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水法密度试验记录表

灌水法密度试验记录表

灌水法密度试验记录表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

灌水法密度试验记录表

试验者:计算者:校核者:

灌砂法 灌水法试验记录

灌砂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施工里程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记录编号 填料名称压实方式设计压实系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采用标准 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 t(%)标准砂密度ρsr(g/cm3)施工日期填土层次压实遍数(遍)填层标高(m)填层压实厚度(cm) 测点编号测 点 位 置 密度测定器 灌满标准砂 总质量 m r3(g) 灌满灌砂漏 斗所需标准 砂质量 m r4(g) 密度测定器 和剩余标准 砂总质量 m r5(g) 灌满试坑 所用标准 砂质量 m sr(g) 试坑 体积 V p(cm3) 土和 容器 总质量 (g) 容器 质量 (g) 试坑土 的质量 m p(g) 土的 湿密度 ρ0 (g/cm3) 土的 含水 率 ω(%) 土的 干密度 ρd(g/cm3) 压实系数实测值 K h ⑴⑵⑶⑷ ⑸=⑷ /ρsr ⑹⑺ ⑻=⑹- ⑺ ⑼=⑻ /⑸ ⑽ ⑾=⑼/[1+ 0.01×⑽] ⑿=⑾/ρdmax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灌水法测定填料压实密度试验记录 施工里程委托编号委托日期记录编号 填料名称压实方式设计压实系数试验日期 仪器设备 及 环境条件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管理编号示值范围分辨力温度(℃)相对湿度(%) 填料压实状态描述采用标准 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最优含水率ωop t(%)标准砂密度ρsr(g/cm3)施工日期填土层次压实遍数(遍)填层标高(m)填层压实厚度(cm) 测点编号测点 位置 储水筒水位 (cm)储水筒 断面积 A w(cm2) 试坑 体积 V p(cm3) 土和容器 总质量 (g) 容器 质量 (g) 试坑土的 质量 m p(g) 土的 湿密度 ρ0(g/cm3) 土的 含水率 ω(%) 土的干密度 ρd(g/cm3) 压实系数实测值 K h 初始 H1 终止 H2 ⑴⑵⑶ ⑷=[⑵- ⑴]×⑶ ⑸⑹ ⑺=⑸- ⑹ ⑻=⑺/⑷⑼ ⑽=⑻/[1+0.01× ⑼] ⑾=⑽/ρdmax 附注: 试验计算复核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

土的密度试验灌水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和巨粒土的密度。 2仪器设备 2.1座板:座板为中部开有圆孔,外沿呈方形或圆形的铁板,圆孔处设有环套,套孔的直径为土中所含最大石块粒径的3倍,环套的高度为其粒径的5%。 2.2薄膜:聚乙烯塑料薄膜。 2.3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 2.4台秤:称量5Okg,感量5g。 2.5其他:铁镐、铁铲、水准仪等。 3试验步骤 3.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宜按表T 0110-1确定试坑尺寸。 3.2按确定的试坑直径画出坑口轮廓线。将测点处的地表整平,地表的浮土、石块、杂物等应予清除,坑凹不平处用砂铺整。用水准仪检查地表是否水平。

3.3将座板固定于整平后的地表。将聚乙烯塑料膜沿环套内壁及地表紧贴铺好。记录储水筒 开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从环套上方将水缓缓注人,至刚满不外溢为止。记录储水筒水位高度,计算座板部分的体积。在保持座板原固定状态下,将薄膜盛装的水排至对该试验产生影响的场所,然后将薄膜揭离底板。 3.4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人盛土容器内,并测定含水率。 3.5用挖掘工具沿座板上的孔挖试坑,为了使坑壁与塑料薄膜易于紧贴,对坑壁需加以整修。 将塑料薄膜沿坑底、坑壁密贴铺好。 在往薄膜形成的袋内注水时,牵住薄膜的某一部位,一边拉松,一边注水,使薄膜与坑 壁间的空气得以排出,从而提高薄膜与坑壁的密贴程度。 3.6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的注水开关,将水缓缓注入塑料薄膜中。当水面接近环套的上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水面与环套上边缘齐平时关闭注水管,持续3一S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4结果整理 4.1细粒与石料应分开测定含水率,按下式求出整体的含水率:

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

1. 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含水率试验方法,了解含水率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密度试验方法,了解天然密度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并初步了解土体密度大小与土的松紧程度、压缩性、抗剪强度的关系。 基本原理: 土体中的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在105℃~110℃的温度下全部变成水蒸气挥发,土体粒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土重为土颗粒质量加上强结合水质量,将挥发掉的水份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为土体含水率。即土体含水率是指土颗粒在105℃~11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份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单位体积土体质量称做土的密度,定义式为: ρ0=m0/V (1—1) 式中:ρ0-土样湿密度(g/cm3); m0-土样质量(g); V-土样体积(cm3)。 实验室内直接测量的密度为湿密度(对原状土称作天然密度)。 w0=mw/md (1—2) 式中:ω0 —土样含水率(%); mw—土体所失去水分的质量(g); md—烘干后土颗粒质量(g)。 仪器设备: (1)恒温烘箱:恒温范围在105℃~110℃,温度控制精度高于±2℃;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它工具:铝盒(称量盒)、开土刀、干燥器、温度计等。 (a)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b)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的天平; (c)其它工具:切土刀,玻璃板、钢丝锯,凡士林等。 实验步骤: (1)用感量0.01g的天平称取铝盒重量,记录铝盒编号和重量; (2)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放入铝盒内,(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迅速盖好盒盖,称铝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铝盒号和盒加湿土质量。(3)揭开盒盖,将试样和铝盒一起放入恒温烘箱,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重。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小时,对砂土不得少于6小时,对含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至恒重。 (4)将铝盒从烘箱中取出,盖好铝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铝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铝盒号和盒加干土质量。 (a)取原状土或制备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将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向下压至约刃口深处,用切土刀将士样切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后,边压边削,直至土样伸出环刀顶部,将环刀两端余土削平; (b)用切下的代表性土样测定含水率; (c)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1g。 注意事项:

灌水法测定底砟压实密度试验报告

道砟压实质量试验报告 施工单位中铁三局集团新建辽长铁路工程项目铺架工区报告编号 LCS2-0-DZ20141115-1 工程名称新建辽长铁路工程委托编号 LCS2-0-DZ20141115-1 施工里程 DK95+950(K67+700)-DK97+425.26(K69+175.69) 委托日期 2014.11.15 压实方式压路机压实报告日期 2015.11.15 填料名称 填料最大粒径 (㎜)填层厚度 (㎝) 填土层数 填层标高 (m) 底砟45 20 1 248.423 颗粒密度ρsm(g/cm3)最大干密度 ρdmax 最优含水率 ωopt 砂的最大干密度 ρdmax(g/cm3) 砂的最小干密度 ρdmin(g/cm3) / / / / / 压实指标名称 道砟密度 g/cm3孔隙率 n(%) 相对密度 D r 动态变形模量 E v d(MPa) 地基系数 K30(MPa/m) 变形模量 E v2(MPa) 测定方法灌水法/ / / / / 记录编号LCS2-0-DZ 20141115- 1 / / / / / 测点编 号测点位置 规 定 值 实测 值 规 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规定 值 实测 值 1 DK97+300 (K69+50.43) 1.6 g/c m3 2.47 2 DK96+900 (K68+650.43) 2.30 3 DK96+500 (K68+250.43) 2.30 4 DK96+100 (K67+850.43)2.60 表号:铁建试报72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2009]27号

检测评定依据: 《铁路碎石道床底砟》(TB/T2897-1998) 《铁路碎石道砟试验方法》 (TB/T2328.1-2328.19-2008)。 试验结论: 该批碎石道砟所检验项目均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TB/T10413-2003)底砟要求。 试验复核批准单位(章)

灌水试验记录

工程名称金色南郡13#楼试验日期 试验项目东单元室内排水系统试验部位厨房、卫生间 材质UPVC 规格 试验系统要求: 灌水高度为立管检查口至上层地漏上边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使管道内灌满水后观察15min,如未发现管道及接口有渗漏的情况后,再次向管道灌水,使管内水面恢复到第一次停止灌水时的水面位置,再观察5min,水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记录: 本楼厨房、卫生间各排水管道一起做灌水试验,试验从上午8时开始,用橡皮充气封堵各层各立管检查口,从上口地漏处往管道内灌水,灌水后分别过15min进行检查,液面下降分别为4-18mm,然后再往各地漏内灌满水,10min后检查,各液面均无下降,检查各管口均无渗漏现象,到下午14时结束。 试验结论: 此次灌水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评定合格。 签 字栏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 责人 专业质检员施工员

工程名称金色南郡13#楼试验日期 试验项目西单元室内排水系统试验部位厨房、卫生间 材质UPVC 规格 试验系统要求: 灌水高度为立管检查口至上层地漏上边沿之间的垂直距离,使管道内灌满水后观察15min,如未发现管道及接口有渗漏的情况后,再次向管道灌水,使管内水面恢复到第一次停止灌水时的水面位置,再观察5min,水面不下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试验记录: 本楼厨房、卫生间各排水管道一起做灌水试验,试验从上午8时开始,用橡皮充气封堵各层各立管检查口,从上口地漏处往管道内灌水,灌水后分别过15min进行检查,液面下降分别为4-18mm,然后再往各地漏内灌满水,10min后检查,各液面均无下降,检查各管口均无渗漏现象,到下午14时结束。 试验结论: 此次灌水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和《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评定合格。 签 字栏建设(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安徽华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专业技术负 责人 专业质检员施工员

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编号规则

****高速公路项目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样品、记录、报告等的编号规定 一、编号规则 (一)施工单位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四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二)监理办及中心试验室按“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所辖合同段编号—日期(年月)—样品标识—流水号”五区段的格式进行编号。 说明: 1、样品/记录/报告的首字母(大写):即样品用“YP”表示,记录用“JL”表示,报告用“BG”表示,流水号按各个标段单独进行流水号连接。施工单位无合同段编号。 2、所辖合同段编号:按下表规定选择。 单位名称所辖合同段所辖合同段编号 S1中心试验室一监理办****A1标01 ****A2标02 ****A3标03 二监理办****A4标04 ****A5标05 ****A6标06 三监理办****A7标07 ****A8标08

****A9标09 3、日期(年月):年份采用4位数表示、月份采用2位数表示,如2017年2月份进行的试验,应写为“201702”。 4、样品标识:按身份识别编号规则,具体参照下表选择对应的样品标识。 样品(对象)标识身份识别编号规则示例序号样品类型样品(对象)标 识 备注 1 土TGJ “土工”+“检”首字母 2 粗集料CJL “粗集料”首字母 3 细集料XJL “细集料”首字母 4 矿粉KFJ “矿粉”+“检”首字母 5 岩石YSJ “岩石”+“检”首字母 6 水泥SNJ “水泥”+“检”首字母 报告、记录、样品编号统一,区别在报 告日期 7 钢筋原材GJJ “钢筋”+“检”首字母 8 焊接钢筋GJHJ “钢筋焊接”首字母 9 钢筋机械连接GJJL “钢筋机连”首字母 10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TBH “混凝土”+“拌和”首字母 11 硬化后水泥混凝土TYH “混凝土”+“硬化”首字母 报告、记录、样品编号统一,区别在报 告日期 12 水泥砂浆拌和物SBH “砂”+“拌和”首字母 13 硬化后水泥砂浆SYH “砂”+“硬化”首字母 14 水SYJ “水样”+“检”首字母 15 外加剂WJJ “外加剂”首字母 16 石灰SHJ “石灰”+“检”首字母 17 粉煤灰FMH “粉煤灰”首字母 18 无机结合料无侧限抗 压强度WJL(D/J)-QD “无机料”(底基层/基层)+“强度” 首字母 19 无机结合料筛分WJL(D/J)-SF “无机料”(底基层/基层)+“筛分” 首字母 20 无机结合料含水率WJL(D/J)-HS “无机料”(底基层/基层)+“含水” 首字母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作业指导书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一般不得 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 注:①在测定细粒土的密度时,可以采用似00~的小型灌砂筒。 ②如最大粒径超过l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 寸,例如,粒径达40-60的粗粒土,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 应为150-200mm。 2仪器设备 2.1灌砂筒:金属圆筒(可用白铁皮制作)的内径为100mm,总高360mm。灌砂筒主要分两部分:上部为储砂筒,筒深270mm(容积约2 120cm3 ),筒底中心有一个直径10~的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为lOmm,并焊接在一块直径100mm的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直径10~的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直径10~的圆孔。将开关向左移动时,开关铁板上的圆孔恰好与筒底圆孔及漏斗上开口相对,即三个圆孔在平面上重叠在一起,砂就可通过圆孔自由落下。将开关向右移动时,开关将筒底圆孔堵塞,砂即停止下落。 灌砂筒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如图T 0111-1所示。

2.2金属标定罐:内径100mm,高150mm和200mm的金属罐各一个,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注:如由于某种原因,试坑不是150~或200~时,标定罐的深度应该与拟挖试坑深度相同。 2.3基板:一个边长350mm、深40mm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直径100~的圆孔。 2.4打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如凿子、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2.5玻璃板:边长约500~的方形板。 2.6饭盒(存放挖出的试样)若干。 2.7台秤:称量10~15kg,感量5g。 2.8其他:铝盒、天平、烘箱等。 2.9量砂:粒径0.25一0. 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一40kg。应先烘干,并放置足够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 衡。

密度试验(灌砂法)

密度试验(灌砂法) 一、目的与使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土路基土的各种材料的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使用于路清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基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直径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用直径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仪器与材料 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基板、量砂(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燥均匀砂20~40g) 三、方法与试验步骤 1、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2、标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γ(g/cm^3) 3、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空内,直到砂不在流。取下灌砂筒,称取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 4、称取试坑中全部材料的总质量Mw。 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测定其含水量(ω,%)。用小灌砂筒测定时,细粒土不小于100g,中粒土不小于500g;用大砂筒,相应的细粒土不小于200g,中粒土不小于1000g,粗粒土或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 6、将基板放在试坑上,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打开灌砂筒开关,直至砂不再流动,称取量筒内砂的质量(M4)。 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不大可省去3的操作,试洞挖好后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最后称取剩余砂的质量(M4')。 四、计算

灌水法检测密度

一. 目的 采用灌水法检测土样密度,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 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1.检测参数:土样的湿密度,干密度。 2.执行标准: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三.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 四. 职责 检测人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 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每单位工程至少取三个点;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取一个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 六. 仪器设备 1.量筒(HX322) 2.台秤(TGT100/JC401) 3.水准尺(GC581) 4.塑料薄膜袋

七. 环境条件 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和室内常温下进行试验。 八.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试验步骤: (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坑尺寸(mm) (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 m,准确到10g, p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 H,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 1 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 H,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2 2.数据处理:

土木工程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xxxxxx公司 土工作业指导书 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试验的现场作业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平: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 5.操作步骤进行: 5.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5.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g ,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 ,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6.结果计算 6.1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 V P =(H 1-H 2)×A w -V 0 式中 V P --------试坑体积(cm 3); H 1--------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 H 2--------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 ); A w --------储水筒断面积(cm 2 ); V 0--------套环体积(cm 3 )。 6.2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P P V m =0ρ 式中 P 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7. 相关质量记录表格 7.1 压实度检测(灌水法)

实验1: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文档

实验1:土的含水率,密度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含水率试验方法,了解含水率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 通过本试验掌握土体的天然密度试验方法,了解天然密度指标在工程中的应用,并配合其它试验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其它指标。并初步了解土体密度大小与土的松紧程度、压缩性、抗剪强度的关系。 基本原理: 土体中的自由水和弱结合水在105℃~110℃的温度下全部变成水蒸气挥发,土体粒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的土重为土颗粒质量加上强结合水质量,将挥发掉的水份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为土体含水率。即土体含水率是指土颗粒在105℃~110℃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时所失去的水份质量与烘干土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单位体积土体质量称做土的密度,定义式为: ρ0=m0/V (2—1) 式中:ρ0-土样湿密度(g/cm3); m0-土样质量(g); V-土样体积(cm3)。 实验室内直接测量的密度为湿密度(对原状土称作天然密度)。 w0=mw/md (1—1) 式中:ω0 —土样含水率(%); mw—土体所失去水分的质量(g); md—烘干后土颗粒质量(g)。 仪器设备: (1)恒温烘箱:恒温范围在105℃~110℃,温度控制精度高于±2℃;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3)其它工具:铝盒(称量盒)、开土刀、干燥器、温度计等。 (a)环刀:内径61.8mm和79.8mm,高20mm; (b)天平: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的天平; (c)其它工具:切土刀,玻璃板、钢丝锯,凡士林等。 实验步骤: (1)用感量0.01g的天平称取铝盒重量,记录铝盒编号和重量; (2)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30g放入铝盒内,(有机质土、砂类土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迅速盖好盒盖,称铝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并记录铝盒号和盒加湿土质量。

给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表C2-17-2 工程名称虞城县响河商业街售楼处试验时间年月日 试验部位一至顶层依据标准GB50242-20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 编号 规范或设计要求试验 备注规格材质 允许渗 水量 计量时间实际渗水量 试验 时间 通水情况 F—1 de20 PP-R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F—2 de25 PP-R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F—3 de50 PP-R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F—4 de50 PP-R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F—5 de75 PP-R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评定意见:所试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合格 2014年月日 参加人员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试验员

表C2-17-2 工程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71315部队公寓试验时间年月日 试验部位一至四层依据标准GB50242-200《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1 编号 规范或设计要求试验 备注规格材质 允许渗 水量 计量时间实际渗水量 试验 时间 通水情况 F—6 de110 UPVC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F—7 de160 UPVC 不允许 渗水 满水15min 水面下降 后,再灌满 观察5min 管道及接口 无渗漏 20min 管道畅通 且液面无 下降 灌水高度 高于底层 卫生器具 上边 评定意见:所试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合格 2011年月日 参加人员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试验员

室内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及通水试验记录簿

室内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及通水试验记录 GD2302019SZ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城投·七里香榭给排水工程 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室内排水工程 验收部位、区、段17栋 安装单位深圳市工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负责 人) 胡浩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管段编号层段材质规格 污水管道室内雨水管道灌 水至立管顶部1h 后,是否渗漏 试验结果满水15min 水面情况 再灌满5min 水面情况 17PL-1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2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3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4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5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6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7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8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9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10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PL-11 架空层U-PVC DN10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17NL-10 架空层U-PVC DN50 不降不降符合要求 安装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测试人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检查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深圳市建设局、深圳市档案局监制深圳市文档服务中心印制 0 1

排水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排水管道灌水(通水)试验记录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编号: 05-06 □□□ 试验结果: 排水管道安装完毕,进行通水试验.在各卫生器具落水口进行放水,水均畅通无阻排出,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水、漏水,通水试验合格.将出水口封堵,进行灌水试验,灌水高度废水灌至地漏口,污水灌至坐便器口平,满水15分钟后水面下降,再灌满观察5分钟,水位不下降,检查管道及各接口处均无渗漏现象,灌水试验合格。整个灌水及通水试验过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 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灌水法测土样密度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粗粒土的密度试验的现场作业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水筒:直径应均匀,并附有刻度及出水管。 2、台平:称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 5.操作步骤进行: 5.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见下表: 试坑尺寸(mm) 5.2将选定试验处的试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层。 5.3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边挖边将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准确到10g,并应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5.4试坑挖好后,放上相应尺寸的套环,用水准尺找平,将大于试坑容积的塑料薄膜袋平铺于坑内,翻过套环压住薄膜四周。

5.5记录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拧开储水筒出水管开关,将水缓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当袋内水面接近套环边缘时,将水流调小,直至袋内水面与套环边缘齐平时关闭出水管,持续3~5min ,记录储水筒内水位高度。当袋内出现水面下降时,应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试验。 6.结果计算 6.1试坑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 V P =(H 1-H 2)×A w -V 0 式中 V P --------试坑体积(cm 3); H 1--------储水筒内初始水位高度(cm ); H 2--------储水筒内注水终了时水位高度(cm ); A w --------储水筒断面积(cm 2); V 0--------套环体积(cm 3)。 6.2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P P V m =0ρ 式中 P m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g ) 7. 相关质量记录表格 7.1 压实度检测(灌水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