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与构成要素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与构成要素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与构成要素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与构成要素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与构成要素

岭南园林地理分布及文化

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的岭南道,古时候也称岭表、岭外、扬越、百越、南粤。岭南有两大水系,一是珠江水系,一是韩江水系。其中珠江水系汇聚了西江、东江、北江,大大小小共740条,总长2214 km。

从地理与文化的关系来说,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广府文化,以广州为中心;韩江下游的三角洲形成了潮汕文化,以汕头为中心;韩江上游的丘陵地区形成了客家文化,以梅县为中心。当然,岭南文化还包括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东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而岭南园林从园林文化和分区来看则是以广州为中心,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园林。

岭南园林的气候与随之产生的园林文化

岭南全域地处南亚热带和热带,年平均气温在22~24.5℃,最高温度为广州八月份的38.7℃,最低温度为韶关一月的-4.3℃。

冬短夏长是岭南园林气候的第一特征。大部分地区夏天持续的时间很长,“三冬无雪,四季常花”,这就是岭南园林建筑把通风纳凉放在第一位置的主要原因。

岭南多雨,更胜于江南,年均降水量达1500 mm。雨多而植物生长茂盛,成为四季繁花的基础;雨多则冲刷厉害,于是就有“有石必有泉”之说。因泉而生瀑,因瀑而生潭,岭南园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塑造崖瀑局,崖潭局、潭瀑局就是岭南多雨造成的地形特征的直接表现。

岭南的风受亚洲季风区的大气环流影响,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北风为主。所以园林建筑南北向,以及利用风压原理降温的“长廊冷巷”或“高墙冷巷”就是基于对夏季风的需要。

岭南气候潮湿,故利用干栏、高台、檐廊来抬高生活面,这也是岭南园林中水面距地面较高的原因。但是,在现代园林中,园林的亲水性加强,水面与地面的高度很近。

岭南被山面海的环境成就了岭南独特的海岸文化。海岸文化以龙为中心,表现于园林建筑的每一部分,有龙柱、龙窗、龙雕、龙画、龙池、龙脊、龙王庙、龙舟等。岭南的海岸文化还表现在仿照海边礁石的海礁局,仿照岛上股石生泉的股石泉局之上。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

岭南园林注重生活享乐,立意务实入世;建筑量较多,连房博厦,体量偏大,造型舒朗清透,装饰丰富多彩,乡土味,西洋风味兼具;山石以英石,腊石为主,小型壁山或孤石,立意通俗生动;池水多为小型水局,砌石池岸,多规整几何形;植物品种繁多,全年绿荫苍翠,花团锦簇。

岭南园林的文化风格主要有五点:海岸文化,热带文化;远儒文化,世俗文化;享乐文化,商业文化;开放文化,兼容文化;贬谪文化,务实文化。

岭南园林的地域类型

岭南园林的中心是广东,广东园林以平地苑庭和雕塑取胜。从建筑上看,柱础较高,屋面无坡或少坡,龙纹和海波脊饰明显,最大的特色还在于装饰的“三雕三塑”(三雕指砖雕,木雕,石雕;三塑指泥塑,灰塑,陶塑)和壁画。另外,大量使用花色玻璃也是广东古典园林的特色。广东四大古典名园为番禺馀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

4.2广西园林

广西的园林以平地峰林和名人墨迹为胜,最大的长处是有自然之景可以借,无须人工开凿湖河景观,在建筑上还是比较朴素的,淡雅的格调用以点缀主景的山形水色。广西园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历代名人墨迹很多,这是广东、海南和福建园林中无法比的,几乎所有的岩石壁上都有名人的字画。

4.3闽台园林

闽台园林以建筑的地方性和海塑石为胜。从建筑上看,闽南建筑的正脊起翘是他处所没有的。最能代表闽南建筑风格的就是五六十年代建的集美园林,如鳌园、归来园、龙舟池以及台湾的四大名园。

4.4海南园林

海南园林以热带风光和海岛风光为胜。热带风光以植物来表现,许多热带植物虽然在广东、广西、福建都有,但长势并不如海南好。海岛风光还利用石和沙来表现的,大多数名胜地在海边,可以直接利用海边的海水、海滩和海石。

海南园林的塑石并不是特色,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利用珊瑚石。珊瑚石在广东并不多见,在广西和桂林就更少见,但在海南,几乎所有的园林都用了珊瑚石,有的用它来堆山,有的用它来筑墙。

香港、澳门两地以岛屿为主,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租界曾使两地长期成为欧洲人的侵华据点,它们的历史也是中西文化冲突的见证。香港由于自然海洋景观如岛屿、海湾众多,因此风景区和公园很多。园林有中西两种风格,它的兼容性很强。如九寨沟城仿江南园林景观,北区公园仿扬州园林景观,岭南园林之风则直接仿岭南四大园林的景观。澳门的人工景观与香港园林一样,中西文化交融,中国的儒道佛三大文化支柱在澳门园林中皆有表现。

岭南园林的构成要素

5.1山

从本质上说,岭南园林不属于崇山文化,故造园不以堆山为主,而是以理水为主。但是必须明确,岭南园林的堆山主要是指叠石像岩峰、崖壁,这些山与山峰下的潭结合,形成崖瀑潭景观。这种园林在广东和广西为多,而在福建园林中,则以岛山、礁石为母本,用花岗岩鼓浪石与龙潭构成。

尽管有珠江三角洲平原,但岭南还是以山地为主,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很多园林不是水景园,而是山景园,或是山多水少的园林。这些园林地处贫困地区,园林景观较为朴素,无非是点缀一些亭台楼阁而已。这些山景很少是堆成的,与江南园林的山景全是堆成的有很大不同。

5.2水

岭南园林地处高冲刷地区,水体的存在形式不同于江南的河与湖的景观,而是泉、河、潭、瀑、海景观。沿海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海南岛的园林景观,常是以表现平面的海景为多,有时也表现潭景和溪景。表现海景的以闽南的园林为多,这些景观在大型公园里用得较多。

在小庭院中,以水石庭来表现。水石庭是岭南园林的特色,水石庭的表现手法有潭景和海景两种。海景通常作为矶石景观,如白云宾馆的矶石庭。表现潭景(包括崖潭景)以广州的酒家宾馆为多。

岭南园林的泉景不像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做成平地涌泉的形式,多做成挂泉的形式,结合崖,潭,构成崖潭景观,如广州山庄旅舍的三叠泉。另外,还有地上井泉形式和喷泉形式。井泉是较为传统的方式,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而在现代公园中,喷泉景观已经很普及了。

而至于海景与湖景,许多都是依海,依湖而造园。

5.3石

岭南园林的用石在材料选择、水石关系、山石关系、叠石技法等方面都显出与江南园林与北方园林不同的特色。在石材选择上,有英石,黄腊石,湖石,珊瑚石等。在山与石的关系上,一种是上述的人为堆石成山,另一种是不加修饰地利用和展示自然之石山景观,这是自然风景园的特点;在水与石的关系上,古典和现代的庭院多表现为海景、潭景、泉景,此三景的创造是用石来构筑的,用峰石夹瀑、用壁石挂瀑,用鼓石吐泉、用矶石浮水。

5.4建筑

从建筑上看,岭南园林的建筑以生活性为主。在庭院园林中,较少江南园林的小品建筑,如亭台楼阁之类。而是把生活性建筑放在首位,如:客厅、套房、屋顶、廊道、电梯,天井进行点石,配植盆栽、插花。经过点缀后的实用性建筑也成了景观。

雕楼:岭南园林中楼是最有特色的,它采用了民间雕楼的形式,如可园的邀月阁,与江南园林的山楼目的一样,是为了借景。

舫:作为海岸文化的缩影的船厅也是很有特色的。江南和北方园林舫是做成真实的船形,岭南园林也有,如梁园石舫、宝墨园的紫洞艇和可园的可舟等。

船厅:岭南园林则不仅有舫,而且是把厅和船结合,称为船厅,多取船名船意,少取船形船态。因为画舫常有美女,故船厅常用于千金小姐居住而被俗称“小姐楼”。

亭:亭子在岭南园林中有单檐和重檐,屋面形式变化多端,也有在柱子中作变化的。

桥:桥在岭南园林中也很多,有拱桥和平桥,也有石桥和木桥,在现代主题公园内出现了仿少数民族的索桥。廊桥以广东为多,如广州番禺余荫山房的廊桥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有名的。

廊:在廊的用法上,多用开阔的单体建筑的前檐廊,主要是实用性而非造景性。景观廊并不是岭南园林的特色,曲廊最好的是清晖园,桥廊最好的是余荫山房。

铺地: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园路、广场的地面较为规则,铺地较为平整,直而不曲的道路,几何图案的广场,有时整个庭院也是满铺,原因是利用排水,减轻冲刷,减少蚊蝇。

冷巷:“高墙冷巷”的做法是岭南古典园林中的特色。大部分的古典园林都用了南北朝向,多进院落,大进深小面宽,前庭大后庭小,前为园后为院的布局。这几种做法都是为了利用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通风效果。

墙:景墙在岭南园林中的最大特色就是大漏窗,而且在墙体装饰上用烁石嵌出图案。从材料上看,岭南园林传统多用青砖墙,但是现代渐用篱笆墙和珊瑚石墙。

小品:从小品上看,岭南园林的厕所、灯、桌凳、垃圾桶、指示牌、说明牌、花坛、柱等都做得很有艺术性。小品以石头小品为多,有石狮、石鬼、石蛇、石鹤、石灯笼、石桌、石凳、石指示牌、石雕塑等。

5.5植物

岭南园林的植物造景主要有以下特点:植物配植组成具有多层次,热带景观的人工植物群落;茎花植物以及具有板根状植物的大量运用;充分利用了桑科榕属植物的造景景观;附生植物的运用;大量应用花大、色艳、有香味及彩叶的木本植物种类;棕榈科(在古典园林中少见)、竹类、木质大藤本以及蕨类植物的运用。

结语

从岭南文化、构成要素以及本身的地域特点来看,岭南园林完全有条件推陈出新,岭南园林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应该具备以下几大特点:

(1)浓郁的地方特色;

(2)能够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大尺度和大空间;

(3)中西融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传承;

(5)完善的园林配套设施。

园林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因为它含有大量的历史,人文因素,常常表现一种民族、地域文化现象,而且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支撑。我们应该继承弘扬岭南的人文特色,突出岭南味,才能够保持岭南园林的美誉,形成适合岭南园林发展的“岭南模式”。

园林史题库

园林史试题集 一、填空 1.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 E-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著中首先提出 的. 2.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3.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 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4.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 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5.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 河”、味道醇美的“酒河”。 6.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7.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它们都是勒·诺特 尔设计的。 8.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 合作完成的。 9.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10.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11.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 ,___ 避暑山庄 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 12.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13.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14.秦汗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太液池、方丈、蓬 莱、瀛洲。 15.试写出唐代著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16.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在1901年哈佛 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 17.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著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18.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离宫御园类型。 19.明代计成为扬州郑元勋营造了___影园。 20.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山庄。 21.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钱伯斯 _。 22.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亚、西亚、欧洲园林。 23.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24.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 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 25.明代叠代名师___张南垣的主张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26.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城市私园和郊外别业。 27.中世纪西欧修道院的菜园,药草园是生产庭园,而回廊式中庭属于装饰庭园。 28.勒诺特尔对东方造园产生影响,北京东郊的西洋楼(圆明园的长春园)是在此影响下的产物。 29.依据园林题材配合的方式和题材相互间的关系,可以把园林划分为三类:规则式 , 自然式 , 混合式。 30.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公元589—960)时期。 31.周定王时期开创了路(驰道)和行道树,为后世园林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汉代上林苑将囿发展为 苑 ,还开创了"一池三山"造园手法,形成了苑中有苑,苑中有宫,宫中有观(馆)的风格。

岭南园林

一、公司总体发展规划 (一)公司总体发展目标 本公司的总体发展目标是:遵循科学和艺术水乳交融的原则,营造具有艺术外观和科学内涵的和谐美好人居环境,做生态自然、风景园林和环境美化的设计者、 营造者和守护者,做风景园林艺术的创造者、实践者,努力发展成为产业链完整、 综合优势突出的风景园林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服务者,跻身全国一流园林企业 之列。本公司的总体发展定位如下: 1、致力于创造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增强企业实力,做大企业规模,全力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积极追求技术创新,成为中国风景园林 行业的领跑者。 2、积极为社会提供就业,为员工谋求最佳发展平台与福利,为股东创造优质利润,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职业操守的企业公民。 (二)经营理念 1、坚持稳健经营。本公司将继续保持市政园林与地产景观两大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努力控制经营风险,不断实现均衡发展。 2、坚持全国战略。本公司将在现有经营区域的基础上,继续实行“深入一线城市、开拓二线城市”的市场竞争策略,坚持走“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发展”的经 营发展模式,继续保持公司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在国内园林绿化行业的领先地位。 3、坚持客户至上。本公司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努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4、坚持真诚合作。本公司将大力整合客户资源,争取在上下游客户之间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不断增强公司自身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合作伙伴的 互利互惠和共同发展。 (三)主营业务发展目标 本公司发行当年及未来两年,将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充分发挥“岭 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从表现手法看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艺术比较

从表现手法看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艺术比较 发表时间:2019-07-09T16:17:55.4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作者:胡睿 [导读] 历史上江南与岭南远离国家政治中心,成为士大夫和文人墨客退隐与抒情的寄托,本文以岭南园林和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入手,从园林建造的几个要素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在思想境界上的共鸣。 胡睿 身份证:3703041987****0061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历史上江南与岭南远离国家政治中心,成为士大夫和文人墨客退隐与抒情的寄托,本文以岭南园林和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入手,从园林建造的几个要素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在思想境界上的共鸣。 关键词:岭南园林;江南园林;造园特点;差异 一、思想上的同与异 岭南园林著名的余荫山房、可园、梁园和清晖园四大园林的主人们,大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就是说,这些名园的建造者们,通过自身功名的努力,赢得了进入主流社会的通道,并在那里浸淫多年,受影响甚大。[1]而江南四大名园:瞻园、留园、拙政园、寄畅园的主人们也都为历朝历代的达官显贵,如瞻园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王府;留园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拙政园为明正德年间的御史王献臣;寄畅园在明末清初先后作为南京兵部尚书秦金,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的安居之所。 由此可见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都受到主流士大夫文化的深远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岭南园林在造园风格上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江南园林的主人们与中央集权的政治中心更为密切。 二、从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看两者的发迹 岭南园林的营造史实始见于西汉南越国武帝赵佗在广州营造的宫署花园。这座宫苑远离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基本不具备皇家园林特征,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古代的岭南园林主要是由建筑庭园及风景名胜构成。明清以后,岭南地区对外贸易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造园活动逐渐兴盛,出现了一批传世之作。[2] 1962年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岭南园林”一词 [3],后被业界广泛采用。 江南园林的初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的文人士大夫为了避世,开始将自己的生活居住地营造出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就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开端。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造园艺术美学,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明清两代是中国私家园林的顶峰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私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注重山水之美,又加以石刻牌匾增强文学趣味,一时期成为江南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江南四大名园也见于这个时期。 三、布局 (一)岭南园林布局 岭南庭院的布局大概可分为四种(1)建筑绕庭;(2)前庭后院;(3)书斋侧庭;(4)前宅后庭,而在岭南私家园林最典型的是前面两种类型。[4]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岭南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受来自热带海洋气候影响,形成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受此影响,岭南园林在设计及建造中考虑到降温通风、遮阴避晒的实际需要,园林建筑间主要通过敞厅、连廊、内庭、天井、巷道等方式连接达到通透开敞、联系内外空间及有效合理的组织自然通风等效果[5],。依照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建筑绕庭布局。岭南私家园林中庭院通常较为开阔,便于通风,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通过长廊连接起来,同时又将庭园划分为多个不同的景观空间,避免了烈日、暴雨、大风等不利气候。 二、前庭后院格局。岭南庭园的住宅在布局受当地的气候要素影响,建筑物大都面向夏季风方向,庭园设在南面,住宅设在北面,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布局。这种布局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庭院前置使夏季风可以到达后院住宅。 (二)江南园林布局” 江南气候温润,降水量充沛,河湖密布,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叠石造山还是得泉引水,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文人雅士众多,是文脉所在。江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多受此淡雅文风的影响,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多用人工手法开池浚壑,理石挑山,以求园林的雅致自然。 四、建筑 (一)岭南园林建筑 岭南园林建筑的屋顶平直挑翘,这与其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有关,屋坡平直可以更好地遮荫挡雨,垂下的屋面使檐下的墙体和门窗处于阴影中,减少了辐射热量,从而达到了遮阴降温的目的,坡屋的平直也有利于抵挡台风的吹袭。 (二)江南园林建筑 江南园林的建筑建筑布局轻便灵活,构图精美。建筑形象雅致自然,多以灰砖青瓦配以粉墙,点缀精美的自然山水石林,主要满足当时的文人读书、会客、进行艺术创作等活动。 岭南园林代表作余荫山房和江南园林代表作清晖园的建筑形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岭南园林的建筑受到闽台一带风格影响,飞檐翘角,横梁立柱主为砖石结构,江南园林则承袭了皇家园林的建筑式样,多为木质结构。 五、掇山 岭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不以堆山为主,主要以叠石、崖壁为主,且多与山峰下的潭结合,形成崖瀑潭景观。这种园林在广东和广西为多,而在福建园林中则以岛山、礁石为母本,用花岗岩鼓浪石与龙潭构成。[6] 江南园林叠山的石材多采用太湖石,手法多样有特置、对置、散置,以仿自然山脉络气势为主。与出入口、水景、植物相搭配。 六、理水 岭南庭园多为前水后山,受面积影响以规则型的水面见多,尺度可大可小。池岸材料一般选用石岸,用驳石的方法处理。主要因为庭院空间小,直立池壁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且在水面不大的情况下显得水域宽阔;又因岭南多雨,气候潮湿采用整体的驳石池岸,既能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现在就让我以广东代表性的古典园林清晖园、可园、余荫山房、梁园、陈氏书院未实例来谈一谈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我来谈一谈位于我的家乡——顺德的清晖园 吧。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 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 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 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 自然、秀丽典雅见称。清晖园的造园特色首先在于园 林的实用性,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 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 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 种 小 空 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 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 亭作文。 其次,清晖园内水木清 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 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 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突显出我国古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岭南园林的一大风格特色,那就是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接着我再谈一谈也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 可园。可园清一色的水磨青砖,高底错落,廊 庑萦回,充满了岭南园林那种清静、典雅的美 感。又如在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 形门窗和巴洛式的柱头,用条石彻筑规则整 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 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园林占地面积 少,建筑园中园比重大,引庭外风光入室,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二轮复习滚动练16 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滚动练16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婀娜.(nuó) 发酵.(xiào) 任.弼时(rèn) 赧.然一笑(nǎn) B.啮.噬(niè) 闷.罐车(mèn) 冼.星海(xiǎn) 流水淙.淙(cónɡ) C.扒.手(pá) 一撮.毛(cuō) 解.晓东(xiè) 蒙.头转向(ménɡ) D.譬.方(bǐ) 打折.扣(zhé) 单.田芳(shàn) 含辛茹.苦(rú) 答案B[A项,“酵”应读jiào,“任”应读rén。C项,“撮”应读zuǒ,“蒙”应读mēn ɡ。D项,“譬”应读pì。]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人声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粗口与粗口的对骂。 B.一路上我搜肠挂肚,详尽预报道听途说的各种缙云山美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暑胜地、川东“小峨眉”、以植物多样性闻名遐迩。 C.数千年来,散文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层见叠出。闲暇时,手中端一盏清茶,面前摆一本散文,细啜清茶,细品奇文,实在是妙不可言。 D.放眼望去,四处是黄色的阳光,空间既广袤又岑寂。太阳即将走完自己的路,但她明日依旧还会沿着那条亘古不变的途径周而复始。 答案B[B项,搜肠挂肚—搜肠刮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 ..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 ....,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 ..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 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 答案A[B项,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与语境不合。C项,热诚:形容词,意为热心而诚恳。此处应为“热忱”。D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与语境不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过去10年间,我国汽车产量以平均23.5%的幅度每年高速增长,自主品牌汽车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价格也变得更加合理。 B.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目前的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所以异地高考方案在实施初期难以做到一步到位。 C.许多制度本意是好的,但如果缺乏一个严密的监管体系,尽管这个制度有多么好的初衷,都有可能在执行中出现腐败问题。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差异

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摘要:本文介绍岭南园林是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的私家园林。另外也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岭南园林、轻盈、敞开、岭南特色 正文内容: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基本特征与北方和江南私家园林有着很不同的地方特色。具体表现为: 一、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 第一,强调园林自然特质,依势而设,充分利用山泉,湖岛优势及山石景观的特色,以清新旷达,素朴生动取胜。 第二,园林选址多在城镇居民建筑内,有些在城郊环境优美的地方,造园因意立构,由外而内,叠山理水,各具特色。叠山而成的石景分为“壁型”与“峰型”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组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堂石庭。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一绝。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第三,园林布局平易开朗,庭园潇洒,层次分明。建筑重视选址,造型洗练简洁,色泽明朗,装修注重本土特色,朴实素秀,构成一种不似北方之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林布局随意性强,商贾所建,自由灵巧,构图清晰,较少江南园林的深庭曲院的空间构设,也不是北方园林那种厚重荣华富贵的气氛,风雅朴素,而是一种岭南风情融彻全园,以畅朗轻盈的乡土格调取胜,洒脱风采,建筑高低错落,建筑装修,保持乡土格调,又能吸收外来因素和西洋古典。如可园清一色的水磨青砖,高底错落,廊庑萦回,充满了岭南园林那种清静、典雅的美感。又如在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巴洛式的柱头,用条石彻筑规则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岭南文化特色。园林占地面积少,建筑园中园比重大,引庭外风光入室,方达“志远怀畅”之意。 第四,园林建筑形式: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体量较小;如余荫山房园林布局便显得尤为精细、别致——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交相穿插,构成曲折幽深、小中见大的庭苑空间,凸现了“小巧玲珑、布局巧妙”的构思与手法,被视为岭南造园艺术的代表作。二就装饰来看,最典型的是“三雕三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古典园林中三雕三塑遍布全园,在门头、门联、窗楣、基座、台案、檐口、檐柱、月梁、瓜柱、雀替、坐靠、栏杆、屋脊等处,其中以灰塑和砖雕最具岭南味,如清晖园中的“苏武牧羊”灰塑和板桥花园中的瓜果砖雕漏窗和陈氏书院技艺巧夺天工的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 第五,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除了亚热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而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白兰、黄兰、鸡蛋花、水蓊、水松、榕树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簕杜鹃、麒麟尾等,更是江南和北方所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亦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岭南园林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它

岭南园林建筑及理水手法

岭南园林建筑及理水手法 摘要:广东是岭南园林的主要发源地。本文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着眼,结合分析岭南庭园造园,园林建筑及其理水手法,浅析岭南庭园的艺术成就,总结了岭南庭园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园林岭南园林建筑理水庭园 岭南古属南粤,由于远离中原,历史上曾被认为是不毛之地,但自隋唐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经济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岭南逐渐成为一种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综合文化。由于气候湿热并且有悠久的造园传统和乡土文化气息,所孕育出来的岭南园林成为中国园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1.历史的追溯: 对于岭南园林的记载,比较有据可循的是在南汉时期,但是历史的记录显示出它并没有像我国的中原和江南那样表现出其造园发展的连贯性,而是突出表现某几个阶段。岭南传统园林发展主要为南越王朝,南汉王朝,明清时期及近代园林造园四个历史阶段。 南越王朝时期:就广州市的秦汉考古在1995-1997年间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宫苑实例,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宫苑实例。现发掘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里,筑有石砌大型仰斗状水池,石渠,平桥与水景,砖石走道等。这段时期南越国园林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在山上筑高台,广州的越王台便是筑在越

秀山之上,讲究的是“依山就势”。因此该时期的园林造园特点就是,利用自然地形和自然环境,通过大自然的有力因素来把握总体趋势,同时,庭院内部空间布置精细周密,施工精致;在宫苑中喜用规整的水渠,池石,几何图案的处理,这种整体取向自然,局部取向人工的特点和造园手法,此后一直影响着岭南园林的发展。 南汉王朝时期:古代广州历史上有“三朝十帝”南汉为其中的一朝。在《南汉春秋》中有记载“凿山城以通舟楫,开兰湖,辟药洲”,此处的药洲,指的便是南汉宫城禁苑中著名的南宫仙湖药洲。仙湖为人工所造,周围五百余丈,湖中布局洲渚水石,栽植红药;洲渚间有太湖奇石九峰,比拟天上的星宿。此时的南汉园林深受道教影响。此外广州城西的荔枝湾也是这个时期的大作,当时被称为“荔枝洲”。是由南汉刘王兴建的。与华林苑,昌华苑,芳华苑,显德苑等何成为西园。西园诸园皆与水洲结合布置,以观花为主,园中千树荔红,白荷玉立,五秀飘香,渔歌互答,富有诗情画意。可以看出,此时的南汉园林在南越国园林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是园林与城市和环境的结合更加密切,另一方面,园林和建筑物之间做到了紧密配合。着打破了以往较为集中式的布局方式,将园林散点分布在城市之中,有效地利用城市的自然山水的环境条件。 明清时期:唐宋之后,随着文化生活得发展,人们追求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皇家园林的雍容华贵,苏州江南园林的秀丽典雅,广东岭南庭园的畅朗轻盈,成为中华大地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史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的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代表着清代岭南园林的文化。其造园组景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相地合宜”、“巧于因借”等优秀传统,又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庭园”景观。或以大型的船厅,高达四层的邀山阁体现独到的创意,或以水石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而独树一帜,展示出岭南庭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丰富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遗产的绘画、诗文、书法的综合体现,极富有诗情画意。而四大名园又不约而同地位于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鱼米之乡。更使游人有一种如进入岭南丹青画中游的感觉。 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为南村举人邬彬(燕天)为纪念祖先余荫而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兴建,距今昔130多年了。 邬彬在北京做过官,见识面广,聘请了江南、江北许多园林名师设计,并吸收苏州园林的精华,借鉴北京建筑装饰艺术之湛美,结合岭南文化之特色,前后历时五年,花费白银近三万两,建成了馀荫山房。全园建筑面积近二千平方米,以“小巧玲珑”的独特建筑风格赢得岭南园林艺术精品的著称,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 这座古庭园,布局精巧。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石山碧水尽纳于三亩之地,并引进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咫尺山林,花草萦绕,丹青桂飘香。使得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其三进门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深柳堂乃园中主建筑,中堂上一对联:“山馀步月三弓地,房荫停云一径幽”两壁用木条分格镶嵌的彩色满洲玻璃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槅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珍品。屋檐前一棵炮仗花,树龄已有130多年。逢初春时节开花,橙红色的花团累累成串,形似炮仗,十分夺目。其树头径粗60 多厘米,像盘龙蜿蜓而上,铺天盖地攀满花棚,成天然之凉棚,确实“馀荫”也。 隔四方莲池相望,有临池别馆呼应,东有玲珑水榭(八角亭),是园主与客人吟风弄月、诗颂酒文、酬唱之所。来薰亭半倚墙而筑,孔雀亭跨水而设,卧飘庐幽辟西隅,杨柳楼台构通内外。走廊边的夹墙上竹影摇曳,谓之“夹墙竹”。身临虹桥,凭栏莲池,观鱼赏花,风送荷香。给人一种恬静幽雅之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 东侧还有座瑜园(小姐楼),是园主第四代子孙邬仲瑜所建(1922年)。两园合壁联珠,相辉交映。 馀荫山房也是近年来拍摄电视剧、广告剧常用的外景场所。如香港艺人张伟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神探方天谬”就是一例。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川西园林各自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 (一)、江南园林 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浪沧厅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二)、北方园林 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 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恭王府花园、米万钟勺园(北大一部分)。相对于南方而言,此区雨量较少,华北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区高耸的泰山和燕山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 园林的地方性自然地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山东一带,因比邻江苏,园林有模仿江南园林的迹象,如十笏园,就是园主游历江南而后回家造园。北京园林除了皇家园林占有湖泊之外,王亲贵族只能得到皇家的残羹冷炙,水面不大,有些只能是平地造旱园,即使园中有水,也是水面很小,现代公园亦旱园很多。相对于全园面积,北方园林的水面比率是很少

岭南园林的知识整理

岭南园林的知识整理 08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林璐璐 20082600053. 岭南, 即岭表、岭外, 指五岭以南地区, 范围约为当今广东全境、海南全境、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南部、越南北部以及江西和湖南的少部分地区。 ㈠岭南园林的分类与特点: ⑴按归属类型分,岭南园林有皇家、私家、公共园林等。 皇家园林:有南越王的四台、闽越王的桑溪、南汉的西御苑、闽王的西湖水晶宫等。 私园:有广东的四大名园、广西的雁园、福建的菽庄花园、台湾的四大名园等。 公共园林:有惠州西湖、桂林七星岩、福建清源山、台湾龙湖岩等。 寺院园林:有广东的海幢寺、福建的南普陀、海南的南山寺、台湾的竹溪寺等。 书院园林:有广东的陈氏书院、广雅书院、学海堂、番禺学宫、玉岩学院等。 商业园林:有广州的南园、西园、北园、文园、谟觞、陶陶居、莲香楼等。 衙署园林:有泉州的两衙园、台湾的寓望园等。 ⑵按布局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庭院式、自然山水式、综合式等。

庭院式:是岭南园林的特色,几乎所有的私宅、酒家、茶楼、宾馆皆建筑庭院园林。东莞可园的“连房博厦”和碉楼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广州白天鹅宾馆的中庭是现代宾馆中的代表,海口华侨宾馆是岭南海景和山景模仿的代表。 自然山水式园林:得益于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风雨冲蚀出的石林石峰和海水凿刻出的海湾小岛是岭南园林的特征。,如厦门鼓浪屿、三亚亚龙湾、北海银沙滩、桂林象鼻山、台湾日月潭等。 综合式园林:表现于名山名湖古刹与园林的综合,如泉州的清 源山、广东的罗浮山、南海的西樵山、三亚的南山寺等。 ⑶按地域类型分,岭南园林有广东园林、广西园林、福建园林、台湾园林、海南园林等。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广西园林:以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为特征,表现于石林、石峰、石崖、石潭、壁刻之中。几乎所有的园林都在风景名胜之处,有山水可依凭,这是其他园林所没有的,而且每个名胜之中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 海南园林:以自然山水中的海景、岛景、礁景、滩景为山水特征,草顶、鱼饰、朴素为建筑特征,椰林、槟榔、三角梅等为植物

岭南园林建筑的营造手法——以东莞可园为例

岭南园林建筑的营造手法——以东莞可园为例 【摘要】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岭南园林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有其一套独特的营造手法。可园是四大岭南园林之一,其在营造手法,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上充分地展现岭南传统园林的特色,其中的园林建筑更是岭南文化的结晶。 【关键词】岭南园林;营造手法;建筑布局;空间设计 岭南文化早在先秦时期便形成了雏形。居于五岭之南的早期岭南人,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开始接受中原文化,融合成型后称为“岭南文化”。唐朝以后,岭南文化受到海洋文化的催化,开始走向成熟。近代以后,岭南文化继续完善发扬。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传入,中西方文化在这里汇合、碰撞、交流, 岭南文化的学习、兼容性格使岭南文化逐渐具有了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敢为人先、务实奉献、富于开拓的精神。[1] 在岭南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岭南园林,无不处处体现出岭南文化的痕迹。岭南园林的产生和其特点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所处的造园环境因素。顺应地域和自然环境,是创造自己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岭南园林喜用园林或庭院的布局方法,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台风肆袭,用建筑围合而成的园林或庭院,可减弱强风暴对园林的侵袭,而园林所形成大面积的阴影区,对减少热辐射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 随着岭南商贸经济的逐步上升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交流,从而逐渐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岭南园林,而小型园林,主要以园林的形式出现,园林是一种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艺术。岭南园林与民居结合密切,为了解决和改善民居中采光、通风、降温等问题,以及满足一定的休闲和景观需求,将室外的天井院落逐渐扩大成园林。 在中岭南园林的营造手法尤为重要,特以建筑布局与空间表现两方面颇具考究,为此现以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东莞的可园为论述例子,加以阐述。 可园, 一、岭南庭园建筑布局 岭南庭院布局大致分为:1) 前庭后院; 2) 书斋侧庭; 3) 前宅后庭;4)建筑绕庭布局[2] 1) 前庭后园布局 前庭后院或前庭后宅是岭南另一种常见的庭园布局方式, 庭园中的住宅, 大都设在后院小区, 自成一体。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 各自成区, 但没有实墙相隔, 而是又分又连。庭园区与住宅区的间隔, 或用洞门花墙, 或用廊亭小院, 或用花木池水。庭园是主人生活的一部分, 布局较为疏朗开阔。住宅采用合院形式, 布局密集, 但比较灵活和自由。实例有顺德清晖园。 2) 书斋侧庭布局 书斋是岭南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是为了读书而建一种具有居住功能的住房,简称为“斋”!它通常与住宅、庭院结合在一起。小型书斋依附在住宅内,位于住宅的侧边,书斋前面布置有小庭院,用地紧凑。 大多数书斋设在住宅旁,住宅布置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天并院落方式,小型宅居为单进院落式,较大型的为多进院落式。书斋与宅院一墙之隔,用门洞相连接,这种书斋侧庭布局在粤东宅园出现较多。书斋的平面布置也是从天井式民居平面发展而来,但布局比较灵活自由,不受规整对称的布局形式所限制。书斋侧园布局的典型有潮州同仁里的黄宅猴洞园林、澄海樟林西塘等。 3) 前宅后庭布局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发展以及建筑风格 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得县的清晖园、番禹的社荫山房,东莞的可园。 岭南园林的发展历程 岭南,系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其境域主要涉及福建南部、广东全部、广西东部及南部,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处于低纬。北有五岭为屏障,南濒南海,多山少地,河网纵横,受着强烈阳光的照射和海陆季风的影响,具有优良的气候条件。 北回归线横贯境内,由于受惠于季风的调节,这里仍然是山清水秀,植物繁茂,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呈现出一派典型的亚热带和热带自然景观,被誉为南国风光而驰名中外。由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和适合于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也不同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而具有轻盈、而具有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 构园的自然要素

山岭南园林非属山性,园山有几种:一是崖瀑潭局中的悬崖,如清晖园的九狮山和凤来峰;二是鼓石潭局的鼓石岛,如万石植物园的万石湖中真鼓石和南湖公园中的塑鼓石;三是海礁局的礁岛,如佛山梁园中的龟石和湖心石;四是一般的堆山,如海口五公祠中的珊瑚石山。岭南园林较少以土堆山,即便是现代公园也是如此,多因水为水,因山为山,如桂林园林中的真山水,几乎不改造。 岭南园林属水性,理水成多种格局:一是崖瀑潭局中的石潭和瀑布,如白天鹅宾馆中的故乡水和水潭以及广州山庄宾馆的三叠泉;二是湖景,如惠州、潮州、雷州、福州、泉州的西湖,肇庆星湖,广州流花湖、东山湖和荔湾湖等;三是潭,与崖瀑潭局不同的是没有瀑布,水面较阔,如柳州龙潭公园的龙潭和雷潭、台湾日月潭;四是流觞之曲水,如广州雕塑公园中的云溪;五是井泉,如广州的廉泉和贪泉,柳州鱼峰公园三姐楼院中的井栏等;六是一船水 池。 石材和理石与江南及北方园林不同,石材有广西湖石、广东黄腊石和英石、闽南花岗石、海南珊瑚石、台湾咕咾石等。岭南理石不向上堆叠,而向水平展开,分为置石法、堆石法、挂壁法、塑石法。置石法为黄腊石、湖石和花岗石,分平置、抛石和埋石三法。石身置于土上,如随意抛置而成,故云抛置,如金茶花公园;石根入土半截以下,称为平置,如湖里公园;石根超过一半没入土中称为埋石,如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

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岭南园林的差异 中国历史悠久,黄河流域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不一样,那时有大片厚实的植被,水土保持较好,中华民族的先民在古代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北方园林系统发源很早,规模很大,与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南方园林系统互有影响。历代都以黄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正统”。 北方园林的特点:1.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2.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3.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4.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江南园林的特点:1.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2.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3.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4.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岭南园林的特点:1.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2.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显得阴凉清淡.3.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4.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算是北方园林的佼佼者,也是皇家园林的代表作,突出特点就是线条比较粗放,装潢比较奢华,大气,简单说来就是“雄” 苏州园林算是南方园林的代表,大部分都是些达官贵人退休以后隐居的地方,突出特点就是小巧玲珑,清秀淡雅,简单说来就是“秀”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因此拙政园的美在不言之中,有人说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北方园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观、私家园林中都有表现,主要表现于前朝后寝、轴线对称、一池三山、仿景缩景、障景漏景等方面,从内容的布局特点上看,主要表现为儒道佛三家对园林的渗透。 一池三山,是中国园林的传统,直至现代园林中表现最多的布局形式,而且成为定制。它源于齐国的东海神话,成就于皇家园林的祈寿夙愿。北方园林的一池三山主要表现于皇家园林之中,如金、元、明、清四朝在西苑三海景点创作,一海一山,南北一线,成一池三山之制。颐和园有大小三山,大三山是:南湖岛、藻鉴堂、冶镜阁,小三山是:凤凰墩、知春亭、小西泠。当然,一池三山思想在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中则演化为一池一山、一池二山或一池多山,与私家没有绝对权力有关,对于生命的把握不如皇家至高无上,大臣生命的存在有时不过皇帝的一句戏言,老百姓的生死更是无足轻重。在园林中凿一池堆一岛,就大呼蓬莱瀛洲,赞叹不止。 按照中国园林的地域特征来分,风格最明显的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其它还有中原园林、荆楚园林、云贵园林、川蜀园林及少数民族地区园林。我们经常指的北方园林较为狭义,是指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的园林,它集中了齐鲁、燕赵两地文化。 这一地域在太行山以东,燕山长城以南,拥有广阔的华北平原、山东平原。河北地区北、西、南三面围山,东为大海,中为平原,华北平原北以燕山为靠,山东平原位于泰山中南部。相对于南方而言,此区雨量较少,华北湖泊较少,不可能像江南既有广袤平原,又有纵横水道,于是,在平原地区高耸的泰山和燕山就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象征。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的制约因素。 北方园林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山体面积较大,高度较高,当然,清代皇家及贵族也有权力、财力以及人力营造如此雄伟的山。如北海的琼华岛、御花园的堆秀山、景山公园的景山、恭王府花园的假山等等。景观效果最为有名的泰山和长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 一、岭南概况 岭南是指我国南方大致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港澳地区。岭南境内地形复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且比较分散,另外还有台地等。地势北高南低。岭南具有热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气温较高,日照长,阳光足,雨水充足,夏长冬短。因此,岭南人喜欢在庭院里设一些小园林来调节小气候环境,这点相较江南园林的设园林以寄情为主,体现文人情怀的特点显得更为务实。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使得岭南各种资源极为丰富。岭南背山面水,使得岭南和内陆中原地区阻隔,处于一个半封闭环境。岭南地区植物和动物物种资源都极为丰富,但是这种生态环境也造成岭南疾病种类多且传播广,毒蛇毒虫多等的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在这种环境下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岭南文化就从根本上和内陆的文化产生显著的不同或差异。岭南文化可以说是经历了相对独立的进化、发展过程。 岭南被连绵的山阻隔,只能面对广阔的大海进行探索,因此岭南受到一定的海洋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具有兼容并包、敢于探索、务实而创新的特性。 二、园林选址 岭南园林一大造园选址特点是将园林建设在真山真水之中。岭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也为园林选址提供了便利。也可能正是因为岭南丰富多彩的,风光绮丽的自然环境资源,使得岭南人更愿意容身于真正的自然之中,愿意进行更多的户外活动。因此,相比江南园林及皇家园林选址于闹市,城区,岭南园林经常处于边郊。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闹中取静,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营造城市山林之境。而岭南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邸与真山真水相融合,成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104)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104)岭南园林造园常利用自然环境,特别是利用水网体系来造园。(104)(清晖园) 三、空间特征 江南私家园林的空间特征是一种封闭性的内收性,园林基本与园外空间相隔绝(106)。为了使封闭的小环境空间层次丰富,江南园林于是将园内大空间分成若干个不等的小空间,通过院门、漏窗等渗透手法以及空间对比、延长观赏路线等形式来解决空间的约束和限定,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109)相反,皇家园林就有扩散开放型的空间特征。(109)而岭南园林则是两者相结合,园内空间也是属于围合封闭的内收型,但在景观组织上,特别是视线组织上,将园内外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产生了空间的扩散感。(110)岭南园林面积较小,园林空间组织较为简单,不能运用穿插、曲折、渗透等手法来丰富内庭院空间,只有通过把园外景色组织进园内,从而形成园林空间的丰富层次(110)借助外部景色的手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界面交融,一种是景观视点抬高(111) 虽然岭南清末四大名园,余荫山房,可园,清晖园,梁园都有受江南文人情怀的影响,有着以江南士大夫文化为主导的时代风尚的影响,但是园林在建造时更为明显的,是其中透露出的比起江南园林更为务实的园林特点。因而在园林布局上,江南园林更多见的是居住区和园林区明显的分隔,园林区的建筑物主要为点缀。然而岭南园林布局更多的是居住部分与园林的结合,以生活享乐、实用、游乐为主,并且以居住建筑为园林主体。(岭南造园与审美83)岭南私家园林经常出现的布局形式便有前疏后密式和连房广厦式。这两种布局方式的共性就在于前低后高,也就是南低北高,主要还是迎合了夏季主导风向。(84)顺德清晖园就是南面布置庭院,北面是密集的建筑群。岭南私家园林经常通过庭园、天井院落、巷道以及敞厅等形式组织自然通风,使夏季主导风总能吹到后院每个角落。(清晖园!)

浅谈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岭南园林)

浅谈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考 试 论 文 班级:10室内3班 姓名:谭春梅 学号:32 2011.04.23

岭南园林萌芽于秦汉,经过长期缓慢的发展逐渐繁荣,下迄明清,终于走向中国园林之林,使我国出现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三足鼎立的崭新局面。 岭南园林即是以珠江三角洲的园林为主,逐渐影响到潮汕、福建、海南、广西、台湾等地。岭南园林以宅院为主,一般都作成庭院的形式。叠山多用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包镶,很有水云流畅的形象,沿海也有用珊瑚石堆叠假山的。建筑物通透开敞,以装饰的细木雕工和套色玻璃画见长。由于气候温暖,观赏植物的品种繁多,园林之中几乎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郁。

作为历史文物,岭南园林的形成与发展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虽然它的发展历史晚于北方和江南园林,但对它们在造园风格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广州地处祖国南大门,兼以华侨众多,造园手法很早就受到外国的影响,解放后新建庭院亦常借鉴于日本和西欧的现代造园技艺经验,并在原来岭南传统庭院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我国当代园林的创作实践中率风气之先。因此,研讨岭南园林的形成和发展有很高的历史借鉴价值。 一. 岭南园林形成的自然、人文条件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特殊的气候及地理条件 岭南,即五岭以南,始称于唐贞观年间,亦称岭表、岭外、杨越、百越、南粤,五岭指分布于湘赣之南,粤桂之北,东西达1000公里的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和大庾五岭。它们如道道帏帐把塞北之风阻于五岭以北,再加上紧邻南海,故气候炎热,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年均温23℃,最高38.7℃(广州),最低的-4.3℃(韶关)。可以看出,岭南园林属于热带海洋的气候特征,为避暑气,园林建筑做成“连房博厦”(如可园) 和“高墙冷巷”(如梁园)形式, 前者通过大片房屋降温,后者通过多进院落不断通风降温,而四季繁花又是热带气候的另一 个表现;为表现以海洋为主题的特色,不仅海滨公园和海景风景区应运而生,如三亚海滨绿 带、亚农湾、海口西海岸、北海金沙滩、香港海洋公园,而且景点喜用鱼和船主题,如海口 公园的千年塔(似剑鱼)、流花湖公园的渔民捕鱼景点和北海海滨公园的啤酒屋(似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