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讲 牛羊常见传染病

第七讲 牛羊常见传染病

临床医学系胡延春副教授

病原特征

?也称支原体性肺炎,牛也称牛肺疫,是由支原体所引起牛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

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

?本病见于许多国家,我国也有发生,特别是饲养山羊的地区较为多见。

?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革兰氏阴性,用姬姆萨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良好。在低琼脂(0.7%)浓度中培养,可呈现“煎蛋样”菌落。

流行病学

?在自然状态下,丝状支原体只感染山羊,而绵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

?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耐过病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时期内具有生活力。

?本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

?主要发生在冬季早春枯草季节,羊只营养缺乏容易受寒感冒,抵抗力降低,较易发病,病死率也较高。

临床特征

?急性体温升高至41-42℃,呼吸困难,肺度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和磨擦音。鼻液粘稠并呈铁锈色粘附于鼻孔和上唇

?慢性多见于夏季,体温40 ℃左右,病羊间有咳嗽和腹泻,很容易复发或出现并发症而迅速死亡

?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有淡黄色液体,暴露于空气后有纤

维蛋白凝块

?肺严重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变厚而粗糙,上有黄

白色纤维素层附着,直至胸膜与肺、心包发生粘连。支气管

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

?心包积液,心肌松弛变软

病变特征

羊支原体病前肢开张,缓减胸部压痛

羊支原体病皮下浮肿脱水,被毛逆立

羊支原体病肺肝变,纤维素性渗出胶冻样

羊支原体病喉头充血出血,炎性水肿

羊支原体病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性分泌物

羊支原体病肾皮质出血性渗出

羊支原体病颌下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

羊支原体病心外膜出血点,心肌松软

牛传胸

牛传胸

诊断要点

?本病的流行规律、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都很特征,根据这三个方面作出综合诊断并不困难。

?确诊需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防止引入带菌者和病羊。新引进的羊需隔离检疫1个月。?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有山羊传染性

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和鸡胚化弱毒苗以外,最近又研制成绵

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

?发病羊群立即封锁,尸体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用新胂凡纳明(914)静脉注射证明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本病。也可用SD皮下注射,或足够量的土霉素、四环素等治疗,有一定效果。

综合防制

处方推荐

?№1:914(新胂凡纳明)5-10mg/kg.W/次,静脉注射。

?№2:土霉素5-10mg/kg.W/日,静脉注射;VC5-10mg/kg 肌肉注射;阿米卡星10mg/kg.W,胸腔注射。10%SD-Na 10ml皮下分点注射。

?消毒:2%来苏尔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

病原流行

?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见人和其它家畜。

?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家畜对口蹄疫最易感的是黄牛,其次是牦牛、犏牛、水牛,再次为羊和其它动物。

实验感染公牛五日后,舌、下唇、齿龈的病变表面出现伪膜实验感染公牛精神沉郁,食欲消失,流涎。口腔内舌、下唇及硬腭上皮缺损,出现烂斑

诊断防制

?根据病变特征(口腔、蹄部的水疱和烂斑,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有黑色痂块。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片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所以称为“虎斑心”。心脏松软,似煮肉状)可作诊断。

预防接种是控制本病的有力措施。治疗可采用冰硼散结合局部消毒药外用。

概述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变特点: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增大、皮下和浆膜下有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

?本病草食兽最易感,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其次经皮肤感染(吸血昆虫叮咬),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与及寄生虫病 考试大纲---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结核病 病因: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生型分枝杆菌或非洲分枝杆菌 基本病理变化 变质、渗出和增生 本质:结核性肉芽肿 1.变质——干酪样坏死。 状似奶酪;镜下: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2.渗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3.增生——结核结节。 典型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Langhans巨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浸润,少量成纤维细胞增生。

干巨累(类) (二)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儿童。 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 1.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 2.发展和结局 绝大多数可自然痊愈。少数病情恶化,可播散。 (1)淋巴道播散 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特征。 (2)血道播散 1)全身粟粒性结核病: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血循环,形成结核性败血症,播散到全身各脏器,形成密集分布、大小一致、灰白色界限清楚的小结节。

2)肺粟粒性结核病。 (三)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及结局 多见于成年人。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生。 1.病变特点——注意跟原发性对比。 (1)多从肺尖开始。 (2)局限在肺内(机体对结核菌有免疫力和变态反应)。 (3)主要沿支气管在肺内播散。肺门淋巴结不受累,血道播散也很少。 (4)周围常有增生性病变,形成结核结节。 (5)病程长,新旧病变交错存在。 2.病理类型及结局 (1)局灶型:增生为主,中央干酪样坏死。 (2)浸润型:最常见。特点:在肺尖或锁骨下区,病灶周围发生渗出、坏死。如未及时治疗或患者抵抗力下降,坏死物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急性空洞。 空洞不断向外排出含菌的坏死物——慢性纤维空洞型(第3型); 或经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第4型)。 (3)慢性纤维空洞型。 (4)干酪性肺炎:浸润型或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导致。 (5)结核球:球形干酪样坏死病灶。相对较稳定,可手术切除。 (6)结核性胸膜炎。

幼儿园的常见传染病知识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知识 一.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⑶易感者:学龄前儿童多发;患病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3.临床表现 ⑴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 ⑵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 4. 并发症: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听神经损害等。 5.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但要至少于发病后10天。回园时须持医院开据痊愈诊断证明,交医务室经大夫同意后方可回班。 ⑵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勤晒被褥。 ⑶对易感者可连服板兰根冲剂3-5天。 ⑷接种流腮疫苗等。 6.治疗 ⑴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半流食,避免酸性食物,保持口腔

清洁。 ⑵对症处理:高热可用退热药,局部可敷以醋调金黄散减轻疼痛。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消肿散瘀。 ⑷积极治疗合并症。 二、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1.doc

[医学类试卷]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模拟试卷11 1 下列有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哪项是不恰当的 (A)筛状软化灶形成 (B)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 (C)淋巴细胞套袖状浸润 (D)病变以小脑、延髓和脑桥最严重 2 下列不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描述是 (A)小血管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套袖状浸润 (B)大脑内有软化灶形成 (C)大脑神经元变性坏死 (D)蛛网膜下腔大量白细胞 3 下列有关暴发性脑脊髓膜炎时的临床病理表现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双侧肾上腺广泛出血 (B)皮肤黏膜广泛瘀点及瘀斑 (C)蛛网膜下腔充满脓性渗出物 (D)起病急骤,高热,头痛,呕吐

4 下列不符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描述是(A)引起颅内压升高症状 (B)引起脑膜刺激征 (C)引起脑脊液浑浊或脓样 (D)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5 下列不符合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A)接吻传播 (B)母婴传播 (C)异性性交传播 (D)输血传播 6 晚期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的病变是(A)副皮质区淋巴细胞增生 (B)淋巴滤泡增生 (C)窦组织细胞增生 (D)淋巴细胞消失殆尽 7 结核病的免疫反应属

(A)Ⅱ型超敏反应 (B)Ⅰ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8 当机体抵抗力强、结核杆菌数量少、毒力弱时,结核病变呈(A)渗出性病变 (B)增生性病变 (C)病变扩大 (D)坏死性病变 9 下列符合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是 (A)多发生于成人 (B)结核性脑膜炎是主要死因 (C)大多数病情恶化 (D)病变不发生播散

10 患者男性,31岁,1年来,低热、疲倦、乏力、夜间盗汗,并有咳嗽。X线检查,可见两肺上叶多个大小不等的厚壁空洞。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符合该患者疾病的描述是 (A)空洞壁由干酪样坏死物构成 (B)可发展为硬变性肺结核 (C)可引起大咯血 (D)属开放性肺结核 11 下列不是经血源播散导致的肺外器官结核病是 (A)肠结核 (B)肾结核 (C)骨结核 (D)结核性脑膜炎 12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多见于 (A)精囊 (B)前列腺 (C)输精管 (D)附睾

牛羊常见疾病教学内容

牛羊常见疾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 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二)病理变化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 体。(三)诊断要点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四)预防与治疗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40-41.5C。,呈弛张热。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一)临床症状突然发

医院三基考试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

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一) (总分:6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65,分数:65.00) 1.不符合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的是: ?A.心肌广泛出血坏死,心脏破裂猝死 ?B.三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C.发热、低血压、休克 ?D.三红(颜面红、颈部红和胸部红) ?E.急性肾功能衰竭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2.下列哪项不是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A.空洞壁的中、外两层分别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 ?B.肺内常见新旧不一的播散病灶 ?C.空洞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 ?D.空洞壁内层为干酪样坏死,不易找到结核杆菌 ?E.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形成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关于生殖系统结核病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男女不孕的原因之一 ?B.多与周围器官的结核病有关 ?C.女性好发于输卵管 ?D.直接由血源感染所致者,男多于女 ?E.男性好发于附睾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4.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理变化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浅表脑皮质可伴有轻微水肿,但从不累及脑实质?B.病变主要累及蛛网膜和软脑膜 ?C.蛛网膜下腔积脓,以脑底部为著 ?D.脑脊髓膜血管弥漫扩张、充血 ?E.脑室可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在伤寒病的潜伏期中,伤寒杆菌在哪种细胞内寄生、繁殖: ?A.巨噬细胞 ?B.肝细胞 ?C.胆囊黏膜上皮 ?D.小肠黏膜上皮 ?E.淋巴细胞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6.有关中毒型痢疾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多由毒力强的痢疾杆菌引起

牛羊常见疾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 ? 一、牛肺疫 ? 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 ? (一)临床症状 ? 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体温升高40-42C。,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 ? (二)病理变化 ? 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体。 ? (三)诊断要点 ? 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 ? (四) ?预防与治疗 ? 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呈弛张热。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 三、牛流行热 ?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 ? (一)临床症状 ?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阵发生肌肉震颤,精神高度沉郁,鼻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鼻腔多见浆液性分泌物。病畜不愿站立,强迫行步,步态不稳,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困难,多呈腹式呼吸。流诞呈残状。 ? (二)病畜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和点状出血,肿胀,并含有大量泡沫状粘液。肺显着肿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间质气肿。 ? (三)诊断要点 ? 多发生于6-9月份,突然高热,气管和支气管粘膜肿胀,有泡沫状粘液。肺肿大。 ? (四)预防与治疗 ?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注意防暑,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消灭吸血昆虫等。如发病后按以下治疗。 ? 1、六畜旺注射液,每头每次20-4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 ? 2、10%葡萄糖500-1000毫升,10%安那加10-30毫升,维生素C10-20毫升,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 ? 四、牛恶性卡他性热 ? 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以2-4岁的牛多见,羊发病少见。绵羊是带菌者,闰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播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其特征是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角膜混浊和神精症状,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 ? (一)临床症状 ?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皮毛松乱,食欲和反刍减少,饮欲增加,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心博动和呼吸加快。鼻镜干燥,眼脸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角膜混浊,鼻孔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口腔粘漠充血,坏死或糜烂。并流出臭味唾液。脑和脑膜发炎,昏睡。腹泻,粪便呈水样恶臭,混有粘液。 ? (二)、病理变化 ? 眼、鼻、口、咽和皮肤发生病变,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充血或出血。真胃和肠粘膜充血、出血,糜烂和溃疡。脾轻度肿大,肝、肾、心发生严重变性。 ? (三)、诊断要点 ? 根据散发特点,持续高热,眼粘膜变化,角膜混浊肿腹,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症状,腹泻,粪便恶臭。 ? (三)预防与治疗 ?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因绵羊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所以,禁止牛羊同群放牧和同圈饲养,发病后如下方法治

牛的常见病防治

牛的常见病防治 黄牛常见病防治 1、支气管、肺炎 患牛早晚咳嗽明显,流清涕,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 防治:加强防寒保暖,精心饲养管理。药用青霉素300~600万单位,链毒素150~200万单位,安基比林20~30毫升肌注;紫苏、荆芥、前胡、防风、桔梗、黄柏、麻黄、生姜各30克,党参、黄芪各40克,甘草20克,水煎取汁内服,连用2~3剂。 2 、低温症 因受寒潮侵袭所致。患牛神差食减,起卧困难,耳、鼻甚至全身冰凉,体温36℃以下,常衰竭而死。 防治:供给优质、易消化的饲料,加强防寒保暖,同时静脉注射5‰~20‰的葡萄糖液1500~2000毫升,肌肉注射10%樟脑磺酸10~20毫升,并配合中药熟附子60克,干姜、炙甘草各40克,研末,开水冲稍温一次内服,连用2~3天。 3、百叶干 患牛精神萎靡,鼻镜干燥龟裂,粪便如粟,腹痛,反刍停止。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搭配喂青料,供足饮水,加强运动。药用硫酸钠500克,对水500毫升,一次内服;或用白糖、蜂蜜250克,对水500毫升,一次内服,同时向瓣胃内注入30%硫酸钠溶液400毫升。 4、风湿症 患牛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减。治疗可用热敷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1条;将豆炒热加醋拌匀,趁热装入面袋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日敷2次,连敷3天。同时内服茴香散,效果更好。 5 、前胃弛缓 患牛食欲时好时坏,反刍减弱或停止。治疗时给病牛静注10%氯化钠300~500毫升,维生素B130~50毫升,10%安钠咖10~20毫升,每天1次;同时取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木香各30克,麦芽、山楂、神曲各60克,槟椰20克,煎水内服。 6、急性瘤胃膨气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十单元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本单元复习思路 本章复习重点:两个基本病变+两组不同 1.肺结核、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 2.菌痢和伤寒的不同 3.流脑和乙脑的不同 第一节结核病 对人致病的结核杆菌主要为人型结核杆菌。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带菌飞沫或尘埃造成肺部感染。 一、基本病理变化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性炎症,其病变特点是形成结核性肉芽肿,但基本病变不外是渗出、变质和增生。 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一)渗出为主的病变 见于结核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二)增生为主的病变 当细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机体免疫力较强时,表现为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结核结节。 镜下典型结核结节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其中含有结核杆菌,周围有类上皮细胞(数量最多)、Langhans巨细胞以及外周浸润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记忆口诀:干累多领先!) (三)变质为主的变化 当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免疫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时,渗出及增生的病变均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坏死呈黄色、均匀、细腻,状似奶酪。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内含结核杆菌。 二、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结局 (一)原发性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原发性肺结核病是指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病,多发生于儿童。 病变特点: 首先在肺通气较好的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膜处,形成肺内原发灶。 开始为渗出性,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 很快侵入淋巴管,到肺门淋巴结,引起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坏死。 重要知识点:原发综合征! 肺的原发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 三种合为原发综合征 (二)原发性肺结核发展和结局 1.淋巴道播散:浅表淋巴结结核穿破皮肤,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 2.血道播散:多为原发性肺结核病的播散方式。 ①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 14日主讲人:方静宽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30例,今年到 3月底已发生流行性腮腺炎 1例、水痘 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 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 能够在人群中流行, 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 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 悬浮于空气中, 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 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 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的。如痢疾、 伤寒、甲型肝炎等,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通过日常接触传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西医综合(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12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8,分数:32.00) A.经淋巴道播散B.血道播散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 (2002年)(分数:4.00) (1).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的播敞方式是(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2).原发性肺结核常见的播敞疗式是(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常见的播散方式是血道播散和淋巴道播散。继发性肺结核常见的播散方式是气道播散。 A.急性粟粒性肺结核B.急性空洞型肺结核C.局灶型肺结核D.千酪性肺炎 (2009年)(分数:4.00) (1).属于血源播散性肺结核的是(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2).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是(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属于血源播散性肺结核;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是局灶型肺结核。 A.火山口状B.烧瓶状C.环形D.地图状 (2011年)(分数:4.00) (1).肠结核的病变特征是(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 (2).肠阿米巴病的病变特点是(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以后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肠壁淋巴管环肠管行走,病变沿淋巴管扩散,因此典型的肠结核溃疡多呈环形,其长轴与肠腔长轴垂直。溃疡边缘参差不齐,一般较浅,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溃疡愈合后由于瘢痕形成和纤维收缩而致肠腔狭窄。肠浆膜面每见纤维素渗出和多数结核结节形成,连接成串,这是结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doc

第三章病理学: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急性菌痢的病变属于(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假膜性炎 D.出血性炎 E.卡他性炎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关于浸润型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 B.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 C.肺门淋巴结结核 D.病人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E.痰中结核菌常为阴性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有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脑顶部脑膜化脓性炎 B.脑膜出血性炎 C.脑底部脑膜化脓性炎 D.脑底部脑膜纤维素性炎 E.小脑及脑底部脑膜浆液纤维素性炎 本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单项选择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较具特征的病变是()A.噬神经细胞现象 B.卫星现象 C.筛状软化灶 D.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 E.胶质结节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血吸虫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是()A.成虫 B.虫卵 C.毛蚴 D.尾蚴 E.童虫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尸检发现患儿两肺密布灰黄色粟粒大小的结节,同时肝、脾、肾亦见较多灰黄色粟粒样结节,脑底脑膜渗出呈毛玻璃样。指出结核杆菌从何处入血行播散()A.无名静脉 B.肺原发灶 C.上腔静脉 D.颈内静脉 E.下腔静脉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类型是属于下列哪种病理改变()A.渗出性炎 B.变质性炎 C.出血性炎 D.增生性炎 E.假膜性炎 本题答案: 8、单项选择题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 疾病名称传染源 传播途径隔离预防 空 气 飞 沫 接 触 生 物 媒 介 口 罩 帽 子 手 套 防 护 镜 隔 离 衣 防 护 服 鞋 套 病毒性肝炎甲型、戊 型 潜伏期末期和 急性期患者 +±±++乙型、丙 型、丁型 急性和慢性病人 及病毒携带者 #±±+ 麻疹麻疹患者++ + +++++ 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 性感染者 ++++ 脊髓灰质炎患者和病毒携 带者 + + + 苍 蝇 、 蟑 螂 ++++ 流行性出血热啮齿类动物、 猫、猪、狗、 家兔 + + ++++±±

狂犬病染的犬、猫、 家畜和野兽+ + +++±+ 伤寒、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 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霍乱患者和带菌者++++++ 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 + +++++ 白喉患者、恢复期或 健康带菌者 + + +++++ 百日咳患者+++±+ 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流脑患者和脑 膜炎双球菌携 带者 + + ++++±+ 鼠疫肺鼠疫 感染了鼠疫杆 菌的啮齿类动 物和病人 + + + 鼠 蚤 +++±+腺鼠疫 感染了鼠疫杆 菌的啮齿类动 物和病人 + 鼠 蚤 ±±+±+ 炭疽患病的食草类 动物和病人 +++++±+

流行性感冒 染者 +++++ 肺结核开放性肺结核++ + +++±+ SARS 患者+ + ++++±+++ HIV 患者和病毒携 带者 ●++ 手足口病患者和病毒携 带者 +++++±+ 梅毒患者和病毒携 带者 ●++ 淋病患者和病毒携 带者 ?++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健康带 毒的禽 +++++±++ 注1:在传播途径—列中," + ":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 要传播途径. 注 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 播; “●”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练习题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一、A1 1、结核结节中最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朗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朗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2、大量结核杆菌进入胸导管后易发生 A、全身粟粒性结核 B、粟粒性肺结核 C、结核性胸膜炎 D、骨结核 E、肾结核 3、下列哪种病变中不存在结核杆菌 A、纤维干酪样病灶 B、钙化灶 C、典型的结核结节 D、病灶纤维化 E、干酪样坏死病灶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结核结节的成分 A、类上皮细胞 B、Langhans巨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成纤维细胞 E、淋巴细胞 5、人体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淋巴细胞 E、嗜酸粒细胞 6、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浆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类上皮细胞 E、成纤维细胞

7、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哪种细胞起主要作用 A、B淋巴细胞 B、T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粒细胞 8、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属于哪型 A、Ⅰ型 B、Ⅱ型 C、Ⅲ型 D、Ⅳ型 E、V型 9、对结核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B、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C、细菌毒力强 D、患者年龄小 E、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10、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NK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T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1、典型的结核病局部病变表现不包括下列哪项 A、结节 B、肉芽肿 C、冷脓肿 D、红肿热痛 E、干酪样坏死 12、关于伤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结肠形成多发性不规则溃疡 B、盲肠形成多发性烧瓶状溃疡 C、回肠形成多数环形溃疡 D、回肠形成鹅口疮样溃疡 E、回肠形成多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 1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肠道病变为 A、化脓性炎

牛羊常见疾病治疗

牛羊常见疾病治疗汇总 1·小反刍兽兽疫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症状 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类似感冒症状; 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8天,口鼻分泌物严重增加,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急性型:较少发生,急性死亡,感染后1-2天内死亡。 尤其在结肠直肠结合处呈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

严禁从存在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相关动物。 在发生本病的地区,可根据小反刍兽疫病毒与牛瘟病毒抗原相关原理,用牛瘟组织培养苗进行免疫接种。 治疗 方法1:刀豆素1支360万单位,好头孢1支,分别用2支黄芪注射液稀释,混合后20ml左侧肌肉注射。右侧注射高浓度的氟苯尼考1支,如果治疗期间有流涎症状再打复合维生素B一支。方法2:穿心莲20ml左侧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20ml右侧注射,第二天减半,两次注射。 方法3:青霉素1支,链霉素1支,板蓝根1支,柴胡1支,地塞米松半支。石膏粉按100只羊,每天4斤,连用3天起排毒左右。 方法4:双黄连和盐酸林可霉素各1支 感冒 初期流鼻涕,发烧。 治疗:青霉素+氨基比林(发烧),林可霉素,主要是消炎退烧。

感冒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起肺 炎。羊咳嗽,呼吸急促,发烧。 治疗:林可霉素+地塞米松+利巴 韦林(发烧加氨基比林) 传染性胸膜肺炎 由支原体引起,一个是新进羊应激反应较大,二个是环境造成,做好圈舍卫生与消毒,病羊隔离(具有传染性),通风很重要! 治疗:长效土霉素+氟苯尼考分开肌注10ml(病情轻的) 严重的静脉注射环丙沙星100-200ml连用3天,克拉霉素+环丙沙星肌注或静滴,支原净+氟苯尼考同时用。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及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及预防知识 一、什么叫传染病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能够使人体发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在医学’ 上称为病原体,当病原体进入人休后I可以i盖过不同的形式使人生病,而且,如果病人与其他健康人接触后,会使健康人也生梢。疾捕从-个人传给另·个人的过程叫传染。人还可以通过与动物的接触被传染上 疾病。总之,这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 动物WG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二、 传染病是怎样传播的 传染俐的流行必须具备气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身I:.带有传染性疾病|药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如病人、捕商禽、老鼠等。 2.传播途径:细商或病毒从传染源转入其他人动物的途径 称为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食物传播、七壤传播、虫媒 传播等。 3.易感人群:容易感染上某些病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儿童是多种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三、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安徽省朗溪县一所学佼肉水井被污染,使全校’许多学生发生翩痰。有些肠道传染病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 播,如乙型肝炎可以经未消帘的针头或病人的血液而传播,脊髓灰股炎币1经谷可气中飞沫传播。 肠道传染病在不同季节旦发病率有向街低,以正4秋季比较多友,i主与苍蝇活 动频繁、紫销加速、人们接触生冷饮食、瓜果蔬菜 较多有关。 预防肠道传染病,产要应管理传染源,发现病人应隔离 治疗,对与病人接触密切的人也要检查或预防件.服药。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有效方法。妥认真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保护水源,搞好厕所卫生,严格 粪便利污水处理,消灭老眠、苍蝇、蜘蛛铃,害有动物。教 育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l喝生7)(、瓜呆要冲干净、不吃变质的饭菜等卫生习惯,配合有关部门搞好预防接种工作。 四、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通过空气飞沫、灰尘使人|吸入后而发病,病人咳嗽、Il l:痰时可将病原体 排出体外地。入空气和灰尘中,再传给他人。常见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考纲」 1.结核病:(1)基本病理变化;(2)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变化和结局;(3)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细菌性痢疾:(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3.伤寒:(1)肠道病变;(2)临床病理联系。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5.流行性乙型脑炎:(1)病理变化;(2)临床病理联系。 6.血吸虫病:(1)基本病理变化;(2)肝、肠的病理变化及后果。 「考点」 1.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由干酪样坏死类上皮细胞、郎格罕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成纤维细胞构成。 2.原发综合征病变及各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 3.原发性肺结核病与继发性肺结核病有何不同。 4.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在发病部位形态学特征及预后有何异同。 5.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有何区别。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化脓性炎,乙型脑炎为变质性炎。 「试题」 1.在结核病发生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机体与结核病患者接触 C.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或处于过敏状态 D.细菌毒力强 E.病人年龄小 答案:C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A.大脑皮质 B.丘脑及基底节 C.硬脑膜 D.蛛网膜下腔 E.脑室内 答案:C 3.结核结节中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成分是 A.郎格罕巨细胞和淋巴细胞 B.郎格罕巨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C.淋巴细胞和上皮样细胞 D.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 E.异物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答案:B 4.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为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巨噬细胞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羔羊痢疾 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主要特征,危害7日龄以内羔羊,常致羔羊大批死亡。 (1)病原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主要存在于小肠等消化道内及粪便中。 (2)流行特点主要通过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其他创伤部位传播。病原菌主要来自污染的羊舍、饮水和饲料。 (3)预防措施①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②羔羊出生后,应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③预防接种,每年秋季可预防注射羔羊痢疾五联苗等。④做好脐带和圈舍消毒。 (4)治疗方法①病羔灌服土霉素0.2~0.3克、胃蛋白酶0.2~0.3克,每日2次。②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小苏打0.2克,加水适量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3次。③腹泻脱水羔羊,每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00毫升。 2.巴氏杆菌病 该病是山羊常见的一种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当寒冷、闷热、多雨、天气剧变、圈舍通风不良、营养缺乏时多发。 (1)病原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发于冬末春初,平时健康羊也常为带菌者,但不发生危害,而一旦天气剧变或营养不良时即可发病。 (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幼龄羊和羔羊。病原菌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的伤口传播。 (3)预防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冻、受热等诱因。②保持羊舍清洁卫生,通风透气。③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圈舍、用具用10%石灰乳或3%来苏儿或5%漂白粉消毒。 (4)治疗方法①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②严重病例用四环素或磺胺噻唑钠等配合5%葡萄糖静注。 3.传染性脓疮(羊口疮) 羊口疮是山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 (1)病原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散播在地面的病毒,经过秋、冬至翌春仍有传染性,对高温和甲醛较敏感。 (2)流行特点病毒通过病羊、带毒羊经皮肤或伤口感染传播。羔羊、幼羊发病较多,常呈群发性流行。 (3)预防措施①定期注射弱毒或灭活疫苗,免疫期2年。②严防创伤感染,饲料和垫草应尽量拣出芒刺。③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羊舍和用具用2%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等彻底消毒。 (4)治疗方法①用0.1%~0.2%高锰酸钾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碘甘油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每天1~2次。②出现全身症状时,可每日肌注磺胺嘧啶30毫升、安定痛10毫升、病毒灵20毫升,连用3~5天。 4.羊痘 该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多继发肺炎或化脓性乳房炎,怀孕后期的母羊常引起流产。 (1)病原有山羊痘和绵羊痘两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羊的痘痂、浆液内。对热、阳光、碱和常用消毒药均较敏感。 (2)流行特点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及含毒飞沫和尘埃传播,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及消

预防医学-中职-疾病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知识点

传染病、寄生虫知识点 1、鼠疫:耶尔森菌潜伏期:2-5天流行季节:在6~9月,肺鼠疫10月以后流行传染源: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传播途径:鼠→蚤→人治疗:链霉素(青霉素无效)隔离时间: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霍乱:霍乱弧菌潜伏期:1-3天流行季节:发病季节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治疗:对症处理隔离时间: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或临床症状消失后15天 3、甲肝:甲肝RNA 病毒潜伏期:15-45天传染时间:起病前2周到30日有传染性传染源: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传播途径:粪-口易感人群:幼儿和儿童 4、乙肝:嗜肝DNA病毒潜伏期:60-180天流行季节:传染源:急性、慢性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易感人群:全体新生儿和50%未受乙肝感染的易感者隔离时间: 5、丙肝:黄病毒科RNA病毒潜伏期:15-150天流行季节:传染源:急性、慢性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输血传播易感人群:受血者、血液透析和静脉吸毒者隔离时间: 6、丁肝:缺陷病毒RNA病毒潜伏期:28-140天流行季节:急性、慢性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7、戊肝:RNA病毒潜伏期:14-63天传染时间:起病9日到病后8日有传染性传染源: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传播途径:粪-口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青壮年发病率高特点:病死率高,发病2周后病毒停止从粪便排出,儿童感染戊肝多为亚临床型,妊娠最后3个月感染孕妇死亡率高 8、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潜伏期:1~3天流行季节: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治疗:一般对症治疗,I型慎用抗生素隔离时间:急性患者症状消失后2次大便培养阴性或症状消失后7天可解除,慢性患者粪便培养隔3次(隔周1次)阴性 9、伤寒副伤寒:伤寒杆菌潜伏期:3~60天流行季节:终年可见,但夏秋季最多传染源:患者及菌者传播途径: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治疗: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隔离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10、艾滋病:HIV潜伏期:2-10年流行季节:全年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治疗:无有效方法控制病毒鸡尾酒疗法 11、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潜伏期:3~35日流行季节:夏秋季高发传染源:人类是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治疗:无特效法,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时间:自发病之日起至少隔离40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0天。 12、麻疹:麻疹病毒潜伏期:10-14天流行季节:冬春季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治疗:无特效法药,主要对证治疗,预防接种隔离时间:疹后5天13、白喉:白喉杆菌潜伏期:1~7天流行季节: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治疗: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阿莫西林、利福平)隔离时间:患者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带菌者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5~7天,细菌培养3次阴性,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预防接种DPT 14、百日咳:百日咳杆菌潜伏期:7-14天流行季节:一般为散发传染源:患者是本病

牛羊常见传染病以及防治

牛羊腹泻型病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也叫牛病毒性腹泻或牛粘膜病,是牛病毒性腹泻— 粘膜病毒引发的一种传染病,多成隐性发病。多发于六月零一下的犊牛【不分品 种、性别、年龄高发于 6—8 月犊牛】 。急性病例多成群体性发病、以口腔以及消 化道粘膜发炎、糜烂、腹泻为特征。 肠炎型:高烧可达 42 度、肠道以炎症表现为主特征(痢疾后重、伴随脱落肠粘 膜) ,个别病 例伴随呼吸困难、咳嗽。
眼型:呼吸症状明显以喘为主要表现、眼结膜前期流泪、随之发展眼结膜发炎、 呈现结膜炎、最后失明,体温一般在 41—41.5 度左右,鼻腔内流出浓稠 状脓性分泌物, 口腔内有时流出黏性分泌物, 最多数患病牛犊、 逐步消瘦、 后衰竭而死亡。 腹泻稀薄如水、混有粘膜和血液、恶臭。 妊娠母牛感染本病可诱发流产、木乃伊胎货引发畸形胎,还能诱发卵巢炎发生、 不孕。
治疗方案: 口服补液盐饮水、头孢配合瘟毒清分别注射或输液 四黄散拌料 对于眼型可以采取、自制血清疗法:取患病牛只字体全血 5ml、注入自体颈部皮 下【诱其自身产生抗体】 此方案只针对于眼型发病!! ! 【对于眼部发生结膜炎病变的牛只可选用恩诺沙星滴眼液或消炎类滴眼液, 患部 眼滴进行治疗】

羔羊痢疾
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急性毒血症、 引发剧烈腹泻以及小肠发生弥漫性出血性溃 疡为病变主要特征。 本病是由 B 型魏氏梭菌引发的初生羔羊【7 日龄以内,2~3 日龄发病最多】7 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诱发因素:母体营养(孕妊后期增加多维以及矿物质) ,外 部环境条件(羔羊的出生体重决定自身免疫力、以及出生后能否及时喝上初乳) , 几包不菌、不定时饲喂对幼龄动物影响明显。 母羊产前免疫、羔羊初生后 12 小时内灌服土霉素做预防。 治疗方案:可用本公司四黄散灌服有效预防,以及发病治疗。
羊肠毒血症
多发于一岁龄一下的绵羊、高发于气温逐步升高季节气候(春夏交接季节) 、 多发于圈养养殖区、一膘情好的羊高发。 发病羊表现:突然发病、常伴有胀气、腹痛、典型肠炎症状,发病羊只表现 呆立、要么表现“狂奔” ,死前肠鸣以及腹泻加重、呈水样粪便(血水样常见) 全身震颤、口鼻流沫。 主要以注射三联四防疫苗预防、春节后进行免疫。 紧急情况下可以口服石灰乳进行缓解 治疗可以采用四黄散拌料或灌服治疗 【对于各类不明原因发生腹泻都可先用止痢博士来止痢、效果明显】
牛羊呼吸道疾病

最新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一.大纲要求 掌握伤寒、细菌性痢疾、麻风、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和常见深部真菌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掌握阿米巴病和血吸虫病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二.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 1.伤寒肉芽肿(Typhoid granuloma)伤寒病时,一些增生活跃的巨噬细胞胞质内常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这种巨噬细胞称伤寒细胞。伤寒细胞可聚集成团,形成小结节称伤寒肉芽肿或伤寒小结(typhoid nodule),伤寒肉芽肿是伤寒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价值。 2.假膜性炎 (Pseudomembranous inflammation) 急性细菌性痢疾时,在肠道黏膜表面的渗出物中常有大量纤维蛋白,它与坏死组织、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及细菌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其实质是肠黏膜的纤维素性炎。 3. 中毒型菌痢 (Toxic bacillary dysentery) 是细菌性痢疾特殊型。其特征是起病急骤、凶险,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轻微。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4. 急性虫卵结节 (Acute ova nodule of schistosomiasis) 是血吸虫虫卵沉积早期所产生的病变。典型病变多见于肝;肉眼可见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镜下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虫卵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称为Hoeppli现象),在其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此即嗜酸性脓肿。其间可见菱形或多面形蛋白性Charcot-kyden结晶,系嗜酸性粒细胞中嗜酸性颗粒互相融合而成。 5. 干线型肝硬变 (Truncle cirrhosis) 血吸虫性肝硬变其肝小叶并未明显破坏,但汇管区纤维化非常明显。切面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故有干线型肝硬变之称。 6.假结核结节 (Pseudotubercle) 急性虫卵结节约经10天左右,卵内毛蚴死亡,虫卵及坏死物质被清除、吸收或钙化。病灶内巨噬细胞衍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与结核结节类似的肉芽肿,称为假结核结节,即慢性虫卵结节。 7.艾滋病 (AIDS)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AIDS的主要病理改变可分三大类:①免疫学损害的形态学表现;②感染,常为混合性感染;③肿瘤,最常见为Kaposi肉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8. Kaposi肉瘤 (Kaposi sarcoma) 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增殖性肿瘤。Kaposi肉瘤可局限于皮肤和/或黏膜,也可累及淋巴结和内脏。Kaposi肉瘤呈多中心性,身体不同部位肿瘤并非来自同一原发肿瘤播散。组织学上可见毛细血管样结构(血管裂隙)和梭形细胞。红细胞大部分在血管外,含铁血黄素沉着甚常见;有时可见一定量炎症细胞。Kaposi肉瘤是AIDS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9. 隐性梅毒 (Latent syphilis)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亦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通常通过性交传染。少数患者感染梅毒后,梅毒螺旋体可在体内潜伏,梅毒血清反应阳性,但无临床症状,称隐性梅毒。 10.硬下疳(Hunterian chancre or ? chancre)见于后天性梅毒早期,机体在感染梅毒后,经几周潜伏期,在侵入处(一般为外生殖器)出现小红斑、丘疹,继而增大,直径为1cm 大小,有浅表溃疡的无痛性硬结节。 11.树胶样肿 (gumma) 树胶样肿又称梅毒瘤(syphiloma)。为晚期梅毒病变,镜下似结核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