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整理)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整理)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整理)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

实验一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观察

一、目的:

茶树是叶用植物,因此了解叶片的外形及其特征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和识别真假茶都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与用具

不同叶片形态的腊叶标本,不同叶尖形态的腊叶标本、鲜成叶、幼嫩叶、放大镜、绘图用具等。

二、说明:

1.锯齿:叶缘有锯齿,锯齿顶端有一个圆锥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能分泌胶质,在幼嫩时锯齿上还有排水孔,具有排水作用。排水孔因叶片的发育和气孔的出现而消失,残留下棕褐色的斑痕,在放大镜下是一种棕色突起,形似老鹰嘴。

2.茸毛:叶片背面,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嫩叶比老叶多,因此茸毛多少往往是品质良好的特征。茸毛是长形的细胞,细胞壁厚,它的基部大多变曲成为直角形,卧伏在叶背面上,尖端指向叶尖。

3.叶脉:叶脉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脉明显,在叶片的中央部位,主脉两边分出8-15对(少数在5-7对)侧脉。主脉在叶正面呈凹痕,在叶背面呈突起状。侧脉末端伸展到叶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条侧脉相连接,主侧脉构成明显的封闭状的网状结构。由侧脉再分出细脉,细脉向叶缘伸展到锯齿部位的小腺体里。

4.叶尖:叶尖的形状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圆头、钝头、渐尖和急尖。此外,叶尖尖端略有凹陷。

5.叶片形状:以叶的长与宽之比来划分:

圆形:长宽比在2.0一下;

椭圆形:长宽比为2.0~2.5;

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6~3.0;

披针形:长宽比在3.0以上。

6.叶片大小:叶片大小是茶树品种分类的标准之一,以叶面积(叶长×叶宽×0.7)大小来划分,我国分级标准为:

特大叶:叶面积大于60cm2;

大叶:叶面积在40~60cm2之间;

中叶:叶面积在20~40cm2之间;

小叶:叶面积小于20cm2。

四、方法步骤:

取新鲜成叶一片,用放大镜在其边缘观察锯齿着生情况,观察细脉等延伸到锯齿中的情况,再观察侧脉的分布状态、特征、侧脉对数等。另外取幼嫩鲜叶一片,置于70-80℃热水中浸10-15min,注意手捏要轻,取出后用手斜撕,在撕破口处留有白色的下表皮,用放大镜观察茸毛的着生状态,分别取叶形、叶尖的腊叶标本,观察其形态,并区别其不同点。

五、报告内容:

1.绘茶树叶片叶形图,并简述其形态特征。

2.取3个品种茶树叶片各5-10张观察,将结果填入表中。

不同品种叶片植物学特征记载表

实验二茶树分枝习性观测及分析

一、目的意义:分枝是植物有机体最古老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分枝导向植物有机体地上部器官吸收表面的强烈分枝,形成最充分的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物质的能力。

茶树可采的芽叶数量和芽叶重量的构成茶叶产量的主要因子。叶面积状况,叶子和枝条的质量,分枝数目,采摘面的大小及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机能,则是左右芽叶数量和芽叶重量的重要因素。

了解茶树枝条的特性和分枝规律,目的在于通过人为的修剪、采摘等措施来改变枝条见的高产和优质。

通过本实验,要求了解茶树分枝的形式和层次的基本情况,为修剪,采摘打

下理论基础。

二、材料及用具:不同类型的茶苗。茶树﹑钢卷尺﹑测微尺直角器等。

三﹑方法与步骤:每两人为一组进行调查。

1、茶树分枝形式及其特点:

单枝分轴:取自然生长幼年茶树或由根颈抽出的徒长枝。观察明显的主干,短小的侧枝,主茎顶端继续不断向上生长等特点。

合枝分轴:取大茶树枝条,观察主干顶端下边的腋芽代替顶芽继续生长,使枝干偏斜,短面弯曲,树冠呈现开张状态等特点.

2、自然生长下不同年龄茶树的分枝形式:茶树分枝的层次性:取油年龄茶树观察分枝层次。自然生长茶树每年积累一层,到8年生左右基本固定.

茶树分枝的形态:茶树枝条的粗细、长短、数目随年龄面增长,皮色由青-红-棕褐-灰褐.随年龄增长皮孔增大而形成裂纹.观测第一层分枝与最上层分枝的粗细,长短和数目的变化。

3、采剪条件与分枝:茶树分枝的长度、粗度、密度和角度随剪采及管理水平有很大差异,一般未经修剪的茶树分枝稀疏不壮,树冠另乱,采摘面小;经修剪和茶树分枝多而粗壮,枝条粗度随着高度有节奏的逐渐变细、树冠大而浓密、采摘面大。

取经修剪茶树与未经修剪茶树各一株,观察在一般采摘条件下分枝的差异及对树冠形成的影响,并观察比较强壮生产枝与节结枝(鸡爪枝)的形态特点.

4、茶树品种与分枝:茶树品种与分枝关系密切.一般乔木及半乔木型茶树有明显主干,分枝部位较高,而灌木型茶树无明显主干,分枝部位低,不同品种分枝角度、节间长短、枝条色泽、枝条上叶片的着生都有相当差异。

取毛蟹,铁观音,黄旦,福鼎大各茶各一株,详细比较各品种的分枝部位,数目,分枝角度等分枝习性上的差异,并将结果填入作业表中。

四、作业与思考题

1、作业: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品种分枝上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剪采技术。

2、思考题:茶树由单轴分枝转变为合轴分枝的原因何在?

茶树分枝习性观察记载

实验三茶树的生殖器官形态观察

一、目的

了解茶树花、果实、种子的性状及其生育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

茶花及其着生枝条,茶果、茶籽、解剖器、米尺、放大镜、显微镜、绘图用具等。

三、方法与观察内容:

1.取着生茶花的枝条,仔细观察茶花的着生部位在。

2.取发育正常,完全开放的茶花5-10朵按下列内容仔细观测:

(1)茶花有、、和等四部分组成,所以称为完全花。

(2)花冠一般色,少数也有色或色。花冠大小在之间,平均。

(3)萼片数在片之间,多数为片,平均片;花瓣数在片之间,一般为片,平均片。

(4)雄蕊有和组成,雄蕊基部与花瓣。花药与花丝成字形。

(5)雌蕊为雌蕊,有、和组成。子房位,子房上(有无)茸毛。柱头一般裂,雌蕊比雄蕊(高或低)。

3.取发育正常、成熟的茶果5-10枚,认真观察:

(1)茶果是果,成熟时呈色。茶果一般有至室。呈形、形、形、形或形,常见的有室,呈形或形。每室着生个胚珠。

(2)剥开果壳,茶籽外种壳呈色,再剥开种壳,内种皮呈色,子也色

(3)剥开茶籽,观察子叶和胚,区别胚芽、胚茎和胚根,绘图并标明各部分。

实验四茶树植物学的田间观察记载

一、目的:

茶树植物学的田间观察方法是进行茶树栽培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观察掌握茶树生态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很有作用。本实验主要是掌握茶树树冠部分常用的几种植物学田间观察记载方法。

二、说明:

茶树栽培试验研究常用的植物学田间观察记载方法有:茶树营养生长期的物候学观察、茶树生长势的观察、鲜叶机械组成分析、茶树生殖生长的观察、根系生长观察等等。了解这些生态特点和活动规律,就可预测产量和品质的大概,并为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茶树一年中生命活动的现象,与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称为物候期,所以在观察以上内容的同时还须进行气候测定。

三、材料和用具

记载表,干湿球温度表,方框(一平方市尺),钢卷尺,台平称,标签,尺,放大镜。

四、内容和方法:

(一)茶树营养生长期的物候学观察:

1、春季营养芽萌发期

自芽开始膨大至鳞片展开,芽体向上伸长为新梢萌发期;鱼叶展开到驻芽开始形成为新梢伸长期,驻芽开始形成,为新梢开始进入成熟期,各期规定标准如下:

萌发初期:鳞片开展达10-15%;

萌发盛期:鳞片开展达50%以上;

伸长初期:鱼叶展开达10-15%以上;

伸长盛期:真叶展开3-4叶达50%以上;

成熟始期:新梢形成驻芽达10-15%。

观察方法:

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试验区的处理中均匀地随机选取3-5点,在每点上

选取一定面积树冠(1平方市尺),在方框内观察营养芽、鱼叶及真叶开展情况及其数量,平均后计各占地百分率,确定当时茶树处于何种营养生长期,详记附表1、2,每隔2-3天观察一次,观察时间规定在上午8-11时。

2.各轮新梢再发期:

各轮新梢经过采摘留下地小桩上最下1-2个腋芽为观察对象,同时以夏茶前为观察地开始,并记录前轮地采摘时期。

3.冬季休眠期:

最后一批新梢停止生育达50%以上,便作为进入冬眠期。

4.茶树行间温、湿度地测定:

用干湿球温度表置于茶树行间,距离茶树10cm,距离地面高度相当于茶树高度的1/2处,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天气类型进行几次不定期观察,每次观察2个点,取其平均值。

(二)茶树生长势的观察:

茶树生长势包括:a、单株或单丛茶树高度与树冠幅度;b、树冠分枝层次,密度与当年新梢伸育情况。

1.丛高:

从每个小区中以对角线,任意选取10丛茶树,由每丛根颈处测量至树冠面上枝条最多的顶端高度,求其平均值,如果树冠不整齐,枝条参差不一,一最高枝条和一般枝条测量10枝平均。(见附表3)

2.丛幅:

树冠幅度一侧枝最多的两边,测量其直径,如为条栽测量两行间的一个方向,如为丛植测量两个方向交叉,量高度的同时测量丛幅,求其平均值。(见附表3)3.骨干枝

在测量幅度同时测量每丛茶树骨干枝数及骨干直径,然后10丛茶树平均之。

4.生长枝(小桩):选3-5个观察点,用方框放在树冠表面,测定生长枝数量(以采摘面可见的为标准)。

5.新梢生长情况:

在采摘前测量。在每个小区中,随意选取5-10丛茶树,以方框放在树冠面上,统计冠内新梢数量(以树冠面上可见的为准)并测量各种新梢的长度和着生叶数,新梢长度测量方法是由老叶叶腋处量起到芽的基部,以及各种新梢的重量(重量的测定每种新梢采5个自老叶叶腋处采下)。(见附表4)

(三)鲜叶产量由于采摘方法不同有很大差异,每一试验最好从开始到终由1个人或一个组按照标准进行采摘,在同一个上午采完,以减少误差。采后立即进行芽叶组成分析,从大量采叶中任意取样10处。每处取样约50克,拌和后从

中称出20-25克,分析芽叶情况,重复一次,详细按表5、6记录。

五、实验步骤:

由于实验时间拉长,故可根据实验时间安排按下列组合内容进行:

1.春茶时间可进行一下观察:a、茶树营养生长期的观察及茶树行间温、湿度的测定;b、茶树生长势的观察;c、鲜叶产量记载及分析。

2.夏茶时可进行一下观察:a、各轮新梢再发期的观察;b、茶树生长势的观察;c、鲜叶产量记载及分析。

3.秋季时可以进行一下观察:a、休眠期的观察;b、茶树生长势的观察。

六、报告内容:

1.各种记载、分析表;

2.根据各观察项目阐述茶树生长情况。

附表1 营养芽萌发期观察记载表

附表2 营养芽萌发期分析表(略)

注:骨干枝离地面20-30cm部位分枝粗壮的枝条测量

附表4 茶树新梢伸长情况观察记载表单位:枝、厘米

实验五茶树修剪技术

一、实验目的

观察了解茶树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其生理功能,生育规律掌握茶树不同时期的修剪技术、并为茶园改造提供技术依据。

二、材料与用具

不同时期和类型茶树、修枝剪等。

三、操作要点

茶树的定型修剪;

茶树的轻修剪;

茶树的重修剪、台刈等。

四、报告内容:

1.各种修剪的技术要点;

2.根据各修剪特点制定全年修剪计划。

实验六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一、目的意义:

无论是发展新茶园或换种改植茶园,均需要茶树良种苗木,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苗木繁殖的主要方法,它不仅能保持良种固有性状和特性,提供优质苗木,而且繁殖率及土地利用率较高,便于管理。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茶树短穗扦插育苗的操作方法。

二、材料用具:

扦插苗圃地、茶树当年生枝条,修枝剪、锄、锹、喷壶、竹杆、木桩等。三、方法步骤:

(一)苗圃准备:

1.深耕施基肥:将选择好的苗圃地在冬季深翻30cm左右,同时施有机肥,一般每亩施厩肥20-30担,过磷酸钙20-30斤;或菜籽饼200-300斤,过磷

酸钙20斤。

2.整地做苗床:深翻施肥后的苗圃地,要清除杂草石块,扦插前打碎土块做苗床。苗床以东西走向为好,做成宽1.0-1.2m,长5-20m,高15-20cm的畦,畦面应平整。

3.铺扦插土和压实划行:除新垦红壤土做扦插苗圃外,其它土壤作苗圃地时,畦面都必须铺一层5-7cm厚的疏松红壤或黄壤心土作扦插土,心土要铺匀,并稍加压实,使苗床平整,然后在畦面压出扦插行距痕迹,以便整齐扦插,一般中小叶型品种行距8cm,株距2cm。

4.搭遮荫棚:一般采用水平遮荫棚为好。方法是在畦两边每隔2-3m打一木桩或竹桩,桩入土后离畦面高40cm左右,再用竹杆做横、直挡,并用绳子或铁丝将它们固定。同时编好遮荫帘备用。帘子规格视苗木规格而定,但透光率应在60%左右。

(二)插穗选择与剪取:在母穗园中剪取插条。凡生长旺盛、健壮、腋芽饱满、节间较长。半木质化的红棕色枝条均课剪作插条,以当年生枝条为好。插条应在上午10时剪取为佳。

插穗要求“一芽一叶一寸长”,上端切口离叶柄3-5mm,倾斜面与叶片相同,下端切口与上端切口平行,要求随剪随插。

(三)扦插方法:先将苗床表层扦插土充分湿润,待稍干至不粘手时开始扦插。扦插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插穗上端的腋芽和叶柄处,按刺好的行距痕迹插入土中,一般短穗2/3部分入土即可,注意不能使泥土淤塞芽叶。一行插好后,用食指沿着插穗行将插穗周围泥土压紧。

(四)苗圃管理:扦插后关键是浇水和遮荫。插后初期每天浇水两次,发根后减为1次,以保持土壤湿度为原则。遮荫要适度,扦插初期及盛夏遮光率要大,以后逐步除去。此外还要注意除草施肥,防治病虫等。

近年来,短穗扦插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采用塑料薄膜扦插育苗新技术,插后不浇水,且四季扦插。

四、作业:

每个同学现场操作,一个月后调查发根成活情况,并分析成活率高低的原因。

实验七新茶园的开辟和建立

请同学们结合我院茶园基地建设自行设计规划新茶园的开辟和建立程序以及相关技术要点。

茶树栽培学试卷题库

二、名词解释 1.纯茶园生态系统; 2.活动积温; 3.无公害茶; 4.有机茶; 5.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 6.低产茶园; 7.单轴分枝; 8.合轴分枝; 9.茶树有性繁殖;10.茶树无性繁殖;11.生理需水;12.生态需水;13.生物覆盖;14.茶树枝条的异质性; 15.轻修剪;16.定型修剪;17.寒害;18.冻害;19.根外施肥; 五、问答题(包含论述) 1.怎样科学划分中国茶区?中国四大茶区各有何特点? 2.茶树新梢生育有哪些规律? 3.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哪些特点?栽培上要做好哪些工作? 4.光强对茶叶品质有何影响?生产上如何控制? 5.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6.请分析“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理论依据。 7.试述茶树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特点。 8.进行茶树品种搭配有什么意义?怎样做好品种搭配工作? 9.简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 10.何谓无公害茶园?无公害茶园建设有哪些要求? 11.试分析低产茶园的成因,如何改造低产茶园? 12.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掌握哪些技术环节? 13.采取哪些措施可实现茶园保水? 14.茶园施肥应遵循哪些原则? 15.如何解决茶园有机肥不足的问题? 16.有哪些茶园土壤覆盖形式?如何应用? 17.试分析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如何改良? 18.试分析茶园土壤有机质贫化问题,如何改良? 19.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0.各种修剪方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1.简述茶树产生寒、冻害的机理及其防御技术。 22.试述有机茶基地建设与生产技术。 23.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概念和异同点。

24.试述茶叶采摘标准确定的依据及其掌握的方法? 25.怎样做到依树龄、树势留采叶? 26.怎样运用茶树栽培措施调节茶叶采摘的洪峰? 27.茶园水分散失的途径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实现茶园保水? 28.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结构要求? 29.修剪对茶树生育及体内代谢带来怎样的影响 30.修剪对茶树树冠培养起哪些作用?

茶树栽培技术

茶树栽培技术 一、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亚热带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栽培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5-25℃之间,年要求降雨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以酸性红壤、红黄壤、黄壤的丘陵、高山环境为宜;易旱易涝、石灰质、近中性或碱性土壤不宜栽植。 茶叶生产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以后随气温的升高而生长增快,日平均气温15-20℃时生长较旺,茶叶产量和品质较好,日平均气温超过20℃生长虽旺盛,但茶叶粗老质量差,当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茶芽生长停滞进入休眠。我国一般茶叶新梢生育4-5月为最旺盛时期,其次在7-9月。茶叶树新梢不采摘的自然生长,茶叶每年只发2-4轮,管理好,采摘技术措施得当可达到5-8轮新梢。 二、选好茶树品种和茶园地 茶树是一种长寿的常绿树种,定植后可收获几十年。茶树品种的优劣关系到将来投产的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茶园建设:1、基地应远离工业区、城镇、交通干道,基地附近及上风口、河道上游无明显的和潜在的污染源;2、茶园土壤背景及理化性状较好,没有严重的化学肥料、农药、重金属污染的历史;3、生产基地的空气清新,生物植被丰富,周围有较丰富的有机肥源。4、生产基地的生产者、经营者具有良好的生产技术基础,规模较大的基地周围还要有充足的劳力资源和清洁的水资源。 三、种植技术 1、种植方式:良种茶园品种布局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选好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通常当家品种应占70%以上,以早、中生品种为主;搭配品种点30%左右。良种茶园每个品种均应做到集中连片栽植。不宜将品种分散栽种; 2、种植密度:良种茶园要做到合理密植,使之有效地利用光能和地力,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窄畦双行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33米,小行距40厘米,丛距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双行的茶丛按等腰三角形交错排列。单行条栽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格为:行距1.5米,丛距25-33厘米。每丛植2株茶苗。 3、移栽时间:茶苗移栽的最适时期,是在茶苗地上部处于休止、地下根系生长旺盛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移栽容易成活。浙江茶区一般茶苗移栽的适期为早春的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和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这段时期,选择空气湿润,土壤含水率较高的阴天或雨后初晴的天气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风的晴燥天气和下雨天移栽。 4、定植技术:在茶苗定植时,做到现开现栽,保持沟内土壤湿润。扦插苗无主根,根系分布浅,定植时要适当深栽。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栽植时要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于将茶苗向上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与土壤密接。然后再适当加点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在茶苗基部覆盖些松土,使植后雨水便于渗入根部。移栽后要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的材料,可用于茅草、柴禾、稻草、麦秆等。 5、定型修剪:定型修剪是通过解除茶苗顶端生长优势,刺激腋芽萌发,促进侧枝生长,达到增加分枝、培养骨架、塑造树型的目的。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

《茶树种植技术》试卷

《茶树种植技术》试卷 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 本试卷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 1、下面属于重修剪最主要作用的是:() A. 培养骨干枝 B.提升茶树树势 C. 控制树冠高度和平整度 D. 调节生产枝密度和粗壮程度 2、下面属于台刈的操作方式的是:() A. 在一级骨干枝离地10公分处剪去以上部分 B.剪去二级骨干枝以上部分 C. 在离地12-15公分以上剪去主干枝条 D. 剪去四级骨干枝以上的生产枝 3、关于长白蚧寄生茶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长白蚧吸附在茶树嫩梢上吸收嫩叶上的汁液危害茶树 B.以成虫危害茶树最为恶劣 C. 茶树毁灭性害虫 D. 可以施用石硫合剂配合封园进行 4、下面关于蓟马危害茶树说法正确的是:() A. 吸附在茶树嫩梢上吸收嫩叶上的汁液危害茶树 B.以成虫和若虫危害茶树枝干 C. 茶树毁灭性害虫 D. 可以施用石硫合剂配合封园进行 5、下面属于病虫草害农业防治措施的是:() A. 诱杀 B.深耕 C. 喷农药 D. 培养天敌 6、下面属于物理防治病虫草害措施的是:() A. 诱杀 B.深耕 C. 喷农药 D. 培养天敌 7、下面农药类型在茶园中禁止使用的是:() A. 植物源农药 B.生物源农药 C. 矿物源农药 D. 乐果 8、关于鲜叶采摘对茶树生育的影响,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摘可以改变茶芽的萌发轮次 B.采摘可以改变植株各部分的生长比例 C.一定程度的采摘能促使茶树开花和结果 D. 采摘改变了茶树的物质积累 9、关于鲜叶采摘标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幼嫩采摘的对象一般是芽头或一芽一、二叶初展 B.适中采是指当新梢长到一芽三、四叶时,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C.要做名优绿茶一般都应采用幼嫩采 D. 粗采指当枝梢充分成熟,大约有十叶时才开始采摘 10、关于茶树合理采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摘应因树制宜,从新梢上采下的芽叶,须符合某一茶类加工原料的基本要求 B.采摘不能兼顾不同等级或者不同茶类的加工原料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实验2 茶树分枝习性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茶树枝条的特性的分枝规律,目的在于通过人为的修剪、采搞等措施来改变枝条间的关系,改变茶冠的构成和形状。 通过本实验,要求了解茶树树冠形成的基本情况,为修剪、采摘提供依据。 二、内容说明 (一)茶树分枝形成及其特点 1.单轴分枝 顶芽生长势强,主干向上生长,侧枝生长比主干细小,缓慢。幼年期茶树及徒长枝属于这种分枝方式。 2.合轴分枝 主干顶端的生长点常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而侧芽则生育旺盛,形成了不断分枝的密集形式。 3.鸡爪枝分枝 是合轴分枝的一种特殊形式。茶树经长期采摘,茶树顶端分枝细小,细节很多,节间很短,形似鸡爪。 (二)自然生长下不同年龄的茶树分枝形式 不同年龄的茶树具有不同的分枝层次。一般自然生长的茶树每年积累一层,到8年左右基本固定。茶树枝条的粗细、长短、数目,随年龄而增长,颜色由青→红→棕色→灰褐,随年龄增长皮孔增大而形似裂纹。 (三)修剪、采摘与分枝 茶树分枝的长度、粗度、密度、角度等,随剪采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未经修剪的茶树分枝稀疏而不壮,树冠零乱,采摘面小;经修剪的茶树分枝多而粗壮,枝条粗度随高度而逐渐变细,树冠大而浓密,采摘面大。 (四)茶树品种与分枝 茶树品种与分枝关系密切,一般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高;而灌木型茶树则无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较低。不同品种的分枝角度、节间长短、枝条色泽等都有相当差异。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 不同品种的茶树,自然生长和栽培的茶树各一块。 (二)设备 钢卷尺、量角器、测微尺等。 四、步骤及方法 (一)每二人为一组,在各类茶园中依次观察分枝方式,比较自然生长和剪采后茶树在分枝方式、粗度、长度、角度等方面的差异。 (二)观察自然生长茶树、人工修剪,比较各其分枝部位、数目、角度等分枝习性的差异,并将结果填入表2-1中。 五、作业 1.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不同茶树年龄时期的分枝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剪采措施。 2.将表2-1茶树分枝习性观察记载表交上。

第一章 蔬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续)

第四节蔬菜的产量形成 1.蔬菜产量是田间收获的产品的鲜物重量; 2.生物产量由光合作用所合成物质(占90%~95%)和根系所吸收的物质(占5%~10%)的积累总量,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所有器官; 3.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中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的那部分产量称为经济产量 4.经济系数 经济产量( Yx) K= ———————— 生物产量(Yb) 5.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Yx=Yb.K , (K:0~1) 6.影响K值的因素 (1)蔬菜的种类不同,经济产量形成过程及产品的化学成分不同,K值差异很大。(2)遗传因素对K值的影响 同一蔬菜的不同品种,其K值也不相同。 (3 )栽培技术和外界环境条件对K值的影响 植株调整的放任生长的; 合理肥水管理的大于徒长的; 南方高温、潮湿、弱光条件的小于北方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干燥地区的; 二、蔬菜产量构成的特点 (一)产量的表达方式: 单个产品器官重,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等。 (二)不同种类蔬菜的产量构成 ◆果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果数×平均单果重 ◆叶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重 ◆根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肉质根重 ◆结球叶菜类: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株数×平均单株叶球重 (三)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蔬菜的产量有一个形成过程。构成产量的每一方面的因素,在产量形成过程中都是 变动的,而且各因素如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果数、及单果重或单株重之间,存在着负的相关关系。 1、单位面积株数:直播蔬菜——自然稀疏现象。 多次采收的果菜类蔬菜(瓜类、茄果类、豆类)对早期产量影响大,而对后期产量影响小。 2、平均单株果数:平均单株果数=开花数×坐果率-无效果数 3、单果重:受遗传和栽培等各方面因素影响。 “(一)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是指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也就是作物光合产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量占其所得能量的百分率。 用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增加的干重所折合的热量,除以同一时间内该面积上得到的太阳总辐射能量(或光合有效辐射能)来表示的: E=h.M/Σ(S+D)×100% 式中,E为光能利用率,M为单位面积上作物生产量的干重(克/亩),h为为单位干物重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卡/克),∑(S+D)为生长期内太阳直接辐射(S)和漫射辐射(D)日光总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专业:茶叶科目:茶树栽培学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开展)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鳞叶、鱼叶、真叶)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5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腋芽一片叶片一个短茎”。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树林大生长差、生态条件不适、群体结构紊乱) 5、茶园耕作可分为浅耕和深耕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旱害) 二、选择题(10分) 1、茶树的芽按着生部位的不同分为(A) A、定芽和不定芽 B、顶芽和腋芽 C、冬芽和夏芽 D、生长芽和休眠芽 2、插穗一般是选择(B) A、未成熟的枝条 B、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枝条

C、两年生的枝条 D、已老化的枝条 3、茶树的哪些器官是营养器官(A) A、根、茎、叶 B、花、果实、种子 C、根、茎、花 D、花、果实、叶 4、茶园耕作深耕在哪几个月份进行(D ) A、1-2月份 B、3-4月份 C、5-6月份 D、7-8月份 5、我国茶区传统的灌溉方法有(C ) A、喷灌和漫灌 B、滴灌和沟灌 C、沟灌和漫灌 D、渗灌和滴灌 6、下列哪个不属于生产季节的浅耕(C ) A、春茶前的耕锄 B、春茶后的浅耕 C、秋茶后的耕作 D、夏茶后的浅锄 7、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插穗发根的环境因素(C ) A、湿度 B、温度 C、空气 D、光照 8、下列关于茶园园地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 A、道路系统的设置 B、排蓄水系统设置 C、茶园地块划分 D、栽培授粉树 9、茶树常见的病害不包括( C ) A、茶芽枯病 B、茶白星病 C、灰斑病 D、茶饼病 10、对茶树的需肥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营养的连续性 B、营养的分散性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 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ft茶目ft茶科ft茶亚科ft茶族ft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 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 个,无性系品种79 个。省级审定品种120 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 10 号、云抗 14 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ft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二、选择题(10 分)

茶树栽培学实验指导

茶树栽培学 实验一茶树叶片的外部形态观察 一、目的: 茶树是叶用植物,因此了解叶片的外形及其特征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育规律和识别真假茶都有一定意义。 二、材料与用具 不同叶片形态的腊叶标本,不同叶尖形态的腊叶标本、鲜成叶、幼嫩叶、放大镜、绘图用具等。 二、说明: 1.锯齿:叶缘有锯齿,锯齿顶端有一个圆锥体,由许多腺细胞组成,能分泌胶质,在幼嫩时锯齿上还有排水孔,具有排水作用。排水孔因叶片的发育和气孔的出现而消失,残留下棕褐色的斑痕,在放大镜下是一种棕色突起,形似老鹰嘴。 2.茸毛:叶片背面,具有银白色的茸毛,嫩叶比老叶多,因此茸毛多少往往是品质良好的特征。茸毛是长形的细胞,细胞壁厚,它的基部大多变曲成为直角形,卧伏在叶背面上,尖端指向叶尖。 3.叶脉:叶脉是茶树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脉明显,在叶片的中央部位,主脉两边分出8-15对(少数在5-7对)侧脉。主脉在叶正面呈凹痕,在叶背面呈突起状。侧脉末端伸展到叶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呈弧形与上一条侧脉相连接,主侧脉构成明显的封闭状的网状结构。由侧脉再分出细脉,细脉向叶缘伸展到锯齿部位的小腺体里。 4.叶尖:叶尖的形状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圆头、钝头、渐尖和急尖。此外,叶尖尖端略有凹陷。 5.叶片形状:以叶的长与宽之比来划分: 圆形:长宽比在2.0一下; 椭圆形:长宽比为2.0~2.5; 长椭圆形:长宽比为2.6~3.0; 披针形:长宽比在3.0以上。 6.叶片大小:叶片大小是茶树品种分类的标准之一,以叶面积(叶长×叶宽×0.7)大小来划分,我国分级标准为: 特大叶:叶面积大于60cm2; 大叶:叶面积在40~60cm2之间; 中叶:叶面积在20~40cm2之间; 小叶:叶面积小于20cm2。

li茶树栽培学复习资料

骨干枝:主要由一、二级分枝组成,其粗度是影响茶树骨架健壮的重要指标之一。高产优质树冠要求骨干枝粗壮且分布均匀。 生产枝: 叶面积指数: 茶园覆盖度: 茶树的三基点:茶树三基点温度分别指茶树生长能承受的最低临界温度、最高温度和茶树生育最适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茶树品种耐低温的表现,一般把中小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温度限定为-8~-10℃,大叶种-2~-3℃;生存最低界限气温:小叶种-8~-10℃,乔木型-6℃左右,茶树生物学最高温度:日平均气温30℃,日最高气温35℃。茶树生育最适温度是指茶树生育最旺盛、最活跃的温度,多数品种为20℃~30℃ 茶树的总发育周期:指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进程。过程:合子→茶籽及插穗→茶苗→根深叶茂的茶树→衰老→死亡。茶树的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衰老期茶树的活动积温:茶树在某一生育时期或整个年生长周期中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的温度总和 生态茶园:一种人工群落,以茶树为主,因地制宜地配置林木、果树、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多层次、多物种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从而从而构成的茶园复合生态系统。 无公害茶园: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茶区是依据茶树生物学特性,在适合于茶叶生产要求的地域空间范围内,综合第划分为若干自然、经济和社会提哦啊件大致相似、茶叶生产技术大致相同的茶树栽培区单元,依据中国茶区地域差异、产茶历史、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生产特点,将全国国家一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华南茶区:本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域划最适宜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整个茶区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主要生产茶类为红茶、普洱茶、六堡茶、绿茶和乌龙茶。 西南茶区:该去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去内各地气候差别大,但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且土壤类型较多,主要有赤红壤、山地红壤和黄壤。主要茶类有红茶、绿茶、普洱茶和花茶。 江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适宜区。基本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春温、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土壤类型基本上是红壤,部分为黄壤或黄棕壤。生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等。 江北茶区:属于茶树生态适宜性区划次适宜区。处于亚热带北缘,区内地形复杂,气温低,积温少。宜茶土壤多位黄棕壤,部分为山地棕壤,主要茶类为绿茶。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Kuntze 地位:属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茶树新梢:(1)凡是新梢具有继续生长和展叶能力的都称为正常的未成熟新梢;(2)当

茶树栽培学题库

1茶树的植物界地位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茶种 2由于茶树品种分枝习性不同,茶树的树姿可分为直立、半开张和开张等3种类型。 3茶芽的萌发生长与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等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 4茶氨酸是在茶树根部由茶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乙胺反应合成,然后通过枝干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茶树根部) 5高产茶园的树冠覆盖度应达到80%以上,叶面积指数以3~4为宜。 6一般认为,茶树的生物学零度(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为10℃左右。 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蓝光为短波光,有利于茶树代谢和形成。(氮代谢、蛋白质或氨基酸) 8福建茶区土壤的有效钾和镁含量常明显偏低。施用钾、镁肥可提高乌龙茶的产量。 9茶园土壤外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大气沉降物污染、施肥污染和农药污染。10茶鲜叶的质量包括嫩度、匀度、净度、鲜度四个因素。 11茶树根分泌的物质中,多酚类和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12与乔木型茶树比较,灌木型茶树,植株较矮小,无明显主干。 13通常把茶芽萌动后展叶的嫩梢称为新梢。 14茶树的叶片可分为鳞片、鱼叶和真叶。

15茶树的一生,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幼苗期、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 16茶树幼苗出土后,其叶展开,进入双重营养阶段,营养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子叶,另一方面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17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地表接受的日光辐射量较多,年生长期较长,往往有利于碳代谢,故对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的多酚类物质或茶多酚积累较多。18茶树枝条的下端与上端存在着阶段发育的异质性,下端就其生长年龄来说是,而阶段发育相对。(较老、较幼) 19茶园营养诊断包括土壤营养诊断和植株营养诊断。 20高产优质的茶园,土层深厚,有效土层在80cm 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有机 质含量高,土壤pH多在 4.5~5.5或5.0左右。 21茶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有:管道输水、喷灌、微喷灌滴管根区导灌等。 22幼年期茶树的采摘原则是以养为主,以采为辅。 23茶树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24茶树的树型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等3种类型。 25茶籽萌发过程必需的3个基本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26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1500mm 左右。茶树在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 27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橙光偏长,有利于茶树代谢和的积累。 (碳代谢、碳水化合物或茶多酚)

茶树栽培技术。优质、高产、高效

茶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栽培技术 茶园建设 茶园建设包括新园建立和低产茶园改造两个内容。 (一)茶园建设 1、园地选择。茶树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在它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喜温湿、怕严寒,喜酸性土壤。怕碱性土壤和耐阴等一些基本特性。因此,人工栽培茶树首先要选择好和茶树在系统发育中,所获得的基本特性相适应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地势条件,使茶树的生长发育有一个较好的环境,为茶树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打下基础。 我国中、北部茶区,茶树适生条件为:光照强度最低不低于1000勒克斯;冬季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00C;年降雨量在800或1000毫米以上;土层的深度不低于60厘米,土壤的PH在4.5-6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5,土壤的地下水位离地面1米以上;海拨高度在1000米以下,最高不高于1200米;地势要求平坦,20度以上山坡地不再用来开辟茶园。计划生产有机茶茶园,宜选择在离城市和交通要道较远、高拨较高的地段建立。 2、茶园规划。新建茶园要认真做好规划。其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布局要合理、路沟要分明、茶园要富有园林化的优美环境。其茶园规划的主要内容: (1)茶园区块划分。大面积茶场,要依据地形、地貌情况,划分成若干个生产作业区,每区又划分成若干个地块。地块的形状以长

方形为好,这有利于耕作管理。山地茶园的地块,一般是用纵、横水沟来划分、平地和缓坡茶园,一般是用道路来划分。地块面积一般以10亩左右为好,但不能强求一致,不过每块茶行的走向应尽量做到一致。 (2)道路设置。茶园道路必须按需要设置,防止过多的占用好地面积和割裂地块。茶园的系统是由干道、支道、步道、环园道组成。 干道:对内连结场部、加工厂和作业区、对外和公路相接,其宽度为6-8米。面积较小的茶场,可不设干道。 支道:是园内运输、耕作采摘等机具运行的道路,其设置一般和茶行平行并和干道相接,宽度为4-5米。 步道:是从支道能向茶园地块的道路,其设备一般和步道垂直或成一定交角,宽度为1.5米,两步道之间的距离,以50米左右为宜。 环园道:是用来和农田分界的线路,设在每片茶园的边缘,宽度为1.5米。 (3)排灌系统设置。茶树是怕旱又怕涝的作物,山地茶园还有一个水土保持问题。因此,在规划时必须把茶园排灌系统,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茶园的排水系统,包括纵沟和横沟。纵沟顺坡向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垂直,用于接纳横沟溢水;横沟依等高线开设,一般和茶行方向平行,用于拦蓄茶园流水,坡地茶园要每隔15-25米设置一条。茶园上方和林地或荒地交界处还要设置一条隔离沟,防止山水流入茶园。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茶树树冠形状因分枝角度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2、茶树的叶分、、三种。 3、茶树插穗长一般厘米左右,要求是“一个、一片、一个”。 4、造成低产茶园的原因可归结为、和__________________。 5、茶园耕作可分为和两种。 6、茶树总发育周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7、因水分不足而使茶树生育受到抑制或死亡的现象叫做。 8、我国一级茶区有四个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其中,西南茶区为最古老茶区,江南茶区为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9、茶树的植物学分类地位为: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亚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茶树国际命名法的学名为: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 10、茶树根系由主根、侧根、吸收根和根毛组成。按发生部位不同,根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根具有向肥性、向湿性、忌渍性和向阻力小方向生长四大特性。 11、茶树可分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三种类型。茶树冠分为直立状、半开展状和开展状三种。茶树分枝有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两种形式。 12、茶树叶片分鳞片、鱼叶和真叶三种。 13、茶树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即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 14、茶树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嫁接和组织培养等。 15、目前,我国国家审定的茶树品种96个,其中有性系品种17个,无性系品种79个。省级审定品种120个。 16、扦插时间: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选择早秋扦插最为理想。 17、现代无公害茶园建设规划要求: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18、茶园土地管理包括耕作除草、水分管理、施肥、土壤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 19、茶园土壤水散失的途径有:地面径流、地下水移动、地面蒸发和蒸腾作用。 20、控制土壤水分的散失途径有:地面覆盖、合理布置种植行、合理间作、耕锄保水、造林保水、合理运用其他管理措施和抗蒸腾剂。 21、茶园灌溉的四种方式是:浇灌、流灌、喷灌和滴灌。 22、茶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兼顾。 23、修剪类型包括: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五种类型。 24、云南省经国家认定的群体品种(国家品种):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 25、茶园施肥可分为底肥、基肥、追肥和叶面施肥等几种。 26、茶园地面覆盖有生物覆盖和人工覆盖两种。 27、优质高产型茶树树冠的外在表现是分支结构合理、树冠高度适中、树冠覆盖度大和有适当的叶层厚度。 28、影响扦插成活的本身因素有:品种差异、插穗老嫩程度、插穗的粗细长短、插穗留叶量和插穗上的叶芽生育状态等。 29、山区开梯的目的是:保持水土、改善茶园条件。 二、选择题(10分)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茶树栽培技术 二、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性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 (二)适用专业: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三)适用对象:专科 (四)学时:32 (五)教材:茶树栽培学(第四版),骆耀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茶树栽培、茶区分布及其自然条件,掌握茶树栽培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其内容包括茶树生物学特性、茶树繁殖、?新茶园建立和低产茶茶园改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 教学基本方法:采取课堂讲授、电化教学、实训、教学实习相结合。讲课32学时侧重讲授茶树选种和良种繁育、新茶园建设、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茶园灌溉、茶树修剪、茶叶采摘、茶树病虫害防治、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了解目前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简史与概况,掌握茶树生物学基础与适生环境、品种与繁育、茶园建设与土壤管理、树冠培养、茶园安全生产、茶叶采摘与茶叶可持续发展等教学理论。 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实践掌握茶树繁殖、除草、施肥、土壤管理、修剪、采摘等技能。 道德目标方面: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务农的良好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质疑与勤奋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学时分配和课程内容 第一章茶树栽培发展简史与茶区概况 本章计划课时为2 教学目标: 1、了解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2、了解中国茶区分布。 3、了解世界茶区分布及主要产茶国的生产概况。 4、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我国茶树栽培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茶树栽培技术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学农热情,树立努力学习的决心。 教学重点: 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1、茶树发现、利用起始时期; 2、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3、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 4、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

(整理)《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1

-------------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实习报告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可靠。下文是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可作参考。 范文一:茶树栽培学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一方面使我们学习和了解茶树育种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以及实际实习中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茶树育种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巩固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实习,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激发我们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支撑。 实习意义 1、通过本次实习,虽然有些汗水,学到一些团结合作的苦中作乐精神 2、通过本次实习,可以培养科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

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3、在这次实习中,可以深入对茶树的认识,增加对茶树学习、工作的激情 4、通过本次实习,可以让我们更能充实丰富大学生知识文化的乐趣生活 5、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实习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内容 在我们实习有两周的时间里,实习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锄草、施肥、盖草、修剪、喷农药、整地、扦插。 1、锄草(第一周星期一至星期三) 工具:锄头、剪刀

茶园杂草既与茶树争地、争光、争水、争肥,又是传播茶树病虫害的重要中间寄主。茶园除草为茶园田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茶园杂草一般平地茶园多于山地茶园;幼龄茶园多于成龄茶园。茶园杂草的共同特点,一是生命 力强,能耐寒暑、耐干湿、耐酸瘠,适应范围广;二是传播方式多;三是繁殖快,种子数量多;四是寿命长。杂草种子遇到不良条件,能处于休眠状态,待条件成熟后,再发芽生长。 2、施肥(第一周星期四) 工具:锄头 茶园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沟施、撒施和根外追肥的方法,我们这边使用的是沟施。 沟施是茶园施肥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基肥和追肥的沟施方法不 同。我们的茶园的施肥方式是追肥。追肥开沟只要有10厘米深即可;坡地茶园施追肥,春季沟开上方,夏季沟开下方,轮换进行;施用追 肥后要及时盖土。尽量回复到以前的样子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 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6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

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茶树栽培学复习题

2011级《茶树栽培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骨干枝生产枝叶面积指数茶园覆盖度茶树的三基点温度茶树的总发育周期茶树的活动积温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 二、问答题 1、简述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的历史? 2、我国茶区怎样划分?简述四大茶区气候条件的茶叶生产的基本特点? 3、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科、属、种)?茶树的学名? 4、茶树的树型分为?茶树的树冠因分枝角度不同树姿分为?茶树的分枝方式? 5、茶树新梢生长的基本规律?新梢生长、休止周期性的主要原因? 6、茶树的一生可划分为哪几个时期?试述各时期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要点。 7、茶树对光强、光质、水分和空气湿度的要求? 8、茶树对土壤酸度的要求?茶树喜酸的原因是什么? 9、从栽培角度试述高山出好茶的机理? 10、茶树扦插发根的基本原理?影响扦插发根的主要因素?

11、试述茶树短穗扦插技术的要领?扦插苗圃培育的主要关健技术? 12、茶苗移栽的方法和技术要领? 13、幼龄(新建)茶园初期管理的主要技术关键是什么? 14、各种耕作意义和作用、技术要求? 15、简述茶树高产优质树冠的基本模式(茶树高产优质树冠有哪些要求)?茶树修剪有哪几种方法?各种修剪的技术要领? 16、合理修剪培养茶树树冠依据哪些原理? 17、氮、磷、钾对茶树生育的主要作用? 18、茶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茶园施肥量? 19、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异同点? 20、茶叶采摘的技术要求?采摘的开采期? 21.从栽培角度试述实现茶树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 22.学校教学实习茶场种植有无性系良种福鼎大白茶、川茶3号(发芽特早)茶园务50亩,树龄8年生,去年亩产干茶约150kg/667m2,茶园主要采摘名优茶。请制订今年9月到明年8月的施肥和修剪技术方案。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茶树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2013年3月 林乐全

《茶树栽培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发育规律、高产优质高效栽培茶树综合技术的应用科学,是茶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茶树栽培学的任务是:简要介绍我国茶叶生产发展史、茶树栽培科学发展史及其现状;系统阐述茶树生物学特征特性和栽培原理;分述基本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依据、要领及操作方法;系统介绍茶叶无公害栽培的要点与注意事项;综合阐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阐述、指导和推广茶树栽培种植技术和从事其相应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茶树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基本形态。 2、掌握茶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或习性)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它们在茶树不同类型(或变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某些差异性。 4、掌握茶树正常生育和高产优质所需的主要生态条件,认识茶树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5、了解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条件与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茶树常规栽培技术即茶树繁殖技术、新茶园规划与建设技术、茶园耕锄技术、茶园施肥技术、茶园灌溉技术、茶园保水技术、茶树修剪技术、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树保护技术和茶叶采收技术等的制定依据、适度的标志(或标准)和执行的技术要点。 2、掌握茶园测产技术。 3、掌握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茶树修剪、茶园耕作、施肥和茶叶采收等具体操作技术。

4、初步具有利用掌握的茶树栽培原理及各种栽培技术,实现以及发展茶树的无公害生产。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章次名称教学 时数 其中 理论教学实验与实训机动 第一章概述 4 4 第二章茶树的生育特性与环境条件12 6 3+3 第三章茶树栽培品种与繁殖10 6 2+2 第四章茶园土壤管理与施肥20 12 4+4 第五章茶园病虫害防治24 12 6+6 第六章茶叶加工技术与贮藏保鲜12 4 4+4 机动14 4 5+5 总计96 48 48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我国茶叶的生产概况第二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意义 第三节世界茶叶的生产现状第四节我国茶树栽培发展成果(一)基本内容 茶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茶叶的功能、茶树栽培的历史经验;传播史;茶 业现状、特点;茶树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二)基本要求 掌握茶叶生产的地位、特点和茶树栽培学的任务。 (三)重点、难点 茶业的地位、特点和茶树栽培学的任务。 (四)教学建议 及时搜集茶叶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的最新发展情况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 增进学生对茶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 (五)说说 当前茶产业有何特点,其发展趋势如何。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茶树栽培学考试试卷之四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005年茶叶生产量在10万t以上的国家有中国、印度、和等。 (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土耳其、越南、日本任选2个) 2、茶叶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年周期中所采下的和所组成的。(芽叶数量或芽头密度、重量或芽重) 3、茶树的根系由主根、侧根、和构成。(吸收根、根毛) 4、与灌木型茶树比较,乔木型茶树,植株,主干。(高大,有明显) 5、茶树花为两性花,由花柄、、花冠(瓣)、雄蕊和雌蕊五个部分组成。(花萼) 6、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和光照时间不仅影响茶树代谢状况,而且也会影响其他生理过程。(光质、光照强度) 7、茶树新梢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0℃) 8、福建省栽培面积最大的乌龙茶品种是。(铁观音) 9、茶园土壤水分,主要有毛管水、悬着水、膜状水、吸湿水等,其中是茶树根系吸收的主要对象。(毛管水) 10、新梢顶芽成休止芽的称为驻梢,从这种新梢上采摘的芽叶,称为。(对夹叶) 11、茶籽的种胚由胚根、胚茎(胚轴)、和四部分组成。(胚芽和子叶) 12、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中贮藏的物质营养。(茎、叶) 13、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增加,这也就是高山云雾茶含量较高,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氨基酸、茶多酚或儿茶素) 14、低产茶园改造常用的措施是“三改一补”,其中的“三改”是指 ,“一补”是。(改土改园改树、补密换种或补密缺株) 15、合理采摘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采摘技术,借以促进茶树的,控制,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分 1、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树冠叶层。( A ) A 较薄 B 差不多 C 较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