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湘江隧道规划和设计

长沙市湘江隧道规划和设计

长沙市湘江隧道规划和设计
长沙市湘江隧道规划和设计

长沙市湘江隧道规划和设计——连接河东河西的劳动路过江隧道

学院:×××××××××

班级:×××××××××

小组成员:

×××××××××

×××××××××

指导教师:××××××

湘江过江隧道规划设计

前言

城市的增加和扩大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所要求的。但是城市交通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极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据法国巴GIM—EN2REPOSE 工程公司对城市间和城市内交通的统计:在500 年间,从中世纪到20 世纪,城市间的交通速度增加了50倍,而城市内的交通速度仅增加了两倍,人们的出行平均度速很难超过10km/h (包含地铁门到门的速度) 。从20世纪60年代上海第一条打浦路过江隧道投入运行,到目前为止上海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大连路至延安东路越江隧道、浙江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过江隧道、厦门东通道(翔安)过江隧道等陆续开通,城市过江隧道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交通的有效措施大量被建设和使用。

众所周知,长沙市城区沿湘江两岸发展,过湘江的交通联系是决定城市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长沙市城市的日益扩张,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带来的交通量增长,过江交通面临巨大的压力。现有过江通道难以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五一路桥,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交通拥挤阻塞现象严重,必须寻求新的过江通道来改善城市中心区的过江交通。通过采用过江隧道连接河东河西区域: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河西新城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极大地促进河西新城的快速发展,以有效疏解城市中心的人口、交通等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高星和含浦两个组团的发展!除此之外,

湘江过江隧道规划设计采用过江隧道连接河东河西区域也可以实现湘江两岸均衡发展需要,同时还可以促进旧城改造与岳麓山大学城及河西新城开发建设的需要。可见,建立通过建立过江隧道的方式来实现河西与河东的连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较好的实用效益。

为了培养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了实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目标,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我们组负责“长沙市劳动广场连至渔湾市过江隧道方案”的专项设计。

具体分工设计如下:

×××(×班×号)负责过江隧道总规划与设计、绿化和监控系统设计;

×××(×班×号)负责线路的设计(包括进、出口位置的确定)、断面设计;

×××(×班×号)负责线路的设计(包括进、出口位置的确定)、提供现状调查资料;

×××(×班×号)负责通风和采光、照明的设计;

×××(×班×号)负责排水防渗、加固与支护设计。

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课程设计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指正。

长沙河西规划

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整体规划 第一部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一、规划概况 2007年12月14日,经报请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成立大河西先导区,进行国际招标。经过两轮竞标,最后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大河西先导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规划区:湘江以西,涉及4个区县,15个乡镇,包括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雨敞坪镇、乌山镇、黄金乡、白箬铺镇、高塘岭镇、星城镇,宁乡县玉潭镇、城郊乡、金洲乡、历经铺乡、夏铎铺镇,用地总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 核心区:黄桥大道以东,岳麓区,高新区,望城县的黄金乡、高塘岭镇、星城镇,用地总面积约570平方公里。 起步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近期启动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岳麓区的梅溪湖周边地区、岳麓山周边地区、洋湖垸、坪塘镇,用地总面积109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和定位 1、规划目标: 着眼于带动全省、辐射全球,力争到2020年把先导区建设成为: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低于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 高新产业的集聚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0%以上,高新技术总产值4000亿元以上; 城乡统筹的样板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0000和40000元以上;

生态宜居的新城区——建成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平方公里; 支撑发展的增长极——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0亿元。 2、发展定位 职能定位: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突破区,湖南省经济重心跨湘江发展战略支点,长株潭城市群战略整合核心承载区,长沙市提升主体功能区。 产业定位:湖南省产业先行先试区,长株潭产业转型示范引领区,长沙市高新产业核心集聚区。 生态定位: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区域,资源节约的循环集约新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标杆。城镇定位: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城市,新型增长模式的城镇典范,环境友好的山水宜居新城。 三、规划理念 1、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实行生态优先,环境优先;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市集约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文明和谐城市。 2、“两型社会”发展背景下规划理念的转变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长沙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一)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6日长沙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长沙市委关于制定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长沙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具体部署,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团结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率先基本建成“两型”城市和实现全面小康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长沙战胜严峻自然灾害、经历重大风险挑战、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五年,也是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面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率先发展的良好局面。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增长率来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人均达67500元(合10000美元左右),年均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达506.3亿元,年均增长2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10043亿元,年均增长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1亿元,年均增长19.3%。从竞争力来看,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由第12位跃升到第7位,规模工业产值由第15位跃升到第7位,综合竞争力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所辖四县(市)全部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从首位度来看,2010年长沙的经济总量、规模工业、社会投资分别接近或超过全省的30%,辖内的税收收入、对外贸易、企业利润分别接近或超过全省的二分之一。 ——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4∶53.6∶42.0。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1%,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六大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3.4%,长沙成为全国知名的工程机械之都和汽车产业新的增长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8%,信息、物流、会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要素结构不断优化。加大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投入,组织实施“三年双百”(三年引进百名国际高端人才、百项先进适用技术)行动计划和引进储备万名优秀青年人才计划,人才资源后续保障明显加强。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市应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80%。城乡结构得到改善。把加快发展中心城市与带动壮大县域经济统一起来,按照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三个层次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公路通畅、电力扩容、安全用水、环境

关于《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的补充规定

长沙市城乡规划局关于《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的补充规定 为了加强规划管理,统一规划许可审批标准,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对《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下称《技术规定》)未明确的内容以及概念易模糊、产生歧义的条文作出如下补充规定。 第一条城市建设应按规划成片实施,一般应以街坊为单 位,以规划道路为界限,规划蓝线原则上应划至用地周边规划道路中心线。无单独建设条件和规划部门认为不适合单独建设的,必须按规划要求整合周边用地。(新增-修改《国土与规划协同工作会议纪要》长规纪[2009]186号)第二条多个控规地块组合的项目,各地块规划指标经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可在用地范围内部总量平衡。(新增) 第三条居住或商住用地的容积率一般不得小于1.0。(新增-修改《规划审查规定(试行)》长规发[2008]93号第十九条) 第四条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原则上不得低于1.0,绿地率不高于15%,生活设施、后勤保障、办公服务等配套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项目总用地的7%。(新增-摘录《政府办公厅关于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长政办发[2010]6号) 第五条非居住建筑(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以及幼儿园、托儿所生活用房和大、中、小学教学楼除外)位于居住建筑北向时,其建筑间距按该非居住建筑在居住建筑南向同型布置的建筑间距控制,其间距最小值低层不小于6米,多层不小于9米,同时须满足消防和各专业规范要求(两栋建筑间距值内插建的情况除外)。(新增-修改《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第十一条(二))

第六条高层建筑位于南侧,与相邻居住建筑为非平行布置时间距按下表: 注:①表中“S”为南北向布置时的标准间距值; ②表中“a”为相邻建筑的夹角。 ③表中“间距”为建筑南北向重叠部分的平均间距。 ④建筑间最近点距离在建筑间距Ⅰ、Ⅱ、Ⅲ类区分别为0.5S、0.6S、0.7S。 (新增-修改《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管理规定》第十条(四)) 第七条高层建筑,临城市规划道路为建筑主朝向且建筑主体直接落地的(无裙房),退让规划道路可按《技术规定》要求减少2米。(新增)第八条在项目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不另奖励增加可建建筑面积。(修改《技术规定》第3.8条) 第九条居住及商住用地内商业建筑原则上应集中设置。临12米以上城市道路的商业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4米的骑楼(临城市道路仅设置集中的人流出入口的大型商业可不设骑楼),且应配建为其服务的相对独立的停车场(库)。(修改《技术规定》第6.9条) 第十条居住用地及商住用地临路幅宽度26米及以上城市道路设置的商业其建筑总长度(含建筑底层商业部分)不应超过用地临城市道路边线总长度的30%;临路幅宽度26米以下城市道路设置的商业其建筑总长度(含建筑底层

营盘路隧道监测方案资料

技术方案 一、工作大纲和监测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2、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3、监测方案的编制目的 4、监测内容 5、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6、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二、监测技术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 1、监测技术管理措施 1.1、项目组织机构 1.2、监测服务措施 1.3、监测成果提交 1.4、组织协调 2、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3、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目标和保证措施 3.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3.2、安全保证体系 3.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4、环境保护 三、信息化监测和成果反馈

四、对所监测项目的认识 五、合理化建议

一、工作大纲和监测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线为双向四车道隧道,匝道为单向单车道隧道。主线设计车速50km/h,车道宽度为3.5m+3.5m,限界宽度4.5m,其中北线路线全长3001m,南线路线全长2702.084m,最大纵坡5.95%;匝道设计车速40km/h,车道宽度为3.5m,限界宽度4.5m,4个匝道总线总长2659.545m,最大纵坡6.98%。隧道暗挖段拟采取矿山法施工。 (二、)监测方案的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3);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50026-93); (6)工程测量规范(GB12897-91); (三、)监测方案的编制目的 拟建隧道穿越湘江大堤、城区主干道、湘江底部,开挖难度较大,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为了切实保证基坑、竖井、隧道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时跟踪掌握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现象,为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开挖和施工进度,确保基坑、竖井、隧道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提供技术依据。同时,爆破开挖施工因爆破振

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介绍

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楚汉风韵、湖湘风情 2010-08-02 来源:长沙搜房网整理 1概况 浏阳河风光带二期北起东站北路,南至圭河路,全长约8.2公里,东临浏阳河,西接长善路、浏阳河休闲带。沿河漫滩主要为芦苇等自然水生植物及低矮灌木,河堤内外鲜有大乔木,腹地内有少量乔木,绿化单调零散,不成体系。 2规划指导思想 依托浏阳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浏阳河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通过新颖独特的创意构思,打造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风光休闲带。建立以水生态和湖湘风物为主线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 3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为本的原则。 2)历史文化与时代风尚相结合原则: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景观。 3)以人为本的思想:展现快乐、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休闲生活理念。创造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市民的健身、休闲、文娱、交流、亲水文化体验等空间。 4)整体性原则:浏阳河风光带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景观与防洪的关系;考虑风光带与东侧浏阳河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考虑风光带与西侧文化休闲带功能对应与互补的关系。打造水、绿、堤、景、路和建筑有机融合的整体和谐景观。 4设计主题创意 浏阳河是一条生态之河;浏阳河是一条文化之河,其西岸的马王堆汉墓发掘揭开了光辉灿烂的楚汉文化的面纱,浏阳河也蕴育了湖湘多姿多彩的风情;浏阳河是一条英雄之河,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几十位将军;她是一条音乐之河,民歌“浏阳河”唱遍神州大地,让人神往。 汉魂、民歌、名人、民俗,四大文化是浏阳河风光带与湘江风光带、橘子洲公园等差异化发展的精髓与灵魂,从而形成了“楚汉风韵、湖湘风情、名河风流”三大景观主题。 5浏阳河风景带的总体布局和分区 浏阳河风景带二期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三带(亲水游赏带、广场台地活力休闲带、四季花海景观带)、五区(自北而南分别为湖湘风情区、民歌音乐区、名河名人区、楚汉文化区、健身游憩区)。 5.1三带 5.1.1亲水游赏带(堤外):江堤之外沿30.9的常水位设置步行道和亲水栈道,并利用水生植物浮岛改造渠化的水岸线丰富水岸景观。游人可以从江堤悠然地进入水岸游赏水景和湿地景观。 5.1.2广场台地活力休闲带(江堤):景观化的江堤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得到进一步美化。并自北而南串联起听雨台、赏月台、盘王广场、民歌广场、烟火广场、芙蓉台、楚汉台、健身广场等八个文娱和休闲空间。 5.1.3四季花海景观带(堤内):江堤与长善路之间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通过植物把江堤与道路广场景观构筑物融合一体。四季花海自北而南分别形成五大花海:春季缤纷花海,夏日芬芳花海,秋叶菊香花海,冬天香雪花海,健康林中花海。 5.2五区

湖南甲级设计院名单

湖南甲级勘察设计企业单位名称: 1、湖南省轻工纺织设计院 2、长沙中建建筑设计院 3、化工部长沙地质工程勘察院 4、中国航空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5、中国轻工总会长沙设计院 6长沙市规划设计院 7、长沙市建筑设计院 8、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9、湖南化学工业设计院 10、湖南洛沙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11、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12、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13、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4、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 15、机械部第八设计研究院 16、冶金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 17、湖南省机械工业设计研究院 18、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19、湖南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20、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21、湖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22、煤炭工业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23、中国湖南建设集团公司勘察设计公司 24、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长沙勘察院 25、电力部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26、林业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27、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 28、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29、核工业长沙工程勘察院 30、湘潭市建筑设计院 31、湘潭市勘测设计院 32、岳阳市建筑设计院 33、巴陵石油化工设计院 34、衡阳市规划设计院 35、核工业衡阳市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 36、长沙市规划设计院 37、长沙市建筑设计院 38、湖南省建筑设计院

39、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40、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41、中国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42、省水利设计院 43、中盐勘察设计院 44、长沙市园林设计院 45、湖南省勘测设计院 46、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47、湖南化工医药设计院 48、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 49、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 50、长沙中建建筑设计院 51、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52、湖南省冶金规划设计院 53、湖南省轻工纺织设计院 54、湖南省粮油科学研究设计院 55、长沙市雨花区建筑设计院

营盘路湘江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营盘路湘江隧道施工组织 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5) 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 (5) 1.2 工程概况 (5) 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5) 第二章总体设计 (8) 2.1 一般规定 (8) 2.2 隧道位置选择 (8) 2.3 隧道纵断面设计 (9) 2.4 隧道横断面设计 (10) 2.5 施工计划 (13) 2.6 建筑材料 (13) 2.7 洞口设计 (13) 第三章隧道衬砌设计及计算 (15) 3.1衬砌类型 (15) 3.2围岩压力计算 (15) 3.3 衬砌力计算 (19) 第四章隧道施工设计 (34) 4.1 施工准备 (34) 4.2 施工设计 (34) 第五章隧道衬砌施工 (42) 5.1 衬砌设计一般规定 (42) 5.2 初期支护 (42) 5.3 二次衬砌 (43) 第六章隧道施工防排水 (47)

6.1衬砌防水 (47) 6.2衬砌排水 (47) 6.3路面基层排水 (48) 6.4路面排水 (48) 6.5洞口排水 (48) 总结 (50) 参考文献 (51) 附录A 衬砌力计算 (52)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1.1 技术标准及设计标准规 1.1.1 主要技术标准 (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交通量设计,采用三车道隧道。 (2)隧道设计车速,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50km/h设计。 1.1.2 主要设计标准规 (1)《公路隧道设计规》JTJ026-90;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JTJ004-89;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 1.2 工程概况 营盘路湘江隧道位于银盆岭大桥与橘子洲大桥间,东起营盘路,西接咸嘉湖路,下穿潇湘大道、傅家洲、橘子洲和湘江大道。隧道左洞桩号:K16+115~K18+732,长2617m(其中明洞25m,暗洞2592m);右洞桩号:K16+~K18+725,长2640m(其中明洞25m,暗洞2615m)。暗洞按新奥法施工,明洞按明挖法施工。 1.3 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营盘路隧道地貌以丘陵为主,各隧道段地表均为斜坡地形,坡度大致为10°~50°,坡面植被茂盛,局部陡坡地段基岩裸露。隧道拟经过处山岭起伏变

景观-滹沱河

滹沱河景观生态学实习报告 时间:5月18号 地点:汊河、滹沱河 一、简介 滹沱河,子牙河系主要支干,源出山西省五台山下,横穿太行山,入河北平原。滹沱河历史久远,支流众多,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沿河流域形成诸多历史重镇。特别是石家庄,是连接太行山和河北平原的要冲,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丰富,水肥土沃,成为北方最早开发的地域之一,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可以说滹沱河就是石家庄的母亲河。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滹沱河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集中表现在河道干化、植被退化、水污染严重等方面,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退化和恶化的后果。从气象条件和环境监测数据看,该河已成为城市最大的沙尘污染源。海河流域在受洪水严重威胁的同时,水资源又异常短缺,流域降雨主要集中于汛期的一两次降雨过程,水库蓄水时机难于把握,防洪调度既要保证防洪安全,又要兼顾洪水利用。 历史上的石家庄,依水兴起,傍水迁徙。今日的石家庄同样要依水而兴,着力打造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 二、规划 2003年启动的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位于市区北部与正定县交界处,西起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中线,东至京深高速公路,南、北分别以石太高速公路和滹沱河北大堤为界,总规划面积约55平方公里,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河槽整治与河底防渗、河坎防护,第一橡胶坝工程等。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滹沱河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优化和改善,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环境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随着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而且已成为迁徙候鸟的栖息地。 三、滹沱河汊河现状 现在汊河已成为人们休憩娱乐的地方,其中南部的汊河段两岸的环境已得到改善,并且绿地面积也增大了很多。北部则是仿生态的自然河流,有本土种的一些灌草,还有沙滩供小孩娱乐玩耍,但是该河段河流的水量较少。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自然环境在人类的参与下,必然会带来生态问题。在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报告主要是关于生态生物方面的问题分析及相关对策。 (一)问题

长沙市劳动路过江隧道位置方案研究

122 河南科技2010.8下 学术论坛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位于长江中游,被湘江分为两大区,沿湘江两岸发展延伸,分为河东商业区与河西教育区。随着长沙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内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原有交通设施已不能满足需要,致使交通堵塞,特别是连接湘江两岸的过江通道的交通量日益增加,原有的几座过江桥梁的通行能力远远不足,过江过河通道拥堵占长沙拥堵总数的17%,特别是湘江一桥,西边连接大学城和岳麓山自然风景区,东边连接五一路商业圈,位置十分重要,导致湘江一桥的交通压力日益增长,在湘江一桥附近修建新的过江通道迫在眉睫,劳动路过江隧道方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1. 交通量分析:劳动路过江隧道位于长沙灵官渡口,东接劳动西路,西接牌楼口路,穿越橘子洲。北边临近湘江一桥,南边与银盆岭大桥遥相呼应,通道修建之前,这一个区域的交通状况十分紧张,其中湘江一桥由于位置重要,直接连接五一路核心商业区与河东大学城,导致交通量巨大,堵塞现象尤其严重,据交警部门统计2006年数据,橘子洲大桥目前日车流量超过6.8万辆,高峰时达到8万辆,且12小时交通量占全天的比例达68.3%,高峰小时流量比在6.5%左右,今年统计到其高峰时段通行车辆达到4290辆/时。远远超出了大桥本身所能承载的负荷。而市区每年新增车上万辆,橘子洲大桥的交通压力还在不断增加。与劳动路过江隧道相邻的另外两座桥梁的通行能力也日趋饱和。 2. 交通量分配分析:由于猴子石大桥和银盆岭大桥相对远离市中心和交通中心,导致从这两条过江通道通过湘江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相对较大,导致交通量分布不均,更增加了交通的阻塞。 二、解决方案 修建劳动路过江通道正是长沙市政府为了解决上述不良交通现状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通道概况如下:劳动路过江隧道位于长沙灵官渡口,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东接劳动西路,西接牌楼口路,北边距离湘江一桥1.9km,南边与银盆岭大桥相距4.4km。该项目投资估算为18.2亿元,其中拆迁投资6.5亿元,工程投资11.7亿元。 三、方案位置选择考虑因素 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这个过江通道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缓解其他国家通道紧张的交通现状,特别湘江一桥的交通状况,加强湘江两岸的联系,促进两岸的共同发展。同时,要与城市未来的整体交通规划保持一致,应具有长远的意义。因此,选择这个过江通道的位置要考虑的因素众多。 1. 城市总体交通量分布与分配:长沙市若以五一路和湘江为轴,可以区分为4块,则长沙市的道路交通流量呈现如下特征:河东重于河西,河东的南部重于北部,河东的东西向和 南北向均强;河西的北部重于南部;河西的东西向重于南北向。形成以上特征的主要成因有:长沙市的社会、经济及地域状况;对外交通及过境交通:东西向干线路网的分布特别是跨江桥 偏北;东南部往西北部间交通流向的市内量比重大,不仅是过境流,主要市内交通费还流经河东地区,即先由南向北后东向西。改善这一状态的办法有:改善路网与OD流的匹配关系,内环线向南延展,增加劳动路过江隧道将使东南部与西北部的交通由南部过江,沿河西潇湘路承担南北向交通流;劳动路过江隧道将承担市内人民路以南地区与河西中南大学以北地区的交通流; 2.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长沙市将形成“一主、两次、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长沙市中心区包含了行政、办公、文化、商业、商务、教育、居住等几乎所有的功能,但同时中心城区的空间资源非常有限,两者之间的;中突导致中心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产生了中心城区路网难以承担的巨量交通需求。因此,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是缓解城市交通及其他城市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目前除主城区外,只有星马、河西新城两个次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因此应通过各种政策支持,提高两个次中心对各类开发项目的吸引力,在星马、河西新城集中连片开发,尽快形成功能完善的两个次中心,有效疏解主城区压力,使近、中期内形成一主、两次的城市结构。交通建设适度超前,是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劳动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将有利于加强河西新城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极大地促进河西新城的快速发展,以有效疏解城市中心的人口、交通等压力,同时带动高星、含浦两个组团的发展。另外,长沙市地铁工程已经开始启动,届时根据地铁交通规划,地铁三号线将通过这个隧道通过湘江,与通过湘江一桥的地铁一号线一起构成地铁交通的过江通道。 3.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这条过江通道本来的方案有两种,另外一个得到很多专家与市民所赞赏的方案是修跨江桥梁,因为跨江桥梁不仅形态美丽宏伟,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资金投入少,更加经济。最后之所以力排众议选择隧道,有很大方面是考虑通道建成以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河西大学城学校环境和湘江观光带以及河西岳麓山旅游风景区的环境破坏,在这一点上,隧道显然要比桥梁优势更大。 四、结语 劳动路过江隧道的修建由于长沙市现行过江通道巨大的交通压力以及因此造成的诸多不利影响而意义非凡,而且通道的选址也是考虑诸多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得出的结论,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过江通道一定会在建成之后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秦建平道路工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 李清波李笑卢冠群周雁.长沙市区跨湘江通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R]湖南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3] 梁炯,唐国安.长沙湘江滨江区及橘子洲规划设计思考[J]. 山西建筑,2005,31(19):32-33 [4]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长沙市劳动路过江隧道位置方案研究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工程管理系 黄 芳 雷 越 中南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张 妍 摘要:本文通过对湘江一桥附近区域的交通现状的分析与总结,结合长沙市总体发展以及城市规划的分析,阐述了劳动路过江通道修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着重分析了区域交通分布特点,交通量分配,交通规划,以及对周边大学风景区环境的影响等该通道位置选择时所考虑的诸多因素进,并引申出城市过江通道位置选择一般考虑的因素,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通用性,对与未来城市主要通道的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交通堵塞 过江通道 交通规划 环境保护

长沙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第14章公共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14.0 本章所指“公共设施”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简称“国标分类”)中的“公共设施”(即C大类)不同。本章的“公共设施”是指“国标分类”中R22类的全部项目,以及C与U大类中的部分项目。 14.1 长沙市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采用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14.1.1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五级进行配置:市级、区级、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 其中,市与区的规模按各自相应行政区范围确定,居住地区的人口规模为10~15 万人,居住区的人口规模为3~5万人,居住小区的人口规模为0.7~1.5万人。14.1.2 长沙市公共设施可分为八类:(1)教育设施;(2)医疗卫生设施;(3)文化娱 乐设施;(4)体育设施;(5)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6)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 设施;(7)商业设施;(8)市政公用设施。 14.2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 14.2.1 市级与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2.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市和区为单位,在符合相关标准的条件下,合理布置,统筹安排。其中,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宜相对 集中,独立设置于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以便形成市区级文化中心。 14.3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 14.3.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包括的项目内容详见表14.3.1:

14.3.2.1 居住地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设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适 应,公共设施项目的安排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当居住人口规模达到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规模时,应按照表14.3.2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 项目;当居住人口规模介于居住地区与居住区或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之间时,除了按 照低一级配置所有公共设施项目,还应根据需要选配高一级的部分公共设施项目。 14.3.2.2 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的文化娱乐和体育设施宜集中布置于交通便利的 中心地段,分别形成居住地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印发《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征地拆迁工作规定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印发《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征地拆迁 工作规定》的通知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市政[2002]116号 【发布部门】石家庄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2.08.20 【实施日期】2002.08.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印发《滹沱河生态 开发整治工程征地拆迁工作规定》的通知 (市政[2002]116号) 长安区、桥东区、新华区及正定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征地拆迁工作规定》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二年八月二十日 为保证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河北省土地管理条例》和《石家庄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的

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规划范围内的整治、建设、开发工程的征地拆迁,按本规定执行。 二、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征地拆迁和建设工作由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指挥部办公室)是指挥部的办事机构,是工程的拆迁人。 长安区、桥东区、新华区及正定县人民政府具体实施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涉及本辖区内的房屋拆迁工作。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和驻地各机关、部队、学校、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委会和个人,应全力支持、配合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被征地拆迁人必须在指挥部规定的期限内按要求拆迁、腾清土地,不得阻挠、妨碍征地拆迁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拆除单位或个人的正式合法建筑,指挥部办公室按照《石家庄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和正定县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依法给予补偿。违法建筑和超期临时建筑,必须无条件拆除。 拆除经市、县有关部门批准的使用时间未超过两年的临时建筑,可按其重置价10%至50%给予补偿,其临时建筑作为营业用房且在批准使用年限内自行装修的,装修部分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予以评估补偿。

园林工程材料论文-长沙沿江风光带工程材料分析

园林工程材料论文 长沙沿江风光带工程材料分析 姓名: 指导老师姓名: 学院:涉外学院 学号:

关于长沙沿江风光带的园林施工材料分析 系部名称:设计系园林专业 [摘要];这里主要介绍了沿江风光带的一些园林施工材料,道路铺装材料,亭子坐凳等园林小品材料,如一些花岗岩材料,青石铺装,防腐木,青砖等常用材料。 长沙湘江风光带营造了留连忘返的休闲乐园.漫步湘江两岸.奇石.曲径.亭台.楼榭.雕塑.喷泉.一步一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尤其是华灯齐放之时.泛舟湘江.桨声灯影.如梦似幻.清风徐来.波光闪闪.其乐无极.。 湘江风光带要以休闲长廊和雕塑为主景,配以形式各异的小广场、景观小品、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组合种植了多品种乔木和灌木,体现了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 除了形态各异的植物种外,种类繁多的各种园林景观材料也更加的丰富了沿江风光带的风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同时我们也希望工程师们能够运用的节能环保新型材料。 [关键词];花岗岩,防腐木,青石,青砖,沿江风光带

前言 沿江风光带由十余个休闲健身广场、绿化带以及历史文化景观组成,集防洪、观光、旅游、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风车、酒吧、各色游人,成了潇湘大道上一处独特的风景。沙式。而这里的工程所运用到的材料种类也是丰富多样。在园林设计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如何识别各种园林建筑施工材料,并且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用途,以及施工。 一.沿江风光带的一些景观材料识别与分析 1.花岗石 1.1花岗石的识别与性质 在沿江风光带,到处可以看得见花岗石的存在,道路的铺装,花坛周别的砌边,景石, 饮水台等。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 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 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 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 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 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 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美丽的色泽还能保存百年以上,是建筑的好材料,但它不耐热。花岗岩石材按色彩、花纹、光泽、结构和材质等因素,分不同级次。台湾经济部矿物局将花岗岩分为黑色系、棕色系、绿色系、灰白色系、浅红色系及深红色系六类。花岗岩虽然是建筑的好材料,但是部份地区的花岗岩会溢出氡,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氡会使人罹患肺癌。 1.2花岗岩的用途与施工 在建筑中花岗岩从屋顶到地板都能使用,人行道的路 缘也是,若是把它压碎还能制成水泥或岩石填充坝。 许多需要耐风吹雨打或需要长存的地方或物品都是由 花岗岩制成的。像是台北“中正纪念堂”的牌子和北 京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花岗岩做的。花岗岩 过了千年仍历久不衰的特性,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证明了这一点。

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离界 第六章建筑高度控制 第七章市政工程 第八章建筑基地环境 第九章附则 附件: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长沙市建筑间距I类地区范围示意图 附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三各种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最小水平净距表附表四地下管线交叉时最小垂直净距表 附表五市政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规范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临时建设、城乡个人居住用房修建及装修工程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下同)应符合本规定。 各项工程建设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按分区规划(城市设计或特定地区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四条按照主要用途和功能,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本市建设用地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R); (二)公共设施用地(C); (三)工业用地(M); (四)仓储用地(W); (五)对外交通用地(T);

(六)道路广场用地(S); (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八)绿地(G); (九)特殊用地(D)。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居住用地分为3类: 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第六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及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其中: 行政办公用地(C1)指行政机关、党派和社会团体等机构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C2)指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服务业、旅馆业和市场等用地;文化娱乐用地(C3)指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图书展览和游乐等设施用地; 体育用地(C4)指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1 编制依据与原则 1.1 编制依据 (1)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土建工程施工设计图。 (2)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施工投标施组。 (3)投标文件中承诺的技术规范、规定、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4)结合工地实际情况,从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5)我项目部所配备的资源及技术、施工经验。 (6)施工合同。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8)《公路勘测规范》(JTJ061—2007)。 (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3)。 1.2 编制原则 满足相关测量规范中规定的测量精度和要求,不影响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和隧道顺利贯通。 2 工程概况简述 营盘路湘江隧道为长沙市连接东西两岸的第一条过江隧道,隧道东端接线道路为营盘路,隧道西端接线道路为咸嘉湖路,西岸设一进一出两匝道,接主线北侧的潇湘北路;东岸设一进一出两匝道,进口匝道接主线南侧的湘江中路,出口匝道接主线北侧的湘江中路。 本工程需穿越湘江,且隧道接线道路均为城市主干道,白天车流量和人流量都非常大,加之周边高楼林立,通视条件较差,各施工面地平标高相差较大,从而增加了地表平面控制和水准测量的难度。 本工程北线起讫里程NK0+028~NK3+029,全长3001m,其中明挖敞开段292m,明挖暗埋段847m,陆域暗挖段612m,江底暗挖段1250m;南线起讫里程为SK0+226~SK2+928.084,全长2702.084m,其中明挖敞开段267.576m,明挖暗埋段570.992m,陆域暗挖段611.516m,江底暗挖段1252m;A匝道起讫里程AK0+047~AK0+672.209,全长625.205m其中明挖敞开段125m,明挖暗埋段213m,暗挖段287.205m;B匝道起讫里程BK0+48.597~BK0+609,全长560.403m,其中明挖敞开段135m,明挖暗埋段124m,暗挖段301.403m;C匝道起讫里程CK0+087.93~CK0+841,全长753.07m,其中明挖敞开段126m,明挖暗埋段290m,暗挖段337.07m;D匝道起讫里程DK0+042~DK0+762.867,

长沙大规划来了-到2020年-你所在的片区会有什么变化

长沙大规划来了-到2020年-你所在的片区会有什么变化

长沙大规划来了到2020年你所在的片区会有什么变化 提示:'长沙观察'为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微信官方平台今天继续来聊长沙的发展,《长沙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透露,到2020年,将长沙建设成为中部一流、国内领先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打造成为有特色、强辐射、高品质的文化创意之都、移动生活之都、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现代金融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健康养老基地。看到这些,你是不是有些兴奋了。来,再看看具体如何布局的。实施“一核、一轴、十片”的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 是指长沙市中心城区,以市域级服务业中心、城区型服务业中心和社区性服务业中心为层级,以江、河、城市干道为轴线,以商业中心、专业市场、交通枢纽、景点景区为支点,形成多点支撑、轴线辐射、点线面相结合的空间架构,重点发展现代金融、商贸商务、文化创意、信息消费、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一轴”是指湘江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南起天心区暮云、经过长沙主城区、北至望城区,直达长江水道,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相关业态。“十片”包括星沙片、望城片、浏永片、宁金片、麓谷片、金霞片、空港片、高铁片、暮云片、坪浦片。星沙片以长沙县主城区为主体,重点发展现代商贸、服务外包、科技

服务等产业。望城片以望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浏永片以浏阳市主城区为中心,以金阳新区、大瑶、镇头、沿溪为副中心,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产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宁金片以宁乡县主城区为中心,以沩东新城为载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现代物流、旅游产业等产业。麓谷片依托长沙高新区,重点发展信息消费、检验检测、动漫游戏等产业。金霞片以金霞经济开发区为主体,依托“一区三港”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健康养生等行业。空港片以黄花镇为主体,发挥航空、地铁、磁悬浮轨道等交通资源优势,发展临空经济,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住宿餐饮等行业。高铁片以黄兴镇和黎托乡为主体,以长沙南站高铁枢纽为依托,发展高铁经济,重点发展商贸流通、商务会展、现代物流等行业。暮云片以暮云经开区为主体,突出地理信息、商务商贸、生态旅游等行业发展。坪浦片以洋湖湿地公园为依托,凭借岳麓科技园的优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旅游休闲、科技研发等业态。重点发展十大行业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现代金融大力支持长沙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农村商业银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发展,积极发展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民营银行等新型地方性金融机构,搭建期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构建“全牌照”发展格局。重点建设芙

长沙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第3章城市用地分类和建设用地标准 3.1 城市用地分类和适建范围 3.1.1 科学的用地分类是促进城市土地合理使用的重要基础工作。本用地分类遵循适应长 沙未来城市发展、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要求的修订原则,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并结合长沙市近年来的规划实践而制定的。 3.1.2 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作为分类的主导因素,兼顾用地的使用目的、出让 方式及所有权属等相关因素。在编制本标准与准则时,充分考虑到长沙市土地管理体制的要求,协调分别由国家建设部颁布的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与由国土资源部颁布的侧重于非建设用地分类和管理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两个标准,并结合长沙城市用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力求用地分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并能与两套各有侧重的国家用地分类标准基本衔接。 3.1.3 本标准与准则将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共10大类、48中类、 84小类,以反映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满足城市规划、地政管理及规划研究等工作使用的需要。与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结构相比,大类未变,中类、小类结合长沙实际有所调整。 3.1.4 在编制不同层次的规划以及在规划管理、地政管理和规划研究的不同环节中,对城 市用地的分类要求的深度不同,本标准与准则中确定的大类、中类和小类的三级用地分类体系,可适应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对用地类型不同深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规划及管理工作的性质、内容及深度的具体要求,采用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的全部或部分用地类别。在确定一个从土地使用权权属或功能地块角度不能再细分的地块的用地性质时,如果地块上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占地的主要用地性质或使用功能时,在确定地块的用地性质时应按照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通过并列列举各用地类别来描述该地块的用地性质。 3.1.5 为使各用地类型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便于用地类型在规划图纸及相关文件中的使用, 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使用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用地的代号采用用地类型名称英文译名中一字母表示;中类用地和小类用地的代号分别在大类e用地代号后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形成新的代号来表示。 本“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中同层级用地类别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而在大类——中类——小类这个层级序列上,存在着一个大类包含若干并列的中类、一个中类包含着若干并列的小类(部分中类用地没有再细分小类用地的情况除外)的逻辑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