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武清新城总体规划

最新版武清新城总体规划

最新版武清新城总体规划
最新版武清新城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第三章新城性质与规模

第四章新城空间布局及分区指引

第五章新城用地布局

第六章新城生态系统

第七章新城景观规划

第八章新城道路交通规划

第九章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十章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规划

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

附录1 《天津市武清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强制性内容

第一章总则

1.1 为了顺利实施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推动武清区特别是新城的建设发展,落实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

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1.2 本规划以下列法规、文件作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4)《武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5)《武清区发展战略研究》

1.3 规划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1.4 武清辖区尤其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武清辖区是指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武清区范围内的地域。包括新城(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和24个乡镇(崔黄口、梅厂、河西务、王庆坨、城关、石各庄、南蔡村、大良、大王古庄、下伍旗、河北屯、大孟庄、大碱厂、汊沽港、陈嘴、黄花店、泗村店、东马圈、高村、白古屯、豆张庄、曹子里、大黄堡、上马台),还包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武清农场和军事用地,总面积1573.5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龙凤新河,南至前进道、杨北公路,东起武旗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至龙凤河故道,总面积约86平方公

里,人口控制在50-60万人。

1.5 本规划是武清辖区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文件,本规划由武清区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若有变化,按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1.6 本规划自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原规划相应废止。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2.1 区域协调

2.1.1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发挥武清区位、交通和土地的优势,为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服务,成为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一员,研发转化基地,促进京津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为天津、北京、河北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

(2)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武清应积极和滨海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物流、旅游等方面合作,借势发展,共同构筑天津经济腾飞的隆起带,形成天津经济、文化外拓的前沿和桥头堡。(3)武清承接北京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东部发展带,未来应积极接受北京的智力辐射、经济辐射,提升人才素质、科研实力和产业实力,同时积极主动服务北京,特别是体现在商贸、物流、房地产、休闲娱乐、度假等现代服务业上。

(4)北京及华北历来以天津港为主要出海口岸,武清要利用出入港通道的位置,搞好保税物流、联运等相关服务。特别是要利

用好武清海关直通关的有利条件,与海关合作,争取北京及华北市场主体,就近通关,增强武清的口岸通道能力。

(5)全力争取首都第二机场,建设全新模式航空城。

2.1.1 首都第二机场对辖区规划的影响应对

(1)积极争取首都第二机场,一旦成功,武清辖区将成为天津市第三个拥有两座新城——武清新城、航空城的近郊辖区。(2)对第二机场选址影响范围内的用地应实施严格的开发控制,同时为建设航空城预留空间(一般以机场为中心控制40-60平方公里)。

(3)考虑到太子务为机场选址之一,其航空城和新城相邻,新城空间布局要留有弹性,考虑和航空城的衔接。

(4)一旦首都第二机场选址在武清,对现状杨村军用机场应另选新址,避免空域干扰。同时,可利用原机场用地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开发建设。

2.2 城乡统筹

2.2.1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发展质量,带动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以经济协作、产业链为基础,重点培育新城和中心镇,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城镇职能分工,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状的城镇空间结构。(3)坚持生态优先,加强耕地保护,发挥土地使用的集约效益。

2.2.2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武清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75万人,城市化率75%。新城人口达到50-60万人,外围乡镇城镇人口15万人。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78平方公里,其中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

2.2.3 城乡空间结构

辖区城镇形成“一轴二带,八大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1)一轴——京津发展主轴(武清段)。该轴西北联北京中心城,东南接天津中心城区,城镇密布,是京津城市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两带——分别为京津主通道两侧的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和西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沿梅厂——曹子里——崔黄口方向的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其南北两端分别与宝坻区和中心城区相连接。以津围公路、杨崔公路、津蓟铁路、杨北公路、香杨公路等交通线为轴,汇集了武清东部的主要城镇,以湿地休闲旅游、加工制造、仓储物流等为主的经济发展带,辐射整个东部地区,该发展带应着重注意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西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沿王庆陀——泗村店——

大王古庄方向的小城镇组群发展带,其与河北省廊坊市和西青、北辰相连接。以京沪高速公路、杨王公路、高王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福公路等交通线为轴,串联武清区西部主要城镇,通过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带动周围乡镇的整体发展,支撑起周围乡镇经济发展的空间构架,成为西部乡镇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3)八大组团——包括新城核心组团和7个小城镇组群集团(王庆坨组团、汊石陈组团、泗城白组团、梅上组团、崔堡组团、大高白河组团、大河旗组团)。

新城核心组团:以新城为中心,包括外围豆张庄、南蔡村、大碱厂、曹子里、梅厂部分用地。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仓储物流业、交通运输业等。

王庆坨组团:位于武清最南端,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发展自行车产业、商贸业、住宅业等。

汊石陈组团:位于武清区南部,包括汊沽港、石各庄和陈嘴三个乡镇。借助京沪高速公路出口的交通优势,以汊沽港镇为核心,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业、加工制造业。

泗城白组团:位于区内西北部,处于武清区的核心位置和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由泗村店、城关、白古屯部分三个乡镇组成,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畜牧养殖、加工业、休闲业等。

大高白河组团:由河西务、大王古庄、高村、白古屯部分四个乡镇组成,位于武清最北端,与北京接壤,是京津通道的第一出口。借北京之势,联合廊坊等周边地区,以发展加工制造业、仓

储物流业、住宅业为重点。

崔堡组团:位于全区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的关键节点上,由崔黄口和大黄堡两个乡镇组成。重点发展地毯业、湿地休闲旅游业等。

梅上组团:位于区内东部,距中心城区和港口最近。由梅厂、上马台两镇组成。重点发展加工制造业和仓储物流业。

大河旗组团:位于武清新城北部,处于中心发展轴和东部小城镇组群发展带之间。大河旗组团包括大良、下伍旗、河北屯三个镇。充分利用组团内丰富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绿色农业和森林旅游业。

2.1.1 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

规划的城乡居民点等级结构为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结构。

(1)新城——包括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5个街道办,形成50-60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

(2)中心镇——共3个,分别为河西务、王庆坨和崔黄口,每个中心镇人口规模控制在4-5万人,共计13万人。

(3)一般镇——共21个。其中重点一般镇5个,包括大王古庄、梅厂、汊沽港、大良和泗村店(根据新城的发展,适时将泗村店镇改设为街道办)。其它一般镇16个,包括南蔡村、大孟庄、黄花店、石各庄、陈咀、河北屯、下伍旗、上马台、大黄堡、曹子里、豆张庄、东马圈、城关、高村、白古屯、大碱厂。一般镇

共计2万人。一般镇建设中,将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解决城镇发展问题。

(4)中心村——58个,每个中心村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人左右。

武清区中心村一览表

所属乡镇、街道办个数中心村名称

陈嘴2 渔坝村、艾蒲庄

上马台1 大康庄

大黄堡3 后蒲棒、代庄子、东八里台

高村乡2 牛镇村、大周村

大王古1 小王古

汊沽港3 六道口、西肖庄、苑家堡

城关3 草茨、小屯、大桃园

豆张庄2 西柳行、南双庙

梅厂2 灰锅口、小雷庄

下朱庄1 南北新庄

黄花店2 鱼市庄、八里桥

石各庄1 熬嘴

王庆坨1 大三河增

白古屯2 东马房、大魏庄

河西务4 大沙河、羊坊、扶头、孝力

大孟庄3 后幼庄、昭阳寺、大压虎寨

南蔡村4 郭官屯、韩羊坊、八百户、赉粮务

崔黄口4 东赵庄、大宫城、后巷、东粮窝

大良1 双树

曹子里4 小高口、西掘河、后苏庄、郭家庄

泗村店3 太子务、旧县、南马房

东马圈2 张标垡、董标垡

下伍旗3 河各庄、陈庄、忠义

河北屯3 桐高村、南口哨、东苏庄

大碱厂1 长屯

合计58

(5)基层村

根据《天津市小城镇、新农村布局规划》相关要求进行设置。

2.1.1 城乡职能结构

(1)新城——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新城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协调新城和乡镇之间的关系,努力完善城市功能,积极发挥其对京津城市带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吸引、辐射和服务作用。(2)中心镇——是联系新城与一般镇的纽带,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武清区乡镇产业基地,农副产品的集散点,具有一定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3)一般镇——是联系中心城镇和村庄的纽带,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周围的村庄具有一定的辐射效应和集聚能力。一般镇

应按基础条件、资源状况、发展水平围绕中心镇适当进行归并,以发展为大城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缩小城乡差距。

(4)中心村、基层村——是农业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按照一定的地缘关系,实施迁村并点,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2.1.2 城乡交通

(1)公路

辖区内公路网规划分为高速公路网规划和一般公路网规划两个层次,区内高速公路以新建为主,一般公路以提升道路等级和提高路网系统性为主。除现状京沪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津保高速公路外,辖区内规划国道112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唐廊高速公路、京津高速联络线等4条高速公路。

一般公路包括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和三级公路。一级公路包括京津公路、京福公路、津同公路、京福支线(南东路)、廊大公路、武宁公路、杨北公路、津永公路、武香公路、宝武公路、津杨公路、津围公路、梅丰公路等,其中京津、京福、津同公路为国道;二级公路包括青龙湾左堤路、杨王公路、碱东公路、梅石

公路、来鱼公路、高王公路、武旗公路、良刘公路、北宝公路等;三级公路包括武落路、杨六路、二淀路、高村路、大旗路、白河路、霍崔路、后崔路、津崔路、北黄路、黄花店路、上马台路、马杨路、杨石路、杨聂路、韩汉路、安王路等。

高速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100米,国家一级干线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0米,其余一级干线公路红线控制宽度60米,二级、三级公路红线控制宽度分别为40米和30米。

(2)快速路

天津市中心城区与武清新城之间规划京津快速路和外环线北延长线两条区间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分别为80米和60米。

京津快速路南起中心城区外环线,北至武清新城规划外环东路,利用、改造现状京津公路;外环线北延长线为将中心城区外环东路向北延长至武清新城外环东路。

由外环东路、外环北路、高王路、前进道和京津快速路组成武清新城快速环线,前进道红线控制宽度为85米,外环东路、外环北路、高王路和京津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为80米。

(3)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京山铁路、津蓟铁路、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汊周铁路联络线、蓟港联络线、京山津霸联络线等高速、城际、普通等3种形式的多条铁路从武清区内通过。

普通铁路最外侧轨中以外各32米、规划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线位两侧各50米范围内为铁路控制用地。

京津城际铁路在规划新城南侧设武清站;京山铁路上的杨村车站、豆张庄车站、落垡车站维持现有用地规模;津蓟铁路上的崔黄口站、曹子里站在既有站场线基础上每个车站增加2条股道;京九铁路津霸联络线上的汊沽港车站维持现有用地规模;蓟港联络线上规划建设上马台站。

(4)机场

在太子务或高村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5)公共交通

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城至中心城区、新城至村镇、新城内部3级公共交通网络。将轨道交通由中心城区引入武清新城。以武清区公路和新城内部道路为依托,开辟常规公交线路。每个中心镇各安排一处公交客运站。

(6)治安检查站

根据我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总体部署,拟在武清区与外埠交界的王庆坨(津霸公路)、大沙河(京津公路)、大王古(旗良路)、东马圈(104国道)、河北屯(武香路)等五处建设治安检查站。

2.1.1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

(1)水源

除新城外,武清区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主要由地下水提供,应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加强利用农村低洼地和人工水库,

在丰水季节多蓄水,以满足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

(2)排水

主要由区内几条主要河道——北运河、龙凤河﹑机排河﹑永定河﹑青龙湾河等河道进行农田排沥及农业灌溉。

(3)电力

建设南蔡500千伏变电站、大孟庄220千伏变电站、六里庄220千伏变电站、石各庄220千伏变电站、武清城西220KV变电站,完善110KV变电站及35KV变电站的建设,达到每个乡镇有一座变电站,形成坚强而灵活的主网架。

(4)燃气

新城以外的中心镇、一般镇,有条件的可采取管道天然气供气,天然气管网达不到的地区可采用压缩天然气。

(5)通信

各中心镇镇区建设模块电话局,并以电缆联接至各村庄,达到村村通电话。

(6)供热

新城外的各中心镇及村庄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供热,根据各镇区及村庄的规划规模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可适当进行地热的开采用于采暖。

2.1.1 城乡生态保护

(1)环境功能区按天津市空气环境功能区划执行,大型公园、生态湿地、防护林生态廊道等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一级标准,除上述地区以外的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规划范围内的地表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2020年达到Ⅳ类标准。水库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地下水取水区域为水体保护区,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3)噪声环境标准按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执行。

2.2 城乡空间管制

为协调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引导城镇各项用地建设,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对辖区进行空间管制区划,将辖区范围内所有用地划分为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协调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四类空间管制分区。

2.2.1 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以及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通道。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主要行洪通道、风景区核心景区。

武清辖区内属这类管制区的地区包括津西北森林生态屏障、大黄堡湿地保护区核心区、港北森林公园核心景区、黄庄水库、

南湖水库、上马台水库、王庆坨水库和规划泗村店水库、北部水源保护地、一级二级河道及两岸防护用地。

该类区域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12%。该类地区严格禁止各类建设活动,对已有的其他建筑物和构筑物无条件拆除。

2.2.2 控制建设区

控制建设区是指辖区范围内具有重大自然和人文价值的场所与空间、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以及建设可能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区核心景区、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绿色生态廊道、主要行洪通道等。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规划大黄堡湿地保护区缓冲区、港北森林公园景区、区域内基本农田、南部滞洪区等。

该类区域面积约661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42%。该类地区应按照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建设行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特殊情况的开发建设活动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在监控下进行。根据《天津市蓄滞洪区管理条例》,在蓄滞洪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

2.2.3 协调建设区

协调建设区是指禁止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以外

的地区。

该地区涵盖武清区域内的沙化土地及规划首都第二机场预留地。

该类区域面积362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3%。该范围内应优先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以及卫生与教育等项目,加强建制镇和村庄建设管理,协调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加强耕地保护,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2.4 适宜建设区

适宜建设区是指本次规划确定的发展轴带上的城镇规划建设地区,该区域内应适当保留部分农田和生态用地。

该地区涵盖了武清新城以及被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等几条交通干线围合的带形区域以及镇区、中心村的建设用地。

该类区域面积约359平方公里,占辖区总面积的23%。该类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应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建设。此区域根据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可开发容量,进行合理的建设。

2.3 文物保护

2.3.1 武清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运河,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泉州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处——御碑苑,文物点126处,总计129处。

2.3.2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现存文物和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有针对性地对各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提出分级保护要求。

2.3.3 加快核定武清区内有保护价值的文物古迹、民宅等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进行保护级别和保护范围的申报审批工作,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

2.3.4 加强运河文化研究,保护运河文化遗迹,继承运河文化精神。

2.3.5 加强考古及对地下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继续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对地下文物埋藏区内的建设,坚持先勘探发掘、后进行建设的原则。

2.4 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2.4.1 坚持保障经济发展和保护土地资源相统一,统筹安排各类用地。

2.4.2 在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2.4.3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和衔接。 2.4.4 严格保护涉及公共利益和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土地资源,如耕地、林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

2.4.5 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强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的监控和管理,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4.6 创新耕地占补平衡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按照占次补优和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

方式补充耕地。

第三章新城性质与规模

3.1 性质与职能

3.1.1 性质

武清是京津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京津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

3.1.2 职能

(1)京津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

(2)区域交通枢纽结点以及服务主导产业和京冀乃至更广阔区域的商贸物流基地;

(3)天津联系首都方向的桥头堡(门户),适宜创业、居住的新兴城市;

(4)辖区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商贸信息服务中心。

3.2 发展目标

武清新城要围绕为京津两市服务,为港口服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保税物流、居住休闲、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京津之间“明珠新城”、天津的“第一新城”。

3.3 新城规模

3.3.1 人口规模

2020年武清新城人口规模为50-60万人。

3.3.2 人口引导与人口素质

(1)积极推动新城内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新城人口的集聚。

(2)积极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和新城转移。

(3)提高义务教育和全民教育水平,增加新城教育资源吸引力,提升新城整体人口素质。

3.3.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新城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

第四章新城空间布局及分区指引

4.1 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

规划研究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控制城市无限蔓延,确定新城合理规划范围,促进新城紧凑发展。弱化规划期人口、用地规模的限制,在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范围内,通过构建合理的新城布局结构和形态,应对新城不同发展速度、发展机会带来的不同规模的空间需求。

规划确定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范围为: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联络线,南至辖区行政区界,西至京沪高速公路、京津城际铁路线,北至京津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17平方公里。

4.2 分片区发展指引

规划将新城及周边协调控制区内不可建设用地、生态调节开敞空间等构成新城基本骨架,并以它们为分割划分成13个片区,

每个片区规模在10平方公里左右。不同片区分别形成各自的主导功能以及服务核,并明确控制要素(开发期限),通过发展轴线进行联系。

4.2.1 中心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是新城的核心区域,由行政办公、文体医疗中心及雍西生活区组成。结合京津城际铁路的建设,在客运站的附近规划建设商贸服务中心。

4.2.2 武清开发区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6平方公里,包括武清开发区一期、二期、软体区及逸仙科学工业园,是新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地区。

4.2.3 城西综合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1平方公里,是新城向西拓展的主要区域,主要发展居住与教育科研功能。在片区内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新城西部的次中心。

4.2.4 城东综合片区:规划片区面积8平方公里,是新城东部旧城改造实施区域,主要包括东部居住区、徐官屯经济区、运河东商务区、军事用地等。

4.2.5 运河生态文化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4平方公里。北部为运河生态区,预留大面积生态绿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南部为运河经济区,沿运河两侧建设商业服务、餐饮娱乐设施,形成特色商业带,体现运河文化,同时运河畔也规划部分高档住宅区。

4.2.6 特殊发展控制片区:规划片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一旦首都第二机场落户武清,现状军用机场将迁走,对该地区进行预留控制,作为新城的发展备用地。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查看大图) 一、杭州市城市现状(2005年) 二、规划期限与目标 1、规划期限 近期:2001~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展望到2050年左右。 2、规划目标 杭州市发展目标:经过20年的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发挥杭州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在全省的整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和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逐步把杭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本轮规划的主要指标如下表:

三、城市规划布局: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结构图 200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国函[2007]19号),在批复中明确了杭州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确定了“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即:从以旧城为核心的团块状布局,转变为以钱塘江为轴线的跨江、沿江,网络化组团式布局。采用点轴结合的拓展方式,组团之间保留必要的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从此杭州市城市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

●一主三副:一“中心城区”三“副城: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 ①中心城区:即一主三副,由主城、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城组成。承担生活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科技教育、文化娱乐、都市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功能。逐步形成体现杭州城市形象的主体区域。 ②江南城:由滨江区、萧山城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是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沿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公建区和远景城市商务中心,南部为商贸、居住生活区,东、西部为工业区和文教科研区。规划城市人口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千米。 ③临平城:由临平城区、运河镇等组成,是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北部为工业区和配套生活服务区,中部为公建区和居住生活区,南部为物流区。规划城市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6平方千米。 ④下沙城:由下沙、九堡、乔司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北部为教育科研区,南部、西部为工业区,中部及东部临江地区为居住生活区。规划城市人口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4平方千米。 ●六大组团:分成北片和南片,北片由塘栖、良渚和余杭组团组成,南片由义蓬、瓜沥和临浦组团组成。 六大组团的功能主要在于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及产业等功能的扩散,形成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功能齐全、职住平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组合城镇。

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西青区概况 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定位与战略 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第一节农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第三节未利用地结构与布局调整 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措施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引导与管制措施 第六章农用地保护与利用 第一节耕地保护与利用 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第三节其他农用地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七章建设用地调控 第一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八章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 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维护 第九章土地整治 第一节土地整治目标 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区域 第十章街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第一节街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指标的确定 第二节街镇土地利用调控方向 第十一章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附表

前言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市级规划》),以“保护耕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为原则,编制《天津市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增强西青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西青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全区行政辖区范围内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调控的战略性规划,是全区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依据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实事求是,以下达给西青区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下限,以建设用地总量特别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上限,充分与《市级规划》相衔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统筹安排各类各业用地,妥善处理保护耕地和保障建设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原则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2、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统筹城乡,推进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规划任务 落实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给西青区规划调控任务,强化西青区土地用途管制,引导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 1、落实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严格的管控措施; 2、划定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制定差异化管控措施,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通过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措施推进城乡统筹,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3、建设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引导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统筹安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三、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总体规划(doc 44页)

城市总体规划(doc 44页)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 2.1.2 充分发挥天津城市的综合优势和潜力,基本建立与现代化大城市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2.1.3 优化整合城市布局结构,近期优先建设津滨带状走廊,基本建成大天津空间格局; 2.1.4 初步形成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基本功能和风貌,发挥"五举之首"的作用; 2.1.5 基本建成以"三港、两高、两快"为核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1.6 切实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加大环境建设的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建设最适宜创业与居住的生态文化型城市; 2.1.7 实现区域空间整合与产业接轨,基本建成市域城镇空间合理布局体系; 2.1.8 实现"环保创模"和建设园林城市的目标。 2.2 近期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 规划层次图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至2030年。(二)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即市域范围,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其中,中心城区总面积1507平方公里,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 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2020年城市人口500万(2) 2011-03-2910:25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秩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 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鲁木齐市建成:我国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和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 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 (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 (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

天津市空间发展双城双港战略整体规划

天津市空间发展"双城双港"战略规划征求民意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 !--splitnewspage-->

总体战略示意图相向拓展!--splitnewspage--> 滨海新区发展策略示意图一核

!--splitnewspage--> 中心城区发展策略示意图一主两副沿河拓展!--splitnewspage--> 天津市文化中心总平面图 !--splitnewspage-->

2006年7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该规划进一步调整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定位,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指导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去年5月开始,组织开展了《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和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城市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结构等重大问题作出展望和安排。 按照高起点规划的要求,我们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设计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团队共同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开展了港口集疏运、盐田利用等多项专题研究,并邀请规划、交通、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反复研讨和论证。 市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先后十几次现场办公,听取汇报,深入讨论研究。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对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审议。规划部门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从6月3日至12日,用10天时间充分听取、广泛征求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方案,为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保障。 征求意见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推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深入扎实开展,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天津、建设天津、发展天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同时开辟专门展厅进行展示。有关组织单位还设置专线电话、电子信箱和意见箱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充分吸纳并体现到规划成果之中。 展示地点:天津市规划展览馆一楼公示区 通讯地址:河北区博爱道30号邮编:300010 联系人:赵利华 意见建议投递方式: 电子邮件:zlgh@https://www.doczj.com/doc/f716920471.html, 电话:24457387 联系人:刘成哲 一总体战略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图)

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2000年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在一定时期内对指导济南的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等发展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省会济南各项事业步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济南市的行政区划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济南市人民政府适时提出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申请。根据建设部《关于同意修编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规函[2003]255号)的精神,编制《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 第2条本规划为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区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注重市域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注重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空间管制的要求;注重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促进城市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4条规划原则 ⑴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协调好济南与区域、城市与周围县(市)的关系,优化人口、资源、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⑵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自然保护区、山林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制,创造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 ⑶坚持公平和谐的原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合理布局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需求,倡导公众参与,实现区域公平、城乡公平、个体公平和代际公平。 ⑷坚持资源节约的原则。按照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合理确定城乡建设标准。 ⑸坚持规划协同的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同步编制、协调一致。 第5条修编重点为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规模调整、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综合交通、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等。 第6条规划基本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⑶《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 ⑷《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 ⑸《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⑹《济南市城市空间战略及新区发展研究》

城市规划的主要图纸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 3.附件 (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构成如下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包括文本和图纸两大部分。 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的内容要求 (1)总则: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主管部门和管理权限; (2)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则: a.各种使用性质用地的适建要求; b.建筑间距的规定; c.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规定; d.相邻地段的建筑规定; e.容积率奖励和补偿规定; f.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的配置和管理要求; g.有关名词解释; h.其他有关通用的规定。 (3)地块划分以及各地块的使用性质规划控制原则、规划设计要点; (4)各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前者是必须遵照执行的,后者是参照执行的。 a.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用地性质; b)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 c)建筑控制高度; d)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 e)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 f)交通出入口方位; g)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b.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 a)人口容量(人/hm2); b)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c)建筑色彩要求; d)其他环境要求。 2.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内容要求 (1)位置图,图纸比例不限; (2)用地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分类画出各类用地范围(分至小类),标绘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必要时分别绘制; (3)土地使用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画出规划各类使用性质用地的范围; (4)地块划分编号图,图纸比例1/5000,标明地块划分界线及编号(和文本中控制指标相对应); (5)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1000~1/2000,图纸标绘以下内容 a.规划各地块的界线,标注主要指标; b.规划保留建筑; c.公共设施位置; d.道路(包括主、次干道、支路)走向、线形、断面,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及规划图

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简介 一、规划期限、规划层次与范围 1、规划期限 近期:2011年至2015年 中期:2016年至2020年 远期:2021年至2030年 远景:2030年以后。 2、规划层次与范围 规划分为二个层次,即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西昌市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8镇29乡共37个乡镇,总面积2655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西昌市区6个街道办事处和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400.72平方公里。 二、市域村镇体系规划 1、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做强城区,吸纳人口;突出特色,分区统筹;城乡一体,设施均衡;社会和谐,保障公平。 2、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城镇化水平为58%,中期城镇化水平为65%,远期城镇化水平为75%。 3、村镇体系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带多点”的村镇空间结构。“一心”是指中心城区,“一带”是指安宁河谷村镇发展带,“多点”是指围绕一心一带分布的若干村镇。 4、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一级1个:中心城区(含四合乡、高枧乡、川兴镇、西郊乡、海南乡、经久乡、马道镇、太和镇、小庙乡、西乡乡、高草乡、裕隆乡和安宁镇的部分行政辖区范围) 二级3个:重点镇(礼州镇、佑君镇、黄联关镇); 三级10个:重点乡集镇(西溪乡、月华乡、琅环乡、樟木箐乡、黄水乡、阿七乡); 四级42个:中心村(其中12个乡驻地) 5、市域综合交通 (1)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西昌主要对外交通通道,重点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以此提升西昌与国内交通网络的连通度;优化市域公路网络,提高等级与密度,以此加强西昌中心城市对市域和凉山州的交通辐射力;构建和完善西昌中心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西南地区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2)公路交通 规划形成“一环两竖五放射”的公路网主构架。 “一环”:围绕西昌中心城区和泸山邛海风景区的公路环路; “两竖”:贯穿安宁河谷的南北向快速通道(由现状雅攀高速公路西昌段改造而成),以及西移到安宁河西侧的新规划雅攀高速公路; “五放射”:雅攀高速公路南、北段(国道108)、西昭高速公路、西巧公路(省道212)、西盐公路(省道307)。 (3)铁路交通 规划建设成昆高速铁路新线,其中西昌段选择在安宁河西侧南北向通过。 (4)水运交通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 划方案 1

-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 ]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 ]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 ]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 - )>。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至。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 )>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 -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它安排的意见。 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空间资源与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系; 1.5.2 加快天津区域都市化发展进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京津大都市圈中,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接轨与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5.3 突出"海河"和"海岸带"综合开发的龙头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注重城市特色和文化品位,整体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1.5.4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用地,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和乘数效应;

城市总体规划图则

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图纸比例为1/5万—1/20万。 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1/10000—1/25000。小城市可以用1/5000。标注以下内容: (1)、分类划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2)、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3)、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4)、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 (5)、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的范围。 (6)、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7)、重要的地名和街道的名称; (8)、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该绘制城市用地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应该标明以下内容: (1)、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2)、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3)、活动性地下断离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 (4)、按照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5)、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葬范围; (6)、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城镇体系总体布局、交通网络和重要基础设施布局、重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 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内容和比例同现状图。 6、郊区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图纸应该标明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区范围、界线; (2)、村镇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等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和控制范围; (3)、对外交通用地及需与城市隔离的市政公用设施、水源抵、危险仓库、火葬场、墓地、垃圾处理消纳地等的布局和控制范围。(4)、农田、菜地、林地、园地、副食品基地和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的布局和控制范围。 7、近期建设规划图。图纸内容和比例同城市总体规划图。 8、各项专业规划图(均需相应的各项现状图)。 (1)、道路交通规划。标注客运货运、自行车、步行道路的走向、主次干道走向、红线宽度、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厂、公共停车厂的位置和范围,铁路线路及站场、公路及货场、机场、港口、长途气车站等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2)、给水工程规划。标注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位置,给水分区,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规模及位置; (3)、排水工程规划,标注排水分区界线,排水管渠干线位置、走向、管径和出口位置,排水泵站和其它排水建筑物规模位置,污水处理场位置、用地范围。 (4)、供电工程规划。标注供电电源位置和用地范围,变电站位置、名称、电压等级,供电线路走向、的电压等级,供电线路走向、敷设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电压等级; (5)、电信工程规划。标注各种通讯设施为止,通讯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主要邮政布局,收发汛区、微波通道等控制范围; (6)、供热工程规划。标注供热热源位置和用地范围,供热分区、热负荷供热干管只向、管径、敷设方式; (7)、燃气工程规划。标注气源为止,输配干管走向、压力、管径、调压站、贮层站位置和用地范围; (8)、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标注市、区级公共绿地用地范围,苗圃、花圃、专业植物园等绿地范围,防护林带、林地范围,风景名胜区位置和保护范围,河湖水系范围; (9)、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明主要环卫设施的布局和用地范围; (10)、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标明主要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排放单位名称;环境保护规划图标明规划环境标准和环境区分质量要求,治理污染的措施; (11)、防洪规划。标明各类防洪工程设施位置、走向,防洪设防地区范围、洪水流向,排洪设施位置、规模; (12)、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标明防护分区,疏散区位置,贮备设施位置,主要疏散道路以及各类人防工程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工程位置及范围;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明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区分布、名称和范围,各类保护区的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近期实施保护修整顶目的位置、范围,建筑高度控制范围与要求,以及其它保护措施;

最新版武清新城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 第三章新城性质与规模 第四章新城空间布局及分区指引 第五章新城用地布局 第六章新城生态系统 第七章新城景观规划 第八章新城道路交通规划 第九章新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十章环境保护、环境卫生规划 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 附录1 《天津市武清新城总体规划(2006-2020年)》强制性内容 第一章总则 1.1 为了顺利实施武清新城总体规划,推动武清区特别是新城的建设发展,落实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

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1.2 本规划以下列法规、文件作为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 (3)《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4)《武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5)《武清区发展战略研究》 1.3 规划期限 近期2006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1.4 武清辖区尤其是新城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所称武清辖区是指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武清区范围内的地域。包括新城(杨村、徐官屯、下朱庄、黄庄、东蒲洼)和24个乡镇(崔黄口、梅厂、河西务、王庆坨、城关、石各庄、南蔡村、大良、大王古庄、下伍旗、河北屯、大孟庄、大碱厂、汊沽港、陈嘴、黄花店、泗村店、东马圈、高村、白古屯、豆张庄、曹子里、大黄堡、上马台),还包括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武清农场和军事用地,总面积1573.5平方公里。 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龙凤新河,南至前进道、杨北公路,东起武旗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至龙凤河故道,总面积约86平方公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图集

( 2017-2035年)上 海 市 城市 总 体 规 划 图 集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7-2035年) 图集上海市人民政府二〇一八年一月发布 二〇 一八 年一 月发 布

目录 1-1 上海市域规划范围图 3-1 上海市域用地现状图(2015年) 3-2 上海市域现状影像图 4-1 上海市区位图 4-2 上海和近沪地区生态协调图 4-3 上海和近沪地区综合交通协调图 4-4 上海和近沪地区战略协同区图 4-5 上海市域空间结构图 4-6 上海市域城乡体系规划图 4-7 上海市域公共活动中心网络规划图 4-8 上海市域生态空间规划图 4-9 上海市域农业空间规划图 4-10 上海市域城镇空间(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图 4-11 上海市域文化保护控制线规划图 4-12 中央活动区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 4-13 上海主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4-14 上海主城区绿地网络规划图 4-15 上海市域城镇圈规划图 5-1 上海市域科技创新布局规划图 5-2 上海市域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规划图

5-3 上海市域干线道路系统规划图 6-1 上海市域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引导图 6-2 上海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6-3 上海市域蓝网绿道建设规划图 6-4 上海市域风貌分区图 7-1 上海市域生态网络规划图 8-1 上海市域绿线蓝线紫线规划控制图 总图:上海市域用地布局规划图 浦东新区战略指引图 黄浦区战略指引图 静安区战略指引图 徐汇区战略指引图 长宁区战略指引图 普陀区战略指引图 虹口区战略指引图 杨浦区战略指引图 宝山区战略指引图 闵行区战略指引图 嘉定区战略指引图 金山区战略指引图 松江区战略指引图

城市总体规划范本

城市总体规划范本 1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纲要公示 作者:市规划局点击数:27 一、公示内容 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30年)纲要 公示 一、上轮规划回顾 1、城市总体规划要点 2

2、上轮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1)对池州市经济和城镇化的迅猛发展估计不足,城市规模、城镇化水平和GDP已接近或超过远期(2020年)的水平,因此对以后的发展已失去指导意义。 2)原有规划采取在传统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发展策略,但随着沿江开发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对池州市快速的空间集聚过程考虑不足,缺乏对中心城市和沿江产 业带快速崛起的应对策略。 3)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区际协调、城乡统筹、资源 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尚需进一步深化。 二、规划背景 国家层面:科学发展观(增长方式转变城乡统筹发展) 中部崛起战略和二次产业转移 省域层面: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带的构建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生态示范区 地方层面:快速工业化和生态建设的矛盾 3

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空间集聚 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平台 三、规划原则 1、以科学发展观为城乡规划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2、以生态建设、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为前提,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低碳城市创造条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以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突出池州的城市特色、地域文化,保护和合理利用人文资源,走健康城镇化、特色城镇化的道路。 三、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 -2030年 近期为 - 远期为 -2030年。 4

四、规划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范围为市域行政管辖范围,包括一区三县,面积8272km2。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规划划定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包括池阳、秋浦、江口、里山、马衙、墩 上、梅龙、秋江八个街道办事处和涓桥镇,其中涓桥镇作为近郊城镇与中心城区具有较密切的联系而划入规划区范 围。规划区总面积为1080km2。 五、规划重点 1、依据城乡统筹原则,分析市域城镇空间格局,确定市域城镇体系和支撑系统规划。将市域视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居民点布局、产业布局、交通组织、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支撑系统规划。 2、从加强区域空间集聚、带动区域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针对现状城镇规模小而布局分散 5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十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十 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1)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为l/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 (2)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或1/25000小城市可用1/5000。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a.按《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分类画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b.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c.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d.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 e.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的范围; f.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g.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h.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a.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面坡度的范围、界线、参数; b.潜在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溶洞、泥石流、地下采空、地面沉降及各种不良性特殊地基土等)空间分布、强度划分; c.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烈度及灾害异常区; d.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 e.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 f.城市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确定适宜性区划。(包括适宜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 (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城镇体系总体布局、交通络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主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旅游区布局。 (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地 (6)郊区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a.城市规划区范围、界线; b.村镇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等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和控制范围;c.对外交通用地及需与城市隔离的市政公用设施(水源地、危险品库、火葬场、墓垃圾处理消纳地等)用地的布局和控制范围; d.农田、菜地、林地、园地、副食品基地和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的布局和控制范围。 (7)近期建设规划图。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

2014一级建筑师考试考点: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以下各项 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⑴前言: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 ⑵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 ⑶市(县)城镇发展: a.城镇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 b.预测城市化水平; c.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城镇; d.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 e.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政策 ⑷城市性质,城市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⑸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 a.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b.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c.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城市风貌和特色; d.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及环境综合整治;

e.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和副食基地的布局,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控制范围。 ⑹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 ⑺各项专业规划; ⑻3~5年内的近期建设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投放、住宅建设等; ⑼实施规划的措施。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⑴市(县)域城镇分布现状图。图纸比例为l/50000~1/200000,标明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 ⑵城市现状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1/10000或1/25000,小城市可用l/5000。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a.按《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l37_2011)分类画出城市现状各类用地的范围(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b.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对外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 c.商务中心区及市、区级中心的位置; d.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 e.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的范围; f.园林绿化系统和河、湖水面; g.主要地名和主要街道名称; h.表现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 ⑶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图纸应标明以下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