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灭火设计(最新)

防灭火设计(最新)

防灭火设计(最新)
防灭火设计(最新)

前言

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忻州市原平市轩岗镇龙宫村,行政区划属原平市轩岗镇管辖,距原平市40km。

井田距北同蒲铁路轩岗车站9km,距原平市40km,紧邻大运公路、大运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27′08″-112°31′36″,

北纬38°55′53″-38°58′29″。

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

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22号)《关于忻州市原平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同意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原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华迪煤业有限公司、原平国荣煤矿有限公司及周围部分空白区兼并重组整合而成。兼并重组后矿井名称为“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2

年10月1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10021220056368),有效期20年,设计生产能力0.9Mt/a,矿井面积9.2427平方公里,开采煤种2#-6#。

瓦斯:根据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8月12日提供《山西化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属于瓦斯矿井。

煤的自燃: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0年1月对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5#煤层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2#煤层吸氧量为0.61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5#煤层吸氧量为0.68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提高矿井的防灭火能力,特进行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一、设计目的

1、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我公司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控制我公司建设后续项目和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煤矿从业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

2、为了能合理有效的控制自燃煤层发生自燃事故,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职工

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煤矿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煤层的矿井,在矿井和新水平的设计中必须采取综合(包括开拓开采,巷道布置,开采方法,回采工艺,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等)以及(包括黄泥灌浆、喷注阻化剂、注入惰性气体、均压技术等)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又规定:开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层,必须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用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填充、喷洒阻化剂、注入阻化泥浆、惰性气体以及均压通风等措施,防止自燃发火。

2、《设计规范》规定:Ⅱ级自燃矿井以建立灌浆或注砂为主,以阻化剂或均压技术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和预测预报系统并配备惰性气体装备。

3、煤的自燃: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0年1月对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5#煤层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2#煤层吸氧量为0.61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5#煤层吸氧量为0.68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4、国家关于矿井防灭火的管理规定及要求。

三、设计的主要任务

1、对龙宫煤业的地质条件以及矿井设计概况进行了综述。

2、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燃事故进行分析,并编制和选择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装备。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根据矿井生产特点,对矿井自燃,一氧化碳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四、依据的法律、条例、规程、规范、细则

1、2012年国家安全监察总局、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矿井防灭火的管理规定及要求》。

2、《煤矿安全规程》;

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矿井防灭火规范》及《煤矿注浆防灭火技术规范》;

4、《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知识》,煤炭工业部;

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

10、忻州市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11、《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12、其他各种行业性规范。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生产条件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忻州市原平市轩岗镇龙宫村,行政区划属原平市轩岗镇管辖,距原平市40km。

井田距北同蒲铁路轩岗车站9km,距原平市40km,紧邻大运公路、大运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井田地理坐标:东经112°27′08″-112°31′36″,

北纬38°55′53″-38°58′29″。

二、地形地貌:

井田处于恒山山系中,管涔山与云中山的交会处,井田地势整体东北高,西南部低,最高处海拔1634.97m,最低处海拔1255m,相对高差379.97m,井田内沟谷切割严重,属中山区。

区内局部地段被黄土覆盖,覆盖层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同时发育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出现。

三、河流:

井田东南边界外为阳武河,河内常年有水,井田西部边缘有梁家沟河,常年有水,井田内其余沟谷中仅在冰雪消融时及雨季有短期洪水。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7.2℃,平均年气温8.4℃;平均年相对湿度56%,平均年降水量453.7mm,年最大降水量760.6mm,年最小降水量162.4mm,平均年降水日数80.8天,平均年日照时间2802.1小时,平均年蒸发

量1848.5mm,最大冻土深度1.5m,平均年风向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平均年风速2.4米/秒。依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根据山西省

[78]震字批29号文及山西省区域地震基本烈度图,本区地震烈度为7度。

五、其它

本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糜黍、土豆和豆类等。工业主要有煤矿、铝土矿、高岭岩、石灰岩等采掘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

第二节开采条件

一、地质构造及煤层

㈠、井田构造

井田位于宁武向斜的东翼,总体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一般11°-32°,平均倾角16°,井田中部倾角较大,南北地层较缓。

本井田总体呈一单斜构造,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内发育大小断层15余条,断层均为有次序的平行排列,落差较小;陷落柱仅分布在井田中部,未见岩浆岩侵入;因此,确定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二类)。

根据2012年8月忻州市煤田地质勘探队为该矿编制了《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初设22103工作面地质说明书》,首采区发育断层有:

1、(D)F4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0°左右,落差为30m。

2、F3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5°左右,落差为30 m。

3、F4断层:倾向SE,为正断层,倾角50°左右,落差为10 m。

4、F5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0°左右,落差为20 m。

5、F6断层:倾向SE,为正断层,倾角40°左右,落差为13 m。

6、F7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0°左右,落差为30-35 m。

7、(D)F3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0°左右,落差为5 m。

8、(D)F1断层:倾向NW,为正断层,倾角60°左右,落差为18m。

㈡、22103工作面地质现状

2010年10月该矿领到开工报告后开始矿井建设,目前221采区回风下山、221采区运输下山及221辅助运输下山已基本施工完毕,其中221回风下山沿2号煤层布置,221运输下山及221辅助运输下山在2号煤层底板以下。

221采区回风下山施工过程中揭露7条断层(见2号煤层初设22103首采工作面采掘

现状图),遇到断层时涌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其中(D)F4、(D)F2、(D)F3断层与原报告位置一致,(D)F2、(D)F3断层之间新揭露4条断层,编号为F4、F5、F6、F7断层,F4、F5断层距离初设22101首采工作面近,断层走向同(D)F2断层。(D)F2断层走向南西,倾向北西,倾角65 °,落差30m;F4断层落差10m,倾向南东,倾角50 °;F5断层落差20m,倾向北西,倾角60 °。

(三)、煤层及煤质

1、煤层

本井田2、5#煤层为赋煤区可采煤层, 6#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采取的煤芯煤样的煤质化验结果,各煤层主要化学性质如下:

煤层煤质分析结果汇总表

3、煤类: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GB5751-1986)煤炭分类标准,本井田2#煤、5#煤、6#煤层均为气煤(QM)。可用作炼焦及动力用煤。5、6#煤局部为高灰煤,暂没有利用价值。

(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煤层顶底板条件

2#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8.12m,老顶为K2砂岩,平均厚度5.46m;底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6.45m。2#煤层直接顶板抗压强度16.0~18.8 Mpa,平均17.2 Mpa,属于不稳定顶板;老顶抗压强度33.0~36.8 Mpa,平均34.0 Mpa,属于中等稳定顶板;2#煤层顶板易管理,底板未发生过底鼓现象。

5#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3.78m,老顶为砂岩,平均厚度4.10m;底板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8.39m。5#煤层直接顶板抗压强度54.8~64.8 Mpa,平均60.1 Mpa,属于稳定顶板,易管理,底板未发生过底鼓现象。

2.工程地质条件:

2010年1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2、5#煤层顶、底板分别进行了力学性质试验,其结果如下: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但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为防止崩塌、滑坡,建筑物在选址时应避开坡度较大的山坡。地下采空后,地面可能出现塌陷、裂缝等地质问题,因此地面建筑物在施工时,应查清地下是否有采空区,井下开采时应在现有建筑物下面留有足够的保安煤柱,确保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

一、井田开拓开采

(一)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

1.井田境界

2012年10月12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换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10021220056368),有效期20年,该矿由原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

限公司、原平国荣煤矿有限公司、山西原平华迪煤业有限公司及周边部分空白区而成,井田长约7.3km,倾向宽约1.9km,重组后新增面积2.3232km2,井田面积扩大为9.2427km2。矿井北东与山西龙矿盘道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西与同煤集团黄甲堡煤矿相邻,西边及东边为空井田,其它周边无生产矿井。

矿井准采标高1579.99-749.99m标高。

2.井田资源储量

本次估算全井田赋煤区2、5、6#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8958万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3419万t,占总资源量的38.17%;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971万t,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和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占总资源量的60.17%;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568万t。

先期开采地段2、5、6#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3043万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2109万t,占总资源量的69.30%;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

(122b)198万t,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和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占总资源量的75.8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736万t。

赋煤区5、6#煤层高灰区现保有资源/储量为72万t,其中5#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51万t,6#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21万t。该高灰区储量不作为设计储量。

2、5、6#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由于矿井在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即断层的增加及铁路煤柱的增加,导致矿井设计储量及设计可采储量发生变化,原初步设计矿井设计储量为5976.6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3786.5万t;变更后的矿井设计储量为5674.3万t,设计可采储量为3557.0

万t,详见下表:

3.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9Mt/a,因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发生变化,则矿井服务年限为:T=Q/(A·K)=3557.0/(90× 1.4)=28.2(年)

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年

Q—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万t

K--储量备用系数,本井田地质构造中等,取1.40

(二)井田开拓方式

该矿采用平硐-斜井联合开拓方式,原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平硐位于井田的南部边缘,座标为X=4311997.517,Y=19628438.501,井口标高Z=1191.18m。主平硐沿煤层底板奥灰岩倾向掘进,均已见到6#、5#煤层,长度1450m,井底标高1200m,井筒基本位于储量中心,而且地面工业广场较为开阔,生产系统大部分可供利用,尤其行政办公及生活福利设施可供全部利用。

1030水平煤仓,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均已布置于1030水平。主平硐落底位于1200水平,通过运输暗斜井及轨道暗斜井与1030水平联通。运输暗斜井长570m,轨道暗斜井长500m,两巷间距35.6m,中间以贯眼联通。在1200布置有井底车场、绞车房、等候室、消防材料库。设计利用原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平硐,改造利用已掘运输及轨道暗斜井,增掘一条315m长的回风暗斜井通过回风大巷与回风斜井联通形成主通风系统。从1030水平以相同方位延深掘支采区运输及辅助运输下山,同时增掘一条采区回风下山,与采区运输下山间距25m。在现有1200m运输大巷北西侧掘进采区辅助运输下山绞车房及井底车场与副斜井在井底连通;主平硐井底煤仓垂直高度30m至运输暗斜井形成主运输系统,同时在主平硐一侧向上掘进进风行人斜巷至运输暗斜井形成主进风系统,主平硐为运煤、运送人员兼进风及安全出口。

副斜井、回风井选择在井田西中部梁家沟北东面沟谷中,该沟较为宽缓,距现有地

面工业广场直线距离1974m,现有公路相通,可满足矿井生产能力需求。副斜井与回风斜井并列布置,间距40m,副斜井为矿井运送设备、材料、矸石外排等辅助提升使用,兼进风及安全出口。副斜井位于井田西中部,座标为X=4313635,Y=19627338,井口标高

Z=1348.35m。副斜井按方位角151°,坡度18°,掘至1201.54m落平,斜长475m,然后以井底车场巷道与现有1200m水平大巷连通,形成矿井辅助运输及进风系统。回风斜井作为兼并重组后回风井兼安全出口,回风斜井位于井田西中部,座标为X=4313613,

Y=19627305,井口标高Z=1351.14m。回风斜井按方位角151°,坡度24°,掘至1172m

落平,斜长440m,然后掘进52m回风大巷与回风暗斜井联通,形成回风系统。根据采区范围,221采区为下山采区,其采区运输下山、辅助运输下山、回风下山长度分别为740m、825m、820m至采区下山最底端位置,三条下山在底端联通,并布置水泵房及水仓。全井田2#煤层以1030m水平开采,采区下山布置。

井田北部、东部煤层采用建立1030m水平大巷进行开拓开采,1030m水平运输及辅助运输大巷间距30m,长度4460m,沿2#-5#煤层中间顺走向掘进,2#煤层布置221、222、223、224、225采区;5#煤层布置251、252、253采区。

井田内采用上下山采区布置,分列式通风。井田内2层可采煤层及1层局部可采煤层分别布置。矿井首采区布置于井田南西部2#煤层221采区内,221采区中央布置采区运输下山、辅助运输下山、回风下山三条巷道,近似垂直于采区下山掘进顺槽巷道,首采面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开采。

由于井田走向长度较长,采用并列式通风存在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较大、需掘三条大巷(一条专用回风巷),故本设计在222采区上山端部建立竖井回风,在224采区、225采区建立斜井回风,采用分列式通风。

本井田由于受断裂构造、陷落柱、采空区、村庄等煤柱影响,采区大小、采区内顺槽长短、工作面长度及布置存在较大差别,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综合机械化开采功效。

各煤层顺序开采,先采2#煤层,再采5#煤层,最后局部开采6#煤层。

矿井开采至222及223采区时(原国荣煤矿范围),在222采区上部拟建设回风立井回风,服务年限为5.9年。由于该采区距离1030m水平煤仓2230m,1030m水平运输及辅助运输大巷进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当开采至224及225采区时(原华迪煤矿范围),在224采区上山北面一侧拟建回风斜井回风,服务年限为17.1年。224采区距离1030m水平煤仓4400m,225采区距离1030m水平煤仓5785m,通风距离较长,可考虑在原华迪煤

矿范围内建进风井以满足矿井通风需求。

全矿井共划分3个水平开拓,2#、5#、6#煤层划分为十一个采区,即221、222、223、224、225、251、252、253、261、262、263采区。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主平硐、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6#煤层属局部可采煤层,仅在井田南西部、北东部可采两区域可采,设计在这两个区域布置开采。井田南西部利用221采区运输及辅助运输下山建立1190m水平运输及辅助运输大巷、回风斜井底部建立回风大巷。在三条大巷至井田边界处建立上(下)山采区开采,布置261下山采区及262上山采区,采区布置三条上(下)山巷道,分别为采区运输上(下)山、辅助运输上(下)山、回风上(下)山,采区单(双)翼布置,工作面后退式开采,单一长壁综采采煤法。井田南西部利用1030m水平大巷建立263上山采区开采。6#煤层共布置3个采区开采,其它部分均不可采。

(三)采区布置

1.确定采区斜长和工作面数目:

采区倾斜长度变更为740m,采区工作面长度确定为170m,首采区采用下山开拓,由1200m水平大巷通过暗斜井至1030水平后开拓采区下山,顺槽巷道近似垂直于采区下山布置,首采区布置9个工作面。

2、采区内工作面的接替顺序

22103→22102→22104→22105→22107→22106→22108→22109,工作面接替采用由近至远依次接替

3.工作面长度的确定

根据实际巷探情况,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故首采工作面(即22103工作面),工作面长度布置为170m,工作面推进长度为1370m,其余工作面长度按130m布置。考虑到本矿初次采用单一长壁综采采煤法技术、劳动熟练程度等方面原因,确定工作面日推进度3.6m。

4.采煤工艺

首采2#煤层采用单一长壁综采采煤法(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平均采高3.84m,回采面支护原设计采用ZZ5800/22/43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现变更为矿方已购置的ZZ7500/22/47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中心距1.5m,循环进度0.6m,根据液压支架的长度及可伸缩范围,确定最大控顶距为5000 mm,最小控顶距为4400mm。设计采用MG300/720-GWD型采煤机采煤,采用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每班推进2

个循环。回采工艺流程:回采工艺流程:采煤机割煤及装煤→伸前探梁→移刮板输送机→移液压支架。

5.回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

6.掘进机掘进工艺

掘进机掘进工艺:掏槽→截割。

7.综掘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

掘进工作面主要设备表

(四)建设工期

“关于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该矿于2010年10月8日开工建设,施工准备期为1.5个月,井巷施工期为26个月,设备安装工期3.5个月,地面土建工程29个月(与井巷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同步作业),试运行6个月,总工期为37个月。

第二章、矿井通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第一节矿井通风条件概况

一、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发火性以及地温地压情况

1、瓦斯

根据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8月12日提供《山西化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15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6 m3/min;2号煤层盘区瓦斯绝对涌出量1.01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67m3/min;22101回风顺槽掘进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41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28m3/min;22101运输顺槽掘进面瓦斯绝对涌出量0.40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3m3/min;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的规定,属于瓦斯矿井。

2、煤尘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0年1月对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5#煤层所作的煤尘爆炸定性分析和特性参量表明:本井田2、5#煤层煤尘具爆炸性。

2#、5#煤层煤尘爆炸化验分析表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0年1月对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5#煤层的自燃倾向性测试结果:2#煤层吸氧量为0.61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5#煤层吸氧量为0.68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4、地温和地压

根据本矿及邻矿开采情况,地温未见异常现象;从矿井生产巷道维护与采空区冒落情况看,该井田地压显现不大。本井田属地温地压正常区。

5.煤和瓦斯突出

本矿未发现煤和瓦斯突出现象;根据邻近矿井及本矿井生产实践,未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据推测本矿井开采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较小。

6.相邻矿井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地温情况:

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北东与山西龙矿盘道煤业有限公司相邻,南西与同煤集团黄甲堡煤矿相邻,西边及东边为空井田,其它周边无生产矿井。

上述矿井均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爆炸性,自燃倾向等级均为Ⅱ类;井下开采过程中未发现地温异常。

7.相邻矿井火区、采空区积水范围、积水量、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情况

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南邻河坪技改煤矿,西南部为原轩岗矿务局黄甲堡煤矿,未发生过越界开采现象,均开采2、5号煤层。井田北、东、西均无邻矿。

(1)黄甲堡煤矿

黄甲堡煤矿,开采2、5号煤层,于1999年12月关闭,其关闭的主要原因是该矿地质条件较复杂,开采成本相对较高,当时的煤炭价格低等。开采水平标高1027—1146m 间。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西部边界距离黄甲堡煤矿最近的2号煤层采空区约650m,该采空区积水面积约0.9630km2,积水量约10080m3,采空区标高为1090m;距离黄甲堡煤矿最近的5号煤层采空区约600m,5号煤层采空区积水面积约1.1120km2,积水量

约15000m3,采空区标高为1070m。在采空区及巷道内存在CH

4、CO

2

、CO及H

2

S等有害气

体,关闭前井上下煤层没有发生自燃发火。

(2)河坪技改煤矿

河坪技改煤矿为2008年8月“十关闭”矿井,关闭前开采 2、5号煤层,2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0.1289km2,积水面积约2675 m2,积水量约2800m3,采空区积水区域距离本次设计首采工作面约250m,其间为实体煤;5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0.168675km2,积水面积约3400 m2,积水量约4080m3,采空区积水区域距离本次设计首采工作面约250m,其

间为实体煤;在采空区及巷道内存在CH

4、CO

2

、CO及H

2

S等有害气体,关闭前井上下煤层

没有发生自燃发火。

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对各水平瓦斯等级及地温变化的预计和依据:

根据矿井多年来的生产过程中揭露,井田内2#、5#煤层瓦斯含量小,矿井生产过程中瓦斯涌出量也小,确定本矿属于瓦斯矿井,井下每班配备瓦斯检查员使用光学瓦斯检查仪检查瓦斯。据区域资料,煤层中主要以吸咐瓦斯为主,本井田煤层埋藏较浅,本次设计采用平硐-斜井开拓,预计随着井田深部煤层开采强度的增大,瓦斯涌出量将有所增加。

根据生产矿井资料,平均地温梯度小于3℃/100m,本区属于地温正常区。

第二节矿井通风

一、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的选择:

该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为自燃。采区为两掘一采,掘进工作面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采用矿方已购置的FBD-№6.3,2×37kW局部通风机,配用电机YBF200L1-2,功率2×37kW ,800mm直径胶质阻燃风筒供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全负压供风。

根据该矿井煤层走向长度不大,而且瓦斯含量低,采区生产能力比较小的情况,确

定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分列式通风系统。

二、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

矿井移交生产时共有三个井筒,其中主平硐、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主平硐位于主井地面工业场地,副斜井、回风斜井位于风井工业场地。

回风斜井服务于2#煤221采区,5#煤251采区,6#煤261及262采区,服务年限15.84年。

回风井口设置了主要通风机房,主要给工作面、运输巷提供足够的风量。当井下发生火灾时,人员能迅速从主平硐、副斜井中撤离。

矿井通风线路:

地面新鲜风流----主平硐、副斜井----运输暗斜井、轨道暗斜井----采区运输下山、采区辅助运输下山----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

泛风风流----回风顺槽----采区回风下山---回风暗斜井----回风大巷----回风斜井----地面。

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1.采煤工作面通风

采煤工作面采用矿井全风压独立通风。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通风方式。

2.掘进工作面通风

掘进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由FBD-№6.3型局部通风机采用压入式供风。

3.硐室通风

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井底绞车房、等候室、消防材料库、采区绞车房、采区中部车场、采区水泵房采用串联通风。

采区变电所采用独立通风。

4.专用回风巷:

本矿井属于自燃煤层,首采221采区采用平硐-斜井开采,设专用回风下山、回风暗斜井、回风斜井。

四、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由于本次变更设计工作面位置发生变化,导致矿井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故需重新计算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㈠矿井需要风量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一百零三条,矿井需要的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

矿=4×N×K

矿通

,式中:

Q

—矿井总风量,m3/min;

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N=90人;该矿下井最大班作业人数为87人/班,另考虑带班领导3人,最大人数为92人;

4—井下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

K

矿通

—矿井通风系数,取1.3。

Q

=4×90×1.3=468m3/min=7.8m3/s

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矿=(ΣQ

+ΣQ

+ΣQ

+ΣQ

其他

)×K

矿通

,式中:

Q

—矿井总风量,m3/min;

Σ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Σ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ΣQ硐—独立通风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ΣQ其他—除了采煤、掘进、独立通风硐室以外其他井巷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K

矿通

—矿井通风系数,取1.3。

⑴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①按回采工作面温度计算

Q

采=60×V

×S

式中:V

―与回采工作面温度相适应的风速,为1.0m/s;

S

采―回采工作面平均断面积,S

=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

=(4.4+5.0)/2×3.84×70%=12.63m3

Q

=60×1.0×12.63=757.8m3/min

②按人数计算:

Q

=4×N

式中: N-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N=21人。

Q

=4×21=84m3/min

③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

采=100×q

×Kc

式中:q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1]436号关于忻州市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山西华融龙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度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3.29 m3/t,兼并重组后矿井日产量可达2727t,计算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23m3/min,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按70%计算,为4.36m3/min)。

Kc-瓦斯涌出量不均衡系数,取1.3。

Q

=100×4.36×1.3=566.8m3/min

④按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进行计算

Q

采= 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757.8×1.2×1.13×1.1=1130.3m3/ min

式中:Q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 min

Q

基本

---不同采煤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 min

Q

基本

=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不小于1)

=(4.4+5.0)/2×3.84×70%×1=12.63m3/s=757.8m3/min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5.0m,最小控顶距4.4m。

K

采高

---回采工作面采用一次采全高开采,采高3.84m,取1.2

K

采面长

---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长度170m,取1.13

K

---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1.1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与合适风速对应表

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表

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表

工作面需风量取大值即:1130.3m3/min=18.8m3/s。

风速检验: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不小于0.25m/s,最高风速不超过4m/s。

V

面1

=18.8/21.1=0.89(m/s)

工作面风速满足要求。

⑤工作面上下顺槽断面核定:

工作面最大风量18.8m3/s,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风速最低不小于0.25m/s,最高不超过4m/s,因此运输、回风顺槽的净断面S为:

Q/V1≤S≤Q/V2

18.8/4≤S≤18.8/0.25

4.7≤S≤7

5.2

工作面运输顺槽断面14.7m2、回风顺槽断面13.49m2符合要求。

⑵掘进工作面配风:

①按人数计算:

Q

=4×N=4×17=68m3/min

式中:N为工作面作业人数与其它人员的人数之和,取17人。

②按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及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

岩巷掘进:Q

掘=Q

I+60×0.15S

煤巷掘进:Q

掘=Q

I+60×0.25S

式中:

Q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本设计选用FBD№6.3/37×2型局部通风机供风,局部通风机实际吸入风量为368m3/min;

S——吸风口断面,m2;

I——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台。

掘进为煤巷掘进。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1) 第二章矿井火灾隐患性分析 (3) 第三章矿井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9) 第四章矿井自燃火灾监测系统 (15) 第五章矿井防灭火系统 (20) 第六章矿井工作面重点区域防灭火技术方案 (34) 第七章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36) 第八章矿井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41) 第九章防火构筑物及井上、下消防材料库 (43) 第十一章矿井防灭火技术管理制度 (50)

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为认真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矿井火灾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矿井生产正常进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的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编制了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某某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的*部,地处******处,行政区划隶属*******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 井田交通十分便利,*******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约32km,*****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接壤地带,井田东部地势较平缓,多被沙漠覆盖,分布沙丘、沙梁;其余全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呈现沟壑纵横的黄土梁峁地貌景观。井田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一般标高+1290~+1320m;黄土梁峁区地势

较高,一般标高+100~+160m。井田内最高点位于***,高程+***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的冲沟沟谷,高程+**m,相对高差***m。 三、地表水系 井田地表无大的水系,但冲沟较发育,主要为秃尾河支流红柳沟之上游支沟,其中贺家沟沿井田中部自东南向西北流过,流水受降雨影响非常大,虽流量有限(常断流),但下蚀作用强烈,切割深,造成地形破碎。 四、地震情况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2010年颁发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图1-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图1-1-2 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示意图 五、气象特征 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天气多变,春季干旱而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雷雨,秋季凉爽而短促,冬季干冷而漫长,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8.1℃,7~8月最高气温36.7℃,元月份最低气温-29.7℃,日温差15~20℃。年平均降水量414mm,年平均蒸发量1907.2mm。7-9月份为雨季,10月中旬降雪,翌年2月解冻,无霜期155天。冬季至春末夏初多风,最大风速可达18.7m/s,风向多为北西。最大冻土深度1460mm。 六、矿井通风概况 1. 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防灭火方案设计

防灭火方案设计编制日期:2008年1月

第一章概况 依据《地质报告》1号煤层为容易自燃,6号煤层为不易自燃。10号煤层无鉴定报告。矿井为新建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资料不全,因此设计按Ⅱ类容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同时加强通风管理工作,防止采空区、老巷长期漏风,防止巷道长期处于微风状态,防止煤层自燃发火,同时要加强外因火灾的防治工作。按煤层容易自燃设计和管理。 第一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一、煤的自燃预测及分析 内因火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①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呈破碎状态并集中堆积存在; ②通风供氧; ③蓄热环境; ④维持煤的氧化过程不断发展的时间。 要形成自燃,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若采取措施破坏其中一个或两个,乃至全部条件,便可有效的防止自燃。 1. 煤的自燃倾向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主要取决于煤的煤化程度、水分、煤岩成分、含硫量等因素: (1) 煤的变质程度 煤化程度愈高的煤自燃倾向性愈小,但不能以煤的煤化程度作为判定自燃倾向性大小的唯一标志。

(2) 煤的水分 一定含量的水份有利于煤的自燃,而湿度过大,则会抑制煤的自燃。 (3) 煤岩成份 在常温条件下,丝煤是自热的中心,起着引火物的作用;镜煤与亮煤脆性大,灰份少最有利于自燃的发展;暗煤难以自燃。 (4) 煤的含硫量 硫在煤中有三种存在形式:硫化铁即黄铁矿、有机硫和硫酸盐。对煤的自燃起主导作用的是硫化铁,它对煤的自燃过程起加速作用。 (5) 煤的孔隙度和脆性 煤的孔隙度愈大、脆性愈大,煤愈容易自燃。完整的煤体一般不会发生自燃,一旦受压破裂,呈破碎状态存在,其自燃性将显著提高。 2. 煤层自然发火期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它取决于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是煤层发生自燃的基本条件。但一个矿井或煤层自燃发火危险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还有煤层的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和通风条件都有一定影响。 (1) 煤层地质赋存条件 厚煤层容易发生自燃发火,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曲、破碎带等容易发生自燃发火。

2018注氮防灭火设计

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4年对我矿19#、19b #、20#、22#、22a #、23#、23a #煤层煤炭自然倾向鉴定,属于Ⅰ类容易自然煤层。板 石煤矿采取的防灭火措施为注氮防灭火,特编制《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设计》,设计如下: 一、氮气防灭火原理及特点 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含量为78.1%,氮气比空气略轻,在标准状态下,1立方米氮气的质量为1.25 kg 。氮气在常温下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不可燃气体,对振动,热、电火花等都是稳定的,无腐蚀作用,也不轻易与金属化合。氮气防灭火的原理见以下框图: 氮气防灭火的特点为: 氮气比空气略轻,可以充满封闭范围内的所有空间,特别有利

于工作面采空区上部和巷道冒顶区的防灭火。 通过管道输送,不需用水,输送方便。 灭火过程中不损坏井巷设备,使灾后恢复工作简单。 氮气本身无毒,使用安全。 使用方便,投入防灭火速度快,采空区有发火征兆时,只需开启阀门,便可迅速向采空区注入氮气。 灭火速度快,能迅速降低封闭区的氧含量使火区窒熄。 目标注氮时,能迅速降低巷道冒顶区的一氧化碳含量,保证灭火人员的安全。 能提高火区内气体压力,减小火区漏风。 火区漏风过多时效果下降,故氮气灭火时需一定程度的严密性。 封闭注氮时对火源的降温效果较差,因此氮气灭火后或者将火源点甩入采空区窒熄带,或者进入封闭区内(巷道火灾)直接降温。 二、注氮防灭火措施和有效性分析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由于氮气分子结构稳定,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然;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引燃与复燃。用氮气防灭火和阻止瓦斯爆炸的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2021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2021新 版)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2021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我矿工作面生产方式采用的是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留煤炭较多,为采空区防止遗煤自燃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煤炭自燃,特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封堵进、回风隅角 1、由综采队分别在4*********工作面、4*********工作面的进、回风隅角用快速砌垒材料(FSA快砌材料)每隔10米构筑一道阻燃隔离墙(墙体要紧贴垮落区,墙宽以并排两个编织袋宽度为准)。通风队在此墙体上喷涂XX-15快速喷涂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向采空区漏风,降低供氧条件。 2、在综采工作面备足能够砌筑厚度为250mm墙体的材料,包括红砖、水泥和沙子;材料码放在辅运巷距工作面20m处、主运巷风门之间;材料必须靠帮码放整齐,不得影响正常的通风和行人。 二、均压防火 1、在综放工作面主运顺槽设置调节墙,调节工作面两道进回风压

煤矿防灭火专项设计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防灭火专项设计

实施时间:2012年度

红岩煤矿防火专项设计 为有效防止矿井火灾,根据煤矿煤层条件、井田采掘计划安排,特编制此2012年防灭火设计。 一、矿井概况: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煤炭种类为焦煤。矿井瓦斯等级属低瓦斯矿井,煤层属一级自燃发火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防灭火方法以灌浆为主,以喷洒阻化剂、移动式注氮防灭火系统为辅的防灭火方法,灌浆防灭火系统现在建设中。 二、防灭火总体要求 根据2012年度的采掘计划安排,防灭火重点为:矿井各采掘工作面为有效防止煤层自然发火,防灭火设计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依靠科技进步,采取多种形式防灭火”的原则,具体规定如下: 1、2012年度,井下所有掘进巷道高冒区、巷道透采空区或接近采空区、有自然发火征兆的其它架棚巷道及综采采空区、老采空区必须采取装帮顶灌浆措施;对部分灌浆地点使用凝胶防灭火新材料替代黄泥灌浆或与黄泥灌浆混合使用。 2、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管路必须按规定铺设到位。井下消防管路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皮带道消防管路每隔50米设置一组支管和阀门。消防管路距离采掘工作面不超过20米。 3、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灌浆系统,灌浆管路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100米,采煤工作面风道必须接至距工作面40米,运输道必须接至停采线位置。2012年度主要灌浆地点:掘进工作面透老塘及巷道高冒区和自然发火隐患地点。 4、灌浆防灭火是按适当比例混合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并通过管路注入到容易自然发火区域,利用浆液中的固体沉淀充填浮煤缝隙堵塞漏风通道,减少供氧量,并且包裹浮煤,隔绝氧气与煤体的接触,防止氧化。浆液中的水分能够抑制煤自热氧化发展,利用浆液中的沉淀及其粘性和包裹性,与周围破碎煤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计实用版

YF-ED-J828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 计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综采工作面注氮防灭火设计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我矿23103工作面即将开始回采,工作面 通风系统为材料巷进风,措施巷、皮带巷回 风。因采用综放工艺回采,其采空区遗煤较 多、范围广、空间大,加之所采13#煤自燃倾向 性等级为Ⅱ类,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十分重要。 参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xx年5月 编制的《斜沟煤矿主采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 方案设计》及集团公司其他矿井防灭火经验, 采用注氮防灭火措施的有效覆盖率较高、适应 性较好,能有效的保证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

安全。为了防止输氮管路和采空区泄漏氮气造成人员伤害、保证注氮防灭火效果,特编制如下专项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采煤工作面位置: 工作面位于21采区北翼,南邻21采区三条上山,北部、东部、西部均为实煤区,上部为8#煤的18107、18109采空区,平均层间距为46.29m。 2、工作面有关参数 走向长度:2420.9m,煤层厚度为5.95-16.68m,平均13.8m。 平均采高:机采3.6m,放煤高度10.2m。 瓦斯等级:低瓦斯,容重:1.44t/m3。 煤层硬度:f=2~5,煤质牌号:气煤。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2014年矿井防灭火设计xx 煤矿二0 一四年 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调度室:安全检查科:生产技术科:审 核:编制:日期:

审批意见:

一、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 1 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 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 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 3 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2011 年7 月28 日取煤 5 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 2011 年7 月28 日取煤 5 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I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2012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t, 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1.31m3/min ,鉴定结 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3/min, 总回风量3267m3/min, 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2014 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 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 工作面 及采空区; 2、其它巷道自燃发火区;

矿井防灭火规范正式版

矿井防灭火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本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国煤矿矿井防灭火的教训,特制定本《矿井防灭火规范》(下称《规范》)。 第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国营的生产、基建和改、扩建矿井的自燃火灾(亦称内因火灾)和外源火灾(亦称外因火灾)及对井下有危险的井口地面火灾的防治。 第3条本《规范》的贯彻执行在矿务局范围内由局长负全面领导责任,局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在矿井范围内由矿长负全面领导责任,矿总工程师负技术领导责任;局、矿及其下属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1. 通风部门负责自燃火灾的预防和矿井火灾的处理。 2. 机电部门负责电气火灾和机械火灾的预防。 3. 地测、计划和生产部门负责地质、测量、开拓、开采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预防自燃火灾和外源火灾。 4. 矿山救护队负责发生火灾时的灭火救护工作和平时配合通风部门做好自燃火灾的预防处理和防火检查工作。 5. 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规范》的严格执行情况和日常的井下明火管制。 6. 供应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所需材料、设备的供应。

7. 财务部门负责矿井防灭火工作所需资金。 第4条由内因或外因火灾源引起的井下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事故。心矿井火灾造成以下后果之一者,即定为矿井火灾重大事故: 1.造成人员伤亡。 2.造成价值1万元的物质(包括资源)损失。 3.造成生产中断8小时以上。 4.造成封闭工作面或采区冻结煤量。 凡发生矿井火灾事故,均须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并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报告。 第5条每个矿井必须由矿长和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制定本矿井的防灭火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项目应列入矿井生产建设长远规划和年、季、月度计划,矿井防灭火工程和措施所需的费用和材料、设备等必须列入企业财务和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矿井防灭火规划和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防止井口地面火灾危害井下安全的措施。 2.各种外源火灾的防灭火措施。 3.自燃煤层开采的防灭火措施。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

工作面防灭火专项措施 我矿工作面生产方式采用的是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空区遗留煤炭较多,为采空区防止遗煤自燃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隐患。为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发生煤炭自燃,特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封堵进、回风隅角 1、由综采队分别在4*********工作面、4*********工作面的进、回风隅角用快速砌垒材料(FSA快砌材料)每隔10米构筑一道阻燃隔离墙(墙体要紧贴垮落区,墙宽以并排两个编织袋宽度为准)。通风队在此墙体上喷涂XX-15快速喷涂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向采空区漏风,降低供氧条件。 2、在综采工作面备足能够砌筑厚度为250mm墙体的材料,包括红砖、水泥和沙子;材料码放在辅运巷距工作面20m处、主运巷风门之间;材料必须靠帮码放整齐,不得影响正常的通风和行人。 二、均压防火 1、在综放工作面主运顺槽设置调节墙,调节工作面两道进回风压差。停采期间降低工作面风量,保持配风在800~1000m3/min。 2、保持工作面上下出口净断面达原设计断面的95%以上,保持工作面两道材料设备码放整齐;在回风侧设置引风帘,增大回风隅角的风量,稀释并排除回风隅角有害气体。 3、每两天由测风员对综放工作面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摸清本采区区域通风压能分布情况,施行区域均压。

三、加强瓦斯检测 1、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瓦斯检查设点为:⑴工作面风流;⑵回风隅角;⑶后部溜子上、中、下三点及距工作面回风巷10m 以外回风巷。瓦检员3~4小时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及时通报看面人员及通风调度;当瓦斯超限时,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36条、138条、139条规定处理,并立即汇报矿调度室;瓦检员现场交接班。 2、在工作面回风顺槽距工作面10m处及回风隅角安设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连续监测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报警浓度为CH4≥1.0%,断电浓度CH4≥1.5%,复电浓度为CH4<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回风隅角还必须悬挂氧气、一氧化碳自动检测报警仪。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仪、氧气、一氧化碳自动检测报警仪每七天必须校验一次,保证其正常工作。 3、加强工作面下隅角气体检查,对4*********、4*********工作面束管进行每周不少于3次的巡检,检查束管是否有破口、断裂、堵塞等,束管管线吊挂是否平直;每天出具1份工作面采空区气体分析报告。同时通过使用取气球胆采集工作面上隅角气样,与束管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监测人员每天必须按时、准确做好束管监测报表,并及时报送通风技术组以便及时掌握采空区的自燃发火状况。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报告矿领导。 4、通风技术主管负责对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报表和束管气体分析报告进行分析,建立监测档案。每周将分析报告结果上报通

矿井防灭火设计

第五章矿井防灭火 第一节概况 一、煤的自燃倾向 2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从大兴井田96―9号孔中取样化验结果:原煤着火点在345℃~385℃之间,其还原样和氧化样的着火点之差在20~35℃之间。结论是煤样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属不易自燃煤。但是2002年7月1日,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通风防灭火实验室对本矿2煤层和3煤层的自燃倾向鉴定结果为:2煤层、3煤层的煤样自燃倾向等级均为二类自燃。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若局部通风系统不合理,密闭没有及时施工,也可造成煤层自燃发火。如2002年11月副井以北300m处、-43m以上采空区发生自燃发火,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今后应切实加强通风管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从上面叙述,可以看出钻孔中取样与井下取样化验结果是有差别的,14上煤层、16煤层自燃发火倾向现阶段难以准确鉴定,只有在井下开拓中采样化验结果更为真实,而且按照有关规定,煤矿必须每年采样化验。 二、设计拟采用的防灭火措施 本矿井扩大区主采煤层为薄煤层,设计采取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难点,综合治理的方针。主要措施有:开拓开采技术措施、通风安全技术措施、喷洒或压注阻化剂、束管监测等防治措施。 第二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和防治措施 一、煤的自燃预测及分析 1.煤的自燃预测 (1)煤的炭化程度(变质程度) 煤的炭化程度是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决定性因素,炭化程度越高,含

氧游离基的含量越少,自燃的危险性越小。 本井田煤的成因类型是腐植煤,为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Ⅰ~Ⅱ变质阶段的气煤。据煤的炭化程度分析,本井田各煤层均具有自燃危险性。 (2)煤的岩石学成分 煤的岩石学成分有丝煤、暗煤、亮煤和镜煤,它们有不同的氧化性。具有纤维构造而表面吸附能力很高的丝煤在常温下吸氧能力特别强,着火点低,可以起到“引火物”的作用。所以含丝煤越多,自燃倾向越大。相反,含暗煤多的煤,一般是不易自燃的。 据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各煤层的有机组分中,均以镜质组为主,丝炭含量较少。显微煤岩类型均以暗亮煤为主;各煤层的宏观煤岩类型,以半暗和半亮煤为主。 根据以上煤的岩石学成分分析,各煤层不易自燃。 (3)煤的水分 煤层的自燃危害性往往和煤的湿润程度,甚至空气的相对湿度有关。 煤中水分少时,有利于煤的自燃;水分足够大时,则会抑制煤的自燃,煤中水分蒸发后,其自燃危害性会增加。而且,水分对变质程度低的煤的自燃过程影响要比变质程度高的煤影响大。 (4)煤的含硫量 同牌号的煤中,含硫铁矿越多,越易自燃。 据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可采煤层原煤硫平均含量2.25~2.68%,14上煤层最低,为低硫煤。硫分中主要成分是黄铁矿为主。 煤的含硫量较高,对自燃的危害性较大。 (5)煤炭的孔隙率和脆性 煤炭的孔隙率越大,越易自燃;变质程度相同的煤,脆性越大,越易自燃。

煤矿防灭火专项设计方案

陕西刘家村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总工程师: 通风矿长: 通风副总: 审核: 编制: 二〇二一年二月

目录 前言 (5) 1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9) 1.1井田概况 (9) 1.2矿井四邻 (9) 1.3井田地层 (10) 1.4地质构造 (10) 1.5可采煤层 (13) 1.6煤质 (14) 1.7安全条件 (14) 1.8矿井开拓开采 (15) 2 矿井自燃风险评价及总体设计方案 (17) 2.1刘家村煤业内因火灾(自燃火灾)风险评价 (17) 2.2矿井防灭火技术简介 (18) 2.3刘家村煤业自燃防治技术对策 (19) 2.4刘家村煤业矿井防灭火设计总体方案 (20) 3 煤自燃监测系统和预测预报制度 (22) 3.1煤自燃标志气体测试及优选 (22) 3.2刘家村煤业2号煤自燃标志气体及预测预报指标体系 (26) 3.3矿井火灾观测点设置 (27) 3.4煤自燃监测系统 (27) 3.5人工检测和取样分析 (31) 3.6矿井火灾预测预报管理 (31) 4 灌浆防灭火系统 (33) 4.1灌浆防灭火技术特点 (33) 4.2灌浆材料选择 (33) 4.3主要灌浆参数计算 (34) 4.4灌浆系统选择 (35) 4.5灌浆设备及方法 (36) 4.6灌浆方法 (38) 4.7输浆管路 (38) 4.8灌浆操作规程 (40) 4.9灌浆管理 (41) 4.10灌浆防灭火技术指标 (46) 5 阻化剂防灭火系统 (47) 5.1阻化剂防灭火特点 (47) 5.2阻化剂的选择 (47) 5.3阻化剂浓度的确定 (48) 5.4阻化剂防火系统选择 (48) 5.5阻化剂防灭火工艺 (48)

关于开展煤矿防灭火安全专项检查(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关于开展煤矿防灭火安全专项 检查(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关于开展煤矿防灭火安全专项检查(新编 版) 一、安全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 1、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隐患排查治理、防灭火、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各级各岗位人员防灭火责任制落实情况。 2、矿井电缆和机电设备的管理情况。井下电缆和机电设备等是否取得“MA”标志,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电气设备是否存在失爆、短路、过热、欠压等保护齐全情况;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设备及材料,特别是非防爆高压开关、非阻燃皮带和非阻燃电缆等情况;是否按有关标准规定对重要设备、材料进行检测;有无违规存放油料现象。 3、煤矿井下使用的空气压缩机的压力表、安全阀、断油(或断

水)保护、过流保护、超温保护等装置是否齐全可靠,压缩机油闪点、压缩机的安装位置及周边环境是否符合规定。 4、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及综合防灭火措施落实情况。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巷道布置、支护方式、开采方法、防灭火系统是否符合规程要求;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是否编制相应的防灭火设计、采取综合防灭火措施,是否设置专用的回风巷。采用放顶煤方法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是否采取灌浆、注氮、注凝胶、喷洒阻化剂等综合防灭火措施;采区、工作面开采后是否及时封闭采空区,防火密闭、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5、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是否按规定安设一氧化碳、温度等传感器且正常运行;防灭火仪器仪表数量是否按规定配备、完好并定期检测标校,消防水池、管路系统、消防材料库设置,消防器材配备情况是否符合规定,入井人员是否随身携带自救器。 6、煤矿企业是否制定并报批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按规定组织培训、演练并定期修改完善;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设施是

煤矿井上下综合防灭火措施方案

煤矿井上下综合防灭火措施 *****煤股份****矿 2012年11月

十一矿井上、下综合防灭火措施 为切实加强我矿井上、下防灭火工作,预防、外因火灾的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基础,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井上防灭火措施 1、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建筑。 2、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m。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向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m以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东围。 3、进风井口装设防火门,防火门必须严密并易于关闭,打开时不妨碍提升、运输和人员通行,并应定期维修;否则,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矿井的安全措施。 4、地面消防水池必须保证不低于200m3的存水量,并有备用水池,能满足矿井2小时的供水要求。保证水的清洁,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应在6~9.5的围。 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6、井上设置消防材料库,地点设在矿供应站,必须有轨道直达井口。 7、其它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场等处,必须制定专项防火制度。 二、井下火灾防治

1、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 2、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尽量布置在岩层中或不易自燃的煤层,已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巷道,要进行锚喷。 3、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后退式开采,并根据采取防火措施后的煤层自然发火期确定采区开采期限。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和顶煤。采煤工作面采到停采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顶板冒落严实。 4、对采空区、突出和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预防性灌浆或全部充填。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进行永久性封闭。 5、掘进巷道时,对巷道中出现的冒顶区必须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并定期检查。 6、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应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值班调度和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其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

2018注氮防灭火设计

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 司分别于2010年、2013年、2014年对我矿19#、19b #、20#、22#、22a #、23#、23a #煤层煤炭自然倾向鉴定,属于Ⅰ类容易自然煤层。板石煤矿 采取的防灭火措施为注氮防灭火,特编制《板石煤矿注氮防灭火设计》,设计如下: 一、氮气防灭火原理及特点 空气中的氮气体积含量为78.1%,氮气比空气略轻,在标准状态 下,1立方米氮气的质量为1.25 kg 。氮气在常温下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不可燃气体,对振动,热、电火花等都是稳定的,无腐蚀作用,也不轻易与金属化合。氮气防灭火的原理见以下框图: 氮气防灭火的特点为: 氮气比空气略轻,可以充满封闭范围内的所有空间,特别有利于 工作面采空区上部和巷道冒顶区的防灭火。

通过管道输送,不需用水,输送方便。 灭火过程中不损坏井巷设备,使灾后恢复工作简单。 氮气本身无毒,使用安全。 使用方便,投入防灭火速度快,采空区有发火征兆时,只需开启阀门,便可迅速向采空区注入氮气。 灭火速度快,能迅速降低封闭区的氧含量使火区窒熄。 目标注氮时,能迅速降低巷道冒顶区的一氧化碳含量,保证灭火人员的安全。 能提高火区内气体压力,减小火区漏风。 火区漏风过多时效果下降,故氮气灭火时需一定程度的严密性。 封闭注氮时对火源的降温效果较差,因此氮气灭火后或者将火源点甩入采空区窒熄带,或者进入封闭区内(巷道火灾)直接降温。 二、注氮防灭火措施和有效性分析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由于氮气分子结构稳定,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然;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引燃与复燃。用氮气防灭火和阻止瓦斯爆炸的过程称为惰化,惰化后的火区因氧气不足而不能燃烧和爆炸。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即时使采空区等有关区域惰化。具体地说,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和特点是:(一)氮气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并将氧气排挤出去,从而使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煤矿矿井综合防灭火专 项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2017年下对门煤矿 矿井综合防灭火专项设计 编制人:李艳波 编制日期: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日 纳雍县曙光乡下对门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会审表

目录 第一章矿井概况 (5) 一、矿井基本情况 (5) 二、开拓与开采系统 (5) 三、主要可采煤层赋存及储量 (6) 四、地质构造 (8) 五、水文地质 (8) 六、煤的自燃性及地温 (10) 第二章矿井通风 (11) 一、通风系统 (11) 二、矿井监测系统 (11) 第三章井下内因火灾防治 (12) 一、自燃防灭火预测 (13) 二、矿井内因火灾防灭火措施 (16) 第四章井下外因火灾防治 (19)

一、电气事故引发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20) 二、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26) 第五章供水系统 (37) 一、井下给水系统 (37) 二、井下洒水系统 (38) 第六章建立完善的自救和互救系统 (39) 第七章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40) 一、总则 (40)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43)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4)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基本情况 矿山位于纳雍县城南西约45km处,属纳雍县曙光乡所辖。开采范围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05°16′11″~105°16′42″,北纬:26°43′11″~26°43′40″。 下对门煤矿矿山距307省道15km,距阳长镇政府所在地约15 Km,距纳雍一电厂16Km,距纳雍二电厂8km;距纳雍县城45 Km,至滥坝火车站56 Km,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1-1-1)。 根据《下对门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地形属云贵高原中低山丘陵浅切割地貌,总体呈西部高,北东低,最高点位于西部的山头,标高,最低点位于北东的冲沟出口处,标高约

2016年矿井防灭火设计详解

武所屯煤矿防灭火设计 一、矿井概况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采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初步设计根据武所屯井田的煤层赋存、构造及开采条件等情况,将煤层分为上、下两组,上组为12下(1.2m厚)、14煤层联合开采,下组开采16煤层。目前正在开采太原组16煤层,平均厚度0.83m。 1、煤质情况 12下煤层为气煤,属于高热值煤,发热量为3000大卡;16煤为肥煤,属于特高热值煤,发热量为5500大卡。 2、地质条件 井田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通过钻探及二、三维地震勘探,结合生产勘探、实际揭露对井田构造进行了重新整合,落差大于100 m的断层有3条;落差10~100 m的断层3条;落差5~10 m的断层4条;落差在1m左右的断层较多,大约有50余条。本井田地层走向NEE,倾向W,地层倾角平缓,一般0~8度。褶曲特点是跨度较大,幅度较小,多被断层切割,形态多变且不完整,且轴向也不甚明显。 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第十一条中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分类标准,武所屯煤矿内断层因素的复杂程度符合“含煤地层沿走向、倾向的产状变化不大,小断层较发育,很少受岩浆岩的影响,不影响采区的合理划分,但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①产状平缓,沿走向和倾向均发育宽缓褶皱,或伴有一定数量的断层;②简单单斜、向斜或背斜,伴有较多断层,或局部有小规模的褶曲及倒转。”的条件,属中等构造。因此,武所屯生建煤矿的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3、矿井通风 地面安装FBCDZNO22型主要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为2×220Kw的。工作方法为抽出式,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煤矿井下工作面注氮防火专项设计范文

23103综放工作面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 〔2019〕通设号 编制单位:****煤矿通风科 编制时间:2019年10月25日

23103综放工作面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审批: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总: 地测副总: 矿调度: 安监处: 生产技术科: 通风科: 机电供应科: 综采队: 编制:

23103综放工作面注氮防灭火专项设计 我矿23103工作面即将开始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为材料巷进风,措施巷、皮带巷回风。因采用综放工艺回采,其采空区遗煤较多、范围广、空间大,加之所采13#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工作面防灭火工作十分重要。参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0年5月编制的《****煤矿主采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方案设计》及集团公司其他矿井防灭火经验,采用注氮防灭火措施的有效覆盖率较高、适应性较好,能有效的保证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安全。为了防止输氮管路和采空区泄漏氮气造成人员伤害、保证注氮防灭火效果,特编制如下专项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 1、采煤工作面位置: 工作面位于21采区北翼,南邻21采区三条上山,北部、东部、西部均为实煤区,上部为8#煤的18107、18109采空区,平均层间距为46.29m。 2、工作面有关参数 走向长度:2420.9m,煤层厚度为5.95-16.68m,平均13.8m。 平均采高:机采3.6m,放煤高度10.2m。 瓦斯等级:低瓦斯,容重:1.44t/m3。 煤层硬度:f=2~5,煤质牌号:气煤。 自燃倾向性:Ⅱ类自然,煤层倾角(度):6.8°~10.7°,平均8.9°。 工作面倾斜长: 214.34m。 一、注氮防灭火方案 1、注氮防灭火措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分析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气体。由于氮气分子结构稳定,其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氮气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是一种良好的惰性气体,随着空气中氮气含量的增加,氧气含量必然降低。当氧气含量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炭的氧化自燃;氧气含量降至3%以下时,可以完全抑制煤炭等可燃物的阴燃与复燃。用氮气防灭火和阻止瓦斯爆炸的过程称为惰化,惰化后的火区因氧气不足而不能燃烧和爆炸。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即是使采空区等有关区域惰化。 具体地说,氮气的防灭火作用和特点是:1)氮气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空间并将氧气排挤出去,从而使火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将火源熄灭,或者使采空区中因氧含量不足而使遗煤不能氧化自燃;2)在有瓦斯和火存在的气体爆炸危险区内,注入氮气能使可燃性气体失去爆炸

矿井防灭火设计

年矿井防灭火设计

————————————————————————————————作者:————————————————————————————————日期:

xx煤矿二0一四年矿井 防灭火设计 矿总工程师: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副总工程师: 调度室: 安全检查科: 生产技术科: 审核: 编制: 日期:

审批意见:

一、矿井概况 目前,矿井有1个回采工作面即11051回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综合低位放顶煤采煤法;2个煤巷综掘工作面即2501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120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3个炮掘工作面即二采区回风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轨道下山掘进工作面、二采区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尘爆炸性鉴定,其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80%,煤尘具有爆炸性。 矿井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最短28天,矿井于2011年7月28日取煤5层煤样,经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其检验报告结论为: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类,煤的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 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3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3/min,鉴定结果矿井属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目前矿井总进风量3157m3/min,总回风量3267m3/min,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其它各用风地点均为全风压通风。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抑制煤炭自燃发火,提高矿井抗灾能力,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编制本年度矿井防灭火设计。 二、2014年我矿防灭火重点区域 1、目前矿井回采的11051工作面和准备回采的1201工作面及采空区;

W1101综采工作面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W1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防灭火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条、生产矿井延深新水平时,必须对所有煤层的自燃倾向性进行鉴定。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矿井,必须编制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采取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第二百六十一、条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必须开展自然发火监测工作,建立自然发火监测系统,确定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健全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 一、煤的自燃倾向性发火情况 依据2016年4月11日,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我矿C5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我矿C5号煤层吸氧量为0.96cm3/g,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我矿现采的W1101工作面走向长为746m,倾斜长为148m,煤层倾角34~40°,平均37°;总倾斜面积为113900㎡;煤层最大厚度8.6m,最小厚度1.5m,平均厚度4.6m;煤层容重1.56t/m3。从2018年6月开始回采,现已推进95.0米。月平均推进为16m/月,推进缓慢。 二、确定煤层自燃标志气体 以开采煤层自燃火灾特点、自燃特性实验测试和现场观测为基础,确定煤自燃指标气体,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煤层自然发火早期预测预报体系,同时建立健全火灾监测监控系统,及时、准确的发现火灾隐患,指导现场防灭火工作的具体实施。 1、CO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CO在起始温度30℃时就开始出现,并且贯穿于整个升温氧化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80℃之前,CO随煤温上升增加幅度较小;80℃~220℃曲线斜率较大,CO随煤温上升迅速增加,说明此时煤已经开始迅速氧化。 2、CO2气体产生规律:CO2气体随煤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O2的产生可能一部分是从煤中解吸出来的,一部分是氧化产生的,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目录

某某煤矿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为认真贯彻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矿井防灭火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矿井火灾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矿井生产正常进行。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0条的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编制了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井田位置及交通 某某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的*部,地处******处,行政区划隶属*******管辖。 地理坐标为: 东经*********** 井田交通十分便利,*******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约32km,*****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 *******。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见图1-1-2。 二、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接壤地带,井田东部地势较平缓,多被沙漠覆盖,分布沙丘、沙梁;其余全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呈现沟壑纵横的黄土梁峁地貌景观。井田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一般标高+1290~+1320m;黄土梁峁区地势较高,一般标高+100~+160m。井田内最高点位于***,高程+***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部的冲沟沟谷,高程+**m,相对高差***m。

三、地表水系 井田地表无大的水系,但冲沟较发育,主要为秃尾河支流红柳沟之上游支沟,其中贺家沟沿井田中部自东南向西北流过,流水受降雨影响非常大,虽流量有限(常断流),但下蚀作用强烈,切割深,造成地形破碎。 四、地震情况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2010年颁发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图1-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图1-1-2 井田在矿区中的位置示意图 五、气象特征 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季风气候。天气多变,春季干旱而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雷雨,秋季凉爽而短促,冬季干冷而漫长,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7~8月最高气温℃,元月份最低气温-℃,日温差15~20℃。年平均降水量414mm,年平均蒸发量。7-9月份为雨季,10月中旬降雪,翌年2月解冻,无霜期155天。冬季至春末夏初多风,最大风速可达s,风向多为北西。最大冻土深度1460mm。 六、矿井通风概况 1. 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巷道掘进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2台局部通风机,一用一备。其风流直接进入回风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