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简析】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学会了比对亲代和后代的相同之处。基于前面掌握的知识,本课将关

注点停留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特征,并与现代生物特征做对比。

本课通过观察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

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所以,本课的探索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比较古代化石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

要准确找到古代生物的特征,与现代生物特征对比,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

存在亲缘关系。第二部分,是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特征的提取,推测生

物种类,感受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

维迁移能力。通过观察化石先认识一种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这些内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通过寻找多种古代生物与现代生

物的特征,反复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在学会找寻结构上的相似性确

认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到找寻更多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化石生物特征,推测生物形态,知道化石保留了古代

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

存生物的亲缘关系。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比较古代

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判断亲缘关系。

态度责任:通过对猛犸象化石研究,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

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化石信息分析,描述古代生物。

难点:通过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征,判断亲缘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活动记录单、化石标本、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显示标题页

提问:你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已经灭绝了的古生物?它有怎样的特征?

2.讲述: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些古生物,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揭示课题:《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板书课题)

3.介绍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通过化石可以研究生物是怎样进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暴露对古生物的认识,尝试描述古生物的特征,激发深入探索古代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二、认识古生物(预设3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活动记录单

1.认识中华龙鸟

(1)认识中华龙鸟化石的特征

提问:这是1996年在中国辽西发现的化石,经科学家证实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从化石看,这种恐龙有什么特征?

(2)推测中华龙鸟的形态

提问:根据这些特征,你能推测这种恐龙形态是怎样的吗?

展示: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根据这块化石作出的推测。

(3)寻找亲缘生物

提问:根据推测出的形态特征,你认为他和我们现在的什么动物相似?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讲述:他们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现代的鸟可能是由这种恐龙演变而来的,他们有着亲缘关系。

2.认识猛犸象

(1)认识猛犸象化石的特征

提问:这是一具猛犸象骨骸化石。它有什么特征呢?

(2)推测猛犸象的形态

提问:根据这些特征,你能推测猛犸象的形态是怎样的吗?

拓展: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猛犸象。

展示:根据猛犸象化石特征以及生活环境,科学家们将它的形态描绘出来了。(3)寻找亲缘生物

提问:它与现代的大象相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

讲述:这些相似之处说明了猛犸象和现代大象有着亲缘关系,现代大象遗

传了猛犸象的很多特征。

提问: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讲述:这些不同之处说明了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虽然是亲缘关系,但他们在

不断进化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异。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与变异让生物的身体发

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让生物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

3.认识更多的古生物

材料准备:课件、活动记录单、化石标本

(1)认识昆明鱼

提问:这块化石上的生物有什么特征?根据化石特征,你觉得这种生物形

态是怎样的?可能是现代什么生物的前身呢?

讲述:这是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

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2)认识长白鲟

提问:这块生物化石有什么特征?我们来看看它生前的形态特征。你知道

这是什么生物吗?关于长白鲟,你知道些什么呢?

讲述:长白鲟是距今1亿5000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

古鱼类之一。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主要生活于

四川宜宾以下的长江干支流中。2022年7月21日晚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

布全球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白鲟灭绝。

提问:长白鲟的灭绝可能和什么有关呢?

【设计意图】认识化石特征,推测古生物形态,寻找亲缘生物,建立古生

物与现代生物之间有着亲缘关系的科学观念。通过三个环节让学生形成认识古

生物的思维模型。同时让思维模型在孩子的大脑中有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原

有基础上增加了对比古生物与现代生物特征,梳理相似点与不同点,加深遗传

与变异的概念。

三、观察化石学以致用(7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活动记录单、化石标本、放大镜

(1)观察活动前的讨论

提问:每个小组会拿到一块生物化石标本,我们可以用哪几个步骤来研究?(预设:认识化石特征,推测生物形态,寻找亲缘生物)

(2)观察活动注意事项

提问:除了要认真观察化石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①小组活动,轻交流;②观察记录,要仔细;③细节之处,放大镜;④举手示意,提问题;⑤听到铃声,快就座。

提问:用什么方法记录呢?(预设:先看化石生物轮廓,简单地画下来,

对不清晰的细节之处用放大镜观察,画图记录。用文字做批注。)(3)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教师巡视指导,解决个别学生的提问,并拍摄各

组观察的化石照片,以备研讨时辅助交流。

(4)交流我们观察的化石

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回到座位,组织进行交流。

提问:你们小组观察的这块化石上的生物有什么特征?根据化石特征,你

觉得这种生物形态是怎样的?可能是现代什么生物的前身呢?

小结:经历对化石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生物进化过程中有遗传也存在

着变异,同时,周围环境也在影响着生物进化方向。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

更多的古生物化石,有问题可以及时找老师一起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练习,同学们对研究化石的步骤有了较清晰的了解,本活动将放手让同学们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体会化石

研究的意义,激发学生探索更多古生物化石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疑难解答】

1.学生根据中华龙鸟化石、猛犸象化石推测生物形态时,容易表述不出来。

教学课件上将中华龙鸟化石特征进行展示,方便学生根据特征来描述形态。2.学生根据推测出的中华龙鸟形态推测和哪种现代生物相似,会有多种多样的

答案出现。

允许学生有各自的想法,中华龙鸟可能是多种现代生物的祖先。选择鸟类

来分析,最终得出因为与鸟类相似度较高,最终被命名为中华龙鸟。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编版,共7课)(2022新版)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 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教学准备】 [学生]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和工具。 [教师]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本课教材上各种生物的图片。)大家认识这些生物吗?(预设:喜鹊、蝗虫、蚊子、麻雀、蜻蜓、蝴蝶、狗尾草、瓢虫、蟋蟀、蚯蚓、苍蝇、燕子、蚜虫、蚂蚁、梧桐树。)看完了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预设: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 2.谈话:生物种类繁多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作为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与我们有哪些联系?对它的研究有何意义?本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3.过渡: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探究。而我们所处的校园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校园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小见大。大家知道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预设:不知道。)想要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做一些观察和记录来统计生物种类。) 4.揭题:为了更详尽地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我们今天就要进行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板书:校园生物大搜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校园(或田野)中常见的不同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索校园生物的兴趣,同时将问题聚焦到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校园,引发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关注,顺势揭示了本课研究的主题。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我们知道的校园生物 1.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图片中的生物在校园里都有吗?(预设:有的有,有的没有。)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在校园中见过的或可能在校园中生活的生物,将它们的名称写在活动帮助卡中。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激活学生关于校园生物种类的已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的实地调查活动奠定基础。 探索二: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生物多样性》教案

2024小学科学六年级人教版下册《生物多样 性》教案 篇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引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生命形式的数量和多样性。它涵盖 了所有生物,从微生物到植物和动物,以及整个生物界中的各个分支。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物种适应性和人类福祉都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相对稳 定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着生物之间的资源平衡和 相对稳定状态。当某个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时,将会对整个生态系统 造成连锁反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地球 上各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2. 生物多样性促进物种适应性 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使得不同物种能够在不同环境中适应生存并繁 衍后代。在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物种的多样性使得它们能够 发展出各自的适应性特征,例如特殊的鳞片、毛发或生理机制等。如 果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某些物种可能失去适应能力,导致其灭绝或

濒临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物种的适应性,使生物能够在多样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3.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福祉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不同植物和动物物种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满足了人类的营养需求。其次,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医药资源。许多草药和植物物种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此外,生物多样性还提供了多样的生态服务,如水源保护、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结论: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数量和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适应性和影响人类福祉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加强环境教育、控制资源开发和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只有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维护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篇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引言: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减少。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保护自然栖息地、控制非法狩猎和采集、推行可持续发展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19(2022新版)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一课,旨在通过观察研究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体会生物的进化现象。 聚焦板块:首先介绍了化石以及化石对研究古代生物的作用,引出本课研究的话题: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 探索板块:探索部分包括 2 个活动。 探索活动 1 是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本课选取了恐龙和猛犸象两种古代生物为研究对象。 探索活动 2 是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一是观察化石,二是 依据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 研讨板块: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是探索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研讨问题1“我们认识了哪些古生物?” 研讨问题2 “研究古生物化石有什么意义?”。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 拓展板块:拓展活动是根据教科书上给出的简要步骤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可以用橡皮泥做活动材料,也可以选用黏土或其他适宜的材料。 【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古代生物多样性,利于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探究。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和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 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小组]恐龙化石资料卡片、猛犸象和现代大象资料卡片、装橡皮泥容器、橡皮泥、植物叶、鱼骨、贝壳。 【教学过程】 一、聚焦:事迹激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了生物的分类、古生物化石、以及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分类方法,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古生物的化石以及其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掌握分类的基本原则; 2.了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重要性; 3.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能够描述不同古代生物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重要性,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如何让学生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了解到了生物的分类方法,对于分类的基本原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并且了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其重要性。同时,学生需要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古代生物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古代生物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一些古代生物的形态特征,如恐龙、三叶虫、海蝎子等,并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生物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古代生物为什么会灭绝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思考:生物为什么会灭绝?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二、讲授环节 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灭绝的原因和古生物化石。 介绍古生物化石的定义和形成过程;通过图片或者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古生物化石; 让学生了解古生物化石的重要性。 通过PPT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多样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代生物的种类比现代生物多? 介绍古代生物的灭绝原因,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物种间的竞争、人类活动等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生物的生存的。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生物是否也会面临相同的灭绝风险?应该如

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6课时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答案版)

第6课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2.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2.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是由于某种原因被掩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科学家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4.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5.猛犸象又名毛象,是一种适应寒冷气候的动物。 6.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借助化石研究古代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 三、实验解析

实验(一)制作化石档案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制作化石档案 (2)实验目的:认识化石。 (3)观察材料:三角龙、霸王龙、猛犸象、始祖鸟、昆明鱼、恐龙蛋、恐龙脚印等古生物或化石的图片,伞晰、鳄鱼、亚洲象等现代生物的照片或骨骼的图片。 (4)实验步骤: ①观察三角龙和霸王龙化石,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 ①对比猛犸象和亚洲象,圈出相同点,分析不同点和生存环境,并进行记录。 ①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 古生物名称化石特点描述相似的现在生 物 三角龙有大头盾、三根角状物伞晰霸王龙嘴巴很长,牙齿锋利鳄鱼 猛犸象毛发很长,长鼻子,两颗上门牙弯曲且 长 亚洲象 (5)实验结论:虽然古代生物已不存在,但是科学家可以借助化石来研究它们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并与现在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2.指点迷津 为什么始祖鸟,又像鸟,又像恐龙? 始祖鸟有羽毛,但具有爬行类动物的骨骼特征,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且极有可能是后期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整理教学设计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整理课 【教材简析】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共7课。第1-2课指向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第3-5课指向同种生物存在个体差异,即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第6课指向认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联系;第7课指向认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意识到应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单元以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科学概念,学习二歧分类法等研究生物世界的多种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校园里的生物比较熟悉,对生物的多样性的体会是比较充足的。但对单元里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等的理解还有欠缺。本单元立足于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以认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为线索,从学生身边的校园生物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球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以及种群内不同生物个体的千差万别,从而进一步构建地球生物丰富性及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梳理单元知识,进一步巩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概念。 科学思维:通过系统地整理单元主线,学会单元复习的一般方法,学会整理、分析和归纳。 探究实践:在单元梳理中,能用图画、文字的方式来整理单元主线,能从单元中提取关键科学概念,并能用所学解决相关科学问题。 态度责任:通过单元整理,养成自觉复习、温故知新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巩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科学概念。 难点:从单元中提取关键科学概念,并能用所学解决相关科学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代生 物的多样性》教案 一、背景介绍 本次教学内容为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 代生物的多样性》,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进化和生物的多样性,探究灭绝生物的形态特征和其在生态中的作用,领略生命的多彩和奇妙。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知道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 2.能够认知生命的多样性和灭绝生物的形态特征; 3.能够理解生物在生态中的作用,并知道如何保护生 物多样性; 4.能够培养探究、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 1. 生物进化 1.探究生物进化的概念和原因; 2.学习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方法; 3.认知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2. 生命的多样性 1.了解什么是生命的多样性; 2.探究什么是灭绝生物,其形态特征及在生态中的作 用; 3.学习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原因和基本规律; 2.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灭绝生物在生态中的作用; 3.探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2.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作用; 3.如何让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课时安排 1.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知灭绝生 物的形态特征及在生态中的作用; 2.案例研究:通过生物进化的案例进行学习,让学生 更好地掌握进化方式; 3.小组讨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 法,促进合作学习。 2. 课时安排 本单元课程建议使用6节课,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内容时间 第一节课生物进化概述40分钟 第二节课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方法40分钟 第三节课生命的多样性简介40分钟 第四节课灭绝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作用40分钟 第五节课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40分钟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科学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导语: 生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一类物种,其多样性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生物的发展和演化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本节课将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探索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古代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培养学生们对古代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学习内容: 1.古代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2.古代生物的演化和发展过程。 3.应用科学知识保护古代生物。 三、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古代生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生物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见过或听说过古代生物?你们觉得古代生物是怎样的?”

Step 2:了解古代生物(15分钟)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学生对古代生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并让 他们尽量提出一些古代生物的例子。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认识到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同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古代生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Step 3:了解古代生物的特征(20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古代生物的外貌特征。 学生可以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术语,如体型、皮肤、眼睛等,描述古代生物的特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描述。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古代生物的体型是大还是小?皮肤是光滑还是有鳞片?眼睛是大还是小?”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描述,学生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Step 4:探索古代生物的演化过程(30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相关的资料,了解古代生物的演化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 们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古代生物的环境和生活条件,对古代生物的演化提供合理的解释。 Step 5:保护古代生物的应用(2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或讲解相关知识点,告诉学生们如何保护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化石。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古生物博物馆和自然保护区的事例,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古代生物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保护古代生物的方法和建议。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学会了比对亲代和后代的相同之处。基于前面掌握的知识,本课将关注点停留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特征,并与现代生物特征做对比。 本课通过观察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所以,本课的探索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比较古代化石生物与现代生物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找到古代生物的特征,然后找寻与其相似的现代生物,发现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存在亲缘关系。第二部分,是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特征的提取,推测生物种类,感受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通过观察化石先认识一种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亲缘关系,这些内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在学会找寻结构上的相似性确认亲缘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到找寻更多的现代生物的起源。这个过程让学生单独完成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缩小找寻的范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 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2022精编版)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2.知道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3.知道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 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通过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生物化石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橡皮泥、植物叶、鱼骨或贝壳等、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教学课件、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播放云南禄丰发现罕见巨型恐龙化石的相关视频。 2.讲解:恐龙是人类从未见过的生物,像恐龙这样的古代生物因为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在地球上灭绝了。但我们却能借助化石,将它们复原,重新展示在大家面前。什么是化石呢?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是由于某种原因被掩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地质层中保留的生物化石,推断各个年代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种类。 3.揭题:那么,远古时期地球上有过哪些生物呢?这些生物与现在的生物相像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板书: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引入,聚焦恐龙化石,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顺势揭示课题。 二、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恐龙化石和猛犸象化石 1.活动:出示昆明鱼化石图片及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提问:你们知道了什么?有哪些猜测?(预设:昆明鱼有一条比较原始的脊椎,可能是现代脊椎动物的祖先。) 3.过渡:从1822年人类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陆续出土了不同种类恐龙的化石。(教学提示:出示始祖鸟化石图片。) 4.提问:观察图片,大家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动物的化石?为什么?(预设:可能是鸟类的化石,因为它有尖尖的喙,有腿骨和翅膀,与鸟类相似。) 5.讲解:(教学提示:出示始祖鸟化石与鸟类骨骼对比图。)始祖鸟有羽毛,但具有爬行类动物的骨骼特征,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在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且极有可能是后期恐爪龙类的祖先,生活于侏罗纪的提通阶早期,距今约1亿5千万到1亿5千5百万年。 6.布置任务:我们知道恐龙的种类远不止于此,其他恐龙又有哪些特征?是否也与其他现存的生物有所相似呢?请同学们领取材料,开始活动。 7.小结:(1)古代生物具有多样性,从恐龙化石来看,三角龙头上有角,牙齿细小,推测为草食性动物,四足行走;霸王龙牙齿锋利,推测为肉食性动物,双足行走;梁龙体形庞大,脖子很

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 年级下册科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知道古生代生物与今生代生物的差异。 2.能够根据资料描述古生代生物的外形和特点。 3.了解化石在研究古生物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 1.古生代生物的多样性。 2.古生代生物的特点和外形。 3.化石在研究古生物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古生代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2.理解化石在研究古生物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古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2.实验法:通过观察化石,让学生了解化石在研究古生物方面 的作用。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开互动,积极参与讨论, 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流程 1.引入

教师出示一些古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讲解 (1)讲解古生代生物的多样性和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化石在研究古生物方面的作用。 (3)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古生物,比如三叶虫、骨鱼、海蝎等, 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外形和特点。 3.实验 (1)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化石,让学生了解化石在研究古生物 方面的作用。 (2)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打造化石,让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4.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展开互动,自由交流,提 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引导学 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评估 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等来评价学生。 2.作业表现评价:通过对学生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来评价学 生的掌握情况,检测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3.调查问卷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这节课的认 识和观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小学公开课

第6课时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 二、探索活动一: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 1.结合资料,以一种恐龙为研究对象,分组讨论,说说它与现在的哪种 动物相似。 2.小组成员选取一种恐龙化石,根据资料,观察描述该恐龙化石的特点 (可以从体型大小、是否有角或头冠、运动方式、食性等方面研究), 结合研究结果,说说它与哪种现代动物相似。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为 记录员,填写记录表,记录讨论结果。 3.小组汇报,各小组发表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4.播放介绍恐龙的视频。 5.用课件展示恐龙骨骼化石和鸟类骨骼图片,学生对比恐龙骨骼化石 和鸟类骨骼,说说发现了什么。 研究表明,恐龙与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除了恐龙和鸟类,你还知 道哪些古生物与现代生物具有亲缘关系呢? 6.用课件展示猛爲象化石和复原图。观察猛狙象化石,你发现它与现代 的什么动物相似? 7.猛狙象与现代的亚洲象十分相似。观看猛狙象视频资料,推测猛狙象 的生活环境。 小结:猛狙象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 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由此我们推测,猛羯象生活在寒 冷的环境。 活动二:观察更多的古生物化石。 1.(用课件展示各种古生物化石)观察这些古生物化石,推测一下它们 可能是什么?完成活动手册。 2.用课件按顺序依次展示菊石化石、三叶虫化石、恐龙蛋化石、鱼化 石、蕨类植物化石和鸟化石。请大家根据化石描述这些古生物的形 态。 3.查阅资料,说一说上述的生物哪些在今天看不到了?哪些还依然存活 着? 小结:这些生物有些适应了环境的变化,生存了下来,比如蕨类植 物;有些为了不断适应改变的环境,一直在演化,比如鱼类和鸟类。 但也有些由于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灭绝了,比如菊石、三叶虫、猛 狙象和恐龙等。 4.演化和灭绝。 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时代具有差异的现象。演化是生物不 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演化是长时间的。 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 1.通过观察对比,将古生物 与现代生物相结合,教学没 有那么枯燥。同时学生也能 够了解科学家是通过观察和 对比对化石进行初步研究 的。 2.通过观察化石认识更多的 古代生物,使学生加深了对 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拓 宽了学生的视野。 118 新领程-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6课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本课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1.4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学段目标。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观察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从而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之后,通过研讨对探索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对生物的多样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现存生物都是由古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是借助化石研究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思考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拓展部分利用橡皮泥或者黏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已经描述比较过生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本课的内容则落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并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上。研究古生物及其化石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课前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知道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2.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3.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4.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视频、PPT课件。 学生:科学教科书、活动手册、文具、查阅资料的设备(如电脑、手机、课外书等)、橡皮泥或黏土、叶子、贝壳等材料等。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 1 课校园生物大搜索 1.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调查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了解、考察的科学研究方法。 3.科学家研究一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通常要对这个区域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一是统计一 个区域内生物的种类数目,二是统计单位面积内生物的种类数目。 4.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小区域。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 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5.调查方法 (1)把不认识的动植物画下来或拍照片。 (2)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 6.成果形式:在校园平面分布图上标注出观察到的动植物。 7.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注意事项: (1)不要伤害生物,注意自己的安全! (2)如果校园中的生物较少,可以到周围公园或田间开展调查活动。 (3)遇到小鸟从校园里飞到校园外,我们也应该记录下来。8.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第 2 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1.对不知名的小动物,我们应该详细描述它的样子,说明是在哪儿找到的。 2.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1)二歧分类法:确定一个标准,将我们发现的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 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2)草质茎: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

(3)木质茎: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 3.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的名称太长,直接写在校园生物分布图上写不下,可以用编 号的方法来做,也可以将我们画的生物图剪贴在分布图旁边,用箭头指出它所在的位置。 4.校园中的花坛、草坪、池塘等区域生物种类较多,橡胶操场、水泥路面、教室等区域生物种 类较少。这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5.校园中的动植物存在的关系:有些动物以植物为食,动物的粪便可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有些动物在土壤中疏松土壤的行为有利于植物生长。 6.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第 3 课形形色色的植物 1.认识形形色色的植物:苔藓、蕨类、云杉(裸子植物)、水稻(被子植物)。 1.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1)比较木槿花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相同点:花瓣数量,花的整体结构等。 不同点:花瓣的颜色、形状等。 (2)比较桑叶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相同点:叶脉的形状、叶片边缘的形状等。 不同点:叶片的整体形状等。 3.遗传和变异 (1)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 (2)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4)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 4.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 (1)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2)抗倒小麦增加了粮食产量。 (3)太空椒、无子西瓜等都改善着人类生活。 5.孟德尔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 4 课多种多样的动物 1.比较动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共7课)19(2022新版)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教材简析】 《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1课。本课与木单元的第2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两个学段目标。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一一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量划分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 【学情分析】 经过5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从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命需求、行为方式、繁殖方式、生命过程等多个层面感受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校园是-•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借助熟悉环境从物种多样性描述着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这个角度理解生物的多样性比较直观,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在校园里探索生物的多样性,在实际调查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珍爱生命的科学态度。以小见大,由校园推及其他,感悟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 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 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 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 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 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调查记录表、校园公园景观植物鉴赏课件、被子植物检索表。 [小组]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导入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1. 图片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有的是植物,有的是动物,它们种类繁多,那你们知道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 2. 谈话:看来同学们需要对校园里的生物进行一次调查活动,才能对校园里的生物种类有一 1. 提出问题: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生物的多样性(表格式)

2生物的多样性 本单元以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多样性、生物的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科学概念,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本单元共7课,大致分为4个部分。 第1~2课“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在调查、交流、汇总校园内生物的过程中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二歧分类法、制作生物分布图),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到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第3~5课“形形色色的植物”“多种多样的动物”与“相貌各异的我们”,通过比较植物、动物、人类的后代和亲代的异同,了解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理解同一种生物也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体会生物世界的多种多样。 第6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研究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之间的联系,体会生物的进化现象。 第7课“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了解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经过5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他们此时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因此,本单元主要帮助学生建立“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的认识,形成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从广袤的自然角度开展学习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小见大,从学生熟悉的植物、动物着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感悟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阶。在上课前,学生已经具有了对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模糊认识,我们可以采用画图、调查测试、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开展有效教学,不断修正和完善学生的原有认知,不断构建科学概念,实现由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自然过渡与衔接。 2.了解学生的观察特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六年级学生容易出现观察不深入、不细致的问题,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启发性的情景,指定观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目录 小小工程师 1.了解我们的住房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合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合模型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3.形形色色的植物 4.多种多样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7.保护生物多样性宇宙 1.太阳系大家庭 2.八颗行星 3.日食 4.认识星座 5.夏季星空 6.浩瀚的宇宙 7.探索字宙 物质的变化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产生气体的变化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4.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7.美丽的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 【教材简析】 《了解我们的住房》是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的第1课。住房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建造工程。学生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住房来初步认识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本课通过了解住房的结构、住房包含的系统和住房建造的过程来设计学习活动。首先,学生在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最后,了解住房建造工程的过程,一方面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知道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以及建造的主要过程即可,从整体上对住房建造工程形成初步认知,为下节课学习《认识工程》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学生很难理解什么是工程,从每天生活的住房入手有利于学生一步步理解工程的含义。虽然学生熟悉我们的房屋,但是他们对住房的结构、系统、建造过程并不清楚,他们对住房相关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初步建构对工程的认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住房都有一定的结构,根据需求不同,结构也会存在差异。 2.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3.住房需要经历一定的建造过程,每一个过程都非常重要,需协同发挥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