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淡与深的交融——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目送》文本解读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无意中接触到这篇文章,正值自己工作、生活诸多不如意,与父母又不愿多谈之时。每每眼前闪过熟悉又相似的片段,不禁潸然泪下。

文中的龙应台,是作为母亲,也是作为女儿。作为母亲,三次目送儿子的离去;作为女儿,三次目送父亲的离去,直至永远……长长牵引的目光,连接着生命的起点到终点的整个过程,渐行渐远的背影,蕴积着渐远渐浓的至深亲情。

作者共刻画了六个生命场景,目送儿子华安从六岁入小学到他十六岁离别母亲去美国读书到他二十一岁读大学,母亲看着儿子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有欣喜,有惆怅,更有失落。雏鸟飞离巢穴是生命的必然,做母亲的除了目送他一步一步走向理想、抱负和幸福,除了依依不舍的放手,除了深深的祝福和精神上的支持,别无所求。

而作为女儿,作为已经成家立业的成年女儿在与父亲的有限相处中,三个目送的场景:初回台湾时,父亲尚身强体健、声如洪钟,十几年后,父亲只能坐在轮椅上无助的望着女儿发呆,而最后的最后,女儿在风雨中目送父亲走完最后一程……每个生命从降临人世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除了珍惜每一个和父母相处的有限时光,除了道声珍重和祝福,我们无法挽留。

生命在一程又一程的目送里,成长、成熟、衰老乃至消逝。文字也在一行又一行的叙写中相随、感动、加深、铭记。

触动心灵的对比

华安上小学的那天“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幼小的孩子充满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慌,对母亲的依恋。长大后的他,没能让母亲再等到“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甚至“一次都没有”,“他的眼睛望向灰的海,我只能想象。”说不清是什么因由,我们的心门在成长过程中无情地向父母关闭。

“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情感,可以胜过一切,在她的眼中,孩子永远都是茫茫人海中最清晰的那一个。

父亲送“我”去大学教书的时候,开着小货车,帮我卸行李,启动引擎后却又不忘“把头伸出来”嘱咐,言语间满心的歉疚和遗憾。然而,十几年时光之后,“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已经低垂到胸口。岁月带给人很多,可是又无情地带走很多。看着无法阻止的父亲的渐渐老去,我们只能选择接受。

这些生命实景的写生,其实是每天都在我的身边或是我们身上重复上演的人生真相,情感真实。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发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声音。

深刻鲜明的意象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突然想到一句话“果实是叶子生命的灯芯”,那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果子,便是果树孕育出的结果,尽管枝丫已经沉沉下垂,但丝毫不能阻挡他们对果实的热爱。

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自立过程中,在文章字里行间,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生活的体验杂糅在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灵性的光辉,具有内在的张力。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的背影就在那辆小货车的转弯处消失。空荡荡的巷子,一口皮箱,一个带有些许落寞,些许感动的我。这使我不禁想起,每每早晨父亲在车库目送我的情景,总是急匆匆的我,甚至来不及打一声招呼……无意间透过后视镜,看到父亲那个消瘦而日渐衰老的身影目送着我的车子,酸楚满溢。

最难忘的,莫过于背影消失前的那扇门:“他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门里”,“闪入一扇门”,“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每一次的目送,都由“门”宣告结束,也正是人生中的种种门,串联起了母子、父女无法言尽的亲情:不舍、无奈、感动、永别……

感人至深的哲理

“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

最有感慨的还是作者反复咏叹的这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份与生命本质,生命起点和终点直面相对的坦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一份说不出的落寞,但细细品味却会不自觉默然相契一笑。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如果说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我们只是一个生命或情感的生发点的话,目送则

是连接这一点的长长线,这一点一线无限伸展的是长长的人生。“不必追”,生命的脚步是无法追逐的,我们只有静静等候。

人生每天都在经历分别、目送,文章由凝望起始,又有深深、深深的凝望收束。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些许无奈、丝丝感伤,更多的,希望是一份寄托,一份向往,一份深切的纪念。

淡与深的交融

——龙应台散文《目送》赏析

喜欢看龙应台的散文,特别喜欢看她的《目送》,淡淡的文字,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情感,深深的认识。

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文章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深,深到足以让每一个母亲,每一个女儿热泪满流,但最让我心底一震的是,《目送》里,她注视着儿子和父亲那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的背影,而对于那内心世界里距离越来越深的背影,作者有着的却是深深的理解与欣然接受的旷达情怀,她用淡淡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自然的,别离也是自然的,欣然的理解,欣然的接受,让他飞,让他走,不必执着的不放手。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作者一开始似乎预示着这样的结局:孩子总有一天是会长大,会成熟的,那个时候,孩子的人身到他的内心,已完全不再属于母亲了,总有那么一刻,他会因为自己的成长而越出母亲的“树篱”,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也许这对无数的母亲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打击,深深的付出,换来的结局居然是离自己越来越远的背影。或许,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永远无法忘怀孩子小时候几乎完全依附着自己关爱的时刻,这一时刻,孩子的人身,孩子的内心,几乎都是属于母亲的,他受母亲的支配,他心底里紧紧藏着的是母亲。文章中,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是孩子与妈妈之间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经历了这人生的第一次离别,孩子已渐渐适应了没有了依靠的日子,他一步步的走向成长,一步步的远离母亲的怀抱,一步步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时候,母亲已不再是他心里的依靠,甚至成了与他再没有了共同语言的代沟,于是,十几年前的分别一幕是孩子依恋着母亲高大的身躯,委屈的不愿意离开他这把生命的保护伞,十几年后,却成了“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而儿子,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母亲还是那样痴情的目送着儿子的背影,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母亲看到的,是儿子“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儿子与母亲的心灵距离已走得远远的,送孩子上学的时候,“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如果说,母亲曾经深深的植根在孩子的心底,那么,在儿子长大的瞬间,孩子已经把母亲从他的内心世界里不自觉的赶出来了,并且加上了一堵厚厚的墙,一堵有门而母亲却打不开的墙。那仍然还是母亲的孩子,可是,孩子更是孩子自己。母亲再也无法猜透孩子的心,再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了。

母亲与儿子的送别,女儿与父亲的送别,这两者似是截然相反的,对比于儿子的“残忍”,女儿似乎是时时刻刻的爱着父亲,对比于正为儿子疏离而无奈的母亲,父亲似乎旷达的接受着,甚至,父亲还刻意的提醒着自己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此时此刻,这本应由女儿担忧的问题却由父亲首先想到了,而且,他说得那么的旷达,走得那样的潇洒,仿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伤感的事。“我”去看医院里的父亲,“赶回上班的时候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并没有回头,而默默注视着的,是“我”,默默依恋着的,还是“我”。

面对与亲友之间的别离,我们有着的放不开的依恋;面对孩子心灵的疏离,我们感到的是酸酸的楚痛;面对至亲之人的死别,我们心头上涌上的是无尽的悲伤;面对这一个个远离的背影,有谁能做到欣然的接受?如果将文章里的儿子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串联在一起,那就成了一个人必经的人生阶段,很小的时候,你往往会依恋着父母,他们几乎已是你心底唯一的爱;长大的时候,你与父母有了自然的精神疏离,你不由自主的远离了他们;老了的时候,你心底还是爱恋着孩子,但你已经不想要去依恋他,而是希望他不要顾念着你,所以,你选择了潇洒的走,不需要回头。文章里,母亲目送着的是儿子与父亲的背影,同时她目送着的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这人生的规律是自然的,不是孩子已不再爱你,也不是父亲不接受你的爱,只是,爱的深度不同,爱的方式也不同。而你最应该做的,就是旷达的理解,旷达的接受。正如龙应台告诉我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

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真的不必追了,面对他们的背影,淡淡的忧伤是自然的,只是,不必执着的不放手,既然他们选择旷达来爱你,那么,你也旷达的爱他们吧!

片段赏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表层含义是: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延伸思考一下:既然亲情之间是一种渐行渐远的缘份,那么我们得珍惜当下;既然目送的背影是不可逆转的,那么我们得淡然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是一种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人世轮回。

理解了作者的感悟后,你不得不惊叹这话的领悟高度。淡淡的文字背后,如此透彻地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难道不是吗?孩子一天天长大、从少时的绕膝之欢到长大后离别的不回头,这是成长的规律,这是亲情间渐行渐远的缘份,这是你想挽留又无可挽留的一段情缘。作者从一次次的具象的目送中,感悟到了亲情的真谛,感受到了得到与失去间的辨证关系,并用无语的背影来诠释这一切:不必追!

“不必追”是对生命成长的一种尊重。孩子终归是要长大,孩子终归是要远离父母的呵护;孩子总归是要去享受他们自己的蓝天。正如尘世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般,人世间再完美的相守也有分手离别的一天。聚与散,合与分,均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何必执著?何必痛苦?何必纠结?

“不必追”也是对生命从视野中消逝的一种尊重。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老人离世,不要说遗憾,不要说痛苦,不要说自责。人老了,终究是要离开的,这是生命正常的运行轨迹。谁也改变不了,谁也超越不了。一如对生者的道安,对逝者同样应有“挥手自兹去”的淡然。

“不必追”是一种高度理性。于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何必纠缠不休呢?何必在乎他们是否还象儿时那样不停回头呢?何必一定要把自己的所谓经验、所谓呵护,所谓叮嘱一遍遍地交待个没完呢?于老人的离世而言,人死即如风过云散,归于尘土,无知无觉。活着的亲人何必再言其生之如何、情之如何?

“不必追”又是一种近乎手足无措的感性。当缘份注定要渐行渐远时,必定是想追又追不上,想留又留不住,想说又无语,内心的所有感情只能汇成一个毫无作为的表情。这其间,究竟是背影的坚定还是目送者的犹豫?是离开者的忘却还是目送者的痴情,又如何能分得清?

“不必追”是离开者用默默的背影诉说的,也是目送眼光应该读懂的。“不必追”是基于告别的一种理性,也是基于松手的一种理性。“不必追”是一种抉择上的果断,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收藏。

《目送》中的这番感悟,穿透了人世离别的世俗情感表层,触及到了生活与亲情的本原,是对生活的一种顿悟,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