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旅游学概论》

说课提纲

系别:酒店管理系

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1、基础性

《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前位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

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职业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

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的能力。

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

4、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调查旅游资源,并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5、能够进行旅游市场调查,并对旅游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

6、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酒店、导游等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发展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3、具有基础扎实、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4、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知识目标:

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旅游学科的结构体系;

2、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3、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了解旅游市场概况,掌握旅游市场细分及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与手段。

5、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传统的教学中《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对旅游活动及旅游产业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按照高职教育改革要求,我在备课时摒弃了一些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如:旅游业组织管理、旅游发展模式与战略,这些章节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同时对课本知识重新进行整合,从职业活动的要求出发,增加实践内容,如:设计旅游线路、旅游资源调查等。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目标,力争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发展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按照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理念,设计了四个模块:旅游基础知识模块、旅游需求模块、旅游供给模块、旅游相关问题研究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项目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市场调查等教学方法,运用

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三、学生基础和智能特点分析

本课程面向的是大一新生,刚刚迈进大学校门,没有任何专业理论基础,

甚至对自己的专业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旅游学概论》是学生在第一学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正式进入课堂教学,摸到书本,接触专业教师,对“专业”的认识才逐渐具体、清晰起来。可以说第一堂课是进行专业教育的绝佳时机,通过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专业学习感受,分享旅游实践经验,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美好向往。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善于思考和发现、分析问题,作为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

《旅游学概论》在本学期设计的总课时为30课时,授课15周。我把教材内容按照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6个项目任务、15个学习单元,具体内容如下: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

1、教学模式:职业活动导向+任务驱动 + 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

以未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用任务训练

职业岗位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完成任务,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达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

2、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在旅游供给与旅游相关问题研究模块中,通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任务: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更主动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如在“旅游资源概述”单元中,在讲概念之前,我先列举一些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分析它们是否属于旅游资源并说明理由,以后的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个任务展开。

②自主学习、交流:

学生带着任务思考,教师给以相关提示,有些学生会打开书本查找相关知识。所以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③评价总结: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表现指出优点,提出不足,并总结归纳相关知识。在这个任务中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使学生在感到意外之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2)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内容贴近旅游活动的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如在“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单元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通过分析案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点,指出不足,最后给出成绩。如让学生讨论现在该不该打开秦始皇陵墓,风景区修建索道是否合理等话题,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很多观点新颖深刻,也开阔了教师的思路。

(4)情境教学法

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在“旅游者的形成条件”这一单元,我假设了若干情境,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情境掌握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

(5)调查研究法

教师布置课后调查内容,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到景区景点或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调查报告。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单元中,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是分组调查承德八县三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简单作出评价,将调查评价结果做成课件,由每组选出发言人在课堂上讲解。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成果展示,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对承德的旅游资源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6)讲授法

讲授法和以上各种教学方法一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理论内容变得直观、生动。课件形式上要图文并茂,辅以动画、专题短片,做到有声有色,动感强。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3、考核方式

按照目前学校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

(2)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某些市场调查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调查结果的完成情况。这部分占总成绩的15%;

(3)出勤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

六、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1、师资条件

2、教学环境与设施

在课堂上主要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外调查主要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旅游行业和旅游景区景点等进行调查。

3、教材与教参

教材:《旅游学概论》,刘启亮、芬杏娟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教参:《旅游学概论》,苏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旅游体验研究》,谢彦君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旅游文化概论》,王玉成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网络资源:中国旅游网,中国旅游报,其他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网站等。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网上的资源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

教学单元设计

课程: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一、介绍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中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进行分析,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实现方式和手段

1、【任务一】:结合以下案例,分析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

【导入案例】

案例一: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由于大气中严重的煤尘和降雨中的酸性物质过多,每一尊佛像的表面都披上了一层黑纱,许多佛像风化严重,面目全非。

案例二:一些广场为了吸引游客,放养了鸽子,但这些鸽子排出的粪便遍布景区,很难清洗,而且这些粪便对旅游资源的生物化学分解作用也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缓慢破坏。

案例三:“水洗三孔”事件

2001年12月中旬,曲阜“三孔”管理部门为了以新面貌迎接中国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对孔府、孔庙、孔林进行了全面卫生大扫除,买来升降机、水管、水桶等工具,对文物用水管从上至下直接喷冲,或以其它工具直接擦拭,致使“三孔”古建筑彩绘大面积模糊不清。孔府内部分字画也有起皮脱落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一: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一)自然破坏

1、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等。

2、自然风化日照、大气、水及微生物作用等。

3、大气污染煤尘,酸雨等。

4、气象灾害台风、暴雨、冰雹、洪涝、海啸、沙尘暴等。

5、生物危害如鸟粪和白蚁等。

(二)人为破坏

1、战争破坏

2、经济与城市建设性破坏

3、旅游开发与规划不当造成的破坏

4、旅游管理不善带来的破坏

5、游客本身的破坏

2、【导入案例】庞贝古城角斗士训练营坍塌意总统称是意的耻辱

【任务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庞贝古城坍塌的原因,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类“悲剧”不再重演?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二:旅游资源保护的对策

(一)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

(二)杜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三)已破坏旅游资源的恢复对策

3、【导入案例】经济学家张五常: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

【任务三】分组讨论:你认为现在是打开秦始皇陵的时候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知识点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1.旅游资源开发总体规划

2.建设和完善旅游设施

3、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与管理

4、景区、景点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知识点四: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1.独特性原则

2、市场导向原则

3、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4、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5、综合开发原则

4、【知识转化】:

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学生分组搜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案例,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纳整理制作成课件,由每组选出发言人在下次课堂上展示讲解。忽略此处..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旅游学概论主要参考文献 1. 孙文昌,郭伟编著.现代旅游学(第2版).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2. 章必功.中国旅游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3.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 刘住著.旅游学学科体系框架与前沿领域.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5. 查尔斯·R·格德纳, J·R·布伦特·里奇著李天元,徐虹, 黄晶译.旅游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尹德涛等著.旅游社会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9. 克里斯·库珀等主译张俐俐, 蔡利平旅游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11. 伦纳德·J·利克里什,卡森·L·詹金斯著.程尽能等译.旅游学通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12. 王健民著.旅行社产品经营智慧.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 宋子千著.旅行社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14. 孙宗虎,肖书民编著.旅行社管理流程设计与工作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5. 杜江,戴斌著.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6. (美) 马文·塞特龙, 佛瑞德·德米科, 欧文·戴维斯著.张凌云, 李天元译.饭店与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7. (加) 罗伯特·C. 刘易斯, 理查德·E. 钱伯斯著.徐虹主译.饭店业营销领导:原理与实践.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8. (加)刘易斯等著.谢彦君等译.饭店业营销案例(第三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9. 戴斌等著.饭店品牌建设.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0. 巫宁编著.旅游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经典案例.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1. (美) 约翰·沃德,乔·佩帕德著.吴晓波,耿帅译.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2. 肖江南. 旅游信息管理.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23. 陈志辉,陈小春. 旅游信息学.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4. 贾鸿雁. 旅游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5. 黄娟琴. "3S"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及其展望. 国土资源遥感,2004,(3) 26. 波林·谢尔登著,武彬译. 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 旅游学刊,1995,4. 27. 保继刚等著.旅游景区规划与策划案例.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28. 李俊清,石金莲编著.生态旅游资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9. 张超著.旅游目的地产品差异化理论与实践.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30. 张晓萍,李伟著.旅游人类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1. 马耀峰,李天顺, 刘新平著.旅游者行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2. 黄翔著.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3. 李志刚.旅游市场监管与品质保障.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34. (英)约翰·斯沃布鲁克(John Swarbrooke)著.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5. A.J. 维尔著.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⑴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⑵商贸旅行在旅游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⑶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极其附庸阶层。 4、试分析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⑴生活环境的变化产业革命的成功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生活地点转移到工业城市。城市生活和城市环境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适时回归自然地追求。 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的旅游活动的规模扩大是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⑵工作性质的变化农业劳动开始为枯燥、重复的单一性机器大工业劳动所取代。工作性质的这一变化势必会促使劳动者强烈要求休假,以获得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⑶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得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 ⑷蒸汽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6、为什么人们普遍将托马斯·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答:⑴公众性: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这些人为参加这次活动而聚合在一起,活动结束后便四散而去,彼此不再有任何的联系。这与现代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的情况基本相同。

⑵规模大:这次团体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人数多达570人,其规模之众不仅在当时是绝对空前而且在此后的世界上也不多见。 ⑶全程陪同: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照顾。这一点是现代旅行社托马斯·库克的最早体现。 7、分析二战后来也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⑴世界人口的增加 意义: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⑵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意义: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⑶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意义:不仅意味着旅行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⑷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 意义: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是出游人数大为增加,也使得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⑸城市化进程加快 意义:成为促使战后旅游需求增长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 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意义:对促成二战后旅游需求的增长也有积极影响。 ⑺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采取的支持与鼓励。 ⑻旅游目的地在景点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 课堂笔记

福师《经济地理学》第七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将考察若干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区际经济联系、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三个部分。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知识点整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该学说是他在《不发达国家中的投资政策与“二元性”》一文中提出的,后又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进一步作了阐述。 极化效应:1 随着北方发展,南方的生产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2 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 南方初级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由于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 涓滴效应:1.北方吸引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2.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对南方有推动作用。 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优势。 (二)、梯度推移学说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学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 1、梯度推移理论基本观点 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与产品周期相对应,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 兴旺部门: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 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 衰退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 因此主导部门为兴旺部门,则为高梯度区域,反之为低梯度区。 2、引入区域经济研究(70年代末) (1)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根据区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 (2)反梯度开发战略: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在的梯度,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而定。 (3)中间突破战略:中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生产基地,主张重点建设中部,带动两翼。 从总体上看,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区域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形式同时存在着3种: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混合式推移),其他推移方式只是发生在少数领域、个别区域或特殊时期。 (三)、中心—外围理论 使用“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的经济贸易格局和经济发展格局,并提出解决他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 “中心”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贸易不平等,推行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经济权利因素集中在中心;(2)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均集中在中心,使外围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 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还认为中心有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中心的成长。它们分别是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 主导效应: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 信息效应: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观光”一词最早来自中国古代名着_______上的“观国之光”。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标志着_______及_______的开端。 3.旅游承载力决定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_______. 4.根据旅游学对旅游活动类型的分类,按_______划分,可将旅游活动分为航空旅游、铁路旅游、汽车旅游和游船旅游等多种类型。 5.在旅游统计中,某一旅游景区的平均单位面积接待旅游者的人数,被称为“_______”。 6.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二大客观因素是:足够的_______和足够的_______. 7.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旅游动机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_______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8.一个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可划分为:初创期、_______期、_______期、衰退期等四个阶段。 9.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包括食、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六要素。 10.旅游_______是一种使用价值,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 11.考核一个饭店的等级时要从其“硬件”和“软件”、_______的数量和提供服务的质量等方面同时评定。 12.旅游服务产品的外部质量是指能够符合并满足_______. 13.从50年代至今,_______地区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 14.企业将目标市场重点化的目的是集中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更有效地开展_______. 15.旅游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和_______等方面的影响。 16.旅游业属于第_______产业。 1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制定相应_______,对于防止和控制旅游饱和或接待量超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年4月15日,中国_______旅行社成立。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旅游统计中,旅游接待地计算来访活动人天数的方法是:来访旅游人次() A.乘以人均逗留天数 B.乘以总逗留天数 C.除以人均逗留天数 D.除以总逗留天数 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A.旅游饭店 B.旅游景点 C.旅行社 D.旅游交通 3.根据美国学者斯坦利.C.帕洛格提出的影响旅游动机的心理类型模式指出,心理类型越是靠近()型者,外出旅游的可能性就越大。 A.自我中心者 B.近自我中心者 C.多中心者 D.近多中心者 4.根据国务院1985年颁发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不对外招徕,只接待境外游客的旅行社被称为() A.一类旅行社 B.二类旅行社 C.三类旅行社 D.四类旅行社 5.独立饭店与连锁饭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A.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B.饭店的规模不同 C.饭店的等级不同 D.旅游者逗留期的长短不同 6.我国的旅游出口市场中,旅游者的流动与旅游收入的流动是()

旅游学概论重点

第一章旅游活动和旅游学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既为旅游吸引物,包括了食住行游四个基本要素和购娱两个非基本旅游要素)、旅游媒介体(是指帮助旅游者完成其旅游经历和体验,为其在旅游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服务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非移民性和非就业性、综合性。 3、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差别:是否跨越国界、消费水平不同、逗留时间不同、便利程度不同、经济作用不同、发展时序不同。 4、古代旅行:(1)远古时代的人类迁徙(具有求生性的特点)(2)原始社会晚期的旅行活动(是为了进行物品交换性质的易货贸易以及了解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是自发产生的以一种经济活动为目的的旅行活动)(3)奴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外出易货贸易的需要而展开的一种经济性活动)(4)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商贸旅行、士人漫游(李白杜甫)、宗教旅行(玄奘鉴真)、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李时珍)、公务旅行(张骞郑和、帝王巡游(泰山封禅))。近代旅游活动的发展特点:消遣性旅行在规模上超过传统的商贸旅行、有组织的旅游活动不断壮大、国际旅游活动持续发展。近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原因: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革新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诞生和发展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的原因: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5、旅游学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6、旅游学的学科体系:旅游学形成的学科基础有:经济、管理、地理、心理、社会、生态、美学、统计。旅游学的体系结构:旅游活动模块、旅游产业模块、旅游管理模块。 7、旅游活动:表现为一种短期性的生活方式,又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现象。 8、旅游: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原因,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旅行,及在旅游目的地的逗留活动。 9、旅游本质:一种以获得心理上的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愉悦过程 10、旅游学研究对象:要素论:1.旅游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六大要素)2.旅游活动运行机制中各要素(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媒介)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旅游者、资源、产品、市场、业、组织、影响。 第二章旅游者 1、对有关术语的定义:居民:在短期初访他国之前,已经在本国至少居住了12个月以上的人。国际旅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旅行,连续停留时间少于一年,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从所到访问国家获取报酬的活动的人。国际旅游者:24小时以上少于一年。国际一日旅游客:不足24小时且未在所到访问国家住宿设施内过夜。过夜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期访问,至少逗留24小时的游客。一日游游客: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作短暂访问,停留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游客(包括在海上巡游度假过程中到访并上岸访问的邮轮乘客) 2、国内旅游者:是指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前往我国大陆境内其他地方旅行和访问,并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旅客。国内一日游游客:10千米以外,不超过6个小时但不足24个小时,并未在目的地的住宿设施内停留过夜的国内游客。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问题的提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其他客观条件 3、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身体(康体旅游)、文化(文化旅游/软探险)、社交(人际)、地位和声望、购物(商务、会议、修学旅游)。几种旅游动机:观察异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游览风景名胜、了解新鲜事物、体验某种浪漫生活、参加冒险、有益健康、访问自己的出生地、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 版李天元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 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差不多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判 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 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都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本章讨论与交流—— 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 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都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究“决定都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假如存在,那么又是如何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究那个缘故,什么缘故都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都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旧不明白而已。”克氏自小对地图感爱好,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熟知经济学,专门对韦伯区位论感爱好。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阻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明白得中心地理论的差不多概念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同意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畴。 6、商品服务范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畴示意图 专门提示: 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猎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点 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点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 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刻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阻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平均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旅游学概论》读后感《旅游学概论》读后感 其实对于“旅游管理”这个专业,说起来大概新生都不能确定地理解它的概念,只是泛泛地把自己对旅游出游的理解加诸其身。而《旅游学概论》则系统地为我们阐述了“旅游”的概念(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旅行到其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并在那里停留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和其多学科体系的特点,让我们知道,旅游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以旅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同研究为支撑的旅游活动整体知识体系,能在各级公司旅游相关部门、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了解旅游业的需求,从而使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全书分为旅游本体论(概念体系)和旅游发展部门(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对旅游学科、旅游活动、

访客与旅游者、旅游需求、旅游产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系统而简洁的阐述,为读者介绍旅游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旅游管理各领域的宏观结构,涉及吸引物与目的地、节事与会展、移动性与旅游交通、旅游中介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旅游支持行业、旅游公共管理等主要部门。 本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每一章结束后,都会给我们一些阅读材料,使我们扩大了关于旅游领域的知识面,加深对旅游学的理解,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第一章,旅游学科案例从各国旅游教育和旅游学教材发展、国际旅游研究组织、国际旅游研究期刊的视觉去给我们引发思考的。我们知道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其旅游教育的起步都是早于中国的,尤其是中国与美国的起步距离更是相差56年。西方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旅游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关于旅游学科的严肃话题,特别是从旅游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角度的理解,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这与目前我国旅游学科主要建立在工商管理学科基础之上的现状明显不同。

第七章中心地域区位论_经济地理学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第二节廖什(市场)中心地理区位论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 二、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三、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本章讨论与交流—— 谈谈你对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的中心性认识 试绘制你家乡所在县域的不同等级中心地分布图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目的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小知识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克氏自小对地图感兴趣,自进入大学后,他除从事地理学外,还精通经济学,尤其对韦伯区位论感兴趣。这为他构建他的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区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组织结构,并探讨了市场、交通、行政原则影响下中心地空间系统。 二、理解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的布局场所。 2、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商品。 3、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可分高级与低级中心地职能。

4、中心性——相对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总量与自身消耗之差)。 5、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6、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商品服务的上限与下限范围示意图 特别提示: 当商品服务下限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常方式提供;当两者相等时,商品服务部门获取正常利润;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 7、中心地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与特征 高级中心地——分布的数量少,提供的商品档次高,服务范围广,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低级中心地,则与高级中心等级相反。中级中心地——其特征介于高低两级之间。 2)中心地等级的关系 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低级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的;高等级中心地兼有低等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分布秩序与空间结构是中心地论的核心。 8、经济距离:指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可用单位商品的费用或时间或劳动力表示,但消费者的行为也有影响。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中心论的假设条件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5、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古代酷爱登山且登山常穿木制钉鞋,人称“谢公屐”的著名诗人是() A.谢灵运B.谢眺C李白D.徐霞客 2、1923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后改为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 3、世界旅游组织宣布每年的旅游日是() A.5月19日B.7月15日C.9月27日D.11月5日 4、我国把《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记的日期定为中国旅游日,这一日是() A.5月19日B.9月27日C.8月22日D.10月1日 5、世界旅游组织的简称是( ) A、UFTAA B、WTO C、IHA D、ICAO 6、、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于1949年11月19日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 A 北京 B 厦门 C 武汉 D 上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38分) 1、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多种多样,如、、、、、等。 2、1954年4月旅行社成立。 3、在西方古代旅游史上,曾出现过一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其中有阿拉伯帝国的旅家、,意大利旅行家,葡萄牙航海家和。 4、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三大旅行代理公司是指、、。 5、经营旅游业的三大要素是、、。 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这三大部分也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7、旅游客流简称为。测定旅游客流的主要指标是旅游客流的和。 8、通常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有、、、。 9、国际旅游的发展模式一般有四种,分别是、、、和。 10、中国旅游发展是按照“五个一起上”的方针进行的,所谓“五个一起上”是指、、、、一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帝王巡游 2、士人漫游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第一讲(1学时) 第一节关于《旅游学概论》 一、《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门课? (一)什么是旅游学? 1、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旅游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旅游学是随着近代旅游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 ◎世界:二战之前,旅游发达的地区是欧洲,旅游研究的中心也在欧洲,欧洲有着良好的旅游研究传统。二战以后,原先繁荣的欧洲成了一片废墟,北美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旅游研究的中心也相应地转移到了北美地区。 ◎中国:中国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总体情况是研究历史短、队伍年轻、学科构成不完善,比较重视应用层面的研究,而忽视对基础理论研究,因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国外旅游学研究 (1)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这是旅游学研究最重要的一个演化特征。 (2)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3)从研究的领域来看,对国际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国内旅游的研究,对第三世界旅游的研究超过了对发达国家旅游的研究。 国内旅游学研究 (1)中国的旅游研究主流仍是“应用导向”和“热点导向”,它表明了旅游学术队伍的不成熟。 (2)与国外的旅游学术研究相比,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 (3)国外研究已深入到旅游现象的细部,而我国还停留在做大文章,框架宏大,内容平常,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上。 2、研究对象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经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旅游作为一种财源;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作为一种行业六个基本方面。(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 旅游学是一门跨学科。但是,目前的旅游学还不成熟,用衡量是否构成一个学科的标准去考察,它还有不完全具备的地方。它虽然有专业的组织和大量的人员从事有关的研究工作,但还没有形成独特的语言系统(独有的概念),缺乏特殊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范式,因此在研究过程上也还没有公认的规则。现有的管理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对旅游学研究都有理论和概念上的贡献,但把旅游学归属到其中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有勉强之处。(谢彦君《基础旅游学》) 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过来的。最初这个词只是在一般的字面意义上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它才开始逐渐具有较稳定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意义。 近义词辨析:“多学科”(multi-diciplinarity) 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尽管三者之间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还是坚持认为,多学科是低层次、利用多门学科进行的相对独立的研究;跨学科是中等层次的、多学科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超学科强调学科间的协作,强调在解决问题时各学科的相互补充作用。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服务经营活动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的科学。 4、研究方法 ◎有三种哲学意义的研究方法可以指导旅游学的研究: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 ◎旅游学的研究方法来自数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以及一些带头学科的渗透,来自一些平行学科的移植,也来自跨学科研究本身的融合过程。 旅游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有田野工作(field-work)与社区研究、模式分析、科学实验和统计分析等。(谢彦君《基础旅游学》) 5、旅游学的任务 ◎阐明旅游活动的本质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研究旅游活动的类型及主要内容 ◎研究发展旅游业的各种条件、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旅游活动发展所产生的基本影响 ◎分析世界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什么是《旅游学概论》? 1、课程性质 《旅游学概论》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绪论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旅游学概论答案(全)

旅游学概论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 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 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 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 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 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 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 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 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 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 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 4、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交换现象便已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并不普及,到了第二次分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交换数量和范围扩大。 (2)到了奴隶社会形成时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便出现了专 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此时的旅游活动都是出于经商,扩大对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 崩溃!没找到全部答案!!将就着用吧….

旅游学概论 李天元第六版 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旅游管理1101 王诗达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 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 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 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4、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 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 该用此名。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内开展国际旅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 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 6、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 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7、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活动,借助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 点到另一个地点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包括旅游者的常住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过程,也包括旅游目的地之间、同一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景点之间的移动过程。 一般认为,旅游交通应理解为旅游者在暂时逗留地和游览地之间的往返运输。 8、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1841年,托马斯库克的禁酒活动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 标志;托马斯库克在世界旅游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团去法国巴黎是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托马斯库克推出的这一代金券便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简答题 1、目前我国饭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快、入住率低、分布集中不合理、淡旺季明显、安全(突发紧急情况)、隐私、服务满意度、硬件设施、饭店标准考核、价格收费、卫生状况、人才(管理层面素质低、人力资源投资)、内部管理(员工服务意识、业绩考核制度、员工素质)、销售渠道(网销,直销)未完全畅通、促销策略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此页为-1-(共六页) 旅游学概论

经济地理学课件上的问题及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件上的问题及答案(以ppt为基础,仅作参考) 1.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 空间研究尺度变化:企业区位(1940年代之前);区域产业布局(1950年代-1980年代);全球分工与合作(1990年代之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变化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文化转向 2.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定义: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图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区域竞争力提升问题二、人口问题三、环境问题四、贫富差异问题 4.谈谈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国际经济地理学研究热点领域:(一)全球化的研究(二)技术进步空间影响的研究(三)环境与管制研究(四)区域发展研究(五)企业区位和企业战略研究(六)社会问题的经济地理研究 5.我国经济地理的研究进展 (一)“以任务带学科” 的发展(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三)国土开发和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领域成为研究主力。(四)乡镇企业研究和外资研究成为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热点领域(五)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解释区位、区位主体、区位理论及区位因子等概念。 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的联系。严格的说还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它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放置某事物或为特定目标而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②它还包括人类对某事物占据位置的设计、规划。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是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区位理论体系:古典区位论、现代区位论 2.简述现代区位理论与传统古典区位理论的特色差异。P35 3.试分述影响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由其自然特性及所处的经济区位决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