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乐理知识点:

1、调号就是指为建立新的宫系统而需用的变音记号,按照一定的次序与位置记在谱号后面。比如1=C, C大调。

2、拍号就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就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3、

节拍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

拍号

强弱规律

指挥图示

4、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与声等)

5、力度:音乐表现中的强弱程度。

力度标记: P弱PP 很弱mp中弱 f 强ff 很强mf中强sf突强

6、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7、《彩色的中国》

G大调3/4拍中速情绪:亲切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

休止符: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与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0

作曲者:冯奇作词者: 朱胜民

8、《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G大调 2/4拍进行曲速度演唱形式:齐唱。

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

9、《爱我中华》降B大调,4/4拍,中速稍快,情绪:自豪地。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

爱我中华简谱唱谱

10、圆舞曲:一种3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型为:

3/4 X X X ︱X X X ︱

11、《青春友谊圆舞曲》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

就是(青年人热爱与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与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为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

音阶:按照特定规律,将音高顺次排列的一组音列。

12、溜冰圆舞曲

管弦乐: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她类型的

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

作曲者:法国作曲家艾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曲

曲式结构:序曲+第一圆舞曲+第二圆舞曲+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尾声。

变音记号:升号﹟降号 b 还原记号

13、雷鸣电闪波尔卡

作曲者:约翰、施特劳斯人称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

音乐曲式结构:引子+A段+B段+A1段+尾声

波尔卡:19世纪产生于波西米亚的一种速度较快的二拍子舞曲,其典型的节奏为 :2/4

14、探戈:起源于阿根廷的一种社交舞曲,二拍子或四拍子。

15、民歌:中国民歌就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中国民歌包括用以演唱的歌与用于吟诵的谣两种形式。

分为三大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16、一段体:又称一部曲式,由一个乐段构成,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式,一种音乐意境。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流行于内蒙古牧区。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

16、银杯:

a小调,4/4拍,中速稍快,情绪 :热情的短调,一段体,两个乐句。蒙古族民歌。多用装饰音倚音,下滑音。

17、牧歌

D大调,4/4拍,慢速,情绪:舒展、辽阔地。长调,一段体,两个乐句。蒙古族民歌。多用装饰音倚音。

要求:唱谱子

18、音色:不同的人声器官、乐器及各种声源所发出的各具特色的声音。

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汇总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汇总 各年级音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上学期) 一年级:共十一课,23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二年级:共十一课,22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三年级:技能:共十课,22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11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理论:1、每课圆圈里面的乐理知识需要掌握如: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表示方法等;人声的分类。 2、知道歌曲的出处,并知道歌曲的演唱情绪,如:第九课《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民歌,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四年级:共9课,16首歌曲,学生至少会唱9首(这是底线),每课至少会唱一首,要求会唱,唱熟。 理论:1、每课圆圈里面的乐理知识需要掌握如: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指挥图式、四拍子指挥图式以及强弱规律,升记号的表示方法等。 2、知道歌曲的出处,并知道歌曲的演唱情绪,如:第九课《刨地瓜》是一首山东陵县民歌。《山谷静悄悄》用轻柔、优美的情绪演唱。 五年级:技能:共七课,7首歌曲,要求学生全部会唱并唱熟(尽可能的不看课本)。 理论:1、第一课:掌握装饰音“上波音”的表示方法;知道刘天华创作的优秀曲目;知道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的名称。 2、、第二课:掌握切分音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3、第三课: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的表示方法。 4、第五课:知道民族乐器中拨(击)弦乐器的名称。 5、第七课:掌握变音记号“降记号”的表示方法。 另注:歌曲的出处及演唱情绪需要知道,如:第三课《小机灵的歌》是一首日本歌曲,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主题歌,用机灵、活泼地情绪演唱。 六年级:技能:共七课,7首歌曲,要求学生全部会唱并唱熟(尽可能的不看课本)。 理论:1、第二课:掌握切分音和反复记号的表示方法及含义。 2、第四课:知道舒柏特创作的有代表性的器乐曲和歌曲。 3、第六课:知道黄自的艺术成就。 4、第七课:知道柴可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另注:歌曲的出处及演唱情绪需要知道,如:第五课《星星和灯光》是一首彝族歌曲;《童年多美好》用深情活泼地情绪演唱。 三年级:(每空0.5分) 1、连线 四分音符 5 二分音符3- 八分音符0 四分休止符 5 2、《桔梗谣》是一首朝鲜民歌,用()的情绪演唱。 3、人声分为()、()、()。 四年级:(每空0.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由()作词,()作曲的。 2、选择 三拍子指挥图式() A B C 3、《山谷静悄悄》用()的情绪演唱。 4、升记号用()表示。 5、《刨地瓜》是一首山东()民歌。 六年级:(每空0.5分)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1.《爱我中华》 (1)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2)词作家乔羽、曲作家徐沛东 (3)歌曲旋律热情奔放、极具号召性, (4)歌曲将歌颂我国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对祖国充满无限热爱和共同建设富裕中国的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2.《我的中国心》(要求会跟伴奏熟唱这首歌曲) (1)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香港词作家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作曲家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歌曲《我的中国心》 (2)歌词感情炽热、真挚,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心声。 3.《我和我的祖国》 (1)歌曲用第一人称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之间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情感。 (2)歌曲速度为中速,旋律舒展流畅,情绪为深情地,常常作为各大晚会的保留曲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一首极具魅力的抒情歌曲。 (3) 4.《渴望春天》(要求会跟伴奏熟唱这首歌曲) 歌曲《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91年创作。莫扎特一生虽然短促,充满坎坷和不幸,但在他的晚年(1791年)却写出了如此欢乐、纯真的歌曲,这正说明:乐观、热情、质朴、诚挚是莫扎特音乐语言的典型特征,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幸福、光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5.《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要求会用《渴望春天》的分句办法给这首歌分句) (1)是一首爱尔兰民谣,旋律来自于18世纪爱尔兰游吟诗人们的吟唱音乐 (2)描写了美好的时光如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般慢慢地凋零、枯萎,只有在回忆里重温旧日纯真的情感。 6.《苗岭的早晨》《飞歌》(要求能听辨旋律并分析这两首曲子的共同之处:《苗岭的早晨》 主题音乐源于苗族民歌《飞歌》) (1)《苗岭的早晨》演奏乐器为小提琴,演奏形式为独奏, (2)《苗岭的早晨》是根据苗族民歌《飞歌》的音调创作而成的。 (3)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苗寨的早晨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景。 (4) 7.《雪橇》(选自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要求能听辨旋律) (1)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才华的作曲家; (2)演奏乐器及形式:钢琴独奏;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六年级 音乐教案 姓名: 单位: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感恩的心》 2、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 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

二、欣赏歌曲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 2、节奏练习 3、唱旋律 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 1、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 2、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 3、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忙纠正错误。促进提高。 四、学生表演 一边唱歌边作手语。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五、欣赏歌曲。 (1)介绍“乐圣”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乐迷熟悉的音乐家。可先由学生来介绍,最后教师补充、总结。 交响曲是音乐作品中结构最宏伟的,通常有三到四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合唱部分主题,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感受就更加深刻了。 (2)《欢乐颂》是贝多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集中表现,他想象的全人类拥抱起来、团结起来的场面虽然是一种理想,但在当时乃至现在仍具有积极的作用。《第九交响曲》首演获得空前成功,巨大的欢呼声几乎要将大厅的屋顶掀翻,可见这首交响曲深得民心。 (3)欣赏合唱《欢乐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试卷及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上册音乐试卷及答案(知识点整理) 填空 1、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节奏自由,速度比较缓慢。短调节奏规整,速度轻快。《牧歌》是一首长调,《金杯》是一首短调。 2、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立的一种钢琴小品体裁叫音乐瞬间 3阿肯是指哈萨克(民族)的民间歌手。 4《两颗小星星》是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 5英国管是木管乐器之一,音质柔和、圆润,有着田园风、回忆、梦幻的色彩 6 赛马描绘了万马奔腾的景象,是一首二胡独奏曲 7 《我爱银河》旋律以跳进为主,表现了小星星在太空穿梭起伏的形象 8、幽默曲是一种幽默风趣、表现明朗愉快情绪的器乐小品。 连线 《“自新大陆”交响曲》穆索尔斯基 《苏珊娜》福斯特 《图画展览会》德沃夏克 《木星——欢乐使者》霍尔斯特 德沃夏克是捷克作曲家,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 填空 1、蒙古族民歌有长调和短调之分,长调节奏自由,速度比较缓慢。短调节奏规整,速度轻快。《牧歌》是一首长调,《金杯》是一首短调。 2、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立的一种钢琴小品体裁叫音乐瞬间 3阿肯是指哈萨克(民族)的民间歌手。 4《两颗小星星》是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 5英国管是木管乐器之一,音质柔和、圆润,有着田园风、回忆、梦幻的色彩 6 赛马描绘了万马奔腾的景象,是一首二胡独奏曲 7 《我爱银河》旋律以跳进为主,表现了小星星在太空穿梭起伏的形象 8、幽默曲是一种幽默风趣、表现明朗愉快情绪的器乐小品。 连线 《“自新大陆”交响曲》穆索尔斯基 《苏珊娜》福斯特 《图画展览会》德沃夏克 《木星——欢乐使者》霍尔斯特 德沃夏克是捷克作曲家,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作曲家。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套教案(26课时完整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 下册音乐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 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 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教育 教学安排:4课时 第二单元八音盒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能正确识读8/6拍号,知道其含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其 轻盈、富有摇荡感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异国民歌音乐特点以此拓宽学生音乐知识面。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三单元环球风采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外国音乐风格; 3、认识反复记号 D.C. Fine 教学重点: 理解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 D.C.反复记号,

并掌握它的用法。 教学难点:唱准后半拍起的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课时安排:4课时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3、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3、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4、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听音乐选画面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5课时 第五单元母亲河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长江我的家》、《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 2、在欣赏能体会旋律线的起伏与歌曲表现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母亲河的相 关文化知识。 教学重难点: 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感情,丰富有关长江黄河的相关文化知识。 课时安排:5课时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听歌曲,熟悉歌词的内容,整体感知歌词的内容。 2、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把握主旨内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珍惜友谊,不因离别而哀愁,而要满怀激情各奔 前程。 教学重难点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新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乐理知识点: 1、调号是指为建立新的宫系统而需用的变音记号,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后面。比如1=C,C大调。 2、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3、 4、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 5、力度:音乐表现中的强弱程度。 力度标记:P弱PP 很弱mp中弱 f 强ff 很强mf中强sf突强 6、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7、《彩色的中国》

G大调3/4拍中速情绪:亲切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 休止符: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0 作曲者:冯奇作词者:朱胜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G大调 2/4拍进行曲速度演唱形式:齐唱。 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 9、《爱我中华》降B大调,4/4拍,中速稍快,情绪:自豪地。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 爱我中华简谱唱谱 10、圆舞曲:一种3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型为: 3/4 X X X ︱X X X ︱ 11、《青春友谊圆舞曲》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为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 音阶:按照特定规律,将音高顺次排列的一组音列。 12、溜冰圆舞曲 管弦乐: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音乐基本知识和常识提要 一、音乐知识 1.音乐中的七个音符简谱中写作1 2 3 4 5 6 7,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 2.乐曲中,1=C 指调号,4 2指拍号,中速稍快等指速度。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42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强 弱 83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43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86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强 弱 弱 次强弱 弱 4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强 弱 次强 弱 2 2 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强 弱 音符 名称 时值 音符 名称 时值 5--- 全音符 四拍 5- 二分音符 二拍 5 四分音符 一拍 5 八分音符 半拍 5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 附点四分音符 一拍半 5. 附点八分音符 四分之三拍 5 5 5 三连音 一拍 55 5为切分节奏,中间的5为切分音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0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 升半音 mf 中强 > 渐弱 ↘ 下滑音 b 降半音 mp 中弱 倚音 ↗ 上滑音 还原记 号 p 弱 tr~~~ 颤音 ⌒ 延音线 ff 很强 pp 很弱 波音 V 换气记号 f 强 < 渐强 5 保持 ▼ 顿音记号 7.反复记号: 表示从头反复; fine 表示结束. 表示从S 处开始反复。 8.歌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独唱、轮唱(卡农)。 9.圆舞曲是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波尔卡是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二拍子民间舞蹈,有《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10.乐器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 (1)拉弦乐器:二胡、中胡、高胡、板胡、马头琴等。 (2)吹管乐器:笛子、笙、唢呐、管、巴乌、排萧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xx 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1987 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 ,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 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 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2 、音乐符号“ b”的名称是降记号。 3、音的名称叫音名,音乐中基本音的名称用英文字母C D E、F、G A、B来表示。 4、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叫做唱名。 5、在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均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6、五线谱是由五条线组成的。 7、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音,不要大声喊唱与喊叫。 8、歌曲《我的太阳》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保留曲目。他被誉为高音C之王。 9、通常可将人声分为童声、男声、女声,男声和女声又可分为男女高音、男女中高音、男女低音 10、童声的特点:清脆、明亮 女高音的特点:柔美、抒情男女中音的特点:深沉、浑厚 11 、歌曲的演唱形式一般有(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轮唱)(小组唱) (表演唱)(大联唱)等。 12、声乐主要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13、乐谱中用来记录音的符号叫音符,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 14、《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 15、用来记录音乐停顿的符号叫休止符。 16、《脚夫调》是一首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17、民歌体裁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18、号子亦称劳动号子,是与劳动方式和过程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 19、山歌是人们在田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 20、《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47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序曲。

21、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22、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23、旋律又称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的单声部线条。 24、从主音到高丿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歹I」起来的一组音叫音阶。 25、调试的主要种类有大调式、小调式及五声调式—等。 26、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代表作有《二泉映月》等。 27、《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独奏曲。 28、男女童声的特点:明亮、清脆、甜美。 29、五线谱是以不同音符的形状来表示音的长短。 30、《我的太阳》音乐旋律的特点是爽朗、豪放。歌曲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赞美之情。 31、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记载音乐的一处记谱形式。 32、〈〈洗衣歌》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33、民族管弦乐队由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4、西洋管弦乐器一般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5、我们欣赏过的管弦乐曲《蓝花花》是根据民歌《蓝花花》改编而成的。 36、大调式简称大调,是由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____________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do为音阶的主音< 37、小调式简称小调,是由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____________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艮为音阶的主音< 38、大调的色彩比较明亮,小调的色彩比较柔和。 39、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 40、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粹。它在继承宋、元明戈皿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和表演形式,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 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四大功夫(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二、选择题 1、2/4这个拍号的准确读法是:(B )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2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x xx 0 ( 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 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

六年级音乐复习资料(上册)

六年级音乐复习资料(上册) 一、填空题。 1、在一拍中时值均等地唱(奏)三个音,这叫作三连音,用符号()表示。音乐中重音符号用表示。“”是渐强记号。渐弱用表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是云南玉溪,国歌要用进行曲的速度演唱,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乐曲。 3、《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是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两位词曲作家还共同创作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这首歌的首唱者是郭兰英,她生于1929年,用稍慢的速度,优美、亲切地情绪演唱。《英雄的诗篇》是管弦乐曲,是《我们的祖国》第二乐章的片段。 4、《老鸟,小鸟》是一首绕口令歌,是由我们作曲家瞿希贤作曲,他生于1919年,去世于2 0 0 8年,他一生为青少年写了大量的歌曲,我知道的还有《飞来的花瓣》、《美丽的花儿》。 5、音阶中相邻两音的距离,分为全音和半音,一个全音包含两个半音。音乐中“3”和“4”是半音,“7”和“i”半音。“1”和“2”是全音,“2”和“3”是全音,“4”和“5”是全音,“6”和“7”是全音。 6、“葫芦丝”和“芦笙”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纳西古乐”的保存地是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是傣族音乐歌舞集中的地区。《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重庆民歌。《飞歌》是苗族民歌。与《苗岭的早晨》音调相似。自由延长记号用表示。 7、《丰收锣鼓》中用的是民族打击乐器进行演奏的,你知道的有云锣、板鼓等。 8、“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歌德”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贝多芬为歌德的悲剧〈〈爱格蒙特〉〉谱曲。《欢乐颂》、《土拨鼠》、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都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作曲,《土拨鼠》是歌德作诗。一般来说,大调式的音乐比较明亮,小调式的音乐较为柔和。大调式音阶是1、2、3、4、5、6、7、i ,小调式音阶是6、7、1、2、3、4、5、6 。“#”叫作升号,表示 #号后面的音唱(奏)时升高半音。还原记号用“”表示,表示前面升高或降低的音又回到原来的音高。 9、京剧中的脸谱有生、旦、净、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现代京剧《红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1) 第一课时 (1) 第二课时 (3) 第三课时 (6) 《第二单元学曲艺》 (8) 第一课时 (8) 第二课时 (9) 第三课时 (11) 《第三单元古曲新韵》 (12) 第一课时 (12) 第二课时 (14) 第三课时 (16)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20) 第一课时 (20) 第二课时 (21) 第三课时 (22) 第四课时 (23) 《第五单元歌剧之窗》 (25) 第一课时: (25) 第二课时 (26) 第三课时: (27)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28) 第一课时 (28) 第二课时 (30) 第三课时 (32) 第四课时 (35) 第五课时 (36)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导入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重点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重点

1、《蓓蕾之歌》李岚清曲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 2、,《中学时代》演唱形式:合唱歌词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 3、《飞来的花瓣》演唱形式:混声四部合唱曲作者:瞿希贤代表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4、《校园的早晨》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要珍惜时间,树立理想。 5、《歌唱祖国》演唱形式:合唱曲作者:王莘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扬。 6、《红旗颂》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曲作者:吕其明演奏情绪:宏伟庄严、情绪憿昂、气势磅礴。 7、《神圣的战争》苏联歌曲体现了苏来纳人民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 8、《伏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诗《我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曲 9、《西风的话》演唱形式:合唱曲作者:黄自 10、《秋》选自维瓦尔第的《四季》演奏形式:小提琴协奏曲曲作者:意大利维瓦尔第描绘了乡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11、《丰收锣鼓》演奏形式:民乐合奏描绘了丰收的热闹场景

12、《黄河船夫曲》山西民歌塑造了黄河船夫粗犷的形象

13、

14、国比捷曲 15、《鼓手的战争》德国维尔纳.泰尔辛曲表现两名鼓手竞技的乐曲

2017-2018年七年级音乐上学期音乐期末考试 一、听乐辩曲 1、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2、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3、曲名《》作者()演0奏或演唱形式() 4、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5、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二、填空题 1、声乐的演唱形式包括( )、( )、( )、( )、等。 2、写出音乐中七个基本音的音符( )、( )、( )、( )、( )、( )、( ),音名( )、( )、( )、( )、( )、( )、( ),唱名( )、( )、( )、( )、( )、( )、( )。 3、斯美塔那是()国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交响套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周) 教学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 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知识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一、音乐知识 1、《丝绸之路》是一部(电子合成音乐),是由日本作曲家喜多郎作曲。 2、《唱着跳着走近你》是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广州有(“羊城”)和(“花城”)的美誉,一年一度的(“广交会”)迎来了五洲嘉宾。 3、《中国花鼓》是(小提琴独奏)曲。 4、《迎宾曲》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是电影《客从何来》的主题歌,《迎宾曲》运用了广东音乐(《步步高》)的音调。 5、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于(1998)年,它已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积极地促进着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6、(江南丝竹)流行于苏南、浙西、上海一带,乐队的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小三弦、扬琴)等。 7、《姑苏风光》是(江苏民歌)。 8、《水乡外婆桥》这首歌是由(4/4、3/4、2/4)的节奏组合构成,歌曲采用(清新、活泼)的情绪演唱。 9、昆剧亦称(“昆曲”),始于元末昆山腔,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10、昆曲融入(诗、乐、歌、舞、戏)于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无锡景》是(江苏)民歌,《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跳柴歌》是(海南)民歌,《斑鸠调》是(江西)民歌。 12、《山村来了售货员》是(唢呐)独奏。在民间,唢呐被称为(喇叭),又叫(大吹)。 13、《唱得幸福落满坡》是(陕西商县)民歌。 14、《跑旱船》是一首(女声)独唱歌曲,是(陕西)民歌。在陕北地区,“旱船”也称(“水船”)是汉族民间歌舞的一种。 15、《陶洋芋》是一首(山西)民歌。《幽静的山谷》是(德国)民歌。 16、《孤独的牧羊人》是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 17、《爱尔兰风笛》是(爱尔兰)民间音乐。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我

(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教学内容: 1、唱歌《爱的奉献》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 3、唱歌《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贡献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1987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来了两位客人,一位是善良的家庭女主人,一位是身患白血病的小保姆,姑娘在女主人和邻里的关怀、帮助下战胜了病魔,他们共同述说着这一动人的故事,随即《爱的奉献》歌声响起,感动了在场的观众和所有的电视观众,歌曲中的"只要你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早已唱遍了了全国。 这一单元的名称是"爱满人间",我们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哪怕是做一件小事能使别人得到帮助,我们也应该坚持去做,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的目的之一。 这一单元的四首歌曲都是有关爱心的,有的表现朋友之间的爱,也有表现全人类的爱,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15分钟)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这首歌同学们早就听会了,但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呢?(师生共同讨论) 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真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部的歌谱(因为此歌大多学生已经会唱,所以可以先学唱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第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因学生已经会唱,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欣赏歌曲。(15分钟) (1)初听《爱星满天》的录音。 (2)师生共同讨论歌词的含义,重点是"世界就是美丽的天空""我们就是美丽的天空,颗颗爱星像满天的星星" 。 (3)复听。 (4)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5)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5分钟) 这节课开始我们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学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我们要牢记这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