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我国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1、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但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在百年不遇的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负增长,即出现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月公布的最新统计,2009年世界产出的增长为-0.8%(见表1)。各国在应对危机中,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救援政策或经济刺激政策。这些应急政策的规模和力度都是空前的。这些政策的效应正在显现,到现在可以说已经避免了像1929~1933年那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再现。具体看,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大幅下滑后,从2009年下半年起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如果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不发生重大的意外事件,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有望转负为正,实现恢复性增长。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月公布的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产出预计增长3.9% 在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同时,其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因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主要是依托各国政府超常的强力政策的刺激。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回升尚面临较多困难,而经济复苏也尚未带来就业的增长。目前,美国失业率仍处于10%左右的高位,达到26年来的最高水平。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就业岗位净减少20.8万个。在衰退比较严重的西班牙,失业率已高达18%。由于发达国家的复苏还没有恢复到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中短期内失业率仍将居高不下。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原有的过度负债消费模式受到巨大冲击,面临深度调整,加之失业率居高难下,致使私人消费依然疲软,又使企业投资意愿低迷。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可能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世界经济的复苏将会是一个曲折、缓慢的过程。

2、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但风险没有完全消除。2008年春、夏,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迅猛演变为金融海啸。当时,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型金融机构纷纷陷于严重亏损的困境,或宣布破产,或被收购、接管。如2008年1月,美国第一大商业银行花旗集团和第二大商业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均宣布因次贷而出现巨额亏损。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2008年9月,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因资金短缺而濒于破产,被美国政府接管;紧接着,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保护;美国第一大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和第二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双双宣布业务转型,转为商业银行,接受政府监管。一时间,国际金融市场激烈震荡。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来在震荡中反弹,信贷市场的各项风险指标相继回落或接近危机前的水平。但金融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了。

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资产损失严重,去杠杆化和清理坏账的过程尚未结束,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积聚,不排除再度出现局部性金融震荡的可能。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一份最新报告表明,2009年,美国的“问题银行”数量由年初的252家增至年底的702家。“问题银行”的数量及其资产总额均创1993年以来17年中的最高峰。2009年,美国共有140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今年以来至2月中旬,就又有20家银行倒闭或被接管。预计今年美国银行业破产数量可能会超过去年。2009年,美国银行业的放贷骤降7.5%,为1942年以来67年中的最大降幅。

特别是一些国家的政府债务危机或主权信用危机事件接连发生。如近期发生的迪拜债务危机,特别是欧元区债务危机。2009年4月爱尔兰财政债务危机曝光,到年底希腊债务危机走上前台,接着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也频频登上“问题国家”名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国际媒体将问题较为严重的葡萄牙(Portu-gal)、

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戏称为欧元区的“猪四国”(PIGS,即四国首字母的缩写)。欧盟成员国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国家出现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超标而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公司警告说,主权信用危机将成为2010年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包袱,并在金融市场上频频制造余震。

3、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但退出抉择艰难。在应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纷纷出台的超常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但这些巨额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却遇到了“三维”难题。其一,如果过早退出,收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复苏的夭折,引发新一轮经济衰退。最近,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债台高筑的希腊政府,刚刚出台了削减社会保障、裁员减薪、增加税收等一系列财政紧缩措施之后,就爆发了数千抗议者的示威游行。公众担心,政府的财政紧缩措施可能导致失业率大增和工薪待遇降低。在西班牙、葡萄牙等,工会为反对政府的紧缩政策而不断组织和呼吁进行罢工与抗议活动。其二,如果过晚退出,有可能诱发政府债务危机、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风险。各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使市场流动性大量增加,有可能导致石油、原材料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震荡走高和剧烈波动。其三,如果各国在退出的时机和力度上不一致,又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国际套利,加剧国际投机资本的游动,引发国际资本市场和主要货币汇率的剧烈波动。

这使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难度加大。2009年末,澳大利亚、印度、越南等国已将通货膨胀视为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部分国家已开始退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2009年8月,以色列央行在全球第一个宣布加息。2009年10月至12月,澳大利亚连续3次加息,使其成为二十国集团中最早开始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国家。2009年10月,印度央行提高了银行法定流动资金比率,开始收紧货币供应。2010年2月,美联储向社会公布了其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计划,发出政策收紧信号,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随后,提高了商业银行贴现率。由此,引起金融市场的担心和动荡。

4、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金融等造成严重冲击和带来极大混乱,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也将会有所变化,因此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发生逆转,或面临停滞,甚或崩溃终结。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即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拓展,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发展和国际分工发展到较高水平的必然结果,其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急剧升温。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国内就业问题,迫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等压力,以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为借口,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许多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给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造成巨大威胁。这些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包括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一般保障和特殊保障措施、提高进口关税、设立技术性贸易壁垒等等。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各国政府都有责任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5、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但产业竞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仍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往往孕育和催生出一场薪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推动着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繁荣。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新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酝酿和兴起。如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新能源革命,电动汽车、

新材料、信息网络、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市场开拓,空间、海洋和地球的深度开发利用等。这将使人类社会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孕育着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但各国在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围绕战略型新兴产业而展开的科技竞争、人才竞争也将会日趋激烈。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一些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也会形成新的挑战。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国际斗争曲折复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交锋十分激烈。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量化减排指标,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常发展制造障碍。

二、国内经济环境分析

总的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也具有“两面”或“双向”特点,即有利条件和突出矛盾同时并存,表明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绝不能把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等同于经济运行的根本好转。

1、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从2008年下半年起受到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长率来看,2008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时,还处在略高于10%的位势,而到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就分别下降到9%和6.8%,到2009年第一季度更下降到6.2%的谷底;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扭转了下滑趋势,开始逐季回升,第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7.9%、9.1%和10.7%(见图2)。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率来看,从2008年6月的16%,猛降到2008年11月的5.4%和12月的5.6%,短短的半年内就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到2009年1-2月合计,又下降至3.8%的谷底;但从2009年3月起扭转了下滑趋势,开始回升,到11月和12月分别回升至19.2%和18.5%(见图3)。无论是从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增长率来看,还是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长率来看,都走出了一个标准的V字形反转,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当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连续3个季度回升,工业生产已连续10个月回升,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因为经济的回升主要是依靠政府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等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社会投资意愿尚未明显跟进,居民消费后劲亦感不足,进一步扩大内需难度加大,而外需的萎缩和低迷状态又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与此同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压力总体上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用工短缺的矛盾并存,即总体上的“求职难”与结构性的“用工荒”并存。一方面,从劳动力供求总量看,一定时期内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也还很大;另一方面,在就业上又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供不应求的用工短缺情况。今年新春伊始,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就出现了“用工荒”问题。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期调查,东部沿海地区有70%被调查的企业存在“用工荒”。这一是因为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特别是沿海外贸企业的订单增多,因此用工需求旺盛,更需要具有一定经验和技能

的熟练工、技术工;二是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对工作选择、生活待遇、未来前途等有了新要求。这就使得用工需求方与劳动供给方二者出现不匹配。

2、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但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及时、果断地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有效扩大了内需,并与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民生相结合,很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趋势,这些政策的效应将会继续显现。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政金融风险。2009年,货币信贷超常增长,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9.6万亿元,是上年的两倍,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这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上涨和滞后的消费物价上涨产生了很大压力。以银行为主渠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潜伏的财政信用风险不容忽视。

3、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信心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我国企业在应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顽强拼搏,化危为机,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创新步伐、调整发展战略、推进兼并重组等对策,使企业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有了新的提高。一些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的企业,显示出较强的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共申请国际专利7946项,比上年增长29.7%,专利申请总数排名世界第五。在2009年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大陆入选的企业数量已达34家,首次超过英国。随着经济回升,市场信心逐步增强。企业家信心指数在2008年第四季度高台跳水,猛降到94.6点,创近年来新低,之后从2009年第一季度起逐季回升,到2009年第四季度提升到127.7点。可以反映市场信心的另一指标--新订单指数,2008年11月曾下降至32.3%的最低点,远低于临界值50%,表明市场需求的低迷和信心不足。2009年2月之后至今年2月,各月的新订单指数均回升到50%以上,其中2009年12月还达到61%的高点。

但是,总体上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国已有近20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却很少。在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尚不到10%。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量是贴牌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导致利润大量流失。据统计,在我国出口的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品中,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到90%以上。2009年我国共申请国际专利7946项,比上年增长29.7%,专利申请总数排名世界第五。但其中,“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偏低,而“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居多,表明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投入的力度远远不够。据中国企业评价协会2009年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报告,目前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比例只有在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而在2%的企业只能勉强生存;若在1%则企业很难生存。以家电企业来说,我国家电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仅为1%,致使我国家电企业基本不具有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在液晶面板、半导体、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一直受制于人。由于我国缺乏自主品牌,主要靠大量消耗资源来进行生产,因此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总体上也缺乏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目前,我国

还仅是“制造大国”、“贸易大国”,而远非“制造强国”、“贸易强国”。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还需付出很大努力。

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而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又面临就业压力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约。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9年10月的调查显示,有63.4%的企业认为,其所在行业产能过剩,其中有18.6%的企业认为是“严重过剩”,有44.8%的企业表示是“有些过剩”。另外,有37.1%的企业反映,其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当前企业发展碰到的最主要困难。据悉,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我国24个工业行业中,已有21个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其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6个行业是重点。不仅一些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而且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4、粮食连续丰收和农民收入提高,但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在我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得到加强。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经过艰苦努力,我国整个农业农村形势好于年初预期。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见图4)。这对保持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整个物价水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达到5153元,实际增长8.5%,也是实现了连续6年的较高速度增长。在1997~2003年的7年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仅为2%~4%左右;而在2004~2009年的近6年中,上升到6%~9%左右。农村的水、电、路、气、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生产生活条件也都有了新的改善和发展。但是,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一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很大;二来,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尚不健全,其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不足;三来,粮食生产基数不断提高,农业种养的比较效益又偏低,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亦较大,粮食持续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都在加大;四来,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保护耕地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等。

5、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也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从国内的各种因素看,一者,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需动力;二者,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相应的消费结构升级,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消费需求动力;三者,科学技术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源泉;四者,东、中、西部各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调整和新崛起,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地理空间;五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中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相互促进,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基础;六者,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七者,我们党和政府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及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应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将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政策支持。

但是,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也是我国社会矛盾凸显期。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还很艰巨,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不少,亟待解决。

据新华网、人民网今年“两会”前夕分别所做的民意调查显示,医疗卫生、教育公平、调控房价这“三难三贵”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买房难、买房贵)仍被选人前十大热点问题,其中,特别是房价过快上涨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备受关注。同时,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被选为前十大热点问题,而且在新华网调查结果中还被列为榜首。调查认为,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居民并不是没有消费意愿,而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些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能力不足。另外,户籍改革、养老保险、反贪反腐、司法公正、民主监督、网络问政等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也受到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而被选为前十大热点问题。

综合上述,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是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判断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010-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情况 1、中国GDP分析 初步核算,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上升0.8个百分点。 图3.3 2005-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2、中国CPI指数分析 200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6.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农产品生产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上涨1.3%,二手住宅价格上涨2.4%;房屋租赁价格下降0.6%。

图3.4 2005-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表3.5 2009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3、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9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3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2%;私营企业增长18.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9.7%,重工业增长11.5%。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拥有中国近30年创造商品的中国速度。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压低了制造业的成本,使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与服务的生产领域具备绝对的优势。在为世界经济做出巨大经济福利的同时,也有效抑制了世界性通货膨胀。 中国外贸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中国与美日欧经济结构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外贸发展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的非物质化趋势。随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发达国家物质生产部门加快了向中国转移,大量劳动力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出来,更加集中力量发展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空间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有高科技内涵的咨询业和网络服务业。而中国的廉价商品则消除了各发达国家这种产业转移的后顾之忧。 会对世界自然资源产生压力。历史上,任何大国的崛起都会带来资源的重新分配。如果国际市场不能够有效调解资源的再分配,就很容易引发国际政治的冲突和紧张,甚至会导致战争。再加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能源的消耗率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一点就决定了新兴大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伴随着超大规模的资源消耗效应,即资源和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占全球消费量比例迅速上升,直接导致世界市场供求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资源价格的改变。 国际摩擦频发。中国连续9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劳工标准问题已经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根源之一。技术标准领域、知识产权领域、金融规范制度领域的摩擦也愈演愈烈。中国外贸迅速发展,出口大量增长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对欧美持续大量贸易贸易顺差,特别是美国,加剧了国际贸易不平衡,使得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增多,自由贸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经济分析与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资源手册 (更新) 世界银行环境局1998年4月第23号 经济分析与环境评价 经济的成功发展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尽可能减少开发项目的不利环境影响。环境评价(EA)能够将重要的环境信息综合到项目确认、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中去,因此已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利用经济分析,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项目的总体经济效益是否会超过其成本,并有助于对项目的实施方式进行设计,以产生良好的资本收益率。对一个项目而言,不利的环境影响将是其成本的一部分,而有利的环境影响则是其效益的一部分。因此,在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应当尽可能地同其他方面相结合。这份《环境评价资源手册更新》讨论了环境评价与经济分析的关系,并针对如何在经济分析中体现环境成本与效益提供了指导。这一《更新》用于取代《环境评价资源手册》中第四章所提供的指南。 世界银行的要求 世界银行有关环境评价的运行政策(OP 4.01)指出,“应当尽可能地对环境成本与效益进行量化,并在可行的情况下赋予经济价值。”这一点应同时针对备选的项目设计与备选的缓解方案加以实施。此外,有关投资运作的经济评估的运行政策(OP 10.04)指出,在项目评价与辅助性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应当对环境评价的结果与建议加以重视。 环境评价、经济分析与项目循环 环境评价是一个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过程,有助于避免对环境不利的开发项目。其重点在于环境外部性——开发项目无意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为一个水产项目所进行的土地清理有可能对湿地进行改造,导致鸟类栖息地减少及水质退化。环境评价寻求对这些环境影响进行定性的确认与评估,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加以量化(例如,以ppm表示的空气污

全球未来宏观经济分析 —— 铜市深度分析

全球未来宏观经济分析——铜市深度分析 格林期货金融与金属事业部 郎孟囡 2011年8月

目录 一、美债危机——对于美国未来经济的担忧仍在 二、QE3——继续的宽松货币政策 三、峭壁边缘的欧债危机 四、中国宏观经济深层次分析 五、铜市深度分析

8月5日在美国股市收盘以后美国评级被下调,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应,道琼斯指数低开低走接连暴跌,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恐慌。世界经济真的岌岌可危了吗?2008年危机的本质是由次级贷款的资金链断裂而引起的金融市场资金链断裂,之后深化到了欧美国家财务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危机。金融产品的危机可以由金融公司来调整稀释,金融机构的危机可以由国家来调整稀释,但如果危机是国家信誉、国家财政本身,那这个危机就无法稀释。 巨额债务必须有一个承担者。现实是美国是最大的负债者,美国人不愿意承担。这就是整个世界危机的根源,这一连锁反应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环,债务危机就演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债务国通过贬值货币来稀释债务从而达到将危机转嫁的目的。美国现在每年一半财政支出要靠借债,这使得美国财政资金链已到了濒临断裂的境地。从这个层面上说,在矛盾不可调和危机无法转嫁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未来数个月至一两年内,出现硬着陆的概率加大。

前期有美国量化宽松,美国绝不会停止手中的量化宽松,量化宽松的进程以及速度是否如市场所想象的那么理想是值得商榷的,但继续宽松是无疑的。因此,虽然说如今全球市场近期快速回落,但直接就此进入危机的可能性仍然不是很大,更可能的方式是美国继续宽松,世界经济在无法支持的情况下矛盾在某个点上爆发,然后再次引起连锁反应。如今这个点还未出来,近期更多的是市场的恐慌而非危机本身的爆发。标普评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双簧,但是双簧的背后还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 G7声称准备采取措施救市,这个所谓救市无非还是印钞,所以收紧货币政策趋势可能暂时要终止了。

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1 工程效益评价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本项目经济评价如下: 国民经济评价表明:本项目推荐方案当折现率为12%时,内部收益率为16.89%,效益费用比1.45,投资回收期为14年,评价期末可获得净现值5753.6万元,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敏感性分析表明,当折现率为12%时,在费用增加10%,效益下降10%的不利条件下,本项目的效益费用比大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大于12%,仍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财务分析表明:当折现率为8%时,本项目在使用期内能回收投资 因此从上述评价结果看,新建本项目是可行的。 5.2 环保投资估算 根据改建公路沿线环境状况及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设计、施工及营运阶段应采取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估算该项目环境保护投资见表 5.2-1。所列环保项目总经费为246.3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1.81% 表5.2-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投资 5-3

吉安至安福(山庄)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第5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5.3.1 大气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公路工程土方施工产生的粉尘,取、弃土区,取、弃土运输道路及搅拌站对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有污染,经采取措施后减轻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施工结束后,污染消失,环境质量恢复到原有水平。 (2)营运期 对自然环境质量而言,改建公路将提高车辆在公路上行驶速度,减少尾气排放量,从而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的环境空气污染;改建公路将改善路面的状况,大大降低车辆行使时产生的扬尘。 5.3.2 水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公路沿线施工挖方弃土,裸露的挖方区和填方区遇雨产生水土流失对附近水域产生悬浮物影响,通过严格管理桥梁施工机械,严禁油料泄漏和倾倒废油料。对水体的污染影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类污染将不复存在。 (2)营运期 降雨期间,拟建公路雨水径流入附近水域后对水域产生COD、油等污染,多发生在一次降雨初期。本项目未设服务区,因此营运期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 5.3.3 噪声环境损益分析 (1)施工期 公路沿线施工区域部分机械噪声对施工边界相邻的保护目标的影响超过施工场界噪声昼间标准限值75dB(A),经过采取措施后可减少这部分污染。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相对营运期而言其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2)营运期 因营运近期的车流量小,噪声预测值不超标,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不大,营运中期和远期竹江医院和兴桥医院的夜间噪声预测值超标;噪声现状监测时受各种因素 5-3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姓名:王鸽专业:英语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当今世界经济在发展中体现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科技革命的影响加深、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等特征,并呈现出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二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于全球一体化,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并在全球建立起规范的经济行为和运行机制。它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发展的因素 1、经济体制障碍逐渐清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的市场机制得到了世界多数国家的认同,各国政府对经济管制逐步放松,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无疆界市场”正在形成。 2、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和地域差,传统“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地理界限已失去意义,商品、服务、资金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快捷,“地球村”经济逐渐成为现实。 3、跨国公司快速发展。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成为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

2、贸易的全球化; 3、生产的全球化; 4、企业的全球化; 5、金融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 6、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和国际经济组织日益健全。 以上有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六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对现实的经济运行既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发挥着独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随着高科技产业和全球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将更为密切。 2、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更为普遍,企业间的竞争与兼并日趋激烈。 3、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全球性商品市场逐渐形成与完善。 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民财富日益增长,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加剧, 国家间的贫富差距扩大。 5、国际间的协调和合作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国际契约和国际组织应运而 (四)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全球经济一体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我们应正确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其不利和风险,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继续保持稳步快速发展。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益增强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总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并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

关于旅游业的发展中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计算机08-1班080824128 吕雅雯 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旅游业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经济力量生态旅游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旅游业也同样如此。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怎样才能使旅游业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续发展,又不会让其成为过分影响地方经济的命脉的部门,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CFA考试:全球经济分析(投资工具)

第十七章国际贸易的有益性 Chapter ⒘Gaining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s:Private and Public Choice) §⒈说明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并描述国际贸易的有益性 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 只要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相对成本有差别,它们就有可能从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中获益。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与其他国家生产的同种商品相比,一国能以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该种产品的能力。相对成本决定了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法则的意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增加总产量,并使贸易各方能够从贸易对方获得多种利益。因为,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专门生产它能够以相对最低的成本生产的产品,而通过贸易购买它只能以较高的成本生产的商品。 只要国家间产品生产的相对机会成本不同,每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即一国因先前的经验或自然禀赋,能够以相同数量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某种商品(与其他国家相比较)。 国际贸易的优点 国际贸易的主要优点:①使每一国的人民更加精于他们擅长的产品,即生产更加专业化;②可能以低于国内产品成本的价格进口商品。 国际贸易的其他优点:①增加国内消费。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则每个国家的消费要受到自身生产能力的限制。②大规模生产在更大范围实现的好处。③市场竞争更激烈。④采用更好的机构和政策。⑤如果允许人们自由地从事国际贸易,可以实现更高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 §⒉讨论国际贸易对国内供求的影响 通过进口,可以增加国内供应满足国内需求,降低国内该种商品的价格;通过出口,可以刺激需求,升高国内该种商品的价格。 进口和出口的总影响是使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和总消费增大。持续的开放型经济,能够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和更高的人均收入水平(per capital income)。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 孙辉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孙辉 发表时间:2018-12-17T15:22:49.8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作者:孙辉 [导读]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快速增多。 山东济南 250403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也快速增多。该类现象下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引起了城市规划人员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如何合理有效的分析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并且合理的控制技术经济,成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境工程项目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环境工程带来休闲,娱乐的同时,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建设发展中的技术经济,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何确保环境工程项目的施工应用质量,并且合理的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则成为当前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主要面临的问题。笔者针对当前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盼能为相关环境工程项目的施工发展提供参考。 1.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概念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技术经济,为评估环境工程项目质量以及发展前景的主要参数。实际发展中环境工程为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的学科和工程项目,其在实际发展中涉及的学科内容广泛,具体如生物工程,化学工程,基础的土木工程,物理学,机械学,统计学等学科内容。因此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范围广,影响大,实际发展中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基于当前我国普遍的环境气候现状分析,近年来关于环境工程项目的发展也快速提升,与此同时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技术经济分析,也引起了研究人员及开发人员的重视。具体分析技术经济即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工程效益,以及社会性效益等关联效益的综合称呼,通过技术经济分析项目规划,发展,建设的可行性或经济性,一定程度上分析提升了项目发展中的稳定性,并且对于项目开发资金的合理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内容分析 分析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关于其技术经济分析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具体分析主要涉及的技术经济分析内容有: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资金准备状况分析、产业折旧问题分析、收益问题。笔者针对上述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内容,以及具体在分析落实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2.1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在发展中总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分析,为技术经济分析中重要的内容。通过合理的有效的分析总成本与经营成本之间对比现状,以及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之间的比率,衡量工程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工程投资的风险性。具体在落实总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分析中,总成本主要为项目开发、建设、施工涉及的全部应用成本,经营成本主要指项目维护成本,运营成本。最终通过两组数据的分析比对,以及工程项目的效果预估分析,出具相关技术经济的评价文件。 2.2资金准备状况分析 环境工程项目一般情况下涉及范围大,施工周期长,影响广泛,整体分析其项目工程的开发成本较高,因此环境工程项目的资金准备状况分析,也为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其中以当前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关于资金准备状况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自筹资金,建设人或单位,政府机构进行资金筹集;其二银行贷款;其三国家财政预算。当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资金准备应用融资方式,也为当前环境工程项目资金准备中的一类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资金准备途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资金应用的稳健性,并且最大化的降低了项目发展风险。 2.3产业折旧问题分析 产业折旧问题为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具体分析产业折旧问题主要指的是项目运行应用中,出现的固定资产损失、折旧、损耗,所产生的折旧资金问题。产业折旧问题在实际发展中,主要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部分。实际落实中为切实有效的保障各方权益,并且合理的降低项目发展风险,关于产业折旧问题应依据前期合同约定,以及阶段性的利益分配约定进行交给。同时在项目运行发展中出现的固定财物增补,应在环境工程运行中进行对应的摊销。 2.4收益问题 环境工程项目具备收益能力,对于环境工程项目的持续发展,以及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建设效果发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收益问题分析,也为技术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环境工程项目中收益问题的分析,主要指的是环境工程项目中出售商品,产生的营销收入总量。通过分析营销收入的总量,运营成本,维护成本,衡量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中的收益问题,并且提出对应的评价结果。 3.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3.1客观性 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中客观性,为保障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注意事项。其中具体分析关于客观性的落实,评价人员应注重以下几点原则:客观的分析相关评价内容,以及相关的经济参数;实事求是的针对项目本身特点,现状进行分析,不臆测或虚假评价;多元化多角度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此确保环境工程项目在技术经济评价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减少因为主观评价,造成的评价不准确等不良现象。 3.2规范性 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评价中规范性操作,对于最终的评价质量,以及实际的评价效果影响重大。具体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的规范性评价操作,应基于相关制度、程序、操作流程实施的规范性;相关计算公式,评估方法,统计方式应用的规范性,以及最终审核评估数据记录,上报操作的规范性方面进行落实。以此规避因违规操作产生的评价失效,评价周期过长,评价不合格等不良现象。 结束语 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为环境工程项目发展中的主要理作业内容。实际发展中落实良好的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增强了项目开发建设中的资金应用效果,同时对于后期项目的稳定发展,以及项目的收益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从具体实时技术经济分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讲解

宏观经济环境简要分析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党的十六大又产生了新一届领导人,顺利完成了新老交替,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入世以后,中国加速了开放的步伐。2002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率达8%,进出口总额高达62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虽然遭受了SARS的影响,但投资与出口依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内需也有稳步的增长,上半年经济仍然取得了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03年中国GDP增长将超过百分之八点二的增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向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百分之八点四。中国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政府立足长远、高起点、高规划的战略,为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预见的是,2005年的探月计划,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更是方兴未艾。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支持,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才的不断汇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资金的投入,使城市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得以不断地被挖掘,这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切实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保证了社会生活的繁荣与稳定。 本项目地处上海这个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我们有必要对上海的经济发展程度、市场消费能力、商业与房地产发展等影响本项目未来运作的关键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

一、上海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概述 在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借助邓小平南巡的改革之风,不仅引起全中国的注意,亦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登陆,外资的强力介入和国内企业内力的增强为上海高速稳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GDP增长率 据统计,上海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全年第一产业比上年增长3%;第二产业增长12.1%;第三产业增长10%。各大产业发展态势均呈上升趋势,上海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不断提升。 自1992年以来上海已连续10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2002年人均GDP达5000美元,稳居全国各省级地区之首,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预计未来几年,上海的经济将继续保持这一运行态势和速度。 至2010年,上海将可能成为国内人均GDP第一个突破1万美元的地区。健康的国民经济为房地产业和商业的规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2.外商投资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6月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2008年中国北京将举办第25届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开幕,大大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对外贸易机遇。 上海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为重点,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迈进。至2003年,世界500强落户上海的就有300家,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具竞争力的薪资,上海已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 98年以来的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除99年略低外,基本保持着较稳定的增长,2002年更是达到了105.76亿美元,共计合同项目3012项。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不仅有资本,还有大量的外方工作人员,而这些长期驻沪的外方人员将会增强上海高端市场的消费力,成为未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潜在消费者。 3.经济结构 2002年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上升。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80.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27.89亿元,增长23.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6%上升到31.9%。多种经济成

第07章 某市政污水处理厂设计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第7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本项目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旨在根据项目的特性、总投资及经济价值,分析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估算项目的环保投资,分析环保投入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角度来讨论项目建设的意义。 7.1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1、处理规模:5万t/d; 2、项目投资:5872万元 3、年总成本817.22万元,其中电费230.39万元,折合每吨水的处理费用为0.447元,其中电费0.281元;为维持正常运行所需的成本费用,需从水费中收取0.49元的排污水费。 7.2 环保投资估算 根据拟建工程周围环境状况及本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设计、施工及营运阶段应采取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估算出该项目环境保护投资,见表7-1。所列一次性环保投资188.5万元,占工程总投资3.21%。 表7-1 拟建项目环境保护投资

7.3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3.1 环境效益 污水处理厂是一项环保工程,所以它的主要效益也就体现在对水污染物的削减上,表7-2是按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类比调查统计计算的水污染物削减量,表7-3是按现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统计计算的水污染物削减量。 表7-2 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削减量 注:表中进水污染物浓度按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类比调查资料统计,水量按5万m3/d计。 注:表中进水污染物浓度按现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统计,水量按5万m3/d计。 7.3.2 经济效益分析 (1)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某江鹰潭段和某河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周边的生态环境。 (2)项目建成后可提供5万t/d的污水处理能力,将缓解服务范围内现有工业企业污水处理的压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受纳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减少服务区范围内的细菌滋生地,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降低居民医药费开支。 7.3.3 社会环境损益分析 (1)改变城市整体形象,优化城市投资环境,增强城市总体竞争力。目前,某市的

中国社会环境分析及室内设计前景分析

中国社会环境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与挑战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信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的崛起,带来了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知识不但在这场革命中成为经济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掀开了新时代的篇章。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点是:1、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2、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产业技术升级加快,国际经济结构加速变迁,科技经济日趋全球化;3、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推动了世界经济增长;4、各国更加重视知识人才及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因素;5、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迅速更新变化,知识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 知识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以至思想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情极其复杂。就经济而言,地区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多级技术水平并存,企业制度处于调整变革之中,产业结构处于大的变动之中,科学技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我国要赶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对产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知识型经济在产业经济的增长中,主导作用日益明显;2、知识经济将引起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和产品构成的全方位变化;3、知识经济将促进企业重构; 4、知识经济的兴起必然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 我国的产业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1、产业的生产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有一定差距,不太适应全球性知识经济来临造成的产品迅速更新和人们消费需要的变化,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和部分生产过剩并存的局面;2、新兴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缓慢,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处于无序竞争状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理想;3、产业素质和企业结构不太合理,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多样化、精密化和高层次的要求;4、产业间关系不够协调,难以实现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按以下发展战略进行。(1)加快创建完全基于知识的产业———第四产业这里所指的第四产业指完全基于知识生产、传输和直接商品化的产业,不包括知识密集度很高的制造业,如信息设备制造等。在知识经济下,研究与开发(R&D)将成为全社会的系统产业。这在发达国家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除了以企业为市场主体的R&D活动以外,市场将出现以研究机构和中试基地为主要形式的产业R&D服务公司。教育成为具有经济活动性质的产业,将成为一种投资和消费活动,是知识的继承、传递、扩散及进化的主要途径。除义务教育外,相当部分的教育机构将逐步成为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其行为受市场规律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双重引导;信息服务业,包括知识、信息的传输———通信,知识的社会分布调整———咨询,知识的载体优化调整———猎头(人力资源中介代理),是知识经济中最活跃、产出最丰富、改变社会最剧烈的因素。此外,知识经济中的重要工具性产业,如计算机软件业、科学学或技术学、智能开发等,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指导性行业。目前,我国电信业、软件信息业、人才交流市场的快速发展印证了以上的观点。(2)在制造业中大力培植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产业。传统第二产业中的一部分行业将会被淘汰,而知识密集度较高的那部分制造业将成为朝阳行业。随着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在第二产业或制造业中还将激发出许多新兴的产业,如微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芯片技术、基因工程、遗传改良、人脑开发等。这些新兴产业均是21世纪先导性的产业。目前,我国以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资源配置;稀缺性;外部性;产权;公共产品)案例1.①争水的游乐场和纺织厂 假设一条小河的流域内只存在一个游乐场和一个纺织厂,并且纺织厂处于河流的上游,而游乐场处于河流的下游。河流的流量很小,其纳污能力或水环境净化容量几乎为零。纺织厂和游乐场都想利用河流水资源,纺织厂把小河作为纳污体,将未经处理的印染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游乐场则想利用河水来吸引旅客休闲娱乐(如游泳、垂钓和划船等)。如果这两家企业或公司不由同一个主人或主管单位所有,那么该河流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纺织厂不承担废水处理费用;(2)纺织厂不承担由于它向河流排放废水引起游乐场收入减少的补偿;(3)纺织厂生产的产品消费者不是游乐场;(4)游乐场生产函数中的投入要素除了一般的资本、劳动和土地外,还有取自于河流的水量和水质;(5)河流水资源既不为纺织厂所有,也不为游乐场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游乐场收入减少完全不能反映于纺织厂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费用或成本核算之中,其结果是纺织厂产量越高,排放废水量越大,河流污染也越严重,游乐场的收入也越少,最后招致娱乐场所的关闭或另寻水源。我们称这种纺织厂给游乐场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为外部性,确切地说,这是一种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性。 案例2. 圈地运动与公地的悲剧 哈丁在《公地的悲剧》中设臵了这样一个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如果每人都从自己私利出发,肯定会选择多养羊获取收益,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由大家负担。每一位牧民都如此思考时,“公地悲剧”就上演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公地的悲剧是产权不明导致的经济后果。一种资源在产权归属不清晰的情况下,会因使用者大量甚至过度利用而耗竭;由于缺乏产权保护,使用者不愿为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或补偿,最终导致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和利用。只有当资源的产权明晰后,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资源的所有者才会对资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公地悲剧在英国是和“圈地运动”联系在一起的。15、16世纪的英国,草地、森林、沼泽等都属于公共用地,耕地虽然有主人,但是庄稼收割完以后,也要把栅栏拆除,敞开作为公共牧场。由于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养羊业飞速发展,于是大量羊群进入公共草场。不久,土地开始退化,“公地悲剧”出现了。于是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卓著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批的农民和牧民失去了维持生计的土地,历史书中称之为血淋淋的“羊吃人”事件。但是书中没有提到:“圈地运动”的阵痛过后,英国人惊奇的发现,草场变好了,英国人作为整体的收益提高了。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圈地运 ①王金南,环境经济学:理论·方法·政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2020年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

XX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分析组日前发布《xx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认为xx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低增长和弱复苏态势,“逆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方案将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xx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亟待加强全球经济治理,但是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提出“美国优先”,区域化走向分裂,全球化陷入迷途。欧洲自顾不暇,美国战略收缩,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新的力量、新的方案引领全球治理迈向新阶段。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需要中国方案。 报告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深层次“结构性悖论”,xx 年“慢”步前行的世界经济面临不少突出问题,值得深思。量化宽松无力扭转世界经济颓势;低利率与低额投资并存困局待解;全球债务 占比风险进一步高企;全球FDI放缓凸显投资动力不足;产能过剩与 需求萎缩的矛盾加剧;全球贸易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引发金融动荡;难民危机持续发酵拖累欧洲经济,等等。报告预计,xx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分别为3.18%和3.24%。 从金融、贸易、投资三大领域来看,受美国新总统上任及美元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短期内将仍有动荡和不确定性,尤其新兴市场国家将再度面临货币贬值风险和资本外流隐忧。同时,世界贸易回暖仍然缺乏有力支撑,增速将依旧缓慢。虽然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或将带来部分需求回暖,但幅度有限,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状况发生逆转的可能性不大。全球投资则将因美元走强、新贸易保护

主义等因素影响,整体复苏进程受阻。不过,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可能会带动全球投资逐步回升。另外,杭州G20峰会有力推动了全球高效金融治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报告认为,此次世界经济大周期转换的特别之处在于,世界经济由第五长波向第六长波过渡,与中国经济由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发展转换并行交织、相互作用。中国要把经济发展大转型与世界经济长周期转换结合起来,全力抢占世界发展第六长波繁荣周期的战略制高点和先导权。 报告指出,在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转换过程中,中国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将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局,同时也将为引领世界经济下一个长周期注入积极动能。在世界经济新周期的转换和孕育阶段,全球化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霾、实现强劲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在逆全球化潮流下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相关资料: 12月2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世界经济黄皮书:xx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 xx年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就业增长放慢。大宗商品价格触底反弹,但仍在中低价位运行,全球物价水平有所回升,通货紧缩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环境状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极深的矛盾,常常造成环境的恶化、污染的加重等诸多问题。尽管目前人们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是一种错误做法,但是“只污染,不治理”更是说不通的,环境工程作为一种专门的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对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意义重大。当然,环境工程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环境工程的作用举足轻重。要想有效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就必须首先明确环境工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笔者从环境工程的含义、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重要影响三个方面对该话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影响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越来越恶劣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出现了全球性的气候问题,这些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愿望,这也使得环境工程这一生态工程应运而生,也因为该项工程的适时性,使得它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环境工程的含义 截止今天,人们对环境工程这门技术都没有十分统一的定论、解读或认识。多数人认为,环境工程就是指研究、从事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的科学技术,它与生态学、环境卫生学以及环境物理学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最初被称为卫生工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以及噪声控制等。而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工程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的学科。另外,它还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区域的整体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我国当前的环境工程还处于初创阶段,其核心研究内容着重于环境污染源的治理。 二、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而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重大。那么,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呢?如果存在,那两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1.环境工程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 从全面、辩证的角度上看,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环境,造成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破坏会制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