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禁毒条例

山东省禁毒条例

山东省禁毒条例
山东省禁毒条例

山东省禁毒条例

2017年12月1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

第三章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

第四章戒毒措施

第五章禁毒工作保障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戒毒措施和禁毒工作保障等,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氯胺酮(K粉)、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四条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的重要内容,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禁毒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禁毒工作规划、计划和工作措施;

(二)组织实施禁毒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三)建立健全毒情监测评估、药物滥用预警和毒情通报机制,定期发布毒情形势和变化动态;

(四)建立禁毒工作述职讲评制度;

(五)协调解决禁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六)执行上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禁毒工作部署,定期向上级禁毒委员会和本级人民政府汇报禁毒工作;

(七)建立禁毒工作考评制度,对下一级禁毒委员会、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禁毒工作情况进行督促、考核。

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公安、司法行政、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海关等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当组织、协调、指导本系统的禁毒工作,明确负责禁毒工作的人员,合理安排禁毒经费预算,落实本级禁毒委员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禁毒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禁毒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做好禁毒相关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毒品预防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落实禁毒防范措施。

县(市、区)禁毒委员会应当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禁毒工作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举报奖励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奖励措施,并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予以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人身安全;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戒毒康复服务等禁毒相关工作。

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禁毒宣传教育体系,将禁毒宣传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相结合,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设或者确定固定的禁毒教育场所,免费向社会提供禁毒宣传教育服务。

第十三条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村民、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禁毒工作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第十五条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发现在校学生、教职员工有吸食、注射、持有毒品等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并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

第十六条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第十七条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公布举报电话,对从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依法落实禁毒防范措施,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在本场所内发生。

第十八条新闻媒体应当经常开展公益禁毒宣传教育,免费刊登、播放禁毒信息、公益广告。

公共图书馆、科技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配备禁毒知识读物。

第十九条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会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家庭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家庭和青少年的禁毒意识。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第二十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参与社会性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并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禁毒宣传教育。

第三章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

第二十一条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禁种宣传,定期组织公安、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巡查。

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二条禁止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储存、提供、持有、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罂粟籽、罂粟苗等毒品原植物及其非法制品。

禁止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处方或者使用证明。

第二十三条公安、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农业、商务、卫生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海关等部门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及其生产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动态管理、流向追溯、责任倒查等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第二十四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监督检查,发现市场异常销售情形的,应当及时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纳入处方药管理的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开具处方;药品零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实名登记、限量销售、专柜专人管理等规定,发现超过正常医疗需求,大量、多次购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应当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营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发现异常购买情形的,应当立即暂停销售,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五条企业或者个人将生产经营场所、反应釜等设施设备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用于化工、医药产品生产、储存的,应当如实记载承租或者受让企业名称、营业执照注册号,承租人或者受让人个人信息,出租期限、转让时间,出租或者转让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主要用途等情况,并自出租或者转让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公安机关报告相关信息。

第二十六条对含有麻黄素类物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易被提取制毒的复方制剂,以及尚未纳入国家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但是易被用作制毒原料或者配剂的化学品,由省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会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七条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和进口、出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第二十八条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发现客户委托运输、寄递疑似毒品或者非法委托运输、寄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的,不得运输、寄递,并立即向公安机关和有关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网络制作、发布、传播、转载、链接吸毒、制毒、贩毒的方法以及技术、工艺、经验、工具等涉毒违法信息。

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发现利用网络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传播涉毒违法犯罪信息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采取停止传输、保存记录、删除违法信息、防止信息扩散、留存后台日志等措施。

网信、通信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网络涉毒违法犯罪信息的监测、处置。网络运营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三十条公安机关发现生产、经营、运输、储存、携带、持有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应当予以收缴、处理。

第三十一条广播影视、文艺表演团体以及相关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者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不得邀请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或者参与文艺演出;不得播出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代言的商业广告。

第三十二条禁止吸食、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等。

已经取得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驾驶证照的人员,被查获有吸食或者注射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船舶、轨道交通工具、航空器的行为,正在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措施,或者长期服用依赖性精神药品成瘾尚未戒除的,其相关驾驶证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大中型客货车和出租车驾驶人因吸毒被注销驾驶证的,取消其从业资格。校车驾驶人有吸毒行为记录的,取消其校车驾驶资格。

第三十三条公安机关发现大中型客货车、公共汽车、校车和出租车驾驶人有吸毒行为记录的,应当通报其所在单位调整其工作岗位,加强监督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配备校车的学校发现驾驶人员有吸毒行为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驾驶,并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四条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设立的毒品实验室,承担吸毒检测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毒品原植物等涉案物品的检验鉴定分析工作。

第四章戒毒措施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戒毒工作,应当采取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等措施,建立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兼备的工作体系,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鼓励吸毒成瘾人员自行戒除毒瘾。

对戒毒人员戒毒的个人信息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第三十六条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实行动态管控。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现居住地公安机关负责动态管控,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对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不再实行动态管控,并应当及时更新登记信息:

(一)吸毒被查获后,未被认定为吸毒成瘾,并且自被查获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

(二)被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并且自执行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但是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或者严重违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的除外;

(三)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并且自解除之日起三年内没有吸毒行为的。

第三十七条公安机关对执法活动中发现的吸毒人员应当进行吸毒成瘾认定;因技术原因认定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进行认定。

第三十八条吸毒人员可以自行到具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

戒毒医疗机构应当与自愿戒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签订自愿戒毒协议,并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信息向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第三十九条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承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机构,按照规定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向社会公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指导和支持。

第四十条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评估建议,依法责令其接受社区康复。

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到。

第四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承担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机构应当在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报到后,及时与其签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协议包括下列事项:

(一)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享有的权利和可以获得的帮助;

(二)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

(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具体措施;

(四)违反协议的责任;

(五)应当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二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需要设置、调整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应当经省禁毒委员会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十三条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治戒毒人员,应当对其身体进行检查;除出现病情、伤情危及生命需要立即送医疗机构救治或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外,应当依法收治。

对患有传染病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专门区域,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措施。

第四十四条被依法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是未成年人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唯一抚养人、扶养人、赡养人的,公安机关在作出强制隔离戒毒决定的同时,应当将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情况通知其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其户籍所在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的,通知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通知后,应当立即对未成年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并及时将安置情况书面告知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通知吸毒人员。

第四十五条吸毒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公安机关书面同意后,进入指定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或者其监护人就

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权利义务等事项签订协议。

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应当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开管理。

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生活费用由本人或

者其监护人承担。

第四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戒毒康复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其回归社会。

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的戒毒康复人员并订立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照规定享受国家、省有关税收和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

第五章禁毒工作保障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毒情形势相适应、职能配置完善、岗位设置科学的禁毒机构和队伍,加强禁毒专业力量建设,保障禁毒工作需要。

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禁毒委员会应当加强禁毒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禁毒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将与禁毒工作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及时、准确汇入禁毒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第四十九条省和设区的市禁毒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明确整治任务。

国家和省、设区的市确定的重点整治地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禁毒综合治理,按期完成整治任务;未完成整治任务的,不得参加以地区为单位的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评比表彰活动。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提供禁毒宣传教育、戒毒康复指导、吸毒人员心理干预等专业服务。

第五十一条鼓励社会工作者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参与禁毒预防、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戒毒社会服务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等部门和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应当对禁毒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便利。

第五十二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成立或者参加禁毒、戒毒、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等领域的行业组织,依照章程开展工作,加强行业自律。

第五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司法行政、卫生和计划生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禁毒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防范和减少禁毒工作中的职业风险。

对因禁毒工作致伤、致残、死亡的禁毒工作人员,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抚恤和工伤待遇。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经规定法律责任的,适用其规定。

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条例,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运输经营者、管理者未在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区的显著位置设立禁毒警示标识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娱乐场所和旅馆、洗浴、茶馆、酒吧、会所、互联网上网服务等场所的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在显著位置张贴或者摆放禁毒宣传品的;

(二)未对本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培训的。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药品零售企业发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异常购买情形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发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异常购买情形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企业或者个人将生产经营场所、反应釜等设施设备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用于化工、医药产品生产、储存,未按照规定报告相关信息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物流运营单位发现客户委托运输、寄递疑似毒品或者非法委托运输、寄递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易制毒化学品未按照规定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违反本条例,携带、持有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用于吸食、注射毒品的专门用具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广播影视、文艺表演团体以及相关单位,邀请因吸毒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未满三年或者尚未戒除毒瘾的人员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参与文艺演出,或者播出其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广播电视节目的,由文化综合执法机构依法责令改正,并对邀请方、播出方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播出上述人员代言的商业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言人属于上述人员仍然播出商业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二条违反本条例,交通运输企业发现驾驶人员有吸毒行为,未责令其停止驾驶并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违反本条例,各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及其成员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或者主管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的;

(二)未按照规定进行毒品和制毒物品管制的;

(三)未按照规定开展戒毒工作的;

(四)未完成禁毒工作部署、要求的;

(五)未按期完成禁毒重点整治任务的;

(六)其他未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的情形。

第六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主管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弄虚作假、隐瞒毒情的;

(二)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

(三)泄露举报人信息的;

(四)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五条本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海南省禁毒条例

海南省禁毒条例 (2004年8月6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教育和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氯胺酮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禁毒工作应当遵循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禁毒工作责任制,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禁毒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和强制戒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保证必要的经费支出。 第五条公安机关是查禁毒品和强制戒毒工作的主管部门。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戒毒劳动教养管理和禁毒普法宣传工作。 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工商行政、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二、交通、民航、海关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开展禁毒的有关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能开展禁毒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制度,并对检举揭发人员予以保护和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查处毒品违法犯罪、禁毒宣传教育、戒毒帮教和禁毒科研等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防范和查禁 第七条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查缉和打击力度,开展毒情调查,建立涉毒人员登记档案。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缉毒堵源截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对沿海边防口岸、机场、

江西省禁毒条例——2020年赣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 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禁毒志愿者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其他单位和个 人参与禁毒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戒毒社会服务等工作。 ?A:支持 ?B:责令 ?C:激励 ?D:组织 2、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对举报毒品违法犯 罪并经查证属实的人员()。 ?A:给予表扬 ?B:给予登报 ?C:给予公开报道 ?D:给予奖励 3、禁毒是()共同的责任。 ?A:全人类 ?B:全社会 ?C:全行业 ?D:全系统 4、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举报毒品背法犯法并经查证属实的人 员给予嘉奖,并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予以保密,对举报人予以保护。 ?A:举报嘉奖制度

?B:举报人保护制度 ?C:举报信息核认制度 ?D:举报嘉奖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督管理工作。 ?A:生产方面 ?B:经营方面 ?C:购买方面 ?D:生产、经营方面 二、多选题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禁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A:安排 ?B:实施 ?C:督促 ?D:考核 解析:《江西省禁毒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本级政府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禁毒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考核;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2、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当依法()。 ?A:履行禁毒工作职责 ?B:制定禁毒工作责任制 ?C:定期向禁毒委员会报告禁毒工作情况 ?D: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解析: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应当依法履行禁毒工作职责,制定禁毒工作责任制,定期向禁毒委员会报告禁毒工作情况 3、教育部门应当()↓查看解析↓ ?A: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 ?B: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定的课时要求组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C:加强对相关师资力量的培训 ?D:面向家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解析:教育部门应当将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按照规定的课时要求,组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并加强对相关师资力量的培训 4、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等部门加强巡查,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立即 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质量监督 ?B:林业

禁毒知识网络竞答试题及全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毒品问题是( C ) A.一般性的社会治安问题 B.一般性的非政治问题 C.关系到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民族兴衰的政治问题 D.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关的一般性问题 2.毒品的本质属性是(B) A.社会危害性 B.成瘾性 3.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A) A.依赖性 B.非法性 C.危害性 D.合法性 4.《禁毒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D) A.麻醉药品 B.精神药品 C.各类药物 D.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5.当毒品在你面前出现时,正确的选择是( C ) A.试一试 B.丢弃毒品

C.报告公安机关 D.当作没看见 6.发现吸、贩毒情况,向公安机关举报应拔打的电话号码是(C) A .114 B.119 C.110 D.120 7.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B)。 A.无业人员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 8.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A)责任。 A.刑事 B.行政 C.民事 D.经济 9.《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A)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0.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B)。

A.1839年 B.1840年 C.1842年 D.1848年 11.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A )定为国际禁毒日 A.6月26日 B.5月26日 C.4月26日 D.3月15日 12.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从英、美鸦片贩子手中收缴的大批鸦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该事件发生在(A)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13.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A) A.鸦片 B.海洛因 C.大麻 14.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D) A.任何年龄 B.14周岁及以上 C.16周岁及以上

重点高中禁毒教案

重点高中禁毒教案

————————————————————————————————作者:————————————————————————————————日期:

印江民族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禁 毒 教 案 班级:高一(13)班 班主任:吴运江 时间:2015年6月23日

一、禁毒工作方针: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二、禁毒工作的任务 禁毒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坚持“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的禁毒方针,贯彻“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的原则,既要看到根除毒品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作持久不懈的努力,又要有紧迫感,真抓实干,全面实行打击、防治、宣传、教育多管齐下,发动社会各个方面,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大张旗鼓地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力争尽快把毒品蔓延势头压下去。三、禁毒的法律法规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人员,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决定,送强制戒毒所集中戒毒,期限为三个月至一年;毒瘾较轻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戒毒。吸食、注射毒品经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实行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期限为一年至三年。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不论数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的不同,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刑法》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十条罪名: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三、《四川省禁毒条例》 四、《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五、《四川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资料:6.26国际禁毒日的由来:1987年6月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建议,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的问题国际会议”,这是部长级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讲座稿资料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杨祚周 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些禁毒知识。老师们,我今天主要与大家交流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一、毒品的基本知识。 1、毒品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也可以通俗的讲,一切列入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旦被非法使用便是毒品。 2、目前国家规定的毒品数量。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一类47种、二类72种)。 3、毒品与药品的区别。 毒品与药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具有双重属性,用于医疗目的就是药品,反之违反法律规定生产、使用的就是毒品,如可卡因、杜冷丁。但部分毒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如海洛因、大麻、冰毒及摇头丸。 4、毒品的分类。 毒品主要有三种分类方法。 第一种: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A、麻醉药品包括鸦片类(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类(古可碱、盐酸可卡因)、大麻类(大麻烟、大麻脂、大麻油)、合成麻醉药品类、药用原植物及其配剂。 B、精神药品包括苯丙胺类药物,催眠药、安定药等。 第二种: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和合成毒品(杜冷丁)。 第三种: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制幻剂。 5、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毒品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毒品主要有:摇头丸、海洛因、冰毒、K粉、鸦片、古柯碱(可卡因)、杜冷丁等,另外常见的毒品原植物有罂粟、大麻。 6、毒品为什么会上瘾。 毒品上瘾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吸毒者吸食毒品后,外来的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的分泌,最后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只有靠外界的毒品中的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那么,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再供给吗啡物质,才可能解除这些戒断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第二是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能否获得毒品,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哪些人易成为毒品的俘虏,社会法律对毒品的态度等。 第三是个人的心理因素。研究结果倾向于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群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模式具有反抗性以及对挫折忍受差者这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具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易感性。

2019最新《江西省禁毒条例》知识竞赛题目

一、单选题 1.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禁毒工作需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和()等工作。 A.社区戒毒 B.社区康复 C.戒毒帮扶 D.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2.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 ,对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并经查证属实的人员给予奖励,并对举报人的身份信息予以保密,对举报人予以保护。 A.举报奖励制度 B.举报人保护制度 C.举报信息核认制度 D.举报奖励和举报人保护制度 3.《江西省禁毒条例》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的监督管理工作。 A.生产方面 B.经营方面 C.购买方面 D.生产、经营方面 4.我国戒毒制度的本质属性不是惩罚,而是立足于() A.减少毒品市场需求 B.降低毒品造成危害 C.提高群众法制意识 D.教育、帮助、挽救吸毒人员 5.依据《江西省禁毒条例》规定我省药品零售企业和未取得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均0购销或者使用麻黄素单方制剂。同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含麻黄碱类制剂的监督检查,发现市场销售出现异常情形的,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A.限量 B.禁止 C.自行不限量 D.实名 6.《江西省禁毒条例》规定,()年内有吸毒行为不得驾驶机

动交通运输工具。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 C 7.娱乐场所和经营服务场所如果存在严重违反《江西省禁毒条例》行为,最高可吊销娱乐场所和经营服务场所经营许可证,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内不得担任娱乐场所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 8.个人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 。 A.予以制止 B.予以铲除 C.向公安机关报告 D.向农业、林业等部门报告 C 9.《江西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A.2018年9月1日 B.2018年6月26日 C.2018年4月2日 D.2017年9月1日 10.学校发现在校生吸毒,应当及时() ,并同时通知其父母或者监护人。 A.开除 B.教育 C.向公安机关报告 D.劝退 多选题 11.对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

禁毒考试答案

您当前的成绩为:单选题:9分
多选题:4分
判断题:10分
总分:23分
答题时间:5分47秒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1、由于海洛因的副作用超过了它的医疗价值,因此, )首倡禁止制造或进口海洛因。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B 本题得分:0 2、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定为国际禁毒日。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本题得分:1 3、王某在多次贩毒后,因畏惧法律的严惩,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 事实,对他可以( ) 。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A 本题得分:1 。 4、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 )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本题得分:0 5、吸毒成瘾人员有下列哪种情形,不需要接受强制隔离戒毒。 正确答案:E 您的答案:C 本题得分:0 6、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于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发 生的传染病,它的英文简称是( ) 。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C 本题得分:0 7、毒源地之一的“金新月”地区位于( )三国交界地带。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本题得分:0 8、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C 本题得分:0 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本题得分:0 ( 10、二十世纪60年代起,金三角毒品王国渐成雏型,到60年代后期, )的应运而生,使金三 角的的海洛因远销欧美。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C 本题得分:0 《禁毒法》规定,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 )可以直接 ( 11、 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乡镇禁毒工作举报奖励办法(向社会公布版)

举报重大毒品犯罪和重大毒品问题 奖励试行办法(摘要)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吸食毒品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等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四川省禁毒条例》第三十条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举报或协助公安机关查证毒品违法犯罪案件。 ●举报人有权了解举报线索查证结果,但不得干预具体查办进程及其他相关工作。 ●举报人以书面材料、电话或者其他形式向我省各级公安机关举报重大毒品犯罪和重大毒品问题,依照本办法进行奖励。 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家安全、海关等执法部门以及武警、军队部门工作人员的举报行为,不适用本办法。 ●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指定举报受理机构,对外公布举报方式和举报电话。 ●本办法奖励范围如下: (一)举报重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以及非法持有海洛因、鸦片、大麻等毒品线索的;

(二)举报重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以及非法持有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新型毒品犯罪线索的; (三)举报重大走私、贩卖、非法运输、非法制造以及非法持有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线索的; (四)举报重大走私、非法买卖国家规定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线索的; (五)举报重大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线索的; (六)举报重大制造、加工毒品厂(窝点)线索的; (七)举报重大在逃毒品犯罪嫌疑人线索的; (八)举报歌舞娱乐场所重大毒品问题线索的; (九)举报其他重大毒品犯罪线索的。 ●举报人举报公安机关尚未发现或掌握的毒品犯罪活动或线索,经查证属实,对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发挥重大作用的,省公安厅按下列标准对举报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一)举报走私、贩卖、运输以及非法持有海洛因、冰毒、“摇头丸”、氯胺酮、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杜冷丁、咖啡因等毒品的,根据缴获毒品量(以海洛因数量为基准,有关毒品与海洛因换算表附后)进行奖励: 1.缴获海洛因1000克以上(含1000克)不满3000克的,或相当数量的其它毒品,每案奖励5000-1万元;

安徽省禁毒条例

安徽省禁毒条例 经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修订、将于8月1日起施行的《安徽省禁毒条例》,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禁毒工作责任,加大了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五十五号) 《安徽省禁毒条例》已经20XX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安徽省禁毒条例》公布,自20XX年8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安徽省禁毒条例 (2003年8月23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17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氯胺酮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

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禁毒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将禁毒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对被国家、省禁毒委员会列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的地区,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与该地区的人民政府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条县级以上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的禁毒工作,明确成员单位禁毒工作职责,建立成员单位禁毒工作协调合作、信息共享机制。 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当将禁毒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禁毒工作职责,向禁毒委员会报告年度禁毒工作情况。 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公安机关负责毒品查缉、毒品案件侦查,吸毒人员查处和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的相关监督管理等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系统强制隔离戒毒等场所的管理、涉毒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指导协调推动禁毒法治宣传等工作。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戒毒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指导戒毒医疗服务,组织、指导吸毒所致精神障碍的防治等工作。

禁毒学习答案

全省禁毒师资培训班访谈满分100分已经测试 1. (多选题)当前我国的禁毒形势严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周边毒品渗透和省内制毒犯罪加剧 B) 吸食种类多样化 C) 吸食群体多元化 D) 毒品滥用群体仍在快速增 E) 毒品危害不断加剧 ABCDE 2. (多选题)合成毒品和传统毒品有什么区别? A) 毒品来源不同 B) 毒品表现方式不同 C) 躯体症状不同 D) 社会危害方式不同 3. (单选题)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了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研讨21世纪毒品滥用趋势,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将成为21世纪流行最广泛的毒品。 A) 苯丙胺类毒品(合成毒品) B) 海洛因 C) 鸦片 D) 大麻 4. (多选题)据统计,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人员有“三多”的现象,主要指哪些? A) 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B) 年龄段主要以35岁以下青少年居多 C) 文化程度主要以大学专科以下的居多 D) 女性居多 5. (多选题)发现合成毒品成瘾后,要尽快采取以下哪些措施? A) 停止继续使用毒品,避免毒品危害进一步加深 B) 尽快到有资质的戒毒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C) 断绝经济来源以及控制其所有行为 D) 批评教育体罚 6. (单选题)据统计,全省每年因毒品滥用消耗超过元,每年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经费近6亿元。 A) 30亿 B) 40亿 C) 50亿 D) 60亿 7. (单选题)从统计数据来看,吸毒人员特别是吸食合成毒品的吸毒人员以为主。 A) 成年人 B) 青少年 C) 老年人 D) 中年人 8. (单选题)截止至2013年7月,全省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 A) 15.7万 B) 16.7万 C) 17.7万 D) 18.7万 9. (单选题)教育部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的为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A) 校长 B) 教师 C) 班主任 D) 教导主任 10.(多选题)当前我国的禁毒形势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A) 人口众多 B) 区位特殊 C) 受国际毒潮泛滥 D)国内毒品问题持续蔓延扩散的大环境影响 1. (多选题)近年来,各级妇联组织整合社会力量,初步形成了的帮教工作机制。 A) 以禁毒志愿者为骨干 B) 以社会青年为骨干 C) 以监狱、戒毒所、妇教所、劳教所为基地 D) 以帮助、挽救涉毒人员为目的 2. (多选题)女性吸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 缺乏对吸毒违法性的认识 B) 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 C) 因好奇心理误入歧途 D) 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 3. (多选题)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全国妇联组织在宣传方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哪些? A) 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动员 B) 面向重点人群开展警示、预防教育 C) 面向家庭开展宣传教育 D) 面向学校开展宣传教育 4. (多选题)女性吸毒主体特征有哪些? A) 年纪轻的多,第一次吸食毒品多为了17-25岁 B) 文化水平低的多,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水平 C) 无业人员多,70%没有正式稳定的工作 D) 家庭环境差的多,未婚和离婚者占到近70% 5. (多选题)各级妇联组织今后的要求是。 A) 在进一步在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B) 进一步在加大禁毒帮教力度上下功夫 C) 进一步在加大毒品犯罪打击力度上下功夫

贵州省禁毒条例(2013年修订版)

省禁毒条例 (2011年3月30日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根据2013年7月26日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的《省禁毒条例修正案》修正)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行为,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国禁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坚持教育与惩治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省的禁毒工作;市、州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的禁毒工作。各级禁毒委

员会应当制定禁毒工作的具体措施,对本行政区域开展禁毒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估。 各级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工作人员。 第六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履行法定职责,依法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司法行政、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质量技术监督、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交通运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民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禁毒工作。 第七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禁毒意识。 主流媒体应当每年安排一定版面或者时段免费刊登、播放禁毒公益广告,其他媒体也应当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禁毒宣传。 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工程建设,采取措施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对吸纳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策优惠。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安徽省禁毒条例

安徽省禁毒条例 (2003年8月23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7年5月27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氯胺酮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第三条禁毒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工作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将禁毒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考核内容;将禁

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对被国家、省禁毒委员会列为毒品问题重点整治的地区,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与该地区的人民政府签订禁毒工作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条县级以上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的禁毒工作,明确成员单位禁毒工作职责,建立成员单位禁毒工作协调合作、信息共享机制。 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应当将禁毒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禁毒工作职责,向禁毒委员会报告年度禁毒工作情况。 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禁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公安机关负责毒品查缉、毒品案件侦查,吸毒人员查处和动态管控,易制毒化学品的相关监督管理等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本系统强制隔离戒毒等场所的管理、涉毒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指导协调推动禁毒法治宣传等工作。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戒毒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指导戒毒医疗服务,组织、指导吸毒所致精神障碍的防治等工作。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相关监督管理,药物滥用监测等工作。 教育、民政、财政、文化、工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农业、新闻出版广电、邮政部门和禁毒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禁毒工作。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建立禁毒工作责任机制,确定负责禁毒工作的人员,依法做好禁毒宣传教育、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司法行政、卫生计生等部

2020年学校禁毒教育宣传标语

学校禁毒教育宣传标语 1.毒x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2.珍爱生命,拒绝毒x。 3.开展综合治理,根除毒x危害! 4.禁绝毒x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6.增强拒毒防毒意识积极投身禁毒工作。 7.大力消除毒x危害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8.开展禁毒宣传,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9.坚持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 10.开展禁毒斗争,消除毒x祸害。 11.极行动起来,同毒x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12.健全管理机制,严防麻醉剂品、精神的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13.毒x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14.禁绝毒x,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5.认真宣传贯彻《江苏省禁毒条例》,努力开创禁毒工作新局面。 16.动员起来,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 17.全党动手,全民动员,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 18.全民动员禁毒防毒创一流文明城市

19.扫除毒害,利国利民。 20.严厉打击毒x违法犯罪活动。 21.吸毒是犯罪的祸根。 22.深入创建无毒社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23.加大禁毒力度,深化禁毒斗争! 24.禁贩、禁钟、禁吸、禁制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25.莫沾毒x,莫交毒友。 26.吸毒成瘾人员一律强制戒毒,复吸的一律劳动教养。 27.加大禁毒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识。 28.毒x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 29.开展禁毒斗争,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3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珍惜您的生命,请远离毒x 31.坚决查禁毒x,维护社会治安。 32.严禁吸食、注射毒x。 33.吸食毒x,害人害己。 35.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36.认识毒x危害提高抵御能力 37.防毒反毒,人人有责。

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

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 以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师生、家长、社会中营造了一个人人关注法制、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遵纪守法、预防犯罪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月法制宣传月活动方案1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将我社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经两委研究决定,决定于3月份在全社区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现制定综治宣传月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融入到社区的各项工作之中,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安全意识。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理解和支持综治工作,推动“平安建设”创建活动,为促进我社区综治事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安排 (一)2月28日召开综合宣传月工作会议,就活动的开展进行动员和部署,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并建立领导小组。 (二)3月1日至8日统一组织入组宣传,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材料等形式,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3月9日至11日组织各组组长、中心户长、居民代表开展综治宣传活动,并做好沉积矛盾、不稳定因素、重点人员及高危人群的

排查工作。 (四)3月12日至16日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内的企业和单位进行消防安全和生产检查,签订《消防和安全生产责任书》。 (五)3月17日至19日在各组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利用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综治维稳、反邪教等有关文件精神和综治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 (六)3月20日至22日组织中心户长、居民代表等对辖区内毒品源植物进行检查。 (七)3月23日至28日组织对辖区内的重点人员、矫正人员等开展询访活动。 (八)3月29日利用社区广播加强居民群众的消防、防火、防盗等安全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 (九)3月31日对本次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进行总结。 三、活动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切实把综治宣传月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指导思想、宣传内容及活动安排等步骤上提出要求,做出具体规划安排。 2、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各种形式,深入社区对广大居民进行宣传,拓展宣传领域,加大综治平安宣传的覆盖面。 3、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密切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最新第一季度禁毒工作总结

最新第一季度禁毒工作总结 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村禁毒工作在乡综治办的积极指导下,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在全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全村禁毒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实现了毒品案件零发生的伟大目标,为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半年来工作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1、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利用春节,五一节等节假日,加强对外出务工回家探亲人员的宣传教育,教育他们如何识别新型毒品,在外好好工作,努力赚钱,不要涉毒,自觉抵御毒品危害。据统计,半年来共对50余人进行了宣传教育。 2、开展贵州省禁毒条例培训。组织全村村民组长对《条例》知识进行了学习培训,同时要求各村民组长利用村民小组会议把《条例》知识宣传贯彻到每家每户,提高《条例》知识知晓率。 3、以“6〃26”国际禁毒日重点开展主题突出的禁毒集中宣传活

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书写禁毒标语、进村入户进行讲解的形式,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教育,教育群众不要吸毒、贩毒,坚决与一切涉毒犯罪行为做斗争。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若干份,书写禁毒标语数条。 二、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禁吸戒毒工作, 1、深入推进《贵州省禁毒条例》精神的贯彻落实,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研究解决戒毒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加强禁吸戒毒工作。在文殊镇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我村戒毒和康复工作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强了领导。 2、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建设及拓展应用工作。进一步加强动态管控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拓展应用机制建设,努力完善动态管控拓展应用系统功能,提高信息反馈及时率和信息反馈质量,进一步提升动态管控拓展应用的实战效果。

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禁毒 【发文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91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7.10.10 【实施日期】1997.10.1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91号) 《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已经1997年10月5日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宋宝瑞 一九九七年十月十日 四川省戒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戒毒管理,有效开展戒毒活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国务院《强制戒毒办法》和《四川省禁毒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设立戒毒场所和实施戒毒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戒毒场所,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强制戒毒所、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劳动教养戒毒所(以下简称劳动戒毒所)和经批准对自愿戒毒人员进行戒毒脱瘾治疗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戒毒脱瘾治疗机构)。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和社会宣传,重视戒毒工作,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戒毒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各项戒毒工作。 第四条公安机关主管戒毒工作,负责对戒毒场所、戒毒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卫生、医药、民政等行政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开展与戒毒有关的工作,配合公安机关对戒毒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戒毒场所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接受戒毒的人员依法管理、文明管理,坚持教育、挽救的方针,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实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保障接受戒毒的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吸毒人员的家属、所在单位、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和社会有关方面应教育、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规劝已戒毒的人员不再吸食毒品。

创建无毒社区”申报材料

花园社区“创建无毒社区”申报材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治理的意见》和《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国家禁毒委关于进一步对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通知》精神,根据《安徽省禁毒条例》和市、区两级政府关于禁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禁毒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认真明确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目标,狠抓落实,社区禁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社区的治安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结合我们花园社区的实际情况,特申报“创建无毒社区”具体材料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落实年度目标和工作责任,首先成立了花 园社区创建“无毒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居委会主任庞良美任组长,副组长由韩松担任,并配备成员五名:兰莉、王涛、唐玲侠、张道文、徐萍。每个成员都签定工作责任书,每月汇报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帮教汇报会。工作中做到有检查、有纪录。将社区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建立了详细情况档案和具体情况,以禁吸戒毒为重点,分门别类的对待不同的帮教对象,对一般涉毒人员加强管理,热心帮助,坚持做到“五个一”做到常抓不懈。 二、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形成社居委、 企业、公安、居民四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的体系,密切关注吸、贩毒人员的情况。并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协助吸毒人员的思想转化工作,做好他们的说服教育工作。通过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促进他们走向正道。

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本社区的涉毒人员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杜绝毒品危害社区的蔓延。我们还利用党的政策积极为涉毒家庭排忧解难,一年来为五户符合条件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手续。为三个吸毒人员重新找到了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吸毒人员脱离毒瘾的信心。 几年来,社区没有新增涉毒人员,强制戒毒人员两名,社区涉毒人员均被纳入重点管理人口,已成功戒毒两人,社区的治安形势和创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深入开展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努力控制和减少吸毒人数,并对 社区人员逐一登记其家庭住址和个人状况。并及时掌握和观察吸毒人员的动态,思想情况和接触人员。每个社区人员工作人员要半个月到吸毒人员家中询问近期状况,帮助他们认识到吸毒给家庭、亲属带来的经济危机、痛苦,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给本人带来的不幸。引导他们重新做人。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区政府举办禁毒宣传日。刘奎柱因吸毒劳教释放回来,他和我们社居委几人来到区政府门前,看到了吸毒分子给社会和家人带来灾难和痛苦,让他深深的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四、继续深入开展禁毒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禁毒意识,全力 遏制滋生新的吸的吸毒人员。利用“国际禁毒日”在社区展开“不让毒品进我家”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传活动,利用版牌、宣传栏、宣传品向居民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单,宣传毒品的危害,利用媒体登载和播放典型事例,开展禁毒宣传,先后出版黑板报20多期,发放宣传资料几百份,让人人充分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

禁毒条例知识竞赛题目

1. 《江西省禁毒条例》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的监督管理工作。 A.生产方面 B.经营方面 C.购买方面 D.生产、经营方面 2.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立即 B.适时 C.成熟后 D.收割时 3. 毒品起源于()。

A.矿物 B.动物 C.植物 D.毒物 4. 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给予表彰和奖励。 A.举报人员 B.举报积极人员 C.举报有功人员 D.实名举报人员 5. 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A.缉毒侦查 B.禁毒管理

C.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 D.禁毒知识普及教育 6. 海洛因吸毒者的典型体征是()。 A.瞳孔缩小呈针尖样 B.瞳孔放大,不聚光 C.身体瘦弱 D.身体浮肿 7. 合成毒品“麻古”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 A.大麻 B.古柯碱 C.咖啡因 D.安纳咖 8.

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 A.大脑 B.心脏 C.中枢神经 D.肌肉 9. 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A.入学 B.就业 C.享受社会保障 D.A.B和C 10. 李某是某酒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酒吧内吸食冰毒,李某却视而不见。对李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A.批评教育

B.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C.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D.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11. 李某为炫耀,将50克冰毒放在身上,后被民警抓获,李某构成()。 A.吸毒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窝藏毒品罪 12. 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主要适用于吸食、注射()的吸毒人员。 A.冰毒 B.可卡因 C.大麻 D.海洛因

禁毒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一)

禁毒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一) 禁毒知识选择题及答案(一) 1、《贵州省禁毒条例》于2011年3月30日经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 )起施行。 正确答案:a 2、吸毒成瘾人员不满()周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再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正确答案:b 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最长可以延长( )。 正确答案:c 4、销售戒毒药品的,应当在有资质的戒毒所、医院和药店销售,并报()备案。 正确答案:d 5、《禁毒法》规定的禁毒工作机制是:( ) 正确答案:b 6、《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 ),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 ) 正确答案:c 7、盘县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于( )正式定编定岗设立运转。 正确答案:e 8、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

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但( )应当与其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分开管理。 正确答案:a 9、“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 )为禁毒事业的题词。( ) 正确答案:c 10、1839年,在( )皇帝的支持下,林则徐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禁烟运动。 正确答案:a 11、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法律条款源于( )。 正确答案:b 12、吸毒成瘾人员( )周岁以上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再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正确答案:c 13、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正确答案:c 14、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是( )。 正确答案:b 15、王某在多次贩毒后,因畏惧法律的严惩,主动前往公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