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萨特的哲学

萨特的哲学

萨特的哲学
萨特的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论

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50)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哲学家,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在西方,萨特的哲学也常常被称为“自由的哲学”。由于他的哲学适应了西方广大左派人士和青年学生反抗现实、维护个人自由与尊严的政治要求,因此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界开始系统研究和介绍萨特的哲学。但从总体上看,对萨特自由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特别是对其意义揭示得不够。因此,对之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深人揭示它对我们的启示,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有助于深化对萨特自由理论的研究,也可使人们正确认识萨特哲学,吸收其合理因素,积极投人现实生活与实践。

一、萨特的自由论的理论渊源

萨特的自由理论有着深远的思想理论渊源。他曾广泛涉猎各种哲学论著,具有深厚的哲学史功底。那么,下面就分析以下对他产生比较大影响的思想。

(一)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思想

古希腊罗马哲学最早涉及到人的自由问题,其中德漠克利特认为:“在一种民主制度中受贫穷,也比在专制统治下享受所谓幸福好,正如自由比受奴役好一样。”伊壁鸿鲁“主张精神的绝对自由”。而对自由问题谈论得较多、与萨特的自由思想有一定联系的是斯多葛派的哲学,其晚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爱比克泰德曾明确地谈到了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意志等问题。萨特在与波伏瓦的谈话中,就曾明确指出:在写作《存在与虚无》时,“我跟古老的斯多葛派一样,相信一个人总是自由的,甚至在可能导致死亡的非常令人不快的环境中…”

(二)近代西方的自由思想

首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们批判基督教对人的贬低和轻视,肯定人的尊严,提倡个性解放和意志自由。其次是17-18世纪,许多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等观念。以及后来的黑格尔的自由是精神的自我超越的辨证发展过程的观点都对萨特的自由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19世纪中期以来人本主义的自由思想

19世纪中期以后,人本主义哲学思潮普遍关注人生和人的价值问题,特别强调被传统哲学所忽视的主体的能动性。其中,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以及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关于自由的思想,成为萨特自由理论的直接来源。

二、萨特自由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自由与存在

“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主义包括萨特哲学的基本问题。萨特从主观性出发,把“存在”划分为两种,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在萨特看来,自为的超越、否定或创造就是人的自由,“如果否定是通过人的实在来到世界上的,人的实在就应该是一个能实现于世界以及它自身的虚无化脱离的存在;这种脱离的永恒可能性和自由是一回事。”因此,人从其内在结构来说就注定了是自由的,自由是已显现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它不是一种外加品质或者我的本质的一种属性,它完完全全地是构成我的存在的材料”。

(二)自由与选择

人的自由必须通过人的选择和行动才能体现出来,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不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选择。萨特从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基本原则出发,进一步把自由规定为选择的自主性,他提醒人们要区别两种自由的概念,一种是常识性的,指的是一种达到被选择的目的的能力,另一种是哲学意义的,它意味着选择的自主。因此,应该与常识相反,明确说明“是自由的”这种表述不意味着,“获得人们所要求的东西”,而是“由自己决定去要求”。换言之,对自由来讲,成功与否是无关紧要的。所以这种选择自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不能被限制的。萨特写道“自由之为自由却仅仅是因为选择永远是无条件的”。

(三)自由与必然

萨特从存在即自由的立场出发,反对一切决定论。首先,萨特认为,自由是无神的证明,上帝不可能限制人的自由。其次,萨特在否定上帝存在的同时,还否定了客观道德标准的存在。认为自由是不受道德标准约束的。第三,他认为,作为历史的基础的个人实践是自由的。它是自身机能的发挥,是不受任何必然性制约的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一种完全的透明性。

(四)自由与责任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第一原则出发,得出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对自己所作的一切承担责任。他认为,既然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人变得无依无靠,没有借口也没有援助,这样人就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为自己所作的一切承担责任。萨特针对一些人的辩解说:“如果存在真是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承担起来。我们只能联系人的承担责任来解释他,以责备我们在选择上不负责任是荒谬的。”

三、萨特的自由理论之我见

萨特的自由理论作为一种人生观、伦理观涉及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在西方社会和我国当代的青年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萨特的自由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根本不同的,从性质上看,它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自由观。但是其中也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一)缺点

1、萨特的自由实际是“意志自由”

萨特强调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意志自由、思想自由。首先,在他看来,自由即主观性、意识或人的存在。其次,他认为自由选择与目的实现无关,选择的结果是否成功一点也不重要,它只与选择的行为本身相联系,是人们在各种处境中、面对各种可能性时进行的主观选择。再次,自由选择无先验标准,是绝对

自由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和改造。所以自由不是盲目的不顾实际情况的妄想,只有认识了、掌握了规律,使之为我们的行动服务,才能达到计划和目的,自由才有实际意义。

萨特的自由既不是对必然性的认识,更不是在对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依照必然进行合乎目的的改造,它只是一种在各种处境下均有的主观的选择,只是一种盲目的意识活动,终归是一种抽象的自由,其自由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自由观。

2、把意志自由等同于人的存在、世界的基础

在萨特看来,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没有区别,人只要存在就是自由的。而人的存在及其自由却被理解为意识的虚无化,归结为“主观性”及其活动。自由是意识的一种否定和虚无化的能力。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又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归根结底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物质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而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是客观的物质世界。而萨特把意志自由等同于人的存在,当作世界的基础,显然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千睿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ed10834889.html,

3、排斥必然的绝对自由

萨特把自由与必然完全对立起来,主张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他反对一切决定论,不但否定上帝的存在、否定普遍的人性和先验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原则,而且否定客观的因果必然性的存在。他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偶然的,没有必然性和规律可言,认为自由也不是在对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是人的盲目的主观意识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与必然是揭示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二者是一对矛盾,不可分割。承认客观必然性是人们获得自由的前提。只有承认必然,才能认识和运用它,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从而获得自由。

因此,萨特的自由观割裂自由与必然的联系,力图克服和超越必然性,而不是使人的实践符合和遵循必然性,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4、排斥他人的个人主义

萨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人存在。认为只有“我的存在”才是真实的,他人仅仅是我的个人存在的方式,人只有返回自我、在自我中才能找到自由和价值。

可见,萨特自始至终是以孤立的个人自由为本位的,热衷于以超越他人和社会为手段去实现个人的自由和价值。这里不仅暴露了他在个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表现了他的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世界观。

(二)优点

萨特的自由理论从整体上说是错误的。但是不可否认,其中也含有某些合理因素或有价值的观点。

1、反对命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萨特多次提到上帝是不存在的,先定的普遍的人性是没有的,不存在先验的伦理原则。人的命运和前途不是被事先安排好的,人不是像被原因决定结果那样被上帝和人的本性所决定,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实的人性来说明人。因此,将任何先验的强制的道德规范套在人的行为上都是不合适的,将任何先定的抽象的人性模式套在人的心灵上都是行不通的。他还指出,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能成为我们停止选择和行动的理由。

2、强调自由的重要性

萨特认为人是自由的,具有在种种可能性中作出抉择的能力。人作为自为的存在,能够不断地否定和超越。人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能力把自己造就成立意要成为的人。其次,人能够自由地设计、谋划和塑造自己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之于人是极端重要的。萨特以其特殊的方式肯定人的自由,强调自由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鼓励人积极行动创造自己的人生

萨特认为,人之初没有任何规定性,人是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人是一个拥有主观生命的规划,他在把自己推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是。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人的存在处于从他的过去的存在或已成的现实向着未来的存在或将要成为的现实不断地设计、谋划和超越之中,他只有不断地设计、自由选择和自我规定,才能成为他所要成为的那个样子,才能确定自己的未来。所以人应该积极谋划设计自己的未来,不断地向着未来自己造就自己。

显然,萨特上述思想对于激励人们不断奋发向上,勇于进取,努力创造自己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也正是萨特自由思想对青年人具有吸引力的原因所在。

4、要求人的选择对自己和一切人负责

萨特认为,人的选择是绝对自由的,但是不是随意的或轻率的。“要对自己的个体负责,而且要对一切人负责。”这一思想有助于人们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一是严肃对待自己的选择,积极创造自己的人生;二是从我做起,从个人做起,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笔者认为,真正科学的方法也许是中西互补,让西方经典与中国文化实现有机揉合。比如有汉学家提出,萨特哲学中关于“虚无”的思想,可以用来对老庄哲学中有根本意义而又含混的“无”的概念进行有效的科学阐释;而另一方面,如果说萨特的虚无在西方已很难再有理论发展前途的话,则是因为那里没有老庄哲学滋润过的深层土壤。萨特的哲学的确称不上是科学的,但是并非只有绝对的科学才能指导生活,并非科学之外就没有另一种方式的真理。一种理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它只要说中真理的一部分,于人有益,就已经足够了。

萨特的自由论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2010

高猛

1041410003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萨特:《厌恶》内容梗概 叙述者(我)安东纳洛根丁从中欧、北非和远东旅行回来,想在布城完成关于某侯爵的研究工作,并试图以日记的方式精确地把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他曾想学顽童打水漂,可捡起的石头让他感到厌恶。厌恶感不时地出现在日记之中:他发现自己有了某种变化,对朋友自学者的手、对电话机旁的小雕像、乃至从别人胡子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都感到恶心。外来的感受,伴随着内心的空虚,加之脑海中无法名状的体积庞大而乏味的观念都令他烦躁,迷惑、孤独。日记中记载了日常生活的细屑琐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过于敏感甚至病态的直觉体验。他看着在荒凉的街道上前进的老太婆,再也分辨不出将来和现在,而时间正继续,将来在实现,日子永无休止地单调地出现增加、又不可复归。他想着被研究者――侯爵,思考着存在和虚无。通过和自学者谈话,知道他是个人道主义者,曾当过战俘,后来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且无比地快乐,而他认为自己不是人道主义者,面对这位盲目的人道主义者,他想呕吐。厌恶之感到来了,又觉得它存在了,而且自玩打水漂的那天开始,厌恶就没有离开过,他想到自己永生永世也是多余的,他思考着荒谬,找到了存在的关键,厌恶的关键。在他最恐怖、最感厌恶的时候,他寄希望于安妮,并乘火车去巴黎见安妮,她说:我只需要你

存在和你没有改变。而他也许只有一种欲望,那就是默默无言地望着她,在沉默中完成安妮在我面前的重要性。安妮和他的情形极其相似,孤独,也有着恶心感,他们探讨着独特的境遇。之后,安妮去英国,洛根丁回到布城。他懂得了人总是输的,孤独而自由,可是这种自由有点象死亡,现在明白了安妮的回来使他的一切希望化为乌有。在布城的最后一天,他走遍全城找寻自学者,发现自学者是个同性恋。洛根丁可怜自己,又有被遗忘的感觉。他与老板娘告别,离开布城,想通过写书来毫不厌恶地回忆一生,通过他的过去,评定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研究综述 萨特对二十世纪西方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厌恶》(即《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我国自80年代以来,文学评论界一直关注着这部作品,从不同侧面解读这部哲理小说。有关《厌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厌恶》的主题 如何评价萨特与他的文学创作曾在评论界引发过争论。《厌恶》采用日记体,它并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第一人称的形式通过我这一视角,观察外界的点滴变化,剖析内心的情绪波澜,把握思想意识的流动,洛根丁只是一名普通资

萨特存在主义

第一篇:萨特及其存在主义 1. 朋友问我最近读了什么书,我说尼采和萨特。 “尼采我知道,萨特是谁?” 我说:存在主义是自由的萨特! 朋友愕然,随后说:和你所崇尚的教育有什么关系? 呵呵—— 一直以为萨特是最难一句两句就把它说明白的,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相信我能够把它说明白了,因为我心里已经把他弄清楚了。 2. 萨特,存在主义者。 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自由”,二是“选择”。他认为:人生是荒诞无稽的、绝望的,应依“存在先于本质”的原则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个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即选择;个人有权绝对自由地选择,可以为所欲为,可以迟到、旷课,可以拒不预习或做作业;但自由可能令人痛苦、负担沉重。因为个人的自由与他人的自由绝对矛盾,他人即地狱;一切人类关系无非就是施虐狂、受虐狂和彼此冷漠相待;作为教师必处统治地位,学生要么是反抗,要么是认输,学校教育对学生来说只能是被迫劳动;教师不是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向学生表明,他反对“糟糕的忠诚”,即反对崇拜、仿效、屈从、迷惘于某个角色,如当" 好教师",成为“健壮的男士”,当“获奖的运动员”,做“校园皇后”,担任“出谋划策者"等。唯此才能使教育“个性化”。 3 萨特认为,存在是虚无的,现实是恶心的,人正是在“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状态中生存着。“其所是”是“过去”带给我们的不可变的本质,“其所不是”是“将来”我们还没有形成的本质,人就是否定着过去及被将来所否定的现在,而现在是双重的否定。人的自由正在于这双重否定之中,由于人生是一个不断自身否定的过程,所以“现在”的我们,什么也不是。 4. 人的存在是由“自为的存在”介乎“自在的存在”之间的。“自为的存在”是人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像液体,“自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像固体;而“实在的存在”就是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体,一种半流质、半透明、粘滞的存在,像黏液一样的让人看着“恶心”的东西。 5. 人的存在就像一个“洞”,洞中是虚无的,可这虚无要洞壁的存在来证明其存在。人的存在除了自我意识,还有靠他人的存在来印证。人与人之间可能有暂时的“共在”(我理解为共同利益),但由于人本质上是自由的,所以人的根本关系是冲突,而人又无法离开他人而存在,因此悲剧不可避免,永恒存在。 6. “存在先于本质”。我们的出生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导致了我们“存在”。可我们的“本质”却是由我们在生命旅途中不断地选择、奋斗而决定的,这种决定本质的过程,会持续一生,直到生命终止,我们的本质才最后盖棺论定。所以,你必须做一个主动积极的人,不断地选择——是做英雄还是做懦夫;不断地行动——为你选择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不是被上帝造就的,人就是这样被自己造就的。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浅论存在主义哲学 篇一: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院(部)名称: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生姓名:韩宏东 专业:应用数学 学号:1507122423 浅谈存在主义的影响 摘要 存在主义是一个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危机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哲学流派,它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得德国,繁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战后的法国,萨特堪称存在主义之集大成者。“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 存在主义有力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落后因素,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封建主义文化的残余影响依然存在,它压制人性和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因而,现代西方存在主义思

潮传人中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主义文化残余的影响,使人的尊严和价值问题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的问题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当今社会,各种教育思潮相继涌现。存在主义作为现在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一种代表形式,与教育相结合,在教育领域中也形成了一种存在主义的教育思潮,它以研究人为重点。由于存在主义提倡对人的个体性、主观性的重视,因而很难形成统一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然而,作为哲学重要内容的存在主义,对新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字:存在主义批判萨特教育思想 基尔凯郭尔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对自己的生命心不在焉的人,直到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觉醒来发觉自己已经死了,才知道他自己曾经存在过。这个故事今天讲来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时代的文明已经发展到这样一种地步,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它自己陷入克尔凯郭尔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我们可能明早醒来发觉自己死了,却从来不曾触及我们自己的存在之根。 存在主义者正是对这种现代处境的一种哲学上的反应。存在主义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一种一时流行的风尚,也不只是一种战后时期的哲学情绪,而是直接存在于现代历史主流中的人类思想的一项主要运动,承担了西方思想中的一个根本变革:哲学的中心议题从启蒙主义式的无往不胜的理性转变为单个人或个体独有的经验,这单个人或个体情愿吧自己摆到他的文明的最重大的问题面前接受挑战。另一方面,存

萨特思想研究总结

萨特本体论思想探究博士论文 本文以萨特本人的哲学著作为主要依据,参照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成果,突出萨特本体论思想的建设性内涵和积极意义。“导论”部分,根据萨特自己的论述,对萨特本体论的目标、出发点和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萨特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和问题范围做出初步限制和规定。萨特本体论根据各种存在(beings)的内在否定关系实现了对实在(existence)特别是人的存在的彻底理解,从而使本体论思想在根本上脱离了传统形而上学和实体主义的藩篱。“第一章”的任务是具体说明萨特本体论视野中“实在”和各种存在的规定性。在萨特的本体论中,“实在”首先是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human being ),它超出反思知识的范围,其独特性必须根据“各种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来理解。萨特本体论提出三种本体论存在:自在存在、自为存在和理想或价值存在,其中自为存在也即“意识的存在”(the being of consciousness),它自身就是“各种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具有彻底透明性的本体论“虚无”,它证明了自在存在的事实。另外,萨特本体论超出唯我论,强调自为存在的本体论多元性即他人的存在(the existence of others),这种存在也是可以用自为的内在否定关系直接证明的原始事实。萨特强调,只有在自为的内在否定关系中,自在存在和价值存在才有实在性和意义。自为存在自身就是对事实的面对和承担,它对这些事实负责。这一切,在萨特对于"自为的自由行为"

的本体论理解中得到了更为具体的说明。“第二章”说明的是:既然作为整体的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本身就以自在、自为和价值存在的内在否定关系为构成结构并对这一关系负责,那么,本体论的不可还原的三种存在之间的直接内在关系以及“本体论的自由行为”作为自为对自在的改变,它们就只能根据自为自身的直接结构来说明。自为自身的直接结构就是一种三重的"面对" (presence to):“自为面对自在存在”(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being-in-itself)、“自为面对自身”(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itself)和“自为面对他人的存在”(the presence of for-itself to the being of others)。萨特既不同意把自在存在作为人的存在的最高价值,也反对把人的行为在根本上理解为单纯的机械运动。萨特从意识的自为存在的本体论来理解人的行动。萨特认为自由的行动只有从自为存在的本体论结构出发才能得到彻底的理解,即必须从意识向着存在超越自身的虚无化行动开始。根据自为的本体论,《存在与虚无》强调意向性,强调行为的本体论自由,强调处境是以本体论的自由行为为中心的内在否定的有机整体。另外,“本体论的自为是多元的”这一事实,就是自由所能遇到的内在限制。萨特指出,在自为存在的水平上,只有我的自由才能限制我的自由;在他者的存在这一事实水平上,他者的自由存在也是我的自由的限制。在自由行为的本体论中,萨特着重说明自为与其他各种存在的直接内在关系或原初关系,而且坚持自在自

简析萨特的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简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进行辩护,简明扼要的阐述了他的存在主义 学说。文章就读这篇论文谈谈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等问题。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只是一个标签,它标志着反 抗传统哲学的种种逆流,而这些逆流本身又殊为分歧。现 在还活着的‘存在主义’大部分都抛弃了这个标签,因之被 弄迷糊的局外者很可以这样下结论,说他们之间的唯一共 同点,就是对于彼此的反感。”[1]“在当代哲学中,还没有第 二个流派像存在主义这样,其主要创始人有如此强烈的自 我破坏倾向。名字与这个哲学思潮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哲学 家们,远远背离了自己的出发点。”[2]这两段话引起了对存 在主义的兴趣,于是翻开了它神秘的篇章。 一、萨特存在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的生存受到威胁,使人的尊严被践 踏,而战后的经济萧条和各种社会问题又加深了人们心理 上的阴影,形成了普遍的生存危机感。战后科技对社会生 活的渗透,又使人们受到机械的控制和管理,人被平均化、 整体化,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创造性被泯灭, “被异化了”成 为人们的共同感觉。所有这一切,都已经不能用传统社会 进步和人生观来说明和解释,失去了生存的精神支柱而感 到空虚和惶惑不安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生存的目的和意 义。为此,存在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 存在主义兴起于20 世纪20 年代的德国,这一时期的 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40 年代后,其中心转移 到法国并开始兴盛,代表人物是萨特、马塞尔梅洛- 庞蒂、 加谬;到50 年代,存在主义风行全球进入鼎盛时期;进入70 年代,存在主义不能为人们指出消除异化的现实可行的道 路而走向衰落。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产生的影响 比他先行者还要大,他早年是研究哲学的,后来官费留学德 国受到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学说的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体系。 1980 年4 月15 日,法国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 吕丽娟 0820220079 摘要: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思潮中影响最大哲学思想,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完备,最具代表性,它力图以超越主客二分的存在论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揭示人的真正存在出发强调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以及人的自由和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也可以称之为人道主义。 关键字:“自在”与“自为”;存在与本质;自由与责任;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首先产生于德国,然后传到法国,并以法国为中心向外扩散,而其中又以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最为巨大,最为深远,正如某位思想家所说的“法国在萨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位真正的思想家”。 萨特生活于20世纪,生活于马克思之后,因而其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有着一定的联系性,萨特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共产主义倾向,但又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尽相同。 一、“自在”与“自为” 萨特的存在论内容非常丰富,他首先界定了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自在的存在,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外部世界。 “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存在是其所是”,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即都是指客观外部世界,只不过马克思的物质特指客观实在,而萨特的自在的存在则是客观存在,范围较物质概念更广。自为的存在是能动的,不断变化的,“是其所非是”,这与马克思的意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没有固定的本身,都是不断变化的,都不断地否定自身,超越自身,只是萨特的意识更加具体,是对外部世界的虚无化,强调意识的超越性、否定性。 二、存在先于本质 在界定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基础上,萨特又进一步指出了二者的关系,即自在的存在具有本体论上的优势,自在的存在不需要自为的存在来决定,但是它的意义则要靠自为的存在来赋予。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关系是虚无,自为的存在通过自在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萨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的存在主义 内容摘要: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大师,也是上世纪西方哲学家中最具有个人魅力的大师之一。萨特也曾经影响了一代中国人的思维,被人们誉为“2O世纪人类的良心”。萨特把存在主义发挥到了及至,他赞同马克思主义,并一直以社会主义者自居,一生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出路。他以独特的眼光分析世界,留给人们的是永远闪光的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社会主义 引言 无论是在当代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领域,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是曾经引起轩然大波,并且受到广泛评论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之一。萨特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他自认为是个社会主义者,一生都在探索和思考社会主义的出路。萨特用独特的辩证法看问题分析世界,作为一位伟大的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的出现是存在主义发展的里程碑。1945年,萨特为反驳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评做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著名演讲,将“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至少有一个东西先于其本质就已经存在;先要有这个东西的存在,然后才能用什么概念来说明它。这个东西就是人,或者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是人的实在。”也就是说,萨特的存在主义主张,人最初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世界上,是作为一种单纯的主观性、虚无而存在的,没有什么本质。萨特的这一“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正是体现了他的存在主义与以往哲学的不同。它不仅代表着存在主义的基本人学观,而且也代表和体现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主要倾向。 一、历史辩证法下的存在主义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的起点,首先就是在“匮乏”基础上形成的人与物的对立。而人是由事物中介的,同样,事物也是由人来中介的。正由于物的“匮乏”,才有人与人之间否定性关系的出现。这里表现的就是,一个物体要表现出来,必须有另一个物体的存在。而在“匮乏”基础上人与物的这种辩证关系,正是萨特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从萨特自由观看人的自由与社会关系 人文社会科学系思想政治教育08010106 郭湘蓉指导老师伍辉 摘要: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观点,主要围绕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进行探索。萨特的自由学说是建立在“存在先于本质”的本体论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同时他又认为人的行为处于自由选择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人的自由选择摆脱不掉个人所处在的“一个有组织的处境之中”的限制,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在现实社会关系中个人是不可能获得绝对的自由的。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应当辩证的分析萨特自由哲学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萨特自由选择责任社会关系 萨特通过他的哲学论著和文学作品宣扬他的存在主义思想,是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也就是说,他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话,又否定了先天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他提出“存在先于本质”,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扼要地阐述说,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一切行为“承担责任”。萨特的这种他自称是“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思想,在法国以至欧洲,对于经历了空前酷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在这次大浩劫、大动乱中心灵和肉体都受到巨大震撼和伤痛,正陷于迷惘彷徨,企图寻找解脱和出路的知识分子中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萨特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他自身处境的不断变化也相应的发生改变,在他后期发表的《存在于虚无》中就表现出他对过去所持观点的改变和修正,也有进一步的阐发。如他对人道主义,从三十年代称人道主义为“胡说”,到四十年代阐述存在主义即是一种人道主义,再到后来,他认为只有等到人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关系”即“兄弟关系”,等到“人真实地、完全地存在”的时候,“他和同时代人的关系以及他独自存在的方式”才可以称作“人道主义的目的”。他的自由观也不断变化着的。 一、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主要内容: 1本体论是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理论的哲学根基。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自由观存在主义哲学的根基,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第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论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及对当下的启示(一) 【摘要】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对作家的责任问题争论不休,这时重读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可以使我们明白,美感与意义不是对立的,甚至说,意义应当是而且可以成为美感的一部分。【关键词】萨特;文学介入;意义;美感 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幼年丧父,随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他的外祖父查尔斯·施韦泽是个颇有学识的教师,受他的影响,萨特从小就读了大量的书。早年,萨特受存在主义的影响较大,提出了现象学的本体论。二战以后,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政治思想发生了左倾,提出了“存在主义与自由”的口号。萨特的文论著作不多,他的文艺思想基本都是散见于哲学著作中,但就是这些零散的文艺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著名的文艺主张“文学介入说”对于长久以来的关于文艺的责任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战以前,萨特所谓的“自由”是个人的“绝对自由”,“战前,我把自己仅仅看作一个个体,我完全看不到我个人的存在与我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之间有什么联系。”受二战及战后社会状况的影响,“文学介入说”是极具现实针对性的“政治介入”,即要求作家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对各种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甚至说“文学并不是一首能和一切政权都合得来的无害的、随和的歌曲,它本身就提出了政治问题。”六十年代以后,“文学介入说”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化,慢慢转到社会、人生等更广泛、更普遍的意义上。这个时候他所谓的“介入”是通过文学创作“对现实世界的想象性否定,是通过把现实虚无化而摆脱现实的一种活动。”从此以后萨特的“介入”逐渐摆脱了政治色彩,从狭义的公开“介入”直接转向了在坚持艺术独立品格的基础上的潜在“介入”。 对于“文学介入”的原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作家的责任感———文学必须介入 萨特反对机械模仿现实,也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尤其是在对战争的思考中,他提出了“文艺应当介入生活”的战斗口号,正如他在《纽约先驱者论坛报》上所说,“作家的责任及其对读者的特殊使命就是揭露不公正”。萨特认为,一个好的作家必须介入,而不是局限于个人绝对自由的小圈子。他的“介入说”可以分为几个层次:首先,真正的作家不应回避社会问题,而应当面对现实,勇敢的揭露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作家与小说家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从这个(介入)观点来表现为人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揭示人所处的环境,人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改变的可能性。”例如他的剧本《毕恭毕敬的妓女》,在剧中揭露了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无情的抨击了美国民主的虚伪性和欺诈性。其次,作家还必须以一颗宽广的胸怀去关照时代、关照人类的自由。“我们不是在追求不朽的过程中使自己永存的……而是我们将在我们的时代中满怀激情的战斗,因为我们将满怀激情地热爱我们的时代,因为我们甘愿承受与时代同归于尽的危险。”他希望通过提倡“介入文学”使当代的作家都能自觉地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为实现人类的自由而斗争。他甚至说“有朝一日笔杆子被迫搁置,那个时候作家就有必要拿起武器”。我国的当代文学家张承志在《清洁的精神》中说:“我一直在想,文明的战争结束时,失败者的废墟上应当有拼死的知识的分子。”虽然面对的时代不同,但是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的观点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这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文学的责任,而且涉及到了作家与作品的境界问题。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萨特的“文学介入,归根结底就是承担全世界,承担整体……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其中有人,然后从虚无的观点解释它”,把人看作宇宙整体中的一员来关照,可以说是与中国哲学中的天地境界、宇宙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合。 萨特的“文学介入说”明确的提出了作家的责任问题,呼吁作家为被压迫阶级谴责暴力,用作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这不仅在当时具有启示意义,即使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明的警示作用。尤其是在提倡个性主义的今天,作家因其特殊的身份,在创作过程中须有一定的担当,而不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

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思想评析本文来源: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ed10834889.html,/ 论文摘要:关于美学,中国美学称之为“道”,西方美学称之为“存在”,萨特曾说: “存在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与德国其他哲学家的存在主义美学相比,美学并不突出,但很有特点,且现实性很强,影响比较广泛。论文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一、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时代背景萨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这些经历对他以后的哲学道路影响深远。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信仰开始动摇,各种矛盾不可调和,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破灭,整日生活在迷茫、惊恐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社会情况下,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论断开始向人们传递着一种积极的人生思想,这种思想重视对人的生存与关怀,由于这种思想适应了时代特征的发展,影响也日益扩大。存在主义美学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存在主义美学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尖锐化在美学上的反映。二、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存在主义美学是在存在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存在主义思想的重要分支,存在主义美学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主要包括:(一)存在先于本质。他认为人首先是存在,这种存在是绝对的。人首先他必须存在,然后才能创造自己,才能按照自己的思想造就自身。人的本质并不是天生的,它不同于物的本质,物的本质是事先被人规定好了的,而人的本质是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二)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由他自己造成的,所以人是绝对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所有的科学、理性、道德都对人们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所以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身。人的本质就是由他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每个人都要认识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从而达到自身的自由;(三)他人是地狱。他人不同于物体,他人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虽然人是绝对自由的,但他人和社会总是限制人的这种绝对自由,而且还会对自身构成威胁。因此,人与人之间是彼此冲突的。他人是地狱,存在是虚无的。人面对的是一个虚无的世界,一个荒谬的世界。三、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的内容:想象与自由萨特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美学思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作者:周烨 学号:12013052201045 班级:13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存在主义是 20 世纪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是一个哲学的非 理性主义思潮,强调个人、独立自主和主观经验。萨特是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本文旨在从存在先于本质、“自在”与“自为”、“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责任与人道主义五个方面入手,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作以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世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它产生的现实条件和 历史背景, 就其所反映的意识形态来说, 它是资本主义世界精神危机的一种特殊形式和概括。它的出现标志着帝国主义阶段所固有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危机进一步加深。就法国而言, 它是法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危机的产物犷法国存在主义者萨特所制定的哲学和文学的命题, 无不打上了法国危机年代的烙印。这些命题集中反映了历经危机年代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城市小市民的情绪和愿望萨特所概括的多半是战争失败后一片混乱以及德国占领下全然迷惘的经验忧郁、痛苦、仿徨、悲戚、孤独和死亡;他所强调的是超时代和超社会生活的自我意识、自由和自由选择、主观性和人的行动, 即萨特所宣扬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萨特的存在主义 在萨特看来, 由于传统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对象、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分离为前提, 它们的哲学是二元论的。唯心主义虽然以某种抽象的精神本质为认识的出发点, 同样属于二元论, 因为它们同样主张主体与客体分立;唯物主义者虽然坚持反映论原则, 主张主体反映客体,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也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 , 因为它“忽视了人的主观性”。萨特认为,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以另一神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即必须用现象学的原理, 用现象的一元论来代替它们, 从而“由此消除一些使哲学感到麻烦的二元论” [1]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内涵 1.“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是一种唯心主义。这种主张是讲,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了人和人的关系,有了人的选择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和后果,然后才能给这个人下定义。他讲的“存在”,显然是指个人的存在,个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他讲的“本质”,则是指个人的共有特性。也就是说,这世界上要先有人,有人的主观意识,然后才有人的行为,根据他的行为,才能判断他是什么人,他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给他下定义。

萨特眼中的自由

萨特眼中的自由 ——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2013709016 丁佳彤) 摘要:萨特一生都在致力于终极意义的求索,他关注生命与自由,关注个体与历史,旨在赋予人以不可剥蚀的尊严。而《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为它辩护,从而进一步简明扼要的阐明了他存在主义学说的重要观点。萨特的学说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肯定人的实在性,把人的自由当作最高价值;同时,又以人的责任为归宿,认为人对自己的自由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乃是人自由行动的方法。本文试图解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对于自由的理解。 关键词: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自由的根基——存在先于本质 在文章的一开始,萨特先为我们阐明了何为“本质先于存在”。他以裁纸刀为例,裁纸刀就是人以固定方式、为达到某种固定目的所制造出来的物件,是某种公式和质地的总和,当人准备制作它时,就已经注定了它的本质已经被设定好,所以裁纸刀是本质先于存在的。而正像人制造一把裁纸刀,我们的存在就像上帝制造人一样,上帝是一个超凡的工匠,我们人类则被按照定义和公式制造出来。而当18世纪后,上帝的观念被禁止了,大家普遍使用无神论哲学,但本质先于存在这种理论还是存在。那些人认为,“人具有一种人性;这种‘人性’,也即人的概念,是人身上都有的,它意味着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普遍概念——人的概念——的特殊例子。”1而及至康德,他将这种普遍性推向极端,认为即使是原始状态的人和野人也具有此种人性,说明了本质先于经验上的人的存在。 而萨特认为以上的学说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他认为人是一种“自为的存在”,而非裁纸刀一般是“自在的存在”,具有意识的人是不能和无生命的物一般相提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萨特的存在主义及文学观 存在主义对于当代文学思潮的影响,是跟萨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萨特用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表达观念,并因此而成就存在主义思想的特殊形态(1);二是同代及后来文学家们与萨特之间向背离合,种种关系强化了存在主义对世界文学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2);三是萨特本人的文学思想及理论批评,这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中独具特色的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就能看出萨特的文学观;而这文学观的理论根基,又在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一 其实萨特并没有给自己戴上存在主义的桂冠,但也无法拒绝存在主义思想家的称谓,因为他的思想的确是从“存在”问题起始的,而且所有问题的根由都可以归结到一个著名的判断:“存在先于本质”。 这句话表达怎样的意思呢?从存在主义思想的渊源看,仍是对西方哲学里“本质主义”的抗拒。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一贯把理念和本质放在第一位:世界是理念的仿制和流溢,人是本质的附庸和显现。“我是人”;“人”是概念和本质,而“我”自身以及“是”的状态,是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主义哲学就是要凸显并研究这个被遮蔽了的“是”,或者说“存在者”如何去“是”。在这一语境中,“存在”与“本质”是对立的;二者之间自古以来的关系也应颠倒过来。就是说,不是本质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先于本质”。 然而,这个判断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谁先谁后的问题,更深刻的含义还在于人的意识及其可能,不如说,是人的存在及其意识创造出人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本质”——如果有的话——是存在所要求或建构出来的。正如现象学史家赫伯特·施皮格伯格指出:“对萨特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的‘本质’也即人的本性乃是人自由行动的结果。因此他使用‘本质’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大致有三点: (1)“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2)“自由选择”。上帝死了,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动选择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人的选择既没有任何先天模式,没有上帝的指导,也不能凭借别人的判断,人是自己行动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世界是荒诞的”。人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瞬息万变、没有锂性、没有秩序、纯粹偶然的、混乱的、不合理的客观外界,人感到处处受到限制、阻碍。在这茫茫的世界里人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人只有感到恶心、呕吐。 1、“自在”与“自为” 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并将存在区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两种。想要理解萨特的存在主义,必须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涵义。 所谓“自在的存在”,是指超出意识之外的东西,相当于一般所说的事物和人的未知之根源与本质,这种本质是“超现象的”,掩蔽在深处的

东西。它永远、绝对地存在,但却是偶然的,没有必然性,无法真正认识。因此它是一个异己的、荒诞的、令人厌恶的世界。 所谓“自为的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它是真正的存在,同时却又是一种虚无。因为它是自由的,不确定的。它永远不是什么东西,它总要成为什么东西。因此它使“现在”永远成为对自我的否定和不满足,就此成为虚无。 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在性质上是相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为的存在不能离开自在独立地存在,没有自在的自为将流于抽象,就像没有音高和音色的声音一样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在的在仅仅是,至于是什么,这是自为或意识所赋予的。如果没有自为的出现,自在就只是一种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本身不含有任何区别的浑然一体的东西。自在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真实性的存在。 2、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即是把纯粹的主观性,即自为,当作人的基本存在;把它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并由此推导出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或者说“纯粹主观性”被当作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和本原。人的存在被认为是第一性的。基于此,对于人的存在及本质问题,萨特一反“本质先于存在”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所谓“存在”是指“人的实在”或“自我”。即个人的主观性。所谓“本质”是指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行动中造成他自身的规定性。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的基本意思是: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存在,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浅论萨特存在主义 摘要: 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自由存在主义文学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它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萨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萨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萨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萨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萨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萨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

萨特《墙》有感

世界荒诞人生无价值 今夜将是晴朗而寒冷的。 阴暗潮湿的封闭的地下室,三个孤独等待死亡的囚犯,一个等待观望“活生生被死折磨殆尽的肉体”的心理医生,萨特用极为犀利的笔调勾勒出他们临刑前夜的内心活动和心理表现;他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将当时社会无序混乱的状态以及罪犯处决前恐惧不安的心理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存在主义的戏谑滋味贯穿其中,世界之荒诞、人生之痛苦、选择之无奈都在三个踉跄而狼狈的人身上凸显出来,同样,在不以为然中埋下了“荒诞”的结局。 是的,今夜注定是晴朗而寒冷的。 还记得初次接触萨特的时候,带着爱情的懵懂开始赞叹他和波伏娃的爱情,即使我排斥也厌恶他所谓的契约关系,所有都沉浸在“我们不是两个,我们是一个’我们’”中不能自拔。后来通过读他的传记,也渐渐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契约婚姻。他向往自由,“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也就是这种自由,给了萨特继《恶心》之后又一发挥的绝大空间——《墙》中涵盖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人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我们感到痛苦;可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他人即地域;世界是荒诞的。 墙是生死之隔 三人虽同处于一个牢房中,面临着相同的死亡命运,但彼此之间又是隔开的。伊比埃塔讨厌汤姆,反感他战栗的不停的说话方式;他不怜悯余安,并不喜欢这个小家伙;他更厌恶道貌岸然的比利时医生。他内心孤立的存活着,他和他们中间隔着一道“墙”,因为只有他在死亡面前选择了“毫不畏惧,视死如归”,即使自己和另外两个同伴一样成了“没有血的灵魂”,一样的紧张焦虑。汤姆其实一样孤独;余安蜷缩在一旁,恐惧与紧张使他的脸变形扭曲,就算这样,他仍拒绝关心安慰——他们各自心中都有一道因为死亡而形成的墙。而将死的他们与活生生的肉体、可以继续存在的肉体相比,“墙”仍然存在,坚不可摧。墙的生存这头住着不属于他们三人的群体,嬉笑怒骂,在有限的空间里自由行动着虐人的把戏,另一头,却是随着钟摆聆听即将开向自己枪声的死犯,上演着慌乱。 世界是荒诞的 小说的主题是表现世界的荒诞性:伊比埃塔宁死不屈,他坚定的选择死亡,“我能够出卖葛里斯来保全我的性命,但我拒绝这么做”,“我要死的有骨气”,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格里。为了戏弄敌人,他胡诌战友躲在墓地里,他想看“他们是怎么赶紧站起来,扣上皮带,发布命令。”他坐在那里想象着“这些穿着制服的家伙则在那些坟墓之间忙来忙去”的可笑情景。然而嘲弄的臆想竟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荒谬存在——格里因为与堂兄争吵确确实实转移到了墓地——他被本来要“保护”他的战友出卖,并不幸被击毙。伊比埃塔苟活下来,成了自我意义上的“叛徒”,整个斗争过程一下子没了意义,变得不可理喻。偶然性的打击也使他昏倒在地,他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旋转起来”,恢复感觉时,他发现自己坐在地上,“大笑不止,笑得眼睛里充满了泪水。”这令人意外的结局依然表现了世界是如此荒诞,一切都在偶然之中——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的机会但他固执的又重新选择死亡,并且用欢笑着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谎言之后,荒诞爆发了,他被荒诞的变数愚弄,他哭泣,哭的大笑不止——即使从开始就预料到了悲剧结局,荒诞性亦是如此——我感到不可捉摸。 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状态为孤独、烦恼、痛苦、畏惧、绝望以及死亡,人活在世界上必然是痛苦的。 小说将人的恐惧感渲染到了极致。余安还是个孩子,他实在接受不了死亡的现实,他尖声喊叫,面部扭曲,浑身瘫软,惊恐万状,“他的样子像一个年老的男妓,即使他被释放,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变得年轻”;死亡在伊比埃塔和汤姆面前照样不会转移:汤姆话语不止,小便失禁,他感到这一切都是噩梦:“我竟看见了自己的尸体。。。但是,看见我的尸体的,却是我自己,是我自己的眼睛。”,他的思想也被死亡钳制——思绪丢失,不知去向,“我必须做到再进行思索,思索在那之后我再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东西,而世界仍然为活着的人们继续存在”;伊比埃塔,在冰冷的地牢里汗流浃背,自己却浑然不知,而且在肯定自己非死不可之后,“就再没有一件东西是自然的了,这堆炭屑、这条长凳、这彼德罗的那张狗嘴,没有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