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2019年泰州市音乐学科中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

《伙伴进行曲》(管乐合奏)

《金蛇狂舞》:(民乐合奏)(作曲:聂耳)

1.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祖籍云南玉溪,1912年2月出生于昆明。1933年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和《卖报歌》;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创作了《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码头工人歌》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1935年,他写下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2.螺丝结顶:

《红旗颂》:(管弦乐)(作曲:吕其明)

1.此曲以红旗为主题,用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浴血奋战,英勇顽强,积极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深情憧憬了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整首乐曲有气壮山河之势。

作品以《国歌》号角的音调开始,以颂歌及进行曲的风格,采用主题贯穿和变奏的手法塑造了乐曲的主要音乐形象。

《图兰朵》:(女声合唱)

1.普契尼: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十九世纪意大利音乐的主要领域是歌剧,普契尼是继罗西尼、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著有《托斯卡》《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等12部歌剧。他在歌剧《图兰朵》中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和《妈妈娘好糊涂》的曲调,作为渲染异国情调的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他的这部歌剧能受人欢迎、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2.三幕歌剧《图兰朵》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作于1924年(未完成)。这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剧,在这部歌剧创作即将完成之际,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这部作品的最后一场由他的学生阿尔法诺于1926年替他完成。

《图兰朵》取材于意大利作家卡洛·戈齐的同名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北京的杜撰故事。美丽的中国公主图兰朵向她的求婚者宣布:有谁能猜出她所出的三个谜语,她就嫁给谁,但如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很长时间,三条谜语没有一个人能猜出,许多人成了这个残酷游戏的刀下鬼。年轻的鞑靼王子卡拉弗深慕公主的美貌,乔装打扮,猜破了谜语,但图兰朵却不愿履行诺言。最终,卡拉弗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图兰朵。这首女声合唱选自歌剧第一幕,当宫中官员宣布波斯王子没有猜中谜语要被处死时,姑娘们用《茉莉花》的曲调唱出了对王子的同情。

《思乡曲》:(小提琴独奏)(作曲:马思聪)

1.小提琴独奏《思乡曲》是马思聪于1937年创作的管弦乐曲《内蒙组曲》中的第二乐章。乐曲采用带有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写成,运用了我国民间常用的变奏手法,是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成功尝试。

2.马思聪

马思聪(1912-1987),我国最早的小提琴家之一。他着力于提琴音乐的民族化,促进了我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内蒙组曲》《西藏音诗》等,还作有《春天大合唱》《祖

国大合唱和管弦乐《山林之歌》等,在民族风格和西欧作曲技巧的结合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曾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人声分类:

人声分类人的声音可分为童声、女声、男声3类。

童声的音色与女高音相似,但带有单纯、亮脆、稚嫩的特点,

按照音区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女声还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还可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音名与唱名:

音符:

京剧: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京胡

节拍:

附点:

聂耳:

原名聂守信,祖籍云南玉溪,1912年2月出生于昆明。1933年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和《卖报歌》;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创作了《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码头工人歌》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1935年,他写下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民歌:

民歌是人民为反映生活、表达情感而集体创作的,在群众的口头传唱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洁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民歌绚丽多样。主要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曲艺、戏曲和民族器乐曲都和民歌有密切的关系。

五声音阶:

我国的很多民歌中只出现do, re, mi, sol, 1a5个音。这5个音分别称为“宫、商、角(jue)、徵(zhi)、羽”。

速度、力度记号:

速度术语

用以指示乐曲的大致速度以及速度的临时变化。通常用两种办法:(1)用文字说明,如“慢板”

力度记号

常见演唱形式

齐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相同的曲调称“齐唱”

合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不同的曲调,而每个声部都由若干人担任,称“合唱”。混声四部合唱是最常见的合唱形式,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组成。此外,还有一领众和的“领唱、合唱”、不用器乐伴奏的“无伴奏合唱”等形式。

轮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错开一定时间,先后唱同一曲调称“轮唱”,分二部轮唱、三部轮唱和四部轮唱等。

德沃夏克

安东宁·列奥波德·德沃夏克(1841-1904)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著名教育家,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第九交响曲(新世界)》等九部交响曲,《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狂欢节序曲》《F大调弦乐四重奏》和歌剧《水仙女》《国王和矿工》等等。

《念故乡》一歌是根据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代表作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又译《新世界交响曲》,1893)第二乐章的主要旋律改编而成的。这首歌是根据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的,是德沃夏克独处异国他乡——美国工作时因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国和故乡而创作的《第九交响曲》中最著名的主题旋律。由于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德沃夏克的学生斐雪把它改编为一首独唱曲,取名《回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词人韦瀚章先生曾把它填词为《老大徒伤悲》,也曾传颂一时。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代表作品:《念故乡》《送别》《南京大学校歌》《三宝歌》等等。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出生在德国波恩,他四岁就开始接受父亲严厉的音乐教育,从小养成了倔强的性格。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起满怀对人类、对大自然、对艺术的爱,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地生活,并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

在贝多芬早期音乐作品中,著名的有《c小调奏鸣曲》(“悲怆”)、《c小调奏鸣曲》(“月光”)、《第二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克罗采”)等。1803至1814年是贝多芬在创作上的高产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构思的广阔、思想的深度、形式的雄伟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成就,如《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歌剧《费德里奥》、序曲《爱格蒙特》及《f小调奏鸣曲》(“热情”)等。1820年两耳失聪后,仍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庄严弥撒曲》以及最后的五部钢琴奏鸣曲与六部弦乐四重奏等名作。

贝多芬的创作成就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音乐之先河。

七年级下册

《春之声圆舞曲》(管弦乐)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作曲家,18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维也纳。施特劳斯自幼爱好音乐,不顾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严厉反对,成为职业音乐家。他19岁时就举办了一系列音乐会,并在各地巡回演出,获得的成就使他很快就与父亲齐名。

《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其节奏自由、生动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

《流水》

琴曲《流水》源自古曲《高山流水》,与之相关的“伯牙鼓琴”的故事: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俞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俞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海。”伯牙所念,子期心明。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也。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民间艺人华彦钧(阿炳)的二胡代表作,也是江南民间独奏艺术的经典作品。“二泉”是江苏无锡惠泉山的一处风景名胜。1950年杨荫浏先生为阿炳录音后商量曲名,征得阿炳同意后定名为《二泉映月》,可见早期的《二泉映月》并非标题性音乐。

《二泉映月》是一首变奏曲,全曲六段,由引子、主题和五次变奏组成。乐曲以高低起伏、委婉流畅、深邃悠远的曲调,表露了作者的愤懑情绪和倔强性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紫竹调》(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西部一带的器乐曲,乐队以丝弦和竹管乐器为主,所以称为丝竹乐,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的呈现很有即兴演奏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也有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

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这首歌是彭修文、蔡惠泉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山东音乐特点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音乐表现能力,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

古典主义音乐

特指18世纪下半页到19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的经典作品与风格。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出生在萨尔茨堡市中心。1762年,年仅六岁的“神童”就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钢琴。莫扎特小小的年纪,就随父亲跑遍了欧洲。

1781年,莫扎特只身来到维也纳,开始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活。莫扎特短暂的一生留下了数

百部作品,其中有41部交响曲、《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室内乐曲、教堂乐曲、钢琴和小提琴协奏曲。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一面是辉煌的成就,另一面是失望和潦倒。他的一生充满了神秘的传奇,使这位天才艺术家的故事更加吸引人。

变音记号

:升记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个音;

:降记号,表示将原音降低半个音;

: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民族乐器

我国的民族乐器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的祖先为我们保留了大量优秀的民族乐器乐曲。目前,我国传统乐器按其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可划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

吹管乐器

笛子萧笙

唢呐埙

拉弦乐器

二胡京胡板胡高胡

弹拨乐器

琵琶扬琴柳琴

古琴古筝

打击乐器

大鼓锣钹木鱼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和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手段,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部分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器乐部分包括不同乐器组成的小型管弦乐(文场)和打击乐(武场)。

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和主要表现手段,也是决定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字正腔圆”是戏曲演唱的总要求。打击乐起着控制全场节奏和气氛的重要作用,有“一台锣鼓半台戏”之说。

中国戏曲音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丰富多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艺术宝库。

京剧的行当就是指传统京剧演员的角色类别。这种类别是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及表演特点来划分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行”为男性人物,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行”为女性人物,又分为:青衣、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净行”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又分为:铜锤、架子花脸、武净等。“丑行”有男有女,为反派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又分为文丑、武丑、彩旦等。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

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

花衫老旦

文丑丑婆

武丑文丑

京剧唱腔属板腔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要声腔。

二黄以五声音阶级进旋法为主,每句的起、收均在强拍,它在京胡上的定弦是5-2,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多用于叙事和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

西皮以七声音阶跳进旋法为主,每句的起板多在弱拍,落拍多在强拍,它在京胡上的定弦是6-3,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多用于叙述和描写。

两种曲调各有不同的“板式”,如导板、原板、慢板、二六、慢三板、散板等。

京剧的表演形式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京剧五法:手、眼、身、法、步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越剧

起源于浙江嵊县的农村,由于嵊县原属绍兴,故称绍兴戏,因为绍兴是古代越国的首府,因此,后又改称为越剧。

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县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越剧著名的保留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庵堂认母》、《汉宫怨》、《胭脂》等。

锡剧

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苏南部和上海一带,声腔属于滩簧系统,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是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以前叫“常锡文剧”,后来才改成“常锡剧”,简称为“锡剧”。

锡剧唱腔大都柔和轻快,悦耳动听,具有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格。锡剧音乐基本属于板腔体,有男、女分腔的显著特点。锡剧的乐队为小型的丝竹乐队,打击乐以四大件为主。

著名剧目有传统戏《双推磨》、《庵堂相会》、《孟丽君》、《珍珠塔》和现代戏《红色的种子》、《海岛女民兵》等。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打击乐器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

1. 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等;

2. 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

3. 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 1.《爱我中华》 (1)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2)词作家乔羽、曲作家徐沛东 (3)歌曲旋律热情奔放、极具号召性, (4)歌曲将歌颂我国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对祖国充满无限热爱和共同建设富裕中国的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2.《我的中国心》(要求会跟伴奏熟唱这首歌曲) (1)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香港词作家黄沾的愤慨,于是他和作曲家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歌曲《我的中国心》 (2)歌词感情炽热、真挚,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心声。 3.《我和我的祖国》 (1)歌曲用第一人称手法,诉说了“我和祖国”之间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情感。 (2)歌曲速度为中速,旋律舒展流畅,情绪为深情地,常常作为各大晚会的保留曲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是一首极具魅力的抒情歌曲。 (3) 4.《渴望春天》(要求会跟伴奏熟唱这首歌曲) 歌曲《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1791年创作。莫扎特一生虽然短促,充满坎坷和不幸,但在他的晚年(1791年)却写出了如此欢乐、纯真的歌曲,这正说明:乐观、热情、质朴、诚挚是莫扎特音乐语言的典型特征,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幸福、光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5.《夏日里最后的玫瑰》(要求会用《渴望春天》的分句办法给这首歌分句) (1)是一首爱尔兰民谣,旋律来自于18世纪爱尔兰游吟诗人们的吟唱音乐 (2)描写了美好的时光如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般慢慢地凋零、枯萎,只有在回忆里重温旧日纯真的情感。 6.《苗岭的早晨》《飞歌》(要求能听辨旋律并分析这两首曲子的共同之处:《苗岭的早晨》 主题音乐源于苗族民歌《飞歌》) (1)《苗岭的早晨》演奏乐器为小提琴,演奏形式为独奏, (2)《苗岭的早晨》是根据苗族民歌《飞歌》的音调创作而成的。 (3)作品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苗寨的早晨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情景。 (4) 7.《雪橇》(选自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要求能听辨旋律) (1)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有才华的作曲家; (2)演奏乐器及形式:钢琴独奏;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八音和鸣word说课稿

《八音和鸣》说课稿 榆中县和平中学施梅芳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八音和鸣》。这是一节以听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通过介绍吹打乐《将军令》、丝竹乐《紫竹调》等中国民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吹打乐与丝竹乐的风格特点。在本课中,着重对作品进行聆听和分析,感受吹打乐及丝竹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能独立获取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2、让学生了解中国民乐吹打乐及丝竹乐这两种音乐作品,在乐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说出一些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能辨别出它们的音色。 3、在听赏乐曲之后,进行课堂延伸,观赏女子十二乐坊现场演奏录像,领略民族乐器的魅力。 4、通过对作品的听赏学习,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宏伟目标。 二、说教法 1、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渠道调动学生的多个感知通道参与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引——激——拓”的教学模式,使其视听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敢于表现自我,并获得感受与见解。 2、通过提供开放式情境化的音乐场景,激发感受与鉴赏的兴趣,并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的探究与创造活动,提高学生的

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3、具体教法有: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描述法、情景法等。 三、说学情、学法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小学时期相比依赖性逐渐减少,根据特定目的而做出决定的水平不断提高,克服困难的毅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逐渐摆脱儿童时期的幼稚心理,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性格,并且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慢慢滋生出一种强烈的“个性”。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和激情;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初中学生的音乐兴趣趋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并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在课堂中,我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原则,在组织学习活动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创设情境,感受音乐;音乐小博士;音乐鉴赏与体验;课堂延伸——一样的情怀;课后余韵等。 1、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情绪和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因此,我收集了中国民乐经典作品《金蛇狂舞》,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走进教室,创设此情境,首先把一个情感纽带抛给了学生,点燃其爱国之情,来呼唤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情感。 2、音乐小博士 在课堂上,通过小博士,告诉学生“八音”这一古代乐种,划分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中恋人的赞美之情。 其他记号记载音乐的一处记谱形式。 32、《洗衣歌》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33、民族管弦乐队由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4、西洋管弦乐器一般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5、我们欣赏过的管弦乐曲《蓝花花》是根据民歌《蓝花花》改编而成的。 36、大调式简称大调,是由do re mi fa so1 la si do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do为音阶的主音。

37、小调式简称小调,是由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la为音阶的主音。 38、大调的色彩比较明亮,小调的色彩比较柔和。 39、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 它在继承宋、元、明戏曲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和表演形式,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 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四大功夫(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二、选择题 1、2/4这个拍号的准确读法是:( B ) A、二四拍 B、四二拍 C、四分之二拍 2、、下面表示中强的是( C )。 A、mp B、f C、mf D、pp 3、《关荣少年》是( C)调。 A、C调 B、D调 C、F调 D、G调 4、《年少的味道》是( C )拍。 A、2/4 B、3/4 C、4/4 D、3/8 5、用来记录音乐停顿的符号叫( B )。 A、降号 B、休止符 C、升号 D、节奏 6、人们在田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是( A )。 A、山歌 B、民歌 C、信天游 D、号子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是( C )。 A、阿炳 B、罗大佑 C、聂耳 D、田汉 8、音乐符号“#”的名称是( D )。 A、降记号 B、弱 C、强 D、升记号 9、歌曲《我们是春天》是( B )拍。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新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乐理知识点: 1、调号是指为建立新的宫系统而需用的变音记号,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后面。比如1=C,C大调。 2、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3、 4、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 5、力度:音乐表现中的强弱程度。 力度标记:P弱PP 很弱mp中弱 f 强ff 很强mf中强sf突强 6、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7、《彩色的中国》

G大调3/4拍中速情绪:亲切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 休止符: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0 作曲者:冯奇作词者:朱胜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G大调 2/4拍进行曲速度演唱形式:齐唱。 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 9、《爱我中华》降B大调,4/4拍,中速稍快,情绪:自豪地。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 爱我中华简谱唱谱 10、圆舞曲:一种3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型为: 3/4 X X X ︱X X X ︱ 11、《青春友谊圆舞曲》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为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 音阶:按照特定规律,将音高顺次排列的一组音列。 12、溜冰圆舞曲 管弦乐: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

一、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2 、音乐符号“ b”的名称是降记号。 3、音的名称叫音名,音乐中基本音的名称用英文字母C D E、F、G A、B来表示。 4、七个基本音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叫做唱名。 5、在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均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6、五线谱是由五条线组成的。 7、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音,不要大声喊唱与喊叫。 8、歌曲《我的太阳》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保留曲目。他被誉为高音C之王。 9、通常可将人声分为童声、男声、女声,男声和女声又可分为男女高音、男女中高音、男女低音 10、童声的特点:清脆、明亮 女高音的特点:柔美、抒情男女中音的特点:深沉、浑厚 11 、歌曲的演唱形式一般有(独唱)、(齐唱)、(合唱)、(领唱)(对唱)、(轮唱)(小组唱) (表演唱)(大联唱)等。 12、声乐主要有三种唱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 13、乐谱中用来记录音的符号叫音符,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 14、《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 15、用来记录音乐停顿的符号叫休止符。 16、《脚夫调》是一首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17、民歌体裁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18、号子亦称劳动号子,是与劳动方式和过程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 19、山歌是人们在田野田间劳动时即兴所唱的歌曲。 20、《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47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序曲。

21、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附点,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22、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23、旋律又称曲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的单声部线条。 24、从主音到高丿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歹I」起来的一组音叫音阶。 25、调试的主要种类有大调式、小调式及五声调式—等。 26、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又名阿炳,代表作有《二泉映月》等。 27、《十面埋伏》是一首琵琶独奏曲。 28、男女童声的特点:明亮、清脆、甜美。 29、五线谱是以不同音符的形状来表示音的长短。 30、《我的太阳》音乐旋律的特点是爽朗、豪放。歌曲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赞美之情。 31、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记载音乐的一处记谱形式。 32、〈〈洗衣歌》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33、民族管弦乐队由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4、西洋管弦乐器一般分为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组成。 35、我们欣赏过的管弦乐曲《蓝花花》是根据民歌《蓝花花》改编而成的。 36、大调式简称大调,是由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____________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do为音阶的主音< 37、小调式简称小调,是由la si do re mi fa sol la ____________ 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艮为音阶的主音< 38、大调的色彩比较明亮,小调的色彩比较柔和。 39、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 40、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被称为国粹。它在继承宋、元明戈皿统的基础上,完善了行当和表演形式,声腔主要由西皮、二黄两大系统组成。 京剧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的四大功夫(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二、选择题 1、2/4这个拍号的准确读法是:(B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人。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 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

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断。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 (第三乐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 【篇一: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上册共6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草原放歌 - 1 - - 2 - - 3 - - 4 - - 5 - 【篇二: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希望与你同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体会歌 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蕉旦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 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 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 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 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 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1)提问歌曲的调号、拍号的意义。

(2)歌曲演唱的顺序。 (3)歌曲的难点: 4、介绍简单的音符柏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 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 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特点想象要求 4/4慢速3/8稍快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 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情感延伸】 a、膏春寄语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重点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重点

1、《蓓蕾之歌》李岚清曲表现了对人民教师的尊敬和赞扬。 2、,《中学时代》演唱形式:合唱歌词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 3、《飞来的花瓣》演唱形式:混声四部合唱曲作者:瞿希贤代表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4、《校园的早晨》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要珍惜时间,树立理想。 5、《歌唱祖国》演唱形式:合唱曲作者:王莘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扬。 6、《红旗颂》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曲作者:吕其明演奏情绪:宏伟庄严、情绪憿昂、气势磅礴。 7、《神圣的战争》苏联歌曲体现了苏来纳人民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抗战精神。 8、《伏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诗《我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演奏形式:管弦乐合奏曲 9、《西风的话》演唱形式:合唱曲作者:黄自 10、《秋》选自维瓦尔第的《四季》演奏形式:小提琴协奏曲曲作者:意大利维瓦尔第描绘了乡民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11、《丰收锣鼓》演奏形式:民乐合奏描绘了丰收的热闹场景

12、《黄河船夫曲》山西民歌塑造了黄河船夫粗犷的形象

13、

14、国比捷曲 15、《鼓手的战争》德国维尔纳.泰尔辛曲表现两名鼓手竞技的乐曲

2017-2018年七年级音乐上学期音乐期末考试 一、听乐辩曲 1、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2、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3、曲名《》作者()演0奏或演唱形式() 4、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5、曲名《》作者()演奏或演唱形式() 二、填空题 1、声乐的演唱形式包括( )、( )、( )、( )、等。 2、写出音乐中七个基本音的音符( )、( )、( )、( )、( )、( )、( ),音名( )、( )、( )、( )、( )、( )、( ),唱名( )、( )、( )、( )、( )、( )、( )。 3、斯美塔那是()国作曲家,代表作有歌剧《》、交响套诗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春之声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 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 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 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 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生:我感受到 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生:《渴望春天》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 音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 二泉映月教案3 湘教版

二泉映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从乐曲的变奏中感受情感的变化,并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表达的音乐情感。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比聆听民乐与改变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2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了解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器乐曲的理解较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能够体验和感受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那种倔强、刚毅的性格,同时学习他那种坚决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难点: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对比欣赏,并结合音乐要素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二泉映月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新课导入: 1、华彦钧生平及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介 (1)、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引出乐曲名称和曲作者。 (2)、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代表作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二泉映月》简介: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精品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二三四歌》石顺义词臧云飞曲 演唱形式:领唱、轮唱、齐唱、合唱音速:小快板 『补充』轮唱指同意旋律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并造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音乐效果的演唱形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演奏方式:管乐合奏音速:勇往直前、行进速度 『补充』进行曲是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演奏方式:管弦乐合奏【奥地利】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曲音速:小快板 『补充』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小军鼓、大军鼓、定音鼓、三角铁、锣、镲(chǎ)、木琴、排钟。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婚礼进行曲》演奏方式:管风琴独奏【德国】瓦格纳曲音速:中速稍慢 『补充』管风琴:通过琴管发声,有二至数层手动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管风琴历史悠久,最早的管风琴于公元前250年诞生在古希腊,13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大型管风琴多在教堂使用。 《葬礼进行曲》演奏方式:钢琴独奏【波兰】肖邦曲音速:慢板 『补充』①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史称“钢琴诗人”,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玛祖卡、波罗乃兹、前奏曲、夜曲、练习曲、圆舞曲等钢琴曲及近二十首艺术歌曲等。②钢琴:键盘乐器,通常有88个琴键。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乐器之一。钢琴分为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两类。第一架钢琴于18世纪初问世。 ‖第二单元‖ 《长江之歌》音速:中速感情:亲切、热情地 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 《辛德勤的名单》音速:稍慢感情:痛楚地【美国】约翰·威廉姆斯曲『补充』旋律:旋律也称为“曲调”。即将高低不同的音乐,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有序的组织。 《眺望你的路途》音速:稍快【法国】布鲁诺·古莱曲史菁译词 《伴随着你》音速:小快板【日本】久石让曲 《穿越竹林》音速:稍慢舒缓地谭盾曲 ‖第三单元‖ 《青春舞曲》演唱形式:齐唱音速:中速稍快演奏乐器:热瓦普 维吾尔族名歌王洛宾搜集整理

苏教版音乐九年级上下 知识汇总

音乐作品 1、《走向复兴》词:李维福曲:印青C调4/4拍 2、《祖国不会忘记我》词:月潭曲:曹进进行曲速度歌颂航天人。曾获“五个一工程”奖。D调2/4拍 3、《龙文》词:小虫权芳曲:小虫这首作品为央视《开心辞典》“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五声调式。 4、《在灿烂阳光下》(混声合唱)曲:印青共三部分(第三部分再现第一部分)3/4拍 5、《c小调练习曲》(钢琴独奏)肖邦【波兰】 6、《月之故乡》词:彭邦桢曲:延生刘庄(中速、稍慢、深情地)4/4拍 7、《故乡的小路》词:陈克正曲:崔蕾F调3/4 、4/4拍相互交替。 8、《可爱的家》英国民歌C调4/4拍 9、《盼》(男高音独唱)这是获“金钟奖”声乐组曲《桥家盼》中的一首。 10、《“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曲:德沃夏克【捷克】创作于1893年。英国管吹出思乡主题。 11、《心愿》词:任志萍曲:伍嘉冀4/4拍豪放地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部风格的歌曲。 12、《天路》词:曲塬曲:印青演唱C调4/4拍中速这是一首藏族风格歌曲,赞颂了中国铁路工人。 13、《西部放歌》词:曲塬曲:印青 14、《达勃河随想曲》(第二乐章)(民族管弦乐)曲:何训田达勃河位于四川。 15、《让春风带着歌声飞翔》曲:柴可夫斯基【俄】3/4拍据《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序曲主题填词的。 16、《化蝶》曲:何占豪、陈钢填词:阎肃F调4/4拍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部主题填词。 17、《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原光未然词冼星海曲储望华殷承宗刘庄等创作。 18、《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曲1958年创作故事分为相爱、抗婚、化蝶三部分,并纳入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结构框架之中。乐曲以越剧唱腔为素材。 19、《阳关三叠》【清】《琴学入门》传谱杨荫浏译谱根据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配唱的一首琴歌。 20、《但愿人长久》【宋】苏轼词梁弘志曲 21、《满江红》古曲1925年杨荫浏以元人《金陵怀古》的曲调填民族英雄岳飞的词,成为传世名曲。 22、《怀古》(埙与乐队)曲:张福全曹建国全曲抒发了对古人生活与劳动的感怀。 23、《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古曲彭修文改编。出自《神奇秘谱》“三弄”表示主题反复出现了三次。 24、《参军去》词:达1庞特【意】曲:莫扎特【奥】这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著名的咏叹调片段。 25、《绿袖子》民谣,旋律最早记录在16世纪末英国的鲁特琴曲集中,后被编入《乞丐歌剧》而广为流传。 26、《扎红头绳》(选自歌剧《白毛女》)词:贺敬之丁毅曲:马可张鲁等据“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 27、舞剧《天鹅湖》场景音乐(管弦乐)曲:柴可夫斯基【俄】 28、《回忆》(选自音乐剧《猫》)曲:安德鲁1韦伯【英】 29、《与世界联网》词:车行曲:戚建波D调4/4拍 30、《你将我托起》词:布伦登·格雷厄姆【爱尔兰】曲:罗尔夫·劳弗兰【挪威】C调4/4拍 31、《美丽的梦神》曲:福斯特【美】 32、《洋葱》(爵士乐)作者:比切特【美】 33、《多么美好的世界》(爵士乐)鲍布·希尔和乔治·大卫·威斯共同创作于1968年。由美国爵士乐演奏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唱也是电影《马达加斯加》的插曲。 34、《斯蒂芬·福斯特名曲联奏》(乡村音乐)主题1-哦,苏珊娜主题2-坎普敦竞赛主题3-奏响班卓琴 35、《同一首歌》曲:孟卫东词:陈哲迎节 36、《朋友》词:刘思铭曲:刘志宏A调4/4拍 37、《举杯吧朋友》(男声独唱)词:任毅曲:肖白

最新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注重教育目的,突出素质教育中音乐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我省城乡学校的实际,力求做到以审美为核心,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注意对学生情商、智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工作任务: 1、初一(34\35\36\37\38\39\40\41\42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学措施: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六、教学计划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周次 第一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4 4

84中--程婷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归纳 音乐知识卡 1.声乐演唱的形式包括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合唱等。 2.民歌: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在口头代代相传,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具有语言简明、形象生动等特点。 3.衬词:指歌曲的歌词中常常穿插的一些语气词、象声词。 4.包楞调:流行在山东成武县的民间歌曲。 5.小调:又称小曲,是中国民歌的一个类别。曲调流畅、结构规整,多用长短句。 6.日本都节调式:3 4 6 7 1 7.三连音:在演奏或演唱两个音的时值内,均匀奏出或唱出三个一组的音。 8.蜡烛舞:泰国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 音乐家相册 瞿希贤: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无伴奏合唱《牧歌》 斯美塔那:捷克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娘》、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等 布里顿:英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战争安魂曲》《春天交响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等 舒曼: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之一。《梦幻曲》大提琴

独奏。 威尔第:意大利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剧《茶花女》,《大进行曲》选自歌剧《阿依达》,管弦乐合奏。 比捷:法国作曲家,代表作品《卡门》 《歌曲欣赏知识点》 1.《校园的早晨》谷建芬作曲,高枫作词。 2.《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9月,王莘词曲。 3.《开国大典》油画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 4.《红旗颂》管弦乐合奏,吕其明曲。 5.《伏尔塔瓦河》选自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作曲。 6.《西风的话》黄自作曲,廖辅叔作词。 7.《秋》选自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意大利的维瓦尔第作曲。 8.《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9.《黄河船夫曲》陕西民歌。 10.《月牙儿五更》板胡独奏,东北民歌。 11.《乌苏里船歌》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 12.《包楞调》山东民歌。 13.《走绛州》管弦乐合奏,山西民歌。 14.《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15.《猛听的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合集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第一单元花季如歌 第1课蓝天白云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 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

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 (二)揭示课题 ——花季如歌(小黑板) (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 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 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 4、节奏练习: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 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 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 (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 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

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 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 (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 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 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教师

七年级音乐知识点复习过程

七年级上册音乐知识点 乐理知识点: 1、调号是指为建立新的宫系统而需用的变音记号,按照一定的次序和位置记在谱号后面。比如1=C,C大调。 2、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3、 4、音乐的基本要素有(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 5、力度:音乐表现中的强弱程度。 力度标记:P弱PP 很弱mp中弱 f 强ff 很强mf中强sf突强 6、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7、《彩色的中国》 G大调3/4拍中速情绪:亲切的演唱形式:齐唱、合唱。

音符:用以记录不同长短音的进行的符号。 休止符:用于音乐的乐谱上,标记音乐暂时停顿或静止和停顿时间长短的记号。0 作曲者:冯奇作词者:朱胜民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G大调 2/4拍进行曲速度演唱形式:齐唱。 三连音:将基本音符分成均等的三部分,用来代替基本划分的两部分。 9、《爱我中华》降B大调,4/4拍,中速稍快,情绪:自豪地。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 爱我中华简谱唱谱 10、圆舞曲:一种3拍子的舞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型为: 3/4 X X X ︱X X X ︱ 11、《青春友谊圆舞曲》这首歌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我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并为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歌曲为C大调,3/4拍,小快板,一段体。 音阶:按照特定规律,将音高顺次排列的一组音列。 12、溜冰圆舞曲 管弦乐: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