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题目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题目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题目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题目

1.试从地下水的类型和性质,分析地下水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答:冻胀、冻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渗流变形、造成滑坡、腐蚀各种建筑材料等。

2.简述潜水的定义。

答: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3. 试说明山区和平原地区,潜水的矿化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

山区和平原地区潜水的排泄方式不一样。山区潜水主要是水平排泄,由于水平排泄可使溶解于水中的盐分随水一起带走,不易引起地下水矿化度的显著变化,所以山区潜水的矿化度一般较低;而平原地区潜水主要是垂直排泄,垂直排泄时,只有水分蒸发,并不排泄水中的盐分,结果导致水量消耗,潜水矿化度升高。

4. 什么是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如何根据等水位线确定水流方向和水力梯度?

答:潜水面的形状可用等高线图表示,即为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所以,垂直于等水位线的直线方向,既是潜水的流向(通常用箭头方向表示)。在潜水的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即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水力梯度。

5. 简述承压水的定义及特征?

答:充填在两个连续隔水层之间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叫承压水。特点是:补给区与排泄区、承压区不一致,水位、水量稳定,受气候影响小,水质不容易受污染。

6.根据等水压线图可以确定哪些承压含水层的重要指标?地下水富集区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承压水位距地表的深度、承压水头的大小和流向。

有较多的储藏水的空间、有充足的补给水源、有良好的汇水条件。

7. 试述岩溶水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答:(1)含水层系统独立完整;(2)岩溶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3)岩溶管道和暗河中水流迅速,运动规律与地表河流相似;(4)水量在时间上变化大,受气候影响明显;(5)水的矿化度低,但易污染。

工程地质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关于相对地质年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质工作中,绝对地质年代比相对地质年代用得多。 B)侏罗纪形成的地层称为侏罗系。 C)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来确定。 D)相应每个时代单位宙、代、纪、世,形成的地层单位为宇、系、统、界。如中生代形成的地层 单位称为中生系。 答案:B 2.关于岩石地层单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地区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地层事实上是不完全相同的。 B)群、组、段是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C)群是地方性岩石地层的最大单位。 D)以上说法不全对。 答案:D 3.关于第四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世纪,也是包括现代在内的地质发展历史的最新时期。 B)第四纪地质历史事件及其地质作用对现在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影响最大。 C)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D)第四纪的地层为各种近代堆积物。 答案:A 4.残积层是(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E 5.坡积层( )作用的产物。 A)水平运动。B)河流沉积作用。C) 山洪急流。D)雨水和雪融水坡面片流。E)岩石风化。 答案:C 6.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内业整理中的裂隙玫瑰花图的绘制方法为:() A)在I、IV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B)在II、III象限构成的半圆内,按一定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以走向为方向画出若干个点,将各个点连接起来,最后封闭于圆心所形成; C)在I、II、III、IV象限构成的圆内,按一定的走向间隔,以圆心为起点、以半径长短为裂隙条数、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本课程是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有关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能够初步掌握解决工程/煤田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2)地下水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 >>宝贵的资源①理想的供水水源②重要的矿水资源③良好的景观资源 >>敏感的环境因子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因子。地下水的变化往往会打破原有的环境平衡状态,使环境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干扰地下水,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图14-1): ①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衰减、沼泽湿地消失、土地沙化、海(咸) 水入侵等; ②过量补充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地的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 ③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的粘土压密释水释放有害离子、化肥农药的不适当使用、废弃物的无序排 放──地下水恶化、污染; ④地下水位的变动会破坏其与周围岩土构成的统一的力学平衡,而产生某种效应──地面沉降 与地裂缝、岩溶塌陷、地下洞室垮塌或突水、滑坡、岩崩、水库诱发地震、渗透变形。) >>活跃的地质营力地下水的主要作用是传递应力、传输热量和化学组分、侵蚀(化学溶蚀、机械磨蚀和冲蚀)等。 >>重要的信息载体由于地下水是应力传递者,同时又是在流动,所以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水化学等的变化或异常可以提供埋藏在地下的许多信息,如找矿、地震预报、地质演变。(3)试分析我国地下水分区的特点,并探讨分区的自然背景。 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试比较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着,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研究的重点。 >>水的地质循环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研究水的地质循环,对深入了解水的起源、水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乃至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水文循环特点──速度快、途径短、转化迅速。 内因──固、液、气三相可相互转化。 动力条件──太阳辐射和重力的共同作用。 形式──蒸发、径流、降水。) (2)试述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并分析其对水文地质工作需求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降水偏少,年总降水量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22%; (2)人均水资源量偏低; (3)空间分布不均匀,东部丰富,西部贫乏; (4)季节及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5)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合理有效地利用及保护水资源,是中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头等大事。 (3)地球上水的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层圈的范围,可分为水文循

地质调查研究院

地质调查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成立于2000年6月,是具有管理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承担地质调查研究项目、培养研究生三重职能的学校直属二级单位,是全国高校最早设立的地质调查研究院。我院目前拥有9个甲级地勘资质。中国地质调查局院校能力建设评估A级单位。 地质调查研究院从2011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2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5名。2013届毕业生8名,就业率达到100%。 地质调查研究院现有专兼职导师21名,教授12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招生范围涵盖了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了大量国土资源大调查和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国家专项项目,工作范围覆盖到全国除台湾、澳门之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涉及学科领域涵盖了我校的所有优势学科,产出了一大批规范、指南、技术要求、调查与研究报告等地质成果,在国家的地质、矿产、地灾、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依托地质调查研究项目,我校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30个主要参加单位之一,并获得“全国优秀地质图幅一等奖”、“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以及“全国危机矿产接替资源找矿先进集体”、“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学术型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贷款资助等办法按各院系有关规定实行。 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注:“人数”一栏括号内数字为“其中拟接收推免生数”。

第六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六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地下水、泉、地下热水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地下水的赋存、运动及类型;初步掌握地下水潜蚀作用、沉积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特征。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地下水的赋存、运动及类型和地下水的潜蚀作用、溶蚀现象;难点是的地下水的溶蚀和沉淀过程。第一节地下水概述 ——是指地表以下的岩石孔隙中或土层里的水,称为地下水。 地下水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地面流水、冰雪融水、湖泊水渗透到地下而形成的,称为渗透水。此外还有凝结水、埋藏水、原生水等。 一、地下水的赋存及运动条件 ——岩石或土层允许水透过的性能称为透水性。 地下水能在岩石中赋存与运动,是因为岩石中具有一定的空隙。空隙包括孔隙(岩石颗粒之间的空隙)、裂隙(岩石的裂缝)和洞穴(可溶性岩石受溶蚀后形成的孔洞)。 岩石孔隙度越大,含水量越大,透水性越好;孔隙度越小,含水量越少,透水性越差。因此自然界的岩石可分为透水层和不透水层: 透水层——能够透过地下水的岩层。主要有:砂岩层、沙砾岩层以及裂隙、洞穴发育的其它岩石。其中储满地下水的部分称为含水层。 不透水层——不能透过地下水的岩层。主要有:粘土、页岩、岩浆岩、变质岩等。 不透水层对地下水的运动起着阻隔作用,又称为隔水层。

两者之间过渡类型称为半(弱)透水层。如泥岩、亚粘土、黄土等。 二、地下水的类型 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包气带水(土壤水) ——从地面到地下水面(潜水面)之间的地带(包气带、不饱和带)所含的非重力地下水,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细水等状态存在。 2.潜水 ——埋藏在地面以下,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潜水的表面称为潜水面,随地形起伏而变化,具有潜水流。同时因季节变化而升降,雨季、旱季潜水面的不同而形成一个暂时饱和带。3.层间水 ——埋藏在地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承压水——当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被水充满时,就是有了一定的静压力,称为承压水。 自流井——当打井凿穿上部隔水层时,如果承压水的静水压力所达到的水头高度超过井口地面时,则自行喷溢出地表,形成自流井。自流井最适宜的构造类型为向斜盆地和单斜构造。自流水坟地可以分为三个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在承压区形成自流井,在排泄区形成上升泉。 三、泉及其分类

工程地质学最新完整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4、原生矿物 岩石经物理风化破碎,但成分没有发生变化的矿物碎屑。 5、次生矿物 岩石经过化学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6、粒径 土颗粒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称为粒径,其单位一般采用mm。粒径只是一个相对的、近似的概念,应理解为土粒的等效直径。 7、粒度成分 土中各个粒组相对百分含量,通常用各粒组占土粒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8、等(有)效粒径 非均粒土累积含量占10%(粒组累积百分含量)所对应的粒径。(平均粒径=50%限制粒径=60%) 9、不均匀系数是土的限制粒径和有效粒径的比值,即为Cu=d60 d10。Cu值越大,土粒越不均匀,累积曲线越平缓;反之,Cu值越 小,则土粒越均匀,曲线越陡。 曲率系数 2d30是累积含量30%粒径的平方与有效粒径和限制粒径乘积的比值,即为 Cc=,Cc值能说明累积曲线的弯曲情d10?d60 况。 10、土的结构: 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 11、土的构造:

在一定的土体中,结构相对均一的土层单元体的形态和组合特征。包含土层单元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相互关联等方面。 12、细粒土的稠度: 由于细粒土的含水率不同,表现出稀稠软硬程度不同的物理状态,如固态、速态或流态,细粒土这种因含水率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力状态,即为细粒土的稠度。 13、稠度界限 随着含水率的变化,细粒土可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稠度状态,相对于转变点的含水率,称为稠度界限,也称为界限含水率。 14细粒土的可塑性 细粒土的含水率在液限和塑限两个稠度界限之间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揉塑成任意形状而不破坏土粒间的连结,并且在外力解除后仍保持已有的形状,细粒的这种性质称为它的可塑性。 16、土的前期固结压力: 是土层在过去历史上曾经受过的最大固结压力。 17、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黏性土具有结合水连结所产生的粘性土。如细粒土; 非黏性土土粒间无连结,不具粘土。如粗粒土、巨粒土。 18、湿陷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生显著附加沉陷的性能。19、触变性: (土饱水而结构疏松)在振动等强烈扰动下其强度也会剧烈降低,甚至液化变为悬液的这种现象。 20、湿陷系数: (黄土)试样在某压力作用(p)下稳定的湿陷变形值与式样原始高度的比值称δs=hp-h'p h0,式中hp为保持天然 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一定压力时,压缩稳定后的高度(cm);h'p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土样,在侵水作用下,下层稳定后的高度(cm),h0为土样的原始高度(cm)。 21、自重湿陷系数: (黄土)实验在与其饱和自重压力相等的压力作用下,压缩稳定后的湿陷值与土样原始高度的H值δ2s='hz-hz式h0 '为上述加压稳定后的中hz为保持天然的湿度和结构的土样,施加至土样的饱和自重压力时时,下沉稳定后的高度(cm);hz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能力拓展练习 班级: 学号: :

一、阅读以下材料,分别说明A、B两区的气候类型并比较两种气候类型对地下水的影响。 (1)A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带,气候变化显著,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9.8℃。年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7.2mm,最大年降水量767.4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385.4mm(2004年)。最大年蒸发量2346.4mm,最大冻土深度61cm。全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2)B区为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据气象站1959年1月到1998年11月的观测资料: 年平均气温13.5℃,月平均最高气温34.3℃(1957年7月),日最高气温41.6℃(1960年6月21日),月平均最低气温-9.8℃(1963年1月),日最低气温-19.4℃(1964年2月18日),多年来最低平均气温月为1月,平均气温-2℃,平均最高气温月为7月,平均29℃。 年平均降雨量677.17mm,年最大降雨量为1186.0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为347.90mm(1988年),日最大降雨量177.1mm(1965年7月9日),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一般春季雨量少,时有春早。年平均蒸发量1728.27mm,年最大蒸发量2228.2mm(1960年),年最低蒸发量1493.0mm(1984年)。春夏两季多东及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力8级,平均风速为2.3m/s。历年最大积雪厚度0.15m,最大冻土深度0.3lm。 说明:本题通过实际材料向学生说明气候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 本题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等要素说B区比A区降水量丰富,蒸发量小,更有利于地下水形成。 本题中A区实际是山西省潞安矿区,B区实际是山东省济宁矿区。

工程地质试题库完整

工程地质试题库 Ⅰ.名词解释(37道) 工程地质学p1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p4 岩石p4 层理p18 片理岩层岩石结构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p29 岩层产状p29 褶曲p38 节理p41 断层p44 地层p32 地质图p52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p64 隔水层p66 含水层p66 残积层水的硬度p67 淋滤作用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带走地表细粒物质和可溶成分,使地表岩石逐渐失去完整性,在原地残留下不易带走的难溶松散物质的作用。 残积层:淋滤作用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p81 弹性模量p83 热胀冷缩作用p87 风化程度黄土p95 软土p99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p142 结构面p142 结构体p142 天然应力p142 岩体结构 p142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六、不良地质 滑坡主裂缝p113 稀性泥石流p123 岩堆岩溶p125 落石p107 岩溶水p77 岩堆:陡坡上的松散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在坡脚形成的堆积体。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水文地质学基础》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6.水循环是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7.主要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湿度、蒸发、降水。 8.在水文学中常用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判断题 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 √ ) 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 ×) 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 √ )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 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 √ ) 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 ( ×) 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 √) 四、简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哪三个时期? 1856年以前的萌芽时期,1856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奠基时期,本世纪中叶至今的发展时期。 2.水文地质学已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分支有哪些?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区域水文地质学。 3.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的区别?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一、地下水的贮存 (一)岩土中的空隙 1、孔隙 松散岩土(如粘土、砂土、砾石等)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存在的空隙,称为孔隙。 岩石中孔隙体积的多少直接影响储容地下水的能力大小。孔隙体积的多少可用孔隙度(n)表示。孔隙度是孔隙体积(Vn)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即: 或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土的密实程度及分选性。此外,颗粒形状和胶结程度对孔隙度也有影响。岩石越疏松、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相反,岩石越紧密图)或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孔隙若被胶结物充填,则孔隙度变小。

几种典型松散岩土的孔隙度的参考值 2、裂隙 固结的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它内外地质营力作用的影响产生的空隙,称为裂隙。 裂隙发育程度除与岩石受力条件有关外,还与岩性有关,坚脆的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好,质软具塑性的岩石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 裂隙的多少用裂隙率(Kt)表示,裂隙率是裂 隙体积(Vt)与包括裂隙体积在内的岩石总体积 的比值,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几中岩石裂隙的参考值

3、溶隙 可溶岩(石灰岩、白云岩等)中的裂隙经地下水长期溶蚀而形成的空隙称溶隙。 溶隙的发育程度用溶隙率(K k)表示,溶隙率 (K k )是溶隙的体积(V k )与包括溶隙在内的岩石 总体积(V)的比值,用小 数或百分数表示: 研究岩石的空隙时,不仅要研究空隙的多少,还要研究空隙的大小、空隙间的连通性和分布规律。松散土孔隙的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且连通性好,所以,孔隙度可表征一定范围内孔隙的发育情况,岩石裂隙无论其宽度、长度和连通性差异都很大,分布也不均匀,因此,裂隙率只能代表被测定范围内裂隙的发育程度;溶隙大小相差悬殊,分布很不均匀,连通性更差,所以,溶隙率的代表性更差。(二)岩土中水的存在形式 1、气态水 气态水,即水蒸气,存在于未饱和的岩土空隙中。岩土中的气态水可由大气中的气态水进人地下形成,也可由地下液态水蒸发而成。气态水有极大的活动性,可随空气流动而流动,也可由绝对湿度大的

工程地质第二版考试试题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 (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 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3岩体结构要素是(结构面)和(结构体)。 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 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 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浅层 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 三种类型。 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 状主要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 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 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A.高陡斜坡B.山地缓坡,地表水易渗入C.山区 河流的凸岸

D.黄土地区高阶地前级坡脚被地下水侵蚀和地 下水浸润 22.滑坡的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斜坡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此时滑坡面基本形成,但未全部贯通。这个阶段称为( C ) A.压密稳定阶段 B.蠕动变形阶段 C相对平衡阶段D.滑动破坏阶段 23.“马刀树”是用于判断下面哪种地质现象的?( B ) A.崩塌 B.xx C.地面沉降 D.地震 24.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出脱离母体向下坠落或滚动的现象称为( ) A.错落 B.崩塌 C.xx D.塌陷 25.岩溶的发育与深度的关系是( D )。 A.随xx而增强 B.随xx而减弱 C.与xx无关 D.随具体情况而定 26.依据达西(Darcy)定律计算地下水运动的流量时, 系假定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的( )成正比。 A.二次方 B.一次方 C.1/2次方 D.2/3次方 27.岩石允许水流通过的能力称为( B )

水文地质学基础各章习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 [第1章] (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 (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 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其中哪一种? 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 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 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 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第2章] (1) 对比以下概念: 空隙和孔隙;孔隙度和孔隙比;孔隙和裂隙; (2) 在一个孔隙度为30%的砾石堆积体中,充填了孔隙度为60%的粉质粘土,试估算该堆积体的实际孔隙度。 (3) 请对以下陈述作出辨析: A. 地层介质的固体颗粒越粗大,孔隙度就越大; A 分 水 岭 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 3.103≈==X Y a

工程地质试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有过活动且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发生活 动的断层(即潜在活断层)。 2.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3.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4.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7.地震烈度:地面震动强烈程度,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8.工程地质类比法:将已有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评价的结果和经验运用到工程地质条件与之相似的同类建筑物中。 9.临界水力梯度:岩土体在渗流作用下,呈悬浮状态,发生渗透变形时的渗流水力梯度。 10.斜坡变形破坏:斜坡变形破坏又称斜坡运动,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它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外的缓慢或快速运动。 11.矿物: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12.岩石结构:指岩石中矿物颗粒的结晶程度、大小和形状,及其彼此间的组合方式等特征。 13.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水平构造应力的作用,使原始为水平产状的岩层发生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14.滑坡: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基岩,在重力作用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下,沿一个或多个滑动面(或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15、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 16、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 这种现象和过程称为崩塌。 17、边坡稳定系数:滑面上的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的比值。 18、渗透压力:渗透的水流作在岩土上的力 称为渗透压力。 19、动水压力:单位体积土体所受的渗透压力。 二、判断 1.基性岩类的SiO2含量高于酸性岩类的。×2.地质构造运动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3.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 4.晚古生代可以划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5.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主要特征√6.地震的纵波比横波的传播速度慢。× 7.达西定律是非线性渗透定律。× 8.十字剪切板试验可以测砂土的抗剪强度。×9.对地基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强风化带甚至剧风化带亦能满足要求时,根本不用挖除,但必须选择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 10.岩石的风化作用仅发生在地表。× 1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1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X 1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X 1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1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1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17.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X 18.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工程地质试题以及答案

工程地质试题 填空题 1岩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2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划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种类型, 3岩体结构要素是(结构面)和(结构体)。 4褶曲基本形态是(向斜)、(背斜);断层要素有(断层线)、(断层面)、(断层带)、(段盘)。 5滑坡体的物质组成,滑坡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浅层滑坡)、(中层滑坡)、(深层滑坡)、(极深层滑坡)。 6岭垭口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7层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倾斜岩层的产状主要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 8.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9.沉积岩的结构一般可分为:(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 10.平原地貌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冲击平原)和 ()。 11.流水的侵蚀作用包括(化学侵蚀)和机械侵蚀两种式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岩不属于沉积岩( C )。 A. 粉砂岩 B. 灰岩 C. 玄武岩 D. 白云岩 2. 坡面加固可起到下列( A )主要作用。 A. 增加斜坡的稳定性 B. 拦截防御作用 C. 防止水流大量渗入岩体 D. 防止软弱层风化,增加岩体完整性 3. 下列岩中哪一类是产生岩溶现象的主要岩种类( B )。 A. 硅质灰岩 B. 灰岩 C. 砂岩 D. 凝灰岩 4.震级是用来衡量( B ) A.地震大小的标准B.地面破坏轻重程度的标准 C.地震影响围的标准D.地震效应的标准5.下列岩属于沉积岩的是( B ) A.正长岩B.灰岩 C.英岩D.花岗岩 6.按照摩氏硬度等级比较,下列四种矿物中硬度最小的是( C )A.英(硬度7) B.正长(硬度6)C.解(硬度3)D.萤(硬度4) 7.下列结构特征中,不属于沉积岩结构的是( D )。 A.碎屑结构 B.泥质结构 C.结晶结构 D.玻璃质结构 8.影响滑坡的因素很多,但下列中哪个不是主要因素?( B ) A.岩性 B.温度 专业资料

水文地质学基础

1.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2.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3.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4.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为大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小循环。 5.表征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统称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蒸发、风等 6.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由海洋和陆地表面的水蒸发成为水汽进入大气圈,水汽随气流飘移。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凝结成液态或固态降落,降落的水分,一部分汇集江河湖泊形成地表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岩石,成为地下水。地表水蒸发为水汽,返回大气圈;有的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部分流入海洋。地下水直接蒸发或通过植物间接返回大气圈,部分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或直接流入海洋,或在转化为地表水,然后再返回海洋。 7.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气温、气压、湿度和风速。主要取决于气温和绝对湿度。温愈高,绝对湿度愈低,蒸发愈强烈,反之,蒸发愈弱。气压是通过气压差的大小影响空气对流而影响蒸发的,气压差和风速愈大,蒸发就强烈,反之,蒸发愈弱 8.自然界水循环的意义? 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使水质得以净化;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维持生命繁衍与人类社会发展;维持生态平衡。 9.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选程度及颗粒排列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十三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3.地下水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概念: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表之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空隙中的水。 二、地下水的来源 (一)渗透水——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面流水(江、河、湖、海) 等从地面渗入地下积聚成。 (二)凝结水——水蒸汽凝结成水滴后渗于地下。 (三)岩浆水——(原生水)地下岩浆活动形成的水(结晶水、水气)。 (四)埋藏水——(古水)地史中沉积物空隙中的水,被封闭保存下来。 三、.地下水的赋存状态 (一)吸着水——靠分子引力及静电引力吸附在土和岩石颗粒表面 上的水。不受重力影响,不被植物吸收。 (二)薄膜水——包围在吸着水的外层,可以从原处向薄处“移动” 少部分可被植物吸收。 (三)毛细管水——受表面张力影响,保留在毛细管中,易被植物 吸收。 (四)重力水——受重力影响可自由流动。 四、岩石的空隙类型 (一)孔隙——疏松未胶结好的岩石中形成的空隙颗粒之间的 空隙。Q、N地层常见,孔隙大小与碎屑颗粒有关。 颗粒磨圆差不等粒则孔隙小(图) 磨圆差好,近等粒则孔隙大(图) 孔隙度 (二)裂隙——岩石中断层、节理、缝隙等。 (三)溶洞——可溶性岩石被溶蚀形成的洞穴。 五、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不仅与孔隙度有关,跟孔隙绝对大小有关,空隙大、多、连通情况好,透水能力强。 (一)透水层:孔隙大、孔隙及大的砂层和砾砂层,胶结不好,砂岩、砾岩及裂隙发育的其它岩石。 透水系数:米/昼 当透水层含水时称含水层。 良透水层 透水层 (二) 不透水层:常见由泥岩,粘土层等组成 六、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差异

地下水大多被限制在透水层中流动与自由流动的地表水有一定的差异。 1.流速小、机械动能小 地下水除受重力影响由高向低流,受压力影响由高压向低压流动外,在流动过程中受到透水层中岩石的阻碍,能量消耗在磨擦上,因此流速小,机械动能小。 2. 矿化度高、化学动力大 水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Mg/e g/e Nacl——咸味 ——苦味 MgSO 4 Fe——兰绿色 ——清凉可口,成为可供饮用的矿泉水。 CO 2 矿化度高,作为溶剂浓度大,成分复杂,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化学动力强。 七、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2. 地下水的类型 一、按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分: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二、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一)上层滞水及包气带 包气带(不饱和带)——地表向下至较稳定的地下水面(潜水面)之 间的土层或岩层。 饱水带——潜水面之下称饱水带 包气带和饱水带的区别在于:包气带中空隙主要是气体;饱水带中空隙带中 空隙主要是充填了地下水。 包气带中的水主要有:气态水,结合水(吸着薄膜水)、 过路重力水及毛细管水。

工程地质考试试题汇总

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 )。 A.剥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 地质作用 D.地壳运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 生物圈 D.地核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风化剥蚀阶段、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C. 沉积阶段、搬运阶段、硬结成岩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D.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搬运阶段、风化剥蚀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 )。 A.抗拉强度 B.抗切强度 C. 抗剪强度 D.抗压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B.褶皱核部为新老地层,翼部为新地层 C.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背斜和向斜 D.褶皱使岩层产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 )。 A.不发生变化 B·越来越强 C. 越来越弱 D·无法判断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 )。 A.侵蚀、沉积 B.沉积、搬运 C. 侵蚀、搬运 D.侵蚀、沉积、搬运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 )。 A. 下降 B. 上升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 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 )。

A.两种移动,两种变形 B. 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C. 一种移动,三种变形 D.三种移动,一种变形 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 )。 A.原生结构面 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 D.节理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 )。 A. 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B. 防止地下水人渗 C. 装饰洞室 D.辅助围岩灌浆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 )。 A. 岩石质量 B.岩石质量指标 C. 岩体质量 D.岩体质量指标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 )。 A. 粘性土 B. 粉土 C. 砂土 D.砾石土 二、判断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者填“X”,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 )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 4.与不整合接触面上的底砾岩岩性一致的岩层形成时间相对较早。( ) 5.地质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各种地质条件的图件。( ) 6.根据地面残积土的成分不可以推测出下卧基岩的种类。( ) 7.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 ) 8.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 9.围岩压力的大小与岩土的物理性质、岩体结构、支护结构有关,与支护时间无关。() 10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综合分析确定。( ) 1.A 2.D 3.B 4.B 5.A 6.C 7.D 8.B 9.A 10.C 11.B 12.B 13.A 14.B 15.D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 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 3.矿物与岩石(名词解释) 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 5.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 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 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 8.三大岩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 10.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1.论述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 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分别有哪些 3、不整合(名词解释)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 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 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7、在野外如何识别褶皱构造 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 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11、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 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 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 第三章 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 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 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 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第四章 1、地形与地貌 (名词解释) 2、地貌水准面 (名词解释) 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 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