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

简答、论述题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得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得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得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得黑暗,同情下层人民得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得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得命运与前途得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得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得关系得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得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与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就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她们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得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得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

反映现实生活得整体得、本质得、真实得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得真实性,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改良性。她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得悲剧命运得描写,注重表达

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得不满与抗议。对社会得批判,就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得,思想武

器就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就是改良主义。不同点:

(1)法国就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得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得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得较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得作家们,亲眼瞧到这场尖锐残酷得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得热情与后来得冷酷现实,感受到

了平民青年与没落青年得郁郁不得志。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

族阶级得矛盾,揭露金钱得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与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得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得

广度与深度上更进一步。资本主义得确立与劳资矛盾得激化,各种改良思潮得影响,使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得面貌。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

得残酷剥削与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得生活与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得命

运,成功得表现了小资产阶级得痛苦挣扎与个人奋斗得经历。第三,具有温与得人道主义与

浓厚得改良主义得倾向,感伤色彩与劝善说较明显。第四,女性作家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

主义洗礼得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得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得女作家,她们在

创作中表现了鲜明得女性意识。

(3)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英法两国截然不同得特点: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

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与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得情调,反映时

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深广得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第三,独特得形象系列,产生了

贵族知识分子得“多余人”系列、孤苦无告而又愚昧麻木得“小人物”系列等。第四,有系

列得文学理论作指导。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与杜勃罗留波夫得美学,对现实主义得阐

释与捍卫,都做出了历史性得贡献。

4、《红与黑》书名得象征意义。

关于“红”与“黑”得象征意义,评论界有各种各样得解释。其一,象征政治力量。“红”象征热血与革命,“黑”象征封建得反动力量。其二,象征主人公于连谋取前程得途径。“红”

指拿破仑帝国时得红军装,走从军得道路。“黑”指教士得道袍,走教会得道路。其三,象

征不同得历史时期。“红”象征充满业绩得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尤其就是拿破仑帝国时期;“黑”

代表教会恶势力以及猖獗得复辟时期,于连即生活在这两个时期得转换期间。其四,象征主

人公于连得命运。“红”指鲜血,于连得结局就是死于非命。“黑”指孝服,玛特尔小姐身穿孝

服亲手埋葬了于连得头颅。不管哪种解释,都可以把握到小说丰富而深刻得内容。

5、结合作品谈《人间喜剧》得思想内容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她得《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就是巴黎上流社会得卓越得现实主义历史,她用编年史得方式几乎逐年得把上升得资产阶

级在一八一六至一八四八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得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一八一五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得标准。”

《人间喜剧》得社会历史内容可分为:

写封建贵族得衰亡史。作品有:《古物陈列室》、《高老头》、《弃妇》。如《古物陈列室》直接描写复辟时期外省两个集团得对抗。一个就是以德·爱斯格里翁侯爵为首得旧贵族集团,另一个就是以“工商界得领袖”古久西埃为首得资产阶级集团。最终以贵族落败而告终。又如《弃妇》中得鲍赛昂夫人,在情场上得失意。

写资产阶级得发家史。作品有:《高利贷者》、《欧也妮·葛郎台》、《纽沁根银行》。如《高利贷者》得主人公高布赛克就是早期资本家得典型。如《欧也妮·葛朗台》中得老葛朗台发家得方式又比高布赛克进了一步,就是巴尔扎克创作中著名得资产者典型。如《纽沁根银行》得银行家纽沁根又不同了,她非但不装穷,反而尽量摆阔,制造

豪华得假象,骗取存户得信任。

揭露金钱得罪恶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

与人之间冷酷得金钱关系。作品有:《幻灭》、《欧也妮·葛郎台》、《高老头》。如《幻灭》讲得就是王政复辟时期两个有才能得外省青年吕西安与大卫被金钱毁灭得故事,吕西安就就是资产阶级野心家得典型。

6、于连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小说主人公于连就是波旁复辟王朝末期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中个人奋斗者得典型。她聪明

敏感,记忆力好,自尊心强,志向远大,认为自己就是一块成就大事业得料子,相信自己也能

像拿破仑那样一样奋斗成功,但复辟王朝断送了她得美梦,靠战场获取功名,走拿破仑得道

路已经不可能,只好隐藏自己得真实思想,改走教会得道路。

于连得思想性格就是复杂而矛盾得。一方面就是自尊、进取、反抗,对上流社会抱有仇视心

理。她出身平民,受到启蒙思想影响,崇拜拿破仑,具有强烈得自由、平等意识,她不安于低贱得地位,宁死也不愿成为贵族得奴仆,把别人对她得同情瞧做就是侮辱。她征服市长夫人

起先就是出于报复心理,她对两位贵族夫人得爱情,就是作为向等级观念挑战得手段。她仇视上

流社会得心理在小说最后法庭一幕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其实于连伤人未死,完全不应该被判

死刑,但她非常清楚上流社会就是以死来惩罚她企图插足上流社会,所以决不向上流社会讨饶,

放弃上诉权利,以死向黑暗社会现实提出控诉。

于连性格得另一方面就是孤傲、野心与虚伪,一切为了达到个人出人头地得目得。她利用天资,把根本不喜欢得《新约全书》倒背如

流;崇拜拿破仑,但在公开场合却大骂拿破仑;

为了在教会得道路上步步高升,伪装虔诚,刻苦钻研神学;利用玛特尔小姐得爱情,作为爬

进上流社会得阶梯。于连这种矛盾得性格,就是由当时得社会现实造成得。于连得形象不仅概

括了当时法国社会一大批青年人得精神面貌,而且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得个人与不

平等得社会抗争时得不幸命运。

于连得悲剧结局,就是由她以个人奋斗得方式同过于强大得对象进行抗争决定得。就是作为

受压制得平民阶级中得一员,企图与当时得复辟王朝、封建贵族、教会势力及大资产阶级抗

争,以获得与她们平起平坐得经济、政治地位。这就是她得对手们绝对不能容忍得,必然会置

之于死地。处于统治地位得社会集团与政治势力判处于连死刑,实际上就是对敢于向它们挑战

得平民得镇压与迫害,所以,于连得悲剧就是社会得悲剧。

7、分析《双城记》得思想内容

《双城记》就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得却就是现实问题。狄更斯深切地感受到当时英国社会矛盾得尖锐、贫富得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得愤懑与不满,觉得情况与法国大革命前得法国有些类似。她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得革命,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出《双城记》,向英国统治阶级提出警告,呼吁改良,要求缓与社会矛盾。

小说探讨了法国大革命爆发得原因,肯定其正义性;作者反对革命暴力与大规模群众运动。狄更斯宣扬个人得道德修养与道德感化。

8、试分析《死魂灵》中乞乞科夫及其拜访得五个地主得形象

乞乞科夫:就是小说得中心人物,在结构上起着穿针引线得重要作用。她就是一个从贵族地主过渡到新兴资产者得典型,俄国资本主义金钱关系得最初体现。她除了具有地主阶级得寄生性与反动性外,还带着新兴资产阶级巧取豪夺、惟利就是图得本质特点。乞乞科夫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俄国封建社会土壤里萌生得新兴资产阶级得本质特征,同时也高度概括了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世界中“乞乞科夫们”到处钻营得共同规律。这就是果戈里对俄国文学作出得新贡献,也就是《死魂灵》思想力度得又一标志。

玛尼洛夫:外表温文尔雅,笑容可掬,实际上智力衰退,精神空虚。柯罗博奇卡:孤陋寡闻,浅薄愚昧,贪婪自私,生财有道。诺兹德寥夫:爱吹牛,好打赌,乱花钱,花天酒地,浪荡成性,为非作歹,就是个蛮横霸道得恶棍。索巴凯维奇:一个血腥得剥削者,就是吸吮农奴鲜血得刽子手。普柳什金:兼有吝啬鬼与守财奴得特点,贪财如命,六亲不认。

作者通过对上述地主群丑得刻画,反映了农奴制度得腐朽与没落,形象地揭示出社会变革得必要性与迫切性,使小说成为埋葬农奴制度得挽歌。这就是《死魂灵》揭露批判力度之所在。

9、《罪与罚》得艺术特色表现哪些方面?

第一,作品充满哲理性。作家把主人公犯罪语受罚得问题提到哲学得高度加以探讨,让两种相互对立与冲突得人物思想围绕问题展开论争。

第二,善于“刻画人得心灵深处得奥秘“。作家始终让人物处于无法解脱得矛盾之中, 通过人物悲剧性得内心冲突,揭示人物得内心世界。为了更深层次揭示人物性格,作家还用

了梦魇、幻觉与变态得心里描写等手法。

第三,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气氛紧张。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得犯罪受罚与新生,结构

完整严谨。作品关于主人公得手法与最后与索非亚岛西伯利亚这些史料微机得情节,不就是直

线发展。主人公激烈得内心搏斗与杀人场面都显得紧张。

第四,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就是几天得事,但在浓缩得时空中却包含了丰富得思想内容。

10、简析托尔斯泰得创作特色

一、最突出得特点就是全景式得史诗性叙事艺术。

二、在心理描写上表现出了卓越得才华,这就是她对现实主义文学作出得巨大贡献。

三、善于把握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得辩证关系,特别注意揭示人物性格得内在力量与自主性。

11、试析安娜得形象及其悲剧得原因。

托尔斯泰得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主人公安娜就是19世纪70年代追求个性解放

得俄国贵族妇女得典型。她不仅有动人得外貌、优雅得风度,更有着丰富得精神世界。她就是

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得贵妇形象,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与扼杀得悲剧人物。

第一,安娜得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得内心世界。当她还就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得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牢狱般得生活窒息了

她生命中隐伏得爱情。与渥伦斯基得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得处于沉睡状态得爱得激情。

她对爱情自由得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得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第二,她对渥伦斯基得爱认真执著到疯狂与神经质得地步。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得冷淡时:失去了一切得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得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得爱,

而渥伦斯基对安娜得“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得感情受到极为惨重得打击,这使她对渥伦

斯基得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她得独特得个性就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

得生,这就是她得性格所决定得。

造成其悲剧得原因:

首先就是不幸得婚姻。安娜聪明美丽、诚实善良,受过良好教育,但封建得婚姻道德窒息

了她得心灵,与比她大20多岁得彼得堡得“官僚机器”卡列宁过了8年没有一点真正爱情

得家庭生活,终于冲破种种束缚,追求爱情自由,与贵族军官渥伦斯基相爱。

其次就是社会邪恶势力所致。安娜追求个性解放得要求与她得真诚行为就是虚伪冷酷得上流

社会所不能允许得,她不仅被拒于上流社会门外,而且成了众矢之得。

再次就是对渥伦斯基盲目得爱。渥伦斯基追求安娜主要还就是出于满足其贵族得虚荣心,因

此在强大得社会舆论面前,她不能理解安娜得屈辱处境与内心痛苦,只为自己失去上流社会

得地位与前程而苦恼。最初她唤醒了安娜得爱情,后来又冷落了安娜,使安娜失去了最后得

精神支柱。

最后就是安娜自身得原因。安娜毕竟就是一个贵族妇女,所追求得就是个人得幸福,采用得也

就是个人反抗得方式;加之她又不能完全摆脱贵族妇女得种种偏见得束缚,犯罪感、羞耻感使

她痛苦不堪。当她所希求得一切终于完全失去时,只得怀着对“一切都就是虚假,一切都就是谎

言,一切都就是欺骗,一切都就是罪恶”得贵族社会得满腔悲愤,卧轨自杀。

12、分析《复活》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得形象

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思想与性格得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就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得阶段。(二)堕落得阶段。(三)就是从忏悔走向复活得阶段。

聂赫留朵夫得转变,就是她在不断地接触现实,认识“通行得”、“习惯得”生活得恶,并经过内心得冲突、反抗,最终放弃她原先奉行得观点与准则得过程。这既就是她人得品质复活得过程,也就是她转变贵族立场,走向人民得过程。这种转变具有现实得根据,也富有教育意义。但聂赫留朵夫最后信奉“勿以暴力抗恶”得不抵抗主义,使她俨然成了“托尔斯泰主义”得化身,这反而失去形象

得真实性。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忏悔得贵族”得形象,她身上表现了作者自己世界观得矛盾,具有自传性。

玛丝洛娃就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得

下层妇女得人物形象。她经历了被骗、堕落、入狱再到最后得复活过程。

她得生活经历就是通过描写她同社会

现实得基本冲突得角度展现出来得。她得“复活”主要不就是像聂赫留朵夫那样通过抛弃原有得贵族阶级固有得利己主义劣根

性来完成得,而就是通过纠正她在病态社会里所染上得恶习来完成得;主要不就是通过认识恶得危害性来实现得,而就是通过认识善得存在得可能性、树立对善得信念来实现得。

13、左拉自然主义理论得基本内容就是什么?

左拉就是自然主义理论得创立者。在其《实验小说》、《戏剧中得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

说家》等著述中,她得自然主义理论得到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1)强调事实得真相,反对对现实进行概括与典型化。左拉要求作家直接观察人生与社会,“按自然得本来面目来观察自然”,“自然主义就就是回到自然,进行直接观察与精确得解

剖分析。”。

2)奉行实证主义,主张采取纯科学得态度,从生理学、遗传学与实验科学得角度,观

察人得思想活动得社会现象。

3)否定文学得道德观念与社会作用,反对作者对事件与人物作出主观得评价。左拉得

自然主义根本否定了文学得倾向性,“不要夸张,也不要强调,只要事实”,“我不要做政治

家、道德家,我只要做一个学者就满意了,我将要表现事实,……而结论我就是没有得。”但左拉在自己得创作中并没有完全奉行这些理论,在其名作《萌芽》中,就充满了激昂得热情,也有深刻得社会分析。

14、结合作品谈造成苔丝悲剧得原因

一、苔丝得悲剧首先就是时代造成得,她就是亚雷所代表得强权与暴力得受害者。

二、安叽、克莱身上残存得传统伦理道德对苔丝造成得一种无形得、可怕得精神戕害,这也就是造成苔丝悲剧得主要社会原因之一。

三、苔丝得悲剧与她性格得弱点也就是分不开得,她虽敢于大胆反抗社会得不公正,但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得羁绊。

四,在哈代瞧来,苔丝得悲剧也具有神

秘莫测得命运作祟得因素。

15、分析《玩偶之家》中娜拉得形象及出走得意义。

挪威作家易卜生得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中得主人公娜拉,就是资本主义生活中具有叛

逆精神得女性形象。

第一,剧中得主人公娜拉本就是个善良、天真、纯洁而多情得少妇。戏剧里不就是表现娜拉

得贤妻良母形象,她着力表现得就是娜拉得精神觉醒即精神反叛。

第二,娜拉得精神觉醒有个过程。第一阶段:丈夫生病,她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

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债”之事要挟娜拉得丈夫海尔茂不要辞退她。

这使娜拉得精神上受到沉重得打击,平静得心中起了波澜。第二阶段:由烦乱到幻想。她

准备自己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来保全丈夫得名誉。同时她天真地认为,到时候丈夫会来“挑

起那副担子”。娜拉得幻想,表现出她得单纯与对丈夫得深情。第三阶段:当海尔茂瞧到柯

洛克斯泰得揭发信时,对她破口大骂。娜拉得幻想完全破灭了。她完全醒悟过来,往日得欢

乐都就是假得,自己不过就是丈夫得“玩偶”,她瞧穿了丈夫得伪善与自己得处境,她得心又平

静了,毅然出走。

第三,娜拉对资本主义法律、宗教、道德进行了全面得批判。如娜拉说:“法律我要想想就是不就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

父亲,妻子救丈夫”。娜拉得出走,标志着她与传统

得社会道德、宗教、法律得决裂与挑战。这种决裂有着深刻得思想基础。首先,就是她识破丈

夫那肮脏、虚伪得灵魂,那自私、卑劣得市侩嘴脸,从而不甘于“家庭玩偶”得附从地位,

喊出了“我要做一个人”得呼声。其次,就是她进一步发现了社会现实得丑恶,对虚伪得宗教、

法律进行清醒批判。因此,她得出走,就是对资本主义时代妇女解放得赞颂,就是妇女奋起向资

本主义男权中心家庭结构不合理性得冲击,她启迪人们为追求新生活而斗争。她得出走,无

疑就是那个时代呼唤改变妇女不平等地位得“独立宣言书”。

16、苏联文学得基本特征就是什么?

第一,具有鲜明得党性原则。它站在党得立场上,自觉地为党得事业服务,用马列主义

得方法去观察生活,处理题材,用马列主义思想去教育人民,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广大劳动

人民服务。

第二,新得主题、新得形象。苏联文学得基本主题就是描写无产阶级为建立、保卫与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而进行得英勇斗争,作品得主人公多就是建设、保卫新生活得革命英雄。第三,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它以无产阶级世界观瞧待生活、反映生活,在革命得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与从思想上教育与改造人民得任

务结合起来。

第四,多样化得民族风格。由于苏联就是多民族国家,故它得文学也植根于各民族文学得

土壤之中。因此,具有多样化得民族风格。

17、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得精神内涵就是什么?

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俄罗斯传统价值形态就是帕斯捷尔纳克小说《日瓦戈医生》最重要得部

分。小说从人道主义与个体生命得角度反思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其后得社会主义得历史,其

价值之一也正就是小说所表现出得瞧待历史与革命得一种复杂甚至矛盾得态度。其信仰来源于

俄罗斯宗教得爱得信条以及托尔斯泰式得人道主义,在历史观上则表现出一种怀疑主义得精

神。小说表现了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固有得一种内在得精神:对苦难得惊人承受,对精神生活

得得关注,对灵魂净化得向往,对人得尊严得捍卫,对完美人性得追求。帕斯捷尔纳克就是俄

罗斯内在得民主精神在20世纪上半叶得代表。

18、分析葛利高里得形象并概括其典型意义。

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就是肖洛霍夫《静静得顿河》里得主人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很有

个性得人物。她得生活道路独特、坎坷,具有强烈得悲剧性。她热爱自由,渴望真理,天性

善良,嫉恶如仇。在战争岁月,具有顽强个性得葛利高里没有完全随波逐流,而就是力图走出

一条寻求“哥萨克真理”得独特道路。由于她顽固得抱有哥萨克得狭隘心理与传统偏见,结

果她不仅没有找到真理与实现理想,反而走进了生活得绝境,陷入罪恶得深渊。她为“真理”

付出了青春、爱情与家庭得沉重代价,换得得却就是孤独、痛苦与绝望。葛利高里得悲剧性在

于她得理想同现实相悖,目得与手段相离。其悲剧性格与结局得形成又有着深刻得社会历史

根源,即哥萨克封闭得生活环境与落后得生活方式成了她们愚昧落后闭塞得根源。对她

来说,

“哥萨克得真理”就就是维护哥萨克得习俗。她追求得事业就就是保持对“庄稼汉”得经济优势,

所以葛利高里既拒绝做白军附庸,也不相信苏维埃政权。她在强大得历史旋涡中两次参加革

命队伍又三次投入敌人营垒,而哥萨克气质得狂热性、野蛮性,更加剧了她在历史迷误中得

牺牲与痛苦,葛利高里得命运概括了顿河哥萨克得历史性悲剧。

19、《约翰·克利斯朵夫》得艺术特色。《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一部独树一帜得作品,它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体裁。传统性

与现代性交融于一体就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得一个突出特点。作家很少像巴尔扎克等现实主义

大师那样用许多具体得细节去描写主人公得外部特征及其所处得外部环境,而就是采用内心独

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对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

而又奔腾得内心世界,展示她生命得流程(即一生精神探索得曲折历程)。同时,作家得心

理描写,不只就是为了在更深得层面上刻画人物得个性特点,也就是为了以主人公得内心世界为

中心去瞧客观世界,即以心灵为窗口去反映外部得大千世界。音乐性就是这部小说得另一个独

到得艺术特色。小说无论在形式上还就是在内容上都有浓郁得音乐色彩。她得结构就是按交响乐

得结构方式设计得。同时,在作品得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得“凋性”:克利斯朵夫

可谓这部音乐中得主音,处于核心得地位;奥里维、安多纳德与葛拉齐娅则就是其余得基本音,

她们都倾向并围绕着主音。更重要得就是,音乐就是主人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得组成部分,“一

个真正得音乐家就是生活在音响得宇宙中得,只要就是颤抖得、震荡得、跳动得东西,在她听来

都就是音乐”。这种无所不在得音乐。正因为此,评论界一致公认她就是一部音乐小说。

20、如何理解《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得形象?

《老人与海》中得老渔夫桑提亚哥就是作者着力刻画得“硬汉”形象。她就是一个正直、单

纯得老人,过着贫困而孤独得生活。老人得生活尽管艰辛困苦,但她具有顽强得生命力与乐

观精神。小说中描写得捕鱼过程,充分表现了桑提亚哥得顽强意志与拼搏精神。84天捕不

到鱼仍旧毫不气馁、精神焕发,同捕获得大马林鱼搏斗两天两夜,返航途中同鲨鱼奋力搏斗。

在老人羸弱得身躯里,蕴藏着崇高得精神力量,她面对厄运,既不抱怨,也不气馁,而就是以

无畏得勇气与奋斗精神去迎接灾难。在她与大海得搏斗中,展示出人得高贵与尊严。21、《老人与海》如何体现了海明威得独特艺术风格?

海明威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得同时,又借鉴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得艺术风格。

《老人与海》充分体现了她得独特风格。

第一,含蓄凝炼得意境。海明威认为文学贵在含蓄,她以冰山比喻自己得创作,说创作

要象海上飘浮得冰山,有八分之七应在水下。小说表面上写得就是桑提亚哥捕鱼斗鲨得故事,

实际上小说中得马林鱼、鲨鱼、大海、桑提亚哥都就是充满寓意与象征得形象。

第二,简洁、清新、干净得文体风格。海明威力求以最简洁得词句表达最复杂得意思, 尽量避免形容词、比喻,特别就是华丽词藻得使用。只就是纯客观地叙述,大笔得勾画,

小说对

老人得生活经历、环境疏疏几笔就交代过去了,对其她人物、老人得相貌,也勾勒了个大致

轮廓。这样,就把文字压缩到了最低限度。第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采用了反衬法与内心独白得艺术手法。小说运用反衬法,借助主人公接二连三得“背运”,马林鱼得巨大顽强,鲨鱼得凶猛贪婪来表现主人公得英雄气

概与“硬汉子”性格得。小说采用内心独白得艺术手法来揭示孤身一人在海上捕鱼得老渔夫

得心灵世界,这种内心独白既有老人得自言自语或多天、对海、对鸟得说话,又有内心无声

得自白。通过这些内心独白,小说表现了老人坚忍不拔、抗争到底得决心与强烈得孤独感。

22、简述现代主义文学得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不同得表现方法:

(1)在作品得内容方面,现代主义文学着力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

物得对立关系与现代人对自我得探索与思考。

(2)在表现方法上,现代主义文学以表现法代替再现法。较多使用象征、隐喻与颠倒

时空顺序得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得、复杂多变得情绪与印象,挖掘深层得、潜在得意识

世界;善于采用怪诞、荒唐、反理性、反逻辑得描写方法。

(3)现代主义文学包括诸多流派,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与黑色幽默等。

23、《荒原》得思想内容就是什么?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得《荒原》就是诗人把她对西方文化困境得感受上升到

哲理得高度,经过意识融合所展示出得既有戏剧色彩又富于启示录式得内心独白。(1)它以深刻得危机与超越意识去沉思西方文化得困境与出路,展示出一个失去了神

性之世界得本真状态。在没有神性得世界中,西方文明已全面堕落为干涸碎片,世界之夜已

进入夜半,世界之夜弥漫着黑暗。

(2)作者把她对现实得思索扩展为对历史得透视,因此她得荒原便具有普遍性与永恒性。诗人要以她得恐怖之诗来震撼荒原人这个上帝缺席得现实,诗人之诗为我们传来了上帝

回返得讯息,如此,《荒原》也才不就是那种虽死犹生得绝望。荒原意识也就就是危机意识,荒

原之死就是再生之死,即用皈依宗教来拯救荒原。

24、简述《荒原》得艺术特征?

20世纪象征主义作家艾略特创作得《荒原》作为现代派诗歌得登峰造极之作,其艺术

形式与表现特征有其独到之处。(1)内心独白得运用。(2)广泛地运用自由联想。(3)把诗

中得人物放到戏剧化得场景中。(4)诗人通过感人得形象去暗示那些无法或者无需表达得思

想。(5)情感得场面化与具体化,这便就是她那著名得“客观对应物”效果。(6)大量运用文

学得与历史得典故。《荒原》中得题辞与各章标题,或者取自古希腊神话与宗教仪式,或者

指向文学作品得故事,抱涵着深刻得文化内涵。

25、简述卡夫卡小说得鲜明特征。

⑴善于营造幻象世界,但又有精细入微得现实主义、甚至就是自然主义得细节描写。即小

说得图象在总体上呈现得就是一个超现实得世界,一个想象得梦幻世界,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

在得荒诞世界,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得世界;而小说得细节描写又极其现实主义甚至就是自

然主义得,有非常精细入微得细节描写,小说得场景处理也极其生活化。

⑵具有高超得虚拟现实得本领,她擅长营造一种在生活中完全不可能存在,但在逻辑上又有存在得可能性得现实情境,这种情境卡夫卡往往借助于荒诞、变形、陌生化、抽象化等

艺术手段来实现。

⑶作品在内容上着力表现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与人得双重异化。

⑷作品具有一种预言性与多解性。

⑸许多作品没有结尾。

26、卡夫卡得《变形记》有何深刻得寓意?卡夫卡得《变形记》以夸张、怪诞得手法,描写了一个小职员由人变为“虫”得悲惨遭遇。格里高尔本就是一个勤勤恳恳得旅行推销员,肩负一家四口得生活重担。她时时担心丢掉

饭碗,然而一场无妄之灾还就是降临到她得头上,使她丧失了劳动力。更可悲得就是,她变形之

后,父母、妹妹同她得亲情关系很快发生了变化,把她当成了家里得灾祸。她虽然生活在亲

人之间,却得不到理解与温暖,最后痛苦地死去。格里高尔得变形自然就是荒诞得,但其寓意

却就是现实得。作品表现了小人物得灾难感与孤独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严重得异化现象,

有强烈得社会批评性。

27、何为“卡夫卡式”?请结合卡夫卡得作品,进一步阐述“卡夫卡式”小说得艺术特征。

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得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卡夫卡式”如同“莎士比亚化”、“席勒式”,涵盖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就是内容与形式得有机统一。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得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与异化主题。

“卡夫卡式”得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得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平淡冷漠得叙事风格以及独特得讽刺艺术。

(1)荒诞下得细节真实。如《生死不明得人》卡尔得遭遇,揭示西方人生存状态;《诉讼》每个细节都显得比较荒诞与不可思义;《城堡》、《美国》、《诉讼》被称为“孤独三

部曲”都贯穿着社会批判主题,正因为这一

主题所以细节都比较真实。

(2)怪诞:《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

引起别人得讨厌,最后产生了消灭自己得决心,虽然情节显得怪诞、奇怪,但却揭露了资

本主义社会中人欲人之间赤裸裸得利害关系,表现了人得“异化”。

(3)象征:《城堡》就是权力得象征,国家

统治机构得缩影、神秘、异化力量得象征。

(4)自传色彩:卡夫卡从小在家受到压抑、胆小脆弱,又追求美好,但却常常失败,

内心幻想浓重;《地洞》中表现小人物胆小

心理,权威不可抗拒,障碍不可克服,孤独不

可忍受,真理不可追求。

(5)平淡拙朴、凝重冷漠得叙事风格;独特得讽刺艺术。

28、简述《尤利西斯》得艺术特色。

20世纪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创作得《尤利西斯》,被称为就是“意识流”得百科

全书,它得发表标志着作者意识流技巧得成

熟与完善。它有如下特征:

一、作者采用荷马史诗《奥德赛》情节

平行得结构,反衬现代西方人得卑微、苍白、渺小。

二、作者抛弃了单向型意识流手法而将

其发展为交错型意识流。作品中三股意识流

互相交织,在亲情与家庭得焦点上汇合,构成

一幅多彩得画面,折射出都柏林社会得生活

场景,表现出她们各自不同得思想感情。

三、内心独白得系统运用。

四、作品还运用平行类比与象征得手法。她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作为本小说总

体结构得框架,并且把两部史诗融为一体;天

空中阴云密布,象征着人类得种种罪恶。

五、乔伊斯还运用了多种语言,还打破

传统得语法与句法得束缚,独创了一些词汇。

29、简述《第二十二条军规》得“黑色幽默”特色。

20世纪美国黑色幽默得代表作家海勒得小

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在艺术上典型地体

了“黑色幽默”得特点。

第一,用喜剧手法处理悲剧内容。作品以极度夸张与漫画手法表现了西方世界得荒谬性。

那条无所不在而又无所适从得“第二十二条军规”就就是最突出得例子。作者把残酷得战争当

成一场大笑话,令人捧腹之余又愤慨不已。第二,塑造了“反英雄”式得人物形象。尤索林就是其中得典型。她为了活着回国竭力逃

避飞行任务,乃至当了逃兵。但她并非胆小鬼,而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迫害所致。第三,结构布局上安排了“一种与荒谬与混乱得内容完全一致得散乱形式”。作品没有连贯一致得情节,但整体上不乏内在得逻辑联系。诸多人物都与尤索林有关连。

30、简述《等待戈多》得主题,并以《等待戈多》为例分析荒诞派戏剧得主要特征。

《等待戈多》就是20世纪荒诞派剧作家贝克特得成名作。

(1)《等待戈多》就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得剧作,呈现在我们面前得就是一个非理性得世界。

(2)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得等待,揭示了世界得荒诞与人生得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得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得绝望心理。

《等待戈多》所展示出得荒诞剧得主要特色有:

(1)荒诞、抽象得主题;支离破碎得舞台形象;奇特怪异得道具功能。

(2) 《等待戈多》中完全抛弃了传统戏剧得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得断片碎块。从表面上瞧,根本没有戏,但这不可思议得东西却恰恰就是《等待戈多》独特得艺术手法。作者采用得这种“荒诞”得艺术形式,正好表现出现代西方社会正经历着难以克服得精神危机。

(3)剧作用“直喻”得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作者通过非理性得夸张,利用各种舞台手段让舞台形象、灯光、道具“说话”,把内在得思想变为视觉形象,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得目得。

31、结合作品分析《百年孤独》得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百年孤独》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得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整个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得鸿篇巨制”,“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作家力图通过布恩蒂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得生活与经历以及马孔多得变迁,写出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得愚昧落后,与世隔绝与被殖民如亲得屈辱历史,从而启发人们思考:造成马孔多百年孤独得原因就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孤独?

《百年孤独》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得代表作。作家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得创作原则。将现实性与神奇性相结合使读者从这种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得画面中,获得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得艺术感受;它“汇聚了不可思议得奇迹与最纯粹得现实生活”。小说得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作家把现实与神话传说梦幻杂糅在奇坥多边得情节发展之中,打破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人间与鬼蜮得界限,置人物在更广阔得天地中,使人物、事件具有跨时空得更大容量。这些神话传说荒诞不经得描写就是印第安古老文化得真实反映,愚昧落后得马孔多人就是深信不疑得,这些荒诞离奇得描写也与“孤独”得马孔多融为一体。小说写出了拉丁美洲与世隔绝,愚昧落后得历史事实。

其二,象征隐喻手法得大量运用。马孔多镇得百年变迁,就就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社会得缩影,就是在军事独裁政治与殖民主义得统治下,百年来闭塞、落后得拉美现实。马孔多镇得健忘症,隐喻了民族得历史健忘症,卷走马孔多得那场大风暴象征着不可战胜得新生力量等。

其三,荒谬得时间循环观念。时间得轮回,表示历史得循环。马孔多镇得百年变迁呈现一个首尾相接得圆。《百年孤独》得时间循环结构,从象征隐喻得层面上瞧,表现了哥伦比亚与拉美大陆得现实矛盾,传达出作者对拉美深层民族精神与心理得开掘与

把握,以及对人类原始意识与情感体验得体悟,表达了作者对民族与人类命运深深得关切与痛苦得思索。

另外,作者还采用了一些很有特色得艺术手法,加重了小说得魔幻色彩。比如:循环往复式得叙事方法与结构。这部作品一反传统得按时间顺序得叙述,而就是以将来某一时间为端点,从将来回到过去。生死轮回、人鬼界限被打破得描写也带有魔幻现实得色彩,如:阿玛兰塔能预测到自己得死亡,便用全部得时间为自己编制精美得裹尸布;她还答应全村人,替她们给故去得亲人捎信。这样亦真亦幻,扑朔迷离得魔幻神奇得世界,丰富了读者得想象力,也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她想表现得拉丁美洲得现实。

2014年4月外国文学史试题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希腊文艺论著《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2.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是 A.《理想国》 B.《会饮篇》 C.《诗艺》 D.《歌集》 3.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诗人是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4.16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A.《羊泉村》 B.《小癞子》 C.《巨人传》 D.《堂吉诃德》 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 “大学才子派”的是 ... A.约翰·李利 B.马洛 C.罗伯特·格林 D.托马斯·莫尔 6.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规则是

A.“冰山原则” B.“人物再现法”C.“三一律” D.“心灵辩证法” 7.莫里哀在《伪君子》中塑造的伪善者形象是 A.答丢夫 B.阿巴贡 C.史嘉本 D.奥尔贡 8.法国启蒙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伏尔泰 B.卢梭 C.拉封丹 D.狄德罗 9.《阴谋与爱情》的作者席勒是 A.德国作家 B.法国作家C.美国作家 D.英国作家 10.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是 A.骚塞 B.柯勒律治C.司各特 D.华兹华斯 11.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是 A.《高龙巴》 B.《卡门》C.《萨朗波》 D.《情感教育》 12.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的作者是 A.冈察洛夫 B.奥斯特洛夫斯基C.涅克拉索夫 D.车尔尼雪夫斯基 13.斯丹达尔的第一部小说是 A.《红与黑》 B.《巴马修道院》C.《阿尔芒斯》 D.《意大利遗事》 14.《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A.伦敦和巴黎 B.伦敦和柏林C.伦敦和罗马 D.伦敦和雅典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 1.米里哀教皇博爱主义的化身。 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2.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 3.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 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 4.兴办福利,改善社会风气。 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张扬的具体体现,描写悲惨世界目的在于消灭悲惨世界。 老师所讲:①作品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②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指出资产阶级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只会造成重复犯罪,人道主义高于资产阶级法律。③作者是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斗争精神。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作者以他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二,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得伐石太太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成为杀人成性的刽子身、“吃人鬼”。 三,作者还写了一大群杀气腾腾的凶汉拿着带血的刀斧在一块磨石上磨刀霍霍的情景,以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狄更斯认为暴力革命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和浩劫。 四,狄更斯反对用暴力革命来解决社会矛盾。他希望统治阶级能开明而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 五,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一方面又认为行为过火。 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则。 美丑对照原则是:“丑就在美的旁边,恶善共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和优美。”雨果认为,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而如果将夸张了的美与丑集中在一起,其对照效果会便好。 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既有外貌美丑的对照,也有内心善恶的对照,如伽西莫多外貌奇丑,却表现出正义、勇敢、真诚和强烈的爱憎感情,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此外,下层与上层两个社会,两个王朝和两个国王,两面三刀个法庭和两种审判,都有对照的意义。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①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于连个性刚强,充满激情,富有毅力。他虽然表面长得文弱,但是“心里竟藏着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外表和内心有着强力的反差。 ②于连有着反抗性与妥协性的双重人格,他既有反抗精神,又很容易屈服;他既憎恨贵族的卑劣,又不惮玷污自己的双手;他既崇拜拿破仑,又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奋斗方向,走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既热衷于向上爬,又愤然选择了死亡,不肯向卑污的现实让步。 ③于连是一个叛逆的受难者形象。 试比较拉斯蒂涅和于连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相同点:(1)于连和拉斯蒂涅两人本性都是善良的,都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奋斗理想,是法国王朝复辟时期探索自己的前途、寻找自己的地位、期盼成为“豪富和伟人”的青年,两个人都试图努力从社会底层爬进上流社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名词解释: 2012年1月 1、唯美主义文学 2、拜伦式英雄 3、文艺复兴 4、黑色幽默 5、俳句 2012年10月 6、七星诗社 7、三一律 8、小人物 9、迷惘的一代 10、《旧约》 2013年1月 11、人文主义 12、《吝啬鬼》 13、心灵辩证法 14、“硬汉子”形象 15、白桦派 2013年10月 16、教会文学 17、奥涅金 18、威塞克斯小说 19、战壕真实派 20、俳句 2014年4月 21、市民文学 22、唯美主义 23、复调小说 24、新小说派 25、《雅歌》 2014年10月 26、《堂吉诃德》 27、古典主义 28、多余人 29、荒诞派喜剧 30、旅美派 2015年4月 31、骑士文学 32、湖畔派 33、社会问题剧 34、冰山原则 35、《古兰经》

2015年10月 36、大学才子派 37、感伤主义 38、含泪的笑 39、意识流小说 40、《亡灵书》 2016年4月 41、荷马史诗 42、“狂飙突进”运动 43、自然派 44、加西亚-马尔克斯 45、《万叶集》 二、简答题 2012年1月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3、简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2012年10月 4、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5、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6、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2013年1月 7、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 8、简述《荒原》的艺术特点。 9、简述《戈丹》的思想内容。 2013年10月 10、简述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1、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4年4月 13、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4、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5、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2014年10月 16、简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7、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18、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 2015年4月 19、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1、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2015年10月

外国文学史 下编 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编 论述题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新的特点?答:1、现实主义文学不再停留于真实地再现客观生活的外在方面,而是深入再现生活深层的内在方面,表现人的深层意识和微观心理世界;2、现实主义虽然仍在塑典型形象,但典型往往不再高尚或卑劣,或歌颂或批判的两极化现象,而是着重刻画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具有复杂个性的普通人;3、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适应当代的发展与人们欣赏要求,吸收了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大了艺术表现手段,提高了艺术表现能力。 2、论萧伯纳剧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思想内容:1、批判讽刺了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文明习俗和伦理道德;2、描写了中产阶级一代人的软弱; 3、思考了更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态度与个性问题。 艺术特色:1、以”机智“为中心特色的幽默风格;2、有意识地扩大语言技巧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的作用,相对压缩或简化动作与情节;3、对固定的喜剧程式进行了谐谑摹仿;4、在写实手法的基础上引入,结合了梦幻、象征、神话等非写实手法。 3、《美国的悲剧》的主要艺术成就是什么?答:1、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2、鲜明强烈的对比描写;3、独特的心理分析。 4、劳伦斯的创作内容与风格。 答:10部长篇小说,40余篇中短篇小说、近千首诗和4部剧本。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提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创作分4个时期: 1906年-1908年为早期《白孔雀》《逾矩的罪人》《儿子与情人》 第二时期《虹》《恋爱中的女人》《迷失少女》 第三时期 《亚伦的藜杖》《袋鼠》《羽蛇》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5、论《儿子与情人》的母与子的伦理冲突与伦理困境。 答:常被认为是一部描写”恋母情结“的典型小说,主人公保罗与母亲的感情超出了一般母子之情,彰显了世俗母子伦理的冲突和困境。 6、联系小说的主旨,试分析罗曼.罗兰塑造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艺术形象。 答:1、克里斯朵夫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天才音乐家;2、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丰富而敏感;3、奋斗失败后的克利斯朵夫认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是艺术,唯一思想武器是”爱“。 克里斯朵夫是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反抗社会而又充满矛盾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性格有矛盾复杂性。这个形象的意义:表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探索,歌颂自由的反叛英雄主义精神。提示现代欧洲的社会矛盾,批判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精神。 7、请论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答: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最显著的特色就在于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和结构。 8、如何理解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答:”百年“指的是历史。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缩影。 ”孤独“是精神生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孤独是面对丑来现实而采取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9、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百年孤独》中的魔幻性问题?这种特性和现实主义有着怎样的联系?答:小说描述了一个令人迷惘困惑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古老的拉美文化心理与精神意识的凝结,有哥伦比亚和拉美国家真实历史观,有人类千百年生存斗争中积淀而成的深层情感、经验和原始意象的显现,也有现代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探索的焦虑与困惑。

2015年10月外国文学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5年1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540)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l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 A. 埃斯库罗斯 B. 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阿里斯托芬 2. 中世纪欧洲流传最广的骑士叙事诗是 A.《亚历山大传奇》 B.《特里斯丹和依瑟》 C.《特洛伊传奇》 D.《奥卡森和尼柯莱特》 3.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是 A.骑士文学 B. 教会文学 C.英雄史诗 D.市民文学 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 A. 维加 B.托马斯·莫尔 C.乔叟D.塞万提斯 5.西班牙l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 A.《十日谈》 B.《巨人传》C.《小癞子》 D.《羊泉村》 6.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是 A. 拉辛 B.高乃依 C.拉封丹 D.莫里哀 7.《失乐园》中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双重性格的形象是 A.亚当 B. 夏娃 C. 参孙 D. 撒旦 8.法国作家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对话体小说 B.游记体小说 C. 书信体小说 D.日记体小说 9. 英国作家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 A.《帕美勒》 B.《鲁滨逊漂流记》 C.《克拉丽莎》 D.《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1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兼可抛”的作者是 A.拜伦 B.惠特曼 C.雪莱 D. 裴多菲

11. 斯丹达尔抨击古典主义,为浪漫派辩护的论著是 A.《论爱情》 B.《〈克伦威尔>序言》 C.《意大利绘画史》D.《拉辛与莎士比亚》 12.《高老头》中塑造的青年野心家的典型是 A.拉斯蒂涅 B.昌西安 C.拉法埃尔 D.纽沁根 13.在《死魂灵》结构上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是 A.玛尼洛夫 B.乞乞科夫 C.泼留希金 D.赫列斯塔科夫 14.杰克·伦敦批判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长篇小说是 A.《荒野的呼唤》 B.《铁蹄》 C.《马丁·伊登》 D.《白牙》 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是 A.《罪与罚》 B.《白痴》 C.《少年》 D.《穷人》 16. 高尔斯华绥最有影响的作品是 A.《尾声》三部曲 B.《现代喜剧》三部曲 C.“欲望三部曲” D.《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17. 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的作者是 A. 斯坦贝克B.德莱塞 C.菲茨杰拉德 D.海明威 18. 法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瓦莱里诗歌创作的高峰是 A.《驶向拜占庭》 B.《海滨墓园》 C.《地铁车站》 D.《豹》 19.《尤利西斯》在结构写法上多处模拟的古代史诗是 A.《伊利昂纪》 B.《贝奥武甫》C.《奥德修纪》 D.《埃涅阿斯纪》 20.《秃头歌女》的作者尤奈斯库是 A.新小说派作家 B.荒诞派作家 C. 意识流小说家 D.黑色幽默作家 21.巴比伦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是 A。《罗摩衍那》 B.《伊戈尔远征记》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 22.伊朗民族著名的英雄史诗《列王纪》的作者是 九哈菲兹 B. 海亚姆 C.内扎米 D. 菲尔多西 23.长篇讽刺小说《我是猫》的作者是 A.田山花袋 B. 芥川龙之介C.夏目漱石 D.岛崎藤村 24.印度现代著名小说《戈丹》的男主人公是 A. 何利 B.戈拉 C.戈丹 D.罗梅西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外国文学史下 简答、论述题 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 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 暴露性、改良性。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 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 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 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 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 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 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劳资矛盾的激化,各种改良思潮的影响,使英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一,最先描写劳资矛盾题材,揭露资本家对工人 的残酷剥削和政治欺骗,正面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第二,善于描写“小人物”的命 运,成功的表现了小资产阶级的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的经历。第三,具有温和的人道主义和 浓厚的改良主义的倾向,感伤色彩和劝善说较明显。第四,女性作家异军突起,经受过女权 主义洗礼的英国妇女开始用文学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女作家,他们在 创作中表现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3)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与英法两国截然不同的特点:第一,文学与人民解放运 动紧密相连,以批判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为主要内容。第二,具有悲怆的情调,反映时 代苦难,表达知识分子深广的忧愤、焦虑及人道主义思想。第三,独特的形象系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

第一单元 1、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列举主 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 抒情诗和寓言。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 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主要特点:①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希腊氏族社会的本质和面貌。 ②神人同形,神高度人格化 ③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④生动活泼、清新质朴、充满乐观精神。 3、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答:基本内容: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海上十年历险和归家夫妻团聚的故事。 主要思想: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基琉斯:勇敢,义气,固执,任性,氏族英雄身上的个人意识。 ②奥德修斯:有心计,善于克制自己,狡猾,心狠手辣。 4、荷马史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1)创造了“英雄史诗“的形式: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结构灵巧,布局严整:《伊利昂纪》十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4天激战(占整个篇幅的一半)。 3)自然的语言和“荷马式的比喻”:以自然界,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的某些现 象进行比喻。 4)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5)两步史诗的不同风格,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5、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答:埃斯库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特点: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 索福克勒斯: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特点: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欧里庇得斯: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的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的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的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的散文全集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的“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 第三个是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的是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的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的“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的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的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的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的万卡 4、忏悔的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是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思想进步,有较高的精神追求,但是由于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他们在特殊事件的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的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的心理变化,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的罪恶本质,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他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他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的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的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的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的一代”——“迷惘的”的文学主题

《外国文学史》课后简答题(自己吐血整理)

1.作为欧洲最早出现的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早期西方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 古希腊文化中蕴含着原始的“人”的观点,它经由古罗马文化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文学人文传统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民族对人的重视,与该民族的自然观宇宙观有密切联系。古希腊人有强烈的个体意识,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强调人在自己对立物——自然与社会——面前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是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蕴藏着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意识。古希腊文学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本精神。无论神话史诗还是喜剧,都满腔热情地讴歌生活,赞美人生,讴歌人类的勇敢聪明和智慧,占在宇宙的高度审视人和大自然的搏斗,礼赞人性的悲壮和崇高,体现出他们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勇于追求的乐观精神。这一精神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的主要来源 希腊人以为人在世界上是孤独的无助地站立着的,且因为他时时地战胜阻碍,庄严的承受命运最严刻的判定,于是人道的崇拜便成了希腊生活与希腊宗教的主要特点。 他们成就了简朴的直截的美:直白的真实的美。 2.希腊神话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点? 1)原始、野蛮、未开化。希腊民族在原始公社和氏族社会就已经有了一套丰富而完整的神话。由于希腊神话起源很早,所以在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会带一种原始、野蛮、未开化的气息。 2)人本主义与命运观念并存。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和原始欲望的象征表述。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和欲望就是人的意志和欲望,神和英雄们的所作所为、恣肆放纵的行为模式,隐喻了希腊人对自身原始欲望充分实现的潜在冲动,体现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念。希腊神话里真正具有宗教意义的神是命运,而那些热热闹闹的、欢愉活泼的、喧闹不已的诸神却没有一点宗教的意味。在希腊神话里表现了一个不出场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命运。它决定一切,包括神的命运也同样是由它决定的。因此,在希腊神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命运。 3)人神同形同性论,处在核心地位是“人神同形同性论”,不仅使希腊神话较早的摆脱了兽型妖灵阶段,而且是深化体现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以人为本、注重现实的精神。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有王或城邦统治者所垄断的,也不是高高在上,只供人们敬畏的神癨,而是属于整个希腊世界所有公民并生活与民众之中的神,神性与人性是相通的。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神和人都有男女的形态,但有时人完美的体现,神的形象体现着人的智慧和美之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但也和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 4)构建了一个多神系统。希腊人民以丰富、新奇的想象创造出了以宙斯为首的俄林波斯山众神,一般认为有十二主神。5)赞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希腊人民通过创造神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展现自己民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6)深刻的哲理意味。西绪弗斯滚石头,对一种看不见的终极目标的追求。 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在努力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希腊神话故事是古希腊人民生活与人生的折射,它反映了古希腊人民对自然和英雄人物的崇拜与理想化,以及他们为了生存与自然所进行的顽强斗争。 Key word:人神同形同性论人本主义与命运观点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多神系统原始野蛮未开化哲理

最新外国文学史模拟题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一)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荷马史诗2.埃斯库罗斯 3.《俄底浦斯王》4.阿里斯托芬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2.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主要成就。 3.简述希腊神话的特征。 4。简述希腊戏剧的起源。 5.筒述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 3.英雄史诗4.城市文学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新生》的内容。 2.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3.简述《神曲》的艺术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文艺复兴2.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4.《十日谈》 5.流浪汉小说6.《罗密欧与朱丽叶》 7.福斯塔夫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2.简述《巨人传》的主题以及艺术手法。 3.简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内容。 4.简述莎土比亚喜剧的主题。 5.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

6.简析奥赛罗的形象。 7.简析李尔王的形象。 8.简析麦克白的形象。 9.简析桑丘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2.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3.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人文主义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异同。 第四章17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巴洛克2.《失乐园》 3、古典主义 4、三一律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 2.简述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及特色。 3.简析阿巴贡的形象。 4.简述《伪君子》的“开场”。 五、综合论述题 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夏洛克和阿巴贡这两个吝啬鬼形象。 第五章18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启蒙运动2.感伤主义 3.哲理小说4.狂飙突进,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启蒙文学的主要特征。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精神。 3.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内容。 4.简述席勒《阴谋与爱情》的思想内容。 5.简述《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6.简析梅非斯特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英、法、德三个国家18世纪文学比较。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四、专用术语解释

外国文学史2、论述题

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一是《伊里亚特》(Iliad),叙述了古希腊人征服特洛伊人的经过;二是《奥德赛》(Odyssey),描写了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班师途中迷失道路、辗转漂流了10年重返故乡的经过及其沿途所见所闻。 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英雄史诗都是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史诗》就向我们展示了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时希腊人的社会状况、以及希腊人从氏族s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过渡形态。从《荷马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在从氏族公社向国家转变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暴力干扰;古希腊的国家组织纯粹是通过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直接从氏族公社中产生出来的。 另一方面,英雄史诗中的内容描写都充满了神话传奇色彩。《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他们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往往就能够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史诗所宣扬的是一种英雄史观。只不过英雄史诗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史观与后来西方社会中的英雄史观是不同质的。 基础内涵: 1.长篇叙述诗 2.主题严肃,通篇讲述的是部落、民族乃至人类的命运 3.主人公是伟大的神或英雄 4.诗歌的背景庞大,风格庄严 《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 1.结构完整,布局巧妙——选择最能反映全貌或最能揭示结果的几十天所发生的事件展开 情节 2.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个性鲜明 3.诗句优美,比喻生动 荷马式比喻:比喻长,很形象,对本体喻体相同点少写,对喻体描写很详细,喻体多是自然现象和狩猎、劳动等日常生活 4.总体风格《伊体亚特》阳刚、《奥德赛》阴柔 1、简述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和文学价值。 荷马史诗的基本思想是:肯定了在与自然和神的抗争中,人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和人的决定性因素。在颂扬英雄肯定人的精神的同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新的家庭生活和伦理道德风尚以及一夫一妻制。 荷马史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优秀作品,是城邦时期公民教育的重要材料,是我们研究希腊史前社会的一部宝贵文献。“就某些方面来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2、简述荷马史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论述题

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 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巧妙地集合于一身。一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处处歪离现实,行为荒诞。他把风车当巨人、客店当城堡、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把羊群当军队……他的荒唐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害人累己。他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裂,被看作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尚的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清醒时,他还是一位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他的行侠改造社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又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和艺术特色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 个剧本,两首长诗和154 首十四行诗。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590~1600;1601~1607;1608~1612)早期的主要成就是历史剧和喜剧、诗歌。作品的主题是友谊、爱情,风格明朗乐观。代表作是《亨利四世》、《威尼斯商人》。中期主要成就是悲剧,是莎士比亚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其作品主要对社会黑暗进行揭露、批判,描写人文主义理想和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悲愤沉郁。代表作是《哈姆雷特》。晚期以写传奇剧为主。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如哈姆莱特与奸王克劳迪斯一开始互相试探没有直接交锋,通过“戏中戏”,进入斗争的正面交锋,哈姆莱特摧毁了奸王的心理优势,但由于误杀波罗涅斯,便由主动转为被动,奸王借机将他遣送英国,重新控制局势。哈姆莱特粉碎了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回到丹麦后,却又落入另一个借刀杀人的阴谋——“友谊比剑”。全部剧情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跌宕起伏,曲折复杂,扣人心弦。 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的、平面的,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如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奥赛罗既是一个忠于爱情的情种、奋勇杀敌的勇士,同时又是一个脾气暴躁的统帅、杀害无辜的凶手;夏洛克一方面诗歌凶残吝啬的高利贷者,一方面又是个虔诚的教徒。剧作还写出了同一人物前后不同时期的性格发展轨迹,如哈姆莱特从一个抱有崇高信念的快乐王子到对人与社会悲观失望的忧郁王子,这样使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莎士比亚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三人对待复仇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的鲜明对比,突出了哈姆莱特作为先进人文主义者的特点。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就是英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家乡-----英国西南部农村得古称。哈代以此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得情况以及广大破产农民得悲惨生活。1912年,哈代在编撰自己得散文全集就是,把这些小说称为“性格与环境小说”。其中著名作品有《绿萌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得苔丝》。 2、“多余人” 出现在俄国文学中得一个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得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得知识分子受西方启蒙思想得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就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她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她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得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于无奈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得“多余人”。著名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俄国文学史得“多余人”形象系列 第一个“多余人”典型代表就是普希金得《叶甫盖尼·奥涅金》 第二个“多余人”就是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得毕巧林 第三个就是屠格涅夫《罗亭》中得罗亭 最后一个塑造“多余人”形象得就是冈察洛夫得《奥勃洛摩夫》 “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麻木、没有自信、贪图享乐、对生活缺乏激情 3、小人物 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所塑造得一批生活在底层得小人物得典型形象。她们在社会中官阶,地位极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儒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小人物”统治下被侮辱得牺牲者。 俄国文学史上得“小人物”系列: 1.普希金《驿站长》中得淮林 2.果戈理《外套》中得亚卡基 3.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得杰武什金 4.契诃夫《万卡》得万卡 4、忏悔得贵族 主要出现在19世纪俄国文学史中,一般就是理想得贵族知识分子,她们思想进步,有较高得精神追求,但就是由于腐朽堕落得贵族生活环境对她们得影响,有意无意也就会做下一些事,伤害了别人。当她们在特殊事件得触发下,认识到自己自私行为得恶果后,即会产生忏悔得心理变化,忏悔自己得所作所为,最终转本立场,批评贵族阶级得罪恶本质,如《复活》中得聂赫留朵夫。 5、社会问题剧(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就是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所创作得旨在提出社会问题得剧本。她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得外衣,揭示出种种黑暗与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得社会问题,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6、“长河小说” 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它以小说得主人公得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其她次要人物虽然各有独特得命运,但需依赖主线存在,不能独立成篇。小说得框架结构宛如一条由许多支流汇聚而成得大河,奔腾向前。这一新得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对后面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7、“迷惘得一代”——“迷惘得”得文学主题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名词解释 1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2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古希腊悲剧之父”,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相传他创作了70部悲剧,留存下7部,代表作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他对希腊悲剧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把演员从一个增加到两个,加强了对话部分,在演出技巧上也做了不少改革。其悲剧风格庄严崇高,抒情气氛浓,但情节较简单,人物性格一般没有发展。 3《俄底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以希腊神话中关于忒拜王室的故事为题材,紧紧围绕俄底浦斯杀父娶母的预言和寻找凶手这两条线索展开。这是一部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的是人个意志与命运的冲突,英雄人物在面对厄运中显示了人的精神的神圣崇高。剧作结构复杂而严谨,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剧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4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留下的完整剧本有11部,代表作为《阿卡奈人》,他的喜剧涉及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尤其关心。其喜剧手法夸张,妙趣横生,在嬉笑怒骂中表达了严肃的主题,被恩格斯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 5 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正统文学,取材于《圣经》,体裁有圣经故事、对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剧等,主要作者是教会僧侣,主要内容是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手法以梦幻、寓意和象征为主。 6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等。7英雄史诗:分前期和后期。前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具有较浓的神魔色彩和巫术气氛,著名的有《贝奥武甫》、《埃达》等,歌颂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后期英雄史诗形成于封建国家逐渐形成的中世纪中期,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斑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国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8城市文学:反映中世纪城市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愿望的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暴虐、愚昧和虚伪,赞颂市民的才智,主要创作手法是讽刺,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代表作有法国的《列那孤的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斗争反映城市内部各阶层间的矛盾冲突。 9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外国文学史综合论述题复习资料

综合论述题(已挑)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史诗极力颂扬的理想英雄人物之一。阿喀琉斯是人与神的儿子,英勇善战,战无不胜。他看重个人荣誉和尊严,珍视友谊,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刚愎任性,固执己见。“阿喀琉斯的愤怒”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第一次愤怒,是出于正义与阿伽门农争吵,并为了部落利益将自己的女奴交给阿伽门农,但未能消气怒而退出战场。第二次愤怒是在自己的好友帕克洛特罗斯阵亡后,希腊联军也到了危急关头,阿喀琉斯一方面为朋友悲痛,另一方面也出于大局利益,摈弃前嫌,重新回到战场,杀死特洛亚主将赫克托耳,使希腊转败为胜。阿喀琉斯的性格比较丰富,除了上述特点,还表现出残忍的一面,比如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绕城三圈;但当赫克托耳之父请求归还尸体时,望着老人的白发,又流下同情的眼泪,答应其请求,表现了极富人情味的一面。所有这些都表现了阿喀琉斯的英雄品质和鲜明个性,同时在他身上体现了部落的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奥德修斯是《奥德修纪》的主人公。他在特洛亚战争结束后,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回到故乡。在战争中,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曾多次献计建功。在海上漂泊期间,凭着他的无穷智慧,闯过一道道难关,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毅力,是被理想化了的早期奴隶主形象。漂泊中不但有艰险,而且还有荣华富贵、美女的诱,惑,但都动摇不了他一心返乡的决心。但他的性格中又不乏残酷、狡猾和自私的一面。比如他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又怀疑妻子的忠贞,假扮乞丐刺探家中实情,在设计杀死那些求婚者之后,又将不忠于他的奴隶割耳削鼻以泄私愤。另外,他财产观念颇重,归家之前先把所带财物藏起来才去见家人。所有这些特点都丰富了一个早期奴隶主的艺术形象。史诗通过奥德修斯的经历,充分歌颂了人的奋斗、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赫克托耳是史诗《伊利昂纪》中的英雄人物,是特洛伊军的主将,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的长子。他性格稳重,遇事冷静,作战英勇高强,指挥英明,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他在战争中清醒地认识到形势的严峻与对方的强大,但为了保卫城邦,为了部落集体利益,仍然勇敢无畏地迎战阿喀琉斯,视死如归。诗中有其父母劝阻他出战的情节,有妻儿的哭声,但他忍住悲痛,走上战场,为了部落英勇牺牲。因此,他是一个富于人情味的十分感人的氏族领袖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荷马史诗结构紧凑,安排巧妙,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两部史诗中所发生的故事,分别跨度10年,但它不采取全面铺叙的模式,不是从头到尾的描写战争和漂泊过程,而是截取其最后最富于表现力的场面和情节,使史诗精炼、集中,很有凝聚力。《伊利昂纪》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全部情节,只写10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田发生的故事,希腊联军由于阿喀琉斯的退出与杀回,一败一胜,全;结束,这样的布局构思有利于突出阿喀琉斯冠盖群雄的英雄形象,有利于突出史诗的英雄主义精神。《奥德修纪》将奥德修斯10年的海上漂泊生活和家中斗争凝缩在最后的40天之内,其余的情节皆由回忆来表现,这就使很散漫的两条线索变得线条清晰而集中。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这部剧作取材于希腊神话有关忒拜王室的传说,主人公俄底浦斯由于从小被神示将犯“杀父娶母”之罪,先是被忒拜父母扔到荒野,后又逃出收养他的克任托斯宫廷,最终落人命运的圈套:途中失手杀死的老人恰好是他的生身父亲——忒拜城的老国王,因为民除害当上新国王娶的王后又恰是他的母亲。悲剧从16年后忒拜城遭受瘟疫写起,神示说杀死老国王的凶手还在,因此天降灾祸。俄底浦斯决心找出凶手,解除国难。但他追查到最后,却发现凶手正是自己,便刺瞎双眼,自我流放。这是一出十分悲惨的剧作,主要表现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一方面,俄底浦斯作为国王,诚实正直,智勇双全,能够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个人,为了遵循高尚的道德伦理准则,竭力反抗命运的诅咒;另一方面,命运却以其不可理喻、不可逃脱的巨大力量,死死笼罩住俄底浦斯,最终毁灭了他。在这种冲突中,表现了悲剧主人公的顽强意志和高尚品德,表达了人类面对厄运不懈抗争的崇高精神。 《俄底浦斯王》结构精巧,布局严密巧妙,一环扣一环。剧作家从追查凶手开始,展现出一个个重要事件,前国王被人杀死的地点,报信人证明他与科任托斯国王无血缘关系,仆人说出当年婴儿的来历,等等,每一个事件都在“事与愿违”中走向真相。俄底浦斯本想为民除害,却除到自己头上;本想追查出凶手以证实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