过去我国农业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方式的影响,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不活、眼界不宽、办法不多,很长时间难以摆脱农民和市场主体积极性不高、供给难保障,增产不增收,农产品买难卖难时有发生的被动局面,农业难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根本上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方式,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方式思考和谋划农业的发展,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找到了切实的工作抓手。 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市场引导生产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确定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开展经济合作,减少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用工业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理念,按照工业化的要求推动农业向着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拓展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构建农业完整产业体系,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以农为本带农富农理念,要求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通过制度安排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传导到生产环节和农户,使农户通过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实惠。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龙头企业带动,互助共赢,和谐发展的理念,既抓住发展龙头企业这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又下大力量,大力扶植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各类服务组织发展,特别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企共发展,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理念,大力引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使用新装备,提升了农业的竞争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是关键,实现小规模分散农户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是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拓展产业链,建立组织链,完善利益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选择 梅方权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到了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只是处于走向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在全球学术活动的舞台上,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4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特征的变化,具有不同的基本内涵。建国以来的近50年间,有三次发展。 第一次是在50年代中国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处在学习苏联模式的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是指农业实现“四化”:即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农业水利化、农业电气化4类技术指标。 第二次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总结了过去的历史经验,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发展,实现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内涵扩大了,延伸到了经营管理,指标也有所增加。 第三次是在90年代中后期,是在中国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的发展发验,在大量调查研究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其基本内涵已经扩大到农民生活消费和农业资源环境,注意了吸收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且经过大量指标分析,提出7类22项评价指标,可以比较全面科学地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为跟踪、判断、评价农业现代化的状态,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划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可以认为是一个非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很不相同。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环境特征,是处在全球走向信息化时代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迅速崛起,全球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之下。 过去,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所处的环境,是在探索寻找现代化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在探索寻找农业现代化技术的工业装备农业的时期,是在以工业化大机器替代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手工农具的时期,是在没有成熟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可以借鉴的时期,也是在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现代石油工业带来严重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现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相当成熟的时代,是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走向产业化的时代,是在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现代化而正在走向信息化时代的过程中和正在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是在全球日益重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建设农业现代化。 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技术,不必完全重走发达国家走过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政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 ———中国宏观经济学术研讨会(2016)综述苏梽芳陈昌楠*苏梽芳、陈昌楠,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邮政编码:362021,电子信箱:suzufine@hqu.edu.cn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全球经济“低增长、低通胀和高不确定性”的局面下,中国经济如何在新常态化背景下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政府决策部门、经济学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华侨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 略研究院共建)、 经济研究杂志社、财贸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承办,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协办的中国宏观经济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1月20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研究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兼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汪红驹、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兼中 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郭克莎教授先后做了主旨演讲。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银河证券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厦 门大学、 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近7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通过聚焦经济学学术前沿,对中国宏观经济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共同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言献策。 在主旨演讲中,裴长洪研究员就当前经济形势中的宏观政策配合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从 当前国际宏观经济形势视角, 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组织不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欧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内的全球六大央行均是实行负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对于我国经济运行的情 况,他认为,政府对实体经济融资高度重视, 2016年9月份以来实体经济融资增加的力度在加大,工业生产平稳,工业增加值和其他相关的经济数据好转。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采取的货币政策有利有弊,虽然使得经济增长比较平稳,但是带来全国房价大幅上涨。而在房价持续上涨过程中投资增 长并未大幅提高, 且民间投资出现下滑趋势。针对宏观政策配合问题,他建议,决策层既要权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利弊,又要注意房地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在稳增长、调结构当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高培勇研究员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的新常态也逐步地呈现出来。近年来财政形势发生的变化具有趋势性,或者说具有规律性。他具体地分析了财政运行六大变化特征,即财政收入增速断崖式下滑、财政支出逆势上扬、预算由超收转变为短收、财政政策呈周期性扩张、集权化体制格局将趋向松动、财政改革迎来新的动力。他强调,财税改革很重要,财政越困难,财税改革 动力就越大。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随着经济减速,中国财政已经进入了大不同于以往的新时期,进入一个新的常态。面对新形势,就得有新思维,应当全面而适时地调整理念、思路和战略,把当前财税改革与发展工作的着力点落实到新的轨道上。 潘向东研究员首先总结了过去三十多年创造中国奇迹的两大因素:廉价的生产要素形成了比较优势;强势型政府带来的低公平福利下的廉价制度交易成本。他指出中国现在的经济周期处于 1 2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ARD)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CARD )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 ) 决策参考 2007年第1期(总第16期)2007年1月8日领导批示: 编者按为深入了解我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讨现阶段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途径,受茅临生副省长的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于2006年下半年对分布于全省11个市的138村进行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及新农村建设投入情况的面上调查,同时在衢州、金华、绍兴、湖州等地选择若干典型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村级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于浙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张忠根 一、村级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长期以来农村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投入主要依靠村级集体经济。以本次调查的138 个样本村为例,2005 年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运转和维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社会福利与保障方面的投入,来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经费比例分别达到了 96.17%、66.11%、60.66%、88.10%、71.47%和87.53%。可见,在当前体制下,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担当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路子不广 1、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村级债务逐年增加据浙江省农业厅汇编的《浙江省农经统计资料》,2005年全省3.5 万个行政村中有37.1%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 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10 万元之间的村占19.5%,10-30万元之间的村占 18.1%,超过30万元的村只占四分之一。而根据典型调查,一般行政村一年的基层组织运转经费至少需要3 万元。这说明,目前全省有近40%的村其集体经济收入还不够当年的组织运转开支。 从本次调查的样本村来看,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10 万元以下的村占 22.5%,20-50万元的占32.3%,50-100万元的村占19.8%,100 万元以上的村占16.7%。样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要好于全省的整体水平,但由于这些村的组织运转费用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平均每村12.7万元),因此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村其集体经济收入不够组织运转开支。2005 年有24 个村得到过上级政府的组织运转经费补助,占样本村总数的17.4%。 由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而农村基层组织运转、财政支持项目配套等刚性支出增长,村级债务呈增长趋势。从本次调查的样本村看,2000 年村级债务为2288.46万元,平均每村为16.58万元。2005 年村级债务增加到4346.03万元,平均每村为 31.49 万元,是2000 年的1.9倍。其中,上级项目配套债务由47.08 万元增加到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c6624546.html,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作者:周绪全 来源:《南方农业·中旬》2017年第02期 摘要我国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国家,在国内有70%以上的农业人口,虽然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有所改善,但依据处于相对落后的情况。基于此,探究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基本现状与对策,阐述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进一步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代化;基本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https://www.doczj.com/doc/ec6624546.html,ki.1673-890x.2017.05.037 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对农业知识了解甚少 现如今,在我国大约有9亿多农村人口,其中有60%以上的农民处于一种文盲或半文盲的状态,其中,受过小学教育以及中学教育的人员比例较大,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数在总人数中的比例很小。伴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逐渐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的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直接影响着后期农产品的产品以及相关质量、劳动生产率。各行各业也开始逐渐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经济的发展,低水平的文化素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1.2 重视城市而轻视乡村建设 目前,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村现有的耕地资源却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运用,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认为,仅依靠家中的农作物种植很难有效维持整个家庭后期的生活支出,因此,许多的农村青年开始选择到大城市去打拼,从而使得农村存留的劳动力缺少,致使许多耕地逐渐荒芜,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耕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桎梏[1-3]。由于重城轻乡的观念,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难以形成特色农业的发展,对于向城市化方向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1.3 经营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 受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制约,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仍摆脱不了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制度,从而很难形成较大规模的承包经营体制,这样也就使得农业经营仍旧以家庭作为主要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新时代、新经济、新目标自测

中国经济发展路径:新时代、新经济、新目标自测 单选题(共5 题,每题6 分) 1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重大判断。 ? A.十一大 ? B.十二大 ? C.十三大 ? D.十四大 2 . 坚持以为中心, 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促 进社会全面进步。 ? A.人民

? B.改革开放 ? C.经济建设 ? D.依宪治国 3 . 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任务和战略部署大体可分两阶段: 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A.公正 ? B.平等 ? C.法治 ? D.美丽 4 .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A.不平衡不充分 ? B.不充分不协调

? C.不协调不充分 ? D.不充分不平衡 5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为主线。 ?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C.产业结构升级 ? D.改革开放 多选题(共5 题,每题8 分) 1 . “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具体指要。 ? A.坚持协调发展 ? B.坚持绿色发展

? C.坚持开放发展 ? D.坚持共享发展 2 . 为了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下面属于新经 济形势下要求着力构建的经济体制的特征是。 ? A.市场机制有效 ? B.微观主体有活力 ? C.宏观调控有度 ? D.主体参与积极 3 . 坚持解放和发展各种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 活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属于努力发展的方向的是。 ? A.更高质量 ? B.更有效率 ? C.更加公平 ? D.更可持续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战略对策研究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的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的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的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的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的农业、依靠新型农民发展的农业,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资源优势互补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破了传统农业弱质产业、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的局限性,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其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现状。国际上一般采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农业土地和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集约化程度等指标体系,综合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但是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还有较大差距。 1、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来看,一方面,2006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1.9%;美国只有1.3%,日本为1.7%,韩国为3.2%,巴西为5.1%,印度为17.5%,全世界平均只有3.4% 2、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0.3公顷;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3.7公顷,是中国的200多倍。从农业土地生产率来看,以主要粮食作物为例,除小麦外,中国的水稻、玉米、大豆等单位面积产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3、从农业资源利用率看,2005年中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化肥施用量为341吨,墨西哥只有69t,印度129吨,巴西137吨,日本270吨,美国110吨,澳大利亚仅44.8吨。 上述分析充分说明,无论是与现代农业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还是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都还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步伐。 (二)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走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都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大规模转移农民为基本特征的。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既在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性,又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必然性: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问题将长期成为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维护粮食安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各种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2、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能源资源贫乏的国家,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长期的战略任务。我国现有耕地仅1.22亿公顷,人均耕地只有0.09 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并以每年93.33万公顷的速度锐减,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2亿公顷耕地,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 3、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基数巨大,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的空间有限,必须坚持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4、我国农民科技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浅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高炳淼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药学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对全球生产力的深刻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现代化趋势,发达国家由于科技进步、资本供给的充足,以及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业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却滞后了许多,出现了农业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二元经济模式,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进步,那么中国农业现代化将如何展开? 本文试从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独特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现代化通常是指某一事物的发展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跨世纪的发展主题。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仍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科技的现代化则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合理开发应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经营管理、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和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产品商品率的现代化,并得以持续发展。其本质应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机械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物工程化; (3)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专业化;(4)农业生产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现代化、优良化。 1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各有特色。一般认为,在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大体有三种类型:(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为代表。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辖一乡一镇,六个办事处,农业人口近11万人,拥有耕地9万多亩。XX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1300万元,比上年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23元,增长9.5%。全区小麦总产达13800吨,增加200吨;平均单产345公斤,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秋粮总产 1.42万吨,平均单产338公斤,与XX年基本持平。畜牧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成效显著,全区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 个,新建标准化猪舍29座;规范养殖小区1个;规范养殖企业5个;全区奶牛存栏7100头,生猪存栏达到4.38万头。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像任庄奶牛小区、河南佳源乳业养殖小区、保林农艺苑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XX年农业现代化建设 XX年联系我区实际,结合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一个目标,推进二化进程,提升三个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学、比、看”的要求,抢抓政策机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为实现我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构筑农业现代化建设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基础上,

提高油料、蔬菜及特色农业种植。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发展奶牛、生猪、肉、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继续落实优惠政策,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及养殖小区,不断提升全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XX年计划发展沙河以南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和改建奶牛养殖场2个,新增存栏奶牛500头,新建和扩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3个,新增出栏生猪6000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推进以沙河沿岸、平桐路两侧农家乐为主的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和林果采摘业,努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以龙头企业为驱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落实国家和省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继续支持保林农艺苑、任庄奶牛养殖小区等重点龙头强筋壮骨,计划新增区级龙头企业1-2家,力争打造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培育1-2个有一定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50%以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增长2个百分点;重点发展畜禽、生猪、奶牛、果蔬、米线加工五大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带动能力。加强组建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家,带动农户尽快致富奔小康。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陈定洋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销。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 升级生产领域,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在

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理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升级经营领域,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制,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一些地区特色品牌农产品开始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辟专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营基地、自建网站、自主配送的方式打造一体化农产品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运营,预示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个性化与差异性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将广泛兴起。所谓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升级服务领域,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4学时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直都是农民的眼睛。你要到农村的时候你可以看到,不管大人小孩他们的眼睛都瞪着你。他们的眼睛希望从你那边得到解决他们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眼睛告诉你,他们也是跟我们一样,都是希望能够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是一直激励着不断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一个很主要的力量和源泉。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一重大问题。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观宏瞩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超越一时,超越一域,实现农村改革和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突出中国所能走出的中国自己的道路。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一)中国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历程 1.什么是农业现代化?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1949.3),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目标,其主要内容是“集体化加机械化”的模式;当20世纪50年代中期实行了农业集体化后,到1959年就又被概括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可以说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的认识。这同当时西方封锁我国,我们只能“一边倒”、学习和参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那时,苏联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集体农庄,是中国努力追求的方向。(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一大片,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全方位) 20世纪60年代,我们逐步了解、研究了美国、日本以及法国、荷兰、比利时等西方国家的农业在战后“确有很大发展”的事实,同时,也更多地知道了苏联的农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周恩来还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实现“四化”: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可说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第二阶段,它比第一阶段的视野宽了,不再把苏联模式当做农业现代化惟一的追求目标,也开始重视和借鉴西方农业现代化的好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就进入到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的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仅要依靠机械、通用技术,更要依靠科学,依靠生物工程、尖端技术;把农业的根本出路,从在于机械化,提升到了在于科学,在于生物工程、尖端技术。第二个重点,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关于如何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领导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问题。 农业现代化是指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 2.我国农业现代化时间进程总设计 预期历时“百年”。按照邓小平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总设计我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表,是在21世纪的中叶,即从新中国建1949年算起,经历的时间大体上是一百年。把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安排充分,时间打够,是邓小平重视历史经验的结果。

耕地保护与利用_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耕地保护与利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 王春龙 [摘要]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都对耕地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重视不够,还存在着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而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问题与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时也关系到我国包括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内的各项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耕地保护与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耕地 保护与利用 农业现代化进程 基础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9)—02—0033(03) [作者]王春龙 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上海市 200433 笔者近日专门赴湖南省邵阳县、河南省沁阳市、安徽省无为县、江西省安福县等地的一些乡村就中国当前广大农民的耕地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所到之处的农民在保护和利用耕地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 一、调查地在耕地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耕地保护不力 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滥建开发区、圈地盖厂房外,我们所到的农村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有关侵占耕地的问题。 (1)擅自占用耕地修建房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的支农惠农力度在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也与日俱增,农民的经济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住新房,特别是建新楼房正被相当多的农民提上议事日程。于是,许多农民把原来的旧房废弃或者拆掉,再盖新房。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本来是件大好事,无可厚非,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但问题是,他们的新房不是盖在刚被废弃或拆掉的旧房的原址上,而是另择宅基地,耕地往往成为他们宅基地的首选。关于擅自占用耕地建造房屋的问题,在我所调查的地区几乎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地方的农民把只允许他们承包耕种的国家土地视为其私有土地,随意处置,占用耕地建房显得毫无顾忌。在湖南省邵阳县有一个村庄,近三年来村民共建造房屋15幢,其中建在自家农田里的有12幢,在农田所建房屋占建房总数的80%。在江西安福县有一个村庄,近三年共修建房屋10幢,而且全部建在农田里。在安徽无为县有一个农民,在农田盖了一幢三层小楼,另外还在旁边盖了两座小平房,然后再在四周修建围墙,总共占了将近一亩农田。这种情况在河南等北方地区似乎不太严重,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不仅如此,他们建房所占用的耕地往往又都是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利条件好、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于是出现这样的景况:一方面,原来的村子因农民大量搬进村外的新房而成为“空心村”,原有旧房及宅基地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大批农田甚至稳产高产田被占用,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2)在耕地上开砖瓦窑。国家早已明文规定,禁止在耕地上开砖瓦窑,禁止在建筑领域使用实心土砖。但这在我们所调查的地区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一些地方的农民为了盖房仍然在耕地上开砖瓦窑,他们先是在耕地上挖一个大坑,制作砖瓦坯,然后在旁边建一个窑烧制砖瓦。砖瓦烧制成品后,这块耕地基本就废弃了,要想复耕难度极大。这不仅侵占耕地,还严重污染环境,村庄常常笼罩在从窑中排放出来的浓浓烟雾中。这种情况在南方比较普遍。在湖南省邵阳县有一个村,在不同的耕地上建有3座砖瓦窑,所占耕地被废弃,而且已达数年之久。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