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

摘 要: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是发挥武汉市龙头作用,加快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推进湖北工业化、现代化和

城市化的重大举措。本文对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统一

规划,合作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网络对接;调整区划,理顺关

系;拆除门槛,统一政策,形成共同市场体系;整合旅游资源,统一招商引资

政策;注重武汉远城区发展,加速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武汉发展;城市经济圈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80(2004)02-0022-05

一、加强领导,形成建设经济圈合力

建设武汉城市圈不只是武汉市的事,也不只是周边8市的事,它涉及到湖北能否振兴崛起,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是一项推进湖北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议成立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委员会,由省长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书记、副省长及武汉市市长任副主任,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周边8市市长任委员。委员会负责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研究制定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战略规划,统筹武汉市城市经济圈的重大建设问题。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充分发挥武汉城市经济圈在湖北行政区域内的体制优势,注重发挥政府行政作用,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合力。同时,为了配合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序化,扩大公众参与机制,建议尽快组建“武汉城市圈经济合作论坛”、“中部经济发展论坛”、“武汉城市经济圈企业家论坛”等常设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二、统一规划,合作分工,错位发展

加快编制武汉城市经济圈区域共同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各个城市的发展目标、产业特色和功能定位。武汉城市经济圈各城市一定要确立错位发展的思路。武汉的定位要高,要跳出武汉发展武汉,周边城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其所长,主动融入武汉经济圈板块。关于各城市分工合作、错位发展的具体建议如下:

武汉: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以轿车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医药用保健品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华中地区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和科技教育中心;

黄石:农业以养殖业为主,工业重点抓好冶金、建材、机械、纺织、轻工5大传统产业的创新,以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若干对策建议 

 

□ 本文课题组 

22

磁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和医药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和节能产业;

鄂州:农业重点发展水产养殖和绿色蔬菜食品,工业不断延伸钢材、服装、建材、食品等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

孝感:重点抓好汽车、盐磷化工、食品、建材四大产业,完成三江雷诺汽车的换型扩能,提高盐磷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黄冈:第一产业以高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高科技重点发展网络软件、生态医药、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第三产业主要发展旅游业、信息业和商贸业;

咸宁:第一产业重点开发以桂花、楠竹为特色的花卉林业,工业突出轻工、纺织、机械、建材、冶金5大产业,第三产业以温泉、赤壁、九宫山三大品牌为依托,加快旅游业的建设;

仙桃:着力培植优质水产、蔬菜为重点的高效农业,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为重点的现代工业,以电子信息、现代商贸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精毛纺和精细化工名牌;

潜江:农业重点开发名优特蔬菜和食用菌,工业重点发展制药、石油机械、有色金属加工和油盐化工;

天门:实施以棉花为主多类别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食品饮料为主体的工业发展。

三、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市网络快速对接

区域空间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建设武汉城市圈,首要任务就是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布实施的原则,加快机场、公路、铁路、航道、港口、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

1、公路交通网的建设。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武汉市路网发展分为三级战略:第一级发展环型路网,以内、中、外三个环型高速公路为骨架;第二级发展放射性路网,以13条出口路、20条周边路和18个连通道为放射性;第三级发展藤蔓路网,以武汉绕城高速公路以外的地方经济干线为主。根据这个规划,武汉市在2008年前将修建7条高速出口路与周边城市对接,如图:

武汉城市经济圈出口路与对接路图

项目名称建设里程

动工

年份

建成

年份

出口点对接分路

武汉至港湖

高速出口路

45KM 2004 2007 水洪口水洪口至洪湖

一级公路

武汉至仙桃

汉川出口路

34.4KM 2004 2007 永安堂汉宜高速

武汉至孝感

高速公路

21.9KM 2003 2006 郑家湾孝感至十堰高

速公路

武汉至红安

高速出口路

20.3KM 2005 2008 红岗红岗至红安一

级公路

武汉至麻城

高速

46KM 2005 2008 株城北武汉至六安高

速公路

武汉至鄂州

高速出口路

26.6KM 2005 2008 葛店葛店至鄂州二

级公路

武汉至咸宁

高速出口路

21KM 2005 2008 郑店京珠高速武汉方面在保证上述高速公路和出口路及阳逻大桥按期建设的同时,加快阳逻物流区、舵落口货运中心、关山物流基地、郑店货运站、郭树岭物流中心和武汉客运西站、关山客运站、新荣村客运站的建设。

2、水运交通网的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最具比较优势的就是水资源。发展水运是开发水资源的重要方面,做好水文章,对建设武汉城市圈有重大的作用。水运占地少,运力大,有利于环保,大力发展水运事业,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取向。

(1)继续实施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加快规划和建设主枢纽港和专业码头的建设,大力发展长江旅游航线和开辟高速客运航线;

(2)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汉江下游河道的和引江济汉工程,改善汉水下游水环境和航运能力。

(3)加大运输船舶的更新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重塑长江"黄金水道";

23

3、铁路方面做好沿江铁路的扩能改技,武昌火车站的改扩建和京广客运专线的建设;建设开通武汉-鄂州-黄石,武汉-咸宁-赤壁,武汉-孝感-安陆等城际铁路,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化"。

4、加快天河机场第二航站的建设,增加省内及全国航线航班的密度,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中心枢纽的地位。

5、加强信息网的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出台城市圈电子资源共享方案,以公用通信网建设为重点,跨越式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经济圈信息高速公路”,构建城际间多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信息网络,加速区域信息化进程。

(1)加大武汉城市经济圈内金卡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向发展。

(2)实现武汉城市经济圈电话区号、移动网络的统一,固定电话号码升位,IP宽带接入,筑建统一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带动圈内城市的发展。

(3)大力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利用GPS技术的支持,组建湖北广域差分范网,带动GPS接收通信一体化。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对传统运输系统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造,形成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系统。

(4)继续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加速建立完整、统一、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中小城镇信息化水平。

6、加强能源网建设。一是对已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的电厂应加快建设,完善农网与城市网改造,实现圈内同网同价,提高电能保障能力;二是以西气东输和川气入汉为契机,力争天然气管道贯穿区域内9个城市,实现供气网络化,解决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问题。

7、几项政策问题:(1)规费返还和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返。建议省交通厅借鉴上海、山东青岛等地的做法,对处于大型交通骨干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地区,在2008年前将各项交通规费收入全部返还,用于城市经济圈的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各市政府对公路建设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城市出口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并从因公路修通后土地升值的土地储备金中划出一定比例,作为公路建设资金;对交通主枢纽建设实行土地出让金先征后还的优惠政策,加快主枢纽的建设步伐。

(2)全面开放交通建设融资市场。按照“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思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扩大转让经营权成果。通过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等形式,拓宽多元筹融资渠道。健全和完善引资激励机制,调动各层次和各方面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将效益好的、社会投资热情高的项目拿出来,供社会各界选择,做到“靓女先嫁”。

经济圈内高速公路、对接路和客货运枢纽的建设,应按市场化运作,对社会公开招商,出售一部分交通基础设施的冠名权、广告发布权和设施使用权等,多方面拓宽主枢纽建设融资渠道。

(3)实行公路建设分级管理。将国、省干线改扩建,一级公路建设下放到各区县负责,充分发挥各区县发展交通的积极性,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减免与农村公路建设相关的税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农村公路建设以地方为主,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按总额的10%进行补助。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运作、智力支持”的原则,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向现代物流转变,促进经济圈现代物流向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以公路主枢纽建设为依托,以货运信息网络为纽带,健全货运站网络系统,构筑物流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发展集装厢运输、大型厢式货车、汽车滚装运输、江海联运等低耗高效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企业的效益。促进运输企业由承运人向物流经营人方向的转变,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形成圈内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武汉制造业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发展。

24

四、调整区划,理顺关系,做大块头,做强核心

武汉城市圈内,武汉、黄石两市为我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孝感属一般水平;而黄冈、咸宁两市在省内属于落后地区。建议将现武汉城市圈内的九个城市的区划调整设制为六个市。

1、设立新的大别市。其区域为现黄冈市的麻城、红安、罗田、英山4县,加上孝感市的大悟县,争取中央革命老区政策。

2、设立新的汉江市。由现在的天门、仙桃、潜江三市合并而成。

3、设立新的黄石市。其区域为现黄石市全部加黄冈市的武穴、黄梅、蕲春和浠水。

4、扩大武汉市。把鄂州、黄冈市(只包括黄州区与团风县)并入武汉市。

5、孝感市除大悟外不变。

6、咸宁市不变。

武汉市扩大以后,将给武汉带来较大的负担,也会使武汉市的人均经济水平下降,但同时也促使武汉市把它的辐射力直接地影响到更大的地区,勿庸置疑行政区的作用显然大于城市圈,在现阶段周边地区还缺乏实力自己壮大、自己来争取武汉的影响时,行政的方法作用更快、更实在。城市区域扩大以后,使武汉市的发展空间扩大,这无疑也是有重大意义的,而且这扩大的鄂州、黄州是省内经济发展势态相对比较好的地区,是比较容易接受武汉市的辐射,有现实发展潜力的地区,从长远来说对武汉的发展是有利的。另外,扩大武汉也能增强武汉的实力和在国内城市中的地位,GDP总量可从目前的第11位升到第8位,有利于武汉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求得更大的空间。

五、拆除门槛,统一政策,形成共同市场体系

进一步转变观念,从思想认识上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分割,特别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划地为牢的观念和习惯。加强区域市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重点建设下列市场:

1、加强武汉现代市场中心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武汉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服务功能。加速武汉市场体系的结构调整和功能升级,加大武汉立足中部,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带动周边,面向世界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市场中心的建设,构筑以武汉为核心的第四个全国性市场优势区,使武汉市场中心真正成为广大内陆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龙头和支点,真正成为广大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桥梁和基地。

2、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整合各城市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产权交易中心为枢纽的覆盖城市经济圈的产权交易市场网络。扩大产权交易功能,加强产权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以整合国有经济资源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以资本营运和大范围资产重组为基本手段,实施“大集团”战略,打破地区封锁,发展大集团,壮大城市经济圈龙头企业。

3、提高商品市场档次,调整商品市场结构。巩固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工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市场功能和档次,继续完善武汉全国性的粮食、棉花、油脂大型中心批发市场,扩大城市圈特色批发市场,在江汉平原城市地区加强粮、棉、油、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

4、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金融资本市场,依托武汉作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全方位推进武汉金融投资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武汉金融辐射和服务区域的功能,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形成金融资产多元化、融资流量大、服务功能全、高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在城市经济圈内部建立证券网络,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积极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

5、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武汉城市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武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向周边城市辐射。形成研究和开发网络,协同攻关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以提高成果转化率为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让,促

25

进城市圈高新技术产业进步。

6、进一步发展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优化整合城市圈人力资源,构筑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合为突破口,加快人才培训和交流;增强城市圈内的城市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服务功能与办事员辐射范围,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各城市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同全国和全区域市场网络的联系制度;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扩大就业作为培育和发展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出发点;加强武汉科技人才对区域市场发展的支持,拓展周边城市劳动力资源在武汉的就业空间,同时充分利用武汉的科教资源,为周边城市培训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资源。

六、整合旅游资源,统一招商引资政策,共同做好项目推介

整合武汉城市经济圈内的旅游资源,立足于整体规划,一体化开发。共同编写城市圈旅游手册,共建旅游信息网络,以武汉都市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为主线,开发乡村旅游、商务旅游、体育竞技旅游、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科普探险旅游等,联合促销,合力推介品牌项目,形成武汉都市旅游区、鄂东旅游区和鄂南旅游区相互联结、各有特色和互动型城市旅游经济圈。

加强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统一招商引资政策,充分发挥武汉驻外机构较多的优势,充分利用武博会、武洽会等国际性活动平台,联合策划对内对外重大招商活动,树立武汉城市经济圈整体品牌形象,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成功率。

1、以区域产业政策为导向,选好一批重大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努力争取国家财政专款、转移支付和贴息资金。同时通过项目招商和推荐上市等方式,努力争取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参与,按照国际惯例如BOT等运作方式,积极吸引海外资金投入。

2、由省政府和城市经济圈各市共同筹资,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作为城市经济圈内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贴息、债券贴息等等。

3、争取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企业债券和区域建设政府债券,规范和推动信托融资、私募基金融资,提升武汉区域性资本市场功能,为城市经济圈中小企业提供较为畅通的融资渠道。

4、鼓动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设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通过这些基金的高效运作,进一步推动投资环境建设和创业投资的发展。

七、注重武汉远城区发展,加速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武汉城市经济圈内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是建设武汉城市经济圈的一项重要工作。

武汉市远城区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是一个发展过程。当前我们应及时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就改变现状而言,建议市政府关注如下几点:

1、尽快根据总体要求,制定远城区发展规划。明确各城区的功能分工。为远城区的城市化发展提供法制性依据。

2、争取省政府支持,采取赎买、收购等方法,拆除武汉境内的各道路收费站。投资修建完善与各远城区对接的道路,使道路畅通无阻。

3、尽快与省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采取购买计划的方式,支持远城区城市化建设用地的需要。

4、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调整户籍政策,使当前出现的城市化户籍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5、调整土地价格,使远城区在招商引资、经济开发过程中有一个公平的环境。

6、加大对远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实用科技的投入及政策支持。主要是在农副产品加工、田间管理技术的立项上放宽规模大小的限制,支持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责任编辑 钱炎荣]

26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城市圈将实现五大转变 《规划》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定位于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与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规划》提出,要达到这一目标,未来的武汉城市圈将实现5大转变: ——由发展中的城市圈转变为较发达的城市圈; ——由发育型城市圈转变为成长型城市圈,进一步转变为成熟型城市圈; ——由“一强众弱”型城市圈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城市圈; ——由省域内生型城市圈转变为省际外生型城市圈; ——由内需型城市圈转变为外向与内需融合型城市圈。 ★城市圈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规划》认为,发展武汉城市圈面临着优势与劣势共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格局:武汉城市圈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资源条件,优越的交通通讯区位,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智力密集的科教和人才资源等5大优势。但也存在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周边城市带动能力较弱;结构性矛盾突出,二元结构明显;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艰巨,行政体制分割严重;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等5个劣势。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内需拉动与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统筹区域发展与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湖北省建设武汉城市圈战略决策与政策倾斜,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4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与市场风险加大,沿海地区及周边城市群加快发展与竞争,粮棉油主产区“三农问题”复杂性与长期性以及观念体制障碍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等4大严峻挑战。 目前,武汉城市圈总体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起始阶段,但圈内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武汉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而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潜江 要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实力、最富活力的增长极之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推进城市圈一体化建设,实现梯度推进与非平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 一、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现状及态势 武汉城市圈国土面积约5.8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2007年常住人口2987.65万人,占全省的52.5%,统计口径城镇人口1399.17万人,城镇化水平46.8%,按照建设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测算,城镇化水平56.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一般占全省60%左右,是湖北经济和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特征鲜明,基础优势较为突出。一是武汉城市圈土地类型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呈“一分山、两分水、三分丘陵、四分平原”的基本格局。二是水资源优势突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生态、人文资源较具特色。三是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较好。四是城镇布局与经济格局的圈层特征显著,沿长江、汉江以及京珠、沪蓉高速等轴线拓展趋势明显,其中沿沪蓉高速公路和长江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同时,武汉城市圈整体发户不足的特征也十分显著,面临的挑战也十分突出。一是总体经济发展处于雏形阶段,城镇密度偏低。二是城市体系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趋同特征,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四是发展模式粗

放,武汉处围城镇发展动力不足。五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自然生态保护有待加强。 二、规划理念与发展目标 1、空间规划理念 “两型”社会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前所未有的艰苦使用命,其本质是要求武汉城市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道路。空间是区域发展的载体,因此,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需要贯彻全新的理念,在空间统筹领域大胆突破和创新,构建新型的空间格局,探索形成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空间机制。 本次规划突出“两型”社会发展导向,着重体现四大空间发展理念。即,强调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理念,加强对各类空间要素的统筹,处理好发挥武汉中心城市作用和促进周边城市加快发展的关系,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功能;突出绿色工业化的空间集聚理念,以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空间为切入点,引导工业相对集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空间配置的优化提升,实现产业与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贯彻健康城镇化的空间品质理念,发挥武汉城市圈后发优势,注重城乡建设标准的科学性、空间的集约性、规划的合理性,坚持环境优先,建设高品质的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坚持生态现代化的空间管制理念,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行科学的分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武汉市千亿城建资金哪里来 (2006-03-31 05:59:52)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溥黄宏 [核心提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 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有几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这里是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公共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这个弹丸之地,能担此重任吗? 未来5年,武汉千亿“美容” 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这只蝴蝶便是饱享“九省通衢”美誉的大武汉。 近十几年来,历届市政府都在苦苦求索,怎样让这只曾经折翅的蝴蝶再次翩翩起舞,但每任市长不得不面对同样一道难题:钱从哪里来? 因为缺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策划的轨道项目,过了8年才得以开工;因为缺钱,1997年初提出的18条道路改造计划,次年才姗姗启动;因为缺钱,巧妇难为,2003年3月上任仅两个月的市长李宪生在北京“两会”上三次大声追问:“武汉在哪里?” 不少市民可能已经注意到,近几年,武汉犹如一匹矫健黑马,奔腾了起来,建设项目明显增多,大型公共设施次第开工,脏乱差的“老帽子”正在扔掉,不少游子回来后感叹“武汉变得越来越陌生”。

今年初,武汉市城投集团端出的一项宏伟计划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十一五”期间,江城用于城建的投资总额将达到973亿元。3月12日,出席全国“两会”的李宪生再次语惊四座:武汉要“四两拨千斤”,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面对近1000亿大投入,面对李宪生的豪气,这一次,轮到市民迷惑不解:武汉一下子哪来这么多钱了? 21亿投入欲撬动166亿工程 近几年来,武汉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快速增长,但政府“财库”几乎没有饱满过。 “money,money,money”,就像一首外文歌曲所唱的那样,武汉“脱胎换骨”如此需要资金扶助。(如下表所示) 3月10日召开的武汉市城建工作会透露,今年城建资金计划投入166亿元,但财政直接投入只有21亿元。“这是武汉城建史上,单年最大的财政投入”,建委对这个数字感到满意。 可是,21亿如何能“拨”动166亿的项目? 在汉口台北路225号5楼,有一家叫武汉城投资金管理中心的单位,它掌管着武汉城市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资金。 城投公司总经理彭俊的答案是:城投直接融资94.32亿元,利用外资5.85亿,各区自筹5.47亿,国债资金0.43亿,业主自筹7.66亿。还有像武汉新区、后湖片区改造等属封闭运行项目,筹资31.40亿。

中国城市群规划汇总(最全)

中国城市群汇总(最全) 已建成的城市群三个将成世界级 已基本建成的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辽宁半岛、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海峡西岸。以后泛长三角、泛珠三角城市群,将成为世界级城市群,而济南城市群如整合到京津冀鲁城市群,也是世界级的。 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成员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盐城、泰州、淮安、杭州、宁波、金华、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衢州、合肥、马鞍山23个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八个地市其所属的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新域。 山东半岛城市群:规划范围以济南、青岛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莱芜、滨州、德州、聊城等14市。 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江淮城市群等中国中部经济发展地区。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成渝城市群:以成都和重庆主城为双核包括四川的成都、德阳、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和重庆主城、涪陵、合川、永川、江津、大足等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集合体。 关中城市群:由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农业示范区以及商洛构成。 海峡西岸城市群:以福州、厦门、泉州市为中心,包括漳州、莆田、宁德等城市。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中西部居多 正在建设的城市群,包括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甘肃城市群、乌昌城市群、黔中城市群、银川城市群、拉萨城市群、太原城市群、石家庄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南宁城市群。 武汉城市群: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下载)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解读 时间:2006-07-28 【编者按】未来的武汉城市圈究竟是什么样?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处于什么地位?将发挥何种作用?昨日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一部长达140多页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以下简称《规划》)令与会者眼前一亮。 这份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编制的《规划》,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据了解,《规划》经进一步修订后,不久将提交省人大审议通过。本报今日择其要点予以报道,以飨关心城市圈建设的各界读者。 ★“中国弓”的发力点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会处。 《规划》用了一幅“弓箭图”描绘了中国东中部经济发展格局。在这幅图中,武汉城市圈正处于箭和弓弦交会处,是这张“中国弓”的搭箭点和发力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武汉城市圈发展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定位,《规划》以每5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未来十五年的总体发展目标: ——近期阶段(2005~2010年)为城市圈建设的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为城市圈顺利进入工业现代化奠定基础。该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将稳定在12%的年均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为11.4%。到2010年,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比2003年翻一番。在这一阶段,武汉、黄石、鄂州应率先加快发展,圈内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格局。 ——中期阶段(2011~2015年)为城市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GDP总量年均增长11%,人均GDP年均增长10.6%。到2015年,城市圈将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基本现代化,其中武汉、黄石、潜江、仙桃等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城市圈将全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工业主体,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GDP总量保持10%年均增长率,人均GDP保持9.6%的年均增速。人民生活达到富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61.2%,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基本建成生态型城市圈。整个城市圈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规定

武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规划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武汉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土地、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实施工作。 第四条建设用地规划应当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统筹安排各类城市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城市功能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鼓励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建筑工程规划应当彰显滨江、滨湖特点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创造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特色鲜明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 第六条交通和市政工程规划应当综合协同,合理布局,保证功能,适度超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交通和市政设施先行,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 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凡符合《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范围表》(附表1-1)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交通影响评价报告。

第七条在风景名胜区、旧城风貌区等城市特殊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建设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规划报建。城市重要地段、重点区域、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单位在报建时应当提交两个或两个以上具备相应资质的不同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方案;其他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总平面设计。 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后,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核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确需变更建(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等的,应当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对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实行放线和验线管理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论“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摘要]发展聚集经济圈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聚集经济圈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群的发展本质上依赖于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功能定位和交互关系,城市群通过在政府引导和政策的支持下逐步释放经济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城市流强度测算方法,度量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城市流的空间流动,分析武汉城市圈城市外向功能所产生的聚射能量、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揭示武汉城市圈城市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探索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城市流;功能联系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113-04 1引言 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范围内深入展开,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及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从全球竞争的角度看,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传统个体企业,受制于自身成本规模和支配能力等因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日益减弱,而以聚集经济为本质特征的城市群在市场中的地位却在逐渐提高。 发展聚集经济圈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形式,城市群则是这一形式的重要空间载体。[1]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化的高级形态,其中心城市对城市群其他城市有较强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沿江地带形成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我国创造财富的主体区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力,逐步形成具有全球意义的三大抱团式城市群和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载体。相关统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武汉城市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1规范 本标准规定是武汉城市圈得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规定、交通影响评价的范围、年限、时段与评价日、交通需求的预测、交通影响的评价、交通改善措施与评价和评价结论与建议。 2规范性应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0-19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15-1987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T 141-2010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JGJ 100-199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年第7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3年第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年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务院令2004年第4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建设部令2005年第146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术语的定义 CJJ/T 141-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JJ/T 141-2010中的术语和定义。3.1武汉城市圈 是指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所组成的区域范围。 3.2建设项目 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CJJ/T 141-2010,定义2.0.1】 3.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消减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CJJ/T 141-2010,定义2.0.2】 3.4建设项目分类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分类。【CJJ/T 141-2010,定义2.0.3】 3.5交通影响评价范围 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进行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 3.6交通影响要素 是指建设项目选址、方案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交通子系统。 3.7交通影响评价因子 是指交通子系统交通供需状况和服务水平的主要技术指标。 3.8出行率 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

武汉城市圈空间模式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结构规划与分析 1.实验目的: 熟悉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规划要点,识别区域规划中的空间结构。 2.实验内容: 以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为基础,学习区域规划中空间布局的结构、形态和类型,以“1+8”武汉城市圈数据为例。 3.实验要求: 进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学习,选择“1+8”武汉城市圈区域,以实例进行分析。4.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计算机、网络、office软件、“1+8”武汉城市圈分析所需数据。 5.实验结果: 一、区域名称和概况 “1+8”武汉城市圈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人,GDP总量3999.8亿元。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8”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根据这种形象的阐释,武汉城市圈地处“中部之中”的经济腹地,同时在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中处于国家二级城市群前列,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区域空间结构图

“1+8”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可归结为:“一核、一脊、两轴、两环、两带、四组团”。 一核:武汉主城区 一脊:由沪汉蓉高速公路和与汉丹铁路及汉十高速公路构成的“Y”字型东西复合发展脊梁。 两轴:京珠—京广复合主轴和京九—大广复合发展次轴。 两环:武汉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圈准高速外环构成。 两带:大别—桐柏山生态带和幕阜山生态带。 四组团:东翼黄鄂黄组团,西翼仙潜天组团,西北翼孝汉应组团和南翼咸赤嘉组团。 武汉城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图 三、区域空间布局分析 “1+8”武汉城市圈经济空间发展模式涉及到了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核心边缘理论,其中圈层结构模式、增长极模式表现尤为显著。(一)、圈层结构模式 1.特点: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 获奖年份: 2000 所获奖项:一等奖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1998 年全市下辖七个中心城区和市郊六区,93 个街道, 34 个乡, 59 个建制镇。市域土地面积8467.11 平方公里,总人口 731.79 万,按非农业人口比重计,城市化水平达到58.55%。 武汉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重要交通通信综合枢纽,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华中地区最 大的内外贸、科研和教育中心。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城市建设依托特殊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 水相间,河湖密布”的独特空间形态。 规划期限: 1996 年至 2020 年,近期为2000 年,中期为2010 年,对若干重大问题展望到下世纪中 叶。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城镇地区和主城三个层次,城市规划区以规划的外环公路为基本界线,并包 括市域内其他重点规划发展的地区,面积为 3086 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湖北省省会,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讯枢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教育发达、服务体系完备、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 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为进一步把武汉建成为城 乡一体化、开放型、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发展规模:规划在分析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动态人口模型,预测到2020年,武汉市市域常住人口将增加到970 万,而全市耕地只能容纳200 万农业人口,因此需要容纳的城市 常住人口将达到770 万,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80%以上,其中,至2010 年,全市城市化水平将提 高到 70%。 至 2020 年,规划主城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由1996 年的 355 万人增加到505 万人,其中,至2010 年为 415 万人。按照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并执行适当偏紧的政策,规划至2020 年,主城用地规模由1996 年的 264 平方公里增加到427.5 平方公里,其中,至2010 年为 343.3 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为满足规划期内人口、社会、经济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规划突出建设现代化生 态城市和高效能城市的目标,综合考虑产业布局的调整、人口分布的优化、交通体系的完善、生态框架的建 立、园林绿地建设、环境保护、空间景观环境控制等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对自然和人文环境实施综合调控, 建立一个开放型、充分体现滨水城市特点的城市总体空间构架和相适应的自然生态构架。 年份城市常住人口(万人)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Km2)人均城市建设用 地( m2/人) 1996年 355 379 264.02 69.6 2000年 365 395 281.2 71.2 2005年 390 426 311 73 2010年 415 458 343.374.9 2015年 435 488 390.480 2020年 450 505 427.584.7 一、合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期内,严格控制主城人口规模,适度扩展主城用地范围,积极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强化建设 以主城为核心,由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 个重点镇为支撑的武汉城镇地区。 二、建立灵活均衡的主城布局结构 主城按照三镇均衡发展战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以江河湖山等生态走廊为主的分

武汉城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武汉智能交通示范-武汉城建外资办

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武汉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子项 移民安置政策框架 武汉市城市建设利用外资项目管理办公室 二O—五年十二月 A.项目简介 1.拟议中的世界银行贷款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武汉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子项包括四项建设内容(i)1 个交通基础决策支持平台; (ii)1 个前端交通信息采集工程; (iii) 3 个应用管理系统; (iv) 技术援助。 2.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上述规划中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不涉及征地拆迁的软件技术投入,

作为其运行载体的实体建设,也初步规划在现有的机构之中进行,因此,根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非自愿性移民安置工作程序,在项目识别和准备阶段经过认真审核,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武汉智能交通示范项目子项不涉及非自愿性移民安置,也无需准备《移民安置行动计划》。 3.由于项目尚在准备之中,相关的设计和实体建设也可能发生若干调整和变化,为防备项目实施期间可能引致的征地拆迁活动,特制定《移民安置政策框架》, 一旦发生《移民安置政策框架》所覆盖的移民安置活动,将提供详细移民安置信息和相关政策,并按照世界银行要求制定简要移民安置计划,报世行审批后执行。 B.项目影响 4.本子项目核心内容为智能交通建设,只涉及极少的为软件服务运行提供平台的实体建设,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准备阶段,对是否需要进行征地拆迁尚不能准确掌握,有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逐步明确。 C.原则与目标 5.为尽量避免或减少移民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量,凡涉及非自愿移民的项目建设都应贯彻执行本移民政策框架提出的基本原则。一旦征地拆迁等影响可以得到确认,就将以本框架确定的政策与程序为基础,编制移民安置计划。 6. 制定本政策框架的目标在于确保所有受移民项目建设项目受影响人口能为他们的损失得到合理补偿,同时得到必要的扶助,从而能提高,至少是维持其原有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7..本政策框架所说的受项目影响人口是指: (a) 土地部分或全部、永久或暂时受到项目建设项目影响的人群;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总则 一、编制背景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对武汉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主要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为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引导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建设部批准,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2.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际国内制造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区域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武汉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城乡统筹,建设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3.总体规划本着延续历史,面向未来,立足武汉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突出按照“战略性、科学性、协调性、法制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突出城市发展重点和方向,拉开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调整优化主城区空间布局,建立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促进工业化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3)培育和提升金融商贸、科教文化、交通物流和通信信息产业功能,形成系统完整、特色突出、集聚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服务功能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多元化服务能力。 (4)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和高效便捷的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_贾元华

23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及湖北省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周边城市,土地总面积5.78万平方公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是城市圈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条件,也是城市圈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武汉城市圈的交通系统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要实现运输、生产、服务、工业、城市等多种功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以规划指导并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此基础上,按照“便捷高效、安全优质、公平共享、法治有序、文明诚信、充满活力、环境友善”构筑和谐交通的总体要求,尽快开展武汉城市圈交通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完善、整合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硬件规划的基础上,制订一体化的战略发展规划和切实有效的实施对策与战略保障措施,能够保证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目标与战略构想的全面实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综合交通的网络和规模效益,促进综合交通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为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武汉城市圈地处中国东西与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与京港澳高速公路组成的复合轴线构成的“十”字型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拥有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优势互补、共同构建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国家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铁路、京九铁路、汉丹铁路、汉九铁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京广客运专线和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在此交汇。国家高速公路“7918”的规划 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战略思考 □ 贾元华 刘奕 徐文学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程名称:区域规划 课程主持老师:周鹏 课程参加人员:刘榕 代国准 屠正伟 王滢 龚越

目录 第一章武汉1+8城市圈2012—2015的发展现状 (3) 第一节:GDP发展现状 (3) 第二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4) 第三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 (4) 第二章武汉1+8城市圈发展背景条件与发展战略 (5) 第一节:发展条件 (5) 第二节:发展战略 (5)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体系建设 (6) 第一节:城镇体系现状与问题 (6) 第二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6) 第三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与产业分工 (7) 第四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7) 第四章现代农业发展与一体化布局 (7) 第一节: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 (7) 第二节: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8) 第三节:重点发展八大优特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8)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规划 (9) 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 (9) 第二节:旅游市场潜力 (10) 第三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1) 第六章城市圈交通一体化 (11) 第一节: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现状 (11) 第二节:对武汉城市圈现状交通评价 (12) 第三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12) 第四节:城市圈交通网络结构 (12) 第七章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2) 第一节:生态环境现状 (12) 第二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第三节:提高环境承载力的途径与对策 (14) 第四节:生态示范区建设 (14) 第八章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5) 第一节: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5) 第二节:武汉城市圈建设措施 (16) 第三节:推进武汉城市圈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6)

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对武汉城市圈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程 成 摘 要:近几年,建设“都市圈”、“城市圈”已经成为各地区谋求在区域竞争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响应中部崛起的号召,湖北省建立的武汉城市圈也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的成因,提出武汉城市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从而进一步展望武汉城市圈的未来。 关键词:武汉 城市圈 政策 一、对武汉城市圈的介绍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由于长江和汉水将武汉分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因此在城市规划上也与其他城市有很大的不同。 要对武汉城市圈进行分析研究,首先要知道城市圈的概念及武汉城市圈的界定。城市圈,是指在城市群中出现的以大城市为核心,周边城市共同参与分工、合作,一体化的圈域经济现象。城市圈问题现已经成为国内的热点问题,许多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纷纷开始打造城市圈计划,由于城市圈的经济高度整合,是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手段,因此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武汉也不甘落后,紧随经济发展的潮流,2003年湖北省做出打造武汉城市圈的重大决策。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由于上述8个城市交通发达,和武汉的距离较近,因此被纳入武汉城市圈的范围,武汉城市圈将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按照《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设想,武汉城市圈将建成绿色、宜居、和谐,并充满活力、快捷的生态型城市圈。目前,武汉城市圈已经成为我国第4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二、阻碍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问题分析 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由于城市面积过大,武汉三镇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造成城市内发展不平衡,因此武汉城市圈建设也会受到严重干扰,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武汉城市圈才能按既定目标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行政区域不合作。由于武汉城市圈由武汉及8个市组成,各市之间又互有利益关系,分工协作不明确,以至在城市圈的发展上地方利益冲突较严重,各市容易过分考虑本市利益而不利于整个城市圈的发展。如重复建设过多,城市空间一体化的格局难以形成。 (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在武汉城市圈除武汉的8个市中,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统一,这严重阻碍了武汉城市圈的和谐发展。如武汉、黄石由于有重工业作支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仙桃是中国体操之乡,经济发展水平稍落后于前者,但咸宁等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如果不能缩小经济发展差距,那么将会阻碍武汉城市圈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其水陆空交通都很发达,但周边城市的交通却与武汉有较大差距,如仙桃等城市还没有建设火车站,虽然离武汉很近,但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不利于城乡之间互相沟通。 (四)行政区域之间公众思想观念不开放。城市圈内行政区域之间思想开放、积极交流是城市圈融合、发展的前提。由于传统上总是各自为阵,因此行政决策上难以考虑到整体的利益。 (五)城市化水平较低。虽然武汉城市圈内的城市较多,但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特点仍很明显,武汉在全国仍属于发展中城市,没有步入发达城市的行列,开放程度也相对不足,离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三、对武汉城市圈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 由于城市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它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找到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迫在眉睫,由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个性,我认为有如下几点:(一)发展战略上要结合各行政区域的特点来规划。虽然武汉城市圈是紧密结合的一个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xxxx-2020).doc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课题委托单位: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课题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课题参加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 1.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 前言 《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在罗清泉省长、周坚卫、李春明两位副省长的直接过问与指导下进行的。2004 年7 月,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罗清泉省长的批示,成立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的联合课题组。 《规划》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武汉城市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规划》的集中调研工作从2005 年4 月中旬开始,至5 月底结束。2005 年7月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并对《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2005 年10 月初,课题组对各单位承担的《规划》初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005 年11 月~12 月,城市圈办公室

将修改后的《规划》总报告第二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3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征求意见。2006 年1~2 月,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并于3 月初再次将修改稿分送城市圈9 市和20 多个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6 年4 月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修改。2006 年5 月15 日,在湖北省黄冈召开的“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上,罗清泉省长、周坚卫常务副省长、李春明副省长及省政府所属的30 多个厅、委、局负责同志和武汉城市圈所属9 市市长,听取了课题组长所作的《规划》要点汇报。省领导对《规划》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抓紧进一步完善和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及时报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006 年7 月29 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持,邀请由吴良镛院士、吴传钧院士、邹德慈院士、叶大年院士及陆大道院士等15 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最终结论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创新性强,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规划研究成果。为武汉城市圈未来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评审专家们一致通过评审。”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发展、市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并通过整合、协调,以及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武汉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城市文化的研究,对于加快城市化、提升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的成果总和。广义上讲,发明、研究、语言、建筑等等都属于文化范畴。城市形成衍生出建筑的构造———对宗教的需求产生了教堂,对集会的需求产生了广场,对居住的需求产生了住宅,对交换的需求产生了市场,对艺术行为的需求产生了剧院,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以武汉为例,滨江滨湖的水域文化、龟蛇二山的自然文化、黄鹤楼等建筑文化、文人墨客遗留的诗词文化、包括老城区的街道文化、辛亥革命等纪念性文化等等综合起来,才是城市文化的全部意义,才是城市文脉之所在。 武汉市地处华中,长江、汉江两江交汇,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3500年文明传承,是“白云黄鹤”之乡、辛亥首义之都、明清四大古镇,汉派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发展基础良好。近年来,在承接“两型”社会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国家级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武汉市文化建设取得突破进展,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武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商文化和楚文化 , 为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殷实的资源。 专业艺术呈现新的繁荣 (一)舞台艺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市现有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8 个,包括京剧、汉剧、楚剧、音乐(民族音乐、交响音乐)、舞蹈、话剧、儿童剧、木偶剧、杂技、说唱等 10 余个艺术品种。近年来,市直文艺院团按照“一团一戏”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新创作演出京剧《三寸金莲》、《生活秀》,汉剧《王昭君》,楚剧《三月茶香》,舞剧《山水谣》、《筑城记》、话剧《同船过渡》、《母亲》,儿童剧《春雨沙沙》、《柠檬黄的味道》、《古丢丢》,杂技《英雄天地间》等一批优秀剧(节)目。 2002 年以来,每年新创

武汉都市圈和长三角比较研究

一、城市圈、城市群与大都市圈 1.1 全球化与城市圈、城市群的崛起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跨国公司的广泛建立是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深刻影响着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区域一体化成为了各国的普遍选择。从宏观上讲,地域相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组成了经济共同体,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从微观上讲,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点,而城市之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单一较量转向密切合作、有机分工的城市群或城市区域的比拼,从而有力地占据全球分工与生产链中的关键一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圈、城市群在世界各地快速崛起,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也为所在国家或地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经济支撑。 城市圈、城市群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正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1.2 国内外对城市群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国外对城市群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基于人口统计的需要,美国的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概念从1910年的的大都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转变为1949年的标准大都市区(SMA),1959年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1980年之后又改称大都市统计区(MSA)。大都市区主要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①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提出了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具体是指有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存在密切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他于1970年代指出了世界上的6大都市带,即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和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① 20世纪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提出了都市圈的概念,即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须大于10万。60年代又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中心城市须为中央指定市或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附近有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外围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物资运输量不超过总运输量的25%。① 1.2.2 国内对城市群等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国内,周一星认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上)和与中心市存在密切联系的非农化水平较高的外围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姚士谋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即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此外,王建提出在我国建立9大都市经济圈的概念,而胡序威则对城市聚集带、城市群、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大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1.3 笔者对城市圈、城市群与大都市圈等概念的理解 关于城市圈、城市群这一事物的概念界定呈现出百家争鸣,纷繁复杂的局面,让人难以准确把握。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提出特征较为清晰而覆盖较为全面的概念。总结以往的理论与中国当代的城市群、城市圈发展,试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1.3.1 城市圈 由一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与周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数个大中城市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城市组合形态,如武汉城市圈、南京城市圈等。 1.3.2 大都市圈 以一个国际大都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内数个城市圈或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组合形态。如上海大都市圈,包含了苏锡常城市群、杭州城市圈、宁波城市圈以及南通、泰州等大中城市。 1.3.3 城市群 由多个国际大都市、特大城市、大城市或者城市圈为核心,带动一定半径的周边区域内各城市共同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