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文献检索综述

题目: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院系: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3动科2班

姓名:张智安

学号:2013061089

文献检索综述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张智安730070)

摘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选母猪,母猪营养,产仔猪数,人工授精和工厂化养猪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母猪;窝产仔数;生产性能;繁殖率;繁殖性能;营养平衡

母猪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猪是多胎高产繁殖潜力很大的家畜,它一般每次发情平均能排卵20个左右,但只有60%~70%的卵子能够受精并正常发育,这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科学饲养管理和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猪繁殖利用率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够提供的合格断奶仔猪数,它是将母猪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规模养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指导养猪场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1选择优良种母猪

从仔猪开始,要求乳头间隔均匀,无瞎乳头,在7对以上,地方品种母猪在6~8月龄时体重达50~60kg,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和杂种母猪应在8~9月龄,体重达80~90kg开始配种为宜。一般避开头两个发情期,到第3个发情时期再配种。要选生长快、瘦肉率高,身体各部器官都健全,在配种季节里,发情年龄较早的母猪影响初产母猪断奶发情和2 胎产仔的诸因素中, 主要是营养和生殖激素分泌失调。大多数初产母猪尚未完成自身的生长, 加之妊娠中、后期胎儿迅速发育和产后哺乳的大量消耗极易造成营养负平衡[1]。

2 合理安排母猪的营养

初产母猪日粮中应含消化能12.55MJ/kg,蛋白质15%。日采食量不少于2~3kg/d,日喂3次,饮足新鲜清洁的水,猪舍每天要清洗粪尿。妊娠母猪的营养妊娠期应控制采食量,前低后高。采食量过高,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产活仔数降低,而且会增加难产及仔猪被压发生率。配种后一周,根据不同母猪体况,日采食量控制在1.7~2kg;7~75d,日采食量1.8~2.2kg;95~110d,采食量增加到2.5~3.5kg;110~114d,采食量降低到2.0~2.5kg。妊娠母猪舍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哺乳母猪的营养为使母猪获得最大限度的泌乳量,从而保证仔猪最大的日增重及减少母猪的失重,要适时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其方法:增加饲喂次数;保证充足饮水;降低分娩舍温度;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可向日粮中添加脂肪,脂肪添加量不超过5%。否则会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母猪妊娠前期、中期必须保证饲料的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

饲料,饲料变换不宜频繁,应根据膘情严格控制投喂量。妊娠后期必须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同时要保证饲粮的全价性。[2]

3适时配种,提高繁殖率

母猪发情持续时间为48h,在发情后24~36h排卵,输精应在排卵后6h为宜,母猪的输精最佳时间为发情后18~30h;采用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可使母猪多产仔2~3头;母猪适时交配是提高受胎率与产仔数,发情鉴定的关键在于鉴定静立反射。每天进行2 次发情鉴定,分别于6:00 和15:00 查情;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所有工作时间的1/3 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查情的好坏是提高人工授精水平的关键。[2]。母猪交配后应留在原来的圈舍内4周以上才可以转群,这样可减少环境刺激,防止胚胎的早期死亡,有利于提高窝产仔数,妊娠后期(80d 后)分小群或单栏饲收稿日期:养,产前1周转入产房。[4]

4提高母猪年产窝数及窝产活仔

促使母猪哺乳期中发情在母猪哺乳20~40d内催情,使其能够发情配种,既哺乳又妊娠,大大缩短母猪生产的周期。促使母猪哺乳期间发情:在母猪产后4周时,开始减少仔猪的哺乳次数,白天只让仔猪吃乳1~2次,不哺乳时分开,夜间让其母仔在一起[3]。1周左右母猪就能发情,此时配种便于受孕;在母猪产后40d时,减少母猪的日粮给量,使母猪泌乳量下降,性机能增强,从而促使其发情、配种。这期间要给仔猪补足饲料。药物促排在母猪达到性成熟前4~8周,采用外源激素激发母猪多排卵,在母猪发情后,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500~1000IU,隔12h再注一次。可使母猪多排4~5个卵子。普遍认为, 钙在后备母猪、妊娠猪及泌乳猪日粮中适宜含量分别为0. 65%、0. 75%、0. 90% , 相应的磷含量分别为0. 55%、0. 65%、0. 80%则比较合适,日粮中钙、磷添加量的过高或过低以及钙、磷的比例不当都会引起母猪生产繁殖性能的降低。[5]

5建立母猪个体繁殖登记

一般间隔12h复配,可提高30%的受胎率。及时淘汰有病或繁殖力低的母猪,补充后备母猪,使猪群保持在良好的繁殖水平上。母猪平均年产窝数为2.1~2.2窝,理想的繁殖水平为2.3~2.4窝。平均每胎产活仔数应在9.5头以上,理想的水平应在10.5头以上。母猪窝产仔数在第3、4、5、6胎为高产期,以后逐渐下降合理的母猪群年龄胎次结构为:产第1 胎的母猪占18%~20%,第2 胎的占16%~18%,第3 胎的占15%~17%,第4 胎的占14%~16%,第5 胎的占13%~15%,第6 胎的占14%~22%。[2]

6早期断奶哺乳期母猪,提高母猪产仔窝

哺乳仔猪7d开始补料,3~5周龄,体重在5kg以上断奶最适宜,此期断奶对母猪下一个发情周期的繁殖力无不良影响。母猪在断奶后3~7d恢复发情,即可配种。目前,提高早期断奶,缩短繁殖周期,实行35d断奶最佳[8]。

7创造良好的环境

做好猪的疫病防治工作,严格输精用具、产房的消毒卫生工作。产房要有加热灯、保湿设备、护仔栏、仔猪食槽。母猪配种前后及分娩前3周内,对高温特别敏感,应注意避免热刺激,温度应保持在20~28℃,仔猪生后1~3日龄,温度保持在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0℃。[4]

8.防止母猪不育

母猪生殖机能异常或遭到破坏可导致不育对母猪不发情、不排卵或经3次配种没有受孕即要淘汰;对先天性不育和衰老不育,应予淘汰;对营养性和利用性不育,通过改善饲养管理和合理利用加以调整;对生殖器官疾病或轻度损伤性疾病不育,尽快治疗,恢复其生育能力维生素 E 能促进精子的形成与活动, 增加尿中17—酮类固醇的排泄, 能增加卵巢机能,使卵泡黄体细胞增加。[6]FSH 是卵泡充分发育所必需的,可以起到刺激卵巢生长,增加卵巢重量,促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生和卵泡液的分泌。LH水平的升高是母猪将要发情的重要标志[6~8 ] , LH可以触发排卵,促进黄体形成并维持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7]

9.建立并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为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实现猪场的均衡生产,应有计划选留优良的后备母猪,选留的后备母猪应是肢蹄健壮,母本繁殖性能良好,产仔数10头以上,初生重大于1.0kg,小母猪乳头(6对以上,左右对称)、阴户发育正常,无遗传缺陷。后备母猪(大约克×互助猪)初配年龄7.5~8月龄,体重90~110kg,以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配种较为理想,过早配种会影响产仔数和第二胎配种,过晚配种会影响受胎率和使用年限哺乳及空怀待配母猪的饲养直接影响母猪的发情, 哺乳母猪除维持泌乳还要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 所以营养消耗很大, 经常因营养不足出现“哺乳失重”现象, 继而影响卵泡发育和生殖内分泌, 母猪断奶后不能正常发情[3]。

10.加强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10.1妊娠前期妊娠的前3周,受精卵刚形成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如果母猪体况一般,给母猪低能量、低蛋白的妊前日粮(DE≤3.0Mcal/kg,CP≤13%),日喂1.5~2.0kg,即可维持正常繁殖需要。否则,摄入过高的能量和蛋白,会增加胚胎死亡,从而减少产仔数。饲料添加剂在提高母猪繁殖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

10.2妊娠中期妊娠一个月至产前一个月,一般应给以中等偏低水平的日粮(DE≤12.96MJ/kg,CP ≤14%),只保持母猪每天增重45g即可,根据母猪的膘情,日喂1.8~2.2kg,此时可适当提高粗纤维水平,增加母猪的饱腹感,预防便秘,减少死胎、干尸、流产的发生:初产母猪妊娠期内体增重为40~50 kg , 经产母猪为25 ~30 kg 为好。配种当天给料在2.0 kg 以下, 并且以低能量低蛋白饲料饲喂;妊娠前期不增加采食量, 会显著地提高窝产仔猪数[9]。

10.3妊娠后期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一个月的快速生长发育,因此,产前一个月的母

猪应给以高营养水平的饲粮(DE≥3.1Mcal/kg,CP≥16%,Lys≥0.8%),日喂2.5~3.0kg。仔猪初生重与仔猪存活呈强正相关,抓好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母猪产后泌乳量,对提高母猪繁育性能有重要影响[5]。

11增加产仔数的措施

11.1利用杂种优势窝产仔性状表现出典型的低遗传力和高杂种优势,所以,利用杂交提高窝产仔数是当今普遍采用的技术措施。

11.2适时配种对于获得较高的窝产仔数至关重要。过早或过迟配种都会损失部分卵子,从而降低产仔数。待母猪发情征状明显,允许公猪爬跨或人工测试站立不动或见到公猪走不动,此后12h配种是最佳配种时间,8~12h后再补配一次,一般都会取得较好配种效果和获得较高产仔数。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采用2次重复配种,如上午喂前配种一次,下午喂前再复配一次;如下午配种,第二天早晨再复配一次后备母猪性成熟的月龄因品种、饲养管理条件而不同[9]。在正常情况下, 适配年龄在发情后第2 或第3 情期, 体重达成年母猪体重70%左右。地方品种初配在6~8 月龄, 体重60~70 kg; 引进国外品种在8~10 月龄, 我国培育品种和杂种猪在两者之间。[10]

11.3选择后备母猪除要选择体形外貌和生长发育外, 还要兼顾父系、母系遗传指数的选择。优良后备母猪应从来自产仔多、哺育能力强、断奶窝重大等繁殖力高的家系中选留。要求品种特征明显, 体格健壮, 背腰平直, 后躯宽阔, 腹部比较大而松弛, 乳头发育良好, 排列整齐对称, 有效乳头在7 对以上, 无瞎乳头或副乳头, 阴户大而下垂, 无遗传疾病, 种用价值高的优良后备母猪。[10]

11.4确定适宜初配年龄有报导认为母猪第一次发情,或公猪第一次爬跨配种,基本不受胎。母猪产前一周进入产房,产房及猪体要清洗消毒。母猪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接产。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动作迅速、及时。若有难产,可肌肉注

射催产素。若半小时后仍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12 小时内不必喂料,但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同时在饮水中适当补加少许食盐。产后1周内逐渐增加喂料量,10 天后恢复正常饲喂量。要经常检查哺乳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治疗。哺乳母猪一般每天喂3~4 次。哺乳母猪泌乳期实行高能量、高蛋白质、不限量饲喂,同时要确保矿物质(钙、磷、食盐及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需要,确保充足的饮水。泌乳期还要注意预防母猪便秘,母猪便秘影响乳汁质量甚至造成仔猪下痢。还后备母猪过早配种,对产仔数有严重影响,因此,要获得较高产仔数,一定要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防止过早和过迟[11]。

参考文献:

[1]张忠诚,朱捷,李素芬等.PMSG提高初产母猪繁殖力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4,30(1):5-6

[2]潘琦,周建强. 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08:73-75.

[3]刘彦.采用综合措施提高母猪的发情率[J],北京农业科学.2005,18(6):35-36

[4]吴荣根.营养和环境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近况〔J〕,动物科学与动医2001,18(1):85-86

[5]熊正儒.高产母猪的营养设计「J],饲料博览.2013,(4):30-31

[6]姜文武,许志锁.维生素E在养猪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8,32(2):39-41

[7]周虚,张嘉保,田允波等.动物繁殖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8]冯涛,刘彦,田见晖.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饲料添加剂[J]. 今日养猪业,2013,06:12-14+21.

[9]耿忠诚.提高繁殖母猪产仔效率的技术措施[J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2):10-15

[10]何明福.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08,01:8-9.

[11]吴买生.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J]. 湖南畜牧兽医,2014,06:21-23.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论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一) 作者:杨学昌刘文瑜罗庭沙黄元鸿 摘要介绍了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效率的技术措施,包括后备母猪的培育、繁殖母猪选择和精细化饲养管理、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母猪繁殖周期,以为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技术措施 母猪年生产力是指繁殖母猪头均每年提供出栏肉猪数,或头均每年提供育成仔猪数。母猪繁殖力是繁殖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这是一项综合性指标,需通过提高良种覆盖率、母猪群体质量、配种受胎率、产仔数、育成率、仔猪断奶重、育肥日增重等一系列指标来实现1-3]。繁殖母猪生产效率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后备母猪、选择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繁殖母猪、饲养哺乳仔猪、建立高产母猪群和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是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效率、实现繁殖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技术关键。 1后备母猪培育 断奶时选留下来的后备母猪,可按生长育肥猪进行饲养管理,不需要专用后备母猪饲料,不限制饲养,让其自由采食至180日龄,体重80kg左右。180日龄以上,体重80kg以上的后备母猪可适当限制饲养和补充一部分青绿饲料,以锻炼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防止母猪过肥而引起不发情、不孕症。饲养方式采用群体饲养,每群4~6头,平均每头猪有2m2的活动面积,可以进行诱情刺激。210~240日龄,体重在100kg以上的后备母猪,经鉴定符合种用者可在第2次发情时配种。 2繁殖母猪选择 已配种受孕的后备母猪在1岁龄左右产第1胎,根据第1胎的产仔性能初步选出种用的繁殖母猪,到产第2胎后,再依据母猪年繁殖力选出生产力高的繁殖母猪作种用,淘汰生产力低的繁殖母猪4]。 3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 繁殖母猪的饲养水平和哺乳期对仔猪的初生重、断奶窝重、成活率、肥育日增重以及母猪连续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分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发情配种间隔期四部分,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75%左右,哺乳期次之,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15%左右。因此,做好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精细化饲养管理,对提高繁殖母猪年生产效率尤为重要。 3.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期标准日粮供给量只占哺乳期的1/2,要遵循“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原则。 3.1.1妊娠前期。配种后1~30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胎。要供给妊娠前期母猪专用饲料,日粮饲喂量控制在1.8~2.0kg之间,每天适当喂给优质青绿饲料,以增加母猪的饱腹感,补充部分维生素。 3.1.2妊娠中期。配种后31~90d要调整好母猪的体况,饲料继续供给妊娠前期母猪饲料,日粮喂给量控制在2.0kg左右,但可以多饲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除增加母猪饱腹感外,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防止便秘、无乳症。有条件的可每日安排母猪自由运动1h,达到增强体质、减少难产的目的,对母猪不要大声吆喊、鞭打、追赶等。 3.1.3妊娠后期。配种后91d到产前3d,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减少母猪产后体失重。饲料由妊娠前期调换成妊娠后期饲料,日粮可根据母猪体况每日增0.5~1.0kg饲喂量或每日补喂200~250g动物脂肪,可提高母猪的泌乳量、乳脂率和仔猪的成活率。母猪应单圈饲养,防止因机械挤压引起流产,但可以适当驱赶运动,减少难产5]。粪便干燥的母猪可在饮水中或日粮中加适量的轻泻剂。 3.2临产母猪饲养管理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 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1综合保健措施 1.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暂停消毒。

1.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2各类母猪饲养管理 2.1后备母猪 2.1.1为保证后备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要供给全价日粮, 5~6月龄时,每天2~2.5kg,饲喂2~3次,要有新鲜的饮水,无漏粪地板的猪舍要每天清洗粪尿。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综合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繁殖周期 2、畸形精子 3、返情 4、流产 5、木乃伊胎 6、难产 7、假死 8、产后瘫痪 9、人工授精 二、填空题 1、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母猪发情周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猪的发情鉴定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4、在实际生产中,猪的常用配种方式主要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采精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6、精液品质检查时,直观指标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母猪早期妊娠诊断采用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种。 8、在生产中,能够导致胎儿发育出现障碍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方面。 9、仔猪初生重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 10、仔猪断奶时所受到的应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方面。 11、母猪配种后应及早进行____________,以及时____________,防止____________,同时避免受孕母猪再重复配种,引起____________。 12、采精室送来的精液应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精液品质检查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4、判断母猪是否发情及发情程度,以确定适宜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____________。 15、发生难产时,要立即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状态,并分析难产的原因,然后立即采取____________措施。 16、母猪断奶3天后饲养的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保证____________。 17、繁殖期母猪的驱虫,不能在母猪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进行,要安排在母猪____________。 18、一般猪场要在仔猪____________时进行早期断奶。断奶的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9、缩短母猪哺乳期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仔猪____________实现仔猪的____________。 20、产后7天,是母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重要阶段,也是预防和控制__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阶段,需要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文献检索综述 题目: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院系: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3动科2班 姓名:张智安 学号:2013061089

文献检索综述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张智安730070) 摘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选母猪,母猪营养,产仔猪数,人工授精和工厂化养猪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母猪;窝产仔数;生产性能;繁殖率;繁殖性能;营养平衡 母猪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猪是多胎高产繁殖潜力很大的家畜,它一般每次发情平均能排卵20个左右,但只有60%~70%的卵子能够受精并正常发育,这主要与遗传和营养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科学饲养管理和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关键。猪繁殖利用率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够提供的合格断奶仔猪数,它是将母猪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规模养猪场综合生产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指导养猪场提高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1选择优良种母猪 从仔猪开始,要求乳头间隔均匀,无瞎乳头,在7对以上,地方品种母猪在6~8月龄时体重达50~60kg,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和杂种母猪应在8~9月龄,体重达80~90kg开始配种为宜。一般避开头两个发情期,到第3个发情时期再配种。要选生长快、瘦肉率高,身体各部器官都健全,在配种季节里,发情年龄较早的母猪影响初产母猪断奶发情和2 胎产仔的诸因素中, 主要是营养和生殖激素分泌失调。大多数初产母猪尚未完成自身的生长, 加之妊娠中、后期胎儿迅速发育和产后哺乳的大量消耗极易造成营养负平衡[1]。 2 合理安排母猪的营养 初产母猪日粮中应含消化能12.55MJ/kg,蛋白质15%。日采食量不少于2~3kg/d,日喂3次,饮足新鲜清洁的水,猪舍每天要清洗粪尿。妊娠母猪的营养妊娠期应控制采食量,前低后高。采食量过高,会造成胚胎早期死亡,产活仔数降低,而且会增加难产及仔猪被压发生率。配种后一周,根据不同母猪体况,日采食量控制在1.7~2kg;7~75d,日采食量1.8~2.2kg;95~110d,采食量增加到2.5~3.5kg;110~114d,采食量降低到2.0~2.5kg。妊娠母猪舍温度要保持在20℃左右。哺乳母猪的营养为使母猪获得最大限度的泌乳量,从而保证仔猪最大的日增重及减少母猪的失重,要适时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其方法:增加饲喂次数;保证充足饮水;降低分娩舍温度;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可向日粮中添加脂肪,脂肪添加量不超过5%。否则会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母猪妊娠前期、中期必须保证饲料的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试题

互助县新型农牧民培训考试题 (畜牧养殖《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母猪繁殖周期包括3个时期,即、和。 2、母猪配种后再发情又称,就是母猪在配种后天又出现发情表现,但母猪并没有的现象。 3、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有、、三种。 4、造成胎儿畸形的原因有、、、、。 5、“三七”消毒制度,即每间隔天则连续消毒天,消毒时应每天次。 6、仔猪初生重的大小与、、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及等因素有关。 7、母猪预产期前天或母猪转群前天,必须要为母猪准备好专用产房。 8、母猪的死胎可以发生在3个时期,即、和。 9、仔猪假死是仔猪出生后有而无的现象。 10、母猪断奶3天后饲养的主要任务是、、及保证配种受胎率。 二、选择题(共30分,每题2分) 1、提高胚胎成活率的关键时期是母猪配种后()天。 A、21 B、30 C、7 D、15

2、母猪配种后15~25天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期,死亡率为()。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3、母猪发情周期平均()天。 A、21 B、30 C、7 D、15 4、采用自由采食或不限量饲喂的猪是() A、种公猪 B、后备猪 C、妊娠母猪 D、哺乳母猪 5、作商品育肥的仔猪断尾时应() A、断去2/3留1/3 B、断去1/3留2/3 C、断一半留一半 D、全断掉 6、一般猪场要在仔猪()周龄时进行早期断奶。 A、3~4B、3~5C、4~5D、4~6 7、母猪各乳头的泌乳量()。 A、前面高于后面 B、后面高于前面 C、前后一致 D、中间的最多 8、仔猪1~3日龄保温箱内的温度为() A、32~34 ℃ B、30~32 ℃ C、28~30 ℃ D、23~24 ℃ 9、接产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断脐-擦粘液-吃初乳 B、擦粘液-断脐-吃初乳 C、吃初乳-断脐-擦粘液 D、擦粘液-吃初乳-断脐 10、仔猪断奶时正确的做法时() A、将仔猪赶走,母猪在原圈饲养1~2周。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综合保健措施 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 暂停消毒。 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1]

提高母猪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一、品种为先 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比其双亲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和生长强度,这就是杂交优势。我们可以选用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的长白公猪和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出“长大”二元杂交母猪,其母性好、繁殖力强,窝产子12头左右,泌乳性能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率65%以上,是生产商品猪的优良母本。公猪可以选择台湾杜洛克,来生产纯正的洋三元(杜长大),这样的三元猪增重快,不低于800克/天,饲料报酬高,达2.8~3.0∶1,从而大大缩短了育肥期,5个月出栏上市90千克的目标得以实现,降低了养猪成本,效益明显提高。 二、控制膘情 母猪过肥:产子数少,成活少,体重小,不均匀,而且拉稀严重,奶水差。母猪过瘦:胎儿发育不好,母猪产后很快消瘦,严重者发生产后瘫痪。如何来控制这个膘情?可以采用分阶段饲养的方式,从而为母猪的高产创造条件。 母猪妊娠(114)期包括:妊娠前期(配种~第一个月),中期(怀孕2个月~3个月),后期(怀孕的最后一个月)。 配种前从母猪断奶后2天~3天到配种间给予母猪全价优质饲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短期优饲可以增加排卵)。 妊娠前期妊娠后的第一个月给予低营养水平的饲料,每日1.8千克~2.2千克。蛋白不低于13%/日/头~14%/日/头。 妊娠中期(妊娠第二个月到产前80天)这一时期母猪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机能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可以给营养水平中等的饲料,14%~15%的蛋白,2.5千克/日/头。 妊娠后期(妊娠后80天~107天)这时的胎儿体重、体长增长极为迅速,约占初生重的2/3。这时要给母猪营养水平高的饲料3千克/日/头。粗蛋白16%~18%。

母猪繁殖技术

母猪繁殖技术 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母猪的主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孕、流产、胚胎早期死亡、木乃伊、畸形、弱仔及少仔等。 病因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疾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疾病危害最大,常呈大面积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和新生仔猪死亡,给规模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先天性繁殖障碍 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畸形,妨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运行,阻碍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有卵巢系膜和输卵管系膜囊肿、输卵管阻塞、缺乏子宫角、子宫颈闭锁、双子宫体、双子宫和双阴道,这些都是难以治疗的,只能在选育过程中进行淘汰。 机能性繁殖障碍 卵巢发育不全猪的正常卵巢重量为5克左右,发育不全的在3克以下,原因是脑垂体机能障碍,卵巢对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 卵巢囊肿表现发情不规律,青年母猪占一半。 治疗:肌肉注射促黄体素200微克/次~500微克/次,注射1次~4次。治疗到发情的间隔时间为22天,发情率一般为77.4%,受胎率可达70.2%。 持久黄体母猪长期不发情,可用前列腺素使黄体消退,与性腺激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治疗:先用前列腺素3毫克~5毫克肌肉注射,经3天~5天后阴部肿胀时再注射性腺激素1000单位,大多数在3天~4天内发情,配种即可受胎。 卵泡发育障碍包括卵泡机能减退、萎缩及硬化,不发情母猪中有69%为卵泡发育障碍所引起。 治疗:可用性腺激素200单位~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单位~1000单位,隔1天~2天注射一次。 营养性繁殖障碍 能量和蛋白质高能量饲料使母猪过肥,尤其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导致肥胖性不育。如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母猪瘦弱,则发情期向后推迟或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形成卵泡囊肿,配种前一周每天给母猪增加饲料,消化能为12兆焦/kg可获较高胚胎存活率。 维生素V A、VB、VD、VE是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严重缺乏会影响受胎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V A:缺乏会使母猪难以受胎,中途流产,产弱仔、盲胎、死胎和畸形胎。 VB1:缺乏时母猪屡配不孕,性机能紊乱,发情不正常,产弱仔。 VB2:缺乏时母猪泌乳减少,所产的仔猪易形成僵猪。 VB6:缺乏时母猪发情推迟。 VB12: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产仔少,易患恶性贫血症。 VB3:缺乏时运动失调、鹅步、肠炎、生殖及泌乳机能受损。 VD:缺乏时母猪泌乳量下降,受胎率降低,易患产后瘫痪,表现流产、死胎、子宫脱垂,仔猪易患佝偻病。 VE:缺乏时会使生殖道上皮角质化,母猪不易受胎,易流产。对公猪扰乱精子形成过程,严重时精液中无精子。据资料报道:在母猪日粮中添加V A、VD、VE可明显缩短从断奶到发情的时间,提高受胎率。 机械性繁殖障碍 主要是母猪受外伤引起胎儿死亡。 疾病性繁殖障碍 下列疾病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 细小病毒病主要特征取决于在哪个阶段感染该病毒。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

《母猪养殖技术》(怎样养殖母猪)

母猪的养殖技术 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猪机体本身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病能力达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养猪新方法。做好母猪的综合保健工作,是保证猪群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猪保健养殖的基本原则。扶正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保持和增强动物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减少或消除各种致病因素。下面简要介绍母猪综合保健养殖技术,供养猪业户。 1综合保健措施 1.1搞好环境消毒 消毒是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产前的消毒、生产过程中的消毒和生产后的消毒。凡进入猪场的人员,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min后方可入内。对每批母猪转走后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空栏5~7d后再转入下一批母猪。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1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母猪生产期间应坚持每周带猪消毒2次。带猪喷雾消毒要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百毒杀、碘制剂),并轮换交替使用消毒药,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应选择在傍晚,光线较暗时,喷雾时喷头向上,雾粒在80~120μm之间,过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过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喷雾量按15mL/立方米,在发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暂停消毒。 1.2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猪生后20日龄前进行猪瘟疫苗首免,28日龄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龄副伤寒免疫,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对母猪在产前60天注射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30d 注射伪狂犬病疫苗,产前20d注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产后20d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产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据当地疫情动态适时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1.3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寄生虫损害机体免疫系统,不仅造成营养的浪费,而且使猪只免疫应答迟钝,抗病力下降。因此,确定猪群科学合理的驱虫程序,定期驱虫对猪群的健康生产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母猪在产前2~3周内,公猪每年春秋各驱1次,断奶仔猪在转入保育舍后驱1次,间隔1周再重复1次。驱虫应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

母猪的繁殖指标

母猪的繁殖指标 (1)衡量母猪的繁殖力的主要指标是一头母猪一年生产了多少头断奶仔猪数,目标是25头。涉及到分娩率。分娩率以一年计,≤82%不能接受,目标值为85%,那末还有15%哪里去了?流产1-2%属正常;假妊娠<1%;规则返情10%:是造成分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一般不是疾病的原因;不规则返情2-3%,疾病是考虑的主要原因:PRRS-AD-PPV-HC等。在分娩率低时,首先应区分是规则返情,还是非规则返情;其次是尽快找出返情的母猪。妊娠检查最好的工具是:公猪+仪器。 非生产天数:影响每头母猪年供断奶仔猪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生产天数,其次是活产仔数和仔猪断奶前死亡率。非生产天数是存栏母猪,既未怀孕,又未泌乳的天数。公式为非生产天数=365-(泌乳天数十妊娠天数)x年产胎次。平均非生产天数是60天,变化范围是36-85天。影响非生产天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分娩率。分娩率%=分娩母猪数/配种母猪数:在最好的10%猪群中为89%;低分娩率是因受胎失败或妊娠失败造成的。 (3)断奶至发情配种的间隔:母猪断奶后体况良好,断奶后第一轮发情就可以配种。膘情适宜的猪群,目标值是7天内的发情配种率为90%以上。17-28天断奶的母猪,需要5-10天才能发情;头胎母猪和体况差的经产母猪需更长的时间才发情;哺乳期体重损失过多的母猪,提高断奶到发情期间的采食量是有好处的,会增加体况差的母猪的排卵数。配种后(24-72小时)进食能量过多,会增加体产热,使受精卵的死亡率升高。 (4)活产仔数是衡量母猪繁殖性能的又一个指标,死胎、木乃伊胎表明繁殖力可能有问题。 (5)每窝断奶仔猪数是衡量分娩管理的指标。断奶前死亡率反映了母猪母性能力或分娩管理水平或环境控制能力。挤压致死和饥饿致死是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 11、管理对淘汰的影响 (1)增加母猪群的大小,会使群内的个体失去其个性。管理人员只能化较少的时间对猪逐头观察,因而无法及早发现病猪、受伤的猪、或体重减轻的猪。导致母猪淘汰并不因为繁殖障碍(不发情、反复返情、窝产仔猪少、母性差、泌乳障碍),而是母猪存栏过量,导致栏位紧张,无法向受伤的母猪(肢蹄疾患),或患病的母猪或瘦弱的(极端体况)母猪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环境。母猪体况过差,反映了猪场管理问题和营养问题。 (2)缺乏劳力,尤其是缺乏熟练的、有知识、有经验的工人,会导致猪群饲养管理不良,并导致母猪的死亡率和淘汰率增高。(3)选择后备母猪时不仔细和缺乏经验;后备母猪初配的提早;药物应用的减少,也是造成淘汰率增高的因素之一。 五、疾病预防 1、不同的猪场可能实施不同的疾病预防策略。补铁-注射抗菌素-口服百球清,是初生仔猪最普遍的保健措施;产前驱虫-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阶段饲料用药,是分娩母猪的常规预防措施;对断奶仔猪,转入前保育舍预先加热和饮水加药,也是常规措施。 2、生产母猪预防的重点是PRRS、寄生虫(线虫和疥癣)、胃溃疡、PR、JE、PPV。 3、对于PRRS-PR阳性的猪场:PRRS阳性场,引入的后备母猪应是PRRS阴性,而且一次性引入足量的后备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适应为PRRS阳性,在以后的6个月内不再引种,通过封闭生产而成为PRRS稳定场或转为PRRS阴性场,当然还依赖于其他高健康技术;PR阳性场:引入后备母猪也是PR阴性,通过淘汰老龄母猪、疫苗免疫、和淘汰通过检测的阳性猪而达到全场PR阴性。 4、高健康技术在集约化猪场的应用:生物安全措施、多点式生产、按批次生产、按日龄断奶、全进全出、保育舍部分清群和阶段全场保健用药等。 六、关于员工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试题答案

青海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2013级各专业 《猪的高效繁殖实用技术》统考试卷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 猪的繁殖周期:是指母猪每产1窝仔猪所需要的时间。 2.初生重:刚出生12小时内仔猪空腹状态下的体重。 3. 杂交:不同品种及品系之间的公母猪相互交配。 4. 杂交优势:不同品种间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生产性能优于亲本纯繁群体。 5.妊娠:从配种受胎到分娩的这一过程。 6、发情周期:上次发情到下次发情开始的时间间隔。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6小题 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 1.猪场一般分四个功能区,分别为:﹍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粪污处理区﹍。 2. 按自然农业区域分,我国地方品种猪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型:华北性﹍﹍﹍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高原型﹍﹍﹍等。 3.猪的经济类型分为﹍脂肪型﹍﹍﹍瘦肉型﹍﹍﹍兼用型﹍3种类型。 4.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5.猪的妊娠周期为﹍114﹍天。 6、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3各阶段分别为:﹍妊娠期﹍﹍﹍哺乳 期﹍﹍﹍空怀期﹍﹍。

三、判断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根据你的判断在括号内打“√”或“×” 1、仔猪获得母源抗体的途径是吃初乳。( √ ) 2、猪喜白天睡觉夜里活动。( × ) 3、杜洛克猪的原产地是美国。(√ ) 4、输精时,从17摄氏度冰箱中取出的精液,无需升温至37摄氏度,摇匀侯可直接输精,但检查精子活力时需将载玻片升温至37摄氏度。(√) 5、民猪分布在我国的太湖流域。(× ) 四、连线题(4条连线,每条2分,共8分) 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连线 华北型猪 (八眉猪) 金华猪 华南型猪 (香猪) 太湖猪 华中型猪 (金华猪) 八眉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