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陆西地区火山岩相的识别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陆西地区火山岩相的识别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陆西地区火山岩相的识别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陆西地区火山岩相的识别方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其勘探方法

1998年特 种 油 气 藏第5卷第2期 国外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其勘探方法 伊培荣Ξ 彭 峰 韩 芸 编译 前 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以往认为没有油气聚集价值的火山岩,如今也成为寻找油气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特别是夹于生油岩系中的火山岩,与沉积岩一样,同样有利于油气聚集和保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古巴、日本、阿根廷、美国等国家均先后发现火山岩油气藏。日本对火山岩油气竭尽全力进行勘探开发,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已陆续发现了几十个中、小型火山岩油气藏。 火山岩储集层特征 11 岩石类型 前苏联C1B1克卢博夫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储集层,将其岩石类型归纳为三大类。 (1) 熔岩和熔岩角砾岩 熔岩按其化学成分可划分为玄武岩(SiO2<52%),安山岩(SiO2为57%~62%),英安岩(SiO2为6510%~68.5%),流纹岩(SiO2>78%);熔岩角砾岩指熔岩角砾被相同成分的熔岩所胶结的岩石。 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陆续发现基性和中性火山熔岩中的油气藏较多。例如,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气田产于白垩系的蚀变基性(玄武岩和玄武玢岩)和中性(安山岩和安山玢岩)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古巴的克里斯塔列斯油气藏也产于破碎的基性和中性火山岩及其风化壳中。 在日本,酸性火山岩中的油气藏较多。例如,日本新泻县吉井—东柏椅气田、南长岗—片贝气田和见附油田产层位于上第三系的“绿色凝灰岩”的流纹岩中。 (2) 火山碎屑岩 按其碎屑大小可划分为凝灰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砾岩、砂屑凝灰岩和粉砂屑凝灰岩。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萨姆戈里油田产于上—中始新统厚达100~150m的凝灰质砂岩和凝灰岩中。阿塞拜疆穆腊德汉雷油田除了在基性—中性火山熔岩中含油之外,在裂缝性安山凝灰岩中也具有工业性原油。美国内华达州伊格尔泉和特腊普泉油田则产于第三系流纹凝灰岩中。阿根廷门多萨盆地西部图平加托油田也是火山凝灰岩产层。 Ξ辽河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浅谈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分类

浅谈火山喷发类型与火山岩相分类 xbs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前人工作简要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火山的喷发类型,火山岩相及其分类,以及中国东南火山的火山-侵入岩相的分类三分方案。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即火山与火山喷发类型、火山岩相及分类方案。旨在共同学习和激发兴趣。 关键词:火山;火山喷发;火山岩相 火山岩是岩石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此项工作对寻找和开发相关矿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火山岩的产生自然离不开火山与火山作用。现在讨论的问题是火山岩的喷发类型,火山岩相的含义、类型与识别。重点为后者。火山岩相研究方面,前苏联学者提出相、亚相分类(或成因类型),普遍的应用于古火山岩地区。美国学者对于近代火山喷发产物的研究提出了火山碎屑流相模式。但由于划分标准的不统一,不论是火山喷发类型,还是火山岩相的分类,都还众说纷纭。为了方便非专业人士的了解和参考,笔者就世界主流观点做了一些分析和总结,并以中国东部火山来进行分类。 一、火山与火山喷发类型 火山,炽热地心的窗口,是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早在东汉时的《神异经》中就有“荒外有火山,风吹不强,猛雨不灭”的相关描述。“火山”(volcano)这一名词来源于拉丁语vulcanus或volcanus,与希腊神话密切相关,意指地壳上的一个开口,炽热的物质通过它被抛出形成的“山”。而火山和火山喷发的现代定义为:高温的地下熔体流体经地下通道喷出地表,谓之火山喷发;由这些喷发出的喷出物形成的地貌景观,称之为火山,为火山作用产物。 一般说来,只有活火山(包括休眠火山)才会喷发。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因岩浆性质、地下岩浆库内压力、火山通道形状、火山喷发环境(陆上或水下)等诸因素的影响,使火山喷发的形式有很大差别。按岩浆的通道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大类。 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型火山喷发。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带溢出地表。喷发温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文章编号 1004Ο5589(2003)02Ο0136Ο05 测井资料交会图法在火山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赵 建 高福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26 摘 要 在火山岩储层研究中,岩性识别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评述目前常用的岩性识别方法后,重点以测井资料交会图法为例,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升平气田深层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为对象,优选出密度测井、自然伽玛测井、声波测井、电阻率、钍铀等测井项目的数据进行交会,编制出测井曲线交会图版,并以此为依据识别出该区的火山岩主要岩性有:安山岩、玄武岩、流纹岩和凝灰岩等。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关键词 火山岩 岩性识别 交会图 中图分类号 P588.1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2Ο11Ο04;改回日期 2003Ο03Ο20 作者简介 赵 建(1976-),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含油气盆地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 高福红(1962-),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从事沉积学和含油气盆地研究. Application of Crossplots B ased on Well Log Data in Identifying Volcanic Lithology Jian Zhao ,Fuhong G ao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 n U 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Chi na Abstract Lithologyical identific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study of volcanic rock reser https://www.doczj.com/doc/ee3672880.html,mon methods in identifying volcanic lithology are introduced briefly here.The volcanic rocks of Y ingcheng Formation in Shengping G as Field are used as examples and well log crossplots are compiled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ata :density log ,gamma 22ray log ,acoustic log ,resistivity log ,thorium and uranium log.By this means ,andesite ,basalt ,rhyolite and tuff are identified.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is well coincident with the lithological fact in the area. K ey w ords volcanic rock ,lithology identification ,crossplot 1 概 述 火成岩油气藏目前已成为世界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个新领域。在美国、前苏联、古巴和墨西哥等很多国家都有这类油气藏被发现[1]。我国大多数油田也相继发现有这类储层。例如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石炭系和二叠系中发现了一批火山岩油藏,而且探明的地质储量相当可观;二连盆地白垩系地层中、黄骅凹陷北堡地区、苏北地区等相继发现了火山岩储层油气藏。目前,在松辽盆地北部营城组火山岩地层油气勘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有这些都 展示了火山岩良好的勘探前景。对这类特殊的储层 进行研究时,要进行火山岩岩性识别。识别含油气盆地中的火山岩岩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岩心分析,但是考虑到油田上的生产效益,深层钻井取心成本很高,因此不可能在每口井中都取心,加上过去的老井在钻探过程中,遇到火山岩层时常常又不够重视,所以取心更是很少。因此利用间接的方法进行岩性识别成了必然。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喷发方式和所处的构造不同,火山岩的岩性具有很大差异,岩石类型多样化,结构、构造复杂化。比如在我国中部的石西地区火 世界地质 G lobal G eology ,2003,22(2):136~140

火山岩的产状及相

火山岩的产状及相 一、火山岩的产状 火山岩以喷出岩常见,喷出岩的产状与喷发类型有关。常见的喷发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分为:熔透式、裂隙式、中心式;另一种按近代典型的火山名称分为: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乌尔加诺式、布里尼式、卡特曼式等。 1、熔透式(面式)喷发:是喷自直径很大,形状不太规则的火山通道。喷发的特点是:火山分布范围很大,火山岩与侵入岩过渡相连,喷出通道大而且不规则。 2、裂隙式(线式)喷发: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岩墙。以玄武岩为主,流动方向近于平行,厚度及成分较为稳定,产状平缓,以熔岩被为多,常形成熔岩台地、熔岩高原。因为玄武岩流动性大,熔岩喷出量常较大,很少爆发相,在地形平坦处似洪水滥,到处溢流,分布性大,所以又称泛流玄武岩。 裂隙式喷发不全是玄武岩的熔岩组成,也有酸性的熔结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山碎屑高原。它常由浮岩块及火山灰覆盖所形成,高原内部均有破火山口及火山陷落地堑。 熔岩流:是指线形流动、分布的熔岩,其形态决定于地形。 熔渣:是暗色多孔的炉渣状碎块,以玻璃质为主,常为多孔熔岩、熔岩饼、火山弹等爆发炸裂产物。落地时为固态。 3、中心式(点式)喷发: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的一种喷发。喷发通电道在平面上为点状,又称点状喷发。其最大特点是常在地表形成下缓上陡火山堆。 火山锥根据组成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碎屑锥:主要以爆破发产物的浮岩块或熔渣组成,火山碎屑物质常大于95%。其火山锥的原始坡度为300左右,火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其底部亦由火山碎屑组成。火山碎屑物如为多次喷发,则呈层状产出。 2、熔岩锥:主要以溢流产物的熔岩所组成,火山碎屑物常小于10%,尤以玄武岩常见。 3、混合堆:由火山碎屑物与熔岩互层组成的火山堆,为爆发与溢流交替喷出的火山产物,又名复合锥。火山锥成层明显,又称层火山。由于熔岩组成骨架,可形成高的山峰。 二、火山岩的相 目前国内外对火山岩相的划分很不统一,有的以火山岩形成时代新老所产生的岩石特点,分为古相火山和新相火山岩;有的以火山喷出物距火山口的远近,分为远火山口相和近火山口相;有的以火山喷发产物-熔岩的不同部位,分为顶板相、底板相、内部相、前额相等等。 一般认为,比较好的方案,是以火山岩所处的环境,先分为海相与陆相火山岩。它们的区别如下: 1)陆相火山岩与下伏地层常呈喷发不整合接触,风化壳发育;而海相者常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风化壳不发育。 2)陆相火山岩与陆相动物及淡水植物共生,碎屑岩较多,碎屑分选差、相变大、层理发育;而海相者与海相咸水生物共生,泥质、硅质及碳酸盐岩较多,碎屑分选好,相变小、层理发育。 3)陆相熔岩成分变化大(基-酸性皆有),常见红色氧化顶,柱状节理发育,球粒的直径大;而海相熔岩成分变化小(基性为主),常见枕状构造,球粒的直径小,长形中空骸晶岩育。 4)陆相火山碎屑物在水平方向上粒度变化明显,常见火山弹、火山泥球、熔结凝灰岩、

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973.

项目名称: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 首席科学家:陈树民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起止年限:2011.1至2013.8 依托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研究目标的调整 1、总体目标 本项目预期达到三个主要目标:①通过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和西部古生代盆地火山岩的系统研究,反演火山作用和成盆、成烃、成藏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大规模火山岩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和机理,凝练火山岩油气藏理论,实现火山岩油气藏理论创新,弄清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油气分布规律,为火山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撑;②形成产学研联合火山岩油气藏研究创新团队,为能源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储备,培植我国油气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火山岩油气藏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③拓展火山岩油气勘探新领域,集成研发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藏识别与评价的配套和关键技术,补充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储量,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2、五年预期目标 (1 科学目标: 抓住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和西部古生代盆地大规模火山岩富含油气的优势,通过火山作用类型、特征、喷发机制、构造背景分析,查明火山作用与盆

地演化、油气形成、运移、聚集、成藏的时空响应,实现火山岩油气成藏理论的创新,抢占国际火山岩油气藏理论研究的制高点。 (2 国家油气目标和产业目标: 揭示火山岩油气藏的控制因素、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实现火山岩油气勘探新领域、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我国东、西部形成两个万亿方级别的大气区和一批规模储量目标区,具体目标包括:①扩大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火山岩天然气勘探成果,在松辽盆地优选出8-10个有利勘探区带,新增探明储量3000×108m3;②在准噶尔和三塘湖等盆地找到新的火山岩油气藏,促进提交新增探明储量4×108t以上;③研发火山岩储层及其油气藏识别、预测、评价理论和关键技术,为发现更多的油气储量提供理论技术支撑,建立火山岩油气勘探和评价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推动产业进步、提高我国油气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3 创新团队建设目标: 形成一支进入国际前沿领域的、产学研结合的优秀科学家群体,培养15名左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70名左右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树立以大庆油田为代表的产业科技创新旗帜,全面增强相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4 学术论著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00篇(其中,SCI/EI收录学术论文100篇左右,争取在国际领衔刊物发表主题研究学术论文40篇左右);出版学术专著3部以上;争取主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专题研讨会。 二、研究内容和课题设置的调整 能源供应紧张威胁国家的战略安全。近年我国火山岩油气勘探的成果已展示出火山岩油气资源的巨大潜力。本项目旨在建立新的火山岩油气藏理论,开拓油气勘探新领域和新途径,提供大型油气田的后备基地,为解决国家能源危机做贡献。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为: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模式、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回答①火山岩油气富集区的地质背景和控制因素;②不同类型火山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展布规律和成储机制;③火山作用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关系及其成藏模式;④火山岩储层及油气藏的地球物理响应;⑤火山岩油气分布规律和勘探方向。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一、超基性侵入岩(P.39) 二、基性侵入岩(P.40) 三、中性侵入岩(P.40) 四、酸性侵入岩(P.41) 照片说明及图版(P.43~P.47)

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为便于与火山岩相比较,这里特将各类侵入岩代表性岩类的主要结构特征介绍如下:侵入岩属显晶质结构,根据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又分为: (1)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 (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5-2mm(或5-1mm); (3)细粒结构晶粒直径<2mm(或<1mm)。 颗粒更细小,<0.2mm(或<0.1mm)者称微粒结构;而颗粒很大,粒径>1cm者则称巨晶或伟晶。 实际上,岩石中矿物颗粒都一样大小者比较少见,这里指的粒径是指岩石中最主要矿物的一般大小。 一、超基性侵入岩 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45%及不含石英为特征。 超基性侵入岩具代表性的岩石为橄榄岩和辉石岩等。 1、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 100-90)和贵橄榄石(FO 90-70);辉石为富镁斜方辉石(顽火辉石、古铜辉石及紫辉石)和富钙单斜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异剥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 副矿物:尖晶石类、铬铁矿、钛铁矿、磷灰石和磁铁矿。 2、主要结构 (1)半自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一部分规则的晶面,其他的晶面发育不好而呈不规则形态。若岩石主要由这些半自形晶构成,则称半自形粒状结构(照片1)。 (2)粒状镶嵌结构是超基性岩中常见的结构,粒状矿物近等轴形,被此呈直线镶嵌接触(照片2、3)。 (3)网状结构这是橄榄石遭受蛇纹石化的次生结构。特征在于开始是蛇纹石呈网格状贯穿整个切面,网眼中仍保留有未蚀变的橄榄石,这就是网状结构(或网状构造)(见照片2、3)。变化剧烈时,整个橄榄石切面会被蛇纹石和磁铁矿混合物所取代,但橄榄石原有的轮廓仍可察见。

碎屑岩成岩作用研究方法综述

碎屑岩成岩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确定矿物种类、形态、成分的方法 一、电镜扫描法 1.电镜扫描法的特点 分辨率高,放大倍数大(一般2000-5000倍),景深大,立体感强,制样简单。自1975 年开始用于石油地质。 2.电镜扫描法的原理 以扫描方式照射到实验样品的微区上,使样品产生各种不同的信息,然后分别收集和整理。 3. 主要应用 1) 观察微孔隙:普通显微镜对几十微米到几微米的孔隙不易研究,但是扫描电镜都可以做到。据国外研究,凡是>0.2微米的孔隙都能储油, 最近的研究发现0.1微米的微孔隙也可储油。 (2) 区别孔隙类型:原生、次生、孔隙全貌、溶蚀情况、裂缝、喉道分布 (3) 观察胶结物在砂岩中的分布方式 (4) 辨别胶结物 A. 粘土胶结 ?水云母-单体为片状、丝缕状、蜂窝状、羽毛状,集 合体为鳞片状、碎片状,蜂窝状,呈孔隙衬 垫,呈孔隙充填。 ?高岭石-假六方板状,集合体呈书页状;部分由长 石演变而来,一部分呈蠕虫状。 ?蒙脱石-单体为棉絮状,集合体为鳞片状、蜂窝状, 呈粒间充填 ?绿泥石-单体为针叶状,集合体为鳞片状、玫瑰花 状、绒球状,呈孔隙衬垫 ?埃洛石-针状、棒状、管状,集合体呈细管状,常由 水云母和蒙脱石转化而来 ?凹凸棒石-单体为纤维状,集合体束状或无规则缠绕 B. 沸石 ?斜方沸石-薄板状,板厚2-5微米,板长20-30微米,有的呈细长板条状,晶面上可见到球状硅质小晶粒,集合体呈束状 ?片沸石-基本同上 ?方沸石-等轴 ?浊沸石-板状,短柱状,有解理,形态类似长石 C. 硅质 ?方英石-5微米左右的球体,注意与绿泥石区别。自生石英加大 D. 硫化物 ?黄铁矿-莓球状和八面体;代表PH=8-9还原环境 E. 碳酸盐:区分不同期次(晶形、大小、包体)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 近年来,新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展示出其深层火山岩油藏广阔的勘探潜力。火山岩体分布复杂多变,其本身作为非常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在经历了复杂的构造 运动和风化淋滤作用,使其岩性、 岩相复杂多变;其储层成岩阶段划分、各成岩阶段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对孔隙演化规律的影响是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在于更加深入了解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规律提供有利依据。 1储集层特征 1.1岩石特征在对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化学分析知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岩石系列为碱性与钙碱性系列组合。依据我国盆地火山岩目前通行的分类命名原则,本区火山岩可分成两大类,即火山熔岩(约占43.43%)和火山碎屑岩(约占56.57%)。其中,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储层中,熔岩类主要是玄武岩、安山岩;火山碎屑岩类主要为火山角砾岩,而火山凝灰岩类含油气性稍 差。由于本区碱性-钙碱性火山岩中暗色矿物含量较高,所以稳定性差,极易蚀变。岩矿鉴定表明,橄榄石多蚀变为伊丁石、褐铁矿;辉石、角闪石多蚀变为绿泥石、磁铁矿;基性斜长石多钠长石化或蚀变为高岭石、绿泥石,个别蚀变为浊沸石和碳酸盐矿物。另外,储层岩石中,绿泥石、方解石、玉髓、蛋白石、沸石类矿物充填孔缝较为普遍,局部层段可见次生石英充填孔缝。 1.2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对24口径岩心观察及28口径薄片鉴定将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型。孔隙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三种类型,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2种具体类型,最主要的孔隙为气孔、脱玻化微孔、杏仁体内残留孔、粒间孔和粒内溶孔;裂缝划分为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三种类型, 按结构进一步划分为10种具体类型, 最主要的为溶蚀缝、构造裂缝。2成岩阶段及储集空间的演化阶段划分 2.1成岩阶段及成岩环境本次研究将火山岩成岩阶段划分为同生、早埋藏、晚埋藏和表生四个成岩阶段。每个成岩阶段内,成岩作用与成岩环境密切相关,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溶解作用和压溶、压实作用在本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各个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均有有利的影响。在同生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有利影响的成岩作用有冷凝(却)收缩作用、挥发份的逸散作用、熔蚀作用。对岩心观 察在挥发逸散作用下形成的气孔大小不一,小的可到微孔,大的孔 径达到3cm 。 气孔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少量气孔被拉长,其方向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孔壁一般较光滑,有时气孔壁被溶蚀而变得粗糙。这类气孔虽然很多,但都孤立分布,需要裂缝连通才可构成好的储 层。构造作用、 风化作用和脱玻化作用是在埋藏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对储集空间有利影响的成岩作用。在同生、埋藏成岩阶段熔 结及熔浆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压结作用、火山热液充填作用和烃碱流体充填作用对储集空间均存在一定的破坏作用。例如对牛东9-10井、 牛东102井、马26井的大段玄武岩镜下观察发现,大多数样品中被矿物充填的孔隙要比剩余的孔隙多,充填作用使火山岩储集空间损失50%以上。在埋藏成岩阶段钠长石交代作用、钠铁闪石交代作用、菱铁矿交代作用和黄铁矿交代作用对储集空间有破坏作用。在表生成岩阶段表生矿物充填作用和碳酸盐矿物交代作用对储集空间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2储集空间的演化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储集空间的演化顺序。第一阶段为原生储集空间形成阶段,与火山喷发和固结有关。第二阶段为风化淋滤阶段,大气降水、潜流水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溶蚀孔、溶蚀洞及溶蚀缝,同时沉淀物充填部分的孔隙。第三阶段为盆地进入热沉降阶段和构造断裂阶段,火山岩体被埋藏及产生构造裂缝,岩浆期后热液开始进入裂缝并充填裂缝。构造裂缝是酸性或热液流体在火山岩体中主要渗流通道。第四阶段为火山岩遭受溶蚀和充填阶段,烃碱流体及后续热液对储层中矿物进行溶蚀、交代和充填。第五阶段为储层中的大部分孔隙产生的阶段,主要由于大量有机质成熟后,释放有机酸对火山岩及碱性沉淀矿物发生溶 蚀,形成了大量的次生溶蚀孔隙。 第六阶段为油气运移阶段,断层和断裂起着烃类迁移管道的作用。 3成岩阶段与储集空间演化 火山岩不同岩石类型的次生孔隙形成与溶解作用强度密不可分,溶解作用发生于任何成岩作用阶段,对储集空间起着有利的作用,但由于不同成岩阶段中溶解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埋藏时间等不同,从而不同成岩阶段溶解强度也不同。经分析认为晚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作用最强烈,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3.1不同成岩期溶解介质不同同生成岩阶段和表生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为风化淋滤水和潜水;早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为沿裂缝渗透的大气淡水和流动的地下水;晚埋藏成岩阶段溶解介质主要为 烃碱流体和有机酸性水。从这些水的性质来看, 晚埋藏成岩阶段烃—————————————————————— —作者简介:万春红(1981-),女,河北吴桥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矿物学、岩石 学、矿床学,油气储层地质学。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成岩作用对储集空间演化的影响 Diagenesis Research of Malang Depression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 Reservoirs in Santanghu Basin: Influence of Diagenesis on Reservoir Space Evolution 万春红①Wan Chunhong ;杨洁②Yang Jie ;柳成志①Liu Chengzhi ;周凤春③Zhou Fengchun ;尹洪彦④Yin Hongyan (①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庆163318;②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物探一公司研究所,大庆163411; ③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④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一公司,大庆163411) (①Academy of Earth Sciences ,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China ;②The First Geophysical Company Institute of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Daqing 163411,China ;③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in Dagang Oilfield ,Tianjin 300280,China ;④The First Geological Logging Company of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 ,Daqing 163411,China ) 摘要: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鉴定、孔隙特征分析,认为本区石炭系火山岩以中基性岩浆岩为主。主要岩石类型为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储集 空间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复合孔隙,原生缝、次生缝和复合缝。储集空间在不同成岩阶段所受影响不同,其中溶解作用对储集空间的演化影 响最为显著。 Abstract: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rock core,identification of rock chip,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e,the paper thinks that the mafic igneous rocks are the core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the lava and pyroclastic rocks are the main rock types,and the reservoir space belongs to primary pores,secondary porosity and composite porosity,primary seam,secondary seam and composite seam.In the different diagenetic stage,the reservoir space will be affected by different factors,and the influence of dissolu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servoir spac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关键词:马朗凹陷;火山岩;储集空间;成岩作用Key words:Malang depression ;volcanic rocks ;reservoir space ;diagenesis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285-02 ·285·

火山岩相构造学

火山岩相构造学 一、定义与分类 火山岩相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火山活动产物特征的总称。“环境”一词在火山学中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复杂,它既有火山喷发环境,也有火山产物堆积的环境。首先是陆上与水下环境。其次是地表、近地表到地下一定深度的环境,再次是在火山或火山机构的特定位置,如近源的火口,火山颈和远源的环境。各种环境直接决定火山活动产物特征的差异。而火山岩相构造学总任务之一,就是从火山产物特征入手恢复它的喷发或堆积的环境。 通过岩相或相模式的研究可以正确判别火山喷发类型、火山构造、划分火山旋回和再造古火山活动史;在研究火山成因矿床时岩相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据中国东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地区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相分类的基本方案。 (1)喷溢相effusion facies(EFF) 1 (2)降落(空落)相fall out (air fall)facies (FOF) (3)火山碎屑流相Pyrodastic flow facies(PLF) (4)溢流相Surge facies{地面涌流(干涌流)ground surges(GSF),基底涌流(湿涌流)base surges(BSF)} (5)火山泥流相lahar facies (LHF) (6)火山爆发崩塌相V olcanic explosion-collapse facies(VECF) (7)侵出相extrusion facies(ETF) (8)火口。火山颈相volcanic neck facies(VNF) (9)次火山岩相subvolcanic rock(intrusion)facies(SIF) (10)隐爆发角砾岩相subexplosive breccia facies (SBF) (11)火山喷发沉积相eruption—sedimentary facies (ESF) (一)、喷溢相 1、底面、分界面 在火山岩区野外地质调查中,为了建立地层层序,划分岩流单元、测

辽河盆地大洼油田火山岩特征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第50卷第4期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50No.4 2019年4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r. 2019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19.04.020 辽河盆地大洼油田火山岩特征及其测井识别方法 肖明国1,郭建华2, 3,焦鹏2, 3,郭祥伟2, 3,吴诗情2, 3,谭慧1, 2, 3 (1. 湖南继善高科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83; 2.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3.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为指导大洼油田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利用K?Ar同位素测年、岩心薄片和测井等技术,研究火山岩层位、岩性、岩相及其空间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河盆地大洼油田火山岩呈层状产出,这些火山岩年龄位于 86.42~107.36 Ma和45.72~51.25 Ma这2个区间内,反映其形成时期分别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中期和始 新世早期(房身泡期);主要的岩石类型有熔岩类、火山碎屑岩类及火山沉积岩类,始新世早期以熔岩类为主,白垩纪以火山碎屑岩类为主,它们分别产于溢流相、火山碎屑相、空落堆积相及火山沉积相中;通过对测井响应特征的综合分析及测井曲线组合的处理,建立不同类型火山岩的识别方程,为未取心井段地层、岩性对比提供了简便方法。 关键词:安山岩;玄武岩;测井响应;火山岩识别;辽河油田 中图分类号:P63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19)04?0915?08 Characteristics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volcanic rocks and its logging identification in Dawa Oil Field of Liaohe Basin XIAO Mingguo1, GUO Jianhua2, 3, JIAO Peng2, 3, GUO Xiangwei2, 3, WU Shiqing2, 3, TAN Hui1, 2, 3 (1. Hunan Geosun High-Tech Co. Ltd.,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School of Geosciences and Info-Phys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ic Predi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guide the exploration of volcanic reservoirs in Dawa Oilfield, the horizon, lithology, lithofacie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rocks were studied by using K?Ar isotope dating, core slices and logging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Liaohe Dawa oil field present in layer formation during deposition of Mesozoic and Cenozoic and the age of these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s in two ranges, one of which is from 86.42 Ma to 107.31 Ma, the other is from 45.72 Ma to 51.25 Ma, which reflects that the formation processions of these rocks are respectively from the latter lower Cretaceous to the early upper Cretaceous and the early Paleocene (Fangshengpao formation).The main kinds of the rocks are lava, volcanic detritus rocks 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early Paleocene, lava is dominating rock, and in the Cretaceous, volcanic detritus rocks are in the majority, and they respectively occur in the overflow facies, volcanic detritus facies, airfall stacking facies 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facies. Based on synthetic analysis of the logging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logging 收稿日期:2018?05?15;修回日期:2018?08?22 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科技十二五重大专项(2011ZX05002-005)(Project(2011ZX05002-00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gram) 通信作者:郭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石油地质研究;E-mail:gjh796@https://www.doczj.com/doc/ee3672880.html,

火山岩区域地质调查

【火山岩区填图方法体系】从火山地质特点出发,采取在纵向上研究火山层状喷发物的层序,横向上研究火山岩岩相的变化与产出特征,通过古火山机体的调查与恢复,深入揭示火山岩地区的地质矿产特征及其发展、演化历史的岩性-岩相双重填图法。 【火山岩系列】几个火山岩建造的组合。范围很广,但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具明显的规律性。火山岩一般分为三个系列:拉斑系列、钙碱性些列及碱性系列(包含碱性系列,但国际上常用过碱性系列而包含碱性系列)。 【双峰式火山岩】由地幔和地壳两种岩浆源区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组合中的两种端员之间,无论是元素地球化学或者是同位素特征均存在极大差别,表明它们的岩石成因和物质来源都是分离的,如新生代裂谷带中局部地段出现的碱性玄武质和流纹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另外,双峰式火山岩是以玄武岩质和富硅质岩浆近于同时喷发,且很少有中性岩石为特征。它们可以是拉斑玄武岩-流纹岩组合,也可以是碱性玄武岩-粗面岩组合。双峰式火山岩的两端员体积除个别情况外差别一般不大。但也有两端员体积差相当大的双峰式火山岩,如在埃塞俄比亚双峰式火山岩中,富硅质岩石一般要比镁铁质岩少的多。 【细碧岩-石英角斑岩】主要出现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火山岩系中,由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形成的岩石组合,而且往往同沉积岩相伴生。细碧岩含SiO245%-52%,主要矿物为钠长石或钠更长石和绿泥石等,不含石英或含量很低,贫钙,Na2O数倍于K2O,富钾的变种较少。角斑岩的SiO252%-63%,主要矿物为钠长石或更钠长石,其次为绿泥石、绿帘石、石英、钾长石等矿物,以钾长石为主的变种较少。石英角斑岩的SiO2>63%,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偶含钾长石。如果在上述岩石的钠长石中有拉长石和辉石交代残余,或者铁镁矿物以假象纤闪石为主,则不宜使用细碧岩、角斑岩和石英角斑岩的术语。该岩系在中国分布相当普遍,一般使用此类岩石名称。如果由于成因观点不同而不愿使用以上术语时,可用变玄武岩、变安山岩(或粗面岩)和变流纹岩(或变英安岩)的术语取而代之。 【火山碎屑岩】通过一定方式胶结成岩的火山碎屑集合体。它包括三大类:正常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含量100%-75%)、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物含量75%-25%)、火山碎屑沉积岩(火山碎屑物含量小于25%)。此外,按碎屑粒度可粗分为三种粒级:即集块级(集块岩),碎屑粒度大于64毫米;角砾级(火山角砾岩),64-2毫米;凝灰级(凝灰岩),小于2毫米。不同的碎屑岩类前冠以不同的前缀,如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溶结角砾岩、凝灰质角砾岩和角砾熔岩。集块岩和凝灰岩也可以以此类推。目前对于把碎屑熔岩类归于火山碎屑岩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火山韵律】由火山活动本身变化而引起的火山岩重复出现和周期变化现象。它有别于沉积岩层中以物质或补给方式而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沉积韵律。火山韵律的级别规模相当于沉积地层中的“段”,作为火山岩地区的最小单位。 【火山旋回】在划分火山韵律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火山旋回的划分,它大于火山韵律,由数个火山韵律组成,相当于沉积地层中“组”一级的填图单位。 【火山岩相调查】在火山岩分布地区,依据岩石特征正确划分火山岩相的类别,研究各种火山岩相形成的地质环境,恢复古火山机构,提供寻找火山矿产的信息等工作总称。 【火山岩相】火山物质的喷发类型、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与状态,即其形成方式的总和。可分为爆发相、喷溢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潜火山相六个基本类型。 【爆发相】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如火山弹、火山集块、火山砾、火山灰等)或原地堆积,或经大气、重力、气液搬运、分选,并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火山碎屑堆积物。这种特点的火山岩相为爆发相。可分为空落堆积、崩落堆积和碎屑流堆积三种。 【喷溢相】熔岩从地下深处经火山通道上升地表,自火山口向外溢流,形成各种类型的熔岩即为喷溢相。基性岩浆由于黏度小,流动速度块,流布面积大,主要形成岩被和岩流。它可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一、超基性侵入岩(P.39) 二、基性侵入岩(P.40) 三、中性侵入岩(P.40) 四、酸性侵入岩(P.41) 照片说明及图版(P.43~P.47)

附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的结构特征及照片图版 为便于与火山岩相比较,这里特将各类侵入岩代表性岩类的主要结构特征介绍如下:侵入岩属显晶质结构,根据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又分为: (1)粗粒结构晶粒直径>5mm; (2)中粒结构晶粒直径5-2mm(或5-1mm); (3)细粒结构晶粒直径<2mm(或<1mm)。 颗粒更细小,<0.2mm(或<0.1mm)者称微粒结构;而颗粒很大,粒径>1cm者则称巨晶或伟晶。 实际上,岩石中矿物颗粒都一样大小者比较少见,这里指的粒径是指岩石中最主要矿物的一般大小。 一、超基性侵入岩 超基性岩以SiO2含量<45%及不含石英为特征。 超基性侵入岩具代表性的岩石为橄榄岩和辉石岩等。 1、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辉石。橄榄石为镁橄榄石(FO 100-90)和贵橄榄石(FO 90-70);辉石为富镁斜方辉石(顽火辉石、古铜辉石及紫苏辉石)和富钙单斜辉石(透辉石、普通辉石、异剥石)。 次要矿物: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 副矿物:尖晶石类、铬铁矿、钛铁矿、磷灰石和磁铁矿。 2、主要结构 (1)半自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一部分规则的晶面,其他的晶面发育不好而呈不规则形态。若岩石主要由这些半自形晶构成,则称半自形粒状结构(照片1)。 (2)粒状镶嵌结构是超基性岩中常见的结构,粒状矿物近等轴形,被此呈直线镶嵌接触(照片2、3)。 (3)网状结构这是橄榄石遭受蛇纹石化的次生结构。特征在于开始是蛇纹石呈网格状贯穿整个切面,网眼中仍保留有未蚀变的橄榄石,这就是网状结构(或网状构造)(见照片2、3)。变化剧烈时,整个橄榄石切面会被蛇纹石和磁铁矿混合物所取代,但橄榄石原有的轮廓仍可察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石油勘探与开发

文章编号:1000-0747(2009)04-0419-09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区带目标 优选———以陆东—五彩湾地区为例 杨辉,文百红,张研,张光亚,刘志舟,吴丰成,卫延召,戴晓峰,胡庆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关键技术及目标评价”项目(2008ZX05001);国家重点基础 研究发展规划(973)“古生代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及其改造特征”项目(2009CB21930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岩性地层油气藏富集规律与勘探技术研究”项目(2008B-010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高精度重磁电配套技术系列研究”项目(060127-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准噶尔盆地 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的高精度重磁电配套技术系列研究”项目(070111-1) 摘要:以岩石物性、重磁电震、钻井等资料为基础,根据研究区具体地质情况,提出火山岩分布预测、火山岩岩性预测、有利区带及目标评价的重磁电震配套技术。通过在陆东—五彩湾地区的综合应用,完善了现有的方法技术,形成了有效的重磁电震综合勘探技术流程。对陆东—五彩湾地区火山岩气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该区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要认识: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断裂带,断裂控制了火山岩的分布,也控制了火山岩的局部构造;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裂缝发育带,是火山岩储集层发育的有利部位;近烃源岩磁力异常梯度带是火山岩油气藏的富集区带。预测的有利区块(区带)、有利目标得到了钻探证实,表明了本研究方法正确有效。图14表1参13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气藏;航磁;地震;重力;建场测深 中图分类号:T E122.1 文献标识码:A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traps in volcanic rocks and optimization for selecting exploration prospects and targets in Junggar Basin: Case study in Ludong-Wucaiwan area,NW China Yang Hui,Wen Baihong,Zhang Yan,Zhang Guangya,Liu Zhizhou,Wu Fengcheng, Wei Yanzhao,Dai Xiaofeng,H u Qinghui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 x p loration&Develop ment,Bei jing100083,China) A bstract:Based o n petrophysical,mag netic,g ravity,electric,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combined with geological regularities,this paper proposed an integ rated approach for the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and litholog y recognitio n of volcanic rocks,as well as the exploration prospect and target optimization of hydrocarbon deposits.The exploration techno logy was improved in the application to exploration in the Ludong-Wucaiwan area in Junggar Basin.Some impo rtant viewpoints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aeromag netic abnormal g radient belts correspond to volcanic faults,faults co 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volcanic rocks and accordingly their local structures,aeromagnetic abno rmal gradient belts co rrespond to highly-developed fracture zones and are prospective areas for volcanic reservoirs.T he proposed integrated approach is proven effective by the exploration drilling results with high-flow gas wells. Key words:Jungg ar Ba sin;v olcanic ro ck;g as poo l;aer omagnetic survey;seismic ex plor ation;g ravity survey;time do main electr omag netic survey 1研究区概况 准噶尔盆地自从1957年在克拉玛依发现玄武岩油藏以来,目前在全盆地已发现火山岩油气藏38个,其中部分井已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如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九区古3井、腹部石西油田石西1井均获得了高产油气流,展示了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的良好前景[1-4]。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气藏主要位于石炭系,其次是二叠系。油气在平面上分布于生烃凹陷周缘或其内部,纵向上主要集中于火山岩顶部风化壳内,少量油气分布于火山岩风化壳之下的火山岩内部,形成火山岩内幕油藏。火山岩发育并占绝对优势是准噶尔盆地石炭系重要特征之一,目前石炭系所发现油气均位于火山岩之中[5]。 研究区位于陆东—五彩湾地区,陆东地区是准噶尔盆地一个大型二级构造单元,整体呈东西向展布。该区位于中央坳陷以北、乌伦古坳陷以南、克拉美丽山以西、玛湖凹陷以东,面积约2.1×104km2(见图1)。在统一的隆起背景下,陆东地区发育了多个凹陷和凸起,从北往南主要包括石西—滴北凸起、滴水泉凹陷、 419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2009年8月 P ET RO LEU M EXP LO RA T IO N A ND D EV EL OP M EN T V ol.36 N o.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