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讲解

目录 1 前言 (1)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1) 1.2 用户具体需求 (2)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2) 1.3.1 先进性 (2) 1.3.2 标准性 (3) 1.3.3 兼容性 (3)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3) 1.3.5 安全性 (4) 1.3.6 可靠性 (4) 1.3.7 易操作性 (4) 1.3.8 可管理性 (5) 2 综合布线方案 (5) 2.1 需求分析 (5)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6) 3系统总体设计 (7) 3.1 系统总体设计图 (7) 3.2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7) 4 网络设计方案 (8) 4.1 网络设计需求 (8) 4.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9)

4.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9) 4.4 网络设备选型 (10) 4.4.1 选型原则 (10) 4.4.2 核心层交换机 (10) 4.4.3 接入层交换机 (11) 4.5 网络安全 (11) 5 网络测试 (12) 5.1网络布线的测试 (12) 5.2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3) 6 技术支持服务 (14) 6.1售后服务内容 (14) 6.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14) 参考文献 (15)

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08计算机网络技术 085303014 张建潭 摘要: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网络系统集成的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了公司高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网络系统集成是网络工程实施的重要部分,网络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了解用户需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总体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综合布线方案、网络设备管理等方面。本文对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进行具体分析,从建设目标、用户需求、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说明整个方案。 关键字: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1 前言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主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连接生产、销售、维护,是一个面向集团的日常业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公司建立目标具体描述如下: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本地又能与外界进行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先进技术、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3.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的网络扩容做好准备。

2013年第二季度获得甲级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资质企业名单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附件2: 2013年第二季度获得甲级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资质企业名单 序号单位名称业务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 1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21001 五年 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01002 五年 3 江苏远江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1007 4 五年 4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01081 五年 5 北京华澳再创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2101107 五年 6 中华通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0102 7 五年 7 长春金城通信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6107089 五年 8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06082 五年相信能就一定能

9 辽宁瀚高科技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06083 五年序号单位名称业务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 10 云南振华邮电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24071 五年 11 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工程局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01038 五年 12 湖北电信工程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3119064 五年 13 山西长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05076 五年 14 广东长实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9116127 五年 15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11116077 五年 16 浙江省邮电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11016 五年 17 华信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2111009 五年 18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基础网、业务网、支撑网06109098 五年相信能就一定能

工业控制--串口通讯方法(精)

工业控制--串口通讯方法(WINAPI实现)介绍介绍工业控制领域利用串口和外围设备进行通讯。正文前言:总所周之,利用串口进行数据通讯在在通讯通讯领域重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利用RS232-RS485进行数据信号的采集和传递是VC 编程的又一大热点。串口通讯在通讯软件重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电话、传真、视频和各种控制等。在各种开发工具中间,VC由于功能强大和灵活,同时也得到了Microsoft的最大支持,所以在一般进行涉及硬件操作的通讯编程重,大都推荐使用VC作为开发工具。然而工业控制串口通讯这个又不同于一般的串口通讯程序,因为控制外围设备传送的大都是十六进制数据(BYTE类型),所以,为了提高程序的运行稳定性,我们在编写程序进行通讯时可以不考虑传送BYTE类型数 据的工作。串口通讯目前流行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是利用Microsoft提供的CMSCOMM控件进行通讯,不过现在很多程序员都觉应该放弃这种方式。二是利用WINAPI函数进行编程,这种编程的难度最高,要求你要掌握很多的API函 数。三是利用现在网络上面提供的一些串口通讯控件进行编写,比如CSerial类等。程序实现:我在经过许多的项目的开发和实践中发现,采用WIN API函数进行串口的开发能够给程序员很大的控件,并且程序运也很稳定。所以我将与串口接触的函数进行封装,然后在各个工程中进行调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现将各个函数和调用方法列举出来,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设置串口相关工作 #define MAXBLOCK 2048 #define XON 0x11 #define XOFF 0x13 BOOL SetCom(HANDLE &m_hCom, const char *m_sPort, int BaudRate, int Databit, CString parity, CString stopbit { COMMTIMEOUTS TimeOuts; ///串口输出时间超时设置 DCB dcb; ///与端 口匹配的设备 m_hCom=CreateFile(m_sPort,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 FILE_FLAG_OVERLAPPED, NULL; // 以重叠方式打开串口 if(m_hCom==INVALID_HANDLE_VALUE { AfxMessageBox("设置串口部分,串口打开失败"; /////重叠方式异步通信(INVALID_HANDLE_VALUE)函数失败。return FALSE; } SetupComm(m_hCom,MAXBLOCK,MAXBLOCK; //设置缓冲区memset(&TimeOuts,0,sizeof(TimeOuts; 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MAXDWORD; // 把间隔超时设为最大,把总超时设为0将导致ReadFile立即返回并完成操作

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定稿版

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 设计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院部: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学生姓名:肖娇 指导教师: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1201班 完成时间:2015-12-24

目录 1 前言 (3)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3) 1.2 用户具体需求 (4)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4) 1.3.1 先进性 (4) 1.3.2 标准性 (5) 1.3.3 兼容性 (5)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5) 1.3.5 安全性 (6) 1.3.6 可靠性 (6) 1.3.7 易操作性 (6) 1.3.8 可管理性 (7) 2 综合布线方案 (7) 2.1 需求分析 (7)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8)

3.1 系统总体设计图 (9) 3.2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9) 4 网络设计方案 (10) 4.1 网络设计需求 (10) 4.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11) 4.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11) 4.4 网络设备选型 (12) 4.4.1 选型原则 (12) 4.4.2 核心层交换机 (12) 4.4.3 接入层交换机 (13) 4.5 网络安全 (13) 5 网络测试 (14) 5.1网络布线的测试 (14) 5.2布线链路性能测试 (15) 6 技术支持服务 (16)

6.2保证售后服务质量的措施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随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公司网络系统集成的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了公司高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网络系统集成是网络工程实施的重要部分,网络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了解用户需求、网络需求分析、网络总体设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综合布线方案、网络设备管理等方面。本文对某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进行具体分析,从建设目标、用户需求、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设计等几个方面详细的说明整个方案。 关键字: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1 前言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公司主要建设一个信息系统,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连接生产、销售、维护,是一个面向集团的日常业务,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公司建立目标具体描述如下: 1.构造一个既能覆盖本地又能与外界进行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展示企业的计算机企业网。 2.选用先进技术、具有容错能力的网络,在投资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结构容错的方法。

住宅小区网络系统集成的分析与实现

文章编号:1005-4014(2001)03-0201-05  住宅小区网络系统集成的分析与实现 路 莹,马立权,蔡士豪,唐晓君 (大连轻工业学院自动化工程系,辽宁大连 116034) 关键词:网络;系统集成;接口管理器 摘要:在介绍网络系统集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多数据库系统与网络集成系统各自的结构 特点。理论分析与住宅小区集成系统的建设及运行实践证实,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建设 满足全局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全局数据库系统(G DBS),并通过接口管理器所控制的子系统与G DBS 之间的接口为GDBS提供数据而组建的网络集成系统,对中小型网络集成系统的建设,技术、经济 和系统性能等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T P311.133.1 文献标识码:A Any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ment system for residential area LU Y ing,MA Li-quan,CAI Shi-hao,TANG Xiao-jun (Dept.of Auto.Eng.,Dalian I nst.of Lig ht Ind.,Dalian116034,China) Key words:netwo rk;system integration;interface manager A bstract: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netw ork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ique,we discuss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multi-database system and integ rated netw ork system.Throug h theo retical analy sis and sy stem im-plementation,we find the following desig n approach is feasible in technology,suprior in system perfor-mance,and economic in funds for middle-small netw ork integratoin system:constituting a steady global database sy stem w ith“Top to Dow n”procedure;providing data to the g lobaldatabase system with the in-terface controller betw een it's subsystems and the global database sy stem. 自80年代末以来,许多企业和政府部门内部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这些各自独立分散的小系统,不能共享信息资源,大量冗余的数据重复、分散地保存在各个小系统内,无法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统计分析,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从而影响了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企业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渴求将企业内部的分散小系统互联,形成信息共享的集成系统,并进一步与外部联网,形成能真正实现信息高度共享、通信联络通畅、彼此有机协调的网络集成系统。 网络系统集成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的体系框架,本文以笔者所设计的住宅小区网络集成管理系统为基础,深入地探讨了在多个分散管理数据库系统基础上构造网络集成系统的设计方法与网络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不同体系结构下系统的性能,并展示了一个具体实现的系统。 1 构造网络集成系统的方法与集成系统的结构 1.1 构造网络集成系统的方法 同其它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一样,在多个独立的系统的基础之上构造网络集成系统可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也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是指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路从各个独立的小系统开始,在分析各小系 第20卷第3期2001年9月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lia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 Vol.20,No.3 Sept.2001 收稿日期:2001-09-14 作者简介:路 莹(1970~),女,讲师.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作者: ————————————————————————————————日期:

工业控制网络作业题 一、现场总线技术 1.现场总线的定义。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2.现场总线网络的特点。 1)适应工业应用环境。 2)要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3)多为短帧传送。 4)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3.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4.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为6类。 1)输入设备(变送器/传感器); 2)输出设备(执行器等); 3)控制器; 4)监控/监视计算机; 5)网络互联设备(网桥/网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6)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5.现场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有哪些?输出数据用于什么? ●总线上的数据输入设备:包括按钮、传感器、接触器、变送器、阀门等,传 输其位置状态、参数值等数据; ●总线上的输出数据用于:驱动信号灯、接触器、开关、阀门等。

6.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基金会现场总线(FF总线)、CAN、PROFIBUS、LonWorks、 ControlNet、DeviceNet、Hart 7.请给出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 1)现场通信网络 2)数字通信网络 3)系统的开放性 4)现场设备互连网络 5)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高度分散性 6)互操作性与互换性网络 8.请给出5个现场总线的优点。 1)导线和连接附件大量减少 2)仪表和输入/输出转换器(卡件)大量减少 3)设计、安装和调试费用大大降低 4)维护开销大幅度下降 5)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6)提高了系统的测量与控制精度 7)系统具有优异的远程监控功能 8)系统具有强大的(远程)故障诊断功能 9)用户具有高度的系统集成主动权 10)现场设备更换和系统扩展更为方便 11)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构建创造了重要条件 9.请列举现场总线的一些应用领域。 ●连续、离散制造业,如电力、石化、冶金、纺织、造纸,过程自动化仪表;火 车、汽车、轮船、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传感器 ●楼宇自控、仓储; ●智能交通、环境监测(大气、水污染监测网络) ●农、林、水利、养殖等 二、数据通信基础 10.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传输报文、 通信协议 有效性指标: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波特率;频带利用率;协议效率;通信效率 可靠性指标: 误码率 11.数据传输方式: 根据代码的传输顺序可分为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根据数据信号传输时的同步方式可分为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12.请说明数据通信方式(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都有哪几种,并简单说明其不 同之处。 数据通信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3种。 1)单工通信:指所传送的信息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而不进行与此相反方向的传 送

企业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生产型公司网络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概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完整的生产型公司网络的系统集成方案,包括项目前期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局部网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以及项目实施步骤等过程,详细地记录了整个方案的实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 2 - 1.1 公司网络系统建设目标 ............................................................................................ - 2 - 1.2 用户具体需求............................................................................................................... - 3 - 1.3 公司系统建设原则...................................................................................................... - 3 - 1.3.1 先进性................................................................................................................ - 3 - 1.3.2 标准性................................................................................................................ - 4 - 1.3.3 兼容性................................................................................................................ - 4 - 1.3.4 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 - 4 - 1.3.5 安全性................................................................................................................ - 5 - 1.3.6 可靠性................................................................................................................ - 5 - 1.3.7 易操作性 ........................................................................................................... - 5 - 1.3.8 可管理性 ........................................................................................................... - 5 -第二章综合布线方案.......................................................................... - 6 - 2.1 需求分析........................................................................................................................ - 6 - 2.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 7 - 2.3 系统总体设计............................................................................................................... - 8 - 2.4 系统结构设计描述...................................................................................................... - 8 -第三章网络设计方案........................................................................ - 10 - 3.1 网络设计需求............................................................................................................. - 10 - 3.2 公司园区结构示意图............................................................................................... - 10 - 3.3 总体方案设计策略.................................................................................................... - 10 - 3.4 网络设备选型............................................................................................................. - 11 - 3.4.1 选型原则 .................................................................................................................. - 11 -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成绩 批阅 日期 重庆交通大学 网络系统集成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系统集成与规划 实验地点:实验中心 班级:08级通信工程 学号:08950131 姓名:邓婷 实验日期:2011年 6 月26 日 1

实验一路由器广域网PPP封装PAP验证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理解封装匹配 2、掌握PAP验证配置 3、理解验证过程 二、应用环境 1、企业环境中异地的互连通常要经过第三方的网络,比如网通、电信等等,所以与局 域网的配置不同。 2、广域网通常需要付费、带宽比较有限、可靠性相比局域网要低。 3、基于安全的考虑,需要路由器以方经过验证后才能建立连接。 三、实验设备 1、DCR-2626 两台 2、CR-V35MT 一条 3、CR-V35FC 一条 四、实验拓扑 五、实验要求 DCR1 DCR2 接口IP地址接口IP地址 S0/1 DCE 192.168.1.1 S0/2 DTE 192.168.1.2 帐号密码帐号密码 DCR1 DCN1 DCR2 DCN2 六、实验步骤 第一步DCR-1的配置 Router>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outer#config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_config#hostname DCR1 修改机器名 DCR1_config#aaa authentication ppp test local 定义验证 DCR1_config#username DCR2 password DCN2 设置账号密码 DCR1_config#interface serial 0/1 进入接口模式 DCR1_config_s0/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IP地址 DCR1_config_s0/1#encapsulation ppp 封装PPP协议 DCR1_config_s0/1#ppp authentication pap test 设置验证方式 DCR1_config_s0/1#ppp pap sent-username DCR1 password DCN1 设置发送给对方的

数据通信与网络答案20

CHAPTER 20 Network Layer: Internet Protocol Solutions to Odd-Numbered Review Questions and Exercises Review Questions 1.The delivery of a frame in the data link layer is node-to-node. The delivery of a packet at the network layer is host-to-host. 3.Each 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has a limit on the size of the packet it can carry. When a datagram is encapsulated in a frame, the total size of the datagram must be less than this limit. Otherwise, the datagram must be fragmented. IPv4 allows fragmentation at the host and any router; IPv6 allows fragmentation only at the host. 5.Options can be used for network testing and debugging. We mentioned six options: no-operation, end-of-option, record-route, strict-source-route, loose- source-route, and timestamp. A no-operation option is a 1-byte option used as a filler between options. An end-of-option option is a 1-byte option used for padding at the end of the option field. A record-route option is used to record the Internet routers that handle the datagram. A strict-source-route option is used by the source to predetermine a route for the datagram. A loose-source-route option is similar to the strict source route, but it is less rigid. Each router in the list must be visited, but the datagram can visit other routers as well. A timestamp option is used to record the time of datagram processing by a router. 7.In IPv4, priority is handled by a field called service type (in the early interpreta- tion) or differential services (in the latest interpretation). In the former interpreta- tion, the three leftmost bits of this field define the priority or precedence; in the latter interpretation, the four leftmost bits of this field define the priority. In IPv6, the four-bit priority field handles two categories of traffic: congestion-controlled and noncongestion-controlled. 9.The checksum is eliminated in IPv6 because it is provided by upper-layer proto- cols; it is therefore not needed at this level. 1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湖北文理学院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试卷 一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 到对应的空中,每空2分,共20分) 1.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 B 多协议路由器 C 操作系统 D 自治计算机 2.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A 物理层 B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数据链路层 D网络层 3.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参考模型的。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目前实际存在的广域网主要是采用结构。 A 总线拓朴 B 环型拓朴 C 网状拓朴 D 星型拓朴 5.面向比特同步的帧数据段中出现位串01111101,则进行比特填充后输出的位串是。 A 011111001 B 011110101 C 011111101 D 011101101 6. 已知循环冗余码生成多项式G(x)=x5+x4+x+1,若信息位10101100,则冗余码是。 A 01101 B 01100 C 1101 D 1100 7.IP协议规定每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有台主机。 A 254 B 256 C 32 D 1024 8.对193.100.60.0网络,若子网掩码设置成255.255.255.192,则每个子网最多可接入台机器。 A 254 B 126 C 62 D 30 9.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 A 帧 B 报文 C 分组 D 比特序列 10.下面属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是 A PPP B ARP(网络层) C IP(网络层) D RARP(网络层)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题对错,在每题后的括号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I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协议。(×) 2.10吉比特以太网不使用CSMA/CD协议。(√) 3.ARP协议在当前TCP/IP网络使用的频率很低(高)。 ( ×) 4.以太网的最短帧长不能小于256(64)个字节。 ( ×) 5.在当前网络传输中,接收方只检错,不纠错。(√)

通信网络系统集成

通信网络系统集成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通信网络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中的应用,从通信网络和系统集成两方面介绍。在通信网络中主要涉及到一些通信基础知识,例如数据传输,交换接口,网络设备;在系统集成中主要是把通信网络设备与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并探讨系统集成的发展。 关键词:通信RS232 总线系统集成 1.通信与网络基础知识 1.1数据通信传输方式及传输介质 (1)数据传输方式 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宽带传输。 ①基带传输: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数字信号,频谱都是从零开始的,这种未经调制的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叫基本频带,简称基带。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基带信号送入线路,称为基带传输。 ②频带传输:在信道中直接传送频带信号时,称为频带传输,可以远距离传输,一般说的频带传输是数字基带信号经调制变换,成为能在公用电话线上传输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经模拟传输媒体传送到接收端后,再还原成原来的信号传输。 ③宽带传输:是相对一般说的频带传输而言的宽频带传输。宽带是指比音频带宽更宽的频带,它包括大部分电磁波频谱。使用这种宽频带传输的系统,称为宽带传输系统.其通过借助频带传输,可以将链路容量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信道,每个信道可以携带不同的信号,这就是宽带传输。 (2)数据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网络上各个站点的物理通道。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常用的有线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常用的无线传输介质有:微波、红外线和卫星。 1.2 RS232、485应用 (1)RS232介绍 RS232接口是1969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个脚的DB25连接器,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受到广泛应用的是代替他的DB9的接口信号速率限于20Kbit/s内,最大通信距离为15m。 (2)RS232C应用 计算机要发送数据至对方,首先通过接口电路(DTE)发出RTS(请求发送)信号。此时,若DCE(Modem)允许传送,则向DTE回答CTS(允许发送)信号。一般可直接将RTS/CTS接高电平,即只要通信链路已建立,就可传送信号。RTS/CTS可只用于半双工系统中作发送方式和接收方式的切换。当DTE获得CTS信号后,通过TXD线向DCE发出串行信号,DCE(Modem)将这些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又称载波信号),传向对方。 (3)RS485介绍 为改进RS232通信距离短、速率低的缺点,定义了一种平衡的通信接口,

2016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知识点总结

一. 基础部分 1
1. 控制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相比主要特点有: 2. 信号所含频率分量的集合称为 。 。
;频谱所占的频率宽度称之为
3. 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_____ _三种。 4. 按交换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 _ _三种。
5. 按照信息的传输方向,通信方式可分为_ _三种。 6.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 中,共分七个层次,分别是 7.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主要有 。 。 。 。
8. PROFIBUS 由以下三个兼容部分组成: 9. Profibus 中报文的海明距离是指 10. LonWorks 采用了
,从而使网络通信的设计简化成为参数设置,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 。 。
11.LonWorks 的现场控制节点的典型功能块包括: 12. LonWorks 拥有三个处理单元的神经元芯片 13. LonTalk 协议提供了
四种类型的报文服务。 电平和 电平。 。 _传送。
14. CAN 总线上具有两种互补的逻辑数值:
15. 按照地理分布距离和覆盖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16.PROFIBUS 的总线存取方式有:主站之间采用_ _传送,主站和从站之间采用_ 17. PROFIBUS 的 OSI 模型由_ _组成三层模型。 。
18. CAN 的 ISO/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分为 20. CAN 总线上用
两个互补的逻辑值表示“0”和“1” 。 方法来编码。 。 位标识符的 和 。 位标识符的 。
21. CAN 报文的位流根据 23.多路复用技术有 24. CAN 报文帧格包含
25. 局域网 LAN 必须具备 5 种基本部件,分别是 26. 在环形拓扑结构的网络中,通常拥有 27. 在令牌环网络中,令牌被定义为
的节点允许在网络中传送信息。 ,只有得到令牌的站点才可以发送信息。 。 。
28. 德国的工业 4.0 项目主要分为三大主题: 29、工业以太网中实现实时性的机制主要包括 30、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分层结构为
三个层次。 。 。
31、交换式控制网络中,交换技术常采用两种工作方式: 32、现场总线的通信系统中,常用的通信介质主要有 33、Profibus 由以下三个兼容部分组成: 34、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保证电气设备在 3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 36、控制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相比主要特点有: 。
环境下安全使用的一种技术。 方式取代 。 。 信号。
37、LonWorks 神经元芯片内部有三个微处理器,分别是 38、CAN 总线存在 5 种错误类型,包括 。
第 1 页 共 4 页

XXXX项目网络系统集成规划框架方案样本

XXXX项目 网络系统集成规划框架方案 北京诚信昊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6月17日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1) 1.1 背景分析 (1) 1.2 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1) 1.3 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原则 (2) 1.3.1先进性 (2) 1.3.2标准性 (3) 1.3.3兼容性 (3) 1.3.4可升级和可扩展性 (3) 1.3.5安全性 (4) 1.3.6可靠性 (4) 1.3.7易操作性 (5) 1.3.8 可管理性 (5) 第二章需求分析 (7) 2.1 网络要求 (7) 2.2 系统要求 (8) 2.3 用户要求 (9) 2.4 设备要求 (9) 第三章方案架构 (11) 3.1 方案概述 (11) 3.2 架构拓扑图 (12) 第四章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13) 4.1 网络设计指导原则 (13) 4.2 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13) 4.3 网络通信联网协议 (14) 4.4 网络IP 地址规划 (14) 4.5 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15) 4.7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17) 4.8 网络管理维护设计 (17) 第五章网络布线系统设计 (19) 5.1 布线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9) 5.2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9) 5.3 水平子系统设计 (20) 5.4 管理子系统设计 (20) 5.5 干线子系统设计 (20) 5.6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21) 5.7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21) 第六章设备选型 (22) 6.1 设备清单 (22) 6.2 设备介绍 (23)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背景分析 今天的中国, 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经济空前繁荣, 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 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如何控制并降低成本, 如何获得业务的增长, 成为企业负责人最关心的话题。而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 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高效率的业务模式, 信息化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最新的技术保证, 如何让信息技术转化为高生产力, 并最终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将是每位企业信息主管不断思考的话题。 随着Internet接入的全面普及和带宽的增加, 一方面员工上网的条件得到改进, 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网络使用危险性、复杂性和混乱。如何躲避网络攻击等风险、保障业务的正常运行、提高用户使用的体验度等等问题, 同样也时刻挑战着信息化网络的坚固性。 1.2 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主要建设一个企业信息系统, 它以管理信息为主体, 连接生产、销售、维护、运营子系统, 是一个面向公司的日常业务、立足生产、面向社会, 辅助领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取消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4项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工作.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取消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4项行政审批事项相 关工作的通知 发文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文号:工信部通函〔2013〕314号 发布日期:2013-7-16 执行日期:2013-7-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我部负责实施的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资质、通信用户管线建设企业资质、通信建设监理企业资质和通信建设监理工程师资格、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人员资格等4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根据有关工程建设领域实施资质资格管理制度的要求,部决定将4项通信建设资质资格管理工作交由社会组织承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通信建设资质资格管理移交工作 自2013年三季度起,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企业和通信建设监理企业甲级资质、通信建设监理工程师和通信建设工程概预算人员资格认定工作,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以下简称通信企协)负责实施,具体工作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建设专委会)承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信建设企业相关甲级资质和个人资格的受理、初审工作,以及通信信息网络系统集成和通信建设监理企业乙、丙级资质认定、通信用户管线建设企业资质认定工作,由当地相关社会组织(以下简称承接组织)负责实施,省(区、市)承接组织由各省(区、市)通信管理局(以下简称通信管理局)商通信企协确定。 二、做好通信建设资质资格管理衔接工作 为保障通信建设资质资格管理工作的平稳过渡,4项通信建设资质资格认定条件、等级标准、业务范围、受理审批时限及证书有效期等暂按原规定执行。资质资格证书由建设专委会统一印制并加盖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印章。 截至2013年二季度,已经取得的4项通信建设资质资格证书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在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和个人情况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