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社会、品德与生活.doc

一、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社会、品德与生活.doc

一、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社会、品德与生活.doc
一、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社会、品德与生活.doc

三、英语

2050206英语教育(本)

十五、综合实践

已取得中小学其他学科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或教育学类专业毕业生在申请综合实践学科教师资格时,不需要增加自学考试主干课程考试,但必须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其他人员应增加江苏省自学考试《社区社会工作》(课程代码0028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课程代码00456)和《认知心理学》(课程代码28665)中的两门课程考试(任选两门),并通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教学设计】同唱一首歌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儿童节是自己的节日,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庆祝活动。 2、技能目标:懂得参加集体活动是关心爱护集体的表现。 3、情感目标:培养关心集体,爱护集体的精神。 二、教学难重点: 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个人为班级的庆祝六一活动设计一个方案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图片导入 1、教师谈话: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看图片猜活动的游戏好吗?出示图片,让学生猜。 (2)引出课题:同学们猜的很对。这些活动很有意义,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了。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与往年略有不同,学校要求每个班必须同诵一首诗,同唱一首歌。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闯关探究,学习体验 (一)、教师谈话: 根据学校要求,我班中队委积极研究,制订了一套庆“六一”比赛准备计划。并说,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闯过中队委设置的三道关口,成功过关后,不仅能使班级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每个人还能得到一份礼物。(出示三道关口,指名读。) (二)、学生闯关 1、出示第一关:“火眼金睛”读通知 (1)让学生认真读通知,了解通知内容。 (2)指名回答:读懂了什么?应该怎样做?随后宣布:第一关闯关成功 2、出示第二关:“锦囊妙计”出点子 (1)教师谈话:

怎样才能使我们班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仔细想一想,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评出本组最佳“金点子”。 (2)学生轻音乐的伴奏下书写金点子,并在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我的金点子”,通过交流评价,选出最好的一份方案,进一步完善后形成本次活动的方案。 (4)小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了庆六一的活动方案,我们每个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活动出谋划策,这是我们热爱集体的表现。我宣布:第二关闯关成功 3、出示第二关:“锦上添花”克难题 (1)教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制订了庆祝“六一”活动方案。但是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遇到一些难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出示书上的三幅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指名读图上的文字。 (2)展示第一幅图片 A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鼓励学生多说。随机评价 B 集体交流。 C 引导:如果李小刚自己因为水平差,不愿上场,作为他的同学,你怎样帮助他呢?鼓励学生多说。随机评价 (3)展示第二幅图片 A 教师谈话:大家有什么好的解决的办法? B 引导看图回答。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 (4)展示第三幅图片 让学生看图演一演,在表演中体验参加集体活动的重要性。 (5)小结。出示: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应该做到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生齐读。宣布:第三关闯关成功 三、自我评价,书写感受 1、谈话:同学们,在本课题活动中,感觉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何?请同学们回顾自己在活动中表现,填写课本第40页评价表 2、指名展示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活动,加深感受 1、出示六一活动现场的图片,加深学生对集体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同唱一首歌合唱比赛活动方案(修改稿)

蕲春县第二实验小学“同唱一首歌” 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力、鉴赏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加强爱国、爱校教育,学校决定:开展“同唱一首歌”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的舞台。 一、活动宗旨 通过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艺术教育环境;展现校园文化风采,培养团结合作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班班有歌声、人人都参与”,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普及。 二、活动主题 “同唱一首歌” 三、活动安排 (一)参赛对象 一至六年级所有学生。 (二)比赛内容 参赛歌曲由两首组成,其规定曲目一年级为《海娃变油娃》,二年级为《猜花》,三年级为《凤阳花鼓》,四年级《我爱中华》,五年级《隐形的翅膀》,六年级《送别》。另一首曲目自选,内容要健康向上,贴近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三)比赛形式 1、形式多样(有和声及动作加分); 2、演唱形式各年段自行设计(如领唱、领颂、队形变化、舞台表现形式等),鼓励创新; 3、要求有一名指挥; 4、自备mp3伴奏(u盘拷贝,无需刻碟); (四)活动日程安排 1、4月24日~4月30日发通知及赛前宣传工作。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德育处牵头负责,各班准备工作启动,营造良好氛围。 2、5月1日~5月7日组织学生进行赛前排练,准备比赛所需材料,如服装、道具、参赛曲目伴奏等。 3、5月7日前各班上交参赛曲目名以及参赛曲目伴奏,交于胡志武处。

4、5月份第二周大课间开始展示规定曲目,一天三个班,5月下旬课外活动时间正式比赛(自选曲目)。 5、获得一等奖的班级将在校园艺术节中展示。 四、比赛要求 1、保证每班所有学生全部参赛。 2、服装统一整齐、干净、大方、得体。 3、节奏整齐、音准正确、表现力丰富,具有一定的合唱艺术效果。 4、合唱队员与伴奏音乐配合得当,表现形式富有创意。 5、精神饱满、富有朝气、台风好,上下台纪律良好、行动整齐,服装整齐,符合歌曲表现的内容。 五、评分规则 1、精神饱满、富有朝气,体现师生风采,精神风貌好,上下场迅速。 2、服装整齐、统一。 3、节奏整齐准确、音准好、节奏感强,吐字清楚、声音和谐、具有一定合唱艺术效果。 4、歌曲艺术处理得当,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形式有创新,采用二声部形式演唱。 5、比赛采用10分制,采取现场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最后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六、奖项设置 集体奖:根据总分高低,每个年级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另特设最佳组织奖3名(组织奖参照上下台速度及后场秩序评比)。 个人奖:优秀指挥5名。 七、评委 陈新能张建英谢绪友高晖王德良王浩林洪开金鲁端生 德育处 2017年4月17日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业考试题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专业考试试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关于我国湖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的湖 B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的鄱阳湖 C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新疆的艾丁湖 D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为的纳木错 解析: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的湖 我国海拔最高的湖的纳木错 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新疆的艾丁湖 3.我们的家乡省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他们是家乡的骄傲,其中有一位著名女作家萧红,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她的作品,请选出来(C ) A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B长篇小说《生死场》 C短篇小说《故乡》 D散文《孤独的生活》 4.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中心学说是( B ) A中庸之道 B“仁”的学说 C“生而知之”

D君权神授 5.油锅着火时,可向锅放入(C ),冷却灭火。 A 凉水 B冰水 C切好的蔬菜 D以上都可以 1.以下哪一项不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B ) A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B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C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D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什么(C) A《诗经》、《孟子》、《论语》、《大学》 B《诗经》、《孟子》、《论语》、《春秋》 C《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D《大学》、《中庸》、《孟子》、《春秋》 3. 黄河发源于我国(D)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9个省区,最后于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 A B C D 4. 1814年,英国人(D )制造了第一辆火车机车 A、瓦特B、牛顿C、富尔顿D、史蒂芬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卷 1.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发表了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学会关心”的具体要求包括:①关心自己的健康②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③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④学会相互尊重、友好相处⑤学会理解别人⑥学会说服别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诚信是金》中“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言必信,行必果B.诚实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要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诚实不需要理由 3.曹雪芹写《红楼梦》经历了10年的艰辛,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费了27年时间,徐霞客用27年写完《徐霞客游记》,司马迁写《史记》15载忍辱负重……这些事例说明()。 A.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B.失败是成功的阶梯 C.胜败乃兵家常事D.失败了不要灰心丧气 4.20世纪末,激光照排彻底超越了传统的印刷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把中文印刷术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它的发明者是()。 A.王永明B.比尔·盖次 C.王选D.裘伯君 5.()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洋,约占地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 A.大西洋B.北冰洋 C.印度洋D.太平洋 6.西班牙被称为旅游王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多彩的西班牙文化。其中有代表性的是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②米开朗琪罗的《胜利女神》③毕加索的绘画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⑤斗牛()。 A.②④⑤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③⑤ 7.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 A.因材施教B.为人师表 C.创新与实践D.教会学生学习 8.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这句话表现的主要是()对人成长的影响。

一年级音乐上册《同唱一首歌》教案

第三课祖国您好 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颂祖国》。 2、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同唱一首歌》,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教学重难点: 慢慢积累熟悉歌曲唱名所获得的音高感受;培养学生边唱边拍能力,感受歌曲的节拍。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录音带、爱国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聆听《颂祖国》后,学生能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能够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2、用听唱法学唱《同唱一首歌》,在感受歌曲时进行拍手、拍脚,有一定的节拍意识。 3、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以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做吹喇叭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练声曲:1=C→F3∕4 530∣530∣535∣3 00‖ 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弹琴,学生聆听。 2、老师自弹自唱,学生认真听。 3、老师带学生进行拍手拍腿的动作,第一拍拍手,第二、第三拍拍腿。 4、合着节奏边拍手拍脚边朗读歌词。 5、跟着旋律边拍手拍脚边唱歌词。 6、分小组编创动作,小组交流。 7、一组一组展示编创的动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出优胜组,进行表扬。 四、聆听《颂祖国》。 1、要求学生初听音乐时轻轻拍着手合上音乐。 2、谈一谈,听了这段音乐是想跳舞还是想散步? 3、复听音乐,要求学生动起来,将自己对乐曲的愉快感受表现在动作上。 4、个别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5、启发学生编创节奏,老师指导。 6、进行交流创编活动。

五、进行课堂小结。 1、表扬大胆创编的学生,鼓励学生要积极上音乐课。 2、我们要热爱伟大的祖国,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热爱学习做起。 教学反思: 课堂里,前面几个环节都还不错,学生兴趣很浓,课堂活跃。但是在填词演唱这一环节里,第一,让学生唱的时间太短,没有把歌曲唱熟;第二,我没有放开,总担心学生没有唱好或者是不会唱,在他们唱的时候,总是有我的声音。学生很被动,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导致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演唱气氛不够高,演唱质量也不够好。如果在前面几个环节里节奏快些,争取一些时间放在填词演唱这一环节中,我改变原有的主动身份,充分展现学生主体,让他们自己唱,使之产生极高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增强了主体参入意识,形成了教与学的整合。出现乐句错误时,我再单独把错误句弹琴教唱,纠正。那么歌曲掌握的会非常熟练。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卷首语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完整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价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价标准 参赛教师姓名:序号:参赛课题:班级: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得分 教学设计20分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生活化、情景 化和活动化,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体现用正确的价值 观引导。 2.教案预设合理,教材处理得当,能将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突出学科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3.板书设计合理,对学生有引导作用。 教师行为30 分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精当,教学活动生动,教学方法恰当,问题设计 科学,时间分配合理,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5.根据学科特点,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创设了师生互动共进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师生共同体的形成。 6.及时运用评价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和矫正,鼓励学生创新,增强学生自信。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现实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能合理、高效、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行为30 分 8.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得主动、积极,快乐,活动时间充足。 9.思维活跃,大胆质疑,能借助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方法。 10.学习方式有创新,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规范、有实效。

教学效果20分 11.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参与面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灵得到震动,产生情感共鸣,在生成新的问题时获得一定的体验和感悟。 12.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得到丰富和发展,教学活动实在,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评课 意见 总分 评委签名: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音乐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音乐第三组 教学主题:祖国您好 课时:共两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一年级 /中牟县荟萃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本科侧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将热爱祖国的教育内容,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本课配合主题编排了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聆听和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并在《同唱一首歌》第二段歌词处留出空格让学生填词,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同时,增强民族大家庭,大团结意识。 2.教材分析

歌曲《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四三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生活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发展而成。歌曲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预示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3.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设置情境、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针对这一特点,在平日的教学中,恶剧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2、能根据自己最乐于交往的好朋友的名字或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即兴创编歌词,并会演唱和表演。 3、简单了解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并初步懂得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道理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在歌声表达出团结友爱之情和热爱祖国之情。

(10) 身边的危险

(10)身边的危险 主题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身边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了解这些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极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2. 指导学生通过网调查、社会考察、采访、问卷等形式,在活动中观察身边的安全隐患,学习、制定预防措施。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1.将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确定各小组负责人,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 2.搜集遭遇危险的案例。 教学过程: 1.活动引入。 这是一组表现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危险场景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哪些危险的事,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从而引出这一主题的实践活动—认识“身边的危险”。 2.活动天地 “生活中的危险” 在学生生活的周围安全隐患是比较多的,让学生在社区、学校周围走走看看,观察哪些地方有哪些安全隐患并学会用文字、图画、照片或录像等方法进行记录,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让学生对自己生活周围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解。 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说表中所列的,这些是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再说说出了表中所列的现象外,自己还观察到周围环境和同学行为上有哪些安全隐患,互相提醒,最后检查自已的日常行为是否有安全隐患存在,并将其记录下来。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身边还存有安全隐患。

“他人带来的威胁”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对别人构成的威胁,启发学生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身上的事或者从报纸、电视、杂志看到的事,这些事会对人造成什么样的威胁,如何分辨这些现象,知道如何防止这些威胁的发生,当威胁发生时,又该如何巧妙脱身。 引导学生搜集由于他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别人安全威胁的事例,让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意在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危险,同时懂得自己的不安全行为不仅可能伤害自己,往往还会给别人带来危害。 教后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解读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 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 (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 (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 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2021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同唱一首歌》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同唱一首歌》 1.感受歌曲欢快优美的情绪,理解歌词。 2.学习切分音及休止符的唱法,并能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三拍子的歌曲。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小朋友要团结友爱。 1.了解活动中四个小朋友的民族(蒙古族、藏族、族、彝族)以及民族服饰。 2.《同唱一首歌》音乐盒带。 3.教师教学资源。 4.三拍子的节奏卡。 5.歌曲的节拍图片。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吗?(喜欢)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们学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同唱一首歌》,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少数民族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唱歌,小朋友们欢迎他们吗?(欢迎) (二)引导幼儿观看课件,介绍新朋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猜想这些小朋友是哪个少数民族,从课件中找出他们的民族特点。 小冬木是蒙古族小朋友,小卓玛是藏族小朋友,小古力是族小朋友,()小莲花是彝族小朋友。请幼儿说出新朋友的民族。 2.发声练习,练习用三拍子的节奏唱出四位新朋友的名字。 教师出示节奏卡---视觉(大—小—小)的关系,形象的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关系。用声音高低来表现。 (三)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欢快优美的情绪。

2.提问:歌曲里面唱了什么?有什么人?在做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四)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出示歌曲的节奏图谱,学习三拍子歌曲切分音和顿音的唱法。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请幼儿说出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2.引导幼儿看图谱,幼儿跟随老师进行跟唱,学习歌曲旋律。指导顿音和切分音的唱法,并拍打出歌曲的三拍子节奏。 (五)教师指导幼儿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男女对唱,分组对唱,等形式来愉快的唱歌。 2.欣赏同伴演唱:请个别的幼儿到台前来演唱。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什么民族的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汉族小朋友要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和睦相处,做好朋友。

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评估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与评估 第一章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价值 第一节品德与生活学科价值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

预防身边的危险

预防身边的危险 ——学会保护自己 齐一分校应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让孩子平安长大”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孩子的安全永远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可能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然而,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的孩子飞来的噩耗。安全事故猛于虎,任何一次安全事故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我们家庭的美满和幸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家居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运动安全、灾害危险自救、自卫防护等等,这些都需要让孩子们了解,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 指导目标: 1、通过指导,让家长了解孩子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 2、教会孩子掌握一些常见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3、让孩子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机智冷静地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重点和难点:让孩子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机智冷静地保护自己,寻求自救的方法。 指导准备:PPT 指导准备:指导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引入,引出课题 1、事件回放 2014年10月,河南平顶山,9岁的乐乐和家人一同到河滨公园玩耍,乐乐的姥爷带着3岁的弟弟和他先行进园。因照顾幼小的弟弟,乐乐趁家人没注

意钻过一米多高的铁栏近距离观看关在铁笼里的黑熊。 据乐乐回忆:“我当时看到好几个小朋友都在铁笼与铁栏之间,我就跟他们一样钻进去了,我站在铁笼旁边,没有把手伸进去,忽然黑熊的头就钻出来咬住我的胳膊,我就开始喊‘救命’,后来姥爷赶来把我救出了铁栏。”但此时,乐乐的右胳膊已经被熊咬掉,乐乐被紧急送至郑州骨科医院,由于组织损伤过于严重,只能接受截肢手术。乐乐的父亲拿着从熊嘴里抢过来的胳膊,痛哭了一夜,但为时已晚。 师:看到这则新闻,相信大家的心情一定很沉重。请大家来说一说,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 2、家长交流 3、教师小结:孩子被狗熊咬断了一只胳膊,错在孩子太鲁莽,也错在家长太疏忽。这样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呀!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是,他们的能力和体力却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对突发事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当处于危险之中时,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是何等重要啊! 4、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孩子们的危险,往往是因为家长疏于管教。我们会看到一些这样的镜头:孩子追逐小狗、小猫,在大街上乱跑;放学后孩子之间边走边打闹;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直接飞奔过去;在马路上踢球;骑着自己的小自行车,在马路上转悠,甚至几个孩子一起比赛…… 这样危险的行为家长们有看到过吗?自己孩子的身上有吗? 5、出示课题:预防身边的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二、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

鲁洁解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鲁洁解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回归生活:理解标准的基本线索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门课在原有课程(包括品德课,社会课等)基础上所作出的改革,最主要的(或最根本的)表现在哪里?我们的回答是:“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在基本理念上的变革。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我们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我们所反对的是:脱离、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教育。应该说:“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杜威就警告,专门化的教育(也即是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 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随着课程门类的增多,人类的每一方面的生活,都成为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分门别类,彼此孤立地进行教与学。每一门课程往往都是以各自的学科逻辑来安排它的体系,如:历史:中-外历史、古-今历史,地理:中国——世界地理,品德:把原本根源于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分列为一些抽象的规范如诚实、勇敢、集体主义、爱

国主义等等规范,它们构成了品德课的体系。学习的过程就是跟列入课程内容的抽象概念、体系、文字、符号打交道,把它们的字义弄明白了,背诵出来了,通过考试了,与学习者的实际生活过程可以是毫不关联的,这些就是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内在地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危机。应当承认,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学校还不可能废除,那未有没有可能从这样的危机中走出来?这可能成为当代教育和课程改革所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这次我国所进行的课改,大家也会发现“生活化”成为各门课程改革所共有的趋势:如数学、语文、科学等等。 “回归生活”是我们课程所追寻的理念,什么是“回归生活”它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 我们的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到这个本源中去。正是这种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标准是按照一种生活的逻辑来建构的,改变了过去学科逻辑的体系。 “品德与生活”是按照儿童几个方面的生活:健康、安全的,愉快、积极的,负责、有爱心的,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品德与生活”是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圈(场域)来建构,我的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

歌曲《同唱一首歌》Word 文档

万昌镇中心学校(一)年级(音乐)学科教学设 计 授课人韩铁群教学内 容 歌曲《同唱一首歌》 备课时 间 授课时间第(1)课时总第( 6)课时 教学目标1、能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2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3、了解各民族团结一心,增强对祖国妈妈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背唱歌曲,通过歌声、律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背唱歌曲,编创歌词。 教学准备电子琴,电脑,节奏卡,幻灯片图片。 设计思路集体意见

教学过程一、唱法,练习法,引导启发式、竞赛活 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勤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与教师问好。 2、感受音乐不同,回答问题。 (1)听《颂祖国》随音乐做动作。 (2)聆听《同唱一首歌》录音,感受这首乐曲与上 一首乐曲有什么不同? (3)回答问题。 (4)复听歌曲,感受三拍子,听边进行拍手拍腿的律 动。 3、学唱歌曲: (1)看大屏幕,听范唱歌曲。边听边进行拍手拍腿律动。 (2)看大屏幕,听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用手指点歌词,通过歌词位置了 解歌曲节奏及旋律。 (4)边指着歌词边跟教师按节奏读歌词至熟练。 (5)跟钢琴视唱歌曲。 (6)完整唱歌词。(声音要轻)(7)边唱歌曲边打三 拍子的节奏,表现三拍子的强弱。(8)用喜欢的方式 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的 歌词中小朋友 的名字都代表 的是一个民族, 所以为了让学 生记的清,记的 牢,在读每个名 字的同时都教 会学生配以简 单的民族舞动 作,学生乐此不 疲。 设计思路集体意见

拓展歌曲。 (1)谈话: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都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谈话:56个民族56朵花,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自己民族的服侍、舞蹈。 (3)出示民族服侍。 (4)示范舞蹈动作。 (5)提问:谁愿意把你会的民族舞蹈或民俗方面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6)总结:同学们说的、跳的都非常好。 5、指导学生歌曲创编歌词。 (1)谈话:你能把歌曲开头四个少数民族小朋友的名字换成班里同学的名字吗? (2)教师举例。 (3)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小结学生编创情况,给予鼓励和积极的肯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6、教师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小结: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还有你、我、他和她,同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中,妈妈爱我,我爱它。让我们同唱《爱我中华》抒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 (3)播放多媒体课件,聆听感受歌曲,拓展到生活中。 7、与学生道别,播放音乐。整节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互动中,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

《5.身边的危险》教案

《身边的危险》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教学重点 有初步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懂得怎样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课前准备 1、教师给学生提出安全隐患的概念。 2、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危险。 3、把安全隐患的例子制成幻灯片或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对这些危险缺少应有的警觉和预防,有可能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故,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那么,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遇到危险又该怎么办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讨论学习。 活动一: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课前观察到了哪些安全隐患。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指导学生说明自己是怎么发现的,发现的途径有哪些。要组织好这一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前认真观察身边的安全隐患。 活动二:看一看由学生的发现,教师再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具体指导,扩大范围,让学生在对安全隐患的查找中树立安全意识。在这一活动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有关安全隐患的图片,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给学生。 二、新授 1、看一组图片(课本第19页插图)。图片中的同学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2、结合课本20页表中内容,通过设置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考虑如果自己处在那种情

景中会怎么做,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应变能力,然后填一填“我学会的自护自救的方法”。把生活中常见的危险以及相关数据填一填,写一写,然后集体交流。 3、指导学生认识生命是宝贵的: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危险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结合课本21页插图相互说一说,也可根据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教师小结: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危险来临时,要学会自我保护,机智救人,理智救灾。 4、指导学生学会自救自护: 出示图片:一个学生落水喊救命的情景。讨论:遇到这种情景你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辨析:课本中的三种不同做法,你认为谁的对?你赞成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结合实例说明,对于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 5、播放关于生活中安全常识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谈收获,谈体会,并填写“我学会的自护自救的方法”表。 6、活动拓展: (1)编写“安全伴我成长”小童谣。 (2)“我做小小安全员”活动。

音乐教案同唱一首歌

音乐教案《同唱一首歌》 教学课题:人音版第一册音乐第三课 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用自然的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同唱一首歌》,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欣赏《颂祖国》,感受音乐热烈且欢快的情绪。 3.了解各民族团结一心,增强对祖国妈妈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背唱歌曲,通过声音、律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歌曲《同唱一首歌》第四乐句节奏。 2.编创歌词。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钢琴、歌片、录音带、打击乐器、道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大屏幕)。 提问:我们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在图中第几个孩子是汉族的? 学生回答,并在图中指出汉族的娃娃。 提问:图中还有哪几个少数民族的孩子? 学生回答并指出是第几个。 (感受及了解四个民族典型舞蹈动作) (1)、多媒体展示蒙古风景(出示地图上的蒙古自治区),欣赏蒙古族舞蹈。 (2)、多媒体展示西藏风景(出示地图上西藏自治区),欣赏藏族舞蹈。 (3)、多媒体展示新疆风景(出示地图上维吾尔族自治区),欣赏维吾尔族舞蹈。

(4)、多媒体展示云南风景(出示云南地理位置),欣赏傣族舞蹈。 (三)、新授歌曲《同唱一首歌》 1.初听音乐,熟悉歌曲旋律。 这四个地区的小朋友欢聚一堂,来到这里,为我们《同唱一首歌》。 提问:这些小朋友叫什么名字? 播放范唱。 介绍来自这四个民族的小朋友。 (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 2.听教师范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伴奏,感受三拍子韵律)。 3.学生跟教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认识休止符,重点读准最后一名节奏。 5.先跟琴模唱旋律,现跟琴唱歌词。 6.复唱歌曲,提示重点,解决难点。(注意歌词中的"像呀"的"呀"轻轻地带出来,"妈妈"两个字要唱的亲切一些,结尾稍慢一些。注意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表达情感) 7.完整演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歌曲。 8.游戏。随音乐做歌唱接龙,分小组表演。 9.小组讨论、创遍歌词,教师指导。(把自己的名字及同学的名字遍入歌曲当中。) 10.分组表演创编歌曲。(以小组形式用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并作评价) (四)、聆听《颂祖国》 新疆维吾尔族的人们,在国庆这天,专门为我们祖国母亲献上了热情的舞蹈。 播放视频,欣赏《颂祖国》。 全体学生随音乐拍手。 (五)、总结 1.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完整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征求意见稿)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为规范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理念和实施要求,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第1条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3条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4条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进行单元备课。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6条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7条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8条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9条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 第10条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11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12条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案主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13条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第14条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15条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16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17条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18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