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复习教案

O

c D a+b

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减少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

化学方程式 教学设计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具体化学反应,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初步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化学反应的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练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有序性。 (三)情感目标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应具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 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

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CO2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 C+O2===CO2 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化学式代替名称 (2)“→”变为“=” 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 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板书:1.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提问:根据C+O2点燃CO2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 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2、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学生归纳总结) (1)能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练习1:[投影] :化学反应:S+O2点燃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化学方程式 一、复习旧知 ①玻璃棒的作用②过滤操作要点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分④硬水软化⑤电解水实验⑥化合价的计算 二、新课讲解 ◆重难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③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方法④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考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③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 一、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实验一 方案一

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所有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不能解释其他物理量的关系。 3.不能把“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简单地理解为反应物或反应容器中的物质,因为反应中经常存在某种反应物过量的情况,还有物质含有不反应的杂质的情况。 4.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和生成的物质不论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其质量都应计入,尤其注意不要忽略气体物质的质量。 3.实验二: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 实验5-1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直接逸散到空气中,其质量不再能被托盘天平称量,故天平放有砝码的一端下沉。实验5-2中,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部分氧化镁以白烟的形式扩散到空气中,质量应该减少,而反应后得到的白色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来的镁的质量,则是因为氧化镁的质量包括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

【注意】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所选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如果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或有气体参加反应,实验就不能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否则生成的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而参加反应的气体质量会显著变化,都会使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不相等。 二、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以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为例,反应过程中,氢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此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三、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边表示反应物,等号右边表示生成物,反应条件标注在等号的上方,等号读作生成,“+”读作和。 2.含义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本单元有3个课题。课题1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课题2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课题3从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及关系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打磨铁钉用的砂纸等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一、导入新课 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此时,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的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的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的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地回答:“这容易回答。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福尔摩斯认为:青烟的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与烟丝的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的总质量。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为什么?在一个化学反应里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推进新课 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与探究一:白磷燃烧 师:观察下列现象并思考: (1)白磷的燃烧现象;(2)m(P)+m(O2)=m(P5O5)? 生:(1)白磷燃烧现象跟红磷燃烧的现象相同。 (2)m(P)+m(O2)=m(P5O2) 即:参加反应的白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师:利用上述装置,将白磷改为木炭实验是否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否是一切化学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 [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 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A.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 烧 B. 将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C. 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 铜 D.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2.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A. CH4S B. C2H6S C. C4H4S D. C6H6S 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所配化学计量数是否正确的依据是等号两边() A. 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之和是否相等 B. 各种元素的种类是否相同 C. 各种物质的状态是否相 同 D. 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 4.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 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 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5.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 S B. SO2 C. SO3 D. CO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为6CO2+6H2O X+6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A. C6H12O6 B. C6H12O C. C6H12 D. C3H6O3 7.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 =2Cr2(SO4)3(绿色)+9H2O+2CO2↑,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O3 ! 8.向X溶液中不断加入Y,下列各组实验与图中所示关系相符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教案: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情景导入 【讲述故事】一天,福尔摩斯和华生在书房里研究一桩血案,福尔摩斯往大烟斗中装烟丝,并将烟斗送入嘴里,点燃烟丝后开始大口大口吸烟,烟斗上冒出缕缕青烟,华生问:“聪明福尔摩斯先生,你知道青烟质量是多少吗?”聪明福尔摩斯不假思索回答:“这容易,青烟质量等于点燃烟丝前烟斗和烟丝总质量减去烟丝烧完后留在烟斗中灰烬和烟斗总质量.”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提出问题 在化学反应里,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后生成物总质量有怎样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 1、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2、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3、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 验 装 置 实验步骤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上面放一块红磷磷,用带有导管橡胶塞盖紧,在导管上系一气球,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然后,取下锥形瓶,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小气球变得更瘪 反 应 前 总 质 量 m1 反 应 后 总 质 m2

量 实验结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质量总和 探究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实 验 装 置 实验步骤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CuSO4溶液,塞好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打磨光亮),将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实 验 现 象 铁钉表面上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 应 前 总 质 量 m1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课题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课题的难点。 【实验准备】 教师: 1、制作多发媒体课件,内容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2、查阅质量守恒定律的发展简史。 学生: 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蜡烛、酒精灯、锥形瓶、镊子、气球、烧杯、托盘天平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解释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教学过程】

我探究 我快乐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之旅 【复习旧知】 点评:充分体现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

我知道的化学变化有(任与两个)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活动与探究】定量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 1、提出问题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否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2、提出猜想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其总质量,猜想的依据是 。 3、实验探究收集证据 从下面四个实验中选做一个,并观察记录、分析比较: 4、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 5、解释结论 在化学变化前后,。 6、实践与运用

请同学们思考 ①蜡烛燃烧前后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 ②镁带燃烧前后质量是否改变?为什么? ③某大师说:“我能发功使铝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黄金。”对吗?为什么? 7、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是(任选一个方面谈体会) 。 点评: 此种形式的小结既具有开放性,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资料卡片】 化 总评: 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学生产生的这个疑问,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与探究”的好课题。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化学变化入手,引出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探究素材注意了多样性,选择的蛋壳与食醋给学生以启发;采取小组探究,提高了参与的广度;探究的步骤细腻充分,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中的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学生通过初次定量研究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案和练习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知识点一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反应物反应现象解释 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迅速膨 胀,冷却后气球变瘪,反应前后天平 平衡 装置封闭,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质量 不变 铁釘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变浅,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 持续,反应前后天平平衡 装置敞口,但是与空气中成分不发 生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质量不 变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质量小于反应 前的质量 装置敞口,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 体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称量 镁和氧气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反 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质量装置敞口,反应前氧气的质量未称量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额总质量不变 误区:理解物质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仅看实验的表面现象,特别是产物中有气体产生或反应物中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在称量产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时往往漏掉气体的质量。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松鹤 (2)说明: A.“参与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的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如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水不反应。另一方面,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也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参加反应 B.“各物质”指所以的物质,特别是气体、沉淀等 C.“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密度体积的换算 误区:1.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积不一定相等,质量守恒定律仅指的是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而体积不一定不变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个数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而分子的个数可能发生改变 知识点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各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得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以水的电解为例:

初三化学苏教版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教学设想] 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流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2教案

课题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和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能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新课,并用ppt生动展示、讲解新内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提问:1、如何书写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和评价,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新课题的学习。 学生活动翻书复习,相互交流,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价和补充完善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熟练表达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信息,有助于体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做准备。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反应是真实存在的; 2、符合质量守恒定。 书写步骤: 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 配:配平化学方程 等:将短线改为“等号”(===) 注明反应条件,状生成物状态:加热△气体↑沉淀↓ 注意,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奇数配偶法,观察法 1、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 例:Fe2O3+C----Fe+CO2选择O原子为配平起点,由于3与2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Fe2O3系数为2,而CO2的系数为3,然后调节C与Fe2O3的系数分别为3和4,既原方程变为:2Fe2O3+3C 4Fe+3CO2 2、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 例:Fe2O3+C----Fe+CO2选择O原子,因O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所以先将Fe2O3用偶数2配平,再依次推导出C、Fe2O3、CO2的系数,分别为3、4、3,即得2Fe2O3+3C 4Fe+3CO2 3、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 例:Fe2O3+C --- Fe+CO2反应中:C-----CO2,C夺取了Fe2O3里两个O原子,那么一分子的Fe2O3里的3个O原子可以供给3/2个C-----3/2个CO2,然后调节为整数系数为:2Fe2O3+3C 4Fe+3CO 综合实例,如例题: 1、磷在氧气中燃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及参考答案

点燃 催化剂 △ 高温 撞击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基础梳理 1.质量守恒定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②运用这一定律时,特别要注意“参加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质量总和”等关键字词,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气体。 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 、 均未改变。 ④原子守恒是化学反应的实质决定的,由于原子守恒,也就有元素守恒,最后是物质的质量守恒。 2.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例如:S + O 2 ==== SO 2 ①质的方面: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②量的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③粒子方面:每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 ,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② 。 (4)书写步骤:①写,②配,③等,④标,⑤查。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方法 注意事项: (1)计算格式要规范,步骤可以分为“一设、二写、三关、四列、五解、六答”。 (2)各代入量均指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3)计算过程中同种物质的质量单位要相同。 (4)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①= 100%?已分解的物质的质量 分解百分率未分解时该物质的总质量 ②100%= ?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 ③不纯物质的质量 = 纯物质的质量 + 杂质的质量 ④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密度= ⑤单位换算:1L= ml 1mL= cm 3 ★名题点击 例1: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 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制得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 式为:4X + 5O 2===== 4NO+6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2 C .NH 3 D .N 2O 5 【剖析】任何化学方程式都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后有氧原子10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2个。反应前应有与反应后相同数目的各种原子。由此分析,4X 个氮原子和12个氢原子,每个X 分子中应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应为NH 3。 【答案】C 例2:将4.6g 某化合物放入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问:这种化合物含有哪几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剖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且与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水中所含碳、氢两种元素质量相等。这样,便可迅速算出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然后再与该化合物的总质量相比,即可知是否还含有氧元素,并计算出其质量。 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碳:8.8g ×12/44=2.4g ; 氢: 5.4g ×2/18=0.6g ;显然,4.6g >(2.4g+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还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4.6g -(2.4+0.6g)=1.6g 。因此,该化合物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4.6g 该化合物中碳、氢、氧各元素的质量分别为2.4g 、0.6g 、1.6g 。 【答案】碳、氢、氧;碳为2.4g ,氢为0.6g ,氧为1.6g 。 例3: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1)在高温条件下,用H 2与FeCl 2反应可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应与铁在纯氧燃烧完全相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请你预测“纳米铁”其他化学性质,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剖析】由于氢气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了一种溶于水的酸,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中 含有氢元素和氯元素,可知生成的酸应该是盐酸。 【答案】(1)H 2 + FeCl 2 ==== Fe + 2HCl (2)3Fe + 2O 2==== Fe 3O 4 (3)Fe + CuSO 4==== Cu + FeSO 4 例4:锌、铜混合物50g 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求:(1)混合物中锌的质量;(2)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剖析】根据活泼金属与稀酸的反应规律,铜为不活泼金属,可以判定混合物中只 有锌可以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1.0g 。题目给出的数据中,只有生成的H 2质量1.0g 是纯净物质,可以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由H 2质量能够求出参加反应的金属锌的质量,以及参加反应的H 2SO 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和生成ZnSO 4的质量,还可以利用给出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0%,得出硫酸溶液的质量,也可以求出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接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锌的质量 + 稀硫酸溶液质量 = 硫酸锌溶液质量 +氢气质量,求出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锌溶液质量(注意不能把没有溶解的杂质铜的质量算入总质量),进一步求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32.5g (2)35% (3)15.4% ★中考练兵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 氢气和1L 氧气反应生成2L 水 B .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 C .10g 食盐溶解在100g 水中,形成110g 食盐水。这个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2.点燃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20g ,完全反应后生成18g 水,则剩余的气体不可能是( ) A .H 2、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B .O 2和N 2的混合物气体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案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专题教案 【考纲解读】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②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真题分布】 新情境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直是化学高考涉及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全国新课标理综化学试题中2010年15分,2011年19分,2012年22分其中属于新情景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有10处之多(包含选修部分)!必考题有6处12分;2013年考查力度进一步增大,仅必考题就有7处16分,选修题5处12分。 【命题趋势】 化学方程式作为一种专用的学科语言,在高考中题型灵活多变,考查方式稳中求新,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研究后发现:高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再是课本上内容的简单重复再现,而是要求在新情境条件下写出相应的方程式,难度加大不少。针对近四年各地高考,特别是课改地区的命题规律,预计在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中会保留对传统重要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包括量的计算),更会推陈出新,展示新情境,给出新条件,让考生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策略】 【教学设计】 Ⅰ.非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1.人民网2011年9月4日电:4日16时40分,甘肃境内316国道一辆装有SiCl 4的汽车 翻倒发生泄漏,遇雨形成白色烟雾,致使与公路并行的陇海铁路接触网因短路发生供电跳闸,多辆列车停运。 请结合以上新闻中有关信息,写出SiCl 4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Cl 4 + 3H 2O =H 2SiO 3 +4HCl (或SiCl 4 + 2H 2O =SiO 2 +4HCl ) 规律小结: 新情境下非氧化还原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因没有涉及元素化合物的变化,故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在发生反应时复分解重组,生成常见物质,一般用观察法即可配平。 变式练习1.(2011·海南14节选) CH 3MgCl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其中镁的化合价为: +2_价,该化合物与水发生水解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CH 3MgCl +2H 2O =Mg(OH)2↓+MgCl 2+2 CH 4↑ 变式练习2.已知CaC 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Ca(OH)2,Al 4C 3与水反应生成甲烷和Al(OH)3,请 写出Mg 2C 3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 2C 3 +4H 2O =2Mg(OH)2 ↓+C 3 H 4↑ 变式练习3.铵明矾NH 4Al(SO 4)2·12H 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在食品加工,净水环保等方 面有着重要作用。①.工业上将Al(OH)3、H 2SO 4和(NH 4)2SO 4混合后制备铵明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OH)3+3H 2SO 4+(NH 4)2SO 4=2NH 4Al(SO 4)2+6H 2O ②.由铵明矾分解制备Al 2O 3陶瓷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 NH 4Al(SO 4)2·12H 2O = Al 2O 3+ NH 3↑+ N 2↑+5SO 3↑+ SO 2↑+ H 2O Ⅱ.氧化还原反应类: 例2.(2011·北京模拟节选) 已知Al 粉与NaNO 3在足量的NaOH 溶液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有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Al + 3NO 3— + 5OH — + 2H 2O =8 AlO 2— + 3N H 3↑ 例3. 400℃亚铁氰化钾(K 4[Fe(CN)6])氧化并分解产生CO 2、KCN 、Fe 3C 及另一种气体单质请写 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5O 2 +3K 4[Fe(CN)6]5CO 2 +12KCN + Fe 3C + 3N 2 规律小结: 此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虽参加反应的物质可能比较陌生,但可依据氧化还原的得失电子守恒思想,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再根据溶液的性质,补上适当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具体步骤如下: 1.根据题中信息,明确题目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 原产物。 2.利用价态变化规律指出可能缺少的含有价态变化的物质,然后配平氧化剂、还原剂的化 学计量数。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介质的酸碱性,添加H 2O 、OH -、H +等物质。 变式练习4.(2011山东)Na 2S 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S 2-+2H 2O+O 2 = 2S↓+4OH - 变式练习5.(2012全国课标卷)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 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COCl 2),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l 3+H 2O 2=HCl +H 2O +COCl 2 变式练习6.(2012上海)已知二氧化硒是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 通过与浓硝酸或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硒以回收硒。Se 和浓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 和NO 2,且NO 和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 和浓硝酸的反应方程式: Se +2HNO 3(浓)=SeO 2 +NO ↑+NO 2↑+ H 2O 配平 反应物和生成 审题 抓信息和限定 依 据 三种守恒关系 推断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中化学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含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 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质量不能.. 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能直接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2.表示的意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 (3)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 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 ③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 2+O 2 2H 2O 为例 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 ③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标准:两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相等)。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 点燃 点燃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提纲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Al--27 Fe--56 Cu--64 Ca--40) 1、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原因:这是因为,从微观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反应物的分子被破坏,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质量守恒。 一定不变的是:①物质质量总和②元素种类③元素质量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数目。 (3)应用 ①求某个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注意的问题 ①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②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③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2、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③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3)读法:(以C + O 2 点燃 CO 2为例) 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4)书写原则: 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书写步骤: ①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②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③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并注意标注向上或向下的箭头。 (6)配平 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3.必背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燃烧 4P +5O 2 =2P 2O 5 (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2)硫燃烧 S + O 2 = SO 2 (现象: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炎焰) (3)铁丝燃烧 3Fe + 2O 2 =Fe 3O 4 (现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4)木炭燃烧 C+O 2 = CO 2 (现象:氧气中发出白光,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5)镁条的燃烧 2Mg + O 2 =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6)氢气的燃烧 2H 2 + O 2 = 2H 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有水珠生成) (7)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KMnO 4 == K 2MnO 4 + MnO 2 + 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2016?曲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O2+H2O+CaCl2═2HCl+CaCO3↓ B. 2NaCl+MgSO4═Na2S O4+MgCl2 C. 2HgO═2Hg+O2 D. 2KOH+CO2═K2CO3+H2O 2.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 B.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 C.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 D. 家用天然气燃烧:CH4+2O22H2O+CO2 3.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C+O2CO B.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2Fe +3CuSO4=Cu+Fe2(SO4)3 C. 镁带燃烧:Mg+O2MgO2 D. 红磷燃烧: 4P+5O22P2O5 4.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生成物是气 体 B. 反应条件是点燃 C.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单质,生成了氧化物 D. 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的总质量增加了 5.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十Mn0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n0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 剂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发生了能量转 化 D. 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6.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B. 配平时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数字 C. 符号△:表示点 燃 D. 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相等 8.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2O、H2、O2的质量比为() A. 9:1:16 B. 9:1: 8 C. 9:2: 8 D. 10:1:9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Al+O2 AlO2 B. C+O2CO2 C. 2H2O═2H2+O2 D. Fe2O3+3CO 2Fe+3CO2↑ 二、填空题(共4题;共17分)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1━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生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 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