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綦甲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在德语的发展过程中,外来语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以来,英语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对其他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英语对德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词汇上,同时也影响到德语的拼写、发音、词法和语法体系。大量的英语词涌入德语中,既丰富了德语词汇,又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致力于纯洁德语的工作。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英语

中图分类号:H33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2)0620026205

Influence of English Loan Words on G erman

Q I Jia 2fu

(Department Four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471003,China )

Abstract :Historically ,G erman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foreign cultures.English ,which has been the most influential force since the 20th century ,has made tremendous impact on many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G erman.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can be found not only in G erman vocabulary ,but also in its spelling ,pronunciation ,morphology and grammar.A great many words in English have been borrowed into G erman ,which has enlarged G erman vocabulary and also engendered disorder.Many lingu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purify G erman.

K ey w ords :G erman ;loan words ;English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而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又不断丰富、发展和演变着语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相互影响,因为语言是表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所以,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必然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目前世界各语言普遍存在的外来语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

德国地理位置独特,作为欧洲的“中部之国”,其边界在历史上变化频繁。由于多次的民族部落大迁移,也由于其政治上经常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所以,德语作为全德统一的语言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曲折的。在德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外来语的“借用”极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促进了德语的发展,但也给德语的词汇与结构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外来词对德语产生影响,不是一种新现象。17

世纪以前,德语主要从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以及构词法。借用这些词汇时,从词形到发音都不同程度的德语化,现在这些“外来词”大多已成为德语的基本词汇。17、18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事物。这样,工业、交通、新闻出版等行业的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到德语中。自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美国经济上的强大以及二战后美国在西德推行的政策,使美国英语对德语的影响大增。尤其是电视、电脑、因特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英语更是渗透到了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英语对德语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

英语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全球有14亿人使用这种语言。(Dtv 2Atlas ,1998)英国视英语为其经济要素之一,《纽约时报》甚至将美国英语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Raei 2thel ,1999)当今世界,没有哪一种语言的影响力

收稿日期:2002-08-24

作者简介:綦甲福(1972-),男,山东平度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对比与翻译。

第25卷 第6期 2002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5 No.6 Nov.2002

可以与英语相抗衡。英语之所以处于这样一种领先地位,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111 历史原因

从历史上来看,首先是早期大不列颠帝国政治军事上的扩张,将英语带到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并从此发展起来。其次,二战结束后,美国在欧洲各国的影响及地位剧增,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各种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美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优势以及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和在经济各领域的主导地位创造了所谓的“美国神话”(Mythos USA),加速了英语在全球的推广。“美国梦”(American dream)这个词在今天已是尽人皆知,对有些人来说,它代表着自由、独立与成功。正如拉艾特勒(Raeithel,2000)教授所说:“美国英语给人一种富足、幸福的希望,给人一种现代和进步的感觉。”这句话很清楚地解释了英语在全世界普遍受欢迎的原因。而战后的德国更是采取了一种积极接受外来语的态度,凡是能用英语的地方就用英语表达。当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尽快追上先进科学技术的步伐。

112 时代原因

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无疑给英语的迅速推广提供了条件。近些年,电脑的普及速度极快,这也推动了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因为跟电脑有关的这些发明和创造首先是来自美国。例如微软的软件往往先是出现英语版本,其他语言版本的发布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另外,英语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互联网语言的主导地位。1996年以英语编辑的网页占互联网上所有网页的84%,而现今仍占62%之多。(Seeboerger,2000)因特网极快的传播速度也带动了英语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网络等新技术有关的英语专业术语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中。像E2 Mail、online、User、Scanner、Software、chat room 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词汇。连德国的新闻媒介也经常采用英语新闻稿及国外报道,由于新闻的时效性,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往往不经过翻译而直接应用到德语中来。

113 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地位

在学校开设英语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自希特勒当政时起,德国的学校就设立英语课并将其作为第一外语。二战后,由于美国在西德地区所实行的政策,德国经济逐渐复苏并出现了“黄金时期”,学习英语便成了众望所归。现在,德国的许多小学都设立了英语课。由于从小便接受英语教育,所以,英语在德国青少年中已相当普及。因此,他们在使用英语借词时根本不需在书写和发音上做多大改动,往往是拿来就用。

114 英语本身的特征

首先,英语与德语同属印欧语系的日尔曼语族。由于这种极近的亲缘关系,德语与英语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就为德语从英语中大量借词奠定了基础。

其次,与德语相比,英语语法相对简单,学习和使用都比较容易。例如,在英语里,动词除了第三人称单数和系动词to be要变位外,没有其他的变位形式;而在德语里,所有的动词都要根据人称的变化而发生变位,如德语动词sprechen,随着不同的人称要发生如下变化:ich spreche、du sprichst、er/sie/es spricht、wir sprechen、ihr sprecht、Sie/sie sprechen,而英语与之对应的词to speak除了第三人称单数(he/she speaks)变化形式外,其他人称的动词形式均为speak。又如,形容词在英语里做定语没有词尾变化,而在德语中,随着所限定名词的性、数、格的不同,做定语的形容词词尾也不尽相同。再如,gut这个形容词,修饰Mann(阳性)、Frau(阴性)、Buch(中性)这三个名词至少需要三种形式:ein guter Mann(一个好男人),eine gute Frau(一个好妻子),ein gutes Buch(一本好书)。而英语的形容词就无需这么多的变化,三种情况用一种形式就可以:a good man, a good wife,a good book。这样,在形式上就让人觉得英语变化少,不像德语那样复杂,从而在心理上容易接受。

另外,英语的词汇中单音节的词占了很大一部分,与德语相比,描述同一概念的词汇往往比较短,简单明了。如cash听起来比Bargeld(现金)简洁,Hobby远比Lieblingsbesch ftigung(爱好)简单,而Computer与elektronischer Rechner(电脑)表示同一概念,但使用时人们肯定会首先考虑前者。所以,进入德语中的英语词主要是单音节词或音节比较少的词,如Boy、Box、Pop、cool、Team、Test、Shorts、Jeans等。

115 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的需要

战后的德国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持容纳百川的态度,层出不穷的新思想、新事物涌入德国。为表达德国文化中原本没有的事物和概念,就需要从产生这些思想和事物的母语环境即英语中引进新的词汇。如Jazz这个词只能原装引进,因为德国以前没有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描述这一

?

7

2

?

第6期綦甲福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事物的词汇。又如Job 这个词在德语中就没有合适的对应词,它既不同于Beruf ,也不同于Arbeit 、T tigkeit 等,它隐含有“非正式、时间相对较短、经常换地方、目的只是为了挣钱”等意思,而这些是其他几个词所不具备的。直接借用Job 这个词,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描述贴切。所以,此类英语借词在德语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总之,由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说英语已成为一种时髦、一种社会威望的象征。英语借词因而具有一种现代的、不同寻常的修辞价值。现在,不少德国人在谈话中如果不用上几个英语单词,就会有不开放或者落后于时代的感觉。英语的这种修辞价值对于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来说就更具吸引力了。

2.德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当一个英语单词被纳入德语时,并不总是完全保留它原有的意义与形式。由于英语与德语语音、语法和词法的不同,英语借词在拼写与词形变化上通常要适应德语的规则,而另一方面,英语的一些规则也被德语所吸收。下面我们对英语词汇在德语中的同化和在拼写、读音以及语法形式上对德语的影响作一探讨。

211 词汇上的影响

进入德语中的英语词汇可分为借词和借义两大类。借义指用德语词表达与英语词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通过翻译的方式将英语词汇直译到德语

中,或者赋予德语词新的意思。如Einbahnstra βe 由

one 2way 2street (单行道)直译而来,G eburtenkontrolle 译自birth 2control (计划生育),Supermarkt 译自su 2per 2market (超市);而德语中的Ebene 原本的意思为“平面”、“平原”,后来又从英语中借用了level (水平、等级)的意思。这种通过翻译或者借义而产生的影响是一种潜在的影响,我们此处所要讨论的借词的影响则是一种直接的影响。

英语借词(Anglizismus )在词典中的定义为:为另一种语言所借用的英语词语。(叶本度,2001)在实际使用中,这个概念不仅指从英国英语中借用的词语(Anglizismus ),还可以指从美国英语中借用的词语(Amerikanismus )。为简便起见,我们在此统称英语借词。以前人们所说的“语言的借用”(sprachliche Entlehnungen )我们在此分为四类,即:直接借用、改变形式、借用后造新词和假借用。

(1)直接借用

一些英语词汇进入德语后保留其原来的词形及发音,或者只是在发音上稍做改变,基本保留其英

语特色。如Computer 、G entleman 、Layout 、Power 、Z oom 、Talkshow 、Recycling 、Sex 、Homepage 、Internet 、Chatroom 、count 2down 等。正如前面所述,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类词在德国媒体上出现得越来越多,且已遍及德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2)改变形式一些英语词在进入德语后只保留其基本的形式,一些词法以及语法上的特征消失了。如Happy 2End 由happy ending 变化而来,last not least 由last but not least 变化而来,boarding 2card 进入德语中变

成Board 2Card 。另外,德国语言学家齐默尔(Z im 2mer ,1998)认为:“为了在德语环境中自由运用,必须使外来词符合德语的构词法。”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同化”(Assimilation )。如德语的动词不定式都以2en 或者2n 结尾,而英语则没有这个规则,所以一些英语动词进入德语时加上了德语动词词尾,以适应动词变位的需要:surfen (surf )、mixen (mix )、checken (check )、chatten (chat )、joggen (jog )、downloaden (download )、powern (power )、mailen (mail )、relaxen (relax );也有的词需要稍做变化,如to recycle 这个动词在德语中就要将l 和e 换位变为recyceln 。

(3)借用后造新词

一些英语词语进入德语后又按德语构词方式衍生出一些新词。如动词anpowern 来自power ,ein 2scannen 来自scan ;名词Chatter 来自chat ,Userin 来自user ,这些词是在外来词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派生而来的。另外还有德语词汇与英语词汇混合而成的合成词,如Citybus 、Haarspray 、Pops nger 、Film 2Festival 、Serviceleistung 、Superfrau 等。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外来词都可以派生或复合出新词来,这里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只能按照约定俗成或者大众用法,这就给德语的学习者和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4)假借用

在德语里还有另外一类词,经常被错误地当做英语借词,这些词是按照英语来发音,但在英语中并不存在,或者即便有这些词,其意思与在德语中也完全不一样。“德语协会”(VDS )称这类词为“伪英语借词”(Pseudo 2Anglizismen )。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Handy 这个词,在德语中指的是手机(Mobiltelefon ),而在英语中同样指手机的词为cell phone 或者mobile (phone )。handy 这个词在英语中只是一个形容词,意为“轻便的,易于携带的”,对应的德语词为handlich 。又如Smoking 这个

?82?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

词,在德语中指的是“男式晚礼服”,要不清楚的话,很可能当成英语动词to smoke的现在分词而翻译成“吸烟”。在英语中表达同样概念(男式晚礼服)的词为dinner jacket或者tuxedo,而不是smok2 ing。还有,dressman看起来好像是由dress和man 构成的一个合成词,其实它在英语中根本不存在,在德语中表示“男模”,英语里表达这个概念的词为mannequin或者model。body bag在英语中的意思为“带有拉链的装尸袋”,而到了德语中却表示背包(Tragtasche)。这些词拼写及读音都像英语,但它们要么在英语中不存在,要么在德语中的意思与其原本面貌相去甚远,对它们不加研究,必然会闹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

212 语言规范上的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大量的英语词涌入到了德语词汇,现代德语的变化不仅表现在词汇上,处于更深层次的语言规范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动摇。

在德语正字法中,字母c几乎只能与h或者k 以字母组合的形式出现,如Buch、hoch、dick、Ecke,很少单独出现。而在现今的一些文章中,c 以其在英语中的拼写形式频频出现在德语中,像Club、Cassette、Comfort、Calcium仅是其中的几个例子。

在读音上,前期进入德语的英语词汇往往稍做变化以适应德语的发音规则,如:studieren、Hu2 mor、Adresse、K lub、Zell、Dampfmaschine;而近几十年进入德语的英语词却大部分保留原汁原味的英语发音,如:Computer、G ameshow、Talkshow、Jazz、Manager、Champion等。我们知道,德语与英语在发音规则上差别比较大,所以,大量的按英语发音的外来词必然会对德语的拼读规则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语法上来讲,德语的名词有阴、阳、中性的区别,英语名词基本上没有语法性,但在进入德语时也必须赋予其一定的语法性,如:der User(us2 er)、der Provider(provider)、der Computer(com2 puter)、das Internet(internet)、die Homepage (homepage)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英语名词都可以很容易地为其确定语法性。比如Mail这个词的词性,在互联网上就出现了ein kurzes Testmail、eine Mail、einen E2Mail,也就是说Mail这个词既可以是中性,也可以是阴性,还可以是阳性,到底哪一种形式对呢?我们不得而知。又如专有名词第二格的写法,以前在德语中是这样写的:J rgs Back2 stube,而现在也出现了J rgπs Backstube的写法,大概是受到Fast Food K ette McDonaldπs的影响。此外,歌德学院莫斯科分院的格莱茨(Gr tz,2000)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些从英语中对译过来的固定短语,如ich würde sagen、ich denke mal、es macht keinen Sinn。根据齐默尔的观点,这些短语是近几年直接从英语中翻译过来并在德语中大量使用的。可见,英语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德语的句法、语法层里了。

3.关于德语的纯化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曾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邻近语言的或文化上占优势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可以是友好的或敌对的。可以在平凡的事务和交易关系的平面上进行,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艺术、科学、宗教———的借贷或交换。”(转引自陈原,1983)也就是说,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词语互借属正常现象;而崇洋媚外,食洋不化,对外来语的过度热衷则属非正常现象。

应该说,外来语的引入大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使德语在描述随着新的科学技术产生的新事物时不致词汇贫乏。早期借入的许多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以及英语词汇要么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要么已经被德语化,从词形到发音已基本符合德语的规则。而1945年后,来自英美的外来词大量涌现和风行,前所未有的英语借词热成为当今德语的一种时尚。新的英语借词不再德语化,直接按英语拼写和读音进入德语,长此下去,必将使德语的书写系统发生变化,改变德语按发音书写的规则。布郎(Peter Braun)认为,这是一种从“内向性语言”(interovertierte Sprache)向“混合性语言”(Mis2 chsprache)发展的趋势。(Polenz,1978)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德语中英语的泛滥不仅已经影响到德语的词汇,而且还将改变德语更深层次的语言规范。(Unterst ger,2000)

实际上,从19世纪到现在,德语语言危机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德语的发展。1885年成立的“普通德语语言协会”(Allgemeiner deutscher Sprachverein, ADS)在反对外来语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该组织是帝国主义条件下的产物,成为一些人炫耀沙文主义的阵地,他们极端地宣称:“谁使用外来词谁就是叛国,外来词是德意志语言肌体上的一块毒瘤”。(转引自陈杭柱, 2000)该组织的目的是彻底清除外来词,结果是无功而弃。

值得一提的是,在19世纪曾出现过一次外来

?

9

2

?

第6期綦甲福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词德语化运动,该运动由邮局总负责人史泰芬(Heinrich Stephan )发起,将其主管范围内的760个法语外来词翻译成德语,以期用德语词取代外来词。

1945年成立的“德国语言协会”(G esellschaft f ür deutsche Sprache ,G DS )接替了ADS 的工作。“德语协会”(Verein deutsche Sprache ,VDS )于2000年启动了一项反对“德英混合语”(Denglisch )的签名活动。该协会还收集了4600多个在德语媒体中出现的英语借词,配以德语对应词或者翻译或者解释,发表在互联网上,其目的不在于推广英语借词,相反,他们意欲用德语表达方式代替或者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英语借词。此外,还有德国语言研究所(Institut Deutsche Sprache )等组织为保持德语的正确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

我们认为,外来语的泛滥给德语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对德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给德语学习者与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外来语在德语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英语外来语也不例外。但是,“一国人民或一种语言,在某一历史时刻,接受异族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在限度之内,对双方都有好处……超过了限度,接受国人民会群起反对”。(Cellard ,1978)至于英语借词在德语中是否已经泛滥到了非清洁不可的地步,德国国内的政界、语言学家、教育学家等也在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顺其自然是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的,没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外来词铲除干净,但也不要放着简单易懂的现成的德语词不用而故意借用英语词。

参考文献:

[1]陈杭柱.德语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2000.

[2]陈原.社会语言学[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谭志词.论汉语词汇对越南语词汇的影响[J ].解放军

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46-50.

[4]姚宝.德国简史[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叶本度.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0.

[6]Cellard ,J.Immigration et Naturalisation [N ].le Monde ,

1978-10-16.

[7]Dtv 2Atlas.Deutsche S prache [M ].M ünchen :dtv Verlag ,

1998.

[8]Gr tz ,R.Internet 2Sprache/Sprache 2Internet [DB/CD ].

http ://www.

goethe.

de/oe/mos/seminar1/

dear2/

htm ,2000-12-30.

[9]G ünther , D.Duden Deutsches Universalw rterbuch [Z].

Mannheim :Dudenverlag ,1989.

[10]Polenz ,P.v.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 prache [M ].

Berlin :Walter de Cruyter ,1978.

[11]Raeithel ,G.Brodeln im S prachmeer [N ].S üddeutsche

Zeitung ,2000-4-27.

[12]Seeboerger.Die G eschichte des Internet [DB/CD ].

http ://www.wolfsburg.de/seeboerg/interwie.htm ,

2000-1-15.

[13]Unterst ger ,H.Modern Talking [N ].S üddeutsche

Zeitung ,2000-3-17.

[14]Z immer ,D.Deutsch und anders 2die S prache im Mod 2

ernisierungsf ieber [M ].

Hamburg :rororo Sachbuch ,

1998.

(责任编辑 梁 利)

?03?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德语学习与英语学习之比较

德语学习与英语学习之比较 (一)两种语言的概略比较 学习过英语的同学,应该对当初初学英语(入门)时的种种困难记忆犹新,从字母、单词的强化识记、背诵到国际音标以及种种发音规则的记忆,再到各种语法一项一项的学习,直至高中毕业学习完全部语法,到了大学再一课一课强行记忆个几千单词,最后全力一博对付四六级。总体感觉入门的时候最难,以后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相比之下,德语的入门应该更难,记忆量应该更大。所谓的难主要源自于德语比英语的语法结构要更复杂,源自于德语对古代语言传统保留了更多的继承,而英语语法结构则相对更简洁、更现代化。其实就这一点而言,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应该是最现代化的,最简洁的。所以很多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时候往往在听说上很容易上手,因为现代汉语的语法太简明了,而对于外国人而言,汉语的真正难点则在于方块式的象形文字的书写和记忆。 所以笔者个人认为就语法的难度而言是:德语大于法语,法语大于英语,英语大于汉语。而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通行的语言,一方面确与英语国家的经济地位有关,而另一方面作为交流工具而言,英语的确从语法上讲是相对最简单的,而其书写便捷的方式又是汉语不易赶超的。正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英语才最为通行。 德语和英语比起来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德语的发音比英语难,有一些我们国人觉得很奇怪的音位,如小舌音r, 擦音ch,发起来都比较困难。其次,德语的语法比英语保留了更多的古代语言的曲折变化,名词、形容词有性、数、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式、人称的变化,在入门阶段往往不习惯一句话里,每个词都要变化的方式,感到无所适从,常常出错。大家可以回忆自己在学英语时学到过的几个基本而重要的动词:be、do和have。特别是be动词,其人称变化,时态变化是最让初学者感到困顿的,为了记忆这些变化,恐怕花去了好多时间。而德语的词几乎每一个都要这些变化,不仅如此还都要涉及到阴阳性的变化,如此计算下来,德语的开始需要的记忆量恐怕是英语的好多倍。要自如的应对这些变化不下功夫肯定不行。 此外还有一点,德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比英语要大很多,很有些似古代汉语的书面用语和口语的区别,往往学了很长时间,报刊、杂志还是看不大懂。 但是以上的这些难点都是可以克服的。首先,只要肯下苦功,发音关是没有过不去

德语中那些“坑人”的外来词

都说德语发音规律简单,会拼就会读。但是总有那么一些词不按常理出牌,长相怪异,无从下嘴,那就是——外来词。其实外来词也并非毫无规律可循。今天小川总结了十类最常见、也最容易读错的外来词。了解之后,下次跟德国人聊天就不会再露怯啦! 一: das Restaurant [r?sto?rɑ??] Restaurants 饭店 In der Kastanien-Stra?e hat ein Japanisches Restaurant er?ffnet. 词尾字母 t 不发音的还有: das Dessert [d??se???], [?d?s??r]饭后甜点(der Nachtisch) Zum Dessert gibt es heute frische Erdbeeren mit Schlagsahne. das Abonnement [ab?n??mɑ??] -s 订阅(Vorauszahlung, Bestellung) Ich m?chte mein Abonnement für die Zeitung kündigen. ¥ 二: der Cousin[ku?z???], [ku?z??],-s 堂(表)兄弟 aber: die Cousine der Vetter der Sohn des Onkels oder der Tante Mein Cousin ist für ein Jahr als Austausch-Student in die USA geflogen. 常见含 ou 的还有: die Tournee, 巡回演出 (Rundreise) der Journalist 记者 Die Band geht auf Tournee. 》 die Boutique[bu?ti?k] –n 时装店(das Bekleidungsgesch?ft kleines, meist teures Gesch?ft für modische Kleidung) Meine Cousine hat sich selbstst?ndig gemacht. Sie hat jetzt ihre eigene Boutique. 三: trainieren[tr??ni?r?n], [tre??ni?r?n] (englisch) 训练(durch übungen verbessern, st?rken) Man kann auch das Ged?chtnis trainieren. ai 发 [?] 或 [e?] 的还有: die/das Au-pair [o?p????] 互惠生 Als Au-pair hat sie wertvolle Erfahrungen von deutscher Kultur gesammelt. die/ das E-Mail[?i?m???l] (englisch) 电子邮件 ? Vielen Dank für deine E-Mail.

德语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日

德语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德语论文选题: 企业道德责任的哲学分析 论长篇小说《迷惘》中的死亡主题 马勒《亡儿之歌》演唱艺术研究 新颖词汇学习中语义和语音加工的fMRI研究 普通话儿童习得附加焦点助词也的实验研究 英语商业广告语篇的评价分析 现代汉语常用性别词及其习得研究 德国大学生汉、英语学习观念比较研究 汉德语音对比基础上的初级汉语语音教学研究 在希伯来与德意志之间 大学英语视听说的移情实证研究 象征作为象征体验的产物 新加坡语言政策研究及对中国语言政策的意义 语料库驱动的空间量度形容词对比研究 从《象棋的故事》和《看不见的珍藏》论斯蒂芬茨威格作品中游戏中的怪僻者形象 留德中国学生的文化适应策略与结果研究 《中国英语课标》与《美国外语学习标准》的比较研究

论轻歌剧《蝙蝠》中阿黛莉音乐形象的塑造 语境与对等翻译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俄罗斯翻译理论史及其影响研究 汉语真词、假词和非词听觉加工差异的ERP研究 论媒介书面性的网络语言的构想口语性 从施洛塞尔看维也纳学派的历史和传承 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 从篇章和语用角度分析德语和汉语的广告语篇 黑色太阳散发的耀眼光芒 论网络聊天室英语的语域特征 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Meta分析 瑞士多语制政策形成的历史探析 论里尔克的存在主义诗学 An ERP Study on Syntactic Processing and Semantic Processing in Late Proficient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Sentences 论《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生态隐喻的认知和功能视角 《尼伯龙根之歌》的母题解读 《迷惘》的象征性研究 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看德汉熟语在政治评论中的功能 黑塞作品中的漫游主题 施尼茨勒作品中的世纪末的精神病态 余华小说德文译本的功能等效问题之探讨 评价理论下的应用文研究 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逻辑关系显化研究 多语种同义词组的自动建立研究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模糊限制语应用对比研究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趋势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中平日期:2010-09-30 字体大小: 小中大 论文关键词:汉语借词中国英语中国文化汉化思维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随着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词汇部分。中国英语是成长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来交流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英语变体,它受中国文化和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英语在诸多层面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总结,从中国英语的存在依据、概念界定、语言特征和发展前景四个角度作了分析。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更是如此。英语发展成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从世界各个语种中吸收了不少词语,汉语也毫不例外。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几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所有领域。根据我国学者的最新统计,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1488个(汪榕培,常骏跃.2001)。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新闻报刊上出现的,未被收录进词典的汉语借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英语中大量涌现汉语借词的现象始于一百多年前。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英语中更是大量借用反映中国文化各方面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词。如Tai Chi(太极拳)、Kung—fu(拳术,武术,功夫)、silk(丝)、mahiong(麻将)、Yangkof秧歌)、Shi Ching(诗经)、Taoism(道教)、fengshui(风水)、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Maoism(毛泽东思想)、papetiger(纸老虎)等等。显而易见,这些词一般都表示中国的特有事物或汉语里的特别说法。 另外,新闻媒介也在深深地影响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中国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及其他的诸如《北京周报》、《中国建设》、《时代周刊》和一些英文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以及互联网等,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汉语借词的输入。每年《中国日报》所发布的“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大部分是以意译的形式而出现的。比如“菜篮子工程(vegetabl e basket project)”、“乡镇企业(township enterprises)”等。可以预见,在这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中,一部分词汇将成为永久的英语词汇,并且随着社会、文化和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早在1980年,葛传规先生就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他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翰林院(Han Lin Yuan)、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白话文(baihua wen或baihua)、人民公社(people S commune)、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等,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虽然这种提法引起了很多争议,但从此以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和讨论。 纵观诸多学者对中国英语近二十几年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大家由刚开始对是否存在中国英语提出质疑继而转向对它的肯定与拥护,纷纷为之著书立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把握。有从下定义着手对其进行界定的,像汪榕培、李文中、谢子君、姜亚军等;也有学者呼吁大家对中国英语进行系统的描述性研究,像杜瑞清和姜亚军等。在一片拥护声中,

浅谈英语和德语的关系

浅谈英语和德语的关系 武汉大学 雷蕾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人民对学习德语和德国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表现最突出是人们把德语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来学习,对此最好的说明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在学习德语。其次是德语作为一种国际贸易语言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德国的一些知名企业特别是汽车和电气企业,例如大众,西门子等在全球范围类的经营扩张,也使得德语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和接受。而英语作为全球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一直都是我们大学生最重视的课程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德语词与英语词相似,这是因为它们都源出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这类词叫做同源词。以德语词汇来说,大部分单词或词根与英语完全相同或相近,有人统计,英语与德语相同或相近的词汇不下8000个。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深入的国际政治、经济合作以及通讯、信息系统特别是因特网领域的飞速进步,在德语语言中还将有越来越多的有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被引入德语,并将对德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诸多影响。 本文将从当今德语中比比皆是的英语现象出发,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阐释这一现象的本源,探索这一现象发生发展的推动力量,介绍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不同看法,并着重从英语对德语词汇的影响,德英双语语序的比较研究,德英双语构词方式的比较研究,英语和德语词序对比以及德语的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揭示英语对德语的影响及英语与德语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Inhaltsangabe In der jüngesten vergangenen Jahren haben sich die weltweit Leidenschaft für Deutschlernen kontinuerlich verst?rkt .V or allem wird Deutsch als eine wissenschaftliche und techinologische Sprache gelernt,das mit immer mehr Deutschlerner aus Studenten und Wissenschaftler begründet wird. Zweitens wird Deutsch als eine internationale Handelssprach immer h?ufiger und verbreiter gebraucht und die bekannte deutschen Unternehmen,insbesondere die Autos und Elektroniksfirma führen bei glabaler Bewirtschaftung des multiinternationalen Unternehmen zur Popularit?t der deutschen Sprache.In diesem Prozess ist nicht schwer zu finden,die ?hnlichkeit zweischen deutschem und englischem Wortschtz,weil sie beiden aus Germanische Sprache Indo-Europ?ischen stammen und diese W?rter werden Cognates bezeichnet.In deutschem Wortschatz ist leicht zu sehen,dass die meisten W?rter oder Basis v?llig gleich mit englchen.Einer Statistik zufolge sind die gleichen und ?hnlichen W?rter in beider Sprache nicht weniger als 8000.Daneben werden vielen englischen Fremdw?rtern in deutsche Sprache eingeführt wegen der weiteren Entwicklung der Globalisierung,vertiefenden internationalen Zusammenarbeit im Gebiet der Politik und Wirtschaft sowie dem schnellen Fortschritt der Nachrichtentechnik und des Informationssystems. Jede Bereiche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wird deswegen tiefgehend beeinflusst werden: In diesem Artickel werde ich beginnen mit det englischen Eigenschaften in deutschen Sprache und versuche ,aus historischer ,sozialer und kultureller Perspektiv diese Erscheinung zu ekl?ren,verschiedeneMeinungen in deutscher Gesellschaft vorzustellen und auch auf die Einflüsse von englischer Sprache wert zu legen. S tichw?rte r :

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37437008.html, 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分析 作者:方奕扬 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1期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动,使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认知 与掌握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对德语学习与应用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从德语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入手,就现阶段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构成类型及其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 引言:语言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相互影响作用。就德语发展历程来看,受外来语的影响较大,包括拉丁语、法语、英语、日语等。由于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其所带来的影响力相对较大。据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已经超过7000个,占德语词汇量的6%左右。因此,分析德语词汇中的英语外来词现象对提升德语学习效率,保证德育应用准确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德语中英语外来词发展历史 德语在发展过程中受外来词影响较大,从德语发展历程来看,德语词汇英语外来词现象较为明显。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最早出现于十四世纪,并被应用于船舶交通与商务贸易领域中,如Flange(旗帜)、Boot(小船)等等。十七世纪英国民主革命不仅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德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进一步将英语带入到德语体系中,增加了德语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如Parlament(议院、议会)等政治词汇,而工业革命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大了英语的影响力,在有关工业、贸易、媒体等领域的德育词汇中,英语外来词数量得到提升。如Export (进出口)、Sport(运动)、Panner(摇床)、Tunnel(隧道)、Flub(俱乐部)等。到二十世纪后期,德国在二次世界打仗后,受美国文化影响较深,并在此影响下德语吸纳了众多美式英语词汇,推动了英语词汇在德语国家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英语词汇的借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德语语法结构、句子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德语体系中将英语外来词称之为“英语借词”(Anglizismus),包括“英式英语”(Britizismen)与“美式英语”(Amerikanismen)两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Anglizismus在德语词汇中的应用越发明显,如计算单机领域下的Blog(博客)、Homepage(网页)、Net-Speak(计算机语言);经济市场领域下的High Potentials(潜力性人才)、Supply Chain Process Analyst(供应链分析员);多媒体领域下的“Impossible is nothing”(Adidas宣传标语)。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词汇代替德语词汇进行同等意义的表达,如Usability(可用性)代替Benutzerfreundlichkei(易用性),用advanced(先进)代替fortschritten(进步)。由此可见,“Anglizismus”已经成为德语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认知并掌握Anglizismus对德语学习与德语词汇准确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德语写毕业论文的句子

德语写毕业论文的句子Die Aufgabe/ Zweck des Systems ist es, die übertragung von Digitalsignalen über eine Leitung zu erm?glichen, wobei die Unterschiedlichen Signale für Messungen von au?en zug?nglich sein müssen. Dazu ist es erforderlich, die Eigenschaften des Codes an die jeweiligen übertragungsbedingungen anzupassen. ①Grunds?tzlich arbeitet ein solches übertragungssystem nach dem in Abbildung1 dargestellten Schema. ②Der Leitungscodierung hat die Aufgabe, das von Quellecodierer kommende Bin?r Signal in eine für d ie übertragung auf den Kanal geeignete Form umzusetzen. ③Die Umsetzung erfolgt im Laborsystem mit einer Schrittgeschwindigkeit von 16 kbit/s ④Als Leitungscodes k?nnen 1B2B, 1B1T zum Einsatz kommen.

浅谈德语中的复合词

浅谈德语中的复合词 刘飞 学号:20083740107 复合词是德语构词的最能产形式,现代德语词汇的新词中,复合词的比例最高。有人统计过十二篇电子技术论文中的名词,在1696个科技名词中复合名词为1370个,占86%;有人曾对2644个机械加工专业词汇进行分析,其中复合名词就有2400个,占89%。在文学中也广为应用,据统计,歌德在《浮士德》(Faust)中重复使用的简单词为2200个,而使用的复合词却达1200个之多。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冈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亦是使用复合词的高手。由此可见复合名词在德语名词中的重要地位。 德语中复合词(又称合成词,die Zusammensetzung,das Kompositum)多是德语词汇一大显著特色,因为在德语中词与词的结合是无限制的。并且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用复合法(合成法,也有的书上称之为“多词综合构词法”die Univerbierung)构词已成为现代德语丰富词汇的主要手段,所以有人称德语为典型的构词语言。 特点:至少包括两个词干语素,二者直接连接或通过中缀连接 ?无中缀:-o-, Landmann Hochhaus Arbeitgeber ?有中缀:-n-, Familienstand. Sonnenschein -s-, Landsmann (同胞). Staatsregierung (国家政府). Arbeitserlaubnis (工作许可证) -e-, Tagesbuch. G?stebuch(来客登记薄) -en-, Menschenwürde (人的尊严). Krankenhaus -er-, W?rterbuch. Kindergarten 复合词的构成: 1.复合名词的构成(das zuammengesetzte Substantiv) 复合名词都是由限制词(das Bestimmungswort)和基本词(das Grundwort)复合而成的,限制词在前,基本词位于后,它决定着复合名词的词性和数。 复合名词的构成形式大致有下列几类: 1)名词+名词:der Klassenkampf阶级斗争,der Federball羽毛球,die Weltanschauung 世界观 2)数词+名词:die Einehe一夫一妻制,das Dreieck三角形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英语外来词对德语的影响 綦甲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四系,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在德语的发展过程中,外来语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世纪以来,英语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语言,对其他语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英语对德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词汇上,同时也影响到德语的拼写、发音、词法和语法体系。大量的英语词涌入德语中,既丰富了德语词汇,又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因此,一些语言学家致力于纯洁德语的工作。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英语 中图分类号:H33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22X (2002)0620026205 Influence of English Loan Words on G erman Q I Jia 2fu (Department Four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Luoyang ,Henan Prov.,471003,China ) Abstract :Historically ,G erman has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foreign cultures.English ,which has been the most influential force since the 20th century ,has made tremendous impact on many other languages ,including G erman.The influence of English can be found not only in G erman vocabulary ,but also in its spelling ,pronunciation ,morphology and grammar.A great many words in English have been borrowed into G erman ,which has enlarged G erman vocabulary and also engendered disorder.Many linguists are working hard to purify G erman. K ey w ords :G erman ;loan words ;English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维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而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又不断丰富、发展和演变着语言。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相互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相互影响,因为语言是表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所以,文化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必然在语言上体现出来。目前世界各语言普遍存在的外来语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 德国地理位置独特,作为欧洲的“中部之国”,其边界在历史上变化频繁。由于多次的民族部落大迁移,也由于其政治上经常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所以,德语作为全德统一的语言的形成过程是相当曲折的。在德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外来语的“借用”极大地丰富了德语词汇,促进了德语的发展,但也给德语的词汇与结构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外来词对德语产生影响,不是一种新现象。17 世纪以前,德语主要从希腊语、拉丁语、法语中借用了大量词汇以及构词法。借用这些词汇时,从词形到发音都不同程度的德语化,现在这些“外来词”大多已成为德语的基本词汇。17、18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思想和新事物。这样,工业、交通、新闻出版等行业的许多英语词汇被借用到德语中。自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美国经济上的强大以及二战后美国在西德推行的政策,使美国英语对德语的影响大增。尤其是电视、电脑、因特网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英语更是渗透到了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英语对德语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 英语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全球有14亿人使用这种语言。(Dtv 2Atlas ,1998)英国视英语为其经济要素之一,《纽约时报》甚至将美国英语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Raei 2thel ,1999)当今世界,没有哪一种语言的影响力 收稿日期:2002-08-24 作者简介:綦甲福(1972-),男,山东平度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对比与翻译。 第25卷 第6期 2002年11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Vol.25 No.6 Nov.2002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沟通的工具。民族之间只要有接触,就会有语 言交流和沟通。而这些接触会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外来词就是这些烙印的标志。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外民族语言文化借来的外来词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汉语的大家庭里,使用率、传播率正越来越高。不断融入的外来词语,使我们的现代汉语变成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语言,它对我们的语言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对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发展与现状, 作出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现状研究 一、外来词概况 现代汉语外来词是“汉语民族”跟其他“非汉语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的产物,它是随着交际中语言的渗透和交融而产生的。由于国际社会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得外来词在本民族语言中的渗透越来越广泛。现代汉语外来词说白了就是“汉语民族”语言系统对外民族语言系统某些词语的吸收和利用。外来词作为异质文化的载体进入汉语语言系统中时, 既使汉语语言系统增加了新的元素, 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这种影响深深地植根在我们的汉语语言系统中。 对于外来词,还有不同的名称,有人称之为“译词”、“译语”,有人称之为“外国语”、“外来语”,还有人把它叫做“借词”等等。关于其外延与涵,传统上的看法是,

外来词是指是一种从其他语言中吸收词语的语言。人们一直在争论着外来词的定义,直到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它就是“音译词”,根据外语发音而翻译过来的词语。还有一种观点指出,它除了“音译词”还包括“意译词”,尽管意译过来的词语是经过了一定汉化过程而得来的词语。外来词有广义和狭之分,广义上讲,外来词应该包括“意译词”和“音译词”,承认这一点,对于汉化和发展变化过程的理解是是很有帮助的。 二、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 外来词进入汉语的原因很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地进步,生产力水平也一日高过一日,人类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新事物、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发明创造也随之增多了,新生事物在互相交流接触的情况下,逐渐融入到汉语中去。例如:由intemet得来的“因特网”、由E—mail得来的“电子”、由WindowsXP、Windows7得来的“电脑操作系统”等等。 其次,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于其他国家存在和发展。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语言作为沟通工具,是国家独特智慧的结晶,它带有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和传统以

浅谈德语中的外来词

30 500万至1000万左右, ro ?e )统治时期(768-814),拉丁语 13世纪上半叶这一段时期,德 在语言 14世纪,已经大约有2000 A b e n te u e r (冒 ,T a n z (舞蹈),T u r n i e r (比赛) 1625年,查理一世即位后,两个 C 电厂 季雪晴 德语

饪、高雅的居住环境、新的社交方式以及当时法国宫廷的香艳生活,都给德语带来了许多新鲜词汇,其中一部分渐渐成为了德国人的常用词汇,如Mode, Taille, Robe, Krawatte, Weste, Palais, Salon, Kommode, Parkett, Bonbon, Filet, Kaffee, Tomate, Grillade, Dame, Kavalier, Visite, elegant, kokett, Toilette, Parfum, Puder, Perücke等。另外,德语中的某些亲属称谓词,也常用法语来代替,以此来显示时尚,如德语中的Vater, Mutter, Oheim, Muhme, Vetter, Base 等用法语词汇Papa, Mama, Onkel, Tante, Cousin, Cousine来称呼。18世纪,尤其是从1750年到1780年这30年中,在德国出版的书籍中,有10%是用法语写成的;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曾在德国腓特烈二世(Friedrich II.)的皇宫里客住。后来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在这儿(指宫里)我像住在法国,人们在这里只说法语,德语是用来对士兵和马匹说的一种语言,只有在出门旅行时才需要德语。”由此可见当时法语对德语上流社会的影响之大。 英语对德语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1640-1649),英语中一些有关航海、造船的词汇就进入了德语,如N a v i g a t io n(航海学、导航),L o g(航速仪),D o c k(船坞、船舶修造厂),C o c k p i t(驾驶仓)等。随着英德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德国的主要外贸城市,如汉堡和莱比锡,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英语传入德国的中心地带的入口。 到了18世纪,英语从以下三方面影响了德语:(1)文学;(2)政治和哲学;(3)科学和技术。如sentimental(多愁善感的),Humor(幽默)emp findsam(感伤的),liberal(自由思想/主义的),M at e r ia l i st(唯物主义者),F re i d e n k er(自由思想者),Pressefreiheit(新闻自由),Opposition(反对派),Zirkulation(循环),Barometer(气压计),Dampfmaschine(蒸汽机),Koks(焦炭),P a t e n t(专利权)等。 31

德语常用句子

德语会话基础学习-最常用的60种句子 1. Wann? 何时? Wieviel Uhr? 几点? Wann geht es los? 什么时候出发? (los Adv. 开始,离开,赶快) 2. Wie lange wollen Sie hier bleiben? 你要停留这儿多久? Wie lange ist dieser Bleistift? 这只铅笔有多长? 3. Wie hoch? 多高? Wie weit? 多远? Wie weit ist es von hier nach New York? 距纽约有多远? Wie hoch ist dieses Haus? 这大楼有多高? 4. Wie tief? 多深? Wie gross? 多大? Wie gross ist der Park? 这公园有多大? Wie schnell fahrt der Zug? 这列车行速多快? 5. Wieviel kostet das? 多少钱? Wie teuer(adj.贵的) ist das hier? 这个多少钱? Was kostet das dort? 那个多少钱? Wieviel moechten Sie dafür? 你需要多少钱? 6. Wieviele? 几个? Wieviele Fotoapparate haben Sie? 你有几个照相机? Wieviele Bleistifte moechten Sie? 你要几支铅笔? 7.Wie alt? 几岁? Wie alt sind Sie? 你多大了? Wie alt ist die Kirche? 那教堂有多古老? 8. Warum? 为什么? Warum ist es so warm? 为什么那样热? 9. Wie? 怎样? Wollen wir nach Hause? 回家怎样? 10. Was ist das hier? 这是什么? Was ist das dort? 那是什么? Wie nennt man die Gegenstaende hier? 这些是什么? Was ist das? 那些是什么? 11.Wo ist das? 它在哪里? Wo sind sie? 它们在什么地方? Am Flughafen 在机场Auf dem Bahnhof 在火车站Im Hotelzimmer 在旅社的房间Auf dem Tisch 在桌子上 12. Wo ist er? 他在哪里? Wo ist sie? 她在哪里? Wo sind sie? 他们在哪里? 13. Welcher (Welches, Welche)? 哪一个? Ich moechte dieses hier. 要这一个。Ich moechte beides. 两个都要。 Alle drei moechte ich haben. 三个都要。Alles moechte ich haben. 全部都要。 14. Wie waere es mit diesem hier? 这个怎样? Wie waere es mit einem Glas(……)? 一杯如何? 15. Darf ich kurz dich stoeren? 我想麻烦你,可以吗? Bitte. 好的。 Ich habe eine Bitte an Sie. 请你……好吗? Koennen Sie mir helfen? 能否请你帮个忙? Koennen Sie für mich das tragen? 你能为我拿这个吗? 16. Koennen Sie mir……leihen? 请借给我……? Darf ich von Ihnen einen Bleistift leihen? 借给我支铅笔? Darf ich bei Ihnen anrufen? 我可以借用电话吗? 17. Ja, gern. 是,先生。Ja, gern. 是,女士。 18. Nein. 不。Nein, danke. 不,我不要。 19. Ich überlege mal. 想想看。Lassen Sie mich durch! 让我走(放开我)。 20. Koennen Sie mich verstehen? 你听清楚我的话吗? Koennen Sie English? 你会说英语? 21.Schreiben Sie es bitte hierhin! 请把他写在这儿。Koennen Sie das Wort buchstabieren? 告诉我怎么拼那个字。 22. Koennen Sie noch einmal wiederholen? 请再说一次好吗? Koennen Sie ein bisschen langsamer sprechen? 请说得再慢一点儿。 23. Ich habe es nicht verstanden. 我不明白。 24. Das weiss ich nicht. 我不知道。Davon habe ich nicht gehoert. 对此我不知道。 Ich kann es Ihnen leider nicht sagen. 不告诉你。 25. Also! 噢,原来如此。Alles klar. 知道了。Das meine ich auch so. 我也这样想。Sie haben recht. 你是对的。 26. Wohin? 上哪儿? Wohin moechten Sie? 你要去哪儿? 27. Woher kommen Sie? 从哪儿来? Ich komme aus Taibei. 从台湾台北来的。Ich moechte nach……. 我要去……。 28. Guten Morgen! 早安。/ Guten Tag! 你好(午前) Guten Tag! 你好(午后) / Guten Abend! 你好(傍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