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法规演变

1992年至2011年《国内法规》颁布了4次及2个修改通报:

《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2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1999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海事局版)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海事局版)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6年修改通报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年修改通报

总目录

总则

第 1 篇检验与发证

第 2 篇吨位丈量

第 3 篇载重线

第 4 篇船舶安全

第 5 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

第 6 篇高速船

第 7 篇船员舱室设备

第 8 篇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

第 9 篇客滚船附加安全要求

课件说明

1、便于大家理解,本课件分两大类进行归纳介绍,一类归纳为“总体与船体部分”;另一类归纳为“机械设备、消防和防污染部分”。

2、本课件相对2004版法规及其修改通报主要修改内容介绍

3、本课件黑色下划线为04规则及修改通报删除内容,黄色为2011规则修改或增加内容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11

(总体与船体部分)

法规再版需求

完善关于“责任”、“事故”、“申诉”等涉及法律方面的规定。

必需的追溯要求处理。

法规基本上是考虑船舶航行中的安全要求,对工程船,作业状态的安全要求,需要作必要的补充。

各类特殊用途船舶有必要根据其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

法规再版需求

国家政策的体现:

老旧船舶的管理

单壳油船的淘汰

“四客一危”船舶的安全措施

安全设备的强制性配备要求

环境保护等

用户的反馈

事故调查报告分析

总则

★背景

使用反馈意见;

完善法规安全管理规定。

★修改内容

通过对“船长”的定义,明确了本法规对排水型船舶、无舵柱船舶、箱型船体船舶和高速船适用范围的界定(* 设计、检验);

3 适用范围

本法规适用于国内海上航行的中国籍船舶,具体要求按各篇的规定。除特别指明外,本法

规适用于排水船舶仅指船长为20m 及以上者。本法规适用于船长为20m 及以上的排水型船和高速船。

就本法规适用范围而言,除另有规定外,上述船长系指:沿夏季载重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长度;对无舵柱的船舶,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P1

总则

★修改内容

■明确了相应建造阶段的内涵(* 设计、建造、检验);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本法规及其修改通报均适用于所述的生效之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应建造阶段的船舶。相应建造阶段系指这样的阶段:

(1)可以辨认出某一具体船舶建造开始;和

(2)该船业已开始的装配量至少为50t,或为全部结构材料估算重量的1%,取小者。P2■新增“验船师”定义(* 检验);

(6) 验船师:系指具有规定从业资格的并由船舶检验机构聘用或授权的船舶检验技术人员。P3

■明确了客船的救生设备如少于额定量时,应减少载客量,并由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相应的乘客定额证书,同时回收原乘客定额证书(* 检验、航运公司);

对客船,因维修等原因使船上救生设备容量少于额定数量,则该航次应依据船上实际的救生设备容量相应减少载客数,并由船舶检验机构签发一份相应的乘客定额证书,同时回收原乘客定额证书,新发的乘客定额证书仅对预定的航次有效。P2

总则

★修改内容

■完善了“责任”的规定,全方位明确了船舶设计、建造、检验、营运人和船长等各方的责任(* 设计、建造、检验、航运公司、船长);

9 责任

本局对船舶检验机构及其所执行的法定检验进行监督。

船舶检验机构应充分保证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对其所检验项目的检验质量负责。

船舶检验机构应依据本法规及其引用或等效的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的全面

性和有效性,并对检验质量负责。

船舶设计单位应确保其船舶设计图纸资料符合本的相关要求,并对所设计船舶的设计质量负责。

船舶建造方应按照船舶检验机构批准的图纸建造/改建船舶,并对其所建造的建造质量负责。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在船舶营运期间内,应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按照本法规的规定及时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相关的检验,确保持有有效的证书,并对船舶营运安全管理负责。

船长应关注和采取措施确保船舶安全操作,遵守海事部门关于船舶开航的规定并对航行安全承担相应责任。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长应按照安全管理要求和本法规有关规定制定应对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在船舶一旦发生事故后实施应急预案规定的救助操作程序。P2

总则

★修改内容

■明确了“免除”需相应提供技术评估资料的要求(* 设计、检验);

对于具有新颖特征的任何船舶,如应用本法规有关篇章的任何规定会严重妨碍对发展这种特征的研究和在从事国内海上航行的船舶上对这些特征的采用时,本局可以免除这些要求。然而,任何此种船舶应符合本局认为适合于其预定的用途,并能保证船舶的全面安全。本局根据规定程序,并基于技术评估的结果可免除这些要求,但该船应适合于预定的用途,并能保证其全面安全。P1

■新增“事故”的规定,明确了对法规而言,对事故的调查只考虑本法规需要的修改,不涉及事故的责任(* 检验、航运公司);

在中国水域内,船舶所发生的任何海上安全和海上污染事故,如认为调查该项事故有助于确定本法规可能需要的修改,则应由本局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但调查报告或资料不得泄露有关船舶的辨认特征,也不以任何方式确定或暗示任何船舶或个人承担的责任。P2

总则

★修改内容

■对“相当遮蔽航区营运限制”,新增附注,明确“相当遮蔽航区营运限制”的船舶按遮

蔽航区的船舶要求(* 设计、检验)。

相当遮蔽航区营运限制:系指航行于港区附近距岸不超过10n mile的水域(台湾海峡及类似水域距岸不超过5n mile),船舶满载并以其营运航速航行航程不超过2h,并限制在蒲氏风级不超过6 级,目测波高不超过2m的海况下航行。*P3

★影响

上述修改有利于加强船舶安全措施、有利于本法规今后的改进。

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航运公司和船舶检验机构应注意总则的修改,实施相应的规定。第1篇检验与发证

★修改内容

■新增了船舶重大改装检验 P1-3页

船舶检验分为初次检验和营运中检验(包括:年度检验、中间检验、换证检验、船底外部检验、附加检验P1-6、特别定期检验P1-7),2011规则增加了船舶重大改装检验。P1-3

船舶重大改装检验

船舶重大改装系指现有船舶一个或多个重大特征的修理、改建和改装。重大特征包括如下类别:

(1)船舶主要尺度;(2)船型;(3)船舶分舱水平;(4)船舶承载能力;

(5)乘客居住处所;(6)延长船舶营运寿命;(7)本局认可的其他情形。

现有船舶重大改装,改装部分应尽实际可行满足现行法规。如果船舶重大改装引起船舶要素的改变,除重大改装部分外,改装后船舶应按新的船舶要素,满足原船舶建造时的适用法规,但需要征得本局认可。

第1篇检验与发证

★修改内容

■新增了达到规定船龄的油船、散货船及化学品船的附加检验要求;P1-48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下列船舶的换证检验:

(1)500 总吨及以上、船龄大于等于12 年的油船(包括双壳油船)及化学品船;

(2)船长L≥90m,船龄大于等于18 年的散货船(包括双壳散货船)。

本附录包括检验、厚度测量和液舱试验的范围。如发现普遍腐蚀和/或结构上的缺陷,应扩大检验范围,必要时还应附加近观检验。

■新增防污底系统检验与发证;P1-34

本规定适用于400 总吨及以上船舶。

初次检验合格后,应签发防污底系统证书。

第2篇吨位丈量

★背景

船舶吨位涉及安全要求的确定和国家经济政策。各国对由于改装或改建影响吨位变更需重新丈量的范围各不相同(有±1-10%)。根据国内09年吨位丈量专项检查活动情况,同时考虑到本法规是适用于20m以上船舶,且吨位计算本身存有一定的误差,原法规对计算误差定为±1%,有必要作适度调整。

★修改内容(影响方面)

将经改装或改建,影响到吨位变更超过原有总吨位±1%的船舶需重新丈量,现调整为±2%(* 设计、建造、检验)。P2-1

★影响

对改装或改建船舶重新丈量吨位的要求相对放宽。

第3篇载重线

★背景

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修正案(77)的相关条款新增和修改了部分内容;

部分公式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根据国内船舶(主要是小型船舶)统计回归得到的,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渐趋大型化,已经不能适应大型船舶的发展要求,根据审图实践,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

第3篇载重线

★新增内容

■关于可以采用可拆移的门槛的规定(* 设计、检验);P3-6

应避免采用可拆移的门槛,然而为了便于装卸笨重的备件或类似物件,可以采用可拆移的门槛,但是应满足下列条件:

(1)在船舶离港之前,应将门槛装复;和

(2)门槛应有衬垫装置并应用间距紧密的贯穿螺栓紧固。

■关于锚链管和锚链柜的密性要求(* 设计、检验);P3-12

锚链管和锚链柜

远海航区船舶的锚链管和锚链柜应水密延伸至落天甲板。若设有出入口,则应用坚固的盖关闭并用间距紧密的螺栓紧固。

其他航区船舶的锚链管和锚链柜应水密延伸至干舷甲板,且若在干舷甲板以下部分之上设有出入口,则应用坚固的盖关闭并用间距紧密的螺栓紧固。若设有上层建筑,则锚链管和锚链柜至少应自干舷甲板风雨密延伸至落天甲板,且若在该延伸部分之上设有出入口,则应保持风雨密关闭。

第3篇载重线

★新增内容

■关于凸形甲板区域内干舷甲板露天部分装设栅栏栏杆的替代措施(* 设计、检验);P3-22

在干舷甲板露天部分的凸形甲板区域内,至少应在其长度一半的范围内装设栏杆,或者,作为替代措施,按照第2 章条的规定在舷墙下部设有面积为舷墙总面积的33%的排水舷口;▼第2 章条的规定:在P3-13页

■关于凸形甲板有效长度计算的内容(* 设计、检验)。 P3-22

第3篇载重线

★修改内容

船舶为了满足船首高度而设置的上层建筑的封闭要求(* 设计、检验);

最小船首高度(04P3-16,2011P3-25)

如本章、及所要求的船首高度是用舷弧来达到的,则该舷弧应自首垂线量起至少延伸到船长的15%处。如它是用设置上层建筑来达到的,则该上层建筑应自首柱延伸至首垂线以后至少 L 处,并应为第1 章(10)中所规定的封闭上层建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船长不超过 100m 的船舶,应为第1 章(10)中所规定的封闭上层建筑;

(2) 对船长超过 100m 的船舶,上层建筑不必符合第 1 章(10)中的规定,但应装有经认可的封闭设施。

▼第1 章(10)在P3-3

第3篇载重线

★修改内容

限制了夏季最小干舷公式的适用范围(* 设计、检验)P3-25

对于L≤50m的B 型船舶,由本章确定的夏季干舷F 还应不小于下式计算值:

F = 190 + + mm

式中: L——船长,m。

第3篇载重线

★影响

船舶设计/建造单位和船舶检验机构应实施修改内容和新增内容。

注意:1、新船实施锚链舱柜的水密要求和船首高度等新

增规定;

2、液货船如干舷核定为B型干舷,则该船为B型船;

3、本篇适用范围中的船舶包括所有船舶类型,例

如工程船。

21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修改背景

SOLAS 2009 II-1章全面修订了分舱与稳性要求,对国内航行海船法规要求相应进行了修改。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1 分舱与稳性

★修改内容

■分舱稳性部分的核心内容按“分舱与破损稳性”、“分舱、水密和风雨密完整性”、“客船分舱载重线的核定”、“稳性管理”等四大模块重新整合,以方便大家理解;绝大多数条款号码都做了相应变动,同时相应修改本部分其它条款内引用到的条款号码;

■ I级客船、载客500人及以上的II级、1000人及以上的III级客船调整为按照SOLAS 2009 II-1章 Part A,B,B-1, B-2的要求(中间进水破损稳性\安全返港要求\客船进水监测系统要求不予考虑)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1 分舱与稳性

★修改内容

■干货船破损稳性适用范围由100m以上的船舶调整为80m以上(* 设计、检验);P4-7 08通报在4-2

干货船的分舱与稳性①

适用范围

(1)除另有规定外,本部分的破损稳性要求适用于船长(LL)为 80m 及以上的干货船和拟装载甲板货的本法规第3 篇第3 章所述的B-60 船舶和B-100 船舶。

▼什么是 A 型船舶和B 型船舶(04规则P3-11)

A型船舶是:

(1) 为载运散装液体货物而设计的一种船舶;

(2) 其露天甲板具有高度完整性,货舱仅设有小的出入口,并以钢质或等效材料的水密填料盖封闭;

(3) 载货的货舱具有较低渗透率。

B 型船舶是:

凡达不到关于 A 型船舶各项规定的所有船舶,应被认为是B 型船舶。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1 分舱与稳性

★修改内容

■纳入特种用途船安全规则((XIII))的分舱稳性要求(* 设计、检验) P4-11

特种用途船的分舱与稳性

对运载200 名以下特殊人员的特种用途船舶,在任何装载条件下,在沿和所规定的船舶长度上的部位遭受规定的假设船侧破损之后,其分舱和破损稳性应符合规定的残存标准。

对运载50 名以下特殊人员的特种用途船舶,应假定破损发生在横向水密舱之间沿船舶长度方向的任何部位,其间距不小于规定的船侧破损的纵向范围,机器处所的破损除外。对船长LL 不超过50m 且运载特殊人员不超过50 名的特种用途船舶,可以免除本规则中的分舱要求,但应符合本局认为适用于该船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

对运载50 名以上但不超过200 名特殊人员的特种用途船舶,应假定破损发生在横向水密舱壁之间沿船舶长度方向的任何部位,其间距不小于规定的船侧破损的纵向范围。对船长LL为100m 及以上的任何特种用途船舶,其首端的假设破损应包括防撞舱壁的破损。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1 分舱与稳性

★新增内容

■对船长小于80 m的单一货舱干货船的货舱内应装设水位探测器,双舷侧货舱可不必设置(* 设计、建造、检验) P4-24

单一货舱干货船货舱水位探测器

对船长LL小于80 m的船舶,如干舷甲板以下的单一货舱或干舷甲板以下的数个货舱未由至少一道达到该层甲板的水密舱壁所分隔,则应在该单一处所或数个处所内装设水位探测器①。

本章要求的水位探测器应:

(1)当货舱水位达到内底以上不少于 m 时发出一次听觉和视觉报警,当水位达到不超过货舱平均深度15%时再发出一次听觉和视觉报警;和

(2)设在货舱后端,或货舱最低部分以上(如内底不与设计水线相平行时)。如桁材或局部水密舱壁设在内底以上,主管机关可要求增设探测器。

在货舱长度范围内每舷设有至少从内底延伸至干舷甲板的水密边舱的货舱,不必装设本章要求的水位探测器。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5 船舶结构

★新增内容

■新增专用海水压载舱和内部结构保护涂层的要求(* 设计、建造、检验);P4-45所有以船体外板为界的海水压载舱,应涂以环氧树脂或其他等效的防腐蚀涂料。除海水压载舱之外的船体内部结构及船体外板的内侧,诸如双层底船的舭部污水沟、单底船实肋板以下处所,隔离空舱等,也应根据舱室的用途提供相适应的涂层保护。

■新增20000载重吨及以上液货船应急拖带装置要求(* 设计、检验)P4-45

载重量不小于20000t 的每艘液货船,包括油船、化学品液货船和液化气体船,应配备符合本局认可的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2 篇第3 章要求的应急拖带装置,其设计与建造以及原型试验应经船舶检验机构批准。

■新增船上新装石棉材料的禁用规定(* 产品、建造、检验)P4-45

所有船舶应禁止新装含有石棉的材料

■新增船上和岸上保留的建造图纸的规定(* 检验、航运公司)P4-45

船上应保存一套建造完工图纸和表明任何后续结构改装的其他图纸,本篇第9 章所定义的公司在岸上应另存一套。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5 船舶结构

★新增内容

■新增油船和散货船货物区域及其前方处所的出入通道及内部通道的要求(* 设计、建造、检验)P4-46

油船和散货物区域及其前方处所的出入通道及其内部通道的开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直接从开敞甲板出入隔离尖舱、压载舱、货舱及货物区域的其他处所,以确保全面的检查。也可从货泵舱、泵舱、深隔离泵舱、管隧及类似舱室出入双层底处所。

(2) 如通过水平开口、舱口或入孔出入上述处所,则这些开口的尺度应足以保证配带自储式呼吸装置及保护设备的人员上下梯子不受阻碍,而且这些开口的有效尺度应确保能将负伤人员从该处所底部提升上来。最小的有效开口应不小于600mm×600mm。

(3) 通过可提供贯穿处所长度和宽度的通道的垂直开口或入孔而出入上述处所,则其最小有效开口应不小于600mm×800mm。除非提供格栅或其他踏板,否则其应位于从底壳板量起不超过600mm 的高度处。

(4) 对于载重量小于5000t 的油船,在特殊情况下,经同意,可以接受较小尺度的开口,只要这些开口具有通行和转移伤亡能力,但是,无论如何,开口不得小于400mm×600mm或450mm×550mm,而且要求开孔后的构件有足够的强度保证。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5 船舶结构

★新增内容

■新增船舶应按《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配备装载仪的要求(* 设计、建造、检验、航运公司)P4-46

船舶应按照本局接受的中国船级社《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的要求配备装载仪。

▼《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

船长100m 及以上的所有第I 类船舶应配备经认可的装载仪。

船长150m 及以上的散货船、矿砂船和兼用船应按本篇第8 章第7 节的要求配备经认可的装载手册和装载仪。

对在沿海航区和遮蔽航区航行的船舶,可不配备装载仪。

符合下述规定之一的船舶为第I 类船舶:

(1) 甲板大开口船舶,应考虑大开口处船体梁垂向弯曲和水平弯曲以及扭转和横向载荷所产生的合成应力;

( 2) 可能非均匀装载的船舶,即货物和/或压载可以是不均匀分布。船长120m 以下的船舶,如设计考虑了货物和压载的不均匀分布,则属于第II 类船舶;

第4篇第2-1章构造-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

★影响

船用产品制造厂、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船舶检验机构和航运公司应对船用产品和新建船舶实施本章规定。

注意:1、新增了对600载重吨及以上油船要求设置双层底

和边舱双壳结构的要求(见第5篇第2章P5-18-19);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背景

本章为对船舶安全救生体系的要求,相对原法规,本次

修改,从救生设备的配备、性能、布置和管理等方面全

面地补充、完善了相应的规定。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明确了客船撤离时间的含义(* 设计、检验);*30分钟P4-127

(3)对客船,为船上人员总数弃船所需配备的所有救生艇筏,应能在发出弃船信号后,船上人员集合在指定的集合站,从开始登乘救生艇、筏和/或从海上撤离系统撤离起 30min 内,载足全部乘员及属具后降落水面。

■新增了远海航区货船和无配员但作业状态有人非机动船的救生设备配备要求(* 设计、检验);

▼(2)航行于远海航区的货船,救生艇筏应按下列要求配备:详见 P4-128

▼( 1)配员非机动船舶: P4-130

①船舶应至少配备 100%船上人员的气胀救生筏,对载运闪点不超过 60°C(闭杯试验)货物的船舶则应至少配备 150%船上人员的气胀救生筏。船上任一气胀救生筏失效时,其余气胀救生筏应满足 100%船上人员的容量。

②每人配备一件救生服,除非船上配备有降落救生筏的吊架装置或海上撤离系统,或船舶仅航行于珠江口以南海域除外。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明确了配备的抛投式气胀救生筏不要求配备降落设备的条件(* 设计、检验);*与国际航行船一致 P4-132

降落设备与回收装置的配备

登乘位置距最轻载航行水线的高度达或以上的救生艇筏以及除规定外的所有救生艇筏应配备降落与回收装置。如采用海上撤离系统,配套的抛投式气胀救生筏可不必另行配备降落与回收装置。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所有救生艇筏应配备符合本章要求的降落与回收设备,但下列艇筏可不配备降落与回收装置:

( 1)从最轻载航行水线以上少于高度的甲板上登乘的质量不大于 185kg 的救生筏;或( 2)从最轻载航行水线以上少于高度的甲板上登乘的救生艇筏,且存放方式为可在纵倾至 10°和任何一舷横倾至 20°的不利情况下直接从存放地点降落下水;或( 3)超过按船上总人数 200%所配备的救生艇筏范围的救生筏,且其质量不大于 185kg;或( 4)超过按船上总人数 200%所配备的救生艇筏范围的救生艇筏,且存放方式为可在纵倾至10°和任何一舷横倾至 20°的不利情况下直接从存放地点降落下水;或( 5)供连同海上撤离系统一起使用并符合本局《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 4 篇第 3 章附录 2《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第 VI 章要求的救生艇筏,且这些救生筏的存放方式应为可在纵倾至 10°和任何一舷横倾至 20°的不利情况下直接从存放位置降落下水。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调整了船长小于45m近海航区货船救生设备配备要求(* 设计、检验);详见 P4-129■补充了载运闪点不超过60℃液货的非机动船舶配备救生筏的要求(* 设计、检验)P4-130

(1)配员非机动船舶:

①船舶应至少配备 100%船上人员的气胀救生筏,对载运闪点不超过 60°C(闭杯试验)货物的船舶则应至少配备 150%船上人员的气胀救生筏。船上任一气胀救生筏失效时,其余气胀救生筏应满足 100%船上人员的容量。

■补充了近海供应船、工程船和浮船坞的救生设备配备要求(* 设计、检验); P4-130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补充了降落站的要求(* 设计、检验);P4-132

降落站的位置应离开推进器及船体陡斜悬空办法,除设计为自由降落的救生艇筏外,应尽可能使救生艇筏能从船舷平直部分降落下水。如降落站设置在船的前部,则应设置在防撞舱壁后方有遮蔽的地方。任一降落站救生艇筏的准备和操作不应妨碍其它降落站上救生艇筏或救助艇的准备和操作。

■补充了救助艇降落装置的要求(* 设计、检验);P4-132

救助艇的降落装置应符合至的要求。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补充了船上通信与报警系统、客船公共广播系统的要求(* 设计、检验);P4-133船上通信与报警系统

(1)客船和大于 500 总吨的货船应配备 1 套固定式或手提式设备构成的或由这两种型式构成的应急设施,供船上应急控制站、集合站和登乘站及重要位置之间的双向通信联系使用。

(2)客船和大于 500 总吨的货船应配备 1 套通用应急报警系统,所有客船应配备 1 套公共广播系统,以供召集乘客和船员至集合地点和采取应变部署表所列行动之用。当通用应急报警系统启动时,娱乐声响系统应自动关闭。

(3)客船通用应急报警系应在所有开敞甲板上都能听到。

(4)配备海上撤离系统的船舶应确保登乘地点和平台或救生艇筏之间的通信联系,该通信联系可采用本篇第 4 章所列的救生艇筏双向甚高频无线电话(TWO-WAY VHF)。

客船公共广播系统

(1)所有客船应设置 1 套符合要求的公共广播系统,其在所有处所内应高于环境噪声,并能清晰地听到。该系统还应配备一个可从驾驶室的某一位置进行控制的越控功能,以便当有关处所内的任一扩音器已被关闭,其音量已被关小或公共广播系统供作他用时,也能广播所有的紧急信息。

(2)公共广播系统应与第 2-1 章要求的应急电源相连接。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补充了客船和货船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登乘布置的要求(* 设计、检验); P4-134客船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登乘布置应设计为:

(1)所有救生艇应从存放处或从登乘甲板直接登乘并降落,但不是从两处登乘并降落;(2)吊架降落救生筏从存放处紧邻的位置登乘并降落,或从在降落前按(12)要求所转移到的位置登乘并降落。

(3)救助艇应在载足其指定船员的情况下能够从存放处直接登乘并降落。如救助艇兼作救生艇,并且其他救生艇均为从登乘甲板登乘及降落,则其布置应使救助艇也能从登乘甲板登乘并降落。

货船救生艇筏的登乘布置应设计为:

(1)救生艇应能从存放位置直接登乘并降落;

(2)吊架降落救生筏从存放处紧邻的位置登乘并降落,或从在降落前按(12)要求所转移到的位置登乘并降落。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补充/调整了船上培训与授课、乘客上船告知和演习的内容(* 航运公司)P4-137船上培训与授课:

(1)船员上船后,应在不迟于 2 个星期内接受包括船上救生艇筏属具在内的救生设备和灭火设备的船上培训。

(2)每位船员均应听课,救生设备培训课程应包括但不限于:①船舶气胀式救生筏的操作与使用;②低温保护问题,体温过低的急救护理和其他合适的急救程序;③在恶劣气候和恶劣海况中使用船舶救生设备所必需的专门课程。

(3)在每艘装有吊架降落式救生筏的船上,应在不超过 6 个月的间隔期内举行一次此项设备用法的船上培训,培训应包括一个救生筏的充气和下降。这个救生筏可以是标注专用培训的救生筏,而不是船上救生设备的组成部分。

乘客上船告知

航行时间超过 1h 的客船,在开航后,应立即向乘客介绍救生衣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行动。不允许使用资料、标贴或录像替代宣讲。

航行时间不超过 1h 的客船,在开航后,应立即告知乘客从资料、标贴或播放录像,向乘客介绍救生衣的使用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行动。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修改内容

■另列并补充了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查的要求(* 航运公司);P4-137

5 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检查

■调整了救生艇筏急救医药药品的规定(* 设计、产品、检验) P4-142

救生艇、筏用急救医药箱的药品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第4篇第3章救生设备

★影响

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船舶检验机构和航运公司

应对新建船舶实施本章规定。

注意:气胀式救生筏的配备需同时关注相应的

降落设备;

救生设备的容量百分比以船上载运总人

数为100%。

第4篇第7章完整稳性

★背景

完整稳性计算要求需要细化;

适应海上运输多样化;

适应工程船作业需要。

第4篇第7章完整稳性

★修改内容

■调整了型宽与型深之比超过的装载甲板货的干货船的稳性要求(* 设计、检验);P4-220

甲板上装货的干货船,如型宽与型深之比超过,则稳性曲线中最大复原力臂对应的横倾角可小于 25°,但不得小于 15°,此时最大复原力臂对应的横倾角前复原力臂曲线下的面积应不小于:

+(30°- m)m·rad.

式中: m ——最大复原力臂的对应角,(°)。

■新增了自由液面影响可按静力学方法精确计算的规定(* 设计检验);P4-219

■补充了勘划作业吃水标志工程船的稳性要求(* 设计检验)。P4-231

★影响

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船舶检验机构和航运公司应对新建船舶实施本章

规定。

第6篇高速船

★背景

需要与IMO HSC 2000相适应;

使用反馈意见。

第6篇高速船

第2章浮力、稳性与分舱

★修改内容

■新增了对可能导致进水的门设置指示器和报警器的要求(* 设计、检验);P6-8

所有艏门、边门、装货门、艉门和其他关闭装置,如果开启或未关妥在完整和破损情况下可能导致大量进水时,均应在操纵室设有指示器及报警器。

新增了30m以下船舶门槛和围板高度可减小的规定(* 设计、检验); P6-8

位于基准面以上各层甲板上的风雨密处所露天部位的门应为风雨密,其结构强度应与相邻结构的强度相当。在基准面或其以下的甲板上,这种门槛高度应不少于 250 mm,但通向机器处所的门槛高度应不少于 380 mm,在其它甲板上,这种门槛高度应不少于 100 mm。对于船长在 30 m 以下的船舶,此高度可减至与安全操作相符的最低值。

通向基准面或封闭上层建筑甲板以下处所的通风筒应有结构牢固的围板,该围板应与甲

板有效相连。在基准面或其以下的甲板上通风筒,其围板高度应不小于 380 mm,在其它甲板上,应不小于 100 mm。对于船长在 30 m 以下的船舶,此高度可减至与安全操作相符的最低值。

对40m以下的高速船其舷窗的安装高度(距设计水线)允许降低至(* 设计、检验)。P6-8页

第6篇高速船

第3章舱室布置与脱险措施

★修改内容

■新增了与避碰有关的首部舱室布置的要求(* 设计、检验)。P6-14

第6章救生设备与装置

■参照第4篇第3章的内容,补充救助艇与救生艇的互兼条件,包括:-救助艇若符合救生艇的要求,其额定乘员人数可计入本条要求

的救生艇容量中。

-符合救助艇要求的救生艇可替代救助艇,其额定乘员人数也可

计入本条要求的救生艇容量之中。

(* 设计、检验) P6-26

★影响

船舶设计/建造单位、船舶检验机构和航运公司应对新建船舶实

施本篇规定。

第7篇船员舱室设备

★背景

使用反馈意见;

及ILO MCL 2006;

新颖设备、产品

“水密要求”:来自于及即将生效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导则B要求中,该条款作为

推荐性的指南条款。

ILO公约保护船员合法权益,其条款要求不像IMO公约要求那么严谨。对于多于一人的卫生间要达到“且至少在甲板以上230mm水密”,一般是指该卫生间的水不会渗透到与其相邻的其他处所。在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舱室之间不会进行水压试验或冲水试验来证明卫生间已达到“水密”。

第7篇船员舱室设备

★修改内容

■原要求甲板部门和轮机部门配备专用办公室,现修改为可配备专用或合用的办公室(* 设计、检验);P7-3

3000 总吨以上船舶应为甲板部门和轮机部门提供 1 间专用或合用的有适当办公设备的办公室。

■补充对卫生设施水密隔板230mm高度的规定(* 设计、检验) P7-4

多于一人使用的卫生设施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面应敷设耐用的、易于清洁防潮的材料,并应有防滑和排水设施;(2)隔板应选用钢材或其他适宜的材料,且至少在甲板以上 230mm 水密;(3)室内应有充分的照明,通风良好,保持足够室温;(4)厕所应设在便于到达之处,但应与卧室和盥洗室隔开,且不能从卧室直接进入。当厕所位于两卧室之间的间隔舱内,且两卧室中的总居住人数不超过 4 人时,则允许从卧室直接进入厕所。(5)当一个间隔舱内有多只抽水大便器时,则抽水大便器之间应作有效分隔。

“水密要求”:来自于及即将生效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导则B要求中,该条款作为推荐性的指南条款。

ILO公约保护船员合法权益,其条款要求不像IMO公约要求那么严谨。对于多于一人的卫生间要达到“且至少在甲板以上230mm水密”,一般是指该卫生间的水不会渗透到与其相邻的其他处所。在上层建筑和甲板室的舱室之间不会进行水压试验或冲水试验来证明卫生间已达到“水密”。

第7篇船员舱室设备

★修改内容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2016)

中国船级社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2016) 2016年12月1日生效 北京

目录

第1章通则 第1节中国船级社及其主要业务 1.1.1 船级社 1.1.1.1 船级社是从事船舶与海上设施入级服务的独立、公正的组织。船级社与船舶和海上设施的设计、建造、买卖、营运、管理、保养、维修、融资、保险、租赁组织之间,没有任何商业关系。 1.1.1.2 船级社致力于船舶与海上设施安全和环境保护,通过技术支持、符合性确认和研究开发,对海上安全和入级规范制定做出独特的贡献。船级社按其颁布的入级规范,为客户提供入级服务,以及法定服务和其他服务。 1.1.1.3 船级社提供船舶、造船、海上开发、相关工业产品制造业、保险、金融以及其他有关业界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合理标准——入级规范,并依照此规范,在船舶设计中进行审图、在建造中和建造后进行检验,以确认船舶符合入级规范的要求,并独立签发入级证书。 1.1.1.4 船级社接受船旗国政府的授权,按照船旗国政府的要求进行法定服务,以确认船舶满足国际公约和/或船旗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并签发法定证书。 1.1.2 中国船级社 1.1. 2.1 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本社’)是由中国有关法律授权的、经法律登记注册的、从事船舶入级服务与法定服务等的专业技术机构/组织。 1.1. 2.2 中国船级社主要承担国内外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及其相关工业产品的入级服务、鉴证检验、公证检验和经中国政府、外国(地区)政府主管机关授权,执行法定服务等具体业务,以及经有关主管机关核准的其他业务。 1.1.3 宗旨 1.1.3.1 本社的服务宗旨是:对船舶、海上设施、集装箱以及相关的工业产品提供合理和安全可靠的技术规范,并通过本社独立、公正和诚实的入级、认证和技术服务,为交通运输、海上开发及相关的制造业和保险业服务,为促进水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与保护海洋及其他环境服务。 1.1.4 主要业务 1.1.4.1 本社的主要业务如下: (1) 船舶与海上设施及其产品(包括集装箱)入级服务:规范制定与维护、审图、检验与发证; (2) 经授权的船舶与海上设施及其产品的法定服务: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制定与维护、审图、检验与发证; (3) 受理其他验船机构委托的检验与发证、船舶与海上设施公正检验和安全评估、船舶与海上设施鉴证检验和发证、重大海上安全事故调查; (4) 相关陆上工业设施与产品认证、检验及发证,外国验船机构委托船用与相关陆上工业设施和产品代理检验及发证; (5)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发证;

第二章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基础知识历年试题

第二章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基础知识历年试题网站:以下哪种标注 能够说明商品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中海关监管条件为“/B”:() A、/N B、 C、R/S D、P/Q 2. 代理报检单位注册信息发生变更,企业向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更改手续的时限是()。A.信息变更之前 B.信息变更之日起15日内 C.信息变更之日起30日内 D.信息变更之日起60日内 3.一般情况下,出境货物和入境货物检验检疫通关放行程序的区别是()。〔2009年考试真题〕 A.报检和检验检疫先后顺序不同 B报检和报关先后顺序不同 C.签发通关单和报关先后顺序不同 D.检验检疫和报关先后顺序不同 4.产地检验、口岸报关出境的货物,企业应向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出具:( ) A、出境货物换证凭单或换证凭条 B、出境货物通关单 C、出境货物调离通知单 D、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 5. 对于检验检疫绿色通道企业的出口货物,检验检疫机构实施:() { A.产地免于检验,口岸进行查验B.产地免于检验,口岸免于查验 C产地检验合格,口岸进行查验D产地检验合格,口岸免于查验 6.实施通关单联网核查后,关于企业报检、报送的申报要求,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报关单的起运国与通关单的输出国家或地区一致 B.报关单的运抵国与通关单的输往国家或地区一致 C.报关单上法检商品的项数和次序与通关单上货物的项数和次序一致 D.通关单每项法检商品的第一数/重量不允许超过报关单对应商品的数/重量 7. 以下检验检疫证书,适用于检疫合格的出境活动物的是() A.兽医卫生证书B.动物卫生证书C.卫生证书D.健康证书 8. 检验检疫机构对代理报检单位实行年度审核制度,要求代理报检单位应在每年( )前向所在地的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年度审核。 A.3月31日 B.1月31日 月31日 月31日 9. 某公司进口一批食品(检验检疫类别为R/S),经检验不合格,检验检疫机构出具:() A. 检验证书 B. 卫生证书 C. 健康证书 D.人境货物检验检疫情况通知单, 10.制定并发布实施《出入境检验检疫收费办法》的部门是:() A. 国务院C. 国家质检总局、财政部 B.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D. 国家质检总局 11. 为了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有效防范和打击逃漏检行为,方便合法进出,国家质检总局与海关总署实施了通关单联网核查制度,该制度开始全面实施的时间是:年12月1日年1月1日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 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国渔检(法)[2008]135号文公布 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 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一章总则 第1节一般规定 1.1.1 法令 1.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是依照该条例规定实施检验管理的主管机关。 1.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渔业船舶检验规则由国家渔业船舶检验机构制定,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1.1.2 宗旨 1.1. 2.1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保证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命财产安全,防止污染环境。 1.1. 2.2 对符合《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内河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要求的,应当签发相应的法定证书。 1.1.3 适用范围 1.1.3.1 本规则适用于船长大于或等于5m但小于12m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将要登记的、有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结构的内河机动渔业船舶。 1.1.3.2 适用本规则的内河船舶,其材料可为钢质、木质、铝合金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1.1.3.3 本规则不适用于高速船(艇),高速船(艇)应当符合主管机关发布或承认的检验规定。 1.1.4 申请与费用 1.1.4.1 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应按本规则 2.1.3规定的时间向有关验船机构申请法定检验,并提供必要的检验条件。 1.1.4.2 检验费按国家价格、财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计收。 1.1.5 生效与适用 1.1.5.1 本规则经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主管机关公布施行。规则生效日期标注在本规则扉页上。 1.1.5.2 除本规则另有明文规定外,本规则适用于新船。 1.1.5.3 本规则生效之前建造的船舶,其船舶构造仍可符合建造时的规定。 1.1.6 等效 1.1.6.1 经主管机关同意,验船机构可允许采用具有同等效能的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设施代替本规则要求的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设施。 1.1.7 免除 1.1.7.1 对于具有新颖特征的船舶,如验船机构认为本规则的某些规定妨碍其发展新颖特征时,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经主管机关同意,可以免除这些要求。

《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2017)

中国船级社 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 (2017) 2017年3月1日生效 北京

简要说明 《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建造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以《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和《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为基础编写,在研究分析长江口至宁波舟山水域多年实测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江(河)海直达船舶,完成了实际航行水域风浪条件分析、结构强度、设备配备优化等研究工作,最终编制了“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 a、航行于长江至特定航线1-1和特定航线1-2。 特定航线1-1:长江口经嵊泗港、洋山港、马岙港、镇海港、北仑港、金塘港、岑港、大榭港、穿山港、梅山港、六横港、虾峙门(条帚门)航线。 特定航线1-2:长江口经嵊泗港、衢山港、岱山港、白泉港、虾峙门(条帚门)航线。 b、船长范围:大于等于65m小于150m。 c、主尺度比范围:L/B≥4.5;B/D≤3.0;Cb≥0.6。 d、散货船和集装箱船。 (2)船体章节以《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为基础编写,基于特定航线江海通航船舶的风浪条件,对船舶总纵强度、扭转强度、船体货舱区外板、强力甲板、舷侧骨架等提出相关要求。 (3)轮机章节在满足《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轮机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敞口集装箱船货舱舱底排水系统的要求、轴系校中、轴系纵向振动的相关要求和起锚机工作负荷的要求。 (4)电气章节根据江海通航船舶航行水域的特殊性,提出船舶电气设备配备及性能要求,尤其是针对内河船舶急流航段操纵性的需求提出了应急电源的配备要求。

目录 第1章通则 (1) 第1节一般规定 (1) 第2节定义 (1) 第3节材料与焊接 (4) 第2章船体 (5) 第1节一般规定 (5) 第2节总纵强度 (5) 第3节扭转强度 (7) 第4节外板 (9) 第5节甲板及骨架 (12) 第6节双层底 (13) 第7节舷侧骨架 (14) 第8节舾装 (16) 第3章轮机 (17) 第1节一般规定 (17) 第2节泵与管系 (17) 第3节船舶管系 (17) 第4节动力管系 (19) 第5节柴油机 (20) 第6节齿轮传动装置 (21) 第7节轴系与螺旋桨 (21) 第8节轴系振动与校中 (22) 第9节甲板机械 (24) 第4章电气装置 (25) 第1节一般规定 (25) 第5章控制、监测、报警和安全系统 (28) 第1节一般规定 (28)

特种设备法定检验报检指南

特种设备法定检验报检指南 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和二十八条的规定,对特种设备实行报检制度,具体规定如下: (一)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 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 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二、特种设备报检项目:定期检验、监督检验(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三、特种设备报检程序(一)定期检验报检工作程序: ☆备注:1、电梯定期检验报检说明: 使用单位可委托维保单位到我所业务窗口办理报检;2、定期检验报检单位需提供的资料:①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原件);②上一个检验周期特种设备检验报告书;③电梯类特种设备需提交电梯维保合同(复印件) 。 使用单位 填写“特种设备检验申报表” 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确认 开出缴费通知书 报检单位到指定银行交纳检验费 报检单位到业务受理窗口领取《受理回执单》 约定检验时间使用单位做好检验前准备工作现场检验 领取检验报告(完成现场检验后,一般项目10个 工作日,大型项目30个工作日)

(二)监督检验(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 报检工作程 序: ☆备注:监督检验报检单位需提供的资料:分别见表一~表七。 安装单位 填写“ 特种设备 检验申报表”,并提交报 检资料 业务窗口工作人员确认 审批根据收费依据,业务提交,约定检验时间 安装单位做好检验前准备工作 现场检验 领取检验报告(完成现场检验后,一般项目10个工作日,大型项目30个工作日) 开具资料审核回执 审核开出缴费通知书

渔船年度检验规范

加强渔船管理,规范渔船检验、许可证制度,保障渔业船舶和渔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切实做好2008年度渔船证书证件及各项规费的征收工作,特制定即墨市2008年度渔船检验、许可证年审实施方案。 一、“三无”渔船的管理 “三无”渔船无任何证书证件,逃避监管部门的管理,严重干扰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存有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将对从事海上生产的“三无”渔船进行严厉查处。 二、渔船检验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渔业船舶必须参加渔业船舶的初次检验、营运检验、临时检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登记办法》要求,登记证书已到期,今年渔民应重新申请登记。 参加检验的渔船必须处于适航状态,并配齐通讯、导航、救生、消防、号灯等安全设备(见附表2),按规范要求标刷船名号,40马力以上中型渔船经检验合格后,由验船师照相存档。 各镇(区)渔业服务中心应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标刷船名号和船籍港工作,要求必须清晰、规范。 (二)、渔船必须配齐相应的职务船员证书,无职务船员证书或职务船员证书配备不齐的,不予签证;各镇(区)渔业服务中心应积极组织职务船员、普通船员培训班,渔政渔港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培训考试制度,让渔民通过培训持证上岗。 (三)、验船人员必须登船检验,严格按照08年度检验项目检验,并根据渔船修造厂提供的《渔船修造质量证明书》中维修项目进行重点检验,确保渔船处于适航状态。

(四)、2006年我市已为中型渔业船舶配备了单边带电台和气胀式救生筏。验船人员在登船检验时,要检查单边带电台和气胀式救生筏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核对单边带电台的“电台编号”和“电台天调编号”与签定的《协议书》中的编号是否一致。未按规定要求正确安装的,根据《山东省渔业港口和渔业船舶管理条理》第三十九条第四款之规定: “机动渔业船舶未按规定安装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终端设备或者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条例》、《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中有关规定,气胀式救生筏已到两年检修期,今年将按规定要求进行检修(具体检修日期另行通知)。 此项工作复杂,工作程序多,要求检验人员抓实抓细,不留隐患。 三、渔业船舶、船员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第四十三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交纳保险费”。 2002年11月20日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其中第四条规定: “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渔业船舶所有人必须对渔船及其船员购买人身保险的义务”。《青岛市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 各类渔业船舶,必须参加国内渔业船舶保险。因此,40马力以上渔船应参加渔船船体保险;所有渔船船东、船员应积极参加渔民人身雇主责任险和附加医疗险,为出海船员及时投保,年度投保额度每人不低于200元人民币(被保险人参保时请携带身份证)。另外,对投足保额的保险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政府将对每人补贴一份(共三份)互保保险(210元)。 四、许可证年审及征收普通渔业资源费范围与原则

内河船舶常用应急演习的方法与步骤

内河船舶常用应急演习的方法与步骤 一、消防应变演习 1、不论船舶在航行或停泊中,船上任何人发现火警时,应立即报告船长:“报告船长、xx处起火,请指示”。 2、船长接到失火报告后,立即鸣放失火警报(连放短声,持续一分钟),并根据起火位置和当时风向,正确地驾驶船舶,减车慢舵,尽可能将失火部位置于下风。一般操纵方法如下:①船后部失火时应使船尾处于下风位置,船前部失火时应使船首处于下风位置,船中部失火时应使失火舷处于下风一侧。②维持船速不宜过高,仅能维持舵效。③防止船舶摇摆或穿堂风的发生。④如本船无法将火扑灭,应将船驶向崖边或浅滩处搁浅,并及时发出表示“本船失火,需立刻救助”的火警信号(悬挂CB6旗号,发出连续短声持续1分钟),以求得到岸上和来往船舶的帮助。⑤随时做好弃船准备。 3、救火警报发出后,所有船员应按部署规定(2分钟内)携带灭火器具迅速赶到现场(必须从上风处去救火,注意掉头转向或继续航行,均要减低航速以免助长火势)。驾驶员应尽快弄清楚火灾类别(确定属普通火、油类火、电气火或含氧物质火),并掌握失火的确切部位,指挥船员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使用合适的灭火器具(材)进行灭火;同时,派人报告船长。 4、值班轮机员接到火警信号后,根据指示要求,立即拉下失火部位的供电闸刀和其他管线控制闸,同时启动消防供水、排水系统接通消防管道(警报发出2分钟内完成以上动作),并实施有效喷射。应注意排水,以防船体超重沉没。 5、根据失火部位进行施救: 机舱失火: (1)值班轮机员应立即切断机舱电源、油源、关闭舱门、舷窗和一切通气通道(2分钟内完成以上动作)。 (2)若火势蔓延可能影响油柜或油舱时,用水枪向相关舱壁喷水降温。

内河船员管理规定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内河船员管理规定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5404内河船员管理规定办法 Regul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land river crew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内河船员管理规定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xx年第23号)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已于20xx年12月12日经第xx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 部长杨传堂 20xx年12月24日 第一条为加强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提高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提高运输效能,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

水库及其他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运输的船舶,但在与外界不通航的封闭性水域内从事运输的船舶除外。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机构(以下统称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对内河运输船舶检验、交通安全及防止污染水域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运用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船舶和技术;对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环保新规范的船舶、限制过闸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引导和鼓励进行更新、改建;需要采取限期淘汰等措施的,应当对船舶所有人给予补偿。 第五条禁止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在京杭运

2011版海船法规修改内容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版修改内容简介本次法规的改版主要涉及如下内容:包括总则,第1篇检验与发证、第2篇吨位丈量、第3篇载重线、第4篇安全篇、第5篇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第6篇高速船等。详细区别如下: 1、总则 1.1在责任条款中增加包括设计、建造、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船长的责任;明确了设计方应对设计质量负责,船厂应对船舶建造质量负责。 1.2增加了事故可能涉及法规修改的条款。 1.3在定义中增加了“验船师”的定义。 2、第1篇检验与发证 2.1通则 2.1.1增加了海上船舶防污底系统证书的检验。 2.1.2增加了达到规定船龄的油船、散货船及化学品船的附加检验要求。 2.1.3增加了船舶重大改装的检验,明确了重大改装的特征。未明确重大改装检验属何种检验。改装部分应尽实际可行满足现行法规。2.2检验 2.2.1检验种类增加了“特别定期检验”。 2.3证书 2.3.1明确了换证检验证书的生效日期和有效期。

(1)如换证检验是在证书到期之日前3个月内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原证书到期之日算起; (2)如换证检验是在证书到期日后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原证书到期之日算起; (3)如换证检验是在证书到期日前3个月之前完成,则新证书自换证检验完成日期起生效,其有效期从换证检验完成日期算起。2.3.2明确免除证书有效期不应长于其有关证书的有效期限。2.4海上货船适航证书的检验 2.4.1初次检验增加了下列检验项目 (1)确认滚装处所的排水系统和排水口防堵措施符合规定的要求。(2)确认消防设备(如手提式/大型灭火器、手提式泡沫枪装置、紧急逃生呼吸装置、消防员装备等)符合规定的要求; (3)确认设置货舱水位探测器的单货舱船舶的进水探测系统及其报警装置; (4)确认海水压载舱涂有有效的防腐涂层,如环氧涂料; (5)油船增加了 ①液货舱辅助透气装置的检查; ②液货泵舱内保护设备的检查(包括温度传感装置、通风照明联锁装置、监测碳氢化合物气体浓度的系统、舱底水位监测装置等); ③确认惰性气体系统; ④确认不小于20,000载重吨的油船应急拖带装置已按认可的图纸布置。

出境货物报检单填写规则

出境货物报检单 报检单是国家检验检疫部门根据检验检疫、鉴定工作的需要,为保证检验检疫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而设制的。它是报检人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约定申请检验检疫机构对其某种货物实施检验检疫、鉴定意愿的书面凭证,它表明了申请人正式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检疫、鉴定,以取得该批货物合法出口的合法凭证。报检单同时也是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货物实施检验检疫起动检验检疫程序的依据。 报检单位(加盖公章)、登记号、联系人、电话 填写报检单位全称并加盖公章或报验专用章(或附单位介绍信),并准确填写本单位报检登记代码、联系人及电话;代理报检的应加盖代理报检机构在检验机构备案的印章。其中报检单位登记号即单位的海关代码,可在公司基本资料中查找。 编号 本栏目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填写。 发货人 填写合同上的卖方或信用证上的受益人名称,要求用中文、英文,填写时要一致。 收货人 填写合同上的买方或信用证的开证人名称,可只填英文。 货物名称(中/外文) 按合同、信用证所列名称填写,但中/外文要一致。 H.S.编码 海关编码,按《商品分类及编码协调制度》8位数字填写,如皮革服装的H.S.编码为42031000。 在SimTrade中,海关编码请在商品基本资料中查找。 产地 填省、市、县名。 数/重量 按实际申请检验检疫数/重量填写(SimTrade中的货物都以销售数量计),并注明计量单位,如:××××PC。注意该数量和计量单位既要与实际装运货物情况一致,又要与信用证要求一致。 货物总值 按合同或发票所列货物总值填写,并注明货币单位。对于加工贸易生产出口的货物填写料费与加工费的总和,不得只填写加工费。 包装种类及数量 填外包装材料的种类及件数。比如“370 CARTON”。

内河船舶船员考试指南

内河船舶船员考试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已于2010年5月27日经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内河船舶船员素质,保障水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内河船舶船员的适任考试和《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以下简称《适任证书》)的签发。 第三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在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全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确定的权限范围具体负责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工作。

按照本条第三款规定具体负责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的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考试机构,具体负责内河船舶船员适任发证的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发证机构。 第四条国家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机构和发证机构的名录及权限。 第五条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 考试机构和发证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适任考试、发证的各项制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为船员参加适任考试和《适任证书》提供便利。 第二章《适任证书》的签发 第六条《适任证书》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一)持证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二)证书类别、编号; (三)持证人职务资格、适任的航区(线); (四)证书签发日期和有效期截止日期; (五)发证机构;

(六)其他需要规定的内容。 《适任证书》由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统一印制。 第七条《适任证书》按照船员任职的内河船舶的总吨位或者主推进动力装置总功率分为以下类别: (一)一类《适任证书》:适用于在1000总吨及以上或者500千瓦及以上的内河船舶上任职的船员; (二)二类《适任证书》:适用于在300总吨及以上至1000总吨或者150千瓦及以上至500千瓦的内河船舶上任职的船员; (三)三类《适任证书》:适用于在300总吨以下或者150千瓦以下的内河船舶上任职的船员。 第八条《适任证书》适用的船员职务资格分别为: (一)一类《适任证书》:船长、大副、二副、三副;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 (二)二类和三类《适任证书》: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 第九条内河船舶船长和担任驾驶部职务船员的《适任证书》类别按照船舶总吨位确定,担任轮机部职务船员的《适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经2014年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3号公布。该《规定》共18条,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11日以交通部令2001年第8号公布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予以废止。 中文名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发布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文号 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23号 类别 部门规章 发布时间 2014年12月24日 施行时间 2015年4月1日

目录 .1基本信息 .2管理规定 .3实施 .4解读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4年第23号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已于2014年12月12日经第14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1] 部长杨传堂 2014年12月24日 管理规定 编辑 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提高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防止船舶污染环境,提高运输效能,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湖泊、水库及其他内河通航水域从事运输的船舶,但在与外界不通航的封闭性水域内从事运输的船舶除外。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负责水路运输管理的机构(以下统称负

责水路运输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对内河运输船舶检验、交通安全及防止污染水域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运用经济、技术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水路运输船舶和技术;对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环保新规范的船舶、限制过闸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引导和鼓励进行更新、改建;需要采取限期淘汰等措施的,应当对船舶所有人给予补偿。 第五条禁止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在京杭运河、川江和三峡库区水域从事内河运输。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新建、改建挂桨机船在长江干线、珠江干线、黑龙江干线及太湖水域从事内河运输。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新建、改建水泥质船舶、总长5米以上的木质船舶、总长20米以上的挂桨机船舶从事内河运输。 第六条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应当符合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 第七条新建、改建内河客船、危险品船增加运力的,应当按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报具有许可权限的部门批准。 新建、改建内河普通货船增加运力的,应当在船舶开工建造15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水路运输管理部门备案。 对符合条件的内河运输船舶,由规定的发证机关配发《船舶营业运输证》,并注明船舶营运区域和船舶符合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 第八条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申请建造检验,取得船舶检验证书。 船舶检验机构应当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进行建造检验,对符合有关规定的,签发船舶检验证书。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的,不予签发船舶检验证书。 第九条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取得船舶检验证书后,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船舶登记,取得法定的船舶登记证书。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强制性要求、未取得船舶检验证书的,应当不予登记。 第十条对按照国家规定要求应当改建而未改建的内河运输船舶,其《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配发机关应当对其配发的《船舶营业运输证》予以收回。 第十一条对不符合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体系中的强制性要求的新建、改建内河运输船舶,航道管理机构应当不予办理通过船闸、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手续,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加强对船舶的现场监管。 第十二条内河运输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对营运中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和挂桨机船舶申请定期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内河运输。 第十三条对已经投入营运的水泥质船舶、木质船舶、挂桨机船舶实行限期淘汰制度,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工艺

编写说明 本工艺根据技术设计图纸及CCS船级社国内航行钢质海船建造规范、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工艺执行的行业标准为《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CB/T3909-1999)。 1、本船电气特点 本船为适航于近海航行的成品油船,交流电站总容量525KW,单发电机最大功率150KW,配套电缆芯线截面积大,外径粗,在电气设备安装时,设备定位、进线、接线,主干电缆至分支电缆、终端设备的安装工艺要综合考虑,既要保证电缆保护的连续性又要方便设备的进线和接线。 2、设备安装的基本工艺要求 2.1 电气设备的安装,应考虑安全及便于使用和维修。安装场所应有足够的照明,并通风良好。 2.2 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应破坏船上舱壁或甲板原有的防护性能及强度。在水密的舱壁、甲板、甲板室的外围板上,不得钻孔以螺栓或螺钉紧固电气设备。 2.3 电气设备不应直接安装在船壳板上。 2.4 在易燃、易爆的舱室,如蓄电池室、油漆间等处所,除该处必须的防爆设备外(如防爆灯),不应安装其它电气设备。(蓄电池室防爆级最低为EXdⅡCT1, 油漆间为EXdIIBT3, 油灯间为EXdIIAT3) 2.5 在蒸汽易于积聚的地方,除该处必须的防水设备外,不应安装其它电气设备。 2.6 安装在有油水浸蚀或易受到机械损伤场所的设备,其防护型式(性能)应与安装场所相适应,露天安装的设备一般应有防护罩。 2.7 舱室的封闭板内,一般不应安装电气设备,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箱)可安装在便于开启的封闭板内,并应有明显的开启标志。 2.8 电气设备不应贴近油舱、油柜或双层底、储油舱等外壁表面安装。若必须安装时,则设备与此类舱壁表面之间,至少应有50mm的距离。但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各类电阻器), 禁止安装。 2.9 安装场所如有剧烈震动,对设备足以影响正常、可靠工作时,设备的安装应设有减震装置,如机舱等处所。 2.10 工作时能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如电阻、电热器具等应尽量远离木质隔离板等易燃物体,必要时中间应用绝热材料隔开。温度超过80度时应加防护罩或布置上予以适当安排,以防工作人员偶尔触及而灼伤。 2.11 开启式电气设备,应安装在专用舱室内,否则带电部分应加装防护网罩,以防偶然触及。 2.12 除工作时电压不超过50V(对交流此项为方均根值,且不得使用自耦变压器取得此项电压),且对无线电收讯机不产生干扰的设备及具有双重绝缘的设备外,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设备安装的附加要求 3.1 配电板(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3.1.1配电板应安装在甲板上的底座上,引入电缆的电缆框应不影响舱室的防火或水密性能,接线完毕应以填料封闭。前、后应有足够的通道、前通道宽应不小于0.8m。后通道宽应不小于0.6m。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道。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不应装有水,油及蒸汽管,如不可避免时,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且接口不应在配电板的上方和后面。另外,主配电板前、后地板上,应铺有防滑和耐油的绝缘地毯(橡皮)或经绝缘处理的木格栅。 3.2电动机 3.2.1发电机在安装时(一般是以机组形式由轮机人员安装),其转轴应与船舶首尾线平行,其它卧式电动

钢质海洋渔船建造规范及检验规则

第一篇总则 1.1 法令 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9号)第三十条的规定,渔业船舶的检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1.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监督检验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号)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是实施渔业船舶检验的主管机关。 1.2 宗旨 1.2.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批准、接受、承认或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议定书及规则,保证渔业船舶具备安全航行、作业、防止污染环境的技术条件,保障人命财产安全,制定《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 1.2.2 对符合本规则要求的渔业船舶,应按第二篇的规定签发相应的法定检验证书。以证明其符合主管机关颁布的规则或认可的相应标准并满足预定航区的安全航行和作业的技术条件。 1.3 适用范围 1.3.1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或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登记的渔业船舶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修理并按本规则申请检验的外国籍及港、澳、台渔业船舶。 1.3.2 本规则未作规定者,主管机关将另行规定或给予特殊考虑。 1.4 定义 1.4.1 本规则各篇章所涉及的特别定义,在各篇章中规定。 1.4.2 除另有明文规定外,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全部。 1)主管机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船舶检验局。 2)验船部门:系指主管机关及经主管机关认可授权的渔业船舶检验机构。 3)验船师:系指持有主管机关核发的资格证书的从事渔业船舶及船用产品检验的人员。 4)渔船:系指从事捕捞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船舶。 5)渔业辅助船:系指为渔业生产、科研、教学、监督、渔港工程服务的船舶。如水产运销船、冷藏加工船、油船、供应船、渔业指导船、科研调查船、教学实习船、渔港工程船、拖轮、交通船、驳船、养殖船、渔政船和渔监船等。 6)渔业船舶:系指上述渔船和渔业辅助船的统称。 7)法定检验:系指本规则规定的各种检验(包括验船部门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及政府批准、接受、承认或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议定书、规则等对渔业船舶及其船用产品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检验)。 8)检验:除另有明文规定外,系指法定检验。 9)认可:系指主管机关的认可。 10)中国水域: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水域。 11)国际渔业船舶:系指在中国水域以外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渔政船、渔业指导船、科研调研船、实习船及非营业性水产运销船。 12)非国际渔业船舶:系指在中国水域以内作业、航行的渔业船舶。 13)休闲渔船:系指在休渔期或捕捞淡季从事观光、垂钓的渔业船舶及类似用途的船舶。 14)国际航行:系指由一国港口驶向另一国港口或与此相反的航行。 15)新船:除另有明文规定外,系指本规则或有关篇章所涉及的国际公约、议定书等生效之日或以后安放龙骨或处于相似建造阶段的渔业船舶。 16)现有船:系指非新船。 17)船龄:系指船舶从其建造完工的年份算起迄今所过去的年限。 18)船用产品:系指建造或修理渔业船舶所使用的涉及到船舶及人命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设备和材料。 .1.

内河三类船舶船员《驾驶与管理》考试题

内河三类船舶船员《驾驶与管理》考试题 一、选择题:75% 1、()常用作带缆的钢丝绳是______。A、硬钢丝绳B、半硬钢丝绳C、软钢丝绳D、A+B+C 2、()码头带缆时,如发现桩柱上已有它船的琵琶头时,应将本船的琵琶头从它船的琵琶头的______穿过。A、下方B、上方C、先下方后上方D、先上方后下方 3、()抛锚时,应______离合器,______制链器。A、脱开/合上B、脱开/打开C、合上/合上D、合上/打开 4、()判断锚离底的方法是:A、锚链突然向相反方向摆动,然后垂在水中自由摆动 B、锚机由吃力状态突然减轻负荷加快转速 C、小型船船首可能出现上下浮动状态 D、A+B+C 5、()与平板舵相比,流线型舵:A、阻力小、舵效高B、阻力大C、舵力小 D、阻力大、舵效小 6、()当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时会:A、爆炸燃烧B、燃烧不爆炸C、爆炸不燃烧D、不爆炸不燃烧 7、()当燃烧中物质的温度降低到什么程度,火就熄灭:A、闪点B、燃点C、自燃点D、沸点 8、()化学中断法又称为:A、抑制性B、冷却性C、窒息法D、隔离法 9、()救生圈表面应涂______油漆。A、红白色相间B、橙黄色C、黑色D、A或B 10、()在船舶要素,船型尺度包括:A、登记尺度和船型尺度B、最大尺度和计算尺度C、船长、型宽、型深和型吃水D、理论尺度和计算尺度 11、()船舶最大尺度的作用是:A、靠泊、通过船闸和进出船坞的参考依据B、计算总载重吨的主要尺度C、计算总吨位和净吨位的主要尺度D、丈量登记吨位的主要参数 12、()宽度吃水比越大,船舶的______越好:A. 稳性 B. 快速性 C. 抗沉 D. 操纵性 13、()载重线的作用:A. 规定船在不同航区的最小干舷 B. 规定船在不同航区的最小吃水。C. 规定船在不同航区的最大干舷。 D. 表示船在不同航区的最小载重量。 14、()船舶处于稳定平衡时特征是:A、稳心高于浮心B、漂心高于重心C、稳心高于重心D、重心高于浮心 15、()当船舶中部装货过重,首尾部装货过轻时,船舶可能产生的变形是:A、中拱变形B、中垂变形C、横向变形D、扭转变形 16、()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本质的特征是()。A、高压供油B、内部燃烧C、压燃发火D、用柴油作燃料 17、()四冲程柴油机四个冲程的的先后次序是()。A、进气——压缩——膨胀——排气B、进气——膨胀——压缩——排气C、进气——膨胀——排气——压缩D、进气——排气——压缩——膨胀 18、()在航行中避让转向时,下列船长的做法正确的是:A、发现值班驾驶员采取的避让措施不当时,立即纠正或亲自指挥B、亲自主持关键转向点转向C、发现值班驾驶员变换航向不当时立即纠正或亲自指挥D、以上都正确 19、()下列属于驾驶员职责的是________。A、检查甲板部所辖设备是否符合出航前要求B、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C、核实船舶开航吃水D、A+B+C 20、()《内河船舶驾驶员值班规则》规定,遇______暂不交接。①正在避让或处理紧

IMO强制要求简介


z
1. 2.
本教材主要涉及公约、规范、规则等强制性 要求的简介 通过对本科目的学习 希望各 要求的简介,通过对本科目的学习,希望各 位掌握以下方面的具体内容: 强制性要求的整体框架; 如何快速的查询适用的公约、规范等要求。

z强制性要求体系简介
国际公约 国家法律、法规 入级规范 公司体系

z
z
IMO相关要求
国际海事组织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 IMO) ) 是联合国负责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 洋污染的 个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伦敦 洋污染的一个专门机构,总部设在伦敦。 最早成立于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 组织”,1982年5月改为现名,现有 组织 年5月改为现名 现有170个正式成员和 3个联系会员(至2012年09月)。 该组织宗旨为促进各国间的航运技术合作,鼓励各国 在促进海上安全 提高船舶航行效率 防止和控制船 在促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航行效率,防止和控制船 舶对海洋污染方面采取统一的标准,处理有关的法律 问题 问题。
z
z

zIMO的组织机构由大会、理事会、五个专门委员 的 机构由大会 事会 个专 会和秘书处组成。 z大会是IMO的最高管理机构,它由所有成员国组 的最高管理机构 它由所有成员国组 成。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但如果需要,在非常时 期也会举行 大会负责批准工作程序 对组织的预 期也会举行。大会负责批准工作程序,对组织的预 算和财政安排进行表决,以及选举理事会。 z理事会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理事会是大会的 执行机构。 zIMO设五个专门委员会,分别为:海上安全委员 会、法律委员会、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技术合作 委员会和便利运输委员会。

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5号2009年12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已于2009年10月29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 二○○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船舶安全检查活动,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对中国籍船舶以及航行、停泊、作业于我国港口(包括海上系泊点)、内水和领海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安全检查活动。 本规则不适用于军事船舶、公安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 本规则所称“船舶安全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按照本规则规定的程序,对船舶技术状况、船员配备及适任状况等进行监督检查,以督促船舶、船员、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以及船舶检验机构、发证机构、认可组织等有效执行

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以及我国缔结、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第三条船舶安全检查遵循依法、公正、诚信、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管理全国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其他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开展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第二章船舶安全检查和处理 第五条船舶安全检查分为船旗国监督检查和港口国监督检查。 船旗国监督检查是指对中国籍船舶实施的船舶安全检查;港口国监督检查是指对航行、停泊、作业于我国港口(包括海上系泊点)、内水和领海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船舶安全检查。 第六条船舶安全检查,应当由至少两名安全检查人员于船舶停泊或者作业期间实施。 禁止对在航船舶进行安全检查,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从事船舶安全检查的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船舶安全检查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等级的船舶安全检查资格证书。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配备足够、合格的船舶安全检查人员和必要的装备、资料等,以满足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