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争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李少军

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也使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局面。一方面,居于主流地位的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与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的争论仍在继续;另一方面,向主流理论发起挑战的被称为反思主主义(reflectivism)的非主流理论群也日趋活跃。这些非主流理论,包括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女性主义(feminist theory)、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以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特征的主流理论进行了批判。在这样一场反思主义对理性主义的辩论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以其别具特色的社会理论,居于这两个理论群体之间,扮演了连接这两者的角色,成为影响日益增大的一个新兴学派。1

为了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与各种争论进行梳理,本文将大体按照理性主义、反思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三元框架,对有关理论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主要辩论进行综述。

一、理性主义——新现实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讨论

自1980年代以来,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与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一直是居主流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由于得到了广泛的承认,人们通常称这些理论为范式(paradigm),而把它们之间的争论,称为“范式之争”("inter-paradigm debate")或“新—新辩论”(neo-neo debate)。由于这两个理论范式的根底都是理性主义(rationalism),因此被统称为理性主义理论。

1、从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之“新”是相对传统的古典现实主义而言的,而古典现实主义之“古”,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二千年多年前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就已经提出了今天可称之为“现实主义原则”的东西。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战争为例,说明了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原则。他认为,雅典权力的增大以及这种增大所导致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不可避免。斯巴达对于雅典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发展与现代化是很敏感的,认为它们之间的权力平衡正发生改变,于是开始增强它自身的军事地位。雅典出于对其竞争对手军备建设的害怕,反过来又进一步作出回应。不久,它们之间的战争就爆发了。修昔底德的记载和分析,为日后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分析国际关系的经典范例。

我们今天所讲的古典现实主义,形成于20世纪。这一理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冲突与对抗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理论家们对国际关系作出了最“现实”的

1这样一种分法,参见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阐释。以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的学说为代表,现实主义在二战后发展成了一门成熟的、在国际关系领域中长期居支配地位的理论。2

摩根索所创立的现实主义学说,其理论前提就是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特性。摩根索认为,在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制订法律和强制实施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组成国际社会的主权国家,在各自领土范围内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们都趋向于作为理性行为者行事,其出发点都是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它们所追求的谨慎的现实目标,与其权力(power)或能力(capability)是相称的。

摩根索的学说提出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是受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支配的,这些法则不受人们的偏好左右;有了用权力界定利益的概念,才有了国际政治理论;制定外交政策所处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决定利益,要改造环境,就要控制各种永远存在的力量;普遍的道义原则在抽象的形式下不能适用于国家行为,国家的生存就是道义原则;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国家,就应该把它们都看作是追求以权力为定义的利益的政治单元,这样,国家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尊重别国的利益;政治现实主义迥然不同于研究国际政治的“法律—道德学派”。3

摩根索所阐述的原则,理论核心是权力政治(power politics),而论证起点则是权力与利益。在摩根索看来,国际政治同一切政治一样,都是为权力而斗争。在这种斗争中,国家外交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而国家利益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本国的生存和安全。由于每个国家的行为都表现为对权力的追求,因此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一国相对他国的权力膨胀,必然使该国产生扩张野心,从而有可能发动改变现状的战争。按照摩根索的观点,尽管国际道德、世界舆论和国际法对权力有一定的限制,但保持国际体系稳定的根本因素是“权力均衡”: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国家联盟能够维持大体上均衡的权力分配,那么任何单一国家都不可能有赢得战争的信念,这样,秩序与和平就能维持。

古典现实主义一产生,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它精彩地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对抗。在以国际对抗为主要特点的冷战时期,这样的理论成为流行理论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国际关系中合作现象的增多,现实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也日益明显:它无法解释国家间已有的和可能的合作。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不但有冲突与对抗,亦有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不但有同盟国之间的合作,亦有敌对国家之间的合作。例如,美苏作为冷战对手,同时亦有合作的关系。军控与裁军就是一种合作。古典现实主义的这种弱点,引起现实主义学派之内的学者以及对现实主义持批评态度的学者进行新的思考。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再思考的产物。

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他的代表作是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这个学派作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与古典现实主义有诸多相同的假定,但同时也对古典现实主义进行了重要的修正。

沃尔兹所阐述的新现实主义,一方面保留了现实政治(realpolitik)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则对国际政治中的手段与目的、原因与结果作了不同的考察。沃尔兹指出,传统现实主义者把权力视为目的本身,总是致力于积累越来越多的权力,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国家拥有的权力太小或太大都会有风险。国家力量软弱会遭致攻击,力量强大则会使对手不敢发动进攻,但力量过于强大则可能刺激其他国家,使它们增加军备并联合起来对付它。因此,权力是一种可能有用的手段,明智的政治家总是力图拥有适度的权力。在重要关头,国家最终所

2参见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

3同上书,第4-21页。

关心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安全。这是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重要修正。4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项修正是对因果关系的重新考虑。沃尔兹指出,现实主义把因果关系看成是单向的,即主要从相互作用着的个人和国家那里寻找原因,而新现实主义则认为因果关系是双向的,某些国际后果的原因存在于相互作用的单元层次,还有些原因是存在于结构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原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只有既注重单元层次,又注意结构层次,才能全面把握国际体系内的变化与延续。5

由于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同古典现实主义(classical realism)一样,关注点也是国际政治的结构方面,因此人们有时也称之为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 realism)。用沃尔兹的话来说,结构现实主义所展示的是一幅国际政治的系统性画面,它是依据构成结构的单元的排列方式对国际政治进行阐释。国家作为统一的、以生存为最低目标的行为主体,是构成国际体系的单元。结构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体系的变化,是各单元的实力对比变化造成的。更简单地讲,是由大国数量的变化造成的。未来的结果取决于国家的动机,也取决于国家活动于其中的体系的结构。6新现实主义对因果关系的考察,实际上结合了单元和系统这两个层面。

总之,按照新现实主义的观点,尽管世界结构是无政府的,国家谋求自我保存和增加其权力不可避免,但国家的主要关注点未必是对权力的不间断的追求,有些时候国家会选择谈判而不是战斗,因为合作可以避免高代价的冲突并有利于保持和平与解决经济问题。按照新现实主义者的观点,在合作安排中,权力关系仍然起作用,比较强大的国家在合作所得中会占较大份额。7

在新现实主义者对古典现实主义所作的修正中,关于“合作”的论述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虽然在这里它只是为谈判找开了一个小门,向合作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现实主义来说却是一个大修正。这种修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恰恰是国际现实的一种反映。

2、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的兴起是理论家们对现实主义进行批评与修正的产物。该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作为同现实主义进行辩论的一个理论体系,跨国主义主要关注的是全球政治,或者说关注的是普遍的秩序。无论是提出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society)还是普遍主义(universalism),它的视点都不是单个的国家,而是跨越国家的关系和多元的行为体。这样一种视角使得它与现实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说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那么跨国主义则更强调国际合作;如果说现实主义强调国际无政府状态,强调国际体系的自助特点,那么跨国主义则更强调经济相互依存,强调国际组织与国际制度的作用;如果说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是悲观的,那么跨国主义对人性的看法则是乐观的。总之,现实主义强调的是权力,而跨国主义则强调的是秩序。跨国主义者看到的是一个有更多合作机会与可能的世界。他们认为,国家间的合作至少不比它们之间的竞争少。国家之所以会合作,是因为这样做符合它们的共同利益。国际体系的繁荣与稳定正是这种合作的直接结果。

按照跨国主义观点,国际秩序的确立取决于四个因素:国际机构的作用;有关国家行为4[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页。

5同上书,第2-3页。

6同上书,第3页。

7 Robert Powell,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Neorealist-Neoliberal Debat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pring 1994, pp.338-340. 转引自Conway W. Henders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oston: McGraw-Hill, 1998, p.15.

的国际规则与规范;国家间日益发展的经济相互依存;技术进步和全球通讯的增长。跨国主义者意识到,国际机构、法规与规范、经济相互依存和全球通讯的进步不可能造就一个强有力的世界政府可能提供的那种稳定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因素确实可以制约或规范民族国家在这一体系中的行为,并且为在总体上构筑国际环境起一种不可缺少的作用。这四个因素所体现的跨国联系,确立了合作的动因,加强了国家间的信任。作为一种解决国家间争端的手段,它促进了谈判而不是军事对抗。8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作为跨国主义的一个主要分支,亦被称为经济跨国主义(economic transnationalism)或相互依存模型(interdependence model)。这一学派强调的是国家间的经济联系,认为这种经济联系是国际体系之内确立和维持秩序的基础。按照这一理论的假定,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以及各国经济利益的日益融合,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会越来越深化,越来越普遍。这一现象已成为当代世界的界定性特征。正是这种日益发展的相互依赖,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日益成为可能。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约瑟夫?柰(Joseph Nye, Jr.)。他们的代表作是1972年出版的《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9和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10基欧汉和约瑟夫?柰把他们提出的模式称为“复合相互依赖”(complex interdependence),认为这种理论是一种与现实主义截然不同的模式,比现实主义更接近现实,可以说明国际关系中的可见变化,即国际战争减少,经济权力的影响超越了军事强制,并且出现了一体化的全球贸易模式。

所谓“相互依赖” (interdependence),按照基欧汉和约瑟夫?柰的解释,是指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的相互影响。它是一种非常客观的现实,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就像婚姻一样,对于双方来说,无论会更穷、更富、更好、更坏,都是一种相互依赖。11相互依赖理论通常有三个一般性的假定:第一,国家并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为体,国际组织、地区组织、非政府组织(NGOs)、跨国公司、宗教团体等在全球舞台上都有一席之地;第二,国际关系议程与过去相比,更加复杂多样,国际政治再不能分为“高”政治与“低”政治,12尽管国家安全与军事权力仍然重要,但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国际议程中已取得了同样重要的地位;第三,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军事力量的作用在减小,经济相互依存连同扩大了的政治联系已经增大了合作的价值而减小了暴力的功效。13

按照相互依赖理论,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已使一些国家的国内经济与作为整体的国际经济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在全球市场经济中,国家间的互动越多,它们的繁荣就越依赖于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合作。这种情况表明,在国家间存在着一种利益的和谐(harmony of interests),其意义在于,合作对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互利的,不仅有利于经济利益,而且有利于国家安全。不过,正如基欧汉和约瑟夫?柰所指出的,相互依赖并非只意味着合作,它同时亦充满了竞争。在行为体之间,相互依赖并不是均等的,即使双方都有所得,仍然存在得多得少的问题,即使饼很大,人们仍然会为得到较大份额而斗争。再者,相互依赖也并非

8 Marc A. Genest,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Evolv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p.133.

9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Nye, Jr., eds.,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1977.

10可参阅罗伯特?O?基欧汉和约瑟夫?S?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

11 Joseph S. Nye, J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New York, Longman, 1997, p.162.

12高政治(high politics)是指以关注国家安全与国际和平为宗旨的政治,而低政治(low politics)则是指以促进经济社会福利为宗旨的政治。

13可参阅罗伯特?O?基欧汉和约瑟夫?S?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5-33页。

只限于经济互利的情况,超级大国的核对峙可以确保摧毁对方,也是一种相互依赖关系。14冷战结束之后,伴随着国际关系的新变化,新自由主义理论也有新发展。2000年,基欧汉和约瑟夫?柰在《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一书的第三版中,从全球主义(globalism)的角度对其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15

基欧汉和约瑟夫?柰认为,全球主义是一种涉及洲际相互依赖网络的世界现状,它是通过资本与货物、信息与思想、民众与军事力量以及与环境和生物相关的物质的流动实现的。这种现状所涉及的是联系的网络,而不是单一的联系(如双边关系)。它不能只有地区的或国家间的联系,而必须包括跨洲的联系。它是一种多维的现象,既包括经济全球主义、军事全球主义、环境全球主义,也包括社会与文化全球主义。这些不同性质的全球主义,通常并不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在发生世界大战的年代,突显的是军事全球主义,而在和平时期,则是经济全球主义起主导作用。因此,考察全球主义,关键是看哪一种全球主义在起主导作用。

为了说明全球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基欧汉与约瑟夫?奈强调了全球主义的“稀薄”(thin)与“浓厚”(thick)之分。他们认为,古代欧洲与亚洲的经济文化联系是全球主义,但这种全球主义只是一种“稀薄的”的全球主义,因为参与的人很少,影响面很窄。而当今的国际金融市场,则表现为“浓厚的”的全球主义,这种全球主义具有强烈、广泛、大规模、连续且距离远的特点,影响的人很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全球主义不同于19世纪,也不同于20年前。今天的全球主义是更远、更快、更深并且更便宜(farther, faster, deeper, and cheaper)的全球主义。于是他们在概念上作了这样的界定:“稀薄的”全球主义就是全球主义,只有日益“浓厚”的全球主义,才能称为“全球化”。

基欧汉和约瑟夫?柰认为,自1970年代以来,复合相互依赖的最大变化就是联系渠道的扩大。全球主义的日益加厚导致了联系网络的重大变化:网络密度增大,不同的相互依赖关系在更多的点上出现了更深的交叉,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整个网络而不是单一网络速度加快,跨国参与者在日益增多。16基欧汉与约瑟夫?奈对全球主义的这种阐述,是对他们的相互依赖理论的重要发展。

总之,与现实主义相比,新自由主义不仅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而且关注更广泛的行为者和更复杂的国际关系,不仅关注战争与和平问题,而且关注经济、社会、生态等其他领域的问题。由于这一范式强调以国际制度和国际机构来管理相互依赖,因此人们认为它继承了理想主义的传统,并因而获得了“新自由主义”之名。

3、新—新的辩论与趋同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主义作为两个理论范式,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在国际关系领域扮演辩论的主角。17对于这两个范式之间的的主要争论内容,鲍德温(David A. Baldwin)作了这样的概括:第一,与新自由主义相比,新现实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施加了更严厉的制约;第二,与新自由主义相比,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合作更难以实现,更难以维持,并且更多地取决于国家的权力;第三,新自由主义强调国际合作中的绝对所得,而新现实主

14可参阅Marc A. Genest,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Evolv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ort Worth: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pp.135-138.

15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Nye, Jr.,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0.

16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Jr., "Globalization: What's New? What's Not? (And So What?)," Foreign Policy, Spring 2000, pp.104-119.

17沃尔兹对新自由主义的批驳和对其观点的最新阐述,见Kenneth N.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 Summer 2000.

义则强调其中的相对所得;新现实主义要问的是谁从国际合作中所得更多,而新自由主义则更关注各方所得总和的最大化;第四,新现实主义假定国际无政府状态要求国家专注于安全与生存问题,而新自由主义则关注于国际政治经济,因此两者对国际合作前景的看法迥然不同;第五,新现实主义关注于能力(capability)而不是意愿,而新自由主义则更多地关注意愿和感觉而不是能力;第六,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制度和体制不能减轻国际无政府状态对对于合作的制约性影响,而新自由主义则相信制度和体制能够推动合作。18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对于国际关系的冲突与合作恰恰都只强调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新现实主义更多地强调了国际冲突的必然性,而新自由主义则更多地强调了国际合作的合理性。由于冲突与合作始终是国际关系的并存的属性,因此这两种理论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阐释同一个问题: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有怎样的影响。新现实主义认为制度的作用不可能超过无政府状态的影响,而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国际合作能够克服无政府状态的消极后果。在这个意义上,这两者所研究的是一个课题。正如Ole Waever所指出的,这一场“新—新辩论”实际上是“新—新合成”(neo-neo synthesis):这两个主流理论汇合成了一个学科的核心,它们集中于共同的问题,相互竞争看谁的理论能够给出最好的回答。19结果,这两个理论通过辩论拧成了一股绳,并表现出了很大的趋同性。

史密斯(Steve Smith)认为,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已有了这样一些重要的共同点:第一,过去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在国际政治的暴力属性问题上观点对立,而现在两“新”都关注使用暴力的问题;第二,过去自由主义认为行为体是道德代理者,现实主义认为行为体是追求权力最大化者,现在两“新”都认为行为体是追求价值最大化者;第三,过去现实主义强调国家行为体的中心性,自由主义强调非国家行为体,现在两“新”都强调国家是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体;第四,过去现实主义把冲突视为世界政治的主要特征,自由主义认为合作具有更大重要性,而现在两“新”都既关注冲突又关注合作。20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日益趋同,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适应国际关系现实发展的一种理论变通。然而,这种发展与变通也遭到了各种批评。例如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就遭到了其学派内部的批评。批评意见认为,这些新的“现实主义者”的概念体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理论框架。他们所发展的假定和因果性断言,同传统上他们所坚持的东西相矛盾,简直就是一场思想上的政变。由于他们放弃了许多传统现实主义的核心假定,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因此他们的理论已不成其为现实主义了。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现实主义称为“最小现实主义”( "minimal realism"),意思是说这种“主义”的现实主义内含已经没有多少了,因为它只坚持两个核心的假定,即无政府与理性,但这两个假定并不是现实主义所特有的。21总之,批评意见认为,这些对现实主义的扩展已越来越多地混同于自由主义、理想主义、道德主义和制度主义理论,而失掉了现实主义的特有属性。

有关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争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即一种理论发展得越来越不像原来的自己到底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还是死亡的表现?面对世界的变化,它到底应该更符合现实还是应该更符合它自己的“原教旨”?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这也许是很苦恼的问题,但对于“一般的”寻求国际关系解释的学者来说,这样的变化却未必不是好事。

18转引自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70. 可参阅大卫?A?鲍德温:《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2001年,第4-11页。

19参阅 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69-170.

20 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71.

21 Jeffrey W. Legro, Andrew Moravcsik,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4, No.2, Fall 1999, p.5.

事实上,不管什么“主义”,它都只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工具而不是研究的目的。作为工具,其标准当然是要能解释现实,而且解释得越深刻、越准确越好。在这个意义上,发展才是一种理论有生命力的体现。

二、反思主义的各个学派

如果说居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范式构成了一个理论群,那么对之持批判态度的一些学派则构成了另一个理论群。这些理论学派通常被认为是非主流学派。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国际关系中观念与话语(discourse)的作用,强调结构与行为体的相互建构,并且强调权力的非物质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等。22由于这些理论否认主流理论所强调的理性的核心作用,批判主流理论作为给定因素的种种概念(如认同、利益等),反对主流理论所坚持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被统称为反思主义(reflectivism)。下面所介绍的就是这一理论群体中的几个主要学派。

1、规范理论

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并不是一个新理论,但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居支配地位的年代里,它并不流行。自1980年代末开始,这一理论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普遍地感到,所有的理论实际上都有规范性的假定,区别只在于有的明确,有的不大明确。

所谓规范(normative),指的是行为或道德评价标准。它起约束、指导、控制或规定行为体行为的作用,代表的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适当的理想标准。从这个意义来讲,规范理论就是一种具有道德判断内涵与理想准则的理论。布朗(Chris Brown)认为,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提出了国际关系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是提出了社会或国家间关系的伦理性质。在传统的实践中,它关注的是暴力与战争问题;在新的实践中,它把对传统问题的关注与对有关国际分配正义的现代要求结合在一起。

按照布朗(Chris Brown)的分类,有关世界政治的规范性主张有两种,一种是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另一种是公有制主义(communitarianism)。这两种主张观察问题的视角有明显的不同。世界主义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个人,规范理论应当关注人,要么关注作为整体的人类,要么关注作为个人的人。公有制主义则认为,权利与义务的所有者是国家,规范理论应当关注政治社会(即国家)。例如,对于国家是否有权利保有可能消灭全人类的庞大核武库的问题,两种规范理论的回答就完全不同。

布朗认为规范理论有三个要点,第一是国家的自主权问题;第二是使用暴力的伦理问题;第三是国际正义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世界主义者认为,如果国家的行为与作为整体或个人的人类的道德权利相冲突,那就应否定国家的自主权利;与此相反,公有制主义则反对对国家自主权作任何限制。同样,对于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以及如何评价经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问题等,两者也都会有不同的看法。23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规范理论只是就观察问题的视角而言的,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作家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22参阅秦亚青:《译者前言》,见[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 Chris Brow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New Normative Approaches,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 Weatsheaf, 1992, pp.3-4. 另外可参阅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72-173.

2、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feminist theory)兴起于1980年代中期,它最早出现在有关发展政治与和平的研究中,并形成了若干分支。1980年代末,女性主义理论的第一个分支自由女性主义(liberal feminism)提出了“国际政治中妇女的位置在哪里”的问题,开始阐释妇女怎样卷入了世界政治。Cynthia Enloe认为,妇女实际上在世界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诸如作为工厂的廉价劳动力、军事基地周围的妓女或是外交官的妻子。问题在于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认为这些活动没有政治家的活动重要。自由女性主义所关注的是妇女被排除于权力之外以及不能完全参与政治活动的现状。从根本上来说。自由女性主义者要求女性享有同男性一样的权利与机会,要求女性在世界政治理论认为具有重要性的事务中扮演一个完全的角色。24女性主义的第二个分支是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socialist/Marxist feminism)。这一理论分支认为,物质力量,特别是经济力量,是决定妇女生活的根本因素。妇女地位之所以不平等,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妇女的平等,就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者注意到,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就存在对妇女的压迫,在社会主义社会亦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该理论又提出了第二种物质的原因,即男性居支配地位的家长制。这种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与家长制权力导致女性与男性相比在体制上处于不利地位,而世界政治理论应当关注这样一种模式。

第三个分支是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post-modernist feminism)。这一别派所关注的不是妇女而是性别(gender)。该理论认为,性别关系到男女差别的社会建构,关键性问题是世界政治的结构与过程给男性与女性建构了怎样的社会角色。例如,有关女性与同性恋者在军队中服役的争论就涉及到了这一理论。

第四个分支是观点女性主义(standpoint feminism)。该理论想要改正男性统治有关世界之知识的局面,目标是按照女性的观点,对现实进行再叙述。该理论认为,由于现今有关世界的知识一直是男性的知识,因此这种知识是片面的。当然,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世界观是有争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蒂克纳(Ann Tickner)对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的再阐述。例如,摩根索的第一条原则认为,政治,如同一般社会一样,是受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支配的,而人性是不变的,因此就有可能发展一种理性的理论以反映这些客观法则。蒂克纳认为,所谓客观,总是与男性相联系的,因此有关人性客观法则的假定,也是以有关人性的片面的男性观点为基础的。实际上,人性不单基于男性,也基于女性。它包括社会再生产、发展以及政治统治的其他因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观点女性主义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女性视角的国际政治学观点。25

3、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自80年代初开始,批判理论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有重要影响的学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林克莱特(Andrew Linklater)和考克斯(Robert Cox)等。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最早对批判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是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

24主要作品包括:Cynthia Enloe, Bananas, Beaches and Bases: Making Feminist Sens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ondon: Pandora Books, 1989; Cynthia Enloe, The Morning After: Sexual Politics at the End of Cold W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s Press, 1993.

25 Ann J. Tickner, "Hans Morgenthau's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Realism: A Feminist Reformulation," Millennium,

17(3), 1988. 对女性主义理论的以上综述,参见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73-176.

按照霍克海默的观点,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传统理论认为,理论是中性的,理论的唯一功能是在独立的外部世界揭示那些业已存在但还未被发现的事实或规律。理论家与分析对象必须保持距离,在进行理论化的时候,主体与客体必须严格分开,必须把一切影响探究的意识形态信念、价值观等撇在一边,这样才能避免偏见。与此相反,批判理论认为,以改造社会为目标的社会科学理论是不可能象自然科学理论那样发展的。社会科学家不可能象自然科学家那样独立于他们的研究对象,社会科学家就是他们所研究的那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理论与社会和政治生活是分不开的。

霍克海默认为,传统理论把社会界看作是一个可以进行控制和支配的领域,鼓励人们进一步操纵人类的生活,就象对待自然界一样,因此该理论对于人类解放的可能性是不关心的。与之相反,批判理论不但对传统的理论化形式提出挑战,而且还质疑约束人类自由的社会生活形式,并力图破除这种形式。它不单是要表述“具体的历史形势”,它还要象历史形势中的力量一样推动历史的变革。它许可人们在创造他们的历史的时候进行干预。26就国际关系领域的批判理论而言,1980年代以来最具标志性的作品是考克斯(Robert Cox)的《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27该文的影响在于它对新现实主义的主要假定提出了批评,认为该理论隐藏了规范的评论。考克斯认为,新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客观的”理论,它的系列观点表明了国家应追求的对外政策,而这就具有规范的含义。对于这个理论,考克斯称之为解决问题理论(problem-solving theory)。所谓解决问题理论,其要点在于:世界连同组织在其中的社会和权力关系以及制度,都是被该理论所发现的东西,这种客观的东西就是人们在其中进行活动的既定框架。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就是通过有效地处理麻烦根源而使这些权力关系和制度顺利地运作。28对这些东西进行反思,正是批判理论的一个出发点。

批判理论认为,理论总是处于特定的时间、空间之中,像一切知识一样,它必然受到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影响的制约。批判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揭示这种制约的影响。基于这样的认识,批判理论特别关注知识与价值的联系并发问:第一,理论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与政治秩序中处于怎样的地位?第二,这种地位对理论化有怎样的影响?第三,最重要的是,能不能以某种方式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中的不正义、不平等提出挑战?

批判理论认为,至关重要的是理解今天居主导地位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是怎样来的。所谓“既定”秩序,其实并不是自然的、必然的或具有历史不变性的。作为历史的产物,必须加以阐释。批判理论是以权力关系的全球结构为对象。认为占主导地位的秩序中充满了不正义与不平等。它寻求取而代之的模式。对批判理论来说,重要的不仅在于如何解释世界,还在于通过批判改造之。所以,批判理论所谋求的知识不是中性的,而是具有道德判断和规范选择的。

为了对国家与世界秩序进行阐释,批判理论强调了人的观念的重要角色。考克斯认为,社会结构是主体间的(intersubjective),通过相关人群的观念建构,它们就变成了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尽管这种主体间的存在同物质上的存在诸如桌子、椅子不同,但它们确实有真实而具体的影响。正是从这样的本体论出发,批判理论试图了解现有的秩序,即传统理论所谓“既定的东西”,是怎样被历史社会力量造就出来的,并且特别关注世界秩序变革的可能性。在考克斯的理论中,世界秩序的变革是一个不变的主题。考克斯所谋求解释的是:世界秩序的构成性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与新现实主义相反,批判理论认为国家并不总是国家,在整个历史中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的时期,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事物。对考克斯来说,对国家的界定应该包括市民社会中的政治结构,包括各种对国

26 Mark Hoffman, "Critical Theory and the Inter-Paradigm Debate," Millennium, 1987, 16 (2).

27 Robert Cox, "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Millennium , 10 (2) 1981.

28 Robert Cox and T. Sincliar, Approaches to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88.

家的支撑物,诸如教会、出版和文化因素等。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国家安排权力的态度与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国家与市民社会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并反映了“霸权社会秩序”。所以,国家并非如新现实主义者所观察的那样,是国际理论所确定的东西,而是社会力量的产物,就像其他社会结构一样。29

4、历史社会学

同批判理论一样,历史社会学(Historical Sociology)也反对把国家视为世界政治中的某种既定的东西。该学派的主要论题是穿越历史的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它关注的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制度与组织的基础结构。

历史社会学兴起于18世纪中叶,第一次浪潮大约持续到1920年代。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国和法国大革命、工业化进程以及民族建设作出的反应。以后,人们对这个理论的兴趣就下降了。第二次浪潮的主要作家,如迈克尔?曼(Michael Mann)等,其兴趣在于解释基于国内与国际关系的社会的发展。对于历史社会学家来说,人们以为理所当然的结构,实际上是一组复杂的社会过程的产物。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历史社会学家也对新现实主义进行了批判。

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既定的东西,而历史社会学理论则认为,特别种类的国家一直是在国内和国际社会运作的各种不同力量的产物。历史社会学家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的划分,因为它们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新现实主义认为它们可以分开是不准确的。再者,并不存在诸如“国际体系”这样的东西,认为这种国际体系是独立的并因而能对国家起决定性影响的新现实主义观点也是不对的。历史社会学认为,国家是由国际与国内力量所造就的。

历史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蒂利(Charles Tilly)认为,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国家并非如新现实主义所强调的那样只有一种形式。阶级结构与运作方式的不同结合,导致产生不同的国家。蒂利区分了以资本强化为基础和以威压强化为基础的体制,认为这些力量的不同结合导致了三种国家:纳贡制帝国、碎裂的主权体系(城市国家)和民族国家。这些国家都是不同的阶级结构的产物,而不同的阶级结构又是资本与强制的不同形式的结果。广义地讲,威压强化的体制通常只有较少的城市,但却有较多的农业阶级体系。与之相比,资本强化的体系则会导致代表商业和贸易利益的阶级的发展。在资本积累与国家压制其公民的能力有高度相关性的地方,城邦国家就发展了。在没有资本积累而存在强制的地方,则发展出纳贡型帝国。在1500年后的大约350年间,民族国家之所以成为唯一主导型的国家,是因为只有这种国家拥有进行大规模战争的能力。事实上,是战争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最后都发展成了民族国家的形式。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中心的作用。国家为准备战争,不得不建立税收、供应以及行政管理等基础设施,因而从其人民那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权力。30

迈克尔?曼是历史社会学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多卷本的《社会权力的来源》(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他认为,追求众多目标的人类建立了许多社会互动网络,最大的四个是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网络,这是社会权力的四个来源。这些网络各自包含独特的社会空间组织形式,借助这些形式,人类能够实现他们的一批非常广泛的目标。

29关于批判理论的综述,主要参阅了Scott Burchill and Andrew Linklater, eds.,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 1996, pp.145-178. 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75-178.

30 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 900-1990, Oxford: Blackwell,1990, p.5.

迈克尔?曼把他的模式称为IEMP模式。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的权力网络,他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并且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形式的国家会有它们各自的不同形式。31

5、后现代主义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就一直有重要的影响。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后现代主义进入了国际关系领域。也许。到了90年代后期,才有了真正的后现代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然而,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发展,但仍有更多的人视之为难解的东西。32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综述的学者认为,界定后现代主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异议。不但在后现代主义的倡导者与批评者之间存在争论,而且在它的倡导者之间也存在异议。莱昂塔德(Francois Lyotard)的界定是:“简化到极点,后现代主义就是不相信元叙述(metanarrative)。”在这里,“元叙述”是指一种理论,该理论宣称能清楚地阐述对知识下断言的基础。实际上,后现代主义不相信宣称已达到“真理”的有关人类生活的任何说明。该学派认为在话语之外不存在建立真理陈述之基础的可能。

后现代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权力与知识的关系。福柯(Michel Foucault)认为,权力的运作对于知识是不无影响的,实际上,权力造就知识。这两者是通过历史在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中共同发展,即所有的权力都需要知识,而所有的知识都依赖于并且增强现存的权力关系。在权力之外,不存在诸如“真理”这样的东西。真理不是外在于社会结构的东西,而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后现代主义关注“真理”与知识实践所支持的是什么权力关系。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检查国际关系理论的“真理”,就是看支配这一学科的概念和知识论断,在多大程度上是依特定的权力关系状况而定的。33

为了揭示并记录权力—知识关系,后现代主义强调运用系谱学的观点研究历史,即揭示那些排斥和掩饰的过程,使那些被认为超越历史的东西历史化,包括那些被埋没的或是在记述和创造历史过程中被排斥的东西或思想。从系谱学的观点看来,历史并不是真理与意义的逐步显示,而是支配形式的无尽无休的重复表演。所谓历史,实际上就是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支配与强加的系列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大历史,而是许多交织在一起的历史,它们有不同的节奏、步调并受到不同的权力—知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来讲,系谱学就是按照无休止的众多意志的权力政治冲突来理解一切历史,包括秩序的确立。

按照系谱学的观点,一切知识都联系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并且是出自于特定的观点(perspective)。知识的主体是处于一种政治的与历史的环境,他们是经由特定的概念和知识范畴发挥作用。真理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竞争的观点。这些观点不单是认识理解“现实世界”的视觉工具,如望远镜或显微镜,而且本身也是“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解释,现实世界就是由观点与解释编织而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讲,事件获得现实的地位,不是因为它们的发生,而是因为它们被记住,并且因为它们在叙述中有一个位置。34在这里,事实成为了所谓的“文本”。

31 Michael Mann,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Ⅰ:A History of Power from the Beginning to A.D.17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Ⅱ: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 States, 1760-191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32 Scott Burchill, Richard Devetak, Andrew Linklater, Matthew Paterson, Christian Reus-Smit and Jacqui Tru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181.

33 Scott Burchill, Richard Devetak, Andrew Linklater, Matthew Paterson, Christian Reus-Smit and Jacqui Tru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182.

34 Scott Burchill, Richard Devetak, Andrew Linklater, Matthew Paterson, Christian Reus-Smit and Jacqui Tru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p.183-186.

“文本”(textuality)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来自于德里达(Derrida)在Of Grammatology中对text的再定义。德里达并没有把文本的含义限定于文献和观念的范畴,而是认为世界也是一个文本,或者说“现实”世界的构成就如同一个文本,人们只能通过解释的经验才能谈及这种“现实”。用Montaigne的话说,“我们需要解释解释而不是解释事物。”35在这里,现实世界体现了文本的相互影响。

后现代主义认为,揭示文本相互影响的主要方式是解构(deconstruction)和双读(double reading)。解构是从根本上动摇被认为是稳定的概念和概念对立。这种稳定性的产生是因为人们运用了语言中似乎是客观和自然的对立概念,诸如穷与富、好与坏、对与错等。解构的要点就在于揭露对立术语的寄生关系,并且尝试替换它们。对德里达来说,概念的对立决不是简单的中立,而是按照等级排列的,两个对立术语中的一个总是对另一个拥有特权。有特权的术语意味着存在、适当、全面、纯粹,而另一个则没有。对此进行解构,就要表明所有的理论和话语都依赖于人造的稳定性。在这里,解构实际上是一种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揭示隐藏的内在假定和矛盾,并推翻其明显的意义和统一性。

“双读”是对文本进行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意在揭示文本的稳定效果与动摇之间的关系。第一读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解释进行注释和重复,说得确切些,就是表明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怎样取得了稳定的效果。它通过建立相同的基本假定而忠实地叙述占支配地位的故事,并且在论证中重复常规的步骤。要点是表明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看起来是前后一致的。第二读是通过对一个文本、话语或制度之内的不稳定方面运用压力而动摇之。它揭示其内部的紧张与矛盾是怎样被掩盖或排斥的。事实上,文本、话语或制度的内部总是有紧张和危机的因素的,这些东西使得整体不那么稳定。

作为解构的模式,双读的任务是理解一个话语或是社会制度是怎样装配或构建起来的,与此同时它又要表明它总是受到不稳定的威胁。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构中是不存在达到单一的结论性阅读的尝试的。双读的要点不在于表明一个故事真实与否,而在于揭示任何故事为了产生稳定效果是怎样依赖于对内部紧张的压制。36所以,双读的目的决不是要达到一个“正确”甚至“唯一”的文本,而是要表明任何文本都有多种的解读意义。37从以上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组成反思主义的这些理论,虽然有一些共同点,即它们都反对理性主义的一些主要假定,但它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实际上有很大不同,完全不能被看作是一种理论。虽然它们都是后实证主义的(post-positivist),但它们是方式完全不同的后实证主义。正如史密斯(Steve Smith)所说,它们联合起来,是基于它们所拒绝的东西而不是它们所接受的东西。38

三、建构主义的兴起

如果我们把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看作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两大阵营,那么建构主义则以自己的独特内涵,成为居于这两者之间并起着某种桥梁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该学派一方面接受并重新阐释了理性主义的一些主要概念,诸如权力、利益、自助、无政府、国际体

35 J.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Henry, 1978, p.278.

36 Scott Burchill, Richard Devetak, Andrew Linklater, Matthew Paterson, Christian Reus-Smit and Jacqui Tru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Palgrave, 2001, pp.186-188.

37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综述,除了依据前引书之外,还参阅了刘永涛:《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欧洲》1997年第4期;秦亚青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所写的《译者前言》;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81-183.

38 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72.

系等,另一方面则全面发展了强调观念的社会建构学说。虽然这个学派还没有成为公认的主流学派,但它自冷战结束以来影响日益增大,已成为受到理论界关注的重要学派。39很多人认为,与传统的主流学派相比,该学派对国际政治的一些重要问题更具解释力。例如,对于冷战的突然结束,用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很难进行解释,而用建构主义则可以解释为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接受“共同安全”思想,改变了苏联的外交政策,从而与西方建构了新型的关系。

建构主义学派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理论发展过程。温特(Alexander Wendt)认为,在国际政治领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从社会理论角度来看可称作是建构主义的思想传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理想主义,二战后卡尔?多伊奇(Karl Deutsch)、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和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等人的贡献,以及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和内德?莱博(Ned Lebow)等人的理论阐述。在1980年代,建构主义形成了三个主要的学派:以约翰?拉格(John Ruggie)和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Friedrich Kratochwill)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学派,以理查德?阿什利(Richard Ashley)和罗布?沃克(Rob Walker)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学派,以及以斯派克?彼德森(Spike Peterson)和安?蒂克纳(Ann Tickner)为代表的女性主义学派。40温特没有把他自己算作是一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实际上,他已被公认为最重要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按照温特的观点,由于出现了众多批判主流国际关系范式、强调社会建构的理论,因而形成了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建构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者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意义(meaning)与知识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行为者对其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许多人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主体间(意识相互联系的)世界(intersubjective world)——由共享的知识组成的世界——而且这种相互联系的意识决定社会制度并使它们区别于物质世界。通过意识相互联系的一致,社会界的事物就成为了“真实”。建构主义者有这样一种共有的承诺,即理解共享的知识与期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这样的“社会事实”怎样影响政治行为。41作为一个强调观念的学派,建构主义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人类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同观念(shared ideas)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第二,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4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建构主义认为,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结构,其本质是知识(或观念)的分配。43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对行为体来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共有的知识。所谓共有的知识,就是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这种共有的理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认同(或身份)与利益。例如,在安全关系的问题上,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作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相反,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有知识使它们能够建立高度的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44按照建构主义的阐释,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

39关于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反思主义这三派理论的分法,可见Steve Smith,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John Baylis and Steve Smith, eds.,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165-190.

40[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41Matthew J. Hoffmann, “Constructivism and Complexity Science: Theoretical Links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paper for ISA meeting 1999.

42[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43[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24页。

44[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译者前言第24页。

建构主义以观念为中心,体现出了理念主义的特点,这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所强调的物质主义形成了对比。对物质主义来说,社会最根本的事实是物质力量的本质与组织。在物质主义话语中,至少有五种物质因素不断出现:(1)人的本性;(2)自然资源;(3)地理状况;(4)生产性力量;(5)毁灭性力量。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作用:使对世界的控制成为可能,使有些行为体比其他行为体更有权力,使人们倾向于侵略或制造威胁等。与之相反,理念主义则认为社会最基本的事实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与结构(或观念与知识的分配)。这种结构有时是通过规范、规则或制度的形式为行为体所共有,有时则不是。无论是与不是,社会结构都可以对行为体起作用,如建构行为体的认同和利益,帮助行为体寻找解决问题的共同方案,定义对行为的期望,确立威胁因素等等。45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存在是行为体社会实践的结果,行为体的互动造成了社会建构。理性主义所讲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先验与既定的因素,不是自然状态,而是国家的互动所建构的的一种文化。用温特的话来说,“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国家互动的性质不同,就会建构不同的无政府文化。温特论证了三种无政府文化:霍布斯无政府文化、洛克无政府文化与康德无政府文化。这些文化是基于敌人、竞争对手或朋友的不同的角色关系。说得确切些,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互为敌人为特征,那么就会建构一种霍布斯文化;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一种竞争者的关系,虽然有利益冲突,但能够共存,那就会建构一种洛克文化;如果国家间关系是以朋友关系为特征,那就会建构一种非暴力和互助的康德文化。温特认为,不同的无政府状态有不同的内涵,决定性因素是国家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进行文化建构。46

作为一种强调观念的理论,建构主义通常并不否认物质性因素,但它从不把物质因素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因素。建构主义认为,物质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例如,军事力量就是一种物质性因素,但这种物质因素只有在考虑到行为体的不同期望或不同的共同知识时,才能对其影响作出正确判断。例如,在核武器问题上情况就是如此。英国拥有核武器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美国肯定认为前者不是威胁而后者是威胁,并因而会采取不同的政策。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性因素,而是它们的共同期望以及由此而建构的关系的性质。

对建构主义来说,社会关系中最值得注意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话语。话语在这里主要指精神性的东西,诸如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知识及语言等,正是这些话语,反映并构成信念与利益,并确立可接受的行为规范。从话语的角度观察国家行为,建构主义认为观念决定权力的意义与内容,决定国家实现利益的战略,也决定利益本身。47

在进行社会建构的过程中,建构主义认为,如果行为体的观念发生变化,那么主体间相互联系的意识(或共同知识)和利益就会发生变化,并因而会使结构,诸如无政府状态,发生变化。当然,建构主义者也清楚,诸如社会制度那样的结构是不会轻易变化的,因为一旦社会制度构成,就构成了一个社会事实,会强制推行某些行为方式,并且会成为行为者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

建构主义认为,行为者建构结构,结构也造就行为者。对于行为者与结构之间的互动,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国际政治的进程。温特指出,理性主义模式认为行为者的认同与利益是既定的,与进程没有关系,行为者所要做的就是进行行为选择,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满足认同与利益的需要。建构主义则与此不同。建构主义一方面包容理性主义模式,同时认为,行为选择不仅在于符合目的,而且在于对认同与利益进行再造。在这里,建构主义认为行为者是内生于社会进程,因为行为者的主体形态会在进程中造就和再造就。温特指出,建构主义

45[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28页。

46[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章。

47[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3页。

之所以强调认同与利益的进程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质疑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受到“自我利益”或“利已主义”驱动的根本假定。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不能被视为完全利已的行为体的。现实主义的国家利益论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文化的实化和物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也就帮助再造了这种文化。所以,国家越像现实主义那样思维,利已主义及其在体系层面的连带结果——自助——就越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建构主义认为自我利益本身是国际体系不断造就的产物,因此在社会进程中应当受到质疑,一旦这种建构不被行为体的实践所支持,它就会不复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结构才是可以变化的。48以上对这些学派的介绍,只是以最简要的方式陈述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特点与论点,目的是对当代的国际关系理论的概貌作某种程度的描述。当然,这里所介绍的学派,仍然是不全面的,而且对各个学派的介绍也是不全面的。要真正了解和研究各个学派,只能下功夫解读有关学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由于这些学派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方法对国际关系进行了不同的说明,其理论大大丰富了国际关系学研究,因此对这些理论作进一步的了解是很有意义的。

本讲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

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无政府、权力、利益、跨国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主义、相互依赖、国际社会、国家体系、规范理论、女性主义、批判理论、历史社会学、后现代主义、反思主义、建构主义、共有知识(观念)、认同(身分)、无政府文化。

思考题:

1、怎样从整体上把握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理论和非主流理论?各种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可

作怎样的划分?

2、现实主义范式有哪些主要观点?它有怎样的历史发展?

3、新自由主义范式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

4、反思主义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分支?各有什么特点?

5、建构主义是一种怎样的理论?该理论与理性主义理论相比,有哪些长处与短处?

6、结合当代国际关系的现实事例,试用各种不同理论与范式进行分析。

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

1、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

学出版社,1990年。

5、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

6、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2年。

48[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55-458页。

7、K enneth N.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 Summer 2000.

8、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9、大卫?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e12947855.html,/制作

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论文

美国俄罗斯战略的异同与相互关系 一、总述 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轰然倒塌,苏联成为昨日黄花,而美国一国独大,拥有世界上最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战略格局风云变幻,到当今之时,已形成一超多强之势,一超自然是美国,而多强则包括俄罗斯、中国、欧洲和日本等。要谈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一则离不开美国,二则绕不开俄罗斯。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美国、俄罗斯的战略关系异同与相互关系。 二、美国战略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科技在世界上均拥有他国不可撼动的优势,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二十,美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库,美国科技几乎在方方面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将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正因为美国的这种独特的巨大的优势,导致其国家战略的独特性。而一个国家的国家战略又具有时代性,美国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们先来谈一谈美国国家战略的演变。在美国初建之时,美国推行的是“孤立主义”战略,通俗地讲就是经济上互通往来而政治上保持距离。到了十九末世纪二十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发展与逐渐强大,其外交战略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从门罗的“门罗主义”到威尔逊的“文明扩展论”,再到罗斯福的“国际警察论”,美国逐步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这样导致了美国国际关系中的以权力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取代理想主义理论。二战后,国际格局经历大洗牌,美国正式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优势开始谋求世界霸权。而社会主义大国苏联成为其称霸路上最大绊脚石,因而美苏不可避免的进入冷战阶段。在这个阶段,美国国家战略的首要目标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在冷战前期,美国的战略主要是杜鲁门的“遏制战略”、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和“尼克松主义”;而冷战后期,随着美苏之间的平衡被逐渐打破,优势逐渐向美国方面倾斜,美国的战略也逐渐变得富有侵略性,从卡特的“世界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圣才出品】

第二章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名词解释 1.伍德罗·威尔逊 答: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28届总统,理想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1918年威尔逊提出了“十四点计划”,集中反映了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体现在国际联盟上面。威尔逊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要反映在《论国家》和《伍德罗·威尔逊文集》。其主要要点包括: ①强调建立国际组织和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对强权政治和大国均势持批评态度; ②认为健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确保和平; ③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以他为代表的理想主义学派提出三个重要假设:一是人性本善,战争的爆发是人的良知误入了歧途;二是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和谐的,尤其在和平问题上更应如此;三是国家主权不是无限的,依靠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均势体系不能确保和平,应以集体安全体系代替均势体系。 2.爱德华·卡尔 答:爱德华·卡尔,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卡尔首先指出了理想主义的弊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1939年卡尔发表《二十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

究导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学派最早的三个基本观点:①权力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 ②道德、民主和正义是相对的,是权力的产物;③政治不能脱离权力,政治活动是权力和道德的结合。卡尔在这本书中将现实主义思想提炼出来,将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学派,卡尔对威尔逊理想主义的深刻批判为现实主义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3.汉斯·摩根索 答:汉斯·摩根索,公认的最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现实主义学派最优秀最权威的代表人物,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奠基之父”。其主要著作有《科学人与强权政治》、《国家间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等。摩根索的贡献是最全面、最系统地地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发展至成熟阶段,在国际关系理论领域树立起了一座学术高峰。他的《国家间政治》是一个学术制高点和里程碑,而他的国际关系哲学思想则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和基础。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一书是西方当代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最核心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六原则,这六原则以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最完整、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原则。 4.罗伯特·吉尔平 答:罗伯特·吉尔平,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国际事物学院教授,现实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曾担任国际政治学学会副主席,现为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他最具影响的三部著作包括:《美国实力与多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他尤为擅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欧洲和亚洲问题的研究,研究重点是“安全、权力和财富”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理论贡献是提出“三论”:体系变化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霸权衰弱论。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以自己的开拓性学术成果更新和发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考试大纲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考试大纲 三、每章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1、《共产党宣言》中的全球化观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这样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又说:近代以来,每一个民族的生产都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并且可能有力量来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生产”(《马恩全集》卷3,页42)。后来列宁也说:“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列宁全集》中文第1版,卷19,页239)看来,当下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说法不够完整,经典作家说的是全方位的,是“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全球化。 2.研究世界格局的意义与方法 答:研究和把握世界格局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中间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世界; 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际舞台上的各种角色;③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社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④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国在这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和其他角色的比较分析中正确估量自己,从而区别不同的对象,制定和执行相应的对策,形成自己正确的国际战略。 研究的主要方法应把握以下三点: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世界格局的指南; ②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及其基本矛盾是研究世界格局的大前提; ③正确估量各种力量是把握世界格局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 3.两极格局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二战后,世界政治局势出现了大变化。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实力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构成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为了建立世界霸权,美国全面实施冷战政策,美苏从盟友转为敌人,从合作变为对抗的关系。随着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发展原因是: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德国被彻底打垮,国土被盟军分区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投资全部丧失。英、法虽赢得战争却输尽财富,尤其是法国经济遭到更大的破坏。随着欧洲的衰落,欧洲列强已无法主宰世界。 (2)美国独占鳌头 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还垄断了原子弹,成为世界首强。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使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了,美国成为世界首富。 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美国在全球扩张的工具。 2、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 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而且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1)苏联在二战中虽然损失很大,但战争的胜利使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发展经济的巨大成就,并打破子美国核垄断。苏联在社会主义运动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2)在苏联的影响和援助下,东欧建立了8个人民民主国家。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都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初步实现了工业化,其弊端为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3)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 (4)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展广泛合作,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于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知识经济文化力文化认同宗教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阐述了当今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作为除经济与政治之外的第三大因素,在国际竞争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些国家也已经拿起文化这个无形但是力量巨大的武器,可以确定,今后的世界必然如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所说的那样:“在下个世纪,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主要是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人类的最大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差异线将会成为未来的战线。” 【正文】 老子曾经说过:“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文化不是坚船利炮,却拥有着比武力更深刻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的胜利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武力的胜利,在现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一方面,“文化”这个概念源自于拉丁文,其意为“种植”、“栽培”。西塞罗以及其他一些拉丁文学者用来描述心灵与精神的养育,文化养育着一块称之为“善”的土地,如果不去培植,将长出一些杂乱无章的、毫无价值的东西,因此人类精神将倾其全部精力精心培植这片土地,使其符合人的内在需要。 文化不仅包含着精神性的层面,也包含着相应的物质形态。每一种特殊的文化复合体都蕴含着某种同时分享人类文明的民族性特征。但不同民族特殊性的地位也个都不同。在更受限制的古希腊世界里,希腊城邦的特殊性得到了发展,那些不说希腊语的民族则被看成是乌合之众,他们的语言更是受到嘲笑。尽管起初这只是意味着文化的自我认同,其负面效应也只是表现在其内部,但毕竟反映了某种具有消极价值的文化自大意识。实际上,这种自大意识不久就在实践中表现为对异文化的排斥。可见,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开始不仅会被看成是一种高傲的象征,通过它,一个民族在与其他民族及其文化传统交往时能够分享生活的意义,同时也可能成为不同文化彼此疏离的标志。因此,今天,随着全球交往共同体的扩大,以往文化交往过程中的那种负面效应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克服,看来,建

当代国际关系论文

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提要 鉴于现阶段,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微妙关系,不仅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亚洲安全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一局面呢?我认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 关键词 安全体系,多边关系,中美关系 引言 随着亚洲地区的中国和印度的迅速发展,美国不得不改变外交从一直关注中欧的令人厌倦的战争转为去应付日益产生影响的亚洲。希拉里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就撰文称,未来10年,美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将是锁定扩大在亚洲的投资,包括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资”。 作为曾经枭雄一时的世界强国的美国,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唯一的世界强国了,但美国仍然希望能够在渐渐在全世界产生作用的亚洲地区保留自己的领导角色和能力。但现在美国已经不能独自领导这个地区了,而是得接受与中国分享权力。但也有分析师称,美国的这种继续想在亚洲保存有实力将会使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劣,“因为单纯从经济重要性来讲,中国已变成美国有史以来遭遇过的最可怕的战略竞争对手“。 论文正文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总体是稳定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两国的对话沟通非常密切。在过去的两年中,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 7次会晤,并经常通电话、通信。两国还建立了60多个对话磋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二是两国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现在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两国的贸易额达到3853亿美元,是建交时的160倍。 三是两国的人员往来非常频繁。现在每年两国人员往来约300万人次,每周有110多次客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西岸。目前,有12万中国人在美国留学,两万多美国人在中国学习。 四是两国的合作领域非常广泛。两国不仅在一系列双边领域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而且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与协调 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的影响,首先应该承认一点是,亚太地区的安全,不仅仅指中国、印度大国,更要把亚洲的其他小国考虑在内。在很多情况下,小国都是靠多边关系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比如:与大国相比,小国在一些重大事情的决策上的选择总是比较少,这还可以说连小国的安全和发展,都是要求和大国处理好关系的。 而当今中美之间的这种关系可以说很微妙。在未来相对长的时间内,激烈与互相依存将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体两面;前者更多地体现在双方在军力和国际地位上的竞争,但在相当程度上也将体现在双方经济秩序(如贸易逆差和人民币汇率)的冲突上;后者则主要体现在双方在经济秩序(包括双边和多边)的依存上。中美双方都着意控制危机。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就如是说,“分歧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注定要发生冲突,而是(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了解对方”。 亚洲小国也面临着困境,因为如果这两个大国发生冲突,甚至战争,那么情况就会很糟糕。所以无论从中美双边关系还是小国家的自身利益发展来看,小国家会选择多变安全关系。这样做首先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美两大国的行为。其次,多边主义有利于小国家参与国际和区域事务。 安全困境困扰着整个亚洲。作为大国崛起的中国,在维持亚洲安全方面不可避免地要扮演一个关键角色。另一方面,中国则比较小心地维持着和美国的“和平“关系。但到目前为止,这种关系还只是停留在经贸关系上面,同时,中国也没有显示出想要和美国竞争霸权地位的国家意志和计划。中国只是在根据自己的步伐进行自身的国防军事的现代化建设。因而,这是一种脆弱的”和平“局面。美国并不因为中国的”低调“而感到放心,中国本身这种”低调“的做法行为也是有限度的。中国如果不当心,就会是整个亚洲跌入不安全的困境。

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依篇也纯粹个人乱写,同老师UP噶也有D出入,唔好当真!!有咩唔岩就发去班群讨论,又或者+我Q348288332。 1、(多)1947年春天美国借口希腊、土耳其的威胁,需要对他们进行援助以填补真空,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同盟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2、(多)大西洋联盟政策: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 3、(多)1971年7月,尼克松首次提出了“五大力量中心”论,即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 4、(单)1958年,法、意、荷、比、卢几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开始起飞。 5、(单)1964年,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6、(多)以美元为中心(即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7、1969年10月28日伯兰特正式提出“新东方政策”。 8、(单)戈尔乔夫写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核心内容是: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9、(单)华沙军事条理组织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同盟。 10、(单)在东欧国家中最早被“清除”出去的国家是南斯拉夫(1948年6月)。 11、(单)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2、(多)发起及讨论不结盟运动噶五条友:A多托、B纳赛尔、C尼赫鲁、D恩克鲁玛、E苏加诺。 13、(单)伊朗是政教合一制。 14、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战略(内向发展战略)是把发展本国制成品的生产放在优先地位。 15、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16、(多)冷战期间,东西方关系有哪几个特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德国问题是东西方关系的焦点,集团间的对峙是东西方斗争的重要形式,东西方关系有时紧张到了极点。 17、南北关系包括南北经济关系和南北政治关系两个范畴。在当前,经济发展问题是其核心问题。 18、(单)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核心是北方国家属于垄断和主导地位,控制与剥削南方国家。 29、(单)不结盟国家在其第一次首脑会议上,就进一步发展了亚非会议“经济合作”的原则。 20、(单)1964年,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了《联合宣言》,“77国集团”就此形成。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后六章详细总结 第一论国家利益论 一、国家利益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指国家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免受外来侵害的一些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制定对外目标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的概念曾经经过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国家至上阶段、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阶段。 在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问题: 1、国家利益概念笼统化 摩根索提出明确的定义:国家利益应当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3、如果国家利益是由统治者们决定的,那么国家利益的内涵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 4、国家利益在一个国家的决策中起多大的作用。 二、关于国家利益问题的研究 对于上述四个问题,西方学术界的研究和回应是: 1、在国家利益内涵的研究上,从泛泛的国家利益研究发展到强调国家利益的层次研究上。1996年《美国国家利益》研究报告,系统地提出了美国国家利益的十个基本概念。 国家利益的四个层次:根本利益、极端重要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 对国家利益用层次分析的办法进行研究的好处在于: 第一,它可以避免以前在国家利益分析上的缺陷。 第二,对国家利益进行层次分析可以在国家决策的过程中有前后选择。 第三,这样的层次分析还具有它自身的灵活性。 2、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什么人的利益。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一派认为国家利益就是指全体人们的利益,即国家利益是国内利益的总和。 第二派认为,一国的国家利益是全部国内利益和部分国际利益的总和。 第三派认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内一部分人的利益,是统治者的利益。 3、摩根索认为,确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是由这个国家的权力来决定的。国家的权力大,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时殷弘教授的这本《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教材在国内同类教材当中是很有特点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还是一本学术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除了可以解国际关系史的知识,还能够学到非常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不仅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还授之以渔,这是我阅读本书后感到最大的收益之处。 作为一部面向专业研究者的教材,作者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针对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存在的只重理论堆彻和轻视历史阐释的问题,作者指出国际关系研究是以对历史的理解为依托的,国际关系思想源自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但是必须把对史实考察上升到理性思考的层次。本书就是认真贯彻了这一方法的史学实践,作者运用了路德维希.德约的国际关系学说对始自16世纪的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进行了深入分析。 德约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地展现了欧洲列强与侧翼大国和外部优势 (特别是海外优势) 的并存与互动:每当体系中的某个大国妄图称霸 , 欧洲均势面临破坏时,其他国家就会自动形成反霸联盟对其进行共同遏制。当反霸联盟陷入困境时,周边的侧翼大国或海外优势就会主动介入。从16世纪哈布斯堡帝国两代君主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称霸图谋的功亏一篑,到法国路易十四谋求霸主地位的夭折和拿破仑政府欧洲梦想的粉碎,再到20世纪德国两次谋求世界大国地位野心的破灭,历史展现出欧洲均势历经打击而仍然存在的内在机理:“援引欧洲外缘的侧翼大国的决定性干预是现代史上欧洲均势得以维存的外部源泉或外部动因”。这就是德约强调的“大均势机理”。正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演进过程中,侧翼大国逐渐积累起越来越大的权势,传统的欧洲中心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 此外,作者从基本模式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厘清国际规范体系的演变脉络和变化原因。首先,作者提出分析国际规范体系演变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国际规范体系包括国际共同价值观念、国家规范和国际社会成员资格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的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促成了国际规范体系的嬗变。时至今日,国际规范体系经历了三次变迁:一是16-17世纪基督教国际社会规范。这一时期的国际共同价值观念主要有两大思想模式: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的现实

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国际关系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多项选择、单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国际体系:指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彼此互动而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 2、国际格局:指国际社会主要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和态势。 3、国际秩序:以一定国际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行为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4、国家权力;是一国控制或影响国际环境和他国意志与行为的能力,是一国实现本国国家利益的手段。 5、亚洲安全观: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6、均势外交: 大国为谋求霸权而采取的一种外交手段。 7、首脑外交:指国家领导人直接参与的外交活动 8、公众外交:指一国面向国内外公众营建总体。 9、布什主义:布什主义,是指布什政府从美国共和党保守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出发,奉行“共和党色彩的国际主义”路线,在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交往中遵循“美国利益至上”和“以实力求和平”两大原则,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布什主义”的显著特征在于他提出了一反国际法规则的所谓“先发制人”政策,所以“布什主义”也被称为“先发制人主义”。 10、示范性冲突: 11、全球问题: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并严重威胁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社会性问题。内涵:(1)国际社会层面(2)社会人类学层面(3)自然与社会层面 12、雅尔塔体制: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议(1943、11)、雅尔塔会议(1945、2)和波茨坦会议(1945、7)上对如何处理和安排战后的欧洲和世界、对日战争等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或协定,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构成了雅尔塔体制。 13、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 14、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订的一系列和约,签约双方分别是统治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而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一般史学家会视1635年的布拉格和约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约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系列之一。 15、国际关系组织化:是指,处在国际制度、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约束和介入下的主权国家间关系,日渐显示出不断增强的“组织性”或称有序性。 16、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而且跨越国家边界的社会政治领域或空间。 17、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损害那些满足后代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的前提下的发展”。

当代梵蒂冈的国际关系之建构

当代梵蒂冈的国际关系之建构 从1970年至1990年的国际政治发展格局之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也逐步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成为了西方国际政治理论学派的主流之一。梵蒂冈(罗马)教廷依照《拉特兰条约》(Lateran Treaty)建构了一个实际不受领土限制的政治实体,对威斯特伐利亚体系(Westphalian System)国家模式形成了挑战。梵二会议后,教廷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以实际行为重塑跨国政治行为体的宗教身份,以博取国际社会的认同。 标签:国际关系;梵蒂冈;建构主义 一、梵蒂冈的当代国际关系之身份建构 梵蒂冈城国(Vatican City State)世界上最小的獨立主权国家,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亦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宗座Apostolic See)驻地。虽然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却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在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充分利特殊的宗教身份,共同的宗教认同,积极频繁的开展外交活动,建构基于宗教权威的跨国政治行为体,使梵蒂冈在国际社会中产生影响。 从政治实体分析,梵蒂冈的当代外交行为是一种基于宗教权威的跨国政治行为体,它外交实践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国际身份的认定。在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体系里,唯独梵蒂冈(罗马)天主教建构了正式的政治实体身份。教廷派出的外交官代表的是教廷,而非梵蒂冈城国,这是梵蒂冈自我认定的正式外交名。 ①在传统的政治实体身份辨认中,通常主权国家才是外交行为的主体。希望教皇派出的外交官是主权国家的使节,不愿承认教皇签署的政教协议,作为在国际体系中的一种外交主体身份,除非以梵蒂冈城国的身份才被接受。梵蒂冈政治实体身份的法律依据是1929年签署的《拉特兰条约》(Lateran Treaty),该协议承认教廷在国际外交上代表梵蒂冈城国的主权。② 从国际体系的行为分析,梵蒂冈建构着世俗领袖与普世精神的双重身份,为自身在政治外交活动中提供了方便。梵蒂冈面对全球化的进程,其双重行为主体身份的优势非常凸显。梵蒂冈建构的政治实体身份,代表宗教在国际体系中履行使命时有着明确利益目的。首先,维护以梵蒂冈(罗马)教廷为中心的核心利益;其次,教廷以利益为前提,不但维护天主教组织结构的统一性,并且倡导改善世界天主教会的社会环境,维护在世界的核心地位。然而,对于世界天主教会圣统制(Catholic Church Hierarchy)中心的梵蒂冈而言,在选择改善天主教的社会环境所采取的策略,与当代国家采用的方法是相悖的。 二、梵蒂冈的权威、利益与跨国政治行为体之建构 建构国政治行为体的理念和价值观,权威功能是关键性的机制与方法。梵蒂冈凭借教皇的道德权威地位建构的跨国政治行为体,极少使用武力和追逐物质利益来实现社会影响力。关于权威的讨论,有两点基本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权威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当代国际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0002299 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12月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选修课课程,面向全校开设,旨在丰富其知识结构。 通过本门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学会应用国际视野看问题,从而更好地领会我国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国际背景,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基本国际关系常识; 2.能够具备国际视野角度。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国际关系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基本理论和方法:国际关系发展的历史规律; 3.基本技能:初步分析国际热点和难点。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在讲授时围绕本大纲,并结合现实生活,并要紧扣各部分的主题,运用讲座式教学;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安排一次习题课,做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侧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测试。 3.成绩构成:出勤、课堂作业和论文分别占30%、30%、40%。。 (七)主要参考书目: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主要介绍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关系知识,重点以中国为中心,讲述中国与各主要方的关系。通过本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发展变化,丰富其知识结构。学会应用国际视野看问题,从而更好地领会我国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国际背景,增强建设祖国的使命感。

国际关系考研精简笔记《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 笔 记

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前言 理论:是“代表取向”,是概念框架,甚至涵盖分析技巧;是一种思维的象征性构架,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假设,定义,法则,观点和远离。 如何建构理论:分离,联系,抽象,理性 国际关系理论:简单说,作为一种学术总称,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具体来说,国际关系是指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团,国家,跨国公司,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描述,解释,研究,估价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国际关系学(理论)研究对象:国家和国际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前者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后者是最活跃的因素,其余的则从属于或派生于这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理想主义 背景:对一战的反思, 代表人物:美国总统威尔逊 主要观点有:1,人性可以改造;2, 主权国家之间的根本利益是可以调和的;3战争可以避免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5国际公众舆论可确保世界和平6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保证世界和平. 代表人物:威尔逊、阿尔弗雷德·齐摩恩、约翰·默里 现实主义 背景:德国极权政治和法西斯主义的威胁,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二战 批判点: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

主观意志,把自己的理想当成是国际关系中的事实;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忽视权利。观点:1、人性本恶2、国家是国际体系主要的行为体,其他任何国际行为体都不能代替他3、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是分析国家行为的路标5、道德和有关的价值观念是相对的6维持国际和平最好的办法是维持均势。 区别:人性、国家关系的看法、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看法、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理想主义强调应该如何,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对未来的看法(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现实主义认为这是空想) 代表人物:韦伯、卡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阿诺德·沃尔夫斯、尼古拉斯·斯克巴曼、汉斯·摩根索、乔治·凯南、雷蒙·阿隆、约翰·赫兹、亨利·基辛格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 评价:理想主义强调维护世界和平要靠人民和公众力量的观点使正确的,国际问题走进大学,学生和教授们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影响了民众;比现实主义在分析战争史认为人有原罪的思想更具有科学性;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重要性是适时的;理想主义恩威国家之间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把握国际事务的准确性不强 现实主义研究国际关系时把国家利益置于核心地位;提倡客观细致分析,理论结论在后;其现实性为外交决策提供决策框架。现实主义对人性的看法使人们对人类的命运变得极为悲观;把道德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面是欠妥的;几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者都是吧和平的希望寄托在领袖人物的身上,而不是民众的身上,民主的身上。 第二次论战: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 原因:国际关系格局出现新的变化,第三世界不断扩大,原有的两极体系趋于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行为主义思潮 争论的实质是方法论之争 科学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莫顿·卡普兰、戴维·辛格、海沃德·阿尔克 传统主义代表人物:马丁·怀特、英尼斯·克劳德、肯尼斯·华尔兹、斯坦利·霍夫曼科学行为主义从两个方面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批评:1、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权力的作用,视之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忽视了伦理、道德=法律等重要因素;2、现实主义在界定像权力、国家利益、均势等概念时缺乏精确性。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

1. P4理论的功能: 戴维辛格(David Singer)认为,理论是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实证概括的分析整体,它拥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的功能。 罗伯特利柏(Robert Lieber):第一,描述。理论必须确切地描述现实世界发生的事件。 第二,解释。理论应对说明这些事件发生的因果,说明“行为规律”和进行“评估分析”。在一个特定的体系里,理论解释事物的“连续性、反复性和规律性”。第三,预测。一般来说,是预测“事物发展和结果发生的模式或总趋势,是事物的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具体事件的发生” 2. P6理论与历史: 雷蒙阿隆:历史是过去的政治,理论的实质是历史。 约瑟夫奈: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关理论,但国际关系史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来意提炼升华为理论的原始材料和现实基础。 要处理好理论与历史的关系,必须把握住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理论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第二,理论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其本质是历史。 第三,检验理论的标准是实践。 3. 国际关系理论及国际关系的定义: P7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 P8汉斯摩根索:国际关系是“处于权力斗争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权力政治”。 P8昆西赖特:国际关系意指民族、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则是全面叙述、解释、评价、预测世界上不同政治社会关系的研究项目或学科。 P8欧奈斯特莱弗沃:国际关系是关于主权国家之间权力对权力、利益对利益、目标对目标的长期斗争。 P9斯坦利霍夫曼:IR实质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IRT是关于影响世界基本单位的对外政策和权力地位的因素和活动的学科。 P9弗里德里克邓:国际关系是指世界体系内各个政治集体或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其核心是权力问题。IRT则是“关于那些跨国的关系的只是总和”。 P9查尔斯麦克兰德:IRT是关于“世界上有组织社会实体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这些互动关系的有感环境的研究。 P9卡尔多伊奇:IRT应研究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相互依存和民族国家缺少控制能力的问题。 P10海沃德奥尔克:IR是关于人类的活动和各个国家人民的相互交往;IR是关于世界上基本单位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相互关系。 P10特莱弗泰勒:IRT是解释跨越过境的各国政治活动的学科。 P10尼古拉斯巴克曼:IR是关于属于不同国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P10多尔蒂和小法尔兹格拉夫:IRT定义为研究一国或其他国际行为者是如何用某种方式影响别国或别的国际行为者的。 P10约翰伯顿:IRT应该“说明和预测国家间关系和世界大体系的运作及其过程”。 P10罗伯特利柏:IRT……是“关于有组织的大群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与政治学相比,IRT 重点涉及到三大要素(无政府状态、秩序和限制)和三大关系(无政府和秩序、冲突和合作、限制和发展)。 P11 IR:(美国学者)处于世界体系内各主权国家和其他独立实体之间的多层次关系—集体、国家、MNC、区域共同体、国际组织等之间的关系和多维性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关系,IRT 则是描述、解释、研究、评估和预测这些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的理论。 4. 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P9 对外政策表现为单向式的一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表现为双向式的国家或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国际关系的任务:P11(汉斯摩根索《政治学的困境》)“国际政治学的任务是把政治学的一般原则运用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大纲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国际政治 课程简介:《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国际政治专业主干课程,它主要研究国家和民族间外部动态发展的历史,着重从横向方面剖析各个历史时期主要国家间和国际组织的外部关系,阐释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衰流变、联系交融及其对全球社会发展过程的牵制和影响。 课程总学时:54 授课教材:时殷弘著:《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书目: [1]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6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2]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朱瀛泉著:《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8](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9](英)爱德华?卡尔著:《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3] Hans Mou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Alfred Knopf, Inc., 1978. [14] Karl Deutsch: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aglewood Cliffs, 1978. 二、课程教育目标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高等学校中国际政治

当代国际关系

当代国际关系 研12制冷及低温工程赵东 摘要:当代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复杂而深刻的急剧转型,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整体在国际体系中的体系角色和结构地位需要进行新形势下的重新估量。在国际体系转型的背景之下,中国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不仅关系到双方的利害得失,也会对国际体系产生某种程度的建构性影响。要把握好发展中国家这个对外关系的战略基础,夯实和拓展这一战略依托平台,中国应该做出与时宜相契合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国际体系转型;发展中国家;国家身份;战略选择

当前的国际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动、大调整的转折时期。这是那种只有用大历史的尺度才可以度量的“变局”。从有近现代意义的世界历史以来,这种“变局”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巧世纪前后西方世界的崛起,东方的中心地位让位于西方;第二次是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成了美国支配和主导的世纪;第三次就是现在,一个全球范围的多极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新兴发展中国家崛起,亚洲强势复兴,西方主宰和美国的中心地位不保,旧的国际体系处在深刻的动荡和变革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展进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也促进国际体系的转型。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对各国而言表现出更多的全局性和不可抗拒性,它不仅影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战略抉择,也影响着中国进一步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同时,作为占世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有着更多的发展潜力,有着更加强烈的发展渴求,它们是一支国际社会不容忽略的重要力量。中国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将对国际体系产生某种程度的建构性影响。因此,结合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探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所应该采取的战略选择意义重大。 一、当代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 时移势易,势易世移。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国际体系也不例外。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所谓的“后冷战时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有的西方学者甚至预测世界将会出现“历史的终结”,西方将统御世界。2008 年,一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全球,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基本认知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显。最基本的认识是:当今的国际体系正在进行着深刻、复杂的转型。 总的说来,当代国际体系的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系自身的转型;二是体系结构的转型;三是国际治理体制的转型。[1]36--38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国际

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

(转自:庄周梦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 多寡。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 安全。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 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 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 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1]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 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2] (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 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 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3] 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平 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次 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可 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岌 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而国家权力就是这种个人权力的 延伸和扩大。在他看来,权力,主要是军事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目标。[4]在国际社会里,国家对外 行为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断追逐权力的结果,则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 相互怀疑和不信任,导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逻辑结果是国际冲突。[5]因而获得国家安全 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肯尼思沃尔兹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条件 下国家的第一考虑就是生存。[6]他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获得和维持权力,而是 力图确保生存,两极均势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7] 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除了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国 际经济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安全 方面,他强调只有提升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安全。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强调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追逐权力而互相竞争,国际体系 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不公导致国际冲突,只有获得权力最大化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安全。 他还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拥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 权力。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它国的意图。4、生存是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可见,进 攻性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至,国际安全极为稀缺,国际冲突不可避免,只 有掌握最大化的权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安全的逻辑是“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具有高度猜疑性, 使它们对对方行为总往最坏的方面估计。国际安全是稀缺的,为了获得安全,一国增加军备,必 然会使另一国感到威胁,从而引起另一国增加更多、更强大的军备,最终使军备竞赛无法避免。 (二)、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安全观 “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仍然是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切实感受。自助、结盟、集体安 全等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径。[8]理想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战争,国家还可以通过和平 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安全。以一战为界点,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传统开始转向现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和相互依赖。理想主义学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