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铅锌矿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铅锌矿

闪锌矿(sphalerite) 化学成分为ZnS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成分相同而属于六方晶系的则称纤锌矿闪锌矿含锌6 7.1%;通常含铁,铁含量最高可达30%,含铁量大于10%的称为铁闪锌矿;此外常含锰、镉、铟、铊、镓、锗等稀有元素。因此闪锌矿不仅是提炼锌的最重要矿物原料,还是提取上述稀有元素的原料。纯闪锌矿近于无色,但通常因含铁而呈浅黄、黄褐、棕甚至黑色,随含铁量的增加而变深;透明度相应地由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光泽则由金刚光泽、树脂光泽变至半金属光泽。摩斯硬度3.5~4.0,比重3.9~4.2,随铁含量的增高,硬度增大而比重降低。具完全的菱形十二面体解理。晶体形态呈四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通常成粒状集合体产出。闪锌矿是分布最广的锌矿物,主要为热液成因,几乎总是与方铅矿共生。闪锌矿在地表易风化成菱锌矿。 中国铅锌矿产地以云南金顶、广东凡口、青海锡铁山等最著名,世界上著名产地有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地区等。

菱锌矿Smithsonite 菱锌矿 ::矿物概述 菱锌矿是一种成分为碳酸锌的矿物,在人们发现闪锌矿之前,它一直被作为锌的主要来源。菱锌矿一般产出在金属矿床中的氧化带里,它是原来某种锌矿物蚀变成的,这叫作次生矿。纯的菱锌矿是白色的,如果含有其他元素,则会带上绿、黄、褐、黑等颜色,它们具有玻璃光泽,像葡萄、肾球、钟乳等形状,有的甚至像土的样子。有些好看的菱锌矿还可做成工艺品。 化学组成:ZnCO3;ZnO64.90%,CO235.10%; 菱锌矿 鉴定特征:以其形态、产状及其粉末加冷盐酸起泡为鉴定特征,与本亚族其他矿物的区别在于比重较大,菱面体解理较不完全; 成因产状:产于铅锌矿床氧化带,是由闪锌矿氧化分解所产生的硫酸锌,交代碳酸盐围岩或原生矿石中的方解石而成,常与孔雀石、蓝铜矿等次生矿物伴生;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的产地有意大利撒丁岛(Masua,Sardinia);墨西哥的北部;希腊的Laurium;波兰;比利时;非洲的Zambia和South-WestAfrica;美国的Colorado和Utah州和中国广西融县等地。 名称来源:以美国华盛顿Smithsonian研究院的奠基人,英国矿物学家James Smithson (1754-1829)的姓名而命名; ::晶体形态 复三方偏三角面体晶类;呈菱面体,e,f及复三方偏三角面体v,和六方柱m的聚形; ::晶体结构 晶系和空间群:三方晶系,D63d—R-3c; 晶胞参数:arh=5.67Å,α=48°26′; 粉晶数据:2.75(1)3.55(0.5)1.703(0.45) ::物理性质

金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作者简介 :刘争(1986-),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专业: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辽宁五龙金矿周边找矿方向浅析 刘争1,张德会1,2,王杰亭1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2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主要对辽宁五龙金矿控矿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强调了构造与岩体控矿的主导作用,分析了该区成矿有利部位,并通过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认为其外围找矿方向应在田家堡子-石岱、三级台-杨家堡子、油盘岭区、谢家-韩家堡子一带。 关键词:五龙金矿、控矿因素、找矿方向 辽宁省最具悠久开发史的五龙金矿已面临着极度资源危机状态,本文通过分析五龙金矿成矿特点,及总结分析其周边成矿要素信息,对其外围找矿方向提出了几点意见,对后期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1 地质概况 研究区位于全球性金矿带中的中西太平洋金环外二环东亚段;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凤城凸起的东部地段;鸭绿江成矿带的西南地段。东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著名的平北金矿集区隔江相望,该区与其有着极其相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成矿地质背景,具有形成大型金矿床的资源潜力(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辽河群,岩性有云母片岩、大理岩、黑云母变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侏罗系出露零星,为一套火山-沉积浅变质岩石。矿区内主要分布辽河群变质岩,多呈透镜状残留体分布于印支期花岗岩中。 2控矿构造 本区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其具体特征描述如下:2.1 地层及其含矿性 区内仅零星出露下元古界辽河群层状变质岩系,多为残块,呈捕虏体残留在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自下而上主要有于家堡子组、浪子山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主要由各类大理岩、片岩、变粒岩组成。这套岩系金丰度值较高,片岩、变粒岩金丰度值5.36-21.0×10-9,大理岩金丰度值3.88-11.0×10-9,为金的初始矿源层,它们奠定了区内金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 从晚元古宙开始至显生宙古生代末,随着地壳的升降运动,五龙地区先降后生,以升为主,在坳陷区只接受震旦纪沉积岩系,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呈零星残块出露,岩石发生过轻微的变质作用,岩石组成为石英岩、石英砂岩、泥灰岩、页岩等。 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壳运动以升为主,局部地段出现凹陷盆地接受晚侏罗纪火山喷发沉积,盆地多呈南北向和北东向延长,其主要岩性为紫色砂岩、页岩、泥灰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东南部,鸭绿江深大断裂两侧。 新生代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的河流相、冲积相的砂砾石及砂质粘土。 2.2构造与成矿 区域构造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 次之。 断裂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压性断裂, 为中生代晚期构造运动产物,断裂间距分别为 2-4Km和4-6Km,延伸均在10Km以上,该两组断 裂形成菱形格子状构造,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部 位。 鸭绿江断裂是区域上规模较大的断裂带(开 合带),位于区域边缘,呈北东50°~60°方向

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

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 铅、锌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应用非常广泛。本文结合小坝铅锌矿区及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分布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区的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为渝东南地区乃至重庆市铅锌矿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标签:渝东南铅锌矿矿床特征成因规律 0前言 为支持酉阳县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开发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的资源,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重庆市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补作了地质工作。在这次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研究了矿区铅锌矿面上的分布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属层控型铅锌矿化带,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认为该区铅锌矿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 1概况 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325°方向、直线距离约5km,隶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复建村、清沙村等所辖。矿体断续顺层延伸,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脉状及囊状次之,延长一般为几十~几百余米,厚度一般为1.1~14.25m,矿体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层。矿石以氧化矿为主,少量混合矿及硫化矿,矿石品位Pb0.048~44.66%、Zn0.05~18.29%。 2矿石特征分析 2.1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目前矿区矿石类型为氧化矿和硫化矿两种类型,现对两类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描述如下: 2.1.1氧化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 有块状、蜂窝状、网脉状、条带状、骨架状等5种类型。 块状氧化矿石:褐红、桔红、深黄、红褐及褐黄等色,泥状细粒结构、泥晶结构、砂状结构,微孔隙~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其原岩多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褐铁矿化白云岩等,随矿化程度的增强,原岩无法分辨。由交代作用、浸染作用成矿。矿石含Zn为主,含量一般为3.69~35.33%,部分含Pb,0.15~0.97%,含Fe较高。矿石常位于矿体中间层位,品位较高而稳定,比重较大。 蜂窝状氧化矿石:与块状矿石接近,呈红褐、深褐色,细孔隙发育,具细粒

厂坝铅锌矿..

甘肃省成县厂坝铅锌-李家沟矿2008年度 矿山储量年报 采矿权人名称: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年报编写单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厂坝铅锌矿 二○○九年二月

报告提交单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 单位负责人: 单位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单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厂坝铅锌矿单位负责人:杜明 报告编写人:袁群虎 报告审查人:王小鹏 报告提交日期:2009年2月

目录 第一章矿山概况 (3) 第一节矿山概况 (3) 第二节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 (6) 第三节年度生产计划和完成情况 (7) 第二章探采对比 (8) 第一节矿体形态变化情况 (8) 第二节矿体空间位置变化情况 (9) 第三节矿体厚度变化情况 (9) 第四节矿石品位变化情况 (9) 第五节水位地质、工程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变化情况 (10) 第三章矿山储量估算 (11) 第一节工业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参数、储量圈定及外推原则 (11) 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 (11) 第三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说明的问题 (16) 第四章结论 (17) 附表1:厂坝_李家沟矿区2008年资源储量报表 附表2:厂坝_李家沟铅锌矿设计储量与生产探矿量对比表 附表3:厂坝_李家沟铅锌矿部分中段探矿储量计算表 附图1:厂坝_李家沟矿区2008年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附图2:厂坝_李家沟矿区2008年开采现状纵投影图 附图3:厂坝_李家沟铅锌矿部分探矿(1298中段)储量计算平面图

第一章矿山概况 第一节矿山概况 厂坝矿区位于甘肃陇南地区成县黄渚镇境内,矿区北距天水市118公里,距陇海线天水火车站138公里,距312国道最近点14公里,交通较便利。厂坝铅锌矿地理座标为东经105°41′00″,北纬33°56′25″。矿区属秦岭山系西南的陇南山区,地形陡峭,山岭重叠,沟谷切割剧烈。在矿床西面有嘉陵江支流东河流经矿区,河床海拔标高1125米,山顶最高海拔标高1701.8米。 1、矿山采矿权设置 厂坝矿于1995年新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后,经原地矿部批准厂坝铅锌矿于1995年12月在原地矿部门办理的采矿许可证(证号:地采中色字[1995]第006号),有效期25年,当时批准的开采深度范围从地表至1058米水平,地表采区范围从29-65线,由6拐点组成,即为厂坝一、二期设计的开采范围。2000年8月,厂坝铅锌矿在国土资源部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000000020120,有效期2020年8月,新的采矿权范围下延至700米水平,地表由6个拐点组成,勘探线范围21-65线,面积:1.1837km2。同时于1998年白银公司成县李家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申办了李家沟铅锌矿采矿证,采矿许可证号100009820009,有效期至2013年,采矿权范围由9个拐点组成,勘探线范围65-113线,面积:1.44km2。开采深度1375-700米。虽然厂坝铅锌矿和李家沟铅锌矿办的的是两个采矿证,但由于两矿区相连、矿体重叠,故在开采方面放在一

甘肃省及矿产资源情况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跨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和86个县(市、区)。境内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下同),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有98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992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规模79个、中型203个、小型710个。 据《2006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资源矿产中我省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五名的有30种,居前十名的有58种。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全国排位表

截至2006年底,我省固体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91种,与上年相比,新增一个钛矿种;有39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16种,减少的有23种,无变化的52种。变化幅度在-16.79%~+98.46%之间。 2006年度甘肃省保有资源储量变动情况表

二、地质矿产勘查 2007年,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单位有35家,投入地勘资金33656万元。其中,国家6625万元,省补2850万元,大调查2134万元,地勘单位自筹7029万元,社会资金14190万元,外资828万元。全省开展重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271个,完成钻探223111米,坑探33400米,槽探171636米。2007年,全省在地质矿产勘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1、宁县中部煤炭资源普查完成钻探53孔,总进尺61365.09米,见煤层厚度0.70~28.34米,平均10.98米,新增煤炭资源量30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2、环县沙井子中部煤矿2006年完成普查, 2007年开展详查工作完成钻探31个孔,工程量21397.53米,获得煤炭资源量17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煤矿。 3、正宁县罗川煤矿普查找矿获得重要进展。2007年开展普查工作,完成钻探7个孔,工程量5849.09米,获得煤炭资源量9880万吨。 4、两当县白崖沟—太阳寺银、多金属矿有新进展。新增金金属资源量2吨以上。 5、武都县安房坝金矿新圈定了金矿体12个,矿区金矿体长80-920米,厚0.80~14.17米,金品位1.01~8.30×10-6。经初步估算,获得金金属资源量6.608吨,伴生银5.597吨。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背景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小江、师宗-弥勒、娅都-紫云三条深大断裂所围限的区域内。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处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东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区内铅锌矿床(点),物化探异常成群成带展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中、大型矿床的潜力。黔西北地区经过几十年的找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对于该地区矿床成因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层控理论占主导地位,90年代末至今基本以构造控矿理论为主指导找矿。近几年,随着地慢柱理论的兴起,众多学者倾向于喷气-沉积成因,但依据不充分,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将从成矿背景-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几方面来研究黔西北铅锌矿床。 第一章成矿背景 1区域的地质构造 根据川、滇、黔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侧,跨越了中国西部特提斯- 喜马拉雅山和东部滨临太平洋两大构造域,且北西侧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南东侧与华南褶皱系相接,南西侧与三江褶皱系相邻,将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划分 为四个II级构造单元,即康滇地轴的东部(II l )、上扬子地台褶带西部(II 2 )、四 川台拗西南部(II 3)及龙门一大巴台褶带的西南端(II 4 )。依据区域内基底的性质、 盖层中各构造层发育情况、沉积厚度、沉积建造以及岩浆岩和深(大)断裂的分布及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将川、滇、黔铅锌银成矿域划属9个III级和12个IV 级构造单元;根据陈毓川院士等关于中国成矿区带的划分方案,本区属III28(昭 通-六盘水古生代燕山期Pb、Zn、Ag、Cu、Mn)III级成矿单元之IV 8、IV 2 个IV 级成矿带,即赫章-威宁-水城Pb-Zn-Ag-Cu成矿带(IV 8 )和黑石头-盘县Pb-Zn-Ag 成矿带(IV 9 )。 2 区域的地层、岩性 扬子准地台基底具“三层式”结构:下层为太古宙-古元古代的中深变质杂岩;中层为中元古代的变质细碎屑岩夹变质火山沉积岩;上层由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 1引言 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 (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4)铅锌矿石的组成和类型特征:铅锌矿石的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白铁矿、金银矿等形式,其中矿物的主要载体是方解

成矿规律(摘抄)

1、断裂性质和规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首先要查明控矿断裂的性质、规模、产状要素等等。 就力学性质而言,可将断裂分为张性、压性和扭性三大类。三类断裂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下: 张性:围岩受力处于膨胀状态,孔隙度较高。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不规则状、延伸较小,矿液易于通过。温度下降快,形成相对开放系统,以充填成矿为主。主要发生在浅部,受控的矿成脉状或向下尖灭的透镜状居多。 压性:围岩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孔隙度渗透率都小。 其成矿特点是:结构面呈舒缓波状,走向、倾向延伸大,有尖灭再现的特点,温压下降慢,形成相对封闭系统,以交代成矿为主,完全压性断裂,对成矿不利。 扭性:兼具张性和扭性的特点(压扭接近压性,张扭接近张性),孔隙度渗透率也介于二者之间。 结构面产状平直,延伸大,有次级断层与主断裂共生,对成矿有利,充填交代作用均可成矿。 在实际工作中,从断层结构面特点和伴生构造岩的性质,可以对断裂主要力学性质作出判断。有时有的断裂构造活动过程中出现力学性质的改变,产生极为复杂的情况,所以要具体分析。 张性、压性断裂活动过程中,常常都伴有扭应力活动,形成压扭性或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断裂结构面常常是不透水面,在成矿过程起着“屏蔽”作用。 一般纯张性断裂中矿化不是最好的,而张扭性断裂中矿化意义较

大。 不同力学性质断裂的派生构造也有不同特点,有助于查明受控矿脉的尖灭再现、侧现、侧伏等规律。断裂构造的规模,包括断距大小,断裂沿走向和倾向的延伸距离,下切深度大小等。有的断裂深切下地幔,且长期活动,常称为深大断裂。它们往往是类生矿化,特别是壳下源矿化的控制构造,值得重视。 2、断裂活动的时间和期次及其与矿化的关系 在一个地区往往存在不同时期的断裂构造,而矿化只与其中某一时期或几期断裂构造有关,至于成矿后的断裂对矿体主要是改造和破坏。同一条断裂的不同活动期,其力学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前期构造与后期构造互相影响。构造的多期活动,可以导致多期矿化的叠加,这些情况在各个矿区极为常见。矿床划分成矿段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矿区构造活动期次。一些层控矿床,断裂构造在成矿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断裂构造的研究、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 3、断裂构造的有利成矿部位 断裂构造现象极为常见,但是成矿只是在断裂中某些局部地段。从断裂控矿角度出发,广大地质工作者积累了不少实际资料。 下列有利的成矿部位,对预测选区选点极为重要。 (1)不同断裂交叉处,主干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 (2)在断裂产状变化处,在平面上断层走向发生扭曲转弯处,在剖面上张性断层倾角由缓变陡处,压性断层由陡变缓处。 (3)断裂中局部圈闭好的部位,如压扭性断层的下盘,断层泥和蚀变构造岩起圈闭作用; (4)断裂构造与有利岩层交汇或其他构造交切处等。

铅锌矿综述(优.选)

1.古人对铅锌矿产的利用及初步认识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因而我们的祖先很早便开始利用铅锌资源了。铅锌两种金属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因而经常共生或者伴生,而且往往铅锌矿石中伴生有银。铅金属由于较易提炼,因而其利用历史要早于锌,早在商代就被利用,广泛被应用于青铜器铸造中,西周时期铅戈含铅量达99.75%。而锌在五代时期才被逐渐推广利用,据史料记载,贵州赫章妈姑地区在汉高祖天福年间即开始炼锌,被称为倭铅。古人在大规模利用铅锌矿产资源的同时,通过总结已知矿产的产出规律,得出“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铅者,其下有银”等结论,表明我国成矿规律研究历史源远流长。 2.铅锌资源现状及我国重要矿产地 据09年统计资料,世界已查明的铅资源量15亿多吨,铅储量7900万吨,储量基础17000万吨。世界铅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四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0.3%,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1.2%;世界已查明的锌资源量19亿多吨,锌储量18000万吨,储量基础48000万吨。世界锌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秘鲁、美国和哈萨克斯坦五国,其储量占世界储量的67.2%,储量基础占世界储量基础70.9%。我国目前已查明的资源量约为1.2亿吨,据估算总资源量可达5.2亿吨,及铅锌资源探明比例约为20%,表明我国铅锌矿资源找矿前景很大。目前,我国境内有铅锌矿产地1000余处,主要为:黑龙江省的西林、翠宏山、弓棚子;辽宁省的红透山、青城子、关门山;河北省的蔡家营子、高板河;内蒙古自治区的白音诺、东升庙、甲生盘、炭窑口;甘肃省的西成(西和县—成县,并延伸到陕西凤太地区);陕西省铅硐山;青海省的锡铁山;新疆的可可塔勒、塔木;湖南省的水口山、黄沙坪;广东省的凡口;浙江省的五部;江西省的冷水坑;江苏省的栖霞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厂;云南省的兰坪、会泽、都龙;四川省的大梁子、呷村等铅锌矿。新疆喀什地区附近的铅锌矿主要包括乌拉根、沙里塔什、乌苏里克、托洪木列克、阿尔巴列克、龙仑踏卡特、塔木、卡拉牙斯卡克、铁列克、卡兰古-托克拉克、霍什布拉克等。 3.铅锌相关特征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时空分布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分类概况及我国铅锌矿 时空分布与区域大矿简介 杜成亮 国内外铅锌矿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尽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选择支撑自己分类方案的依据各有所依,另外铅锌矿时空分布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国内外各大型铅锌矿矿床的成因类型也不明确。为了使这些问题更加明朗化,笔者将收集的资料予以整理、总结出各种分类方案以及各种方案所涉及的不同依据,得出了各种方案具有对应性的结论;同时将我国铅锌矿的时空分布的不同意见进行简单的梳理对比,同样也得出了有对应性关系的结论。在这些基础上,对国内各种具有不同成因的大型铅锌矿进行了成因类型及时空分布的简单描述,给后来地质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铅锌矿矿床分类历史及分类依据 早些时期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是由林格伦(W.Lindgren 1933)尼格里(P. Paul Niggli)、 贝特曼(M.Bateman1950)、德赫姆(K.C.Dunham)、马加基扬()、施奈德曼()等相继提出的,这些方案都是从岩浆分异观点出发,把铅锌矿作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以成矿温度和深度作为分类原则。1959年,我国地质学者郭文魁等将中国铅锌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共9个建造,其中以铅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为主。由于铅锌成矿作用复杂性给矿床普查勘探应用带来了困难,克列特尔 ()首先提出铅锌矿床工业类型分类方案。其后,阿米拉斯拉诺夫()、斯米尔诺夫(,1974)等原苏联矿床学家提出了类似的分类方案,他们是以围岩性质、矿体形态和矿石矿物成分为基础进行分类。 后来随着对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生论、层控和时控观点以及热泉、热卤水和环流地下热水成矿学说这些新的成矿理论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占统治地位的局面,铅锌矿床的分类取得较大进展,这一时期以含矿岩系为依据的成因分类占主导地位。 1973年,布罗布斯特和普拉特(D.A.Brobst and W.P.Pratt)在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中首次提出层控型矿床。近年来,层控理论、海相火山作用、多成因观点、岩浆成矿和变质成矿等成为划分铅锌矿床类型的主要准则,同时大地构造单元(朱上庆等,1988)、洋底成矿作用、同位素组成、成矿实验、微量元素含量和包裹体特征等也成为铅锌矿床分类的新依据。 二、铅锌矿矿床分类方案 总的来看,随着人们对铅锌矿成矿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量铅锌矿床地质资料测试数据的积累,不同时期的国内外铅锌矿地质工作者在吸收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马达加斯加矿产分布及找矿方向

马达加斯加矿产分布及找矿方向 引言 马达加斯加(马岛)为非洲的一个岛国。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二者相距约400 km。国土面积约62.7万km。,人口1 860万,是世界第四大岛。独特而有利的成矿条件,使马岛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素有“矿石博物馆”之美称。 1 区域地质 马岛是由冈瓦纳古陆裂解分离而来,为非洲克拉通的组成部分,其地质演化与东非大陆极为相似。总体上由大面积分布的前寒武纪变形、变质岩系构成,在东、西两岸平原和盆地中出露中、新生带沉积地层。东海岸狭窄的平原区发育了中、新生带沉积,其与前寒武系变质岩系为断层接触,断裂走向为北北东向;西海岸为一系列北北东向展布的断陷盆地,其东缘由北东向和北北东向两组断裂构成盆地边缘,盆地边缘发育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呈断层接触的晚古生代地层,盆地向西延人海域,发育了中、新生 代沉积地层,地层和断裂均为西倾。 1.1 地层 —基底。前寒武系基底杂岩出露于马岛东部,占马达加斯加岛2/3的面积,是多山地形分布区。基底结晶岩带分为Androyen、Graphite和Vohibory系统。Androyen系统出露于马南部,为深变质岩的杂岩基底;Graphite系统的花岗岩地块于泛非造山运动期间侵

入到 Androyen系统的岩石中。基底杂岩被后期的岩浆岩侵入活动切割,并于上覆的沉积岩呈断层接触。 —构造。马岛基底构造极为复杂,并经历了多期变 形、变质作用。地质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太古宙克拉通化、元古宙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活化造山及晚古生代之后的构造裂陷三大阶段。太古宙时,马岛占据冈瓦纳超大陆中心位置,代晚期至中生代中期裂开,马岛是在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毗邻的位置上。构造多表现为北北东向断裂和褶皱及北北东一近南北向的构造岩带,在北北东向构造带内发育北西一北北西向及少量北东和东西向构造。 —岩浆活动。马岛经历了多期岩浆活动,目前已辨认出7个大的岩浆活动时期,时间从9O~1 890 Ma。岩石类型有辉长岩、正长岩、辉石岩、伟晶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紫苏花岗岩等。其中较早期的岩浆活动对成矿具有重要贡献。 2 矿产分布 马达加斯加的矿产资源可用品种多、含量丰、分布广来形容。资料显示马岛有4O多种可利用的矿产。其中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放射性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类矿产及宝石类矿产。根据收集的马岛地质、矿产等资料,结合国内多家地勘单位的工作经验,初步认为该国矿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专属性的特征(图1)。其中铬、镍矿分布在马岛的中东部、中北部;铜矿集中分布在马岛的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铁矿分布在马岛的中西部、中北部;宝石和沙金在马国的变质岩系中均有。

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及研究

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及研究 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西北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区,因此本为以李梅铅锌矿区为例进行剖析,总结湘西北铅锌矿成矿规律。湘西北铅锌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厚大的碳酸盐岩中。矿体具多层性,呈缓倾斜以整合层带状产出。矿石以锌为主,铅锌共生,具有一定分带现象。矿石为微晶状、细晶状及胶状等。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本区铅具有以幔源为主,壳幔混合的特点,硫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系的硫酸盐。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型矿床,兼有后期热液改造型矿床的性质。 标签:湘西铅锌矿富矿矿规规律 0前言 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西北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区,赋存于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厚大的碳酸盐岩中。矿化带延伸与藻礁浅滩相带一致。矿体具多层性,呈缓倾斜以整合层带状产出。矿石以锌为主铅锌共生,具有一定分带现象。矿石为微晶状、细晶状及胶状等结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及碳酸盐泥对Pb2+、Zn2+离子的吸取。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本区铅具有以幔源为主,壳幔混合的特点,硫源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系的硫酸盐。 1湘西北铅锌矿富矿规律 湘西北铅锌矿的富矿有着自身的规律,这主要是通过地质特征、组成特征、结构构造、形成原因等环节得以体现。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湘西铅锌矿富矿规律进行了分析。 1.1矿床地质特征 铅锌的富矿体通常是受到次级背斜以及容矿层层内的裂隙系统的控制。除此之外,对于规模较大的富矿体来说,一般情况下大致的顺层分布总是具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性。举例来说湘西北铅锌矿的富矿体主要包括了似层状、透镜状、囊状、巢状、脉状等不同的形态,并且在地质特征上以似层状和透镜状较为常见。例如透镜状的铅锌矿富矿体长会达到300-1300m左右,宽度会达到150-200m,厚度会达到2~10m。 湘西北花垣李梅铅锌矿集区为湘黔铅锌矿带北延部分。矿带长达120km,宽10~20km,已发现矿床(点)30余处,探明铅锌储量大于350万吨,潜在储量1120万吨以上。这些矿床(点)主要呈NNE向集中分布于贵州铜仁卜口场、松桃、嗅脑和湖南花垣李梅3个矿化集中区。 1.1.1初步查明湘西北铅锌矿存在三个赋矿层位

中国铅锌矿资源供需形势

一、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铅锌工业在拥有丰富的铅锌资源基础上,经40多年来的发展、建设,已形成采选冶和加工的完整工业体系。 50年代,除了对青城子、天宝山、水口山等老矿山和冶炼厂、锌厂进行恢复、改造、扩建外,并投资兴建了桃林、东坡,广西泗顶、柴河等新的铅锌矿山及株洲冶炼厂、冶炼厂、个旧鸡街冶炼厂的铅生产系统。 60年代和70年代建成投产的主要铅锌矿山及冶炼厂有:黄沙坪、凡口,西林、八家子等矿山及株洲冶炼厂锌生产系统和冶炼厂等。 80年代以来,我国铅锌业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又建成一批铅锌企业。其中,主要有有色金属公司的小铁山铅锌矿、厂坝铅锌矿、第三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和锡铁山矿务局以及对增产起主要作用的一些骨干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一大批地方铅锌企业的迅速发展。90年代,对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开始兴建矿山,成立兰坪有色金属公司进行矿山建设。 目前,我国铅锌业已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1996年采选冶综合能力(自产原料):铅65.31万t、锌103.22万t;采选综合能力(金属含量):铅51.63万t、锌122.78万t;冶炼综合能力:铅76.77万t、锌166.86万t。近年来铅锌业生产处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时期,产量迅速增长,技术经济指标也较高,见表3.8.10和3.8.11。 表3.8.10铅锌矿生产能力和产量(1990~1996)

表3.8.11铅锌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990~1996) 二、生产布局 中国铅锌业生产布局,依据铅锌矿产地的分布和建设条件,经40多年来的发

展、建设,现已形成东北、、两广、滇川、西北等五大铅锌采选冶和加工配套的生产基地,其铅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锌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5%。 (一) 东北铅锌生产基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较早的铅锌生产基地之一。早在50年代初期,其铅产量占全国铅产量的80%以上,在中国铅锌生产居于重要地位。1996年东北基地铅锌年产量合计34.63万t,其中锌28.27万t(主要是的产量),居全国之首,约占全国锌产量1/4。 东北基地以七矿两厂为主,即青城子铅锌矿、八家子铅锌矿、柴河铅锌矿(现已闭坑)、桓仁铜锌矿、红透山铜锌矿、西林铅锌矿、天宝山铅锌矿和冶炼厂、锌厂。七矿两厂不仅是东北铅锌生产基地的支柱厂矿,也是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的基地。六七十年代曾向全国新建的铅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生产技术工人,为中国铅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 铅锌生产基地 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现在保有储量:铅246.75万t,锌641.84万t,而且富矿多,大部分矿产地可开发利用。该基地铅锌厂矿是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由水口山矿务局、桃林铅锌矿、黄沙坪铅锌矿、东坡铅锌矿和株洲冶炼厂等组成的铅锌生产基地,是当时全国自产原料的全国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在全国产量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铅锌年产量:铅14.23万t,居全国首位,锌24.10万t,居全

铅锌矿的成矿类型及成因探讨

铅锌矿的成矿类型及成因探讨 摘要:我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现在正处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铅锌矿作为紧缺资源在应用方面相当广泛,在全国找矿突破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中,统一了思想,加大了找矿力度。铅锌矿床的分类较多, 各具理论依据、实际意义和优缺点。合理的铅锌矿床分类可以促进铅锌成矿理论的发展并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文章分析了铅锌元素的地化性质, 探讨了世界铅锌矿床主要成矿类型的特征及成因。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类型;成因探讨 引言 铅锌矿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其成矿类型,划分依据也具有多样性,目前常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矿床的成因为基础的划分。从而将世界主要铅锌矿床划分为: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火山岩容矿的海底喷气沉积矿床;碳酸盐岩容矿的后生沉积矿床;砂页岩容矿的沉积或沉积——变质型矿床;与岩浆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热液交代型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矿床;非硫化物锌矿床等。这种分类法的特别之处是可以集中反映出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主岩和矿床成因等重要因素, 既有利于促进铅锌矿床成矿理论的研究, 又便于指导找矿, 是一种被大多数地质工作者普遍接受的分类方案。 一、我国铅锌矿的类型探究 我国铅锌矿床类型较全,并具特色,成矿作用多样、复杂,因而矿床分类一直是我国矿床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案。 1、花岗岩型、夕卡岩型、斑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因成矿物质来自花岗岩类,故通常称之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铅锌矿床。它们可能是花岗岩类结晶分异的气液产物,但也可能是成岩后在另一次地矿事件或地壳运动中受到地下热水的活化淋滤,使花岗岩类中的分散成矿物质富集起来形成的矿床。这类矿床可与中性、中酸性、酸性或碱性侵入岩有关。岩体可大可小。一般的情况,如果铅锌矿床是地下热水淋滤成因,它们常赋存于面积较大的岩基中;如果是岩浆气液成因,则常与小岩株、岩瘤有关。矿床多产于岩体内,或内外接触带,或距岩体一定距离。矿床围岩蚀变通常较为强烈。这类矿床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除铅锌外,还共伴生钨锡钼铋铜等元素。 2、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的含矿岩系中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很发育,特别是下盘岩石常是火山熔岩和凝灰岩。成矿物质来源与海底火山岩系有关。国外称这类矿床为块状硫化物铅锌矿床或黄铁矿型铅锌矿床。矿床物质成分复杂,常与铜矿共生或伴生大量的金、银和稀散元素,综合利用价值巨大。我国产于海相火山岩中的铅锌矿床,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有的还受到混合岩化作用。

凹山一带铁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https://www.doczj.com/doc/f43512229.html, 凹山一带铁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对本区及外围的找矿主要是富矿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提出以下意见,并希望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改正。 (1)本区的新华夏北北东主干断裂带附近低序次的断裂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强烈、闪长玢岩广泛发育,有利于矿液的形成、迁移和富集,尤其是主干断裂与其他断裂相交处,以及主干断裂扭曲处的凸部,是寻找铁矿床的有利地段。 (2)北北东主干断裂带中的次级雁行状断裂及伴生的横张断裂系统,是控矿的主要构造。它们具有等间距性质,按断裂中心间的距离计算,大体是间距3-3.5公里,结果是造成每隔3-3.5公里有一个(组)矿床出现(如有成矿后北西向断裂错断,这种间隔会发生偏离)。这一认识是否准确,应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3)在主干断裂附近的次级断裂的交叉部位,闪长玢岩局部突起,形成岩瘤和岩枝。在岩瘤顶部原生构造(冷缩裂隙、钟状构造)、隐爆角砾岩和塌陷角砾岩带以及叠加断裂构造中应注意找寻凹山式和大东山式富矿,在剥蚀深度较大、闪长玢岩出露较广的缓倾内接触带,可能找到陶村式的浸染状贫铁矿石。 (4)在岩瘤旁侧的次级凹陷地段,当围岩为富钙火山岩时,在岩体接触带中可能找到南山式接触代型矿体(包括围岩中的顺层交代矿体)以及更边部的黄铁矿矿体。在这些矿床中经常出现“串珠”状矿体(上部位薄层矿、下部为厚层富矿,中间哟陡矿脉连通二者)。在评价工作中应利用这一特点找寻深部的富矿。另外,为了找寻象南山上部的赤铁矿矿石,在地形允许情况下,采用重、磁结合的物探方法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5)依据玢岩铁矿构造模式所表示的陶村式、凹山式、向山式、南山上部式、梅子山式、萝卜山式和大东山式等矿化型式间的空间共生关系,作为已知某一类型矿化找寻另一型式隐伏矿床的标志。在利用这一标志找矿时,还要精细研究岩体规模及形态产状,岩性、蚀变类型及强度并考虑个地区的剥蚀程度。 (6)本区盖层结构复杂,岩体侵位较高,因此,含矿岩浆能在它通过的不同地层的交接面侵入,沿不整合或假整合面成矿。凹山一带已知铁矿都产在闪长玢岩与火山岩的接触带内外,在进一步开展深部勘探和外围找矿时,应注意找寻产于不整合面上及其附近的铁铜矿床和岩体与黄马青等接触带上的接触交代型铁矿。产于不整合面上的铁铜矿床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闪长玢岩沿不整合面贯入成岩床状,并相应的在岩体内形成矿化,如和尚桥铁矿。二是闪长玢岩类岩体交切或邻近不整合面,部分矿液进入不整合面充填交代形成似成状矿体,宁芜南段的钟九铁矿的部分矿体属于这一类型。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答案

地大《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离线作业 1.成矿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成矿作用主要受到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等诸因素的影响,一个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裂谷盆地的主要矿床类型有哪些? 答:(1)火山块状硫化物(VMS)矿床 (2)喷流-沉积(Sedex)型矿床 (3)砂页岩型(SST)(铜)矿床 (4)黑色页岩中的金属矿床 (5)密西西比河(MVT)矿床 (6)微细侵染型(金)矿床 (7)现在海底热水沉积成矿 3.简述洋底热水系统的构造位置与成矿作用。 答:构造位置:(1)红海中央裂谷海底(2)太平洋中脊及其附近(3)大西洋与印度洋(4)加利福尼亚湾(5)冲绳海槽 海底热水沉积成矿与海底扩张作用有关,热液喷口平行于洋中脊分布,往往是多个喷口成群组成一个喷口系统;海底热水沉积物的基底为玄武岩等火山岩,火山中裂隙、断层十分发育;喷口喷出的热水温度一般在50摄氏度以上,有的高达400摄氏度,热水中Na、K、Ca、Cl和SiO2含量高,多为富SiO2、高盐度的热卤水还有Fe,Mn、Cu、Pb、Zn等多种金属组分,从喷口喷出后沉积喷口周围,形成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方铅矿等矿物的层状金属硫化物沉积、铁锰沉积或铁锰结核。 4.试述陆陆碰撞带与陆内隆起带的地质特征。 答:陆陆碰撞作用导致在两个大陆之间形成一个代表陆陆碰撞型造山带的逆冲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洋壳碎片(蛇绿岩)、复理石建造等被挤压、冲断,而在其核心部分甚至还有陆壳基底岩系卷入。 陆内隆起带形成沉积-构造层和断裂系统,陆内隆起基底断裂对盖层多期沉降构造格局起主要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陆粱隆起的断裂组合由数个斜冲走滑断裂带细成。陆梁隆起带盖层断裂受控于基底断裂,断裂的上下盘形成一些呈小幅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及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矿的浮选方法及浮选工艺流程

铅锌是人类从铅锌矿石中提炼出来的较早的金属之一。铅锌广泛用于电气工业、机械工业、军事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此外,铅金属在核工业、石油工业等部门也有较多的用途。在铅锌矿中铅工业矿物有11种,锌工业矿物有6种,以方铅矿、闪锌矿最为重要。方铅矿的化学式为Pb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硫离子成立方最紧密堆积,铅离子充填在所有的八面体空隙中。新鲜的方铅矿表面具有疏水性,未氧化的方铅矿很易浮选,表面氧化后可浮性降低。黄药或黑药是方铅矿的典型的捕收剂,黄药在方铅矿表面发生化学吸附,白药和乙硫氮也是常用捕收剂,其中丁铵黑药对方铅矿有选择性捕收作用。重铬酸盐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但对被Cu2+活化的方铅矿,其抑制效果下降。被重铬酸盐抑制过的方铅矿,很难活化,要用盐酸或在酸性介质中,用氯化钠处理后才能活化。氰化物不能抑制它的浮选,硫化钠对方铅矿的可浮性很敏感,过量硫离子的存在可抑制方铅矿的浮选;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石灰、硫酸锌或与其它药剂配合可以抑制方铅矿的浮选。闪锌矿的化学式为ZnS,晶体结构为等轴晶系, Zn离子分布于晶胞之角顶及所有面的中心。S位于晶胞所分成的八个小立方体中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高锰酸钾浓度为4~6×10-5摩尔/升时对活化的闪锌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浓度偏高时却使其良好浮游。其作用机理为:高锰酸钾浓度低时与闪锌矿表面活化膜及表面晶格离子反应生成的金属羟基化合物起抑制作用并使黄药脱附,浓度高时则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元素硫。氰化物可以强烈的抑制闪锌矿,此外硫酸锌、硫代硫酸盐等都可以抑制闪锌矿的浮选。黄铁矿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硫化物,形成于各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与其他矿物共生。黄铁矿能在多种稳定场中存在是因为Fe2+的电子构型,使它进入硫离子组成的八面体场中获得了较大的晶体场稳定能及附加吸附

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目录 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摘要 (1) 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正文 (3) 1、评估机构 (3) 2、评估委托方及采矿权人 (3) 3、评估目的 (4) 4、评估对象和范围 (4) 5、评估基准日 (6) 6、主要评估依据 (6) 7、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 (8) 8、评估实施过程及现场勘查 (15) 9、评估方法 (16) 10、技术经济参数的选取依据 (16) 11、主要技术参数 (17) 12、主要经济参数 (26) 13、评估结论 (39) 14、矿业权评估报告使用限制 (40) 15、评估假设 (40) 16、评估报告日 (40) 17、评估责任人员 (40) 18、评估工作人员 (41) 附表 附表一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估算表42 附表二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企业所得税估算表 (44) 附表三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6)

附表四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单位成本估算表 (48) 附表五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估算表 (49) 附表六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51) 附表七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 (52) 附表八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估保有资源储量估算表 (54) 附件 附件一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56) 附件二北京经纬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 (57) 附件三注册矿业权评估师资格证书 (58) 附件四矿业权评估机构和注册矿业权评估师承诺函 (60) 附件五甘肃省国土资源交易中心甘国土资交评合咨字[2012]第03号“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李家沟铅锌矿采矿权评 估咨询合同” (61) 附件六采矿许可证(证号:C1000002011093240117912) (66) 附件七甘肃厂坝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67) 附件八甘肃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公司一〇六队《甘肃省成县李家沟铅锌矿床地质勘探报告》(摘要) (68) 附件九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全储决字[1988]144号“审查批准《甘肃省成县李家沟铅锌矿床地质勘探报告》的决议书” (124) 附件十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厂坝—李家沟矿保有资源/储量核查报告》 (129) 附件十一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甘国土资认储字[2002]18号“《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厂坝—李家沟矿保有资源/储量核查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认定书” (1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