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

一、轻型门式钢刚架(模块)

1、设计-围护/围护结构计算>柱间支撑计算

2、柱间支撑设计面板

1)基本信息

钢材型号(Q235)

支撑形式(单层支撑、双层支撑)

厂房纵向支撑排数(数值)

2)风荷载基本信息

建筑形式(封闭式、部分封闭式)

分区(中间区、边缘区)

地面粗粗糙度(B)

基本风压(KN/m2)(设计风载数值)

高度变化系数(1)

迎风面体形系数(1)

背风面体形系数(-1)

3)荷载

风荷载P1(KN)

后自动生成的数值。

纵向吊车水平荷载P2(数值),用于有吊车的;数值获得方式有:

○1查吊车手册○2取吊车总重加最大起重量之和,除以2得出的结果变成KN单位○3取吊车最大轮压值×轮数×0.1×1.2

4)尺寸信息:

宽度B(数值)支撑间柱间距

标高H1(数值)刚接柱脚距地面0.5m设计,铰接柱脚跟地面可0.2m。

标高H2(数值)单层支撑时为顶标高,双层支撑时为中间标高。

标高H3(数值)H2、H3为顶标高时设置在梁柱节点内,取梁高的一半,

两支撑杆件左右方向夹角不大90度。

5)图中柱截面尺寸按实际支撑间的柱尺寸填写,支撑杆件截面尺寸可以修改

二、计算

1、优化

2、优选

3、修改截面-校核,反复修改-校核,合格经济,

又层支撑的上层支撑应力/强度比控制在0.4以内,下层应控制在0.6左右。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问题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问题 该帖被浏览了66次| 回复了1次钢结构厂房中柱间支撑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一拉一压的形式啊? 个人认为按拉杆设计还是按压杆设计支撑主要根据整个结构对支撑刚度的要求来定,网上查询说当厂房设置大吨位吊车等情况时,就要求支撑的刚度比较大,这个时候支撑就的按照一拉一压考虑。反之可以按照拉杆设计支撑以达到经济性。但这个有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呢?规范中也没有查到有关的要求。现在手里有个钢结构厂房,A5级32t行车,下柱采用双片支撑,在PKPM工具箱中按照一拉一压设计时整体的长细比都在150以内,但是单肢长细比在 轴压时大于40,有点超限,这样对结构的安全性会有很大影响吗? 建议做以下的性能测试 1)耐火性能。项目所有结构受力构件均涂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要求,承重柱、梁、屋架和檩条分别满足2.5 h,1.5h和0.5 h 耐火极限要求; 2)防锈处理。要求所有的住宅部品加工构件再出厂前都必须做镀锌防锈处理,镀锌量要求不小于500 m2。同时要求构件安装完成后必须做构件表面防锈检查,破坏的面层补刷防锈漆,并刷酚醛瓷漆面漆二度; 1.支撑是什么放样的? 程序在计算支撑节点板的时候,参考了钢结构规范的附录表10,但是在参考该表选取节点板厚度时,是有前提条件的,即节点板边缘与支撑轴线夹角不应小于30度。所以程序先按30度来进行放样,如果获得的焊缝长度能满足计算要求,则不再增加节点板边长,否则持续增加。如果节点板与梁柱连接焊缝过长,导致节点板边缘与支撑轴线过大,程序则会调整支撑与节点板的连接长度,尽量避免节点板异型。 2.框架柱脚都是按什么方法来算的? 程序使用了精确设计法进行设计,按该方法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平衡:1。受力平衡,即弯矩和轴力平衡;2。变形协调,此时假定底板为刚体,底板上所有点的变形都为线性。当然,由于圆管柱底板比较特殊,程序参考了《钢结构设计手册(下)》中对于圆管柱柱脚的计算。 3.10版节点域的设计发生了什么改变? 首先是规范上对于节点域区域的位置做了微调,定义为厚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次是程序上新增加了当非地震组合时的节点域强度和稳定验算,该项验算参考了钢结构规范4.2.7条。 4.当按等强进行设计时,为什么会出现梁柱刚接节点,翼缘坡口焊缝应力超限? 由于构件验算和节点验算的计算方法上有所不同,节点设计是分部分来验算的。而且对于验算时取的截面特性也不一样,节点设计时取的是精确的毛截面。最关键的地方是节点设计时

柱间支撑计算书

柱间支撑计算书 一. 设计资料 柱底标高为-0.15m,承担风载宽度为6m; 结构简图如下所示: 截面布置如下: 杆件号截面材料 1 H-340*250*9*14 Q235 2 H-340*250*9*14 Q235 3 ROUND-15 Q235 4 ROUND-1 5 Q235 5 PIPE-89* 6 Q235 二. 静力荷载及内力计算 风载:分项系数为1.4,组合系数0.6。 风载导算基本参数见下: 基本风压: 0.7kN/m2; 体型系数1;风振系数为1;风压综合调整系数1.05;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为1.4,组合系数0.7。 荷载取值计算: 同一柱列的柱间支撑个数为3(纵向力将在这些柱间支撑间平均分配)。 柱间支撑荷载计算取值表(单位:kN)

节段风载吊载 1.4风+0.98吊 0.84风+1.4吊最大荷载荷载取值 1 20.176 15.484 43.42 38.63 43.42 14.47 静力荷载作用下轴力设计值简图(单位:kN)如下所示: 静力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设计值结果: 结构支座反力设计值结果表(单位:kN) 支座 X轴反力 Y轴反力 左支座 -14.47 22.07 右支座 0.00 -22.07 三. 截面静力组合下承载力校核 最不利斜腹杆 3 采用截面 ROUND-15-Q235 截面面积:A=1.767cm2 强度验算:σ=26.393/1.767×10=149.356N/mm2<215MPa,合格 只拉构件,无须考虑长细比要求; 最不利系杆 5 采用截面 PIPE-89*6-Q235 截面面积:A=15.65cm2 回转半径:i=2.94cm 计算长度:L=6m 长细比:λ=6/2.94×100=204.082<220,合格 稳定系数:φ=0.192

柱间支撑

问 请问各位前辈:柱间支撑与柱连接的上节点距柱顶的距离一般是多少,支撑与柱的连接节点一般是设在梁柱连接的节点域里呢,还是设在主梁的下面 答 ①支撑与柱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连接或高强度螺栓连接。焊接连接时要保证焊缝厚度不 小于6mm,焊缝长度不小于80mm,为安装方便,还会在安装节点处的每一支撑杆件的端部设有两个安装螺栓。也就是一般要在主梁以下柱的侧边先接上一块连接板,然后在板上焊接或螺栓连接支撑。 ②多谢eiei5651的回答,不好意思,我忘了说明柱间支撑是用圆钢斜拉撑了, 在用圆钢斜拉撑时,一般是斜拉撑与柱的腹板连接,且在柱腹板高度的中间, 这种情况下,节点的位置一般是在梁柱节点域里还是主梁的下面? ③一般是在设在钢梁下的钢柱上,有利于加工和现场施工 ④如果支撑的截面过大的话,一般会采用牛腿连接。 ⑤理论上支撑作用线与梁柱轴线的交点相交,如果因梁柱连接节点构造不能相交,支撑 连接节点板一般设在柱子上。有两个以下两个理由:其一,设计要考虑安装,安装顺序为从柱子到柱间支撑再到钢梁;其二,作用线不相交对柱子产生的附加弯矩很小。 ⑥图集02SG518上是设在节点域内,支撑轴线靠腹板外侧。我个人认为柱间支撑应设在 柱腹板中部,但斜梁支撑则应布在靠上翼缘,因为刚系杆是布在梁上翼缘边的,支撑应与系杆在一个面内。图集上也是布在,靠梁上翼缘处。 ⑦应为某些原因,支撑的连接板不能与柱腹板连接。只能与翼缘连接。不过是双片柱间 支撑,这样子的做法会对柱子有影响吗,按理两片支撑没有对柱子产生附加的扭矩⑧这是钢结构手册的推荐做法之一,主要用在柱截面比较高的厂房结构中,双片支撑分 别与柱内外翼缘用螺栓连接,可以防止单片支撑可能产生的扭转,比单片支撑有更好的效果,两片支撑之间根据需要设置联系缀条。 ⑨柱间支撑节点板的尺寸,首先要满足焊缝强度的要求。然后根据支撑杆件边缘至节点 板边缘或柱边15~20mm的距离放样确定。 ⑩这两天关于这个话题我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受到了MBSC、懒虫、baisi同志们的“批判”,“一气之下”我删掉了所有我写的帖子,所以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可能有些摸不着脉路。刚才跟baisi工通过“悄悄话”讨论了这个问题,现在把我们俩的观点搬出来,在大伙面前现现眼:

常见的钢结构计算公式

2-5 钢结构计算 2-5-1 钢结构计算用表 为保证承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应力状态、连接方法、钢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Q235钢、Q345钢、Q390钢和Q420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钢材时,尚应符合相应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对Q235钢宜选用镇静钢或半镇静钢。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 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焊接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0℃但高于-20℃时,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对于需要验算疲劳的非焊接结构的钢材亦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当结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Q235钢和Q345钢应具

有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Q390钢和Q420钢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当焊接承重结构为防止钢材的层状撕裂而采用Z向钢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的规定。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应根据钢材厚度或直径按表2-77采用。钢铸件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8采用。连接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2-79至表2-81采用。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表2-77

柱间支撑

柱间支撑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2-0038-02 柱间支撑对轻型门式刚架性能的影响 摘要: 从轻型门式刚架的受力特点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柱间支撑的作用、设置原则以及柱间支撑对门式钢架受力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了柱间支撑的作用,对提高结构或构件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门式刚架,支撑,刚度中图分类号:TU32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现代化的工业厂房需要建设。由于轻型门式刚架结构的优势,在工业厂房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普通钢结构相比,它具有取材方便、用料较省、自重更轻、造价更低等优点。具体阐述如下: 1)结构自重轻。屋面、墙面的围护结构由压型金属保温板、保温层及檩条等材料组成,结构构件质量轻,在相同地震烈度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较小。此外,相应的基础、地基处理费用也较低。 2)柱网布置较灵活。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普通钢结构厂房由于受屋面板、墙板尺寸的限制,柱距多为6m,而门式刚架结构的围护体系采用金属压型板,所以柱网不受模数限制,柱距大小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经济合理的原则考虑。3)施工周期短。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的主要构件和配件多为工厂制作,易于保证质量,除基础施工外,基本没有湿作业;构件之间的连接多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迅速,施工周期短。 4)经济效益高。门式刚架结构原材料种类单一,构件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制造,运输方便,因此工程周期短,资金回收快,投资效益相对较高。 1柱间支撑的作用及设置原则 1.1柱间支撑的作用 在钢结构中通常利用支撑提高结构或构件的稳定性。合理布置支撑体系可有效优化主要承重构件内力分布情况,可有效改善整体刚度分布,加强结构薄弱环节,使结构整体共同抵御水平荷载,尤其是地震作用。一般来说,单跨门式刚架工业厂房的跨度越大,支撑体系刚度的作用也越明显。在单层钢结构厂房设计中,支撑体系的布置和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为了保证结构的空间工作,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承担和传递水平力,包括风荷载、吊车水平力、温度作用及地震作用等,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振动避免压杆的侧向失稳,以及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应根据结构及其荷载的不同情况设置可靠的支撑系统。 1.2柱间支撑的设置原则 单层工业厂房应在每一纵列柱设置柱间支撑,以构成各个纵向平面框架,从而保证厂房的纵向几何形状不变性和刚度,减小柱的侧向计算长度,并承受和传递厂房的各种纵向荷载和温度效应,使之传于基础。在建筑物每一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稳定的支撑系统。支撑刚度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厂房的自振特性。地震时,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直接关系到厂房的安全。因此建造于地震区的厂房,其支撑系统需要按照抗震要求进行合理设计。柱间支撑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明确、合理地传递纵向荷载,尽量缩短传力的途径。

钢平台柱列支撑计算

钢平台柱列支撑计算 提要 本文从单根支柱支撑的设计出发,对钢平台类柱列支撑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柱列支撑的受力公式及侧移刚度要求。 关键词 柱列支撑 刚度 Counting on the Strut of Column of Steel Platform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strut of single colum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t of column steel platform and obtains the force formula of the strut of column and meets the displacement stiffness demands. Keywords strut of column, stiffness 1 问题的提出 在一般工业钢平台的设计中,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及安装,平台支柱通常设计成上、下两端均为铰接(图1)。为保证整个平台结构体系的稳定,须在柱列间设置柱间支撑,如图1所示。同时,在柱间设置水平撑杆后,该支撑也起到减小支柱计算长度的作用(图1柱计算长度为2/H )。我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对减小单根受压构件计算长度的支撑杆件做了两方面的规定: 其一是长细比不超过200,其二是应能承受由公式(1)所给出的内力,为被支撑压杆截面面积。而规范 2358523585y y f N f Af F ?== (1) 对如图1所示平台柱列支撑的计算(包括水平撑杆)并未提出不同于单柱的要求[1]。如何对柱列支撑进行受力分析及刚度计算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单根支柱(压杆)的支撑 设置支撑是提高压杆稳定承载力的有效办法。如图2(a )所示的工型截面柱,绕弱轴y-y 弯曲的刚度远小于绕强轴x-x 弯曲的刚度,设置支撑杆(杆CD )后,柱绕弱轴屈曲失稳的稳定承载力将大幅度提高,接近绕x 轴失稳的承载力。 从图2(a )的简图来看,如果AB 柱是完善的直杆(无初始缺陷),则在它屈曲前支撑CD 不受力。然而实际杆件都有几何缺陷(图2(b )),承受压力后必将进一步弯曲,会使撑杆受力。因此,设计时不能把CD 杆看作零杆,而是对它的刚度和承载力有一定要求。一般撑杆(杆CD )的截面不

单层厂房柱及柱间支撑设计

单层厂房柱及柱间支撑设计 摘要:单层厂房柱及柱间支撑设计 关键词:厂房支撑 一、柱网布置及温度伸缩缝的设置 1、当厂房的横向长度较大时,一般可将边列柱的上段柱刚度减小,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避免设计纵向温度伸缩缝。 2、温度伸缩缝一般采用设置双柱的办法处理。在非地震区也可采用设计单柱的办法处理。 3、为减少构件类型,采用双柱的伸缩缝,柱轴线与横向定位轴线的关系应与厂房端部柱的处理相同,一般采用不加插入距的方案,亦可采用加插入距的方案。 4、双柱伸缩缝处两相邻柱中心线间的距离C,由柱脚的外包尺寸确定,并留出不小于30~50MM的净空,设计时可参考下列数值选用: 轻、中型厂房C=1000MM; 重、特重型厂房C=1500或2000mm. 在特殊情况下,当伸缩缝两相邻柱脚相碰时,按下列办法处理。A值要与锚栓的顶部长度相协调。 二、柱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 1、等截面实腹柱和等截面缀条柱,一般用于吊车起重地不超过20T,柱高不超过10M的厂房中。 2、等截面缀板柱一般在厂房中较少采用,多用于平台柱。但当厂房无吊车时,或者吊车起重时不超过5T,厂房跨度不超过15M、轻屋面、同时柱高不超过9M时,也可采用。 3、分离式柱:具有构造简单、计算简便和施工方便等优点。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

A、吊车起重量较大(Q≥125T),而吊车轨顶标高又不太高(10M左右)时; B、厂房设有双层吊车,而下层吊车轨顶标高又不太高(10M左右)时; C、厂房中列柱两侧轨顶标高相差悬殊且低跨吊车较重不宜设置牛腿而做双阶柱又较复杂时。 D、厂房横向扩建并增设吊车时。 E、吊车起重量有可能增大,需要加固时; F、其他特殊情况下,如当厂房很高,吊车垂直荷载的偏心作用对柱子的工作很不利时。 三、柱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的选用 1、实腹式柱常用于截面高度小于或等于1M的情况,其截面形式如图示。 2、格构式柱常用于截面高度大于1m的情况,其截面形式。 四、柱脚设计 1、当柱脚埋在地下时,为了防止柱脚的锈蚀,应采用C7.5或C10砼将柱脚包至室内地面以上0.1~0.2m.柱脚埋置深度一般可根据车间类别参考下列数值采用: 轻、中型厂房:0.6~1.0m; 重、特重型厂房为:1.0~1.5m. 五、肩梁和牛腿的构造及计算 1、实腹式上段柱在肩梁处的连接有两种方式: 1. 一般将上段柱腹板与肩梁上盖板用两条角焊缝相连,并按与腹板等强度考虑。上段柱翼缘的连接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考虑:对于边列柱的上段柱,可将外侧翼缘直接与下段柱外侧翼缘或屋盖肢腹板对焊;而边列柱的上段柱内侧翼缘及中列柱的上段柱的翼缘与肩梁的连接,均将翼缘开槽口插入肩梁腹板上,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设计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设计 钢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等建筑中。其结构形式主要为门式刚架,其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柱、钢梁、屋面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吊车梁、吊车梁制动系统、屋面檩条、墙面檩条、隅撑、拉条、檩条撑杆、天沟等。在该类厂房结构设计中,有的年轻设计人员往往注重钢柱、钢梁、吊车梁的设计,却忽视柱间支撑的设计,给结构留下安全隐患。现结合本人的设计经验,探讨一下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设计。具体从柱间支撑的作用、柱间支撑的布置要求、柱间支撑的形式、柱间支撑的计算这三个方面阐述一下,供设计人员参考。 一、柱间支撑的作用 在钢结构厂房的结构体系中,钢柱、钢梁、吊车梁作为直 接受力的基本构件(俗称主钢构)固然重要,但是柱间支 撑同样不能忽视。柱间支撑起着承担和传递水平力(吊车 纵向刹车力、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减小钢柱面外稳定应力、保证结构 安装时的稳定等重要用。地震时,合理的支撑刚度能够避 免震害的加重。 二、柱间支撑的布置要求 在建筑物的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设置独立 的支撑体系。对于钢结构厂房,一般每个柱列均布置柱间 支撑。其中无吊车的轻钢厂房支撑间距不大于45米,有吊

车的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间距不大于60米。在温度区段内柱间支撑宜对称布置。具体项目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要求合理布置柱间支撑。一般在两端第一开间均设置支撑,因使用功能要求第一开间无法设置时可适当调整,但须设置相应的刚性撑杆传递荷载给柱间支撑;同时注意柱间支撑尽量避开厂房大门。 三、柱间支撑的形式 柱间支撑的形式应根据厂房的结构类型和使用要求来确定。一般来说,无吊车的轻钢厂房可采用带张紧装置的十字交叉的圆钢作为柱间支撑,角度在30度到60度之间。 厂房高度不大时为单层支撑,高度比跨度大50%以上时宜采用双层支撑;对于有吊车的厂房,应采用刚性支撑:支撑构件为型钢的交叉支撑,一般分为两层(吊车梁以下为下柱支撑,吊车梁以上为上柱支撑)。上柱支撑一般采用单片支撑,下柱支撑一般采用双片支撑。对于温度区段较长的厂房,在温度区段端部吊车梁以下不宜设在刚性柱间支撑。对于应使用功能需要无法设交叉柱间支撑的,可设置八字支撑、门式支撑或纵向钢架。 四、柱间支撑的计算 在有些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往往只注重钢柱、钢梁等构件的计算,忽视柱间支撑的受力分析和计算,只是凭感觉选用支撑构件的规格,或是直接套用其他工程的截面

抗风柱设计和支撑设计

抗风柱设计和支撑设计 一、 1、抗风柱设计 跨度18米的两端山墙封闭单层厂房,檐口标高8米,每侧山墙设置两根抗风柱,形式为实腹工字钢。山墙墙面板及檩条自重为kN/m2,基本风压为kN/m2,试设计抗风柱的截面。1)荷载计算 墙面恒载值;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体型系数,风压设计值; 单根抗风柱承受的均布线荷载设计值: 恒载; 风荷载。 2)内力分析 抗风柱分析模型 抗风柱的柱脚和柱顶分别由基础和屋面支撑提供竖向及水平支承,分析模型如上图。可得到构件的最大轴压力为,最大弯矩为。 3)截面选择 取工字钢截面为300x200x6x8,绕强轴长细比62,绕弱轴考虑墙面檩条隅撑的支承作用,计算长度取3米,那么绕弱轴

的长细比为65,满足抗风柱的控制长细比限值150的要求。强度校核: 稳定验算: 挠度验算: 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抗风柱的水平挠度为mm小于L/400(20mm),满足挠度要求。 2、支撑设计 跨度18米的两端山墙封闭单层厂房,檐口标高8米,榀距6米,每侧边柱各设有一道柱间支撑,形式为单层X形交叉支撑。取山墙面的基本风压,试设计支撑形式及截面。 对于单层无吊车普通厂房,支撑采用张紧的圆钢截面,预张力控制在杆件拉力设计值的10%左右。 1)荷载计算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压体型系数,风压设计值; 单片柱间支撑柱顶风荷载集中力: 。 2)内力分析

柱间支撑分析模型 如上图的计算模型,考虑张紧的圆钢只能受拉,故虚线部分退出计算,得到的支撑杆件拉力值; 考虑钢杆的预加张力作用,在拉杆设计中留出20%的余量,杆件拉力设计值; 3)截面选择 杆件净面积。取的圆钢,截面积为314mm2

连系梁XG、屋面水平支撑SC、柱间支撑ZC计算(协丰)

连系梁XG,水平支撑SC,柱间支撑ZC计算 工程名称:协丰(福建)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水平支撑SC计算 山墙的平均高度:12 m,地面粗糙类型:B类。 屋面支撑跨度: 28.000 屋面支撑处两榀刚架间距: 6.000 交叉斜支撑单元数: 4 支撑直杆数: 5 山墙风载标准值: 0.887 风载向屋面传递系数: 0.500 交叉支撑间距(M): 1 2 3 4 7.000 7.000 7.000 7.000 交叉支撑节点集中风载作用力设计值(KN): 0 1 2 3 4 26.079 52.158 52.158 52.158 26.079 各支撑直杆作用轴力设计值(KN): 0 1 2 3 4 104.316 78.237 52.158 78.237 104.316 各交叉支撑段设计剪力(KN): 1 2 3 4 78.237 26.079 26.079 78.237 当前计算交叉支撑编号: 1, 设计剪力: V=78.237

===== 设计信息====== 支撑形式: 圆钢 直径(mm): 34 截面特性: 毛截面面积 A = 0.9079E-03 钢材钢号:Q345钢 屈服强度fy = 345. 强度设计值f = 295. 支撑数据: 支撑点间距(m) B = 7.000 支撑跨度(m) L = 6.000 构件轴线长度(m) l = 9.220 平面内计算长度(m) lx = 4.610 平面外计算长度(m) ly = 9.220 ===== 截面验算====== 设计原则: 按轴心拉杆进行设计。 作用本支撑段剪力设计值(KN) V = 78.240 支撑内力设计值(KN) N = 120.223 螺栓段有效截面积(m*m) Ae= 0.6747E-03 强度验算结果(N/mm*mm) σ= 178.195< f= 295.000

柱间支撑的应用与探讨

前言:钢结构由于强度高,一般截面相对于砼来说较小,这也就决定了稳定是钢结构里重要的问题,而钢结构厂房通常很长结合钢材对温度的敏感性的特点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重视温度应力的影响合理地布置和设计支撑体系。下面阐述几种支撑布置方法及应用原理。 一.不考虑地震作用的无吊车系统的轻钢厂房柱间支撑的设置: 对于没有吊车系统的一般轻钢厂房,可以只设置一层柱间支撑,如果厂房过高,导致柱间支撑角度过小,则须分层设置。 1.柱间支撑的作用:保证厂房骨架的整体稳定和纵向刚度;作为柱的侧向支撑借以决定柱在框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承受厂房传来的锋利纵向水平荷载,主要是风荷载。 2.柱间支撑布置原则:柱间支撑的间距-----当无吊车时宜取30-45米;柱间支撑可以设在厂房端部第一柱间。为什么在温度区段端部可以设置?主要原因:无吊车厂房一般情况柱间支撑仅承受由山墙传来的风载,风荷载相对较小,厂房纵向的变形也较小,在柱上产生的次内力(相对于横向计算内力)较小,因此可以设在厂房端部第一柱间。 3.柱间支撑采用的形式:通常,钢结构体系设计往往优先利用钢材的抗拉,其次是抗压(有轴压失稳问题),再次是压弯。因此,对于没有吊车的一般轻钢厂房,柱间支撑仅承受由山墙传来的风载,荷载较小,而且轻型钢结构厂房的墙体围护结构多为

压型钢板加保温材料,对厂房的柱顶位移限值放得很宽,因此最广泛采用的是十字交叉带有张紧装置(如花篮螺栓)的圆钢做支撑,此时截面较小,构件也比较轻巧,节省材料。当然,采用圆钢支撑,缺点是张紧装置容易松弛,如果,张紧后将端部螺纹打毛(或采用双螺帽,建议采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圆钢的松弛。 4.设计的原则:采用十字交叉的圆钢做柔性支撑时原则是必须将圆钢拉紧(圆钢拉紧的程度以平面外有一定的刚度为准),使其真正能够传递纵向水平力,当然,如果未张紧,这将影响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至于在一个结构单元中设几道支撑,由纵向水平力,钢筋直径和布置原则确定;圆钢的大小由支撑承受的荷载决定,要明确一点的是规范对张紧的圆钢的长细比是没有限制的(无须验算长细比,只要抗拉承载力满足即可)。 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有吊车系统的厂房柱间支撑的设置: 对于有吊车系统的厂房,一般要设置上下两层柱间支撑(上柱支撑,下柱支撑),并且吊车梁可以代替刚性系杆(如果只设一层,平面外会有吊车的纵向刹车力作用在柱中间,对于钢柱本身不利)。 1.上柱支撑的作用及布置原则——吊车梁以上的支撑,传递屋架(上、下弦)横向支撑传来的纵向风力和保证厂房的整体稳定及纵向刚度。布置原则:温度区段的两端和有下柱支撑的开间中。

柱间支撑加工及安装设计说明

柱间支撑加工及安装设计说明 1.修整柱并划线定位:清除柱表面的抹灰层或其他饰面层至露出混凝土新面,用角磨机打磨平整,棱角应打磨成圆角(半径不小于7mm),采用聚合物修补砂浆对较大漏洞露筋、凹面等缺陷进行修补(钢筋应先除锈、脱脂并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并用靠尺对柱进行垂直度测量,剔除多余部分,修补缺少部分;采用相容性良好的裂缝修补胶对柱的裂缝进行修补,并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2.地面、柱面、楼面凿除:柱根部地面由柱面往外凿除120mm,深度凿至基础梁顶面;柱面由基础梁顶面往上凿除150mm,凿除深度5mm;二层楼板沿柱根部四个角部往外凿穿 350*250*125L型洞口,楼板内钢筋沿柱表面切断并折弯90°,待安装完包柱角钢后再折回钢筋,并将钢筋和原钢筋头或包柱角钢焊接;凿除完成后将槽内打磨平整。 3.钢件加工及安装: 1)、柱脚植筋采用□20螺杆,植筋开孔直径□25,深度415mm,新增钢梁植筋采用□20螺杆,植筋开孔直径□25,深度215mm,螺杆安装原则上应根据图纸定位,当遇到结构钢筋时可适当垂直于钢筋走向移位; 2)、锚板采用20mm厚钢板加工,锚板加工长度、宽度偏差±3mm,锚板孔位根据锚筋安装位置钻孔,锚栓漏出螺母长度5-8mm; 3)、柱脚型钢接头中心与梁端埋板中心需保证在同一条垂线; 4)、钢梁及钢支撑采用HW300*300*10*15H型钢,钢件加工长度偏差±3mm,螺栓孔直径偏差+0.52mm,孔距偏差±1mm,钢梁及钢支撑使用铰链通过楼板洞口吊装,钢支撑长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5)、安装高强度螺栓时,严禁强行穿入。当不能自由穿入时,该孔应用铰刀进行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不应大于1.2倍螺栓直径,且修孔数量不应超过该节点螺栓数量的25%。修孔前应将四周螺栓全部拧紧,使板迭密贴后再进行铰孔,严禁气割扩孔; 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初拧扭矩为终拧扭矩的50%左右。初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标记,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标记。高强度螺栓在初拧、复拧和终拧时,连接处的螺栓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和从接头刚度大的部位向约束小的方向拧紧。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的初拧、终拧宜在一天内完成; 7)、钢支撑翼缘做35°坡口,与柱脚型钢接头间隔10mm满焊,焊缝等级二级(不允许出现裂纹、电弧擦伤、表面气孔、表面夹渣;咬边≤0.4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度≤25mm;缺口深度≤0.4mm,缺口数量不得大于1处;焊缝余高为0~3mm;裂纹的检查应辅以5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详见图二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详见图一;8)、包柱角钢根据埋板安装位置进行切口,并与埋板焊接,焊缝高度6mm,三面围焊,焊缝长度100mm间隔300mm,缀板及等代箍筋根据埋板安装位置调整长度,并与埋板焊接;4.界面处理(打毛、糙化处理):采用花锤、砂轮机进行打毛(但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凿成沟槽);型钢与柱的粘合面修整去除锈皮及氧化膜后,进行糙化处理(采用砂轮打磨)。 5.型钢骨架制作及安装: 安装前用工业丙酮将型钢和柱的粘合面各擦拭一遍。 1)、植筋制作及安装:植筋采用□20螺杆,植筋开孔直径□25,深度415mm,螺杆安装原则上应根据图纸定位,当遇到结构钢筋时可适当垂直于钢筋走向移位; 2)、柱脚角钢制作及安装:柱脚角钢采用L140*90*8角钢,尺寸根据柱实际尺寸减去10mm,长度偏差±3mm,根据现场锚筋位置开□22的孔,柱脚角钢长肢使用粘钢胶贴于柱面,短肢与植筋锚栓使用螺母连接,安装螺母前垫3mm垫片并焊接垫片和柱脚角钢;

柱间支撑计算文件

柱间支撑计算书 设计主要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总信息 ---- 钢材: Q235 钢结构净截面面积与毛截面面积比: 0.95 支撑杆件容许长细比: 220 柱顶容许水平位移/柱高: l / 400 ---- 节点坐标 ----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 1) 3.00 1.75 ( 2) 0.00 3.50 ( 3) 6.00 3.50 ( 4) 3.00 5.25 ( 5) 0.00 7.00 ( 6) 6.00 7.00 ( 7) 3.00 9.50 ( 8) 0.00 12.00 ( 9) 6.00 12.00 ( 10) 0.00 0.00 ( 11) 6.00 0.00 ---- 柱关联号 -------- 柱号节点Ⅰ节点Ⅱ柱号节点Ⅰ节点Ⅱ柱号节点Ⅰ节点Ⅱ ( 1) 10 2 ( 2) 11 3 ( 3) 10 1 ( 4) 11 1 ( 5) 1 2 ( 6) 1 3 ( 7) 2 3 ( 8) 2 4 ( 9) 3 4 ( 10) 2 5 ( 11) 4 5 ( 12) 3 6 ( 13) 4 6 ( 14) 5 6 ( 15) 5 7 ( 16) 6 7 ( 17) 5 8 ( 18) 7 8 ( 19) 6 9 ( 20) 7 9 ( 21) 8 9 ---- 标准截面信息 ---- 1、标准截面类型 ( 1) 5, 0.17800E+05, 0.10000E+03, 0.20600E+06 ( 2) 34, 2L125x10 , 0.010 等边角钢组合 ---- 柱布置截面号,铰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柱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柱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 面号信息置角度面号信息置角度 ( 1) 1 3 0 ( 2) 1 3 0 ( 3) 2 3 0 ( 4) 2 3 0 ( 5) 2 3 0 ( 6) 2 3 0 ( 7) 2 3 0 ( 8) 2 3 0 ( 9) 2 3 0 ( 10) 1 3 0 ( 11) 2 3 0 ( 12) 1 3 0

柱间支撑计算11

柱间支撑计算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支撑类型: 双层格构斜杆受力假定:受拉 斜杆截面示意图: 撑杆截面示意图: 二、依据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三、计算信息 1.荷载信息剪力设计值:F 1 = 150.000 kN; F 2 = 150.000 kN; 2.杆件参数双肢间距:k=300mm;

斜杆: 撑杆: 3.几何尺寸h 2 = 4500mm; h 3 = 4500mm; B = 6000mm; b 1 = 200mm;b 2 = 200 mm 4.连接信息肢尖焊缝高度: hf1=8.0mm; 肢背焊缝高度: hf2=8.0mm; 焊缝长度: LHf1 = 300mm; LHf2 = 300mm; LHf3 = 200mm; 安装螺栓直径: d=16mm; 节点板厚度: δ = 8.0 mm; 5.容许长细比拉杆容许长细比[λ 1]=400; 压杆容许长细比[λ 2 ]=200 6.材料信息钢材等级: Q235 钢材强度:f = 215N/mm 2四、内力计算 上斜杆长度 L sx = (h 3 2+(B-b 1 -b 2 )2)1/2 = (45002+(6000-200-200)2)1/2 = 7184.0 mm 下斜杆长度 L xx = (h 2 2+(B-b 1 -b 2 )2)1/2 = (45002+(6000-200-200)2)1/2 = 7184.0 mm 水平宽度L c = B-b 1 -b 2 = 6000-200-200 = 5600 mm 上斜杆拉力 N sl = F 1 ×L sx /L c = 150.000×7184.0/5600.0 = 192.429 kN 下斜杆拉力 N xl = (F 1 +F 2 )×L xx /L c = (150.000+150.000)×7184.0/5600.0 = 384.858 kN 撑杆压力 N c = F 1 +F 2 = 150.000+150.000 = 300.000 kN 五、截面验算 1.强度验算 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 斜杆

柱间支撑计算书

柱间支撑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支撑类型: 双层格构斜杆受力假定:受拉 斜杆截面示意图: 撑杆截面示意图: 二、依据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三、计算信息 1.荷载信息 剪力设计值:F1 = 150.000 kN; F2 = 150.000 kN; 2.杆件参数 双肢间距:k=300mm; 3.几何尺寸 h2 = 4500mm; h3 = 4500mm; B = 6000mm; b1 = 200mm;b2 = 200 mm 4.连接信息 肢尖焊缝高度: hf1=8.0mm; 肢背焊缝高度: hf2=8.0mm; 焊缝长度: LHf1 = 300mm; LHf2 = 300mm; LHf3 = 200mm; 安装螺栓直径: d=16mm; 节点板厚度: δ= 10.0 mm; 5.容许长细比 拉杆容许长细比[λ1]=400; 压杆容许长细比[λ2]=200 6.材料信息 钢材等级: Q345 钢材强度:f = 310N/mm2 四、内力计算 上斜杆长度L sx = (h32+(B-b1-b2)2)1/2 = (45002+(6000-200-200)2)1/2 = 7184.0 mm 下斜杆长度L xx = (h22+(B-b1-b2)2)1/2 = (45002+(6000-200-200)2)1/2 = 7184.0 mm 水平宽度L c = B-b1-b2 = 6000-200-200 = 5600 mm

柱间支撑计算书

柱间支撑计算书 ==================================================================== 计算软件:MTS结构设计系列软件 MTSTool v4.6.1.1 计算时间:2016年08月25日 16:46:54 ==================================================================== 一. 设计资料 柱底标高为6m,承担风载宽度为12m; 结构简图如下所示: 截面布置如下: 杆件号截面材料 1 H-300*300*10*15 Q235 2 H-300*300*10*15 Q235 3 L-100*10 Q235 4 L-100*10 Q235 5 PIPE-168*12 Q235 6 PIPE-168*12 Q235 二. 静力荷载及内力计算 恒载:分项系数为1.2,只考虑系杆自重。 风载:分项系数为1.4,组合系数0.6。

风载导算基本参数见下: 基本风压: 0.75kN/m2; 体型系数1.1;阵风系数为1.61;风压综合调整系数1.05; 吊车荷载:分项系数为1.4,组合系数0.7。 荷载取值计算: 同一柱列的柱间支撑个数为2(纵向力将在这些柱间支撑间平均分配)。 柱间支撑荷载计算取值表(单位:kN) 节段风载吊载 1.4风+0.98吊0.84风+1.4吊最大荷载荷载取值 1 31.179 0.000 43.65 26.19 43.65 21.83 静力荷载作用下轴力设计值简图(单位:kN)如下所示: 静力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设计值结果: 结构支座反力设计值结果表(单位:kN) 支座X轴反力Y轴反力 左支座-21.83 5.95 右支座0.00 -5.95 三. 截面静力组合下承载力校核 最不利斜腹杆 3 采用截面 L-100*10-Q235 截面面积:A=19.261cm2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设计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钢结构厂房柱间支撑设计 钢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厂房、仓库等建筑中。其结构形式主要为门式刚架,其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柱、钢梁、屋面水平支撑、柱间支撑、吊车梁、吊车梁制动系统、屋面檩条、墙面檩条、隅撑、拉条、檩条撑杆、天沟等。在该类厂房结构设计中,有的年轻设计人员往往注重钢柱、钢梁、吊车梁的设计,却忽视柱间支撑的设计,给结构留下安全隐患。现结合本人的设计经验,探讨一下钢结构厂房的柱间支撑设计。具体从柱间支撑的作用、柱间支撑的布置要求、柱间支撑的形式、柱间支撑的计算这三个方面阐述一下,供设计人员参考。 一、柱间支撑的作用 在钢结构厂房的结构体系中,钢柱、钢梁、吊车梁作为直 接受力的基本构件(俗称主钢构)固然重要,但是柱间支 撑同样不能忽视。柱间支撑起着承担和传递水平力(吊车 纵向刹车力、风荷载、地震作用等)、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减小钢柱面外稳定应力、保证结构 安装时的稳定等重要用。地震时,合理的支撑刚度能够避 免震害的加重。 二、柱间支撑的布置要求 在建筑物的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设置独立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十三、支撑构件设计与验算

1另一根则向下,在交叉点处以填板使两角钢相连(填板的厚度等于节点板厚,一般取厚度为6~8mm )。 斜杆几何长度:m l 5.765.422=+= 容许长细比:[]400=λ ① 支撑平面内:m l l 75.35.00== 需要最小回转半径(参见上图12-1 C ) []cm l i i v 94.0400 1075.32 min =?===λ ② 支撑平面外:m l l 5.70== 需要最小回转半径:[]cm l i i v 88.1400 105.72 min =?===λ 选用1∟100×6,cm i x 10.3=,cm i v 0.2=293.11cm A =。截面由平面外的长细比条件控制。 (2)、纵向构件按压杆考虑,采用圆钢管如图12-1(b )所示。 m l l 4.569.09.00=?== 容许长细比:[]200=λ []cm l i i x 7.2200 104.52 min =?===λ 选用焊接薄壁圆钢1◎89×2,cm i 08.3=,247.5cm A =。

2、 柱间支撑 刚架跨度24m 的单层厂房,檐口标高12.69m ,内设一台起重量为15t 的LH 电动葫芦式吊车,中级工作量,轨面标高,吊车的最大轮压(标准值)t P 1.14max =。每侧边列柱均设有两道柱间支撑,均为三层X 形交叉支撑,如下图所示,山墙基本风压 ,/5.020m KN =ω风压高度变化系数06.1=z μ,风压体型系数9.0=s μ。 (1)、计算荷载 ① 风荷载 风压设计值20/594.05.006.19.04.14.1m KN z s =???==ωμμω 单片柱间支撑柱顶风荷载节点反力位移: KN R 23.452469.12594.041 41=???=?=挡风面积ω(CDE 轴) KN R 77.251864.9594.04 1 '=???=(AB 轴) 吊车纵向水平制动力T 单片柱间支撑所受吊车纵向水平制动力T 为: KN P T 48.391.141024.11.01.0max =????== (2)、柱间支撑构件内力计算: 柱间支撑桁架内力分析如上图所示。假设交叉斜杆只作受拉,当如图所示纵向力的方向时,虚线的斜杆退出工作不受力。将1、2、……14诸点都看作是铰。 CDE 轴: KN R N R 95.566 59.4623.45cos 223 2=+?==-θ(拉)

支撑设计

在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中,支撑构件是作为结构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因此其与梁柱的连接应能充分传递支撑杆件的内力,同时尚应保留一定的富余量。采用双角钢或双槽钢组合截面的支撑,一般是通过节点板与梁柱连接;对侧向刚度要求较高的构件或大型重要结构,往往采用抗压性能好的H形和箱型截面,这时支撑和梁柱的连接,通常时借助相同截面的悬伸支撑杆来实现,支撑杆本身则需采用拼接连接。 1.中心支撑与梁柱的连接: 中心支撑的重心线应与梁柱重心线三者汇交于一点,否则应考虑由于偏心产生的附加弯矩的影响,为便于节点的构造处理,带支撑的梁柱节点通常采用柱外带悬臂梁段的形式,使梁柱接头与支撑节点错开。支撑翼缘与梁和柱连接时,在连接处梁、柱均应设置加劲肋,以承受支撑轴心力对梁或柱的竖向或水平分力。支撑翼缘与箱形柱连接时,在柱壁板内的相应位置应放着水平加劲隔板。 2.偏心支撑与梁的连接 偏心支撑的轴线与耗能梁段轴线的交点宜位于耗能梁段的端点;也可位于耗能梁段内,这样支撑的连接设计会更灵活些;但不得将交点设置于耗能梁段外。根据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要求,支撑端将承受相当大的弯矩,因此,支撑与梁的连接应为刚性连接,支撑直接焊于梁段的节点连接最有效。 支撑设置 钢结构门式钢架轻钢厂房的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均应分别设置能 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而且要遵守一定的原则,现总结原则如下:(1)在门式刚架轻型钢厂房中,可采用十字交叉圆钢作为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圆钢应设张紧螺栓,施工中对支撑圆钢进行张紧处理。圆钢与构件间的夹角宜在30°-60° 间,以接近45°为佳。 (2)为增加厂房的整体性,使厂房结构形成空间几何不变体系,在设置了柱间支撑的开间应同时设置屋盖横向支撑。 (3)屋盖的横向支撑一般设在温度区段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当端部支撑设在第二个开间时,第一个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刚性系杆。 (4)在钢架的转折处,如单跨钢架的柱顶和屋脊处以及多跨刚架的某些中间柱的柱顶和屋脊处,应沿厂房长度设置刚性系杆。 (5)当刚架柱的高度相对于柱间距较大时,柱间支撑可分层设置。如厂房内有不小于5t的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宜采用型钢支撑,但为了使温度区段内发生温度变形时在端部不受约束,在温度区段端部吊车梁以下的柱间不宜设置支撑。 (6)支撑的间距应根据厂房纵向柱距、受力情况以及安装条件确定。厂房无吊车时柱间支撑间距宜取30-45m;厂房有吊车时柱间支撑宜设在温度区段的中部,温度区段较长时可设在温度区段的三分点处,且间距不宜大于60m. (7)当厂房的宽度大于60m时,柱内列应适当增加柱间支撑。 (8)当设有带驾驶室且起重量大于15t桥式吊车的跨间,应在屋盖边缘设置纵向支撑体系。 (9)在不允许设置交叉柱间支撑时,可设置其他如门式等形式的柱间支撑。当不允许设置任何支撑时,可通过设置纵向刚架或桁架来代替柱间支撑。 (10)刚架横梁的截面刚架横梁下翼缘和刚架柱内侧翼缘在刚架平面外的稳定可通过与檩条或墙梁相连接的隅撑来保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